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
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都是以细胞的繁殖为
前提。
细胞的繁殖就是细胞数目的增加,是通过细胞
的分裂来完成的。
一、有丝分裂
因为分裂过程中有纺锤丝出现,故称为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
核分裂
细胞质分裂
一、有丝分裂
(一)核分裂
1、间 期
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开始的一段时间称为间期。
其特点是细胞核较大,呈球形,具有核膜、核仁明显
,染色质不规则地分散于核液中,细胞质浓。细胞具有旺
盛的代谢活动,进行大量的生物合成,为下一 次分裂做物
质和能量的准备。
( 1)特 点
( 2)分 期 G
1 期(复制前期)
S 期(复 制 期)
G 2 期(复制后期)
1、间期
① G 1期(复制前期)
主要进行RNA和组蛋白的合成,也包括许多酶的合成。
② S期(复制期)
主要是进行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③ G 2期(复制后期)
DNA的合成已终止,但某些合成仍在进行,包括RNA,
微管、蛋白的合成(用于构成微管,形成纺锤体的物质)
2、前期
(一)核分裂
1、间期
① 染色体出现,由染
色质丝通过螺旋化作用,缩
短变粗成为一个个 形态上
可辨认的单位 ②核膜、核
仁消失 ③纺锤丝出现 。
3、中期
染色体排列到赤道面,纺锤丝变得
很清晰。有两种纺锤丝:染色体牵 丝和
连续丝。染色体牵丝:一端与着丝点相
连,一端向极的方向延伸。连续丝:从
一极直接延伸到另一极。严格地讲是着
丝点排在赤道面上,而染色体其余部分
则在在一侧任意的 浮动。
染色体从着丝点分裂成二组子染色体,分别向两极 运动。
此期连续丝逐渐延长,二极之间的距离也随之增大,牵引丝逐
渐缩短,终至消失。
2、前期
(一)核分裂
1、间期
3、中期
4、后期
5、末期
染色体到达两极,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形成两子核。
染色体通过解螺旋作用变为染色质,恢复间期痕状态。子核
的出现标致细胞核分裂的结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显微图 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
(二)细胞质的分裂
一、有丝分裂
(一)核分裂
胞质分裂即在二子核之间形成新细胞壁,把一个母细胞分
隔成两个子细胞。在一般情况下,胞质分裂与核分裂在时间上
是紧接着的。有的核经过多次分裂再进行胞质分裂,为胚乳的
发育过程。有的只有核分裂,而无胞质分裂,如某些低等植物
和被子植物的无节乳管。
胞
质
分
裂
的
过
程
1、成膜体的形成,在核分裂后期,染色体接近两极时,纺
锤体出现形态的变化,在二子核之间连续丝中增加了许多短的
纺锤丝,形成了一 个密集着纺锤丝的桶状区域,称为成膜体。
2、细胞板的形成,由成膜体中许多多糖类物质的小泡(主
要来自高尔基体,也来自内质网)向赤道面聚集融合,释放多
糖类物质(主要是果胶质),构成细胞板。
3、新壁的形成,在形成细胞板时,成膜体由中央位置逐渐
向四周扩展,细胞板也就随着向四周延伸,直至与母细胞的侧
壁相接,完全把母细胞隔成二子细胞,这时的细胞板就是新的
细胞壁的中层,接着由原生质分泌产生大量纤维素而形成初生
壁,有的继而产生次生壁。
(三)有丝分裂的特点和意义
(二)细胞质的分裂
一、有丝分裂
(一)核分裂
特点,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显著的步骤;
有纺锤丝的出现;
有染色体的复制和染色单体的分离。
意义,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因为子细胞
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
植物学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
一、有丝分裂
二、无丝分裂(直接分裂)
1、过程:核首先发生延长,然后在中间缢缩,变细,最后断
裂,分成二子核,子核间形成新壁,形成二新细胞
2、特点:不出现染色体、纺锤丝等,存在遗传的稳定性问题。
因为不能保证遗传物质平均地分配到二子细胞中去。
无丝分裂在植物体中,还是较普遍地存在。如胚乳发
育过程中,植物形成愈伤组织,在正常组织中,为薄
壁组织、表皮、生长点、花药的绒毡层细胞等。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
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都是以细胞的繁殖为
前提。
细胞的繁殖就是细胞数目的增加,是通过细胞
的分裂来完成的。
一、有丝分裂
因为分裂过程中有纺锤丝出现,故称为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
核分裂
细胞质分裂
一、有丝分裂
(一)核分裂
1、间 期
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开始的一段时间称为间期。
其特点是细胞核较大,呈球形,具有核膜、核仁明显
,染色质不规则地分散于核液中,细胞质浓。细胞具有旺
盛的代谢活动,进行大量的生物合成,为下一 次分裂做物
质和能量的准备。
( 1)特 点
( 2)分 期 G
1 期(复制前期)
S 期(复 制 期)
G 2 期(复制后期)
1、间期
① G 1期(复制前期)
主要进行RNA和组蛋白的合成,也包括许多酶的合成。
② S期(复制期)
主要是进行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③ G 2期(复制后期)
DNA的合成已终止,但某些合成仍在进行,包括RNA,
微管、蛋白的合成(用于构成微管,形成纺锤体的物质)
2、前期
(一)核分裂
1、间期
① 染色体出现,由染
色质丝通过螺旋化作用,缩
短变粗成为一个个 形态上
可辨认的单位 ②核膜、核
仁消失 ③纺锤丝出现 。
3、中期
染色体排列到赤道面,纺锤丝变得
很清晰。有两种纺锤丝:染色体牵 丝和
连续丝。染色体牵丝:一端与着丝点相
连,一端向极的方向延伸。连续丝:从
一极直接延伸到另一极。严格地讲是着
丝点排在赤道面上,而染色体其余部分
则在在一侧任意的 浮动。
染色体从着丝点分裂成二组子染色体,分别向两极 运动。
此期连续丝逐渐延长,二极之间的距离也随之增大,牵引丝逐
渐缩短,终至消失。
2、前期
(一)核分裂
1、间期
3、中期
4、后期
5、末期
染色体到达两极,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形成两子核。
染色体通过解螺旋作用变为染色质,恢复间期痕状态。子核
的出现标致细胞核分裂的结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显微图 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
(二)细胞质的分裂
一、有丝分裂
(一)核分裂
胞质分裂即在二子核之间形成新细胞壁,把一个母细胞分
隔成两个子细胞。在一般情况下,胞质分裂与核分裂在时间上
是紧接着的。有的核经过多次分裂再进行胞质分裂,为胚乳的
发育过程。有的只有核分裂,而无胞质分裂,如某些低等植物
和被子植物的无节乳管。
胞
质
分
裂
的
过
程
1、成膜体的形成,在核分裂后期,染色体接近两极时,纺
锤体出现形态的变化,在二子核之间连续丝中增加了许多短的
纺锤丝,形成了一 个密集着纺锤丝的桶状区域,称为成膜体。
2、细胞板的形成,由成膜体中许多多糖类物质的小泡(主
要来自高尔基体,也来自内质网)向赤道面聚集融合,释放多
糖类物质(主要是果胶质),构成细胞板。
3、新壁的形成,在形成细胞板时,成膜体由中央位置逐渐
向四周扩展,细胞板也就随着向四周延伸,直至与母细胞的侧
壁相接,完全把母细胞隔成二子细胞,这时的细胞板就是新的
细胞壁的中层,接着由原生质分泌产生大量纤维素而形成初生
壁,有的继而产生次生壁。
(三)有丝分裂的特点和意义
(二)细胞质的分裂
一、有丝分裂
(一)核分裂
特点,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显著的步骤;
有纺锤丝的出现;
有染色体的复制和染色单体的分离。
意义,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因为子细胞
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
植物学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
一、有丝分裂
二、无丝分裂(直接分裂)
1、过程:核首先发生延长,然后在中间缢缩,变细,最后断
裂,分成二子核,子核间形成新壁,形成二新细胞
2、特点:不出现染色体、纺锤丝等,存在遗传的稳定性问题。
因为不能保证遗传物质平均地分配到二子细胞中去。
无丝分裂在植物体中,还是较普遍地存在。如胚乳发
育过程中,植物形成愈伤组织,在正常组织中,为薄
壁组织、表皮、生长点、花药的绒毡层细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