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中级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 张元鹏 编写 2005-12-4
案例: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卡特尔的兴衰
1. 使用范围: 第八章“寡头市场”
2. 要考核的知识点: 寡头 市场形成卡特尔的原因
卡 特尔组织的稳定性
3.思考题:
(1)为什么 在寡头厂商间产生卡特尔之类的垄断组织?
(2)本案例 中,什么条 件有利于形 成卡特尔?这 些条件中, 哪些可以在 :(a)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b)80 年代中 期;(c)2000 年的石油市场上找到?
(3)形成了 卡特尔后,什么原因会导致卡特尔瓦解?为什么卡特尔成员要破坏协议?
(4)OPEC 采 取了哪些措施阻止 1981 年以来实际石油价格的长期下降趋势?
(5) 许多石 油分析家预测, 由于世界石油储量趋于枯竭, 在 10~ 20 年 内世界石油产量就
会迅速下降。这对 OPEC 的行为会有什么影响?
若干具有垄断地位的经济主体 (厂商或国家组织) 结成行业内的
“卡特尔” (Cartel)是当代经济生活中利益共谋的一种形式。 OPEC 是
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尔组织形式,我国在彩电行业,或汽车行业也都
曾经出现过类似的卡特尔组织形式。但卡特尔组织很不稳定,容易短
命,这或许是各个利益主体“谎言”“欺骗”在做怪的结果。
石油输 出国组织(OPEC)是世界上 最著名的卡特尔。它建立于 1960 年 ,由五个主要的石
油出口国组成: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委内瑞拉。该组织确定的目标如下:
·协调 并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
·采取 措施确保价格稳定、消除有害而又不必要的价格波动。
在 1960 年以前,这些石油生产国与国际石油公司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它们根据“让步
的协议” 进行石油开采。 根据这份协议, 石油公司有权开采石油, 并为此支付特许权使用费。
这意味着石油生产国在石油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方面几乎没有发言权。
尽管 1960 年成立了石 油输出国组织, 但直到 1973 年石油生 产的控制权才由石油公司转
到石油生产国,由 OPEC 决定石油的产量并以此决定其石油收入。此时,OPEC 已 拥 有 13 个
成员国。
在整个 20 世纪 70 年 代 ,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定价政策包括以下几方面: 把沙特阿拉伯(它
是市场领导 者)原油价设 定为市场价 ,然后其他 各成员国依 据这个价格 设定它们自 己的石油
价格,成为支配型“企业”价格领导地位的一种形式。
只要需 求一直保持上升态势, 同时价格又无弹性, 那么这项政策就会导致价格大幅度提
高, 从而收入大量增加。 1973 年 和 1974 年 , 在 阿拉伯—以色列战争过后, OPEC 把 石油价格
从每桶 3 美 元左右提高到每桶 12 美 元以上。 这个价格一直延续到 1979 年 , 而石油的销售量
并没有明显下降。
可是, 1979 年之后, 石油价格进一步由每桶 15 美元左右提高到每桶 40 美元,需求开
始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20 世纪 80 年 代初期发生了经济衰退。
面临着 需求的持续下降, OPEC 在 1982 年之 后同意限定产量并分配产量定额, 试图维持
- 1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中级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 张元鹏 编写 2005-12-4
这个油价。1984 年达成协 议,最高产量为每天 1600 万桶。然 而,由于下列原因,卡特尔
开始被瓦解:
·全球 性经济不景气,导致石油需求下降。
·非 OPEC 成员国的石 油产量上升。
·某些 OPEC 成员国“ 采取欺骗行为” ,产量超 过分配给它们的限额。
由于石油供过于求, OPEC 再也不能维 持这个价格了。 石油的 “现货” 价 格 (公开市场 上石油
交易的每天价格)不断下 降。
20 世 纪 80 年代末期 , 石油价格下降的趋势有所逆转。 随着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并繁荣起
来,石油的 需求也开始 上升,它的 价格也开始 上涨。1990 年伊拉克入 侵科威特, 海湾战 争
爆发。由于科威特和伊拉克停止了石油供应,石油供应量开始下降,石油价格急剧上涨。
随着这 场战争的结束, 再加上 20 世纪 90 年 代初的经济不景气, 石油价格又开始快速下
跌,并随着世界经济开始再次扩张而只是缓慢恢复。
从需求 方面来说, 节能技术的发展加上燃油税的提高, 导致石油消费增长缓慢。 从供绐
方面来说,非 OPEC 成员 国石油产量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加上 1994 年 OPEC 确定的最 高产量
比较高,达到每天 2450 万桶,这意味着供给增长速度快于需求增长速度。
到了 20 世 纪 90 年代末,随着远东经济危机的爆发,形势对 OPEC 更 为不利。石油需求
每天大约下降 200 万桶。 到 1999 年初, 石油价格已经下降到每桶 10 美元左 右——若按 1973
年价格计,只有 2.70 美元!OPEC 成 员国对此作出的反应是同意把每天的石油产量减少 430
万桶, 目的是把价格重新上抬至每桶 18-20 美 元。 可是, 随着亚洲经济的复苏以及世界经济
增长普遍比较快, 石油价格迅速上升, 很快就超过了每桶 20 美元。 到 2000 年初, 每桶达到
30 美元,仅 仅在 12 个月 里就增加了 2 倍。
这说明很难用供给 配额来达到 特定的价格 。在需求具 有价格无弹 性而具有收 入弹性( 对
世界收入变 化有反应)的 情况下,再 考虑到需求 变化具有很 大的投机性 ,某一既定 供给配额
的均衡价格可能波动很大。
不过, 在 2001 年底, OPEC 和非 OPEC 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OPEC 卡特尔的 10
个成员国决定把每天的产量削减 150 万桶, 后来 又与该卡特尔之外的 5 大石油生产者达成协
议, 它们也减产, 目的是要上抬石油价格。 OPEC 与 非 OPEC 石油生产者之间的这种联盟是石
油行业中的首例。结果,OPEC 又 有 可能控制石油市场。
依据卡特尔的宗旨, 是协调每个成员的生产决策, 主要是限制产量, 并从中分享所有可
能获得的好 处。比如,O PEC 通过压低成员国的 产量来维持 石油的高价 格,从而使 所有的成
- 2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中级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 张元鹏 编写 2005-12-4
员国获利。 卡特尔有时候也采取规定价格的形式, 这是中国民众比较熟悉的类型, 比如电视
机等家用电器设定最低价格。
但是维持一个卡特尔是很困难的, 许多问题都牵涉到私有信息。 例如国家之间在商议生
产配额的时候, 通常有一条原则是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获得较多的配额。 于是每个国家都有
低报它们的生产成本的倾向。这是卡特尔协议成立以前的信息欺骗。
协议成立以后, 新的问题是可能出现不遵守协议的欺骗行为。 成员国可以为共同的利益
达成协议, 但它们会严 格遵守吗?在 达成协议的 情况下,出 现俗称“偷 步”的欺骗 的动机很
大。既 然一 个国家 降低 它的产 量因 而帮助 市场 提高价 格的 收益可 以为 所有的 成员 国共同 分
享, 那就是说, 高价格的收益具有非排他性。 这样, 每个国家都会要求别人把产量降低到 配
额以下, 但是自己却可能偷偷地把产量升上去, 最终的结果就是协议瓦解, 原有目标无法实
现。
国内这样的例子似很多, 协调的通常未必是产量, 而定价格或别的东西。 什么 “行 业自
律价”等等,就是这样的利益共谋,都是独立企业协议成立的“独联体”形式的临时联盟。
1998 年 11 月 19 日《羊城晚报》在第二版报道,昔日轰轰烈烈的两大旅游联合体“广
州旅游新联盟” 和 “粤顺 旅游大联盟” 至今已名存实亡。 究其原因, 就是这种独立企业协议
成立的 “独联体” 形式联盟, 从制度上难以保证独立各方遵守协议。 报道说, 有关各方, 实
际上是“各怀鬼胎” ,只 想别人遵守协议,自己好讨便宜。
卡特尔的成立, 已经为它的瓦解准备了力量。 以压缩产量抬高价格的卡特尔来说, 价格
抬高越是成功, 卡特尔成员 “偷步” 悄悄把产量提上去可能获得的利益就越大, 从而对违反
协议“愉步”的激励越大。这种“越成功越容易瓦解”的内在矛盾注定了卡特尔寿命不长。
世界范围来 说,上面讲 过的 OPEC, 虽然吵吵嚷 嚷,跌跌撞 撞,可还算 难得的比较 成功的 卡
特尔。这里说比较成功,主要是说维持时间很长,并不是说就可以避免卡特尔天生的困境。
例如, 1998 年 12 日, 利比亚的领导人卡扎菲, 就建议石油输出国组织各国完全停止石油生
产几个月, 以免世界市场的石油价格进一步下跌, 为什么一再下跌?主要原因是大家都有偷
偷增加产量的动机。
在我国,前 几年,新闻 媒体对于“ 空调峰会” 、 “彩电峰会 ”还十分关 注。时至今 日 ,
这个峰会那个峰会已经很难吸引人们的关注了, 因为大家都已经清楚, 峰会顶多也就 “作秀”
而已, 冠冕堂皇达成的协议, 一定很快形存实亡; 老总们只是相互探底, 顺便说说漂亮话 而
已。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