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目的要求: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实质及发展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对外开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全面提高水平的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共同发展将是一种长期现象。 主要内容: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关系新变化、中国的对外开放 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利用资本主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客观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同时规范这些要素在全球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日益加深,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形成为一个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或趋势。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推动这一趋势的产生和发展有多方面的客观因素。 1、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战后国际商品贸易、技术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技术竞争的发展,为科学技术成果从创始国向世界扩散提供了有效途径。技术创新国通过技术转让既可获得收入,又能凭借技术优势在其它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和开拓市场,形成了把新技术、新产品转移和扩散到其它国家的动力,而其它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需要大量的先进技术。这样,先进技术首先扩散到技术转移条件较好的发达国家,再扩散到那些科技力量得到加强、有能力吸收和开发技术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高新技术具有产品生命周期短的特点,现有产品推向世界时,新一代产品已开始进行研制,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降低了新技术的使用成本,进一步推动着先进技术向全世界扩散。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从美国开始,接着波及到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随后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扩散,逐渐形成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加快了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引进技术和技术转让已成为国际经济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贸易的增长的速度甚至超过了传统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超导技术、高清晰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合作有了很大发展,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出现了国际化趋势。目前,这一趋势正向新能源、地球环境保护、航天与海洋开发等众多新兴领域发展。 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产业、宇航工业、生物工程工业、新能源、新材料工业等一系列高科技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推动了高附加值的服务业的发展,加速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发达国家以发展高新产业和知识经济为重点,把国内的标准化技术和成熟产业梯次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技术和信息的跨国传播和产业转移把各国的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了。技术和产业梯次转移的过程,是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产业内分工尤其是跨国公司的企业内国际分工发展的过程。国际分工的发展和深化,必然要求在全球范围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开展全球经济合作。而科学技术进步则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80年代以来,微电子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交通运输工具和通信手段的现代化,大大降低了商品和资本的交易成本,加快了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和信息的全球传播,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确立 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和经济运行方式发生相应变化。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一直在做适应性调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的垄断企业进行大规模的合并和兼并,凭借着雄厚的资本力量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始在欧洲和日本开展跨国经营。与此同时,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的干预和宏观调控,形成了诸个具有不同典型特征又具有普遍适用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从80年代开始,为了解决日益激化和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全球竞争的需要,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其长期实施的国家干预、市场保护的体制进行改革和调整。并把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在实现“适度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或“低通胀、高增长”的前提下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改革围绕着放松管制、为市场建立良好的运行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进行。通过体制创新,在国内实现政府目标,在国外开拓新市场、扩大对外投资和加强国际经贸合作,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经贸联系。东南亚、拉美等发展中国家扩大了对外开放,大力引进外资和技术,加快了本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很快,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而中国在过去的20多年里,通过市场化改革,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建立 1945年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G)和1947年建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是国际经济秩序的三大支柱,奠定了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规则。在这些国际经济组织的推动下,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体制和汇率制度纳入到世界统一体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国际贸易的扩大与平衡发展,促进汇率稳定,协助建立成员国之间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帮助消除阻碍世界贸易发展的外汇限制,对其成员国的汇率和金融政策进行监督,并作出相应的制度规定。世界银行是世界最大的多边开发援助机构和借贷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向成员国提供贷款时都明确提出政策要求,推动其成员国的经济改革和政策调整。关贸总协定是世界各国家为了促进自由贸易的一系列多边贸易谈判,要求在世界范围内,逐步降低关税和其它贸易障碍,进行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实现贸易自由化。关贸总协定各国达成的多边贸易协定推动着缔约国逐步开放国内市场,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经过8个“回合”的全球贸易谈判,已逐步把成员国之间的平均关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降低到5%左右。1993底,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协议达成,标志着世界贸易进入自由化的新时期。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在1995年1月过渡为世界贸易组织(WTO),这表明在全球经济合作中,贸易领域的统一规范已经形成并强化。国际资本在全球大规模迅速的流动和欧元的诞生,需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进行改革,制定统一规范的全球金融监管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要求。上述国际经济组织对世界经济进行的宏观协调,对于推动世界经济市场化、自由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4、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政治上合得来的国家通过某种协定或条约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在世界各地区存在着许多区域一体化组织,并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行为主体。1993年11月欧盟成立并进一步东扩,实现了经济一体化;1994年1月墨西哥的加入形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计划用15年时间在北美实现自由贸易;1989年成立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从最初的12国扩大到18个成员国,计划在2020年实现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东盟自由贸易区在1997年以来增至10个成员国;1995年印度、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签署推进印度洋经济区联合声明。这些区域经济组织一体化的程度和水平不同,目前最发达的一体化组织是欧盟,已实现生产要素在所有成员国间的自由流通并统一了货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在区域内的成员国家之间消除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和合理配置的一切障碍。为了增强竞争力和活力,各区域经济组织从建立以来都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在不同的区域经济组织之间,形成了合作和斗争的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程度越高,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就越快。经济全球化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此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总体上由紧张趋向缓和,由对抗转向对话,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这对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竞争,必然从军事领域的竞争转向以经济、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经济进入到全球化阶段。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逐步形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世界统一市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和自由贸易政策。为了调节世界经济运行,建立了一套规范世界市场的全球经贸规则体系,包括WTO多边经贸规则体系,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形成了全球通行的市场规则和行为规范。 (二)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主要有贸易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和信息的全球化。它们从不同侧面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并与导致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诸因素一起,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1、贸易全球化 贸易自由化推动着贸易全球化。最初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国际贸易。二战后,国际贸易经历了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到贸易自由化占主流、从国际货物贸易发展到国际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从单纯降低关税扩大到削减非关税贸易壁垒,甚至在欧元区达到零关税的过程。随着各国市场的开放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全球贸易持续增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已从1985年23%提高到1996年的33%,其增长在近几年来进一步加强,这说明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各国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逐越来越高。从地区贸易发展状况来看,1997年,北美、拉美、西欧、转型国家经济占世界商品贸易的比重分别是17%、5.2%、42.9%、3.4%,这些数字显示,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从贸易结构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服务贸易明显高于货物贸易,并成为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突出趋势。1982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是4050亿美元,1997年达到12950亿美元,15年间增长了2.2倍;2001年,服务贸易额为1.44万亿美元,其中信息技术含量高的服务贸易的增长高于旅游和运输等传统的服务贸易,在新型服务贸易上,发达国家占据竟争优势。总之,世界贸易的迅速增长及其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2、生产的全球化 战后以电子、原子能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成果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发达国家产业部门结构的深刻变化,出现了电子、重化、宇宙航空、精密机械等新兴工业部门。新兴工业部门技术水平高,生产能力大,生产工艺十分复杂,产品质量要求高,其产品生产和市场都远远超过了一国的范围,要求企业在国际范围实行分工协作,不仅在部门间开展分工,而且在部门内进行产品、零部件和工艺的分工,从而使各国在生产过程中相互依赖不断加强。战后,生产全球化的发展是与国际直接投资联系在一起的。国际直接投资是投资者在国外直接经营企业包括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载体,在战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2/3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和技术的转让。其经营活动涉及各个领域,其在海外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遍及全世界,并通过相互参股、相互协调和合作的方式,形成国际垄断集团和同盟。 3、金融的全球化 生产的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必然要求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因此,金融全球化是适应生产全球化的要求而形成的,是货币资本的循环突破了国家和民族界限的运动。 金融全球化主要体现在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国际资本流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全球资本市场上交易的总资本量由1980年的5万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35万亿美元左右,全球外汇交易与世界贸易额的比率由1983年的10:1上升到期1999年的60:1。同时,国际直接投资日趋活跃,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国际直接投资累计额,由1960年的1053亿美元增加到1990年的16675.8亿美元,30年间增长近16倍; 1996年国际直接投资累计额更上升到3.2万亿美元; 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国与国之间通过金融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经济状况如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经过“传递”和“溢出”,会在全球范围迅速传播。这说明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快使得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密切。 金融全球化还主要体现在:金融证券化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相对下降,间接投资迅速上升,以国际间债券和股票发行为主的证券化融资逐步取代以银团贷款为主的中长期间接融资,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主要的资金来源。金融证券化,是指借款人与货款人之间进行直接融资的活动,是金融机构在经营资产负债业务的同时,以其拥有的资产为基础在市场上发行债券和其它有价证券。它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银行信贷、债券、股票、外汇等各类市场联结起来,使储蓄存款、信贷银行、金融公司、投资银行、各类基金等经营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既能实现资金在股票或债券或外汇市等不同种类市场上的跨国流动,又能在不同种类市场之间迅速转移。1997年,全球证券市场的年交易量为7万亿~7.5万亿美元,国际信贷余额近4万亿美元,国际游资在7.2万亿~7.5万亿美元。现在,全球日外汇交易额超过2万亿美元。与此同时,全球金融一体化市场网络形成,全球银行向大型化和综合化发展,这些都以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4、科学技术和信息的全球化 8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航天技术、海洋开发等为内容的新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向高科技和信息化方向发展。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把各国联系起来。在发达的国家,科学技术因素对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已从20世纪初的5%~20%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技术和信息在世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获得外来技术和信息已成为各国产业升级、参与国际分工、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以物化产品的高技术出口、许可证贸易、科技人才交流和在国外设立科研机构为内容的国际技术转让和交流,发展迅速。目前,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30%~40%;世界技术交易量迅速上升,从1979年的14万件增加到1996年的32万件。技术转让国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并将其国内的标准化技术和成熟产业向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梯次转移和升级。在这一过程中,高科技人才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主要对象,人才的国际流动越来越频繁。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信息产业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信息产业已超过传统产业并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而成为发达国家最大的产业,覆盖全球的互联网络使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贮存变得高效快捷,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大规模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业务。因此,技术和信息的跨国传播和产业转移把各国的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了,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融合。 二、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战后,以电子、原子能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发达国家新的产业革命,出现了新兴工业部门,传统工业也得到了技术改造。新兴工业部门技术水平高、生产能力大,生产过程复杂,产品质量要求高,投资规模大,其生产和市场规模都远远超过了一国范围,要求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分工协作。适应生产国际化的要求,跨国公司在国外扩展,建立起大量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1968~1969年,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达到7276家,1973年增加到9481家,1993年增加到3.7万家。1996年全球跨国公司的总数达到44508家,这些公司在全球的附属企业总数达276659家。其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总数为36380家,占跨国公司总数的81.7%。按照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的定义: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建立有经营实体,这种实体是在一个中央决策体系下进行经营决策,并制定有共同的政策和共同战略目标;这种实体通过股权或其他方式形成联系,共同分享资源、信息,同时负担责任。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的积极作用 跨国公司推动了贸易的全球化 跨国公司分布在国外的子公司网的形成,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一体化生产和销售活动提供了现实基础。1995年,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销售额是6.1万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同期世界出口贸易总额4.9万亿美元;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占世界贸易的50%左右;在总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支付的技术转让费占全部专利技术国际使用费的75%;跨国公司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 1996年跨国公司在国外拥有的总资产超过3万亿美元,相当于资本主义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4。 跨国公司推动了生产的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跨国公司经营内部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经营内部化表现为信息内部化、资本货物内部化、中间产品交易内部化、最终产品价格内部化、资金调拨内部化等。产业内国际分工越来越多地由跨国公司来实现。产业内分工的发展,标志着国际分工进入到一个新阶段。随着内部化的发展和国外子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跨国公司把子公司所在的国家纳入到国际分工体系。在80年代以后,新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跨国公司投资的重点部门,从标准技术产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从制造业向非制造业转移。跨国公司通过国际投资,将生产边界延伸到全球最有效率的地区,把不适合在本国发展的产业转移到生产要素最便宜的地区生产,有利于优化母国和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形成了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促进了世界经济和东道国经济的发展。因此,跨国公司在全球产业转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跨国公司促进了金融资本的全球化 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是跨国公司的一项经营原则。融资来源除了总公司提供一部分外,很大部分是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以各种形式筹集和利用公司利润再投资。利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主要是在国际债券市场发行债券,向国际银团贷款,在国际股票市场上发行和上市本公司的股票,在东道国的债券和股票市场上借入贷款资金或发行和上市交易本公司的股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工具的增多,使跨国公司的融资战略有越来越大的选择余地。可以说,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市场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融资是为了增加投资。国际直接投资同跨国公司多渠道融资有直接联系,影响其直接投资的流向。从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流向来看,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和经济增长较快的东亚,因为具有熟练的劳动力、良好的基础设施、广阔的市场和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而成为跨国公司竟相投资的热点地区。 跨国公司加剧了全球竞争 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变迁和竞争的激化,以及各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放松管制、减少干预等宽松的政策环境,使得跨国兼并成为跨国公司向外扩张的一种重要形式。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显示,1996年,全球企业兼并、合并和收购的案件有5540例,交易金额达2700多亿美元。2000年,全球跨国购并交易总额为3.5万亿美元,把跨国兼并推向高潮。2001年下降到2万亿美元左右,2002年上半年,全球企业并购数量为8340件,企业跨国并购规模大幅减少。受美国和欧洲大公司企业丑闻、企业整体赢利下降等因素影响,跨国公司从过去追求外部扩张向加强内部整合转变,除了对美国和中国等重点国家加强投资以外,从总体上向着“少而精”的全球战略转变。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使得这次兼并的的主战场仍然是美国,以“全球化公司”为目标的大企业间的“强强”合并成为美、欧、日、加等发达国家企业兼并的强音,并带动新加坡、韩国、香港等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加入全球企业购并的行列。兼并的行业分布广泛,横向兼并成为主流的兼并方式。发达国家加强了对中国、印度、印尼、土耳其、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购并活动。中国、新加坡、韩国等发展中国家为了取得新技术,也加快了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也不同程度地加入到跨国并购,买下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有了发展。 跨国公司推动了科学技术在全球的扩散 跨国公司在总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支付的技术转让费占全部专利技术国际使用费的75%,这说明跨国公司是推动科学技术在全球扩散的一个主要途径。跨国公司在海外的扩张,必然促使工业研究与开发投资移向海外。知识在全球的迅速传播和国外廉价的科学技术人才,为跨国公司在海外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提供了条件。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跨国公司纷纷在海外设立研究与开发机构,在海外的研究和开发投资激增,使技术创新与技术流动出现全球化趋势,促进了各国技术优势互补和世界科技术的发展。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交通运输、通讯联络、信息传递的革命,在时空上缩短了国家之间、公司之间的距离,为跨国公司的“母子”公司和总分公司之间进行集中管理、分散经营、企业内分工协作和业务的开展提供现代化的数据处理和传递设备、通讯设备、交通工具,为跨国公司在全球开展经营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总之,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实力,凭借其技术垄断优势、市场垄断优势、产品差异化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国际投资选择的区位优势,从国内到国外,从生产到销售、金融、劳务等各个领域,形成国际性的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在全球范围合理配置资源,把产品设计、生产与工艺、产品销售、零部件的采购等再生产各环节安排在成本低、效益好的地区。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既形成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了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最大利益和长远利益;又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生产的国际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扩大,推动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二)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负面作用 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具有消极作用,这表现在:第一,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跨国公司拥有大量流动资金,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统计,在全球流动的私人资本中,约有一半以上是跨国公司所控制。跨国公司资金调拨内部化所带来的大规模资金在母子公司之间的转移,利用国际汇率差异转移资金在证券市场上套利套汇,利用内部转移价格逃避税收等,都是造成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的因素。第二,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发展也有不良影响。跨国公司制定垄断价格,进行不等价交换,损害了东道国企业的利益。跨国公司通过转移价格,逃避了东道国的税收和外汇管制。跨国公司对东道国贸易形成了控制,引发了各国争夺市场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妨碍着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第三,跨国公司对东道国重要工业部门的控制,一是妨碍了东道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二是影响了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并加剧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三、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各国经济发展都多多少少要受到本国资源的限制,在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经济在相互交往中,可以充分利用世界任何地方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和人才,实现优势互补,摆脱本国资源的局限,从而促进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第二,在全球化条件下,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全球统一市场的形成,各国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摆脱本国狭小市场的局限,发挥本国优势,根据全球市场的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实行规模经营,取得规模效益。各国与全球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也推动着各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全球市场竞争对各国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各国政府进行改革,努力与国际市场接轨,逐步减少和消除各种贸易和非贸易壁垒,营造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环境;全球市场竞争迫使各国企业要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推动着企业不断地增强活力,提高生产率。 第三,促进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大型化,需要国际技术合作,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实现科技研发的全球合作起到推动作用,这有利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达国家通过向外转移传统的落后产业,对内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中国家可以抓住全球产业调整的机会,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第四,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加快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提供了更多的促进发展的因素。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受到资金和资源短缺的制约,受到科技水平落后的制约。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努力引进外国的资本和先进技术,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就有可能形成“后发优势”,实现跳跃式发展。 经济全球化促进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增长,已为世界和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的高速发展,世界生产和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是经济全球化发生作用的结果。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低通胀、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经济的全球化。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都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增长并提高了综合国力。 从总体上来看,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将变得更加突出,从而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和破坏作用,因此,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重性。对世界各个国家来说,既是巨大的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趋利避害,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主要在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展开,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外条件的限制而很少参与。20世纪7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取得了较快增长,但在全球经济中,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战后国际投资大多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少数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一直占绝大部分,并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和发达的科学技术,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 从当前国际分工格局来看,经济发达国家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以及航天、计算机、通讯、生物制品等现代高科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一般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中占主导地位。从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来看,发达国家正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美国、日本和欧盟掌握着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关键技术,高新技术信息产业正成为其支柱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被动接受从发达国家转移来的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一方和以传统产业为另一方的国际分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是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际剥削的分工体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依附、受剥削和边缘化的地位。 科技进步和国际分工的深化改变了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超过初级产品,而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又大大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在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得更快,以致包括科技转让在内的技术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有形贸易。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国际分工中的主导地位,依靠先进技术和劳动生产率,在全球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出口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低廉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这种不等价交换使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强势地位。 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后,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得到了进一步推动,但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农产品、服务贸易、投资和环境标准等方面的优势,扩大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把自身优势变成丰厚的市场利益。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一部分传统能源、材料被新能源、新材料所取代,形成了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使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出口减少,引起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发展中国家技术基础落后,要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不得不从发达国家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形成了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依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从国际直接投资来看,由于发达国家集中了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有着熟练的劳动力、良好的基础设施、广阔的消费市场和政府的优惠政策,使北美、西欧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发达国家虽然也在经济增长较快的东南亚和南美的一些国家投资,但跨国公司依靠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先进技术,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进行控制,造成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具有很大的从属性。跨国公司利用对外投资、技术转让和资金借贷等方面的苛刻条件,巧取豪夺,造成发展中国家背上沉重的债务。不仅如此,发达国家在经济危机发生时,往往通过世界市场转移危机,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和成本转移到其它国家和地区。 从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看,国际短期资本的投机性,常使那些经济实力较弱、对短期资本依赖存度高、国内储蓄率低、资本市场监管不严、实行钉住汇率制的的发展中国家受到冲击,发达国家从中渔利。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利益的分配取决于资本量的多少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跨国公司控制着全世界大部分资本、制造业生产能力、高素质的劳动力等,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率的管理,创造了更高的生产率,全球收入分配必然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倾斜,发达国家的总收入和人均收入一直居世界前列。对这种日益增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全球范围内却没有一个有效的调节机制。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度和实施中起着主导影响 西方发达国家在国内建立起了较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并致力于把其准向世界,加于别国,因此在国际上主导着国际经济组织,制定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规则,在国际经济协调中担当主角,从中获取了大量的利益。例如,在多哈会议的议程中,发达国家提出了环境、投资、竞争、政府采购等符合发达国家利益的新议题,而发展中国家要求世界贸易组织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日益增大的差距以及利益分配的严重不合理,要求发达国家尽早兑现乌拉圭回合有关逐步取消多种纤维协定在纺织品和服装上的限制,有效制约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措施,重新审议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和投资协议的执行等问题。由于发达国家主宰了议题的制定,结果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合理建议没有受到重视,最终还是接受了多哈宣言的安排。这些 说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他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强势,在经济全球化中起着支配作用,经济全球化为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巨大利益。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虽然是由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但如果没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就不可能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具有客观必然性。由于各种原因,不同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同,经济全球化对各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都是多方面的。 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1)弥补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的窘境。在经济起步阶段,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的局面。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发挥优势,从而吸引更多的外资,以弥补本国资金的不足,推动经济起飞。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发展中国家曾出现两次利用外资的高峰。1975~1981年,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是以石油美元为主的私人银行借款。1990年以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是外国直接投资。1990~1996年,外国直接投资平均占发展中国家资金净流入量35%,不包括中国,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占世界外国直接投资总量的比重,1983~1989年平均为17.8%,1990~1994年平均为21%。目前,发达国家的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机构性储蓄规模越来越大,迫切要在国际市场上寻求最佳回报率。发展中国家只要能够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就有可能吸引到更多的国外投资。 (2)推动了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全球出现了产业转移的浪潮,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建立现代经济结构创造了条件。发达国家在向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过程中,传统产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要素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成本低廉,是传统产业转移的理想场所。随着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的改善,外国投资的数额不断增长,产业转移的范围陆续扩大,虽然发展中国家引进的技术和接受的产业中有些对发达国家来说是过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仍属于先进或适用的,弥补了发展中国家技术开发水平上的不足。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对发展中国家加速实现工业化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3)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扩大。世界贸易的新特点是制成品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同时发展中国家在制成品贸易中有大幅度增长,制成品不再局限于低技术产业的产品,在机械和运输设备、知识密集型等产品中占有的份额不断上升。例如,从1980年至1995年,在世界化工产品出口总额中,发达国家所占份额由87.2%下降到79.3%,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由7.8%上升到16.4%;在金属制品贸易中,发达国家由78.9%下降到63.1%,发展中国家由14.9%上升到23.4%;在机械和运输设备贸易中,发达国家所占份额由86.1%下降到76.4%,发展中国家由5.8%上升为22%。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占的比重,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分别为97%和94%,韩国为93%,新加坡为79%,马来西亚为64%,印度尼西亚为53%,菲律宾为52%。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可以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完全可以在一些工业制成品贸易和产业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4)争取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中应有的权益。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可以为自身在国际经济中争得一席之地,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例如,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可以获得相互提供的无条件贸易最惠国待遇和关税及非关税壁垒逐步降低的待遇。可以从世界贸易组织得到发展贸易的必要信息、技术规则服务,得到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仲裁手段,利用世贸组织的非歧视与公平竞争原则保护自己的权利,可以充分利用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原则如透明度原则和一致通过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5)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这个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很大关系。世界银行在1996年发表的《全球一体化及其增长的不平衡》报告中,用贸易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的变化指标和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程度。1996年《世界银行政策与研究报告》显示,经济增长最快的东亚地区,实际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75~1984年每年平均增长1.2%,1985~1994年每年平均增长1.5%;南亚地区同期指标分别为0.2%和0.3%;中东北非地区分别为-0.3%和0.1%;撒哈拉南部非洲地区分别为-0.5%和-0.15%。外国直接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东亚地区1981年~1983年年均为0.8%,1991~1993年上升为1.2%;中东和北非地区在后一时期分别为1%和0.25%;撒哈拉南部非洲地区分别为0.3%和0.15%;南亚地区分别为0.5%和0.1%。这些数据表明,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低的,都是一些低收入的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各个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同,其发展水平就不同。在东亚地区,由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高,经济发展快,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贫困人口不断下降。中国的台湾和香港、韩国、新加坡已进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基本消灭了贫困,有些指标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结构相对脆弱、市场发育不充分的发展中国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由于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稳定要受到世界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世界经济的波动导致国内经济发生动荡和危机的可能性增加,任何国际性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金融危机,都会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发展中国家内部,使发展中国家在贸易、市场、民族工业、金融等方面面临着很高的风险,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贸易风险。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展中国家过分依赖国际市场。过分依赖国际市场,所面临的风险是一旦国际经济不景气,就会严重影响出口。出口大幅减少,导致国际收支赤字,本币贬值,引起投资者恐慌,把资金撤走,同时也给国际游资投机提供了机会。另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出口产品多半是价格低廉的初级产品,易受国际市场供求波动的影响。 (2)金融风险。一是债务风险。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外债总额不断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国际资本市场》显示,1995年,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外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以上,印度尼西亚高达60%,在1997年7月东亚金融危机发生时,包括韩国在内平均外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外债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二是汇率风险。目前国际汇率制度的现状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西方主要货币汇率机制是国际货币市场汇率机制的核心,主要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实行浮动汇率制,其它发展中国家依据西方国家的汇率的变化确定本国的币值。许多西方国家的货币汇率频繁波动,直接影响着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在浮动汇率制下,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主要是发达国家的货币,其债务多以美元结算,汇率频繁波动,特别是美元汇率的波动,不仅影响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而且使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管理和外债偿还问题复杂化。三是金融投机的风险。浮动汇率制助长国际间的套汇、套利活动,使大量短期资本从事投机活动。1994年和1998年的墨西哥和巴西金融危机,1997~1998年的东亚金融风暴,除了这些国家自身的原因外,外部投机资本的冲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也说明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结构和财政力量薄弱,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不足,防范金融风险和处理金融风险的机制不健全,对金融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最缺乏抵抗力,才使金融投机行为有机可乘。发展中国家既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同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加快自身发展,又要谨慎的开放资本市场,金融自由化必须伴随着金融监管的增强逐步推行。盲目开放金融市场无异于引狼入室。 (3)民族工业风险。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由于技术水平低,效益差,在加上体制上的原因,再国际上没有竞争优势,本国市场开放后,必将受到严重冲击阻碍,甚至压抑了本国民族工业的成长。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利益和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只有在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后,才能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对于经济全球化既要积极参与,又不可盲从,要从本国国情出发,掌握好对外开放度,选择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经济关系的新特点 国际经济关系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在开展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国际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交往关系、国家对国际经济交往的管理关系、国家或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对国际经济交往所进行的经济协调关系,各主体在这些经济活动和关系中的地位、实力对比、性质和态势。在国际经济关系体系中,主要存在着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西西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南北关系)、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南南关系)、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东西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即“南北关系”,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核心内容,是国际基本经济关系,它反映了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基本特点。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国际关系的两个突出特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经济关系具有以下新特点: 国际经济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经过大动荡,各主要经济大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经济实力和地位下降,日本崛起,西欧的经济实力和地位迅速上升,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国际经济多极化格局。苏联解体后,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变成了一超多强。现在美国是世界上的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几大力量在不断增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实力增强,在国际中的地位上升。区域经济组织日趋活跃。这种多极化的经济格局,反映了国际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为国际经济格局多极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增强。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靠国外资本和劳动力来创造,50%左右靠国外市场来实现。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外依存度就更高。发展中国家的对外依存度也在不断提高。各国经济越来受到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相互依存已超越国家类型和社会制度,从单向依赖或依附转变为相互依存。相互依存的内容是合作与竞争。 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形成了全球竞争格局 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越来越多,竞争的方式从对立性的竞争变为相互依存的竞争,经济实力强的国家在竞争中占有优势。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在2002年6月公布的2001--2002年《世界竞争力年鉴》,通过314项测评标准评选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49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在第一到第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美国、芬兰、卢森堡、荷兰、新加坡、丹麦、瑞士、加拿大、中国香港、和爱尔兰。韩国、日本和中国分别被排在第27、30、31位。从排名结果来看,美国最强,其次是欧洲。韩国等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竞争力上有相当水平,尽管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9·11”事件影响,这一群体的国际竞争力依然是强劲的。西欧国家的共同特点是加强了信息技术基础建设和企业管理,积极参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科技竞争将日趋激烈,成为争夺的焦点,许多国家都确立了以高科技为先导的国家发展战略。全球竞争使各国经济发展的差距在进一步增大,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势更趋复杂。 南北经济关系矛盾突出,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全球竞争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据世界银行发表的《世界发展报告1999/2000》显示,1967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的差距为1:14.9,到1987年扩大到1:20.3,到1998年是1:20.4。从地区之间的比较来看,这种差距更大,撒哈拉以南非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1987年的1:44.2扩大到1998年的1:53.1。1987~1997年的10年间,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快的时期,有些发展中国家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会,有些国家却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以信息产业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经济时代,将进一步加大这种差距。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上面已有详细分析,这里不再赘述,除此之外,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结构、政治腐败、官商勾结、家族经济、军人政治、社会动乱、战争、自然环境恶化等因素,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内部原因。 国际经济一体化深化发展 面对全球竞争,一个国家尤其是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显得势单力薄。为了加强竞争实力,世界各地区的一些国家建立了区域经济组织,形成了世界多个经济中心。据世贸组织提供的数据,全球已建立的区域经济有109个,其中的1/3的在1990~1995年建立的。区域经济组织内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在不断深化,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也在发展。南北合作、南南合作加强。与此同时,协调竞争的国际协调机制也在发展,协调的范围、力度和作用也在增强,通过协调解决纷争,化解矛盾,在竞争中共存和发展,从而抑制了战争,促进了和平与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秩序包括国际政治秩序和国际经济秩序,它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外部环境。国际经济秩序是指一个时期国际社会中的国际行为主体(主要是主权国家)围绕国际经济关系所确立的国际行为规则和制度的总和。在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是不平等的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二战后虽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在国际交往中处于不平等、受剥削的地位,这是南北关系的基本特征。这种不平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国际生产领域存在着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独立前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经济结构单一,经济片面、畸形发展,自然经济和小生产占主导地位。独立后仍然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严重依赖发达国家。 在国际贸易领域存在着不等价交换。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的是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偏低,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和高科技产品的价格偏高。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易受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影响,风险大,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 在国际金融领域,发达国家控制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主要的国际金融机构,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货款要求附加很苛刻的货款条件。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发展中国家也易受到冲击。 这种以不合理分工为基础的世界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体系和以国际垄断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构成了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特征。因其不合理、不平等而被发展中国家视为国际经济旧秩序。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形成的,它严重危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阻碍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致反对。 为了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地位,发展中国家一直在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斗争。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动下,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七十七集团”起草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80年代初,在墨西哥举行了关于合作和发展的国际性会议,是南北关系之间的第一次高级别对话。1994年1月墨西哥的加入形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这是第一个南北经济合作组织。另外,还有亚太经合组织、印度洋经济区等南北经济合作组织。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长期以来受到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不公正待遇,中国同世界各国一道,一直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并将一如既往地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中国要求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这种国际新秩序是各国在政治上互相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安全上相互信任、共同维护的新秩序。 第二,这种国际新秩序是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通过平等对话增进相互信任,通过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安全,反对各种霸权形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新秩序。 第三,这种国际新秩序是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合作竞争、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新秩序。 第四,这种国际新秩序是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都拥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平等对待,友好相处,依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协商、和平解决分歧和争端的新秩序。 总之,中国政府主张建立一个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它的实质就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国际剥削。中国从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全面科学地阐述了中国的观点,并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稳定,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趋利避害,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真正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只有发展中国家早日摆脱贫困才能形成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局面。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当代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不断减少,国际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高速增长,从1980年到1995年,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5.6%和9.3%,均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国际投资日趋活跃,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累积输出资本已达35000亿美元,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体。金融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量大幅增长,国际金融市场网络已经形成。国际互联网迅速扩张,实现了信息国际化。世界各地区建立了许多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十分活跃。这意味着许多国家既参入了经济全球化又参入了区域一体化组织,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和投资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关贸总协定,使全球贸易、投资和金融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协议,把自由化从货物贸易迅速扩大到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成员国达到130多个,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了经济全球化规则。世界贸易组织所遵循的非歧视的、更自由的、可预见的、更具竟争性的、有利于欠发达国家的原则,为经济全球化规定了方向,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难以逆转的潮流。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经济必须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必须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能否不断地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因此,参与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发展的要求,中国人民、中国政府作出了积极主动的选择。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中国正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1978年中国确立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通过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开放型经济的转变过程。经济全球化作为外力推动,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参与国际多边贸易体系,1986年中国政府正式向关贸总协定(GATT)提出复关申请,并开始接受关贸总协定对中国经济体制的的审议。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自由贸易体制,因此,关贸总协定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审议就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外部动力和参照。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正式成立,大幅削减关税,把贸易从货物贸易扩大到服务贸易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和知识产权等内容,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经济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约束性更大。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1994年以来,中国在计划、财税、金融和外贸外汇四大方面推进了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形成了以货币、税率、利率、汇率为调控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中国20多年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住机遇迎接挑战积累了经验,也增强了面对挑战的能力。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主动积极地参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实现了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带来了国际分工的发展、产业的转移、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为我国摆脱资源和市场的束缚提供了条件,为产业调整、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正是抓住了这个机遇,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中国的国际贸易规模在世界上的排名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第32位上升到现在的第六位;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不到20亿美元, 到2002年底上升到550多亿美元,从1993年以来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外商投资东道国。?截止2002年12月,全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 424196个,实际使用外资 4479.66亿美元。2003年1-3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624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30.86亿美元,同比增长 56.72%。2002年1-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6,207.85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出口3,255.69亿美元,同比增长22.3%;进口2,952.16亿美元,同比增长21.2%,进出口顺差303.53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外汇储备达到3000多亿美元。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大提高。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竟争力。实践证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战略选择,是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国之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作出这种选择是基于对国际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参与全球竞争的信心,但机遇与挑战并行,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我国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可以抓住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时机,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加速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可以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我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我国直接参与制定、完善国际经济规则,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形成。 全球化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全球化发展既给中国经济带来良好机遇,又使中国经济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1)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所面临的国际竞争的挑战。2005年中国政府要兑现承诺的开放时间表所涉及的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放开贸易经营权、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国内市场开放,国内产业将面临外国公司、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强大的竞争压力;中国传统的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有可能不再具有优势;在吸引外资方面,面临着周边国家强有力的竞争。 (2)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许多国家特别是周边的国家正在积极调整竞争策略和产业结构,这对我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3)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面临着挑战。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对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是要建立一个对内外贸、内外资、内外企业都适用的非歧视性的、公平竞争的开放型经济体制。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目前在企业改革、建立国内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等方面,还相对滞后,这些领域的改革需要加快,通过深化改革来提高企业和国内市场抗冲击的能力,否则,扩大开放市场就有可能未得其利而先受其害。 (4)对政府在开放条件下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提出了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经济环境的任何风吹草动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到国内宏观经济的运行和稳定。面对不确定性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必须增强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提高危机治理和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5)对政府经济规制提出了挑战。世贸组织对政府职能规范和放松管制提出了原则性的、方向性的要求,即“规范、统一、效能、服务、透明”。例如,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中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开展跨国经营,提供稳定的多边最惠国待遇保障。但能否抓住这一机遇迎接外部激烈的竞争,政府经济规制、交易成本高低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竞争激烈中甚至是关键因素,政府规制成本与效率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美国“新经济”与政府放松管制、改进服务有很大关系。 3、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们必须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发展的动力,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开放促改革、发展,发展开放型经济。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来提高开放水平。放松或取消进入限制,提高政府规制的效率和降低规制的成本,营造各类合法竞争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具体包括逐步降低关税,有步骤地开放银行、保险、电信外贸、内贸、旅游等服务领域;对外商和外国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制定统一、规范、公开、公平的投资准入标准,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或企业必须有政府控股外,取消对其他行业和企业的投资和股权比例的限制。 以国有大企业改制为重点,加快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步伐。要寻找到有足够实力接替大企业中退出的国有资本的投资者,在民间资本力量太弱不能收购的情况下,可采取与国际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跨国公司合资、合作、企业上市、“债转股”、国内合资等方式,推动国企改制。对电信、电力、石油化工、铁路、民航等自然垄断和公用事业特点的行业进行改革、重组和规制。 清理并减少政府行政性审批,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标志。依据合理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公开性原则和责任性原则,对现有的各种审批进行一次系统性清理,尽快取消和简化行政性审批,健全监督机制,提高审批效率。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全面清理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抓紧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法规的统一性和公开性。提高依法行政和司法水平,加强司法独立,为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提供及时、公正的司法服务。 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和中国国情的对外经济体制,实行外贸经营资格登记注册制度,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建立和完善对外经贸促进和服务系统,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完善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等手段,依法保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2、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实施对外贸易多元化战略,实现出口产品的多元化和贸易伙伴的多元化。巩固和扩大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不断增加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优化进口结构,着重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大力发展技术转让、设计咨询等服务贸易的出口。深化外贸体制改革,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推进外贸主体多元化,完善贸易融资机制和关税制度。 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通过收购、兼并、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方式利用中长期国外投资,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造结合起来,鼓励外资投资于中西部地区,推进西部大开发。积极与跨国公司合作,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力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采取措施比如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吸引留学人才回国创业。 3、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参加世贸组织,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建立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要求。开放型经济是指国民经济参与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的经济活动,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衔接,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经济。在开放型经济中,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依靠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把外向型经济的“出口导向”战略和内向型经济的“进口替代”战略按世贸组织原则的要求调整、结合起来,以扩大内需为主拉动经济增长,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市场力量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形成本国的国际竞争优势。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的基础。发展开放型经济首先要求国内有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培育市场主体,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品牌。 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中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开展跨国经营,扩大有比较优势产品和服务出口,开发国内短缺资源等,提供稳定的多边最惠国待遇保障。但能否抓住这一机遇迎接外部激烈的竞争,政府经济规制交易成本高低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竞争激烈中甚至是关键因素。这就需要政府为企业“走出去”营造一个高效率的市场环境。 三、两种制度的竞争与合作 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是根本对立的。这就决定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国家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一种历史继承和相互借鉴的关系。在两种制度的竞争与合作中,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两种制度的并存、竞争与合作将是一个长期的现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1、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并存和共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现象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格局将是一个长期的现象。第一,资本主义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这主要是因为: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着资本主义企业不断地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使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现代化,产业革命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几次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纳入到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中,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推动了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成本降低,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不再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科技和知识的作用在增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得益于他自身所具有很强的科技优势;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很大发展,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进行了自我调整:在所有制结构上,建立了国家所有制,实行雇员持股计划;在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上,从独资、合伙到股份公司,从私人垄断资本到国家垄断资本以及个人、组织、国家共同持股的混合所有制等多样化的所有制实现形式;推行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以社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运行上把市场与计划结合起来;劳资矛盾以政党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政党斗争中实行了阶级妥协。这些措施都大大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但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道路不可能是笔直平坦的,这是因为,其一,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都是在落后国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建立到现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历史很短,他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过程;其二,由于主观因素在实践中发生脱离客观实际的情况,有时还可能出现暂时的反复,使现实的社会主义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较量和斗争将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巨的过程。正是以上原因,决定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将长期并存。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在长期并存中共同发展。自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长期并存中经历了一个从战争、对抗到和平共处、竞争发展的过程。苏联建立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在阶级利益对立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利益,表现为经济和政治上的互补互利,这种共同利益决定着两种制度国家可以并且能够和平共处,诸如,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二战时美、英、俄结盟抗击法西斯。从战后到80年代末,是冷战形成和发展时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体系、两个阵营、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开始形成,冷战和对抗、禁运和封锁,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这期间,随着苏联军事大国的崛起,两种体系的对抗演变为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峙和冲突。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处在低潮,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瓦解,世界各种力量进行了新的分化组合,多极化迅速发展,“一超多强”的多极格局形成;全球性的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转变为多样性的政治制度的并存发展;大国关系成熟化,大国之间的利害关系相互交错、渗透,矛盾失控的危险性减弱;国际竞争由单纯的军事领域的竞争转向以经济、科教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两极格局瓦解后,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经济实力成为衡量各国国际地位的主要因素,各国都把经济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意识形态处于次要地位。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一时代主题下,各国都积极发展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经济全球化成为一股世界潮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表现的极为复杂,一方面,两种制度的矛盾和斗争依然存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其经济、科技、军事优势为后盾,扩大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接触和交流,向社会主义国家推行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促使社会主义国家的内部演变。苏联东欧剧变就是“和平演变”的结果。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人权、民主、自由、民族、宗教问题,利用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等对中国实施“西化”和“分化”的图谋,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另一方面,两种制度国家都存在发展经济的需要,在相互开放中,进行双边、多边的交往、合作和协调,取长补短。不同制度国家的经济越来越融为一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存关系;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在竞争合作中都各自得到发展。同时,两种制度的国家共同面临着一些超越制度和国别的全球性的问题,包括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人口剧增、能源短缺、粮食危机、毒品泛滥、传染疾病蔓延等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协调。目前,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主导地位,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速度快,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影响力将不断增强。 在两种制度并存、竟争与合作的条件下实现中国经济的发展 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两种制度并存、竞争与合作的格局,尤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际关系中的各种矛盾,重点加强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建立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处理国家关系时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论亲疏。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科技交流和竞争。同时又要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可能导致的风险要有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增强抗风险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两种制度并存、竞争与合作中实现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和取代资本主义的基础和条件,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现在的生产力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两种制度的竞争必然形成综合国力的竞争,必然形成对完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压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大力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这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的基础;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整体效益的提高;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调控,在国际竞争的平台上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开放促发展,发展开放型经济。 第二、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同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不能离开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必须继承人类历史、包括资本主义时代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大胆吸收不同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要主动地利用和学习西方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主动与资本主义的交往联系中壮大发展自己,为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创造条件。从1978年开始,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并逐步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在同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中,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实践证明,积极参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地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是推动我国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十月革命以来所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生力水平低,小农意识浓厚,封建专制主义残余影响严重,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已经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从我国的现实国情来看,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已有很大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在社会占主导地位,但目前处在不发达状态,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主体、科学技术的中心,资本主义国家还占优势。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开展合作,避免对抗,争取一个和平环境,抓住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悲观、不失望,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积极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