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庆 三 峡 学 院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  韩 红 宇 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 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 论 (2课时) 一、学习提示 《绪论》分6节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基本情况。第一节: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介绍了文学自觉的三个标志,指出了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兴盛是与文学的自觉联系在一起的。第二节: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指出了这一时期作为乱世文学的“三大主题”: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第三节: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主要概述了这一时期文学的两大现象: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创作中,如左思、鲍照;文学家族的大量出现,如“三曹”、“三张二陆两潘”、“二谢”等。第四节:玄学对文学的渗透。论述了魏晋玄学对文学艺术的影响,玄言诗的历史地位。第五节: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从5个方面考察了佛教对文学的影响。第六节,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历程。介绍了建安、正始时期、两晋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文学的不同风格和特点,指出了这一时期的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酝酿着“新变”的时期。 要求了解本时期多种社会思潮、文学观念对文学发展的影响。重点掌握文学的自觉和它在我国文学史的地位。 二、重点和难点 1、文学自觉 2、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从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至公元589年约近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北朝,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也有称为中国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在文学思想、文学的题材、体裁以及整体风貌上,都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起讫及分期:                   东魏→北齐 汉  魏     北方十六国→北魏   末  蜀  西晋          西魏→北周 建  吴                      隋 安        南方东晋 →宋→齐→梁→陈     ↓                             ↓ (196)………………………(约400年)…………………………(589)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时代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这近四百年间,除了西晋短暂的统一外,一直处于分裂、动荡之中,汉末动乱,代之而起的是三国鼎立。公元265年,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王朝,至280年灭吴而统一全国,但至316年即由于“八王之乱”而灭亡。317年,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王朝,420年又为刘裕所篡。此后便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北方是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南方则宋、齐、梁、陈几个朝代频繁更迭。这一时期除了西晋的统治时间较长外,其余的朝代均为时较短,最短的萧齐政权不过20余年,王朝更迭带来的争斗以及南北对峙带来的相互攻伐,使这一时期战乱不断,少有宁日。战乱使很多人丧生,也带来了饥馑、瘟疫及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文人的心态与精神风貌,同时也影响到整个文学创作的主题、题材与作品的基调。因为战争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使心灵敏感的作家与文人普遍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的脆弱、命运的多变难卜,人生祸福无常以及生命个体面对多变的时代风云的无能为力。于是我们便在魏晋南北朝文学里看到了一些集中的文学主题,如生死主题、游仙主题及隐逸的主题。在乱世之中,文人的生活方式或表现为慷慨悲歌、或任诞放达、或及时行乐,追求声色,而文学风貌也呈现出或梗概多气、或隐约曲折、或绮丽华靡的特点,这些都不能不说和特定的时代背景相关。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社会动荡不宁外,其另一值得注意的特点则是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又称士族(世族)门阀制度。士族或世族,是指高门大族。约在东汉后期,士大夫中就出现了一些世家大族,他们累世公卿,在入仕上,其子弟比一般人更容易获得政治上的权利。汉末以后,他们成为一个独立性很强的社会力量。世族的力量在汉末曾一度受到打击与削弱,但到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由于中正官为士族所把持,从而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至东晋时,由于门阀势力的强盛,一些门阀士族控制了中央政权而形成了政权由士族与皇权的共治局面,所谓“王与马共天下”,即是这种现象的反映(参田馀庆《东晋门政治》一书)。 士族门阀制度无疑是落后反动的,因为它强化了士族的地位,阻碍了寒族(庶族)出身的士人的仕进之路,加剧了士庶之间的矛盾。而门阀制度作为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特点,对这一时期文学特色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一,表现为这一时期的文学中,寒士不平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面对士族把持政治权力,不少出身寒族的文人在他们的作品中发出强烈的呼喊,形成了一个具有时代性特点的文学主题。左思的《咏史》,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都将他们的不平倾注于诗中,成为这一时期此类文学的代表。其二,士族不仅仅是政治上的高门,士庶的分野甚至更主要地表现在文化上。陈寅恪先生说:“所谓士族者,其初并不专用其先代高官厚禄为其唯一之表徵,而实以家学及礼法等标异于其他诸姓。”“夫士族之特点既在其门风之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唐代政治史述论稿》P71、72)士族在文化上所具有的优越的先天条件,对于形成其在文学上的优长具有重大的影响。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以世家大族为中心的文学家族或文学集团,即与士族的文化承传有关。以世族文人群体为特征而构成的文学集团,成为六朝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因为世族普遍地爱尚文义,其群体趣味与个体性情在文学中多有表露,且能影响其文学思想与创作实践(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两晋时的陆氏家族,刘宋时的谢氏家族,萧梁时的萧氏父子、庾氏父子、徐氏父子等文学家族,即是这方面的代表。其三,士族由于其独特的地位与艺术素养,对其文学创作的主题与艺术趣味也具有重大的影响。由于士族重门风与礼法,大都具有家族的使命感,因而他们的作品中也多有追述或炫耀门第、追叙祖先功德之作。其在艺术上多追求典雅、精工等审美特征,这些都对六朝时期文学风貌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征——文学自觉 鲁迅在他的著名论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 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文学的自觉”是本时期文学的最主要的特征。贯串整个魏晋南北朝,大约经过三百年才实现。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第一,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 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文》)他所说的文章,不仅包括政治、伦理等方面的文章,还包括诗、赋等文学作品。这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将文学提高到“大业”、“盛事”的高度来看待。这个情况与汉代作比较就可以看出区别。汉武帝虽然也喜欢文学,他的身边确实也聚集了一批文学家,但只不过是“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司马迁《报任安书》)。而他的喜欢文学,更多的是注重文学作品的娱乐消遣作用。所以说,汉代文学还未走向自觉,还未取得完全独立和高尚的价值与地位。 对文学的重视还表现在一些学者文人对文学作品的收集、整理、编辑和品评。如梁太子萧统编的《文选》,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钟嵘的《诗品》等。 文学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文学批评理论的繁荣。一些文学批评家著书立说,专门对文学进行品评、研究。这方面的主要论著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等。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主要的贡献:(一)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二)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揭示了创作活动的奥妙,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论。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有了对各种体裁的文体辨析的意识;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新的文学思潮,就是将文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进而探求文学的特点、文学本身的分类、文学创作的规律及价值。《文选》列各种文体为37类,《文心雕龙》把文章分为33类,而且将这些类又归纳为两大类:文与笔。《文心雕龙》说:“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这里所说的“文”,主要指诗赋等注重文采、抒情体物的文体;“笔”,主要指论说、表章等实用的文体。虽然这样的分法只是从有韵无韵上考虑,但毕竟已经注意到了各种文体的特点和性质。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曹丕《典论·论文》说“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善实,诗赋欲丽”;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而《文心雕龙》以大量的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丽辞、比兴、夸饰、练字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而梁元帝萧绎的《今楼子·立言》,对文笔的划分更准确了: 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至若文者,惟须绮穀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这里,他认识到“文”的特点有三:美的辞采、美的声调音律、能够打动人的心灵。他是从审美特征来认识文学的,比较直接的抓住了文学的本质特征。已经跟我们今天对文学的认识几乎一致了。 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不但表现在理论的创新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创作实践中追求美的创造。表现在: 一是开拓了一些新的题材。陶渊明创立了田园诗,谢灵运、谢朓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这些都是表现自然美的;梁代宫廷里出现了“宫体诗”,主要是表现女性美的;边塞诗也始于南北朝。 二是文学形式的更新演化,也反映了一种对美的追求。拿诗歌来说,古体五言诗在汉代已经成熟,经过建安诗人和阮籍等人的创作,在内容、手法等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和丰富;七言诗在汉代产生,但数量极少,到了曹丕的《燕歌行》,可以看到明显的进步,南朝的鲍照又创立了以七言为主的杂言乐府歌行;齐“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最美的诗歌样式——格律诗即将出现。 三是追求修辞的华美。这与文学观的发展是一致的。曹植的诗歌开始讲究词采华美和对仗工整,开始着意于炼字造句。如“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公宴》)此后太康诗人、南朝诗人大多着意于此,成为一种时尚。 第四,注重文学与哲学的结合。文学与哲学结合这一特点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比较明显,但严格讲,先秦诸子散文不是文学作品。而哲理诗在先秦两汉时较少见。到了汉末,从古诗十九首起,诗歌中已经有了哲理化的因素。到了魏晋时期,文学与哲理的结合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与当时玄学有关,另方面与作家个人的经历有关。从根本上说,是作家个人意识加强,重视个体价值的结果。本时期的哲理诗,以阮籍、陶渊明的成就最高。这一种文学与哲学的结合,给中国古代文学的面貌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这使文学(主要是诗歌)摆脱了简单的、就事论事的反映现实的传统,表现了作者更为深邃的心理活动,并把读者带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思考。诗歌的内涵,由此变得更加丰富、深沉、厚重了。 总之,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文学史上文学的自觉时代,是文学的各方面都富于创新精神的时代。尽管这个时期的文学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它为后代的文学确立了一些重要的原则,提供了多样的发展空间,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为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 四、魏晋南北朝哲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这一时期在哲学思想领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各种思潮纷纷兴起。约而言之,则可概括为儒学式微、玄学兴起,佛、道二教广泛传播流行。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作为一种官方意识形态在两汉时期一直居于支配地位,它不仅是整个社会政治与道德的纲纪,而且也影响着士人的政治生活与思维方式。汉末黄巾起义,不仅动摇了汉朝的统治,同时也动摇了两汉数百年间儒学一尊的地位。面对满目疮痍的社会与紊乱崩溃的纲纪,要重新恢复整个的安宁稳定与秩序,新的地主阶级的统治者必须寻找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治国之术。汉末乘时而起的曹操即提倡法治,用人唯才,至于选拔“不仁不孝,而有汉国用兵之术”(《求逸才令》)的人,作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曹操的这些措施又加速了儒学的衰落。顾炎武在《日知录·两汉风俗》中说: “孟德既有冀州,崇奖跅驰(tuo\ chi/放荡)之士。观其下令再三,至于求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于是权诈迭起,奸逆萌生。故董昭太和之疏,已谓当今年少不复学问为本,专以交通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求利为先。……夫以经术之治,节义之防,光武、明章数世为之而未足;毁方败常之俗,孟德一人变之而有馀。” 即指曹操的措施所带来的思想变化。儒学一尊的地位一旦打破,人的思想一旦从桎梏中解放出来,于是便出现了思想界的活跃局面,各种“异端”思想便流行起来。鲁迅即说这时“更因思想通脱之后,废除固执,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的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儒学式微的同时,则是玄学的兴起与佛、道的流行。 玄学兴起于魏晋之际,而盛行于两晋,其内涵虽在魏晋及两晋有所变化,但总体上看,它是魏晋时期所形成的一种不同于以前的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玄学的产生,实缘于魏王弼、何晏等人对《老》、《庄》、《易》及《论语》等的注释(王弼有《老子注》、《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何晏有《论语集释》等),因此,玄学的形成实和老庄思想颇有关系。到东晋时,玄学又吸取了佛学的一些成分,进入新阶段。但不论如何,玄学与汉代盛行的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相比,它更带有思辩性,这从当时玄学所涉及的一些命题即可看出(如圣人有情无情问题,本末有无问题,声无哀乐问题、养生问题、言意关系问题等),这些带有强烈的思辩性的问题,打破了汉代以来繁琐经学的统治,对于解放人的思想、活跃思维都起了重大作用。而玄学中一些命题的辩析探讨,反过来也影响到文学创作风貌的变化,如玄学崇尚虚无、贵自然、辩形神,对于文学创作中追求自然神韵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阮籍的发言玄远,嵇康的清新脱俗,陶渊明的任真自然,都不能不说和玄学的影响有关。 除了玄学的兴起外,这一时期另一值得注目者乃佛、道二教的流行。 佛教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此后在中国生根、变化、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并溶入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发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为释加牟尼所创。史载:“汉哀帝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国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这是关于佛经传入中国的最早的时间记载,至汉明帝永平八年(65年),帝梦金人而遣使至天竺求法,十年天竺僧人竺法兰,迦叶摩腾以白马驮经至洛阳,明帝为建白马寺。桓帝时大月支僧支谶来到洛阳,译经典,此后,又有安世高来华。他们先后译出佛经小乘经典,佛教渐见流传。至魏晋南北朝,又有支谦、康僧会、竺法护、道安、鸠摩罗会、法显、昙无谶、真谛等众多僧人,翻译大量佛经。这些佛经不少是由外来的印度或西域僧人与汉人共同翻译的,而在共同翻译过程中,增进了中外思想、语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佛教的传入,带来了中国政治、思想、经济、文学、音乐、美术、雕塑、音乐习俗等一系列的变化,其中这一时期佛教流行的最主要标志,并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者,乃在于佛、玄、儒的交流及大量的佛寺的创设。中国的寺院有相当一部分即创设于魏晋南北朝。据统计,梁时有佛寺2846座,僧尼82700余人,仅建康就有佛寺700馀座;北魏末,寺院有3万馀座,僧尼二百馀万人;北齐僧尼二百馀万人,寺院4万馀座。就文学而言,由于佛教的流行,玄与佛合流,不少文人大都研习佛理并与僧人交往,这对于丰富文学思想以及艺术形式、表现手法,都有很大影响,其主要者,一是使中国文学中想象更丰富。二是使中国文学的故事性加强。三是天竺声韵理论影响了中国音韵学的产生,进而影响到诗歌格律的形成。四是丰富了中国语言与词汇。五则丰富了文学观念。 与佛教相比,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约产生于汉末,相传张道陵为道教创始者。与佛教追求寂天不同,道教的主旨在于追求人的精神自由与长生不死,并通过炼丹、吃药等来达到其目的。葛洪《神仙传》记张道陵云:“张道陵者,沛国人也,本太学书生,博通五经,晚乃叹曰:‘此无益于年命。’遂学长生之道。得黄帝九鼎丹法,欲合之,用药皆靡费钱帛。”除炼丹、吃药外,道教也讲究养生、医术本草。就炼丹吃药来说,道教对统治阶级颇有吸引,而讲究养生、医术本草则对平民有吸引。它求仙而不否定世俗,求长生而不否定享乐,既有很大的虚幻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所以,道教自产生以后,不论在上层社会还是普通民众中都不乏吸引力。因此,在佛教流行的同时,道教也在社会上广泛地传播开来。 道教的求长生、慕神仙以及炼丹、服食等,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有很大影响。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的游仙诗以及作品中所呈现的生命意识与主题,莫不与道教的流行与影响有关。曹操有《气出唱》三首及《精列》,郭璞有《游仙诗》十四首等,均是其代表,也有一些诗中对求仙表示怀疑的,如曹植诗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曹操云:“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等等。这些诗不论是正面的希企求仙,还是反面的否定神仙的虚妄,都反映了神仙之说对文人的影响。这种长生求仙,也反映了这一时期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我们念魏晋人的诗,感到最普遍、最深刻,能激动人的,便是那在诗中充满了对时光飘忽和人生短促的思想与情感。”(王瑶《中古文学论集·文人与药》)是否可以说,这种觉醒了的生命意识是道教神仙之说流行的原因之一,而道教神仙之说的流行,也加强了人的生命意识的进一步觉醒。道教影响于文学的另一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它对想象力的刺激。儒家是重功利的,重实用的,很少有神奇的怪诞不经的想象,而道教因为求仙,描绘了一幅美妙的仙界,这对于文人想象力的开发,对于文学作品中富有浪漫主义的艺术境界的描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五、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编者将这一个时期的文学划分为三个历程:建安、正始文学,两晋文学,南北朝文学。 (1)建安、正始文学。建安文学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开始。这时的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的周围集中了王桀、刘桢等一批文学家。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时代特征。正始文学处于魏晋易代之际,政局恐怖。在哲学史上,正始是正始玄学的开创期,在文学史上,正始文学的主要代表是嵇康和阮籍,他们的作品揭露了礼教的虚伪,表现了政治重压下的苦闷与抗议。 (2)两晋文学。两晋太康时期文坛出现繁荣局面。“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是太康时期的代表诗人。太康诗风以繁缛为主,丧失了建安诗歌的“风力”,但在语言的运用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左思的《咏史》诗,抗议门阀制度,抒发寒士不平,与建安诗歌一脉相承。 西晋末年,在士族清淡玄理的风气下,产生了玄言诗。东晋玄佛合流,更助长了玄言诗的发展,使它占据东晋诗坛达百年之久。晋宋易代之际出现了陶渊明,他开创了田园诗,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 (3)南北朝文学。宋初经历了由玄言诗到山水诗转变过程,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出山水诗的诗人。山水诗的出现扩大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技巧。 宋代的鲍照在七言乐府上做出了突破。 南北朝民歌给诗坛带来清新的气息。 齐梁时代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其一是诗体的重大变革,沈约、谢朓等人共同创立了“永明体”,为唐朝近体诗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其二,浮靡轻艳的宫体诗成为诗歌的主流,它主要是以艳丽的词句表现宫廷生活,女性成为吟咏的对象。 六、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酝酿着“新变”的时期。其“新变”可概括为以下三点:文学进入自觉的阶段,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玄学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为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因素;语言形式美的发现及其在文学上的运用。 (2)文体的发展。五言古诗达到鼎盛;骈文的兴盛,为中国文学增添了一种可以充分发挥语言形式美的文体;抒情小赋发展成为骈赋;七言古诗的确立;南北朝乐府民歌对文人的刺激和影响;小说已初具规模,出现了一批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总起来说,没有这一时期的新变和酝酿,就没有唐诗的高潮,也没有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 复习思考题 (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 2、文笔之分 3、生死主题 4、游仙主题 5、隐逸主题 6、文学家族 (二)填空 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 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其时间断限是公元 年到公元 年,它共经历了 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 ;第二期是 ;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 、 、 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 》始,有陆机的《 》、刘勰的《 》、钟嵘的《 》等,再加上肖统的《 》、徐陵的《 》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 、 。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 (三)简答 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 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 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 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4课时) 一、学习提示 本章介绍了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学的情况。分5节,用4节介绍建安文学,1节介绍正始诗歌。第一节:曹操与曹丕。主要介绍了他们诗歌的内容和风格,也指出了他们对建安文学的倡导和贡献。第二节:曹植。着重介绍了他在政治上的悲剧和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肯定了曹植在后世诗坛上的地位。第三节:王桀、刘桢及蔡琰。分别介绍了3人在诗歌创作上的成绩,并连带介绍了建安七子中的其他诗人,如陈琳、阮瑀、徐干等人。第四节: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从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和浓郁的悲剧色彩等4个方面论述了“建安风骨”的美学内涵。第五节: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重点介绍了阮籍82首《咏怀诗》,指出其与建安风骨是一脉相承的。 本章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重点。要求能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认识“建安风骨”的美学内涵和“正始之音”隐晦风格。要求掌握“三曹”诗歌的主要成就和各自的特点,掌握“七子”中代表的王粲、刘桢、蔡琰等诗歌创作的内容和特点,阮籍《咏怀诗》的成就和影响。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对曹植生平及诗歌的了解。通过本章的学习要充分认识建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讲析篇目和导读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独坐空堂上、驾言发魏都)、《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神龟虽寿)、《赠白马王彪》、《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荆蛮非我乡)、《野田黄雀行》、《杂诗》(仆夫早严驾)《送应氏》、《名都篇》 二、重点和难点 1、曹丕及七言诗。 2、曹植对五言诗的发展。 3、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4、阮籍《咏怀》82首。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一、建安文学(见P47注释1) 二、曹操的生平及文坛地位 操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曹操的家庭出身是微贱的,他的父亲曹嵩是汉桓帝时宦官曹腾的养子,《三国志·魏武帝纪》说“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可知其先世社会地位不高,为当时的清流所鄙视。又一说认为是汉相国曹参之后,则恐不可靠(陈华昌《曹操与道教及其仙游诗研究》一书有考辨)。曹操的家庭出身,加上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使他很少受传统伦理观念价值标准的束缚,他重视实效,崇尚刑名之学,在日常生活中也简易随便。《三国志·武帝本纪》云:“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裴松之注引《曹瞒传》云其“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世说新语》引云:“曹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也?’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云:‘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琳文中曾说他是“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好乱乐祸,剽狡锋协。”从个性来看,他的特点可说是生性机警,简易通脱。而所谓通脱,就是无所拘泥,不固执,个性与感情能够直率地表现出来。这种个性当然也影响并体现于其文学创作。 曹操是政治家兼文学家,这种双重身份使他对建安文学的兴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表现在:(1)建安文人集团的形成与他的汲引罗纳有很大关系。汉末社会动乱,文士颠沛流离,分散各地,是他将他们吸纳到自己的身边,从而形成了一个文人集团。如徐干、刘桢、杨修、邯郸淳、吴质、陈琳、应玚、王粲等,无不是在他的感召与延揽下走到邺城的,邺下文人集团创作局面的形成,曹操实有力焉。(2)他在鼓励文人为他效力的同时,还勉励他们努力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如陈琳草具书檄,深得他赏识,“数加厚赐”,阮瑀受命作书与韩遂,亦受到表彰。(3)他自己的文学创作推动了文学创作活动的兴盛。《文心雕龙·时序》说:“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三国志·魏书》说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而且他常常兴之所至往往要他人参与其事,从而形成了当时集体性的文学创作活动。因此,没有曹操,就难以形成当时文学繁荣的局面。 三、曹操的文学创作及其成就 曹操的文学创作,主要表现在诗歌上。他的诗歌今存有20余首,数量不算多,但成就却很突出。从内容上来看,大致分为四类,即纪事,述志、游仙、咏史。 纪事类诗歌对汉末战乱和人民的苦难作了真实的反映,如《蒿里行》、《薤露行》、《步出夏门行》、《却东西门行》等。其中《蒿里行》写军阀混战造成的惨象,被明人钟惺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述志诗有的表现了他的政治理想与政治主张,以《度关山》、《对酒》为代表。如《对酒》:“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囹囿空虚,冬节不断人。”还有的则表现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中的《观沧海》、《龟虽寿》。 游仙诗则有《气出唱》三首、《精列》。 《咏史》有《善哉行》三首其一等。 在艺术上,曹操的诗歌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继承汉乐府的传统而又有所创新,曹操现存的二十五首诗歌全是乐府诗,这些诗歌沿用了汉乐府的题目以及乐府民歌中常见的题材,在这一点上他明显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反映现实的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但是他又对汉乐府民歌进行大胆的革新,因而富有创造性,这种革新,表现在一是汉乐府民歌反映现实眼界较狭小,对重大事件较少涉及,而他则在乐府诗创作中直接反映汉末重大历史事件,这就对民歌的传统有所突破。二是他虽沿用乐府古题,却又是以古题写时事,可谓是袭古题而不袭古意。如《短歌行》,崔豹《古今注》曰:“长歌、短歌,言人寿命长短,各有定分,不可妄求。”这是古辞内容,而曹操的《短歌行》在咏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时,又加进了求贤才的内容。《蒿里行》、《薤露行》,原是丧歌,崔豹《古今注》云:“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唏灭也。亦谓人死魂归蒿里。……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挽歌。”但曹操却用来写汉末时事。由此可以看出曹操在运用汉乐府这一形式时,表现了充分的灵活性,进行了大胆的革新。这种革新,拓宽了乐府文学的表现领域,给乐府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朱乾《乐府正义说:“乐府题,自建安以来,诸子多假用,魏武尤甚。”方东树也说他是“用乐府题目作作诗。”而这正是他对乐府的一大贡献。 第二,他的诗在风格上以慷慨悲凉为基调,语言上极为本色。建安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凋弊,满目苍瘐,作为政治家的曹操蒿目时艰,故其抒发情感往往慷慨悲凉,这也成为他诗歌风格的基本特征。而在诗歌的语言上,他又绝少华美辞藻,结构也不很精细,而是喜从大处着笔,厚重古朴,真实直率地坦露自己的胸襟,显示出鲜明的个性。故钟嵘评云:“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敖陶孙云其:“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陈祚明云其“跌宕悲凉,独臻超绝。” 第三,在体裁上,他四言、五言均有,且皆成就不凡,就五言而言,他是开建安文人五言诗之风气者,就四言而言,他则《诗经》之后复兴四言的大家。这是因为《诗经》之后,文人的四言诗很少出色者,他不是机械的摹拟《诗经》,而是在内容与情调、句法、词法均有创新,从而使四言诗在《诗经》之后又大放异彩。 除诗歌外,曹操的散文也颇有特色,鲁迅称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其文风的特点是清峻与通脱,也即是他的文章不受任何陈规的约束,说话大胆,言辞锋利,用极简洁的形式与朴素的文笔,坦露自己的心境。最著名的有《让县自明本志令》、《祭故尉侨玄文》、《遗令》等。 四、曹丕及其文学创作 丕字子桓,曹操次子。其兄曹昂早死,故其后来得以继承曹操的爵位。建安二十二年立为魏王太子,二十五年代汉自立,曹丕在政治上无曹操之雄才大略,但他羡慕汉文帝的无为而治,即位后也有一些开明的政策,表明他力求做一个明君。他博学多识,勤于著述,对文学创作也很重视,是曹操之后建安文坛的又一领袖。他的文学创作今存辞赋或全或残约30篇,诗歌据钟嵘《诗品》,说原有百余首,现存约四十首,另《典论》一书,今存二篇。 曹丕的诗歌,就题材而言,可分三类,一曰公宴诗,这类诗大多写游赏宴欢之乐,模写山水,往往与诸子同题共作。二曰抒情言志之作,三曰写男女爱情及游子思妇题材。其中以第三个方面写得最好,也最有特色。其次,他的诗在体裁上比较多样,四、五、六、七言,杂言均有创作。在风格上,曹丕的诗歌更多地具有清新流丽、细腻缠绵的特点,这一点与曹操的古直苍凉不同。所以清人沈德潜说他是“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五、曹丕的文学贡献 (一)他的《典论·论文》是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典论》是一部学术性的著作,已逸,《论文》是其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篇。涉及到文学的价值、作家评论、作家的气质、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别等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为此后的文学批评理论的繁荣开了先河。 1、对文学价值的重视。他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曹丕所说的“文章”,指广义上的文章,既包括伦理道德方面的论著,也包括诗、赋等文学作品。它把文学提高到与传统经典相等的地位,这对文学的兴盛,必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对建安七子作了评价,指出各人的长处和短处。 3、提出了著名的“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它所说的“气”,大体指作家的气质。作家的气质不同,导致作品的风格就不同。 4、初步探讨了各种文体的特点:“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二)曹丕有一首乐府诗《燕歌行》,内容上仍脱不了古诗十九首“少妇闺怨”的题材,主要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风格清丽婉转,低徊哀怨;更重要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诗。 比较:张衡的《四愁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独立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但不是成熟的,因为还带有楚辞的遗迹。 (三)与曹操相比,曹丕的诗表现出新的变化:(1)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2)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绮练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 讲解:《蒿里行》(P201)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二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大幅度的勾画出战乱时代百姓悲惨的生活画面。明·钟惺评此诗:“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全诗充满着强烈的爱憎感情,言简意赅,悲慨深沉。 讲解:《短歌行》(P202) “短歌”与“长歌”相对而言,非指诗篇幅的长短,而是就歌曲唱时声调的急缓、长短而言。这是一篇用于宴会的歌辞。全篇由两个相互联系的主题组成:一是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一是渴慕贤才,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心。正因为感到时光易逝,人生短暂,所以才有时不我待的焦虑,大业未成的忧虑,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决心。诗人追求不朽的事业,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感,而且是为了使自己有限的生命获得崇高的价值。全篇以比兴手法,如“朝露”喻人生苦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喻贤臣找到了明君,“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喻贤臣没找到明君的茫然,“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喻自己的博大胸怀。全诗八句为一个层次,感情迂曲幽深,反复申说,从“人生几何”发唱,以“天下归心”收结,诗中流动着一片悲凉慷慨、深沉而雄壮的情调,这正代表着建安诗歌最为感人的一面。 讲解:《燕歌行》(P210) 这首诗的意义在于,一是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且最完整的一首文创作的七言诗。七言诗的形式,在曹丕之前,只有东汉张衡的《四愁诗》,但《四愁诗》每句中间加有一“兮”字,而曹丕此诗则完整的七言句式,因而他对七言诗的形成做出了贡献。尽管它还是句句押韵,音节不免单调,但却直接为后来七言诗的成熟起了导夫先路的作用。第二,这首诗情致凄婉动人,语言浅显清丽,音切和谐流畅,很能体现曹丕诗的艺术风格。作者将思妇安放在秋夜的背景上来描写,即景抒情,即委婉细腻,又凄恻感人。开头三句写秋景,以燕雁尚知时令以兴起女子对远行丈夫的怀念。“慊慊”二句揣度对方远游也必定思念故乡。“贱妾”以下五句写女子百无聊赖的思念情状。最后四句补写夜景,末二句感慨牵牛、织女隔河遥望,为他们无辜被隔离而叹息。这样景情结合,非常巧妙地表现了女主人相思别离的幽怨之情。全诗语言上平易清新,颇有个性特色 第二节 曹植 一、曹植生平 植字子建,曹丕之弟。曾封陈王,死后谥曰“思”,故后世称陈思王。在建安作家中,他是留存作品最多,对后世影响最大,后世评价最高的一位作家。钟嵘称他为“建安之杰”, 谢灵运尝云: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敏捷,安有继之?(李瀚《蒙求集注》) 曹植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遭遇,是与他和曹丕的争为太子的经历密切相关的。他少时以才思敏捷而深得曹操的宠爱,一度曾被立为太子,但由于他放纵不羁,缺乏政治家的成熟与老练,最终在与曹丕的明争暗斗中失败。由于有这样一段经历,所以在曹操死后,他的日子便很不好过。曹丕继位后,他位为藩侯,但曹丕对他颇多猜忌,屡屡更换封地,加上曹丕的部下多方谗毁,他受到了严厉的迫害,名为侯王,行动却不得自由,动辄得咎,行同囚徒。魏明帝即位后,他希望改变自己的地位,多次上书,力图得到任用,但仍得不到信任,最终郁郁而终,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二、曹植的诗歌创作及其艺术成就 曹植的诗歌今存八十余首,辞赋、散文四十余篇,就其创作经历来看,大致以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即位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植由于受到曹操的宠爱,显得志满意得,昂扬乐观,充满自信,富于浪漫情调。《白马篇》可说是前期作品的代表,诗中所写慷慨赴国难的侠少年,实际上是作者的自我化身。后期的创作,由于是在曹丕父子的猜忌、迫害下忍辱求生,心情极为悲愤苦闷,所以其内容与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品中那种豪迈自信、昂扬乐观的情调没有了,代之出现的则是深沉的愤激与悲凉,作品集中抒写的是对个人命运、前途的失望,对曹丕集团的怨恨,对自己在碌碌无为中空耗生命的哀伤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赠白马王彪》可说后期作品的代表。 曹植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其内容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如《野田黄雀行》;第二类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如《浮萍篇》、《美女篇》、《七哀诗》、《种葛篇》、《杂诗》(西北有织妇、南国有佳人)等;第三类是述志诗,如《杂诗》(仆夫早严驾)等;第四类是游仙诗,如《仙人篇》、《五游咏》、《游仙诗》、《远游篇》、《升天行》等。 曹植诗歌的价值,除了内容上的充实外,对后代影响最大是他的诗歌艺术。他的诗歌做到了气骨与丹彩的完美结合,故钟嵘说他是“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他诗歌上的创造性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他的诗歌抒情性增强,个性更加鲜明。就诗歌体裁来看,曹植诗作中有不少乐府诗,但是他运用乐府体裁,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在诗中更多地注入了个人的感情,从而将乐府诗的以叙事为主,改变为以抒情为主。所以王瑶先生说:“他诗中的抒情成份加多了,有了鲜明的个性,因此独成大家”。比如他的《美女篇》,从形工上看是模仿汉乐府《陌上桑》。但汉乐府叙述的是彩桑女巧妙地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以叙事为主,而《美女篇》主要表现是美女盛年未嫁的苦闷,他以此美人迟暮的苦恼,寓托他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这样就注入了诗的感情,具有了诗人自己的个性。在这一点上,他较曹丕的单纯模仿民歌胜出一筹,因为曹丕的诗好象总是在替别人诉说哀肠,看不到自己的个性。 第二,他的诗在结构上更讲究,尤其是发端往往很精警。汉乐府诗往往以气为主,自然道来,无意于工巧,而曹植诗则更注结构的安排,他常常以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开头,渲染气氛,笼罩全篇。如他的《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以白日西归,星月忽至来写时光的流逝之速;《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以激烈动荡的景象,暗示作者心境的不平和处境的险恶,等等。所以沈德潜说他“极工于起调”(《说诗晬语》)。 第三,他更注重诗歌的艺术技巧,尤其表现在注重对偶以及锤炼字句上。曹植诗歌中对偶句极多,这一特点是魏晋诗歌趋向骈偶化的开始,而曹植是将这一手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诗人。如“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公宴》),“阊阖启丹扉,双阙耀朱光”(《五游》),再如炼字的句如“清风飘飞阁”(《赠丁仪》),“明月澄清景”(《公宴》)等,经过诗人的精心锤炼,便达到了十分警醒的效果。这为后来南北朝文人诗歌注重修辞技巧开了先河。 第四,他的诗歌中,对自然景物有较多的描写,这也改变了乐府诗的面貌。对后代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曹植对诗歌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后人给予他极高的评价,称其为“建安之杰”。后人之推崇曹植,原因有三:一是文采富艳,二是他对五言诗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三是他不幸的身世引起后世文人的认同。 讲解:《美女篇》(P212) 诗借美女因不遇理想的配偶而“盛年”不嫁,抒发有才能、有理想的志士因不遇明主,才能不得施展,理想无法实现的慨叹。从《白马篇》到《美女篇》,可看出诗人由前期到后期的心迹 讲解:《野田黄雀行》(书P33) 建安十四年(219),曹操杀了曹植的好友杨修,次年曹丕即位,又杀了曹植的知己丁仪、丁廙(yì)兄弟俩,这首诗就作于此时。它通过黄雀落网和少年拔剑挑网救雀的故事,反映了当时政治官场上的险恶和黑暗,表达了对邪恶势力的憎恶和自己身处险境、无力救助朋友的悲愤心情。诗中用“风波”喻环境的险恶,以“利剑”喻权力,以“鹞”喻强暴,以“雀”喻弱小和无辜的生命。通篇用比喻,而通篇写心,写眼看一个个朋友被无辜的杀害而自己爱莫能助的无奈和悲愤之心。由于政治环境的险恶,诗人只能用比喻的手法曲折深婉的表达。 讲解:《赠白马王彪》(P216) 全诗共七章,感情丰富复杂:旅途的艰辛,骨肉分离的悲伤,对人生的失望,对曹丕不敢明言的怨恨,对监视者的诅咒,兄弟之间强作达观的慰勉等等,层见错出,真切感人。而且诗中还出现了一种从根本上对人生表示怀疑、否定的倾向。这是因为,曹植既不能放弃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又看不到现实矛盾有任何解决的可能。天命可疑,神仙虚妄,人生无常,现实世界一片黑暗。本来建安文学具有一种慷慨激昂的基调,但这种基调是建立在对人生价值追求的自信自负的基础之上的。当严酷的政治现实粉碎了这种自信自负之后,诗歌的格调就随之改变。由此开启了“正始诗风”。但从根本上说,曹植早期诗歌的激昂之气与后期诗歌的悲哀情调有相通之处。正是由于建安文人对于人生自由和生命价值有着强烈的追求,当这一追求受到打击时,他们的悲哀才如此强烈。 第三节 王粲、刘桢及蔡琰 一、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的名号,最早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他说:“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宜,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从此,建安七子的名号便确立下来,其中孔融年辈较长,且在建安十三年(208)被杀,实际只有六人参加了邺下文学活动。七子效命于邺下,于其文学创作,实有幸与不幸。曹操罗织文人于邺下,政治上的考虑大于文学。“诸子在魏,犹孟子在齐,不治事而议论。魏武看诸子,俱是书生无济,然不收之,则失人望,故用之以充文学。”(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5)七子依附曹氏于乱世,虽然有了安定的创作环境,但个性不免受到压抑,无聊的应酬之作亦相应增多,当然这也是政治上一个无奈的结果。 “建安七子”中,以王粲的文学成就最高。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人。王粲才名早著,少年时即为蔡邕所重。十七岁时避难荆州,依附刘表十五年,但不被重用。后归曹操,为丞相掾,军谋祭酒,侍中等。 王粲诗文兼擅,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诗以《七哀诗》最为有名。这是建安时期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第一首(西京乱无象),先叙写在动乱社会不得不离开中原,投奔荆蛮的原因,次写沿途所见所闻,“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极概括地写出大乱中社会的萧条,笔力凝重,感情沉痛。并通过饥妇弃子的典型事件,深刻地提示了当时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结尾抒写作者盼望有明主拯救乱世的愿望。这首诗和曹操的乐府一样体现了以旧题写时事的精神。 王粲的《登楼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抒情小赋,这是作者登荆州当阳城楼时的所见所感。异乡风物之美引发他思乡怀土之情和壮志未酬的沉痛感情,写景和抒情相结合,具有浓厚的诗意,脱尽了汉赋铺陈堆砌的习气,显示了抒情小赋在艺术上的成熟。 刘桢,字公干,东平人(山东东平),父刘梁为汉宗室,曾为野王令,性格倔强,今存诗二十馀首。七子中,他的成就也很突出。钟嵘称他诗云:“源出于古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侉俗。……陈思之下,桢称独步。”(《诗品》上) 其成就主要在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赠答诗,一类是游乐诗。赠答诗中,最著名的是《赠从弟》三首,分别用蘋藻、松树、凤凰为喻,抒写坚贞高洁的性格。游乐诗包括《公宴诗》、《斗鸡诗》、《射鸢诗》等。 刘桢诗名甚高,可惜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赠从弟》三首,第二首:“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凄惨,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通过比兴手法写出了有理想有报负之士守志不阿的节操。 七子中的其他诗人也都有一些著名的作品,如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借秦代民谣写繁重徭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痛苦,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阮瑀《驾出北郭门行》写一位孤儿被后母虐待的情状,从侧面反映出汉末残酷的社会现实。徐干《室思诗》写思妇忧愁苦闷的心绪,哀怨缠绵,堪称佳作。 二、蔡琰及其《悲愤诗》 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事迹见《后汉书·列女传》。她自幼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但却遭遇不幸。《后汉书》本传云:“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壁赎之,而重嫁于董祀。”这种文化教养以及不幸的遭遇,使她写下了汉末杰出的诗篇《悲愤诗》。 其诗今存三首,五言体《悲愤诗》、骚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其中五言体的《悲愤诗》比较可信。苏轼《仇池笔记·拟作》以为非出自蔡琰之手,蔡居厚《蔡宽夫诗话》以为是蔡琰所作,以史证诗,当为蔡琰作无疑。(参看余冠英《汉魏六朝诗论丛》) 骚体的《悲愤诗》所述情节与蔡琰生平有不合之处,许多学者认为非蔡琰所作。《胡笳十八拍》(载《乐府诗集》和朱熹《楚辞后语》)相传是她的作品,但由于不见《后汉书》,而且文体与汉魏间作品不同,有人也怀疑是后人伪托。(参见中华书局《胡笳十八拍讨论集》) 五言《悲愤诗》是建安文坛上的一篇杰作。它长达540字,像这样长篇的叙事诗,是前此文人诗歌中没有的。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在汉末军阀混战中的悲惨遭遇。她在被掳途中,受尽了胡兵的虐待和侮辱;在滞留胡中又倍受思乡煎熬;有幸回国,却又和亲生子女生离死别;归国后,故园一片废墟,怵目惊心。全诗叙事兼抒情,善以女性的细腻感受,通过细节描写,描摹情景,使人如临其境。《悲愤诗》是对汉乐府叙事诗的发展,它对杜甫叙事诗的艺术风格,也有很大影响。 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一、政治理想的高扬。汉末动乱,激起建安文人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三曹”以天下为己任,“七子”都不甘以文人自居,造成了当时诗歌“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特点,“慷慨”一词为建安诗人的诗歌所习用。建安诗歌这种悲凉慷慨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人生短暂的哀叹。动乱使生灵涂炭,疾疫流行,人多短寿。建安文人或死于疾疫,或被杀害,这种情况对文人刺激很大。面对短促多艰的人生,建安诗人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是单纯的哀叹;第二种是慨叹岁月短促,功名未立而努力追求;第三种是努力突破天命的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后两种思想体现了建安诗人积极的人生观。 三、强烈的个性表现。建安时代是文学开始走向自觉的时代,也是诗人创作个性高扬的时代。他们以文才武略自居,在诗歌创作中不肯踵武前贤或效法同辈,努力展现自己的独特风貌,“三曹”、“七子”可谓风格各异,诗体的运用上也或擅四言,或长五言,或工七言。鲜明的个性特点,是建安诗歌独具魅力的标志。 四、浓郁的悲剧色彩。曹操诗悲凉,曹植诗颇有“忧生之嗟”,王粲诗“发愀怆之词”,刘桢诗“感慨至深”。建安诗人处于时代与个人双重悲剧的交汇点上,故诗歌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以上所举各点,就是“建安风骨”这一美学范畴的内涵。 补充扩展内容: 刘师培把“建安风骨”总结为四个方面(见《中古文学史》): 1、清峻。曹操以刑名法术治理天下,于鞍马间为诗为文,用语简洁,词气峭厉,不傍经典,直抒胸臆,故文风清峻。 2、通脱。即随便之意。诗文的随便由思想的随便而来。这跟汉末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有关。故这一时期的文学,既有直面现实人生,积极建功立业的乐观精神,也有命运无常、人生短促的感叹。但总的看来,建安文人对生命短暂的感叹,最终导向及时建功立业、追求人生的不朽的精神。所以,慷慨悲壮,乃成为建安文学的又一风格特征。 3、骋词。即气盛词壮。建安文人思想束缚较少,精神比较自由,故其议论时事,抒写情志,无不畅所欲言,力求充分地表现自我,由此形成“骋词”的艺术风格。 4、华靡。即华丽。曹操尚质朴为文,而注重诗文华靡的,首推七子和曹丕、曹植兄弟。建安文学之渐趋华靡,表明文学已摆脱经学的附庸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始受到文人的自觉重视。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五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 一、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正始是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则包括正始以后至西晋立国这一时期的文学。这一时期文学的总体特征是: 在整体风貌上,建安文学中那种高扬奋发、积极进取的精神已基本消失,而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以及浓烈的忧生之嗟成为作品的主调。在艺术上,正始作家不再效法建安诗人用模仿乐府叙事体的方式揭露时事,而是将抨击时事与抒写感愤融为一体,使五言诗的抒情性进一步加强,诗歌在艺术上进一步文人化。在风格上,正始诗人创造了曲折隐晦、清隽艰深的风格,并开创了把多首托喻寄兴的诗歌集合成五古咏怀组诗的体例。而这种以组诗的形式发感慨、寄情怀、写理想的方式,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从此以后,文人往往将托喻寄兴的五言古诗集合成组,来集中反映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感怀。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这一文学风尚的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影响最著者,则是政局的不时变动以及玄学思潮的影响。 公元239年(明帝景初三年)明帝死,临终以曹爽与司马懿夹辅曹芳即帝位,但是不久曹爽与司马懿围绕权力之争而矛盾激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场权力之争几乎贯穿于这一时期的始终。在残酷的政治斗争未见分晓时,身处这一政治背景下的诗人便深感苦闷。正始十年(249)司马懿趁曹爽扫祭高平陵之机,发动政变,控制洛阳,诛杀了曹爽,而在此前,由于不少名士曾依附曹魏,于是曹爽被诛杀后,这批依附者如何晏、邓飏(yang2声)、丁谧等亦遭杀害,史称当时“天下名士去其大半”。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掌权,又相继杀害了夏侯玄、毋丘俭、诸葛诞等名士,这一系列的杀戮,在政治上造成了一种高压的局面,文人便普遍地感受到了政治上幻灭感与危机感,因此,他们在写作诗文时,便不能不有所顾忌。他们不敢在作品中公开论及时政,只能以曲折隐晦的形式,抒写自己的忧愤,这自然就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与建安文学的慷慨激昂、乐观进取形成了反差。 除了时局政治的影响外,这一时期盛行的玄学思潮也对文学风貌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玄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其渊源可追溯至汉末,但谈玄而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则是正始年间出现的。正始初期,当时以洛阳为中心,在何晏、邓飏周围聚集着一批谈玄的士人,也即正始名士。至正始中期以后,则形成了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另一谈玄群体。(竹林七贤其名称始见于《世说新语·任诞》:陈留阮籍、谯郡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实际上是个名士集团。山涛、王戎后来投靠司马氏,其余五人都崇尚老庄,任性嗜酒,寄情山水,反对礼法名教,对司马氏的篡权夺位不满。文学成就上,向秀的《思旧赋》为悼念好友嵇康和吕安所作,十分感人,但无诗流传;刘伶只有一首五言诗传世;山涛、王戎、阮咸没有诗歌传世。因此,七贤中真正能代表正始文学最高成就的只有阮籍和嵇康。)玄学在内容上是以老庄思想为中心的。而老庄思想常常表现出对世俗社会、对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的蔑视,因此受其影响,这时期文人的人生态度也就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他们的人生取向上,更多地具有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趣味以及一种自由自在、闲适愉悦、心与道冥的理想人生的追求。玄学在对士人的人生态度发生影响的同时,也自然对其文学创作也产生了影响。盛谈老庄玄理,使得他们的诗歌明显地表现出对于清虚高旷、自然悠远的诗歌境界的追求,正始诗歌中的这类诗歌境界,显然是与此有关的。另一方面,谈玄需“校练名理”,通晓抽象理论的思辩,这也就不能不影响到诗歌的哲理成分,正始诗歌在抒情性加强的同时,又大都增添了一些理性的色彩,其原因即在此,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正始明道,诗杂仙心。” 正始文学风貌的形成,政治的因素与玄学的影响,可以说是纠葛在一起的。他们共同的作用,促成了正始文学特征的形成 二、阮籍与《咏怀诗》 阮籍(210-263,52岁),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人,阮瑀(建安七子之一)之子。其人“才藻艳绝,而倜傥放荡,以庄周为模则”(《三国志·阮籍传》)。为人则“旷达不羁,不拘礼俗”(《三国志·阮籍传》)。司马昭当政时,“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三国志》本传引《魏氏春秋》),遂世称“阮步兵”。阮氏对司马氏的拉拢利用虽持敷衍的态度,虽然最终逃脱了司马氏的迫害,但其内心却极度痛苦,终于忧愤而卒。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阮籍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咏怀诗》82首。八十二首诗虽非一时一地之作,但因内容集中,风格和表现手法接近,可以看成五古咏怀组诗。 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抒写内心激烈的矛盾和强烈的忧生惧祸之情。《咏怀》其一“夜中不能寐”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奠定了整个组诗的基调。诗人用象征的手法,通过他夜中难寐、徘徊户外的一系列举动和眼前所见所闻,抒发了一种既难以名状又难以排遣的深沉愁绪。再如其十七“独坐空堂上”,写遥望整个世界空无一人,唯见失群的鸟兽惊惶奔飞,抒发了强烈的孤独感和忧生之嗟,给人以震撼。有时诗人的内心情感也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如其三十三“一日复一夕”直陈“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倾诉了在动荡不定、变幻无常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哀伤、焦虑、忧愤的心情。这样的作品在《咏怀》中有相当数量。 二是讽刺统治集团的荒淫腐朽和专制残暴,批判维护世族统治的儒家礼法的虚伪。这一类作品也往往不是对人物、事件作具体描绘,而主要是抒发由历史事实引起的盛衰之叹。如其三十一“驾言发魏都”由古吹台引起联想,用战国之魏喻曹氏之魏,影射魏王只知歌舞行乐,不知养兵用贤,难免重蹈前人亡国的覆辙。其十一“湛湛长江水”对楚国君臣荒淫误国行径的揭露,显然也是针对曹魏王朝的。更多的盛衰之叹则是针对恐怖政治而发,但这类诗多用曲笔,写得更为隐晦曲折。一般不具体记述史实,而着重抒写作者对于社会和人生感受的思考。诗中还有不少篇章揭露和讽刺了那些趋炎附势的名利之士和虚伪做作的礼法之士,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他们丑恶的嘴脸和卑鄙的灵魂,如其六十七“洪生资制度”。 三是借饮酒、求仙表现遗世独立、高蹈出尘的情怀。阮籍在诗中赞美了巢由、夷齐、四皓等隐士,也一再抒发“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其三十二)的隐居求仙的愿望,但这一切都不过是诗人企望逃避现实、排遣苦闷的一种曲折的表达方式而已。 《咏怀诗》的艺术风格 1、“阮旨遥深”的艺术风格。 生在易代之际,高压之下,阮籍抒其怨愤,不能不欲露故藏,欲言又止。故风格隐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钟嵘《诗品》)这主要是由时代和他的身世所决定的,他同情曹魏,不满于司马氏,但身仕乱朝,常恐遭祸,故处世极为谨慎,作诗亦不敢直言,常常借助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或借古讽今,或借游仙讽刺世俗,或借美人香草寓写怀抱,使诗歌变得非常隐晦。李善《文选注》:“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蔽,百代以下,难以情测。” 2、就诗歌的特点而言,《咏怀诗》大抵又具备各自的个性,它们远承《风》、《雅》、《离骚》,近取乐府、《古诗十九首》,在艺术表现上兼收并蓄,寓多样于统一。 3、诗歌精神而言,阮籍《咏怀诗》与建安风骨仍是一脉相承的。“黄初之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严羽《沧浪诗话》) 4、《咏怀》开创了我国五言抒情组诗的体例,自此之后,作者代不乏人 讲解:《咏怀》(夜中不能寐)(P219) 一个清冷的夜晚,诗人忧心如焚,夜不能寐;起坐弹琴,企图求得排遣和发泄。然而如水的月光、冷风瑟瑟、野外孤鸿翔鸟的哀鸣不但未能排遣作者心中的孤独,反而更加深了作者的忧思、伤心。这里写的是外在的景物,实则写作者的心境以及暗示出他未来的命运。全诗以明月、清风、孤鸿、翔鸟,画出一幅凄清的夜景;无寐、弹琴、徘徊、忧思,乃是诗人在此背景下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以景衬情,情又外化为人的行为。故情在景中,也在人物的行动之中。至于诗人因何忧思,缘何伤心,未经挑明,也不必挑明,因为这里所描绘的并非实景,也未必隐喻着什么具体事件,而是借诗的意象,用象征手法,寄托一种孤独感,忧伤情。方东树说本诗为《咏怀》的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詹言》)。这首诗可以概括《咏怀》组诗的总体风格。 三、嵇康的诗歌 嵇康,字叔夜,正始年间诗人,竹林七贤的领袖。父早卒,依母兄长大。康风度极佳,“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凤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晋书·嵇康传》)。《世说新语》引山涛对嵇康的赞誉是:“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然若玉山之将崩”。魏晋人推崇形体美,嵇康又是当时的名士,故引起不少人的崇拜和追随。成年后,娶沛穆王曹林女为妻,曹林与曹丕、曹植是异母兄弟,这样,嵇康便与曹氏政权有了分割不开的关系,自然被司马氏集团划入曹氏集团之中。由于嵇康对司马氏集团的虚伪与残忍的厌恶,决定了它在政治上与司马氏政权的不合作态度。再加上他恃才傲物的性格,决定他只能是个悲剧人物。 公元262年,嵇康的好友吕安为其兄吕巽(xun)所诬,吕巽欲夺吕安妻,反诬吕安不孝,吕安入狱,供词中涉及嵇康,康遂被捕入狱。其实,吕安事件只是一个借口,直接的导火索是他写的一篇书信体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再加上钟会进谗言,最终为司马氏集团所害。康临刑时,“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环顾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晋书·嵇康传》) 嵇康诗文兼善,但诗歌成就不如阮籍。现存诗50多首,主要抒写世路险恶,人生忧患。其中四言居大半,其四言诗,意象鲜明,意境深远,内容丰富,风格清峻通脱。代表作是《赠秀才入军》18首,是一组各自成篇而又相互勾连的四言诗。第九章想象入军纵马驰骋豪迈倜傥的雄姿,第十四章描写诗人隐居俯仰自得的雅兴,都生动传神。其中“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两句,透露出诗人高峻的人格和傲世的精神风貌,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嵇康的散文创作中最著名的是就是那篇曾经给他带来杀身之祸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公元261年,山涛被任命为吏部郎,这说明“竹林七贤”发生了分化。山涛举康代自,嵇康得知消息后,于是给山涛写了一封信,要与他绝交。这封信在中国书信史上是继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之后的又一篇力作。文章篇幅宏大,情绪激烈,分析深透,自由挥洒,文字骈散交错,灵活自如,具有通脱恣肆、朴质自然的艺术风格。 信中反复申说自己的政治立场和个人的性格、爱好,提出了“七不堪”、“二不可”为不能出仕的理由,说自己不能舍其所乐而从其“九患”。信中鲜明的表明自己的个人意识和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这正是魏晋文学最显著的特色。 写法上,主要用冷嘲热讽、嬉笑怒骂的笔调进行反语讽刺。体现在两点: 1、故意以言过其实的言词,放纵的态度,极度的丑化自己。这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越是丑化自己,就越反衬出自己的清白、山涛的堕落;二是他丑化自己——那“七不堪”、“二不可”的理由让明眼人一看就是虚假的,自己并非没当官的素质,而是官场太腐败,太黑暗,这才是自己不愿出仕的真正理由,即不愿与司马氏集团同流合污。 2、言在此而意在彼。作者在文中指桑骂槐,出语鄙俗,毫无礼节,表示出对受信者的极大不恭敬。有时用比喻愤怒的责骂对方(如“自以嗜腐臭,养鸳雏以死鼠也”)。其实,骂山涛变节只是个借口,其真正的目的是揭露司马氏集团的虚伪和官场的腐败黑暗。 3、一般书信皆以言事为主,以简要为重。而此信却有多种文体风格:其犀利透辟的辨析,近似政论文;其引经据典,寓言指事,含蓄深邃而富有哲理,又像诸子散文;而其嬉笑怒骂,幽默讽刺,又类小品杂文。鲁迅的杂文受魏晋散文影响很大,我们从他的大量杂文中可以看到嵇康散文的影子。 复习思考题 (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 2、七子 3、建安风骨 4、正始风力 5、嵇阮 6、《咏怀诗》 (三)填空 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 ,“三曹”是指 、 和 ;“七子”是指 、 、 、 、 、 和 。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 》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 》(“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 写时事。 4、《 》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5、曹植的创作以 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 ,代表作有《 》。其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 的矛盾,其代表作有对自己和朋友遭受迫害的愤懑,如表现朋友无辜被害而自己无能为力的《 》,对任城王暴卒而表示悼念的《 》。还有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的《 》、《 》。前者以美女盛年未嫁寄托自己的怀才不遇,后者以“沉浮异势”自述无辜被弃。 6、“七子”中成就最突出,被《诗品》列为上品的诗人是 和 。前者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后者“仗气爱奇”,他们的代表作一是写战乱中饥妇弃子的《 》,另一首是个人的抱负和遭遇的《 》3首。 7、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 篇,其中较为可信的是五言体的《 》。 8、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 和 。 9、嵇康的四言诗的代表作是《 》。阮籍的代表作是《 》82首,他开创了中国文学上中 的先河。 10、阮籍《咏怀诗》风格隐约曲折,《诗品》评为“言在耳目之内, 。” (四)简答 1、简述曹操诗歌的主要内容。 2、简述曹操在建安文坛上的地位和作用。 3、曹丕的《燕歌行》在诗歌发展上有什么地位? 4、简述曹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5、略论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6、简述王粲、刘桢诗歌的艺术成就。 7、试述蔡琰《悲愤诗》的成就。 8、简述阮籍《咏怀诗》的影响。 (五)论述 1、试论三曹诗歌的风格差异。 2、试论曹操用古题乐府写时事的成就和影响。 3、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4、谈谈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5、试述阮籍《咏怀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二章 两晋诗坛 (4课时) 一、学习提示 本章介绍了两晋诗坛的诗风和代表作家。分5节。第一节: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主要介绍了他们以才华自负、驰骋文思,在诗歌技巧方面,形成了与汉魏古诗不同的艺术风貌——繁缛。第二节:左思与刘琨。介绍了左思《咏史》、刘琨的《扶风歌》,论述了二人的诗风“再现建安风骨”和“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的特色。第三节:郭璞的游仙诗。论说了其游仙诗“坎壈咏怀”,继承了《诗》、《骚》的比兴寄托传统。第四节:王羲之与兰亭唱和。对兰亭诗的内容作了评价,认为兰亭诗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第五节:孙绰、许询与玄言诗。介绍了东晋玄言诗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本章要求重点掌握两晋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及其影响,左思《咏史》诗的继承和创新,其《咏史》和刘琨《扶风歌》对建安风骨的再现。了解“游仙诗”和“玄言诗”的形成和影响。陆机、左思、刘琨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 讲析篇目和导读篇目:*《咏史》(*弱冠弄柔翰、*郁郁涧底松、 皓天舒白日、 荆轲饮燕市) 《悼亡诗》(荏苒冬春谢) 《猛虎行》 《扶风歌》 《游仙诗》(京华游侠窟、青溪千余仞) 二、重点和难点 1、太康诗坛的代表诗人陆机和潘岳。 2、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 3、左思《咏史》诗。 第一节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 一、西晋文学的基本风貌 西晋50年,历武、惠、怀、愍四帝,而文学的繁荣则在武帝太康惠帝元康时期,其中以太康文学为代表,作家则以“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最著名。此外,较著名者,晋初尚有傅玄与张华,晋末还有刘琨与郭璞,而不太著名者也还有不少。从数量来看,西晋一代颇多天才秀异的作家,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曾说:“晋虽不文,人才实盛。” 关于西晋诗风的特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多有论及,《明诗》篇中说:“晋世群才,稍入轻绮。……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情采》篇又说:“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总的来说,西晋一代的文学更加注重形式与技巧。如果对西晋文学的特征作一总结归纳,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倾向:一是模拟古人的拟古之风甚盛。拟古是文人创作追求技巧化的一种表现方式,而这种方式则成为西晋文学的一大特殊景观。西晋一代的大部重要作家,如傅玄、张华、束皙、陆机、陆云等都在模拟上下了很大功夫,其中陆机最为著名。二是追求词藻的华美与对偶的工整。这种追求由于大多是刻意为之,是出于呈才炫博的目的,因而显得文字雕琢堆砌,有失简洁明快,潘、陆二人最具有典型性。张华曾批评陆机说:“人之作文患于不才,至子作文,乃患才多也”,孙绰评西晋文章说:“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所谓烂若披锦见其雕琢,所谓排沙简金者,显其堆砌。三是总体风格而言,繁缛成为其基本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则是其刻意呈才,过分追求对偶与藻饰的必然结果。 西晋一代的追求形式技巧的繁缛文风,常为过去的文学史家所诟病。以通达的眼光观之,追求技巧与形式美,自然是整个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链环,但是如果我们前后比较,不能不承认,西晋文学尽管出现了不少天才秀异的作家,但其作品却缺乏一种力度和生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实与西晋士风的特点有关。 不论是建安文人还是正始文人,作家的心灵世界往往是充满热情与冲突的,但是,到了西晋,文士的精神境界普遍缺乏一种崇高精神,罗宗强先生曾以“士无特操”来概括这一时期士风的特点。“士无特操”的原因之一,在于西晋政权的“政无准的”。西晋是以强取豪夺的手段取得政权的,尽管它提倡以名教立国,但除了孝的观念尚未泯灭,在对待忠时则往往处于两难境地。实际上整个西晋一代文士,忠君的观念十分淡薄,传统的道德崇高性一旦缺失,就影响了文士的人格建构与理想追求。因此,这一时期文士在出处去就上,往往纯然以自我之得失为中心,求名求利成为他们人生追求的目标。《晋书·石崇传》所载颇能说明这一点。“(崇)尝与王敦入太学,见颜回、原宪之像,顾而叹曰:‘若与之同升孔堂,去人何必有间。’敦曰:‘不知于人云何,子贡去卿差近。’崇正色曰:‘士当身名俱泰,何至瓮牖哉!’”“士当身名俱泰”典型反映了此时士人求名求利的心态。正由于此,西晋文士多依附权臣,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而在政治斗争中,他们也往往缺乏崇高的道德意识与是非观念,其命运也常随其所依附的权臣在政治斗争中盛衰而沉浮,不少文人则因卷入其中而最终丧命(据徐公持先生统计,西晋一代文人死于政治斗争者有数十人)。 西晋文人热衷于功名利禄,造成了他们作风浮华,思想平庸,耽于逸乐,肆于物欲,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作品也就自然丧失了崇高的精神与激荡人心的活力,而与浮华作风相应,自然也就更崇尚绮丽与繁缛,追求技巧与与形式,刘勰所说的:“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的倾向,其原因即在此。 二、太康诗风 “太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文学史上所说的“太康文学”,是指从“泰始”(晋武帝司马炎年号,公元264年)到“元康”(晋惠帝司马衷年号,公元299年)约30多年间的文学。这一时期,社会较为安定,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文学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陆机、潘岳是西晋诗坛的代表,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太康诗风总的特点,用两个字可以概括:繁缛。具体说,主要体现在:(1)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2)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3)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应该说,诗歌的这个变化是从曹植开始的。太康诗歌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曹植诗“词采华茂”的特点,另方面对六朝山水诗的发展以及声律、对仗技巧的成熟,有促进作用。 三、潘岳与陆机 潘岳(247-300),字安仁,他是荥阳中牟(今河南开封附近)人。少年时以才慧而为乡里称为奇童。弱冠之年走上仕途,出任贾充司空府掾,以才能为人所嫉,栖迟十年。后来先后任河阳令等官,最后官至给事黄门郎,因此他的作品集即称《潘黄门集》。 关于潘岳其人与其文,在文学创作上引出了一个话题,即人品与文品的关系。金人元好问《论诗绝名三十首》中写道:“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路尘。”即通过潘岳说明人品与文品的对立,了解潘岳及其为人为文,有这么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潘岳美貌,是中国古代的美男子。《世说新语·容止》中说他“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拱之。”潘岳的这一特点,后代常津津乐道,“貌比潘安”成为人们的形容男子貌美的套语。 第二,潘岳的人品的确存在缺陷。《晋书·本传》称,“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诌事贾谧,每侯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作为一名文士,潘岳确实德行有所亏缺。不仅如此,他诌事贾谧,除了为贾谧讲《汉书》外,还为贾谧充当枪手。贾谧的《晋书断限》一文,即是他捉刀的。贾后谋废太子司马遹,诬构之文,也是出自他的手笔,这种直接参预政治阴谋,为了谋取个人的权位与前程,趋炎附势,不顾传统道德与个人尊严,不择手段,反映了他在人品道德上的问题。这是一个才子因过分追求各位势利而导致的道德堕落。 第三,潘岳的人品与文品确实存在着不一致处。潘岳在政治品格上缺乏节操,但是在那些表现他个人感情生活的作品中,却往往表现出真挚的情感。潘岳似乎是一颇重视家庭生活与亲情的文人,在这一领域,他的不少诗文往往富有动人的感染力。他的《内顾诗》是任河阳令时思念妻子杨氏之作,诗中写其对久别妻子的日夕怀念,感情之专注,令人惊叹。而他的《悼亡诗》,写其赴任前对亡妻的悼念怀想,尤其感人,正由于他的影响,“悼亡”成为后代诗人追念亡妻的专门题目。 第四,潘岳不仅能诗,同时也是西晋著名的辞赋作家。其赋今存二十余篇,在各类文体中数量最多,著名者如《西征赋》、《闲居赋》、《怀旧赋》、《寡妇赋》,其赋作中,仍以写哀情而见长。故《晋书·本传》称他“善为哀诔之文”。 第五,潘岳作品的风格词彩华艳而著称。钟嵘曾引孙绰语评其曰:“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烂若披锦”诚然如是,“无处不善”则有过誉之嫌。就诗歌言,他的有些作品由于铺叙过多,往往显得平缓而缺乏含蓄,有的还失之于枯燥乏味。 陆机 1、陆机的家世生平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上海市松江县)人。出身世族,祖父陆逊、父亲陆抗,都是东吴名臣。陆机少为吴牙门将。吴亡,十年不仕。太康十年,与弟陆云入洛,颇为张华推重,名动一时。然好游权门,与贾谧亲善,与陆云、潘岳等结为“文章二十四友”。历任太子洗马、著作郎、中书郎等职。后成都王颖举荐他做了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太安二年,为成都王后将军、河北大都督,讨长沙王,兵败,为成都王所杀。年仅四十三。陆机以亡国之臣入洛,又才高自负,热衷功名,仕于乱朝,不免为时人所忌。许多文章都流露出作者的忧惧之情、难言之隐。 2、陆机的诗文创作 (1)陆机的拟古诗。 A、陆机诗今存约100首,多为模仿乐府、古诗之作,内容形式皆少创新,数量约40余首。陆机的代表作《赴道洛中作》写入洛时留恋家乡之情和前途未卜的忧虑,试看其二: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其他如《门又车马客行》写吴亡之痛,《猛虎行》写人生之艰难,进退之犹豫,《赠尚书郎顾彦先二首》写故人之阻隔,心境之索寞,《君子行》写热衷仕进、又忧惧政局的矛盾,都能真切地传达出他由吴入晋后的处境和心情。 B、值得关注的一个特点:这些诗歌多情景相生,显示了自曹植以来,自然景物渐入诗坛的历史趋势。其《招隐诗》体貌山水,穷形尽相,末尾缀以议论,实已开谢灵运山水诗的先声。 C、因时风所染,陆机诗好炫博学识,堆砌辞藻,以至于情繁而词隐。 张华评他的诗:“人之作文,患于不才,至子为文,乃患太多也。”(《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引《文章传》) 至如士衡才优,而缀辞尤繁。 (《文心雕龙·熔裁》) 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词隐。 (《文心雕龙·体性》) 士衡才思有余,但胸中书太多,所拟能痛割舍,乃佳耳。 (陈绎曾《诗谱》) (2)《文赋》。 陆机又有赋体论文的《文赋》对文学功能、艺术灵感、艺术构思、文质关系、文体分类、文体特征乃至具体的文学技法,均有论述,是我国第一篇系统的文学创作论。对后来刘勰创作《文心雕龙》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第二节 左思与刘琨 左思与刘琨在西晋诗坛上是两位比较突出的作家,左思继承并发扬了“建安风骨”的传统,作品内容充实,富于力度,有“左思风力”(钟嵘语)之称;刘琨当晋末乱亡之际,抒英雄失路之悲,清刚悲壮。二人确为当时文坛之骄骄者。 一、左思的咏史诗 1、左思生平 左思(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人,少学琴书,皆不成,乃勤与学,貌寝口讷,辞藻壮丽。他是一个出身寒族而又才华的文人。他的父亲左雍曾作过殿中侍御史,其妹左棻也曾被选为贵嫔,但这并没有带给他仕途的腾达。他一生未曾作过显官,只在元康时当过一段时间的秘书郎。贾谧专权时,左思曾加入其“二十四友”中,因此在贾谧被诛后,他便受到牵连而居宜春里。八王之乱时,齐王冏命他为记室,他辞而不就。所以他的一生是不得志的。这既也与他出自寒族的家世有关,也与他的性格有关。左思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据记载,他是“貌寝口讷”,貌丑而且口才不佳,自然容易养成他内向的性格,向内心世界发展。内向性格的人,不善于表现自我,也就不易为人所识拔了解。特别是在门阀社会,出身寒族,又“貌寝口讷”,仕途上的不得意就是可以想象的事。而对于左思来说,也自然容易产生强烈的反抗与不满。左思的作品,之所以不同于潘岳、陆机等人,充满了寒士不平的抗争以及对门阀制度的抨击与蔑视,在他的家世与性格中是可以找到根据的,这一点是理解左思作品的基础。 2、左思《咏史》诗的渊源与特征。 “咏史”之名,起于班固。但前人咏史,但指一事,隐括本传,不加藻饰,此为“正体”;左思咏史,多自摅胸臆,此为“变体”,其成就远过于前人正体。 3、左思《咏史》诗的内容。 主要是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其《咏史》8首,有的表达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及对豪右的蔑视;有的肯定寒士自身的价值,有的感叹寒士生活的困顿。 4、左思《咏史》诗的艺术手法 第一,它的主题深刻。作品虽然写的是左思自己在门阀士族制度下所受到的压抑、抗争与不平,但是这一主题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具有普遍的典型性,反映了整个寒族出身的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作品中写自己在门阀制度的重压下,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抗争,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充满了反抗压迫,追求自由解放的浪漫意识,始终贯注了豪迈的气概,这与同时代的诗人相比,显得尤为可贵。由于作品在对抗与冲突中,呈现出激情与力度,因而成为建安风骨嗣响。钟嵘称为“左思风力”,正指出了这一特征。 第二,以咏史的方式抒写怀抱,将咏史与抒怀结合,开创了咏史诗创作的新路。咏史诗的创作始自班固,建安以后也有不少作者,但写法上大抵是实咏史事,略述感概。左思的作品则是借古讽今,抒发个人怀抱,是咏史诗的一种新创,对后代诗人咏史之作提供了很好的范型,因而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第三,是他的语言精当,出语自然,虽有对句而不刻意工巧,不重词采而形鲜明,运用典故又恰当贴切,借古讽今又思致深刻,所以钟嵘评他:“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 5、左思《咏史》诗的评价和影响。 钟嵘《诗品》曰:“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又曰左思的诗“出于公干”(刘桢),在论及陶渊明时,又曰:“又协左思风力”。钟嵘标举“左思风力”,说明左思再现了建安风骨。左思《咏史》,开创了我国咏史诗借咏史以抒怀的新路,前人评其“创成一体,垂式千秋”。 讲解:《咏史》(弱冠弄柔翰)(P223) 这首诗的中心是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同时也批判了士族门阀制的等级观念。诗中塑造了能文能武、才华横溢的诗人自我的英雄形象。以古人贾谊、司马相如、穰苴等历史人物自比,抒怀才不遇的心情。 讲解:《咏史》(郁郁涧底松)(P224) 涧底之松,纵然高大挺拔,可是生于地势低下之所,竟被山顶上的小松所遮盖。社会也是这样,寒士纵有才华也只能屈沉下僚。而那些庸才仗着门第就可以世居高位。不是以才德取士而是以门第取士,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作者借喻说理,对士族门阀制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二、刘琨的诗 1、刘琨生平 刘琨(270—317?),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附近)人。他出身大世族,是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少年时期以雄豪著名,颇负志气,与祖逖交好,有闻鸡起舞的故事传世。但是刘琨的一生经历了由贵游子弟到军阀混乱工具再到救国志士的三个历程。早年时他好尚老庄,追慕放旷,生活豪奢,嗜好声色。他曾事贾谧,是贾谧“二十四友”中最年少者,在洛阳与石崇、陆机、陆云等参与贵游浮华集团的文咏活动。八王之乱起后,又介入了诸王争斗杀伐。但是,在晋室危亡之际,他却志于王室,迎惠帝于长安,被封为广武侯。在经历了天下大变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意识到个人对于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因此在给卢谌的信中对自己早年的放纵颇致后悔,说:“昔在少壮,未尝检括。远慕老庄之齐物,近嘉阮生之放旷,……自倾辀张,困于逆乱,国破家亡,亲友雕残……然后知聃周之为虚诞,嗣宗之为妄作也。”从此他一改过去之放旷,而成为一位爱国志士。三十七岁后,他出任并州刺史,从中原到北方,以晋阳(太原)为根据地,在极为艰危的条件下,与各路军阀及各少数民族武装集团转战多年。但由于长于怀抚而短于控御,缺乏将略,不善用人,最终被与他结盟的幽州刺史段匹磾杀害,时年48岁。 2、刘琨诗文 刘琨现存诗仅三首:《扶风歌》、《答卢谌》和《重赠卢谌》,都是后期作品。这些诗表现了爱国思想、悲歌慷慨,格调悲壮,直承汉魏风骨。在当时思想性薄弱的诗坛上,显得尤其可贵。锺嵘评道:“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刘勰说:“雅壮而多风”。(《文心雕龙·才略》),都指出了刘琨诗歌的主要风格。 刘琨之文,感情真挚,朴实自然。其狱中绝笔《答卢谌书》是诗人忏悔录式的自白,骈散相间,真实自然。 第三节 郭璞的游仙诗 一、郭璞的生平 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绛县附近)人,他是一个博学有高才却不善口才的人。不仅通经术、通古文奇字,而且善于天文卜筮之术。曾注释过《尔雅》、《方言》、《穆天子传》、《山海经》、《楚辞》等。西晋灭亡后,他过江避乱,深受王导和元帝、明帝推重,后来为王敦记室参军,因为反对王敦谋杀,而被王杀害。 郭璞与温峤、庾亮等人曾是布衣之交,但他在东晋时却才高位卑,常为缙绅所讥笑,曾著有《客傲》以抒发自己偃蹇傲世之志。当庾亮、温峤致位公卿,但却沉于下僚,这自然使他不免产生不平,而身处乱世,特别是在残忍的王敦手下,他消极避世的思想就比较突出,因此,在诗歌创作上,他便选择了游仙题材,今存游仙诗19首,其中9首为残篇。 二、郭璞的文学成就 1、郭璞早年颇有辞赋,其中以《江赋》、《客傲》为最著名,《江赋》写景壮丽,设想新奇,唯好用古字奇典;《客傲》仿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解嘲》,牢骚语中,颇多玄言。 2、郭璞的《游仙诗》 (1)游仙诗的渊源。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曹植。 (2)南渡后,深感世路坎坷,祸福难测,又目睹晋室豪族争权夺利,不思北伐,乃作《游仙》以明志。今存19首,其中9首为残篇。 (3)辞多慷慨、乖远玄宗、坎壈咏怀。 《游仙》忧心时事的精神与隐而不显的风格,实源自《离骚》。钟嵘《诗品》称其“辞多慷慨,乖远玄宗”,“坎壈咏怀”。《游仙》诗形象鲜明,造语奇丽,名为游仙,实为咏怀,在东晋诗坛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其五: 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珪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 郭璞以游仙写失意之悲,与左思借咏史抒牢骚不平,有异曲同工之妙。 (4)自《游仙》出,后之诗人取其谈玄而遗其取象,东晋诗坛玄歌大盛,可视作对《游仙》的消极发展。 第四节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表现出山水审美的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兰亭诗中这两者的艺术水平都不高,但它却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它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 第五节 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西晋王朝在“八王之乱”后,最终亡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内侵。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即位,开始了东晋的历史。东晋历104年,就文学而言,玄言诗的盛行是这一时期的基特征。只有到了东晋末年陶渊明的出现,才改变了文坛的面貌。 一、玄言诗及其流行的原因 所谓玄言诗是指东晋时期以诗歌的形式阐述玄佛哲理的诗歌。这种诗歌大都抽象枯燥、缺乏形象性,因此,可以说它是诗歌发展史上的一段歧途。但是在当时却是一个流行近百年的创作倾向,且有大量的作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则是孙绰与许洵。 东晋诗坛玄言诗流行,究其原因是与这一时期文人的心态及玄学清淡的盛大行有关。 东晋政权是一个偏安的政权。在东晋建立之初,那些初过江的中原士族,由于弃家别土,仓皇南奔,确曾产生过强烈的国破家亡的悲痛,他们也曾力图找出国破家亡的原因,而崇尚玄虚清淡曾被认为是导致亡国的重要原因,王衍在被石勒俘后曾叹息:“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晋书·石勒传》)桓温也曾慨然叹息:“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但是,待到他们在政权巩固,偏安的局面形成以后,文人的心态则又发生了变化。由于江南山水清秀美丽,文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逐渐产生了偏安的心态,他们既无力恢复中原,便在新环境下追求一种宁静、闲逸的生活与脱俗潇洒风神。于是西晋时期在士人盛行一时的玄学清淡风气,在东晋便又一次盛行开来。当时的朝廷重臣甚至包括帝王,都以崇尚玄虚清淡相高。其中王导、庾亮、谢安等都是玄学清淡的代表人物,在他们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清淡的名士。《世说新语·文学》记载,王导在都城建康曾召集多人“共谈析理”、“既共清言,遂达三更”,可以看出他们玄谈的热情,而当时参加者,皆一时俊彦与朝中要员。这都可说明东晋时期玄学清淡的风气影响遍于朝野士林。 玄学是以老庄思想为中心的,但是,这一时期的玄学又有了新的变化,这就是随着江南佛教理论的传播,有许多重要的僧人也多与士人交往,形成了玄释合流的倾向,玄学中增加了佛理的内容。而不论是玄学还是佛理,都具有较强的思辩色彩,当文士们在生活中以谈论佛理玄理作为表现他们的高雅情趣时,也就很自然地影响到了他们的诗歌创作,东晋玄言诗的兴盛的根本原因即在此。 二、玄言诗的代表作家孙绰、许询 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许询、孙绰、支遁等。在西晋永嘉年间至东晋盛极一时,他们用诗的形式来表达老庄玄理,其作品“理过其辞,谈乎寡味,皆平典似《道德论》”(钟嵘《诗品序》),成就不高。 复习思考题 (一)背诵默写篇目:《咏史》(“郁郁涧底松”、“弱冠弄柔翰”) (二)解释:1、太康诗风 2、咏史诗 3、玄言诗 4、兰亭诗 5、潘陆 6、游仙诗 (三)填空 1、西晋太康时代最著名的作家有 、 ,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的以他们为代表的诗风。太康诗风的特征是 。与他们同时,号称“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的“左”是指 。 2、西晋诗人多以才华自负,陆机、潘岳等人的努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追求 的进步。陆机的代表作有摹拟《古诗十九首》的《 》十二首和被召入洛阳留恋家乡之情的《 》二首。潘岳的代表作是《 》三首。 3、左思的代表作有《 》八首,其内容主要是 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它开创了咏史诗借 的新路。 4、刘琨的代表作是 ,郭璞的代表作是 十四首。兰亭诗的内容,表现出山水 的情趣和由山水直接抒发 。 5、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 和 。 (四)简答 1、什么叫“繁缛”?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简述左思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影响。 (五)论述 试举例说明左思《咏史》的主要思想内容。 第三章 陶渊明 (4课时) 一、学习指要 本章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大诗人陶渊明的生平和创作。第一节: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介绍了陶渊明一生中和后期的人生道路以及思想性格。第二节: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教材分陶诗为五类,重点介绍了田园诗。第三节:陶诗艺术及其渊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其艺术特色,并指出陶诗源出汉魏古诗并协左思风力。第四节: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介绍了《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辞》。第五节:陶渊明的典型意义。介绍了陶渊明在后世的地位和影响。 本章是学习重点,要求对各节的内容都深入理解掌握,特别是陶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要认真阅读陶诗中的重要作品,对具体作品进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讲析篇目和导读篇目: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野外罕人事、种豆南山下) *《饮酒》(结庐在人境) 《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 《咏贫士》(万族各有托)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挽歌诗》(荒草何茫茫) 二、重点和难点 1、陶渊明的田园诗。 2、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 3、陶诗的艺术特色。 4、陶渊明的影响。 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一、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365-427,62岁),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其曾祖陶侃,以军功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外祖父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所以陶家自陶侃起,仕宦已历三世,算得上是一个有地位的贵族。但是,值得注意,陶侃尽管地位较高,但他毕竟和王、谢等门阀士族不同,他的出身较寒微(晋陶母祝发待宾),而且出身少数民族,因而他在当时仍然是被那些高级士族所轻视的,比如温峤曾骂他是“奚狗”,《晋书·本传》说他“望非世族,俗异诸华”。到了陶渊明这一代,由于幼年丧父,家道日渐败落,他在《五柳先生传》中描摹家境情况是:“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避风雨;短褐穿结,箪瓢屡空。”陶渊明的少年时代是在农村度过的。因为有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就深好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不好荣利,热爱自然。 其仕途上“四起四落”的非凡经历尤其引人注目: 一起一落:29岁,任江州祭酒,因厌恶官场的污浊而辞职。后被召江州主薄,不就。 二起二落:36岁,到江陵,任荆州刺史桓玄的幕僚,当时桓玄正阴谋篡夺晋室政权,陶渊明感到失望,第二年母亲逝世,他便趁机丁忧(旧称遭父母之丧为“丁忧”)回家,在家闲居三年,躬耕田野,写了一些田园诗。 三起三落:39岁,做了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不久改任建威将军刘敬宜的参军,由于时局动荡,官场险恶,他又离开了官场。 四起四落:40岁时,他又求为彭泽令,“于时风波未定,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归去来兮辞序》)。但这一次只做了八十多天县令,因“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绶去职”(《宋书·陶渊明传》)。从此不再出仕。 陶渊明最后一次归隐后的22年间,亲自躬耕,开始几年可能生活还可以过得去,44岁时,家中遭火灾,生活境况急剧下降,有时还得向别人借贷或乞讨(读《乞食》)方能养活一家7口人。元嘉四年深秋(427),他预感到将离开人世,写了三首《挽歌诗》和一篇《自祭文》,两个月后,便与世长辞。 二、陶渊明的思想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以辞彭泽令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因出身等因素,尚积极谋仕,在政治上要有所作为。他在《杂诗》中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见出他的胸怀。但同时,东晋士族文人普遍向往隐逸生活,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格,在他身上也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归园田居》中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就反映了他思想的另一面。所以,陶渊明是抱着这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积极出仕与向往隐逸——走上了人生道路的。开始时前一种愿望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并。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能不有所消减。另一反面,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劣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纯的陶渊明也难以适应和忍受。所以最后“爱丘山”的夙愿就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所以说,他的归隐,实际上是自己的理想与当时的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陶渊明的反复出仕和反复归隐,其思想根源是儒道两家的思想,而主要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他常常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合为一体,作为理想世界来歌颂。这在他的散文《桃花源记》和一些田园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二节 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它 一、山水田园诗兴起的原因 1、世族庄园经济,为士族文人提供舒适优裕的生活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山水田园之美,并影响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创作的题材。 2、永嘉南渡后,北方士人南迁,江南秀丽山川景色,让文人们登临山水,流连忘返。他们纵情山水,在自然山川中澄怀观道,体悟玄理。 3、朝隐之风的影响,士人在自然山水中寻找到精神慰藉。晋宋王室与士族,士族与士族之间的矛盾,使一部分士人在世俗功利的追求、个人的全身远祸之间,寻求“朝隐”,不仅能缓冲出仕和入仕的矛盾,也能满足士人生活上溺于享受、思想上耽于玄理的需求。 4、玄学之风的影响。魏晋玄学在清淡中发挥老庄自然哲学观、体认人与自然的关系。玄言诗中己开始出现一些山水诗句作为玄学名词的印证或点缀。东晋玄言诗人孙绰曾讽刺人说:“此子神情都不山水、而能作文?”(《世说新语·赏誉》)由此可见,玄言诗中本来就孕育着山水诗的成分。刘勰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文心雕龙·明诗》)山水诗给文坛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活力,最终取代了“平典似道德论”的玄言诗。 二、陶渊明的田园诗 陶渊明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一百二十余首,在诗歌、散文、辞赋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诗歌。陶诗题材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田园诗是其文学创作的主要内容。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陶渊明的诗文集,历代刻印过多种,清陶澍注的《靖节先生集》,今人逯钦立注的《陶渊明集》是较好的注本。 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1、描绘了田园风光的无限美好和对纯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怡然自得的心境。如《归园田居》第一首:“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等句,把平凡的农村景物写得富有诗意。“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诗人喜悦之情情不自禁的流露。 2、描写躬耕生活及与劳动人民的关系。《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其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等句,表现作者对农作物生长的关心和对农业生产的热爱。 3、反映农村的凋敝景象和诗人自己的生活困顿。《归园田居》其四:“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写战后农村生活的荒凉;“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怨诗楚凋示庞主薄》),真实地反映了饥寒的苦辛。 4、表现诗人美好的社会理想。《桃花源诗》提出了一个人人参加劳动,人人过着美好生活,“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乌托邦理想社会。这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一个新发展。 三、陶渊明的咏怀诗与咏史诗 它们明显地继承了阮籍、左思诗歌的传统,又有陶渊明自己的特点,这就是围绕着出仕与归隐这个中心,表现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其中有对自己生平的回顾,如《饮酒》十九;有对社会的抨击,如《饮酒》二十。不乏惋惜也不乏激情,如《咏荆轲》。《杂诗》其二写出了他忧愤之深广。 咏怀诗主要有《饮酒》、《杂诗》、《咏贫士》、《读山海经》等,围绕出仕与归隐矛盾,表现了壮志未遂的苦闷的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暴露了黑暗。 这些诗中,贯穿着诗人对社会的认识和对人生的体会,表现了他对尘俗的厌恶,对腐朽的统治者的蔑视。在一些诗篇中,他还以松菊、孤云自比,表现了孤芳自赏、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但有些诗篇,也流露出壮志未遂的苦闷无奈和乐天安命的宿命论思想。 他还有一些借咏史而咏怀的作品。咏史也是咏怀,不过是借史实为媒介而已。如《咏荆轲》、《拟古》等。《咏荆轲》一首借对古代人物的热烈歌颂或深挚同情,抒发自己的满腔悲愤,寄托自己坚强不屈的意志,被鲁迅先生称为“金刚怒目”式的诗篇。 (《咏荆轲》取材于《战国策·燕策》和《史记·刺客列传》。歌咏了荆轲反抗暴秦的英勇行为。诗人对失败了的荆轲表示深深的同情,正反映了诗人对暴政的憎恨。) (《读山海经》 歌颂精卫与刑天的斗争精神。也是曲折的借古代神话表达诗人铲除强暴匡世济民的理想,抒写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激愤情怀。) 四、陶渊明的其他诗歌 陶渊明的行役诗都是他宦游时期的作品,其主题主要是悲叹行役的辛苦,表达对仕宦的厌倦,反复诉说对田园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等; 陶渊明的赠答诗颇有敦厚之情,其诗以其真挚的感情、家常的内容、隽永的意味、既不火热又不冷淡的语调,为自己塑造了一位仁厚长者的形象。如《停云》、《与殷晋安别》、《答庞参军》等。 五类题材之外,陶渊明还有一些以发挥哲理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如《形影神》、《连雨独饮》、《拟挽歌辞》等,可视为玄言诗,但与东晋流行的玄言诗又有所不同。 第三节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渊源 一、平淡自然与诗意淳美的统一 陶渊明的诗,最大的特点是平淡自然,绝去雕饰。在他的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形象,夸张的手法,华丽的词藻,一切都是平平淡淡。似在不经意间如实道来。苏轼说他是“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朱熹说他的诗是“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说:“陶潜、谢眺诗,皆平淡有思致,非后来诗人怵心刿目雕琢者所为也。”这些评语都说明一个意思,就是平淡自然。但是陶渊明的诗虽平淡却不枯淡,而是韵味隽永。原因在于写诗时有深厚、热烈的情感,而且能做到造语精到。 陶诗的一大特点是将日常生活诗化。他的诗多采用白描手法,稍加点染勾画,便呈现出深远无涯的意境和疏淡自然的情趣。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其一)质朴无华而又诗意盎然。 二、情、景、事、理的和谐交融 诗中,往往将诗人的感受、自然的景物、人生的哲理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意境。《饮酒》之五可称这方面的代表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通篇没有工巧的词句,而是寓理于情,融情入景,意到笔随,充满了情味、理趣。给读者的,不仅是艺术上的满足,而且有思想上是启迪。 三、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陶诗的语言质朴而简炼,用字不追求新奇和藻饰,而是努力寻求精当的语句,自然贴切恰到好处,同他的诗歌的题材、风格协调一致。 钟嵘《诗品》评价说:“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典婉惬。”钟惺的《古诗归》也说:“其语言之妙,往往累言说不出处,数字回翔略尽。”都恰当地评价了陶诗的语言特色。 苏轼评价陶诗说“渊明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说得十分中肯。金代元好问也评他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曦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对陶诗的艺术渊源,钟嵘《诗品》也说:“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 第四节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 陶渊明现存的散文6篇,辞赋3篇。数量不多,影响不小。他的散文内容上摆脱了谈玄与言佛,艺术上基本摈弃了骈丽与繁缛,一反流俗,归于自然,语言朴素简洁、文风淡泊而传神。《五柳先生传》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在不到二百字的篇幅中,以精粹的笔墨描写他的爱好、生活态度以及思想性情等各方面。《桃花源记》生动地展现了理想的生活图景、令人悠然神往。《与子俨等疏》追叙生平思想与经历、笔端饱含感情。《自祭文》,追叙一生志愿、表现了诗人铮铮骨气。 陶渊明的辞赋继承了抒情小赋的传统,但洗净铅华,感情真挚。《归去来兮辞》是诗人辞谢归隐的宣言书,历来为人称颂。文中着力描写了他由迷途折回的喜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从中表现了他高洁的志趣。《感士不遇赋》抒发了诗人对“士不遇”的感慨,也揭露了“士不遇”的原因,从中也展现了诗人耿介不阿的品格。《闲情赋》是用铺排的写法表现男女之间深挚的感情。关于题旨,众说不一,或以为以男女比附君子之事。 《桃花源记》则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它想到的是整个社会的出路和人民的幸福。 第五节 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1、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 2、陶渊明蔑视权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德给后代作家树立了榜样。 3、“田园诗”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重要诗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形式主义风盛行之时,诗坛上充斥着谈玄悟禅、模山范水之作。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铺锦列锈。陶渊明却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革新精神。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钟嵘《诗品》称誉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可以说,历代有成就的诗人,几乎无不爱到他的艺术熏陶,以至后世的“拟陶”、“和陶”诗不下上千首。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大诗人,都表示过对陶渊明其人其诗的赞美与仰慕。沈德潜《说诗啐语》云:“唐人祖述者,王右丞(王维)有其清腴,孟山人(孟浩然)有其闲?远,储太祝(储光羲)有其朴实,韦左司(韦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柳宗元)有其峻洁。”这说明,陶诗给了后代诗人多么丰富多采的艺术营养,并且直接影响着唐代诗歌创作黄金时代的到来。 陶渊明在他生活的时代只以隐士著称,他的文学创作没有得到高度的评价,这是因为他平淡的风格与当时崇尚的文风不合。经萧统、苏轼、朱熹的弘扬,陶渊明才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并获得了世界的声誉。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家园,“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了中国士大夫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平淡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界。 由于陶渊明的吟咏,菊和酒已成为其人格的象征。从饮酒中体悟人生真谛的,陶渊明是古人中为数不多的几个之一;菊成了中国文学里象征高远情致的意象。 讲解:《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P237) 这首诗的平淡醇美,全表现在诗人不动声色的白描之中。田宅树木,诗人只是径直说出,全不费力,也不需要什么比喻、象征、暗示;但细细体味,种种物事,无不透漏出诗人对它们的深切依恋和喜爱。似乎诗人正掰着手指,如数家珍:田地几亩,房屋几间,房前屋后种着什么树、开的什么花;再由近到远的看: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从远处看,整个村庄依稀可见,袅袅的炊烟升起,那大概是农家在做饭吧;那听到的鸡鸣狗吠声,衬托出农村的幽静。这是千百年来典型的又是理想的农村风光!整个画面呈现出悠远、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这正是作者心目中“樊笼”的对立面。在构图上整个画面意象纵横交错:“暧暧远人村”是横向铺开,“依依墟里烟”是纵向上升,“狗吠”二句是以声衬静。有动景,也有静景;有图像,也有声音。而用词的精确,对仗的工整,又体现出平淡中见功力的诗人风格。这里,作者似乎以纯客观的态度写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其间全无情绪性的渲染。但这白描的景物,却又映衬出诗人心灵的晶莹透剔。只有人的心纯净如止水,如明镜,自然的影象、声音,才能最真实、最细致入微的为人的感官所领会。远处村落的狗吠于深巷与吠于旷野,声音自是不同;偷过薄雾,传来栖于树巅的鸡鸣声,这些细微处,诗人不仅能够感受,而且能够辨别,其心境的宁静,自不待言。这里全然没有城市尤其是官场上的那种“宾客盈座,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技,在人目前”(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的精神污染,有的则是农村的淳朴、自然、平淡、宁静。也就是在这淳朴、自然、平淡、宁静的环境里,诗人参透了人生的玄机,身心得到了极大的解放,感受到了极大的愉悦,获得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讲解:《饮酒》(结庐在人境)(P238) 这首诗从题目看属于咏怀诗,其实是借歌咏田园生活以抒怀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首四句说“心”——主观精神与“地”——客观环境的关系。“人境”,就是自然之境,这里没有“车马喧”——官场上的污浊。诗人自问:为什么能够远离官场,不享受荣华富贵,而要来到这偏远的农村受劳作之苦呢?答案在两个字:“心远”——心胸旷远。只要心胸旷远,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归园田之后,诗人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劳动之余,以酒与菊为伴,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酒能给诗人带来愉悦,带来超脱;我们可以想象:傍晚时候,微醉之余,诗人到东篱采菊,“馨香盈怀袖”,在这暮霭笼罩、晚霞满天的美好时刻,不经意的一抬头,目光与南山相遇,山气的美好,飞鸟相与结伴还巢,诗人采菊时的悠然,也就是南山的悠然;鸟的倦而知返,也就是他的倦而知还。刹那间诗人感到,是他在看南山呢?还是南山在看他呢?此时已分不清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已经物我融合,自己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了(对比:“见”如果换成“望”、“看”的意境效果。苏轼评曰:“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片神气都索然矣”(《仇池笔记》卷上))。此即王国维所说的“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人间词话》)。于是诗人产生一种顿悟,感受到自然的奥秘,参透了人生的真谛,观照万物时悟到了一种“真意”。尽管诗人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但如果联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来考察,他在本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所暗示的人生真理还是可以探索的。南山的永恒,山气的美好,飞鸟的自由,不正是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圆满与充实么?那么,人的短促一生,除了归依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自己生命的意义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所以说,这首诗仍然是陶渊明人生理想的寄托,只是偏重有所不同。当然,诗中的这种人生观说到底只是一种哲理的、诗意的向往。因为世俗社会中的人很难摆脱尘世的各种纠缠。但作为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它是有价值的。 三、复习思考题 (一)默写:《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饮酒》(结庐在人境)。 (二)解释:1、田园诗 2、魏晋诗风 3、《五柳先生传》 4、《桃花源记》 (三)填空 1、陶渊明,又名 ,字 ,号 , (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谥号为 。 2、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 首,赋、文、赞、述等 篇。其诗可分为五类: 、 、 、 、 。其散文辞赋的名篇是《 》、《 》和《 》。 3、陶渊明的田园诗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其代表作品有《 》其一(少无适俗韵);有的是写自己躬耕生活的体念,如《 》其三(种田南山下);有的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生活的凋敝,如《 》(天道幽且远)。 4、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继承了 、 的传统,它围绕着诗人 这个中心,表现了自己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格。其代表作有《 》其二(白日沦西阿)、《 》其十(精卫衔微木)等。 5、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主要两点:一是 、 、 、 的浑融,二是平淡中见 ,朴素中见 。苏轼概括为“ 、 ”。 (四)简答 1、简述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谈谈陶“崇尚自然”的含义。 2、试述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 3、为什么说陶渊明的咏史、咏怀诗继承了阮籍与左思的传统。 (五)论述 1、试举例说明陶诗的艺术特色。 2、论述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4课时) 一、学习提示 本章介绍了南北朝乐府民歌的概况,分析了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两节。第一节: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主要介绍了南朝民歌的分类、内容和艺术特色,重点介绍了《西洲曲》。第二节:北朝民歌和北朝各民族的风习。主要介绍了北朝民歌广泛的社会生活题材,重点介绍了《木兰诗》。 本章是学习重点。学习时,要掌握一些文学常识,如南朝乐府的分类、北朝乐府民歌广泛的社会生活题材、南北乐府民歌风格的区别。重点掌握《西洲曲》、《木兰诗》。 讲析篇目和导读篇目:*《西洲曲》、*《敕勒歌》、《木兰诗》、《子夜歌》(始欲织郎时、秋风入窗里)、《读曲歌》、《那呵滩》(闻欢下扬州)、《华山畿》(君既为侬死)、《折杨柳歌辞》(腹中愁不乐)、《陇头歌辞》(陇头流水)、《瑯琊王歌辞》(新买五尺)。 二、重点和难点 1、《西洲曲》的内容和特色。 2、《木兰诗》的内容和特点。 3、南、北乐府民歌特色之比较。 第一节 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 南北朝民歌现存五百多首。是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人民的口头创作,也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又一次发展。它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南北朝长期对峙的局面,以及两地在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南北朝民歌呈现出不同的情调与风格。大抵南方民歌清丽缠绵,北方民歌朴直刚健。《西洲曲》和《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从共性而言,它们篇制短小,抒情多于叙事。 一、南朝民歌的产生土壤及其分类 南朝乐府民歌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西曲两类。吴歌今存326首,主要产生于长江下游以建业为中心的一带地区。西曲今存142首,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以江陵为中心的地区,及其四周的一些城市。这些民歌最初是徒歌,后经乐府机构采集方才入乐。其中少数出自乡村,多数出自城市市民之口,因而富有市民文学特色。另有神弦歌一类,是民间祭神的巫歌,也产生于建业附近,数量极少,今仅存18首。除《清商曲辞》外,《杂曲歌辞》、《杂歌谣辞》中也保存了少量南朝民歌。 二、南朝乐府民歌产生的背景和情调 1、经济背景:东晋以来,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迅速,商业发达,城市繁荣。宋文帝时又出现经济上升的局面,富庶的地区首推荆、扬二州。《宋书》卷六六《何尚之传》:“荆、扬二州,户半天下”,卷五四《孔季恭等传论》:“荆城夸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齐初几十年也是南朝比较安定的时期。在繁荣的城市里盛行着歌谣舞蹈。李延寿《南史·循吏列传》载:宋初“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之极盛也。永明继起,垂心政术,都邑之盛,士女昌逸,歌声舞节,袨服华妆,桃花绿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无往非适。”南朝乐府民歌,大部分来自于繁华的城市。如《吴歌》盛行于建业,《西曲》发源于荆、襄、樊、邓,前者系当时首都,后者也是当时重镇。 2、时代风尚:南朝是一个耽于声色的社会,大臣皆崇好女乐,而民间风情小调,本与女乐相近,最合于使用,故极为当时社会之所爱好。《晋书·乐志》说:“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说明从民间到贵族喜好风情小调的风气。 3、统治者的有意采集与提倡:汉代统治者采集民歌有“观风俗”“行乐教”的目的。南朝统治者采集民歌的目的,则完全是为了娱乐,并按他们的趣味加以润色。宋废帝时户口不满百万,“而太乐雅郑,元徽时校试,千有余人”(《南齐书》卷二八《崔祖思传》)。梁武帝后宫的女乐分吴声和西曲两部,并曾各择以赏赐宠臣(《南史·徐勉传》)。“王侯将相歌伎填室,鸿商富贾,舞女成群,竟相夸大,互有争夺”(见梁裴子野《宋略》)。今传南朝乐府民歌便是供帝王贵族富商的女伎们演唱的。由于此,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以情歌居多。另外,由于统治阶级的荒淫,南朝民歌中一些色情的东西,恰好适应了统治阶级的趣味。《南史·宋废帝纪》:“山阴公主,淫姿过度。谓帝曰:‘妾与陛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后宫数百,妾惟驸马一人,事不平均,一何至此!’帝乃为立面首左右三十人。”此语公然出之于女子之口,诚有史以来所未有。在这种风气下,统治阶级对于乐府诗的取去趣味可想而知。 三、《吴歌》、《西曲》、《神弦曲》 1、吴歌 吴歌的特点是艳丽柔弱,多表现羞涩缠绵的情态。现存的吴声歌中,以《子夜歌》42首、《子夜四时歌》75首、《华山畿》25首和《读曲歌》89首最为重要。吴声歌曲夺为女性吟唱,其内容或表现对爱情的渴望,或表现相思的痛苦,或表现坚贞不渝的爱情,或表现对负心男子的怨恨,或表现婚姻不自由的苦闷。这些作品,以清新浅近的语言,表现真挚细腻的感情,风格艳丽柔软、哀怨缠绵,真实地再现了江南女子在爱情问题上地复杂心态,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2、西曲 西曲产生的地点,是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的城市,而以江陵为中心。曲调唱法与吴歌不同,此外,西曲的时代比吴歌稍晚,以齐梁居多。西曲多写水边旅人思归的别情,表现船户、贾客生活的尤其多。风格比吴歌真率、开阔。其突出特点是结合劳动来描写爱情。 如《那呵滩》男女一唱一和,将女子的天真与男子的身不由己的遗憾表现得很真切: 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 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各自是官人,那得到头还。 3、神弦曲 “神弦曲”有十八首,也属于“清商曲辞”。是江南(建业附近)民间弦歌以娱神的祭歌。据《晋书·夏统传》,当地祭神,多用女巫。“并有国色,善歌舞”,神弦曲大概就是由女巫来唱的。神弦曲所祀之神,大都是地方性的鬼神,来历多不可考,所以《图书集成·博物部》统归之“杂鬼类”。和《楚辞》相似,神弦曲具有人神恋爱的特色。曲词中,也有的赞叹男神的美貌,表现为“女悦男神”,这些歌实际上都与情歌无异。朱熹评《楚辞?九歌》说:“比其类则宜为《三颂》之属,而论其词则反为《国风》再变之郑卫”。意虽不满,但也道出了民间祭歌的一个共同特征。 四、南朝民歌的特点 1、从内容上看,南朝民歌大都是情歌,且多作女子口吻,基调哀怨、缠绵。并以抒情为主,感情真率动人。 2、体制小巧,多为五言四句。 3、语言清新自然,不雕饰,不做作。 4、大量运用比兴、象征和双关语。 5、语言自然晓畅,风格清新婉丽。 五、南朝民歌的代表作《西洲曲》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的杰作,也是最长的一首抒情诗。作品通过季节变换,层层递进地表现了一位少女从春到秋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情感缠绵,笔触细腻。全诗三十二句,四句一转韵,流利宛转,声情和谐。沈德潜说:“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古诗源》)高度评价了这首经过文人加工润色的南朝民歌的艺术成就。 讲解:《西洲曲》(P272) 《西洲曲》开头写一位少女回忆梅花初落时与情人在西洲约会,于是折梅一枝遥寄江北的爱人。以下便写那少女从春到秋、从早到晚的无尽相思。情调缠绵悱恻,充满了隐约朦胧之美,颇有艺术感染力。并且巧妙运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方法,如本篇多次写到莲。“莲”和“怜”谐音,“莲子”即“怜子”,暗示爱怜的人。“低头弄莲子”,即暗指爱抚所爱的人。又以莲子的青如水比喻对爱人的感情纯洁如水。“置莲怀袖中”即表示对所爱的人珍爱,以“莲心彻底红”喻爱情的成熟和热烈。运用双关语,使全诗的情调更显得优美迷人。全诗以五言四句为一段,用顶真格的修辞把上下段连接起来,如“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全诗迂回曲折而又首尾一贯。清人沈德潜称赞这首诗说:“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古诗源》)。 第二节 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 一、北朝民歌反映的内容和情调 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少部分保存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共70首左右。所谓《横吹曲》,是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因为乐器有鼓有角,所以叫“鼓角横吹曲”。北朝民歌大部分是这种军乐的歌词,由梁代乐府机关保存下来,所以叫“梁鼓角横吹曲”。 二、北朝民歌的内容 北朝民歌在数量上不及南朝的清商曲,但内容却丰富得多,相当全面而生动反映了北朝二百多年间的社会状况和时代特征,酷似汉乐府民歌。大体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反映了北方的景色、风俗、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如《敕勒歌》。 讲解:《敕勒歌》(P276)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十七个字,便出色的画出了辽阔苍茫的草原景象,并反映了北方民族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具有无比的魅力,确是“千古绝唱”。元好问说:“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对它作了很高的评价。这首歌谣据说是鲜卑人的作品,史称:“北齐神武(高吹)使斛律金唱敕勒歌。”《乐府广题》说:“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故其句长短不齐。”也许是斛律金翻译成汉语的。 2、表现尚武精神、征战生活的战歌。如《企喻歌》:“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显示出北方男子好勇尚武的品格。 3、反映婚恋生活的恋歌。如“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塌地呼天”(《地躯乐歌》)其爱情诗歌大胆直白,热情奔放,毫无掩饰,与南方民歌的含蓄形成鲜明的对比。 4、反映人民苦难和贫富对立的诗歌。如《陇头歌》三首,写背井离乡、饥寒交迫者内心的悲惨和凄苦。《劳雀利歌》:“雨雪霏霏雀劳利,长嘴饱满短嘴饥”;《幽州马客吟》“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黄禾起羸马,有钱始作人!”以上两首,皆用比兴。前者“长嘴”和“短嘴”便是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形象写照。后者以“苦瘦快马”喻“苦贫剿儿”,以黄禾能振起羸马,明喻有钱便有作人资格。对比鲜明,揭示了社会本质。 三、北朝民歌的特点 北朝乐府民歌继承汉乐府的传统,体裁多样,自由灵活。多叙事,但感情强烈,且直抒胸臆。语言质朴无华,气盛词质,不像南朝民歌,它没有巧妙的双关语,也没有所谓一唱三叹的袅袅余音,而是名副其实的悲壮激越的军乐、战歌。风格古朴悲凉、粗犷豪放。 四、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木兰诗》 《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讲述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全诗分为六段。第一段写木兰得知征兵消息,决心代父从军。第二段写木兰作好从军准备,踏上征途。第三段写木兰十年征战,得胜而归。第四段写木兰立功不受爵,辞归故乡。第五段写木兰归家时亲人的欢迎以及换妆后伙伴的惊讶。第六段写以双兔为喻,赞叹木兰。她勤劳善良,热爱和平,当战争来临,出于对年迈父亲的关心和保家卫国的决心,她勇敢地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驰骋疆场,征战十年。当她立下战功以后,又不慕荣利,不求封赏,而是渴望回乡与家人团聚。在木兰身上集中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是古代人民理想的化身。 这首民歌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首先,它富于传奇色彩,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范例。其次,描写繁简有致,剪裁精当而结构严谨;第三,通过人物的行动和气氛的烘托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性格,将叙事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第四,出色地运用了民歌常用的复叠、铺陈排比等艺术技巧,比喻、对偶、反衬、顶真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艺术效果。同时笔墨凝练,繁简得宜,句式以五言为主,杂以七言、九言,错落有致,声韵铿锵,富有音乐美。《木兰诗》不愧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辉映千古的叙事诗名篇,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我国诗歌史上长篇叙事诗的双璧。 五、南曲与北歌的比较 南曲与北歌内容、风格迥异。读(唱)南曲,犹听燕子的呢喃细语;而北歌犹雄鹰鸣叫,战马萧萧。具体说: 内容上,南曲几乎清一色的是情歌,写男女之事;而北歌除写男女情爱之外,还写了大漠风光,征战行役,羁旅乡思等内容。 风格上,南曲婉约旖妮,缠绵哀怨;而北歌豪放粗犷,坦率爽朗。 手法上,南曲多用双关、象征、暗示等细腻地表达情感;而北歌多坦露直率。 形式上,南曲多为整齐的四言或五言歌诗;而北歌则是四、五、七言和杂言的灵活运用。 用语上,南曲多绮丽精工,而北歌多质朴刚健。 造成南北文风差异的原因很多,有文化背景不同的因素(南方文人文化素质相对要比北人高),有政治环境不同的因素(长达二百七十多年的南北分裂,造成南来北往被阻断;南方相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北方则政权更迭频繁,连年征战不断),还有民族性格气质(南人含蓄,北人直露;南人深婉细腻,北人粗犷豪放;南人重文,北人尚武)、生活习俗(包括饮食习惯等)的因素,但其最重要的因素是地理因素,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性格气质的民族。南方人生活在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桃红柳绿、小桥流水的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以江南采莲的盛事以及张志和的《渔歌子》为例),容易陶冶青年男女浪漫怀春的情思。而北人则生活在长城、大漠、风沙的自然环境中,容易养成粗犷豪放、尚武好勇的习性。造成这种南北文风的差异,不仅表现在民歌中,也表现在文人诗歌创作中。南北文风的融合,从庾信开始,一直到盛唐才基本完成。 复习思考题 (一)默写:《西洲曲》、《敕勒歌》 (二)解释:1、“吴歌” 2、“西曲” 3、《西洲曲》 4、《木兰诗》 5、《敕勒歌》 6、“梁鼓角横吹曲” (三)填空 1、南朝乐府民歌约500首,大部分属于《乐府诗集· 》,其中 326首, 142首, 18首。 2、吴歌产生的地点在 下游,而以当时的首都 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 和 居多。 3、西曲歌产生的地点在 (今湖北江陵)、 (今江陵县附近)、 (今湖北襄樊市)、 (今河南省邓县之间),这些城市在 中游和 两岸,以江陵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 、 、 、 的居多。 4、南朝民歌喜用双关语,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同音异字的,如“莲”双关“ ”、“丝”双关“ ”;另一类是同音同字的,如布匹之“匹”双关匹偶之“ ”,以黄连之“苦”双关相思之“苦”等。 5、北朝民歌主要见于《乐府诗集· 》中,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 余首。 6、所谓“横吹曲”,是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因乐器有鼓有号角,所以叫“ ”。它是由梁代的乐府机关保存下来的,故又叫“ ”。 7、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其中又以 语的歌辞居多,这些歌辞后来被翻译成汉语,如《 》。 (四)简答 1、为什么说现存的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而绝大多数是情歌? 2、南朝民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特点是什么? 3、北朝民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是什么? (五)论述 1、分别概述南北朝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2、比较南北民歌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体裁形式上的特点。 3、讲析《西洲曲》。 4、分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4课时) 一、学习提示 本章介绍了南朝刘宋时期的两位诗人——谢灵运和鲍照。谢灵运是使玄言诗转变为山水诗的关键人物,鲍照则创造了以七言为主体的歌行体,他们开创了南朝诗坛的新风。第一节: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孕育与产生,谢灵运山水诗的出现及其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和影响。第二节:鲍照及其创新。主要介绍了鲍照诗歌的内容:充满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与抗争精神,代表着寒士的强烈呼声。又介绍了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鲍照诗歌对七言诗的发展与影响。 本章是学习的重点。要求掌握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和鲍照诗歌的成就和影响。 讲析篇目和导读篇目:*《代出自蓟北门行》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夜宿石门诗》 《岁暮》 《拟行路难》(写水置平地、对案不能食) 二、重点和难点 1、谢灵运善写山水诗的原因。 2、谢灵运山水诗的特色。 3、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的转变。 4、谢灵运山水诗的地位和影响。 5、鲍照诗歌的内容。 6、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 第一节 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 一、山水诗(也包括田园诗)的源起、兴盛的原因: 在《诗经》、《楚辞》的时代,诗中就出现了山水景物(如《蒹葭》、《伐檀》、《山鬼》、《九辨》等),但那只是作为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而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曹操的《观沧海》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晋宋时代则是山水诗兴盛的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概括了这个时期山水诗的特点。 刘宋时期山水诗兴盛的原因大致是: 1、文人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南渡以后,大批文人随之南下,会聚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中国的政治、文化重心由北方随之南迁。南方的山水风貌,迥异于北方,如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所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剑,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望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又如陶宏景《答谢中书书》,作品选304页】 这样的美景,在南方到处都是,令见惯了北方长城、大漠的南下士人,耳目为之一新。对自然美的领略,既已成为文人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山水景物,就成了文人新的、独特的审美对象。 2、受魏晋之后隐逸之风的影响。晋宋王室与士族、士族与士族之间的矛盾,使得一部分士人在世俗的功利追求和个人的全身远害之间,持一种首鼠两端的态度,“朝隐”之风,由是盛行。“朝隐”不仅能缓冲出仕与入仕的矛盾,也能满足士人生活上溺于享乐,思想上追求玄理的需求。另外,佛教的传播,儒、释、道的融合,对于“朝隐”也起了推波逐浪的作用。山林寺院之中,每见士人足迹。东晋高僧慧远托身庐山,所作《庐山记》,即精美的山水描绘文字。文人徘徊于出世与入世、朝廷与山林之间,或借山林写其超然世事的情趣,或借写山林化其心中郁结,则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3、玄学的影响。魏晋以来,玄学大盛,士人追求“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王弼《老子》第29章注)的自然美。郭象注《庄子》云:“自然生我,我自然生,故自然者即我之自然。”有此认识基础,人格之美与自然之美得以统一。人格美与自然美密切相关,能否领略山水之美,乃成为衡量人格境界的重要标准。不仅如此,在玄学看来,自然山水又成为人借以达道的媒介。庄子认为道生万物,而万物之中,唯有未受人世污染的自然,最能体现道的本质与真美。魏晋以来,这种观念更受到推崇。阮籍说:“夫山静而谷深者,自然之道也。”(《达庄论》)宗炳云:“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画山水序》)山水既已成为道的一种感性形式,人只有以我之自然,面对山水之自然,才能进入物道合一、物我合一的境界。可见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建立的过程中,玄学的兴盛,玄学与佛学的合流,对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二、谢灵运的山水诗 1、谢灵运山水诗的生平 谢灵运(386-433,47岁),出身东晋显赫世家(举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祖父谢玄曾是淝水之战的主将,谢家曾出现了谢混、谢惠连、谢朓等文化名人。谢灵运年青时即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有《谢康乐集》。谢灵运门第高,天资过人,为人性格高傲,政治上企望大。但他缺乏当官的素质,因他处处流露出诗人式的敏感,显露、急躁,故在仕途上多遭人忌恨,多次遭到打击,曾贬官为永嘉太守,他的山水诗多为此时所作。 当时,以刘裕为代表的刘宋王朝统治者坚决地推行抑制门阀大族、提拨庶族地主作为辅佐、加强集权统治的政策,对王、谢等大贵族集团施以压力,企图摧毁他们顽强的势力。谢灵运便在刘裕这种削弱士族势力,实行皇帝专制的政策下被降爵为候。处身于这样的形势中,谢灵运为了维护自己贵族集团的地位和利益,经常与统治者处于一种复杂而剧烈的斗争中。他一直对刘宋集团采取不合作和反抗的态度。 刘义隆即位后,深知谢灵运倔强不驯,更有意严加裁制。谢灵运感觉到了自己的危险,只求隐退。永初三年(422),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任职仅一年便托病回故乡始宁隐居。元嘉三年(426),谢灵运被召至京为秘书监,常常称病不朝,结果仍是请假回籍。这是刘宋王朝不能容忍的。刘义隆认为谢灵运脱离控制,很不放心,就唆使地方官告他造反,迫使谢灵运到京表白,乘机要他做临川内史,事事加以掣肘。谢灵运自然是不愿受这种约束的,刘义隆于是派人带兵逮捕他。这样,谢灵运不得不兴兵反抗,结果是兵败被杀。一代大诗人就这样在刘宋王朝与世族的斗争中了却了一生。 朝廷失宠,宫廷之争失败后,谢灵运身在朝廷,心却在山水之中。他一方面隐逸泉林、纵情山水,在山水林野中去探寻、追求独立于黑暗现实之外的人生理想,一方面又还苦恋着昔日的荣华,对过去的特权难以忘怀。处于这样一种两难境地,谢灵运常常开山伐木,登山观水。因为只有这样,只有远行郊野荒林之中,才能忘却世道的艰难痛苦;只有在无限纯净的山水中,才能寻找到精神的自由与解脱。因此,谢灵运追求老子的无为、庄子的逍遥。但由于他没有最终跳出功名利禄的怪圈,短暂的惬意之后,他又感到迷茫,故而屡屡向山水诉说自己的失意与孤寂,倾吐自己的不幸与愤懑:“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运往无淹物,年逝觉易催。”(《岁暮》)“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正绝,孤屿嵋中川。”(《登江中孤屿》) 谢灵运是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起了巨大贡献的诗人。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是鲜丽,清新,自然,他的诗开启了南朝一代的新诗风,实现了诗歌艺术由魏晋的古朴向南朝追求声色的转变。 2、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谢灵运的诗歌今存100余首,其中大部分是山水诗。而这些山水诗绝大部分作于宋文帝永初三年(422)出守永嘉至元嘉十年(433)去世这十年间。诗中所描绘的大都是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色,而大量的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山水描写正是他为中国诗歌所做出要贡献。这些诗歌在艺术上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精工富艳的风格。谢诗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意象密集,对偶句多,语言深奥典雅,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富艳精工的风格。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是与他“富目辄书”的表现方式有关的,他习惯运用移换形之法,将其所见收入诗中,对景物作全景式的铺陈,而为了充分展现其所见到的景物,便不得不借助于铺陈排比等方法,从而形成了他繁富累赘的特点。钟嵘曾批评他的诗“颇以繁芜为累。”这种特点,也有人称之为“以赋法入诗”也即把赋的铺陈之法,用于诗歌创作。胡适即云:“谢灵运……受赋的影响太深了,用骈偶的句子来描写山水,故他的成绩并不算好……(他)只能把自然界的景物,更裁割成骈俪的对子,远不如陶潜真能欣赏自然的意义。”(见《白话文学史》) (2)细腻的景物刻划。谢诗虽就整体而言颇有雕琢繁芜之累,但就描写刻划自然美而言,却常给人生动细腻之感。《南史·颜延之传》载云:“延之与谢灵运俱以辞采齐名,而迟速悬绝。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这里以“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评谢诗,主要即指其写景之生动清新。对谢灵运而言,其诗在写景上,主要表现为对声色的追求。沈德潜《古诗源》云:“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而对于声色的表现,则是他山水诗在景物描写方面的一个重大贡献。对于色的表现,如:“春晚绿野秀,岩高白去屯”(《入彭蠡湖》)突出暮春时节山野间绿、白两种色调,构成一幅素净柔和的图画。作者没有涂抹万紫千红,只用绿野作底色,白云作点缀,抓住春天那充满阳光,洋溢着生命力的特点。再如“原隰荑绿柳,墟囿散红桃”(《从游京口北固应诏》)以绿、红两各色调对比,色彩明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对于声的描绘如“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石门岩上宿》)写大夜深沉,鸟鸣声,落叶声格外清越,正反衬出无声的静态。这种对声色的描绘,反映出诗歌创作上的一种新的趋向,对后代诗人创作是颇有影响的。就此而言,谢诗可说是诗歌创作的新时代的开创者。 (3)结构上的程式化特点。谢诗从整体结构而言,往往先作出游,次写见闻,末尾谈玄说理,拖着的一个玄言的尾巴。所以近人黄节云:“大抵康乐之诗,首多叙事,继言景物,而结之以情理”。这种以叙事——写景——说理所形成的结构模式,使谢诗呈现出一种程式化的特点。它给人读诗带来一种单调之感,因而也被看作是谢诗的一种弊病。至于形成这种结构模式的原因,实与谢灵运山水审美意识上的局限有关。由于谢灵运一生都不能忘怀于政治权势,当他政治失意游山玩水时,只是把山水作为一种瞩耳流目感观上的刺激,以此掩饰他对权位的热衷,故而在他写景时,并不能真正做到情、景、理三者的完善融合,形成一种完整浑然的意境,诗中这种结构模式正是这种山水审美意识的反映。正如李泽厚所说:“由于自然在这里或者只是这些门阀贵族的外在游玩的对象,或者只是他们追求玄远即所谓‘神超理得’的手段,并不与他们的生活、心境、意绪发生亲密的关系,自然界实际就并没有真正构成他们生活和抒发心情的一部分。”所以“主客体在这里仍然是对峙着的。”如果将谢诗与陶诗比较,这一点就更为清楚。 三、谢诗与陶诗的比较  与陶渊明的田园诗作比较,可以看出谢诗对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写意到摹写;(见文学史教材107-108页的分析。下同);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在写作手法和艺术成就上还可看出两人诗风的区别: 1、谢诗善于描绘画境,在移步换景中领略山水之美,把叙事与写景结合起来。而陶诗写田园山水,往往是静观;静观须心境纯净,方能物我亲切交流。 2、谢诗中也有哲理,但主要在于化其心中郁结,且哲理往往游离于诗外,形成叙事—写景—说理的程式,往往在诗的最后拖上一个玄言的尾巴,这说明他的诗脱胎于玄言诗但仍留着玄言诗的尾巴。而陶诗的哲理则融于体物之中,故能达到超然物外、遇景成趣的境地。 3、语言上,谢诗精工绮丽,刻意追求,多用深奥的书面语和典故,深涩难懂,有佳句而无佳篇。而陶诗则朴素、平淡、自然。 四、南朝其他山水诗作家 除谢灵运之外,南朝写山水诗的诗人还有谢惠连、颜延之、鲍照、谢朓、王融、沈约、何逊、阴铿等人。 谢灵运与颜延之并称“颜谢”,与颜延之、鲍照并称“元嘉三大家”。他们的诗的共同特点是“尚巧似”,但颜延之的山水诗成就不及谢灵运。 五、山水诗的文学价值 1、山水诗的产生,标志着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加深了,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大自然已经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作为比兴的媒介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欣赏对象。山水诗启发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即美学的角度去亲近大自然,发现和理解大自然。它的出现,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这无论在文学史上还是美学史上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山水诗的出现,改变了“诗言志”的传统,打破了儒家功用主义的诗教观,为诗歌走向纯审美的艺术化铺平了道路,南朝诗歌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正是随着山水诗的建立而产生的。 第二节 鲍照及其创新 一、鲍照的生平 照字明远,约生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卒于宋明帝泰始二年(466),祖籍上党,后迁东海(今山东苍山、郯城?)。与谢灵运不同,他的生平事迹现存的史料材料较少,史书中有关他的传记均较简略,主要见于《宋书》卷五十一(附于“宗室传”),《南史》卷十三(附于《临川王刘道真传》)。齐虞炎《鲍照集序》记述他的生平比较概括,云:“(照)家世贫贱,少有文思。宋临川王爱其才,以为国侍郎。王薨,始兴王濬又引为侍郎。孝武初,除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为秣陵令,又转为永嘉令。大明五年,除前军行参军,侍临海王镇荆州,掌知内命,寻迁前军刑狱参军事。宋明帝初,江外拒命,及义嘉败,荆土震扰,江陵人宋景因乱掠城,为景所杀,时年五十余。”这是对他生平较为详细的资料。明张溥叹息说:“鲍明远才秀人微,史不立传,服官年月,差可凭者,虞散骑奉敕一序耳!”鲍照的出身是比较低微的,他的文章中,自称是“孤门贱生”(《解褐谢侍郎表》)、“北州衰论,身地孤贱”(《拜侍郎上疏》),这种出身,在当时是颇受轻视的。但他在年青时,不甘心于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约二十岁向临川王刘义庆“贡诗言志”。《南史·本传》载其谒见刘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载之上有英才异士,没没而不闻者,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知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于是奏诗。”因得刘义庆的赏识,攫为国侍郎,此约在元嘉十六年(439),刘义庆任江州刺史时。他在刘义庆的幕下历六年,至元嘉二十一年刘义庆死,才离职,在家一度闲居,后又在始兴王刘濬幕下任侍郎,孝武帝时任中书舍人,秣陵令、永嘉令等职。孝武帝大明五年,他在临海王刘子顼任前刑狱参军(后世因称鲍参军),明帝初,江外诸王拒命叛乱,刘子顼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之中。 二、鲍照诗歌的主要内容 鲍照“才秀人微”(《诗品》),生活在门阀士族统治的时代,处处受到压抑,所以与左思一样痛恨世族制度。鲍照今存诗200多诗,其代表作是《拟行路难》18首和《拟古》八首。其诗歌的主要内容是: (1)反映社会的不平,抨击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抒发愤世激俗之情。《拟行路难》其六:“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诗歌抒发了有志难伸的激愤,弃官归隐后在表面快乐温馨的背后是诗人无可奈何虚掷光阴、消磨壮志的悲凉。最后两句在自我解嘲中借古人为己鸣不平,甚锋芒暗指士族社会和那些邪恶势利小人,表现了诗人孤直耿介、傲岸不屈的性格。 (2)描写边塞征戍生活,抒写报国壮志。《代出自蓟北行》,他歌颂边塞将士“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的英勇战斗精神。《代东武吟》写出了一个穷老还家的士兵报国无路的痛苦,全诗意绪悲凉,主题深刻。 (3)另有游宦思乡、感伤年命,抒写爱情及写景咏物等内容。 三、鲍照诗歌的艺术特色: (1)继承汉魏乐府诗形式及传统,笔力雄建、直抒胸臆。七言诗和杂言的乐府诗最能体现其诗歌特色。其代表作《拟行路难》,内容深刻、感情奔放,诗人悲愤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2)工于写景、工于比兴。“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代东门行》)描摹行旅场景,真实生动。《梅花落》通篇比兴,借梅花以赞美坚贞正直之士,借杂树以讥讽无节操之人。 (3)奇特瑰丽、气象雄浑、风格豪放俊逸,颇富浪漫色彩。鲍照体气豪迈,内心又多强烈冲突,更兼受南朝尚美文化的薰陶,故其诗俊逸雄迈,华而不弱,声情气茂,贯注全篇。杜甫说:“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所谓“俊逸”,指的是他诗歌感情奔放,音节激昂顿挫,富于变化的特色。 四、鲍照在诗史上的地位: (1)继承和发扬了汉魏风骨,代表了诗歌的正确方向。 (2)在向民歌学习过程中,不仅以丰富的内容充实了七言诗的形式,而且变逐句用韵为隔句用韵,并可自由换韵,拓宽了七言诗的发展道路,对七言诗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鲍照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七言诗的诗人,他的七言乐府作品,对唐代李白、高适、岑参、杜甫等诗人有很大的影响。 (3)其边塞题材的诗歌为唐代五绝及边塞诗派的形成颇有影响。 复习思考题 (一)默写:《代出自蓟北门行》 (二)解释:1、山水诗 2、元嘉三大家 (三)填空 1、谢灵运所开创的 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2、山水诗如同游仙诗和玄言诗一样,与魏晋之后的 之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谢灵运山水诗的佳句,如“ ,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林壑敛暝色,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 ”(《登池上楼》)等。 4、鲍照诗歌的代表作有充满对门阀制度不满情绪的 其六(对案不能食)、有描写边塞战争,表现诗人建功立业愿望的《 》(羽檄起边亭)等,其风格继承了 文学的传统。 (四)简答 1、简叙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2、试述鲍照诗歌的主要内容。 3、简述鲍照在七言诗发展中的贡献。 (五)论述 1、试述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歌艺术转变所表现的两个方面。 2、试述鲍照诗歌的艺术的风格。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4课时) 一、学习提示 本章介绍了南朝齐梁陈三代的诗人和诗歌,这是新体诗所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也是形成以皇家为中心的诗人集团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群体艺术风貌比较鲜明。此章分三节。第一节:沈约、谢朓与永明体。主要介绍了新体诗(永明体)的形成和代表作家沈约和谢朓,还有何逊、阴铿。第二节:齐梁诗人集团。主要介绍了门阀制度下以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及以宫廷和诸王为中心的文学集团。第三节:从市井到宫廷。主要介绍了南朝民歌怎样从市井进入宫廷,宫体诗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宫体诗的内容、形式,还有宫体诗的影响。 本章所介绍的永明体的基本常识要掌握,重点是作为“永明之雄”的谢朓及其诗歌的内容与风格。对齐梁的“诗人集团”的出现要有所认识和了解,并认识“宫体诗”的功过是非。 讲析篇目和导读篇目:*《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玉阶怨》、《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二、重点和难点 1、谢朓与山水诗 2、萧纲和宫体诗 3、宫体诗的内容和特色 第一节 沈约、谢脁与永明体 一、永明体(新体诗)的兴起 1、永明体: 永明是齐武帝萧赜的年号(483-493)。永明年间,沈约、谢朓、王融、周颙等诗人创造了一种跟古体诗不同的新体诗,史称“永明体”。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永明体的兴起与声律的追求有关。齐、梁、陈三代是永明体形成和发展的时期。随着文人五言诗创作的不断繁荣,五言诗逐渐摆脱乐律的依附而创造符合诗之声律,已成为必然的追求。随着音韵学的发展,四声的提出,在沈约等人的探索、创作中,诗歌声律的规范要求逐渐完美起来。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的产生,使诗人具有了掌握和运用声律的自觉意识,它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说,永明体为唐代格律诗的出现及其繁荣奠定了基础。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又一次划时代的革命。 2、永明声律理论的沿革 自魏晋以来,中国声韵学由于受印度梵音学的影响有了新发展。齐永明年间,周颙发现汉字的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始著《四声切韵》(己佚),同时的著名诗人沈约著有《四声谱》(己佚),并把这一声律理论的发现推广到文学创作中,用平、上、去、入四声规范诗歌和韵文的创作,要求诗文的遣字用语,应使声音富于变化,以求语句的声调和谐。力求做到,“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宋书·谢灵运传》)沈约在这一原则指导下,进一步提出了“八病”说,即在诗歌中要避免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前四者指声调方面)、大韵、小韵、豪纽、正纽(后四者指声母和韵母方面)等音律不和谐现象。 沈约等所发现的诗歌音律,和晋宋以来诗歌中的对偶形式互相结合,就形成了“永明体”的新体诗。这种新体诗是我国格律诗产生的开端。它的出现,反映了诗歌从比较自由发展到讲究格律的必然趋势。声律说的产生,是我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它除对诗歌形式有直接影响外,对于骈文、辞赋、以及后来的词、曲等文学形式,都有很大的影响。 3、永明体的意义与不足 (1)永明体由于讲求诗歌的韵律美,这便矫正了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深沉重的弊病,而走向清新通畅,这对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具有积极意义。(2)由于新体诗的篇幅具有一定的限制,不容许过去那样肆意铺排,一味卖弄才华学问,这样明净、凝练的作品开始多起来,这在诗歌史上是一个意味深远的变化,对后来梁陈乃至唐诗语言风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但是,过分地对声律提出近乎苛细的要求,也给诗歌创作带来了弊病。 4、永明体的代表作家 永明体的代表作家:除沈约外,还有谢朓、王融、何逊、阴铿等。其中谢朓成就最高。 二、沈约、谢朓的诗歌创作 1、沈约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属浙江)人,他出身于世居江东的世族,但早年因遇家难而流寓孤贫,乃发愤向学,四十岁以前,在仕途上颇坎坷,四十岁以后,则比较顺畅。他年寿既长,官位又高,因此,在齐梁之际,他是文坛上公认的领袖人物。而在文学上,他的一些主张与创作实践在当时也具有代表意义。 值得注意有以下几点:第一,他是永明体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南史·陆厥传》云:“吴兴沈约、陈郡谢眺、瑯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顒善识声韵,为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第二,他较早地论及了“情”、“文”、“质”之间的关系,其主要观点体现于《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这篇传论可以看作是文学观的一个总纲。第三,他提出了著名的为文“三易”说,此说见载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其中云:“沈隐侯曰:‘文章当以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所谓“易见事”,就是指隶事用典必须明白晓畅,“易识字”是反对用生涩僻奥的字词以争奇炫博,当然也是对创作的合理要求。所谓“易诵读”,则主要指声律的和谐。他称赞谢脁的诗歌,指出“好诗圆美流传如弹丸”,就是因为体现了他所提出的“三易”的主张。沈约提出为文“三易”的主张,对于革除宋诗的排偶板滞、僻涩晦奥之风,从而形成齐诗的清省风格是有一定意义的。 沈约自己的创作基本上体现了他的创作主张。由于他注重格律,所以逐渐走向近体,由于他强调为文“三易”,诗风以自然工丽为主。对于沈约诗,古今褒贬不一,钟嵘谓其“不闲于经纶而长于清怨”,大体是符合其创作实际的。所谓“经纶”,指典重堂皇的庙堂应制诗,这类作品,本来不易做好,沈约的这种诗歌,确实写得质木枯燥。“清怨”是指其作品一方面具有清新之气,另一方面又往往透露出一种感伤哀怨的情调。沈约成功之作大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其中以反映对现实不满、抒写友谊、描摹山水为内容的作品写得最出色。如《别范安成》、《伤谢脁》二诗。 2、谢脁 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与谢灵运同宗,出身于世家大族。高祖谢据为谢安之兄,母为宋长城公主。由于他与谢灵运都以山水诗的创作见长,为示区别,世称“大小谢”。又因他曾任宣城太守,尚书吏部郎,所以又有谢宣城、谢吏部之称。谢眺与谢灵运一样,也是一个带有悲剧性的人物。他早年凭借家世,才华与优美风姿,深为帝王宗室所喜爱,但亦因此而卷入到了皇族内部的权力之争。在宣城王萧鸾(明帝)辅政时,他亦颇受重用,因此,当他的岳父王敬则密谋起兵造反时,他曾因告发有功,而升任尚书吏部郎。而在萧鸾死后,由于在齐东昏侯废立之际,得罪了萧遥光,最后被萧遥光收捕入狱,害死于狱中,卒年36岁。就谢眺而言,对禄位的留恋,对仕途的忧惧和对明帝的感激是他思想的主导部分,他的悲剧也由此而来。明张溥曾把谢灵运与谢眺的死作了比较说:“呜呼!康乐、宣城,其死等尔。康乐死于玩世,怜之者犹比于孔北海,嵇中散。宣城死于畏祸,天下疑其反复,即与吕布、许攸同类而笑也。一死轻重,尤贵得所哉!” 谢眺的诗歌创作今存170余首,其最新注本为曹融南《谢宣城集校注》。他的诗歌创作最为出色,其中以在建康和出任宣城太守时为创作最旺盛时期。 其诗歌特点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他的诗大体上承大谢,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特点,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但他与大谢不同的是,大谢诗歌中的玄言说理成分到他的诗已基本消失。他的诗每篇以十二——十六句为基本格局,前四句或六句写景,中二句由景过渡到言情,后半篇抒情。这种结构形式为齐梁诗人所普遍模仿,几成定格。 第二,谢脁是一位善于熔裁警句的好手,他笔下的警句对仗工整、和谐流畅、清新隽永,体现了新体诗的特点。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复春洲,杂英满芳甸”(《晚登三山还望景邑》),依次写晚霞、澄江、鸟鸣和繁花,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美妙而充满生气的景象。尤其是“余霞”两句,想象奇妙,设喻贴切,精警工丽,色彩鲜明,韵致悠扬,是历来为人称颂的名句。 第三,其新体诗词采华美,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已有全篇似唐人律诗。谢朓曾说:“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南史·王筠传》),所谓“圆美流转”是指语言清新流畅,声韵铿锵婉转,这反映了新体诗的一般特点,即力求平仄协调,声韵铿锵,词采华丽,对仗工整。特别是他的那些模仿南朝乐府民歌的小诗,遣词自然,情味隽永,己开唐人绝句的先河。如:“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玉阶怨》)语言精新流丽,意味深长。严羽说:“谢朓之诗,己有全篇似唐人者”(《沧浪诗话》),主要是评论他这种新体小诗。 第四,他的诗歌与谢灵运一样,也存在着“有句无篇”的缺点。其中不少诗中,写景句往往警绝,但往往难与全篇浑然一体,形成一种完善的整体境界来。所以钟嵘评他说:“一章之中,自有玉石。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善自发端,而篇末多踬(zhi4),此意锐而才弱也。”大致指出了其缺陷所在。 三、其他新体诗作者 王融,字元长,“竟陵八友”( 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萧衍、陆倕)之一,精通音律,率先写作新体诗,在诗歌律化进程中,起到过重要作用。诗风与谢朓近似,有长诗《古意诗》二首,小诗《思公子》等。 何逊,字仲言,曾任梁安成王参军兼尚书水部郎,世称“何水部”。何逊诗多纪游、寄赠、离别相思之作,尤以山水诗成就为高。其诗善描绘,讲声律,风格清新婉转,颇得谢朓风致。如《相送》:“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语浅情深,意境已近唐人五绝。 阴铿,字子坚,陈朝著名诗人。以描写山水见长,诗风近似何逊,其新体诗,尤近唐人律诗。 第二节 齐梁诗人集团 一、家族文学向以宫廷为中心的诗人集团的转变 东晋时期门阀士族的势力达到鼎盛,一些名门望族世代习文,注重家族内部的文化教育,并由此而形成了诸多以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王、谢可为代表。刘宋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政治回归,以门阀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也逐步向以宫廷和诸王势力为中心的文学集团转变。 二、齐梁诗人集团 齐梁时期文学集团的诗歌创作活动,方式大体一致,多是应制、应教、同题共赋、相互唱和的作品,视野大多停留在宫廷,题材单调狭窄,内容脱离社会生活。 1、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文学集团 以南齐竟陵王萧子良为中心,有竟陵八友等人。 2、梁代萧衍、萧统文学集团 萧衍喜好文学,倡导并鼓励文学创作。萧统受父亲影响和自己爱好,也召集文士进行诗赋创作和学术研讨,他们在学术研究中成就突出,编篡了《文选》。 3、萧纲文学集团 他们最突出的特征是大力创作宫体诗,其代表作家主要有徐摛、徐陵父子,庾肩吾、庾信父子,世号为“徐庾体”。 【备:齐高帝萧道成→齐武帝萧赜→梁武帝萧衍(立太子萧统)→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 第三节 从市井到宫廷 一、宫体诗概念 梁简文帝萧纲说:“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轻靡,时号‘宫体’。”(《梁书·简文帝纪》)“宫体”之称,由此而来。宫体诗内容上主要写闺阁情怀,表现变态心理、色情和低级趣味,反映宫廷生活的荒淫,形式上追求声律对偶,风格轻艳靡丽。代表作家是梁简文帝及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故人又称“徐庾体”。 宫体诗与新体诗是两个不同概念。宫体诗是就诗歌内容、形式与风格而言,内容上描写色情、荒淫生活,风格轻靡。而永明体则专指诗歌声律形式方面,是从声律角度提出来的,它是古体诗向近体诗的过渡,其理论支持是永明声律理论。 二、宫体诗人 萧纲,梁简文帝。其论文主张“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须谨重,文章且放荡。”(《与当阳公大心书》)他所说的文章放荡,即指诗中吟咏性情,尤其是艳情。 萧纲现存诗294首,写妇女或男女情怀的就有112首,他以观赏的态度,咏美人、少姬、新婚、内人昼眠等,以便消遣娱乐,满足情感的宣泄。这与古诗十九首中所写的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恋是不同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宫体诗的作者以赏玩的态度,沉溺于女性色相的描绘,而缺少一种男女情感的勾通和交流。萧纲的《咏内人昼眠》、《美人晨妆》等是此类宫体诗的代表。 当时的宫体诗人中,除萧氏父子外,还有徐摛、徐陵父子,庾肩吾、庾信父子。徐陵诗文流丽轻艳,与庾信齐名,一时号为“徐庚体”。徐陵的宫体诗,风格近似萧纲。他的边塞诗歌,亦多写闺情。 徐陵编选《玉台新咏》目的是撰录艳歌,供后庭歌咏。其内容大多数为男欢女爱的言情之作。全书收录自汉迄梁与女性有关的诗歌660多首,是《文选》之外,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南北朝时代的诗歌总集,对研究六朝文学状况有很大价值。 三、宫体诗的内容和特点 宫体诗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具体内容不外乎咏物与描写女性。因而在情调上伤于轻靡,风格上比较柔靡缓弱。在描写女性的诗歌中,绝大部分是将目光停留在女人的生活圈内,写其体态、容貌、服饰及器物,还有少数作品表现宫中淫荡的生活。咏物之作则内容贫乏,单纯咏物而毫无寄托,只讲究词藻、对偶与声律。 对宫体诗的看法古人的理解不尽相同。《梁书》的作者姚察在《梁书·徐摛传》中认为是指“不拘旧体”的“新变”诗体,在《庾肩吾传》他说:“齐永明体中,文士王融、谢脁、沈约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指萧纲立为太子)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逾于往时。”从这里的论述看,姚察认为宫体诗是在永明体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一种新诗体。到了唐代,人们对于宫体诗的认识,已开始注重其内容与风格,魏征《隋书·经籍志》云:简文之在东宫,亦好篇什。清辞巧制,止乎衽席之间;雕琢蔓藻,思极闺房之内。后生好事,递相放(仿)习,朝野纷纷,号为宫体。”在唐人眼中,宫体实际就是写艳情内容的诗歌。就上述论述看,姚察由梁入陈,又由陈入隋,他的理解应该较为直接与准确,但宫体诗中也确有不少艳情题材的作品,所以,如何界定宫体诗,曹道衡、沈玉成先生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声韵、格律,在永明体的基础上踵事增华,要求更为精致;第二,风格,由永明体的轻绮而变本加厉为秾丽,下者则流入淫靡;第三,内容较之永明体时期更加狭窄,以艳情、咏物为多,也有不少吟风月、狎池苑的作品。凡是梁普通以后的诗符合以上特点的,就可以归入宫体诗的范围。从另一方面说,历来被目为宫体诗的诗也并不全是宫体诗。 复习思考题 (一)背诵默写篇目:《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二)解释:1、二谢 2、永明体 3、宫体诗 (三)填空 1、齐永明期间,由于汉字四声的发现和声律论的提出,于是形成了具有格律的 体诗。这种诗体由于是在永明年间形成的,所以又叫 体。 2、新诗体的作家,除提出“八病”说的沈约外,还有以山水诗见长的南齐诗人 ,积极参与创制新体诗的 ,梁诗人 和陈诗人 等。 3、文学史上把谢灵运和谢朓称为“ ”或“ ”,谢灵运因袭封康乐公,故又叫 ,谢朓因做过宣城太守,所以又称 ,他们都是南朝最著名的山水诗诗人。 4、谢朓山水诗有一首写春江日暮景色的名诗为李白所激赏,题为 (灞涘望长安)。它的一些五言四句的小诗,富有南朝民歌气息,如 (夕殿下珠帘)和 (绿草蔓如丝)等。 (四)简答 1、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新体诗在诗歌发展史上有何意义? 2、什么是宫体诗?简述宫体诗的内容和特色。 (五)论述 1、比较二谢山水诗的异同。 2、分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艺术特色。 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 (4课时) 一、学习提示 本章分三节介绍了北朝文化与文学和以庾信为代表的南朝文学对北朝文学的影响。第一节:北朝文化与文学。主要介绍了北朝如温子昇、颜之推、邢邵等几个代表作家的情况。第二节:南北文风的交融。主要介绍了南北使臣的外交活动和南朝迁入北方的文士对南北文化交融的作用。第三节:庾信文章老更成。主要介绍了庾信的文学成就,特别是庾信由南入北的“乡关之思”带给他“穷南北之胜”的艺术造诣。 本章的重点是庾信及其作品。学习本章、着重要求了解庾信的文学成就。其他如北朝文学的概貌也要有粗略概括的了解。 讲析篇目和导读篇目:《渡河北》、《拟咏怀》(榆关断音信) 《寄王琳》、《晚秋》。 二、重点和难点 1、庾信“乡关之思”的内容与表现 2、庾信承前启后的地位 一、南北文风的交融 在中国文学中,由于地域的不同,各地区的文学风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南北文学的不同。比如先秦时期《诗经》与楚辞就是两种不同的风貌,是南北文学差异的最早的体现。而在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方政治上的对峙与分裂,文学上南北分途发展,其差异就更为明显。这一时期,南方文学一直比较繁荣,其清绮文风也一直为北人所向慕。北方则由于一直是在少数民族统治之下,文化较为落后,文学的发展相对滞缓。有影响的作家相对较少,北魏时的温子昇、由魏入齐邢邵以及同时的魏收,尽管有“北地三才”之称,但创作也基本上以学南为主。《北齐书·魏收传》载:“收每议陋邢邵文,邵又云:江南任昉,文体本疏,魏收非直模拟,亦大‘偷窃’。收乃曰:‘伊常于沈约集中作贼,何意道我偷任昉。’”不过,北方文学中所具有的质朴、刚健的特点也是南方文学所缺少的,南北方的文风在政治对峙的同时,在这一时期也有相互交融的趋势。特别是庾信、王褒等南朝作家入北以后的创作,将南方文风的华美与北方文风的苍凉浑朴相结合,形成了兼具南北之长的新风貌,对南北文风的交流和融合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对后来唐代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从总体上,南北文风的交流,并不是在庾信、王褒以后才开始。在整个南北朝时期,政治上的分裂与对峙,并没有造成南北文化交流的阻绝,南北交流可以说一直通过不同的途径在进行。大体而言,南北交流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南北书籍的流通。在晋室南渡以后,北方经十六国时期毁灭性的动荡,文化遭到严重的摧残,图籍几乎丧失殆尽。据史载“宋武入关,收其图籍,府藏所有,才四千卷。”而这一时期南方则由于社会相对安定,加上士族喜欢藏书,因而南方的藏书量大大超过北方。由于北方图籍缺少,在北魏孝文帝时,曾有向南方借书之举。《隋书·经籍志》记载,“孝文迁都洛邑,借书于齐,秘府之中,稍以充实。”而在北周宇文泰攻伐江陵时,曾将一批图书随江陵战俘一起押运至长安。因此,南朝书籍流入北方,对北人文风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是南北方使者的互聘。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在政治上是对峙的,但是双方的外交活动并没有完全中断,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在政治斗争的同时,他们也常常互派使节。据一些学者研究,当时这些使节的使命,很少有政治和军事上的直接目的。他们最普通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显示使者们门地之高贵,以标榜朝廷得士之盛,展现人物的言谈风采,以炫耀国家文教之兴。因此,双方在选择使节时往往注重门第、才学、口辩,而受聘国派出接待来使的接待者,也相应地一定是门第与才学口才最出色者。双方在馆中置酒高会,席间往返辩驳,谈锋陡起,以机智取胜;同时也常常赋诗作文,互相观摩。《南史·王融传》曾记载永明九年,北魏房景高出使南齐,问主客王融说:“在北闻主客《曲水诗序》胜延年,实愿一见。”融乃出示之。这说明当时北方学者对南朝文人创作的关心,南朝的新作一出,北朝即风闻其事,借出使之机要求观摩欣赏。除了这种直接的观摩外,双方的使者也常将对方名家之作带回去流传,比如北方作家温子昇的作品曾被南方使者张皋抄回南方,受到梁武帝的称赞,云是:“曹植、陆机复生于北土。”邢邵的名声传到南方后,被称为“北间第一才子”。徐陵出使北魏时,魏收曾将其作品托除陵带回南方以广流传,等等。这些都说明,伴随着双方外交使节的互聘,双方在文学创作上也在不断地交流和学习观摩,这对于南北文风的交融,也是具有重要影响。 三是在对峙与战乱中,双方人才的流徙与迁转。南北双方政治对峙,因而也常常发生相互间的攻伐战争。在历次战乱中,不少文人也会因种种原因投奔敌对的一方。比如梁太清年间侯景之乱时,颜子推、萧祗等人就奔入东魏。江陵陷落之后,王褒、王克、殷不害等被掳入西魏,庾信则在此前被西魏扣留北方,等等。这些文士由于战乱而被迫流徙迁转,自然也会对文风的交流起到一定的影响。 二、主要作家 1、北魏本土文人温子昇。温曾被梁武帝誉为“曹植、陆机复生于北土”,擅长于碑版之文,近于东汉文章的风格;也擅长于写诗,其代表作是《捣衣诗》。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或许化其意。 2、北齐迁入文人颜之推。颜是由南入北的迁入文人,其文学观见于《颜氏家训》。 3、由魏入齐的本土文人邢邵。与温子昇并称“温邢”。由于南方文学对北方的影响,北地才士开始自觉仿效南朝名家。邢邵代表了北方文人于模仿之中求新变的共同趋向。南朝人称他为“北间第一才士”。 4、与邢邵并称“邢魏”的魏收。魏颇有文才,工于诗赋。其存世的诗篇多仿效南朝风格。 5、庾信、王褒等南朝文人进入北周,成为文坛主力。王褒以撰写应用性的骈文而著名。其抒情性的诗文,《渡河北》可为代表。 王褒(513—576),字子渊,琅琊临沂人。原为梁朝宫廷文人,梁元帝出降,他到长安而被留,和庾信一样受到重用,北周时,出任高官。 王褒的诗作也分前、后期。前期在南朝,多奉和应制之作,诗风浮华纤巧。后期由南入北,诗风变为刚健质朴。如《渡河北》:“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诗人写北渡黄河,因见秋天的景色而引起羁旅之悲和思乡之情。 王褒还写了许多反映边塞风貌和征战生涯的边塞诗,如《关山篇》、《从军行》和《出塞》等,对唐诗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三、庾信文章老更成 1、庾信生平 庾信(513—581),字子山,祖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东晋初“永嘉之乱”,迁居金陵。他的父亲庾肩吾,也是梁代著名的作家。父子二人均以诗文才能受到梁简文帝萧纲的依重,出入宫禁,成为当时著名的宫廷作家,与他们同时的另一对父子作家徐摛、徐陵,也备受萧纲的宠信。由于这两对父子作家,都富有文才,写作的诗文在风格上都以绮艳著称,因而号称为“徐庾体”。 庾信的一生,大致以梁元帝承圣三年(554)他42岁奉命出使西魏为界,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庾信早年以聪敏、博学而著称。十五岁时,被选为昭明太子萧统的东宫侍读。昭明太子死后,萧纲被立为太子,他又作了萧纲的“东宫抄撰学士”,由于他容仪过人,“接对有才辩”,因此,他的前期在仕途上可说颇为得意。梁武帝很赏识他,常委以外交重任。大同十一年(545),他曾奉命出使魏,和东魏的文人有过接触,据载他曾与东魏的文讨论过古代辞赋问题,《周书》本传说是“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可见他的出使为他在北方也赢得了声誉。从东魏返梁后,他被任命领建康令,但是,悲剧也就在此时发生。梁武帝太清二年(547)十月,侯景攻到建康城下,萧纲派庾信率领宫中文武三千余人守卫,庾信弃军逃入城中,次年,台城被攻陷,他逃奔江陵,而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相继死于战乱中。到江陵后,他辅佐梁元帝萧绎。因为萧绎在平定侯景之乱等战役时,曾借用西魏兵力,因而引起了西魏执政者宇文泰并吞南方的野心,于是,在承圣三年(554)四月,萧绎便派他出使西魏。可是当他到长安尚未完成使命,西魏就已于九月派兵进攻江陵,十二月,江陵陷落,萧绎被杀,他从此就被留在北方,屈仕敌国。西魏为北周所代后,他又出仕北周,不论是西魏还是北周,统治者对他的才华都很赏识,给予较高的待遇。北周时他曾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尽管晚年他的官位很高,但屈仕敌国的羞愧以及对故乡故国的思念,却使他的内心极为痛苦,这种情感使他晚年的诗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杜甫说:“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又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2、庾信的诗歌 庾信是集南北朝诗歌之大成的诗人,其诗今存320首左右,其中大部分为后期作品,前期作品留存下来的数量较少。由于庚信在前期完全是一位文学侍臣,因此,就今存的少量的作品看,大体体现了梁代宫体诗风的一些特点,其内容多奉和应景,不出花鸟风月,淳酒美人,诗风绮丽轻冶。但也有个别诗表现出清新才思。如《奉和山池》:“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日落余山气,云归带雨余。”颇能体现出梁诗极貌写物、穷力追新的特点。 真正能够代表庾信文学成就的,是他的后期作品。这一时期,由于生活和心境的变化,他的作品从内容到风格都与前期有了明显的不同。概括地说:“乡关之思”成了他后期作品中最突出的内容,而在艺术风貌上,他将南朝讲究声色、长于骈偶用典的技巧用来描写雄壮肃杀的战争气氛,萧疏开阔的北方景色,浑朴质实的边地生活,从而将南北文风融合起来,形成了刚健豪放、苍凉悲壮的风格。 关于庾信诗歌的“乡关之思”,最早见于《周书》本传。云:“信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具体而言,“乡关之思”大致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亡国之痛,二是羁旅之愁。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庾信后期内心矛盾与痛苦的中心,而其中最能体现他的这种思想感情的则是他的代表作《拟咏怀》二十七首。这二十七首诗,虽非一时之作,但其主旨则有相似处,大体围绕自伤身世,思念和哀悼梁代亡国的内容来展开。而艺术上的俊逸劲健,浑成苍凉,更是他晚年诗风成熟的标志。可以说,《咏怀诗》二十七首,是将南朝文学的修辞技巧,尤其是声律,用典、骈偶等手段和深沉真切的感情相结合而形成的融合南北文风的代表性作品。 除了《拟咏怀》二十七首外,庾信后期的创作在体裁上也呈现出多样化。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的一些五言小诗,这类诗以强烈的感情构成深挚动人的艺术境界,其风致已非常接近唐人的五言绝句,如《寄王琳》: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再如《重别周尚书》: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这些诗情感的深厚与表达的含蓄蕴藉,是同时代人很少能达到的,因此,庾信对五绝的发展,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另外,他前期创作的七言诗中的一些作品如《乌夜啼》、《秋夜望单飞雁》、《代人伤往二首》等,从句法、章法、对仗等看,也可看作是唐人七律、七绝的先驱。因此,从庾信的创作来看,他是一位集南北朝诗歌之大成,对南北文风的交流与融合作出贡献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个对唐代诗歌产生了直接影响的诗人。明人杨慎《升庵诗话》评云:“庾子山之诗,为梁之冠冕,启唐之先鞭”,清人刘熙载《艺概·诗概》说:“庾子山《燕行歌》开唐初七古、《乌夜啼》开唐七律、其他体为唐五绝、五律、五排所本者,尤不可胜举。”都说明了庾信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3、庾信承前启后的地位 庾信前期所作的风格绮艳流丽的诗文,就其文学渊源而言,是沿着永明体讲究声律、词藻的方向,进一步“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开启了唐诗、律赋发展的道路。由南入北的经历,使庾信艺术造诣达到“穷南北之胜”的高度,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庾信汲取了齐梁文学对声律、对偶等修辞技巧,并接受了北朝文学浑灏劲健之风,从而开拓和丰富了审美意境,为唐代新的诗风的形成作了必要的准备。 复习思考题 (一)背诵默写:《渡河北》、《寄王琳》 (二)解释:1、《拟咏怀》 2、温邢 3、邢卫 4、《哀江南赋》 (三)填空 1、北朝文学的本土作家,有北魏的 ,由魏入齐,与温子昇并称的 和有“邢魏”之称的 。还有由南入北,著有《颜氏家训》的 ,被强留西魏和北周,写有《渡河北》的 和“暮年诗赋动乡关”的 。 2、“穷南北之胜”的南北朝最大诗人是 ,他早年是南朝有名的 诗人,后羁留北朝,写下其代表作《 》27首。其五言小诗的名作是 和 。 (四)简答 1、简述北朝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2、根据庾信的生平经历简说其前后期诗风的变化。 (五)论述 1、试论述庾信“乡关之思”的内容与表现。 2、试述庾信在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2课时) 一、学习提示 本章介绍了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的情况。第一节: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首先以“三曹”为主介绍了魏晋散文的风气;接着介绍了魏晋抒情小赋的出现和一批体物写志的佳作。还介绍了魏晋在刑名、老庄、佛、道等思想的影响下论辩文的勃兴。第二节:南朝美文的衍化。介绍了南朝文章追新逐丽、文章骈化的世风。举证了“元嘉三大家”的辞赋和骈文,陈寿、范晔的史论,刘勰的骈文艺术和诗体赋与写景文。第三节:《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介绍了以郦道元、杨衒之为代表的北朝本土作家的文学业绩,对《水经注》和《洛阳伽蓝记》作了具体的介绍。 学习本章,要了解除开诗歌外,魏晋南北朝文学其他文体的发展兴盛情况,其中特别是辞赋、骈文这种美文的特色以及它们对诗和散文的影响。 讲析篇目和导读篇目:*《登楼赋》、*《归去来辞》、*《别赋》、*《答谢中书书》、*《水经注》(三峡)、《哀江南赋序》、《桃花源记》。 二、要点、重点和难点 (一)要点 1、魏晋文学 (1)三曹散文。《文心雕龙》用“气爽才丽”评价三曹,其中曹植文藻饰尤盛,为后世确立了“以情纬文,以文被质”的典范。曹操的教令有“通脱”之风,其思想无所顾及,行文也不拘常例(如《让县白明本志令》),对公文性质的诏诰是一种文学性的改造。曹丕书札抒情如诗,写景如画(如《与朝歌令吴质书》);曹植的书札不但慷慨任气,而且文采焕然(如《与吴季重书》)。 (2)魏晋抒情小赋,显示出抒情化、小品化的特色。王粲的《登楼赋》,其离异之感与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融为一体,即景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曹植《洛神赋》描写对洛神的追求与幻灭过程,借以抒发作者个人政治上的失意和理想的破灭,是对传统题材《神女赋》加以转换的典范。陶渊明《归去来辞》展现了作者辞官归隐的意志和纯洁高旷的品性。这些作品篇幅都不长,却意绪绵邈,给人以新鲜的感受。 2、南朝文学 (1)南朝重视文翰之风下的美文。魏晋文章追新逐丽,南朝沿此风气继续发展,因而体物的华章美文繁盛,文章骈化过程加快。表现在诗歌创作上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这种倾向也传染到其他文体。刘宋建国之初,所有“表、策、文、诰,皆亮辞也。”文章出现了“骈散合一”的趋势。 (2)“元嘉三大家”的辞赋和骈文。谢灵运在诗歌创作上“才高词盛,富艳难踪”,在赋与文上更是如此。颜延之的骈文以典丽慎密见长,用典繁博,修辞巧丽,甚至其诫子书《庭诰》也通体骈俪,文风整饬。鲍照以奇峭之风运妍丽之辞,所作《芙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是这种奇丽风格的代表。 (3)史传文学《三国志》和《后汉书》。陈寿被《晋书》本传称为“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范晔的史论,对偶工整,辞采润泽,声律协畅,富于篇翰之美,显示出以骈文论史的高超水平。 (4)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具有议论文的性质,却采用骈文的体裁。刘勰汲取魏晋以来以骈俪偶语论事析理的经验,从而使骈文说理的艺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5)江淹的《别赋》和《恨赋》。这是南朝抒情小赋的名篇,它们既充分发挥赋体空间结构的优势,又能以情感主线加以贯穿,有纵横排宕的气势。 (6)诗体赋和写景文。诗体赋是对赋的抒情化或诗化的进一步尝试。写景文的成就也引人注目: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都是名篇,江南山水的清秀在他们笔下得到传神写照。象这样在书信体中以描摹山水为归趣的作品,在前代也不多见。 3、北朝文学 (1)郦道元和《水经注》。《水经注》约成书于北魏延昌、正光间(512—525)。郦道元生于南北分裂时代,一生未亲履南方,但却以北人的身份表现出对东晋以后南方地志的广泛参考和汲收,成为“集六朝地志之大成”者,在文化史与文学史上都是卓绝不凡的。《水经注》清朗疏朴的文风,对于唐以后古文家的游记文影响极大。 (2)杨衒之和《洛阳伽蓝记》。这是现存文史典籍中寺塔记的典范之作。作者写作此书,意在“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恐后世无传”,他要凭手中的笔,使一代名都伽蓝的风采与故事传之久远。此书出于个人内心的沧桑之感,兴亡之念,因而笔带感情。故都洛阳不仅是北魏佛教隆盛的象征而且是北魏国运的象征,因此全书流露出对北魏全盛时期国力与中原文化的自豪之情,同时也表现出对故都“寺观灰烬、庙塔丘墟”的黍离之悲。 (二)重点和难点 1、齐梁时期文学的“新变”意识。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永明声律说的兴起。永明中,四声协调的规则并运用于诗文,变以往自然的巧合为人工的声律,开启了诗文格律化的道路,同时对文章的韵律之美也起着强化作用。 (2)文笔之辨的深入。对于文笔的辨别,发生于刘宋时期,最先只是纯形式标准:“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时萧绎重新提出对“文”的界定:“须绮毂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这就对纯形式有所超越,而追究的是“文”的实质。 (3)不拘常体的呼声。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提出:“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张融更宣称:“夫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政当使常有其体。”“常体”意味着从前代作品归纳出定式。但张融却欣赏“不阡不陌,非途非路”和“不文不句”的创作方式。 以上文学“新变”的意识,对于文章体貌深有影响,使齐梁文章善于在题材和风格的处理上翻新出奇,各竞新巧。出现各种体式“美文”的繁荣。 2、魏晋抒情小赋、南朝骈文和写景文的名篇:《登楼赋》《洛神赋》《归去来辞》《芙城赋》《恨赋》《别赋》《与陈伯之书》《与宋元思书》《答谢中书书》等均当熟读并理解。 三、复习思考题 (一)背诵默写:《登楼赋》、《归去来辞》。 (二)解释:1、骈文 2、诗体赋 3、《别赋》 4、《水经注》 5、《洛阳伽蓝记》 (三)填空 1、魏晋散文刘勰以“气爽才丽”一语评价“三曹”。在建安各体文章中,曹操的 甚具异彩,有 之风。在应用文体中显露文学魅力的,是曹丕、曹植的 。在曹植传世的文章中,与书体相近的 文,如《求白试表》等也是情文并茂。 2、抒情小赋在魏晋时涌现出一批佳作:如曹植的《 》、王粲的《 》、陶渊明的《 》等。 3、南朝的骈文中,有代表性的名作有鲍照凭吊广陵的《 》,孔稚圭讽刺伪隐士周颙的《 》,江淹抒写各种离情别景的《 》和各种人的遗憾的《 》。 4、南朝的山水写景文的代表作有丘迟的《 》、吴均的《 》和陶宏景的《 》。其中丘迟描写江南暮春三月景色的有三句话,它们是: , , 。 5、北朝散文的代表作有北魏郦道元的《 》和杨衒之的《 》。 (四)简答 1、试述“三曹”散文的内容和风格。 2、试述魏晋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五)论述 1、试述南朝美文衍化所表现的各个方面,你对它们有何评价? 2、齐梁时期,文学的“新变”有哪三个方面?试作简要说明与论述。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2课时) 一、学习提示 本章分3节对魏晋南北朝小说作了介绍。第一节: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首先对“小说”一词的出现和小说的原始意义作了介绍。接着追溯了小说起源的3个方面的“源头”。第二节:志怪与志人。介绍了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两个类型和它们兴盛的原因。同时也对两类小说的内容进行了大致的分类。第三节:《世说新语》。介绍了《世说新语》的编撰、内容和影响。 学习本章要求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魏晋志怪、志人小说的内容以及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重点是志人小说《世说新语》。 讲析篇目和导读篇目:*《韩凭妻》、*《紫玉》、*《石崇要客宴集》、《王子猷居山阴》、《卖胡粉女》、《石崇王恺》。 二、要点、重点和难点 (一)要点 1、上古时代有关小说的概念。《庄子·外物》说:“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以“小说”与“大达”对举,是指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家列于“诸子略”十家的最后,这是小说见于史家著录的开始。但他认为:“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这里明确指出了小说起于民间传说。 2、中国小说的起源。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神话传说;其次是寓言故事;第三是史传。 3、魏晋南北朝小说之兴盛。今存题为汉人所著的小说,其实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伪托汉人的作品。如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和《十州记》,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题为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很多,如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语》等,包括后人的辑本,共约50种,足见其兴盛的情况。 4、魏晋南北朝小说之分类。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前者记述神仙方术,鬼魔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虽然表现了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后者记述人物的逸闻趣事,言谈举止,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面貌。 5、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是志怪小说兴盛的土壤。古人迷信天神,巫觋是代人向天帝祈祷、占卜等活动的中介,社会上流传的巫术灵騐故事就成为志怪小说的素材。秦汉以来方术盛行,神仙的故事也成为志怪小说的素材。此外,道教的建立,佛教的输入,产生了许多神仙方术,佛法灵异的故事,这也成为志怪小说的素材。 6、志人小说兴盛的原因。它与士族文人之间品评人物和崇尚清淡的风气有很大的关系。这类小说既是品评人物和崇尚清淡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了这种风气的发展。从志人小说在当时受到社会重视的情况,可以看出它的编撰是适应了社会的需要。裴启《语林》写成,许多人争相传抄;梁武帝曾钦令殷芸撰《小说》,都是很好的例证。 7、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色。篇幅短小,叙事简单,只是初陈故事梗概,而且基本上是按传闻加以直录,没有艺术的想象和细节的描写。虽有人物性格的刻化,但还不能展开。所以还只是初具小说规模,而不是成熟的小说作品。 8、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地位和影响。在中国小说史上,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在人物刻化、细节描写以及叙事语言的运用方面,它们为唐传奇的写作积累了经验,一些唐传奇故事取自这个时期的小说;唐以后的文言小说始终有志怪一类,《聊斋》是这类小说的顶峰;模仿《世说新语》的小说多达几十种之多。 (二)重点和难点 1、志怪小说《搜神记》的思想内容。志怪小说中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爱憎以及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作品。如《搜神记》中的几个故事:《三王墓》叙述楚国巧匠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反被楚王杀害,其子长大后为父报仇的故事;《韩凭妻》中所叙宋康王霸占韩凭妻子何氏,夫妇双双殉情以示反抗的故事;《董永》写董永的孝心感动了天帝,天帝派织女下凡与他结婚,帮他偿债的故事等。 2、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与名士风流。《世说新语》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逸事和玄虚清谈,也可以说是一部名士风流集。风流是一种人格美。在《世说新语》的36门中,其中13门都是正面褒扬,如《德行》中通过华歆与管宁的对比,就褒扬了管宁的淡泊名利。其他23门,或褒或贬,或看似贬但实为褒,或无所褒贬,只是写某种真情的流露……总之,只是写那些饶有兴趣的,可资谈助的逸闻逸事、言谈举止。《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好史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3、《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鲁迅评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各类人物1500多个,魏晋两朝主要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透出种种机智和幽默,正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所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惚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 三、复习思考题 (一)解释:1、志怪小说 2、志人小说 3、《搜神记》 4、《世说新语》 (二)填空 1、追寻中国小说的起源,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 ,其次是 ,第三是 。 2、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为 和 两类,代表前者的是干宝的《 》。代表后者的是刘义庆的《 》。 3、《世说新语》共分 门,其内容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 和玄虚清谈,可以说是一部 的故事集。为《世说新语》作注的是梁代 。 (三)简答 1、简述中国小说的渊源。 2、简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点和影响。 (四)论述 1、以《三王墓》、《韩凭妻》为例,试论述《搜神记》的批判性和现实性。 2、试论述《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