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庆 三 峡 学 院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  杨 雄 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 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隋唐五代文学的重点是唐代文学。绪论分四节对唐代文学的繁荣与开放的文化环境的关系,唐代文学与唐代士人生活的关系,佛、道二家对唐代文学的影响,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进行概括论述,使学生对唐代文学概貌及其取得的成就及原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引言,隋唐的历史起讫 :隋:581-618,唐:618-907。 (二)隋朝只存在了30余年,从历史上讲,是一个过渡的时代。唐代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强大、文化经济繁荣的一个朝代。 (三)从文学本身的发展来说,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的时代,为唐代文学繁荣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四)唐人的贡献,是在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基础上,合南北文学之两长,创造了有唐一代辉煌的文学。 (五)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第一节 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 1. 国力的强大与中外文化的交融 (1)唐代国力的强大 唐国力的强大,可以从军事、政治、经济几个方面了解。军事,打败突厥,成为东亚盟主;大败土谷浑,平定高昌,打败西突厥。政治,势力强大,天可汗的实际存在,达120余年之久。经济,唐朝建立不久,就恢复、迅速发展了经济,天宝中达于顶点。 (2)唐代的文化政策 唐朝的立国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政策,“华夷如一”的政策为后继者所继承。 (3)开放的文化环境 中外文化的交融 唐代,中外文化广泛交融,广泛接受外来文化影响。从文学艺术到生活趣味、风俗习惯,均杂取中西。唐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行为也较不受约束。中外文化交融造成的较为开放的风气,对文学题材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都有重要意义。 2. 士人的人生信仰、文化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 (1)唐代士人的人生态度 唐代士人对人生普遍持一种积极的、进取的态度。a.国力的强大,为士人展开了一条宽阔的人生道路。唐人入仕,较之前代有更多途径。如科举。唐人开科,有常选与制选。科举之外,尚有多种入仕的途径。如入地方节镇幕府等。入仕的多途径,为寒门士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这使得文学离开宫廷的狭窄圈子,走向市井、关山与塞漠,对文学的发展意义重大。b.由于国力的强大,唐代士人有着更为恢宏的胸怀、气度、抱负与强烈的进取精神。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反映到文学上来,便是文学(特别是诗)中的昂扬情调。唐人恢宏的气度与对待不同文化兼容的心态,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繁荣的环境。 (2)唐代文化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 唐代文化全而繁荣,史学及艺术的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都有很大的发展。这些文化的繁荣对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a.史学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 唐初设立史馆,修《梁书》等八史。八史修撰不久,刘知几的《史通》出,广泛论述史学问题,反映了一种求实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与文学潮流的发展同步。初唐的文学潮流,逐步的向着反伪饰、求真情的方向发展。史学上的求实与文学上的求真,同是崇实思想的产物。史家对文学问题的论述,更直接影响着文学的走向。如《隋书·文学传论》、《北齐书·文苑传赞》、《周书·王褒庾信传论》和各史中的作家传、传论中精彩的文学见解,与初唐诗风朝着合南北文学之两长,旨深、调远、辞巧、声律风骨兼备的方向发展不无关系。 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的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 b. 书法 我国书法,至晋而风韵标举,臻于化境。此后北朝雄健而南朝俊秀,至隋而渐合南北之两长。唐人始大变法度。初唐书法名家辈出,形成我国书法史的又一高峰。颜真卿出,拓展了我国书法发展的一条新途径。最能体现唐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是张旭和怀素等人的草书。书法中的这种自由纵恣的气象,与盛唐诗人,特别是李白歌诗的精神风貌,甚为相似。 c.d. 绘画、雕塑 唐代绘画,使我国绘画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绘画分科,画家众多。人物画、山水画、花鸟动物画名盛一时。唐代壁画最盛。唐代壁画、雕塑的繁荣和高度成就,至今还可以从各地特别是敦煌遗存的佛教艺术中略见一二。画塑的高度成就,也影响着文学。如唐人咏画、题画诗,《全唐诗》中著录有189首,许多重要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等都有这类作品。在唐代,诗画的融通有了更大的发展。画论诗论交融渗透、相互影响。绘画不仅成为诗的题材,也影响诗的艺术表现技巧。唐诗中色彩表现的丰富细腻,意境的画意,传神的技巧,都与绘画、雕塑艺术的高度发展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 e音乐舞蹈 音乐舞蹈的繁荣,与文学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唐代燕乐的发展,产生了诗歌的新形式:词。诗与乐,向来关系密切,在唐代更加发展。唐代乐舞的高度繁荣为唐诗表现领域的拓展,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第二节 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文学 唐代文学的创作主体是士人。他们的生活,与唐文学的发展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漫游、读书山林之风、入幕和贬谪生活对文学的影响。 1.唐代士人的漫游之风 幕府生活与文学 a.漫游 唐代士人在入仕之前,多有漫游的经历。漫游的处所有名山大川的游历,有山水游赏,还与神仙道教信仰有关。山水游赏,开拓视野。亲近自然,陶冶了情趣,提高了山水审美能力,促进了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带来了一种清水芙蓉的美。唐山水田园诗,亲切传神地表现自然美是共同的。名山访道,成为一时风尚,也在唐诗中留下了印记,边塞漫游为唐诗带来慷慨壮大的气势情调和壮美的境界。漫游通都大邑,歌吹宴饮,任侠使气,干谒投赠,结交朋友。这也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的题材,丰富了唐文学的表现领域。 b.入幕 唐代不少士人都有过幕府生活的经历。幕府宴饮,乐伎唱诗,唱和送别,戎幕闲谈,对于诗的创作和词的产生,对于小说的发展,都有影响。 2.唐人读书山林的风气 唐代的一些士人,在入仕之前,或隐居山林,或寄宿寺庙、道观以读书。读书山中,不仅读经史,也作诗赋。山林的清幽环境,对于士人情趣陶冶、审美趣味走向都会有影响,且常在诗中反映出来。唐诗中的清幽明秀格调,与此有关。 3.贬谪生活对文学的影响 唐代文人的贬谪生活,丰富了唐文学,使唐文学从生活面到情调意境,都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面貌。贬谪的悲愤不平,孤独寂寞,凄楚忧伤,和对生命的执著,对于理想的追求,构成了贬谪文学丰富多样的内涵。 漫游、读书山林、入幕与贬谪生活从不同的层面丰富了唐文学的内涵,构成了唐文学多彩的情思格调。 第三节 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的影响 1.唐代儒、释道的融合 a.唐代近三百年间,思想取兼容态度。以儒为主,兼取百家。立国之本是儒学,在思想领域,则儒、释、道并存。 b.儒、释、道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在政权运作、人材选用方面,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在人生信仰、社会思潮、生活情趣与生活方式方面,则时时杂入释、道。这些,极大地影响了唐文学的发展。 2.佛教对文学的影响 佛教在唐代有很大的发展,天台、三论、法相、华严、禅宗等教派,在佛教中国化方面,都已经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禅宗尤其如此,它已经深深契入中国文化之中。 佛教对于唐代文学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士人的:a.人生理想、生活情趣反映到作品中来。唐代的很多作家的作品中,都有佛教影响的印记。有的在诗中直接讲佛理。 有的表现的是一种:b.禅趣,一点禅机。这是一种更深层的影响,也是一种更为重要的影响。它给唐诗带来一种新的品质。唐诗中空寂的境界,明净和平的趣味,淡泊而又深厚的含蕴,就是从这里来的。这是佛教对唐文学的积极的影响。 c.佛教对唐文学更为直接的影响,是唐代出现了大量的诗僧。这些僧人的诗,有佛教义理诗、劝善诗、偈颂,但更多的是一般篇咏,如游历、与士人交往、赠答等等。除赠诗外: d.士人与佛教的广泛联系,与僧人的广泛交往,也大量地反映到诗中来。此类诗加僧人诗作,在《全唐诗》中有5056首,约占总数的百分之十点三。 e.佛教在唐代的广泛影响,还表现在直接拓广了文学体裁。俗讲与变文,就是这时出现的新文体,主要特征为有说有唱,形式则带着通俗文学的性质。 3.道家、道教对文学的影响 a.道家和道教对唐文学有广泛的影响,道家思想对于唐代文人来说,主要是使他们返归自然,生一份对自然的亲和力。唐人写了许多以《逍遥游》为母题的赋,于无为中求有为,从无为走向进取。 b.道教对唐人人生信仰的影响更大些。这主要表现在神仙思想的影响上,唐诗里有许多神仙世界的描写。 c.神仙思想还极大地丰富了唐传奇的想象力,使其情节更富于浪漫色彩。 在唐代作家中,大多儒释道思想都有,少有单独受一种影响的。儒家的影响,给唐文学带来了进取精神,佛教的影响丰富了唐诗心境的表现,道教的影响则丰富了唐诗的想象。 第四节 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唐文学的繁荣. a.唐文学繁荣的客观条件 唐曾经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国力最强盛,思想的兼容并包,文化上的中外融合;盛世造就的士人的进取精神、开阔胸怀、恢宏气度,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创造力,也给文学带来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同时,它也经历了安史之乱这一空前战祸。大繁荣与大破坏,然后是力图中兴而始终未能的振作。这样多彩的生活,为文学的发展准备了丰厚的土壤,为文学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扩大了他们的视野,给了他们激情,让他们不得不歌咏。 b.唐文学繁荣的自身原因 唐文学的繁荣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文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其艺术特质得到了充分认识,它已朝着独立成科的道路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它逐步与学术分离,淡化它的政教之用的功利目的,自觉地追求审美。自内容言,辞采声律之美的追求,表现技巧的创新,创作过程的体认,都已经有了惊人的进展。表现领域的扩大和表现技巧的丰富,促进了文章体裁的变化与扩展。这都说明,魏晋南北朝文学已经为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全新的阶段作好了一切准备。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唐人迎来了一个诗的辉煌的时代。 c.唐文学繁荣的表现 唐文学的繁荣,表现在诗、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上。诗的发展最早,在唐文学中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当诗的发展到它的高峰时,散文开始了文体文风改革。小说也开始走向繁荣。当散文、小说、诗相继进入低潮时,词又登上文坛,焕发光彩。终有唐一代,几乎找不到文学沉寂的时期。唐文学的繁荣,还表现在作者众多、大师辈出上。《全唐文》收作者3035人,《全唐诗》收作者2200余人,据统计,唐人小说尚存二百二三十种。唐代出现的杰出诗人数量之多,为我国诗歌史上所仅见。 2.唐诗的发展轨迹 a. 准备阶段 唐诗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段落。最初的90年左右,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 就表现领域说,逐渐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与塞漠,作者也从宫廷官吏扩大到一般寒士。 就情思格调说,北朝文学的清刚劲健之气与南朝文学的清新明媚相融合,走向既有风骨又开朗明丽的境界。 就诗的形式说,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唐人把四声二元化,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从律句律联到构成律篇,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式约束又留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诗体律诗。 b. 全面繁荣 到了开元十五年前后,无论是情思格调、意境兴象,还是声律形式,都已经为唐诗繁荣的到来准备了充分的条件。继之而来的便是开元、天宝盛世唐诗的全面繁荣。 这个时期,出现了山水田园诗人王、孟,把山水田园的静谧明秀的美表现得让人心驰神往。 出现了边塞诗人高、岑,把边塞生活写得瑰奇壮伟、豪情慷慨。还有王昌龄、李颀 、崔颢、王之涣等一大批名家。 伟大诗人李白,以其绝世才华,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而又变幻莫测,情则滚滚滔滔,美如清水芙蓉。此期唐诗,可概括为骨气端翔,兴象玲珑,无工可见,无迹可求,而含蕴深厚,韵味无穷。 唐诗正发展到高峰时,唐代社会从其繁荣的顶峰走向动乱衰败。安史之乱历时八年的战争成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分水岭,这一社会大变动,也引起了文学的变化。诗歌中兴象玲珑、骨气端翔的境界韵味逐渐淡化,理想色彩、浪漫情调也逐渐消退。代表这一时期的最伟大的诗人是杜甫。他把强烈深沉的抒情融入叙事手法中以写时事,从题材到写法,都不同于盛唐诗了。这是唐诗发展中的一个转变。 c.此后大历诗人的诗中出现了寂寞情思,夕阳秋风,气骨顿衰。到贞元、元和年间,与政治政改同时,诗歌创作又出现了一个高潮。受杜甫影响,有韩孟诗派。学习乐府民歌,有元白诗派。这些中唐诗人以他们的革新精神和创新勇气,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长庆以后,中兴成梦,士人心态内敛,感情也趋向细腻。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题材多狭窄,写法多苦吟。在诗的退潮中,杜牧、李商隐突起,聚现光芒。特别是李商隐,把诗歌表现心灵深层世界的能力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创造了唐诗最后的辉煌。 3.唐代散文的文体文风革新 唐散文的发展,主要出于政治功利动机。唐初近百年,奏疏章表虽已多有散体,但骈体仍然占主位。天宝后期,李华等提倡古文,明确提出重政教之用的主张,但并未与政治结合。韩柳出,提出文以明道,把文体文风改革与贞元、元和间的政治革新联系在一起,形成巨大声势,散体取代骈体,占据文坛。 “古文运动”的成功,一是文以致用,二是虽言复古而实为创新。吸收了秦汉各家散体文之长,吸收了六朝骈文成就,极大地丰富了散文的艺术表现技巧,把散文的创作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韩、柳之后,散体文的写作走向低潮。 4.新文体的出现与繁荣 a唐传奇的出现与繁荣 传奇小说的出现,从文体内部说,是六朝志怪和杂史杂传演变发展的产物,从基础说,是生活中娱乐的需要。传奇小说异于六朝小说的地方,一是它的作意,即“始有意为小说”。二是它一般有较为完整的情节结构。三是它有较为完整的人物塑造。唐传奇兴盛在中唐,与散文一样,晚唐逐渐衰落。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 b.词的出现与繁荣 词的出现,主要因于娱乐的需要。词随燕乐起,选诗配乐,依调填词,都为了歌唱。它最初来自民间,中唐以后,城市经济发展,词迅速兴起,文人加入作词的行列。晚唐五代,词在西蜀和南唐得到高度繁荣。南唐词人拓大了词的境界,特别是李煜,把它推向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c.变文等 5.唐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a.风貌 b.发展 c.唐诗 d.散文 c.传奇、变文 e.词 唐文学是艺术经验充分积累后的一次大繁荣,又为文学进一步发展开拓出新的领域,为下一次繁荣作了准备。唐文学的最高成就唐诗,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峰,是难以模仿,无法代替的。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永嘉南渡后,南朝文学呈现中国文学发展的主流。隋、唐统一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新文学,经历了隋和初唐一百二十余年的探索过程。 第一节 隋代文学 (1)隋代文学的作者 基本分两部分,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等。 (2)卢思道(532-583)的《从军行》采用以“思妇征夫”为内容的南朝歌行体,写了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名作。与梁陈文人歌行体落笔常在“思妇”一边不同,此诗的重心在“征夫”。以关塞苦寒生活为背景,抒写北地边塞生活的真情实感,多贞刚之气与苍劲骨力,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征。 (3)杨素的《出塞》其二,写出了塞外景象,在平实的叙述中,流动着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真挚而热烈,有一种北歌的慷慨呜咽之音。 (4)北方文人在学习南朝文学的表现手法时,诗风也发生变化。如薛道衡的名作《昔昔盐》,所写乃南朝诗常见的闺怨题材,清辞丽句,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偏于齐梁风格。 (5)在隋文帝时代,北南两种诗风并存,到炀帝时,隋代文学明显地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发展了。如《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诗题出自宫体,情调却类似于南朝民歌,写出了清丽明净的江南风物之美。 (6)终隋一朝,南北文学的合流仅限于诗风的互相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第二节 初唐诗坛 (1)贞观诗坛 主掌贞观诗坛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他们对南北文学不同艺术特色的清醒认识,和“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文学主张,是对文学发展方向的共识。 (2)贞观诗风 贞观诗风的新变,起于对六朝声律辞采的模仿和拾掇。把诗多作为唱和应酬的工具而琢磨表现技巧,多奉和应制之作,尽管在声律辞藻的运用方面日趋精妙,但在风格趣味方面,显出了贵族化的倾向。 (3)上官仪(608~644),贞观初进士及第,高宗朝官至三品,地位很高,名噪一时。如《奉和山夜临秋》,有意摆脱旧习,注意对景物的细致体察,自铸新词以状物色。通过物色的动态变化,写出情思的婉转,构成情隐于内而秀发于外的诗境。笔法精细,秀逸浑成,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推进了,成为人们模仿取法的一种新诗体。 (4)上官体 上官体“绮错婉媚”,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缘情体物,密附婉转而绮错成文。音响清越,韵度飘扬,有天然媚美之致,体现了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 (5)王绩(589~644),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其诗是其冷眼旁观世事时化解心中不平的方式,创造出一种宁静淡泊而又朴厚疏野的诗歌境界。其代表作为《野望》,以平淡自然的话语表现自己的生活情感,写得真切,有一种不施脂粉的朴素美。 (6)初唐四杰 王勃(650~676)、杨炯(650~693)、卢照邻(634?~689)和骆宾王(619~684?)。“四杰”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他们都属于一般士人中确有文才而自负很高的诗人,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其创作活动集中在高宗至武后时期,他们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诗风代表与宫廷诗风不同的一般士人的诗风。其代表作卢照邻有《行路难》,骆宾王有《帝京篇》,王勃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有《从军行》等。 (7)文章四友 与“四杰”同时或稍后的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并称“文章四友”。他们都是由进士科及第而先后受到朝廷重用的士人作家。他们的“台阁体”诗,在内容上与以前的宫廷诗人作品无大差别,但在诗律和诗艺的研练方面却有很大进展,为唐代近体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最有名。 (8)沈、宋 生年晚于李峤和杜审言的宋之问和沈佺期,是武后时期有代表性的台阁诗人。他们在诗律方面精益求精,回忌声病,约句准篇。一联之中轻重悉异,对句与出句平仄相粘。沈宋之称,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宋之问有《度大庾岭》、《渡汉江》等精彩之作,沈佺期有《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之什。 第三节 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1)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的得失 陈子昂(659-700)的诗歌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集中体现在他的38首《感遇》诗中。《感遇》政治色彩很浓,以之恢复风雅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创作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这是其所得。其失在于这种复古易重蹈古诗以比兴手法论理寄慨的构思方式,简单的将抽象思辨附著于感性形象之上,以诗言而理缺乏艺术感染力。 (2)陈子昂诗歌的昂扬情调 在《感遇》诗里,有一部分作品将匡时济世的人生抱负化为慷慨悲歌的情思,具有昂扬壮大的感情气势。如其三十五中的兴寄方式,已突破了古诗美刺比兴的传统局限,直接建安诗人的梗概多气,蕴藏着壮伟情怀,展示出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从“四杰”开始的那种渴望建功立业的昂扬情调,在陈子昂的兴寄之作里更激越,带有壮怀激烈、把剑而起的豪侠之气。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在天地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悲歌中,回荡着目空一切的孤傲之气,形成反差强烈的情感跌宕。在一己的悲哀里,蕴含着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抚剑四顾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 (3)陈子昂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 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是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这一点,他有明确的理论表述。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里,他高度评价了“汉魏风骨”,痛心于“五百年”“兴寄”“风雅”“道弊”。在这里,陈子昂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和兴寄的作品。这样,复归风雅的目的就不只是美刺比兴,而是要追踪多悲凉慷慨之气的建安风骨,寄托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与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诗风划清了界限。其次,他提出了“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辞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瑰丽的文学。陈子昂的创作和理论成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序曲。 第四节 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1)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的诗歌意境美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是乐府诗旧题,但作者已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将画意、诗情与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诗中有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有时空无限的慨叹。明净的诗境中,融入了人生短促的淡淡的忧伤。在诗收束后,仍有一种令人回味不尽的绵邈韵味。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写出了花相似而人不同的意象,一种带有青春伤感的情思贯穿全篇,并通过对红颜美少年和白头翁的对比描写而愈显浓烈,创造出兴象显明而韵味无穷的诗境。张若虚、刘希夷在诗歌意境创造上取得的进展,如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浓烈的情思氛围,空明纯美的诗境,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为兴象玲珑、不可凑泊的盛唐诗的到来作了艺术上的准备。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开元,天宝间,涌现出大批优秀诗人。 开元十五年(727)前后,是盛唐诗风形成的关键时期。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并形成不同的风格群体,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 第一节 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王维的壮诗。 王维(710~761)早年的诗声调高朗,气魄宏大,如《少年行》,《送张判官赴河西》,《从军行》,《送元二使安西》等。其《使至塞上》以英特豪逸之气融贯于出色的景物描写之中,形成雄浑壮阔的诗境。诗中的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征蓬等透露出诗人走马西来天尽头的豪迈气概。 (2)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 王维精通音乐、绘画,在其山水诗中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如《山居秋暝》。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中,感受到万物生生不息的生之乐趣,精神升华到了空明无滞碍的境界,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王维诗中表现出极丰富的层次感,以他画家的眼睛和诗人的情思,写物态天趣,宁静优美而神韵缥缈。 (3)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孟浩然(689~740)虽为隐逸诗人,并非无意仕进。《临洞庭赠张丞相》有一种不甘寂寞的豪逸之气。诗写得境界宏阔,气势壮大,是非同凡响的盛唐之音。孟浩然禀性孤高狷洁。《夏日南亭怀辛大》表明了诗人清高自赏的寂寞心绪,净化了的情思,用提纯的景物表现,有种单纯明净的美。孟的山水诗,更贴近他自己的生活,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饰的特点。如《春晓》似比王维的诗更显淳朴。孟的山水诗,多形成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明秀诗境。如《宿建德江》,如《耶溪泛舟》。如果说王维的山居歌咏长于表现空山中的宁静之美的生活,那么孟浩然的乘舟行吟之作,将自然纯净的山水之美透彻地表现了出来。自然平淡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4)裴迪、储光羲、刘昚虚、张子容、常建等山水田园诗人。 裴迪创作风格受王维影响很深。如《华子岗》,力求把诗写得明净,是比较明显的。储光羲写得较好的诗是表达隐逸情趣的作品。如《钓鱼湾》有一种“格高调逸,趣远情深”的韵味。在风格的自然淡远方面,与孟浩然诗十分接近。刘昚虚和张子容也是诗风与孟浩然相近的诗人。如刘昚虚的《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一种绵长的思友之情,寄寓于水长天阔的遥望之中,诗境澄淡清远。张子容的《泛永嘉江日暮回舟》写江上所见景色,诗境清逸淡雅,与孟诗相似。常建的创作成就最高,与王孟诗风相近。他写归隐生活的山水田园作品,多孤高幽僻的隐逸情调,其灵慧秀雅和空明寂静,与王维诗十分相近。如《题破山寺后禅院》表里澄澈的名秀诗境,不仅使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如《江上琴兴》,写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交融互渗而构成晶莹美妙的诗镜。 (5)隐逸情结与山水情怀对诗境创造的意义。 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大量出现,与隐逸之风的盛行有直接的关系。这一时期的诗人,多有隐居经历,有一种挥之难去的隐逸情节。他们多以归隐入于山林,纵情山水显示人品高洁,山水之美,确有某种净化心灵的作用,使人产生忘情山水而自甘寂寞的高逸情怀。这种山水情怀对于明秀诗境创造十分重要。因惟有甘于寂寞,才能对自然有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觉,才能以一种虚灵的胸襟去体悟山水,由实入虚,一片空明,向外发现了山水的美,向内发现了自己的真性情。王维晚年的归隐,确已达到了“无我”境界。因此,在表现自然山水的宁静之美方面,王维诗的心态更具有典型意义。 王维由于生性好静而且自甘寂寞,他能把独来往的归隐生活写得很美。如《酬张少府》、《辋川集二十首》等诗中欣赏的正是人在寂寞时方能细察到的隐含自然生机的空静之美。在王、孟等人的隐逸心态里,有一种脱情于俗谛桎梏的义蕴;其心无滞碍、天机清妙的精神境界,具有更为丰富的新鲜的思想文化蕴涵。 (6)禅宗思想对诗歌感情格调的影响。 王维很早就归心佛法,受禅宗影响较大。孟浩然、裴迪、储光羲、刘昚虚、常建等人,作诗深受禅风熏染。他们的山水诗创作,从观物方式到感情格调,都带有受禅宗思想影响的文化义蕴,饶有禅意和禅趣。佛禅思想对王、孟等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们坐禅,进入物我冥合的“无我”之境。以禅入定,由定生慧,从而使山水诗的创作独具慧眼,进入意境创造。他们以禅趣为主而契入禅境,禅境常通过诗境来表现。对境观心而道契玄微,动静不二的禅意,渗入到山情水态之中,化作天光云影,空灵自然。王、孟等人多写感悟,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二为一,在对山水清晖的描绘中,折射出清幽的禅趣,形成了偏于表现自然山水宁静之美的清淡之风。禅的最高境界,是王、孟等山水诗创作中追求的艺术极境。他们创造的明秀诗境中,既有澄澹精致的宁静画面,又有绵邈灵动的情趣,清幽禅趣转化为诗的幽远情韵。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作品多带有禅意和禅趣,其中王维诗以其独具特色的宁静之美和空灵境界,奠定了其他人难以企及的正宗地位。 第二节 王昌龄,崔颢和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 王翰及其作品。 王翰,晋阳人。于景云元年(710)登进士第,为人狂傲而放纵,他入仕后生活放荡,因而被贬为道州司马,卒于任上。王狂放不羁的行为心态,在盛唐诗人中具有典型性,与赤裸裸地追求功名相关,怀有及时富贵行乐的思想。他的《古娥眉怨》以放纵为风骨,反映出当时士人特有的极其坦荡的心情和豪健的气格。故其诗多一气流转的壮丽俊爽之语。其代表作《凉州词二首》其一以豪饮旷达写征战,连珠丽辞中蕴含着清刚顿挫之气,极为劲健。 (2)王昌龄及其诗作。 王昌龄,京兆万年人,曾北游河陇边地。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因“不护细行,屡见贬斥”,曾谪岭南,约于天宝初又被贬龙标尉。安史乱时,被亳州刺史杀害。王昌龄是个慕侠尚气,纵酒长歌的性情中人,气概狂放,但深沉,敏锐,有透视历史的厚重感。他作诗既凭情气,也讲究立意构思,作品除豪爽俊丽外,还有绪密思清的特点。如《出塞二首》其一,诗的主调,是末句表现出来的卫国豪情,悲壮浑成,大气磅礴。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意脉细密曲折而情气疏宕俊爽,堪称大手笔。 王昌龄边塞诗中的七绝为后世传颂。如咏边事的七绝联章组诗《从军行七首》,前后章法井然,意脉贯穿,清而刚,婉而健,有气骨,为七绝联章的神品。王昌龄后来的送别诗及写女性的作品也很出色,诗风偏于清逸明丽,但仍有清刚爽朗的基础。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采莲曲》其二等。王昌龄无论写什么题材,表达什么感情,格调或高昂开朗,或清刚悲凉,雄浑跌宕,或爽丽自然,总有一种刚健之美在。 其清刚劲健之美,是基于北方人士的阳刚气质,又带有南国的清虚情韵,是南北诗风交融的产物。 (3)崔颢及其创作。 崔颢,汴洲人,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早年“有俊才,无士行”, “晚节忽变常体”,其标志为《黄鹤楼》。作者以古歌行体入律,前四句豪爽俊利,显出大气磅礴的狂放。继以对仗工整的律联使气势顿蓄,潜气内转,溢为尾联的唱叹。亦古亦律,大巧若拙,气格雄健,清拔隐秀,形成寄情高远的超妙诗境。南游吴越时,崔诗又添了一层清丽空远的韵味。如《长干曲四首》其一等。具有清劲爽丽的特点。 崔诗中“风骨凛然”的作品,是他入河东军幕时的边塞诗。如《雁门胡人歌》,于一贯的豪爽俊丽之外,更多了一些反映狂生本色的阳刚意气。 (4)李颀及其创作。 李颀,嵩阳人,开元二十二年(735)登进士第。及第的《缓歌行》中,对功名富贵的狂想近于天真。他的边塞诗较著名,如《古从军行》,骨气老劲,刚劲有力,蕴含着狂生的郁勃不平之气,透出一种极苍凉的悲怆情怀。李颀信奉道教神仙之说,其作品在雄浑刚健中带有玄幽之气。如《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用众多通神明的幽奇意象,形容胡笳弄的酸楚哀怨,有一股震荡心神的强劲力量。他还创作了颇负盛名的送别诗,传神地写出了盛唐士人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如《别梁锽》、《送陈章甫》等。唐代诗人中,李颀第一位以诗成功地刻画了人物性格。所写人物的狂傲精神,正是诗人自身心态的反映,与诗风的豪爽俊丽和雄健磊落高度吻合。 (5)祖咏极其创作。 祖咏,洛阳人,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仕途失意,曾南游江南,北上薊门。成名作《终南望馀雪》以苍劲之笔,写出了终南山景色的清寒,意尽而止。其代表作《望薊门》写要立功塞上的豪情。调高语壮,气格雄壮,不失为盛唐正声。 第三节 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 高适及其创作。 高适(700-765),字达夫,渤海人,随父居岭南。曾入长安求仕,北上薊门,漫游燕赵。后寓居宋中,贫困落拓。曾任封丘尉。后入河西哥舒翰幕府。安史乱起,从玄宗至蜀,自此官运亨通,后封渤海县侯。他的边塞诗《燕歌行》表达的思想感情极为复杂,作者对将非其人有看法,亦不讳言征战艰苦,但不失奋发激昂的高亢基调。苦难与崇高的对照,更增添了出塞征战的慷慨悲壮。诗虽多用偶对,却不以文采华丽见长,而是纵横顿宕,以沉雄质气和浑厚骨气取胜。高诗将亲临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揉为一体,苍凉悲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是昂扬的。如《送李侍御赴安西》壮志满怀,雄心勃发,写得极粗犷豪放。在《塞下曲》中热烈向往边功的慷慨豪情,使诗显得壮大雄浑、骨气端翔。慷慨激昂中亦时见悲凉,如《武威作二首》其一等。高适一些与边塞相关的绝句,亦有气质沉雄、境界壮阔的特点。如《别董大》、《塞上听笛》等。 (2)岑参及其创作。 岑参(约715-770),祖籍南阳,出生于江陵。幼年丧父,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后弃官从戎,赴龟兹、庭州两次出塞。后为嘉州刺史,卒于成都。他热衷进取功名。其边塞诗充分体现了长于写感觉印象的艺术才能,将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如《走马川行……》中恶劣气候环境,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景。只有盛唐诗人,才能有此开朗胸襟和此种艺术感受。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大气磅礴,奇情逸发,最令人称绝的是“梨花开”的意象。此一感觉印象,不仅体现了不畏严寒的乐观精神,也使边地风光更显神奇壮丽。岑参的优秀作品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题材和内容。艺术上不仅意奇、语奇、还兼有调奇之美。岑参边塞生活的七绝也多佳作,如《逢入京使》,虽只用家常话写眼前景,但情真意切,道出人人胸臆中语,反映了诗人感情及诗风细腻的一面,为客中绝唱。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留存作品最多,向来高岑并称。 (3)王之涣及其创作。 王之涣(688-742),绛州人。少有侠气,拂衣去官,遍游大河南北。王仅存诗六首,两首极为著名。《登鹳雀楼》诗境壮阔雄浑,反映出盛唐士人高远开朗的胸襟。《凉州词二首》其一于壮观中寓苍凉,慷慨雄放而气骨内敛,深情蕴藉,意沉调响。王之涣与高适、王长龄交往唱和,三人齐名。 (4)陶翰及其创作。 陶翰,润州丹阳人,开元十八年(730)登进士第,官至礼部员外郎。诗以五言为主,边塞诗多古意苍劲的悲壮风格。如《出萧关怀古》、《古塞下曲》,写征戍,写不获封赏的感慨,在慷慨悲壮的诗歌风格方面,与高适、岑参的作品相近。    第三章 李 白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乐府诗歌行和绝句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 (1)李白的生平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大约李白五岁时,随家迁居蜀之绵州昌隆县。家富有,早期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少年时代,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大约18岁时,隐居大匡山读书。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隐居与漫游、神仙道教信仰、任侠中度过的。开元十三年,李白东出夔门,东西漫游。后定居安陆,以安陆为中心,干谒漫游十年。大约在开元二十四、五年前后,入长安,求仕未果。后迁居山东任城。天宝元年(742),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最为得意。不久,为权贵谗毁,天宝三年被“赐金放还”。入永王幕。因此获罪,流夜郎,半道遇赦放回。上元三年,病逝于当凃。 (2)李白的思想与人格 李白是功名心很强的人,有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但他寄希望于风云际会,建立盖世功业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道家和道教信仰在李白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给了他一种在理想失败时的极强的自我解脱能力,在内心深处藏着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在李白的人格里,有一种与自然的亲和力,目的是要达到一种不受约束的逍遥的人生境界。李白人格的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这是魏晋开始、人的觉醒发展至颠峰的产物,是盛唐精神的高度升华的产物。 第二节 李白的乐府与歌行 (1)古题乐府的创新与个性特色 李白的乐府诗大量沿用乐府古题,其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借古题写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表达的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寄托。再一方面,则是因旧题乐府蕴含的主题和本事曲名,用古题写已怀。后一方面的乐府诗,因偏重于主观抒情,更能体现李白诗歌创作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色。其妙处常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既可以说它有寄托,也可以说它只是抒情写感慨,想落天外,奇之又奇。如《蜀道难》,如《将进酒》。这一类乐府诗,虽说是拟古,却处处有“我”在,呈现处他人无法摹拟的个性特色。如《行路难》。诗人常根据原题在古辞中的寓意和情感倾向,进行创造性的生发和联想,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奇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磅礴的气势。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进乐府,从而使古题乐府获得了新的生命,把乐府诗创作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 (2)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 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便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这种动感,见诸于字句音节时,常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舒展,在杂言体的乐府中尤为明显。李白的乐府诗创作,实已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的根本转变。 (3)李白歌行的价值 李白歌行的创作成就比乐府高。在歌行作品里,抒情味更浓,诗人以主观情感和意向为轴心展开篇章,飞腾想象,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有时顺流直下,有时大跨度跳跃,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如《玉壶吟》、《梦游天姥吟留别》、《陪侍御叔华登楼歌》等。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不仅感情一气直下,而且还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来显示其回旋振荡的节奏旋律,造成诗的气势,突出诗的力度,呈现出豪迈飘逸的诗歌风貌。李白独特的艺术个性,及其非凡的气魄和生命激情,在他的歌行中全都展露出来,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气伟的阳刚之美。李白“歌诗”是盛唐艺术追求浪漫个性的典型代表。 第三节 李白的绝句 (1)明快的语言表达的无尽情思 a.语言:明快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二十中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 b.情思:无尽。 c.七言绝例:《峨眉山月歌》。 李白的绝句,往往有一种明快的格调,以明白晓畅的语言,表现出无尽的情思韵味。如《独坐敬亭山》、《劳劳亭》、《峨眉山月歌》等。绝句贵在含蓄和自然的天成,李白都做到了,这是绝句的最高境界。 (2)清新俊逸的爽朗风神 a.艺术风格:清新俊逸 。(杜甫《春日忆李白》) b.艺术内蕴:俊逸洒脱、爽朗率真的性格、气质和情韵。 李白的绝句境界清新,而内蕴飘逸潇洒的风神。他的爽朗的性格、自由自适的气质,反映到他的绝句里,就形成了清新俊逸的情思韵味,如《……游洞庭五首》其二、其五。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和送别诗为多,也最出色。他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无论写景言情,都有一气流贯的俊逸风神和爽朗情韵。如《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朝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山中问答》等,都是自然天成之作。那刹那的感觉,那无穷的余味,所表现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3)乐府民歌对李白绝句的影响 艺术渊源: a.乐府歌行 与“律绝”的不同:张祜《何满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李白的绝句,特别是七言绝,带有以古入律、自由发挥的特点,融入了乐府民歌开合随意而以气贯通的表现手法。 b.乐府民歌 ①量 ②艺术手法等。 “五言绝右丞、供奉,七言绝龙标、供奉,妙绝古今,别有天地。” 李白绝句受乐府影响极为明显,在他159首绝句里,拟乐府民歌的作品约占近三分之一。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之作,如《静夜思》、《秋浦歌》其十五等。此外,像《玉阶怨》、《越女词五首》、《巴女词》、《襄阳曲四首》等。这些类于民歌出口成章、纯赖兴会或是灵感的天然句式,在李白的绝句中最多。就作品的自然天成和清新明快而言,李白绝句的成就无人可比。 绝句是李白感情世界的瞬间呈现,其开朗的性格、率真的情感,以及洒脱的气质,全都灵光一闪地反映了出来,脱口即成绝唱。在盛唐诗人中,兼长五七言绝句而并至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第四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1)李白诗歌的主观色彩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绘。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如《上李邕》等。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形成李白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如《鸣皋歌送岑征君》,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作品中情感的表达方式,完全是李白式的。 (2)李白诗歌的想象特色 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他的奇特想象,常有异乎灵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倘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 (3)李白诗歌的意象类型与词语色调 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他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等,李白将它们置于异乎寻常的空间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但是,李白诗里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由清溪,明月,白鹭,竹色,白露等明净景物构成的清丽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蕴含。李白的诗歌的意象,有壮美与优美两大类型。 李白对白色的透明体,有一种本能的喜欢,最感亲切的东西是月亮。在李白的诗里,用得最多的色彩字是“白”。其次是金,青,黄,绿,紫等。他天性开朗,喜欢明丽的色调,不喜欢暗色。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 5、李白的地位和影响 (1)李白是时代的骄子,一出现就震惊了诗坛。他气挟风雷的诗歌创作,及其天才大手笔,当时就征服了众多读者,朝野上下,许为奇才,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在中晚唐诗人眼中,李白,杜甫有着极高的地位。宋以后,杜甫地位极高,然论诗者,皆并称李杜。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有不可更替的不朽地位。 (2)李白对后世的巨大影响。首先是他诗歌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他非凡的自信,独立的人格,凛然风骨,与自然合为冥一的潇洒风神,曾吸引过无数士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李白狂放不受约束的纯真的个性风采,有着巨大魅力。他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有很大的吸引,许多大家都受到他的影响。尽管他以才力写诗,凭气质写诗,他的诗风事实上无法学习,但他的诗却有永远的学习者,李白对其后的中国诗歌史有永远的影响。 第四章 杜 甫 从盛唐到中唐,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杜甫就是衔接这个转变的伟大诗人。 第一节 社会动乱与诗人杜甫 (1)自天宝中期的社会衰败与安史之乱 唐玄宗后期,沉溺于声色佛道,很少过问朝政。朝廷大权先后落到权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手中。政权内部,已呈分崩之势。唐代社会在经历开元盛世的繁荣之后,正在酝酿着大的动乱。终于在天宝十四载(755),爆发了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战火所经之处,州县残破,万里空虚,北半个中国疮痍满目。这场战争给唐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唐王朝由盛而衰。 元结和《箧中集》 元结(719~772),字次山,天宝十三载(754)登进士第。安史乱起,曾奉诏募兵抗拒叛军。诗写生民疾苦,如《舂陵行》、《贼退示官吏》等。元结编《箧中集》,收沈千运等七人诗24首,一变盛唐诗人诗中的理想色彩,而转向写人生悲苦。他主张诗应有规讽寄托,有益政教。他们的诗有思想深度而乏艺术力量。 (2)杜甫坎坷的一生 杜甫(712~770),字子美,京兆杜陵人,生于巩县,祖父杜审言。奉儒守素的家庭文化传统对他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思想有巨大影响。他的青年时代,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过了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30岁时筑室偃师,在那里结婚。33岁时与李白同游梁宋。考试,献赋,干谒,均都落空;十载长安,历尽辛酸。安史乱起,历尽艰辛,奔凤翔被授左拾遗。乾元二年,弃官入蜀,飘泊西南。永泰元年,离成都,于次年居夔州一带。大历五年冬,死于潭州赴岳州途中舟上。 (3)诗歌题材的大转变 安史之乱带来了无数灾难,也给诗歌创作带来了变化。战乱生活题材自然地进入诗歌创作中。盛唐诗人写战乱,还没有转向写底层百姓的苦难。写百姓苦难的,是安史之乱起前后进入创作高潮的诗人们。杜甫,是最早,最全面反映这场大战所造成的大破坏,大灾难的诗人。 (4)杜诗的诗史性质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在于具有史的认识价值。常被提到的重要历史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反映。他的诗,提供了史的事实,可以证史,可以补史之不足。“诗史”性质,主要的在于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更具体也更生动的画面。如《无家别》,如《羌村三首》,《哀王孙》,《哀江头》,《北征》等诗。他有的诗,虽不是直接写时事,只写一己的感慨,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其时社会的某些心理状态。从认识历史的真实面貌来说,这一类诗,也具有诗史的意义。 叙事技巧在杜甫手中达到高度成熟。杜诗的诗史性质,决定了它写作方法上的变化。盛唐创造玲珑兴象以抒情,杜甫用叙事手法写时事。大量使用叙述手法,以五七言古体写时事,即事名篇,把叙事手法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是杜甫的创造。杜诗叙事,既叙事件经过,又用力于细部描写。这些细部描写,或人物或心情,精心刻画,从细微处见出真实,展开画面,把人引入某种氛围,某种境界。如《北征》中细事的描写。正是这些细小的叙事描写,从概括描写走向写具体事件的片断,因写细节而更少概括描写常有的夸张,更多真实感。故事性被冲淡了,而生活色彩则得到极大的加强。如《兵车行》,《羌村三首》,“三吏”,“三别”,《赠卫八处士》等诗无不如此。杜诗叙事,融入强烈的抒情。多数叙事诗,他其实是作为抒情的诗来写的。例如《羌村三首》中的细部描写等。他的一些诗,融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记述的是时事,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画面,而抒发的是一己情怀。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空前的,是诗歌表现方法的一种转变,是杜诗异于盛唐诗的地方。 第二节 杜甫的律诗 (1)拓宽了律诗表现范围和表现手法,以律诗写组诗 杜甫的律诗拓宽了律诗的表现范围和表现手法,在诗歌艺术的成就上更为辉煌。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等,而且写时事。他这部分写时事的律诗,较少叙述而较多抒情与议论,如《秋兴八首》等。为扩大律诗的表现力, 以律诗写组诗。 他以组诗的形式,表现一些较难表现,较宽泛的内容。如《秦州杂诗二十首》。如写于夔州时的《洞房》、《提封》等诗。杜甫以律诗写组诗最为成功的,是七律,如《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特别是《秋兴八首》,可以说是杜甫律诗中的登峰造极之作。以律诗写组诗,极大地扩大了律诗的表现力,这是杜甫在律诗发展史上的贡献。 (2)浑融的境界与出神入化的技巧 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如《登高》。杜甫律诗的最高成就,可以说就是把这种体式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写来若不经意,使人忘其为律诗。如《江村》,如《春夜喜雨》。杜甫律诗的又一成就,在于他炼字炼句上的成功。精用字,刻划细微,而以律诗的表现最为精彩。 第三节 杜诗的艺术风格 (1)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 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例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梦李白二首》、《北征》等等是其例。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2)杜诗萧散自然的风格 杜甫风格是多样的,萧散自然,是又一重要特色。这类诗如《水槛遣心二首》其一等。最有代表性的,是《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三、其五、其七等,《绝句漫兴九首》也是如此。 (3)杜诗风格与杜甫处境心境的关系 杜诗不同风格的形式,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心境似有关系。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或处于战乱之中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这时的诗,往往表现为沉郁顿挫。当他生活较为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成都草堂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 (4)杜诗的地位与影响 (a)集六朝,盛唐诗歌之大成 杜诗是集六朝,盛唐诗歌之大成者。杜甫的集大成,首先是他身上集中了中国文化传统里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质,即仁民爱物,忧国忧民的情怀。就诗歌传统而言,显然受到《诗经》、《离骚》、乐府以及魏晋南北朝诸多诗人的影响,以及充分吸收盛唐诗人创造兴象、创造意境的经验,把它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之中。他主张转益多师,正是这一点,使他成为集大成者。 (b)杜诗对后代诗人的影响。从唐诗的发展看,杜甫是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杜诗是唐诗发展的一个转折。由于杜诗兼备众体而又自铸伟辞,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中唐以后,一些诗人学杜甫的一枝一节,而开拓出新的诗派。宋以后,杜甫的地位更高,他在诗史上的影响,历千年而不衰。杜甫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在思想情操方面。他的系念国家安危,同情生民疾苦,为历代士人所崇仰,在士人人格的形成上,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影响至现代也历久不衰。   第五章 大历诗风 大历诗风,指的是大历至贞元(766--805)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第一节 士人心态的转变与大历诗歌的冷落寂寞情调 1.韦应物部分诗歌的盛唐馀韵与他的清雅闲淡诗风 时代的变化 士人人生的变化 心态的变化 诗风的变化。大历诗风及其变化主要缘于诗人心态及其变化,诗人心态的变化主要缘于诗人生活环境的变化。 韦应物前期受到盛唐文化的熏陶,诗风带有刚健明朗的盛唐余韵,后期他向往隐逸的宁静,有意效法陶渊明,诗歌气貌高古,清雅闲淡。在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转变方面,韦应物的诗风很有代表性。 2.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诗中的冷落寂寞情调 刘长卿 好为五言,以“五言长城”自许,他诗中的冷落寂寞情调,是大历士人心态的典型反映。其最为著名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文字省净优美而意境幽远,弥漫着难以言说的情思:安贫、恬淡、良善、无奈,而有气势,有贫苦生命的坚韧不拨。 “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 、夏候审。十人中,钱起才能全面,其诗各体皆工,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与刘长卿并称“钱刘”。“十才子”齐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集情趣于山水,寄心绪于景物的共同生活态度,以写日常生活、自然风光和羁旅愁思来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的创作倾向和诗风。“十才子” 得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有“集情趣于山水,寄心绪于景物”的共同创作倾向和“冷漠萧瑟”的相类似诗风。 第二节 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 1.大历诗歌的词语色彩 “十才子”和刘长卿、韦应物等大历诗人都程度不同地受到王维、孟浩然、陶渊明诗风的影响,但又有自己的特色:语言色彩方面,是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意象构成方面,大多是通过象征和描述,表现寂寞冷落的情绪。 2.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分析 意象类型有象征性和描述性两种 大历诗歌的特征,一是它的过渡性,以韦应物、顾况、李益诗风为代表;二是它的时代性,这在刘长卿、“十才子”诗中显现得最为明显。 第三节 顾况和李益 他们是大历主流诗风之外的两位独具特色的诗人。 1.顾况诗歌的俗与奇 a.生平,苏州人,曾受道 。b.俗,受江南民歌影响,格调通俗明快,语言如白话。c.奇,常有怪奇的想象、比喻。顾况诗兼有“俗”和“奇”的特点。“俗”的一面影响了元白诗派,“奇”的一面影响了韩孟诗派。 2.李益的边塞诗 a.生平,陇西姑臧人,有十余年军旅生涯。B.李益以边塞诗独树大历诗坛,他善于从大处着眼,大概括,大描写,重在写出情思氛围,带有盛唐诗的一些特色。c.还有一些诗质实明快,广为传诵。其诗曾入画、传唱,甚为流行。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唐诗在大历一度中衰后,又渐兴盛,并于宪宗元和年间达到高潮。 如果说盛唐是个人令人奋进的时代,那么中唐便是一个令人思考探索的时代。中唐人在思考唐王朝的命运时,也在思考、探索文学艺术的问题。中唐诗歌、以改革为出路,掀起了改革高潮,使唐诗大变于中唐。这个时期,名家辈出,流派分立,诗人们着力于新途径的开辟,新技法的探寻以及诗歌理论的阐发,创造出大量的极富有创新意味的各体诗歌,展示了唐诗大变于中唐的蓬勃景观。中唐的韩孟诗派及其诗歌革新主张、韩愈诗歌的意象类型与技巧的创新;白居易和元白诗派;韩愈、柳宗元主导下的散文文体文风革新,是隋唐五代文学中的重点。 本章是隋唐五代文学的重点,分三节介绍韩孟诗派 和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探索和创新,其中第二节又是本章的重点。 第一节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韩孟诗派的形成 韩孟诗派和韩孟诗派的形成、诗歌理论主张、共同审美倾向。贞元八年(792),韩孟有交往,后诗派成员有两次较大聚会:贞元十二年至十六年(796~800)韩愈先后入汴州和徐州牧,孟郊、张籍、李翱来游从。元和元年到六年(806~811),韩愈先任国子博士于长安,后分司东都,诗派成员得以相聚。韩愈、孟郊等诗人通过交往、切磋和唱酬、奖掖而形成共同的审美意识倾向和共同的艺术追求,形成了一个诗歌流派,即韩孟诗派。 2.“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 韩孟诗派的诗歌理论主张是“不平则鸣”说和“笔补造化”说。 不平则鸣的所谓不平,a.主要指人内心的不平衡,强调真情实感的抒发。b.重诗歌的抒情功能。 笔补造化,强调要有创造性的诗思,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 3.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a.评李杜、学李杜的雄奇怪异。b.用雄奇怪异审视、评价、赞许同派诗作。c.其他成员大都有崇尚雄奇怪异的审美倾向。 第二节 韩愈、孟郊、李贺等人诗歌的意象类型与技巧的创新 1.韩愈、孟郊、李贺、卢仝、刘叉等人诗歌及怪奇之美 韩愈简介 韩愈诗歌以雄大气势见长,以奇怪意象著称。“雄奇”二字可以概括韩愈风貌。1韩愈诗歌意象与技巧的创新。(1)意象特征:以雄大气势见长,以怪奇意象著称。意象成因:人生性格取向形成以俗为美、以丑为美、以怪奇为美的审美情趣,并因此而促进意象特征的形成。(2)技巧的创新:用赋的方法作诗,以散文化章法、句法入诗,融叙述议论为一体,铺张罗列,浓彩涂抹,穷形尽相,力尽而后止。 孟郊诗歌向幽僻冷涩一路发展,创作上以苦呤著称。孟郊诗歌意象与技巧的创新:(1)意象特征:怪奇而充满幽僻、清冷和苦涩。意象成因:一生冷落不遇的经历限制了他的视野,才力也不及韩愈雄大。(2)技巧的创新:苦呤,注重造语炼字,追求构思的奇特超常。 李贺之诗则呈现出凄艳诡激的特色。李贺诗歌意象与技巧的创新。(1)意象特征:凄艳诡激。意象成因: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决定了独特的审美意象取向,进而决定了诗歌意象的取舍。(2)技巧的创新:对主体心灵的全力开掘和虚幻意象的巧妙营造。 本节还介绍了他们诗歌创作的技法以及采用这种技法的原因。 第三节 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风貌 刘、柳的政治遭遇与心理激奋 刘禹锡、柳宗元诗歌内容与风貌。对它们之间的相似处和不同处进行比较 刘诗的雄直劲健和民歌情调 冷峭简淡淡泊纡徐的柳诗及其他。 韩孟诗派:亦称奇险诗派,即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歌流派,重要诗人还有李贺、卢仝、刘叉、贾岛、马异等。奇险怪异,是韩孟诗派的审美倾向和艺术追求,并因此形成了共同诗风。“不平则鸣”说和“笔补造化”说是韩孟诗派的理论主张。锐意创新是韩孟诗派的艺术价值取向。 不平则鸣:韩孟诗派的诗歌革新理论主张,意指人的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语出自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 笔补造化:韩孟诗派的诗歌革新理论主张,意谓文学创作既要创造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语出自李贺《高轩过》:“笔补造化天无功。” 郊寒岛瘦:韩孟诗派中的孟郊、贾岛之诗,清峭瘦硬,好为苦呤,故有此称。语出自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也作“岛瘦郊寒”。 孟诗韩笔:言孟郊以诗见长,韩愈以文(笔)著称。唐·赵璘《因话录》卷三:“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韩公文至高,孟长于五言,时号孟诗韩笔。” 。 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学习这一章,一要了解中国诗歌重写实、尚通俗的传统,以及他在中唐形成了一个创作高潮的原因,和在这一高潮中形成的元白通俗诗歌流派。二要掌握白居易的诗歌革新理论,掌握白居易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以及它们与白居易诗歌理论的关系。三要在上述基础上,深入体会大变于中唐的元白诗派与韩孟诗派的不同处和相同处。 这一章,在一些有相当影响的文学史教材中称之为“新乐府运动”。所谓“新乐府运动”,也可称为新乐府诗歌创作高潮。“重写实、尚通俗”的传统被人称为现实主义传统。 第一节 唐代中期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与诗歌创作 杜甫写实倾向的传承与时代风尚及民歌的影响 中唐诗歌重写实、尚通俗思潮的形成过程及原因。a、中唐诗歌重写实、尚通俗思潮的历史渊源:其远源可以追溯到三百篇中的“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其近源则有安史之乱以来一批具有写实倾向的诗人创作,尤其是伟大诗人杜甫的创作。b、贞元、元和年间张、王、元、白等诗人对杜甫等诗人写实传统的自觉承传。c、张、王、元、白等诗人积极融入包括向民歌学习在内的时尚活动,促进了尚通俗审美情调的群体化。 张籍、王建的通俗化诗风与写实表现 张王乐府。中唐诗人张籍、王建,以创作乐府诗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张籍、王建虽都以写实见长,但王建诗往往更含蓄、更隐曲一些。 3.元稹的诗歌创作 在中唐重写实、尚通俗的诗人中,起着桴鼓相应作用的是元稹和白居易。元稹、白居易既有创作,又有理论,文学观点也完全一致,都自觉而明确地继承杜甫写实传统。所以文学史上有“元白”之称。在诗歌成就方面,元稹低于白居易。元稹和白居易都以作新乐府知名,可他铺陈缕述,一题数意,结构松散而词旨晦涩,很少在情节结构上做精心安排,不象白居易那样一题一意,抒情恳切,叙事条畅,说理明白。元、白等诗人们自觉地承传重写实、尚通俗传统与他们注重向时尚学习的关系。重写实、尚通俗的思潮与元白诗派之关系。张籍、王建乐府诗创作以及他们乐府诗的相似和不同。元稹乐府诗创作以及古题乐府与新题乐府之比较。 第二节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其讽谕诗 1.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白居易(772--846),一生以元和十年(815)贬江州司马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人生主要以兼善天下为指导,其诗作以讽谕为多;后期人生主要以独善其身为指导,其诗作以闲适为主。 白居易生平与诗歌创作的关系十分密切。他的人生指导思想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与元九书》云:“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所以他前期多讽谕诗,后期多闲适诗。“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白居易诗歌理论的核心是补察时政,救济时弊,为君为民而作,这是中唐诗人普通持有的革新观念。白居易用讽谕诗直刺权贵,讽谕诗中,《新乐府》五十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乐府》创作的得与失,反映诗人对这种新诗体和新风格的探索精神。 白居易的诗歌革新理论。白居易的诗歌革新理论,主要的内容见于《策林》、《新乐府序》、《与元九书》中。作于元和后的《策林》,表现出白居易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谕的倾向。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伪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写得真实可信,浅显易懂,还要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被贬江州后,他在著名的《与元九书》中提出重写实尚通俗的目的:补察时政。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而作,首要的是为君而作。这是中唐诗人改革的实质,白居易的理论核心也在此。 2.讽谕诗与《新乐府》创作的得与失 白居易的讽谕诗由《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呤》十首和讽谕时事的五言古体若干首组成,共有一百七十余篇,大都作于贬谪之前。在写实和尚俗这一点上,和张、王等人一脉相通,在反映现实的广度和尖锐性上,有进一步的发展。讽谕时事的五言古体展示了讽谕诗的两个基本倾向,即对下层民众苦难生活的深刻反映,对上层达官贵人腐化生活和欺压人民之恶行的尖锐揭露。《秦中呤》组诗“一呤悲一事”,集中暴露了官场的腐败,权贵们的骄横奢侈及其对劳苦人民的多重欺压。《新乐府》中写得好的,是反映民生疾苦和下层情事、揭露弊政和权贵丑恶的那些篇章。它是一篇专咏一事,篇题即所咏之事,篇下小序即该篇主旨。形式灵活,富有民歌咏叹情调,语言通俗易懂。描绘人物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它的创作之失:一是为了照顾创作目的而不惜丧失艺术性,没有做到内容与艺术的和谐协调。二是某些篇章写得枯燥乏味,不耐咀嚼,是议论和说教的堆砌。三是语言失之于直露无隐或者反复陈说,不够精炼含蓄。 第三节 《长恨歌》、《琵琶行》与元白唱和诗 1.《长恨歌》、《琵琶行》的主题及艺术成就 《琵琶行》、《长恨歌》是白居易归入“感伤”类的名篇,也是白居易叙事抒情诗的杰作,在中国古代叙事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在艺术上的成就表现为抒情因素的强化,语言明白晓畅而又精纯确当。在运用想象、虚构、比喻等手法上也独占胜场,在意境的深远、声情的浏亮、色彩的鲜明、内容的丰富上都远过前人。从诗的巨大艺术魅力看,《长恨歌》在于“长恨”命题的意义,《琵琶行》在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慨。从诗的表现手法看,两诗都善于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感情,不过《琵琶行》主要是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来展示其性格、心理。其中对琵琶乐声的一般描写,更是精彩之至。诗人将乐声、弹奏技艺、隐约旋律中所包蕴的心理内涵融汇在一起,构成整个演奏过程声情变化的完美表现,这不仅是前人作品中罕见的,就是同时代同类题材的名作,也是难以企及的。 2.中唐诗人的交往之风和唱和诗高潮 中唐诗人之间的交往唱和之风,早在贞元年间即已初露端倪。文人交游以诗唱和,或联络感情,或展示才学。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是权德舆及其领导的文人集团。到了元和年间,又出现了比一般唱和更进一步的以长篇律和次韵酬答来唱和的形式。元稹和白居易便是这种形式的创造者。元、白相识之后即有唱和,后来二人分别被贬至通州和江州。虽然相隔遥远,他们相互仍频繁寄诗,酬唱不绝,被称为“通江唱和”。元、白以次韵酬唱为主的短篇长章在元和、长庆年间流传颇广,以至“巴蜀江楚间洎长安里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元稹《白氏长庆集序》)。元和诗又被称为“元和体”、“元和格”、“长庆体”,它包括上述次韵酬唱的长篇律、元白流连光景、浅切言情的“小碎篇章”。中唐诗人的交往、唱和真正形成高潮,是在元和之后的长庆至开成年间,白居易乃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元白唱和是当时诗人交往、唱和时尚的产物,也是他们相似遭遇中相似心情的表露。 第四节 白居易的闲适诗 1.白居易闲适诗的内容和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和讽谕诗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情调上却不相同。讽谕诗志在“兼善”,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大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适悠然的情调,与社会政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白居易的知足保和,源于它对政治的厌倦和佛老思想的影响,所以他的闲适诗的主要内容便是他的佛事活动和身边的日常琐事。倒是那记游写景之作显示了独特风貌,以审美的眼光和清新的笔调,观照自然,抒写心愫,排遣忧愁,超然物外,表现出“逸韵谐奇趣”的特点。 2.闲适诗对后代的影响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名词解释:1、新乐府: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杜甫是第一个用新题写时事的诗人,中唐白居易、元稹等自觉承传杜甫这一传统,新乐府的特点也就进一步显现出来:一是继承古乐府的形式,自拟新题,缘事而发,写真实事实,写亲身见闻;二是以朴实真切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诗,通俗浅显;三是并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是否为乐府的标准。有新的研究认为,元白乐府写作的目的,就是希望被之管弦,这是有道理的。2、元白。(略)3、元白诗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一批中唐诗人,自觉承传杜甫等诗人重写实、尚通俗的传统,并在元和年间形成了一个诗歌流派,即元白诗派。元白诗派走了一条与韩孟诗派不同的创作道路,但实质都是革新。4、张王乐府。(略)5、元和体。(略)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在唐代,散文的发展变化与诗歌的发展变化不同步。在中唐,由于士人的强烈改革意识,在元和年间掀起了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加者、有创作实绩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散文文体文风改革高潮,使唐代散文大变于中唐。 唐代散文的发展与诗歌的发展不同,我们学习这一章,要以韩柳古文革新理论和散文创作作为重点,思考散文文体革新的来龙去脉。重温涉及先秦散文和南北朝骈文与散文的有关章节,以及隋、初盛唐人为文体文风改革所作的探索。向后思考古文创作的衰落和晚唐小品文的价值,在将来学习宋人诗文革新时,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中唐散文文体文风革新的意义。掌握韩柳古文理论和散文创作,须认真研读他们的代表作品。本章分四节介绍唐代散文文体文风改革。 第一节 政治改革与文体文风改革 1.中唐士人的中兴愿望 唐代文体复古的主张,初盛唐时期即有人提出,但作为一种改革思潮的出现,则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到了中唐,一部分士人面对动荡而危险的社会状态,强烈激发了忧患意识,慨然奋起,思欲变革,以期王朝中兴。第一节介绍文体文风改革的背景。 2.儒学思潮和政治改革 与强烈的中兴愿望相伴而来的是复兴儒学的思潮。所谓复兴儒学,就是从章句之学回到义理的探讨上来,促成了儒学的复兴和致用。韩愈、柳宗元将复兴儒学思潮推向高峰。韩愈复兴儒学以致用的核心思想是“适于时,救其弊”,解救现实危难。在韩愈看来,当时最大的现实危难乃是藩镇割据和佛老蕃滋,而骈文,又是为藩镇和佛老服务的。所以他将藩镇、佛老和骈文归入一个阵营。尊儒学,倡古文,救时弊,是韩愈散文文体文风改革的核心思想。柳宗元也是重新阐发儒家义理、主张通经以致用的重要理论家,与韩愈有所不同的是,他对所谓“儒家道统”没有多大兴趣,也不排斥佛教,他更重视的是不拘空名,从宜救乱的经世儒学。由通经致用到改革现实,是此一时期的一大变局。 由此所触发的文体文风改革 中兴的愿望促成了儒学的复兴,促成了政治改革,也促成了文体文风改革高潮的到来。 第二节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 1.唐代的骈文 唐代散文文体文风改革的对象是骈文,骈文的华美形式往往成了表达思想、反映现实的障碍。不过骈文自身在唐代也在变化。骈文去典浮辞、走向平易流畅的过程,反映出文风正在不知不觉的变化之中。文风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散文领域中要求改革的愿望。 2.从萧颖士、梁肃、柳冕到韩愈、柳宗元的复古理论 改革的愿望,也表现在理论批评上。从盛唐的李华、萧颖士到中唐的独孤及、梁肃,再到柳冕,围绕文体文风的改革进行了反复的理论探讨,他们那些一味强调教化乃至否定一切文学性作品的态度,显然是偏颇的;他们的理论主张缺乏实践性品格,带着空言明道的性质,因而不可能给创作带来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新鲜的生命力;但他们提出的宗经复古、以道领文、充实文章内容而反对浮靡文风等观念,在当时却有积极意义。 3.古文理论的政教目的 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提出了更为明确,更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古文革新理论,他们不仅从理论上解决了古文写什么的问题,而且还基本上解决了古文怎样写、怎样才写得好得问题。概括起来,韩愈的古文理论有如下内容:一,是“文以明道”。学习、宣传古道,就必须学古文。道是目的,文是手段,道是内容,文是形式,因而指出了写什么的问题。二,是“文道结合”。在倡导文以明道的同时,韩愈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提出了解决怎样写的具体措施:(一)是奇句单行,文从字顺;(二)是陈言务去,词必已出;(三)博采前人遗产。三,强调文自树立,不因循,贵在创新。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感情力量,韩愈认为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和韩愈相比,柳宗元的理论不够全面,不系统,加上长期生活在边荒地位,影响要小得多。 杂文学观念对散文发展的深远影响 “杂文学”观念促进古文复兴。所谓“杂文学”是相对纯文学而言的。我们所说的纯文学,指非功利、重抒情的美文;混美文与非美文为一,我们称为杂文学观念。南朝齐梁之际关于文、笔问题的讨论,意在把“文学”从“杂”的境地纯化出来。盛唐以后,文、笔之分的观点又为文笔不分的“文章”观念所取代,“杂文学”观念复归。这种似旧实新的观念,将南朝人想从“文”中排除去的大量应用文体重又收罗起来,施以新的写法,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古文的地位。 第三节 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 1.自初唐起散体文的缓慢发展过程 散体文的创作高峰在中唐,此前,散体文在缓慢发展。在初唐,散体文的表现领域已日趋扩大,到了盛唐,诗人们的书信和抒情小文,既具诗的特色,又不失文之本色,形成了盛唐时期特有的“诗人之文”。天宝中期以后,文章由骈而散的趋势已不可阻挡,散体文已被普遍接受。但是,这时的散体文还不具备与骈体文一争高下的实力,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艺术上的独创性,大都是对先秦两汉文体文风的模仿,语言和表现方法显得陈旧,生气不足而因袭有余。 2.韩柳的开拓 韩柳的散文创作就是建立在此前散体文不断发展变化的基础之上的,并有众多的开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勇于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美学规范。他们在文学观念上否定了六朝的“文笔”之分,把散文引入了杂文学的发展道路;但在创作实践中却颇为重视辞采,语言和技巧,突破了一切文体的界限和陈规旧制,把大部分应用文写成了艺术性很强的文学散文。其二,韩愈将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大大强化了作品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把古文提高到了真正的文学境地。要之,唐代散文到了韩柳这里,可以说是竖起了一道明确的界碑,此前,文多平庸、苍白,较少感染力;至韩柳而面目为之一变,于浑厚坚实中寓有一气贯注的精神气脉和情感力量,展现出异常鲜明的艺术特征。 3.韩愈的论说文、杂文与碑志 韩柳二人先后创作了八百多篇散文,举凡政论、书启、赠序、杂说、传记、祭文、墓志、寓言、游记乃至传奇小说,应有尽有。 4.柳宗元的杂文与山水游记 韩柳散文创作特色和成就之比较。(1)相同方面:议论文说理透辟,叙事文真实典型,抒情文优美动人。语言冼炼生动,结构简洁严密。 (2)不同方面:a、从体裁上看,韩文形式多样,各体皆有,各体都有优秀作品。他的“杂著”或曰“杂文”,应用、议论兼而有之;他的碑志,以不拘格套,别出手眼著称;他的记叙文、抒情文,也是叙、议、抒情相结合。柳文成就突出的有杂文、寓言和山水游记。杂文的特点一是正话反说,二是引物喻类;寓言大都结构短小而极富哲理意味;山水游记成就更为辉煌,常常借山水之类寓人生之悲。柳氏传记文也自具特色。 b、从内容上看,韩文主要是鸣不平,发牢骚,集中揭发时政腐败,特别是批判唐王朝在用人上的不公平、不合理;此外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封建大一统;强调儒家道统,排斥佛、老思想。柳文中的杂文、寓言重在揭露、讽刺朝政腐败,以及因此而形成的社会风气,渗透了作者忧心如焚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记文的重点是写下层人物,反对人民的苦难,歌颂他们出身卑微而品德高尚和才能出众,并以此同上层社会庙堂君子们的昏瞆平庸作对比,直接揭露社会矛盾;山水游记则抒发他贬官荒野后政治上的不平情绪。 c、从艺术成就上看,韩文善于打比喻,“设譬说喻”,借题发挥,揭露一点,反复议论;叙事文则叙事加评点,夹叙夹议。韩文气势充沛,感情饱满,雄奇刚健,自由奔放,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故有“韩如潮”之誉。柳文寓意深刻,现实性强;传记文直叙其事,不涉抒情议论;山水游记绘景壮物,绘声绘色,寓情于景。柳文含阴柔之致,清幽明沏,峻拔峭刻,故有“柳如泉”之赞。 第四节 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骈文的复兴 1.古文的衰落 晚唐散文之变化。韩柳过后,古文领域已没有力能扛鼎的领袖人物,剩下的一些韩门弟子,则片面地发展了韩愈提倡的创新主张,追求奇异怪僻,使得散体文创作的道路越走越窄,逐渐丧失了内在的生命力,古文衰落的大趋势难以逆转了。 2.晚唐小品 在古文走向衰落的过程中,晚唐小品却异军突起,大放异彩。这是韩柳杂说、寓言小品等类文体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也是晚唐日趋尖锐的各种社会矛盾下的产物。晚唐小品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篇幅短小精悍,“随所著立名,而无一定之体。”二是多为刺时之作,有的放矢,批判性强。三是感情炽烈,生气贯注。其代表作家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晚唐小品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受到后人的喜爱和称赞。鲁迅《小品文的危机》中的一段评语可视为定评。 3.李商隐等人的骈文 由于晚唐社会矛盾日趋突出,文人分化更加明显,有的仍热衷于政治,有的置身局外,冷眼旁观,但更多的人则走上消极颓废一途,胸襟既狭,视野复窄,寄情声色之乐,追求形式之美。于是骈文卷土重来,取早已内力不济的古文而代之,整个文坛再度为骈体文风所笼罩。文学史上至此也发生了一次大的回环,呈现出复归式演进的形貌。晚唐令狐楚、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都擅长骈体文,其中李、温、段三人齐名,时号“三十六体”(三人在从兄弟中排行皆第十六,故有此称)。其中,李商隐的骈文最具代表性。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在中国小说发展历史上,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其小说成就标志着我国文言文小说发展已到了成熟阶段。本章的重点就是唐传奇的发展历程和它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与唐传奇同时出现的俗讲和变文,对扩大文学的传播和影响,对文学由雅而俗的渐变过程,对新的文学形式的产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第一节介绍唐传奇的发展过程。唐传奇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初盛唐的发展期,中唐的兴盛期和晚唐的衰退期三个阶段。唐传奇代表作品几乎都产生在中唐,其中以爱情小说和借寓言、梦幻以讽刺社会的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唐传奇的艺术成就,是与传录异事、粗陈梗概而无甚作意的六朝小说相比较而显现出来的,尽设幻语的传奇从现实发展到创作,是传奇作者更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注重小说的愉悦性情的功用的反映,由此形成“作意好奇”、“始有意为小说”的特点。第二节介绍俗讲和变文的得名、内容和变文的形式特点,以及它们对后世说唱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唐传奇 1.由发轫到高潮再到低潮的发展过程 a、唐传奇:所谓“传奇”,在唐代就是传写奇事,搜奇记逸。唐人大多以记、传名篇作小说,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所以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以“传奇”作为小说之名,其始也有两种说法:一是始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一是始于元稹《莺莺传》。《莺莺传》原名《传奇》,今名是宋人收入《太平广记》时改的。 b、唐传奇的发展历程。初盛唐发展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之间的一个过度阶段。此时作品数量少,艺术表现也不够成熟。中唐兴盛期真正体现了“始有意为小说”的特点,名家名作蔚起,自觉进行艺术虚构。稽考兴盛的原因,一是小说本身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结果,二是得益于蓬勃昌盛的各种文体文学在表现手法上提供的丰富的借鉴,三是中唐特殊社会文化风尚的促进。晚唐衰退时期的传奇,虽然作品数量不少,而且出现了许多专集,但内容单薄,篇幅短小,思想和艺术都失去了前一个时期的光彩。 2.作意与虚构性情节结构、人物描写、修辞 唐传奇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人世间的社会生活,它所涉及的有爱情、历史、政治、豪侠、梦幻、神仙等诸方面,就中以爱情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其次是借寓言、梦幻以讽刺社会的小说的成就。优秀的爱情小说和借寓言、梦幻以讽刺社会的小说的佳作都产生在中唐。陈玄祐的《离魂记》标志着传奇步入兴盛期。它运用浪漫手法写张倩娘为追求自由爱情而离魂还魂的故事,幻设奇妙情节,赞扬婚姻自主,谴责背约负信。对自由爱情的主题作了突出的渲染和描写,对汤显祖《牡丹亭》的构思影响深刻。沈既济的《任氏传》则标志唐传奇进入全盛期。小说情节曲折丰富,对任氏形象的刻画尤为出色,生动地表现了她多情、开朗、机敏、刚烈的个性特征。与六朝那些简单粗陋的狐女故事相比,《任氏传》在使异类人性化、人情化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是唐人自觉创作的成熟之作。元稹的《莺莺传》是第一篇完全不涉及神怪情节、纯粹写人事的男女之情的小说,在唐传奇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不过,小说的封建说教终究是一缺陷。白行简的《李娃传》也是唐代文言小说中的佳作。小说以荥阳生的遭遇为线索形成了三个大的波澜,以对荥阳生浪子回头的过程的细致刻画烘托李娃的形象,极为曲折生动。李朝威的《柳毅传》不只是以篇幅长在唐传奇中著称,它还因描写人物形象赢得时人的欢迎。通过形神兼俱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波澜起伏的情节描写,将灵怪、侠义、爱情三者成功的结合在一起,展现出奇特浪漫的色彩和清新俊逸的风神,堪称不可多得的佳作。蒋防的《霍小玉传》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讽刺世俗社会的代表作品,可推沈既济的《枕中记》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 归纳起来,唐传奇的艺术成就表现在:①结构从粗陈梗概发展成为有头有尾、结构完整的故事;②情节从一般的风趣有致的简述发展到叙事婉转曲折、波澜起伏的优美动人的描写叙述;③语言文字从简率古朴发展到文辞华艳、生动而形象;④内容已从志怪之奇事而发展成为描写人间之奇事,直接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⑤人物形象塑造上,手法多样化,性格典型化,形象描写注意细节和心理刻画,主角已从鬼神变为社会现实中的人。总之,尽设幻语的传奇从记实发展到创作,从记事求实发展到自觉进行虚构,反映传奇作者更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注重小说愉悦性情的功用,由此而形成“作意好奇”、“始有意为小说”的特点。 唐传奇的地位和影响。唐代传奇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小说发展已逐渐趋于成熟。从此,小说正式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特点,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而且出现了专门从事传奇创作的作家,促进了小说在艺术上的丰富和提高。唐传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体式、题材、艺术手法诸方面。 第二节 俗讲与变文 1.俗讲与讲经文 俗讲是僧徒依经文为俗众讲佛家教义、“悦俗邀布施”的一种宗教性说唱活动。俗讲由佛家讲经衍出,讲经文取材为佛经,思想内容多为佛家的无常、无我、苦空、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修执戒定慧,以求涅盘解脱等教义。 2.转变与变文 变文简称“变”,乃转变的底本。所谓转变,就是唐五代时于讲俗同时在民间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变文最先出现于佛寺,由俗讲僧向听众衍述佛经中富有文学意味的神变故事。还有一些职业的民间艺人,讲唱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变文,地点也不限于佛寺。变文于是由宗教的宣传品变为一种通俗的民间艺术。变文采用韵散相间、有说有唱的形式,有的还配合着图画,可以说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艺术。现存的敦煌变文,以题材分大体有四类:一是讲唱佛经故事的宗教性变文,二是讲唱历史故事的历史性变文,三是民间传说为题材的传说性变文,四是取材于当时当地重大事件与人物的变文。 第十章 晚唐诗歌 晚唐是唐诗式微时期,一般诗人的作品创造性不大,题材、境界较为狭小。但李商隐在中唐已经开始上升的爱情与绮艳题材、在向心灵世界深入等方面,把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唐诗风貌再变于晚唐,卓然成为大家。李商隐及其诗歌创作,也是隋唐五代文学的重点。 本章分五节介绍除李商隐之外的晚唐重要诗人杜牧等人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 1.社会衰败中士人怀古伤今情绪的反映 这一节介绍唐诗中再次出现明显转变的晚唐诗和杜牧、许浑等人的怀古咏史诗。晚唐,是唐帝国由衰走向灭亡的时期,这一时期诗人的心理状态是感伤多于思考,沉迷多于追求,梦幻多于希望。诗歌中笼罩着哀惋伤感的情调,风格也趋于华艳纤巧。这是晚唐诗坛的主流。另一方面,一批关心时事、反映现实的诗人直接继承中唐新乐府传统,以诗歌反映尖锐的社会矛盾,在创作上走着另一条道路。晚唐怀古咏史诗的数量大增,情调也与往时不同。它既没有初盛唐怀古咏史诗的前瞻性,也没有中唐怀古咏史诗常寄托的中兴希望,而是普遍表现出伤悼的情调。晚唐怀古咏史诗人的代表,首推杜牧和李商隐,其次是李浑等人。 2.杜牧的诗歌创作 杜牧怀古咏史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自具特色:善于抒写历史上繁荣昌盛局面然而又有消极的伤悼情绪;也善于借题发挥,表现自己的政治感慨和见识;还善于在写景抒情中注入深沉的历史感慨。《过勤政楼》、《赤壁》、《泊秦淮》,可被视为代表作。杜牧的七绝向来为人们所推崇。在写法上,有的描绘景物,鲜明如画;有的表达深曲,情思蕴藉;有的发议论而伴以情韵。前人评杜牧与李商隐的七绝为李深婉而杜俊爽。 3.许浑等人的创作 许浑之诗虽有“整密”的风格特色,但总的成就不大。 第二节 苦吟诗人 1.贾岛、姚合等苦吟诗人 贾岛、姚合皆以苦吟著称,他们诗歌的题材、内容都比较狭窄,很少反映社会生活,在风格上,二人小有区别:贾诗比姚诗幽冷奇峭。 2.徘徊吟哦的心境与殚精竭虑的态度与方法 第三节 爱情题材与艳丽诗风 1.士人的闰阁情怀与诗歌的爱情题材、艳丽诗风 2.温庭筠、韩渥等诗人 温庭筠、韩渥等人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及其艳丽诗风形成原因。就晚唐爱情诗成就而看,温、韩不能与李商隐相比。倒是温庭筠有些以山水、行旅为题材的诗,写得清丽工细,如《商山早行》,“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第四节 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 陆龟蒙、皮日休、司空图等人的避世隐逸心态与淡泊情思、淡泊境界 皮日休、陆龟蒙二人诗酒唱和,题咏风物,抒写“物外一以散”的淡泊闲适情思。在唐末诗坛别开江湖隐逸一派,故有“皮陆”之称。司空图屡经动乱艰危的磨难,避世思想比较突出,所以他的诗追求在隐逸生活中的平静。 第五节 乱离之感与时世讽谕 1.郑谷 2.韦庄 3.罗隐 第十一章 李商隐 将李商隐开辟为专章作为隋唐五代文学的一个重点介绍,是从诗歌艺术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高度的角度考虑的。爱情是文学中的一个重要题材,但如何把爱情与绮艳题材的诗歌向着心灵世界深入、把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在李商隐的创作实际中解决的。这一贡献,使他成为大家。本章的重点是“朦胧多义与心灵世界的开拓”和李商隐成为大家的原因。 第一节 李商隐生平与诗歌内容 1.李商隐的人生遭遇及其灵心善感的气质 李商隐生活在唐之末世,家道早衰,仕途又受党争的影响,所以,他纵然有回天之志,又自负其才,但人生道路偃蹇多艰。时世、家世、身世,从各方面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的性格与心态。他所禀赋的才情,他的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使他的灵心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 2.李商隐的思想 李商隐儒佛道兼而有之的思想以及其思想的自主与自信。 3.诗歌内容:晚唐时代生活与时代心理的写照 政治诗比重高,思想性强;咏史诗寓意深刻,讽刺尖锐,感慨遥深;咏物诗托物寓慨,表现诗人的境遇命运、人生体验和精神意绪;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情挚意真,深厚缠绵,是最为杰出的抒情诗,表现了美好的理想和情操,表现了人性中纯正、高尚的品格,也曲折地显现了他那个时代政治环境气氛与士人的精神面貌。 李商隐的诗从内容分有政治诗、咏史诗、咏物诗和爱情诗。最为杰出的是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这类抒情诗最能反映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风貌,他以进步的爱情观和女性观出发,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女性,从一种纯情的而不是色情的角度来写爱情、写女性,情挚意真,深厚缠绵。 第二节 朦胧多义与对心灵世界的开拓 1.中唐后期以来的诗歌走向 a、情爱和绮艳题材增长,齐梁声色又渐渐潜回唐代诗苑;b、追求细美幽约;c、重主观、重心灵世界的表现。此三者从不同的侧面表现出来,又有其内在联系。 2.. 诗歌情调的幽美 3.朦胧与亲切可感 朦胧美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美。内容含蓄不露,具有多义性的特点;形式扑朔迷离,虚实相生,有时甚至变幻莫测,诡谲离奇,以诱发人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在艺术手法上,往往运用比兴、象征、隐喻、借喻、曲笔等,创造朦胧的形象或意境。朦胧美须具有内容,不能空洞无物、晦涩难懂。 a、情调幽美及其表达上的特点;b、诗的意象特征是有象征意义而又不能确指,诗的结构有逻辑关系却又不能明确表达,诗歌大量用典而典故的内涵具有浓缩性。因此,诗歌的境界和情思是朦胧的,而在内涵上又往往具有多义性;c李商隐诗歌多义性、朦胧性与心灵世界的深入开拓与表现有密切关系。因而其诗歌在表现上很有独特特征:一是诗的意象组合表现出形形色色的心象若隐若现,一是整个心境的表现既复杂,又纠结,难分难辩。 4. 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及其成因 李商隐无题诗和类无题诗的特点,即境界和情思的朦胧。 第三节 凄艳浑融的风格 1.凄艳浑融风格的分析 李商隐所开创的风格和境界,既有晚唐时代特色和审美倾向的影响,更是他汲取前代艺术经验并加以提高的结果,代表了晚唐,而又高于晚唐,做到了能够与前代某些阶段诗歌和诗人相比较。通过和前代某些阶段诗歌与诗人比较可以看出:可以具体看出李商隐在创作上的取径和成就: 2.李商隐诗与齐、梁诗歌的比较 和齐梁诗比较,看到他重感情领域的表现; 3.李商隐与阮籍的比较 与阮籍比较看到他主情的写法; 4.李商隐与李贺的比较 与李贺比较看到他精心结撰,才思绵密和倾向淡雅的审美倾向; 5.李商隐与杜甫的比较 与杜甫比较可以看到他们在诗歌浑融境界和沉郁之气方面的相似,也看到在情感指向上有向内与向外的不同。 李商隐的诗歌创作,给盛唐和中唐已经有过充分发展的唐诗以重大的推进,使其再次出现高峰:一、对心灵世界作出了前人未曾有过的深入开拓与表现。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艺术表现的领域:非逻辑的跳跃的意象组合;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的创造;把诗境虚化。三、在无题诗、咏史诗、咏物诗三类诗歌的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四、在体裁方面,他的七律、七绝,深婉精丽,充分发挥了这两种诗体在抒写情感、表现心理方面的潜能。 李商隐在诗歌创作上的取径和成就,使他成为唐代最后一位大家。李商隐的诗歌创作,给盛唐和中唐已有过充分发展的唐诗,以重大的推进,使其再次出现高峰。李商隐也成为继李白、杜甫、韩愈之后,再次为诗国开疆辟土的大家。 第十二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本章分三节介绍唐五代词,其中的重点,是晚唐五代词作及其特色。 第一节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1.燕乐的兴起 探索词起源的原因,有社会政治经济的、有文化的,但对词的起源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音乐。具体地说,是短小轻便的杂曲小唱,即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燕乐。这种短小轻便的胡夷俚巷之曲的旋律繁复曲折,变化多端,和某些乐曲相比,更新人耳目, 2.词的起源 在隋唐之际,即有依声填出的词在民间出现。关于词的最一般和最简洁的解释,便是配合燕乐而歌唱的新词体。 3.早期民间词 词起源于民间,首先在民间流传,它的强有力证据便是敦煌曲子词、《云谣集》。敦煌词取材广泛,内容亦多方面,而体制粗备,词风朴素。 4.早期文人词。 到盛中唐,词的文人化程度已初见端倪,晚唐五代,词的艺术趋于成熟。所以,和民间词相比较,中唐文人虽以山水景色和边塞生活为主要题材,但已渐渐透露出女性和闺阁的气质,词在意境上更加词化。 文人词创作在五代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形成了两个中心:西蜀词和南唐词。 第二节 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 1.《花间集》 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介绍的西蜀词被称为文人词。它的代表作家是晚唐词人温庭筠。温庭筠“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词的内容多为妇人的形态、服饰和暗示的心情。作品风貌大多表现为秾艳细腻,绵密隐约,被“花间词人”尊推为鼻祖。《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它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标志着在文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的进一步确立,以其作为词的集合体与文本范例的性质,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 2.缛采经艳的花间词风 “花间词”产生在文人纵情游乐的生活中,所写的是供歌筵酒席演唱的侧艳之词,自然是缛采轻艳,绮靡温馥。在艺术上当然也是文采繁华,轻柔艳丽。韦庄是花间词人中的重要词人,然词风与温庭筠有所不同,文学史上有“温韦”之称。 第三节 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 1.冯延巳、李璟 南唐词人主要是元老冯延巳、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南唐君臣沉溺声色与西蜀相似,但文化修养较高,艺术趣味也相应雅一些。他们认为词的功用是写相思艳情,但抒情功能已大增,被王国维称为“士大夫之词”,影响甚大。冯延已词作数量居五代词人之首,其词虽然仍以相思离别、花柳风情为题材,但着力表现的是人物的心境情绪,给读者造成多方面的启示与联想。他不仅开启了南唐诗风,而且影响到北宋晏殊、欧阳修等词人。 2.李煜 五代词人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煜。他词的题材内容上有前后期之分,但又有一贯的特点,那就是“真”,在词中言真性情。李煜词的真性情的突出表现: 一、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他那种亡国破家的不幸,非常感人; 二、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词篇虽美,却丽质天成,不靠容饰和词藻; 三、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正是由于李煜以其纯真,感受到深刻而又广泛的人世之悲,所以其言情的深广超过其他五代词人。 3.情致缠绵的南唐词风 南唐词在境界和气象方面做出了较大开拓,而风格上却情致缠绵。如冯延巳的《鹊踏枝》、李煜的《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境界开阔而又有深厚缠绵的情致,正是南唐词的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