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庆 三 峡 学 院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  韩 红 宇 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 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绪 论 (2课时) 一、学习提示 绪论对秦汉文学的发展演变过程和主要内容分四节作了全面介绍及分析。第一节: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汉代社会为作家群体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且终其二代,人才辈出,他们是新兴文体的主要创作者。第二节: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从汉代政治制度的变迁,对历史和文化的继承与批判,士人命运的起伏,民间和文人创作的双向互动等方面反映出汉代文学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第三节: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从6个方面论及了汉代文学与经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交流是相互的,二者彼此渗透,双向互动,呈现出许多相似的特征。第四节: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两汉是文学体裁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许多重要的文学样式在此间孕育生成,汉赋、史传散文、五言古诗便是其中的代表。汉代文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初创期、全盛期、中兴期、转变期四个时期,它们综合反映了汉代文学蓬勃发展的全貌,也为后世文学创作树立了典范。 学习本章,要求掌握秦代文学的概貌,要求重点掌握汉代文学发展的社会背景、历史线索及其主要内容,对秦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也要有充分的认识。同时,本章内容将以文体的区别划分为五个部分,故学习中不必拘泥于具体的章节顺序。 二、重点和难点 1、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2、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 3、汉代文学的分期 第一节 秦代文学概况 统一后的秦王朝由于实行了极端的文化专制政策,加之统治时间短暂,故流传于世的文学作品屈指可数。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出于众人之手却体系完整,是一部优秀的文学散文。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他的《谏逐客书》极富文采。 第二节 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即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学活动的文人群体。这里主要指以司马相如为代表的一批辞赋作家。他们仅仅凭藉文学才能而得到官职,并以文学写作为自己的主要事业。这一现象,是先秦时期所未曾有过的,而在此后的中国文学史上则成了惯例和常态。 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一、社会风尚的影响。汉代教育以讲授儒家五经为主,解读辞赋也为当时社会所推崇,这对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起到了催化作用;二、献纳辞赋的风气。汉代以文才录士,大量士人因此围聚在天子、诸侯王和外戚的周围,把文学当作博取功名的一种手段,汉代作家群体的持续生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三、文化机构的设立。汉代相继设立了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等文化教育机构,为稳定已经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游学游宦的兴盛。两汉游宦风气时断时续,不管是入仕成功的文人,也不管是游宦失意的文人,他们都成为汉代作家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作家群体的生成,教材上讲了五点:①解读文学典籍成为时尚;②兴起献纳辞赋的风气;③汉代诸侯王、天子、外戚对文人的招纳任用;④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⑤游宦的兴盛。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三点。西汉初,战国时代养士的风习还残留在人们的意识中,那些诸侯王像战国诸侯一样,喜欢在自己的宫廷中收罗人士;那些士人也像战国游士一样,投靠在诸侯、王公的门下,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之服务,作为谋生的手段。但时代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西汉时的诸侯王已经不具有战国诸侯的独立地位,也不愿或不敢以“富国强兵”为号召,因此,他们宫廷中士人的任务,也不能像战国时代那样,以外交、军事等活动为君主谋取霸权。他们只能从纵横之士向宫廷文人转化,主要以文学活动为君王提供精神享受,同时在政治上提供一些建议、批评。枚乘、司马相如,起初都曾在梁孝王宫中担任过这种角色。武帝对辞赋特别爱好,即位后,便大力搜罗这一类文人到中央宫廷中来。例如,枚乘死在受召入宫途中,他的儿子枚皋代替了他;武帝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叹,以为是一位古人,恨不同时,一听说他还在世,马上把他征召入宫。他们之所以被赏识,完全是因为文学的关系。完全可以说,在武帝的宫廷中,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群体。大致到东汉以后,文人的活动不再局限于宫廷;开始出现在社会中活动。他们以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不再是取悦于君主的文人。 第三节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一、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 从汉初到汉武帝时的七十年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强大的汉帝国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受时代的感召,文人们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情怀。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具有一种能够包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例如,司马迁能够写出《史记》这样伟大的作品,如果在先秦那种诸侯称雄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在大一统的强大的国度里才有可能;而且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就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同时,汉代文人普遍具有一种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怀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因此汉代文学作品中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的格调。 【史料】《汉书·食货志》: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二、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和圣主贤臣理想 两汉是中国历史的上升期,文人普遍具有建功立业、扬名后世的强烈愿望,正因为如此,汉代文学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汉代文学在表现士人的进取精神时,往往把圣主贤臣的结合视为自己的理想。 三、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 士人的命运和其所处的时代、形势密切相关,尽管不同时期文人对命运的慨叹有所不同,但罕有悲观失望的没落情调。 四、批判与赞颂的更迭 汉代文学从汉初对历史的批判发轫,经由武帝始后昌盛期的歌功颂德,最后以东汉对现实的批判而告终,完成了一次循环。 五、文人的独立和依附 汉代文人的地位也经历了一个从独立到依附,再到独立的演变过程。不过后期个性独立的回归,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六、从浪漫到现实 汉代文学与先秦楚地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因此,汉代文学从一开始就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但进入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浪漫色彩逐渐减弱,理性精神则日益增强。 七、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 汉代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都极为兴旺,民间的创作主要表现为乐府诗,随之文人五言诗也出现了,二者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汉代文学的发展与进步。 第四节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汉王朝吸取了秦代“焚书坑儒”的教训,在文化上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造成了文化上的繁荣。我们现在读到的一些先秦典籍几乎都是得益于汉代一些学者如刘向、毛亨、毛苌等人的挖掘、整理。西汉初黄老之学盛行,汉武帝采纳了大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建立起完整的社会统治思想。并在政治制度上把读经和士人求官谋禄的出路密切结合,使读书人全都成为儒生,从而有效地结束了百家争鸣、众说纷纭的历史。两汉经学十分发达。汉代经学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的交流是相互的,经学作用于文学,文学也影响经学,二者双向互动,呈现出许多相似的特征。 汉代文学和经学的交流是相互的,经学作用于文学,文学也影响经学,二者彼此渗透,双向互动。具体说来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汉代作家大都受到过经学教育,他们是沟通文学和经学的重要媒介;二、汉代文学以铺张扬厉著称,与之相映成趣的是经学也存在着繁琐解读的习尚;三、汉代文学具有浪漫性,经学也带有很大的虚幻性;四、汉代文学重摹拟,缺少创造性,经学则重承袭,强调传授先师之言;五、汉代文学和经学都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六、汉代经学的基本观点,成为汉代文学思潮的灵魂和主调。 第五节 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 一、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 1、赋是汉代文学的主流。它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的一种新文体。(关于“赋”,在下面的“汉赋概说”中还要专门讲到,此处略) 2、汉代的楚辞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大多是摹拟屈原《离骚》、《九章》而作。楚辞体作品和新体赋形成了大体明确的分工。在发展过程中,楚辞类作品逐渐与新体赋合流,总称为辞赋,楚辞类作品称为骚体赋,有时也以赋命名。 3、在叙事散文方面,司马迁的《史记》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式样。班固的《汉书》继承《史记》的体例,并且使之更加完善。《吴越春秋》进一步强化史传作品的文学性,是历史小说的滥觞。东汉时期大量出现的碑文,是品核人物风气推动下走向成熟的新文体。东汉马第伯《封禅仪记》,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游记。 4、汉代产生了新的诗歌样式──五言诗,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并且,七言诗在汉代也开始孕育(参教材170页注释13)。 二、汉代文学的分期 汉代文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1、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代表作家是贾谊和枚乘; 2、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新体赋定型成熟,史传文学《史记》写成,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司马迁等; 3、由元帝到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兴期,辞赋创作出现第二次高潮,《汉书》写成,代表作家有扬雄、班固; 4、从安帝到灵帝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抒情短赋出现,五言古诗成熟,代表作家有张衡等一批无名诗人。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 1、西汉作家群体的再度生成大约在 和 时期。 2、汉赋和 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汉宣帝时, 等人用诵读奇文等方法为太子治病。东汉时,王逸则写出了《 》的研究著作。 3、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 、 、和 。 4、 曾令淮南王刘安为《 》一书作注解,其宾客还集体创作了《 》一书。 5、汉代 、 、 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6、言“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人是 , 则说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者选自《 》。 7、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自己,因此他们的作品贯穿着一种 、 的精神,保持着 的格调。 8、汉代文学从对 的批判发轫,经昌盛期的 ,最后以对 的批判而告终。 9、汉代文人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从 到 、再到 的演变过程。 10、汉代文学与先秦 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一开始就具有 色彩。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 精神日益增强,辞赋创作中,班彪的《 》、班昭的《 》、 的《述行赋》、 的《刺世疾邪赋》都是现实性很强的作品。 11、西汉的学校教育是 时期经 倡导后发展起来的。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两汉文学思潮很少超越 的藩篱,《 》中主张诗歌“ , ”等观点,成为汉代文学思潮的灵魂和主调。 12、 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 和 之间。骚体赋的代表作有贾谊的《 》, 的《 》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的作品代表了新体赋的最高成就, 的《归田赋》则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3、司马迁的《史记》开辟了 文学的新纪元,《 》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 的《 》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游记。 14,汉代文学的发展可划分为 期、 期、 期和 期四个阶段。 (二)简答 1、试析秦代文学创作的情况及其原因。 2、简述汉代文人地位的演变过程。 3、简析汉代文学经由批判,到歌功颂德,再到批判的发展演变历程。 4、简述汉赋的源流、分工和合流。 5、简述汉代文学的分期及其代表文学样式、作家和作品。 (三)论述 1、试述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2、分析汉代文学激扬高昂格调的形成原因。 3、试论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4、简述秦汉文学的概貌。 第一章 秦汉政论散文 (6课时) 一、学习提示 本章分四节对秦汉政论散文作了全面介绍和分析。第一节:《吕氏春秋》和李斯的散文。介绍了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编写此书的过程及体例,同时对其艺术成就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李斯《谏逐客书》的成书及其艺术特点,对其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肯定。第二节:贾谊的政论文。首先,分三类对贾谊作品进行了分析,其中以《过秦论》最具代表性;其次,对晁错、陆贾政论文也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三节:《淮南子》及其他散文。介绍了《淮南子》一书及其董仲舒、刘向策对叙录的成书、内容和艺术成就,并且对西汉散文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第四节:东汉的政论散文。分别介绍了王充的《论衡》和王符的《潜夫论》,对《论衡》的写作宗旨、论辩方式及《潜夫论》的批判精神和文风等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剖析。 学习本章,要求了解秦汉政论散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要求对秦汉政论散文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要求对重点篇目取得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产生的影响有充分的了解。 讲析篇目和导读篇目: *《谏逐客书》、*《过秦论》(上)、 *《论贵粟疏》、《论积贮疏》、《盐铁论·本议》、《潜夫论·本政》。 二、重点和难点 1、李斯的散文 2、贾谊的政论文 3、西汉散文的演变 4、王充与《论衡》 第一节 《吕氏春秋》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鉴于春秋战国时期纷争不断的历史教训,秦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又筑长城,修驰道,颁令车同轨,书同文,划一度量衡。这些措施对于加强政权的统一,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但与此同时,秦统治者在文化文学上采取极其野蛮的政策。一方面他们“杀豪强、毁名城、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另一方面“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不只烧书,又进而坑儒。《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仅始皇三十五年一次即将“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秦之坑儒,非止一次。秦的文化专制,因焚书坑儒而发展为文化恐怖,在中国历史上,造成空前的文化浩劫。此后15年间,战国百家争鸣结束,诸子异说绝响,《诗》、《骚》抒情传统也随之消歇。加之秦代统治时间较短,所以秦代文化、学术不发达,其文学也很不发达。 当然,说秦代文学是一片沙漠,也不属实。秦代也还有一些文学成果值得注意、肯定。 一、《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全书分《八览》(每览8篇)、《六论》(每论6篇)、《十二纪》(每纪5篇),加一篇序文,共161篇(今存160篇)共二十多万言,以为可以备论天地古今万物之理,号曰《吕氏春秋》,其实,《吕氏春秋》的写作目的乃是吕不韦依托秦国之势从文化思想上和诸侯争强的产物。 《吕氏春秋》的内容较为驳杂,《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杂家,其中道家、儒家、阴阳家的思想更多一些,因而有人说它是新道家,也有人称其为新儒家或阴阳家。但是《吕氏春秋》一书其实始终在努力构建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它反映出秦统一前诸子百家思想也逐渐由分到合,朝着为大一统王朝构建理论的方向演变。 从文学角度看,《吕氏春秋》虽然出于众人,风格不同,但是其中一些文章精炼短小,文风平实畅达,用事说理颇为生动;另一突出成就是本书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且生动简练、中心突出,结尾处往往点名寓意,一语破的。如《当务》篇的“盗亦有道”、“楚有直躬者”、“齐人之勇”、“太史据法”,《察今》篇的“荆人涉雍”、“刻舟求剑”、“引婴儿投江”等。 二、李斯的散文 李斯是秦时最有成就的文学家,其散文以《谏逐客书》为代表。【鲁迅说:“由现存者而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汉文学史纲要》)】 《谏逐客书》又名《上秦王书》,写于秦王政十年(前237)。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以下作者紧紧抓住秦王心理,从“跨海内、制诸侯”的远大政治目标出发,说明用客之利、逐客之害,批驳逐客的错误主张。文章首先铺陈秦国历史上四位著名国君重用客卿使秦富强的史实,说明任用客卿于秦有利。接着,铺陈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对异国色乐珠玉唯美是用的事实,以小喻大,说明为实现统一天下的远大目标,对于比色乐珠玉宝贵得多的客卿更应唯贤是用。最后,指出逐客之害。文章末尾,对上述三层内容加以概括。 讲解:《谏逐客书》(文选P66) 本文的写作缘起是因韩国人郑国说秦开凿水渠以消耗秦国国力,事发而驱逐客卿引起的。李斯上书陈述秦国不该驱逐客卿的道理。 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论证方法的高超。文章主要采用了以事实说理的方法。(1)以历史史实论证。(2)以秦国的现实来论证。(3)以陈说利害关系来论证。(4)以正反对比来论证。 文章辞采华美,气势宏放,善用排比对偶句式进行铺排渲染。排偶句与散句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整齐而又富于变化,流利畅达而又富于气势,被后人称为骈文之祖。文章颇具战国纵横家的论辩技巧和语言风格。 第二节 贾谊的政论文 一、贾谊的生平和思想 贾谊是汉初卓有成就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贾谊的思想主以儒家,兼有道家、法家。贾谊著有《新书》58篇,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专题性政论文;二是针对具体问题所写的疏牍文;三是一些杂论文章。 二、贾谊的作品 1、政论散文。他的政论散文代表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过秦论》三篇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 2、疏牍文。以《论积贮疏》和《陈政事疏》为代表。 贾谊的论说散文以《过秦论》最著名,最富文学色彩。它分上、中、下三篇,基本内容是指斥秦始皇、秦二世和子婴的过失,分析秦灭亡之因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上篇总论秦攻取天下的形势及其灭亡的原因,中篇具体剖析秦统一后政策上的错误和秦二世仍奉行高诈力错误政策,下篇指陈农民起义爆发,子婴无救亡扶倾才力。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使用铺陈描写和对照手法,将秦自孝公以来的逐渐强大过程,特别是秦始皇时的显赫声势作了极力铺张和渲染,然后笔锋陡转,极写陈涉领导的义军力量之小,而响应者之多,终于推翻秦朝。文中又多设伏笔和照应,多用排比、对偶和比喻,逻辑严密,结构严谨,雄辩滔滔,感情充沛,气势磅礴,文辞富丽,既有纵横家的余风,又有汉代散文句式趋向骈偶的文辞之美的新特点。此文对后世论说文影响甚为巨大。鲁迅誉之为“西汉鸿文”。 此外,贾谊的《陈政事疏》和《论积贮疏》也是两篇极为优秀的论说散文,言辞激切,感情充沛,颇为感人。《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被誉为“万言书之祖”。 讲解:《过秦论》(上)(文选P70) 《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后。其上篇分析秦亡的原因,写作上有三大特色:一是前面为后面蓄势的写法。文章本来是史论,但全篇绝大部分是叙述史事,从秦孝公写起,一直叙述到秦始皇时秦代七代国君励精图治振兴秦国终于统一全国的史实。这之中极写秦国的强大,目的是为了蓄势;然后急转直下,写秦国的急速灭亡,最后水到渠成的得出结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二是铺垫对比鲜明。前面有强大的六国合纵攻秦与秦的孤军作战的对比,结果形势出人意料——秦胜六国败;后面有强大的秦王朝与陈胜的“疲惫”农民起义军的对比,结果也出人意料——强大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面前迅速的土崩瓦解。作者这样精心构思,把秦的胜于强敌与败于弱者这一历史现象作了高度的概括和集中,引出的历史结论透辟严谨,发人深思。三是文章感情充沛,行文流畅,既有先秦诸子散文气势雄浑、逻辑严密、善于雄辩的特点,又有《战国策》纵横捭阖、铺张扬厉的特点;同时又有汉代散文句式趋向骈偶、语言美富的特点。可视为汉初散文的典范,被鲁迅誉为“西汉鸿文”。(《汉文学史纲要》) 三、晁错及其《论贵粟疏》 1、晁错的思想 晁错(前200—前154),颖川人,是汉初的文章大家和政治改革者。文帝时拜太子家令,景帝时为御史大夫。他的思想较多地受到法家影响,力主改革政治,削夺藩王封地,为大臣诸侯所嫉。吴楚七国造反后,被腰斩于市。《汉书·艺文志》著录其文章31篇,其中《论贵粟疏》是代表作。同贾谊的《论积贮疏》一样,晁文主张重农桑、实国力、备边防、轻赋敛。文章要言不烦,颇切实用。 2、晁错文章的特点 晁错的文章多为奏疏性的政论散文,而且多是针对社会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发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切于实际,不尚虚谈。晁错的文章观点鲜明,见识深刻,论说着实,有较强的逻辑论辩力量。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平实通畅,风格朴素无华,可以见到法家文章风格的影响。《论贵粟疏》是晁错这类文章的代表作品。 第三节 《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一、《淮南子》 刘安君臣是汉代散文发展的第二阶段中不同于今文经学的代表作家。刘安(前179——前122),武帝叔父,袭父封为淮南王。后阴谋叛乱,事泄自杀。他博学能文,娴于辞赋。又好养士,尝召致宾客术士数千人,在江淮间形成一个学术集团。他曾与门客集体编著《内书》、《外书》及《中篇》,今存《内书》二十一篇,也称《淮南鸿烈》,《淮南子》,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系统论说散文集。此书约完成于武帝即位初,建元二年(前139年,武帝即位的第二年)献呈武帝。其编撰的目的,据《要略》讲,是要总结古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探寻天道、人事的规律,以备帝王之道。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先秦诸家,属于杂家。它是汉代学者对古代文化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汇集和综合,与武帝时代的文化一统精神是一致的。因为其思想不囿于一家,各篇又成于众手,所以文风也不拘一格,有的奇瑰如《离骚》,有的恣放似《庄》、《列》,有的议论象《吕氏春秋》等等,不一而足。 二、董仲舒的对策文和经学著作 董仲舒是汉代经学中影响最大的人物,其主要作品有《贤良对策》三篇,是为汉武帝下诏求贤良文学而作,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理论主张。《春秋繁露》是董仲舒最重要的经学著作,以公羊派的观点阐释《春秋》,是原始儒学和阴阳五行的结合。董仲舒散文的雍容典雅的儒者风格,体现了汉代的变化。 三、桓宽、刘向、扬雄的散文 1、桓宽的代表作品是《盐铁论》。《盐铁论》是桓宽根据汉昭帝时关于盐铁会议的辩论,而整理成的论文集。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等重大问题,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资料。文章以论辩问答的形式而展开,或从容不迫地说理,或针锋相对地辩驳。文章整饬而又富于变化,疏朗之中见细密,语言简洁流畅,浑朴质实,具有很强的论辩力量和一定的艺术表现力。《盐铁论》是西汉后期政论散文的最优秀的作品。 2、刘向是西汉后期的经学家、目录学家,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散文家。目录学著作有《七略别录》。经学著作有《尚书洪范五行传论》、《五经通义》等。编著的《新序》、《说苑》、《烈女传》,是分类编缉的历史故事集,也杂有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等。文章说教气较浓,但文笔简洁明畅,语言朴素生动。这类故事可谓是魏晋小说的先声。 3、扬雄是西汉末年著名的辞赋家,但后期致力于经学。他模拟《易经》作《太玄》,模拟《论语》作《法言》,意欲标新立异,自成一家,但文辞过于艰深古奥。 四、其他散文家及作品 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东方朔的《答客难》 五、西汉散文的成就及发展(P180) 西汉散文以政论为主,成就也最高。由于时间上紧承先秦,所以必然受到诸子散文的影响。大的时代背景的变迁,使汉代散文又呈现出独有的特征,如西汉散文比先秦诸子散文缺少了思想表达的自由度而又显得严谨质实,这种风格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汉武帝后,由于帝国政权的加固以及儒家思想定于一尊,政论散文开始向着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方面发展,由越世高谈转为本经立义。 第四节 东汉的政论散文 一、王充和《论衡》 1、王充(27—96?),字仲壬,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东汉著名的政论散文作家。出身细族孤门,家境贫寒,曾受业太学,师班彪,博通众流百家之学。作过下层官吏,晚年家居著书。所著《论衡》共八十五篇(现存84),全书融贯百家之说,对包括孔子在内的先贤学,以及汉代的天人感应、灾异祥瑞等进行学术批判。全书文章深入浅出,反复论证力求对问题作深入的论证、逻辑的辨析。他不满当时的思想学术风气,起来批判和纠正时俗的虚谬。他的异端思想、叛逆精神和自觉的批判意识,体现着东汉思想学术倾向的一种新的变化。 2、《论衡》针对思想学术界积存已久的“虚妄”问题,诸如圣贤之错、经学之谬、史书之悖、天人感应、谶纬迷信、鬼神生死等等,进行了批判和辩说,体现了王充的敏锐的思想和深刻的反思,以及大胆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其重要篇章有《问孔》、《刺孟》、《求知》、《知实》、《论死》、《订鬼》、《自然》、《物势》等篇。 3、《论衡》中有些篇章,诸如《艺增》、《超奇》、《佚文》、《对作》、《自纪》等,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他视文章的实用价值和功利目的性,主张文章要有补于世。他反对模拟抄袭,注重个性独创,主张文词浅易,通俗易懂。 4、《论衡》在艺术上也独具一格。全书主以论辩,作品既运用了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论证,又有充分的逻辑推理和辨析,深入浅出,反复驳难论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文章通俗自然,朴实无华,简洁精练,却不乏雄辩之风。王充的文章富于创新性,在汉代散文中独树帜。 5、《论衡》的局限一方面在于“疾虚妄”的不彻底性,这和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王充的理论建立在朴素直观的基础之上不无关系。另一方面王充文章较缺文采,反复诘难、多方发挥也使得文章芜杂冗长。 二、王符和《潜夫论》 王充之后还有王符、仲长统,被并称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王符著有《潜夫论》,仲长统著有《昌言》。此外崔实著有《政论》。这些作品都是社会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的产物,都是针对着现实的政治弊病而发的,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积弊。 1、王符在议论政治上的得失时,往往采用正反对照和排比的笔法,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王符反对靡丽浮华的文风,《潜夫论》一书的文字朴实无华,准确精炼,书中虽不时显露批判的锋芒,但以温雅弘博见长,不为卓绝诡激之辨。 复习思考题 (一)背诵默写篇目:《谏逐客书》 (二)解释:1、《吕氏春秋》 2、李斯 3、《过秦论》 4、《淮南子》 5、《论衡》 (三)填空 1、秦统一全国之前,秦相 召集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一书。全书分《 》、《 》、《 》,再加一篇序文,共 篇,二十多万言。《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 ”,其中主要包含了 、 、 等家的思想。 2、《吕氏春秋》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其《 》篇讲了“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的道理,《 》篇则讲了音乐的产生、本质和功用等,有《 》的文风。文章中也用了大量寓言,其《 》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主张,连用了“ ”、“ ”和“刻舟求剑”三个寓言。 3、 先生曾言:“秦代文章, 一人而已”。《 》是他的代表作,全文共分 段,最精彩部分是 段。 4、西汉初年的陆贾曾著文 12 篇纵论秦汉之得失等内容,号为《 》。《汉书·艺文志》则记载了贾谊散文共计 篇,收录于《 》。 5、代表汉初政论散文最高成就者是 ,他的作品可分为 、 、 三类,头二类的代表作品分别为《 》、《 》和《 》。《论贵粟疏》是 的作品,它上承《 》而发,进一步指陈了务民贵粟的主张。 6、《过秦论》是贾谊 散文的代表作,内容分为 篇,全文结尾时留下一个野谚,叫“ , ”。 7、《淮南子》原称《 》 ,东汉 评此书,认为“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显然是汉初 思想的继续。其《 》篇前后引用了十几个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来进行说理;其《要略》篇运用大量 句子,与陆贾、 等人的文章共开了后世 之先河。 8、董仲舒的《 》三篇是优秀的政论散文,《 》一文则艰涩枯燥;刘向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品有《 》、《 》等,整理古籍时写成的《 》也见解深刻,文笔生动。 9、西汉散文创作极其繁荣,司马如的《 》,东方朔的《 》、桓宽的《 》及扬雄的《 》、《 》等俱为名篇。 10、 、 和 被并称为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 11、王充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 》,全书共 篇,现存少一篇《 》。此书以 为写作宗旨,最能代表这种思想的有“ ”、“ ”、《 》、《 》等篇。 12、王符的政论散文《 》成书于 ,是一部 之作,其《 》篇与汉代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有异曲同工之妙。《 》篇则批判了靡丽浮华的文风。 (四)简答 1、简述《吕氏春秋》的说理方式和艺术成就。 2、简述《谏逐客书》的创作缘由和特点。 3、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4、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5、简述董仲舒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6、简述《潜夫论》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五)论述 1、试以《过秦论》一文分析贾谊专题政论文的写作特点。 2、简析刘向散文创作的成就。 3、简析西汉散文的演变过程。 4、试述秦及汉初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 5、分析王充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二章 汉代辞赋 (8课时) 一、学习提示 本章分六节对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汉赋的兴起、演变,汉代赋家及其代表作品,以及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作了较全面的介绍。第一节: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介绍了西汉初年在屈原作品影响下产生的骚体赋及其代表作家、作品,也介绍了新体赋的奠基之作《七发》及其内容和艺术特点。第二节:司马相如时代的赋家。武帝一朝出现文坛盛况,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等俱是这一时代的突出代表。第三节:《子虚赋》和《上林赋》。从汉赋作品中的两篇典范之作着手,全面反映了汉赋所取得的思想、艺术成就。第四节: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主要介绍了武帝以后宣、成二帝时文坛的再度兴起,王褒、扬雄、刘向、刘歆父子都是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杰出赋作者。第五节:京都赋的崛起。介绍了东汉以班固、张衡为代表的京都大赋产生的原因及其新的艺术特点。第六节:抒情赋的勃兴。从社会背景的变迁阐释了东汉赋风的转变,同时分两类对东汉抒情赋及其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介绍。 本章是“中国文学史”第二学期学习的重点之一。学习本章,要求掌握汉赋的形成及其发展、演变的线索,要求对汉赋的特点、重点作家、作品有充分的认识,对汉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也要有足够的了解。 讲析篇目和导读篇目:《鵩鸟赋》、《七发》(节选)、*《子虚赋》(节选)、《上林赋》、《归田赋》、*《刺世疾邪赋》、《鹦鹉赋》。 二、重点和难点 1、枚乘与《七发》 2、《子虚赋》和《上林赋》 3、抒情赋的勃兴 汉赋概说 一、赋的来源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宋元戏曲史序》)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 赋之一词在先秦已经出现。《周礼·春官·大师》说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这是《诗经》的一种表现手法。即朱熹所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者也”(《诗集传》卷一)。后来的赋体文学也主要运用这一手法,而发展得更为充分。作为文体的赋,最早是荀子的《赋篇》,它是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大体说来,赋源于古诗,奠基于楚辞,形成和兴盛于两汉。班固说:“赋者,古诗之流也。”(《两都赋序》)又说:“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讽,咸有恻隐古诗之意。”(《汉书·艺文志》)班固把荀子的《赋篇》和屈原的作品都看成赋,并认为是源于《诗》。刘勰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与楚辞也。”(《文心雕龙·诠赋》)对汉赋形成影响最大的还是楚辞,因为楚人入主中原带来了楚辞,其次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和先秦散文的文体形式和表现手法。总之,汉赋吸收综合了多种文学因素,形成了独特的诗歌和散文结合的文学形式。 二、汉赋的概念、特征 赋是汉代的一种新兴的独特的文体,是诗歌和散文结合的文学形式,是诗歌的散文化和散文的诗歌化。赋既有诗歌讲求押韵和形式整饬的特点,又有散文句型自由,无严格的格律限制的特点。兼具诗歌与散文的表现功能,是两者的综合性文体。赋源于古诗,奠基于楚辞,形成和兴盛于两汉。汉赋是汉代赋体文学的总称,它包括骚体赋、新体大赋和抒情小赋,但典型的汉赋是大赋。 赋的本意是铺陈直叙,原指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文心雕龙·诠赋》云:“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也。”意思是:赋,就是铺叙,通过铺陈辞采写成文章,通过描绘物象来抒发情志。“铺采摛文”是赋的形式,而“体物写志”则是赋的内容。 《汉书·艺文志》引刘向云:“不歌而颂谓之赋”,意思是赋为一种脱离音乐的诵读方式。 由上述两点,可概括赋的一般特点是:内容侧重于叙事,多用陈述性、叙事性和描绘手法,形式上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不能入乐歌唱,只适宜于朗读。 三、赋的发展、流变 汉赋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形成、兴盛、衰微三个阶段。从汉初到武帝即位初年的七十余年间,是汉赋的形成期,这个时期主要是骚体赋,代表赋作家是贾谊。从武帝到东汉中叶的二百多年间,是汉赋的兴盛期,这个时期主要是新体大赋,代表作家有枚乘、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班固、张衡等。从东汉中叶到汉末的一百多年间,是汉赋的转变、衰落期,由大赋转变为抒情小赋,张衡的《归田赋》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其后又有蔡邕、赵壹等著名辞赋家。 骚赋指的是模仿“楚辞”写成的赋,内容侧重抒情,篇幅短小,多用“兮”字语句。这种赋从汉初到汉末都有人创作,以汉初较有代表性。汉初的骚赋,内容继承“楚辞”的“怨刺”传统,抒写朝廷忠奸不分、贤人失志;句式大抵也保持“楚辞”整饬中见变化、情辞婉转的特点,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是其代表。武帝之后,骚赋有所新变,一些赋家尝试突破旧式,如淮南小山的《招隐士》在句型、用语及意境创造方面较《招魂》均有不同;班婕妤的《捣素赋》干脆取消“兮”字,换成其他虚字,并杂糅三言、四言。其他如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马融的《围棋赋》、班固的《白绮扇赋》、傅毅的《舞赋》,也能在“楚辞”句式基础上,糅进散文和三、四言句式。不过,西汉中期以后的绝大多数骚赋,在内容和形式上大抵都走上了祖述屈原的规范化道路,只是这些作家,大都失去了屈原九死不悔的抗争精神。骚赋不是汉赋的主流。 后世常说的汉赋主要是就大赋而言的。汉大赋的产生,有多种因素。春秋以来思维的精细化、“渐尚骋辞”的语言自觉、追求大、全、气势力量的审美意识,汉帝国的强盛和汉代帝王、藩侯的爱好提倡,是影响其产生的文学之外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从文学渊源看,《诗经》、《楚辞》、先秦诸子散文尤其是纵横家说辞、俳优讽谏之语等,都给汉大赋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 大赋又叫体物大赋,或散体大赋。它篇幅较长,结构宏大,一般都在千字以上。其最基本的特点,是善于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富丽的辞藻,侧重铺写宫苑、京都、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帝王的政治、军事、祭祀等重大活动,以及帝王贵族声色犬马、畋猎驰逐等生活。其主旨则既美且刺,一方面大力宣扬大汉帝国的声威与气魄,歌颂帝王功德;一方面又对帝王政治上的缺失和生活的奢淫进行讽谏。其效果往往是“劝百讽一”,即鼓励、提倡的成分淹没讽谏的成分,欲讽反劝,适得其反。在结构上,大赋多采用主客问答式。赋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序”,是开头,交代赋中人物问对的缘由,以引出正文;中间是正文,主客之间,或彼此夸耀宫苑、京都的壮丽,或极力描绘帝王贵族畋猎歌舞的欢乐;结尾,往往以一方向另一方诚服作结,从中显露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其韵散的组成,也有大致模式,一般序和结尾用散文,中间的正文,以韵文为主。夹杂一些散文。也有个别大赋不用问答体,除前面的序用散文外,正文以至结尾都用韵文。大赋的韵文以四、六字为主,杂以三言、五言等。 汉大赋的发展,一般分为三期。汉初为形成期,枚乘的《七发》是其奠基之作。武帝到东汉中叶,是其鼎盛期,作家辈出,名作荟萃。著名的汉赋四大家,即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皆出于此期。此外,汉武帝、枚皋、东方朔、王褒、刘向、刘歆、班婕妤、班彪、冯衍、杜笃、傅毅、崔骃等,也都是此时的重要赋家。东汉中期以后,大赋创作衰微,只有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较著名。 小赋,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和抒情,篇幅短小精悍,不用问答体,句式多样,文辞清丽,多用韵语。汉初即有咏物小赋,而西汉末扬雄的《酒赋》是较有名的咏物小赋。东汉中期以后,汉帝国衰微,政治黑暗,社会危机严重,大赋失去创作的现实基础,创作稀少,抒情小赋应运而生。张衡的《归田赋》标志着这一转变。其后,蔡邕、赵壹是其代表作家。 第一节 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 一、贾谊及其作品 贾谊是汉初著名的辞赋作家。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赋七篇,今存有《吊屈原赋》、《鵩鸟赋》和《旱云赋》三篇。他的《吊屈原赋》是汉初文坛的重要作品,亦是骚体赋的第一篇。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在当时很偏僻,贾谊感到此去性命不会长久,因而郁郁不得意。在渡湘江时,他凭吊屈原,感到自己的遭遇正与屈原相似,就作了《吊屈原赋》,文中对屈原的处境表示愤慨,对屈原的遭遇表示同情,接着用“讯”发表议论,议论运用反反复复的比喻,以龙凤、骐骥、鱣(zhān)鲸等来比拟被害的贤者命运,表现贾谊“远浊世而自藏”的隐处态度。《鵩鸟赋》是赋史上第一篇成熟的哲理赋,又是第一篇比较完整的以四言诗句为主的问答体赋。这是作者谪居长沙时所作,表面上以道家思想为归旨,用齐死生、等祸福来解脱,实际上是无法摆脱现实困境的悲哀,从而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心情。 二、贾谊辞赋的特点 贾谊的赋作继承了屈原楚辞的创作精神,刘熙载《艺概·赋概》说:“屈子之赋,贾生得其质。”是汉初骚体赋典型代表。贾谊的赋作在内容上继承了《离骚》的讽怨精神,具有很强的抒情色彩,感情深沉激切。如《吊屈原赋》借凭吊屈原,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不平之气。《鵩鸟赋》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继承了《离骚》的比兴传统,风格也接近楚辞。在形式上也基本保持了楚辞的形式,也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句式整齐而又有变化。贾谊是散文大家,其赋作也有“以文为赋”(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的趋向。但总体上说贾谊还是在继承着楚辞的艺术精神,进行着模仿性的创作。 三、枚乘及其作品 汉初,以粱孝王刘武为中心形成一个粱园文学群体(梁园,汉代梁孝王刘武所造。也叫“梁苑”。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东。梁孝王好宾客,当时司马相如、枚乘等辞赋家皆曾受邀居于其中,因而有名。),有枚乘、公孙诡、邹阳、严忌、羊胜等作家,给汉初文学以巨大推动。枚乘是粱园文学群体的杰出代表,其赋体作品以《七发》最为著名。 枚乘(?——前140),字叔,淮阴(今江苏淮阴市)人。文帝时为吴王刘濞郎中,劝阻吴王谋反无效,改作梁孝王刘武宾客。梁孝王死,归故里。武帝即位,以“安车蒲轮”征聘他,因年老病死途中。其赋今仅存《七发》、《柳赋》、《梁王菟园赋》三篇,完整者只《七发》一篇。 四、《七发》内容及艺术特点 关于《七发》的写作目的,历来有三种说法:一为“戒膏梁之子”说。刘勰说:“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梁子也。(《文心雕龙·杂文》)”;二为谏梁孝王忠于汉朝说:“(枚)乘事梁孝王,恐梁王反,故作《七发》以谏之。”(《文选》李善注);三为谏止吴王濞谋反说。《七发》作于枚乘游于诸侯之门。其时,诸侯王既嗜欲无度,又图为不轨。观《七发》内容,戒淫靡于谏谋逆的目的,实兼而有之。 《七发》以吴客和楚太子反复问答贯穿全篇。第一部分写楚太子有疾,吴客往问之,并指出其病因在于生活淫逸,引起全文,是为序,接着分别铺叙音乐、饮食、车马、游观、畋猎、观涛、和听圣人要言妙道等七件事来启发太子,太子听了出一身冷汗,霍然病愈。《七发》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它对宫殿、畋猎、音乐诸方面的描写都有开创性,而对江涛的描写尤为精彩,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对潮水所作的最生动的描写。 《七发》的艺术成就: 1、《七发》融会了前代文学的各种因素。《七发》体制宏大,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环环相接来结构全篇。它在体制与描写手法上都受到过楚辞的影响,《离骚》的宏大体制及其中的问答形式、《招魂》帝与巫阳的问对,以及《招魂》和《大招》的铺排描写手法,还有纵横家说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七发》完成了汉大赋的奠基任务。 2、《七发》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描写形容,写景状物,声色情态毕现,描摹精致细腻,形象生动;善于铺陈排比,夸张渲染,气势恢宏,辞藻华丽。刘勰说:“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文心雕龙·杂文》)而且《七发》的人物及其对话都是虚构的,叙事和描写也是想象的,在这方面来说它更具有文学创作的意味。在内容上也由骚体赋的以抒情为主,转变为以叙事写物为主。 3、《七发》的语言形式,一方面它吸收了楚辞的句式和“兮”字,一方面大量地使用散文的句式,同时也有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与楚辞相比诗的成分减少,散文的成分增加。是韵文与散文的结合,是诗歌的散文化与散文的诗歌化。《七发》在体制和艺术手法上,都为后来汉大赋创作树立了典范。 第二节 司马相如时代的赋家 一、时代背景 梁孝王去世和汉武帝继位,是汉代文学由初期进入盛期的转折点。它掀开了汉代盛世的帷幔,同时,也开启了汉代文坛的新纪元。一时间,文坛俊杰之士云集,作家队伍、汉赋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东方朔和枚皋 东方朔是汉武帝周围文学侍从中较突出者,为人滑稽多智,时时进谏,但多以诙谐话语论事,指意放荡,所以始终不被重用。重要作品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枚皋是枚乘庶子,是汉代文坛成果最多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以讽喻谏说为宗旨,表现出有别于传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观。然其作品缺乏锤炼,故后世罕有流传。 三、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前179—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小名犬子,后慕蔺相如为人,改名相如。好读书、学击剑,口吃而善著书。景帝时为武骑常待。景帝不好辞赋,而梁孝王来朝时带了邹阳、枚乘、庄忌等一批文学待从,司马相如于是托病去职,客游于梁,作《子虚赋》。梁孝王死后,相如归蜀,得到临邛令帮助。临邛富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看中相如,双双私奔,“当垆卖酒”,演绎了一段千载流传的爱情佳话。武帝好辞赋,读了《子虚赋》而感叹:“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狗监杨得意为相如同乡,听到武帝赞赏便引荐了相如。相如献《上林赋》。因以为郎,曾两次奉使西南,作《喻巴蜀檄》、《难蜀父老》。晚年任孝文园令,作《大人赋》。因患消渴疾(糖尿病)而免官,作《封禅文》,郁郁而终。 司马相如是汉代最负盛名的赋作家。《汉书·艺文志》著录有他的赋二十九篇,今存六篇。其赋作以《子虚赋》、《上林赋》最著名,是汉代新体赋的典范作品。还有抒发对秦迅速败亡感慨的《哀二世赋》,对汉武帝崇尚神仙之事予以针砭的《大人赋》。《长门赋》则描写了一个受到冷遇的嫔妃,是一篇受到历代文学家称赞的成功之作。文章以骚体写成,幽怨深婉,情味隽永,匠心独具,为历代宫怨作品之祖。此外,司马相如还有《美人赋》等优秀汉赋作品。由于他的创作,奠定了新体赋在汉代文学中的稳固地位。《子虚赋》作于汉景帝时期,是为梁孝王宾客时所作。《上林赋》在武帝即位后,被召见时所作。两篇相距十年,但实为同一主题的上下篇。《子虚赋》假托子虚使齐向乌有先生夸说楚王田猎之盛,乌有先生进行辩驳,批评子虚“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侈靡”。《上林赋》写亡是公又批评二人,盛夸天子上林游猎之盛况及天子反省奢靡,最终落实到政治与道德的讽喻上。体现了汉大赋“润色鸿业”(班固《两都赋序》)、“劝百讽一”(《汉书·司马相如传赞》)的内容特点。 第三节 《子虚赋》和《上林赋》 一、《子虚赋》、《上林赋》的内容 《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二者实为一篇,即《天子游猎赋》的前后两部分。《子虚赋》写楚使子虚先生盛夸楚云梦之大、山川之美、物产之富、畋猎歌舞之乐,藉以傲齐。接着齐乌有先生批评子虚“彰君恶,伤私义”,而又极赞齐国的山川方物远胜于楚。《上林赋》则写亡是公批评子虚、乌有和楚、齐二君有违诸侯之礼,铺陈天子上林苑的巨丽及天子上林游猎的无比壮阔场面,以压倒楚、齐。最后天子自我醒悟到游猎“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于是解酒罢猎,废上林苑,交百姓使用。前后两部分,主题是统一的,即反对奢侈,崇尚节俭,抑诸侯而尊天子,维护汉帝国的统一。其间又有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关心,及对天子功德、帝国昌盛气象与风貌的热情歌颂。是汉人发扬蹈厉精神和自信心态的反映。 二、《子虚赋》、《上林赋》的艺术特点 1、司马相如的赋在艺术构思上,采用了虚构的手法。《子虚赋》、《上林赋》不仅“子虚”、“乌有”、“亡是”的人物是虚构,而且一些事物描写中的夸张本身也包含了虚构的成分。整个文章都是在虚构中完成的。文章结构完全采用了虚构的主客问答形式,通过主客互相夸耀诘难展开描写,力求展现巨大的时空。整个赋作显得气象阔大,结构宏伟,想象丰富。这种宏阔的气象与结构,正是汉帝国的盛世气象在文人心理结构上的反映,正如作者所云:“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葛洪《西京杂记》) 2、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主要以铺排夸张、描摩渲染的手段来叙事写物。其赋以“体物”为主,集中笔力来描绘物类、物象、物态,并追求辞藻的博富和绚丽。正如刘勰所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夸张的描写,细腻的描摩,层层的渲染,以及色彩绚丽的文辞,大有穷形尽貌之势。可以说是达到“写物图貌,蔚为雕画”(同上)的境地。 3、在语言形式上,大量运用排比、对偶,形成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字型的排列上,也注意形式美。同时句式长短相间,灵活自如。总之,其赋对辞藻美和形式美的刻意追求,都达到了极至的地步。作品描写形象和运用辞采的能力,的确超越了前人。但也有堆砌辞藻、好用奇词僻字之嫌,一味追求“写物图貌”而缺少动人的意境和内在神韵。 三、《子虚赋》、《上林赋》的影响 《子虚赋》、《上林赋》以描写帝王、诸侯生活为内容,以微刺帝王淫奢为指归,既美且刺,欲抑先扬,劝百讽一。全文辞采富丽,瑰谲多姿,想象丰富,气势磅礴。标志着汉大赋的体制已臻于成熟。它也成为两汉及后世大赋创作效法的对象,如扬雄的《甘泉赋》、《长杨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等,皆取式于此。 第四节 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 一、时代背景 武帝之后的宣帝、成帝二朝,文坛重又焕发异彩,这既是统治阶级的重视、参与,为汉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同时也是前期文学家的垂范作用所形成的强大引力所致。赋在这一时期题材有所扩大,旨趣有所转变,并涌现出一批较为成熟的作家和较为成功的作品。其中,以赋名世并影响后代文坛的当推王褒和扬雄。 二、王褒、扬雄、刘向父子的赋 王褒汉赋作品主要有《洞箫赋》和《甘泉赋》。《洞箫赋》是西汉文坛具有“辩丽可喜”、“虞说耳目”特点的代表作,它以善于描摹物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直接启迪了东汉一些以乐器、音乐为题材的作品的产生。扬雄曾作《反离骚》以伤悼屈原的文才和不幸,其《蜀都赋》实开了后世京都赋的先河。扬雄的赋以《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四篇最为著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其赋驰骋想象,铺排夸饰,表现出汉赋的基本特征,同时又有典丽深湛,词语蕴藉的特点。此外,刘向、刘歆父子也以赋见称于文坛。刘向赋多不出《楚辞》窠臼,刘歆的《遂初赋》则对后来的述行言志作品产生了较大影响。 第五节 京都赋的崛起 一、时代背景 两汉之际的社会动荡,导致东汉初期的社会生活乃至文化思想发生了较大变化。作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视野同汉赋发展的鼎盛时期相比也产生了明显的差异。由于光武帝定都洛阳,而不回迁长安,引起朝野震动,成为牵动全社会的中心问题,当然也引起文学家们的普遍关注。杜笃于是作《论都赋》,此文成为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这篇赋中,传统的铺陈手法和讽喻的宗旨都体现于对新的题材、新的对象的描写,作者将以往汉赋中对天子、王侯生活进行描写的题材转化为对关乎国家、社会等重大问题的抒写,因此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二、班固的《两都赋》 1、班固其人 班固是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彪长子。自幼聪慧好学,有文才,博览百家。其赋分京都赋、答难赋、山水赋、咏物赋四类,多模拟之作。《两都赋》是其代表作,《幽通赋》《答宾戏》也颇有名。 2、《两都赋》的思想内容 《两都赋》作于永平、永元年间,借西都宾和东都主人围绕迁都长安还是定都洛阳的辩论,表现了提倡、歌颂法度的主题。其所谓“法度”,即儒家倡导的节俭、教化,同时歌颂了汉帝国京都的繁荣昌盛、四邻臣服朝贡的盛况、天子游猎的盛大场面及汉代帝王功德等。《两都赋》传本分为《西都赋》和《东都赋》两篇,实为上下章,它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作品虚拟了“西都宾”和“东都主人”两个人物,通过他们的谈话以及不同的态度表明了作者自己的立场。 《西都赋》重在抒发“怀旧之蓄念”、“思古之幽情”。通过“西都宾”之口,盛赞长安形胜为中土之最,宫殿巨丽冠于古今。作者对这三代帝京所体现的巨丽之美还是非常欣赏的,不过,他对西京巨丽之美乃至京都之美的欣赏与肯定,同作品中“西都宾”所代表的西土耆老又有所不同,他追求的是不以品物繁盛作为唯一标志的新的京都观。 班固的京都意识、京都美理想,集中体现在《东都赋》中。作者借“东都主人”之口,否定了“两都宾”所代表的旧的京都美理想和京都意识。他指出了“西都宾”一派人的狭隘性及他们明于知古而昧于察今,只知孤立地、片面地强调城池、宫廷建设的品物之美,而不知礼乐文明建设对于京都的重要性。他以充分体现出礼乐文明的新的京都观,扬弃“西都宾”所代表的京都意识,这就是序言中所说的“折以今之法度”。而这,正是《两都赋》宗旨的集中体现。 3、《两都赋》的艺术成就 《两都赋》在艺术表现方面吸收了司马相如和扬雄的成功经验,如上下篇相互对比的结构,主客问答的过渡形式,划分畛域,逐次铺叙的展开过程等。然而他的创新也很突出,其一,开拓了汉赋题材,将汉赋描写范围由帝王贵族的苑猎等扩大到整个都邑的形势、布局和气象,树立了“京都赋”的创作典范。其二,在运用虚构、夸张等表现手法的同时,注重运用长安、洛阳的实际史地材料,对汉代社会生产的发展、城市的繁荣、物产的富饶,作了较为真实的反映。其三,主题集中、鲜明、强烈,繁简得当,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其四,语言严整、富赡、平实、晓畅而又能据实而变。如《西都赋》汪洋恣肆,气势和华彩充溢其间,《东都赋》则以平正典实见长,法度风范随处可见。此外,大量运用对偶句式也使作品增色不少。 三、其他以京都为题材的作家 1、张衡的《二京赋》 张衡是东汉中期杰出的科学家和著名的文学家。其文学创作以诗、赋为主,尤以赋著称。其赋今存十三篇,以《二京赋》、《归田赋》最负盛名,前者创汉赋长篇之极轨,后者开后世抒情赋之先河,另外还创作有《思玄赋》、《温泉赋》、《应间赋》等。张衡的《同声歌》和《四愁诗》,在文人五、七言诗歌发展史上也都占有一定的地位。 张衡的《二京赋》是继班固的《两都赋》后的又一篇以京都为题材的力作。其写作起因和创作目的是讽谏奢侈的世风。《后汉书·张衡传》说:“永元中,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二京赋》分为《西京赋》和《东京赋》两篇,《西京赋》中的凭虚公子先对西京长安的繁荣奢华的景象进行了一番描写,凭虚公子的观点是统治者的享乐奢华是应该的,是繁荣富足的表现。然后《东京赋》中的安处先生否定和批判了他的观点,警告凭虚公子“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又对东都洛阳的盛况进行了一番描绘,意在称颂东京的兴盛而不流于奢侈。 《二京赋》在体制结构、谋篇布局、艺术手法都是模拟班固的《两都赋》,然而张衡“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其精心琢磨的程度还是超过了《两都赋》。《二京赋》的体制更宏大、篇幅更长,铺陈描写更细腻,题材的范围也更宽。《二京赋》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和进展:在题材上于京都生活中加入了市井风情的描写;在艺术上于铺排夸饰外,增加了说理议论的因素和抒情的色彩,有些景物描写还体现了清丽自然的特点,笔法类似于他的抒情小赋《归田赋》;在思想主题上,加强了讽喻和批判的成分。 2、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 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也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才能,尤其是对殿内精美绝伦的雕刻、绘画的描写栩栩如生,作者也因此被誉为“辞赋英杰”的美誉。 第六节 抒情赋的勃兴 一、抒情赋勃兴的原因 汉赋的晚期,即是汉赋的转变时期,无论赋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大的改变。这和社会经济政治的变迁有很大关系。东汉中叶以后,政治日趋腐败,宦官外戚争权,阶级矛盾激化,以颂扬帝国富强、声威为主的散体大赋失去其存大的坚实基础。当时一般文人,面对这痛苦的现实,思想上不能不发生很大的转变,当然再也没有歌颂承平的心情去写那种靡丽夸张的宫廷式文学了。他们开始转而抒发内心的忧愤。此外,赋家的诗人化与赋的诗化,是赋风转变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抒情赋的特征 与散体赋比较,抒情赋从形式上来看,趋向短小,不用问答体、也不从事于铺排堆砌了。就内容来说,多是讥时讽世,抒情咏物的写作,甚至谩骂讪笑、发泄心中的愤闷。汉末抒情赋的代表作家是张衡、蔡邕和赵壹等人。 三、东汉抒情赋的分类和代表作家、作品 东汉抒情赋主要分纪行赋和述志赋两类。 1、所谓纪行赋,就是通过记叙旅途所见而抒发自己的感慨。它以纪行为线索,兼有抒情述怀,写景叙事,一般篇幅不太长,实开了后代游记文学的先声。代表作家、作品有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东征赋》等,东汉纪行赋的殿军是蔡邕的《述行赋》,这篇赋感情痛切沉著,幽思婉转,将历史、现实、景物、情感有机地熔为一炉,且层次清晰,描写生动传神。 2、述志赋是东汉赋风向抒情方面转变的又一新的发展。所谓述志赋,是指赋家在社会动乱、宦海沉浮中用以宣寄情志的作品。代表作家、作品有冯衍的《显志赋》、班固的《幽通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等。 为述志赋注入巨大活力的当属张衡,其代表作品为《归田赋》和《思玄赋》。《思玄赋》篇幅较长,采用骚体句式,带有较明显的摹拟成份。《归田赋》篇幅短小,语言清新自然,与作品所展现的环境、心情浑然一体。《归田赋》约作于顺帝永和三年(138年)张衡免官归家时。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是汉代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赋,也标志着我国辞赋由事类大赋向抒情小赋的转变。全赋紧扣“归田”,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和仕宦的苦闷。艺术上也有突出的特色:其一,善于捕捉自然界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优美景象,以景寄情,情景交融。其二,摆脱了大赋铺采摛文、堆积辞藻、排列词汇、刻意雕凿的旧习,一改而为自然、恬淡、活泼、流畅的新文风。尤其通篇用韵,并随内容和抒情的不同,四次换韵,更使全赋音韵铿锵、流丽和畅。其三,摆脱骚体束缚,多用对偶,几近骈体,但精工而不失自然。 此外,东汉末年赵壹创作的述志赋也别具特色,赵壹(生卒年不详),字元叔,汉阳西县人,恒、灵之世名士、辞赋家。为人耿直,狂放,常恃才倨傲,屡次抵罪,几至死。公府十辟皆不就。作品有《穷鸟赋》、《刺世疾邪赋》等。其《刺世疾邪赋》对历代君王以天下为私、斗争杀伐的历史,汉末豪门霸权、人妖颠倒、是非混淆、世风堕落的现实,皆作了无情的揭露。对汉末一触即发的社会危机、亦有严重的警告。全文不事雕琢,词气峻急,其思想和艺术都已超过了以往的贤人失志之作,而更接近于“诗人的愤怒”,这在整个汉赋作品之中,都是极为罕见的。作者在抒发感情时直率猛烈,痛快淋漓,对时政揭露批判的深度和力度达到空前,其文似一篇笔锋犀利的讨伐檄文。这篇作品在体制上活泼自由,不循常规,篇幅短小,语言刚劲朴素,是早期抒情小赋的名篇。文后附秦客、鲁生五言唱和诗二首,亦为汉末文人诗佳作。 复习思考题 (一)背诵默写篇目:《刺世疾邪赋》 (二)解释:1、骚体赋 2、新体赋 3、京都大赋 4、抒情小赋 5、《七发》 6、司马相如 7、王褒 8、扬雄 9、《两都赋》 10、赵壹。 (三)填空 1、“彼寻常之汙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这句话选自贾谊的《 》,此文是以 写成的一篇抒怀之作。作者的另一篇赋作《 》,阐明了自己对生死、祸福达观的态度,表现出鲜明的 倾向。 2、枚乘是 群体的杰出代表,《 》载乘赋九篇,其《 》、《 》均为前人所称道,然而以《 》最为著名。 3、《七发》对先秦文学多有借鉴,其中涉及劝谏楚太子的养生理论和《 》的论述相关,而《七发》一文的理论渊源可以从《 》找出。 4、《七发》在体制上沿袭了《 》的《 》和《 》,区别是《七发》把铺排对象作为 因素加以了处理。《七发》一文中以 一段的描写最为精彩,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把描写对象写成是一支声势显赫的 。 5、《七发》辞藻繁富,多用 和 ,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 赋。在它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 ”。 6、 去世和 继位,是汉代文学由初期进入盛期的转折点,这一时期文坛上以赋见称的作家有 、 、 等。 7、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 》和《 》,此外还有抒发对秦迅速败亡的《 》,针砭崇尚神仙之事的《 》,号称历代宫怨作品之祖的《 》,还有《 》、《难蜀父老》等等作品。 8、在《子虚赋》、《上林赋》中,作者虚构了 、 和 三人。文章结构,都是篇首几段用 领起,中间用 铺叙,篇末又用 结尾。作品句法灵活,用了许多 ,并间杂 。描写景物时,大量采用了 ,如描写游猎主要用 ,这就使得文章音节短促,应接不暇,文采斑驳陆离。 9、汉武帝以后至 、 时,文坛重又焕发异彩。其中以赋名世并影响后代文坛的当推王褒和 , 、 父子的汉赋作品也颇有文采。 10、汉宣帝时,上层社会发生了一场关于 乃至 的讨论。在这场辩论中,宣帝指出了某些不以 为宗旨的文学作品存在的合理性,对以 为旨归的 流派给予了必要的肯定。在这种思潮支持下,以“ ”为特征的赋,取得了较大成绩。 11、王褒的赋作主要有《 》和《 》。扬雄赋作中,《 》实开了后世京都赋的先河,《 》、 《 》、《 》、《 》四篇是他的代表作。刘向的赋多不出《 》窠臼,刘歆的《 》对后来的述行言志作品较有影响。上述赋中,是西汉文坛具有“辩丽可喜”、“虞说耳目”特点的代表作是《 》。 12、东汉初年,面对都洛、都雍的争论, 作了《 》,这篇作品是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京都赋题材中,影响最大的当推 的《 》, 的《 》也占有一席之地, 的《 》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才能,为作者赢得“辞赋英杰”的声誉。 13、东汉抒情赋主要分为 和 两类。前者开了后代 文学的先声,其殿军人物是 ,代表作品为《 》。另外, 的《 》和 的《 》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为后者注入巨大活力的人物是 ,除了大赋作品,他也写了《 》、《 》等抒情之作。此类作品中, 的《 》是东汉早期的重要作品, 的《 》和它在基本精神上多有相承。东汉末年, 创作的《 》、《 》等此类作品也别具特色。 (四)简答 1、简述汉赋的发展脉胳。 2、汉代骚体赋、大赋和抒情赋各有什么特点。 3、简析贾谊骚体赋作品及创作特点。 4、简析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5、简述宣、成二帝时西汉文坛的勃兴及其表现。 6、简述扬雄生平及其赋作。 7、简析王褒《洞箫赋》的内容及艺术成就。 8、简述东汉抒情赋的分类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9、简析张衡的抒情赋及其成就。 10、简析赵壹的抒情赋及其成就。 (五)论述 1、试论枚乘新体赋《七发》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2、试论《子虚赋》、《上林赋》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3、论班固的《两都赋》。 4、试论东汉抒情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表现。 5、试论汉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阶段。 第三章 秦汉叙事散文 (6课时) 一、学习提示 本章分三节对秦汉叙事散文的发展和成就作了全面详细的介绍。第一节:李斯与秦代刻石文。介绍了秦始皇巡游各地并勒石记功的刻石文,其体制独特,堪称碑铭之祖。第二节:西汉叙事散文。主要介绍了司马迁的生平与著述情况、《史记》的叙事艺术、《史记》的人物刻画、《史记》的风格特征以及《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同时,也扼要地介绍了这一时期的书信体散文和故事散文。第三节:东汉叙事散文。着重介绍了班固《汉书》的成书、体例、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介绍了《吴越春秋》等历史散文的特点,还对已经成熟的碑文和早期的游记作品进行了简要介绍。 本章是“中国文学史”第二学期学习的重点。学习本章要求了解《史记》和《汉书》的规模、体例,以及它们在史学、文学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和贡献。重点掌握《史记》的写作与作者生平的关系、《史记》思想内容的进步性和它人物传记的文学性,并根据具体作品分析它在描写人物上运用的具体艺术手法和风格特征,并注意它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 讲析篇目和导读篇目:*《史记·项羽本纪》(节选)、《史记·留侯世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史记·李将军列传》、《汉书·苏武传》。 二、重点和难点 1、司马迁与《史记》 2、班固的《汉书》 第一节 李斯与秦代刻石文 一、李斯与秦代刻石文(P174)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曾多次巡游各地并刻石表功。现存刻石共有7篇,分别是《峄山刻石》、《泰山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琅邪台刻石》、《会稽刻石》,它们大都出自李斯之手。从总体上看,秦代刻石文基本上都写得气魄雄伟,文字典雅,以浑朴为体,可堪称是碑铭之祖,对后世影响极大。 第二节 西汉叙事散文 一、司马迁与《史记》 1、《史记》的作者及成书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著作《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生平事迹有四点与他创作《史记》有重大关系。 司马迁的家世与教育。其先代“世典周史”,父亲司马谈知识广博,曾任太史令(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仅三百余字就概括了儒、墨、名、法、道德、阴阳六家的主要观点),司马迁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和教育。他幼年从父受业,十岁时便能畅读古文,后随父入京,从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从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并阅读了《左传》、《国语》等大量先秦古籍,文化基础相当深厚。担任太史令、中书令后,又获得了翻阅国家各种文献资料、档案的便利。这些既是司马迁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形成他崇高理想和谨慎治学态度的渊薮。 继承父亲遗志。司马谈曾有志继孔子续《春秋》,但未能如愿,于公元前110年病死于洛阳,他临终前对司马迁有一番具有重大文化意义的遗嘱。 太史公(谈)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候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阚。”《史记·太史公自序》 漫游经历和探奇心理。司马迁青、中年时代曾有过三次出游,足迹几遍大半个中国。他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对历史真相探根求源。他考察社会风土人情、经济物产,访问各地名胜古迹、耆旧故老,收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文物史料。这一切大大地拓展了他的视野,为日后《史记》写作提供了直接、鲜活的材料。 惨遭李陵之祸。汉武帝天汉三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解释事情原委而捕入狱,并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遭受到极大的创伤,这也成为其发愤著书的动因之一。 2、《史记》的叙事艺术 (1)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130篇,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这五种体例各有区别,但它们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史记》一书最具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作者在编排人物传记时显示出高超的技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风格。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本纪、世家的传主一般根据政治地位来决定他们的入传问题,但作者充分尊重历史事实,对某些具体人物进行了合乎逻辑的归纳。如本纪未收西汉惠帝,而项羽、吕后则被列入其中,孔子、陈胜则被列为世家等等。第二,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以类相从的原则。如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伍子胥都是军事家,所以他们的传记就前后相次。第三,《史记》的人物传记有分传,有合传。合传都是以类相从,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如《游侠列传》、《酷吏列传》等等。通过叙述某一类型人物的行为,描绘出特定领域的总体风貌。 (3)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史记》的叙事没有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陈述,而是追根溯源,力图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这方面,司马迁具有敏锐的目光和正确的判断力。例如,他曾较客观地分析了项羽、吴起失败的原因。为了更深刻地展示因果律的关系,在叙事中,司马迁还注重详略的划分。一般情况下,他对于事情发展的起因都进行详写,对结果则往往略写。 (4)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司马迁有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 无论是头绪众多的历史事件, 还是人物错杂的重大场面, 他写起来都条理清晰, 显得游刃有余。作品中大量艺术手法、笔法的运用充分反映出司马迁深厚的文学功底,这也是《史记》一书厚重的原因之所在。 3、《史记》的人物刻画 (1)《史记》中人物的择取。《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展示了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市井细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应有尽有。据统计所涉人物四千多人,重要者数百名,其中有许多来自下层的人物形象。如此广大的覆盖面和择取,与司马迁进步的历史观及开阔的视野密不可分。 (2)善于抓住历史人物一生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事件和行动,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如以养士闻名的战国四公子、具有高超射艺的李广、立志复仇的伍子胥、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等等。 (3)描写人物时充分注意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各方面的因素,给以恰如其分的表现,使人物语言、行为符合个性特征。如萧何是刀笔吏出身,故能谨守管钥,因势奉法。陈平年青时贫而好学,所以始终有读书人的气质,见识高远等等。 (4)《史记》还注意表现人物的共性特征。这是它的重要成就之一,也最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史记》人物形象的共性因素主要有几点:一是知恩图报,以德报德。二是以牙还牙,以怨报怨。三是人物普遍存在富贵还乡的想法等等。总之,《史记》中的人物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 (5)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了多维透视的方法。这使他笔下的人物显露出多方面的性格特征,其中有些因素甚至是对立的。这种方法,使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且真实丰满、栩栩如生。但作者始终能够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并不因为多侧面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而忽略了主线。 (6)旁见侧出法的运用。又叫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的传记中去显示。一方面避免了重复,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损害一篇中人物形象性格的一致性,保持了这一历史人物性格的完整性。 4、《史记》的风格特征 (1)宏廓画面和深邃意蕴。《史记》写作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者选择描写的人物题材多是重大的,而且一般都放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中展开。司马迁也不是一般地描述历史进程和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然规律,这形成了它雄深雅健的风格。 (2)浓郁的悲剧气氛。《史记》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悲剧人物形象,据统计达一百二十多人,这使全书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正因为司马迁本人命运的悲剧性,所以他才会为众多的悲剧人物立传,以寄寓自己深切的同情。他笔下的悲剧人物,或在穷愁中著书立说,或经历磨难而愈加坚强,或身被刑戮而自负其材,欲有所用。在这些悲剧性的经历中,其实暗含了司马迁自已的人生感慨。 (3)强烈的传奇色彩。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司马迁喜欢猎奇,因此把许多传说故事写入人物传记中,造成一种神秘感;第二,《史记》给所写的真人真事也带上了传奇色彩;第三,《史记》中的许多故事疏离常规,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也富有传奇性;第四、《史记》的传奇性还源于司马迁叙事写人的笔法。其文疏荡多变,忽起忽落,其来无端,其去无迹,起灭转接,令人莫测端倪。 5、《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 《史记》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动力。首先,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史记》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为后代作家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其次,《史记》成为古代散文的楷模,其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无不令后代散文家翕然宗之。再次,《史记》还影响了后世小说和戏剧的创作。其故事情节的曲折、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史记》故事广为流传,也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材料宝库。 二、西汉其他叙事散文 1、书信体散文(P180) 随着西汉时政论散文的发展演变,文坛出现了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书信体散文。主要作品有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枚乘的《谏吴王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杨恽的《报孙会宗书》等等。它们或痛陈事理,或自抒怨愤,或嬉笑怒骂,叙事抒情均极富感染力。 2、刘向与故事散文(P179) 西汉后期的刘向一生有著作多种。其中,《说苑》、《新序》等书杂举前代群书轶闻琐事编录而成,寓以劝戒说教之意。有许多篇目已富有小说意味,如《齐桓公出游》(《新序》)、《楚庄王欲伐陈》(《说苑》)等等。它们篇幅虽小,但叙事生动,开了六朝《世说新语》类小说之先河。 第三节 东汉叙事散文 一、班固与《汉书》 1、《汉书》的作者、体例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人。据《后汉书·班固传》载:“(班固)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其父班彪曾仿《史记》,“作后传数十篇”(《后汉书·班彪传》)。班彪卒后,班固继承父志,续撰汉书,被人揭发私作国史而下狱。后经弟班超营救出狱,并得到汉明帝的称赞,班固任兰台令史,“受诏”著史。从这点看来,他的创作动机和司马迁作《史记》便有本质上的差别。“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莫不讽诵焉。”其实《汉书》还未完全成功,班固即再次下狱,直至死于狱中。班昭、马续受诏续《汉书》。班昭,博学高才,世称“曹大家(gū)”,补“八表”;马续补“天文志”。由此可见,《汉书》编成,经过四个人手笔。初稿是班彪的,主要编撰是班固,八表及天文志是班昭和马续补写的。 观班固一生行事,实与豪强而兼儒学的家世传统颇有关系。他站在正统的儒家立场上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认为《史》“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以蔽也”(《汉书·司马迁传》)班固撰汉书,既然是受诏而作,当然对刘氏歌功颂德,力称“汉绍尧运,以建帝业”(《叙传》)他说《史记》是“私作”,带有讥讽的意思。其实史家作史,惟有私作,才富于批判精神,若是受诏而作,就只有以帝王的口舌为口舌罢了。他站在正统的立场,自然看不起人民反抗帝王暴政的力量。于是把“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陈涉,把推翻暴秦的项羽,皆贬入列传。对于游侠,他说:“惜乎不入于道德,苟放纵末流,杀身亡宗,非不幸也”(《游侠传》)不但不表同情,反而以为“杀身亡宗”是应该的。班固传《货殖》不重视人民的经济生活,只是责备那些豪富要“以财力相君”,不要“上争王者之利”。 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很大成就,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的典范之作。全书共100篇,分120卷,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其体制基本沿袭了《史记》,但也有所发展和创新。 2、《汉书》的主要内容 (1)西汉士人宦海沉浮的艺术再现。《汉书》的精华在于它对西汉盛世的各类人物进行了生动记叙,并以此全面展现了西汉盛世的繁荣景象和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盛世人物是在四海已定、天下一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此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便成为社会舞台上的主角。《汉书》充分展示了他们在官场上体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世态人情,生动地再现了西汉盛世各类士人宦海浮沉的情境。 (2)家族兴衰史的展示。西汉盛世培育了一大批官僚世家,他们不是一代为官,而是几代人相承,长盛不衰。《汉书》记叙了许多世袭官僚家族的历史,如《霍光金日磾传》、《张汤传》等,通过描述这些家族的兴衰史,对西汉社会的变迁作了多方面的展示。 (3)李陵、苏武的悲剧人物形象。《汉书》中悲剧人物的数量不如《史记》那样众多,但《李广苏建传》中李陵和苏武的传记,却和《史记》的许多名篇一样,写得酣畅淋漓,悲剧气氛很重。尤其是苏武的形象几近完美,班固以儒家伦理道德的标准,展示了苏武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镇定自持,塑造出一个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 3、《汉书》的艺术成就 和《史记》疏荡往复的笔法不同,《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首先,《汉书》笔法精密,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其次,《汉书》不但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清晰地加以叙述,而且对于那些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都会特别加以强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再次,《汉书》的谨严有法,还在于它对某些材料的位置安排有自己的特殊规定,并且在全书一以贯之。总之,《汉书》有精细的笔法,有自己固定的叙事规则,以谨严取胜,从而形成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 二、《吴越春秋》 1、《吴越春秋》的成书、体例 《吴越春秋》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历史散文,作者赵晔。其书今存十卷,主要叙述吴越争霸的故事。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的特点,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 2、《吴越春秋》的叙事特点 《吴越春秋》叙事完整,前后贯通。全书以吴越争霸为主线,既考虑到各章的相对独立性,又注意各章之间前后贯通,一脉相承,使故事具有连续性;《吴越春秋》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引人入胜。尽管书中选用了许多正史中的故事,但作者依据传说或发挥想象,增加了许多生动的细节,例如伍子胥奔亡过程中的渡江、乞食二事便是;《吴越春秋》故事荒幻离奇,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由于吸收了许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如姜嫄履大人迹生后稷、夏禹娶涂山氏、袁公与处女比剑等等,这都加重了本书的浪漫主义气息,有些情节的描写,则开了志怪小说的先河;《吴越春秋》还非常注重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外貌的描写,使书中的几位主要人物如伍子胥、范蠡、勾践等人显得人性突出、形象分明。 三、《越绝书》 作者袁康、吴平,东汉历史散文。同《吴越春秋》一样,二书均以吴越争霸为主要线索,且许多内容相同,或可相互印证。区别在于,《越绝书》各篇之间不是连贯的故事,而是独立成篇,显得较松散。同时,除讲历史故事外,中间还有地理、占气等方面的专章,给人以驳杂之感。 四、东汉其他叙事散文(P263) 1、东汉碑文 东汉碑文和秦代刻石铭文有渊源关系,但东汉碑文不像秦刻石铭文那样凝重呆板,而是不时有清丽之作。崔瑗的《河间相张平子碑》、胡广的《征士法高碑》都是其中佳作。蔡邕的碑文在东汉最为著名,文学成就尤高,代表作为《郭有道碑》和《陈太丘碑》。 2、东汉游记 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游记。作者按时间顺序,对泰山景观、攀登场面都有传神的描写。同时,它还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后来的《洛阳伽蓝记》、《水经注》在笔法上与它多有相似之处。 复习思考题 (一)解释:1、司马迁 2、《史记》 3、《汉书》 4、《吴越春秋》 4《封禅仪记》。 (二)填空 1、现存的秦代刻石文共有 篇,大都出自 之手。它们分别是 、 、 、 、 、 、 。其中除 刻石为两句一韵外,其余6篇皆为 一韵。 2、西汉散文发展中出现了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 体散文,代表著作有邹阳的《 》、枚乘的《 》、司马迁的《 》和杨恽的《 》等。 3、刘向一生有著作多种,其中《 》、《 》等书的部分篇目具有小说的意味,实开了六朝《世说新语》类小说之先河。 4、《史记》代表了古代 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在《 》中称它是“ ”。 5、司马迁,字 ,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少年时曾随 学习古文《 》,向 学习公羊派《 》。后任 ,并参与制定了《 》,因 案被处以宫刑。征和二年(前91年)最终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共历时 年。 6、司马迁曾在《 》中提及其修史的宗旨是:“ , , ”。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描写 为中心的 通史,全书由 、 、 、 、 组成,记述了从 至 年间大约 年的兴衰沿革史。 8、东汉 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史,它在 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9、和《史记》 的笔法不同,《汉书》重视 ,行文 ,从而形成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 10、《吴越春秋》是成书于 的一部 散文,作者是 。其书今存 卷,主要叙述 的故事。它在体例上兼有 和 史书的特点,是 的雏形。 11、成书于 的历史散文《 》内容许多与《吴越春秋》相同。它们都以 为主线索,又都出自 文人之手,因而也都带有鲜明的 的特点。 12、东汉碑文和 代 文有渊源关系。崔瑗的《 》用简洁的文字展示了 的学问品格。 的《 》则短小精悍,多用偶语,妙语天成。 的碑文在东汉最为著名,代表作是《 》和《 》。 13、 的《 》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游记,后来的《 》、《 》在笔法上和它多有相似之处。 (三)简答 1、简述秦代刻石文。 2、简述刘向叙事散文的成就。 3、简述司马迁的生平和他写作《史记》的密切关系。 4、简述《史记》的成书和体例特征。 5、简述《史记》所弘扬的人文精神。 6、简析《汉书·苏武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7、简述《吴越春秋》的内容及写作特点。 8、简说《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的异同。 9、简述东汉碑文的发展及表现。 (四)论述 1、试论《史记》的叙事艺术。 2、试论《史记》在人物刻画方面的特点。 3、试论《史记》的风格特征。 4、怎样理解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试以《项羽本纪》篇为例,分析说明《史记》的艺术手法。 6、试述《史记》的地位及其影响。 7、试析《汉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 (4课时) 一、学习提示 本章分四节对两汉乐府诗作了全面、细致的介绍。第一节:乐府和乐府诗。介绍了汉代乐府机关的设立和发展演变的过程,也介绍了乐府诗歌的采集、保存和分类等情况。第二节: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指出它所反映的多是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敏感问题,充分揭示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实景和全貌。第三节: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从五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汉乐府诗歌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并说明了它的出现导致了中国叙事诗的成熟。第四节: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介绍了汉乐府诗诗体的形成和特点,反映了它在诗体演变过程中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革所起的推动作用。 学习本章,要求了解汉代乐府机关的设立和采诗情况,重点掌握两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了解两汉乐府诗对五言诗产生和兴起所起的作用。 讲析篇目和导读篇目有:*《有所思》、*《上邪》、*《陌上桑》、*《十五从军征》、*《上山采靡芜》、《孤儿行》、《羽林郎》、《战城南》、《东门行》、《焦仲卿妻》、《饮马长城窟行》。 二、重点和难点 1、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2、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 3、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 第一节 乐府和乐府诗 一、乐府的设立及其兴废 1、乐府的概念及兴废 乐府是古代音乐管理部门的名称,乐是音乐,府是官署。乐府,在古代具有多种涵义。本是秦、汉朝廷设置的诗、乐、舞三者相结合的音乐机关。汉朝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到了六朝,人们把音乐机构采集、合乐而歌的诗也称“乐府”。乐府便由机构名称变为一种带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同时,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有合乐有不合乐的,也一概称为乐府。继而在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诗的某些特点写作的诗,称为“新乐府”。宋元以后,“乐府”又用作词、曲的别称。 西汉时,还有另一个管理音乐的机构太乐,它们在职能上有所区别。太乐主管郊庙之乐,是前代流传下来的雅颂古乐,而乐府则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它不是传统古乐,是以楚声为主的流行曲调。最早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有《安世房中歌》十七章和刘邦的《大风歌》等。 西汉乐府在汉武帝时期得以扩充和发展。它除了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歌诗外,还广泛搜集各地歌谣。随着乐府地位的不断提高,至成帝末年,它已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音乐机构。哀帝登基,下诏罢乐府官,大量裁减乐府人员,所留部分划归太乐令统辖。自此,汉代再无乐府建制。 二、乐府诗的搜集和分类 汉代乐府机关大规模搜集民间歌辞始于汉武帝时。东汉时,由于乐府的裁撤,与之关系密切的黄门鼓吹署实际上发挥了它的作用,对各地歌谣进行搜集、演唱,并使其得以保存。六朝时,有些总集专门收录乐府古辞,至梁沈约《宋书·乐志》收录的两汉乐府诗已经尤为众多。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诗诗集》是收罗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总集,共分十二类((1)郊庙歌辞、(2)燕射歌辞、(3)鼓吹曲辞、(4)横吹曲辞、(5)相和歌辞、(6)清商曲辞、(7)舞曲歌辞、(8)琴曲歌辞、(9)杂曲歌辞、(10)近代曲辞、(11)杂歌谣辞、(12)新乐府辞),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其中的郊庙歌辞(是由文人创作的专供朝廷祭祀燕享用的乐歌)、鼓吹曲辞(是武帝时代北方民族的新声,当时主要用于军乐)、相和歌辞(有“丝竹更相和”(《宋书·乐志》)之意,是流行在当时的南方俗乐)和杂歌谣辞(是指声调已经失传的无所归属者,其中杂有不少文人抒情言志的作品?)中,其中又以相和歌辞数量最重。现存的汉乐府诗绝大部分是东汉时的作品,可认定是西汉的作品有《大风歌》、《安世房中歌》十七章、《郊祀歌》十九章、《铙歌》十八首,以及另外为数不多的几首民歌。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一、创作动机、对象 两汉乐府诗“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就是创作主体有感而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激发乐府诗作者创作热情和灵感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及人们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 二、思想内容 1、苦与乐的深刻揭示。两汉乐府诗的作者来自不同阶层,诗人的笔触深入到社会生活的中各个层面。因此,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在诗中都得到充分的反映。其中,相和歌辞中的《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等表现了平民百姓的疾苦,而同属相和歌辞的《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则以富贵之家作为表现对象。这种安排的客观效果是引导读者遍历天堂地狱,领略到人间贫富悬殊、苦乐不均的两极世界。 2、爱与恨的坦率表白。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在两汉乐府诗中占有较大比重,这些诗篇多来自民间,或是出自下层文人之手。因此,在表达婚恋方面的爱与恨时,都显得大胆泼辣,毫不掩饰。代表作品有《上邪》、《有所思》、《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羽林郎》等等。 3、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表现。如何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是古人苦苦思索的重要课题,两汉乐府诗在这个领域较之前代作品有更深的开掘。《薤露》、《蒿里》、《战城南》等描写了死亡的凄惨悲哀和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留恋。同时,两汉乐府诗又以虚幻的形式把乐生愿望寄托在与神灵的沟通上。《日出入》、《艳歌》、《长歌行》、《董逃行》、《炼时日》、《华烨烨》、《上陵》等俱是通过人的神仙化、神仙的世俗化,表达作者企求长生、沟通天人的理想。 第三节 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 一、生活镜头的选取 两汉乐府诗的作者在选择叙事对象时,善于发现有诗意的镜头,并及时摄入画面。同时,他们在选择常见的生活情节时也别具慧眼,对于偶然性、突发性事件的捕捉也很有新意。另外,在选择叙事题材时,他们则表现出明显的尚奇倾向,对于那些来自异域的新鲜事物,诗人们总是怀着惊异的目光去搜索、发现并饶有兴致地把它们写入作品。 二、故事情节完整曲折 两汉乐府叙事诗多数具有比较完整的情节,而不限于只撷取一、二个生活片断,那些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讲述一个有头有尾、有连续情节的故事。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便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三、人物形象各具特色 两汉乐府叙事诗在刻画人物方面也取得很大成就,塑造出一批栩栩如生的形象,他们各具特色,绝无雷同。诗人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个性化的对话,注意细节描写,善于利用环境或景物作衬托。 四、叙事详略得当 两汉乐府叙事诗叙事详略得当,繁简有法。大体遵循了三个原则:第一,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第二,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第三,详写服饰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 五、寓言诗的创作 两汉乐府诗中有多首寓言诗,它们是汉乐府叙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假托动植物之口进行自述,另一类则是植物和人对话,诗中出现两个角色。这些寓言诗多有奇特的想象,鱼鸟花木也会作人言,出人意表。 六、句式自由、变化多样 汉乐府民歌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长短随意、整散不拘。出现了一些杂言体作品,另外汉乐府也新创了一些五言体,如《陌上桑》就是一篇相当完美的五言诗。 七、语言朴实凝练,长于叙事言情 汉乐府民歌的语言一般都是口语化的,同时饱含感情。明人胡应麟说:“汉乐府歌谣,采摭闾阎,非由润色;然而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天下至文,靡以过之!”(《诗薮》卷一)如《孤儿行》通过叙述孤儿孤苦伶仃的惨状和备受兄嫂的虐待,字字血,句句泪,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第四节 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 一、楚声与三言、七言体 汉代楚声的流行,对三言和七言诗句的大量出现起了催化作用。汉初统治者推崇楚声,而楚地诗歌的代表样式是《离骚》体,通常每句六言或七言,这种诗体稍加改造就成了三言或七言的句子。用楚声唱骚体诗,合乎楚人的情趣,因此,汉代乐府用楚声演唱的歌辞,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三言句和七言句。 二、北狄、西域乐与杂言体 汉代乐府诗歌的曲调来源是多方面的,除了中土各地的乐曲外,还有少数民族的歌曲。这些地区的曲调和中土音乐有很大差异,因此,配合鼓吹曲演唱的歌诗也就和中土常见的体式明显不同。现存铙歌十八首均为杂言,这反映了诗歌形式发生的重大变化。 三、从四言到五言 除了楚声、北狄西域乐之外,中土流行的五言歌谣也对汉乐府诗体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汉乐府广泛搜集各种歌谣,其中必有相当比重的五言诗。这些五言歌谣又引起文人浓厚的兴趣,并且亲自模仿拟作,由此便产生了东汉的文人五言诗。从西汉五言歌谣到乐府五言诗,再到文人五言诗,这就是早期五言诗发展的基本轨迹。 讲解:《陌上桑》(P38,引自河西学院精品课程) 1、《陌上桑》的故事渊源及其嬗变 汉乐府《陌上桑》写美貌绝伦的秦罗敷“采桑城南隅”,使得过路的行者、少年以及耕者、锄者为她的美貌所倾倒,但还有所克制;一位“使君”路过,便起了歹心,问罗敷:“宁可共载不?”遭到罗敷的巧妙拒绝。《陌上桑》的故事原型,据郭茂倩《乐府诗集》卷28引崔豹《古今注》说: 《陌上桑》者,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置酒欲夺焉。罗敷巧弹筝,乃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赵王乃止。(今本《古今注》个别字句稍有出入) 这里把《陌上桑》的故事说得有鼻子有眼,但后世对此颇多怀疑。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在引用了《古今注》的说法后就对此提出了疑问:“案其歌词,称罗敷采桑陌上,为使君所邀,罗敷盛夸其夫为侍中郎以拒之,与旧说(指崔说)不同。”我们不排除当时确有像赵王这样的官员路见美女而起色欲的事,但作为“王仁妻”的秦罗敷在《孔雀东南飞》中又出现了,焦母为儿子再娶的也是“秦罗敷”,显然跟《陌上桑》中的秦罗敷不是同一个人;再者,作为采桑女的秦罗敷能弹筝唱出《陌上桑》这样有很高艺术性的歌诗令人不大可信。因此,崔说显然有牵强附会之嫌,后世多不采纳。据游国恩先生考证:“按《汉书·武五子传》的《昌邑哀王髆传》载,昌邑王贺有妻名罗紨……‘罗紨’即‘罗敷’,‘敷’‘紨’同声字。于此我们可以想到:前汉武昭之际,已经有女子取名为‘罗敷’的,必定那时侯罗敷的故事在民间流行得很普遍。”[1]研究者多认为汉诗中的“秦罗敷”已经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当时美女的代称。那么,《陌上桑》也就不是一首纪实性的诗,而是一首虚构性的叙事诗。按游国恩先生的说法,“不过是我国民间故事的典型—— 一个农业社会里的民歌题材的典型罢了”,“是武帝立乐府时所采的民歌”。[2] 《陌上桑》作为汉代虚构性文学的代表作,是在民间长期传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而成的。其故事的母题既久远又丰富。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禹与涂山氏在桑中遇合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散见于汉代以前的一些典籍中。如《吕氏春秋》: 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 这段记载是说,禹率领人民治水时初遇涂山氏,因为忙,没顾上举行结婚典礼就又去巡视治水工程了,倒引得涂山氏情义绵绵,望眼欲穿。而到了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对以前流传的此类故事进行了加工整合,故事情节完满曲折且充满了神异色彩: 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初学记》卷二十九引《吴越春秋》异文作“恐时暮失嗣”),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矣,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于是涂山人歌曰:“绥绥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矣,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女,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吕氏春秋》: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3]。 在《吴越春秋》中,多情的涂山氏原来是“九尾白狐”变的。禹娶他是因为自己已经三十岁了,需要娶妻繁衍后代以继嗣。那么,禹与涂山氏是在涂山的什么地方遇合的呢?据《楚辞·天问》: 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 王逸《章句》:“言禹治水,道娶涂山氏之女,而通夫妇之道于台桑之地。”朱熹《集注》:“当此之时,焉得彼涂山氏之子,而通夫妇之道于台桑乎?”这里要注意“台桑”二字,王注和朱注对“台桑”再没作注。后世因之多训“台桑”为地名,即禹与涂山氏野合之地。“台桑”是地名还是另有他解?著名楚辞专家姜亮夫先生在《楚辞通考》中释“台桑”曰: 按台桑不可考,为涂山一地乎?为涂山以外之地乎?皆不可知,暂缺。惟古欢游、乐舞、男女幽会之地,多用‘桑’字,是否有关,不敢必。 姜亮夫先生的训释十分审慎,虽然他说台桑不可考,但他的“不敢必”之说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桑”者,桑树,桑林也。古代男女幽会多在桑林中进行,这从下文所引《诗经》中的诸多诗篇可以得到证明。那么,“台”作何解释?按《说文》:“台,说也,从口以声,与之切。”段注:“台,说者,今之怡、悦字。”“说”是“悦”“怡”的古字,古“台”、“臺”为形、声、用法意义都不同的两个字,如《天问》中又有“简狄在臺,嚳何宜”。据《说文》,“台”应读为 “yí” ,不读“tāi”。《辞源》、《汉语大词典》都注“台桑”之“台”为“tāi”不知根据何在?“台桑”直解即“快乐的桑林”,意解即“在桑林中快乐地(行夫妇之道)”,非一地名。如此,“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意即为:为什么(大禹)与涂山氏会快乐地在桑林中 “通夫妇之道”?可以说,大禹与涂山氏在桑林中遇合的传说是《陌上桑》最早的母题。 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生长着大片的桑林,在农耕社会中,男耕女织是自然的社会分工。每年春天桑树茂盛的时候,成群的姑娘们结伴出门采桑,“桑中”也就成了男子们大饱眼福和寻觅浪漫艳遇的极好场所。《诗经》中有很多篇目反映了这种情况,即如姜亮夫先生所说的“惟古欢游、乐舞、男女幽会之地,多用‘桑’字”。例如《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蘆,聊可与娱。 有人说这首诗写“在风和日丽的季节,一位男子来到繁华热闹、游人如云的东门外,没有被众美女所迷惑,而是思念着穿著朴素的心中人”[4]。这样理解似乎顺理成章。但细一想,却有破绽。“繁华热闹”的应该在城内,“东门外”因何“有女如云”?联系《陌上桑》中“日出东南隅”、“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可以认定东门外如云之女就是一群采桑女。《小雅·隰桑》也是写这种情况。只不过《出其东门》是写男子到东门外桑林中去寻找浪漫的艳遇,《隰桑》则是写女子热切地等待“君子”到桑林中与她幽会: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 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前三章头两句都是借桑起兴,姑娘见到洼地桑树茂盛,桑叶浓翠欲滴、婀娜多姿,而激起了青春求偶的欲望。后两句写姑娘在桑林中见到了自己心目中的“君子”而掩盖不住心中的快乐。第四章写这次幽会后姑娘就深深地陷入了情网。《鄘风 ·桑中》也是写青年男女在桑林中幽会的情景: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沫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沫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毛传》:“桑中、上宫,所期之地。”孙作云《〈诗经〉恋歌发微》云:“这‘桑中’我以为即卫地的‘桑林之祀’,……‘社’为地神之祀,但后来也变成聚会男女的所在,与高媒的祭祀(祭媒神)相混。” 郭沫若《甲骨文研究》云:“桑中即桑林所在之地,上宫即祀桑之祠,士女于此合欢。”鲍昌《风诗名篇新解》认为上古蛮荒时期人们都奉祀农神、生殖神,“以为人间的男女交合可以促进万物的繁殖,因此在许多祀奉农神的祭典中,都伴随有群婚性的男女欢会”,“郑、卫之地仍存上古遗俗,凡仲春、夏祭、秋祭之际男女合欢,正是原始民族生殖崇拜之仪式”,“《桑中》诗所描写的,正是古代此类风俗的孑遗”。[5]上面所引的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所作的对《桑中》诗的解释,是准确的。这首诗以采摘植物(采唐、采麦、采葑)兴起对爱情的追求,多情的美女孟姜(孟姜、孟弋、孟庸当是一人,或认为是三人)约小伙子在‘桑中’‘上宫’幽会之后还亲自送小伙子到淇水边上,其两情相悦、柔情蜜意溢于言表。又如《魏风·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十亩之间”,是说在桑林广大;“桑者”即采桑女;“闲闲”、“泄泄”朱熹《集传》解为“往来者自得之貌”;“子”即男子。本来这就是一篇描写青年男女在桑中幽会的情歌。而朱熹《集传》解此诗谓:“政乱国危,贤者不乐仕于其朝而思与其友归于农圃。”方玉润《诗经原始》也持同样的看法。今人陈子展、余冠英认为是采桑者劳动之歌。惟清人姚际恒则认为“类刺淫之诗,盖以桑者为妇人,古称采桑皆妇人,无称男子者。若为君子思隐,则何为及于妇人耶?”又云:“古西北地多植桑,故指男女之私者必曰‘桑中’也”[6]。姚氏此说虽遭方玉润批驳,但最切合本诗的实际,但他所谓“刺淫之诗”的说法却又歪曲了本诗的原旨。过去常把这类诗解为“刺淫”、“淫奔”之诗,今天看来,是十分优美的爱情诗。 当然,“桑中”之事也不尽是男女两情相悦。年轻貌美的姑娘们出门采桑,必然给一些心怀不轨的男子——包括那些有权势的官员们——提供“性骚扰”的机会和场合。《诗经·豳风·七月》中写到这种情况: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姑娘们在采桑的同时,还提心吊胆地担心被那些色狼强暴或抢婚。这样的事,恐怕过去经常发生,于是才有了“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的警觉。 以上述及的《诗经》中的一些爱情诗,或以桑树茂盛象征青春勃发而兴起求偶及男女交欢的欲望,或以桑树作为青年男女爱情萌动的媒介,或以桑林作为男女幽会的最佳场所,所以“桑”“桑中”似乎成了男女之情的代称,即姚际恒所谓“指男女之私者必曰‘桑中’” ,亦即姜亮夫先生所谓“惟古欢游、乐舞、男女幽会之地,多用‘桑’字”。这些情诗描写的男女“桑中之事”既是大禹与涂山氏在“台桑”遇合传说的滥觞,又给《陌上桑》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母题。 到了汉代,“桑中之事”仍然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长盛不衰的题材。刘向编纂的《列女传》中收集了不少同类故事,如《鲁秋洁妇传》中秋胡戏妻的故事,《陈辩女传》中陈国辩女采桑遭晋大夫解居甫调戏的故事,《齐宿瘤女传》中齐东郭宿瘤女采桑遇齐闵王而被闵王“命后载之”,“以为后”的故事等。虽说《列女传》是西汉时的作品,但收集的基本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故事或民间传说,不是本朝事;而《陌上桑》的创作时间,游国恩先生认为,“至晚在东汉初,或者竟早于西汉末”[7],所以,这些故事都给《陌上桑》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其中“秋胡戏妻”的故事最为典型,兹录于下: 鲁秋胡洁妇者,鲁秋胡子妻也。秋胡子既纳之五日,去而宦于陈,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傍妇人采桑,秋胡子悦之,下车谓曰:“暑日若曝,独采桑,吾行道远,愿托桑阴下飧。”下赍休焉。妇人采桑不辍。秋胡子谓曰:“力田不如逢丰年,力桑不如见公卿。吾有金,愿以与夫人。”妇人曰:“嘻!夫采桑力作,纺绩织纫,以供衣食,奉二亲,养夫子,已矣,吾不愿金。但愿卿无有外意,妾亦无淫佚之志,收子之赍与笥金!”秋胡子遂去,至家,奉金遗母,母使人唤其妇,妇至,乃向采桑者也。秋胡子惭。妇曰:“汝束发辞亲往仕,五年乃归,当欢喜,乍驰乍骤,扬尘至,思见亲戚。今也乃悦路傍妇人,下子之粮,以金予之,是忘母也,忘母不孝;好色淫佚,是污行也,污行不义。夫事亲不孝,则事君不忠;处家不义,则治官不理。孝义并亡,必不遂也。妾不忍见,子改娶矣,妾亦不嫁。”遂去而东走,投河而死。 刘向编这类故事的意图是要给皇帝提供整肃后宫秩序、约束官员的借鉴,带有浓厚的封建道德色彩。他在这个故事中把广泛地流传于民间的桑间男女之事的结局残酷地引向了一个悲剧!而这个悲剧却不具有《孔雀东南飞》的悲剧美学效果。人们对秋胡子的“污行不义”谴责的同时,不得不对秋胡子妻的节烈行为感到深深的惋惜。中国的读者喜欢欣赏“大团圆”的故事,不愿意看到一个“美人”白白地死去,不愿意接受这个结局。《陌上桑》创作者的高明之处,就是考虑到了读者的这种心理,有意识地避免了悲剧结局。“秋胡戏妻”故事中的秋胡子及《陈辩女传》中的解居甫、《齐宿瘤女传》中的齐闵王,可以看作《陌上桑》中“使君”的原型。 2《陌上桑》的整合艺术 《陌上桑》的故事,就是上述众多母题嬗变的结果。它的创作者非常高明,他(她)没有重复过去的故事。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写成罗敷与一个男子邂逅相遇一见钟情两情相悦而“淫奔”,仍然脱不了《诗经》故事的窠臼;如果像《齐宿瘤女传》中的宿瘤女那样写罗敷轻率地答应了“使君”的请求被载于车后而归做了“使君”的妻或妾,会使罗敷的美好形象在读者心目中大打折扣;如果像秋胡子妻那样写罗敷受到“使君”的骚扰而刚烈地自尽,难免令读者扼腕跌足而惋惜不已,或者会落入“红颜薄命”的俗套。作者摆脱了这几种不理想的结局,对前代流传下来的“桑中”之事进行了全新的整合。全诗以浪漫性的描写开始: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先极力铺陈描写罗敷的美貌绝伦。单就这几句描写已见出作者身手不凡。作者并没有从正面写罗敷眼睛像什么,眉毛像什么,嘴唇像什么,牙齿像什么,脸蛋像什么。因为《诗经》中已有了这样的成功描写,如《诗经·卫风·硕人》写庄姜之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再这样写,岂不落了俗套?文学贵在创新。《陌上桑》的作者别出心裁,偏偏从侧面来描写罗敷的美:写罗敷腕挎精美的竹篮(采桑工具)、得体的衣着、发式、首饰以及众人围观罗敷的忘情失态,一个美貌绝伦的采桑女形象就和盘托出,且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和回味的空间。作者这样写,一是适应并满足一般读者欣赏“美女”的心理,二是为下面写使君见罗敷而起色欲作铺垫,三是为了配合下面的罗敷夸夫,即所谓的“郎才女貌”——实际上是夫妇都既有才又有貌。所以历代的欣赏者都称道诗中对罗敷美貌的侧面描写是精彩的一笔。而最精彩的还在下面:当使君提出“宁可共载不”的要求后,遭到罗敷的断然拒绝。她先说自己有丈夫:“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这几句用夫妻伦理关系已经否定了使君的荒唐请求,但罗敷意犹未尽,要说就说个痛快,不但要让使君灰心,还要让他死心。于是乘势在使君面前滔滔不绝地把那个虚构的丈夫大大地夸耀了一番: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在这里,作者不吝笔墨,着力渲染罗敷夸夫,从打扮之豪华讲到身份之高贵,从相貌之英俊讲到风度之翩翩,极尽夸张之能事。作者这样构思的目的,在于让罗敷说得越起劲,越高兴,使君则越听越泄气,越扫兴。虽然诗的最后没交代结局,但可以想象得出使君碰了一鼻子灰又听了罗敷夸夫的那段话后语塞羞愧和狼狈不堪的样子。《陌上桑》的作者让罗敷演出的这一幕幽默诙谐的喜剧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它既满足了普通读者喜爱美貌女子和浪漫故事的心理,但适可而止,没有过度展开而导致一个“渔色”或浪漫性的艳遇结局;同时也满足了人民群众希望惩罚那些以权渔色的官吏的愿望;又没有把故事引向一个破坏和谐气氛的悲剧结局。这样就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得到美感和享受。所以,《陌上桑》创作艺术达到了汉乐府诗的高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它避开了前代“桑中”故事的套子,是前代众多母题的全新整合。 讲解:《孔雀东南飞》(P47,引自西师精品课程) 《孔雀东南飞》产生于建安末,以事实为基础创作而成,此诗长期以弹唱形式在民间流传,流传有三百年多,其间留下民间诗人不断加工的痕迹。其定型之作,最早见于陈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题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全诗353句,1765字,是古代最长的民间叙事诗。 主题思想: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忠于爱情的美好情操和反抗封建恶势力的创造精神,并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争取婚姻自由的必胜信念。 艺术成就: 1.塑造了刘兰芝极其完美、又极具性格的悲剧形象。刘兰芝聪明美丽、勤劳能干、纯洁大方,但同时又具有当机立断、永不向恶势力示弱的倔强性格,最后以死捍卫尊严,捍卫婚姻的纯洁和自由。表现了她的不妥协精神。刘兰芝的倔强性格和不妥协的精神使刘兰芝成为古典文学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与其同时,诗歌也刻刻了焦仲卿软弱、胆小怕事、屈曲求全的个性;而反面人物焦母和刘兄,则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是封建礼教和宗法势力的代表,他们性格也各具个性,焦母重在专横,而刘兄则较势利。作者塑造人物形象采用的主要方法有:首先通过极富人物个性的对话来展示人物性格特征。长诗的三分之二是由对话组成的。兰芝与仲卿的对话,对于人物性格心理的刻画,自不待言。就是次要人物,三言两语,也颇能传神。如焦母:“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忌得自由?”专横跋扈,凶神恶煞,跃然纸上。而刘兄:“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嫌贫爱富、巴结权势富的市侩嘴脸,令人憎恶。其次,通过人物行动刻画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如用“捶床便大怒”写焦母的泼辣,用“大拊掌”写刘母的惊异和心灰意冷。写兰芝的“严妆辞别”,表现她不卑不亢的倔强性格。其三,利用环境和景物描写作衬托、渲染。如写“兰芝”的严妆和太守迎亲一段,采用铺叙手法,突出兰芝“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品德和对爱情的忠贞。最后,诗歌运用一些抒情性穿插来深入刻画人物的处境和心理。如“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渲染了这对夫妻被迫拆散后恋恋不舍的悲剧气氛。 2.采用双线推进的复线交叉结构。全诗分四段,第一段为辞归,第二段为送别,第三段为逼婚,第四段为殉情。其情节采取双线推进的方式,一条线索由刘兰芝、焦仲卿夫妇之间的关系组成,另一线索由刘、焦夫妇同焦母刘兄之间的关系构成,不仅如此,诗的前半部作者把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深情厚爱交织在婆媳关系中,冲突以兰芝的自求遣归而告终,宣告了封建家长制的胜利。诗的后半部,以县令、太守的相继求亲,主簿、郡丞的巧言为媒,刘兄的趋炎附势逼迫兰芝改嫁,推动情节发展,显示了宗法社会本质特征的典型环境,从而具有更深刻思想性。 3.结尾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使现实主义主题向理想升华。梧桐松柏,交枝结叶,鸳鸯相向和鸣,象征着有情人终成眷属,象征着真挚的爱情不朽。这是对叛逆的歌颂,对斗争的鼓舞,也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4.语言风格为自然、朴实、流畅、保留着鲜明的民歌色彩。 复习思考题 (一)背诵默写篇目:《有所思》、《上邪》、《陌上桑》、《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芜》、《羽林郎》。 (二)解释:1、汉乐府 2、《乐府诗集》 3、寓言诗 (三)填空 1、两汉乐府诗是指由 或相当于 职能的 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 。 2、乐府的行政长官叫 ,隶属于 。西汉另一掌管音乐的机构是 ,隶属于 ,主管 。 3、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 》十七章,另外, 的《 》在祭祀沛宫原庙时也用楚声演唱。 4、乐府的职能、地位在 时进一步加强,至 末年,乐府人员多达八百余人, 登基后,下诏罢乐府官,裁减乐府人员。 5、东汉管理音乐的机关分属两个系统,一个是 ,一个是 ,后者在 时已有,实际上发挥了西汉 的作用。 6、沈约编篡《 》时,其《 》篇收录了大量两汉乐府诗。宋人 编的《 》,把汉代至 的乐府诗搜集起来,共分为十二类。其中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 、 、 和 中,而以 数量最多。 7、现在所能见到的两汉乐府诗,可以认定是西汉作品的有:《 》、《 》17章、《 》19章和《 》18首等等。 8、相和歌辞中对人民苦与乐的反差进行了深刻揭示,其代表作分别是:苦有《 》、《 》、《 》等,乐有《 》、《 》、《 》等。《 》中“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的描写对后世小说《 》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9、两汉乐府诗在表现人世间的苦与乐、两性关系的爱与恨时,受《 》影响较深,有 、 的余韵;而在抒发乐生恶死的愿望时,主要继承了 的传统,是 《 》、《 》的遗响。 10、两汉乐府诗都是“ 、 ”的,诗中既有 诗,也有 诗,其中以 诗的成就最为突出。 11、两汉乐府寓言诗可划分为 类型,主要作品有:《 》、《 》、《 》、《 》、《 》等等。 12、汉高祖刘邦的《鸿鹄歌》是 言诗,《安世房中歌》是 诗,铙歌十八首各篇则均为 。成帝时长安流传的《 》和《 》,都已经是标准的五言诗。 13、从西汉 到 ,再到 ,这就是早期五言诗发展的基本轨迹。 (四)简答 1、简述汉乐府的成立及其兴废历程。 2、简析《陌上桑》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五)论述 1、试析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 2、试析汉乐府诗歌的艺术特点。 3、试析《孔雀东南飞》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4、试析两汉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革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 第五章 东汉文人诗 (4课时) 一、学习提示 本章分三节对东汉文人诗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一节:班固、张衡、秦嘉的诗。介绍了三人创作的东汉早期五、七言诗的情况和艺术成就。第二节: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从东汉末年文人的不幸遭遇及其诗歌内容的变化,反映了诗坛出现的新风气。第三节:《古诗十九首》。分析、介绍了《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认为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学习本章,要求重点掌握《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讲析篇目和导读篇目:*《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庭中有奇树》、《客从远方来》、《今日良宴会》、《回车驾言迈》。 二、重点和难点 1、《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2、《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及影响 第一节 班固、张衡、秦嘉的诗 一、文人五言诗的产生、发展历程 汉代文人诗包括庙堂诗、楚歌诗、四言诗、杂言诗及五言诗,其成就不及乐府民歌。现存楚歌诗、四言诗数量较少,庙堂诗及五言诗数量稍多,其中楚歌诗和五言诗中有些作品写得较好,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则标志着文人五言诗进入成熟阶段。 1、庙堂诗 庙堂诗属于郊庙歌辞,是为帝王祭祀活动而作的,录在乐府,皆出文人之手,旨在颂德,典雅而少情。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房中乐》和《郊祀歌》。前者是唐山夫人所作,为楚声,其中一些歌辞近乎楚歌,有的在内容与构思上,明显受楚骚影响,但总体上受《雅》、《颂》的影响较大,四言句式多,格调高严,规模简古。 《郊祀歌》共19章,是由司马相如等数十人共同完成的祭祀组曲,风格并不统一。有的源于《颂》体,如《维泰元》,通章四言,淳质古雅。更多的是源于楚骚,如《练时日》,整章三言为句,若缀以“兮”字,则与骚无别。诗的前半部分写请神、降神,神灵联袂而下,飘飘洒洒,壮丽辉煌,纯是《离骚》、《九歌》笔意;诗的后半部分写祭神、娱神,神灵坐瑶台、享祭品、悦五音、观女乐,铺陈设色,极似《上林赋》末段写天子游乐。这类诗大抵祖述楚骚,又兼采赋法,用词古奥,意旨幽深,流丽宏博,当时人已经难以读懂。 2、楚歌诗 汉代帝王是楚人,好楚歌,故楚歌盛行,诗人抒情,多用楚歌,楚歌流行之初,与音乐关系颇密切,后来逐渐与音乐脱离,不待吟唱而体近楚骚。今存楚歌诗不多,主要有项羽的《垓下歌》、汉高祖的《大风歌》、刘安的《八王操》、刘旦的《归空城歌》、刘胥的《欲久生歌》、汉武帝的《秋风辞》、《瓠子歌》等。这些诗歌大都感情真挚,慷慨悲怆。其中《垓下歌》、《大风歌》和《秋风辞》是历代传诵的名篇。 《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别姬”的故事,常被作为一种爱情意义上的解释,但这是不充分的。在女性作为男性附属品而存在的时代,一个权势人物遭受失败的最明确最严酷的标志,是他心爱的女人将被作为财产为胜利者所占有并重新分配。倘若虞姬不自杀,这就是她的未来。对项羽这位曾经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英雄来说,虞姬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以最刺激感情的方式,显示着如此急剧的变迁:短短几年内登上成功的绝顶而主宰天下,复又坠落失败的深渊,而连自己最心爱的女人都不能保护!这种关于个人的自主欲望与外界控制力量——所谓“命运”——相互冲突的意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命运无常的悲观意识,在先秦诗歌中几乎是不存在的。而自《垓下歌》以后,汉代诗歌中(包括乐府民歌)充满了这样的感叹,并且在汉末魏晋间达到了高潮。《垓下歌》慷慨激烈,一腔悲愤,震憾人心,有力地表现了项羽在四面楚歌、英雄失路的情况下面对心爱的马匹和爱妃难分难舍的痛苦心情。诗歌语言朴素,感情真挚而悲壮。 《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的《大风歌》流露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得天下后衣锦还乡、炫耀乡里的踌躇满志,又有固守天下的焦虑,直抒情怀,毫无掩饰。任昉说:“汉祖《大风歌》汪洋自恣,不必三百篇遗音,实开汉一代气象,实为汉后诗开创。”(《文章缘起》) 《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描写了典型的秋色,抒发了乐极生悲、人生无常的感伤。虽然,武帝坐稳了江山,他的感慨与生活于历史剧变中的刘邦、项羽不同,但作为一个强大帝国的至高无上、功业煊赫的专制君主,在沉湎于女性、神仙方术的同时,他也深知自己难以逃脱老与死的威胁。从根本上说,这也是人不能支配自己命运的意识。《秋风辞》运用比兴象征手法,融情于景,抒发百年之幽思。王世贞说:“汉武故是词人。《秋风》一章,几于《九歌》矣。” 3、四言诗 汉代崇儒,《诗经》备受青睐,其四言体式,颇为文人宗范。汉人四言诗大体有两类:一类体近《大雅》、《颂》,属颂美功德的庙堂诗歌;一类体近《小雅》,是刺时怨伤之诗,如韦孟的《讽谏诗》、《在邹诗》、韦玄成的《自劾诗》、《戒子孙诗》、傅毅的《迪志诗》等皆属后者。这类诗虽有新的时代内容和个人的情感体验,然艺术上缺乏创新,又多训诫说教,算不上优秀作品。其中韦孟的《讽谏诗》长达109句,被称为“四言长篇之祖”(谢榛《四溟诗话》),但篇幅冗长,缺少兴寄。迄至东汉后期,儒学衰微,四言诗方得换新颜。较具代表性的作品有朱穆的《绝交诗》和仲长统的《见志诗》。朱作是他与势利故交刘伯宗绝交之作。诗中他把刘伯宗比作“填肠满嗉,嗜欲无极”的鸱枭,口诛笔伐,义愤满膺,已近魏晋风情。仲长统之作颇有庄子的境界,崇尚至人、达人,主张“叛散《五经》,灭弃《风》、《雅》,”开拓了四言诗的新境界,启魏晋旷达、玄虚之风。 4、五言诗 五言诗是社会生活和语言不断丰富发展的产物。战国以后,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和人们思维的日渐精密,语汇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的审美水平也越来越高。面对新的变化,四言诗因不便于单音词与双音词的灵活配合,节奏又单调、呆板,而变得难以适应。于是五言诗渐渐萌生。 五言诗的产生经历了从杂言到民间五言,再到文人五言的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早在秦代,民间歌谣中已出现了以五言为主的《长城之歌》。西汉前、中期的乐府民歌中,也杂用了一些五言。最迟西汉成帝时,民间完整的五言歌谣已经形成。至于文人五言诗,传为汉初枚乘、李陵、苏武、班婕妤等人所作的五言诗确不可信。不过,西汉前期已出现了以五言为主的文人诗歌,如高祖戚夫人作的《戚夫人歌》,全诗六句,五言占四句,武帝时李延年作的《李延年歌》,六句中五言占五句。 最早出现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歌咏的是缇萦救父、汉文帝废除肉刑的故事,这是他有意模仿乐府民歌之作,“质木无文”(《诗品》)。稍后有张衡的《同声歌》,东汉末有秦嘉《赠妇诗》、蔡邕《翠鸟》、郦炎《见志诗》、赵壹《刺世疾邪诗》、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娇娆》等。这些作品都热衷于表达个人的内心体验,多数有作用之迹,用意稍切。其中《羽林郎》和《董娇娆》是较优秀的作品,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明显。 二、班固的五、七言诗 班固是东汉较早创作五、七言诗的文人。其《咏史》是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此外,他还有收录在《太平御览》中的几句佚诗,桓谭《新论·琴道》篇经班固续修而成,其后半部分也有类似五言诗句组成的段落。他的《竹扇赋》残篇,则是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原来当是系于赋尾。班固很大程度上是以史学家的笔法写诗,因而其诗都以叙事为主。同时,由于他创作五、七言时间较早,还处于模拟阶段,作品风格也就相应显得朴素质实。 《咏史》诗: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极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绨萦。 此诗歌咏西汉文帝时少女绨萦上书救父的故事。是班固以写纪传体史书的手法创作的,用辞质朴,渲染修饰成分很少。班固的《咏史》是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而且是最早的咏史诗。 三、张衡的五、七言诗 张衡是在班固之后继续创作五、七言诗的著名文人,并且取得重要成就。他的《同声歌》在东汉文人五言诗中富有特色、别具一格。《四愁诗》则深得《离骚》之神韵,开了后代七言歌行的先声。此外,附于《思玄赋》结尾的也是一首七言诗的佳作。张衡的五、七言诗在技巧上较之班固有明显提高,他运用这两种新的诗歌样式已经得心应手。与班固不同,张衡的五、七言诗长于抒情,作品风格也以缛丽华美为重。 四、秦嘉的五言抒情诗 秦嘉,生卒年不详,字士会,东汉陇西郡(治今甘肃省临洮县东南)人(一说汉阳郡平襄,即今甘肃省通渭县人)。桓帝时,在陇西郡为官任掾吏,后举为本郡上计吏,奉使洛阳。入京后,升任黄门郎。不久遂病卒于津乡亭。秦嘉作为东汉诗人,现存四言《赠妇诗》一首(一作《寄内诗》),五言《留郡赠妇诗》三首,皆载《玉台新咏》;还有四言《述婚诗》三首;此外,还有书信体散文《与妻徐淑书》和《重报妻书》。他的诗主要是抒发自己因仕宦离家,不得与妻子面别相聚的怅惘和愁思。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感情真挚深沉,十分感人。清人沈德潜评论说:“词气和易,感人自深。” 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一组艺术成就较高的抒情诗,是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之作。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秦嘉做了郡的上计掾,将要奉命进京,适值妻徐淑因病去了娘家。临行前,他派人去接妻子回来面别,惜未能如愿。作者心中十分难过,遂写诗三首留赠于妻子。这里即没有“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曹植《白马篇》)的壮志豪情,也没有“一生不自保,何言恋妻子”(阮籍《咏怀诗》)的人生悲哀。而是一种“儿女共沾巾”的伉俪情深,一种人世间普遍存在的离合悲欢而带来的惆怅和忧伤,因此能够引起人的共鸣,感人至深。自《离骚》以来,文人写男女的相爱和中道离异,大都用以比附君臣关系。像秦嘉这样毫无掩饰的袒露自己爱情的诗篇,在这个时期是很少见的。 第二节 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 一、诗坛新风的出现 桓帝以前,东汉文人诗歌创作的基调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保持着前后的连续性。东汉末年,由于社会的黑暗、动荡,使主要活动在灵帝时期的几位著名诗人以控诉、呐喊对现实进行猛烈的批判,开创了诗坛的新风气。 二、代表作家、作品 郦炎的五言体《见志诗》二首,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传达出遭受压抑的不平之气;赵壹的五言体《疾邪诗》二首对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具有东汉党人的婞直之风;蔡邕的《翠鸟诗》则流露出深重的忧患意识,从中可以看见汉末文人身处乱世的惶恐之情。后来建安文学梗概多气、志深笔长的特点,在灵帝时期的文人五言诗中已显露端倪。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 一、古诗十九首的概念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萧统《昭明文选》,是萧统收集、选编的一组无名氏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中最成熟的作品。其产生年代大致在东汉顺帝以后到献帝建安以前,作者是多是中下层文人,非一人一时之作,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又风格相近,萧统泛题为“古诗”,从此成了专称。 二、《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1、游子思妇的万般情怀 《古诗十九首》除了游子之歌,便是思妇之词,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的闺愁是它的基本内容。二者又相互补充,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游子思妇各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在中国古代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意义,千百年来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代表作品有《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今日良宵会》、《东城高且长》、《孟冬寒气至》等等。 2、人生哲理的揭示 《古诗十九首》作品中还透彻地揭示出许多人生哲理,诗的作者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使这些诗篇具有深邃的意蕴,诗意盎然而又不乏思辨色彩。《古诗十九首》涉及了永恒与有限的关系,如《回车驾言迈》、《青青陵上栢》等。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的关系,如《行行重行行》、《冉冉孤生竹》等。忧郁与欢乐的关系,如《生年不满百》、《今日良宵会》等。来去亲疏的关系,如《去者日以疏》、《西北有高楼》等。 3、痛苦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多为羁旅他乡的游子,漂泊不定的生活使他们在诸多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第一,敏锐的节序感,如《回车驾言迈》等。第二,微妙的空间感,如《客从远方来》、《迢迢牵牛星》等。第三、深切的世态炎凉感,如《西北有高楼》、《明月皎夜光》等。通过这些方面的描写,把寓居他乡,饱经忧患,急需同情、帮助的他乡游子的失落、孤独、悲伤、怨愤等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三、《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它的主要艺术特点是:一、长于抒情,并巧妙地以起兴发端,使诗意委曲婉转,反复低徊。二、以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同样构成了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三、语言上,《古诗十九首》不作艰深之语,无冷僻之词,从而形成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另外,名言警句、日常用语、古代典故、叠字、双关语等的自然融入,都使它在语言的运用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钟嵘《诗品》评《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称“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古诗十九首》对后世文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一)背诵默写篇目:《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 (二)解释:1、《古诗十九首》 2、“苏李诗” (三)填空 1、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 的《 》,他的其他五言诗则收录在《 》和 的《 》篇中。另外,他的《 》今存残篇,是一首完整的 诗,原来当是系于赋尾。赋末附诗,当始见于 。 2、张衡的五言诗《 》描写了一新婚女子,它明显借鉴了 的表现手法。张衡的《 》是 整齐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诗,另外,附于《 》结尾的也是一首七言诗。 3、班固、张衡对 诗都有所继承,不过班固诗继承了 的风格,而张衡诗则继承了 的特点。二人诗班固长于 ,张衡则长于 。从张衡起,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了以 为主的基本走势, 的《 》三首,成为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成熟之作。 4、汉桓帝以前,东汉文人诗歌经历了由 向 、由 到 的转折,但诗歌的基调没有太大变化。诗人们表现的是 的 之美。 5、 时期 、 、 的五言诗具有典型乱世文学的特征。他们的代表诗歌分别是《 》二首、《 》 二首和《 》,其中后者又是一篇 诗歌。 6、《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被收录在《 》之中,它代表了 的最高成就,产生的年代大约不晚于 时期。 7、《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钟嵘《诗品》称它“ , ”,刘勰《文心雕龙》也称东汉“古诗”实“ ”。 (四)简答 1、简述班固五、七言诗及其艺术特点。 2、简述张衡五、七言诗及其艺术特点。 3、简述东汉灵帝时期诗坛的新变及其表现。 4、简说《古诗十九首》及其作者。 (五)论述 1、试述《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2、试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