13/05/2010 1
主讲, 经贸学院 刘继森副教授
第五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13/05/2010 2
第五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13/05/2010 3
不完全竞争与贸易
13/05/2010 4
市场形态
? 完全竞争,指没有任何干扰和障碍的自由市场竞争。
☆ 完全竞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没
有一个买者或卖者能够单独影响价格;( 2)许多厂商生
产同样的产品,任何买者都不会对一个卖者的产品产生偏
好,从而排除了卖者垄断;( 3)所有生产要素可以自由
流动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
? 完全垄断,一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完全由一个厂商控制。
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而非价格的接受者。
? 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是同时包含竞争和垄断因素的市
场状态。或者说是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状
态。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千差万别,并没有一个固定的
、统一的理论框架去描述它。但有两种具体市场形态常常
成为不完全竞争理论研究的对象: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13/05/2010 5
垄断竞争
? 垄断竞争是竞争与垄断两种力量混合的市场形态而且这是现实生活中 常见的市场形态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是:
( 1)每个厂商均能生产与竞争对手有差异的产品( differentiated product
)。一方面,产品差异能确保厂商对其特有的产品拥有垄断地位,从
而在某种程度上摆脱竞争;另一方面,同一行业的差别产品是非常接 近的替代品,使厂商必须面对本行业其他厂商的竞争。
( 2)厂商数目较多。厂商对自己的产品的价格有一定控制力量,但因
竞争存在又不能相互勾结来控制价格。在这一市场形态中,厂商的生
产的数目足够少,因此每个厂商都面临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但
厂商的数目有足够多,以至于每个厂商可以忽略竞争对手对其行为作 出的反应。
( 3)厂商进入和退出比较容易。垄断竞争的短期均衡与完全竞争的厂
商均衡相同。长期均衡中竞争因素更显重要。如果存在垄断利润(价
格高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必然引起新厂商进入,使产量增加,价格下降,又迫使原有厂商压低产量,直到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平
均成本 =平均收益时为止,即总收益等于总成本,不存在超额利润,
从而达到垄断竞争的长期均衡。
13/05/2010 6
寡头垄断
? 寡头垄断 是指少数厂商提供某一行业的大部分产品,这几家厂商的产
量在该行业的总产量中占较大的份额,因此对市场价格和产量都有举
足轻重的影响。寡头垄断也是一种竞争与垄断两种因素混合的市场形
态,与垄断竞争不同的是:厂商数目更少,产品未必都是差异产品 。
? 寡头垄断中,价格并非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但也不是像完全垄断中
由个别厂商独自定价,厂商的价格政策是相互依存的,厂商定价既要 考虑消费者的反应,又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
? 当厂商数目极少的时候,寡头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厂商的价格政策
难以琢磨,整个厂商均衡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因而 价格和产量很难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 厂商的不同行为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厂商可以采取合谋行为,相
互配合制定较高的价格(共同控制的价格协议),增加它们各自的利 润;厂商也可以采取战略行为,与竞争者角逐。
13/05/2010 7
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
垄断利润(短期)
自给自足时,某厂商在垄断竞争下
的均衡:平均成本( AC)随产
量增加而递减,即存在内部规
模经济;边际收益( MR)与边
际成本( MC)相交确定均衡产
量 Q*,均衡 P*,均衡点为国内
需求曲线( D)与平均成本曲线
的切点 E,此时,P*=AC,没有
超额利润。? 进行贸易时,即加进外国市场需求扩大到 D1,使
得边际收益曲线提高到 MR1,现在以 MR1=MC确
定边际产量和价格,均衡点移到 E1,均衡产量是
Q1,价格现在是 P1。但此时的平均成本在 AC1,P1
> AC1,生产相当于阴影部分的超额利润。
QQ* Q
1
P*P
1AC
1
MR MR1 D D1
AC
MC
E E
1
O
13/05/2010 8
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
垄断利润消失(长期)
? 由于存在垄断利润,厂商加入
,使原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下降,从 D
1变成 D2。厂商加入的过程一直进行到 D
2与 AC
? 相切于 E2点,达到长期均衡。
? 在 E2点,对应新的均衡
? 价格 P2,
? 并且有 P2=AC2,短期中存
? 在的超额利润,在长期则由于新厂商加入竞争而消失。
? 贸易前后效果的比较:
☆价格下降,P*> P2
☆产量增加,Q*< Q2< Q1
☆平均成本下降,AC*> AC2
☆福利(消费者剩余)上升。
MR
D1
D2
MR2 MR1
D
P
E1
AC
E2
E
QQ* Q2 Q10
P1=AC1
P2=AC2
P*=AC*
13/05/2010 9
价格歧视
? 价格歧视指对虽然出售的是同样的产品,但在不同的市场
上或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国际贸易中的这种
价格歧视行为通常称为,倾销,,“倾销,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是一种出口激励,可以解释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出口
动力和贸易原因。
? 价格歧视的三个必备条件:
☆不完全竞争
☆市场分割
☆不同市场上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弹性不同(假设在外国
市场上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本国市场)。
13/05/2010 10
倾销
? 倾销的定义: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向国外市场
销售商品的行为称为倾销。,正常价格,可用以下三
种方式确定:
? 第一,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
? 第二,出口到第三国的价格,
? 第三,结构价格即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行
政费用及合理利润之和。
? 这三种确定,正常价格, 方式的重要性递减,只有
第一种方式不适用时才适用第二种方式,第二种
不适用时才采用第三种。倾销是一种价格歧视。
13/05/2010 11
利润最大化与倾销
? 当产量为 Q时,边际成本为 MCE=QE。按照利润最大化的要求,企业
在各个市场上都应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那么,沿着 MCE水平线
在( a)和( b)中找出 Ed和 Ef( QE=QfEf=QdEd),这两点分别是两个
市场的生产均衡点。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总产量 Q中,国内销售量为
Qd,国外销售量为 Qf,Q=Qd+Qf。
? 在价格方面国内与国外的市场价格分别为 Pd和 Pf,且 Pd> Pf。这种国外
销售价低于国内价格的情况就是倾销。倾销的幅度( marginal of
dumping)为 Pd-Pf。
MC
E
MC,MRP,MRP,MR
Pd
Ed
MRd
Qd
Pf
Qf
MRf Df Q
MRd+f
MCE
Ef
Dd
13/05/2010 12
用不完全竞争下的倾销行为来解释同产业贸易
? 可以用不完全竞争下的倾销行为来解释行
业内贸易:只要一个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满
足价格歧视的条件,即使外国市场价格低
于本国市场价格 。 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
大化,仍有出口的动力,因为出口倾销的
结果比将这些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要好。
外国的同类企业如果也在其他产品上采取
类似的行为,就会出现相互倾销,从而形
成行业内贸易。
13/05/2010 13
同产业贸易
13/05/2010 14
早期对同产业贸易的解释
? 同产业贸易或称产业内贸易( intra-industry trade) 定义为
在同一时期内既进口又出口属于同一产业的产品。
? 20世纪 60年代,经济学开始注意同产业贸易现象,但最初
的研究大多属于经验分析。
☆ 1960年,Verdoorm 在一篇论文中分析了,比荷卢同盟,形
成对三个国家的影响,发现三个国家专业化分工发生在同
一产业的不同分支之间。
☆ 1966年,Balassa 对欧共体形成后各成员国贸易现状进行
分析后发现,欧共体各国的贸易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国际贸
易商品标准分类的商品组内,而不是在商品组之间。
☆ Grubel & Lloyd 是最早系统地从理论上研究同产业贸易
现象的经济学家。 1975年,Grubel & Lloyd出版《同产业
贸易》一书,对同产业贸易理论作了较系统的说明。
13/05/2010 15
同质产品和差别产品
? 在产业内贸易理论中,符合产业内贸易标准的商品分为两
类:同质产品( homogeneous products)和差别产品(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 所谓 同质产品,指的是那些消费者的偏好完全一样,从而
相互之间存在着完全的替代性的商品。这类商品大多属于
产业间贸易( inter-industry trade)的对象,但由于市场区
位、市场时间的差异等原因,同质产品之间也存在着国际
贸易。
? 所谓 差别产品 又被称为异质产品,指那些要素投入具有相
似性,用途也基本相同,存在着替代性但是不能完全替代
的产品,譬如说不同质量档次或品牌的同种产品。产品的
差别性分为三种:水平差别、技术差别和垂直差别。 产品
的差别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实际上大多数产业内贸易
是差别产品的贸易。
13/05/2010 16
产品的差别性分为三种
? 水平差别 是指商品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产生的差别性,如
烟草、化妆品等,这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大多与消费者偏
好的差异有关。
? 技术差别 是指新产品出现带来的差别处于不同产品生命周
期阶段的同类产品(如不同档次的家用电器)在不同类型
国家进行生产,继而进行进出口贸易,便会产生产业内贸
易。
? 垂直差别 是指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别,由于发展阶段、投入
要素成本等方面的原因,一个国家往往并不生产所有质量
档次的同种产品,而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又使得一个国
家的居民往往产生对各种质量档次的产品的需求,从而导
致了不同质量档次的同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13/05/2010 17
Grubel & Lloyd的同产业贸易理论
? ( 1)同产业贸易指数
? IIT=
? 或者表示为
?
? IIT=1-
? 当该产业出口量恰好等于其进口量时,即 IIT= 1,达最大值,即全部贸易都是同产业贸
易;反过来,当 IIT=0,达最小值,完全没有同产业贸易。通常怕情况下,0<IIT<1。
? 一国所有行业的同产业贸易指数为
?
? IIT=
( Xi+Mi) - ∣ Xi-Mi ∣
( Xi+Mi)
× 100%
∣ Xi-Mi ∣
Xi+Mi
Σ( Xi+Mi) -Σ ∣ Xi-Mi ∣
n
i=1
n
i=1
Σ( Xi+Mi)
i=1
n
× 100%
13/05/2010 18
表4,1 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行业内贸易指数
88.0
78.8
97.3
82.2
94.8
73.3
48.7
96.8
82.5
37.0
45.5
54.6
36.3
30.2
42.2
36.4
71.8
44.3
22.3
19.1
29.7
16.5
5.2
19.4
22.1
44.2
22.3
印度
巴西
墨西哥
土耳其
泰国
韩国
阿根廷
新加坡
平均
81.1
62.3
85.4
97.7
91.9
86.0
92.8
86.7
85.5
61.0
28.0
66.4
83.8
80.0
63.9
71.6
67.4
65.3
55.1
32.8
59.7
78.1
64.3
61.0
62.4
41.2
56.8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加拿大
西班牙
平均
199919871970发展中
国家
199919871970工业化
国家
资料来源,1970年至 1987年的数据来自于 J,A,Stone and H,H,Lee,
“Determinants of Intra-Industry Trade,A Longitudinal,Cross Country Analysis,
” Weltwirschaftliiches Archiv,No,1,1995。 1999年数据是根据 WTO的 2000年
度的国际贸易统计报告计算的。
13/05/2010 19
Grubel & Lloyd 的同产业贸易理论
? ( 2)相同产品的同产业贸易
? G & L认为这是由于运输、储存、销售和包装等成本引起的。 G & L的
另一种解释是把这种情形称为,间隙性贸易( periodic trade),由季节
性因素和需求条件变化所引起。
? ( 3)差别产品的同产业贸易
? G & L认为可以分成能相互替代使用的和生产投入相似的两类分别进
行统计:
☆ 能完全替代但生产投入很不同的产品,如木制和钢制家具,可用 H-
O的资源优势来解释;
☆ 投入相似但不大能替代的产品,当中有一些属于,联产品,,这也可用
资源优势来解释;(另一些则与下一类同)
☆ 投入相同的完全能替代的产品,H-O理论无法解释。只能取消不变成
本的假定,用规模经济效益这一因素来解释,即以一种差别产品的同 一品种持续生产的时间长度( length of run)来解释。
13/05/2010 20
同质产品同产业贸易的原因
? 出现同质产品贸易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包括前述所提及
的原因):
( 1)运输成本和地理位置的原因。
( 2)政府干预造成的价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倾销,使得一
国在进口的同时,为了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而出口同种产
品。此外,在存在出口退税、进口优惠时,国内企业为了
与进口商品竞争,就不得不出口以获得退税,再进口以享
受进口优惠,这就造成了同质产品贸易。
( 3)产品生产和使用的季节性造成的同质产品贸易。
( 4)统计上的原因。其中,第一种情况是转口贸易,这时
同种产品将同时反映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与出口项目中,
便会形成统计上的同质产品贸易。 第二种情况是由于在统
计口径上大多将同种产品的成品与中间产品及零部件归入
同组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
13/05/2010 21
产业内贸易的正规模型
左图就是产业内贸易的正规模型。
D为销售差别产品的厂商所面对
的需求曲线。由于许多其它厂
商也出售相同的产品,该厂商
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是比较有弹
性的(即斜率较小)。这意味
着价格的微小变动会导致厂商
销售额的较大变动,许多厂商
出售同一种差别产品,而且进
出该产业都比较容易的一种市
场组织形式称为垄断竞争(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 厂商为了增加销售额,就必须降低其商品单价( P),所以该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 MR)低于其需求曲线,即 MR< P。例如,该厂商在 P=4.5美元时可以
售出 2单位该产品,总收益为 9美元,或在 P=4美元处售出 3单位产品,总收益
为 12美元。这样,总收益的改变量或称边际收益 =3美元,小于出售第三单位
该商品的单价 P=4美元。
A
E
MC
AC
D
MR
P
Q0 3
4
6
1
2
3
1 2 4 5
13/05/2010 22
产业贸易内的正规模型
? 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一个或少数几个种类,厂商在生产中就会面临 规模报酬递增,因此其平均成本线段 AC
0是向下倾斜的(即当产量增加时 AC下降)。
? 同时,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 MC)低于 AC曲线。原因是如果 AC是下
降的,则 MC一定小于 AC。厂商的最优产量为 3个单位,即 MC与 MR
曲线的交点(如上图)。
? 在较小的产出水平上,MR(即额外收益)大于 MC(即额外成本),
该厂商就应当扩大产量。另一方面,当产量大于 3时,MR<MC,该厂
商就应当减少产量。因此,最优产量就是 3个单位。
☆ 在需求曲线上的点 A,厂商得到的单价是 4美元。另外,如果该行业
中的厂商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越来越多的厂商会被吸引进入这一产业,该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 D)与 AC曲线相切,因此,在 Q=3处,
D=AC=4美元。这意味着该厂商正好保证收回成本(即它只获得投资
的正常利润)。
13/05/2010 23
产业内贸易的正规模型
我们现在可以研究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之间的关系了。
☆ 假设 A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商品 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而 B国是 资本丰裕的国家,商品 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如
果商品 X和 Y是同质的,则按照 H-O理论,A国将出口 X而
进口 Y,B国出口商品 Y而进口商品 X。这就是产业间贸易
,这反映了两国的比较优势。
☆ 另一方面,如果商品 X和商品 Y都有不同的种类(即 X和 Y
均为差别产品),则 A国仍是 X的净出口者(这是基于比
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同时它还需要进口某些种类的 X
,并出口某些种类的 Y(这是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
)。
13/05/2010 24
产业贸易内的正规模型
☆ 同样地,B国仍是 Y的净出口者,但他也会进口某些种类的
Y,并出口某些种类的 X。 A国和 B国各自对 X和 Y的净出口
反映了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
☆ 同时,A国也进口某些种类的 X并出口某些种类的 Y,而 B
国也进口某几种 Y并出口部分种类的 X的事实(即两国对
于这两种商品的市场有一个互相渗透),反映了基于规模
经济的产业内贸易。
☆ 这样,当产品是同质的时候,就只有产业间贸易。如果产
品是差别的,则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都会发生。两国的要
素禀赋和技术越接近,与产业间贸易相比,产业内贸易就
越重要,反之亦然。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化国家在
要素禀赋和技术上越来越相似,同产业贸易相对于产业间
贸易的重要程度也越来越大。
13/05/2010 25
同产业贸易的其他理论
? 同质产品的同产业贸易:相互倾销模型(
Brander & Krugman 1983)
? 水平差别产品的同产业贸易:新张伯伦模
型( Krugman 1979)
? 垂直差异产品的同产业贸易:新 H-O模型(
Falvey & Kierzkowski 1984)
13/05/2010 26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13/05/2010 27
规模经济的含义
? 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
。换言之,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单位生产成本降低(即 成本递减)而产生的生产效率的提高(边际收益递增)。
? [Economies of scale refers to the efficiency gains achieved by producing
goods at the (large) volume that minimize the production cost of each unit.]
☆ 内部规模经济 是指由于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或由于企业内部分工产
生的生产规模扩大和单位成本降低的效率收益。或简单地说,是厂商 的平均成本随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
☆ 外部规模经济 是指企业外部(行业规模如基础设施配套、原材料补充
、人员聘用、资金筹措等因素造成的单位产品成本下降而获得的收益 。 [注:对企业是外在的,但对该行业则是内在的。 ]
13/05/2010 28
规模收益递增
? 规模经济往往与规模收益递增这一概念联系在一起,规模收益递增 (increasing return to scale)是指生产过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
入增加的比例。
☆ 当生产过程遵循规模报酬递增规律时,自然存在规模经济;
☆ 但反过来,规模经济并不要求规模报酬递增一定存在。
? 规模收益递增的严格定义
设某厂生产某种产品需要投入 n种生产要素 X1,X2,… Xn,产出水平为
Q,该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Q=F( X1,X2,… Xn)
假设当各要素的投入量等比率增加时,产出水平为 Q?,即:
Q?=F( λX1,λX2,… λXn)
当 λ> 1时,Q?/Q> λ成立,即该厂商的生产是规模收益递增的。
13/05/2010 29
规模经济与贸易
产某种 产品。虽然两国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同,但 A国的代表性企业产量为
G,其生产成本为 C;而 B国代表性企业产量为 F,单位成本为 K。即两国的企
业处于同一条成本曲线的不同位置,因而其产品的生产成本就不同。
☆ A国实现了规模经济,成本较低; B国只能小规模地生产,成本较高。所以,
A国将在这种产品上具有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同时,这种规模经济
会使其各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比率发生变化,从而使另一些或另一种产品成为处于劣势的产品。当开放贸易时,A国将出口这种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比较优
势产品,而进口由于机会成本比率被规模经济改变而处于劣势的产品。
LAC
F GO
C
K
产量
成本
☆ 假定有 A,B两国,且拥有的生产要素和消
费偏好相同,生产某种产品的技术也相同。
如果按照 H-O模式,这两个国家成本和价格
比率相同,就没有进行互利贸易的基础。
☆ 但是,若假定 A国具有较大的国内市场,
从而更易于实现规模经济,而 B国恰相反,
国内市场狭小,只能小规模地、高成本地生
13/05/2010 30
存在外部经济时的生产和贸易
? 假设右图所示的是中国玩具
行业的市场供求和一个典型
玩具生产企业的成本收益曲
线。生产玩具的每个厂商的
规模都很小,生产的是同质
产品,该行业是完全竞争的
。
? 左图中,D1是本国的需求曲
线,S1是没有贸易时或行业
扩大前本国玩具行业的短期
供给曲线,它们都具有通常
的形状:需求曲线是向下倾
斜的,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
的。但是,由于存在外部规
模经济,该行业的长期平均
成本曲线 LAC是向下倾斜的
。也就是说,随着行业规模
的扩大,会造成行业内各企
业平均成本下降。
S1=ΣMC1
S1’
D1 D
2
S2=ΣMC2
QQ1 Q2
P1
P2
P
0
LAC
AC1
AC2
q1=q2 q
p
MC1 MC2
0
(a)行业 (b)行业
在右图中,MC1和 AC1分别是一个玩具生产
企业在没有贸易时或行业扩大前的边际成本
和平均成本曲线。在均衡时,竞争企业没有
经济利润,平均成本( AC1)等于( p1),
企业最优生产量是 q1。
13/05/2010 31
存在外部经济时的生产和贸易
? 先假设在最初的市场均衡点( S1=D1)上,中国的玩具价格( P1)在
国际上没有竞争优势,从而没有玩具贸易。
? 现在进一步假设该行业的规模扩大(先不管为什么扩大),有更多的 企业进入这一行业生产玩具。行业的供给曲线移到 S
1?。但是,由于存在行业的规模经济,供给曲线的移动并非到此为止。该行业企业的增
加不仅使得市场的供给增加,而且使得行业内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和 平均成本下降(右图中 MC
1和 AC1分别移到 MC2和 AC2),从而使得整个行业的供给曲线进一步往下移动,价格随之下跌。
? 如果在此之前中国玩具不只有成本优势的话,行业规模的扩大和产品
平均成本的下跌使得中国玩具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竞争力,企业就有动
力出口玩具,从而产生国际贸易。由于开放贸易,玩具市场上包括了 来自国外的需求,需求曲线移至 D
2,玩具市场的最终价格为 P2,在长期均衡点上( AC
2=P2),每个企业的生产量 q2仍然等于 q1。
13/05/2010 32
存在外部经济时的生产和贸易
? 对于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还可以从另一个角
度来说。假设贸易前的市场均衡价格为 P1,由于开放贸易
,需求从 D1增加到 D2,相应地,更多企业进入玩具行业,
使供给从 S1增加到 S1?。企业数增加后产生了外部规模效应
,使每个企业的成本下降,供给曲线进一步下移,新的行
业和企业的均衡价格下降到 P2。
? 从贸易所得来看,各个企业在短期内可能会由于成本下降
先于价格下降而出现利润,但长期又回到经济利润等于零
的状况。对企业来说,短期可能有所得,长期则无所失。
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长期价格下降,消费量上升,消费
者剩余增长。因此,整个社会由于贸易而获得净收益。
13/05/2010 33
外部规模经济与贸易
? 封闭条件下,一般均衡点为 E,该点的相对价格线( PX/PY)与 PPF相交而非相切,因为
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所以 X部门厂商所面对的相对价格要低于社会机会成本(即
PPF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 开放条件下,均衡点 E不再是稳定的,两国会发现分工与贸易可改善各自福利。如 A国
专业化于 X,B国专业化于 Y,又因 X存在规模经济,对世界来说一国生产 X要比两国都
生产 X可得到更多的 X。两国都将自己专业化生产的一部分与另一国交换,两国的消费
点都超出其 PPF,如在图中 TT?线的 C点。
E
● ●
C
T’
T
O X
Y
假定两国两产品(部门)模型,X,Y两部门中至少有一个部门存在外部规模
经济,假设是 X部门,而 Y部门规模收益不变。还假定是完全竞争,两国相同
部门的生产函数、要素比例、消费者偏好、以及市场规模均相同。
因此,在封闭条件下,达到均衡时两国相对价格完全一致,不存在
比较优势。
存在规模经济时,不仅要素密集度而且规模经济
也影响 PPF的形状,部门间要素密集度的差异会
产生一种将 PPF向外凸的张力;规模经济则产生
一种使 PPF内凹的吸力;最终的 PPF形状取决于
两种相反力量的对比。假设现在是一条凹向原点
的 PPF曲线,如图中 TT’。
13/05/2010 34
外部规模经济与贸易
? 前一个图中两国新消费点重合(意味贸易利
益均等)只是一种巧合,实际情况会不一样
。例如,如果两国一开始都希望消费更多的
X,那么意味着 A国的 X出口供给要小于 B国
的 X进口需求,于是 X价格会上升,Y价格下
降。随着价格变化,A国的 X出口供给会增加
,B国的 X进口需求减少,最后达到贸易平衡
,此时的国际均衡价格 PW=( PWX/PWY)要高
于前一个图中的国际均衡价格(即 TT?线的斜
率绝对值)。两国的消费点如右图所示,A
国位于 CA,B国在 CB。通过 CA点的与国际相
对价格线 PW相切的无差异曲线高于通过 CB点
的无差异曲线,表明 A国得到更多的贸易利
益。
? 必须明了,其实两国的情况不会像本例中那
样完全相同,开放经济中,两国的
T’
●●
●
E
CB
CA
T
X
Y
O
一般均衡解不是唯一的。例
如,A国生产均衡点可以是
T,也可以是 T’,真正的国
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可
能完全由偶然的和历史的因
素决定。
13/05/2010 35
一国市场大小与贸易格局
?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两国国内市场存在差异,国际分工
与贸易的格局的不确定性会大大降低。
? 一般而言,如果两国国内市场存在差异,而其他条件完全
相同,则大国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的产品 X,
小国将只能生产完全专业化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 Y。其中
的原因是:
? 在封闭条件下,大国由于国内市场较大,可为 X产品提供
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而,X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更低,相
对价格也低于小国。
?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由于价格的差异,大国将选择出口 X
,并完全专业化于 X生产(因为存在规模经济);而小国
家将出口 Y,并且也专业化于 Y的生产。虽然小国完全专
业化于规模收益不变的 Y的生产,并不降低成本,但放弃
X的生产而只从大国进口,要比自己生产 X的代价更小。
13/05/2010 36
内部规模经济与贸易
在讨论不完全竞争时已经提到了垄断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如下面两个图所示:
MR
D1
D2
MR2 MR1
D
P
E1
AC
E2
E
Q* Q2 Q10
AC1
P1
MR
D1
D2
MR2 MR1
D
P
E1
AC
E2
E
Q* Q2 Q10
AC1
P1
P2=AC2P2=AC2
短期 长期
13/05/2010 37
水平差别半成品的
同产业贸易:新张伯伦模型
? 假定:
? 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并且供给是固定的。
? 存在许多厂商,每个厂商都生产 X商品类中的一个品种;厂商可以自
由进入或退出该产业,品种数目没有限制。
? 生产函数对所有厂商是一样的,每个厂商需要固定数量的劳动投入,然后每个厂商以不变的边际劳动投入要求来生产它的品种,因而厂商 i
所需要的总劳动投入(或称,为生产 Xi数量的商品的生产函数)为:
? li =α + βXi α,β> 0
? 其中,Xi是 X商品类 i品种的产出,假定系数大于 0,在生产中存在规
模经济(随产出增加,平均劳动投入下降)。
? 每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相同,而且所有的品种都对称地进入效用函数,即是说,( 1)每增加一个单位任何品种的消费,总效用的增加是
相同的;( 2)消费的品种越多,总效用也增加越多。效用函数的形
式为:
? u=Σ v (ci ) I 其中, 在保持总消费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另一品种会提高福利水平
.
i
av (ci ) / aci > 0,
13/05/2010 38
水平差别 半成品的
同产业贸易:新张伯伦模型
? 每一个生产者都试图通过一个分割的市场来形成自己的垄
断力量,这意味着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如果每个厂
商面临一个给定的工资率 w,那么其总成本就是 ( α +
βXi )如果品种的价格为,每个厂商的利润就是:
? πi =PiXi-w (α + βXi )
? 在已经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时,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
? pi(Xi)(1-1/e)=βw
? 式中,e是单个厂商面对的需求弹性; w为工资率。
? 但是,如果厂商可自由进入,长期均衡就必然有价格等于
平均成本:
? PiXi = PiXi-w (α + βXi ) w 或
? Pi=w[α /Xi)+β]
13/05/2010 39
水平差别 半成品的
同产业贸易:新张伯伦模型
? 如果总收益大于总成本,PiX> w (α + βXi ) w,新
的企业会受到超额利润的吸引进入该行业反之,
若销售收入无法弥补生产成本,一些企业就会退
出该行业。
? 张伯伦的零利润条件通过设 w=1.0来进行简化;而
封闭经济体中 Xi=Lci( L表示劳动)。那么就有:
? P= α/LC+β
? 这里下标消失了,因为 P,X,C的解都相等,即
模型的对称性意味着,每个厂商都会以同样的平
均成本将其选择的品种生产出同样数量的产出,
并且以同 I样的价格销售。换言之,对所有的厂商
都有 XiI=X,li=l以及 Pi=P
13/05/2010 40
PP-ZZ模型
? PP线表示利润最大化条件,向
上扬起的原因是假设每个生产
者所面对的需求弹性会随产量
扩大而缩小; ZZ线表示价格与
成本的关系,即 P= α/LC+β
? 两条曲线的交点 E决定了均衡价
格 p0,每一种商品的人均消费水
平为 c0,每个企业的产出以 X0表
示,可以通过用 L乘以 c0获得,
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有:
? L=n(α+βX0)或写作
? n=L/(α+βX0)
? 此处的唯一的未知数是 n,表示
产品多样化水平。
P
P
Z
Z
P
CO C0
P0
E
13/05/2010 41
PP-ZZ模型
? 在建立起 PP-ZZ模型的分析框架之后,克鲁格曼引入国际
贸易。
? 假设存在另一个同类的经济,有相同的偏好、资源储备和
技术,并有人口; *。当双方开放自由贸易时,对本国的
任何一种商品都意味着一个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消费人口
由于技术是给定的,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系数不会因为贸
易而变化,所以在 PP-ZZ模型中,PP曲线没有影响。但是
,贸易使每种产品的消费人口增加了 L*,导致 ZZ曲线下
移(或左移)至 Z?Z?。在新的均衡点( Z?Z?=PP)上,相对
于工资的产品价格( P/W)和每个人对任何一种产品的消
费量( c)都下降了。
? 在长期均衡点上,产品价格的下降意味着产品平均成本的
下降,也反映了每个企业扩大生产( Xi)后产生的规模经
济。虽然每个人对任何一种产品的消费下降了,但每种产
品的消费人口却大大增加从而使整个产量提高了。从等式
( 9)又可以知道,消费 L的增加(从 L到 L+L*)和每种商
品消费量 c的 下降(从 C*到 C*?)意味着产品种类的增加。新的商品
13/05/2010 42
PP-ZZ模型
? 种类 n?=1/{ α/[(L+L*)+Βc?]}
? 比贸易前的 n=1/(α/L+βC) 多
Z
Z
Z’
Z’
C*C*’O
(P/W)*’
(P/W)*
P/W
C
β
13/05/2010 43
PP-ZZ模型
? 克鲁格曼从这一模型的分析中得出一些重要结论首先垄断竞争企业可
以通过国际贸易扩大市场增加消费人口来扩大生产获得规模经济,降
低平均成本和产品价格其次,每个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消费量会有所
减少但消费品的种类则大大增加消费者通过产品种类的增加提高了福 利。
?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往的模型中,人们主要用社会无差异曲线和消费 者 /生产者剩余来衡量所得和社会福利水平,而在克鲁格曼模型中,他
强调了,产品多样性,所带来的消费者福利,为衡量贸易所得提供了更
多的工具。
? 更重要的是,克鲁格曼通过这一模型的分析指出了贸易的基础不一定
是两国之间技术或要素禀赋上的差异而造成的成本价格差异,扩大市
场获得规模经济也是企业愿意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可以通过出
口来降低成本获得短期利润。当然,贸易前两国的市场规模不同造成
的企业生产规模不同也会导致出现产品价格的差异,并成为贸易发生
的原因。不过,造成这种价格差异的原因不是各国技术和资源上的不
同,而仅仅是规模上的区别。克鲁格曼的这一理论令人信服地解释了
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和行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补充和发展了国 际贸易的理论。
13/05/2010 44
PP-ZZ模型
? 如果允许两国进行贸易,并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他障碍,
那么一国生产与另一国完全相同的厂商会改变其生产的品
种,转而生产其他任何厂商都没有生产的品种。因为,不
论生产哪一个品种,生产成本都是一样的,并且厂商能销
售的新品种的数量与老品种一样多。随着厂商的调整,到
最后是每个厂商生产一个品种。
? 对两国来说,贸易使它们的福利水平提高,在生产方面两
国也没能损失,因为两国的厂商没有变,实际工资也没有
变,而消费者消费问题不变但品种范围扩大了。
? 这一模型表明,在产品具有水平差异性、并且生产成本低
廉的情况下,即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也能够展开
同产业贸易,并幸两国福利。
13/05/2010 45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3/05/2010 46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赫尔茨( S,Hirch)在 1967年和弗农( R,Vernon)在 1966年研究了为
什么新产品的生产会在创新国家进行生产而不是在低成本的地方被开
发的问题 。 赫尔茨认为,新产品的开发和最初生产所需要的大量熟练
劳动力似乎是在发明创新缘起国最有可能得到;弗农则提出了产品生 命周期理论。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所有企业可以得到同样的技术技
巧,但这些技术技巧的应用需要企业家,而企业家们并不是同样地意
识和反应于可得的机会。弗农指出,推出新产品的可能性所需要的意
识和反应将决定于与市场联系的便利,而这种便利就得自地理上的接
近 。 弗农强调,在生产的最初阶段投入品的使用也需要一种可变性 。随后的工作中则强调在产品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干中学,的重要性,
发明创新国家在,学,上面有着一种比较优势。所以一种产品的最初生
产会发生在发明创新国家本身。
13/05/2010 47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弗农把产品技术发展分成三个阶段:
? 新生期:对生产要素的要求是科技人才和大量的研究开发
投资 ; 产品性质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拥有科学技术人
才和资本充裕的发达国家具有优势。
? 成长期:对生产要素的要求是大量的资本以进行大规模生
产;产品性质是资本密集型的;大多数发达国家具有优势
。
? 成熟期:产品已经标准化,广泛普及于市场。对生产要素
的要求是低成本的劳动力;产品性质成为劳动密集型的;
劳动充实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优势。
? 动态的理解,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影响比较
优势的决定因素也在变化,即使各国仍然拥有原来生产资
源的储备比例, 其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也会由于产品要
素密集性的变动而转移,因此,不同类型的国家能够在不
同的阶段上具有比较优势。
13/05/2010 48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0 A B C D
阶段 1 阶段 2 阶段 3 阶段 4 阶段 5产量
时间
出口
进口
出口
消费
生产
消费
生产
发明国
模仿国
13/05/2010 49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威尔士以美国为例,将产品生产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美国首先进行技术创新推出新的产品,处于垄断地位并向欧洲出
口( t0-t2)。
? 第二阶段:外国厂商(往往是先驱国的子公司)开始生产并部分取代该产品进口阶段(美国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新产品( t
2-t3)。
? 第三阶段:美国以外的国家(欧洲)参与新产品出口市场的竞争阶段( t3-t4)
。
? 第四阶段:外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与美国产品竞争阶段( t4以后。)。
O
II
I
III
x> m
x< m
t1 t2 t3 t4 t5
t
美国 欧洲 发展中国家
13/05/2010 50
需求重叠理论
13/05/2010 51
需求的收入弹性
? 人们对收入变动所作出的需求反应称,需求的收入弹性,,
即需求变动的百分率与收入变动的百分率之比:
? η=对 A需求变动的百分率 /收入变动的百分率
? η> 1,表示 A需求量增加的比率超过收入增加的比率;
? η< 1,表示对 A需求量增加的比率低于收入增加的比率;
? η< 0,表示收入增加时,消费者对商品 A的需求量反而减
少。
? 经济学家根据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的值,即根据需求量对
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将商品分为,奢侈品,( η> 1 ),“必
需品,( 1 > η> 0 )和,劣等品,( η< 0 )。
13/05/2010 52
恩格尔法则
? 对在各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作出估值之后,人们便可根
据收入的差别来说明需求的不同,根据收入的增加情况来
预测需求的变动。
? 恩格尔( Erns Engel)指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人们
花费在食品上的支出占收入的 比重会越来越少。他的这一
结论已被许多事实证明,经济学中他的这一论断被称为
,恩格尔法则, 。
?,恩格尔法则,在贸易中的意义不只局限于分析食品需求,
我们可用这一法则来说明整个初级产品尤其是互补品需求
的变动。当经济不断增长,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时候,
各国对商品的需求会逐渐从农副产品转移到工业消费品。
这不仅说明了为什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 不同需求模
式,也说明了整个世界的贸易为什么会有从初级产品为主
发展到以工业产品为主的变动。
13/05/2010 53
需求重叠理论
? 需求重叠理论又被称之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它是由瑞典
经济学家林德尔在他于 1961年出版的一部著作中提出的。
林德尔认为,H-O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初级产品的贸易模
式,更为一般地说是解释 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 的贸易模式,
但是这一理论不足以解释 制成品 的贸易模式。
? 需求重叠理论从需求角度出发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林德尔理论假设消费者的偏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
收入水平,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该国特有的偏
好模式和需求结构。而这种需求结构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了该国的生产结构。因此,一个国家生产的各种产品均反
映着该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这些特定的商品结构成了出口
的基础。
13/05/2010 54
产品成为出口品
? 一种产品要成为出口品,首先必须是满足本国需求的产品
,然后再出口。
? ( 1)出口是市场扩大的结果。企业家对国外市场不可能
象对国内市场那样熟悉,不可能想到一个国内不存在的需
求。出口是市场扩大的结果,而不是开端。
? ( 2)产品发明来自于国内市场需求。一国本身的需求才
是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的推动力。
? ( 3)出口的工业品必须有一个国内市场,才能获得相对
优势。因为要使一种新产品最终适合市场需求,在生产者
和消费者之间必须反复地交流信息,如果消费者和市场在
国外,取得信息的成本将是高昂的。
13/05/2010 55
重叠需求
? 一国的新产品首先必须满足本国的需求,然后再出口到国外 —满足外
国的需求。因此,两国的需求结构(需求偏好)越相似,两国开展贸 易的可能性就越大。
? 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决定于该国的收入水平。平均收入水平不同的国 家,其需求结构是不同的。
? 因此,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需求结构越相似,相互需求就越大,贸易量也就越多。
? 一国的平均或人均收入将决定一种特定的偏好方式。人均收入高的国
家会需要高质量的制成品(奢侈品),而人均收入低的国家则会对低
质量的产品(必需品)存在需求。那么一个国家最可能与哪种类型的
国家进行交易呢?林德尔假说给出的解释是,人均收入水平接近的国
家需求结构存在重叠之处,可能会消费相同类型的制成品。因此,富
国 ( 工业化国家)将希望同其他富国进行贸易,穷国(发展中国家)
则可能与其他穷国结成贸易伙伴。由于林德尔从重叠需求( overlapping demand)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模式,其假说 被称为需求重
叠理论。
13/05/2010 56
重叠需求
? 对于两国来说,落在各自范围之外的物品不是太高档就是太低劣,是不能或不愿购买
的。
? 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
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相互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反之,如果收入水平相 对悬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就可能很少,甚至不存
在,因此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
O
C
D
E
F
G
H
A
B
P
yyA y
B
Q
横轴表示一国人均收入水平( Y),纵轴
表示消费者所需各种商品的品质等级( Q)。
所需的商品越高档,则其品质等级就越高。
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则消费者所需商品的品
质等级也就越高,二者的关系由图中的 OP
线表示。
设 A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 YA,则A国所需商
品的品质等级处于以 D为基点,上限点为 F,
下限点为C的范围内。假设B国的人均收入水
平为 YB,则其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处于以 G
为基点,上下限分别为H和E的范围内。
13/05/2010 57
需求偏好与国际贸易
? 在前面我们假定,如果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 PPC曲线)相同,两国之间不会产生贸易。如
果引入偏好这一概念,情况会发生变化。 偏好也
是形成产品比较优势或劣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
? PPC曲线代表的不同国家的生产能力,如果相同,
说明从可能性即生产的供给来看两国没有什么差
异。
? 无差异曲线代表的不同国家的消费愿望或消费偏
好。不同的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国家的偏好不同。
只要无差异曲线不相同,国与国之间仍然可能产
生贸易。
13/05/2010 58
0 大米
小
麦
B1
B2
A1
A2S
V
R
U
日本
韩国
T
主讲, 经贸学院 刘继森副教授
第五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13/05/2010 2
第五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13/05/2010 3
不完全竞争与贸易
13/05/2010 4
市场形态
? 完全竞争,指没有任何干扰和障碍的自由市场竞争。
☆ 完全竞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没
有一个买者或卖者能够单独影响价格;( 2)许多厂商生
产同样的产品,任何买者都不会对一个卖者的产品产生偏
好,从而排除了卖者垄断;( 3)所有生产要素可以自由
流动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
? 完全垄断,一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完全由一个厂商控制。
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而非价格的接受者。
? 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是同时包含竞争和垄断因素的市
场状态。或者说是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状
态。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千差万别,并没有一个固定的
、统一的理论框架去描述它。但有两种具体市场形态常常
成为不完全竞争理论研究的对象: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13/05/2010 5
垄断竞争
? 垄断竞争是竞争与垄断两种力量混合的市场形态而且这是现实生活中 常见的市场形态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是:
( 1)每个厂商均能生产与竞争对手有差异的产品( differentiated product
)。一方面,产品差异能确保厂商对其特有的产品拥有垄断地位,从
而在某种程度上摆脱竞争;另一方面,同一行业的差别产品是非常接 近的替代品,使厂商必须面对本行业其他厂商的竞争。
( 2)厂商数目较多。厂商对自己的产品的价格有一定控制力量,但因
竞争存在又不能相互勾结来控制价格。在这一市场形态中,厂商的生
产的数目足够少,因此每个厂商都面临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但
厂商的数目有足够多,以至于每个厂商可以忽略竞争对手对其行为作 出的反应。
( 3)厂商进入和退出比较容易。垄断竞争的短期均衡与完全竞争的厂
商均衡相同。长期均衡中竞争因素更显重要。如果存在垄断利润(价
格高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必然引起新厂商进入,使产量增加,价格下降,又迫使原有厂商压低产量,直到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平
均成本 =平均收益时为止,即总收益等于总成本,不存在超额利润,
从而达到垄断竞争的长期均衡。
13/05/2010 6
寡头垄断
? 寡头垄断 是指少数厂商提供某一行业的大部分产品,这几家厂商的产
量在该行业的总产量中占较大的份额,因此对市场价格和产量都有举
足轻重的影响。寡头垄断也是一种竞争与垄断两种因素混合的市场形
态,与垄断竞争不同的是:厂商数目更少,产品未必都是差异产品 。
? 寡头垄断中,价格并非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但也不是像完全垄断中
由个别厂商独自定价,厂商的价格政策是相互依存的,厂商定价既要 考虑消费者的反应,又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
? 当厂商数目极少的时候,寡头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厂商的价格政策
难以琢磨,整个厂商均衡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因而 价格和产量很难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 厂商的不同行为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厂商可以采取合谋行为,相
互配合制定较高的价格(共同控制的价格协议),增加它们各自的利 润;厂商也可以采取战略行为,与竞争者角逐。
13/05/2010 7
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
垄断利润(短期)
自给自足时,某厂商在垄断竞争下
的均衡:平均成本( AC)随产
量增加而递减,即存在内部规
模经济;边际收益( MR)与边
际成本( MC)相交确定均衡产
量 Q*,均衡 P*,均衡点为国内
需求曲线( D)与平均成本曲线
的切点 E,此时,P*=AC,没有
超额利润。? 进行贸易时,即加进外国市场需求扩大到 D1,使
得边际收益曲线提高到 MR1,现在以 MR1=MC确
定边际产量和价格,均衡点移到 E1,均衡产量是
Q1,价格现在是 P1。但此时的平均成本在 AC1,P1
> AC1,生产相当于阴影部分的超额利润。
QQ* Q
1
P*P
1AC
1
MR MR1 D D1
AC
MC
E E
1
O
13/05/2010 8
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
垄断利润消失(长期)
? 由于存在垄断利润,厂商加入
,使原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下降,从 D
1变成 D2。厂商加入的过程一直进行到 D
2与 AC
? 相切于 E2点,达到长期均衡。
? 在 E2点,对应新的均衡
? 价格 P2,
? 并且有 P2=AC2,短期中存
? 在的超额利润,在长期则由于新厂商加入竞争而消失。
? 贸易前后效果的比较:
☆价格下降,P*> P2
☆产量增加,Q*< Q2< Q1
☆平均成本下降,AC*> AC2
☆福利(消费者剩余)上升。
MR
D1
D2
MR2 MR1
D
P
E1
AC
E2
E
QQ* Q2 Q10
P1=AC1
P2=AC2
P*=AC*
13/05/2010 9
价格歧视
? 价格歧视指对虽然出售的是同样的产品,但在不同的市场
上或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国际贸易中的这种
价格歧视行为通常称为,倾销,,“倾销,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是一种出口激励,可以解释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出口
动力和贸易原因。
? 价格歧视的三个必备条件:
☆不完全竞争
☆市场分割
☆不同市场上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弹性不同(假设在外国
市场上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本国市场)。
13/05/2010 10
倾销
? 倾销的定义: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向国外市场
销售商品的行为称为倾销。,正常价格,可用以下三
种方式确定:
? 第一,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
? 第二,出口到第三国的价格,
? 第三,结构价格即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行
政费用及合理利润之和。
? 这三种确定,正常价格, 方式的重要性递减,只有
第一种方式不适用时才适用第二种方式,第二种
不适用时才采用第三种。倾销是一种价格歧视。
13/05/2010 11
利润最大化与倾销
? 当产量为 Q时,边际成本为 MCE=QE。按照利润最大化的要求,企业
在各个市场上都应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那么,沿着 MCE水平线
在( a)和( b)中找出 Ed和 Ef( QE=QfEf=QdEd),这两点分别是两个
市场的生产均衡点。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总产量 Q中,国内销售量为
Qd,国外销售量为 Qf,Q=Qd+Qf。
? 在价格方面国内与国外的市场价格分别为 Pd和 Pf,且 Pd> Pf。这种国外
销售价低于国内价格的情况就是倾销。倾销的幅度( marginal of
dumping)为 Pd-Pf。
MC
E
MC,MRP,MRP,MR
Pd
Ed
MRd
Qd
Pf
Qf
MRf Df Q
MRd+f
MCE
Ef
Dd
13/05/2010 12
用不完全竞争下的倾销行为来解释同产业贸易
? 可以用不完全竞争下的倾销行为来解释行
业内贸易:只要一个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满
足价格歧视的条件,即使外国市场价格低
于本国市场价格 。 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
大化,仍有出口的动力,因为出口倾销的
结果比将这些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要好。
外国的同类企业如果也在其他产品上采取
类似的行为,就会出现相互倾销,从而形
成行业内贸易。
13/05/2010 13
同产业贸易
13/05/2010 14
早期对同产业贸易的解释
? 同产业贸易或称产业内贸易( intra-industry trade) 定义为
在同一时期内既进口又出口属于同一产业的产品。
? 20世纪 60年代,经济学开始注意同产业贸易现象,但最初
的研究大多属于经验分析。
☆ 1960年,Verdoorm 在一篇论文中分析了,比荷卢同盟,形
成对三个国家的影响,发现三个国家专业化分工发生在同
一产业的不同分支之间。
☆ 1966年,Balassa 对欧共体形成后各成员国贸易现状进行
分析后发现,欧共体各国的贸易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国际贸
易商品标准分类的商品组内,而不是在商品组之间。
☆ Grubel & Lloyd 是最早系统地从理论上研究同产业贸易
现象的经济学家。 1975年,Grubel & Lloyd出版《同产业
贸易》一书,对同产业贸易理论作了较系统的说明。
13/05/2010 15
同质产品和差别产品
? 在产业内贸易理论中,符合产业内贸易标准的商品分为两
类:同质产品( homogeneous products)和差别产品(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 所谓 同质产品,指的是那些消费者的偏好完全一样,从而
相互之间存在着完全的替代性的商品。这类商品大多属于
产业间贸易( inter-industry trade)的对象,但由于市场区
位、市场时间的差异等原因,同质产品之间也存在着国际
贸易。
? 所谓 差别产品 又被称为异质产品,指那些要素投入具有相
似性,用途也基本相同,存在着替代性但是不能完全替代
的产品,譬如说不同质量档次或品牌的同种产品。产品的
差别性分为三种:水平差别、技术差别和垂直差别。 产品
的差别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实际上大多数产业内贸易
是差别产品的贸易。
13/05/2010 16
产品的差别性分为三种
? 水平差别 是指商品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产生的差别性,如
烟草、化妆品等,这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大多与消费者偏
好的差异有关。
? 技术差别 是指新产品出现带来的差别处于不同产品生命周
期阶段的同类产品(如不同档次的家用电器)在不同类型
国家进行生产,继而进行进出口贸易,便会产生产业内贸
易。
? 垂直差别 是指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别,由于发展阶段、投入
要素成本等方面的原因,一个国家往往并不生产所有质量
档次的同种产品,而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又使得一个国
家的居民往往产生对各种质量档次的产品的需求,从而导
致了不同质量档次的同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13/05/2010 17
Grubel & Lloyd的同产业贸易理论
? ( 1)同产业贸易指数
? IIT=
? 或者表示为
?
? IIT=1-
? 当该产业出口量恰好等于其进口量时,即 IIT= 1,达最大值,即全部贸易都是同产业贸
易;反过来,当 IIT=0,达最小值,完全没有同产业贸易。通常怕情况下,0<IIT<1。
? 一国所有行业的同产业贸易指数为
?
? IIT=
( Xi+Mi) - ∣ Xi-Mi ∣
( Xi+Mi)
× 100%
∣ Xi-Mi ∣
Xi+Mi
Σ( Xi+Mi) -Σ ∣ Xi-Mi ∣
n
i=1
n
i=1
Σ( Xi+Mi)
i=1
n
× 100%
13/05/2010 18
表4,1 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行业内贸易指数
88.0
78.8
97.3
82.2
94.8
73.3
48.7
96.8
82.5
37.0
45.5
54.6
36.3
30.2
42.2
36.4
71.8
44.3
22.3
19.1
29.7
16.5
5.2
19.4
22.1
44.2
22.3
印度
巴西
墨西哥
土耳其
泰国
韩国
阿根廷
新加坡
平均
81.1
62.3
85.4
97.7
91.9
86.0
92.8
86.7
85.5
61.0
28.0
66.4
83.8
80.0
63.9
71.6
67.4
65.3
55.1
32.8
59.7
78.1
64.3
61.0
62.4
41.2
56.8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加拿大
西班牙
平均
199919871970发展中
国家
199919871970工业化
国家
资料来源,1970年至 1987年的数据来自于 J,A,Stone and H,H,Lee,
“Determinants of Intra-Industry Trade,A Longitudinal,Cross Country Analysis,
” Weltwirschaftliiches Archiv,No,1,1995。 1999年数据是根据 WTO的 2000年
度的国际贸易统计报告计算的。
13/05/2010 19
Grubel & Lloyd 的同产业贸易理论
? ( 2)相同产品的同产业贸易
? G & L认为这是由于运输、储存、销售和包装等成本引起的。 G & L的
另一种解释是把这种情形称为,间隙性贸易( periodic trade),由季节
性因素和需求条件变化所引起。
? ( 3)差别产品的同产业贸易
? G & L认为可以分成能相互替代使用的和生产投入相似的两类分别进
行统计:
☆ 能完全替代但生产投入很不同的产品,如木制和钢制家具,可用 H-
O的资源优势来解释;
☆ 投入相似但不大能替代的产品,当中有一些属于,联产品,,这也可用
资源优势来解释;(另一些则与下一类同)
☆ 投入相同的完全能替代的产品,H-O理论无法解释。只能取消不变成
本的假定,用规模经济效益这一因素来解释,即以一种差别产品的同 一品种持续生产的时间长度( length of run)来解释。
13/05/2010 20
同质产品同产业贸易的原因
? 出现同质产品贸易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包括前述所提及
的原因):
( 1)运输成本和地理位置的原因。
( 2)政府干预造成的价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倾销,使得一
国在进口的同时,为了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而出口同种产
品。此外,在存在出口退税、进口优惠时,国内企业为了
与进口商品竞争,就不得不出口以获得退税,再进口以享
受进口优惠,这就造成了同质产品贸易。
( 3)产品生产和使用的季节性造成的同质产品贸易。
( 4)统计上的原因。其中,第一种情况是转口贸易,这时
同种产品将同时反映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与出口项目中,
便会形成统计上的同质产品贸易。 第二种情况是由于在统
计口径上大多将同种产品的成品与中间产品及零部件归入
同组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
13/05/2010 21
产业内贸易的正规模型
左图就是产业内贸易的正规模型。
D为销售差别产品的厂商所面对
的需求曲线。由于许多其它厂
商也出售相同的产品,该厂商
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是比较有弹
性的(即斜率较小)。这意味
着价格的微小变动会导致厂商
销售额的较大变动,许多厂商
出售同一种差别产品,而且进
出该产业都比较容易的一种市
场组织形式称为垄断竞争(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 厂商为了增加销售额,就必须降低其商品单价( P),所以该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 MR)低于其需求曲线,即 MR< P。例如,该厂商在 P=4.5美元时可以
售出 2单位该产品,总收益为 9美元,或在 P=4美元处售出 3单位产品,总收益
为 12美元。这样,总收益的改变量或称边际收益 =3美元,小于出售第三单位
该商品的单价 P=4美元。
A
E
MC
AC
D
MR
P
Q0 3
4
6
1
2
3
1 2 4 5
13/05/2010 22
产业贸易内的正规模型
? 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一个或少数几个种类,厂商在生产中就会面临 规模报酬递增,因此其平均成本线段 AC
0是向下倾斜的(即当产量增加时 AC下降)。
? 同时,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 MC)低于 AC曲线。原因是如果 AC是下
降的,则 MC一定小于 AC。厂商的最优产量为 3个单位,即 MC与 MR
曲线的交点(如上图)。
? 在较小的产出水平上,MR(即额外收益)大于 MC(即额外成本),
该厂商就应当扩大产量。另一方面,当产量大于 3时,MR<MC,该厂
商就应当减少产量。因此,最优产量就是 3个单位。
☆ 在需求曲线上的点 A,厂商得到的单价是 4美元。另外,如果该行业
中的厂商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越来越多的厂商会被吸引进入这一产业,该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 D)与 AC曲线相切,因此,在 Q=3处,
D=AC=4美元。这意味着该厂商正好保证收回成本(即它只获得投资
的正常利润)。
13/05/2010 23
产业内贸易的正规模型
我们现在可以研究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之间的关系了。
☆ 假设 A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商品 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而 B国是 资本丰裕的国家,商品 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如
果商品 X和 Y是同质的,则按照 H-O理论,A国将出口 X而
进口 Y,B国出口商品 Y而进口商品 X。这就是产业间贸易
,这反映了两国的比较优势。
☆ 另一方面,如果商品 X和商品 Y都有不同的种类(即 X和 Y
均为差别产品),则 A国仍是 X的净出口者(这是基于比
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同时它还需要进口某些种类的 X
,并出口某些种类的 Y(这是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
)。
13/05/2010 24
产业贸易内的正规模型
☆ 同样地,B国仍是 Y的净出口者,但他也会进口某些种类的
Y,并出口某些种类的 X。 A国和 B国各自对 X和 Y的净出口
反映了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
☆ 同时,A国也进口某些种类的 X并出口某些种类的 Y,而 B
国也进口某几种 Y并出口部分种类的 X的事实(即两国对
于这两种商品的市场有一个互相渗透),反映了基于规模
经济的产业内贸易。
☆ 这样,当产品是同质的时候,就只有产业间贸易。如果产
品是差别的,则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都会发生。两国的要
素禀赋和技术越接近,与产业间贸易相比,产业内贸易就
越重要,反之亦然。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化国家在
要素禀赋和技术上越来越相似,同产业贸易相对于产业间
贸易的重要程度也越来越大。
13/05/2010 25
同产业贸易的其他理论
? 同质产品的同产业贸易:相互倾销模型(
Brander & Krugman 1983)
? 水平差别产品的同产业贸易:新张伯伦模
型( Krugman 1979)
? 垂直差异产品的同产业贸易:新 H-O模型(
Falvey & Kierzkowski 1984)
13/05/2010 26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13/05/2010 27
规模经济的含义
? 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
。换言之,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单位生产成本降低(即 成本递减)而产生的生产效率的提高(边际收益递增)。
? [Economies of scale refers to the efficiency gains achieved by producing
goods at the (large) volume that minimize the production cost of each unit.]
☆ 内部规模经济 是指由于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或由于企业内部分工产
生的生产规模扩大和单位成本降低的效率收益。或简单地说,是厂商 的平均成本随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
☆ 外部规模经济 是指企业外部(行业规模如基础设施配套、原材料补充
、人员聘用、资金筹措等因素造成的单位产品成本下降而获得的收益 。 [注:对企业是外在的,但对该行业则是内在的。 ]
13/05/2010 28
规模收益递增
? 规模经济往往与规模收益递增这一概念联系在一起,规模收益递增 (increasing return to scale)是指生产过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
入增加的比例。
☆ 当生产过程遵循规模报酬递增规律时,自然存在规模经济;
☆ 但反过来,规模经济并不要求规模报酬递增一定存在。
? 规模收益递增的严格定义
设某厂生产某种产品需要投入 n种生产要素 X1,X2,… Xn,产出水平为
Q,该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Q=F( X1,X2,… Xn)
假设当各要素的投入量等比率增加时,产出水平为 Q?,即:
Q?=F( λX1,λX2,… λXn)
当 λ> 1时,Q?/Q> λ成立,即该厂商的生产是规模收益递增的。
13/05/2010 29
规模经济与贸易
产某种 产品。虽然两国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同,但 A国的代表性企业产量为
G,其生产成本为 C;而 B国代表性企业产量为 F,单位成本为 K。即两国的企
业处于同一条成本曲线的不同位置,因而其产品的生产成本就不同。
☆ A国实现了规模经济,成本较低; B国只能小规模地生产,成本较高。所以,
A国将在这种产品上具有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同时,这种规模经济
会使其各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比率发生变化,从而使另一些或另一种产品成为处于劣势的产品。当开放贸易时,A国将出口这种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比较优
势产品,而进口由于机会成本比率被规模经济改变而处于劣势的产品。
LAC
F GO
C
K
产量
成本
☆ 假定有 A,B两国,且拥有的生产要素和消
费偏好相同,生产某种产品的技术也相同。
如果按照 H-O模式,这两个国家成本和价格
比率相同,就没有进行互利贸易的基础。
☆ 但是,若假定 A国具有较大的国内市场,
从而更易于实现规模经济,而 B国恰相反,
国内市场狭小,只能小规模地、高成本地生
13/05/2010 30
存在外部经济时的生产和贸易
? 假设右图所示的是中国玩具
行业的市场供求和一个典型
玩具生产企业的成本收益曲
线。生产玩具的每个厂商的
规模都很小,生产的是同质
产品,该行业是完全竞争的
。
? 左图中,D1是本国的需求曲
线,S1是没有贸易时或行业
扩大前本国玩具行业的短期
供给曲线,它们都具有通常
的形状:需求曲线是向下倾
斜的,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
的。但是,由于存在外部规
模经济,该行业的长期平均
成本曲线 LAC是向下倾斜的
。也就是说,随着行业规模
的扩大,会造成行业内各企
业平均成本下降。
S1=ΣMC1
S1’
D1 D
2
S2=ΣMC2
QQ1 Q2
P1
P2
P
0
LAC
AC1
AC2
q1=q2 q
p
MC1 MC2
0
(a)行业 (b)行业
在右图中,MC1和 AC1分别是一个玩具生产
企业在没有贸易时或行业扩大前的边际成本
和平均成本曲线。在均衡时,竞争企业没有
经济利润,平均成本( AC1)等于( p1),
企业最优生产量是 q1。
13/05/2010 31
存在外部经济时的生产和贸易
? 先假设在最初的市场均衡点( S1=D1)上,中国的玩具价格( P1)在
国际上没有竞争优势,从而没有玩具贸易。
? 现在进一步假设该行业的规模扩大(先不管为什么扩大),有更多的 企业进入这一行业生产玩具。行业的供给曲线移到 S
1?。但是,由于存在行业的规模经济,供给曲线的移动并非到此为止。该行业企业的增
加不仅使得市场的供给增加,而且使得行业内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和 平均成本下降(右图中 MC
1和 AC1分别移到 MC2和 AC2),从而使得整个行业的供给曲线进一步往下移动,价格随之下跌。
? 如果在此之前中国玩具不只有成本优势的话,行业规模的扩大和产品
平均成本的下跌使得中国玩具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竞争力,企业就有动
力出口玩具,从而产生国际贸易。由于开放贸易,玩具市场上包括了 来自国外的需求,需求曲线移至 D
2,玩具市场的最终价格为 P2,在长期均衡点上( AC
2=P2),每个企业的生产量 q2仍然等于 q1。
13/05/2010 32
存在外部经济时的生产和贸易
? 对于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还可以从另一个角
度来说。假设贸易前的市场均衡价格为 P1,由于开放贸易
,需求从 D1增加到 D2,相应地,更多企业进入玩具行业,
使供给从 S1增加到 S1?。企业数增加后产生了外部规模效应
,使每个企业的成本下降,供给曲线进一步下移,新的行
业和企业的均衡价格下降到 P2。
? 从贸易所得来看,各个企业在短期内可能会由于成本下降
先于价格下降而出现利润,但长期又回到经济利润等于零
的状况。对企业来说,短期可能有所得,长期则无所失。
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长期价格下降,消费量上升,消费
者剩余增长。因此,整个社会由于贸易而获得净收益。
13/05/2010 33
外部规模经济与贸易
? 封闭条件下,一般均衡点为 E,该点的相对价格线( PX/PY)与 PPF相交而非相切,因为
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所以 X部门厂商所面对的相对价格要低于社会机会成本(即
PPF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 开放条件下,均衡点 E不再是稳定的,两国会发现分工与贸易可改善各自福利。如 A国
专业化于 X,B国专业化于 Y,又因 X存在规模经济,对世界来说一国生产 X要比两国都
生产 X可得到更多的 X。两国都将自己专业化生产的一部分与另一国交换,两国的消费
点都超出其 PPF,如在图中 TT?线的 C点。
E
● ●
C
T’
T
O X
Y
假定两国两产品(部门)模型,X,Y两部门中至少有一个部门存在外部规模
经济,假设是 X部门,而 Y部门规模收益不变。还假定是完全竞争,两国相同
部门的生产函数、要素比例、消费者偏好、以及市场规模均相同。
因此,在封闭条件下,达到均衡时两国相对价格完全一致,不存在
比较优势。
存在规模经济时,不仅要素密集度而且规模经济
也影响 PPF的形状,部门间要素密集度的差异会
产生一种将 PPF向外凸的张力;规模经济则产生
一种使 PPF内凹的吸力;最终的 PPF形状取决于
两种相反力量的对比。假设现在是一条凹向原点
的 PPF曲线,如图中 TT’。
13/05/2010 34
外部规模经济与贸易
? 前一个图中两国新消费点重合(意味贸易利
益均等)只是一种巧合,实际情况会不一样
。例如,如果两国一开始都希望消费更多的
X,那么意味着 A国的 X出口供给要小于 B国
的 X进口需求,于是 X价格会上升,Y价格下
降。随着价格变化,A国的 X出口供给会增加
,B国的 X进口需求减少,最后达到贸易平衡
,此时的国际均衡价格 PW=( PWX/PWY)要高
于前一个图中的国际均衡价格(即 TT?线的斜
率绝对值)。两国的消费点如右图所示,A
国位于 CA,B国在 CB。通过 CA点的与国际相
对价格线 PW相切的无差异曲线高于通过 CB点
的无差异曲线,表明 A国得到更多的贸易利
益。
? 必须明了,其实两国的情况不会像本例中那
样完全相同,开放经济中,两国的
T’
●●
●
E
CB
CA
T
X
Y
O
一般均衡解不是唯一的。例
如,A国生产均衡点可以是
T,也可以是 T’,真正的国
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可
能完全由偶然的和历史的因
素决定。
13/05/2010 35
一国市场大小与贸易格局
?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两国国内市场存在差异,国际分工
与贸易的格局的不确定性会大大降低。
? 一般而言,如果两国国内市场存在差异,而其他条件完全
相同,则大国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的产品 X,
小国将只能生产完全专业化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 Y。其中
的原因是:
? 在封闭条件下,大国由于国内市场较大,可为 X产品提供
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而,X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更低,相
对价格也低于小国。
?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由于价格的差异,大国将选择出口 X
,并完全专业化于 X生产(因为存在规模经济);而小国
家将出口 Y,并且也专业化于 Y的生产。虽然小国完全专
业化于规模收益不变的 Y的生产,并不降低成本,但放弃
X的生产而只从大国进口,要比自己生产 X的代价更小。
13/05/2010 36
内部规模经济与贸易
在讨论不完全竞争时已经提到了垄断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如下面两个图所示:
MR
D1
D2
MR2 MR1
D
P
E1
AC
E2
E
Q* Q2 Q10
AC1
P1
MR
D1
D2
MR2 MR1
D
P
E1
AC
E2
E
Q* Q2 Q10
AC1
P1
P2=AC2P2=AC2
短期 长期
13/05/2010 37
水平差别半成品的
同产业贸易:新张伯伦模型
? 假定:
? 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并且供给是固定的。
? 存在许多厂商,每个厂商都生产 X商品类中的一个品种;厂商可以自
由进入或退出该产业,品种数目没有限制。
? 生产函数对所有厂商是一样的,每个厂商需要固定数量的劳动投入,然后每个厂商以不变的边际劳动投入要求来生产它的品种,因而厂商 i
所需要的总劳动投入(或称,为生产 Xi数量的商品的生产函数)为:
? li =α + βXi α,β> 0
? 其中,Xi是 X商品类 i品种的产出,假定系数大于 0,在生产中存在规
模经济(随产出增加,平均劳动投入下降)。
? 每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相同,而且所有的品种都对称地进入效用函数,即是说,( 1)每增加一个单位任何品种的消费,总效用的增加是
相同的;( 2)消费的品种越多,总效用也增加越多。效用函数的形
式为:
? u=Σ v (ci ) I 其中, 在保持总消费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另一品种会提高福利水平
.
i
av (ci ) / aci > 0,
13/05/2010 38
水平差别 半成品的
同产业贸易:新张伯伦模型
? 每一个生产者都试图通过一个分割的市场来形成自己的垄
断力量,这意味着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如果每个厂
商面临一个给定的工资率 w,那么其总成本就是 ( α +
βXi )如果品种的价格为,每个厂商的利润就是:
? πi =PiXi-w (α + βXi )
? 在已经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时,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
? pi(Xi)(1-1/e)=βw
? 式中,e是单个厂商面对的需求弹性; w为工资率。
? 但是,如果厂商可自由进入,长期均衡就必然有价格等于
平均成本:
? PiXi = PiXi-w (α + βXi ) w 或
? Pi=w[α /Xi)+β]
13/05/2010 39
水平差别 半成品的
同产业贸易:新张伯伦模型
? 如果总收益大于总成本,PiX> w (α + βXi ) w,新
的企业会受到超额利润的吸引进入该行业反之,
若销售收入无法弥补生产成本,一些企业就会退
出该行业。
? 张伯伦的零利润条件通过设 w=1.0来进行简化;而
封闭经济体中 Xi=Lci( L表示劳动)。那么就有:
? P= α/LC+β
? 这里下标消失了,因为 P,X,C的解都相等,即
模型的对称性意味着,每个厂商都会以同样的平
均成本将其选择的品种生产出同样数量的产出,
并且以同 I样的价格销售。换言之,对所有的厂商
都有 XiI=X,li=l以及 Pi=P
13/05/2010 40
PP-ZZ模型
? PP线表示利润最大化条件,向
上扬起的原因是假设每个生产
者所面对的需求弹性会随产量
扩大而缩小; ZZ线表示价格与
成本的关系,即 P= α/LC+β
? 两条曲线的交点 E决定了均衡价
格 p0,每一种商品的人均消费水
平为 c0,每个企业的产出以 X0表
示,可以通过用 L乘以 c0获得,
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有:
? L=n(α+βX0)或写作
? n=L/(α+βX0)
? 此处的唯一的未知数是 n,表示
产品多样化水平。
P
P
Z
Z
P
CO C0
P0
E
13/05/2010 41
PP-ZZ模型
? 在建立起 PP-ZZ模型的分析框架之后,克鲁格曼引入国际
贸易。
? 假设存在另一个同类的经济,有相同的偏好、资源储备和
技术,并有人口; *。当双方开放自由贸易时,对本国的
任何一种商品都意味着一个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消费人口
由于技术是给定的,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系数不会因为贸
易而变化,所以在 PP-ZZ模型中,PP曲线没有影响。但是
,贸易使每种产品的消费人口增加了 L*,导致 ZZ曲线下
移(或左移)至 Z?Z?。在新的均衡点( Z?Z?=PP)上,相对
于工资的产品价格( P/W)和每个人对任何一种产品的消
费量( c)都下降了。
? 在长期均衡点上,产品价格的下降意味着产品平均成本的
下降,也反映了每个企业扩大生产( Xi)后产生的规模经
济。虽然每个人对任何一种产品的消费下降了,但每种产
品的消费人口却大大增加从而使整个产量提高了。从等式
( 9)又可以知道,消费 L的增加(从 L到 L+L*)和每种商
品消费量 c的 下降(从 C*到 C*?)意味着产品种类的增加。新的商品
13/05/2010 42
PP-ZZ模型
? 种类 n?=1/{ α/[(L+L*)+Βc?]}
? 比贸易前的 n=1/(α/L+βC) 多
Z
Z
Z’
Z’
C*C*’O
(P/W)*’
(P/W)*
P/W
C
β
13/05/2010 43
PP-ZZ模型
? 克鲁格曼从这一模型的分析中得出一些重要结论首先垄断竞争企业可
以通过国际贸易扩大市场增加消费人口来扩大生产获得规模经济,降
低平均成本和产品价格其次,每个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消费量会有所
减少但消费品的种类则大大增加消费者通过产品种类的增加提高了福 利。
?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往的模型中,人们主要用社会无差异曲线和消费 者 /生产者剩余来衡量所得和社会福利水平,而在克鲁格曼模型中,他
强调了,产品多样性,所带来的消费者福利,为衡量贸易所得提供了更
多的工具。
? 更重要的是,克鲁格曼通过这一模型的分析指出了贸易的基础不一定
是两国之间技术或要素禀赋上的差异而造成的成本价格差异,扩大市
场获得规模经济也是企业愿意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可以通过出
口来降低成本获得短期利润。当然,贸易前两国的市场规模不同造成
的企业生产规模不同也会导致出现产品价格的差异,并成为贸易发生
的原因。不过,造成这种价格差异的原因不是各国技术和资源上的不
同,而仅仅是规模上的区别。克鲁格曼的这一理论令人信服地解释了
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和行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补充和发展了国 际贸易的理论。
13/05/2010 44
PP-ZZ模型
? 如果允许两国进行贸易,并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他障碍,
那么一国生产与另一国完全相同的厂商会改变其生产的品
种,转而生产其他任何厂商都没有生产的品种。因为,不
论生产哪一个品种,生产成本都是一样的,并且厂商能销
售的新品种的数量与老品种一样多。随着厂商的调整,到
最后是每个厂商生产一个品种。
? 对两国来说,贸易使它们的福利水平提高,在生产方面两
国也没能损失,因为两国的厂商没有变,实际工资也没有
变,而消费者消费问题不变但品种范围扩大了。
? 这一模型表明,在产品具有水平差异性、并且生产成本低
廉的情况下,即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也能够展开
同产业贸易,并幸两国福利。
13/05/2010 45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3/05/2010 46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赫尔茨( S,Hirch)在 1967年和弗农( R,Vernon)在 1966年研究了为
什么新产品的生产会在创新国家进行生产而不是在低成本的地方被开
发的问题 。 赫尔茨认为,新产品的开发和最初生产所需要的大量熟练
劳动力似乎是在发明创新缘起国最有可能得到;弗农则提出了产品生 命周期理论。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所有企业可以得到同样的技术技
巧,但这些技术技巧的应用需要企业家,而企业家们并不是同样地意
识和反应于可得的机会。弗农指出,推出新产品的可能性所需要的意
识和反应将决定于与市场联系的便利,而这种便利就得自地理上的接
近 。 弗农强调,在生产的最初阶段投入品的使用也需要一种可变性 。随后的工作中则强调在产品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干中学,的重要性,
发明创新国家在,学,上面有着一种比较优势。所以一种产品的最初生
产会发生在发明创新国家本身。
13/05/2010 47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弗农把产品技术发展分成三个阶段:
? 新生期:对生产要素的要求是科技人才和大量的研究开发
投资 ; 产品性质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拥有科学技术人
才和资本充裕的发达国家具有优势。
? 成长期:对生产要素的要求是大量的资本以进行大规模生
产;产品性质是资本密集型的;大多数发达国家具有优势
。
? 成熟期:产品已经标准化,广泛普及于市场。对生产要素
的要求是低成本的劳动力;产品性质成为劳动密集型的;
劳动充实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优势。
? 动态的理解,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影响比较
优势的决定因素也在变化,即使各国仍然拥有原来生产资
源的储备比例, 其生产和出口的比较优势也会由于产品要
素密集性的变动而转移,因此,不同类型的国家能够在不
同的阶段上具有比较优势。
13/05/2010 48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0 A B C D
阶段 1 阶段 2 阶段 3 阶段 4 阶段 5产量
时间
出口
进口
出口
消费
生产
消费
生产
发明国
模仿国
13/05/2010 49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威尔士以美国为例,将产品生产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美国首先进行技术创新推出新的产品,处于垄断地位并向欧洲出
口( t0-t2)。
? 第二阶段:外国厂商(往往是先驱国的子公司)开始生产并部分取代该产品进口阶段(美国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新产品( t
2-t3)。
? 第三阶段:美国以外的国家(欧洲)参与新产品出口市场的竞争阶段( t3-t4)
。
? 第四阶段:外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与美国产品竞争阶段( t4以后。)。
O
II
I
III
x> m
x< m
t1 t2 t3 t4 t5
t
美国 欧洲 发展中国家
13/05/2010 50
需求重叠理论
13/05/2010 51
需求的收入弹性
? 人们对收入变动所作出的需求反应称,需求的收入弹性,,
即需求变动的百分率与收入变动的百分率之比:
? η=对 A需求变动的百分率 /收入变动的百分率
? η> 1,表示 A需求量增加的比率超过收入增加的比率;
? η< 1,表示对 A需求量增加的比率低于收入增加的比率;
? η< 0,表示收入增加时,消费者对商品 A的需求量反而减
少。
? 经济学家根据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的值,即根据需求量对
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将商品分为,奢侈品,( η> 1 ),“必
需品,( 1 > η> 0 )和,劣等品,( η< 0 )。
13/05/2010 52
恩格尔法则
? 对在各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作出估值之后,人们便可根
据收入的差别来说明需求的不同,根据收入的增加情况来
预测需求的变动。
? 恩格尔( Erns Engel)指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人们
花费在食品上的支出占收入的 比重会越来越少。他的这一
结论已被许多事实证明,经济学中他的这一论断被称为
,恩格尔法则, 。
?,恩格尔法则,在贸易中的意义不只局限于分析食品需求,
我们可用这一法则来说明整个初级产品尤其是互补品需求
的变动。当经济不断增长,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时候,
各国对商品的需求会逐渐从农副产品转移到工业消费品。
这不仅说明了为什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 不同需求模
式,也说明了整个世界的贸易为什么会有从初级产品为主
发展到以工业产品为主的变动。
13/05/2010 53
需求重叠理论
? 需求重叠理论又被称之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它是由瑞典
经济学家林德尔在他于 1961年出版的一部著作中提出的。
林德尔认为,H-O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初级产品的贸易模
式,更为一般地说是解释 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 的贸易模式,
但是这一理论不足以解释 制成品 的贸易模式。
? 需求重叠理论从需求角度出发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林德尔理论假设消费者的偏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
收入水平,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该国特有的偏
好模式和需求结构。而这种需求结构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了该国的生产结构。因此,一个国家生产的各种产品均反
映着该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这些特定的商品结构成了出口
的基础。
13/05/2010 54
产品成为出口品
? 一种产品要成为出口品,首先必须是满足本国需求的产品
,然后再出口。
? ( 1)出口是市场扩大的结果。企业家对国外市场不可能
象对国内市场那样熟悉,不可能想到一个国内不存在的需
求。出口是市场扩大的结果,而不是开端。
? ( 2)产品发明来自于国内市场需求。一国本身的需求才
是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的推动力。
? ( 3)出口的工业品必须有一个国内市场,才能获得相对
优势。因为要使一种新产品最终适合市场需求,在生产者
和消费者之间必须反复地交流信息,如果消费者和市场在
国外,取得信息的成本将是高昂的。
13/05/2010 55
重叠需求
? 一国的新产品首先必须满足本国的需求,然后再出口到国外 —满足外
国的需求。因此,两国的需求结构(需求偏好)越相似,两国开展贸 易的可能性就越大。
? 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决定于该国的收入水平。平均收入水平不同的国 家,其需求结构是不同的。
? 因此,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需求结构越相似,相互需求就越大,贸易量也就越多。
? 一国的平均或人均收入将决定一种特定的偏好方式。人均收入高的国
家会需要高质量的制成品(奢侈品),而人均收入低的国家则会对低
质量的产品(必需品)存在需求。那么一个国家最可能与哪种类型的
国家进行交易呢?林德尔假说给出的解释是,人均收入水平接近的国
家需求结构存在重叠之处,可能会消费相同类型的制成品。因此,富
国 ( 工业化国家)将希望同其他富国进行贸易,穷国(发展中国家)
则可能与其他穷国结成贸易伙伴。由于林德尔从重叠需求( overlapping demand)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模式,其假说 被称为需求重
叠理论。
13/05/2010 56
重叠需求
? 对于两国来说,落在各自范围之外的物品不是太高档就是太低劣,是不能或不愿购买
的。
? 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
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相互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反之,如果收入水平相 对悬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就可能很少,甚至不存
在,因此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
O
C
D
E
F
G
H
A
B
P
yyA y
B
Q
横轴表示一国人均收入水平( Y),纵轴
表示消费者所需各种商品的品质等级( Q)。
所需的商品越高档,则其品质等级就越高。
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则消费者所需商品的品
质等级也就越高,二者的关系由图中的 OP
线表示。
设 A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 YA,则A国所需商
品的品质等级处于以 D为基点,上限点为 F,
下限点为C的范围内。假设B国的人均收入水
平为 YB,则其所需商品的品质等级处于以 G
为基点,上下限分别为H和E的范围内。
13/05/2010 57
需求偏好与国际贸易
? 在前面我们假定,如果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 PPC曲线)相同,两国之间不会产生贸易。如
果引入偏好这一概念,情况会发生变化。 偏好也
是形成产品比较优势或劣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
? PPC曲线代表的不同国家的生产能力,如果相同,
说明从可能性即生产的供给来看两国没有什么差
异。
? 无差异曲线代表的不同国家的消费愿望或消费偏
好。不同的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国家的偏好不同。
只要无差异曲线不相同,国与国之间仍然可能产
生贸易。
13/05/2010 58
0 大米
小
麦
B1
B2
A1
A2S
V
R
U
日本
韩国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