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
otogenic complication
广州医学院附属二医院 耳鼻喉科
翟锦明
定义
由于中耳、乳突的急、慢性化
脓性炎症向周围扩散而引致的多种
颅内外并发症,简称耳源性颅内外
并发症。
病因
并发症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中耳炎类型 胆脂瘤型多见
其次骨疡型 急性者少见
2,致病菌毒力 致病菌毒力强 耐药
3,病人抵抗力 差者易发病
4,局部因素 脓液引流不畅
传播途径:
1.循破坏、缺损骨壁 最常见
2.血行途径
3.经解剖途径或未闭合的骨缝
内耳感染入颅






分类:
颅外并发症:
1,耳后骨膜下脓 (postauricular
subperisteal abscess)
2.颈部贝佐尔德脓肿( Bezold
abscess)
3.迷路炎 (labyrinthitis)
4.周围性面瘫 (facial palsy)
5.岩锥炎 (petrositis)
分类:
颅内并发症
1.硬脑膜外脓肿( extradural abscess)
2.硬脑膜下脓肿 (subdural sbscess)
3.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thrombphlebitis of
sigmoid sinus)
4.化脓性脑膜炎 (suppurative meningitis )
5.脑脓肿 (brain abscess)
6,耳源性脑积水( otogenichydrocephalus)
7.脑疝 (brain hernia)
诊断
病史 有中耳炎流脓病史。慢性者长期
流臭脓突然出现脓液引流不畅。急性发
作者,耳内疼痛, 脓液突然减少或增
多。
耳部检查,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
炎胆脂瘤型或骨疡型的体征。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
炎的体征。
诊断
出现颅内外某种并发症的相应症状。
乳突 X光片或 CT显示中耳乳突有骨
质破坏区。
腰穿 眼底检查 颅脑 CT,MRI对耳
源性颅内并发症的确诊有重要意义。
治疗,
手术治疗
清除病灶 通畅引流
乳突根治术
面神经减压术
脑脓肿穿刺术
抗生素 参照细菌学检查结果
及时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
对症治疗 颅内压高者要脱水降颅压,
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支持疗法 增加身体抵抗力 输
血浆 白蛋白等
类固醇激素
地塞米松 10~20mg/日静滴
可减轻脑水肿
生命体征的观察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
一,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定义,
伴有血栓形成的乙状窦静脉
炎。
感染途径,
中耳乳突化脓性病变 →经骨质破坏
或血行途径 →致乙状窦周围炎或脓
肿 →静脉窦壁受累 →乙状窦血栓性
静脉炎









病理
乙状窦壁感染 →窦壁内膜粗糙 →
血流变慢 →纤维素血小板粘附 → 血栓
形成细菌入侵 →脓血栓 →乙状 窦脓肿
→邻近组织扩散脑膜炎 →小 脑脓肿。
血栓脱落 →远隔脏器的化脓性疾
病及脓毒败血症。
临床表现
全身
脓毒败血症:寒战、高热、
头痛。脑静脉血液回流受阻、
颅内压升高、血栓扩展症状 。
临床表现
局部
1.患侧耳后、枕后及颈部疼痛。
2.患侧颈部可扪及条索状肿块。
实验室检查,WBC↑
血培养可( +)
脑脊液常规( -)
临床表现
Tobey-Ayer(动力试验)阳性。
眼底检查:患侧视乳头可有
水肿、视网膜静脉扩张。
Growe试验 阴性
二,耳源性脑脓肿
定义,
由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并发
脑组织白质内局限性积脓。
以颞叶脓肿多见,其次为
小脑脓肿。
感染途径,
如前所述三种。
骨破坏途径:
鼓室天盖破坏 →颞叶脑脓肿
乙状窦骨质破坏 →小脑脓肿









病理:
脑脓肿形成三阶段:
局限性脑炎期
化脓期
包膜形成期
临床表现
1.起病期 为局限性脑膜炎阶段,恶
寒、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
激症状。历时数天。
2.潜伏期(隐症期)症状多不明显。
但精神状态改变、易燥或抑郁。
可持续 10天至数周不等。
3.显症期 脓肿形成并扩大,颅压增

显症期
中毒性症状:体温不恒定,
面色苍白,消瘦,无力。
颅内高压症状:头痛、喷射
状呕吐、意识障碍、视乳头
水肿、性格与行为改变。
定位症状:
定位症状
颞叶脓肿:
对侧肢体偏瘫
对侧中枢性面瘫
失语症:命名性失语
对侧肢体强直痉挛
同侧瞳孔散大
定位症状
小脑脓肿:
同侧肢张力减弱或消失
中枢性眼震
共济平衡失调
昂百试验:不论睁眼或闭眼均向
患侧倾倒
临床表现
4.终末期 因脑疝形成或脓肿破
裂入脑室 →死亡
三, 迷路炎
分类,
局限性迷路炎
浆液性迷路炎
化脓性迷路炎
(一)局限性迷路炎
定义:
胆脂瘤或慢性骨炎破坏迷路骨壁,
以致局部产生瘘管,使中耳与迷路骨内
膜或外淋巴隙相通。
病理:
膜迷路无炎症,炎症仅限于外半窥
管的骨迷路及其骨内膜。 迷路瘘管,以
外半规管多见,亦可 位于鼓岬。
临床表现
1.眩晕 阵发性或激发性眩晕
自发性眼震,快相向病侧
2.听力减退
3.瘘管试验阳性
4.前庭功能 正常或亢进
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 +激素 镇静

手术治疗
(二)浆液性迷路炎
定义:
中耳炎的细菌性或病毒性
毒素经前庭窗或窝窗入内耳引起
非化脓性炎症。
病理
内耳充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外淋巴隙内有浆液或浆液纤维性
渗出物及淋巴细胞浸润,内耳终
器 无损害。
临床表现
1,眩晕、眼震、恶心、呕吐
2,耳鸣及听力减退
3,可有耳深部痛
4,前庭功能 早期亢进,后减退
5,瘘管试验 阳性
治疗
1,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所致者,
手术;
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所致者,
抗感染,必要时手术。
2,对症治疗
(三)化脓性迷路炎
定义:
化脓菌侵入内耳,引起迷
路弥漫性化脓病变。
内耳终器被破坏,功能全
部丧失,可引起颅内并发症。
病理
先有短暂的浆液性渗出,然后出
现白细胞浸润,纤维蛋白渗出,
整个迷路出现化脓性病变,迷路
蓄脓,伴组织坏死,肉芽生成。
临床表现
1,眩晕 严重、持续性 眼震快相
向健 侧 平衡失调
2,耳聋 听力丧失 高频耳鸣
3,体温 不高 有发热、头痛者须
警惕颅内并发症可能
4,瘘管试验 阴性
5,前庭功能 丧失
治疗
手术
水和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