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8-5 1
第四章、系统经营决策
2009-8-5 2
第一节、经营决策一、经营决策基本概念与特点外界环境变化是客观存在的,“涨落是系统创新和进步的契机”,但必须对系统创新和进步进行控制;
经营决策则是在分析经营环境的基础上对系统控制目标体系进行的选择与抉择 ;
注意:引入系统工程概念后,企业管理的理论基础的具体体现;
2009-8-5 3
几个基本概念的统一:
系统与系统控制,系统控制与企业管理,系统控制与系统环境变化;
计划是经营决策的直接结果,即:决策形成计划;
经营决策的理解应臵重点于决策 ;
即:系统控制决策;
2009-8-5 4
进一步理解经营的定义:
形成系统(或企业)管理行为的各项决策的综合,包含了管理所有具体职能的综合效应。
决策的定义:依据客观环境条件约束,确定系统运行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与手段。
Key Words,具体职能 综合效应 客观环境条件约束 确定 具体目标 方法与手段通俗理解:拿主意!
进一步理解,经营是决策的综合,计划是决策的结果;
2009-8-5 5
理解重点:
经营决策是企业管理(系统控制)所有职能中最重要的职能;
经营决策的水平是评价企业管理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
经营决策的结果直接影响的企业的大政方向;
2009-8-5 6
二、经营决策原则与要求经营决策原则:
1,竞争原则:
主动、积极地参与竞争,即:欢迎竞争,不回避,不退让,
原因:外界环境的“涨落”是普遍客观事实,
是系统创新和进步的契机,
紧紧把握这一原则!
2,科学原则管理科学“五化”要体现在决策的全过程 ;特别注意科学方法的采用;
2009-8-5 7
特别强调:
科学方法仅为人采用的一种工具,也就是说:不能幻想有了科学方法就万事大吉,要强调人的因素。
3,检查原则权力部门均有独立决策的职责,又有必须自觉的纳入检查的范围义务;
科学决策的保障措施;
4,法治原则以现代管理的法治原则为基础;
2009-8-5 8
对经营决策的基本要求:
1,严格审批与审查程序
“兼听则明”!决策过程都必须在科学前提下反复论证才能定案。
防止人为失误,最大限度展现科学与民主;
2,客观决策任何决策都必须在充分了解环境约束状况,掌握信息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不能凭主观想象决策决策。只能考虑怎样满足环境变化的约束,而不能反之让客观条件满足自己。任何凭主观意志和一厢情愿的作法都必须坚决制止;
2009-8-5 9
建立、健全决策审批手续是客观决策的保证。
3,持续性决策不能仅仅满足一时的环境变化,而是要不断开拓。持续的科学决策旨在不断提高系统
(企业)素质,不断提高系统的势力与发展后劲。
显见,持续性决策是符合系统工程“全时空三原则”;
2009-8-5 10
4,高素质者决策在现代管理民主性论述中,曾涉及系统资源所有者有权参与决策,但该参与是有其意志的人格化代表具体实行的。为保证上述决策原则与要求的贯彻,决策人必须是系统资源所有者的人格化代表中具有较高素质的优秀成员。
尽管不断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能有力地促进科学决策,但决策者本身的素质在经营决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些素质因包括:科学知识,观察分析能力,
信息捕捉能力。判断能力,丰富的经验以及较高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等个人因素。
所以 MBA必须跨出学校两年以后才能报考!
2009-8-5 11
决策层必须具备高素质!
现代市场竞争和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主要是决策层素质的竞争!
经营决策的基本程序:
2009-8-5 12
三、企业经营决策的特点( P189)
综合性决策;
总体性决策;
最高级决策;
强调:
现代系统控制工程 ASM模式所要求的:
严格的执行程序;
2009-8-5 13
四、决策类型( P189)
所谓决策均为在特定条件下对未来环境变化进行确定。
因此,决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就成为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
据此,决策类型最重要的是对决策 进行 风险评估;
有关决策的地位和决策层的类型请参见
( P190);
2009-8-5 14
此处重点讲述与市场经营环境条件有关的内容:
即所谓条件性决策;
三种决策中,确定性决策已不多见;
不确定性决策与风险性决策的实质是一样的;
所谓不确定性决策意指对未来环境条件的变化无法确定,实际上就是存在风险;
2009-8-5 15
几个重要定义:
1,风险:
因客观环境的变化超出了决策时所确定的程度,由此造成执行决策过程或结果的失败。
2,风险的来源:
决策的风险来自于客观环境中的某些不确定因素,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2009-8-5 16
3,风险价值:
即对风险进行的一种评价指标;
注意:风险量化是进行风险性决策的必备条件。
所谓风险价值是指决策失败对系统造成的损失的量化数值;
也可以理解为冒着可能失败的风险执行决策所必须获得的额外利益;
2009-8-5 17
决策风险价值的具体计算:
1,先计算系统在两种情况下的获益(一般以货币形式表示)之间的差值:即环境变化最理想时与环境变化最恶劣是的极端状况下,
系统(企业)获得的最大收益与蒙受的最大损失之间的差值;
此处暂不涉及具体计算,原因在于我们讲授的是“管理”而非“企业管理”,现在假设该差值与定为 Qf;
称之为决策期望值;
2009-8-5 18
2,估计未来事件所发生的概率;
预定的环境变化(不管好坏)是否一定会发生?
运用概率的原则予以估计;
对未来事件是否发生进行概率计算得出发生概率 P;
估计方法 —— 专家意见法;
2009-8-5 19
风险价值:
风险价值( Q):
Q = Qf × P ;
式中:
Qf,决策期望值;
P,未来事件所发生的概率;
量化风险是现代管理的科学方法之一;
2009-8-5 20
五、经营决策程序(参见 P192)
是否执行程序化决策是传统管理与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区别;
回忆 ASM模式“三严” 要求中的“严格的执行程序”;
为什么要执行程序化决策?
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得出结论;
实现前述科学决策的原则与要求;
2009-8-5 21
系统全目标体系 外界环境变化 有关信息拟定备择方案评价备择方案方案取舍实施方案的方法手段方案实施计划注意:全目标体系与目标的区别;经营决策具体程序
2009-8-5 22
决策一般程序:
1,分析并提出问题;
注意:环境的“涨落”是客观存在的,且将在系统内部引起 响映;
但该响映应该是受控的;
所以发现的问题依据是建立在分析环境的
“涨落”基础之上;
分析的对象:环境,涨落”引起的系统响映是否破坏系统的平衡运行;
以及预定控制目标是否偏离;
2009-8-5 23
注意:分析问题的依据;
外界环境“涨落”与系统内部变化;
适应与否!
2,确定目标;
确定具体的系统运行控制全目标体系;
强调:此处全目标体系仍然与前述相同;
只是更为具体;
注意:不能是简单的多目标组合;
2009-8-5 24
3,拟定方案即拟定备择方案;
具体要求:
整体性强的成套方案;
互斥性强,即多种方案之间不能兼容;
可操作性强,此处不再是抽象方案而是具体实施方案;
2009-8-5 25
4,方案选择决策的重点事务;
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备择方案进行评价与取舍;
注意:综合运用;
在一般情况下,所有的备择方案均不会完全理想,评价与选择的原则是:
两利项较择其重,两害相比择其轻;
2009-8-5 26
5,拟定实施计划包括计划本身和实施方法与手段;
计划出台标志决策程序结束;
程序化决策的优点:科学、严谨、细致,
最大限度地防止主观意想和人为失误;
所有程序都必须贯彻前述经营决策原则与要求;
下面将就几个关键环节进行论述;
2009-8-5 27
第二节、市场环境调查确定外界环境“涨落”的具体内涵;
决策的依据;
科学决策的前提;
有关企业经营环境的内容请参考企业(系统)特性部分;
重点介绍市场调查;
2009-8-5 28
一、系统外界环境分析对企业而言就是经营环境分析;
相对于系统开放型界面,外界环境概念实际上与内部环境相互渗透与覆盖,形成综合环境;
对于企业而言,外界环境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所谓“市场环境;
书中 P( 162)所述环境因素构成市场环境的主要因素;
2009-8-5 29
1,市场调查的实质;
根据系统工程的全时空三原则;
对外界信息的反映控制;
外界信息的搜集与处理;
实际上,所谓的市场调查就是系统运行控制所需外界信息的搜集与处理;
采用现代系统控制技术的观念对所谓市场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也涉及思维方式的转变与建立;
2009-8-5 30
所谓市场变化就是供求关系的变化;
2,市场变化规律的了解与掌握;
I,供方规律;
供应总体能力的组成;
注意前述行业特性;
对所从事的行业总供给量应有充分了解;
比如:全国乃至全世界机床行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2009-8-5 31
各主要企业生产经营特点;
市场总产量,销售量(总规模)等;
II,需求变化规律这是最重要的调查对象;
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呈波浪型变化的;
根据大量统计数据的出结论:市场变化呈现周期性规律;
分为:
2009-8-5 32
复苏期:
市场总规模较小,企业销售额低,生产能力过剩投资较少;
但市场的总规模是呈现扩大趋势,导致企业的销售额与利润的增长;
扩张期:
上述因素导致投资规模的不断增长,各行业与企业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从而使市场进入扩张期;
扩张期是企业的黄金时期;
2009-8-5 33
衰退期:
扩张期的繁荣使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造成物价的上涨与利润的降低;
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使的供大于求,生产能力过剩,导致企业减少生产规模,使得市场需求量减少,从而引起经济衰退;
这就是经济变化的周期性,是市场分析首先要掌握的;
怎样才能对市场变化的周期进行掌握?
2009-8-5 34
市场规模
T
2009-8-5 35
关键参数(?):
能反映市场需求与总体经济状况的相关变化参数;
例如:
人均 GDP对应的某种商品的需求强度与绝对数量;
经济总规模对应的特定商品的需求总量;
注意:统计历年(一般大于 5年)的原始数据;
2009-8-5 36
二、高新技术时代的市场调查高技术时代的经济增长特点是什么?
经济发展由数量规模型模式向质量效益型模式转换评价参数,先介绍所谓三高产品概念:
高技术产品 —— 高技术代表领域:新能源,
新材料,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航空航天,
海洋开发,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
高附加值产品 —— 知识附加与资本附加;
高度加工产品 —— 加工深度;
2009-8-5 37
评价指标为:
三高产品在经济发展总产出中所占比例;
原因,经济发展由资源累积、资本累积向知识与科技累积发展;
这就是经济发展由 质变转换为量变 ;
每一个行业都必须有自己的评价本行业经济发展量变的指标;
结论:了解市场要了解其规模和结构;
2009-8-5 38
举例 1:
湖南省某县的经济发展历程;
产品变化历程:生猪 → 生猪肉 → 普通猪肉制品 → 高级猪肉制品 → 皮革、猪鬃 → 皮革、
猪鬃制成品 → 生物工程制品;
经济发展模式:自然资源累积 → 资本累积
→ 科技与知识累积;
其变化趋势可以通过物流价值系数(综合反映出来;
2009-8-5 39
举例 2
江苏仪征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
初级阶段:农业经济,简单农产品;
发展阶段:大规模基本建设;
经济发达阶段:化钎制品;
上述事例是通过物流技术得出的结果;
思考题:怎样考察机械行业商品科技含量的变化,及其市场总量构成的影响变化?
2009-8-5 40
结论,
当前科技时代市场需求变化应将市场分析的重点臵于:
由知识积累而导致的市场质变;
即:“三高”产品在总量中的比例;
了解市场变化规律的实质:
市场总规模;
注意:科学的程序化分析与传统的分析具有本质的区别 —— 评价数据化;
2009-8-5 41
市场规模与结构;

2009-8-5 42
第三节、决策方法系统管理的基本模式是所谓:
I(信息) — S(系统) — C(控制)模式这一点前面已经论述过,此处再强调。
而决策的基本模式则为在全目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
注意此处的关键词:全目标体系 信息处理回忆全目标体系概念。
在此原则上的决策应建立在对外界变化的分析和信息处理上。
2009-8-5 43
有关决策方法的理解要点:
目前成功运用的经营决策方法不下几百种,任何人均不可能一一列举;
P( 194)所列仅为企业经营决策方法一部分;
决策方法随时间推移不断地推陈出新,今天是正确有效的决策方法,明天就可能变为谬误;
关键在于掌握确定方法的有关原则、总结出各类方法的实质、要求与方式;
不要以为有了正确的科学方法就万事大吉;
方法是靠人来掌握的!
2009-8-5 44
对决策方法的总体描述:
由谁来运用这些方法?
介绍所谓“专家意见法”( P179);
该方法的实质是:
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时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综合运用科学的方法与人的智慧与能力进行科学决策;
这一点比方法的选择更为重要!
后续课程将详细介绍专家意见法;
2009-8-5 45
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归纳为两大类( P177— 186):
1,定性分析法对未来特定事物发展变化状况的性质,针对具体对象进行的分析;
基本上依据决策者的主观努力作出顶性评估,其结果一般是呈现文字说明形态;
偏重于方向性和趋势探讨;
为深入分析提供理论性指导;
结果较为抽象,可操作性较差;
2009-8-5 46
2,定量分析法将自然现象转化为数学模型,采用数学分析方法建立函数表达式将具体问题 量化,对结果进行数值性评估;
可表明单个变量变化时对其它变量影响的数量值;
结果具有可比性;
直接揭示客观事物变化的强弱程度;
直接揭示变化因素对分析对象期望值影响的数值大小和具体差异;
但不时所有事物均可理想量化;
不易作趋势性、方向性探讨;
2009-8-5 47
定量分析有许多优点,
有条件时应尽量采用;
但建立数学模型时必须加以理论和方向性指导,因此定性分析不能排除;
二者相辅相成,综合运用,各自发挥优势;
2009-8-5 48
介绍较为几种常用决策方法:
1,专家意见法( P178):
该方法的实质是向专家索取对未来事件的分析结果。具体方法为:
1)、人员选择什么样的人才算专家?
知识面广,学术造诣深,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人选;
2009-8-5 49
【 注意 】 专家并不等同于高职称和高学历,而是对所要预测的对象有相当丰富的研究与实践;
专家人选的确定是该方法成败的关键!
人数一般为 10— 30人较为合适。
2009-8-5 50
II,专家对事件的分析与评价必须是,背靠背,的!
最大限度地排除各种人为大干扰,减少先入为主的个人偏见,确保充分的思想交流,避免由于权威和地位等差异而产生的影响,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表意见;
III,具备掌握相关信息的条件;
IV,反复若干次,以增强结果的分布效应;
实质:
向专家索取系统信息处理的结果;
2009-8-5 51
2,主观概率法主观概率是将风险量化的一种实用型分析方法;
顾名思义:主观即为由分析者自己对事物进行评价;概率则为一种估算;
当然此种估算不是无的放矢的,是由估算者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决定的;
由此可见主观概率也必须由专家得出;
结果:未来事物发生的概率;
专家意见法与主观概率法往往综合运用;
2009-8-5 52
举例说明:
例:如前述对未来事件发生概率的评估,
交由 30名专家组成的 6个小组进行概率计算,
每个人分别计算然后取小组结果,具体结果如下:
2009-8-5 53
A B C D E F Σ
1400 0.2 0.1 0.4 0.1 0.3 0.3 1.4
1800 0.5 0.3 0.3 0.5 0.4 0.5 2.5
2200 0.3 0.6 0.3 0.4 0.3 0.2 2.1
1 8 4 76 122 2 0 0521 8 0 0411 4 0 0 )(Q
即为专家采用主观概率法得出的决策结果 ;
2009-8-5 54
3,量、本、利决策 P( 194)
属于量化分析的基本方法;
常用于企业既定生产计划和产量确定;
实施前提:
宏观决策确定之后,即产品确定之后;
基本原理:
企业成本分为两大类: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2009-8-5 55
固定成本:
不随销售额变化的成本;
俗称经营成本,例如:
广告费,行政性收费,科研费和专利使用费等;
可变成本:随销售额变化的成本,例如:
原材料、动力、第一线生产人员工资等;
所谓量本利分析方法的基点是确定所谓盈亏平衡点 —— 利润为零时对应的销售额(产量);
2009-8-5 56
图( 6— 2)分析:
固定成本表现为一条水平直线;
可便成本则为一条以固定成本为基础的上升曲线( 不一定为直线 );
生产经营总成本就是两条曲线的叠加;
同理,销售收入与销售良的关系也不一定是线形关系;
所谓盈利在图中意味着销售收入高于总成本(图中竖线表示的区域);
2009-8-5 57
显见,盈亏平衡点是盈利的起点,亏损的终点;
盈亏平衡点所对应的产量(销售额)
)( VCP
F
X
0
此式运用的基本前提是:销售价格为定值,
实际上随着销售量的变化销售价格亦会波动,
因此量本利分析也要进行动态分析;
2009-8-5 58
再次强调:
根据现代管理的人本原则推断,科学的方法必须由人来运用;
例如:关于销售额与总成本(包括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之间的关系就不是简单的线形关系;
量化分析必须结合定性分析才能得出客观、
科学的结论;
而后一种方法必须依靠人的素质;
2009-8-5 59
第四节、企业计划体系前面已经强调过,计划是决策的结果;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决策形成的应该是所谓计划体系。从现代管理的角度出发,
计划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
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计划管理的实质是依据控制论的理论,
对系统所有单元、运行过程、运行环节和系统控制人员的活动实施计划控制与总体协调;
2009-8-5 60
1,全面计划管理的特点:
I,内容全面这其中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涉及的领域全面 — 不仅仅局限于计划专门机构;
手段全面 — 不但有目标,而且有保障体系,
评价体系和监控体系;
2009-8-5 61
II,过程全面时间性含义 — 即连续性;
类型含义 — 即所谓条理性;
III,全员参与系统全体成员均须在计划控制的范围内行事,以系统总目标为准规划自身计划控制;
全员参与也是体现系统控制(企业管理)
民主性的具体手段;
2009-8-5 62
2,计划管理职能
I,超前性预先谋划必须超前,即体现所谓预见性职能;
II,整体性处理矛盾的基本前提;
III,可行性解决先进性与现实性的矛盾;
不体现先进的计划体系不利于系统发展与创新;
脱离实际的计划体系有可能有损于系统现实利益,挫伤系统发展的积极性;
2009-8-5 63
二者之间的关系为:
在现实的基础上尽可能作到先进;
IV,连续性;
V,协调与平衡协调的含义:资源利用的控制;
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能均摊资源;
2009-8-5 64
3,计划体系计划主系统与分系统,执行系统与辅助系统,计划运行系统与保障系统的有机结合;
【 注意 】 此处又提到“有机”结合 — 逻辑性与必然性的联系;
考虑到决策风险和采取预防措施的计划体系应包括两种基本类型:
Key Words:计划体系 采取预防措施基本类型;
2009-8-5 65
I,弹性计划:
根据未来环境的变化可能性采取的预见性计划体系;
同时制定三套计划:激进性、基本性和保守性计划;
注意理解“套”的基本含义 — 体系的体现;
有备无患,应变能力强,不会因未来变化超出预见而手足无措;
2009-8-5 66
II,滚动计划定期调整型计划体系;
远粗近细,不断滚动;
第 n年计划(具体) 第 n+1年计划(较粗) 第 n+2年计划(较粗)
第 n年执行情况计划调整环境变化计划与实际差异系统条件变化第 n+1年计划(具体) 第 n+2年计划(较粗) 第 n+3年计划(较粗)
2009-8-5 67
4.现代计划管理技术之一网络计划技术:
计划管理的科学方法 ;
即所谓关键线路法 (CPM);
基本概念,数理统计与网络分析 ;
以计算机为控制主体手段 ;
其是以时间序列为主线进行的控制 ;
Key Words:
方法 计划控制 网络分析
2009-8-5 68
网络计划技术基本概念:
即所谓网络图分析;
I,网络图基本概念:
表示计划时间进程的图;
将计划可以分解为若干具有某种逻辑联系的分项 (工作或事项 );
即建立网络模型并分析其时间关系;
网络模型的组成要素(参见 P207,F6—
— 4),
2009-8-5 69
① 事项 (结点 ):
仅具备抽象的时间分界“点”性质 ;
同时也是逻辑性分界的图形基本要素;
② 工序 (序列 ):
实质性 部分,是具有 功能要素的过程 ;
此处的所谓“功能要素”是指针对资源、
资金、人力和时间的作业;
也有所谓虚事件,仅表示过程之间的 连接与 逻辑关系,不具备资源、资金、人力等功能要素;
2009-8-5 70
7
53
2
1
4
6
A
B
C
D
E F
G
H
K4 6
8
9
5
4
3
7
4
2009-8-5 71
③ 路线:
对具体活动、事件和作业的说明与描述;
由节点,工序组成的计划活动的路径;
II,网络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 起点与终点的唯一性;
② 单程性;
③ 主次线路(或称虚实线路);
④ 结点分叉;
⑤ 编码单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尤其如此);
2009-8-5 72
注意:网络绘制关键是明了整体活动性质与特点,即充分了解对象;
绘制计划网络的前提:
充分了解与掌握整体活动与分部活动的内容与性质,明确相互的逻辑关系例如:
制造与装配的关系;
安装与调试的关系;
销售与服务的关系;
2009-8-5 73
III,网络图的绘制;
理解要点( F6— 9):
之所以分成 8项作业是由逻辑确定;
A,B事件均不跟在任何事件之后;
可以判定其均出自于起点,分别指向节点
2和 3;
A事件后紧跟 C,D,E事件,B事件后面也紧跟事件 E;
关键问题在于:
E事件是起始与节点 2还是 3?
2009-8-5 74
光凭此时的信息还不能确定!
继续分析
C事件后紧跟 F,G; D和 E事件后面均紧跟 H,结论,C事件的终点处(定为 4)应该有两条事件线分出,而 D,E则指向共同的节点(定为 5),也就是说,D事件可能是由 3
指向 5,也可能是由 2指向 5,但 E事件只能由
3指向 5;
假如 D事件是由 3指向 5,则 3,5之间就有两个事件,如此则不符合原则 ③ ;
结论,D事件只能是由 2指向 5;
2009-8-5 75
即,D事件起始于节点 2;
同理,H事件是紧跟在事件 D,E,F之后,
由此可得出结论,H事件始于 5;
F事件后紧跟事件 H,而 H事件始于 5,因此 F事件指向 5,;
G,H事件后均没有事件紧跟,据原则 ①,
二者只能共同指向终点 6;
此时还可得出反推结论:如果 F事件是指向 6,则由于 6是终点,但 F事件后面还有事件
H,结论荒谬,即 F事件只能指向 5 ;
2009-8-5 76
综合上述逻辑推理,得出网络图( F6— 9) ;
该过程体现出过程的逻辑分析;
依据:
表( 6— 5,6);
该表是根据事件(作业)的具体过程与要求绘制的,
也就是说:绘制逻辑网络图必须懂行
2009-8-5 77
IV,网络关键路线的确定;
关键路线的确定取决于时间;
具体包括:
① 作业(事件)时间估算( P210— 211);
工序或作业时间;
注意书中所述方法的实质;
( 1)为较为宽余的方法;
( 2)为强调时间进度的方法;
2009-8-5 78
② 节点时间计算注意节点时间概念;
就是通俗所言“卡时间”概念;
其中有两个时间参数:
tES( j);
即后续事件的最早起始时间;
向后的开始时间;
注意,后续事件可能不止一个;
2009-8-5 79
明却形象含义则计算很好理解;
如(图 6— 9):
节点 2的 tES由节点 1的 tES加上 A的作业时间即可得出;
注意最大原则;
其实所谓最大原则也是一种逻辑推理;
同理可自行理解 tLS ;
注意形象理解与抽象定义相结合,即:
2009-8-5 80
TES:前工序的完工时间;
TEF:前工序完工时间加上本工序作业时间;
TLF:从起点至此的最迟时间;
TLS:作业最迟何时开始,通俗地讲,就是所谓“到计时”;
显见,所谓的时间参数必须依据具体要求而定,相同的作业由于要求不同其时间参数也不同;
2009-8-5 81
时间参数的计算结果就是所谓作业时间表( F6— 7);
③ 关键路线确定;
机动时间为零意味着时间无富裕,即所谓
“无机动”或称“不允许机动”;
通俗地讲:最迟何时开始与最早何时开始,
中间的时间即可用于机动;
即:机动时间 = TLS ― T ES
将机动时间为零的作业连接即为关键路线,
或称控制路线;
2009-8-5 82
关键路线就是机动时间为零的路线;
机动时间为零意味着时间无富裕,即所谓
“无机动”或称“不允许机动”;
确定“关键路线” 的关键:
如何确定计划执行时间,如何卡时间完成计划,如何卡关键程序(作业)完成计划;
注意书中机动时间计算的实质;
前工序与后工序是否在时间上紧密衔接;
2009-8-5 83
网络计划法一般用于生产计划与工艺流程设计;
严格地讲,所谓网络计划法仅是一个工艺时间与关键线路确定的具体方法;
即:
从时间的要素出发如何制定计划;
如何执行计划;
如何完成计划;
2009-8-5 84
5,决策结果(计划)的性质:
所谓决策是对未来事物的变化进行预测,
以及确定应该采取的最佳系统控制方案。
但既然是预测,就不能保证结果与未来事件真实状况完全吻合,任何科学方法均存在局限和误差。
计划决策的结果本身具有下列特性:
2009-8-5 85
I,科学性结果的形成过程具有相关的科学依据与方法,确定结果的过程依照严格的科学程序;
II,局限性该结果只有在特定的条件和时间范围内符合未来事物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决策结果对未来的变化具有时间和条件的依赖性,
不能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所谓局限性是指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2009-8-5 86
III,统计性统计性意味着存在着一定误差。误差可以由两部分组成:
原理性误差 — 决策方法本身的偏差;
实际性误差 — 主观与客观之间的误差;
问题在于误差是否能够被接受;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09-8-5 87
形成经营计划意味着决策程序的结束;
经营决策是系统控制的一项重要职能,请同学们重点理解计划与决策之间的关系,有关原则与要求,结合书中的论述,领会现代管理中的决策职能的要点。
Key Words:
决策 原则 要求 计划 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