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类: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 一、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可以简称之为心理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是通过自己的耳、目、口、鼻、舌、身等感觉器官进行的。如,当我们站在校园里,看见学生朝气蓬勃地进行文体活动,听到朗朗的读书声,闻到扑鼻的花香,感到太阳的温暖、和风的凉爽时;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记住或回忆学过的地理知识,想象自己未曾见的沙漠、海洋、火山、月球的形象。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时,这些“看到”、“听到”、“闻到”、“记忆”、“想象”、“思考”等心理活动都是人们的认识过程。人们在实践中正是通过认识过程去辨别事物、思考问题、积累经验、展望未来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对所认识的事物并不是冷漠无情、无动于衷的,而是有着鲜明的态度体验,充满着情感色彩,“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总会伴随着喜、怒、哀、乐、惧等各种各样的情绪或情感的体验,并根据自己或社会的需要采取一定的态度,或者“喜爱”、“愉快”,或者“烦恼”、“厌恶”,这就是情感过程。情感是以情绪经验的积累为基础的,离开情绪,情感将无法存在和发展,所以情感过程也称之为情绪和情感过程。 与认识过程比较,情绪和情感过程在更大程度上受主体的需要等主观心理因素的制约,其反映结果带有更大的主观性,有时甚至难以用语言来准确描述和表达,具有更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意志过程:人不仅能够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某种态度体验,而且还能根据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在活动中自觉地改造世界。人们自觉地确定一定的目的,制定计划或方案,在行动中排除各种障碍,克服种种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之为意志过程。意志是人的积极能动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最为复杂的一种心理过程。如果说认识是从物质事实向精神事实转变的过程,意志则是从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转变的过程。离开意志过程,人类的一切文化和文明产物都将是不可思议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并不是彼此孤立隔绝地进行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在一起的。第一,情感和意志以认识为基础。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和“知之深,爱之切”就意味着情感受认识的制约;而“知识就是力量”则表明认识对意志行动的影响。第二,人的情感和意志也对认识活动产生某种影响。积极的情感、锐意进取的精神可以对认识活动起到促进或推动作用;相反,消极的情感、萎靡不振、畏难苟安的心态就必然会阻碍人的认识活动。第三,就情感和意志关系而言,二者也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而人的意志也可以调节、控制自己的情感。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组成了人们极其复杂的心理生活。 二、个性心理 人的心理不仅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心理过程,而且还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差异。在心理学的范围内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它是先天素质、生活条件、教育培养、实践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个人漫长的生活道路和错综复杂的心理过程的凝聚物或积淀物,记录着每个人的生活史。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人的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在于在活动之前活动的结果即以观念的形态存在于头脑之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目的性。活动目的的形成和设定是在既有的认知基础上和个性倾向性的支配调节下实现的。作为个性的一个基本方面,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动力、内部诱因和调节控制系统,属于个性结构中比较活跃的动态因素。它制约着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态度和行为方式的选择性,决定着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社会方向和社会价值。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和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几个方面。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本结构成分。个性倾向性的其他结构成分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个性本身就是在不断地产生和满足各种需要的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般说来,心理学着重研究个性倾向性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等几个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心理过程是人人共有的,但心理过程在每—个具体人身上都带有个人的特点。例如,有人记得快、记得牢,有人记得慢、忘得快;有人思维灵活,有人思维呆板。像这些表现在认知及其活动效率方面的不同特点就是能力的差异。有人性情暴躁,易于激动,有人温和,不易发脾气;有人情感深沉,动作有力,有人心境易变,行动不定。像这些表现在情感、情绪等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不同特点就是气质的差异。有人主动进取,有人被动不前;有人机智果断,有人优柔寡断。有人谦虚谨慎,有人自高自大。像这些表现在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不同特点就是性格的差异。如此等等。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就是指人的心理现象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所特有的心理特点。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构成了人的个性心理,一个人在不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心理活动的历史和品质,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在阶级社会里,个性的某些因素往往带有阶级性。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在人的实际的心理生活中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个性心理是在实践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心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在当前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对心理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使之带有个人的色彩。因此,个性心理与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两个侧面.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心理面貌,实现着心理生活。 三、心理状态 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这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状态。如思维过程中的灵感状态、迟疑状态或顿悟状态;认识过程中的聚精会神状态和注意涣散状态;情绪过程中的心境状态和激情状态;意志过程中的信心状态和犹豫状态等等,都是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的相对稳定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它既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动态、变化,也不同于心理特征那样持久、稳定。如果某类心理状态反复出现,并且持续时间也愈来愈长,那么这类心理状态就有可能转化为个性心理特征。例如,一个人经常做事如漫不经心,久而久之, 这个人就可能会形成粗心大意的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是既有区别而又密切联系的。它们构成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节 心理学的体系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并逐步走向成熟。它们都在为完成心理学基本任务做出各自的贡献,同时也担负着特殊的使命。根据它们肩负的任务的不同,可以大致把各分支心理学划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大领域。 一、基础性心理学 基础性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科学中与各分支心理学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的方法问题,以及心理发生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基础性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在于构建理论体系、积累知识素材、完善研究方法,从而对应用研究发挥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作用并且不断地提供新的知识资源。它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 1.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如感知觉、记忆、思维的一般规律;人的需要、动机以及各种心理特性的一般规律等。普通心理学为各分支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概括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也是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2.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是通过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各种行为及心理变化,其研究主要围绕科学心理学发展初期的那些传统课题,如感觉、知觉、学习、动机和情绪等方面的问题。所谓科学的实验方法,是指在严格的条件下用某种刺激引发所期望的行为,然后观察这些行为,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沿用实验心理学名称并不意味着其他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不做实验。 3. 比较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是研究动物心理并与人类心理相比较以探求人类心理如何演化而来的科学。与此相类似的一门学科叫动物行为学。它的研究目的是了解各种动物的行为活动规律,如各种动物的迁徙、季节适应、觅食、食物储备、交配、哺幼、营巢、自卫、搏斗、合群、通意、鸣叫、游戏等行为的方式和规律。这两门学科是十分接近的。 4.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生命全程中身心变化与其年龄之间的关系,主要探究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揭示个体心理从一个年龄阶段发展到另一个年龄阶段的规律。发展心理学曾一度集中于研究儿童期,现在对青春期、成人期和老年期也都进行大量的研究。 5.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间的关系和交互影响,研究团体力量对个体行为的控制和影响。典型的研究课题有社会认知、亲密关系、态度的形成和变化、偏见、顺从、攻击行为以及集体行为等,其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取得成功。 6.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研究个体行为及其心理过程与其身体及生理功能的关系,主要包括各种感官的机制、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机制、内分泌系统对行为的调节机制、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等。其具体研究方法是在脑的各种不同形态和功能下观察人的行为或心理活动的变化,例如,刺激人脑皮层的某个部位使人回忆起童年的事情等。 7.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应用信息加工方法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如记忆、推理、信息加工、语言、问题解决、决策和创造性活动。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探讨内部心理活动规律,实验设计要求严格,与实验心理学相近。 8.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描述和了解个人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同时也探讨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对人格特征进行测量和评估。 9.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研究心理与行为异常的类别和成因,从而建立系统理论,作为心理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10.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指对行为和能力的测量,通常用心理测验的方法进行,包括设计评估人格、智力和多种能力的测验,也与统计分析新技术的开发有关。 二、应用性心理学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人是生活实践的主体,人类的各个生活实践领域也都是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属于心理学应用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各个分支学科数量众多,心理学应用研究的目的也十分明确,主要是为了解决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提出的实际问题,比较注重实用价值。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商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消费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等。 1.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中出现最早的学科。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在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交互过程的规律,以便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它具体涉及学习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课堂管理心理、教学评定等内容。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还有学校心理学,主要偏重鉴定并测量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诊断学生在动机、人格、社会或学业上的困难,为学校老师提供这方面的咨询服务。 2.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对具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评估、诊断和治疗,同时也对轻度行为和情绪问题进行处理,主要工作方式包括与病人谈话、实施心理测验和提供集体或个人的心理治疗。 临床心理学 对具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评估、诊断和治疗,同时也对轻度行为和情绪问题进行处理,主要工作方式包括与病人谈话、实施心理测验和提供集体或个人的心理治疗。 3.咨询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帮助具有轻度心理异常和适应问题的人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澄清观念、解除困惑,进而消除不良习惯,重建积极人生。对职业、家庭、婚姻和教育等方面问题也给以帮助。 4.工业和组织心理学 在工商业的很多领域中发挥作用。包括从事人事部门工作,如人才选拔、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等,企业中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争取提高工人的满意度和生产力,在工厂和企业中对机构的组织、设施和生产程序进行考察,对改进工作提出建议。 5.商业心理学 商业心理学是研究商品销售过程中商品经营者与购买者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研究商业人员的选择、培训和职业指导,以及消费者的动机、知觉和决策等。 6.军事心理学 军事心理学是研究军事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战斗时人的行动、指挥员与下属的相互关系、士气、心理战以及掌握军事技术等方面的心理学问题,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 7.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也叫体育心理学。它研究人在体育运动、训练、竞赛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要提高体育运动成绩,运动心理学的成果对于教练员与运动员是极为重要的。 8.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研究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包括热、声响、拥挤等对个人感受、行动甚至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9.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研究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主要探究消费动机、购买行为、消费信息来源以及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等。 10.法律心理学 法律心理学探究与法律相关的各种心理问题,如犯罪动机、犯罪人格、审判心理。 基础性心理学和应用性心理学之间并没有截然可分的界线。从总的趋势来看,心理学也在朝着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的方向发展。在社会生活实践领域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以及邻近的相关学科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心理学继续分化的势头短时间内不可能趋于缓和。与专门实践领域相对应的心理学应用学科和与相邻学科交汇的心理学边缘学科仍然在不断涌现,各个分支学科都在向纵深发展。现代心理学正在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科学巨树,并且将随着它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而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也将因其他学科的促进和介入而萌发新的生长点。 参考资料 1—1 霍桑研究 霍桑是一个美国工厂名,霍桑研究持续了15年之久,研究发现,影响员工士气的不是物质条件,而是心理因素。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煤气公司曾对3000多名职工进行了工作满意因素的调查,结果发现,首要因素是心理因素。 这一结果颇使一般工业家们感到意外。他们原以为,员工们会把工作报酬列为首要因素。但事实表明,无论男女,工作报酬均列在了工作安全、晋升机会、工作方式、公司地位之后。这表明,心理因素是影响员工士气的主要因素。在这项研究之后,工业管理的方式开始兼顾到心理因素了。霍桑研究使心理学走入了工业和组织管理学领域。  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实质 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争论,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唯心主义心理观认为:人的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人脑、客观现实)而独立存在的虚无飘渺的东西。心理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是由心理派生出来的。这就颠倒了心理与物质的关系。 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体的机能。荀子说:“形俱而神生”,“形”指人的身体,“神”指精神即心理。机械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和神经系统所产生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机城唯物主义虽然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但都离开人类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去解释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就不能科学地辩证地去理解心理的本质。只有在辩证唯物主义产生之后,对心理的本质才能做出科学的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离开人脑,离开社会现实,离开社会实践,人的心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古代,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一直把心理视为灵魂。而心理现象发生的物质基础,也往往被认为同人的内脏,尤其是心脏有关。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汉语有关心理的词语里大多包含“心”字部分,如“思”、“想”、“悲”、“恋”、“愁”、“怒”等。到了十九世纪,随着医学和解剖生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心理不是心脏的机能,心理活动与脑的活动有密切关系。我国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 二十世纪中叶,加拿大医生潘菲尔德绘制出了相当精确的人脑皮层功能定位图。后来,又有人使用微电极记录大脑皮层内单个神经细胞的电活动,为我们全面、综合地认识脑的复杂机能定位提供了比较直接的资料。 以上事实和研究表明,人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一切心理活动的产生都依存于大脑这个机构。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以大脑为主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脑组成,是人体的“司令部”。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它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简单的反射活动(如排泄、膝跳反射等)和传导冲动。 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六部分。 脑干通常是延脑、脑桥、中脑的合称。它 既是大脑、小脑与脊髓相联系的重要通路,又是许多重要内脏器官的神经中枢。例如,呼吸、心跳、吞咽、唾液分泌;呕吐、咳嗽以及与视、听有关,与调节运动、维持姿势反射活动有关的重要生理活动中枢。 间脑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大脑皮层下感觉中枢,它是人体传入神经冲动的转换站,来自全身的各个感觉器官的传入纤维,除嗅觉外均在间脑交换神经元,然后再传至大脑。丘脑对传入的神经冲动进行加工选择。下丘脑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皮层下中枢,调节内脏活动,也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主要部位,是情绪反射的中枢。 小脑的机能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 而大脑则由对称的左右两个半球所组成。大脑两半球属脑的最高层部分.也是人脑中最复杂最重要的部位,制约着其他各部分的活动。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的大脑表层或叫大脑皮层,被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分成四个大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大脑皮层各叶都有相对集中的几个中枢,分管一定的心理活动,这就 是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大脑皮层的主要中枢如下:视觉中枢,在枕叶。听觉中抠,在颞叶。 躯体感觉中枢,在顶叶。运动中枢和语言运动中枢,在额叶。言语区包括四个部分:说话区在额叶.书写区在额叶后部的运动区的前面,听话区在颞叶,阅读区在枕叶的前侧。  语言中枢开始在两半球都有基础,以后在生活实践中,—侧半球逐渐形成了语言的优势半球。就大部分善于用右手的人而言,左半球是语言的优势半球,右半球的功能则是接受与处理空间位置、形状、音乐及情感等方面的信息。 大脑两半球具有对称性的结构,大脑半球之间的神经纤维束叫做联合,胼胝体是最突出的联合。正常人的每个半球都能接受各种信息,同时通过胼胝体把信息传至另一侧半球,进行比较、加以综合。这样大脑两半球既能综合整体地活动,又有相对的分工,共同实现着神经系统的协同活动。 大脑皮层机能定位的区域只是执行某种功能的核心部分,皮层其他区域在执行这种功能上也起一定作用,皮层某一区域受损伤后;其他区域可以起代偿作用。在整个大脑皮层上机能定位的区域只是小部分,大部分区域是无明显定位的,无明显定位的区域称联合区。 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脑神经有12对,从脑发出,主要分布在头、面部,与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有关;脊神经有31对,从脊髓两侧发出,分布于躯体和四肢,与躯体感觉和身体运动有关;植物性神经系统(即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从脑和脊髓发出,广泛地伸展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主管内脏、血管和腺体的运动,也可称为内脏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把感受器接受的神经冲动传向中枢神经系统,把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神经冲动传向有关组织和效应器官,使脑和脊髓与全身其他器官联系起来。 (二)心理的活动方式——反射 一切心理现象不论是简单的或复杂的,从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反射。 1.反射和反射弧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反应。例如,蚊虫叮人,感觉到痛痒,举手拍打;食物放到嘴里,立即分泌唾液等等。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或神经机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间的联系、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环节。反射的过程是:一定的刺激被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产生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向神经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由一定的传出神经把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反射活动一般都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活动就不能完成. 研究表明,反射活动存在着反馈机制.反射弧的终末环节并不意味着终止。一般情况下,反应的结果和反应动作本身又构成刺激,并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再沿传入神经返回传导到中枢,这种过程称为“反馈”。“反馈”保证了人的活动的完整性、连续性、准确性,使之更符合客观现实的要求。由于反馈信息的效果有起加强作用的,也有起抑制作用的,所以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之分。 由于“反馈”的存在,近几年来,不少学者提出应该用反射环或反射圈的图式来代替反射弧的图式。  2.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有、不学而能的反射。如吮吸反射、抓握反射、定向反射等。复杂的无条件反射就叫本能。食物、防御和性便是人类的三大本能。前两种反射保证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后一种反射保证机体的种族延续。无条件反射的神经道路是固定的终生存在的。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一种反射,是后天学习“经验”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无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行为,只能适应固定不变的环境条件。条件反射则是后天学习的行为,能够辨别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随条件的变化而做出比较灵活的反应。例如小狗可以学会辨别主人与生人,做出不同反应。小孩学习语言;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形成行为习惯都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大脑皮层上建立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人类心理活动主要是与后天获得的大量条件反射相联系的。 参考资料 1—2 动物保护中的条件反射原理 在美国西部,羊群经常受到野狼的侵袭,而通常的解决方法就是捕杀野狼。研究者建议应用条件反射原理可以使羊与狼都免于灾难。通过使狼形成味觉厌恶性条件反射,可以使狼不再袭击羊群。研究者在羊肉中放入致吐的药物氯化锂,狼吞食这些食物后,不久即产生呕吐。这样,狼就对羊肉产生味觉反感,建立了羊肉与呕吐之间的条件反射联系,不再吃羊肉,从而达到保护羊群的目的。研究者曾对7只野狼进行过该实验,每只狼只给予一种类型的动物肉(免肉或羊肉)。实验只需一、两次即可建立味觉反感条件反射,但这种味觉反感只对导致呕吐的动物肉形成条件反射,对其它类型的动物肉没有产生味觉厌恶反应。为了保护羊群,研究者建议在野狼出没的地方撒放一些放了致吐药的羊肉或闻起来像羊肉味的食物。研究还发现,这种味觉反感还可以通过母狼传给狼崽。 研究者还建议,通过应用相同的原理,将味觉反感转换为味觉偏好,可以使动物不过分依赖于某一种食物,而食用其他类型的、但过去很少吃的食物,这样也有助于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 在动物园中,条件反射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使动物的管理更安全、更方便。一些典型的训练例子有:让动物能够平静地从它们自己的大笼子里出来,进入小笼子里去,或者安静地接受注射等。              采自张厚粲主编《大学心理学》   3.人脑的两种信号系统 人和动物的脑都能形成条件反射,但动物只能使物体、声音、光线.气味等具体事物或事物的具体属性成为刺激物的信号,而人则进而逐渐使语言成为刺激物的信号。这种用以成为刺激物信号的具体事物称为第一信号,由第一信号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而用以成为刺激物信号的语言称为第二信号,由第二信号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例如。“望梅止渴”是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而“谈梅生津”就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才有的。人可以通过语言、词来形成、强化、减弱或消退条件反射。我们上课讲授科学知识或阅读学习的过程,从大脑皮层机制来说,就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语言、词作为条件刺激物形成条件反射较快,往往一次即可。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表扬或批评)来调节学生的行为。 笫二信号的语词具有概括性和社会性,人们凭借它可以交流思想,深刻认识事物的社会意义,还可以通过它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因此第二信号的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对于掌握了语言的人,两种信号系统总是密不可分、协同活动的。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是第二信号系统形成的基础,而第二信号系统又对第一信号系统起支配和调节作用。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脑的反映形式 什么是反映?反映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这是物质的普遍属性。钢笔在纸上写字,留下字迹;铁被氧化而生锈等等都是反映。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永远变化和发展着。随着物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反映形式也由低级到高级演变。高级的形式以低级形式为发展前提,并包含着一定的低级形式。但它又在质上不同于低级形式,具有自己的本质特点。 在人类出现以前,物质世界早已存在。开始是无机界,没有生命的无机物质反映形式是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由无机物发展到有生命的物质,出现了生物的反映形式----感应性。感应性是生命物质对其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所做出的一种应答,如植物的花朝向阳光的方向开放、植物的根朝水源的方向延伸等都是感应性的表现。单细胞动物中的变形虫能趋向有利的刺激,避开有害的刺激。 有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关系的复杂变化和刺激量的不断增长,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出现了动物的反映形式-—心理。所以,动物对信号刺激的应答都是属于心理这一反映形式的。 心理这种反映形式是以神经系统的产生和演进为主要基础,从最低等的动物到最高等的猿猴,直到人类,机体结构和神经系统逐步完善,心理水平也不断提高,随着动物演进阶梯的上升,依次表现为感受性、知觉、具体思维和意识。 感觉阶段:由单细胞动物发展到多细胞动物,具有链状神经系统的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开始有了中枢神经系统,头部神经节更为宽大,就出现了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感觉,动物能对具有信号意义的个别刺激物或具有多种属性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做出反应。例如,蜘蛛反映蛛网上与食物相联系的颤动。蜜蜂反应食物的气味和颜色等。 知觉阶段:从无脊椎动物发展到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由于出现了脊椎与脑,就有了高一级的反应形式——知觉。这种反映形式能够把刺激物的各种属性综合起来作为整体反映。例如,鸟类能选择适当的树料建筑精致的鸟巢。 具体思维阶段:这种反映形式能把现有的事物与将来的情境联系起来。动物由爬虫类向前发展进入哺乳类,大脑两半球和大脑皮层急剧发展,有了具体思维的萌芽。例如,经过训练的警犬能立正、卧倒、匍匐前进。灵长类的脑是动物脑发展的顶峰。大脑皮层六层,面积扩大,细胞增多,有了具体思维,例如,类人猿能接捧取食,能用水壶中的水灭火等. 意识阶段:这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只有当动物进化到人类之后才出现。它的基本特点是人能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这与人的实践活动和高度发达的大脑有着直接的关系。人脑是在长期生物发展的基础上,由于劳动和语言的作用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的,是按特殊方式组成的物质,这种物质的反映形式就是人的心理(意识)。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只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反映形式而已。 (二)客观现实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 心理是脑的机能,并不是说脑本身就可以产生心理。人的心理是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如果没有客观现实的作用,就没有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也就没有人的心理。—切心理现象无论是简单的感觉、知觉和表象或是复杂的思想、观念与意识,都是以客观现实中的事物为其源泉的。例如,关于汽车的感知和表象,总是因为现实中存在着和存在过汽车,才会在头脑中产生汽车的映像。复杂的思想、观念与意识,例如,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见解,是因为现实中进行着改革、开放。没有被反映的客观事物,就不会有相应的映像,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人的知识经验、思想意识等心理内容,归根结蒂都是来源于客观现实。 艺术家创作的典型人物典型形象,包括神话寓言故事、科学幻想小说等,虽然是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东西,但是创作的素材也是来源于客观现实。如果现实中不存在猿猴和人,作家就创作不出孙悟空的形象。现实中不存在人和月亮,作家就想象不出嫦娥奔月的故事。这些艺术作品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现现实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当然,自然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可是对人的心理反映起主导作用的还是社会环境。在历史上曾有过一些脱离人类社会,在荒山野林生活、长大的人,尽管他也有大脑,但由于长时期生活在自然的现实中,他们却没有形成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由此可见, 客现现实中社会环境是人心理的主要源泉,对人心理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资料 1--3 狼孩卡玛那 1920年印度的米德纳坡尔地区。人们经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怪物”出没于附近的森林。往往一到晚上,就有两个仿佛“具有人形用四肢走路的怪物和两只小狼,尾随在三只大狼的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母狼,赶跑了两只公狼,在狼穴的深处发现了两只幼狼和两个裸体的小女孩。这两个小女孩大的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随后,她们被送到米德纳坡尔孤儿院去扶养,被取名为卡玛那和阿玛那。年小的阿玛那一年后就死了,而卡玛那一直活到1929年。 起初,女孩用四肢爬行,慢走时用手掌,膝盖着地,如果快走时,便半屈着腿,用手掌着地,奔跑时也和采取这种姿势。他害怕强烈的光亮,在黑暗中却很自在,也会辨别方向,她的视力适应于夜间生活,只在晚间出来走动,白昼就蜷缩在屋角睡觉,要不就脸朝墙蹲着。她寻觅食物时,凭嗅觉追踪。 她常常撕破衣服、摆脱毛毯、扔开被子,即使天气寒冷她也不怕。但是她怕水火,给她洗澡时,她竭力挣逃。她用舌头舔饮生水和流汁,只吃放在地板上的生肉,从来不吃任何人手里的东西,她吃骨头也能不用手来帮忙。 卡玛那对阿玛那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对于其他人却怀有敌意,要是有人在她吃食时靠近,就咆哮起来,显出凶狠的样子。她对小狗很感兴趣,同它们一起戏耍,同在一个钵子里吃东西。 刚入孤儿院时,每天晚上她象狼一样嚎叫多次,并竭尽全力寻找出路以便逃回丛林。 虽然辛格博士花了很大的功夫,可是使卡玛那恢复人性的工作仍然拖得很久。两年以后(即1922年)她才会直立,还得有人扶着。到1926年她虽然能够单独地直立行走。但是还不会跑,当她想走得快些的时候,仍然象从前一样,四肢并用。至于在学习语言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成效而言. 四年之后,卡玛那只能听懂几句简单的话,仅仅学会了6个词;7年以后,也只学到4、5个词,并勉强学几句话. 在她生命的最后三年中,卡玛那喜欢并开始适应人类社会了。人类文化的习惯取代了以前野兽生活习惯,她已经习惯于晚上睡觉并开始害怕黑暗了;她吃东西用手拿着喝水也使用杯子,时钟报时也理解成作息的信号;她心里想的工作、游戏和休息也大致和同伴小朋友一致了:每天早晨4-5时,同大家一起穿衣洗脸早6时同大家散步并用二、三个字断断续续的讲话;早7-8时,做礼拜并用颤抖的声音唱赞歌;早上8时到中午给人家干杂活、照料小孩缠在辛格夫人身边形影不离;有时能独自一人在室内游玩、荡秋千,还能从晒好的衣服中拣出自己的去熨平……。但是在智力发展的水平上,她根本不能与同年龄的正常孩子相比,卡玛那的智力在刚被发现(8岁)时,只相当于六个月的婴儿;快到十五岁时相当于两岁的婴儿;她在十七岁那年因尿毒症死去了,仍停留在约三岁半孩子的水平上。   (三)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在一个个具体人的身上实现的。由于具体个人已有知识、经验、个性、特征的不同,对同一事物就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反映。同一老师讲课,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解的深浅可能是不同的。同一教师提出的要求,不同学生在接受程度上执行程度上、也会有所不同。对同一件事,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可见,人的心理具有主观性,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人的心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并不象镜子那样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人们不仅能通过感官直接观察到眼前事物外在的表面现象,而且能突破感官的局限性,经过思维间接地认识无法感知的客观事物的内部本质和规律,经过思维回溯过去,总结经验。预测未来,控制自己的行动。 人类不仅能够认识世界的规律,并且能够利用科学规律,上游太空、下潜海底,探索自然,改革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性地去改造客观世界,使人类社会不断地向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了心理的能动性。这正是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 (四)人的心理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 人的心理,是人脑和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人在实践活动中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客观事物,使客观事物不断地作用于人脑,使人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劳动实践使类人猿变成了人,使猿脑变成了能够思维能够言语的人脑,使动物的心理变成了人的心理。劳动实践是产生人的心理的客观基础。人类的心理,随着社会实践的历史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和提高。 个体的心理,随着实践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也越来越发展。人刚诞生到现实世界的时候,只有啼哭、吸吮等本能和反射性活动,通过遗传所获得的只是躯体构造、形态、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和感觉器官等解剖生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在社会环境中生活、学习、亲身实践,在实践中心理活动发展和提高着,个性心理也得以形成和发展。 人的心理对客观事物反映的是否正确,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加以检验。人的错觉可以通过实践得到纠正,人的错误思想可以通过实践得到改正,人的正确认识可以通过实践得到发展。由此可见,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实践活动是在心理调节、支配下实现的,心理活动是人作用于世界和改变现实的指针,它使人在客观现实中确定方向,从而有可能去改造作用于人的环境条件。没有心理活动,就不可能有自觉的、有目的性的活动。 第四节 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心理活动与物质运动不同。它是不具体的,摸不着看不见的。人的内心的精神话动,是十分复杂的现象。研究心理活动就有不同于研究物质运动的特殊的难度。但是,心理活动是在客观事物作用下产生并且在人的客观言行中表现出来的。没有客观事物的刺激,就不会产生心理活动。没有相应的心理活动,就不会有相应的客观言行反应.在客观刺激与客观反应之间存在心理活动这个中间环节,而心理活动又是在大脑这个“地盘”上进行的.因此。心理活动的原因和规律,就不能从心理活动本身中去寻找,不能主观臆测,只能实事求是地从客观事物的刺激中,从人的客观言行中,从大脑的客观活动中,间接地去研究去寻找。这就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客观性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有以下几个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研究者通过观察在自然情境中被研究者的动作、行为、谈话、表情等外部表现以判断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比如,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通过观察学生在校内校外、课上课下、在劳动、学习和游戏中、在考试、比赛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表现,了解学生的各种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 观察法的优点,在于它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进行的,被试者不知道被别人观察,活动比较自然,言行表现比较真实,符合心理活动的实际。观察法的缺点是从观察的材料中不容易直接分出现象和规律,不易分出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我们必须作进一步的科学分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为了有效地运用观察法,必须在观察前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计划。根据目的计划有重点地作深入细致的观察;要长期观察,要系统观察;要对观察到的事实现象,作详细记录,积累资料;要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分清整体与局部,主要与次要因素.观察之后要认真整理材料,分析研究,以便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创设一定条件从而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心理学使用实验法有两种形式: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1.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通常是在实验室内借助各种仪器进行的。在设备完善的心理实验室中研究心理,呈现刺激和记录被试的反应,采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并以控制器实行自动控制,因而对于心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大脑的生理变化、身体的外部表现的记录与分析都是相当精确的。实验室实验法特别适宜于对有关各种心理过程如对知觉速度、思维过程的脑电变化、情感产生时心脏血管活动的变化等的研究。 实验室实验法的主要优点就是实验条件的严格控制和实验的高度精确性。但是实验室本身对于被试就是一种新异刺激,因而被试在实验室中的心理状态同他在日常生活条件下的心理状态是不尽相同的。这是实验室实验法的主要弱点。 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兼有观察法和实验法的优点,它既是主动创设条件又是在比较自然的环境里进行的。自然实验法适用于研究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如理解知识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等。例如,通过组织儿童做一种将颜色、图案各不相同的纸板进行分类的游戏研究不同年龄儿童比较概括的思维特点。自然实验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有效地运用实验法,也要事先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选择恰当的条件,拟好实验的计划和步骤;仔细观察实验中产生的各种现象,作好记录,积累数据。从大量的实验材料的分析研究中得出适当的结论,并写出科学的实验报告。 三、其它方法 谈话法:主试与被试通过直接谈话的方式来了解和研究被试心理的一种方法。要有效地运用谈话法,必须有明确的谈话目的,选择适当的谈话方法,拟定出详细的谈话提纲,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谈话时要有记录,谈话后要认真分析记录,得出适当结论。 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被试的作品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如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日记、作文、绘画和其它作品来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等等。人们的不同的劳动产品显示着人们的不同心理特点。分析人们的劳动产品可以了解人们对劳动的态度、技能、能力及其它性格特征。当然,劳动产品同心理特点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因此,需要长期地、多方面地分析了解。 个案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长期系统的了解,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例如教师通过对某些学生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期的言行表现的了解,来研究学生个性品质。精神科大夫通过对某些精神病患者病案的长期积累,可以系统地了解病人心理发展的过程。 问卷法:是指根据一定研究目的和要求,事先设计和拟定一些相关的问题,并按一定方式和程序判定书面问卷,要求被试笔答,然后从大量的答案中分析研究被试心理倾向和规律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既可在许多被试中同时进行,也可以借助邮寄的方式进行。诸如中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理想和动机以及家长管教子女的方式等,都可以采用问卷法进行研究。 测验法:也叫心理测验,是根据预先制定的测量量表来测验人的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验按其目的不同,可分为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兴趣测验、诊断测验等等;按材料性质可分为文字性测验和非文字性测验两种;按施测方式有个体测验、团体测验等。心理测验的最大优点是能数量化地反映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它不仅能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使研究更趋精确、科学。而且还能为因材施教、人才选拔、职业指导、心理诊断和咨询提供客观资料。 由于人的心理极度复杂,通常研究人的心理并不是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根据所研究的具体心理活动的特点和研究任务的需要,结合采用几种方法以便互为补充臻于完善。 思考题: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心理现象有哪些方面? 用事实说明心理是脑的机能。 怎样理解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的主观映像? 了解和研究人的心理有哪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