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资本的运行 目的要求:本章着重分析资本的运行过程,通过对资本循环、资本周转以及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考察,揭示资本运动的连续性,资本运动的速度和资本运动的条件,垄断阶段资本运行的新特点,在此基础上揭露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种种矛盾,阐明社会化大生产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主要内容: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教学重点:了解资本循环、资本周转以及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和干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一、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一) 资本的循环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增殖。资本的循环就是单个资本的运动。 产业资本是指投入到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它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资本。产业资本要不断地从流通领域进入到生产领域,再从生产领域进入到流通领域,在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的目的。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可以表示为: 式中,G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A代表劳动力,Pm代表生产资料,P代表生产过程,W′代表包含了剩余价值的商品,G′代表实现了价值增殖的货币资本;实线“—”代表流通过程,虚线“…”代表流通过程的中断和生产过程的进行。 资本的循环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并相应地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资本家以商品购买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这一阶段用公式表示为: 从形式上看,这与一般的商品流通没有什么区别。但这个阶段是资本循环的特定阶段,因为资本家所购买的不是一般商品,而是能创造剩余价值的特殊商品──劳动力,以及能吸收剩余劳动的必备要素──生产资料,这些商品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要素。这表明资本家的货币在这里已不是一般的货币,而是货币形式的资本即货币资本。 经过购买阶段,资本家预付的资本在量上没有发生变化,但在形态上由货币资本形式转化为生产资本形式,这样,产业资本循环便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这是资本家使用他所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不仅发挥着一般生产要素的作用,而且发挥着资本的作用。生产过程的结果是生产出一定数量的新的商品,而且创造出了剩余价值并凝结于这些商品中,这一阶段用公式表示为: 从形式上看,这个过程与一般的商品生产过程没有区别,但这个阶段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结合起来进行剩余价值生产,才使资本家预付的资本成为生产资本,生产资本的职能就是生产剩余价值。通过生产过程,资本的形式又一次发生了变化,从生产资本形式转化为商品资本的形式。这样产业资本循环便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是售卖阶段。这时资本家以商品销售者的身份回到市场,把新商品卖出,收回货币。在销售过程中,资本家不仅收回了预付的货币资本,也获得了包含在商品中的剩余价值。这一阶段用公式表示为: 从形式上看,这也是一般的商品流通,但这里的商品,包含着劳动力使用过程中劳动者无偿为资本家提供的剩余价值,体现着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它不仅是商品,而且是资本。通过售卖阶段,资本不仅发生了从商品形式向货币形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使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得到了实现。通过售卖阶段,可以看出,商品资本的职能就是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资本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产业资本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过程。 所以,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第一,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第一、第三阶段是流通过程,第二阶段是生产过程,是资本循环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阶段,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就在这一阶段中被生产出来。但资本循环也离不开流通过程,否则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就缺乏必备的条件。第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紧密联系,依次更替的。在任何一个阶段上运行不畅,资本的循环就会中断或受到影响。如在第一阶段遇到障碍,购买不到进行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货币资本就会转化为贮藏的货币;如在第二阶段发生停滞,生产无法进行,剩余价值也无法生产出来;如在第三阶段遇到困难,商品销售不出去,商品中包含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就实现不了。第三,产业资本循环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通过完成各自相应的职能去完成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的,它们是资本在循环的不同阶段而采取的职能形式,而不是三种独立的资本。 2、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必要条件 产业资本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增殖。因而,产业资本的循环表现为一个连续不断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一个循环过程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循环过程的开始。用公式表示为: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到,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又回到自己原来的出发点。这样,产业资本循环就具有三种循环形式: 货币资本的循环:G—W…P…W′—G′。 生产资本的循环:P…W′—G′· G—W…P。 商品资本的循环:W′—G′· G—W…P…W′。 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以实现价值增殖为目的,但又有各自不同的职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资本运动的特点,只有把三种循环统一起来进行考察,才能全面了解资本运动的过程和本质。 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保持连续性。要使产业资本循环连续不断地顺利进行,必须具备两个相互联系的必要条件: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是并存的。产业资本家必须把全部资本依据生产经营的需要,按一定的比例分为三个部分,使它们同时处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上,各自执行自己的职能。只有这样,产业资本的运动才会连续不断地进行,而不会在形式变换过程中产生中断。生产和流通过程的交替进行,使资本循环得以不间断地进行。如果全部资本都转化为资本的某一职能形式,那么生产过程或流通过程就会中断,资本循环就不能顺利进行。 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是相继的。每一种职能资本,都必须连续不断地通过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相继地进行转化,并改变它的职能形式,经过循环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例如货币资本要相继转化为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再回到货币资本形式上。生产资本则相继转化为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然后回到生产资本形式。商品资本则应不断转化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再回到商品资本形式上。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相继转化,无论在资本循环哪一阶段上发生停顿,都会使产业资本循环发生中断。 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两个条件是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的。相继性是由并存性决定的,没有并存性也就没有相继性。同样,没有相继性也就不可能有并存性,如果相继性受到阻碍,并存性也就不可能存在。产业资本只有做到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以及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相继性,资本循环才能顺利进行。所以“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的并存性和相继性,是产业资本保持正常循环运动的必要条件。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和消费存在着对抗性矛盾,经济危机的周期发生,使得这种条件经常遭到破坏,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业资本循环只能时断时续地进行。 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的理论,进一步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和特征,阐述了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资本不但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且还是一种不息的运动,是一个经过不同阶段的循环过程。 (二)资本的周转 1、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 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周转。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研究资本周转的目的,是为了考察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分析加速资本运动的条件,以进一步揭示资本运动的矛盾和规律。 资本周转速度是指资本周转的快慢程度。考察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的指针有两个:一个是资本的周转时间,另一个是资本的周转次数。 资本的周转时间。指资本从最初形式出发经过三个阶段回到原出发点的一个循环过程所需的时间,资本周转要经过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资本处在生产领域的时间形成资本的生产时间,资本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形成资本的流通时间。资本的周转时间就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资本的生产时间。指资本停留在生产领域的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两部分。劳动时间是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结合,生产出某种商品所投入的活劳动的时间。劳动时间是生产时间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只有这一部分时间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非劳动时间包括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自然力独立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和停止工作时间。由于非劳动时间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因此劳动时间越是接近生产时间,就越能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的流通时间。指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内的时间。包括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产品的销售时间。购买时间即货币资本转变为生产资本的时间,销售时间即商品资本转变为货币资本的时间。就资本的运动而言,资本的流通时间越短越好。影响资本流通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商品的供需状况,距离市场的远近,运输条件的好坏和信息条件等。一般说来,原材料的供给充足,生产出的产品需求量大,原料购买、产品销售市场距离生产企业较近,同时交通和运输较便利、发达,信息准确、可靠都可以大大缩短资本的流通时间。 由于各个部门生产的产品性质不同,资本在不同部门周转的时间也不同。为便于比较各部门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通常以一定时间(一般为一年)作为资本周转时间的衡量单位。如果用U表示资本周转的计量单位(年),以u表示资本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以n表示资本周转次数,则资本周转次数可表示为: 假如某企业的资本周转一次所需时间为4个月,那么其年周转次数就是3次。如果另一企业的资本周转一次所需时间为6个月,则其年周转次数则为2次。因此,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次数成正比,与资本的周转时间成反比。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除了资本周转时间,即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以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的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这部分生产资本从物质形态上看,是全部参加生产过程,并在多次的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原有的物质形态和发挥其使用价值的作用;从价值形态上看,其价值按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逐步收回。直到其使用价值完全丧失,价值全部转移完毕,才进行更新。 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的形式存在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生产资本。用以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的那部分资本,它们的物质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是一次性地被消耗掉,其价值也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消耗掉,但又被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用活劳动一次性地重新创造出来,并创造出剩余价值。凝结着工人活劳动的产品被出卖后,又全部周转回到产业资本家手中。所以用于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的资本以及用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都是一次性投入生产过程,又一次性地转移或重新创造出来,并随着商品销售一次性地全部收回。根据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特点,它们被称为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着完全不同的根据和意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以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为标准的,目的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以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为标准的,其目的在于考察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下表列出这两种划分的区别与联系: 按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划分 资本的实物形式 按资本价值周转方式划分  不变资本 机器、厂房、设备 固定资本   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 流动资本  可变资本 工资   如上所述,由于划分的角度不同,所表现的具体内容及意义也就不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只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而根本否认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其目的就是为了掩盖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抹煞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发生磨损,固定资本的损耗可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也称物质损耗,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生锈、腐蚀、风化等)造成的损耗。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也称精神损耗,指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物质要素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价值的贬值。无形损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得生产具有同样性能的机器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从而造成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下降。另一种是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生产出比原有的机器设备具有更高效率的机器设备,从而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形磨损有着加速进行的趋势,因此,资本家总是尽可能地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工作班次和加速资本周转,用以减少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以提高固定资本使用效率。 固定资本的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进行更新。固定资本的更新是通过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来实现的。固定资本的价值补偿就是按固定资本的平均磨损程度,把转移到新产品中的价值逐步从销售的产品收入中以折旧费形式提取并积累起来,以便在固定资本价值全部转移完毕时,用于固定资本实物更新。固定资本折旧就是补偿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方式。因固定资本折旧而提取的补偿金额称为折旧费,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叫折旧率,用公式可表示为: 3、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由于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它们的周转速度也不相同。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慢于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而固定资本本身的各个部分,周转速度也不相同。因此,考察全部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是考察资本不同部分的平均周转。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的计算可表示为: 一年内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假定某企业用于建厂房、买机器、添设备的投资分别是200万、350万、150万,其使用年限分别是20年、10年、6年;用于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的投资是180万元,每月支付的工资是60万元,流动资本周转一次为2个月,这样,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为:  =  = 1.87 (次) 在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既定的情况下,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也就越快。在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既定的情况下,由于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慢于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因此固定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慢;相反,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固定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有不断增大趋势,这是预付资本周转速度减慢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本家为弥补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造成的预付资本周转日益缓慢带来的损失,便采取种种方式加速资本的周转。 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一方面会影响所需要的预付货币资本量的大小。另一方面会影响一定数量的资本在一年中生产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因此,产业资本家总是千方百计地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加快资本总周转速度。 首先,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节省预付资本。随着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一方面可以减少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提高固定资本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使维持同样生产规模所需要的流动资本减少,从而节省预付资本量,这样可以使资本家将节约下来的资本投入生产或扩大再生产,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其次,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年剩余价值量就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额。在全部预付资本中,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因此,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也就加快了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因此,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越多,一年内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如果周转次数减少,带来的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少,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同年剩余价值量成正比例变化。如果用M表示年剩余价值量,用M′表示年剩余价值率,v表示预付可变资本,n表示预付可变资本一年的周转次数,其计算公式为: M = m′·v·n M′= = = m′·n 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一)社会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 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企业的资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都独立地进行循环和周转,实现着价值的增殖。这种各自独立地发挥职能资本作用的资本就是个别资本。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这种各自独立的资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个别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或称社会总资本。 个别资本要不断地实现价值增殖,就必须进行再生产,连续不断进行资本的循环与周转运动,各个单个资本的运动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从而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与个别资本不同,而且在运动内容上也不同,表现为既包括生产消费,又包括个人消费。并且在运动的形式上既包括资本流通,也包括一般的商品流通,还包括剩余价值的流通。 由于社会资本的运动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因此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必须以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社会总产品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它是由一个国家的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共同创造的。以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考察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核心问题是要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即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方面。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必须全部销售出去,转化为货币,使全部预付总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都得到实现,以补偿已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以及满足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或扩大再生产时用于积累的资本。实物补偿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已消耗的全部生产资料及工人、资本家的生活资料,必须从社会总产品中购买得到,这样,新的再生产过程才能重新开始。因此,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成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就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在总量上和结构上达到平衡的条件。 为了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及所需要的条件,首先要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情况。马克思从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两个方面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指出,从实物形态上看,社会总产品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其中生产资料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追加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则用于资本家和工人的个人消费。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也分为两大部类:一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生产,用符号(Ⅰ)表示;另一类是生产生活资料的第二部类生产,用符号(Ⅱ)表示。从价值形态上看,社会总产品可以分为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三个组成部分。不变资本价值是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代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新价值,其中的可变资本价值是新价值中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的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则是新价值中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和扩大再生产的资本积累。 由于社会资本的运动就是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因此,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以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原理,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为便于揭示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规律,在理论分析上就必须进行合理的抽象,排除一些不利于说明这种规律性的次要因素及其影响,因此,马克思假设:第一,所考察的是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因而整个社会只存在雇佣工人和资本家两个阶级,不存在剩余价值在其它阶级中的分配;第二,不变资本价值的周转时间是一年,在一年中,不变资本的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第三,全部商品都按价值出卖,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完全一致;第四,全部社会产品都在一国范围内得到补偿和实现,没有对外经济关系;第五,剩余价值率为100%。 (二)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而不是简单再生产,但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应从简单再生产开始。因为:一是简单再生产不仅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组成部分,而且它直接为扩大再生产提供了前提;二是从简单再生产出发,弄懂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基本途径和规律,再去理解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基本途径和规律就比较容易。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为分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过程和实现条件,马克思假设一国某年年底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如下图所示: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当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都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交换过程: (1)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第一部类中的4000c产品,在实物形态是由各种生产资料构成,在价值上它代表第一部类中已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为使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第一部类内部不同企业所需的4000c的生产资料必须在相互之间交换而得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2)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第二部类中的500v+500m的产品,在实物形态上是由各种消费资料构成,在价值上代表第二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为了实现简单再生产,第二部类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必须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3)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现在,第一部类剩下的是1000v+1000m,第二部类剩下的2000c,这两部分产品都不能在本部类内部实现。因为第一部类的1000v和1000m这部分产品在实物形式上是由生产资料构成,在价值形式上它们代表本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但第一部类工人和资本家需要的却是实物形式的消费资料,因此,必须与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相交换;第二部类的2000c这部分产品,在实物形式上是由消费资料构成的,在价值形式上代表第二部类消耗掉的不变资本,但第二部类需要的是实物形式的生产资料,因此必须与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相交换。所以,这两部分产品,便通过两大部类的各部门、各企业之间交换,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通过上述三种交换,两大部类所生产的社会总产品全部得到实现,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物质上得到替换,从而使下一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可顺利进行,这三者之间的交换过程,如下图所示: + = 6000 + = =3000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上述分析表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关键在于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即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价值中的v和m的部分,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生产的生活资料价值中的c的部分,用公式表示为: Ⅰ(v+m)=Ⅱc 这一公式反映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两大部类之间互相提供产品,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两大部类之间只有保持了这个基本比例关系,才能顺利实现其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保证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这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如果Ⅰ(v+m)大于或者小于Ⅱc,那么,社会总产品中不是有一部分生产资料卖不出去,就是有一部分生活资料卖不出去,不论发生哪一种情况,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都会受到阻碍。 在此基础上,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还可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 Ⅰ(c+v+m)= Ⅰc+Ⅱc Ⅱ(c+v+m)=Ⅰ(v+m)+Ⅱ(v+m) 第一个公式反映了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需要的比例关系。即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在补偿第一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之后,要能够补偿第二部类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这样,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都得以实现,而两大部类消费掉的生产资料都得到了补偿。 第二个公式反映了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即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在补偿本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后,正好能够补偿第一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消耗的需求,这样,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都得以实现,两大部类消耗掉的消费资料都得到了补偿。 (三)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1、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要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积累起来,作为追加资本投入到生产中,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为此,不仅要有追加的货币资本,还要有相应的物质条件,即要求社会总产品中还要有新增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即第一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和第二部类所生产的消费资料,在满足两大部类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后,必须有剩余。为此,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Ⅰ(v+m)>Ⅱc,即第一部类中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只有这样,第一部类的v+m在补偿了第二部类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之后,才能余下一部分生产资料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扩大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这一公式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 第二,Ⅱ(c+m-)>Ⅰ(v+),即第二部类中的不变资本与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m-)之和,必须大于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只有这样,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在补偿了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个人已经消耗的生活资料后,才能余下一部分生活资料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追加工人对生活资料的需要。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进行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但这只是使扩大再生产具备了可能性,要使扩大再生产成为现实,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还必须建立一定的平衡关系。 为了能实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必须进行积累,必须把追加资本按一定比例分配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如果用△c表示追加的生产资料,△v表示追加的消费资料, 表示经过资本积累扣除后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则两大部类当年全部产品的重新组合可表示如下: I(c+△c+v+△v+) II(c+△c+v+△v+) 同样,两大部类的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也要经过三大交换关系,首先,第一部类的c+△c部分可以在本部类内部进行交换。其次,第二部类的v+△v+部分也可以在本部类内部进行交换。最后,第一部类的v+△v+部分与第二部类的c+△c部分相互之间进行交换,二者在价值量上必须相等。通过三大交换关系,社会总产品全部得到实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就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同样要求两大部类之间有一个基本的平衡关系,用公式表示即是: Ⅰ(v+△v+)=Ⅱ(c+△c) 这个公式表明,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着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从上述基本公式也可以引伸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的公式: Ⅰ(c+v+m)= Ⅰ(c+△c)+ Ⅱ(c+△c) Ⅱ(c+v+m)= Ⅰ(v+△v+)+ Ⅱ(v+△v+) 第一个公式表明了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个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价值与扩大再生产条件下追加的生产资料价值之和,它反映了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必须同两个部类对补偿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需求和追加的生产资料的需求相适应。 第二个公式表明了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个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所雇佣的工人需要消费的生活资料价值以及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增加雇佣的工人需要消费的生活资料价值与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之和。它反映了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必须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个人消费的需求相适应。 以上三个实现条件表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要顺利进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就必须遵循这些主要的比例关系。同时还进一步说明,两大部类的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是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第一部类生产为第二部类生产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规定着第二部类的积累规模和积累率。反之,第二部类为第一部类生产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又规定着第一部类的积累规模。因此,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积累规模,归根到底要受到两大部类提供追加的物质资料数量所制约。只有两大部类生产按比例平衡发展,才能使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 三、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资本再生产要顺利进行,在客观上要求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种种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每隔若干年发生一次大破坏、大混乱。主要表现在:大量商品积压、商品价格暴跌;成批工厂倒闭,生产指针下降;失业工人激增,人民生活恶化;国际收入锐减,汇率波动激烈,等等。自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始,每隔若干年爆发一次。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它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表现。从一般意义上说,只要存在私有制和商品生产,就有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因为,货币出现并成为流通手段之后,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成了两个独立的行为,流通过程就有出现中断的可能性。当货币具有了支付手段的职能时,危机出现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强。因为在信用关系中,商品所有者发生了连锁的、交错的、债权债务关系,债务链条中某一环节中断,就会发生连锁反应,引起支付危机,破坏正常的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不过,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生产中,经济危机只有形式上的可能性,而不会成为现实性。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危机的可能性才变为现实性,这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和内在矛盾决定的。 经济危机在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不同的时期,其表现形式不一定相同,但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生产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暴露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生产出来的商品真正超过了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而是相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的过剩,因此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这种相对的生产过剩,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不同社会形态里,由于战争瘟疫等天灾人祸的原因,会在一个时期内使生产和社会生活陷于灾难和危机之中,但这种危机的特征是生产严重不足,而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则是生产相对过剩的结果。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所推动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如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两大社会基本矛盾突出体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发经济危机具体表现在: 第一,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在机器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分工细密,相互协作。从技术角度看,它是按一定程序组织起来的一个封闭式的生产系统。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取得更多的利润,主观上要求加强对企业管理,客观上也可以办到。所以,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生产是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的。但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是要从外部买进的,生产的产品是要向外卖出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它又是一个开放式的生产系统,与其它企业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协作,从而形成社会生产大系统。社会生产大系统同样要求由社会统一指挥、协调动作,维持社会资本运动顺利进行。然而,由于企业的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属于资本家所有,他们各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无法形成社会权威来保证社会生产大系统的顺利进行。资本家为满足私利而展开的竞争,使资本主义社会生产陷入无政府状态。因此,单个企业生产的有序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序性并存、相互矛盾,使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经常失调,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经济危机。 第二,社会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资本家为追求更多的利润和避免在竞争中失败,必然在增加积累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引进新设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增强企业生产能力,使社会财富呈不断增长趋势。但不断增加的社会财富被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所占有,而广大的雇佣劳动者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通过出卖劳动力获得的工资仅够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必然增加相对过剩人口,使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进一步缩小,与日益扩大的生产规模越来越不相适应。这个矛盾表明: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达到尖锐化的程度时,就会以经济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 所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物。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每隔一定时间发展到尖锐化的程度,决定了危机每隔一定时间爆发一次,呈现出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即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会经历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周期性的决定性阶段,它是新周期的起点,又是前一周期的终点。危机阶段表现为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之间严重不适应,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比例关系、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遭到破坏,社会总产品实现遇到困难。萧条阶段表现为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但整个经济尚未从危机的打击下恢复过来,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发展中。复苏阶段:社会经济从危机的打击中逐渐恢复,生产逐步扩大,就业人数增多,社会购买力逐步提高,市场逐步扩大,当生产恢复到危机爆发时的最高点,便从复苏阶段进入高涨阶段。高涨阶段:生产恢复到危机前的最高点后继续增长,市场进一步扩大,就业进一步增加,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景气”时期,但由于资本主义基本没因为危机而得以解决,经过或长或短的时间,新的危机就重新爆发。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以固定资本更新为物质基础的。一方面,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刺激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从而促进生产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并进而促进消费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从而为经济的复苏和高涨准备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促使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过剩人口的增长,使资本积累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从而为新的危机的到来奠定了基础。结果,不可避免地再次爆发经济危机。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从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起,每隔若干年就要爆发一次,每次经济危机的到来都使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剧烈的震荡,尤其是1929—1933年源于美国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持续了4年之久,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4%,贸易总量下降了66%。从20世纪初到二战前,危机间隔时间一般为七年。二战后,由于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加强,进而出现了国家出面的国际联合干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出现了新的情况,具有新特点:(1)危机频繁、周期缩短。从二战结束到90年代初,美国发生9次经济危机,平均五年多发生一次。同一时期,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分别发生了6-9次经济危机,与二战前相比,危机周期显著缩短了;(2)危机周期不甚明显。二战以前,整个周期分为四个阶段。战后再生产的周期变形,危机的来势没有过去那样凶猛,萧条和复苏两个阶段界限不清,高涨阶段经济增长乏力,有时还发生曲折和波动;(3)“滞胀”局面的出现。战前伴随着危机的通货紧缩,物价猛烈下跌。而在战后的历次危机中 ,由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废除金本位制和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物价下跌只是短暂的和偶然的现象,多数时间是物价持续上涨,出现了社会经济缓慢增长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 第二节 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一、垄断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运行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运行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后,市场依然在经济运行中发挥配置资源的主要作用。但由于垄断的形成以及各国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背景差异,因此世界市场经济呈现出一种多种模式相互竞争、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格局。 美国实行的是“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美国政府对社会经济有各种宏观调控措施,但政府从不直接干预各经济主体的具体经济活动,也不制定年度计划、规划。如果政府觉得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充其量采用财政的、税收的、价格的和货币的等经济手段对私有生产者进行引导和协调,或者,为了军事目的或其它有关国家的利益的目的,政府可以向私有生产者订货或者与私有生产者合股经营,或者干脆由国家直接投资建立国有制企业,以达到调控市场经济的目的。政府或生产者经济行为决策的依据是消费者需求导向。 德国实行的是“有宏观调控但无计划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它与美国不同,既反对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也反对经济上的统治管理。它支持和鼓励个人的自由创造,保障私人企业的财产自由,同时又十分注意市场经济的社会政策目标的实现。为此,政府重视利用宏观调控力量帮助市场机制实现经济“均衡”状态,但政府的力量只是担当“配角”。政府只是在市场失灵的地方进行各种经济干预和调节,而对经济调节起基础性作用的仍是市场经济。 法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法国的市场体制自二战结束以来,迄今已连续制订过十多个经济发展计划。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节采用了市场与计划相互配合的综合调节或“双向调节”,让两个协调机制共同发挥作用。一般用4—5年的国家经济计划来指导市场活动。计划既要用来克服市场弱点,又要从长期的眼光考虑各产业部门的相互协调问题;既要保证在短期内有充足的商品供应和活跃的市场,又要保证在长期内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协调发展。但法国的计划均为指导性计划,且只在部门一级制定,并不涉及到具体的私人公司。政府制订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协调不同经济部门的生产、投资方案,减少风险,以求实现一个“平衡”的市场。 尽管各国实行的市场经济模式不同,但垄断统治的实质是一致的。 (二)金融寡头的统治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不仅表现在工业部门,还表现在银行部门。工业的集中和垄断是银行业集中和垄断的基础,随着工业领域中资本集中和垄断的出现,银行为了获得高额垄断银行利润,必然出现银行业的垄断。随着银行业垄断的形成,银行的作用也由过去的普通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在银行新作用的产生过程中,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融合生长形成了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出现了掌握大量金融资本、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的少数的最大垄断资本家和垄断资本家集团,即金融寡头。他们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即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来实现对其他企业的支配和控制;还通过创办新企业、发行有价证券,办理公司债务,从事各种金融投机和房地产买卖等活动,来谋取“创业利润”和各种高额利润,实现其在经济活动各领域的统治。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制”实现的,即通过收买政府官吏和国会议员,或通过派遣代理人或亲自出马到政府和议会中担任要职,使国家机器为自己的利益服务。这些充分显示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垄断实质。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是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而逐步扩大、深化和完善的,并逐步建立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经济调控体系。当代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的调控已经渗入到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二是间接调控社会经济。 (一)直接参与生产过程 国家直接参与生产过程是指国家作为经营主体,直接介入和参与社会再生产过程,并担负起对社会生产的管理。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不同国家存在不同的方式、程度也各异,但从国内经济运行过程的角度来看,国家垄断资本主要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资本形态和参与方式: 1、纯粹的国有垄断资本 纯粹的国有垄断资本是国家同垄断资本完全融合的一种形式,即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其组织形式是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它包括预算企业,公共公司以及属于国家所有又租给私人垄断组织经营的企业。国有垄断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也是社会化程度很高的资本形式。各个资本主义国家设立的国有企业,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建立起来的,一是对私人企业实行“国有化”,二是由国家投资创办国有企业。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高价收购或支付巨额补偿金等方式,把私人垄断企业转变为国有企业。战后的英、法、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对电力、煤炭、铁路运输、金融业等许多部门或行业实行国有化。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些国家的国有企业已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有企业里,国家是生产资料的直接所有者,国家通过国有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直接参与社会生产、调节社会经济。,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作为国有垄断资本的一种组织形式与私人垄断企业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垄断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在财产属性、经营目标上则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国有企业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表现在:第一,它影响和制约资本投向和生产规模,直接调节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企业布局,使产业结构或地区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化;第二,它能够刺激国民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私人垄断资本再生产创造有利条件。国家通过对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部门或企业实行国有化,不但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提供必要条件,而且可以帮助这些部门或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加速老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第三,国家提供公共设施和基本设施,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以低价(有时低于成本价)向私人垄断企业提供公路、铁路、港口、航空、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煤炭、钢铁、电力等原料,帮助私人垄断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和竞争能力,以保证他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2、混合的国有垄断资本 混合的国有垄断资本是指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一个企业范围内结合而成的垄断资本,即国家以“总资本家”身份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管理,它是国家垄断资本对社会经济一定程度上的直接调节。它的组织形式是国家与私人共同投资的合资或合营企业。50年代以来,这种混合式企业在法国、原联邦德国、意大利等一些西欧国家获得了较大发展,实行国家参与的企业集团涉及到许多重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些企业集团甚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公司。 混合式企业形成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国家购买私人垄断企业的一部分股票;二是国有企业通过股票的出售吸收一部分私人垄断资本的投资;三是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共同投资创办新企业。 混合式企业利用国有垄断资本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对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混合式企业兼具国有、私有两种经济之长,综合两种资本的实力,有利于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和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这一形式目前比较普遍。 (二)间接调控社会经济 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和资金实力,通过国家财政、信贷、价格等经济杠杆,制订相应的政策和计划,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干预和调节。其基本内容和主要目标是调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局部关系和宏观比例,用以维持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稳定运行,既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又保证垄断组织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主要采用以下手段: 1、国家财政政策 国家财政政策是指国家凭借政权通过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以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个方面。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此外还有货币发行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利润收入等。财政支出主要有军费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对私人资本补助、政府兴办企业和公用事业支出、社会福利支出等。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数量关系有三种情况,收支相等叫财政平衡;收入大于支出叫财政盈余;收入小于支出称财政赤字。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方法主要是: 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而出现经济停滞时,政府或者实行减少财政收入的减税政策,从而给企业和社会成员留下较多的收入,刺激投资和消费的增加,扩大总需求;或者实行增加财政支出的政策,如增加公共工程、增加对商品和劳务的采购,增加失业救济以及各种社会福利等费用支出,刺激企业投资和社会成员消费,以扩大总需求;或者实行财政补贴等,鼓励生产,促进投资,以扩大总需求。反之,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实行增加财政收入的增税政策及减少财政支出的政策,抑制企业投资,压缩社会成员消费,以达到紧缩总需求的目的。 2、国家货币政策 国家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确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由国家直接控制的中央银行采取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措施来影响利息率水平的升降,从而影响投资的增减,促使总需求发生变化,求得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一致。货币政策是国家管理和组织货币流通所规定的政策,它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手段及调节过程等内容。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变化和资本流动、投向的变化,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变化。因此,货币政策是国家用来干预和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 国家利用货币政策调节和干预经济,是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的。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息率,就会引起投资和消费增加、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减少货币供应量,调高利息率,就会引起投资和消费减少、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以及通货膨胀得到抑制。所以,货币供应量和利息率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手段。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运行中,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银行由国家直接控制,因而也就控制了货币发行权和金融管理权,也就直接控制了利息率的变动和货币发行量这一调节手段。 西方发达国家控制货币供应量主要采用的办法是:第一,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办法控制信贷规模;第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的办法,控制信贷需求;第三,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办法,调节资金供求关系。此外,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调节借贷资本的分配结构和货币的流向,还通过中央银行实行有选择的信贷管制,即对某些存款或贷款,规定相应的限制或优惠条件,以维护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 3、社会福利政策 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规定的利用社会福利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准则。社会福利政策包括社会保障政策(有关老年退休金、失业津贴、伤残保障金等的规定)、社会补贴政策(有关医疗、教育、子女抚养等补贴的规定)和社会救济政策(主要是有关对困难人口的医疗救济、房租补贴、儿童抚养补助等)。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国家运用社会福利政策调节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从而缓和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暂时地维护社会安定,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社会福利政策只能使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和贫困,更不能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受奴役的地位,所以它不能达到使资本主义社会长治久安、长期稳定的目的。 4、实行“经济计划化” 实行“经济计划化”是指由一定的机构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作为指导和调控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方式。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预测;二是计划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以及相适应的具体目标;三是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所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国家实行计划调节,一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二是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其它矛盾的客观要求;三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客观要求。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利用国有经济成分的影响和依靠市场机制而起作用。这种管理和调节在一些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这种计划调节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这就决定了它带有根本的局限性,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实现经济有计划的长期稳定发展。 第三节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在国际范围的运行 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对外扩展的基础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是尽可能合理地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社会需要的众多地区、领域、部门的生产中,以产生最佳的效益。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求资源合理流动。这种流动最初是在国内市场进行,但在资本追逐更大利润的趋动下,使得越来越多的资源流动跨越了国界,产生了通过国际市场来配置经济资源。 (一)国际分工与生产国际化 国际分工指跨国界的劳动分工,它是商品经济在国内分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生产国际化是指生产过程在国际间形成不同国生产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状态。它是生产社会化超越一国范围向国际发展的产物和表现。国际分工与生产国际化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经济活动的两方面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和新产业革命的发展,国际分工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它在原有的工农业间的国际分工和不同工业间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同一部门内的从产品的设计开发,到不同零部件的生产和成品的组装等的一系列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即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已发展为以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业专业化为基础的国际分工,这使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都极大地前进了一步,逐步进入生产的国际化。 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资本国际间流速的加快和规模的扩大,预示着金融业与工业间、技术开发与产品生产间、生产与销售间的大规模国际分工正方兴未艾。国际分工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各国间经济和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加快各国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有重大意义,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被支配地位,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附属和补充环节,国际分工成为发达国家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从属于自己需要的工具和物质基础。这是因为:由于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综合国力参加国际分工,虽然以同样标准衡量各国的劳动贡献和效益,但各国所承担的国际分工任务的质、量和范围不同,它们各自所获得的收益的差别是极其悬殊的。工业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世界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和行业,以及高科技劳务的尖端和主要部门,它们获得的收益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大部分,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从事农业和工矿业原料生产,投入劳动多,所获收益只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小部分。这种国际分工极不平等,极不合理,它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和压迫发展中国家的基础。 (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着生产社会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历史上是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科技革命推动了作为生产与资本国际化基础的国际分工的发展,对资本的国际化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越出一国范围,在国际间进行循环和周转运动,最后实现价值和增殖。资本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需求,也是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的基础,它把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 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的内在需要和根本动力;竞争的激烈和对资本积累的要求提高,是资本国际化的外在压力;过剩资本的形成是资本国际化的物质基础;科技革命和国际分工是资本国际化的重要前提;国际资本市场的扩大是资本国际化的技术条件等。这些资本国际化的原因和条件正被人们形成共识。 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战后资本国际化的核心和主体,并成为促进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国际化的主要推动力。这使资本国际化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并由此产生二战后资本国际化的一些新特点。诸如资本国际化的规模和总量急剧膨胀;跨国公司成为资本国际化的基本载体;连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体等等。 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国际化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即以商品资本独立化为内容的商业资本国际化、以货币资本独立化为内容的借贷资本国际化和以生产资本独立化为内容的生产资本国际化。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商业资本的国际运动是主要形式。二战后,形成了以生产资本国际运动为核心和主导的资本国际化。战后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是跨国公司。国家在资本国际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本国资本对外扩张,是国家的主要职能之一;强化国家的对外经济职能,是生产与资本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是一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备条件,也是一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甚至维护本国政治与社会安定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资本主义国家有的是直接出面,通过国家资本输出带动私人资本的跨国运动。 资本国际化虽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跨国界合理配置,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它也使各国经济面临一些不可预料的外部压力,加剧了各国经济的不稳定性。而且,资本国际化在使资本在各国间相互投资,促进共同利益发展的同时,也使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国际化了,进一步加深了世界范围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对外扩展的主要形式 (一)商品输出 商品输出就是资本家为获得高额利润而开辟国际市场向国外销售商品,它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重要经济特征之一。 在资本主义竞争阶段,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商品生产迅速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但国内市场相对狭小。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高额利润,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向国外寻找发展的时机。商品输出是减缓国内市场压力的有效途径。商品输出初期的主要对象是落后国家和地区,因为那里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下,工业品价格较高,原料价格便宜等等,通过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输出商品可以获得多重利益。早期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开足了“世界工厂”的马力,利用了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优势,大量地生产商品,并输出到国外,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输出国。大量商品输出,一方面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保证了资本家对高额利润的占有,另一方面也使商品输入国自然经济瓦解,民族工业受到阻碍和破坏,广大劳动人民陷入贫困的境地。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后,商品输出成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掠夺别国财富的重要手段。因为,一方面他们通过商品输出垄断某些商品的销售市场,在国际范围内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另一方面他们还通过商品输出,对外倾销他们国内过剩的工业品和农产品,向他国转嫁经济危机,以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巩固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甚至把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结合起来,以过剩的商品输出作为资本输出的条件,加强对输出国人民的盘剥。 (二)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资本家或者资本家集团为了获得高额利润或利息,对国外进行投资或贷款、它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之一。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由于国内垄断资本的统治,能够获得高额利润的生产部门已被垄断组织控制,给新的投资造成了人为的障碍,形成了大量的“过剩资本”,使得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在经济上成为了必要。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许多落后国家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起码条件。因此,大量“过剩资本”不但有了输出的必要性,且具备了输出的可能性。 资本输出的形式,从资本形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借贷资本输出,即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或资本家,把货币资本贷给其它国家的政府、银行或企业,它是一种间接投资;二是生产资本的输出,即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外直接投资办工厂、矿山、银行等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办企业,这是一种直接投资。从资本输出的主体看,有私人资本输出(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和国家资本输出(包括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等)之分。资本输出的形式虽不同,但其实质都是垄断资本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掠夺和奴役其它国家的手段。二战后,资本输出的形式和作用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为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并不改变资本输出是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基本属性。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实质是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它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的基础。 (三)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或国际公司,是指大垄断公司为了攫取最大限度的垄断利润,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它国家、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从事生产、销售或其它经营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国际性垄断组织。 “跨国公司”一词于1960年4月提出后,1974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做出决议,统一使用“跨国公司”这一名称,并沿用至今。跨国公司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已显示出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力量。如今,许多跨国公司的销售收入已超过世界多数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实际控制世界生产的约40%、国际贸易的60%和国际技术转让的约30%;发达国家40%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自其跨国公司的海外收益。跨国公司已遍及全球各个角落,其触角伸向各个经济部门和领域。全球性的跨国公司已成为“无国藉公司”。因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显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诸多特点:第一,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的重要性日益提高。第二,在跨国公司的国际投资中,国际直接投资不断增加。第三,跨国公司施行“世界公民”的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理的生产布局,定点专业化生产和产品的销售。第四,跨国公司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子公司只能在母公司已做出的规定范围内行事。 二战后,跨国公司广泛发展绝不是偶然的,总的来说,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和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各国垄断资本只有通过跨国公司才能越过对方设置的种种障碍,控制所在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因此,二战后跨国公司广泛迅速的发展,既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也是发达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绕过所在国的关税壁垒和贸易障碍,克服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的需要,还是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产物。同时,二战后各国采取的一系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和措施,对跨国公司的向外扩张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科技革命带来的交通运输和通讯工具的革新,大大地缩短了国与国之间的空间距离,为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跨国公司的作用。跨国公司的发展一方面使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超出国家的界限而达到高度国际化,另一方面使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越来越为少数跨国大企业所控制。因此,跨国公司的作用至少表现在: 第一,它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从全球经济的发展来制定其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考虑生产布局、营销渠道以及长远发展等问题,从而从企业组织形式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且,由于跨国公司在生产中居于控制地位,它的经营策略或投资方向的改变还常常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它推动了东道国经济的发展。它有助于弥补东道国建设资金的不足,加快了对一些风险性较大的领域的投资和开发,促进了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有利于东道国各种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出口产业的发展,增加外汇收入,创造就业机会。 第三,它成为垄断资本对外扩张和掠夺的工具。跨国公司是为垄断利益服务的,它通过其在国外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在经济上控制所在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在政治上干预所在国的内政,扶植政治代理人,建立一种凌驾于独立主权国家之上的政治关系,谋取其政治上的利益。进而影响一国乃至一个地区的政局,引起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使跨国公司成为垄断资本对外扩张和掠夺的工具。 第四,它使资本主义世界各种矛盾进一步尖锐化。跨国公司在经济上力图控制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经常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加剧了其与所在国的矛盾,暴露了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影响着国际关系,使资本主义世界各种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三、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对外扩展引起的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的关系 世界经济多极格局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集中表现。在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由于各国拥有的自然资源和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因而导致经济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在各国之间发生作用,对发达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变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科技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全盛时期已成为历史,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美国迅速兴起,世界进入了美国称霸国际经济的时代,由此来看美国按自己的意志重构战后世界经济秩序。6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落,欧洲共同体和日本的经济实现了跳跃式发展,使美国不再是世界经济唯一的主宰者,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三者相互争夺、互相协调,共同决定资本主义经济的命运。 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竞争和矛盾。美国想称霸世界,西欧和日本坚决反对美国的独家垄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三大巨头之间的竞争剧烈、经济磨擦日趋表面化,他们为争夺国际市场而斗争,国际斗争的焦点转到了以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造成集团内外的竞争日趋激烈。 发达国家间经济关系中的主要矛盾体现在:一是贸易上的矛盾。表现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非常激烈。因为能够占有更多的海外市场就可缓解国内生产过剩的压力,获得更多的利润、增加国内就业,减少社会矛盾;而国外市场被挤掉就意味着利润减少,债务增加,失业扩大,社会矛盾激化。这就必然导致各国间的贸易大战。二是投资上的矛盾。表现在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一大经济特征,是资本主义国家获取海外高额利润、控制其它国家和人民的重要工具。世界市场的有限性,导致争夺不可避免,出现了资本投向的改变,发展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三是金融上的矛盾。表现在资本输出中的矛盾不仅引起投资场所的争夺,同时也带来了货币金融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如汇率的变化往往造成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各国之间只要存在利益冲突,就无法从根本上协调和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 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妥协和合作的关系依旧。发达国家间的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把众多的生产方式不同、经济展水平差异的国家的经济活动联在一起,形成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使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问题的解决越来越依赖于多国的协调和合作。同时,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共同对付社会主义的要求。因此,他们有的通过各种国际组织协调和签订国际协议来解决,有的时候通过首脑会议或者经济组织协调去解决,也希望通过建立稳定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去协调南北关系。 国际经济的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统一各国的行动,进一步促进各国经济保持协调发展,在一定情况下暂时缓解各国间的矛盾,共同抑制经济波动、遏制全球性通货膨胀、共同阻止经济的衰退。但这种经济协调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能克服国与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各国资本以及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的实力对比的变化,必然产生新一轮的矛盾、斗争。所以国际经济协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垄断资本主义的国家间的矛盾。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的关系 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是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独立是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的标志,其经济发展正在改变这些国家的贫穷落后面貌,且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大多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资本主义的新的后备军,但他们又反对发达国家对自己的控制。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既有相互依赖与合作的关系,又有相互矛盾与斗争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表现为: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是主权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不再是独立前的从属关系。另一方面,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都需要对方为自己提供资金、资源、技术或市场等,使世界经济的繁荣成为双方的共同利益之所在。但这种关系是建立在不平等、不对称的基础上,使南北之间仍存在不平等、不公正的贸易现象。这种不平等、不对称的依赖关系,集中表现在发达国家凭借种种优势和垄断地位,从贸易、投资和金融等方面继续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而且,在不同时期,矛盾和斗争的焦点又有不同。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南北关系的主要矛盾从政治方面转入经济方面,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矛盾焦点在于经济主权方面,到70年代末,南北矛盾的焦点逐渐转向生产、流通等领域。80年代南北矛盾和斗争的焦点转向以南方国家债务问题为核心的金融问题。90年代以来,南北矛盾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到广泛的新领域。 从以上分析看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往,使双方都有利有弊,但发展中国家得利少,所受负面影响多,发达国家得利多,所受负面影响少,显示了他们之间相互依存中有依附性,相互斗争中有共存性,两者关系的实质是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经济利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