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本章主要概念
意识: 所有的观念、思想、感情、愿望、意向、记忆力等; 一个人的心理体验的总和; 一种察觉活动。
无意识: 指个人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外在环境中的一切变化无所知与无所感的情形。
梦:梦是睡眠状态下的一种心理活动,只是唤醒水平较低,我们意识不到梦中的内容,或者意识到的只是残缺零散的梦象。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注意。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主动的注意。
第一节 意识
一、什么是意识
意识问题,在心理学中是一个特殊的问题。在心理学尚未从哲学独立出来以前,意识被当作人类内心活动的一种现象来讨论,认为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之所以为人、能思维的根本,是先天具有的。但是在二十世纪的头五十年里,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主流,为了保证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心理学只研究可以客观观察与测量的行为和刺激,反对对人的内部过程主观臆测。但自从行为主义以来,直到认知心理学,意识就被排除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之外,认为它是一种主观体验,缺乏客观可检测性,无法进行实验研究,所以往往把它推给哲学去讨论,或者庞统地当作心理活动的总和。神经生理学则往往简单地把它作为人觉醒水平来讨论。直到五六十年代以后,信息技术和信息论、系统论的发展使得现代认知心理学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主流,人类的意识才逐渐成为心理学关注的重要课题。但是,到目前为止,还说不上对意识问题的科学考察。意识之所以这样难以讨论是有原因的。首先,什么是意识还没有一致的看法。许多学科都在用这个词,但所赋予的含义却并不一致,即使同一学科内不同学者及不同情况下使用这个词也会有很大差别。连一个基本共同认可的定义都没有,怎么指望对它进行科学研究,确定它的活动机理呢?
最广义的说法是与物质相对应的意识,把个人所有的观念、思想、感情、愿望、意向、记忆力等都归之于意识。如果按此理解,问题简单了,用不着讨论意识的机理,只要研究心理的各个部分,再把它们加在一起就行。显然,这种意识的概念只适合哲学讨论,不能将它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来讨论。
另一种说法是把意识看成一个人的心理体验的总和,与前一个说法比较,这里强调可体验性。不同的心理学家对此有不同的表达,例如斯佩里认为是自我体验这种大脑功能,而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活动,影响人的思想与行为的主要是潜意识,意识只是冰山的显露部分,潜意识才是冰山的主体。这样,虽然缩小了意识的范围,为未能直接感觉到的心理活动(潜意识)留下席位,但还是把意识问题排除在神经心理机制研究范围之外,因为它不是特定的心理现象。难怪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都把它排除在讨论之外。
意识有时候也解释为一种察觉活动。也就是体验本身,而不管其内容。实质上也就是指感--知觉活动的泛指。还有一种说法,主要在医学--生理学中应用,意识是人的唤醒状态。但这种看法在心理学中却很少有人同意。
很难说哪一种说法是正确或错误,因为对某个人而言,他就是以此来讨论运用的。现在还找不到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意识的定义。这里只是想通过对有关知识的介绍,使大家对意识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意识的特性
(一)意识的觉知性
尽管心理学家对意识至今无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一般都认为意识是对外部刺激和内部心理事件的觉知。觉知性是意识的最基本的特征。人对于自身的存在,对于周围世界(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存在,对于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复杂关系是能够觉知到的。意识的基本标志是言语觉知。当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以言语的形式巩固下来,并由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时候,他就把自己从周围的事物中区分出来,周围事物对他来说,就成为被言语觉知到的客体。这样,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成为有意识的、自觉的反映。这种对客观事物有意识的、自觉的反映既包括我们头脑中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也包括关于自身的知识。人不仅觉知到周围的世界,而且也能觉知到自身的世界;不仅能觉知到自身的存在,而且能觉知到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不仅能觉知到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而且还能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评价,而且能觉知到周围事物与自身的关系,把自我和非我、主观和客观区别开来。所有这些意识活动都是通过言语加工、言语表达而实现的。当我们的心理活动在言语水平上被加工时,这种心理活动就成为意识活动。
有一种罕见的脑病变所引起的疾病叫面容失认症,患者各方面都正常,只是不能识别熟悉的面容,包括家庭成员和亲密朋友的面容,甚至不能识别镜中的自己;也就是说对熟悉的面容丧失了意识。患者在见到熟悉面容时虽然口头报告说不认识,但却有较强的生理反应:排汗量增多或皮肤电阻下降。这说明,患者的对熟悉面容在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上有加工,似乎能识别熟悉的面容,但却不能在言语水平上加工,因而与他的口头报告的体验不一致。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中“意识”这个概念通常都是在觉知性这一基本特征上加以使用。
人对周围世界和自身的反映是不可能都在言语水平上进行加工的。人除了具有意识活动外还有无意识活动。当人对现实的反映在非言语水平上进行加工的时候,这种反映活动就是无意识活动。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和无意识活动是可以转化的。例如,在人行道上行走的人正专注于和同行者谈话的时候,他就不能对迎面而来的其他的人或街上的其他事物产生言语觉知(无意识活动)。一旦遇到熟人或感兴趣的事物时,熟人或感兴趣的事物就在言语水平上被加工,被觉知到(意识活动)。
意识对现实的反映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变化的。由于人在某一瞬间内言语觉知事物的有限性,对于复杂事物或现象的有意识反映只能是依次进行的。例如,要了解一幅大的画面,人只能先意识到其中的一部分,再意识到另一部分,如此相继地进行,最后才达到对整个图画内容的了解。对于我们自己的经验和身体的意识,也是先意识到一部分,然后再意识到另一部分而依次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也包含着一系列的意识和无意识的转化。因此,无意识也是人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在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和无意识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
(二)意识的能动性
就意识在人的活动中的作用来说,它的另一个基本特性是能动性。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下列三方面:
1.对现实的有意识的选择反映。人是周围现实的积极活动者,他对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在周围纷繁复杂的事物中,人首先注意那些对他急需的、符合于他活动目的的东西。这种自觉的、有选择的反映是意识能动性的一种表现。
2.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人的有意识反映中语言符号思维是意识的主要成分。通过语言符号思维,人能将感知到的资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被、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无意识的动物心理所不可能达到的。
3.保持和监督有目的活动的进行。由于人有意识,在进行活动之前,活动的目的和结果就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之中,并以此作出计划,指导自己的活动,以便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用木头做桌子,人总是先考虑为什么做,并在头脑中想象出桌子的形象,制定出工作方案和计划,然后再按照以观念形式存在于头脑中的桌子形象去加工木头。在这一过程中,人还根据活动半成品的各种具体情况可能修改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计划,改变原来预期所要达到的目的。例如,在制造桌子的过程中看到有更新的样式,于是改变了预期产品有关部分的大小和结构等,最后生产出头脑中想要的新式的桌子。意识始终保持和监督着有目的活动的进行,使之达到预期的目的。
意识对活动的影响经常会发生下列两种现象:(1)熟练活动者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比不熟练活动者意识到的要少。(2)如果迫使熟练活动者对熟练活动产生意识,那么他们的行为表现将变慢。由于对被完成动作的口头表达是意识的一种反映,因此可以用下列方式来证实这两种情况:(1)熟练活动者对他们正在做的事所能作出的口头说明比不熟练活动者要少。例如,我们阅读和书写中文资料比阅读和书写英文资料要熟练得多,我们很难说出我们是怎样完成阅读和书写中文资料的,却能够说出我们是如何完成阅读和书写英文资料的。(2)口头描述与该活动表现同时并进,这种努力将影响熟练活动者的行为表现,但不影响不熟练活动者。例如,如果你在听别人说话时想弄明白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谈话的,那么你的速度和理解力将明显下降。可见,意识的介入对熟练活动反而会起干扰作用。
三、意识的层次和水平
有的人把意识分成如下几个不同的层次(张春兴《现代心理学》):
1、焦点意识
指个人全神贯注于某事物时所得到的清楚明确的意识经验。
2、边缘意识
指对注意范围边缘的刺激物所获得的模糊不清的意识。
3、下意识
指在不注意或只略微注意的情形下所得到的意识。边缘意识也是一种下意识。
4、无意识
无意识就是没有意识,指个人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外在环境(一切事物)中的一切变化无所知与无所感的情形。如心跳脉搏,如超越感官感知范围的一切事物。(注:在感知范围内的事物有时或经常也是无所知无所感。如你专注于某事物,周围的声音你可能会没有意识到,但这时无意识和下意识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
5、潜意识
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弗洛伊德的最大贡献,指潜隐在意识层面之下的感情、欲望、恐惧等复杂经验,因受到意识的控制与压抑,而个人不自觉知。
6、前意识
前意识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第一种来自精神分析,是指介于意识与前意识之间的一种意识层面。前意识层面下所压抑的一些欲望或冲动,在浮现到意识层面之前先经过前意识。
另一种来自现代认知心理学,指以前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在不使用时,个人对其并无意识,只是在必要情形下检索使用时,才会对其产生意识。
还有人根据脑的兴奋水平的不同,把意识分成不同的水平。这种观点认为,脑电频率的改变与人的大脑的兴奋水平直接相关,频率越高,兴奋水平越高。因此可以用脑电图(EEG)来反映意识水平。
意识状态按脑电图的划分可分6 个水平:由慢至快 δ、θ、α、α`、β、超频。
δ水平:脑电1--3次/ 秒,为完全无意识水平。
θ水平:脑电4--7次/ 秒,为意识临界下水平。
α` 水平:在睡眠过程,局部意识水平。
α水平:脑电8--13次/秒,正常有意识水平,自由联想水平,或思维期待水平。
β水平:脑电14--30次/ 秒,反应性思维,为意识注意水平。
超频水平:脑电40次/ 秒,目的性思维,为意识紧张水平。
在上述各意识水平中,δ、θ,为无意识状态。α、α`、β 、超频,为有意识状态。(引自朱志康《我们心灵的奥秘》)
四、意识状态
意识是不断变化的。意识状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里意识所呈现的特征。例如,什么进入意识之中,进入的程度如何,什么性质的心理活动占主导地位,个人发挥作用的效率如何等等。对于意识状态也可以作各种不同的分析。
从深度睡眠到警觉的清醒状态,意识经历着不同的状态。以入睡状态为例,在睡眠开始时唤醒被试并让他报告被唤醒前的思想活动。研究表明,意识经历着三种状态,XJ顺序依次是:完整的自我状态,即能区别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外界情境,思想合乎正常的逻辑过程;解构的自我状态,即不能区分自己和外界的关系,出现许多古怪的心理内容;再构的自我状态,即再度出现正常的合乎逻辑的思想过程。这种意识不同状态的顺序是有规则地与同时发生的脑电波和眼动模式相关联的。
被动的意识状态和主动的意识状态。被动的意识状态是指消极地感受着来自感觉系统或头脑中自动出现的经验。例如,做白日梦的人任凭思路游荡,被动地观察着自动在头脑中出现的表象、记忆和情感体验等。主动的意识状态是指主动地操纵自己的心智活动,进行有目的的控制。例如,积极思考问题者设定目的、制定计划、展望远景、分析条件和结果的关系等等,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的意识状态。
正常的意识状态和异常的意识状态。正常和异常是很难区分的,界限并不总是清楚的。但异常的意识状态一般都具有下列特征:认知能力降低、缺乏自我照料能力和辨别力;可能出现自我知觉和客体知觉的异常(例如,药物、酒精、催眠和气功入静会使人产生幻觉);对规范禁忌的自我控制能力可能削弱,甚至消失。医生和精神病学家都十分重视区分正常与异常的意识状态。
五、睡眠与唤醒
从生理学角度看,意识是一种唤醒状态,这种状态与下丘脑和网状结构等神经结构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从心率、血流量、呼吸等生理指标区分唤醒的程度。
睡眠是与唤醒相对的意识状态。
1、睡眠的需要
人和动物都需要睡眠,只是时间长短有所不同.人:8小时左右,牛:3.9小时,马:2.9小时,狐狸:9.8小时,蝙蝠:19.9小时.
附图2-1:人与动物睡眠时间比较。
人每天睡眠时间的长短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新生儿:16小时,6个月:13小时,儿童(2---12岁)10---12小时,青少年(12---18岁):9---10小时,成人:7---8小时,老年(60岁以上):5---7小时. (Roffwarg.et al.,1966)
睡眠是人们所必需的,但有的心理学家就想看看如果不让人睡眠,会是怎样,这就是睡眠剥夺试验。睡眠剥夺时间长的有200小时,还有更长的,连续11天。结果令人意外:受试者除了感到极度疲劳,昏昏欲睡之外,在其身心功能方面,并无显著异常现象发生。 (Webb,1975; Gulevich,et al.,1966) 注:与感觉剥夺试验比较。
2、睡眠的阶段性特征
1929年,德国神经生理学家伯格(Hans Berger)发明了脑波仪,可以记录脑电波的变化。这种技术在50年代被心理学家采用,成为研究睡眠的主要工具。
心理学家根据脑电波形态的变化,把睡眠过程分成五个阶段。
附图2-2:不同睡眠阶段脑电波
阶段1:睡眠开始,即平常所指昏昏欲睡的感觉;
阶段2:浅睡阶段,开始正式睡眠;
阶段3与阶段4:深睡阶段;不易叫醒;(脑电波形有变化,所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阶段5:快速眼动睡眠(REMs),除脑电波形改变之外,睡眠者的眼球呈快速跳动现象。快速眼动睡眠在整个睡眠期间,间歇性出现,每次约持续十分钟左右。此时如果将睡眠者唤醒,绝大多数(80%以上)报告说他正在做梦。
前四个阶段也统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时相)。
就一夜7-8小时的整个睡眠过程看,属于沉睡期的第四阶段,主要出现在前半夜的一段时间(睡后两个半小时内)。REMs主要出现在中夜及以后,大约每隔90分钟出现一次,一夜之间出现4-5次左右。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观察研究,一般大学生的睡眠期间,阶段2约占全时间的50%,阶段4约占全时间的15%,REMs约占全时间的25%。新生儿的睡眠中,REMs约占睡眠时间的一半。据此推断,婴儿的梦远比成人要多。老年人睡眠时做梦少,REMs的时间也占18%左右。(Webb,1975)
3、失眠
失眠是最普通的睡眠失常现象。在生活紧张的现今社会中,失眠现象相当普遍,几乎每个人都曾或多或少地受到失眠的困扰。失眠,表面看似简单,其时形成的原因却非常复杂。这里不展开讨论,只是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失眠问题,提出十点建议:(注:只适用于轻度失眠,重度失眠应接受专门治疗。)
参考资料2-1
(1)首先建立信心。
对生活中偶尔遇到的失眠经验,不必过分忧虑,相信自己的身体自然会调节适应。人的身心弹性甚大,前文中剥夺睡眠200小时者,仍能保持身心功能正常,一两夜失眠不会造成任何困难。偶尔失眠,如果不担心失眠的痛苦,到困倦时自然就会睡眠。失眠之后越担心失眠,越难入睡。
(2)安排规律生活。
避免失眠的最有效办法,是使生活起居规律化,养成定时入寝和定时起床的习惯。有时因必要而晚睡,早晨仍然按时起床;周末假期,避免多睡懒觉;睡眠不能储存,睡多了无用。
(3)保持适度运动。
每天保持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运动,借以使身体各器官保持良好状态。剧烈运动,睡前应避免。
(4)睡前放松心情。
睡前半小时内避免过分劳心劳力的工作。
(5)设计安静卧房。
尽量使卧室隔离噪音,关灯睡觉。
(6)让床上简单化。
睡床只供睡觉用,不在床上看书,不在床上看电视、打电话。
(7)睡前饮食适度。
睡前如有需要,可适度饮食;牛奶面包饼干之类,有助于睡眠。过饱对睡眠不利;咖啡、可乐、茶等刺激性饮料尤其不利于睡眠。
(8)饮酒不利睡眠。
酒后容易入睡,但酒后的睡眠易醒,醒后很难入睡。
(9)忌服安眠药物。
未经医生处方,不要自行购用安眠药,有副作用。
(10)失败后的做法。
如果上述建议不能生效,建议你仍保持定时上床的习惯。如果实在无法入睡,就起床做些最不令人烦心的活动,只是不宜使身心过劳。(引自张春兴《现代心理学》1994)
六、梦
梦是睡眠中的一种奇异现象,每个人都有做梦的经验,但是对于梦的了解并不容易。古代的时候,人们认为梦是睡眠时灵魂所做的事情,醒来时要对灵魂所做的事负责;古埃及曾有规定:梦中借钱醒来以后是要还的。古今中外都有大量的关于梦的迷信和误解。
现代心理学认为梦是睡眠状态下的一种心理活动,只是唤醒水平较低,我们意识不到梦中的内容,或者意识到的只是残缺零散的梦象。这样说并不暗示梦都是完整和有序的,是与否都没有足够的可靠依据,但是醒来以后陈述的梦,是经当事人有意无意修改过的。
1、精神分析心理学对梦的解释
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最早对梦提出了系统的理论解释,他的名著《梦的解析》(1900),被后人誉为是改变历史的书籍。但是他的理论主要是根据多年精神病治疗的经验的总结,用来解释普通人是有缺陷的。
附图2-3: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的愿望通常都是被压抑的,这种被压抑的能量必须得到宣泄,否则就会导致心理问题,而睡眠状态中“自我”放松了警惕,潜意识的愿望得以在意识层面寻求满足;但是,为了不把“自我”惊醒,这种“满足”总是象征性的,而不是赤裸裸的。所以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的愿望的象征性满足。由于能够减少前意识层面的紧张和压力,所以做梦对于维持人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
2、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
1953年,克里特曼和阿塞斯基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开始用脑电波的变化从事梦的研究,这是关于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开始,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大致归纳要点如下:
(1)在一个典型的夜睡中,一般人的第一个梦,大约出现在入睡后90分钟。梦境的持续时间,约为5-15分钟(平均约为10分钟);整夜的睡眠时间内,睡眠的各阶段循环出现,而一夜大约要作4-6个梦;总共大约有1-2小时的时间,是在梦中。
(2)为什么醒来后只能记得少数的梦?认知心理学的解释是:梦境的记忆都是在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如不经过复习而在长时记忆中贮存,自然很快会忘记。
(3)做梦的必要性。曾有心理学家(Dement,1960)做过梦的剥夺试验:在被试入睡以后,每当出现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波形,即将被试叫醒,几分钟后,再让他入睡。如此连续数夜之后发现,被试出现的做梦期的波形一夜比一夜多。最后让被试恢复正常的睡眠,发现被试一夜快速眼动睡眠波形出现的次数,比平时多出两倍。这一现象表明,在前几夜里被剥夺的梦,要在以后有机会时补足。
(4)脑电波的波形,并不能肯定地用来做为作梦的指标。快速眼动睡眠的波形出现时表示作梦,是肯定的;但在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波形出现时,未必一定不做梦,只是做梦的次数较少而已。
参考资料2-2 暗示与暗示性
暗示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其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在心理学中,暗示现象的研究最早见诸医学的临床实践,如用暗示催眠治疗某些疾病或用以加强治疗效果。暗示更广泛地被应用于广告、宣传及宗教等方面。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社会环境(群体或他人)对人的影响,称为社会暗示。它是通过人际交往实现的。暗示者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个人,可采用言语,也可用手势、表情或其他物理环境等方式进行。它可使人作出相应的反应,也可能是一个缓慢的潜移默化的社会影响过程。暗示可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和反暗示等。暗示者的性别、年龄、权力与威望,受暗示者的年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及暗示者与受暗示者的关系等特征直接影响着暗示的效果。
暗示性是个体接受暗示的能力。暗示性的高低因人而异。在人群中,暗示性很高的人和暗示性很低的人仅占少数,大部分人处于中间状态。个体的暗示性有相对的稳定性,8~11岁最高,以后逐渐缓慢下降。催眠治疗一般选择暗示性较高的个体力对象。有各种测定暗示性的方法,如催眠者以语言暗示受试者身体后倒,如果他果然慢慢后倒,说明有较高的暗示性。用两个试管盛等量清水,要求受试者认真用鼻子辨别哪个试管装的是水,哪个试管装的是酒,如果他在其中一个试管闻出酒味,也可证明他有较高的暗示性。
施皮格尔等发现,头部保持正直位置而眼尽量向上看时的眼球位置与暗示性有关,可根据此时角膜下缘到眼睑的距离和两眼内斜的程度来评定,两者愈大则暗示性愈强。癔症患者的暗示性高,而精神发育不全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暗示性低。
七、静坐与沉思
沉思(meditation)又称静坐、入静,是控制和改变心理状态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产生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早在4000多年前的印度雕刻中便有这种以沉思的姿态坐着的形象。沉思的实际应用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西方,过去知道这种方法的人很少,直到近代才由东方传入。近30年来,超个人心理学在推动沉思的研究和训练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调查表明,至90年代初在美国就有600多万人尝试过沉思的治疗或训练。目前,沉思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研究意识状态改变的方法。人们只要经过严格的沉思训练,就能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去进行心灵的对话。这种起源于古代东方的心理训练技术已经和现代西方的科学实证相结合,成为拓展心理学家的视野、探索心灵奥秘的一种特殊技巧。实践和研究资料表明,沉思在对抗疾病,特别是由近代生活的压力而产生的疾病方面,确有显著的生理和心理效应。许多心理治疗专家也把这种方法作为治疗病人的辅助手段。现在,“沉思”这种方法在西方已广泛运用。沉思有不同的体系。高尔曼曾指出各种沉思的共同要素主要是:集中专注,重新训练注意,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对象的某一点,排除杂念,改变意识状态。高尔曼提出的关于沉思的共同要素,类似中国气功的某些要素。
超个人心理学运用沉思的技术在身心治疗和研究方面,还获得了下述发现:
(1)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美国哈佛大学的朗格(E.Langer)等人对因老年病在家休养的病人进行沉思训练和追综调查,结果发现,在两年内进行沉思训练的老年人实验组中无一人去世,而未接受沉思训练的控制组中有1/3的老年人去世。对他们进行生理测量发现,接受训练的老年人的生理指标有很大改善。
(2)能改善心理功能。布朗(D.Brown)等人用速示器和罗夏墨迹图所做的心理测试表明,接受沉思训练的被试在知觉的敏感性(如觉察阈限和辩别阈限)和加工速度方面有明显提高。而且接受训练的时间越长,水平越高,其知觉敏感性就越强。有些高级专家型的沉思者甚至能觉知到阈限之下的知觉事件及过程。用罗夏墨迹图所做的对比研究发现,五组被试的报告存在很大差异。总的趋势是:沉思水平越高,其内部表象就越丰富,心灵的投射感就越强烈,对不同的墨迹图就越能做出系统整合的描述。这表明沉思训练确实提高了人的思维、想象等心理功能。此外,很多研究还发现,沉思训练在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学生成绩、道德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等方面都有帮助和促进作用,还有助于心理疾病的治疗、生理功能的改善、脑电波的改变和认知能力的提高等。
第二节 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
我们把注意定义为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在某一时刻,一般我们只能清晰的感知有限的对象,而对周围的其他事物只有模糊的感知,或者不感知;如果我们试图同时感知所有的刺激,结果什么也看不清、听不清,特别是刺激特别多而复杂时,更加明显。“耳不能两听耳聪,目不能两视而明。”讲的就是注意现象。
注意具有指向性与集中性的特点。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不仅表现为选取某种活动和对象,而且表现为心理活动对这些活动和对象的比较长久地保持。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而且也是对干扰刺激的抑制,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地反映。通常我们是使心理活动或心理能量指向并集中在选择特定的对象上,而其它的活动则受到抑制。比如,儿童在看动画片时,妈妈叫他也听不见,说明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电视上,听觉受到了抑制。
注意和意识和涵义关系十分密切,我们常常用注意来描述意识、解释意识,在现代认知心理学里很多人不对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这样。比如我们说“我没注意到你进来了”,和“我没意识到你进来了”,是一个意思。
注意当然依赖一定的唤醒水平,唤醒水平同样也是意识水平的指标,但是过高的唤醒水平反而会导致注意狭窄。
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的一种心理状态。注意听、注意看、注意想,注意必须伴随听看想等心理过程,不能单独存在。也有人认为注意不是心理过程,而是一种心理状态。
心理学家莫瑞(Moray,1969)概括,注意的实质和特征包括六个方面:(1)选择性,选择一部分信息;(2)集中性,排除无关的刺激;(3)搜寻,从一些对象中寻找某一部分;(4)激活,应付一切可能出现的刺激;(5)定势,对特定刺激予以接受并做出反应;(6)警觉,保持较久的注意。
二、注意对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1、选择功能
注意使心理活动有选择的指向符合自己需要的或与当前的活动一致的事物,并将它与各种无关的信息区别开来;否则纷繁复杂的客观刺激全部同时进入我们的意识,或者我们头脑中原有的表象全部同时呈现出来,那我们的心理活动将是一片混乱,任何活动都不可能顺利地进行了。
2、跟踪和保持功能
注意使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特定对象,而且还能使这种状态稳定一段时间,对对象的活动和变化也会自动跟踪。使对象持续地保持在心理活动的中心,只有这样,持续的或心理活动直至完成一个任务才有可能。
3、调节和控制功能
注意使人清楚而及时地觉察事物的变化,从而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动以适应这种变化。有意注意可以控制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学习和工作中,注意集中时,错误就少,效率也高;注意分散时,则容易出现事故和错误。注意还使人能够随时发现自己行动的错误,并对自己的心理行为及时调整,对错误及时纠正。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人们在注意的时候,常常伴随着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我们可以以此判定或测量注意。
1、感官的趋向活动
当注意某一事物时,一般要调整感官,适应其需要。当注意听一个声音时,把耳朵转向声音的方向,侧耳倾听;当注意看一个物体时,把视线对着该物体,举目凝视;当注意思考某一问题是,眼睛呆滞,紧缩双眉,凝神沉思。
2、无关运动的停止
注意集中时,无关运动停止。有的人香烟烧疼了手,有的人张开的嘴巴也不合拢。
3、呼吸的变化
注意集中时,呼吸变的轻微而缓慢,吸得短而呼得长,甚至会暂时停止呼吸,“屏息静气”。这时人的血液循环和心跳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掌握注意的外部特征,对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注意的外部特征,如听课时伸长脖子、眉开眼笑、侧耳静听,说明注意听讲或听懂了;若学生听课时皱起眉头,则表明没听懂。通过这些外部特征,可以了解学生上课时注意集中的情况,判断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从而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当然,注意的外部特征和注意的实际情况有时不一致,有经验的教师不只从学生的外部表现,而且也根据其他方面来考察学生的注意。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才不会被某些现象所迷惑。
四、注意的信息加工模型
认知心理学认为注意属于认知活动,但又不是一种单独发生的过程,它有自己的一套程序。研究者多用模型表示注意的过程,这类模型就叫做注意的信息加工模型。
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注意的模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过滤理论为依据的模型;另一类是以容量理论为依据的模型。
过滤理论认为在信息加工的各个不同阶段,大脑有一种或多种把以一定形式进入意识的输入信息过滤掉的机能。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有三种不同的注意模型:早期选择模型、中期选择模型和晚期选择模型。
早期选择模型是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D.E.Broadbent)提出的。他认为注意类似于过滤器,它的作用在于对信息进行筛选,从而防止容量有限的通道超载。他认为选择是发生在早期——知觉水平。因此信息选择的标准是环境刺激的物理特性。这个模型可用下图表示:
附图2-4 布鲁德本特早期选择模型
中期选择模型由特里斯曼(A.M.Treisman)等人于1967年提出。他们认为早期选择模型不能说明全部事实;信息选择不仅根据感知特征,也根据语义特征;既然语义分析产生在加工的较晚阶段,那么可能还有一个中枢过滤器在起作用,在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存在着外围过滤器和中枢过滤器两种过滤器,前者对刺激特点进行级差性选择,而不是“全或无”的选择,后者对范畴、语义特点进行选择。所谓极差性选择是指不是完全阻断感觉信息,而只是加强或减弱它,这种加强或减弱受中枢过滤器的影响。这个模型可用下图表示:
附图2-5 特里斯曼中期选择模型
晚期选择模型又叫完全加工模型,1968年由诺尔曼(D.A.Norman)提出。他认为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的晚期,随知觉的强度和意义而转移。注意指向于某些知觉,过滤器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模式识别之后。他认为个体受环境刺激时,模式识别的过程无需意识的觉察而自动进行,直到完成模式识别之后才出现选择。选择的依据是经过分析(识别)的信息的类型。他认为人能够不受限制或少受限制地同时对信息进行大量的分析。人的信息加工为什么受阻呢?是因为人不具备完全记住或保持住这些分析结果的能力。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为了进一步分析而把它们保持住的话,那么先前的分析结果便很快丧失了。因而堵塞是一种记忆的堵塞而非加工的堵塞。这种模型可用下图表示:
附图2-6 诺尔曼晚期选择模型
容量理论则认为人的信息加工系统根据目的而选择一定的信息进行加工,并放弃另外的信息,因为信息加工的智源有限,不能同时执行多种任务,不能加工所有的信息。所谓智源(mental resources),涉及到心理的能力、记忆的能力和通讯的通道容量。被忽略的信息的确进入信息加工系统中,不过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加工而意义不明确。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提出的注意模型称为智源有限模型(D.A.Norman.1975)。
五、注意的生理基础
巴浦洛夫及后来前苏联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当这种反射产生是,大脑皮层形成一个优势兴奋中心,而在优势中心周围产生抑制,使得人对一定对象产生清晰的反映,并且不容易受到干扰。大脑皮层上的神经元和定势细胞的反应活动,是某些注意现象的生理基础。
额叶在高级注意(如有意注意)中起决定作用人类由于有第二信号系统,不仅是人的注意带有有意性的特点,也是注意的一较长时间的自觉的维持。脑干网状结构在注意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使大脑皮层和整个机体保持觉醒状态,使注意成为可能。
六、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做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注意广度是心理学中最早进行实验研究的问题之一。1871年耶文斯抓一把黑豆撒在一个黑色背景上的白盘子中,只有一部分豆粒落到盘子中,其余豆粒滚到黑色背景上面去,待白盘子中的豆粒刚一稳定下来,便立刻报告所看到的盘子中的豆粒数量。耶文斯这样重复了一千多次实验,结果表明:
(1)在盘上有5个豆粒的时候,开始发生估计上的误差;在不超过8~9个豆粒的时候,估计还比较正确,错误估计次数在50%以下;但豆粒数超过8~9个的时候,错误估计次数便占50%以上。
(2)豆粒数量越多,估计的偏差范围越大。
(3)豆粒数量较多,出现低估倾向,即倾向于把数量估计得较少。
视觉的注意范围可以用速视器加以确定。在不超过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在速视器上呈现一些印有数字、图形或字母的卡片,由于呈现时间很短,眼睛来不及移动,受试者对刺激物的知觉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在此时间内,受试者所能知觉的数量就表示了他的注意范围。实验结果证明,在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内,成人一般能够注意到8~9个黑色圆点或4~6个彼此不相联系的外文字母。
这种注意范围的大小是随着被知觉对象的特点而改变的。例如对同样颜色的字母所能注意的范围,一般比对颜色不同的字母的注意范围要大一些;对排列成一行的字母,比对分散在各个角落上的字母的注意数目要多一些;对大小相同的字母所能感知的数量,要比对大小不同的字母感知的数量大得多。也就是说,被注意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在注意不同数量对象的时候,常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在一个实验研究中受试者每次报告刺激物数量以后,要求他们回忆判断所用的方法。结果表明,对较少数量(4个刺激物以下)正确判断多是采用直接知觉的方法获得的;对中等数量(5~6个刺激物),把刺激物分组进行知觉的效果较好;对较大数量(7~8个刺激物),分组知觉和计数方法的效果差不多,但直接知觉的效果很差。
此外,注意范围的大小,随着活动的任务不同和个人的知识经验不同而有所改变。例如,呈现一定数量的字母,要求受试者指出字母写法上的错误,这时,他能知觉到的字母的数量,比单纯要求他说出有些什么字母时的数量少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注意范围的缩小是因为指出错误的任务比辨认字母的任务,要求受试者更清楚地知觉每个字母的细节。又如根据个人的知识经验去感知一些有意义的字或词句,要比知觉一些彼此不相联系的孤立的字母或单字的范围大得多。可见,虽然呈现的材料的数量是相同的,但是由于知觉的任务不同,主体的经验不同,注意的范围也有所不同。
注意广度的另一种形式是感知在时间上分布的刺激物的广度。例如在接收电码中常常要求感受高速度连续呈现的刺激物,就涉及注意在时间上的广度问题。有人研究了接受连续闪光刺激物和连续声音刺激物的注意广度。每次呈现刺激物的数量不等,由1个到10个闪光或短暂声音。刺激物的呈现频率(速度)也有变化。由受试者判断看到或听到的刺激物数目。如果视觉刺激物呈现的速度太快,便产生融合现象。听分析器却可以感受更高的频率。一般说,刺激物数量越多,呈现速度越快,判断的错误越多,而且越趋向于低估,这种倾向对于视觉刺激物来说更加明显。注意在时间上的广度也受刺激物的特点和主体状态的影响。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较长时间内,把注意不断地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或同一种工作上。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是:从客体上看,内容丰富的对象比内容单调的对象容易维持长时间的注意;活动交替进行,不断出现新内容,提出新问题,可以保持注意的稳定性。从主体上看,一个人在失眠、疲劳、生病时,注意就不稳定;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对客体有兴趣,稳定性就大。
3、注意的分配
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叫做注意的分配。在实际生活中常要求人们的注意能够很好地分配。例如教师需要一边讲课,一边板书,一边观察学生听讲的情况;学生需要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等等。这就是注意分配的实例。
实验研究证明,在听故事的同时进行加法运算,这样同时进行两种活动是可能的。检查注意分配效果的方法是在实验后要求受试者复述出故事的细节。另外进行控制实验,即单独听故事和单独进行加法运算,与复合活动的实验结果作比较。一位受试者的结果如下:
(1)单一活动:正确完成加法运算的数目52。
(2)复合活动:正确完成加法运算的数目43(相当于单一活动正确完成运算数的83%)。
(3)单一活动:正确复述故事项目的数目31。
(4)复合活动:正确复述故事项目的数目10(相当于单一活动正确复述项目数的32%)。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复合活动中,每种单一活动的效率都降低了。
在不同种类的刺激物严格地同时发生作用,因而需要用两个分析器去感受的时候,要适当分配注意是相当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首先只能感知到一个刺激物,经过一个短的时间以后,才能感知到第二个刺激物。在复合器的实验中,仪器上有一个指针在刻有一百刻度的度盘上迅速地转动着,指针经过一定度数的时候,就会响起铃声。受试者的任务是在铃响的时候,说出指针所指的度数。实验表明,受试者通常不能说出铃响时的准确度数,而所说出的却是铃响之前或之后的度数。这就表明他的注意先是指向于一个刺激物(铃声或指针的位置),而在稍迟一些时间,才指向另一刺激物。另外的研究还证明,严格地同时给予两耳以不同的信号,感受它们也是有困难的。当受试者预先有意识地选择听取一耳的信号,或者将某一耳的信号增强,才能感知这一耳的信号。
注意分配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需要以集中的注意去观察它或思考它,成为注意的中心,而其余的动作都已达到了相对“自动化”的程度,在进行时毋需紧张注意。因此一个人越是熟练地掌握了这些动作,他进行注意分配也就越容易。实验研究证明,在控制双手调节器的动作异常熟练以后,受试者在控制双手调节器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心算。
为了能够很好地分配注意,必须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这需要通过练习把复杂的活动形成一定的联系系统,使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在需要的时候就很容易把整个活动系统实现出来。例如汽车司机驾驶汽车的复杂动作,通过训练以后,能够形成一定的动作系统,他差不多不需要特别的努力,就可以很好地完成驾驶动作,并且他的注意还可以分配在其它与驾驶有关的事情上。?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工作要求高度的注意分配能力,如管理机床、课堂教学、音乐指挥等等,都需要有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一般说来,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度,以及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或新活动的性质。原来的注意紧张度越高,新的事物或新的活动越不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转移注意也就越困难、越缓慢。
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前者是在实际需要的时候有目的地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使一种活动合理地为另一种活动所代替;后者是在需要注意稳定的情况下,受到无关刺激物的干扰,而使注意离开需要注意的对象。?
应当指出,注意的以上四种品质,看起来好象是矛盾的,实际上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定要有稳定的注意,才能使任务完成得更好;但在一定条件下,又要求注意发生迅速的转移;为了使注意在每一瞬间把握的对象多,就应当使注意的范围扩大;同时,在扩大注意范围的基础上,还需要善于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上去。因此,注意的四种品质是不可分的。在这四种品质统一发展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注意,才是有价值的注意。
注意的品质在各人身上是有个别差异的,如有些人注意转移与分配能力强,有的则较差;有的注意范围大,有的小;有些人注意比较稳定,有的不稳定。这些个别差异有时和神经的机能有关(如神经衰弱患者一般注意力不集中,较难持久),但在一般人,这些差异可以通过不同的实际生活的锻炼和教育、训练而得到改善和提高。因此应该按照不同职业的要求,进行有关的注意的锻炼,就会提高从事某种职业的工作能力。
第三节 注意的种类及注意规律的运用
根据注意是否有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一、无意注意
1、什么是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注意,也称为不随意注意。如学生正在听课,突然门开了,进来一个人,大家便不由自主地把头转向进来的人。无意注意是不受意志的控制的,是自然而然地把感受器官转向这些刺激物的探究定向反射,是被动地被一些主客观条件引起的,所以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消极的注意、被动地注意。者是注意最简单的、初级的形式。
无意注意由于无需意志努力,所以在工作、学习中可以减少脑力的无谓消耗,省力,不易引起身心过度疲劳。但是由于这种注意是自发产生的,未必和我们正在做的工作一致,说不定起的是干扰作用,成为分心的原因。所以单凭无意注意人们不可能获得系统的知识,不可能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
2、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
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人的主观状态。
客观刺激物本身的以下特点影响人的无意注意:
(1)刺激物的相对强度
强度较大的刺激容易引起无意注意。如一声巨响、一道强光、一种鲜艳的颜色,都会立刻引起我们的注意。但在这种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是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如寂静的夜里,很小的声响也能引起注意,而在喧闹的球场上,很大的喊声也未必引起人的注意。
(2)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
活动变化的刺激比静止不变的刺激更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如听课时,老师突然停止讲课,马上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闪烁的霓红灯、田野跑动的兔子、飞翔的小鸟、夜空中的流星,特别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3)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差异
除了刺激强度的显著对比,刺激物之间在形状、大小、颜色、持续时间等方面的显著对比,容易使与众不同的刺激物成为注意的焦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许多小孩中有一个大人。
(4)刺激物的新异性
新异的刺激物避千篇一律、多次重复的陈旧刺激物容易引起无意注意,人的好奇心使然。如新奇的发型、服饰,奇怪的声音、气味,新老师、新开业的商店等,都容易引起注意。
无意注意还与人的主观状态有关。同样的刺激,由于感知它们的人本身的状态不同,有时能引起注意,有时不能引起注意;能引起这些人的注意,却不能引起那些人的注意。影响无意注意的主观状态方面的因素有两个:
(1)需要与直接兴趣
凡与人的需要相符的事物,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饿的时候容易闻到饭菜的香味,有糖尿病的人容易注意有关的广告。直接兴趣(即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如教师容易注意教学方面的事情,桥梁专家容易注意桥梁,追星族对“明星”的一举一动都很清楚。一般来说,凡与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特长或性格特点相联系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
(2)情绪和精神状态
人在心情愉悦、精神饱满的时候,容易关心留意周围的事物;而在情绪烦闷、抑郁寡欢的时候,百无聊赖,平时容易引起注意的事物,此时也会漠然视之。疲乏困倦也是一样。
3、课堂教学中对无意注意规律的利用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恰当地利用无意注意的积极作用,避免它的消极作用。
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一个新的教具,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声调的变化,手势等,都有助于引起注意。教师应该利用新异、多变化、有趣等因素,根据教学的需要,根据学生课堂情况,把学生的注意引到特定教学内容上,从而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教师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无意注意,教与学的效果好自不待言,学生的精力消耗也大量减少,使教与学变得积极、轻松而有效。
无意注意也有消极的一面,它会干扰我们正在进行的教学。比如,教师新奇的服饰发型,会成为新异刺激物,吸引着学生的注意。老师的口头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会使学生的注意不在讲课的内容上,而在统计教师说了多少个口头禅。“王老师来讲课,啊字说了120多,乐得我们没听课,语文课变成了啊字课”。此外,教师的习惯动作、手势,如甩辫子、摇晃、摆动身子,不正常的教学速度(过快或过慢)、音调的平淡,教具使用不当,迟到、找人,广播的声响等等,都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总的来说,就是要避免有可能影响教学的无关刺激的干扰。教室附近无噪音,教室内布置简洁明亮,教师服饰朴素整洁等等都很重要。
二、有意注意
1、什么是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主动的注意。如上课时,学生需要要克服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在听课学习上,学生坐在教室里目的就是听课学习。
此时人的心理活动对特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不是取决于一些对象本身的特点,而是决定于主体自觉提出的任务、自觉确定的目的。正因为有这种自觉的目的,才能导致产生排除一切干扰而使注意得以维持的意志力量。这种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所以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积极的注意。它是高级形式的注意。
有意注意的缺点是维持有意注意耗费精力、容易疲倦,所以也容易受意外刺激的干扰。但是人的活动,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玩,都不可避免其中不感兴趣而又不可不做的事情,有意注意对于完成任务、达到目标是必不可少的,单纯从兴趣出发,必将一事无成。
2、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
有意注意的发生和维持,虽然也于主体的需要、兴趣、情感、知识经验有关,但这些主观因素的作用是间接的表现出来的。它们都受主体当时确定的活动目的的制约。与目的相关联的主观因素才能成为现实起作用的因素。
如果说无意注意产生和维持的决定因素是直接兴趣,那么有意注意产生和维持则以间接兴趣为决定性条件。间接兴趣是一种对目的的兴趣、对活动结果的兴趣。为了这种兴趣,尽管活动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但有意注意仍能长时间地保持着,使人能够长久地从事某种活动,直到完成任务、达到目的为止。
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意注意逐步占据优势地位。但是此时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调节控制能力并不完善,尚在发展过程之中。一般情况下,小学高年级学生只能集中注意约30分钟,初中生能集中注意40分钟左右,高中学生一般已接近成人水平。
3、引起和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学习任务不可能总是学生感兴趣的,感兴趣不感兴趣都需要学好,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必须以有意注意为主。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来组织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般而言,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学习目的、任务明确有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教师应对学习的意义、特定知识的用途、教学的目标、任务或作业的具体要求等等作必要的说明。
(2)间接兴趣是有意注意的决定性条件。教师应注意揭示学习任务和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关系。
(3)良好的坚强品质是有意注意维持的保障。意志努力的程度,除了对目标的自觉认识之外,信心也是关键。信心的建立,有赖于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方案。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于此,并在必要时提供帮助、指导。
(4)智力活动的紧张性使有意注意高度集中。应注意学生学习是不可懈怠,学习时必须适度紧张,休息时就要放松,养成习惯。
(5)减少学习疲劳,使有意注意更集中。学习疲劳指生理上疲劳(如过多作业、负担过重)和心理上疲劳(如对学习的厌倦)。学习一段时间,就休息放松,做些其它事,不打疲劳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比如当学生不注意时,用提问来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问必须先提问后指名,如果先指名后提问,那其他的孩子就不注意了;提问也要防止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的方法,要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再如讲到关键的地方,指出这是重点或难点,是非常重要的,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还比如当个别学生注意分散时,教师不要大声说:“哎,××在干什么?”这样会把全班的注意力调到或吸引到这个学生身上来。可采用边讲边走的办法,走到这个学生身边,暗示他,或摸摸他的头,动一下他的书,使其注意听课,这样既纠正了个别学生注意分散错误,又没有影响全班学生听课。
4、课堂教学中交替使用两种注意
上一节课,既要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又要利用其有意注意。因为一堂课45分钟,要使学生的注意不分散,那是不容易的。讲课生动维持几分钟是可以的,可是学生每节课要自始至终维持注意是不可能的,大脑会产生保护性抑制。要使学生的注意能够长时间地维持在学习活动上,一节课之中也要有张有驰,这就需要合理地交替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怎样交替使用,要根据每堂课的具体情况而定。这里只讲一般情况,通常刚上课时应该引起有意注意,因为上课前学生在外边活动,刚进教室,他的心还没有收回来,有的在课间碰到了感兴趣的问题,他还在想这个问题;或者上一节课老师讲得非常生动,现在他还在想上一节课的内容。这时履行教学常规是常用也是最好的办法。老师进教室,全体起立,这既表示了师生良好的关系,又引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表明现在开始上课了,要注意听讲。然后教师交代教学内容,说明学习的要求。时间不长,也有助于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生动的教学,让学生的注意轻松愉快地跟你走,这样学生的注意不易转移,但注意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他不用过于控制自己的注意,而把力量用在学习活动的内容上。一段时间以后,部分同学可能倦怠,可通过有趣的活动或话题,即使学生得到一定的放松,又可以重新集中其注意。当讲到难点和重点时,对学生的紧张度、注意的集中度有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强调、提醒注意,使学生加强有意注意。在高度集中注意后,应该允许有意注意作短暂的休息,或者代之以无意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变换方式,使用教具,提问,让学生讨论、练习等,这是对无意注意的利用。到了下课前,老师把讲的内容作个总结,布置作业,需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这样一节课不断地变换注意的性质,学生的注意力没有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一张一弛,既不感到疲倦,又能保持比较长时间的注意。
三、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注意,是由有意注意升华而来的更高级的注意。在有意注意条件下,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客体的指向与集中是服从于主体自觉确定的目的的,主体要维持这种注意也需要做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这种注意是受间接兴趣制约的,但是随着活动的深化,人们不仅对活动的结果感兴趣,而且对活动本身也产生了兴趣,活动中的困难或被克服,或由于直接兴趣的产生,主体对困难的承受程度也随之提高,因而就不再感到困难了,在维持这种注意是也不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了。这时的注意,虽然保持了有意注意的本质特点——有目的性,但又不同于最初的有意注意,它已不再需要意志努力了。这种由自觉目的,但又不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被前苏联心理学家多布雷宁命名为有意后注意。人类最有效的活动,如熟练的操作技能、智慧技能,是与这种注意密切相关的。
四、多动与注意的改进
10岁以下的儿童中有6%-10%患有“多动症”。这是指一种过量的、无法自控的活动。症状常常表现为精力分散、多动、注意集中时间短。一个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不能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或放慢动作的节奏。真正的多动症是大脑神经的紊乱,可以由儿科医生来治疗。过渡的紧张可以引发或增强孩子的多动症。
多动症的孩子除了多动之外,还会有其他问题。首先,由于受到同龄人的排斥,他会产生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他的过分紧张,过剩的能量不但会惹恼成年人,而且也会使同龄朋友离开自己。他很快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很快就会失去自尊。第二,在校期间他很可能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他的注意时间非常短,很难坐在座位上,集中精力听课,这样他就会影响和干扰他人,甚至会给别的孩子带来伤害。
解决的方法是什么?下面是一位专门研究“多动症”儿童的美国医生杜博士对父母的一些有用的建议.
参考资料2-3
杜博士对“多动症”儿童的父母的一些建议:
1、坚持执行始终如一的规章和纪律。
2、保持自己的声音平静缓慢。孩子做了错事,你生气是正常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
3、预料到孩子可能会出麻烦,并做好准备;在麻烦到来时,努力使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
4、对任何积极的行为给予承认,作出反应,哪怕是很小的行为;如果你不带成见,有意寻找孩子身上好的东西,你会找到一些的。
5、避免经常使用表示否定态度的语言,如“不许”、“停止”、“不”。
6、把孩子的坏毛病同孩子本身区分开来。比如,可以和孩子说:“我喜欢你,但我不喜欢你不听话。”
7、给孩子制定一个非常清楚的作息表。规定好起床、就餐、玩耍、看电视和就寝的时间表。要遵守时间安排,但当孩子出现不遵守时间的现象时,也要灵活处理。过一段时间后,你的作息安排将成为孩子自己的习惯。
8、当你教他新东西时,要有耐心,解释要简短、清楚,要常常重复你的要求。
9、争取在房间内为孩子留出一块自己的空间,避免用鲜艳强烈的色调装饰,保持房间俭朴整洁。把书桌摆放在空空的墙下,使它远离干扰,这有利于孩子的注意力集中。
10、一次只做一件事。把玩具存放在带盖的盒子里。一次只给他一件玩具。如果孩子在画画或在读书,你要关上收音机或电视。多重的刺激会使他不能精神专注。
11、给孩子一定的责任,这在成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交给他的任务应该是他力所能及的。他一旦完成了任务,即使完成得不理想,也要给予承认和表扬。
12、每次只允许一个朋友来家玩。你应该负责监管他们的活动。
13、切忌可怜、嘲讽或过分地放纵孩子,也不要被孩子吓倒。他最终是会学乖的。
14、同孩子的老师一起交流对孩子有益的教育方式。
思考题:
1、你怎样理解意识的概念?
2、意识可以分为那些层次和水平?
3、关于梦的实验研究.
4、注意概念和注意的品质.
5、注意的理论。
6、无意注意的特点及其在生活和教学中的运用。
7、有意注意的特点及其在生活和教学中的运用。
8、思考注意问题的改进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