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8-5 1
第十章、学习型组织学习性组织的基本概念,特征与基本结构,以及如何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体现学习型组织的基本介绍;
2009-8-5 2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
具有不断创新功能的有机体系;
注意理解其深层含义:
1,所谓学习型组织是一个组织体系;
2,该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其运行机制而达到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促使系统不断地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
3,其基本着眼点是“未来”;
2009-8-5 3
基本概念中要强调机制与体系两个关键;
二,意义;
1,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高技术发展的趋势;
首先: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任何对落后与现状的满足与保护够失去意义!
其次,知识与科技的发展使得“学习”成为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与必要前提!
2009-8-5 4
学习不再仅仅是企业管理一种辅助手段;
而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因此,必须从体制上对“学习”进行保证!
显见,所谓“学习”一词的含义是指:
吸收与掌握新知识,使系统不断创新,进步与发展!
系统工程全时空三原则在新形式下内涵的扩展;
以及现代管理创新原则的进一步发展;
2009-8-5 5
为什么会产生所谓学习型组织?
现代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由简单资源积累,
向资源与资本积累发展,进而发展为资源、
资本和知识的积累模式发展;
注意:知识积累概念;
2,在企业(系统)中形成“学习”型构架必须做到( P370):
2009-8-5 6
I,管理观念的转变;
这一转变强调:
彻底、高水平和全面;
注意几个观念转变的层面:
① 产品竞争与能力竞争;
产品竞争的前提是市场供需变化规律比较稳定;
此时,掌握市场供需变化规律所需时间基本能够与市场变化项适应;
2009-8-5 7
但随着技术与体制的飞速发展:
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周期也在不断缩短;
例如:
世界汽车产业产品技术变化周期 ——一年一次局部更新,四年一次整体换代;
而企业掌握市场变化规律是采用什么方法呢?
数据统计;
2009-8-5 8
但是该方法必须累计相当数量的基础样本数据;
这需要时间!
也就是说:
采用对过去样本数据进行统计,从而寻找并掌握市场变化规律的方法存在着时间的滞后性;
比如说:
技术更新是否符合市场需求?
能否在一年之中得出结论?
2009-8-5 9
再有:
市场消费变化趋势;
或者说种种“潮流”是如何变化的!
这种更新也很快!
如何适应环境的“涨落”;
建立崭新的企业运行机制 ——学习型组织;
将企业“技术、组织、管理和开发能力整合成独特的经营能力”( P370);
2009-8-5 10
这种能力使:
“企业拥有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机会,
长期保持市场优势的能力”;
注意其中的关键词:
首先这是一种“能力”;
同时又是一种“长期的、动态的”能力与优势;
该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市场的变化;
2009-8-5 11
显然,这种能力优势的拥有比暂时的产品优势更具备“长期”和
“未来”效应;
这就是所谓学习型组织所追求的;
也是观念转变的第一层含义;
② 权威等级链与价值等级链的转变;
首先解释:
什么叫“权威等级链”?
2009-8-5 12
权威等级链:
具有稳定和可预见性的组织结构;
特性:
结构固定,职能结构鲜明,行为正规化;
即所谓“树状结构”;
在当前环境下,该组织结构仍然具有一定的,或者说相当大的作用与成功;
但在日益呈现多样化的世界经济与技术发展进程而言,该结构的弊病日益凸显;
2009-8-5 13
首先,对外界环境的“涨落”反映迟钝;
其根本在于树状结构的特点;
层层传递;
其次,中间层(即所谓节点上的个人)的意志只能通过高层反映,
这是树状结构的基本特点;
上述结构的综合特性就是:
终端反映,层层传递;
2009-8-5 14
高层中层 中层 中层 中层基层 基层 基层 基层 基层 基层外界信息外界信息
2009-8-5 15
这就是所谓“权威等级”
组织设计;
价值流组织设计:
定义:
抽象性定义:
有明显存在理由的活动;
具体定义:
由最终顾客确定的价值活动;
注意确定含义:
将特定产品送给特定顾客;
2009-8-5 16
注意按照 ISO9000的基本术语理解所谓的顾客和产品;
价值流组织设计的关键,流”;
所谓流是指以顾客需求为取向的行为必须在系统内部形成无阻碍的畅通通道;
强调的是,这种畅通通道不可能通过等级森严的“树状结构”形成的;
价值流必须形成系统内部与顾客需求有关的直接职能领域(或称职能模块);
该职能模块直接与顾客接触;
2009-8-5 17
所谓等级权威链向价值流转换是观念转变的第二层含义;
③ 团队精神;
可以从上述面对顾客需求的功能模块,以及有关 QC小组的概念直接得出团队精神的必然;
注意:强调团队精神并不否定个人权利与个人发展;
而是弱化个人事务之间的界限;
在团队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发展;
2009-8-5 18
④ 与人为本;
实际上在前述 ASM模式的叙述过程中已经强调过现代管理的人本原则;
人本原则的具体实施的前提是:
建立健全的企业经营机制;
⑤ 发展伙伴关系;
在市场竞争中不能到处树敌或单打独斗;
伙伴的寻求与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将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效率;
2009-8-5 19
观念转变的总结:
有关观念转变提出了五个问题:
产品竞争与能力竞争;
等级链与价值链;
个人价值与团队精神;
,事”、“物”为本和与与人为本:
单打独斗与伙伴关系;
总体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2009-8-5 20
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与观念在此处都得到了强调与体现;
可以发现:
有许多观念与概念(比如:产品与能力,个人与团队,以及人本原则等)在前述内容中已经详细论述过;
而此处在所谓“学习型组织”的框架下再次重申,说明了两点:
学习型组织建立现代管理的基本观念之上的;
学习型组织使现代管理更加系统化和整体化;
2009-8-5 21
II,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与手段的变化;
① 传统运作变为虚拟运作;
传统运作的含义很好理解;
问题是:什么叫虚拟运作?
注意虚拟的真实含义:并不是真正的资源操作;
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实施的信息操作;
首先介绍虚拟操作概念:
2009-8-5 22
基本特征:
虚拟董事会:
实际上是跨空间的信息交流;
人员之间的交流通过网络技术来实现;
扩大了空间活动范围;
同时保证充分的思想与信息交流;
扩大了专家的利用价值;
2009-8-5 23
虚拟办公办公室事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处理;
可以克服资源的利用空间;
特别使人力资源的利用空间;
不一定要直接基础具体事务;
特点:
掌握更多的信息与变化趋势;
2009-8-5 24
虚拟科研机构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虚拟社团成为可能;
此处的虚拟是指:
不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而是将各种思维结果与知识、研究等信息通过计算机远程互联网进行交流;
即所谓资源共享;
2009-8-5 25
虚拟科研的特点:
扩大了有限的专家的作用;
将知识作为一种资源对待;
显见;虚拟科研是建立在大容量和多通道的信息传递技术基础之上;
即所谓:
信息高速公路;
2009-8-5 26
显见,将传统运作变为虚拟运作是扩大了企业(系统)的资源运用范围;
网络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使的虚拟运作成为可能;
企业运作的空间与时间范围都得以扩大;
需要强调的是:
虚拟运作最后仍必须体现在具体企业(系统)的发展之上;
纯粹的虚拟操作是无意义的!
2009-8-5 27
方法的虚拟与结果的真实;
不是结果与方法均为虚拟;
② 从串行工程到并行工程,从传统制造到敏捷制造的改变;
首先介绍几个概念:
串行工程( P376):
所谓串行工程是指产品的开发与投入市场、
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是一个顺序的、在时间上阶段分明且执行严格程序的过程;
2009-8-5 28
市场需求调查 基本设计 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试制样机测试检验小批生产改进设计投放市场市场检验完善设计 大批量生产投放市场
2009-8-5 29
串行工程的特点分析:
设计试制周期长;
特别是对于高、精尖产品而言更是如此;
例如:
按照传统的串行概念设计一架大型民航客机需要十几年时间,完善其性能周期更长;
采用预研制方法可以部分解决时间问题;
但如前所述:市场变化的周期在缩短;
新产品投放市场经常显得过时啦!
2009-8-5 30
为克服此根本弱点,新的制造方法应运而生;
并行工程:
也称为全系统设计工程;
该工程是在工程设计的每一个阶段进行计算机化的仿真评估;
每一个阶段均产生一个所谓的“软原型”,
即仿真评估结果;
根据软原型进行改进设计从而取得一次性成功并投放市场;
2009-8-5 31
计算机仿真系统市场需求调查 基本设计 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改进设计完善设计 投放市场大批量生产
2009-8-5 32
并行工程技术的特点: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
使产品制造过程中许多环节可以在时间上实现“并行”,减少了环节;
保证一次性成功;
这是从串行工程向并行工程的转换;
只有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实现;
高技术的发展使先进的工程技术成为可能;
2009-8-5 33
敏捷制造技术:
所谓敏捷制造是指:
具备随动功能的快速反应制造技术;
市场变化速度加快;
个性化日益受到重视;
大规模、大批量生产系统显然不能支撑如此市场需求;
其关键在于“敏捷”;
2009-8-5 34
敏捷制造可以真正实现上述观念转变;
即:将特定产品送给特定顾客;
亦步亦趋 的满足市场与顾客需求;
敏捷制造技术使得企业管理观念、模式、
组织结构、生产经营方式、质量保证体系和后勤保证体系均发生根本性变化与创新;
将人的能力与智慧充分发挥;
结合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
实现人与技术的充分结合;
2009-8-5 35
理解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特点的关键:
Key Words:
快速反应 多样化 缩短时间进程;
以快速反应为基本点;
原因在于:
市场变化与技术更新的周期缩短;
市场的变化促使管理方法变化;
2009-8-5 36
③ CIM工程
CI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即所谓,计算机集成系统;
注意书中有关 CIM技术介绍的关键词:
人 技术 经营管理 信息流 物质流有机结合;
结果:科学管理,优质,快速反应;
2009-8-5 37
技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我们不赘述技术的发展;
关键在于:
经营环境变化快了,企业(系统)反应速度也要快;
现有的经营模式将被彻底改变,而且是不断地改变;
这种改变必须借助于学习型组织;
到此为止已经了解了学习型组织的观念与方法、手段的改变;
2009-8-5 38
第二节、学习型组织的特性所谓学习型组织可以理解为:
企业系统中的一种构架;
或企业本身;
一,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
2009-8-5 39
1,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关系关键词:
员工个人的发展需要;
与企业的需要形成联合体系;
问题在于:
不能有一劳永逸的观念;
不能采却使用主义的态度;
不能将工作、业务与学习对立起来;
2009-8-5 40
实现学习型组织结构,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机制,必须作到:
① 教育培训部门是企业的核心;
不能理解为辅助部门;
所谓核心应有体制与手段方面的保证;
此处也存在观念的改变:
企业最大的目标不是最求利润;
企业本身是一个学习型的组织结构;
利润的获得是学习的结果;
2009-8-5 41
② 对人员的要求更高( P380 );
书中所述的三条要求的实质是:
与学习和知识为核心人员团队;
除了工作业务能力外;
学习与创新能力将成为更为重要的能力指标;
上述两点保证了学习型组织具备不断创新的机制;
2009-8-5 42
2,扁平组织结构扁平组织结构相对于树状结构:
低复杂性,高灵活性和分权化,调整与改变速度快,反应快,适应性强;
理解关键,
所谓“扁平”即指 中间层次 尽可能少;
整个系统整体性强;
相互学习、整体互相思考、协调合作的群体;
2009-8-5 43
高层机构中层 1 中层 1 中层 1
中层 2 中层 2 中层 2 中层 2
基层 1 基层 1 基层 1 基层 1 基层 1
基层 1 基层 1基层 1基层 1 基层 1 基层 1
典型树壮结构,
2009-8-5 44
基层 1 基层 1 基层 1 基层 1 基层 1
中层 1 中层 1 中层 1
高层机构典型扁平结构,
2009-8-5 45
注意书中 P381所述的实质:
多重要求:
员工知识化,技能综合化,分工协同化,分工项目化;
但先进的组织结构对人员要求更高;
员工在现基础上必须学习才能达到上述要求;
扁平状学习型组织是时代要求,大势所趋;
2009-8-5 46
I,扁平状组织结构影响因素:
① 企业体制类型减少中间层次和职能机构的要求比较适应于小型企业;
大型企业以及大规模社会化生产如何实现扁平状结构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
对于大型社会化企业而言,建立 ERP系统是一个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
2009-8-5 47
② 企业规模因素此处是专门针对大型企业;
解决大型企业学习型构架的方式:
跨职能的项目小组;
即针对工作质量而设计的 QC小组,以及矩阵式管理结构;
目的:员工作业地点在所谓“流程”点,
或称之为“节点”;
使企业结构趋于遍平;
2009-8-5 48
最高领导职能机构 职能机构 职能机构 职能机构项目主管项目主管项目主管项目主管项目主管管理矩阵
2009-8-5 49
③ 技术因素介绍两个概念:
常规化技术:
标准化、结构化的工艺、装备、生产程序以及控制方式;
例如:大量生产同一规格、品种产品的流水线;
2009-8-5 50
非常规化技术;
灵活、的生产工艺与程序;
低正规化的控制方式;
分散性与经常型的决策过程;
一般用于生产多品种、多规格和小批量的产品生产;
显见,非常规化的生产技术更加适合于扁平状的组织结构;
更加适合于社会多变的、日益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2009-8-5 51
从这里我们看出:
社会与技术的发展螺旋型:
似乎又回到手工作坊时代;
但这是高水平的回归;
结论:
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飞速发展的高、新技术,学习形组织必须发展非常规技术并采用扁平化结构,
2009-8-5 52
④ 环境因素即系统运行环境 ;
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系统运行环境的变化日益趋于飞速变化;
而权威登记链式的结构在较为稳定的系统环境下可以体现出较大的优势;
但在所谓“浪潮”式知识更新与技术革命时代,只有扁平状的组织结构才能满足需求;
2009-8-5 53
总结:
大型企业的结构日益小型化;
生产规模日益项目化;
【 注意 】 上述两项是在保持大规模社会化生产的前提下执行的,将大规模的生产转化为灵活、适应性强的“项目”与“流程”;
生产技术日益非常规化;
环境目标日益多变化;
——扁平状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
2009-8-5 54
II,扁平结构的组织原则注意书上 P383所述原则;
在 ASM结构设计原则中已有详尽、完整的叙述;
进一步证明:
学习型组织是在现代管理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的升华与拔高,更加系统化;
Key Words:
统一 整体 高效 灵活 ;
2009-8-5 55
III,灵活的工作方式 ;
灵活工作方式 (愉快工作法 );
是瑞典首先提出并进行实践的 ;
但从六十年代以来,日本的严格程序工作法与满负荷工作法日益为世界所接受 ;
在当时的世界经济格局与技术发展状况而言,无疑是正确的 ;
根据世界性知识与技术革命浪潮的蔓延,
以及市场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灵活工作方式的优势日益凸显 ;
2009-8-5 56
灵活工作方式的基本点在于,
弹性工作时间 ;
流动性工作地点 ;
基本原则,
灵活 效益 理性 ;
3,业绩报酬制这是一种新的机制 ;
将报酬重点转为创造性与创新性的工作 ;
——从体制上保证“学习”的实现;
2009-8-5 57
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总结:
个性化与整体化的统一;
——个人发展与企业进步同步;
灵活多变的组织结构;
——快速、适应性强的扁平状内部结构;
业绩与报酬;
——从体制上保证学习的实现;
结构特点与需求有关,与市场与技术的发展有直接联系;
2009-8-5 58
二,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模式复习所谓“模式”概念:
——方法与方式所遵循的样式或样板;
书中所述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模式的指导原则在于:
1,将应急式的、与生产经营直接有关的短期学习与面向未来、面向创新的间接型学习模式想结合;
2009-8-5 59
2,将封闭的、自我完善式的学习转换为互动式的双向式的学习模式;
还是那句典型的话:
学习一切优秀的事物;
3,建立随动式的、快速跟踪式的学习模式,
以适应市场与技术的飞速更新与发展;
4,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5,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
6,对于未来技术与环境的发展,采取“预学习”的模式应对,保持先进;
2009-8-5 60
强调:
在企业机制和体制上采取措施予以保障;
第三节、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学习型组织的意义与特性对其构建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这些要求集中体现了人的因素;
2009-8-5 61
1,这里所谓“修炼”的含义应为:
作为管理企业的“人”:
首先应该建立共同的观念(共同愿望);
其次应该实现自我超越,即自觉地、终生地学习,使企业和个人同步发展 ;
另外应该建立以个人带动全体的团队形式的学习环境 ;
以及克服某种有害于学习的思维定市式,
例如实用主义或局部、分散的学习习惯,等等 ;
2009-8-5 62
总之,思维观念的改变决定学习的效果与结果;
其完整的概念是:
为什么要学习?怎样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
【 强调 】 以系统地、整体式地、动态地和互动式的思维方式取代传统方式进行学习;
此处的学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局部的自我完善与个人的进步行为;
而是作为企业体制与机制的组成部分;
2009-8-5 63
2,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一个全新的观念;
主要内容是:
知识库建设 ;
知识资源共享 ;
知识流通体系 ;
知识开发体系 ;
更好地利用知识资源 ;
2009-8-5 64
I,建设企业知识库可以形象地理解为,
企业进行知识加工的一个“车间” ;
或者用时髦的语言称之为,
“知识倍增系统” ;
其基本功能为,
① 实现知识共享 ;
注意,采取的措施可以有所不同,但出发点是,充分利用系统现有知识 ;
2009-8-5 65
或者说,
建立完善的企业知识体系 ;
基本内容包括,
对知识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作用的共同认知,即,建立有关学习型组织的先进观念 ;
知识的转化 ;
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
但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所谓操作与劳动技能 ;
更强调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 ;
2009-8-5 66
P391所谓自我激励就是通过学习建立企业与个人发展的动力源 ;
目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是,
企业与大学建立资源共享形式的知识库 ;
即与大学建立紧密型的直接联系 ;
其基点仍然是,
机制与体制的保障 ;
以上就是所谓知识共享的基本内容;
2009-8-5 67
在明确了知识共享概念之后;
第二个有关知识库建设的要点是:
② 知识流通;
类似于资本与资源的流通一样,知识的流通也会使其增殖 ;
原因在于知识在流通的过程中,不断地予以丰富与修正,于是其价值就不断提高 ;
因此,学习型组织应该为知识的流通建立机制与体制上的保障 ;
2009-8-5 68
再次提到机制与体制问题 !
从流通的定义可以直接理解知识流通的基本方式,
在企业内部建立知识市场,让知识在其中不断的交流 ;
其具体形式可以是前述所谓的“虚拟”操作,即利用互联网技术以保证充分的思想交流 ;
目前有的所谓专家知识库 (或称知识专家系统 )已成功应用 ;
2009-8-5 69
更大规模的企业知识库,
ERP系统 ;
——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交流场所 ;
交流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丰富、补充和深化知识运用的过程;
是一个流通、增殖的过程;
从体制与机制出发予以保障知识得以在企业内部“流通”,可以使得知识私人拥有的现象得以解决;
2009-8-5 70
③ 知识开发知识开发是建立在知识共享与知识流通的基础之上 ;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
知识开发不同于产品开发 ;
其着眼点是未来 ;
有关知识开发的理解要点,
首先:
仍然是“以人为本”;
人才的竞争在此进一步得以体现;
2009-8-5 71
在接触与涉及实际问题中学习 ;
特别是面对复杂事物和问题 ;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加快学习的质量与速度 ;
自觉地加大学习的难度 ;
也就是所谓增强工作的挑战性 ;
那种低水平循环和“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意识是必须刻意反对的!
实际上这也取决于竞争意识的加强;
2009-8-5 72
及时评估与监控;
也就是前述质量循环的,Checking”;
注意:
工作质量、广义质量;
实际上这也是机制与体制保障的具体措施 ;
显见,建设知识库是促进学习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
知识库建设理解关键,
知识的流通,知识开发,资源共享 ;
2009-8-5 73
II,组建企业知识联盟 ;
企业联盟的最高级形式 ;
实际上从前述建立伙伴关系的 ;论述中可以直接得到此结论 ;
实质,
使得知识的流通范围更加扩大 ;
需要指出的是,
流通的知识可以增殖的观念,足以克服由于狭隘观念引起的所谓“知识壁垒”;
2009-8-5 74
3,人力资源管理;
理解要点:
以企业或团队发展的事实带动人力资源的开发;
基本观念:
“人”是一种资源;
而不是企业的累赘或仅仅是劳动力;
关键在于:
资源是可以创造财富的!
2009-8-5 75
4,学习型组织的管理从体制和机制的具体手段与方法方面保证前述有关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设想得以实现;
对企业的重新打造使得企业已经与传统企业完全不一样;
是一种“再造”!
详情请学习 P399——402;
2009-8-5 76
对学习型企业的总结:
学习型组织是在市场变化速度加快,技术更新周期急剧缩短,以及个性化消费日趋凸显的趋势下产生的特殊的组织结构;
目的:
建立具备随动性快速反应的企业组织结构;
其基本着眼点是未来;
“学习”是企业必须具备的机制;
2009-8-5 77
学习型企业必须建立崭新的观念;
观念转变的关键是 ;
从重视产品竞争到重视能力竞争;
从个人发展到团队精神;
从权威等级链到价值流为导向的组织设计思路 ;
从重视“事”与“物”到重视人的管理;
2009-8-5 78
学习型组织必须建立崭新的管理方式与方法;
从传统运作到虚拟运作;
【 注意 】 虚拟工作方式必须达到具体结果;
从串行工程到并行工程;
从传统制造到敏捷制造;
——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时间要尽可能短,加大企业运转的灵活性;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集中体现在:
2009-8-5 79
扁平状的组织结构;
减少中间环节;
加快反应速度;
采用现代管理结构设计的原则;
采用灵活多变的工作方式;
现代化的学习模式;
关键:
主动地、跨越式地、多样化和多向的学习方法与方式;
2009-8-5 80
理解学习行企业的要点:
学习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须;
学习要靠体制与机制的保障;
学习型组织是现代管理理论与时间的系统化发展;
是以现代管理基础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进一步升华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