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四章 常用网络定理
本章介绍几个基本电路定理 除替代定理和特勒根定理外 都以
线性网络为前提条件 掌握这些定理 有助于简化电路的分析工作
4 1 叠加定理
一 叠加定理 的 陈述
线性电路中 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都是电路中各个独立源单独
作用时在该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分量的代数和
例 看一下图示电路 (a)中 U a I1与激励的关系
由弥尔曼定理
=
+
??
=
31
3
3
2
1
1
11
RR
R
UI
R
U
U
s
s
s
a 3
31
1
2
31
31
1
31
3
sss URR
RI
RR
RRU
RR
R
+?+?+
由电阻 1R 支路 VAR
3
31
2
31
3
1
311
1
1
11
sss
as U
RRIRR
RU
RRR
UUI
+++++=
?
我们现在从另一方面分析此电路
Us1单独作用 此时 2SI 开路 3SU 短路 电路图如图 (b)所示
I UR Rs1 1
1 3
' =
+ U
R
R R Ua s
' =
+
3
1 3
1
I s2 单独作用 此时 1SU 短路 3SU 短路 电路图如图 (c)所示
I RR R I s1 3
1 3
2
" = ?
+ (分流公式 注意方向 ) U
R R
R R Ia s
" = ?
+
1 3
1 3
2
2
Us3单独作用 此时 1SU 短路 2SI 开路 电路图如图 (d)所示
3
31
' ' '
1
1
sURRI 3
31
1 ' ' '
sa URR
RU
+?=
显然有 U U U Ua a a a= + +' " "'
I I I I1 1 1 1= ? +' " "' I1"前的负号是由于 I1"的参考方向与 I1相反
这样即可利用叠加定理求 I1 U a
所谓 一个电压源单独作用而其它电压源不作用 就是那些不作用
电压源的电压强制为零 即移走电压源 并把原来接到电压源的两
端短接起来 当电路中存在电流源不作用时 电流源开路 (P. 67画线
的一段文字 )
二 注意点
1) 只适用于线性电路中的 U I (针对于激励 分别作用时 原电路
成为简单电路 的情况 )
2) Us 不作用 →短路之 I s 不作用 →开路之
3) Us I s 既可分别作用 亦可变为分组作用 (分组叠加 )
4) 求 代数和 时 应注意各 U I 分量的正负号
5) 不能对功率直接叠加
如 2 ' ' '1"1 1'12111 )( IIIRIRPR ++== 2 ' ' '112"112 11 IRIRIR ++≠ (!!!)
6) 叠加定理可理解为 线性电路中的响应与各激励成正比 (线性
组合 )
上句话有两层含义
l 单个激励时 响应与激励成正比 符合齐次性
l 多个激励时 总响应等于各激励单独作用时产生的响应的代
数和
如 U k U k I k Ua s s s= + +1 1 2 2 3 3 (P. 70 例 4 5)
例 已知 如图 4 7 所示线性无源网络 N 在外加激励共同作
用下 当 VUs 1= AI s 1= 时 0=oU 当 VUs 10= 0=sI 时 VUo 1=
问 当 0=sU 时 AI s 10= 时 ?=oU
解 此例说明线性电路中的响应与各激励线性组合关系 (齐次性和可
加性 )
3
snnsso UkUkUkUU ++== 2211
则 U k I k Uo s s= +1 2 其中 k k1 2 为常数 依照命题条件有
k k1 2 01+ ==??
? 10k 2
k1 110= ? k2 110=
当 0=sU 时 AI s 10= 时 V1010110101 ?=×+×?=oU
特别地 当只有一个激励 e 时 响应 ker = ── 齐次定理
例 梯形电路 (练习 P. 41 题 2 2)
例如 用齐次定理分析图示梯形电路中各支路电流 (各电阻单位
为 )
解 设 AI 1 5 =′ )( 65 RRUbd +=′ VI 22 5 =′
ARUI bd 1.1
4
4 =
′=′ =′
3I +′
4I AI 1.2
5 =′ VUIRU bdad 2.26
33
=′+′=′
ARUI ad 31.1
2
2 =
′=′ =′
1I +′
2I AI 41.3
3 =′ VUIRU bds 02.33
11
=′+′=′
上述计算表示的是电源电压为 33.02 V时各支路电流 实际电源
电压为 120V 相当于增加至 1203302 363. .= 倍 (k 3.63)
由齐次性定理 各支路电流为上述电流的 k 倍 即
AIkI 38.1241.363.3 11 =×=′=
AIkI 76.4 22 =′= AIkI 62.7 33 =′=
AIkI 99.3 44 =′= AIkI 63.3 55 =′=
含 受控源时 受控源照旧留在电路内 参与每一独立源作用时
的运算
例 电路如图所示 试用叠加定理求电压 U3 (含受控源 )
4
解 按叠加定理 作出图 (b)(c) 注意图中受控源仍保留控制关
系 控制系数均不变 但要注意控制量
图 b AII 14610 2 1 =+=′=′ VIIU 61410410 2 13 ?=×+?=′+′?=′
图 c AI 6.1446 41 ?=×+?=′′ (分流公式 注意方向 )
AI 4.2446 62 =×+=′′′′ ( )"" 1III S +=或
VIIU 6.256.916410 213 =+=′′+′′?=′′
VUUU 6.196.2563 33 =+?=′′′
例 P. 68 例 4 2
作业 P. 88 4 1 4 3 4 4
5
4 2 替代 (置换 )定理
一 定理陈述
在给定的一个线性或非线性电路中 若已知第 k 条支路的 U I
分别为 U k I k 则该支路可以用下列任何一 种元件来替代
1) U s = U k 的电压源
2) I s = I k 的电流源
3) 阻值为 R UIk k
k
= 的电阻元件
替换后 对整个网络不发生影响
电路解的存在和唯一性是替代定理的必要前提
例 P. 71 例 4 6
练习 P. 88 4 5
a
+
U K
-
US=
b
N
a
b
Rk
+
U K
-
N
IK a
b
IS =Ik
N
6
4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等效电源定理 )
一 二端网络及其等效电路
在电路分析中 可以把互连的一组元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当
这个整体只有两个端钮与外部电路相连接时 则不管它的内部结构
如何 称它为 二端网络 又因从一端钮流进的电流必然等于另一端
钮流出的电流 因而也可称为 一端口 (单口 )网络
内部含电源时称为有源二端网络 内部不含电源时称为无源二端
网络 我们常用一个方框图来代替二端网络 如下图 (a) (b)所示
方框中 A代表有源 (Active) P 代表无源 (Passive)
从二端网络一个端钮流出的电流 I 等于从另一端钮流入的电流
I 称为端口电流 二个端钮之间的电压 U 称为端口电压
结论 二端网络对 外电路 的作用可用一个简单的等效电路来代
替
例如
对上图 无论 R 为何值 总有 IU 815?=
线性无源二端网络可用一个线性电阻电路等效 这个电阻称为 端
口的输入电阻 用 Ro代表 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是一个等
A
+
U
-
I
I P
(b) (a)
7
效电源支路 既 可 以 用电压源串联电阻支路来表示 也可用电流源
并联电阻支路表示 这便是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统称为 等效 电
源定理 也叫等效发电机定理
二 戴维南定理
1 . 定理陈述
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 对外电路来说 可以用一个电压源
串联电阻支路来等效 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原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
压 U oc 而电阻等于原来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源为零时输入电阻
Ro
2 . 定理证明 (见 P.7 2 )
设一线性有源二端网络 A与外部电路相连 如下图所示
二端网络端口电压 U 可看成由网络内部电源及网络外部的电流
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即
UUU ′′+′= (1)
其中 U′是网络内部电源 作用 外部电流源为零 (即电流源用开
路代替 )时的端口电压 即有源二端网络 A的开路电压 Uoc(图 c) 即
ocUU =′ (2)
U ′′ 是外部的电流源作用 网络内部电源为零时的端口电压 (图 d)
这时有源网络变为无源网络 端口 ab 间体现的电阻为输入电阻 Ro
电流源 II s = 流 过该电阻 Ro产生的电压降正好是 U ′′ 的负值 即
IRIRU oso ?=?=′′ (3)
(c) (d) (e)
8
由 (1) (2) (3)得 IRUU ooc ?=
这就证明了戴维南定理
这一电压源串联电阻支路称为戴维南等效电路 可以从上述证明
看出 它和它所等效的二端网络具有完全相同的外特性
三 诺顿定理 (与戴维南定理对偶 )
1 . 定理陈述
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 对外电路来说 可用一个电流源并
联电导支路来等效 电流源的电流等于原来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
流 I sc 电导等于原来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为零时其端口处所得
到的等效电导
2 . 证明
原电路 →戴维南电路 (经电源变换 )→诺顿电路
易见 当 0=U 时 I I URsc oc
o
= =
四 Ro的计算方法
1 除源 (即网络内所有电源为零 )的无源网络为简单纯电阻电路
可用电阻串并联或 ?与 Y变换加以化简 进而计算端口 ab 的输入电
阻 Ro
2 先求出 U oc I sc 则 R UIo oc
sc
=
U oc I sc 二者可用以前所学方法
U oc ──令端口 0=I (开路 ) 求 ocUU =
I sc ──令端口 0=U (短路 ) 求 scII = (方向 )
3 对除源的无源网络也可采用 端口激励──响应法
即令网络内所有电源为零 在端口 ab 处施加一电压 UUs ′= 计
算或测量输入端的电流 I′
则 IUR so ′= 或 R UIo
s
= '
9
4 实验测量法 (限于 DC 电路 )
1) 测 U oc I sc (若允许短路时 )→ R UIo oc
sc
=
2) 测 U oc 再测接某一适当负载时的 U L I L 则由
U U R IL oc o L= ? → R U UIo oc L
L
= ?
5 等效变换一步化简的一条有源支路
6 一步法 化为 IRUU ooc ?= 直接写出 oR
例 用戴维南定理求图 b 所 示电路中 的 I 考虑 RL = 214. ? 和
RL = 414. ? 两种情况
法一 用戴维南定理求解
V 3.54)5.12 50605.1(505.150
V 3.54
5.1
1
2
1
5.1
50
2
60
1 =+
?×+=
=
+
+
=
IU
U
aboc
aboc 或
?=+×= 86.05.12 5.12oR (除源 )
ARRUI
Lo
oc 1.18
14.286.0
3.54 =
+=+= 和 I
U
R R A
oc
o L
= + = + =54 3086 414 1086.. . .
可见 求解集中在一条支路且存在多种变化情况时 用戴维南定
理求解较为方便
法二 用诺顿定理求解
AI sc 3.635.150260 =+= Ro的求解同法一 ?= 86.0oR
???
???
?
=×+
=×+
=×+=
A
A
IRR RI sc
Lo
o
9.103.6314.486.0 86.0
1.183.6314.286.0 86.0
法三 电源变换化简成法一 法二情形
10
例 求图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
先求开路电压 图 (a)两个网孔电流分别为
I mA mA1 250 2 0 4 4 2 5= + = =.. . . I 2
VIIUoc 32.7)2.44.058.1(4.08.1 12 ?=×+×?=+?=
再求 Ro 设网络电源为零 如图 (b)
则用电阻串并联公式计算端口 ab 的输入电阻
?=+×+= KRo 93.14.02.0 4.02.08.1
从而有戴维南等效电路为
作业 P. 88 4 6 4 7 4 9 4 10
11
4 4 应用等效电源定理分析含受控源的电路
前面所讲的叠加定理和等效电源定理中的电源均为独立电源 如
果电路中含有受控源如何处理呢 受控源有其独特性质 除源时独
立源为零 而受控源仍保留在电路中 在求等效电阻 Ro时 必须考
虑受控源的作用 而不能简单地以短路或开路来处理
求 Ro 一般采用 端口激励──响应 或求出端口的开路电压和
短路电流法 则 R UIo oc
sc
=
例 电路如图 所示 求其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 先求开路电压 由 KVL III 2446 +=+
AI 5.0= VIUoc 146 =+?=
求输入端电阻 独立源为零 保留受控源 如右图 用端口激励
──响应法
KCL III ?= 1入
KVL IIIU 245 1 ?+= 入
0246 1 =?+ III
以上三式消去 1I 及 I 得
入入入入 IIIIU 82
12
2
145 =××=
?= 8
入I
UR
o 有戴维南等效电路
此外 scI 也可由网孔电流法求
??
?
?=++?
+=?+
III
III
sc
sc
2)54(4
244)46( 消去 I 求出 AI
sc 8
1=
12
?=== 8
8
1
1
sc
oc
o I
UR
本题也可由一步法求解 化为 IRUU ooc += 形式
例 试求图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 法一 先求开路电压 此时 0=I 原电路可化简为图 (b)
U oc 为 4 电阻上电压降
由分压公式 V624844 4 =×++=ocU
接下来求入端等效电阻 Ro
先除源 运用激励─响应法 Ro UI '' 电流源开路 化为图 (c)
U I
U I I
I I I
' ( )
' '
'
= +
= ?
+ =
?
??
??
4 8
4 12
1
2
1 2
消去 I I1 2 有 U I' '= ?6
Ro UI '' 6
法二 一步法 化为 U U R Ioc o= + 形式
经过电源等效变换
??
?
??=
++=
IIIU
IU
12)(4
)84(24
1
1
消去 I1得 U 6 6I
可直接得到戴维南等效电路
R
+
Uoc
-
+
U
-
I
13
例 用戴维南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 I Ld
解 1) 求开路电压 U oc 此时 aI Ld 0
U U R R Ioc s s= + +( )1 2
2) 求 Ro
用外加电压或电流方法 (激励──响应法 ) 除源 如图 (c) 由
KVL
])1[( ) ( 1212 IRRIRIIRU ′+?=′+′?′=′ aa
R UI R Ro = = + ?'' ( )1 21 a
用开路电压比短路电流法求
sc
oc
o I
UR = 如图 (d) 由 KCL
I I U R IR Rsc s s sc= + ++a 2
1 2
I R R I UR Rsc s s= + ++ ?( )( )1 2
1 21 a
R UI R Ro oc
sc
= = + ?1 21( )a
可得戴维南等效电路 如右图所示
I UR R U R R IR R RLd oc
Ld o
s s
Ld
= + = + ++ ? +( )( )1 2
1 21 a
例 求图示有源二端网络的最简单等效电路
RLd
Ro
U OC
a
b
6
2
+
4 V
-
-
5 I 1
+
I1
a
a
b
6
-
5 I
+
2
I
U
b
14
解 先用常规法
1) 求 ocU a b 开路 (如图 a 所示 )
01 =I
05 1 =I 0=ocU
2) 求 oR 除源 (如图 b 所示 )
IIIU =?= 56 ?== 1IURo
用一步法
很显然 II =1
IIIU =?= 56
IRUU ooc +=
?==10
o
oc
R
U
思考题 如下图 (b)电路所示 一端口电路外接电阻 RLd 如 RLd 可
变 问 RLd 等于多大时 它才能从外电路中吸收最大的功率 并求此
时获得的最大功率为多少
这就涉及到 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作业 P. 90 4 12
a
b
6
2
+
4V
-
-
5 I 1
+
I1
U
I
15
4 5 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一个线性含源二端网络所接的负载电阻不同 传递给负载的功率
也不同 在 什么情况下 负载能从二端网络获得最大功率呢 此时
吸收的 最大功率又为多少 我们的结论是
当负载电阻的大小与该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相等时 负载获得最大
功率 这就是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此时 最大功率为 P UR URoc
o
oc
Ld
max = =
2 2
4 4 推导见 P. 81
再回过来看上一节最后的例题 该题的关键在于求出 RLd 两端的
戴维南等效电路
求 RLd 两端等效戴维南电路 先求开路电压 原电路变为下图 (a)
很显然 IIIi 43 =+= 又 Ii 44 == (KVL)
Ai 4= AI 1=
U I Voc = × =3 1 3
求输入端等效电阻 Ro 除源 独立源为零 保留受控源 如图 (b)
有 0=I
?=1oR
RLd == oR 1
RLd 获得最大功率
WRUP
Ld
oc
4
9
14
3
4
22
max =×==
例 图示二端网络外接电阻 LR 若 LR 可变 问 ?=LR 时 LR 可从
二端网络吸收最大功率 并求最大功率 ?max =RLP
解 由定理 先 求 ab 两端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a
b
2A 20
10
20
15V
5V
RL
16
1) 求 ocU 原电路可化为
VUoc 5010102102 =+×+×=
2) 求 oR 除源
?= 20oR ?== 20oL RR
WPRL 25.3120450
2
max =×=
例 电路如图所示 试求当 ?=LR 时 LR 可获得最大功率 并求
此时最大功率 ?max =RLP
解 求戴维南等效电路
1) 求 ocU a b 两端开路
VUoc 242840 =×?=
2) 求 oR 首先除源
?=+= 4.1084.2oR
?== 4.10oL RR
WRUP
o
oc
RL 8.134.104
24
4
22
max =×==
8 2.4
2
2A
a
b
RL
40V
2A 0.75A 0.25A 20
20
10
U oc
2A
10 10 2A +
10V
-
UOC
b
a
1A
10
10
17
例 图示电路 试求当 ?=LR 时 LR 可获得最大功率 并求此时
最大功率 ?max =RLP
解 求戴维南等效电路
1 ) 求 ocU a b 两端开路
IIIUoc 936=
又 AI 136 9 =+=
VUoc 9=
2 )求 oR 首先除源 保留受控源
??
?
?+=
+=
)'(66'
36'
IIIU
IIU
消去 I 有 ?== 6''IURo
?== 6oL RR
WRUP
o
oc
RL 375.38
27
64
9
4
22
max ==×==
也可以利用一步法求戴维南等效电路
??
?
+=+?+=
+=
'699)'(66'
36'
IIIIU
IIU
VUoc 9= ?= 6oR
6
3
I
a
b
RL 9V
- 6I +
a
U’
b
I
I’
3
6 6I
a
U’
b
I
I’
3
6 6I
9V
18
例 图示电路 试求当 ?=LR 时 LR 可获得最大功率 并求此时
最大功率 ?max =RLP
解 利用电源 等效变换求出 LR 两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有 VUoc 20= ?= 2oR
?== 2oL RR
WRUP
o
oc
RL 508
400
24
20
4
22
max ==×==
作业 P. 90 4 13
24V
4 6 12 RL
24V
24V
4V
19
4 6 特勒根定理
适用于集 总 参数电路
一 特勒根定理之一
对于具有 b 条支路 n 个节点的任意集 总 参数网络 其支路电流
为 I k 支路电压为 U k (k 1 2 b) 并且同一支路电压 U k 和电
流 I k 的参考方向关联 则对于满足 KCL 的支路电流 I1 I 2 Ib
满足 KVL 的支路电压 U1 U2 Ub必有
U Ik k
k
b
=
=
∑ 0
1
(* )
即所有支路电压与其支路电流乘积的代数和恒为零
对图 (a)有 U I U I U I U I U I U I U Ik k
k
= + + + ? + =
=
∑ 1 1
1
6
2 2 3 3 4 4 5 5 6 6 0
对图 (b)有 U I U I U I U I U I U I U Ik k
k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6
2 2 3 3 4 4 5 5 6 6 0
(证明见 P. 82)
定理之一的物理意义 电路中的功率总是平衡的
对任何集 总 参数网络 不论是线性的 非线性的 无源的或是有
源的 定常的或时变的 该定理都适用
二 特勒根定理之二
若 N1和 $N1是两个元件组成不同的网络 (P. 83 图 4 26 a b)
但具有相同的有向线图 (图 c) 都具有 b 条支路和 n 个节点 假定 N1
的支路电压为 U k 支路电流为 I k $N1的 支路电压为 $U k 支路电流为
$I k (k 1 2 b) 则必有
U I U Ik k
k
b
k k
k
b$ $
= =
∑ ∑= =
1 1
0 0 或
其中 U k 与 $U k I k 与 $I k 可以是二个拓扑结构完全相同而组成元件
不同的网络中相对应的支路电压 支路电流 也可以是 同一电路两
种不同的工作状态 (此时电压和电流之积无实际意义 却具有功率
20
量纲 )(似功率守恒 )
例 P. 84 例 4 13 (结构相同的不同网络 )
例 图示无源网络 NR 由电阻所组成 对不同的输入直流电压 Us
及不同的 R R1 2值进行了测量 得下列数据
时当时当 ??=?== 8.0?4.1?2282 2121s21 RRVUAIVURR
21 ? 3?9? UAIVUs 求 (用特勒根定理 )
(同一电路两种不同的工 作状态 )
RN 不是简单的二端网络 为双口网络 第十章将作介绍
解 由第一次测量数据有
VIRUARUI 422 122 111
2
2
2 =×=====
由第二次测量数据有
AIVURR 3? 9? 8.0? 4.1? 1s21 ==?=?= 得
$ $$ $.I UR U2 2
2
2
08= VIRU 2.434.1
??? 111 =×==
根据特勒根定理之二
U I U Ik k k k
k
n
k
n $ $
= =
==
∑∑ 0
11
即有
∑∑
==
+++?=+++?
n
k
kkss
n
k
kkss IUIUIIRIUIUIUIIRIU
3
22111
3
22111 ?????????
又 NR 是由线性电阻所组成
U R Ik k k= kkk IRU ??? = 且 R Rk k= $
∑∑∑∑
====
===
n
k
kk
n
k
kkk
n
k
kkk
n
k
kk IUIIRIIRIU
3333
?????
? + + = ? + +U I R I I U I U I R I I U Is s s s$ $ $ $ $ $ $1 1 1 2 2 1 1 1 2 2
代入数据 最后得到 $ .. .U V2 0 960 6 16= =
作业 P. 91 4 18 (练习册上的图有误 )
21
4 7 互易定理
互易定理指出 对于一个 仅含线性电阻 的电路 在单一电源激励
下 激励和响应具有某些互易特性 互易定理有三种形式 下面将
分别介绍其中的两种
第一种形式 电路如图所示 NR 表示一个无独立源 受控源 仅
由线性电阻组成的网络 在 1 1 端口的支路 1接入电压源 Us 在
支路 2将产生电流 I 2 (2 2 短接的短路电流 ) I 2是激励 Us 所产生的
响应 若将 Us 移至 2 2 端 (即支路 2) 而将 1 1 端 (支路 1)短接
如图 (b) 互易定理指出 在这种情况下必有
2 1 II′ (* )
式 (* )说明 在线性电阻网络中 仅由支路 1中激励电压源作用
在另一支路 2 中产生的响应电流 等于把该激励电压源移至支路 2
中后在 1支路中产生的电流
由特勒根定理很容易证明这一结论 P. 86
第二种形式 将上述形式中的电压源改为电流源 I s 短路改为开
路 (开路是一条电流为零的支路 ) 如下图所示 互易定理指出
12 UU ′= (** )
或表示为 00
12
1
21
2
II
U
II
U
???
?
???
?
′
′=
???
?
???
?
2
1
1
2
I
U
I
U
′
′=
满足互易定理的网络称为互易网络 互易定理适用于线性电阻构
成的网络
'
2I
22
运用互易定理时要特别注意电压 电流的方向问题 ( 在以上两种
形式中 特别注意激励支路的参考方向 )
例 图示电路 NR 为电阻网络 已知 当 VUs 101 = 时 AI 21 = AI 12 =
问接入 VUs 52 = 后 (见图 b) 流经 Us1的电流 ? 1 =′I
解 互易 叠加定理 由叠加定理 1I′ 由 Us1和 U s2 共同作用产生
在 U s2 单独作用下产生的电流分量 1I ′′ 由图 c
由互易定理 齐次性定理 1I ′′ = × = × =UU I As
s
2
1
2
5
10 1 05.
Us1作用下电流分量已知 AI 21 =
=′ 1I ?1I AI 5.15.021 =?=′′ (注意电流方向 )
例 图 a 所示电路中 NR 为电阻网络 数据已在图中标明 求图 b
所示电路中 2 电阻两端的电压 1U
解 本题可运用互易定理和诺顿定理 图 b 的 1 1 右边网络可
简化为如图 (c)所示电路 电路中 I sc 和 Ro并联为诺顿等效电路
由互易定理 → AI sc 1= 又由图 (a) (即 b 图除源电路 )可知
Ro = =105 2?
U1由 (c)求出 I I Asc1 2 05= .
得 VU 15.021 =×=
作业 P. 90 4 14 4 15
1U
23
综合练习
例 图 (a)为一电桥电路 设 ?=1001R ?== 20032 RR ?= 4004R
?=10aR ?= 600gR VU S 121 = VUS 2.12 = 求 gR 中的电流
解 1SU 单独作用时如图 (b) 所产生的电流为 1I 2SU 单独作用时
如图 (c) 所产生的电流为 2I 根据叠加定理 图 (a)中 gR 的电流应等
于 1I 与 2I 之和
在图 (b)中 由于 4231 // RRRR = 电桥处于平衡状态 所以 01 =I
在图 (c)中 欲求 2I 根据互易定理 将 2SU 易位得图 (d) 按照图
(d)所示电路求 I ′ 由于 4231 // RRRR = 所以 aR 中无电流 此时 2SU 供
出的电流为
根据互易定理得图 (c)中的 2I 与图 (d)中的 I ′等 所以
mAII 5.02 ?=′=
最后得 gR 中的电流为
24
1SU 2SU
mAIII 5.021 ?=+=
实际方向是从 d 端流向 c 端
例 图中的 N 是无源线性电阻网络 其中 ?=11R ?= 22R ?= 33R
VU S 181 = 当 1SU 作用而 2SU 代之以短路时 测得 VU 91 = VU 42 = 又
当 1SU 2SU 共同作用时 测得 VU 303 ?= 求 2SU 之值 ( 2SU 是直流电压
源 )
解法一 本电路为线性电阻电路 可以运用叠加定理 互易定理
来求解 设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如上图所示
当 1SU 单独作用而 cd 短接时 测得 VU 9)1(1 = VU 4)1(2 = 由此可进
一步求出 1SU 单独作用时其他的电流 电压值
按互易定理 当将 1SU 改接到 cd 两点之间 而 ab 两端代之以短
路线时 则必有 AII cdab 5)1()3( ==
此时其他的电流 电压为
本题给定的另一条件是 当 1SU 2SU 共同作用时 测得 VU 303 ?=
前面已求得 1SU 单独作用时 VU 9)1(3 = 由此可以推知当 2SU 单独作用
时的结果 )2(3U VUUU 39930)1(33)2(3 ?=??=?=
由互易定理己求出 VUUU VUVUU
Scd
Scd
39
1318
)2(
32
)2(
)3(
31
)3(
?==
?===
时当
时当
根据齐性定理 必有
25
1SU 2SU
所以
即所求的 2SU 之值为 54V
解法二
用特勒根定理求解 两次测量中 网络的拓扑图不 变 第一次测量
所得的数据及由此而推导出的数据如下
第二次测量所得的数据及导出的数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