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固体干燥
14.1 固体去湿方法和干燥
1,物料的去湿方法化工生产中的固体原料、产品或半成品为便于进一步的加工、运输、贮存和使用,常常需要将其中所含的湿分(水或有机溶剂)去除至规定指标,这种操作简称为"去湿"。"去湿"的方法可分为以下三类:
(1)机械去湿当物料带水较多时,可先用离心过滤等机械分离方法以除去大量的水;
(2)吸附去湿用某种平衡水汽分压很低的干燥剂(如CaCl2、硅胶等)与湿物料并存,使物料种的水分相继经气相而转入干燥剂内。
(3)供热干燥向物料供热以汽化其中的水分。供热方式又有多种。工业干燥操作多是用热空气或其它高温气体为介质,使之掠过物料表面,介质向物料供热并带走汽化的湿分,此种干燥常称为对流干燥,是本章讨论的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讨论以空气为干燥介质、湿分为水的对流干燥过程。
2,对流干燥的特点
(1)对流干燥流程:

如图14-2所示,湿空气经风机送入预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送入干燥器与湿物料直接接触,进行传质、传热,最后废气自干燥器另一端排出。
干燥若为连续过程,物料被连续的加入与排出,物料与气流接触可以是并流、逆流或其它方式。若为间歇过程,湿物料被成批放入干燥器内,达到一定的要求后再取出。
经预热的高温热空气与低温湿物料接触时,热空气传热给固体物料,若气流的水汽分压低于固体表面水的分压时,水分汽化并进入气相,湿物料内部的水分以液态或水汽的形式扩散至表面,再汽化进入气相,被空气带走。所以,干燥是传热、传质同时进行的过程,但传递方向不同。
传热
传质
方向
从气相到固体
从固体到气相
推动力
温度差
水汽分压差
(2)干燥过程进行的必要条件:
①湿物料表面水汽压力大于干燥介质水汽分压;
②干燥介质将汽化的水汽及时带走。
为确定干燥过程所需空气用量、热量消耗及干燥时间,而这些问题均与湿空气的性质有关。为此,以下介绍湿空气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