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小学环境教育
第一节 中小学环境教育现状
第二节 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意义
第三节 小学环境教育
第四节 中学环境教育
第一节 中小学环境教育现状
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中小学环境教育发展不平衡;
2、中小学的环境教育还没有制度化;
3、中小学环境教育还缺乏专职教师;
4、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教育形式即教育活动
和学科教学未能很好的结合起来;
5、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资金缺乏。
一、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现状
二、国外中小学环境教育现状
1、以多种形式把环境教育纳入中小学
课程;
2、注意培养中小学学生的环境保护技
能;
3、对原来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4、注重环境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
第二节 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意义
一、中小学环境教育是进行国情教育、增强
国民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环境教育可使中小学学生客观的、全面的
了解这些国情,认识到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
而使他们对环境保护有一种迫切感和责任感。
二、中小学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中小学环境教育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
容;
环境教育既是科学知识的教育,又是国家的方
针政策和社会公德的教育。环境教育的核心内容是
尊重自然,认为人类与自然应当建立起一种平等、
和睦、协调、统一的新型关系。良好的环境道德是
较高的环境意识的体现。
第三节 小学环境教育
一、小学环境教育的目的
目的, 培养学生认识环境、热爱环境、自觉的保护
环境的意识,获得一些浅显的环境知识和环保技能,
初步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增强环境意识,养成保护
环境的行为习惯等。
二、小学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教学方法
小学环境教育的途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在自然课、社会课的教学中渗
透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它是小学环境教育的主要
内容。
课外活动是指通过理论讲座、时间活动(如参观、
考查等)等形式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它是课堂
教学的必要的补充。
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
1、灌输法
2、观察法
3、考查法
4、实验法
5、讨论法
三、小学环境教育的内容
1、小学生应具备的对环境的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
( 1)欣赏自然观的美,愿意亲近大自然;
( 2)关心、注意和爱护动植物;
( 3)意识到动植物也是珍贵的小生命’对受到伤
害和破坏的动植物表现出同情心;
( 4)喜爱整洁的环境;
2、小学生应具备的环境技能
( 1)运用各种感官观察环境,学会思考、倾听、讨
论;
( 2)提出有助于了解环境并开展简单调查的环境问
题;
( 3)进行简单的调查和设计,从常见的信息来源搜
集有关的环境信息;
( 4)对信息进行评价、组织和解释,通过模型描述
各环境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3、小学生应具备的环境知识
环境教育要帮助学生理解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理解需要以各科课
程的相关知识为基础,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和政
治四个方面。
( 1)自然层面上
A、辨认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变化,欣赏各种自然
环境的特点;
B、知道各种生命形态的物质和能量需求及其对
生存环境的适应方式;
C、知道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居住空间和资源;
D、理解自然环境中物质和能量流动过程及其特
征;
E、了解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现象,知道环境
保护的重要性。
( 2)社会生活层面
A、知道我国和世界现在的人口数量,了解我国实
行计划生育的国策对发展与环境的影响;
B、知道作为人类需要的衣食住行因地区、文化等
不同而存在的差异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C、知道几种普通的休闲娱乐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 3)经济和技术层面
A、认识日常生活常见的一些技术及其作用;
B、意识到科技社会给人类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
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C、理解经济发展需要合理利用资源,并与生态环
境相协调。
( 4)决策与参于层面
A、就环境问题表达并检验自己的观点,知
道参与解决某个特定环境问题的方式和途
径;
B、通过参与到解决自己选择的与家庭及周
围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懂得基本的个人
和集体行为技能;
C、对自己作为公民具有的能力充满自信,
并且敢于对行动效果承担责任;
D、认识到人类社会有必要建立并通过政
府和经济体制来维持秩序和控制冲突等
第四节 中学环境教育
一、中学环境教育的目的
1、使学生理解环境的复杂结构;
2、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环境价值观;
3、使学生参与解决环境问题;
二、中学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1、中学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
A、在相关的学科教学中进行环境科学知
识、技能及环境道德的渗透教育;
B、单独开设环保选修课;
C、开展有关环境教育的课外活动。
2、中学环境教育中比较广泛的教学方法
( 1)启发式讲授的方法;
( 2)观察和实践的方法;
( 3)讨论的方法;
( 4)演示的方法;
( 5)实验的方法。
三、中学环境教育的内容
1、中学生应具备的对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
( 1)赞叹大自然的和谐;
( 2)表现出对身边环境的责任感;
( 3)表现出对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紧迫感,对人类
对大自然的破坏表示痛惜;
( 4 )愿意追求与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活方式;
( 5)有积极参加环保行动的强烈愿望;
( 6)真是大自然的和谐、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
性,珍视和敬畏自然存在的一切生命的尊严;
( 7)把维护自己周围环境的优美作为生活的重要
追求之一;
( 8)关注当地、国家和世界的最新变化所造成的
环境影响,并表现出较高的环境敏感性;
( 9)在对人类与未来生存的反思的基础上,重新
定位人生与生活的追求与目标,从而构筑起促进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风尚与品格;
( 10)愿意运用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热请与智慧,
充满信心的参与环境的监测、保护与改善。
2、中学生应具备的环境技能
( 1)发现并解释有助于环境研究的问题;
( 2)就自己提出的问题涉及环境调查方案;
( 3)搜集、评价和组织环境信息;
( 4)分析和解释环境信息及其内在联系,依据解释
形成新的探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探究思路;
( 5)设计解决环境问题的行动策略,分析自己、他
人或团体行动可能取得的结果;
( 6)对所研究的社区、地方、国家、区域性或全球
性的环境现象或环境问题作出清晰的描述;
( 7)选择或设计开展环境调查的适宜规则或程序;
( 8)明确各种环境信息资源与各种调查类型的对应
关系,通过基本的逻辑推理评价各种信息的准确性
和可能性;
( 9)按照各类型的环境调查的要求组织信息和呈
现调查结果,运用多种形式描述或模拟环境现象,
对调查所依据的逻辑假设进行检验或论证,并在此
基础上提出新的探究问题;
( 10)在研究某个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制定改善环境
的行动计划、实施行动并及时评价。
3、中学生应具备的环境知识
( 1)自然层面
A、分析各种自然过程模式并探索这些自然过程的
成因,预测特殊自然现象可能带来的变化;
B、解释生命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传输、利用、存
储和转化的自然过程,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过程的
干扰和基本的恢复措施;
C、解释生物的遗传和进化的特征、知道不同物种对
生境有不同要求,理解各种生物通过食物网互相联系
构成生态系统;
D、知道一些物种濒危或者灭绝的原因,探讨物种灭
绝可能造成的后果;
E、知道自然界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解
释一些环境污染事件的物理和化学的过程;
F、理解影响地球表层的主要自然过程,特别是规模
较大的持续时间较长的自然过程,以及随之产生的地
球环境特征;
G、解释生境变化、如空间的破碎和范围胀缩,氧气、
光照等自然条件的波动对动植物种群的影响;
H、知道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
类生产和生活的意义;
I、理解生命环境是由彼此相互联系的动态系统组成,
这些系统通过物质和能量相互作用而彼此连接。
( 2)社会生活层面
A、了解人口问题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了解影响人
口问题的众多因素;分析人口剧增对维护生态平衡
的干扰;
B、了解不同地区和国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不同生
活方式,并分析这些不同生活方式与环境之间的相
互关系与相互作用;
C、了解不同民族、地区和国家在休闲方式方面的差
异及其对环境的不同影响;
D、分析人口控制与人权保护之间的关系;
E、探讨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之间
的关系;
F、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休闲与环境之间和谐
辩证发展的认识和处理。
( 3)经济和技术层面
A、知道技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它的成果实行产品或新工艺的发明;
B、了解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技术给自
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
C、认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发
展不能超越环境的承载力;
D、了解技术在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
挥的作用及其影响;
E、了解到技术给一部分人带来利益的同时,有可
能损害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知道误用和滥用技
术会破坏环境;
F、理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 4)决策和参于层面
A、和同学讨论各自看问题的角度,依据不同来源
的信息和清晰的推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B、辨别公民在经济、政治和法律范围内可采取的
改善或维持环境质量的行动;
C、能够把自己看作是社区中扮演积极角色的公民,
计划、实施并评估环境行动;
D、能够识别当地社区和区域的政治经济特征、描
述这些政治经济体制及其执行者对当地环境决策
的影响;
E、描述个人和团体如何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采取
行动,分析行动产生的影响和带来的变化;
F、交流、评价并澄清个人对环境问题以及处理这
些问题所持观点;
G、考虑在特定情况下是否有必要采取环境行动并
参与其中,能与同学合作学习和规划解决环境问题;
H、知道如何根据某个环境问题的调查和分析,在
个人和团体权力范围内采取与自己能力和责任相一
致的行动;
I、讨论就某个环境问题采取公民行动可能产生的
影响,从目标、伦理观和更广义的社会目标等方面
评价行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