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
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了商品经济基本规律和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剩余价值理论,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使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必胜信心。
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以及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一、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
(一)雇佣劳动制度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有实现方式
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一种剥削制度,同历史上存在过的其他剥削制度相比,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但其显著区别在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实现方式。奴隶制度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是通过奴隶完全丧失人身自由、沦为奴隶主的财产的方式实现的;封建制度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是通过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和土地依附实现的;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则是以具有人身自由的雇佣工人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的方式实现的。
劳动力即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其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者不能象奴隶和封建农民那样隶属于别人,必须有人身自由,拥有劳动力的所有权,可以自由地处置自已的劳动力;二是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生产资料乃至生活资料,自己无法进行生产,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这两个条件,最初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加速了这一进程,造成了直接生产者农民大批地与其生产资料相分离,并在雇佣劳动制度下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重新结合。
同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者是劳动力的载体,劳动力的生产以劳动者的生存为前提。而劳动者要生存,就需要吃饭、穿衣、居住等相应的消费资料。所以,劳动力的价值首先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其次,劳动者会衰老、死亡,为了使生产过程继续下去,需要源源不断地补充新的劳动者。因此,劳动力的价值还要包括劳动者繁殖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最后,劳动者要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以满足社会生产的技术要求,这也需要花费一定的训练教育费用,这种费用也包括在劳动力的价值当中。总之,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还受到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劳动力价值是不同的;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劳动力价值也是不相同的。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劳动者必要的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增加,质量和结构也会变化。不过,在一定国家的一定历史时期,必要生活资料是一个可确定的量,它是确定劳动力价值的标准。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最大特点表现在它的使用价值上。一般商品在被消费和使用的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随之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劳动者进行劳动的过程。作为具体劳动,劳动者的劳动创造某种使用价值;作为抽象劳动则创造出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来。资本家通过对劳动力的使用,不仅能收回购买劳动力商品时预付的价值,而且还能无偿得到增殖的价值。这个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而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也就是资本。因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就必须先垫付资本,一部分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另一部分用于购买劳动力。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它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那部分资本和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和改变物质形态,生产出新产品。生产资料的价值是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尽管转移的方式不同,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有的是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但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而不可能形成新增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支付的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在生产过程以外消费掉了。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的一部分来补偿的。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厂房、机器、设备、商品、货币等。然而这些物本身并不一定就是资本,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当生产资料成为获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是资本。所以,从本质上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它体现着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即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惟一源泉。第二,它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既然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带来的,而仅仅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因此,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应当从全部资本中抽去不变资本,仅考察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叫做剩余价值率,如果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m表示剩余价值,v表示可变资本,其公式为m′=m/v。剩余价值率所表明的是劳动力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和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因此又称为剥削率。
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再生产劳动力价值即可变资本的价值,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即: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有密切的联系。根据m′=m/v,所以m=m′v。显然剩余价值量大小取决两个因素:一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二是可变资本量的多少。在可变资本不变时,剩余价值率越高,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在剩余价值率不变时,可变资本量越大,剩余价值量就越多。
(三)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从现象上看,雇佣工人在资本家的工厂里劳动一天,资本家就付给一天的工资;劳动一个月,资本家就付给一个月的工资;或者按照生产的合格产品件数付给工资。这样,就给人们造成一种假象,好像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而不是劳动力,工人的全部劳动都得到了报酬。资本家支付的工资似乎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其实,劳动力和劳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资本家同工人的买卖关系中,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能成为商品的只是劳动力,劳动根本不能成为商品。这是因为:第一,如果劳动是商品,它就应该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但是,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那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这种同义反复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第二,如果说劳动是商品,那么它就应该同其他商品一样,在出卖之前就已独立存在。但雇佣工人的劳动不能独立存在,劳动要取得存在的形式,就只有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这只有在生产过程中才能实现。但工人和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发生交换关系时,工人还没有进行劳动,当然也就不能把尚不存在的劳动拿出去出卖。第三,如果劳动是商品,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会导致违反价值规律,或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的基础。因为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资本家应该支付给工人全部劳动形成的价值。这样一来,资本家就得不到任何剩余价值。没有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如果按照不等价交换,则又违背了价值规律。第四,如果劳动是商品,就等于说雇佣工人出卖了不属于自己的商品。因为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它是在劳动过程开始以后才存在的。但是,当雇佣工人在资本家的工厂里进行劳动时,劳动已经归资本家所有,受资本家支配了。工人也就无权把已经不归自己所有的劳动作为商品出卖了。由此可见,劳动不是商品,它没有价值或价格。
实际上,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这种能力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时才是劳动。劳动力的存在以健康人的生存为条件,而劳动的实现则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为条件。劳动不是商品,但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则可以成为商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工人在出卖劳动力时,同任何商品出卖者一样,实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同时让渡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让渡进行生产劳动能力。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工资在现象上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所以,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二、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具体办法有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也就是指在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通过工作日的绝对延长来提高剩余价值率的生产方法。资本主义制度下,在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就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本家总是力图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此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榨取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意味着工人在同样工作日时间内支出了更多的劳动量,实际上等于延长了工作日。这是一种变相地延长工作日时间的隐蔽形式。
工作日的最低界限不能少于或等于必要劳动时间。若没有剩余劳动时间去生产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就不复存在。因此,工人的工作日时间必须多于必要劳动时间。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两个因素制约:一是劳动时间的生理界限,工人每天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于休息、吃饭等,以便恢复劳动力;二是道德的界限,工人在一天内总需要一定的时间用于家务活动、社会活动及文化生活。在这两个因素的制约下,工作日的现实长度取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上,这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延长工作日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受到工作日时间长度的限制,又容易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不能满足资本家追求更多剩余价值的贪欲。于是,资本家为了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剥削程度,就需要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种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就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所谓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为什么缩短必要时间就能够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呢?因为,在工作日时间一定的条件下,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意味着剩余劳动时间的增多,等于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因而能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怎样才能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呢?由于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价值由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所构成,这些生活资料价值和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要降低生活资料价值就必须提高这些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时,生活资料的价值中包括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这些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也会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生产资料和相关生产资料的价值,从而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在现实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从单个企业开始的。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使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只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因为,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决定于个别劳动时间。所以,单个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使生活资料价值降低,不能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不能产生相对剩余价值。但单个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它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然可以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因而就产生出超额剩余价值。所以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工人的剩余劳动。个别或少数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因为每个资本家都进行激烈的竞争,以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结果,少数企业不可能长期垄断先进生产条件,而独享超额剩余价值。当先进技术得到普及后,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此时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商品价值相应下降。原来的先进生产条件转化为一般的生产条件,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的差额将不复存在,从而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消失了。超额剩余价值在个别资本家那里消失,而整个资本家阶级却普遍获得了相对剩余价值。可见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主义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主义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却使相对剩余价值得到实现。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无论是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都是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量。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资本主义剥削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将工人的劳动时间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否则就不可能生产剩余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则是以工作日已经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为基础的,由此来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两种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期,由于生产工具没有重大变化,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加重剥削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当然,这两种方法不是互相排斥的,资本家总是尽可能地同时并用,以便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三)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就是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增殖资本的价值。资本家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决定性动机,就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都是以能不能获得剩余价值以及获得多少剩余价值为转移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劳动者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他们的个人消费,只有在保证生产剩余价值的限度内,才是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都是以获取剩余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实质上是分割剩余价值的过程;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是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满足的;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它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劳动的必要条件。
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资本家为了追求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总要设法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市场,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正是由于资本家为着追逐更多剩余价值,不断扩大和加强对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剥削,从而不断激化和深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必然为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
三、剩余价值的分配
剩余价值被劳动者生产出来以后,便在各剥削阶级集团之间按一定原则进行分配。包括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等职能资本家,以及借贷资本家、土地所有者等非职能资本家都分别从中获得各自的部分,使剩余价值转化为多种多样的特殊形式。
(一)利润和平均利润
生产商品的实际劳动耗费是物化劳动耗费和活劳动耗费的总和,它形成商品的价值。在商品价值中,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是生产商品的资本耗费,把这部分价值从商品价值中独立出来,便形成资本主义单位商品的成本价格。成本价格用K表示,其公式为:K=C+V。成本价格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是资本家衡量企业盈亏的标志,是资本家出售商品时的保本价;其次,它也是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商品销售只有高于保本价资本家才会有赢利,高于部分越多资本家就越赚钱。由于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变为成本价格,于是商品的价值便转化为W=K+m。这样就使得剩余价值不再是与可变资本发生联系的一个范畴,而是与资本家全部所费资本发生联系的一个范畴,即表现为超过资本家所费资本的一个增加额。不过,在资本家看来,由于全部预付资本或所用资本都参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因此剩余价值不仅被看作是所费资本的产物,而且被看作是所用资本的产物。当剩余价值在观念上被看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用P表示利润,商品价值就进一步转化为W=K+P。可见,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则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与剩余价值事实上是一个东西,都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如果把它看作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就是剩余价值;如果把它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是利润。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利润是全部资本的产物,而不是可变资本的产物,不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从而歪曲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所谓利润率,就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如果用P′表示利润率,其计算公式可表示如下:
m
P′= ———
c+v
利润率P′与剩余价值m′的区别在于:利润率表示的是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剩余价值率表示的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在量上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因此利润率大大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以最少量的资本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是资本家投资的惟一目的。因此,利润率的高低决定了资本家投资的方向,哪里利润率高,资本就涌向那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有:(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剩余价值率高,剩余价值量就大,从而利润率就高;反之,利润率则低。(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可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就越小,从而利润率越低;反之,利润率则越高。(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资本周转速度越快,从而获得的年剩余价值就越多,年利润率就越高;反之,年利润率则越低。(4)不变资本使用的节省。不变资本越能节省,生产同样多的剩余价值就越能减少预付资本,从而提高利润率。
由于决定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各种因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作用程度的不同,使得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有高有低。这必然会引起不同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为争得有利的投资场所而展开以资本转移为手段的竞争,从而影响不同生产部门的商品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商品的价格。其结果,必然会使不同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指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全社会的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用P′表示。其计算公式表示如下:
剩余价值总额
平均利润率(P′)= ——————————
社会预付资本总额
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依据所投入的全部预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所取得的利润,就叫做平均利润,用P表示。平均利润实际上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它只不过是将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照等量资本得等量利润的分配原则进行重新分配而已。从整个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平均利润形成后,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已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但由于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与剩余价值在量上还是相等,因此还不难看出二者的联系。平均利润形成后,各个生产部门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就很少与该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相等,平均利润的多少似乎只与预付资本多少有关,而与工人的劳动好像就毫无关系。这造成了利润是全部资本产物的假象,从而把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进一步掩盖起来了。
平均利润形成后,各个生产部门的商品不是按其各自的价值出售,而是按其生产价格出售。所谓生产价格,就是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它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在简单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现在,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就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生产价格而上下波动。需要指出的是,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是就部门平均水平而言的,但就个别企业来说,由于各自劳动生产率不同,在利润的获取上是存在差异的。有些企业,除了获得平均利润以外,还可以获取超额利润,所谓超额利润,就是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利润。它是社会生产价格与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革命意义。它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不仅直接受本企业资本家的剥削,而且还受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它揭示了资本家之间在分割剩余价值方面尽管存在矛盾,但在剥削雇佣工人方面则具有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它从阶级整体上揭露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阐明了无产阶级要求得自身的彻底解放,必须联合起来,推翻整个资本主义制度。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由部门之间的竞争所形成的平均利润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从长时期看有下降的趋势。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在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驱使下,必然要进行资本积累,从而使整个社会资本的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于是,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下降,资本所推动的劳动力也相对减少,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总额与总资本的比率也必然随之降低。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工人所受的剥削程度的减轻和剩余价值率的降低,也并不意味着社会资本占有的利润量的绝对减少。只要可变资本的绝对数量不减少,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不减少,利润量也不会减少。
(二)商业利润、银行利润、利息和地租
1、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在分析产业资本循环时,是假定产业资本家独立完成供、产、销活动,这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生产规模不大,市场范围狭小,因此是可能的、现实的。但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市场范围日益扩张,产业资本家如果继续独立从事商品销售,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占用更大的资本,从而使利润率降低,对产业资本家造成不利的影响。于是,产业资本家就逐渐把商品的销售活动从产业资本的活动中分离出来,交由商业资本家去完成。这样,商品资本的职能就从产业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独立化为商业资本。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是在流通领域中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资本。商品资本要独立化为商业资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产业资本家和商人之间要形成一种特殊的分工,商品的销售已成为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的独立业务;二是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商业资本家必须投入一定的资本来购买产业资本家的商品,然后将商品卖出去,实现价值增殖。
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业,从事商品销售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商业利润。由于商业资本家从事商品销售有自己独立的投资,因此必须获得与其投入资本相应的平均利润。也就是说商业资本要参与整个社会利润的平均化。如果商业资本家得不到平均利润,就不会投资于商业,转而投入到其他部门。商业资本是专门停留在流通领域的资本,其本身不能出现价值增殖。但是,既然商业资本家为产业资本家销售商品,能节省大量的流通费用,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因此,产业资本家就不能独占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必须将其中一部分转让给商业资本家作为商业利润。可见,商业利润是来源于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商业利润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通过价格差额形式实现的,即产业资本家按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将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则按照生产价格的价格将商品卖给消费者,这其中的差额就是商业利润。例如,假定社会产业资本总额为900,其中不变资本为720,可变资本为180,剩余价值率为100%,这样全社会的商品生产价格为720c+180v+180m=1080.现假定商业资本家投入资本100来分批分次购买产业资本家的商品,然后逐步将商品销售出去。由于这100商业资本也要参与整个社会利润的平均化,因此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为:
180
P’= —————— =18%。 产业资本家按照900+900×18%=1062
900+100
的价格卖给商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则按照1062+100×18%=1080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这中间的18差价就是商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商业利润。由于商业利润是通过购销差价形式实现的,因此它造成了商业利润产生于流通领域的假象。可见,商业利润的出现更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业,必须雇佣店员为其劳动。商业店员或工人的劳动虽然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是却可以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工人的劳动仍然可区分为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商业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用来补偿商业资本家支付给商业工人的工资,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则被商业资本家无偿占有,转化为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家正是依靠剥削商业工人的剩余劳动获取商业利润的。
2、借贷资本、利息、银行利润及股息
所谓借贷资本,就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又为职能资本服务的非职能资本。它既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又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借贷资本作为非职能资本,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点。第一,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即资本商品。人们出售商品时,让渡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资本的使用价值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借贷资本家贷出资本,是把资本的使用价值让渡出来的。第二,借贷资本是一种所有权资本或财产资本。借贷资本家贷出自有资本时,让出的只是资本的使用权,而不是资本的所有权。也正因为如此,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后,到期要还本付息。第三,借贷资本是最具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借贷资本的运动公式是G—G′。它不像职能资本运动那样,要经过生产过程或流通过程,而是直接从货币到货币,并且终点货币大于起点货币。这就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资本本身就能自行增殖,从而把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掩盖起来了。
利息是职能资本家因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借贷资本出现,使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同一资本取得了双重存在。但是,同一资本只能得到一份平均利润。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家的货币资本, 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后,就会产生与这笔资本相当的平均利润。由于这笔资本的所有权掌握在借贷资本家手中,职能资本家只拥有使用权,因此这部分平均利润就不能全部为职能资本家所得,而必须将其中的一部分以利息的形式转让给借贷资本家。当然,借贷资本家也不可能获得全部平均利润,只能得到其中的一部分,否则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就无利可图。这样,平均利润就要分割为两个部分,即利息与企业利润。由此可见,利息是借贷资本家凭借资本的所有权而从职能资本家那里获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利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收入,似乎是资本自身的产物,企业利润则表现为职能资本家经营管理活动的报酬,好像这两种收入的来源都与雇佣劳动无关。
银行利润是资本家投资于银行业所获得的利润。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货币借贷和货币支付中介的企业。银行资本从所有权来看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银行的自有资本。银行资本家开办银行,必须要有独立的投资以取得信誉,这部分资本在整个银行资本中占很小比重。另一部分是银行借入的资本即吸收的存款,这部分资本在整个银行资本中占较大比重。银行资本家投资于银行,其目的是为了获取银行利润。由于银行资本家开办银行有自己独立的投资,因此银行资本家就必须获得与其自有资本相应的平均利润。否则,银行资本家就不投资于银行,而投资于工业、农业或商业。这样,通过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结果必然使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银行资本家将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而职能资本家则把剥削来的、相当于平均利润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利息交给银行资本家。因此,银行利润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是通过存、贷款利息的差额实现的,银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体现了银行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股息是股票持有者根据股票面额从企业盈利中获得的收入。股票是股东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股票的持有者就是公司的股东。股票的特点在于:第一,股票所有者即股东不能向公司退股索回本金,即具有不返还性;第二,股东持有股票既可按规定领取股息,又要承担清偿公司债务的风险,即具有收益性和风险性;第三,股票虽不退还,但可以转让、抵押和买卖,即具有流通性;第四,股东可以参加股东大会,讨论和表决企业的重大决策,即具有参与性。由股东组成的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讨论和决定公司生产经营重大事项。但是,股东在行使表决权时,不是一人一票,而是一股一票,股份多的大股东对于公司的重大事项具有决策权。因此,股份公司实际上是控制在大股东手中。股票和债券统称为有价证券,它们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一种资本所有权和获取资本收益的凭证。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可以在市场上买卖,从而具有了价格。股票价格并不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因为股票本身没有价值。股票之所以可以出售,是因为它可以为持有者带来一定的收入。这就好比是拥有一定数量的资本,把它存入银行可以获得相应的利息一样。可见,股票价格就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即为了获取一定的股息收入,所需投入的资本数量。从理论上分析,影响股价变动的基本因素是两个:即股息收入和银行存款利率。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股息
股票价格 = ————
利息率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供求关系、公司的经营业绩,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军事、社会、心理以及人为投机因素等。
3、资本主义地租
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获得的一种剥削收入,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土地依然归私人所有,掌握在大土地所有者手中,大土地所有者必然要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取地租。因此,资本主义农业中,农业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剩余价值,不仅要满足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而且要保证大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资本主义地租就是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被土地所有者无偿占有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由于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利润就是超额利润,因此构成资本主义地租实体的就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
资本主义地租具有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所谓级差地租,就是与土地的等级差别相联系的地租。由于土地的肥力、地理位置的不同,使得土地有好坏之分。同量的投资,好土地的收益比差土地的收益要高得多,因此要取得好土地的经营权,就必须向土地所有者多交纳地租,那部分多交纳的地租就是级差地租。可见,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就是土地的好坏差别。由于,土地是有限的,好土地就更有限。当一部分农业资本家经营了好土地,就排斥了别的农业资本家经营好土地的可能性,即形成了对土地经营权的垄断。要使农业资本家有投资于劣等地的可能性,就必须保证投资于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不仅能收回成本,而且还要获得相应的平均利润。这就决定了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只能由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来决定。而优等地和中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都低于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从而产生超额利润。由于这部分超额利润是由较好土地产生的,因此不能为农业资本家所获得,而必须交给土地所有者,转化为级差地租。由此可见,形成级差地租的原因是土地经营权的垄断,而构成级差地租实体的超额利润就是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与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它来源于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所谓绝对地租,就是不管租种任何等级的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前面我们在分析级差地租时,是假定劣等地不交纳地租。事实上,由于土地掌握在少数大土地所有者手中,他们是不会将土地白白给人耕种的。为了使租种劣等地农业资本家既获得平均利润,又能向土地所有者交纳绝对地租,农产品就必须按照高于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的价格来出售。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发展长期落后于工业,因此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即农产品的价值是高于其生产价格的。如果农产品能按其价值出售,那么高于生产价格的那部分超额利润,就可以以绝对地租的形式交给土地所有者。可见,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在工业中,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价值也高于生产价格,但由于资本可以在各个部门自由转移。因此,这部分超额利润会参与整个社会利润的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在农业中,由于土地私有权垄断的存在,阻碍了资本自由投资于农业部门。要投资于农业,就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租种土地和交纳地租。因此农产品价值高于其生产价格的那部分超额利润不参与整个社会的利润平均化,而保留在农业部门内部,转化为绝对地租。可见,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而构成绝对地租实体的超额利润就是农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战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已经赶上甚至超过工业资本有机构成,这时绝对地租只能来自农产品的垄断价格。
在资本主义社会,土地是可以买卖的对象并具有价格。可是,土地本身是自然存在的,并不是劳动的产物,因而没有价值。在土地私有制条件下,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可定期获得一定量的地租收入。因此,拥有土地就如同拥有一定量资本,把这笔资本存入银行所获得的利息与拥有这块土地所得到的地租相同。可见,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它与地租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其用公式表示如下:
地租
土地价格= ————
利息率
在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地租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利息率又存在下降趋势。因而,使得地价呈不断上涨的趋势。地租和地价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使资本积累相对减少,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私人垄断资本的形成
垄断代替竞争并在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其最初表现形式是私人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其关键环节是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少数大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易于取得银行贷款,因而能够广泛地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在更大的范围内组织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利用廉价的原材料,节约不变资本,降低成本,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所以,竞争的结果,总是大企业战胜中小企业,大资本吞并小资本,从而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中。其次,随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得到广泛发展,通过发行股票把许多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巨额的资本,能够在较短时期内建立起一个大型的企业,这种个别资本向股份资本的发展,实现了资本占有形式和资本组织形式的社会化,从而极大地促进和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进程。第三,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频爆发,造成大批中小企业的破产并被大企业所吞并。而大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纷纷联合和合并,从而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了更高程度。
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产生垄断。一方面为数不多的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联合协议,并且它们的实力雄厚,也有力量操纵和控制该部门的生产和流通,这就为垄断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既造成竞争的困难和新企业进入的限制,同时也会使大企业之间在竞争中造成两败俱伤,为了避免双方因势均力敌带来的竞争损失,它们也有暂时达成联合协议形成垄断的必要性。
垄断统治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来实现的。垄断组织是指控制某个或某些生产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资本主义大企业或企业的联合。垄断组织的形式随垄断程度的不断提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比较典型的垄断组织形式主要有:(1)卡特尔(Cartel)。它是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为获取高额利润,在商品的产量、销售市场和价格等方面签订协定而形成的垄断同盟。卡特尔内部的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参加者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仍保持其独立性。(2)辛迪加(Syndicate)。它是由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为了共同采购原料和销售商品通过签订协议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参加者仍保持在生产上和法律上的独立性,但丧失了商业上的独立性。辛迪加设办事处统一接受商品的订单和统一采购原材料,按照协议在辛迪加所属企业之间进行分配。(3)托拉斯(Trust)。它是许多生产同类商品或生产上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合并组成的大垄断企业。各个参加的企业丧失了在商业上、生产上和法律上的独立性。托拉斯董事会统一掌管所属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财务活动,原来的企业主变成了托拉斯的股东,按股份获取股利。(4)康采恩(Concern)。它是由一两个实力极为雄厚的大工业企业或大银行为核心,把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许多大企业联合起来而组成的垄断组织。
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各组织形式的内容不同,垄断程度亦有差别,但其实质都是通过对生产和市场的垄断,来保证垄断资本家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为了保证其获得垄断高额利润,凭借垄断地位所规定的商品价格。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价格的出现,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垄断价格的规定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商品的价值,只不过是对剩余价值做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分配。垄断利润的来源仍然是雇佣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还包括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垄断利润的实质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取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二)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的形成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共存,并凌驾于竞争之上。垄断之所以不能消除竞争。是因为:第一,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垄断资本主义代替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但垄断不能消灭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既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竞争规律就必然存在并起作用。第二,任何垄断都无法达到“纯粹的垄断”的地步,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并存,垄断企业与“局外企业”并存是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的一般现象。因此,垄断企业与“局外企业”之间,“局外企业”相互之间必然存在着竞争。第三,垄断组织是以市场份额占有越来越多,乃至全部为目的,这必然造成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事实上,在垄断条件下,不仅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由竞争,而且还存在着其它多种形式的竞争: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存在着扼杀与反扼杀、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垄断组织内部存在着争夺私利和领导权的斗争;垄断组织与垄断组织之间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
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由垄断本身所产生的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第一,竞争的主体和目的不同。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竞争主体是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竞争主体主要是少数实力雄厚的垄断组织,竞争目的在于获得垄断高额利润。第二,竞争的手段不同。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竞争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改进技术、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和产品的价格等经济手段来抢占市场,打败对手;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不仅依靠上述经济手段,而且依靠垄断组织的经济实力和统治权力,采取购买、讹诈和玩弄金融上的阴谋诡计,甚至运用政治的或各种暴力手段来扼杀竞争对手。第三,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由于参与竞争的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力量单薄,而且比较分散,因此竞争的激烈程度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参与竞争的是实力雄厚、势均力敌的垄断组织,因此,竞争的程度要比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更加剧烈,破坏性也大得多。第四,竞争的范围不同。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竞争主要是限于国内市场,甚至是范围更小的地区市场;但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竞争的范围已由国内市场扩展到国外市场,而且除了经济领域的竞争外,还扩展到政治、军事、文化领域等方面。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本质
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列宁概括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溶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上述五个基本经济特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一个特征是最根本的,其他各个特征都是在第一个特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第一、二个特征是垄断统治在国内的表现,第三、四、五个特征是垄断统治在国际范围内的表现。具体说来:(1)生产的集中和垄断是指生产领域形成了垄断,由于生产决定再生产的其他环节,所以生产垄断是一切垄断统治的基础。(2)金融资本是最高形式的垄断资本,金融寡头及其统治是垄断统治的集中表现。(3)资本输出表明垄断统治由国内扩展到国外,意味着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具有垄断性质。(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表明垄断资本形成了对世界商品和投资市场的分割与垄断。(5)垄断资本主义各国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表明垄断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资本分割了世界领土,垄断地占有了殖民地。因此,垄断资本主义的五个基本经济特征贯穿着一根轴线,具有共同的本质,这就是垄断。由垄断统治决定的追求高额垄断利润,成为决定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最深刻的经济根源,垄断阶段上的一切重要社会现象,都可以从垄断统治找到其根本原因。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作用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产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程度更高的一种资本形式,它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从而把垄断资本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于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从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到二战期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发展的高潮时期;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普遍发展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资本形式。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必然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这是由客观的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进一步深化所决定的。其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与国内外市场容量相对狭小的矛盾日益突出。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得到空前的发展,垄断集团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产品大幅度增加。由于资本积累规律的客观存在,有效需求的增长落后于供给的迅速增长,产品相对过剩的矛盾越来越严重,日益突出的市场问题严重制约垄断资本的发展。为了缓和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垄断企业不得不求助于国家的力量,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国家投资和国家消费,发展军火工业,增加社会福利开支。刺激有效需求,鼓励商品出口和资本输出,开拓国内外市场。另一方面,则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抑制过剩的生产能力,缓解市场压力。
第二,社会化生产和新兴产业发展所需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的矛盾。随着当代科技的深入发展,新兴产业的开发、大批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平衡的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等等,都需要巨额资本投入。作为私人垄断企业来说,常常因资本量不足而无法承担或因投资过大,风险过高,利润率低而不愿投资。这就迫使资本主义国家不能不直接参加到社会再生产活动中去,对整个经济活动进行预感或调节,以适应大规模生产和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需要。
第三,社会化大生产的比例性与私人垄断竞争的盲目性的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决定了国民经济各领域、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的生产必须按比例地进行,否则就会破坏社会再生产中供求平衡关系。事实上,私人垄断资本总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因而盲目竞争不可避免,势必使再生产的比例常常遭到破坏,并引发经济衰退。为此要求国家从私人资本的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结构和地区结构进行干预和调节,以确保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
第四,科技研究的高度社会化与私人垄断企业利益的狭隘性的矛盾。科技竞争是国际市场竞争的焦点。因此抢先开发新技术、新领域,发展新产业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然而科技研究的高度社会化,不仅需要前瞻性,而且所需资金大、风险高、协作性强,还需要多学科、多部门,乃至多国共同参与。然而私人垄断资本利益的狭隘性决定了它不可能从社会长远的、全局的利益出发来开展科技研究,同时一般大型科研项目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私人垄断资本事实上也无力承担,所以由国家规划、组织和筹集资金来承担重大项目的科技研究就成为一种趋势。
第五,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竞争加剧的矛盾。各国因历史和资源禀赋程度不同决定了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客观存在。正如列宁指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①这势必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这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客观上要求各国之间彼此合作与协调,以实现资源在国家间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但是,私人垄断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受高额垄断利润目标的驱使,加之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战、汇率战也此起彼伏。面对这些矛盾或问题,就必须由国家出面,参与国际性的经济协调,乃至建立像欧共体那样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国际竞争秩序。
可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垄断资本主义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本性所决定的,是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以适应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和资本高度生产化的客观需要。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并没有超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所以,随着生产和资本高度社会化,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激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还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这就决定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具有双重性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1)国家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积极兴办私人垄断资本无力兴办、适应新科技革命要求的巨大新兴工业企业,例如航天、交通运输和通信邮电等社会公共工程,不仅大大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为私人垄断企业获取高额利润创造了外部条件,而且也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2)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之后,国家就已成为现代科技研究和推广的主要组织者和科研经费的主要提供者。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复杂,所需投资也越来越大,风险便随之增大,因此私人企业不愿也不可能承担科研开发项目,在此背景下,由国家来组织进行科技研究和开发,无疑会促进科技进步和应用。(3)国家运用各种方式干预经济,特别是“经济计划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进行综合性的调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对协调和稳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4)国家通过采购订货和刺激消费以及国家与私营企业协商的垄断或对某些产品的支持价格,保证了市场的稳定和扩大;同时通过国内干预和国际联合,调整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政策,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客观上不仅有利于扩大国内外市场,而且有助于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进程。(5)资本主义国家对失业、养老、医疗等实行强制性保险,对生育、儿童、住房进行补贴,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对高收入者征收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这些对缓和阶级矛盾,调动劳动者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长时期保持高速增长,是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有直接联系的。据统计,1948~1979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3倍多,年均增长6.6%,被称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1)国家巨额投资的资本来源于税收的增长,伴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财政支出增大和财政赤字日益严重,势必增加广大人民的税负。如1991年美国政府财政赤字高达3000亿美元,最终都由广大劳动者来分担,其结果是进一步削弱本来已相对缩小的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从而加深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导致经济危机频繁发生。(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扩大政府开支来刺激经济增长,则会导致财政赤字和滥发货币,造成通货膨胀,然后依靠刺激预支未来的购买力支撑当前的经济增长,又使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特征。可见,战后发达国家的“滞胀”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各种矛盾激化的重要表现。(3)国家借助发行公债来增加财政收入,并支持私有信贷膨胀,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其结果形成公私债台高筑,加剧财政金融的危机。例如,1980~1989年,美国家庭债务达3.5亿美元,公司债务达3.4亿美元,联邦政府债务达2.3亿美元。到1991年,三方面的负债总额高达10亿美元之巨,相当于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倍,必然削弱经济发展的力量。
客观地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的确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实际上也大大推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它适应了生产和资本社会化的客观要求,扬弃了传统市场经济的自由放任的运行模式,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终究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对生产关系所作的部分调整,它丝毫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性质、也没有改变垄断资本的本质。这突出表现在:
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并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仅不会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要维护它、巩固它;不仅不会消除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而且要维护和加强雇佣劳动制度的正常运行。政府无论是实行国内经济干预政策,还是参与国际经济联合,都是以加强垄断资本的协调、增强垄断资本的统治力量为前提的。因此,在实质上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将不可避免地起到补充、发展、完善和加强垄断资本对劳动人民的雇佣关系。
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调节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比如,在财政政策的运用中,政府为了防止经济衰退,需要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支出,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又会带来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进而阻碍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需求的扩大,难以取得财政政策的预期效果。货币政策的实行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调节主要着眼于扩大市场,但同时又会限制市场的扩大并带来新的市场问题;通过调节企图实现充分就业,但不仅不可能解决失业问题,而且失业队伍不断扩大;借助货币政策的实行,试图控制货币供应量,而实际结果却酿成了货币膨胀和信用膨胀,如此等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滞胀”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大顽症,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干预在内的矛盾发展的典型表现和必然结果。
总之,只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经济基础,不改变追求高额垄断利润这一经济运行的根本目标,它就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和历史局限性。
第三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和发展
(一)资本社会化
从19世纪末开始,股份公司开始成为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进入20世纪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股份制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目前美国总人口有70%直接持股或者间接持股,而且法人持股率上升。与单个资本相比,股份资本是一种社会资本。股份公司的普遍化,使得以单个私人资本为基础的古典资本主义开始转化为以社会资本为基础的现代资本主义,资本出现了社会化的趋势。概括起来,资本社会化的特点为:第一,资本积累方式的社会化。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在社会范围内筹集资本,通过联合的形式把分散的小额资本迅速集中起来发展为大资本,克服了单个资本主要依靠内部积聚的方式进行资本积累的局限性。第二,资本占有方式的社会化。在股份公司中,单个资本的所有权转化为了集体资本的所有权,单个资本变成了社会资本。与此同时,资本的所有权被分解为了股权与法人财产权二重形态,私人所有者对于企业的支配地位下降,而主要体现为一种收益权;与股东的最终所有权相区别的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地位日益重要,虽然这并不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否定,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扬弃了资本所有权的个人性质,具有了明显的社会化性质。第三,资本生产方式的社会化。股份资本单与资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适应生产社会化或集中化的要求,推动劳动过程中分工协作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使生产社会化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第四,资本管理职能的社会化。在股份公司中,资本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了,资本的管理职能从资本的私人所有者手中转移到了普通的职业化的经理人员手中,资本的管理职能日益社会化。
(二)国家参与的合理化
战后,国家干预成了被广泛接受的经济政策,政府作为宏观调控主体,通过财政预算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并由此对生产资源的使用、个人收入的分配以及整个宏观经济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规模越来越大,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50年代平均的33%增加到90年代的接近60%,北欧一些福利国家如瑞典、挪威已经上升到接近70%。尽管近年来各国开始重新检讨他们的福利制度对经济活力的影响,从而降低了财政收入的比例,有些国家还实行了一些减税措施,但整体而言,财政收入的比重仍然很高。政府财政收入的不断提高就使得其有足够的财力对社会收入实行再分配,同时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的运用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以协调各个阶层的经济利益关系,并以此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当代资本主义政府通过累进个人所得税、高额遗产税等,促进社会收入的均等化;通过加速固定资产折旧、新设备投资税收减扣、资本增益的纳税优惠等政策,促使资本收益的增长,进而刺激投资和经济的增长。除此之外,税收政策也是当代资本主义比较常用的一种中长期的宏观经济政策调节手段。在总支出不足,失业增多时,政府可以采取减税措施,给公众多一些可支配收入,以刺激经济增长;相反,在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升时,政府采取增税措施,给公众少一些可支配收入,以抑制经济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政府财政规模的扩大导致公共部门的扩大。在政府支出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是国防、社会保障支出等,尤其是主要的发达国家都完善了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而这种支出主要用于以下三个部分:政府采购和劳务支出、对家庭的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此外,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还经常利用财政支出和公共部门调节经济,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扩大就业,避免经济衰退;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减少政府支出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三)资本国际化与资本全球化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并逐步完备,资本的触角伸向了全球每一个角落,在面向全球化的今天,资本国际化成为它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虽然经济民族主义的思潮似乎也一浪高过一浪,但资本国际化无疑是现代世界体系的主流。第一,在新科技革命,尤其是计算机网络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日益向行业内部专业化发展。过去,这种趋向只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输出所引致的,它形成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生产体系。但战后,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成为主流,发达国家的相互贸易和投资在战后增长了50多倍。第二,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的巨大发展则进一步促进了资本的国际化。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从事国际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业务,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的国际化垄断企业。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至8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不论是数量、经营规模、活动范围,还是就其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作用来说,都空前地扩大。跨国公司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资本国际化的进程。第三,国际经济一体化是资本国际化的结果,也是促进资本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1995年,欧盟会员国增加为15个,1999年1月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标志着欧洲单一货币制度的形成,目前欧盟正在朝经济与货币同盟方向前进。而在欧盟逐渐扩大一体化程度的过程中,北美自由贸易联盟和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在加快。
在资本运动国际化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形成了资本全球化的趋势。资本追求利润的本性决定了资本必然在最大范围内流动,寻求增值的最大化。世界各国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信息传输技术的进步使资本在全球的跨国流动更为便捷,因而形成巨大的国际资本市场。就资金流向而言,由于许多新兴发展中国家纷纷进行金融自由化的改革与放宽资本流动限制,加上经济快速发展,外资大幅流入,据世界银行(1998年全球金融发展)资料显示,过去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以工业化国家所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为主,如今已逐渐由私人资本所取代。国际民间资金的巨额与快速流动,使得汇率波动加剧,不但影响各国中央银行管理汇率的能力,削弱各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若大量外资涌入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领域,很容易出现泡沫经济。再加上各国经济彼此间互动关系已更为密切,一国的经济力量已经很难抵挡国际游资的冲击了,传统条件下也许根本不会发生大规模经济危机的经济体,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就完全有可能爆发严重的金融甚至经济全面的危机。
二、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性
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性,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具体体现。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践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总是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资本主义制度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而不断扩大和加深。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和扬弃,都是在资本雇佣关系范围内进行的,无论是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发展,还是私人垄断资本向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都只不过是资本占有形式的改变,而不是资本主义占有性质的改变,而且每一次的调整或扬弃又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和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事实上,资本积累的过程同时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的过程。因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或扬弃而得以解决,而是在新的规模上以新的方式存在和展开。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随着资本主义积累进程的加快,它对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限制也越来越突出,这些限制突出表现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之间的对立。资本本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剩余价值或利润最大化。但是资本主义扩大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达到资本增殖的手段,同时也会受到资本增殖的限制,甚至与资本增殖发生冲突。这是因为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而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前提是机器设备的价值必须比它所代替的全部劳动力价值更便宜,否则就会限制或停止使用新机器;而且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会带来商品社会价值的降低,造成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产生现有资本的贬值,进而促进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资本利润率的下降。一旦生产的扩大有损于资本增殖,生产的扩大就会停止,这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的根本表现。其次,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对立。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价值与剩余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也是对立的。其对立性主要在于:就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生产来说,它们的条件是作为资本的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相结合,从而受现有资本量、劳动量和剩余价值率的制约。而价值与剩余价值的实现条件来说,却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协调,从而要受到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和现有社会消费力的限制。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消费力既不取决于社会绝对的生产力也不取决于社会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广大劳动人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决定的社会购买力。由于资本积累规律的存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消费力总是落后于社会生产力,这就决定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最后,生产扩大与流通停滞的对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对抗性矛盾的存在,必然引起生产扩大与流通停滞以及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对抗性。战后,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中,需求不足与供给过剩的矛盾愈演愈烈,并严重阻碍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致使很大的资本被长期束缚在商品形态上,造成严重的流通停滞。这一矛盾的日趋深化迫使资本主义国家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其结果一方面市场容量受到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限制;另一方面市场范围越是扩大,就越和生产条件相脱离,生产者也越难控制。最终表现为由生产决定并为生产服务的流通和市场反过来独立于生产过程并且左右着生产过程。
三、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
从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到现在的200多年中,资本主义制度先后经过了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或混合经济三种主要体制,发生了许多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应该看到,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比较适应生产力发展,因而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整个经济发展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继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资本主义的这些做法是可以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经济发展提供某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不管今天的资本主义制度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其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特征没有变,变化的只是它的具体体制形式。在今后的长时间内,资本主义还会继续发生变化,特别是还会利用其在军事、经济、科技上的优势在世界上获取更多的利益,从而促使其继续发展甚至出现较长时间的繁荣,但发达不可能永远消除危机,繁荣只能暂时掩盖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会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长期的、复杂的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制度代替另一种过时的旧的社会经济制度,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也不例外,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消亡和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和复杂的历史进程。主要原因是:
首先,资本主义加强国家的调节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以后,为了缓和供给膨胀和需求相对不足、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剩余价值生产条件与实现条件之间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度重视宏观干预政策,积极制定和采取宏观经济干预措施,通过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计划化的实施,力图对经济进行预测、规划、协调,以避免或克服仅靠市场机制带来的弊端,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美国、日本、德国、瑞典等国家无一不是这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战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其次,资本主义是一个庞大的世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有些是已经走上垄断阶段的帝国主义国家;有些是正在向垄断阶段过渡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些是正在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发展中国家。而即使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生产关系还有可能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得以局部调整,并在较长时期内容纳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目前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又都是通过突破资本主义的薄弱环节诞生起来的,这不仅增加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复杂性、艰苦性,而且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还不足以构成对资本主义体系的致命打击。因此,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不可能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完成整个过程,而只能在各个国家逐步进行,而且需要各国无产阶级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和斗争。
最后,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一切社会变革都不是直线前进的。无疑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社会变革的过程一定更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性质互相对立的两种生产方式。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生和建立,意味着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否定,这决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不可能从资本主义私有制母体内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灭亡不是一个自行消亡的自然过程。此外,资本主义经济区域化和多极化发展趋势和国内福利政策的实施,一方面会加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联合力量,另一方面会借以缓和阶级矛盾,这势必将延缓资本主义自身的灭亡的进程。但是,无论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过程及公有制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进程多么复杂、曲折和艰巨,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命运是不可能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