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联系和发展
教 案目的要求:学习本章要求理解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基本观点;懂得联系的客观普遍性、联系形式的复杂多样性;懂得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把握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结构与功能、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全局与局部等每对范畴的科学含义及其辩证关系;懂得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的含义、特点、普遍性、条件性、多样性及其本质;时间和空间的含义、客观性、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结构与功能、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全局与局部等六对范畴的科学含义;每对范畴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章联系和发展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必须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一要回答世界的本原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二要回答世界存在的状态问题,即世界是“怎么样”地存在着。对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这两个问题做出系统和一致的回答,构成世界观的基本内容。在这两个问题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不进一步解决“怎么样”的问题,对“是什么”的理解就不深刻、不全面,就不能真正做到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世界。哲学史上,由于对第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而对第二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则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第一个问题作了辩证的唯物主义的回答,而对第二个问题作了唯物的辩证法的回答,这就不仅科学地解决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而且正确回答了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的问题,真正做到了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世界,展示出了真实的、全面的世界图景。因此,我们在学习和掌握了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以后,还需要系统地把握作为对“怎么样”问题之科学回答的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内容极其丰富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而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则是它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规律都是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本质的。本章分为四小节,主要学习和探讨以下四个大问题:一是世界的普遍联系;二是世界的运动发展;三是联系和发展的时空形式;四是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第一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整个世界无不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可以说,联系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本节我们主要学习四个问题:一是联系的普遍性与多样性;二是联系的客观性与条件性;三是世界整体性与事物的相对独立性,四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一、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1、联系的涵义什么是联系?联系就是一种关系。但是,并非所有的关系都可以叫做联系。就是说,联系是一种特定的关系。从哲学上讲,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不是事物之间个别的、暂时的现象,而是事物之间普遍的和永恒的现象。可以说,联系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物质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
对联系范畴的上述理解,包含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是一切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就是说,世界上不存在孤立存在的事物。一方面,任何事物、现象和过程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并相互转化的;另一方面,它们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并由此构成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和历史过程。换句话说,从空间上看,既不存在毫不相干、纯粹并列的事物,也不存在其小无内、毫无结构的事物;从时间上看,既不存在前后无关、无中生有的事物,也不存在有因无果、有果无因的事物。设想没有联系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一句话,物质存在于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之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之外不存在物质。猫、田鼠、雄蜂和三色堇(即蝴蝶花)彼此之间就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第二,相互作用是联系的根本内容。联系作为一种关系,并不指一般的关系,而是指那种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在这几种关系中,相互作用具有基本的和根本的性质,因为说到底,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根源于相互作用关系,相互作用导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进而形成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既是相互作用关系的结果,也是相互作用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正因为如此,恩格斯才深刻地指出:事物运动变化的“终极原因”就是物质世界本身,是物质世界所固有的永恒运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不能追溯到比对这个相互作用的认识更远的地方。”就是说,相互作用是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终极原因。否认了这一点,就否认了联系,就要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就要陷入神学目的论和宿命论的泥潭。
第三,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物质的相互作用,物质是相互作用的主体。物质世界中有多种多样的联系。
科学发现,在自然界中有四种基本的联系形式,即电磁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带电体和磁体是电磁相互作用的主体,实物是引力相互作用的主体,强子(即介子和重子)是强相互作用的主体,轻子是弱相互作用的主体。物质主体不同,相互作用的性质和形式也就不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同化与异化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人的社会关系;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人类社会的国际关系;等等。总之,联系是物质的相互作用,物质是相互作用的主体。否认相互作用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联系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和过程联系着;每一事物和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和过程,任何事物和过程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环节或阶段;孤立的、不与其它事物和过程相联系的事物和过程是不存在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由无穷无尽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构成的普遍联系的整体。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在一定的联系之中产生的,在一定的联系中存在和发展的,并在一定的联系中趋于灭亡的。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既作为个体事物而存在,又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而存在。此事物以彼事物为中介而与另一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通过大量的中介和过程统一起来,构成普遍联系的世界整体。任何事物都是世界发展链条上不同的环节,因而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万有引力定律证明了任何两个宏观物体之间都相互吸引,存在着一定的引力。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阐明了物质的各种形态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转化关系。细胞的发现和进化论的创立揭示出生物界内部以及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各种化学元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相对论向人们展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测不准关系则向人们展示了主体与客体之间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科学发现揭示出来的自然界中的大量必然联系,为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原理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和依据。
联系的普遍性已为人类的全部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所证实。在自然界中,从巨大的天体星系到细微的原子核内部的基本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无不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在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和生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每一个因素既受到周围其它因素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其它因素。在人类社会中,各类事物也是普遍联系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虽然有质的区别,但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人类的出现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而且只有在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人类社会才能存在和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无不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工业依赖农业提供粮食、原材料和市场等,农业又依赖工业提供化肥、农药、机器和日用品等。如果某一部门、某一环节发生问题,比例失调,就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别的部门和环节。又例如,生活中住房紧张,有人说,多盖点房子不就解决问题了吗?其实,问题并不这么简单。要建住房,不仅要解决地皮、下水道、天然气、暖气、用电、用水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要解决交通、服务、托儿、饮食、商店等一系列问题。可见,解决住房问题就和许多事情联系着。真可谓“牵一发而全身俱动”。社会越发展,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中普遍联系的程度就越高。当今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程度越来越高,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国际性的经济技术和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对外开放已成为每个国家必须坚持的不可逆转的基本国策。这些都是对普遍联系的最好说明。
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地把人们原来没有认识到的联系揭示出来,有力地证明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现代科学在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传统的学科界限不断被打破,完全不同的学科日益联系起来,这更进一步地揭示和证明了物质相互联系的普遍性。例如,物理化学、化学物理等学科的建立,反映了物理运动形式和化学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生物力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建立,反映了生物运动形式与机械、物理、化学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横断学科的建立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反映了多种学科之间共同的联系和规律;综合学科的建立,例如环境科学的建立,则反映了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经济学、法学、生物学、医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等等。
3、联系的多样性
(1)联系多样性的涵义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多样的。所谓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由于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也是具体的、复杂的和多样的。因此,正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一样,事物、现象和过程的普遍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联系多样性的具体表现大体说来,联系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不仅因物质主体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对事物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A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鱼”三者就是相互联系的。池塘里的水能用来灭城门上的火,这是直接联系;池塘里的鱼离不开池塘里的水,这也是直接联系。但由于灭火用去了大量的池水,最终使池塘中的鱼儿遭殃,鱼儿与城门失火最终发生了关系,这种关系就是间接联系,它是通过池水这个中间环节而发生联系的。(水(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是事物联系最普遍的形式之一。直接联系是指,不通过中间环节作用而发生的联系,即无中介的联系。间接联系是指,经过中间环节的作用而发生的联系,即有中介的联系。例如,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成语中,“火生产力”这些联系中,教育和人才、人才和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联系都是直接联系,前者发展得怎么样,直接影响后者发展的状况。而教育和生产力之间,由于要经过人才和科学技术这两个环节,因而是间接联系。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不大。事实上,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而且越来越大。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教育视为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和战略重点,都提到头等地位来看待。((科学技术((人才((一般说来,直接联系直接影响事物的发展进程,因而是较为重要的联系,其作用比较大,效果往往也比较明显;间接联系由于在时间、空间和层次上间隔较大,其联系过程较为曲折和迂回,因此对事物发展的影响不如直接联系那样显著和及时,它只有先通过中间环节才能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因而是较为次要的联系。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在有些情况下,间接联系也是很重要的。例如,在“教育中间环节即中介是形成联系的重要因素。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直接联系往往是有限的,而与众多事物的间接联系却是无限的,事物本身正是通过有限的直接联系和无限的间接联系才与众多事物联系起来,共存于普遍联系的物质世界之中的。每一个事物都以他事物为中介环节,与别的事物发生间接联系,而每一个事物又都是其他事物之间发生间接联系的中介。因此,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又互为中介,并因此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了统一的普遍联系的物质世界。可见,中介在普遍联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对此,列宁指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僵化。”
B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本质联系是指事物的内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非本质联系是指事物的外在的、偶然的和不稳定的联系。本质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非本质联系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俗话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指瓜种与瓜、豆种与豆之间的本质联系。而一棵瓜秧结几个瓜、一个豆荚结几粒豆,则是非本质联系。科学认识的任务就是要透过事物的非本质联系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从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C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内部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外部联系是指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前者是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即内因,后者是事物发展的外在矛盾即外因。此二者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作用互不相同。对此,我们将在对立统一规律一节中详细讨论,这里暂不详述。
D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必然联系是指事物间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联系,偶然联系是指事物间的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的不确定的联系。苹果熟透了要掉在地上,这是苹果与地球之间的必然联系,但恰好掉在某人的头上,则是与某人之间的偶然联系。必然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支配作用,偶然联系对事物的发展则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二者相互之间既有区别,不可混淆;又有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总之,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而其联系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存在于事物联系形式的多样性之中,而事物联系形式的多样性,又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层次揭示和体现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二、联系的客观性与条件性
1、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客观性的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事物的联系总是客观存在的。就是说,事物之间的联系既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也不是人们随意想象出来的,而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既不能“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也不能“消灭”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只能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在正确反映的基础上整合和利用这些联系。例如,虽然地球和太阳相距1.5亿公里,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由于太阳对地球有巨大的吸引力,地球由于公转对太阳有巨大的排斥力(离心力),二者的共同作用才使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围绕太阳旋转,这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样地,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人才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想跳多高就跳多高,投掷出去的石块才不可能飞离地球,而总是要落在地球上。地球对地面物体的引力作用是客观存在的,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创造。人们只能承认它的存在,而不能否认它的存在。这是正确认识它并进而利用它的基本前提。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空间站的建造使用,就是在深刻认识地球引力作用并定量把握的基础上,对它的有效利用。在这里,地球的引力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任何国家想要成功发射卫星,就必须使它具有第一宇宙速度,即每秒7.9公里的速度,这个速度是由地球的特点和引力作用客观地决定的,它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2)承认联系客观性的重要意义承认并强调联系的客观性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批判唯心主义、反对封建迷信的基本要求。唯物辩证法强调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哲学史上,唯心主义也承认联系,但是它们却否认联系的客观性。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由人的观念和意志决定的;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客观事物的联系是某种客观精神或绝对观念联系的表现。这些观点是完全唯心主义的。其实质就是否认联系的客观性,用主观臆造的联系代替真实的客观的联系,把虚构出来的不存在的联系人为地强加给客观事物。这种唯心主义的观点虽然是根本错误的,但却是生活中封建迷信活动的思想根源和理论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所谓“慧星、地震预示国家兴衰”、“指纹、手相、生辰八字决定人的命运”,欧美国家把13与灾难和不吉利联系起来,我国很多人把8与发财联系起来,把6与顺利联系起来,等等,这些都是主观“创造”事物之间联系的表现,是主观随意性的产物,是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唯心主义表现形式。因此,只有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才能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活动。
其次,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前提和基础。既然联系是客观的,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它们之间的联系,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和客观地研究和把握事物内部的和外部的真实的、固有的联系。也就是说,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这同时也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前提和基础。爱因斯坦说:“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构造能掌握实在,要是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科学的真正任务就是揭示事物和现象之间所固有的联系,把人们通常看来似乎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发现其中的真实联系。技术的真正任务就是利用科学揭示出来的种种真实联系,为人类实现特定的目的而服务。可以说,一部科技发展史,就是一部揭示客观联系并利用客观联系的发展史。可以预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先前不被人们认识的客观联系,将不断地被人们揭示出来并利用起来。科学技术越发达,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认识得就越深刻、越清楚,也就利用得越充分、越合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因此也就越广泛、越普遍。
再次,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也是指导人们合理建立各种联系的客观要求和实践原则。联系是客观的,但是,客观自在的联系和自然存在物的直接的形态并不能满足人所特有的社会性需要,自然事物丰富的潜在属性和关系也不因为对人有用就自动展现或暴露出来。因此,要实现人类的目的,满足人类的需要,人还必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建立各种联系,创造人工自然,以此来满足人所特有的社会性需要。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需要人们去揭示;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它是人类实践活动建立起来的,是实践活动的结果。然而,人为事物的联系又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因为说到底,人不能凭空创造,也不能无中生有。人为事物的联系说到底是自在事物的潜在属性和潜在联系的显化和实现。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变潜在联系为现实联系的能动转化过程。众所周知,没有客观的电磁联系,就不会有无线电通信技术;没有原子核的裂变反应,就不会有原子能发电站;没有光、电、磁、热的自在联系和相互转化,就不会有发电、照明、取暖、录音、录像等技术发明及其综合应用。可见,正是自在事物的固有联系为人为事物的客观联系提供了根据和机制。也正因为这样,客观的联系也对人类实践活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人类的实践活动如果背离客观联系的内在要求,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实践中的“乱砍滥伐”、“掠夺式开发”、“无节制浪费”、“无计划生育”等等,都是无视联系的客观性、任意破坏事物之间正常联系的做法,它破坏了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使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这是违背联系客观性的实践活动的恶果,是人类应当警惕并加以克服的实践活动的负效应。很显然,联系的客观性既是人们赖以利用的客观基础,也是人们必须遵循的实践原则。
2、联系的条件性条件的含义。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是这一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所谓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现象和过程相联系的,并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任何一个具体事物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存在和发展,也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趋于灭亡。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化。这就是联系的条件性。例如,生命现象的产生和维持,就必须具备水、氧气、营养、适当的温度等必要条件,地球上具备了这些必要条件,生物才能够在地球上产生和存在。斯大林说得好:“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也无法理解。离开一定的条件,我们甚至连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搞不清楚。因为,久旱逢甘霖,下雨是有益的;而久涝盼天晴时,下雨就是有害的。进而言之,没有一定的条件,或者条件不充分,也构不成联系。例如战争与石头,如果没有一定的条件,就谈不上什么联系。但是,在人类的战争活动中,当人们需要用石头来修筑工事阻击敌人、掩蔽自己的时候,石头就成为战备的物资;当守卫在山头阵地上的战士弹药耗尽,需要用石头击退敌人的时候,石头就直接地成为战争的武器。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战争和石头就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把握联系的条件性十分重要,离开条件谈联系,就容易陷入诡辩论。
(2)条件的多样性我们说,一切以条件为转移,而条件又是具体的和多样的。有必要条件和非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非充分条件,决定的条件和非决定的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等等。不同的条件对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具体地全面地分析各种不同的条件,是我们弄清问题、解决矛盾的必要前提,对做好一切工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个人有错误,如果不分析他犯错误的条件,包括主观的和客观的,就不可能弄清他犯错误的性质和程度,也就找不到帮助他纠正错误的正确途径和办法。要完成一项任务,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必要条件尚不具备时就匆忙行事的人,只能是一个乱撞乱碰的鲁莽家。
条件的可变性当然,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正如具体的联系是可以改变的一样。从条件的可变性着眼,当不利条件多于有利条件时,不必灰心丧气、畏缩不前;当必要条件尚不具备时,也不要束手等待、消极无为。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即以主观条件去改变客观条件,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设实现预定任务所需的必要条件。当然,这种改变和创设条件的活动并不是任意的。须知,改变条件和创设条件也是有条件的,不了解或不具备改变条件和创设条件的条件,改变和创设的活动就会失败和落空。总之,一切具体的事物和现象都是有条件的,只有“有条件”这一点才是无条件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论同时也就是条件论。
三、世界的整体性与事物的相对独立性
1、世界的整体性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使世界具有整体性。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一般系统论建立起来了。近几十年来,系统论得到了迅速发展,系统科学因此也建立起来了。系统科学深入揭示了事物联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把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和世界整体性的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和深化了。
A系统的含义现代系统科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任何一个事物,不论其范围大小,在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所谓系统,就是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对系统概念的这种理解,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分、单元或部分。
第二,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关系,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构是系统中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总和。
第三,系统的结构使它成为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功能是系统在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或能力。
第四,功能是系统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系统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凡是与系统的组成元素发生相互作用而又不属于系统的事物,均属于系统的环境。
B系统的两大特点系统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整体性。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是其构成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由系统的整体结构决定的新的性质和功能。例如,一架飞机由数以万计的零部件按特定的结构方式组装起来时,就会产生出这些零部件本身所没有而只有飞机整体才具有的整体性质和功能。系统之所以具有其要素所不具有的全新的性质和功能,是因为系统不是组成要素的机械堆积,而是有机地组织起来的,要素之间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产生出某种协同效应,形成了特定的结构,这样就会使系统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统一性和协同性,系统因此以结构为载体表现出整体性的功能。
整体性的功能往往要比分散的要素的功能强得多。例如,正常人一双眼睛的视力就大于两只眼睛的视力之和,两只手协同动作的力量就比两只手分别动作的力量之和大得多。整体性的存在,使得把系统约化为构成要素属性之和的方法失去了合理性。因此,在考察系统时,我们一定首先要把握其整体性。可以说,整体性乃是系统之为系统的根本特点。爱因斯坦就曾注意到这一点,他举例说:“如果人体的某一部分出了毛病,那么,只有很好地了解整个复杂机体的人,才能医好它;在复杂的情况下,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正确地理解病因。”
系统的另一个特点是层次性。系统作为整体又不是绝对的,在一个层次上作为整体,在更高的层次上就成了部分;每一个部分,相对于更低的层次而言,它自身又是一个整体。所以,系统观念内在地包含有层次的观点。
系统的层次性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内在的层次。例如,生物系统就可以分为生态、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器官、组织、细胞、生物大分子等多级层次;国家既可以分为外交部、国防部、公安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事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安全部、国土资源部、信息产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许多不同的部门,也可以分为省、市、县、乡、村等不同层次的行政区;部队可以划分为军、师、旅、团、连、排、班等诸多层次;等等。其二是指,系统之间也有等级。任何一个系统的组成要素本身也往往是一个系统。而系统和它们以外的事物、系统,又通过相互作用组成更大的系统,形成纵横交错具有层次的网络。因此,系统的区分是相对的,在小的范围内是系统,在大的范围内则成为要素;反之,在大的范围内是要素,在小的范围内则成为系统。例如,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基本建设等各个部门,从它们各自的范围看,都是相对独立的系统;如果从国民经济的大范围来看,它们就成为构成国民经济大系统的具体要素。
2、世界的可分性和事物的相对独立性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使世界具有整体性;联系的多样性和主体性又表明,世界具有可分性,具体事物具有相对独立性。联系是物质的联系,物质主体不同,联系的方式、性质和作用才不相同。联系的多样性和主体性意味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意味着世界的可分性。反之,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决定并表现为联系的多样性和主体性。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意味着,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对确定的界限,都彼此有别,互不相同。“你是你,我是我;你不是我,我不是你。”事实上,任何一个事物自身的整体性,恰恰意味着它对其它事物的相对独立性。一个事物转化为其它事物,既证明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也证明着物质世界的可分性。
承认世界的可分性和事物的相对独立性是有重要意义的。一方面,世界的可分性和事物的相对独立性是物质分化和物质形态多样性存在的条件。在物质世界的发展中总会有新东西出现,如果新东西不具有相对独立性,总是与旧事物合二为一、溶为一体,那就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如果这样,整个世界就永远只能是完全相同的混沌一片。如果这样,就没有世界的分化,就不会有千姿百态、丰富多采的物质世界,就无法理解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事物本身的运动和发展。另一方面,世界的可分性和事物的相对独立性又是人们区分事物、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前提。只有承认世界的可分性和事物的相对独立性,我们才能够把事物区别开来,并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和研究。也只有事物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和质的稳定性,具有确定的形态、性质和结构,我们才能对事物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才可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再一方面,世界的可分性和事物的相对独立性也是事物普遍联系和世界整体性本身存在的条件。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存在于联系形式的多样性、事物形态的多样性和事物本身的相对独立性之中,离开联系形式的多样性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也就无所谓联系的普遍性和世界的整体性可言。普遍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多样性之中体现着普遍性;世界的整体性与世界的可分性互为前提和条件。
3、世界的整体性与可分性的关系世界的整体性与世界的可分性是辩证统一的,物质的普遍联系与事物的相对独立性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由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另一方面,任何事物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各个事物都具有自身的整体性和规定性,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对确定的界限。联系的多样性意味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体现着世界的可分性。换句话说,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与物质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证地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也是与世界的整体性和可分性辩证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使得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一方面,物质相互独立,各不相同,“你是你,我是我;你不是我,我不是你。”;另一方面,物质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能变成我,我能变成你。”生态系统内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事实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否认联系的普遍性和世界的整体性,是孤立、片面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否认事物的相对独立性和世界的可分性,则会陷入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就充分体现了世界的整体性和可分性、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对独立内在统一的观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分化和统一的中介是实践,这揭示了世界的整体性和多样性联系中的普遍性。而世界的这种整体性和联系的普遍性,又存在于相互区别、无限多样的物质形态和具体表现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正是用这种观点来研究社会现象和思维规律的。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具体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典范,他既把社会历史作为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的系统整体来研究,又严格区分社会的各个不同领域和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恩格斯在研究思维规律时,将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规定为辩证逻辑的基本原则,而这些原则恰恰体现了思维的整体性与分析性、范畴联系的普遍性与相对独立性的内在统一。毛泽东在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时,也同样坚持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深入分析中国内部和外部各种矛盾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然后综合起来从总体上把握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从中引出其发展的规律性。
4、世界的一体化与多极化发展趋势当今世界,随着人类历史由区域性发展进入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在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社会化的推动下,各个国家、地区、民族的相互联系更成为一个普遍事实,世界的整体性表现得更加明显,使地球成为一个“地球村”。新科技革命使人类交通更为发达和畅通,使信息传播更为快捷和方便。信息高速公路使空间距离大为缩短,世界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巨大进步,给人类的交流带来更大的方便。现在流行的INTERNET即国际互联网,把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网上联系起来,可以打电话、购物、开会、浏览报纸等,网上信息之多、传播之快是惊人的。新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经济的国际化和一体化趋势明显增强。与此同时,这种世界联系的普遍化又带来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多样化开辟了道路。这不仅使得当今世界成为一个开放的整体,而且为每一个民族以至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和消费世界性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成果,从而为振兴民族经济、繁荣民族文化、促进个性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经济的国际化与文化的多元化、人类的一体化与个性的独立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在世界整体的战略高度上考察,看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又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坚定不移地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个人来说,则要坚持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把个人价值的追求融入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四、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懂得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就要自觉地从联系的观点出发,在相互联系中把握事物。具体地说,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在事物的全面联系中完整地把握事物。
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把个别事物从普遍联系中抽取出来,或者把事物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割开来,单独地、分别地加以研究,这是完全必要的;但在研究个别事物或其组成部分时,不能忘记它同周围有关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不能忘记它同整体以及整体中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黑格尔曾经生动地举例说:人的手只有作为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器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手。把手割下来,使之脱离开人体,它就不再是现实的手,而且很快会腐烂。我们考察事物,只有在联系和整体中,才能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仅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认识世界、获得真理的科学方法。在数学史上,把三角形和园联系起来考察,发展出一种崭新的三角理论;在物理学上,把非连续性的粒子性与连续性的波动性联系起来考察,建立起了量子力学;在学科交叉中,把生物有机体知识与环境科学联系起来考察,产生了生态学;把通讯技术与人及动物的反馈活动联系起来考察,产生了控制论。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普遍联系的认识方法为人们提供了开放的视野,为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们充分认识并妥善处理经济、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其协调一致、互动发展。它的最大特点是把当代与后代、当前与长远的发展视为一个整体,既重视当代的发展,也重视未来的发展,并且要求当代的发展不能对后代构成威胁。走持续发展之路,是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走过的浪费资源、污染破坏环境给人类造成严重威胁的弯路中得出的正确选择。目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作出的承诺。在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问题严重存在的条件下,尤其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要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运用了“普遍联系”的观点。
2、要注意联系的特殊性,特别是要善于抓住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和必然联系。
唯物辩证法在考察事物时,当然要具体地研究事物的各种联系,包括事物的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事物的规律性,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我们要真正认识事物,做好工作,就必须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把握其规律性。抓住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和必然联系,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例如,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与社会物质生产条件距离最远,彼此之间被许多中介环节所隔开,它们之间的联系因此只是间接联系。然而,正是这种相隔最遥远、关系最间接的联系却是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如果不揭示宗教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间的联系,就不能发现宗教的秘密,也就找不到解决宗教问题的正确途径。如果在宗教的研究中,撇开它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间的间接的然而却是本质的联系,而拘泥于宗教内部的一些直接的联系,如宗教的教条、仪式和组织状况等等,就会用非本质的联系掩盖本质的联系,从而抓不到问题的实质。
3、必须摈除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在形而上学者看来,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即概念,是孤立的、应当逐个地和分别地加以考察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他们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形而上学者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似瞎子摸象,坐井观天,就难免以偏概全,把事物简单化、表面化,得出不正确的认识。例如,如果把地球孤立起来,离开它同太阳系的联系,就不能认识地球的运行,无法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和潮汐涨落等现象。如果离开微观物理系统,我们就很难对质子、中子、电子等微观客体的属性和规律有确切的理解。因此,我们必须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题,要揭示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联系,并对各种不同的联系作出具体分析,准确把握它们各自的性质、作用和规律。
第二节世界的运动发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同时也是关于永恒发展的科学。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同事物的普遍联系是紧密不可分的。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世界的运动发展,一共讲三个大问题:一是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二是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性,三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1、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这些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相互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既构成联系又导致运动。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并不是纯粹空间性的,而是在时间的进程中进行和实现的。因此,相互作用从结果上看是某种关系的确立,即相互作用构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过程上看则是某种运动的发生,即相互作用导致运动。因此,联系形式与运动形式是同一个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和不同侧面。((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联系既包括事物的内部联系,也包括事物的外部联系。恩格斯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
客观事物的现实联系,总是通过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运动。因此,只有从相互联系出发,才能理解运动、变化和发展,同样,也只有从运动、变化和发展出发,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相互联系。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由此构成的运动,我们只能在认识中把它们分开,在现实中我们是无法将它们分开的。对客观事物来说,联系和运动是密切不可分的。一方面,没有联系就构不成运动。离开了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也就无从考察事物的运动,更谈不上了解运动的实质。相互联系是构成和显示运动的必要条件,单个的、孤立的物体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离开事物的运动,也不能理解事物的联系。离开了运动来考察联系,把联系看作是绝对静止的死水一潭,实际上是否认了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当然也就否认了事物的相互联系。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运动的涵义什么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般过程的哲学范畴。恩格斯说:“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应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这就是说,哲学讲的运动有极大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是“运动一般”,不能把它归结为某种具体的运动形式。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这种理解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恩格斯指出:“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就是说,无物不在运动,无时不在运动。庞大的银河系正在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在广漠无垠的宇宙中疾驰。太阳正带领着太阳系的9大行星、66颗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其中约有七千颗已经正式编号)以及慧星和流星体等围绕银河系中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旋转一周大约需要2.5亿年。我们的地球正在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旋转。一切物体内部的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等都处在不断运动中,已发现的300多种基本粒子,也都以运动的状态存在着,转化着。生物有机体也无时无刻不在同化异化、自我更新。每一个生物体也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整个生物界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至于人类社会的变化,它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以后还要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总之,世界是运动着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着、发展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物质都不可能离开运动而存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在现实中,有些事物的运动变化十分显著,人们容易直接觉察到。唐代诗人李白的《白帝城》诗篇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对景物运动变化的描写。而唐代贺知章的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对人生长变化的描写。可是,有的事物由于变化比较缓慢,人们就不易觉察了,很多人反倒认为它是固定不变的。俗话所说的“稳如泰山”就是如此。事实上,泰山也在运动变化之中。100万年以来,它已经长高了几百米。
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即使有运动和变化,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同时,形而上学还认为,运动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一切运动变化都是由于外力推动的结果。影响并支配了近代前期科学发展的牛顿就认为:“动者恒动,静者恒静”,而要改变这种物质状态,就需要外力的推动。“外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由于顽固地持有形而上学的观点,牛顿在探讨天体运动的原因时不得不求助于“神的第一次推动”,最终陷入了宗教神学的泥潭。恩格斯指出:“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给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关于神的第一次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个时期”,使“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可见,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别的什么地方,而就在物质世界本身,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形而上学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必然有它的物质主体,从简单的机械运动到复杂的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都离不开物质主体。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物理运动的主体是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化学运动的主体是原子、离子、原子团;生物运动的主体是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以及生物种群;社会运动的主体是处于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思维运动的主体是人的大脑,等等。总之,各种运动形式的承担者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任何领域中的任何形式的运动,都以物质为其现实基础。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哲学史上,唯心主义总是想方设法抽掉运动的物质主体,把运动归结为精神的运动。主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看作是自己的思想、表象和感觉等主观意识的运动,认为只有我的感觉在交替变化,只有我的表象在消失和出现,在我之外什么也没有,仅此而已。客观唯心主义者把运动看作是“绝对精神”、“天命”、“理”、“道”之类的所谓客观精神的运动。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认为运动可以离开物质,运动是纯粹精神的活动。
MC2)和质速关系(M=(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不断揭示了物质和运动的具体联系,证实了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质能关系式(E,其中,M0是物体的静止质量,C是光速,M则是物体以V运动时的运动质量)表明,物体的质量是随着运动速度的改变而改变的。比如,当物体低速运动时,质量有微小的增加,如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公转,每公斤质量增加一亿分之五公斤。当物体高速运动时,物体的质量随之而增大,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它的质量就会是静止质量的许多倍。譬如,质量为50千克的宇航员如果乘坐一艘速度为0.999C的宇宙飞船,那么,他的体重将变化为1118千克,即增加到原来体重的22倍以上。同时,我们根据质能关系式还可以看出,每个物体,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原子,都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都蕴含有巨大的能量。原子弹和核电站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制造的,所不同的只是,前者的释放时间十分短暂,而后者的释放时间较长而已。
(2)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唯物辩证法的运动观还认为,同物质的多样性相联系,运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我们应当从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中来把握运动、变化和发展。
机械运动,即物体在空间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这样,机械论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什么是运动,而且必然产生自然界绝对不变的见解。唯物辩证法克服了这种机械的观点,肯定物质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肯定同物质不可分的运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它认为,物质的运动是“一般的变化”,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运动和过程。((形而上学机械论不理解多样性和统一性、特殊性和一般性的对立统一,把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形态归结为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态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根据当时科学达到的水平,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和复杂程度,把无限多样的运动形式划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等五种基本运动形式。在每一种基本运动形式中,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运动形式。例如,机械运动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等;物理运动包括声、光、热、电、磁、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等的运动。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对运动形式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人们对物质运动形式的分类和对物质运动的认识已有很大的发展,但恩格斯所阐述的基本思想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各种运动形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一方面,各种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特定的运动规律。例如,机械运动是物体的机械位移,它是最低级、最简单的运动形式。生命运动的物质基础是核酸和蛋白质,它是自然界中最高级、最复杂的运动形式。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不能把它们混淆起来。因此,既不能把低级运动形式拔高为高级运动形式,也不能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机械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错误,在于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另一方面,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在低级运动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以扬弃的方式保留着低级运动形式。把高级运动形式和低级运动割裂开来,看不到或否认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无法说明无限多样的运动形式之间的统一性。
各种运动形式不仅相互联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仅低级运动形式可以转化为高级运动形式,而且高级运动形式也可以转化为低级运动形式。例如,物体通过磨擦和碰撞可以生热、生电、发光,这是机械运动转化为物理运动;热运动通过热力机,电通过电动机,光通过光压的作用,都可以转化为机械运动。尽管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相互转化,但运动是守恒的。任何运动都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化为乌有,而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充分证明了这个原理的正确性。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反映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也说明了物质运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静止的涵义及其表现形式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唯物辩证法在肯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并不否认物质也具有某种静止的状态和稳定的形式。不过,这只是在运动过程中的静止和稳定,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或一定状态,而不是绝对的静止或绝对的稳定。换言之,静止和稳定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唯物辩证法把静止看作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所谓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从哲学上讲,静止就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它有二种基本情形:其一是指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就是说,从一定的参考系来看,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保持一定的平衡,或者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这种情况的实质是没有发生机械运动,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而可以看作是静止的。如我们学员坐在教室中不动,是相对于地球这个参照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移这种机械运动。但我们仍然随着地球的自转,“坐地日行八万里”;并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随太阳系在银河系中旋转,随银河系在总星系中运动,“巡天遥看一千河”。同时,我们的体内也在不断进行着生命体的新陈代谢,我们的头脑也在跟着教员的讲课而进行思维的运动。其二是指没有发生质变。从事物本身来看,事物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性质,仍然处于不显著的量变阶段而没有变成别的事物,暂时显现为静止状态。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物体也进行着运动和变化,并迟早要失去原有的性质而变成别的事物。所以,在事物保持自己性质的意义下,静止也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和相对的,运动才是绝对的。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就整个物质世界来说,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任何物质都处于永无止境的运动之中,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但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态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每种物质形态都有自己确定的性质、结构和功能,都保持着自己质的规定性,因而都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是,这种稳定并不是绝对的稳定,不是绝对的静止和不变,而是绝对运动之中的稳定。就是说,它只不过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因而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粒子仅能存在10-20秒,比“一瞬间”不知要短促多少亿倍。可是,在这个难以想象的短促时间内,它并没有衰变为其它粒子,这就是它的相对静止的一面。所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们的区别又是相对的,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只是说物质运动具有这两方面的属性,它们在物质运动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绝不能由此得出只重视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止的结论。事实上,在坚持绝对运动的前提下,承认和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并充分认识其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是辩证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矛盾的双方,它们也是对立的统一。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就是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在绝对运动中包含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着绝对运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拿光子来说,它处在永不停息的高速运动之中,连静止质量都没有,可是,在整个光的运动过程中,光子始终是光子,这就是它相对静止的一面。基本粒子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的,它们存在的寿命极为短促。例如,
(3)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承认并肯定相对静止,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运动和静止双方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一方,也就不了解运动一方。恩格斯指出:“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我们谈到一个事物或一种运动,其基本前提是,这个事物还是这个事物,这种运动还是这种运动,即它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中。离开了相对静止来谈论事物和运动,我们就不知道是什么事物在运动、是什么形式的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性和衡量自己的尺度。另一方面,现存的任何事物,其相对静止的状态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构成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只有了解了事物相对静止的现状,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进而科学地预测它未来可能发生的运动。
第二,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就是说,静止不仅是运动的量度,而且是事物分化的条件,因而也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条件。在物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总会有新东西不断出现。如果新东西不能稳定下来、随生随灭,新东西就不能巩固,就不能发展,因而也就没有世界的分化,没有现在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因此,不承认静止,我们就无法理解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对此,恩格斯曾经深刻地指出:“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物质之所以表现为千千万万的不同形态,正是由于相对静止为它们的生成和分化提供了条件。
第三,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事物。就是说,静止也是我们认识事物、利用事物的条件。只有承认静止,我们才能把事物区别开来,并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研究。如果没有静止,事物瞬息万变,就会变成无法区分、无法捉摸的东西,一切对事物的认识都会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利用事物了。只有事物保持自己的稳定性,具有确定的形态、性质、结构和功能,我们才能对事物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才可以认识事物和利用事物。
(4)坚持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反对两种错误观点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形而上学不变论,一种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事物的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由此得出了所谓绝对不变的天体,绝对不变的物体,绝对不变的社会制度等错误观点。我国西汉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董仲舒就认为:“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所谓道,实际上就是封建社会的道德、政治、习俗等等。他认为,天是宇宙间至高无尚的主宰,是“百神之大君”。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天创造的,天不会变化,事物也永远不会变化。董仲舒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为维护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和镇压人民革命制造理论根据。相对主义诡辩论则夸大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否认事物间存在着质的区别。比如,古希腊的哲学家克拉底鲁就认为,万物像旋风一样不可捉摸。他的老师赫拉克利特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曾讲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表达了万物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但是,克拉底鲁却认为,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一切都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和变幻不定的,人们根本不能认识事物。我国战国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庄子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他把生与死、可与不可之间的过渡和转化绝对化,完全抹杀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和质的区别,得出了“万物齐一”的错误结论。
下面我们讲一则笑话。目的是为了揭露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据说,从前有两个人,一个向另一个借了5两银子,说好一年后归还。一年期满以后,债主开始讨帐。他说:“你借我的钱,该还了。”可是借钱的人并无还银之意。他诡辩道:“一切都是变化的,借钱的那个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所以,我没有借你的钱。向你还钱的人应该是一年前的我,而不是现在的我。”听了这种回答,债主气愤极了,狠狠地揍了他一顿。借钱的人感到吃了大亏,于是就将债主告到法官那里,让法官为他讨个公道。法官问道:“你为什么要打人?”债主回答说:“一切都是变化的,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因此,我并没有打人。”借钱的人企图以诡辩赖帐,却不想反倒授人以柄,结果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4、发展是物质运动中前进的变化和进化的趋势运动和发展,是两个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范畴。一方面,运动作为一般变化和过程,包含了发展;发展只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另一方面,发展又代表了运动的一般趋势和方向,揭示着运动的本质。因此,发展就是标志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哲学范畴,是物质运动中前进的变化和进化的趋势。对发展的这种理解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也是一种运动,但并不是所有运动都是发展。发展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不是事物单纯数量的变化,也不是单纯场所的变更,更不是向后倒退的变化,而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前进性的变化和过程。毛泽东同志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这是对人的发展与学习之间关系的通俗阐述。在工业生产中,不断引进和创新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适时地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社会产品,这是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进步与发展的标志;相反,如果大量重复引进落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或者很多企业一蜗峰地上同样的生产线,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这就不是工业生产的进步与发展,充其量只是一种原地踏步,实际上倒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和倒退。
第二,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上升性的运动。发展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的总趋势、总方向。物质世界存在着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等五种基本运动形式,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低级运动形式和高级运动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有三种情形:一是同一水平的转化,即同一等级运动形式之间的变化,如一种社会形态内部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状况的量变过程;二是下降的转化,即从高级运动形式向低级运动形式、从复杂向简单的转化,如化合物的分解、生命体的死亡;三是上升的转化,即由低级运动形式向高级运动形式、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化,如物质世界的自组织过程、生命的出现、社会形态的更替等等。在运动形式多向性的转化中,上升的转化占据主导地位。运动形式转化的总的趋势、总的方向是上升的、前进的。这种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就是发展。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关于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史和社会发展史研究的重大成果,都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承认世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就必然要承认新陈代谢是宇宙中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自然、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总的方向和基本趋势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以上升运动为总体特征的。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所谓旧事物,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如宇宙中新的星体,生物进化中新的物种,社会发展中新的生产力和同它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都是新事物。而已经衰老的星体,陈旧的物种,落后的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等等,都是旧事物。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仅仅以产生或出现的时间先后来区分。新事物一般是新出现的事物,但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新事物,旧事物也可能在新的条件下以新的形式再现出来。新旧事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是否同客观规律、同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事物之所以能够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首先,新事物的出现,是在旧事物内部、旧事物的“母胎”里孕育成熟的。如胚芽的萌发、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种子本身、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准备好了的。新事物对于旧事物来说,当然是促使它灭亡的因素,但同时又是它赖以存在的因素。其次,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出来,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继承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因而它就比旧事物优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生物的新物种抛弃了旧物种中一切不再能适应变化了的复杂环境的消极的特性,保留了其中那些对适应新环境有积极作用的特性,又加进了一些能适应新环境的新特性,因而它就比旧物种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在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中淘汰旧物种。在无产阶级所代表的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不仅保留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起来的生产力,而且能增加为资本主义社会容纳不了的新的生产力。因此,从长远的观点看,无产阶级总是要比资产阶级强大得多,一定会战胜资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由于新事物同旧事物相比内容上比较丰富,因而它也就比较地高级和复杂。新生事物体现着事物的发展趋势,代表着发展的未来,因而旧事物向新事物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只有科学地概括了这一无比丰富而生动的发展过程,才能全面深刻而无片面性地揭示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因此,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陈代谢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二、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1、规律的涵义世界存在于运动发展之中,而事物的运动发展又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唯物辩证法关于规律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客观世界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但不是所有的联系都是本质的,都可以称之为规律。有许许多多的联系是非本质的联系,非本质的联系是不能称之为规律的。列宁指出:“规律就是关系”,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物质之间的引力相互联系,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序数之间的联系,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揭示了物质生产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联系。这些定律或规律所反映的这些关系或联系都是本质的,即体现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和发展过程。
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所揭示的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不可改变的趋势。譬如,电磁感应定律揭示了电流变化引起磁场变化、磁场变化引起电流变化的必然联系。狭义相对论揭示了物质与时间、空间和运动之间的必然联系,它表明,物质的时空特性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着必然的联系:物质运动速度愈大,物质在其运动方向上的长度就愈短;与此同时,物质在其时间进程上就进行得愈慢。这就是著名的“尺缩钟慢效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科学社会主义揭示出来的社会主义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就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联系。俗话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会打洞”也是对必然联系的生动描述。
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变动不居的现象中相对稳定和巩固的联系。规律的稳定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重复性。就是说,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只要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就必然会表现出某种特定的自然过程和规律,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定会重复出现。例如,力学中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不是只适用于个别物体的、偶然的联系,一切物体在排除空气阻力的条件下,都必然以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向地面下落,如果高度相同,必然同时落到地面,而与物体的重量和形状无关。又例如,价值规律是一切商品生产的共同规律,任何一种生产,只要它还是商品生产,商品的价值就必然地决定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规律性联系的稳定性、重复性,也表明了它的普遍性。
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它,也不管人们的主观愿望如何,它都客观地存在着并发生作用。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制造规律、消灭规律。例如,尽管历史上罗马教皇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审讯伽利略,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地球等行星绕着太阳运转的事实和规律。唯心主义者否认规律的客观性,他们或者用“神学目的论”和“绝对理念”解释现实世界的合规律现象;或者认为规律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如康德所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而不可知论者和怀疑论者甚至根本否定规律的存在,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只是偶然事件的堆积,偶然性支配一切,毫无规律可循。他们的观点,已经受到实践和科学发展的有力驳斥。
3、规律的层次性客观规律因其起作用的范围和层次不同,因而其本身又具有层次性。据此可以把规律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三种基本类型。一般规律就是普遍适用于客观世界的共同规律,例如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规律就是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就是普遍适用于客观世界某一领域、某一层次的规律,它是一般规律在特定领域、特定层次的体现,例如系统层次律、转化守恒律和循环发展律就是客观世界的特殊规律,它是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在自然界这一大领域内的具体表现;个别规律就是仅仅只适用于个别领域和个别层次的具体规律,它是特殊规律向微观方面的进一步拓展,相对于特殊规律和一般规律,它又可以叫微观规律。例如电磁感应定律、勒夏特里原理和遗传变异规律就是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的个别规律。
规律也可以根据其范围大小和层次高低区分为一级规律、二级规律、三级规律等更多的类型。例如,如果说哥白尼的“日心说”揭示了太阳系天体结构的一级规律,即正确回答了太阳系的结构“是什么”的问题(不是太阳围绕地球转而是地球围绕太阳转),那么,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就可以说是太阳系的二级规律,它正确回答了太阳系天体“怎么样”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则揭示了太阳系天体运动的三级规律,即九大行星“为什么”要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旋转的问题。同样地,如果我们把牛顿力学看作是物体运动的一级规律的话,那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关于事物运动的二级规律,因为它更深刻、更全面地反映了物质运动的本来面目。
规律的层次性表明,规律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相对的和具体的。列宁指出:“辩证逻辑教导说,‘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可以说是对规律层次性的一种说明。规律的层次性根源于物质世界的层次性,是物质世界系统层次律的必然反映。物质世界的系统层次性和规律的层次性表明,人类探索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也是具有层次的,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此必然是一个不断深化和拓展的发展过程。这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是“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
规律的层次性是科学研究多样性的内在根据,也是我们划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客观依据。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同,科学成果的性质和层次也就不同,它所反映出来的规律其普遍性程度也就不一样。一般地说,具体科学研究和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的特殊规律,哲学研究和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所谓特殊规律就是在客观世界某一范围、某一层次起作用的规律,每一门具体科学都探索并揭示各自对象领域的种种特殊规律。所谓普遍规律就是对整个客观世界起作用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就是在整个世界一切领域和层次起作用的规律,是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和思维领域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客观规律的层次性既是我们用分析的方法和综合的方法研究事物的客观基础和内在根据,也是我们批判还原主义和特创主义的方法论基础。认识史上出现的还原主义力图把高层次的规律归结为低层次的规律,而特创主义则把高层次的规律看成是突如其来的东西。二者都人为地割断了个别与一般、有限与无限、一与多的辩证关系,因而在本质上都是错误的。因此,在研究和认识中,企图用低层次的规律代替高层次的规律,用还原的、分析的方法反对综合的、系统的方法,或者恰恰相反,用高层次的规律否定低层次的规律,用综合的方法排斥和否定分析的方法,都是没有道理的,是错误的。在对待各种认识成果上,应该使关于高层次的理论与关于低层次的理论、宏观的理论和微观的理论、具体科学的理论和哲学的理论共同存在、相互补充。这才是真正科学的态度。这一点在今天更为重要。现时代是一个人类实践多样化的时代,是在科学派别林立、科学理论竞争、生活方式多样化中实现有机统一的时代。承认多种思维范畴与命题在竞争中的互补,承认真理在多样性中的统一,才能真正为人类开辟通向真理的道路。
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而要认识客观规律和按客观规律办事,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并相互转化。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依存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主观能动性依赖于客观规律性。列宁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没有客观规律性,就没有主观能动性可言。如果事物的运动、变化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言,人们的实践活动就无所适从,根本就无主动性可言;反之,如果人们的活动不顾客观规律,一味地任意胡为,也会碰得头破血流,只会以失败而告终。主观能动性正是表现在认识客观规律、选择客观规律、整合客观规律和利用并驾驭客观规律的实践活动中。所以,客观规律性是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但是,它并不排斥和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客观规律可以被人们的意识所认识、所利用。恩格斯指出:“自由不是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是相互转化的。首先是客观规律向主观能动性的转化。这种转化经过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在实践过程中取得感性经验,经过周密思考和研究,经过头脑的加工改造,形成理论认识,把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规律;第二步是把获得的科学规律再变成计划、方针、政策以付诸实践,发挥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作用。其次是主观能动性向客观规律的转化,也就是主体利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客观规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但并不是说在客观规律面前主体是无能为力的。恰恰相反,人们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改变条件,如果我们创造了能使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客观规律就会发生作用。而且,人们的实践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动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如果不懂规律蛮于,逆着规律拼命干,其热情越高、干劲越大,失败得越惨。事情往往要从反面得到教训,在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取得成功时,往往忽略了客观规律的作用;当违背规律受到惩罚时,才知道规律之重要。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客观规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人们要运用规律改造世界,由于受看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种种限制,更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过程,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无私无畏、一往无前,才能获得成功。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深刻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是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的科学指南。为了坚持党的总路线,实现党的总任务,我们既要严格遵循客观规律,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大胆创新精神、保持旺盛的革命干劲、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朝气蓬勃,一往无前,取得历史性的胜利。为此,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借口,不去发挥甚至压制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实际工作中缩手缩脚、墨守成规的右倾错误;另一种是片面地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置客观规律于不顾、心血来潮、忘乎所以的“左”倾错误。这两种错误倾向都曾使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蒙受重大损失。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要求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发挥主观能动性中认识客观规律和利用客观规律去有效地改造世界。
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既然世界本身是运动发展的,我们在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时候,就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于事物的发展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对于它自己的时间、地点和条件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时候,就要脚踏实地,既不能好高鹜远,也不能拔苗助长,不能不顾条件而急于求成。因此,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必须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就必须分析和弄清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成熟程度和完善程度是不同的。一个人的成长分为儿童、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其身体状况、思维能力、知识水平都是不一样的,不能企图让青年人像老年人一样沉稳,也不能要求老年人像青年人一样活泼而富有活力。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但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如果拿我们社会主义的不发达、不成熟、不完善去跟经过几百年发展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技术、比科学、比财富,就会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其实,这是极其荒唐的。因为两者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地位不同。社会主义社会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尽管开始时还不够强大,但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举世罕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举世瞩目,科学技术的发展令世人刮目相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社会主义必将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甚至高级阶段,那时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必将充分显示出来。所以,只有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的阶段和地位,把事物看作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才能科学地认识事物。
第二,要树立长远的眼光。我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现在,又要看到事物的未来。我们不能只顾眼前,而要以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新的世纪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关注的共同课题。随着人类生产的盲目扩张,生态环境失衡、有限资源浪费严重以及人口压力等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如果今日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这些代价的基础上,那么就不可能把发展持续到明天。在国际环境和发展组织的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显然,可持续发展是对未来负责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关键时刻,特别需要克服那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近视眼”和短期行为。
第三,要认清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无论发展的道路多么曲折,前进道路上出现多么大的困难,新生事物总是在新陈代谢中开辟自己的前进道路。当前人类在发展问题上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难题,但我们没有理由悲观失望。要看到随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人类是能够解决自身所遇到的各种难题的。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新矛盾,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只是前进中的困难,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只要坚定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闯不过的难关。
第四,要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静止不变的观点。由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和绝对的,因此,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反对形而上学静止不变的观点。对人、对己、对事物、对理论都不能持一成不变的观点,都不能看死,因为人和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成绩好的人如果不注意学习,也可能落后。成绩差的人,只要努力学习,也会进入先进的行列。客观事物是变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思想认识也要跟着变化。当今世界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如果我们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去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方法和解决新问题,沾沾自喜,夜郎自大,就会落伍,就会成为时代的弃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同样地,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静止地、孤立地对待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是没有出路的。恩格斯早就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列宁也曾明确地指出:“我们绝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者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 然而,形而上学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静止不动、一成不变的。基督教的圣经就宣称:“世界上没有新事物”,一切由上帝创造出来后,就永远如此,固定不变。如果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上的变更,并无质的变化。这种形而上学观点,认为一种事物永远只能产生同一种事物,而不能转化为性质不同的另一种事物,实际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是我们应当反对和防止的错误观点。
第三节联系和发展的时空形式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是一个在空间中展开的系统和在时间中延伸的过程。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时空形式。一共讲四个大问题:一是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二是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三是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四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一、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时间和空间的涵义及其特性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物质是以时间和空间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如果你想要自己播种的农作物有一个好的收成,那么就必须根据这一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规律,选择适当的土壤和播种时间,并根据土质和季节来进行施肥和管理。军队打仗也是一样,为了迅速摧毁对方的防线,就必须在发起进攻以前尽量摸清对方虚实,侦察好对方的火力配备,以确定适当的进攻时机和突破区域。这就是我国古代兵书上所强调的“天时地利”。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过去、现在、将来、长久、短暂”等词,表示的就是时间形式或时间关系;而“位置、场所、距离、体积、角度”等词,表示的则是空间形式或空间关系。人们经常说“事件、过程”,这主要是从时间特性表示对象的;而“物体、事物”等则主要是从空间特性表示对象的。
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认识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问题。古代人们仰望苍天,以为是一片皆空,便称之为“天空”。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空间就是“虚空”或“真空”。我国古代把时空叫做宇宙,所谓,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四方上下就是指空间中的四面八方,往古来今就是指时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近代也有很多人深入探讨过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但都没有做出科学的解释。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后,才对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做出了真正科学的解释。
(1)时间的涵义及特性未来”这一直线前进,并且是一去不复返的。古人常以“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样的至理名言,来说明时间的不可逆性,要人们十分珍惜时间。(现在(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如π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但还是有一个持续的过程。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运行上千次、上万次、上亿次的运算,但还是有持续的时间,谁也造不出不需要运算时间的电子计算机。1秒钟虽然短暂,但就在这一秒钟内,蜗牛可以爬行1.5毫米,马可以奔跑25米,光波可以传播30万公里,地球可以自转460米,地球可以绕太阳行驶30公里,等等。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维”这个字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完全地加以量度”,有几维就必须用几个量来量度。时间的一维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对于时间的量度只需要一个数量。任何一个时刻,都可以用一个数量完全地把它量度出来,表示出来。另一个意思是说,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时间的流逝总是沿着“过去
(2)空间的涵义及特性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且它同周围物体也总是存在着前后、左右和上下的关系。因此,要说明某一物体的空间位置,需要用三个量来表示。例如,要说明喜玛拉雅山的空间位置,就需要说明它所处的经度、纬度以及与地面的距离即(海拔)高度。物质运动的空间特性一般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是表现为一定的体积,二是表现为一定的位置。但不管是体积还是位置,都是三维的。几何学是研究空间特性的科学。在几何学中,必须用三根相互垂直并交于原点的直线建立立体坐标系,以区分和表示前后、左右和上下,这实际上是空间三维性在数学上的具体表现。在科学研究中,通常又把空间和时间联结起来统一考虑,因此,时间和空间又统称为“四维时空”,物质世界因此被称为“四维世界”。“四维世界”并不是说空间是四维的,而是说事物存在于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之中。因为,科学研究要描述宇宙天体或空中飞行物,必须由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构成的四维连续区才能描述。四维时空的概念,科学地说明了具有内在联系的时间、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的原理。
2、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但毕竟还是有时间的。微观粒子尚且如此,比微观粒子大的物质客体当然更是具有空间广延性和时间持续性了。因此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在空间、时间以外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的速度是有限的,最大的速度是真空里的光速,即每秒30万公里。只有具有无限大速度的物质运动才谈得上不需要时间,是存在于时间之外的,可是这样的物质运动是没有的。现代高速电子计算机每秒钟可以进行数亿次的运算,每次的运算时间虽然极短,但还是需要时间的,谁也制造不出来不需要运算时间的电子计算机。试想一下,如果说有一个东西,它非常之快,以致于不曾有过过去,也没有现在和将来,那么,这样的东西就根本没有存在过,也就是说,根本没有这个东西。空间之于物质的运动也是一样,根本没有在空间之外的物质运动。运动着的物质不管大小,必须在空间上有一定的位置、有一定的体积。现代科学不仅证明了微观粒子有体积,而且还测出了它们的半径。微观客体的空间位置尽管是难以精确测定的,但它决不是空间以外的对象。存在于空间之外的东西,就是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东西,因而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基本粒子尽管极其微小,但直径仍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就是说还有一定的空间。许多基本粒子的寿命极短,如
1012公里,亦即63240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就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公里)。很显然,它就是用物质在时间上的运动来度量的。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我们是4.3光年,我们的地球到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为3万光年,银河系中心的厚度约为1.2万光年,直径大约是10万光年,等等。对普遍长度的精确测量以及对微观世界内极小长度的测量,都是用电磁波或基本粒子的物质波的运动来测定的。上述事实表明,时间与空间是不可分离的,时间与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是分不开的。这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光年就是光在一年时间里所行驶的距离,即9.46(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离开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它就成为无法捉摸、神秘莫测的东西。测量时间的单位通常有年、月、日,它们都是靠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来确定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是一日。对时间的更精密、更具体的划分和测定也离不开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自古以来,测定时间的工具先后有铜壶滴漏、信香、日晷、钟表、手表等,它们无一不是如此。现代天文学、天文台测定标准时间,也是靠对天体运行的精密观测,也离不开物质在空间上的运动。即使极其精确的“原子秒”,也是根据铯-133原子在两个特定能极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周期的9192631770倍为基准制定的。空间同样也是用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度量的。我们平时用尺子测量距离,就是通过尺子的运动来确定距离长短的。对于大范围的距离,通常用光年来度量。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则指出:“在广义相对论中,空间和时间的学说,即运动学,已不再表现为同物理学的其余部分根本无关的了。物体的几何性状和时钟的运动都是同引力场有关的,而引力场本身却是由物质产生的。”
总之,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和物质运动密不可分。设想超时空的存在,只能导致唯心主义;设想无物质、无运动的时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二、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决定了它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1、时间和空间绝对性的涵义所谓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实在性,它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时空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列宁说:“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
唯心主义否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当然也就不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而把它们看作是观念的产物。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人头脑中固有的“先天形式”,人通过这种“先天形式”去感知事物,才使事物具有了时间性和空间性。马赫则断言,时间、空间仅仅是“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是“判定方位的感觉”。唯心主义的上述看法否认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既违背科学,也不符合事实,是应当批判的。
2、时间和空间相对性的涵义所谓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具体性,它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和有条件的,人们对此的时空观念也是可变的和发展的,因而又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已由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非欧几何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证实。
首先,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存在和发展,因而不同的物质形态各有自己特定的时空表现形式。几何学是反映物质空间特性的科学。不同的几何学反映着不同物质形态的空间特性。长期以来,人们把欧几里德几何学看作是揭示空间特性的绝对真理的体系,认为它的公理和定理反映着绝对不变的空间的特性。可是,非欧几何学则不承认有什么绝对不变的空间特性,提出了不同于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公理和体系,建立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其主要代表是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和黎曼几何学,二者统称非欧几何。欧氏几何认为,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非欧几何却认为不等于180度。罗氏几何认为小于180度,黎氏几何则认为大于180度。究竟哪一种几何学正确反映了空间的特性呢?科学证明,它们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空间特性的反映。欧氏几何只是近似地反映了普遍的、有限的地面空间的特性,它被人们在地面上的实践活动所证实。非欧几何则反映了天体运动的大尺度空间和微观粒子活动的小尺度空间的特性,它们的正确性被人们对天体活动的精密观察和对微观粒子的深入研究所证实。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场的时间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间的“曲率”就愈大、时间的流逝就愈慢。这些都说明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状态的,具体的空间特性是可变的,因而是相对的。
其次,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爱因期坦的狭义相对论证明,时间和空间特性会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反映这一变化的两个物理公式如下:
( ( l(t
为空间间隔)(为物体在不同惯性系中的时间间隔;l、l((式中,t、t
.(l(t(当物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物质内部变化过程的时间就会延长,沿着物体运动方向的长度就会缩短,这就是所谓的“尺缩钟慢”效应。而且,空间长度变短和时间长度变长二者在数值上还是相互补偿的,即tl
总之,科学发展的事实证明了时空特性和人们关于时空观念的可变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设想的与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绝对不变的时间和空间,只是主观的、空洞的抽象。唯心主义妄图利用人们对时空特性的可变性否定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也是完全错误的。
3、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之间是辩证的统一关系。
(1)时间、空间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区别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这一点是不变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具体性,它们因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是有条件的和可变的,因而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与其客观具体性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前者主要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后者主要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时空的一般性,它与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是同等程度的哲学范畴。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具体性是时空的特殊性或个别性,它与物质结构理论或物质形态理论的具体多样性是同等程度的科学概念。我们在理解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时一定要搞清楚这一点,既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彼此等同;也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以一个去否定或代替另一个。
(2)时间、空间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联系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又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时间、空间的绝对性离不开它们的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依赖于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具体性,一般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自己和证实自己。哲学的时空一般性说到底以具体科学的时空具体性为基础,并随着科学观念的变化而发展。历史上,具体科学有什么样的时空理论,哲学就有什么样的时空观。科学发展史证明,没有近代科学就没有近代哲学,没有近代科学的绝对时空观念,就不会有近代哲学上的形而上学的时空观。自然科学时空理论的每次重大突破,总是极大地丰富着哲学的时空观。
在近代,由于受科学认识的局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物质观上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混为一谈,在时空观上把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也混为一谈。在它们看来,时间和空间是脱离具体的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它们认为,时间像一条均匀流逝的河流,物质可以在其中运动,但河流却可以不受到任何影响;空间像一个大箱子,里面可以贮存各种物质,一旦把物质从中取出,箱子依然存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就主张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把这种思想发展到了极点。在牛顿看来,“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上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任何其它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可见,形而上学虽然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但却把它们同物质运动割裂开来,其实就是把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割裂开来了,把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与客观具体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了,实质是用时空的绝对性代替和否认了时空的相对性。表面看来,形而上学抬高了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其实不然。它在把时空的客观性看成是脱离具体的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东西时,同时也架空了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这实际上是对时空客观性的歪曲和践踏,其结果必然要与唯心主义同流合污。事实也正是如此。
哲学史上,经验论也不懂得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它们只知道一小时或一米这样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而不能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耐格里就认为“我们准确地知道一小时、一米、一公斤的意思是什么,但是我们不知道时间、空间……是什么。”恩格斯在批评这种“希望看到时间、嗅到空间”的经验论时说:“经验论者深深地陷入了体会经验的习惯之中,甚至在研究抽象的东西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是在感性认识的领域内”。“仿佛时间根本不是小时而是其它某种东西!空间根本不是立方米而是其它某种东西!”经验论者由于不懂得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辩证关系,因而也不能真正理解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更不懂得时空的绝对性对它们相对性的依赖关系。
另一方面,时间、空间的相对性也离不开它们的绝对性。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具体性总是体现着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可以千姿百态、无限多样,但不管怎样,无限多样的时空形式都有自己的客观内容,都不是人们主观臆想的产物,都是其自身客观实在性的具体反映,这种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和绝对的,它构成了具体时空特性的统一基础。离开了这一点,一切具体的时空特性都将化为乌有,成为不存在。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中,无论物质的具体时空特性多么地不同,也不能得出时空特性依存于观察者主观意志的结论。唯心主义正是利用具体科学揭示出来的具体时空特性的可变性,完全否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宣称时间和空间仅仅只是意识的产物,说什么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已经不存在了,这显然是完全错误的。这既是对时间、空间绝对性的否定,也是对时间、空间相对性的唯心主义地歪曲。
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经验论相区别,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也就科学地阐明了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真理性。现代物理学证明,真空不空,没有物质存在的虚空是不存在的。这可以说是对时间、空间的相对性离不开其绝对性的最好证明。真空并不是空无一切的绝对虚空,真空只是一种没有实物粒子(如电子、中子、质子等)、总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场,即基态的量子场。真空具有真空涨落、真空极化、真空相变、能量和动量等一系列物质的基本特征。所以,真空不空,它仍然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存在状态。真空(场)和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方面,它们的区别是明显的。实物具有静止质量、具有不可入性,其运动速度一般较慢且因参考系的不同而不同,宏观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都产生加速度,相反,场不具有静止质量,却具有可叠加性,其运动速度恒为光速,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也不因受力而加速。另一方面,任何实物粒子都不能离开场而独立存在,任何场都是某种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场。就是说,没有一种实物其周围不存在场,也没有一种场不与实物相联系。实物和场不仅相互联系,而且相互转化。例如,电子与正电子相遇时将湮灭而转化为光子,即转化为电磁场;反之,在核场中光子的能量足够大时,光子也可以转化为正负电子对。电子与正电子都是实物,而光子却是电磁场,即真空。实物与场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表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也证明了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时间和空间不仅是绝对的和相对的,是一般与特殊的辩证统一,同时也是有限的和无限的,是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1、时间和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涵义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持续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宇宙的持续性是无始无终、无尽无休的。时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有尽有休的。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穷有尽、有边有际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运动是永恒的和无限发展的,所以宇宙在时间上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点。现在,随着天体演化学、地质学等各门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对几亿年、几十亿年甚至上百亿年以前的过程进行研究,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还将追溯到更加遥远的过去,但永远不会发现宇宙的“开端”。同样,向后延续,也永远到不了“终点”。中国古代的宣夜说,主张万物是由气构成的,宇宙没有一定的形态,是无限的。《庄子?齐物论》云:“有始也者,有未始而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也就是说,如果宇宙在时间上有开始,那么在这个开始之前,还有未曾开始的开始;在这未曾开始的开始之前,一定还有未曾开始的未曾开始的开始。依此类推,以至无穷。因此,宇宙在时间上是无限的。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认为整个世界是有始有终的,不过是要给精神或上帝留下一个创造世界的根据,给非物质东西的存在寻求一块独立的地盘。
唯物辩证法同时还认为,宇宙不仅在时间上是无限的,而且在空间上也是无限的。宇宙可谓广漠无垠,其大无外。太阳虽有130万个地球那么大,但它仅仅是银河系大约1500亿颗恒星中的一个。庞大的银河系直径约为10万光年,可是它也只是人们观测到的10亿多个星系中的一个。人们现在观察到距离我们约200亿光年的遥远类星体,但这也不是宇宙的边缘。俗话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实际上就是对空间无限性和事物发展无限性的最通俗的表达。唯物主义哲学家卢克莱修在他的著名诗篇《物性论》中,曾经用绚丽的语言描述过宇宙的无限性。他说:
“整个宇宙之外再没有别物存在,
所以它没有什么外边,
因此它也没有终点。
…………
一个人无论站在任何地方,
在他周围总会有那无限的宇宙
向各方面伸展,……”
从微观世界看,宇宙可谓至小无内。原子核的直径仅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而基本粒子更小,但仍然有结构。强子由层子构成,轻子也有一定的谱系,表明也有内部结构。新的科学事实表明,这些也不是微观世界物质结构的最后层次。
整个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但物质存在的各种具体形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任何一种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及其运动都是整个世界的一个部分,都处于历史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上。它们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也都具有各自特定的形态、体积和规模,并占据着相应的位置。不论宇宙天体,还是微观粒子,甚至各种社会形态,在时间上都是有始有终的,在空间上都是有边有际的。
2、时间和空间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时空无限性的观点同物质和运动永恒性的原理是密切联系的。物质和运动是永恒存在的,它们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会永无止境地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这种永恒存在和无休止的转化过程,就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具体事物的存在有其相对静止的一面,它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有限和无限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本身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无限由有限组成,无限通过有限而存在宇宙中的每一个具体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但是,各种具体事物的数量是无限的,它们的转化、发展也是无穷的。正是无数有限的具体事物,构成了无限的物质世界;无数具体事物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构成了物质世界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总之,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是通过一个个具体事物的有限时间和空间表现出来的,离开了一个个具体事物的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是根本不存在的。
(2)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有限的事物在运动变化中通向无限。每一个有限的事物,通过自身的运动变化,打破自己存在的界限,不断地转化为他事物,在这种不断的转化过程中,事物就由有限进入了无限。其二,有限的事物本身包含着无限。一方面,事物是无限可分的。也就是说,事物从结构空间方面看,本身就是无限的,任何事物都其小无内。古人云:“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说的就是事物无限可分、有限包含着无限这个道理。另一方面,有限的事物由无限构成。三分之一是一个有限数,但也是一个无限数,即 1.4142……、(……,( ( ( ( ( ( ( ( (0.99999……、1(0.33333……。又比如说,1( 1.73205……,等等。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
(3)有限与无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021尔格的能量。这个能量相当于2万吨三硝基甲苯炸药的能量。(2万吨炸药若用载重量为4吨的汽车拉运的话,汽车排成队,可排25公里长。)在这里,质量转化成了能量,也就等于说实物转化成了场。实物与场相互转化的例子是很多的。电子与正电子相撞转化为光子就是这样。现代宇宙学中的大爆炸宇宙论和暴胀宇宙论都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即我们的实物形态的物质宇宙是在一百多亿年前由于一次大爆炸而产生的,是由完全处于能量状态的场(真空)转化而来的。宇宙中普遍发现的3K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为大爆炸宇宙论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持。这说明,我们这个有限的宇宙(即宇宙学上所说的宇宙,也叫“我们的宇宙”)是从无限的宇宙转化而来的。宇宙学的这些理论成果为哲学上论证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它表明,有限与无限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并相互转化的情况不仅在微观和宏观世界普遍存在,而且在宇观世界也是普遍存在的。(C2(1克(MC2,一定质量的物质等价于一定数量的能量,也就是说,物质与能量是相互转化的。这就是说,实物与场是相互转化的。这已为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所证实。一颗原子弹含6000克钚239,在爆炸时,只有5%的钚(即300克左右)发生裂变,其余5700克钚仅仅液化掉了。发生裂变的300克钚转化成35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将这些同位素称量,总和仅有299克,损失了一克静止质量的钚,却得到了E(就是说,有限与无限直接相联系,脱离开无限的有限和脱离开有限的无限都是不存在的。众所周知,物质的基本存在形态是实物和场,实物是以间断方式存在的有限的物质形态,场则是以连续方式存在的无限的物质形态。实物和场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任何实物周围都有场存在,任何场都是某种实物的场。实物和场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永远联系在一起。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之下,二者还相互转化。它们相互转化的规律已经部分地为相对论的质能关系式所揭示。按照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能公式E
四、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就要树立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观点。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是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然要求。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告诉我们,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空间性和时间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地点、条件不同,物质的运动形式就不同,事物的联系就具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的发展就呈现出不同的规律。认识事物联系的特点,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必须注意物质运动的时空特点,由此出发,找出不同时空条件下事物的具体特性。只有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才能达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获得正确的认识,取得实践的成功。毛泽东在谈到战争指导规律时曾经指出:“战争情况的不同,决定着不同的战争指导规律,有时间、地域和性质的差别。从时间的条件说,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都是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有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不能呆板地移用于不同的阶段。从战争的性质看,革命战争和反革命战争,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不能呆板地互相移用。从地域的条件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特别是大国家大民族均有其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同样不能呆板地移用。”中国革命战争之所以取得最终的胜利,正在于中国共产党人从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出发,把握住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同样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即必须从今天的时代特点出发,从中国的现实国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还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善于把时间、地点和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抓住时机,当机立断,以达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结果。由于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具有客观性、绝对性,革命和建设事业总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由于时间和空间具有相对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事物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特别是在国内形势急剧变化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我们生活的地球相对缩小了,时间的节奏加快了,这就要求我们应概括新的时空特点,把时间、空间和条件综合起来考虑,克服因循守旧思想,不失时机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及人类进步事业多做贡献。现在,世界形势和时代特征所发生的新的变化,如较长时间的世界和平环境、更加开放的世界和日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世界范围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等等,都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有利契机。国内形势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子,牢牢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我国国内市场广阔,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良好;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已经形成,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已经根本改变。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国际国内这一系列有利条件所形成的大好机遇,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加快我们的发展。
第四节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论与系统论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补充。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阐明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实在内容。深刻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对于从根本上懂得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这一节中,我们讲四个大问题。一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二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三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四是矛盾分析方法。下面,我们先来讲第一个问题。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因此,对立统一规律也叫矛盾规律。要理解对立统一规律,首先要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一提到矛盾,我们很自然地想起韩非子那个“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故事说:一个在大街上卖兵器的楚国人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意思是说,他的盾坚硬无比,什么利器也刺不破它;接着他又说,他的矛锋利无比,任何东西都能刺破。这时旁边一个人说:“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结果这个楚国人哑口无言。楚国人之所以哑口无言,是因为他的话前后矛盾,不能同时成立。这就是自相矛盾。这里的矛盾,是逻辑矛盾,与我们要讲的辩证法的矛盾不是一回事。逻辑矛盾是形式逻辑所讲的矛盾,是违反形式逻辑的矛盾律所造成的逻辑错误。形式逻辑有一条规则叫做矛盾律。这条规则要求人们在思考和论证问题时,要保持首尾一贯,不能互相打架。就是说,不允许对同一事物同时作出两个完全相反的论断。如果不遵守这个规则,就要犯错误。形式逻辑的矛盾规律反映了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是正确思维必须遵守的起码规则。楚国人所犯的错误,正是形式逻辑的矛盾。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不是形式逻辑的矛盾,而是辩证逻辑的辩证矛盾。形式逻辑的矛盾存在于不正确的思维之中,是科学认识所不允许的;辩证逻辑的矛盾存在于客观事物和物质世界之中,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辩证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就是这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因素和倾向。简而言之,既对立又统一,这就是矛盾。
举例来说,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当我们说“这是一条活鱼”的时候,就不能同时又说“这是一条死鱼”。否则,就违背了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就要犯自相矛盾的错误。但在辩证法看来,在肯定“这是一条活鱼”的同时,也要承认这条鱼本身所包含的死亡的因素和倾向。可以肯定,这条鱼总是要死的。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这条活鱼会转化为死鱼。黑格尔说得好:“生命本身即包含有死亡的种子。”可见,辩证的矛盾在对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事物否定的理解,如实地反映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充满矛盾的,都是对立统一的,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这种对立的统一就是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由此可见,辩证法所说的矛盾与形式逻辑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我们一定要把它们搞清楚,且不可混淆。形式逻辑的矛盾是思维中的逻辑矛盾,是我们应当力求避免的;辩证法的矛盾是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是我们力求认识和利用的。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正相反,它的基本特征是否认矛盾。在形而上学看来,同一就是绝对的同一,其中不包含任何差异和变化;对立就是绝对的对立,它们不可能达到同一。正如恩格斯所说,形而上学“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在这里,应当注意,形而上学与形式逻辑并不是一回事。形式逻辑反映了事物相对稳定的状态,辩证法和形式逻辑的关系如同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的关系,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同一性和斗争性((2、矛盾的基本属性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称作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称作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要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就必须进一步弄清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它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说,任何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各以自己的对立方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对方,它自己也将不会存在。“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比如,一块磁铁总有南北两极,这两极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即使将它切断、打碎,它仍然是南北两极同时存在,要想得到只有南极而没有北极或者只有北极而没有南极的单磁极是不可能的。如果把它的一极磁性消除了,那么它的另一极磁性也将同时消失。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这说的正是矛盾的统一性问题。正因为是冤家,是对立面,它们才能聚集在一起,共同维持统一整体的存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生物进化中的遗传与变异、认识中的真理与谬误等等,都是这种矛盾双方同一性的表现。我国古代哲学名著《老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意思是说: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低,音与声,前与后,所有这些对立的双方,都是相互依存着的,没有甲方就没有乙方,反之亦然。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汉字“武”。这个字是两个字根构成的,即止、弋。弋即戈,是一种带长柄的兵器。“武”这个字常指武力、战争,其本意却是停止战争,求得和平。这说明,战争与和平是相统一的,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不是别的,正是战争本身。我国在解决台湾统一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力争和平解决,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为什么要这样呢?就是因为武力是求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其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这是矛盾同一性的更重要的一层含义。矛盾的相互贯通表现为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矛盾着的每一方都包含和渗透着对方的因素和属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正因为如此,在一定条件下,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你能变成我,我能变成你。事物的转化总是向着自己的他者、即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也表明对立面之间有互相贯通的性质,有内在的同一性。比如,鸡蛋转化为小鸡而不能转化为石头;战争转化为和平,和平转化为战争;成功转化为失败,失败转化为成功,如此等等。
(2)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术语来表达,如互相否定、互相反对、互相限制、互相离异、互相分化、互相批评等等,这些都是矛盾斗争性的具体形式,从不同侧面表现着矛盾着的对立面互相排斥的含义。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最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在内容上有着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在形式上则有着无限多样性。在自然界中,吸引和排斥、化合和化分、凝聚与扩散、裂变与聚变、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等等;在社会领域中,市场上的竞争、战场上的厮杀、学术上的争鸣、看法上的争议、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这一切都是斗争的表现形式,其间有对抗性斗争关系,也有非对抗性斗争关系。所以,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一样,是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同一性不限于团结合作,斗争性也不只表现为“你死我活”。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从两者在矛盾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来看,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和事物的稳定性相联系,斗争性同事物的变动性相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主要是指它的有条件性。因为,任何矛盾的统一体,以及贯穿其中的同一性的存在,受着特定条件的限制,只有当某种特定条件具备时,矛盾双方才具有同一性,才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这种特定条件消失时,矛盾双方就失去同一性,就不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所以,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体现着事物的稳定性、常住性,而事物的稳定性、常住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可变的,因而是相对的。所以,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矛盾斗争的绝对性,主要是指它的无条件性。无条件性是指矛盾斗争既存在于具体条件之中,受特定条件所限制,同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新条件。矛盾的斗争性体现着事物的变动性,而事物的变动性则是无条件的,即在任何条件下都是要贯彻下去的。矛盾的斗争性既存在于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中,也存在于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中。所以,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是,决不能把斗争性的无条件性误认为矛盾的斗争性不与任何条件相联系,而是指事物运动的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都是矛盾斗争引起的,事物运动、发展的绝对性根源于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绝对性。
另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的。任何一个矛盾总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只有同一性没有斗争性,或者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的矛盾是没有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是包含着对立的统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这就是所谓的“相反”才能“相成”。所以,同一性必然离不开斗争性。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差异、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就谈不上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其二,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也不是乱斗的,斗争只有在统一体内部才有斗争,离开统一性就不会有斗争。斗争性的存在要受到同一性的制约,斗争的形式、规模、激烈程度等,都受到同一性制约。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它们联结起来;真理与谬误由人的认识把它们联系起来,并存在于人类认识的始终。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联系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联结,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对立之中。”
a。每一个事物和它自身同一。一切都是永久不变的,太阳系、星体、有机体都是如此。”总之,把同一性与斗争性割裂开来,或者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都是片面的,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同唯物辩证法不相容的。(与辩证法相反,形而上学把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割裂开来。马克思指出,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形而上学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只见对立不见同一,不能从对立中把握同一。这种观点往往造成思想上的绝对化和片面化。另一种是只见同一不见对立,不能从同一中把握对立,把同一看作是不包含差异和对立的绝对同一。恩格斯指出:“旧形而上学意义下的同一律是旧世界观的基本原则:a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范畴不仅反映了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本质联系,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机制和动力。
1、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不断发展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从根本上说,都是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的结果。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其表现是: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是事物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的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基础。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吸取有利于自己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例如,植物和动物之间,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取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动物正好相反,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它们就是这样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的。在社会生活中,工业和农业的相互促进,学术界不同意见的争鸣以及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互借鉴等等。另外,矛盾一方的发展还会刺激或促进另一方的发展。例如,药物能消灭细菌和害虫,而细菌和害虫也会由于药物的作用,产生抗药性,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这又促使人们去研制药力更大的药物,促使药物的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矛盾双方之所以相互转化,就是因为对立的双方之间包含、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
(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斗争性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推动事物的量变。矛盾一方总是要力图限制另一方的发展并打破对方对自己的限制,由此引起双方力量的消长,使它们之间力量对比的状况不断发生变化。第二,矛盾斗争性推动事物的质变。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引起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于是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3)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结、交融在一起发生作用的。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这才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原动力。自然科学表明,非生命世界中的一切运动都是由吸引和排斥的矛盾斗争引起的。推动天体运动和演化的动力,是吸引和排斥既斗争又统一的相互作用;生命运动的发展和进化,则是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既斗争又统一的矛盾斗争;社会科学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就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既斗争又统一才不断发展的。思维的发展也证明了,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不甚深刻的认识与深刻的认识、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既斗争又统一,是推动思想前进的动力。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2、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外部条件
(1)内因与外因的含义矛盾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而且存在于事物之间。因此,对于任何事物来说,不仅存在着内部矛盾,而且存在着外部矛盾。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称为事物发展的内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称为事物发展的外因。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这是事物自我运动的源泉;同时也承认外部矛盾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作用。毛泽东同志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首先,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决定着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基本趋势和发展方向。一个事物为什么会运动变化,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变成什么样子,主要由事物的内因决定。例如,同样的营养和生活环境,有的人健康,有的人生病,这是由每个人的体质所决定的。同处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的领导干部立场坚定、一尘不染,有的则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甚至堕落为人民的罪人。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别,皆取决于内因。“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为了搞活国有企业,要推进宏观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要注重练“内功”,面向市场,完善内部机制。内部机制不转换,企业躺在国家身上,职工躺在企业身上,捧铁饭碗,吃大锅饭,外部环境再好也没有用。
其次,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些条件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依具体情况不同而不同。一般地说,外因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使事物的发展显示出特定的外貌;只能对内因施加各种影响,局部地改变事物发展的面貌。但在一定条件下,外因可以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种庄稼,种子选得好,其他条件也大体齐备,只是缺水,这时有没有水,对种子能否发芽并长成庄稼,就起决定性的作用。可是,无论如何,外因都不能成为根据,还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三国演义》里有“火烧赤壁”的故事,从这里流传出一句成语,叫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外部条件,没有东风,火烧赤壁的军事计划,就不可能实现。
再次,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对事物发展有重大作用,有时甚至能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但不管外因作用有多大,都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其作用。比如,我们常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外部条件对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现实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掌握了。再如,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事件,主要原因在这些国家内部,即它们长期实行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这些国家主要领导人对共产主义的背叛和放弃。同时也有外在原因,即西方帝国主义长期的“和平演变”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说到底,这些作用最终还是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事实也正是如此。
(3)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实行自力更生的基本政策。因为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源、资金和人力,依靠我国人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外部条件,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在当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交往日益广泛的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发展自己。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就是要在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博采天下之长,为我所用。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我们要正确理解自力更生的方针,不能把自力更生理解为闭关自守、一切自给自足。实践证明,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才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繁荣、技术进步,从而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因此,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在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既要反对目光短浅、盲目排外,也要防止不顾我国国情而盲目崇洋。历史经验一再表明,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同时也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对立统一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中的普遍现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千差万别,各有自己的特点。世界万事万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这就是说,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从空间上说,矛盾无处不在;从时间上说,矛盾无时不有。也就是说,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都存在着矛盾;同时,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内,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存在着矛盾。在自然界中,机械运动包含了连续性和间断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矛盾;化学运动包含了化合和化分、酸性和碱性、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矛盾;生命运动包含了同化与异化、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在人类社会中,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在认识领域,也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主体与客体、真理和谬误的矛盾。因此,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矛盾不仅是普遍的,而且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矛盾性质的特殊性客观物质世界矛盾运动形式是无限多样的,因而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例如,机械运动的作用与反作用的矛盾,物理运动的排斥和吸引的矛盾,化学运动的化合和化分的矛盾,生物运动的同化和异化的矛盾,社会运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等等,就各不相同。不同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性质不同,即使同一物质运动形式也各有不同性质的矛盾。如同样在社会领域内,又存在着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是各不相同的。
(2)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现实存在的矛盾都不是单一的矛盾构成的,而是极为复杂的矛盾群体。在复杂的矛盾群体中,各种矛盾之间和矛盾的各个方面之间其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们在事物发展中占有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要分析矛盾地位的特殊性,就要分析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首先,就事物发展过程而言,有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之分。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发展过程本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则是不能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例如,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并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因而是根本矛盾;但阶级矛盾就不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因为,它只存在于阶级社会之中,而不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始终的,因而是非根本矛盾。又如,生物运动中包含着物理、化学等性质的矛盾,虽然贯穿于生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但它们并不规定生命过程的本质,因而也不是生命过程的根本矛盾,而是非根本矛盾。
事物的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是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的。根本矛盾规定和制约着非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也会影响根本矛盾,加速或者延缓根本矛盾的解决,从而加速或者延缓事物的发展过程,使事物发展呈显出阶段性的特点。
其次,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两者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主要矛盾规定、制约着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影响、反作用于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为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非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为主要矛盾的解决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在用主要力量抓主要矛盾时,对次要矛盾也不能忽视,也要注意解决。就拿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说,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着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其他矛盾,如阶级矛盾、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等矛盾也存在,但它们处于从属地位,这些次要矛盾的解决,必须着眼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大前提之下。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对我国驻南使馆进行了轰炸,面对这一野蛮暴行,我们一方面要坚决地反对和控诉西方帝同主义的强权和霸道,揭露和声讨它们置国际法于不顾的野蛮行径,另一方面又要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化悲愤为动力,更加努力地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由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
再次,就每一矛盾内部对立的双方而言,又可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无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在同一个矛盾内部,对立双方的力量总是不平衡的,它们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一般说来,其中一方是主要的,另一方是次要的,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矛盾双方中起着主导作用、居支配地位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以经济工作来说,如果成绩是主要的,那么这项工作基本就是成功的;如果错误是主要的,那么这项工作基本上就是失败的;以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来说,公有制占主体,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也构成了我国经济的有机成分,它们虽然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居于次要地位,但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评价一个人尤其是历史人物,也要看他的主要方面,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针对当时对毛泽东同志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形而上学评价,即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邓小平同志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并把毛泽东本人和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区分。他认为,在毛泽东同志的一生中,功劳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因此,既要合理地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又要毫不含糊、实事求是地批评他晚年所犯的错误。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可以说是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将哲学原理升华为政治智慧的光辉典范。
(3)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由于矛盾性质、地位的复杂性,也就决定了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不同质的矛盾,有不同质的解决形式。研究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是研究矛盾特殊性、差异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认识矛盾特殊性的目的和归宿,它对于指导实践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种:
一是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这是较为普遍、大量存在的形式。如生物通过自然选择,使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生存下来,不适应的物种被淘汰,这就是以优胜劣败的形式解决矛盾,实现由旧物种到新物种的质变。又如新的生产力克服旧的生产关系,革命阶级战胜反动阶级,先进势力战胜落后势力,和平压倒战争,以及真理克服错误等等,这些矛盾的解决主要地都是采取了这种形式。
二是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代替。这种矛盾解决的形式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是存在的。奴隶社会中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矛盾的最终解决就是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即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所代替。可以说,在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上所经历的几大阶级的对抗,如农民和地主、无产者和资产者等阶级的对抗,就其最终结局来说,都是以这种形式解决矛盾的。
三是有些矛盾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最后达到对立面的“融合”,即融合成一个新的事物,使矛盾得到解决。例如,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城市和乡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这类非对抗性的矛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断改革,随着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其他条件的逐渐成熟,上述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就会不断缩小,最终达到融合,形成完全新型的居民点和完全新型的劳动者;两种相反的观点,通过争论逐渐消除分歧,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如科学史上关于光的本性问题,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和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说经过了200多年反反复复的争论,直到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理论,光的本性才被证实为既非单纯的粒子性,也非单纯的波动性,而是具有波粒二象性,从而使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产生了一次飞跃。这种由对立双方差别缩小最后达到融合而使矛盾得到解决的方式,是解决某些矛盾的一种不可否认的形式,但它不是适用一切情况的唯一形式。因为这种方式本质上是对矛盾双方的一种“调和”,它适用于在根本利益一致情况下的非对抗性矛盾,而对于不可调和的对抗性矛盾,是不适用的。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具体地说,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之间是互相区别、互相对立的。矛盾的共性只是概括了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而没有包括每个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所以,共性不能完全包括个性,事物的具体特性即个性比共性要丰富多彩得多。比如,苏格拉底与人,前者是个性,后者是共性。在苏格拉底身上,包括了许多个别特征,如他是一个哲学家、他的妻子是个泼妇、他当过兵打过仗、爱辩论、不爱穿新衣服、最后被判死刑却又视死如归等等,这些特征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但作为共性的人却没有这么丰富的内容,它只是概括了所有人的一般性特点,以此将人这个类同其它类别尤其是动物区别开来。作为共性的人是从许许多多个性的人抽象概括出来的。共性的人只是人的一般,个性的人是千千万万、丰富多采的。从职业上分,有工人、农民、军人、医生、护士、教师、学生等等;从年龄上分,有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等等;从国别上分,有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英国人、法国人、俄罗斯人等等;从民族上分,有汉族、回族、藏族、壮族、苗族、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等;从时间上分,有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当代人等等;从肤色上分,有黄人、白人、黑人等等;从体形上分,有胖人、瘦人、高个子、矮个子等等;从姓别上分,有男人、女人等等;从性质上分,有好人、坏人、伟人、凡人、英雄、罪犯等等;从生理功能上分,有活人、死人等等;等等,等等。共性的人就是对千千万万个个性的人的抽象和概括,后者比前者要丰富多采得多。
第二,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又是统一的,两者互相依赖、互相联结。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是个别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一方面个性中包含着共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个性一定与共性相联结而存在。另一方面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它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例如,桃、梨、苹果、桔子、葡萄之类虽然各有特点,但它们都包含有水果的共同特性,含有果酸和糖类等有机成份;另一方面,世界上也并不存在水果这种共性的东西,而只存在着桃、梨、苹果、桔子、葡萄等等具体的水果形态,水果作为共性,它只能存在于各种具体的水果之中并通过它们表现出来。战国时期名家思想家公孙龙子的“白马非马”论之所以错误,就是因为他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没有看到作为共性的马正是寓于作为个性的白马、黑马、红马等等之中并通过它们表现出来的结果。
第三,个别和一般、个性和共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可以转化。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是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范围内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大家或许还记得“晏子使楚”的故事。齐国国相晏婴面对楚王对“齐人善盗”的讽刺,说了这么一段话:“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桔子生在淮南能够结出硕果,种在淮北,则只能长出苦涩的枸枳,这是因为淮北的水土不同于淮南的水土;同样,齐国人在齐国内可以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却成为盗贼,这也是因为齐、楚两国的水土不同罢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植物的长势,还是人的行为,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在一种环境下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种环境下则成了特殊性的东西。另一方面,从时间上看,在一定阶段上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阶段上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例如,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来说是普遍性的,但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则是特殊性的,因为阶级社会只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再如,今天被称为“毛孩”、“毛人”的罕见的“返祖”现象,在从猿到人的进化时期,却是普遍现象。人类的祖先曾经遍身长毛。可见,在今天看来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当时却具有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因其所处的不同范围或发展的不同阶段而相互转化。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毛泽东同志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是因为:任何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统一。矛盾学说的每一个原理也都贯穿着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在现实的矛盾中,也都有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脱离共性和个性、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就不能正确理解矛盾学说各个方面的内容和矛盾学说各个原理的内在联系,也就不能正确认识具体矛盾。
其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一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等。这些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原则,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原则,并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又是一个穷国,生产力不发达,人口多、底子薄,现代化建设起点低等等,就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点,即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种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绝不能照搬照抄别国模式,只能从我国实际出发,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我国国情结合起来。于是便有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一国两制”等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政方针。这些大政方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它是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的指导下制定的。因此,贯彻这个方针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以特殊性去否认普遍性,借口中国特色,否定社会主义共性,用各种形式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背离共产主义方向;另一种只抽象承认普遍性,看不到矛盾的特殊性,只讲社会主义的共性,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看成僵死的教条、抽象的公式,无视我国的基本国情,否定党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而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实践证明,这两种倾向对于我们的事业都是十分有害的,应该注意防止和克服。
再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人类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上级的指示、决议概括了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情况,是一般性的东西。而每一个地区、单位和部门既有和其他地区、单位和部门相同的共性、普遍性,又有自己的个性、特殊性。因此,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在贯彻上级指示、决议以及党的方针、政策时,必须采取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既要防止只满足于一般号召而不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陷入一般化和形式主义,又要防止只强调本单位的情况“特殊”,不认真执行上级指示而迷失方向。我们党一贯倡导的“调查研究”、“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搞试点”、“办特区”、“实行民族自治”、“干部下乡蹲点”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就是要求我们从矛盾的特殊性中发现并把握矛盾的普遍性,然后在普遍性的指导之下去认识特殊性,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认识。
四、矛盾分析方法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学说,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最一般、最本质的联系,揭示了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就从根本上阐明了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实质内容。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这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斗争的焦点,是它们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辩证法的其它规律和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揭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因此,掌握了对立统一规律,就为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和范畴提供了根本的指导原则。最后,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矛盾运动是事物的本质关系,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和把握事物本质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的根本方法。正如毛泽东所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和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2、坚持对立统一规律,掌握矛盾分析方法,具体解决实际问题坚持对立统一规律,掌握矛盾分析方法,对于我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用矛盾分析方法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呢?主要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是矛盾普遍性原理对我们的基本要求。既然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我们就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并解决矛盾。既不要害怕矛盾,回避矛盾,掩盖矛盾,也不要扩大矛盾或缩小矛盾,更不能人为地制造或抹杀矛盾。对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和两分法。因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将来有将来的两点,现在有现在的两点,各人有各人的两点。总之,是两点而不是一点。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不知其二。”既然事物都有两面,我们就必须既看到这面,又看到那面,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都是说,遇到问题要善于从两面看看,两面想想。比如对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工作取得成绩时,不能骄傲自满,还应看到存在的问题。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不顺利时,不能泄气,要看到有利因素,要树立信心,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们必须同时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使它们共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另一个是改革开放,这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同样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两个基本点”是进行经济建设的前提条件和保证,是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的,都需要长期坚持。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要说“两句话”和注意“两手抓”的思想,就是辩证法的一分为二、两点论思想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说两句话、要两手抓的思想,当然不能只是记住具体的结论,而应当注重辩证思维方法的训练,努力掌握辩证思维的实质,善于通过对立面考察事物。
第二,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所谓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就是要善于在对立面中看到统一的因素、部分和趋势,弄清它们是怎样统一的,在什么条件下互相转化,以便创造条件保持统一或促使转化。例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根本对立的,它们之间的斗争也是长期的,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仍然存在着同一的因素,存在着可以互相吸取、互相借鉴的东西。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吸取和借鉴。善于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中把握统一,这也是我们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和“一国两制”政策的理论根据之一。
所谓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就是善于在统一物中看到对立的因素、部分、方面和趋势,弄清它们是怎样对立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对立的性质和程度如何,以便采取恰当的斗争形式。有的同志不注意发现潜在的对立和斗争,一旦发生问题就感到很突然,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工作陷于被动,从方法论上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把同一性绝对化,不善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总之,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看不到统一中的对立,把统一绝对化,那么,这种统一就是凝固的、僵死的统一,没有生机和活力的统一;看不到对立中的统一,把对立绝对化,那我们就会陷入无休止的对抗和冲突之中,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第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还要善于抓重点,要使“两点论”与“重点论”恰当地结合起来。因为,一分为二中的两个方面绝不是半斤八两、主次不分的。相反,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矛盾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原则。辩证法的两点论,就是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通常我们所说的“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和“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如果只肯定其一,而忽略或否定其二,就从根本上否认了矛盾,就变成了形而上学的“一点论”。辩证法的重点论,就是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是把二者等量齐观、平等对待,“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时常所说的“打蛇要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力气要用到节骨眼儿上”、“好钢要使在刀刃儿上”等等,这些讲的都是抓重点的道理。如果不抓住重点,甚至否认重点,而把各种矛盾和矛盾的两个方面平均看待,就变成了形而上学的均衡论。一点论和均衡论在理论上都是错误的,在实践上都是有害的。在这里,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长期以来正反两方面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正确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对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科学的实际运用。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英明决策,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已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第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着重把握矛盾的特殊性,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不同质的矛盾。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一是要具体分析矛盾双方对立斗争的内容,弄清矛盾的性质是对抗性矛盾,还是非对抗性矛盾;二是要具体分析矛盾双方的不同特点;三是要具体揭示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预见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毛泽东在对抗日战争的分析中,首先揭示了中日双方矛盾斗争的性质,接着分析了中日矛盾双方的特点以及矛盾双方的地位变化,最后得出结论:抗日战争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战争是持久的,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 分析矛盾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处理和解决矛盾。毛泽东同志说:“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在解决矛盾或处理问题时,总习惯于搞“一刀切”、“一锅煮”、“一风吹”,不看时间、地点和条件,结果把事情办坏,使工作遭到失败。纠正这类错误,关键在于破除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坚持对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把钥题开一把锁”。
第五节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实现的。这些环节在唯物辩证法中被概括为一系列的哲学范畴。这些范畴反映了事物和现象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不同侧面,有着各自特殊的内容。但它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又有着本质上的共同性,这就是:它们都是客观事物和现象普遍本质的反映;各对范畴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取得的认识成果,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给人们的认识和实践以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一、现象与本质现实存在的每一个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现象和本质这对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内在实质和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唯物辩证法所有范畴的共同任务,都在于指导人们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其内在的本质。
1、现象与本质的含义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时感慨万端,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身处庐山之中却又不识庐山真面目呢?生活中轻信他人之言上当受骗的时候,人们也会感慨“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啊!这是为什么呢?这些都涉及到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
任何事物都具有现象和本质两个不同的方面。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例如,物体落地现象的本质是地球引力的作用,一个人的本质是通过他日常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大量地表现为真象,但假象在自然界特别是在社会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一些犯罪分子往往施展各种伎俩,制造种种假象来掩盖犯罪事实,就是以虚假的现象表现了自己的本质;在97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制造了大量的假象,用塑料、橡胶、纸壳等等做了一些坦克、飞机、导弹发射架等假军事目标,借以迷惑和耗费美国等国的军事力量,保存自己的实力。再如美国等西方国家口口声声宣扬所谓的“自由”、“人权”、“人道”,其实这是假象,背后隐藏着“强权”、“霸权”和“霸道”的真实本质。这些都可称作假象。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种客观的实际条件造成的,这同错觉有所不同。错觉是人的感觉造成的,属于主观范畴,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一事物的本质对于该事物来说就是它的特殊矛盾,而对它事物来说,就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本质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规律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就是认识事物的必然性、规律性。例如,懂得了化学运动的本质是原子的化合和化分,也就从根本上认识了化学运动的基本规律;懂得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运动是构成社会运动的本质,就从根本上理解了社会运动的发展规律。但是,也不能把本质和规律看作是完全等同的。本质的含义更广泛一些,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例如,生命的本质即蛋白体的存在方式,就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生命运动的某一规律。本质是相对于现象来说的,认识只有从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才能揭示出事物的发展规律。
2、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与本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其具体表现是:
第一,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而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例如,我们每天看见太阳东升西落,似乎太阳绕地球旋转,而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旋转;我们只能看见熟透的苹果往下落,却看不见使其下落的万有引力;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轰炸我国驻南使馆,这是看得见的事实,但其真实本质和险恶用心则需经过分析才能揭示出来;等等。
第二,现象是个别的和具体的东西,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同类现象具有共同的深刻的本质,而共同的本质则通过千差万别的个别现象表现出来。例如,苹果落地、房屋倒塌、河水流动、飞机坠落、卫星遨游、陨石降落、海潮汹涌澎湃、流星划过长空、地球绕日旋转、太阳东升西落、星系演化发展、黑洞现象形成,等等,这些表现形态可谓多姿多态、千差万别,可是它们有着共同的本质,都是引力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
再次,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平静、相对稳定。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本质是相对不变的,但它表现出来的现象则是经常变化的,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具体形态。例如,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商品价值是商品价值的本质,价格则是价值的现象,它常因商品的供求关系不同而上下波动,而价值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如古典小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时变作白发苍苍的老头,有时变作英俊潇洒的少年;有时变作一颗大树,有时又化作一股青烟……七十二般变化,可说是变化多端,但他变化招数再多,也仍然是一个伴随唐僧左右的孙猴子。水有三态,即液态、气态和固态,但这三种状态都是水的表现或现象,其本质仍然是H2O。
最后,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则比现象单纯、深刻。由于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和表面的东西,形之于外、千差万别,且多变易逝,所以它比本质丰富、生动;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深藏于事物内部且相对稳定,所以它比现象单纯、深刻。这犹如河中的流水,现象如同浮在水面的泡沫,本质则如底层的深流。
其次,现象与本质又是相互联系和辩证统一的。具体表现是:
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总是反映着本质,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脱离本质的纯粹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本质总是现象的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现象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它的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从属于本质的,脱离现象的赤裸裸的本质也是不存在的。比如,水的三种状态从不同的侧面都表现了由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元素结合成的化合物H2O。固态是水的本质在冰点以下所表现的现象;气态是它在沸点以上所表现的现象;液态则是在冰点和沸点之间所表现的现象。在这里,无论是哪一种形态都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水(H2O)的化学本质;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这一本质特征,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是通过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凋谢、枯萎等各种现象表现出来的,其中每一种现象都从不同的阶段和侧面表现了植物生长过程的本质;人的肠胃疾病是通过胃纳不佳、消化不良、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各种现象表现出来的,其中每一种现象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表现了肠胃疾患病变的本质;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总要通过他的言行表现出来。每个言行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人的思想品质。即使假象也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是事物本质的表现。例如,历史上和现在的一切侵略者往往施放“和平”的烟幕,来掩盖它好战的本质,它们叫嚷“和平、缓和、友好、亲善”等口号,其目的总是和它扩军备战的活动相配合的。这种假象恰恰是一切侵略者虚伪和狡猾本质的表现。列宁说:“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就是说,假象同本质也是同一的。总之,世界上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也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本质与现象的统一和联系,是人类科学认识所以可能并赖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3、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质与现象相互区别,现象不等于本质,本质不等于现象,由此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马克思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而本质与现象的联系和统一,又使科学认识具有可能性。如果二者只有区别没有联系的话,一切科学认识也就成为徒劳无益、白费力气的事了。
其次,它说明了科学认识的任务和途径。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而科学认识的途径和方法则是从事物的现象入手,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因而我们在认识事物时,一方面要注意现象的搜集,占有丰富而全面的感性材料;同时,又要注重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各种现象加以分析,特别是要注意识别真象和假象,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二、内容和形式
现实中的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形式和内容两个侧面,都是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体。因此,在学习了现象和本质这对范畴以后,还有必要进一步学习和探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1、内容和形式的含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或听到名不符实和弄虚作假的事情,如假烟假酒、假证明假广告、假文凭假钞票、假医生假警察等等。到底何谓真?何谓假?真东西与假东西是如何区分的呢?这就涉及到内容和形式的问题。名不符实,就是形式与内容不相符合。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外部表现形态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等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内容,也都有自己的形式,二者缺一不可。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内容。由于同一事物往往包含着许多要素,因此事物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比如水(H2O),它的内容包含了氢元素和氧元素;一个人的人格包含性格、气质、能力等内容。事物的形式有两类:一类是事物的外在形式,它是和内容不直接相关的非本质的形式,它的改变不直接涉及事物的内容。比如商品的包装、人的衣服等等,它们的改变不会引起商品质量、人的本质的改变。另一类是事物的内在形式,它和事物的内容紧密相关,是事物的本质的形式。它的改变会引起事物内容的变化。如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结合方式如果发生改变,则水的内容也会发生变化;碳原子(C)的结合方式不同,可以生成两种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物质:金刚石和石墨。
内容和形式既是普遍的,也是多样的。自然界的任何一个化合物,都以一定的化学元素作为自己的内容,又以相应的分子结构作为自己的形式。以水分子的形成过程为例,氢(H)原子和氧(O)原子是构成水分子的要素,氢和氧的存在只是提供了构成水分子的可能性,只有当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以特定方式结合起来,水分子的产生才由可能变为现实。在这里,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就是水分子的内容,而它的结构则是组成水分子的形式。氢和氧分别来看也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它们各自以不同数量的电子、质子、中子等作为自己的内容,又以不同的排列方式构成各自特有的原子结构或形式。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是组成生产力的要素,是生产方式的内容。但是,如果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不以一定的生产关系形式结合起来,便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社会生产也就无法进行。这样的生产方式只是可能的生产方式,而不是现实的生产方式。所以,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方式就是作为内容的生产力和作为形式的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体。这一切都说明,内容和形式普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一切事物之中,二者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
事物的内容是无限多样的,与此相适应,事物的形式也是无限多样的。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不同的对象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从而也都有与之相应的特定形式。事物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事物形式的多样性。就社会现象来说,社会生活具有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和艺术等十分丰富的内容,同这些内容相适应,也就产生了表现这些社会生活内容的纷繁复杂的形式。
2、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各有侧重,不可混淆;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首先,内容和形式是相互对立的。对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来说,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则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不是内容,内容不是形式,二者存在着确定的差别,这是它们对立性的表现。内容和形式的对立性是在确定的关系中而言的。就是说,在确定的关系中,内容就是内容,形式就是形式,内容不能同时又是形式,形式也不能同时又是内容。例如,对于人体来说,骨骼、肌肉、血液等是内容,人的体形、外貌、衣着是形式,不能把前者说成是形式,也不能把后者说成是内容。
其次,内容和形式又是统一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内容和一定的形式,一定的形式总要以一定的内容为基础,总是某种内容的形式;一定的内容又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形式,总是某种形式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如果没有作为人体内容的骨骼、肌肉、神经、血液等,或没有作为人体形式的体形、外貌等,人体也就不成其为人体;水分子既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作为它的内容,同时又离不开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结合形式即H-O-H。因此,不具有内容或不具有形式的事物都是不存在的。当然,形式和内容不可分离,并不是说任何特定的内容都只能具有某一种形式,或者一种形式只能体现某一种内容。实际上,同一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比如,《红楼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一个贵族家族的没落,展示了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它可以借助小说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用电影的形式展现出来,还可以通过戏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反之,同一形式也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如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莎士比亚用它来表现人文精神,陆游则用它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所采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采用,等等。
第二、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必然要求和产生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发展决定着形式或迟或早总要发生变化。这就象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一样,随着身体的不断成长,必须穿上不同尺寸的衣服,否则就会影响身体的成长;社会的发展也是一样。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就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维持生存,因而产生了原始社会的公有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剩余产品不断出现,人们不依赖集体,即使靠个人或家庭就能维持生存了,于是,出现了私人利益,私有制也就随之产生;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极其发达,生产的一体化、全球化等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在客观上要求有一种能够有效调节社会生产的生产关系,才能满足它的需要,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迟早要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另一方面,形式也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生产关系能够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落后和腐朽的生产关系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读起来津津有味,百读不厌,但一拍成电视剧,仿佛韵味大减,总觉得表达不如小说准确、生动、耐人寻味。与此相反,在教学中,政治理论课特别是哲学原理课,它们本身的抽象性、概括性和系统性等内容并没有变化,但由于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结果激发了学员的兴趣,加深了对内容本身的理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任何事物的形式反过来又作用于它的内容。
第三,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种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以成为内容,反之亦然。就是说,内容和形式的区别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超出一定的范围和确定的关系,作为一定内容的形式,也可以成为另外一种形式的内容,反之亦然。例如,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关系相对于生产力是形式,而它作为经济制度相对于经济体制来说则是内容。思维对于客观的物质世界来说是形式,但对于语言形式来说它却是内容。通讯、报道、社论等是报刊宣传常用的形式,但在新闻学这门学科中,它们就成了新闻学研究的内容;衣服对于人来说是形式,但在服装店里,却又成为内容。同样地,泥土是砖瓦的内容,砖瓦是泥土的形式;砖瓦对于房屋来说又是内容,而房屋则是砖瓦的形式;等等。
3、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内容和形式之间既相区别又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一方面,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必须首先注重事物的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反对只注意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为形式而形式,离开内容的需要追求形式,割裂了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形式主义在我们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表现诸多,流毒甚广,必须大力戒除。为此我们一定要做到:在认识活动中注重实际,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注重实干,在实践活动中注重实效。否则,“只讲究形式,没有内容,抓落实就会成空话。”另一方面,根据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的原理,我们要善于利用、发现、改造、创新有利于表现和促进内容的各种形式,反对形式虚无主义。形式虚无主义只要内容不要形式,实际上也否认了内容,又从另一极端割裂了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任何内容都要通过形式表现出来,不能认为一讲形式就是形式主义。我们部队中正规化的工作、生活制度,体现我军革命化、现代化的要求,有利于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严格按正规化的要求工作、学习和生活,决不是形式主义。
三、结构和功能结构和功能范畴是在现代科学和实践条件下形成的辩证法的新范畴。象其他范畴一样,它也是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所不同的是,它是从事物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功能过程来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
1、结构和功能的含义结构和功能是揭示事物内部构成方式和事物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哲学范畴。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方式和功能表现。所谓结构,是指事物内部各个要素的组合方式、结合方式。如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军队的编制体制就是军队的结构,不同的家庭组合方式形成不同的家庭结构,等等。
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稳定性。一个事物的结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总是趋向于保持这一结构。结构是一事物内在关系中相对不变的方面。由于结构具有稳定性,才可以用结构作依据,来划分不同类型的事物。第二,有序性。结构作为要素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是有规则的,受一定规律的支配。结构的有序性使事物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呈现出秩序,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第三,层次性。由于结构既是有序的,又是稳定的,因而结构与结构之间形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系列,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给结构分类,比如,根据运动形式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将其对应的物质结构划分为机械结构、物理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社会结构等;根据系统与环境作用关系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各种系统的结构划分为封闭结构、孤立结构、开放结构等;根据结构的活动方式不同可以把它分为平衡结构、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的发展又可分为稳定结构、超稳定结构、多元稳定结构;等等。
而所谓功能,则是一事物在对它事物的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即系统所具有的对环境作用的性质和能力。如太阳有产生热核反应、电磁波、热辐射、X射线等功能,机器有减轻人类体力支出的功能,人脑有思维、记忆的功能等。
2、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结构与功能是有差别的、对立的。结构指向要素的构成方式,功能则指向事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两者所要揭示的内容是不同的。同时,结构相对稳定,而功能则多有变化。
另一方面,结构与功能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首先,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以结构为基础。事物的结构不同,其功能也不一样。比如,动物的大脑与人脑的结构不同:人脑有两个信号系统,而动物大脑只有第一信号系统,因而,人有语言功能,能够识别语言信号,而动物则只具有简单的感觉和心理,不能识别语言信号;化学中的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和石墨,它们的化学成分相同,但结构不同,因而性质大不一样:金刚石坚硬无比,可用作切割玻璃的玻璃刀,而石墨质地松软,可用之作铅笔;军队的编制体制合理就会提高战斗力,编制体制不合理就会削弱战斗力,这也是结构决定功能的具体表现。大家也许还记得《田忌赛马》的故事:齐王要与大臣田忌赛马,各出上中下三匹马。田忌总是不敌齐王。这时,田忌的手下孙膑教给他一个必胜的战略,那就是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这样就可以以2比1战胜齐王了。我们看到,田忌用的还是先前的三匹马,只不过是改变了出场的顺序,也就是改变了系统的结构,其结果便发生了改变。这是结构决定功能、结构的变化引起功能变化的较为典型的例子。
其次,功能反作用于结构,结构也受到功能的制约和影响。一般地说,事物功能的发挥反过来也制约和影响着事物的结构,功能的发挥既可以促进结构的进化,也可以导致结构的退化。机器用久了会坏,人疲劳过度就会生病,动物误食了毒药就会丧命,等等,这是功能发挥对结构的破坏性影响。反之,机器通过维修和升级效率会更高,人通过学习会不断进步,通过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会更加健康,等等,这是功能发挥对结构的建设性影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事物在发挥功能的过程中,也就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系统从环境中吸取“负熵流”,这种负熵流增加到一定程度而超出系统自身的“熵增加”时,就会使有序性克服无序性,从而促使事物原有的结构向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反过来,当系统内部的“熵增加”超出负熵流时,系统的结构就会失稳和解体,就会出现崩溃状态。据记载,19世纪初某国有个王子,幼年时被人绑架,囚禁在一间直不起身子的黑屋子里,从未接触过人,直到17岁时被释放。释放后虽经宫庭教师尽心竭力地教育,但其智力仍然远远不及常人。死后解剖发现,他的脑沟回很简单,大脑甚至没有覆盖住小脑,连类人猿都不如。这一事例典型地说明了功能发挥对结构的反作用。
再次,结构与功能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仅事物的结构变化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新功能的产生,而且事物的功能发挥到一定的程度,也会导致事物新结构的产生。这同时也就说明,结构和功能在一定条件是相互转化的。“用进废退”是客观世界和社会运动中的普遍现象。整个世界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正是在结构与功能的不断转化中实现的。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看,人及其大脑的形成过程始于社会实践活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类人猿的前足向人手的转变是在劳动中完成的。而猿脑向人脑的转变其实质在于实践结构在脑中的内化即同构。实践结构在脑中内化的完成标志着真正人脑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静态结构是动态功能的定位凝结,动态功能是静态结构的历时展开。事实上,生物进化过程就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互制约、彼此转化和上升前进的历史过程。譬如说,由鱼类向两栖动物如青蛙的进化过程中,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鳍逐渐被淘汰,而代之以四肢,膘也逐渐被肺取代,腮也被淘汰了;在美国巨片《未来水世界》中,男主人公由于长期在水下生活,结果在耳朵后边居然长出了腮。这些都是结构与功能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实际例子。
3、结构和功能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把握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认识上看,结构与功能辩证关系的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结构方法和功能方法两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所谓结构方法就是从结构上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方法。科学中对某一事物结构认识的发展,使人类能够复制、模拟事物的结构以用于认识和改造其他事物。例如,仿生学就是以生物各种构造为对象进行工程技术模拟的科学,它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条优化的捷径,即实现了生物系统与工程技术系统的结合。但是,结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事物结构比较复杂、一时难以认识,而实践又需要利用这一事物的时候,就要采用功能方法,从事物在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功能上,去认识和利用事物的特性。所谓功能方法就是从功能过程来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方法。较之结构方法,功能方法目前是取得成绩最大的一种认识方法。它可以暂时撇开复杂事物的内部结构,仅仅从功能上来模拟,这就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了方便。更为重要的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和改造,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它的功能;而事物对人的价值就在于它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现代科学对人脑、黑洞、信息过程、人工智能的研究,就是采用功能模拟的方法。
从实践上看,人们掌握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可以通过优化事物的结构以达到最佳的功能。我们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结构改革、结构调整,要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更加适应,以达到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军队改革也是这样。通过改革,调整和优化军队结构,真正走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精兵之路。
四、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结果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经常要遇到的一对范畴,是事物和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形式之一。因果关系是决定论思想的逻辑依据和人类一切自觉活动不可缺少的指导原则。离开对因果关系的理解,人们就无法进行正确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之中,一种现象会引起另一种现象,而它自身也是由其他现象引起的。原因和结果是从引起和被引起这一侧面揭示事物、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原因作为他事物根源的要素,引起他事物或他现象的产生,结果则受某种事物或现象的作用而产生。世界上的任何现象都有产生的原因,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如磨擦生热,磨擦是原因,生热就是结果;风吹草动,风吹是原因,草动是结果;熟能生巧,熟是原因,巧是结果。事物或现象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因果联系的本质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因果联系往往具有时间上的顺序性,即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前因后果”。但是,并不是所有前后相继的现象都是因果联系,也就是说,“在此之后”并不等于“因此之故”。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虽然时间上前后相继,但彼此之间并没有因果联系,因为一年四季的更替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同样,白昼和黑夜也是前后相继的,彼此之间也没有因果联系,因为白昼和黑夜的交替是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因果联系不只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关系,而是以时间先后为条件、由一种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种现象的本质联系,即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因果联系也往往具有时间上的同时性。例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始终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又例如,恩格斯所说的“劳动创造了人”,在这个命题中,劳动和人就是同时产生的。并不是说先有了劳动,然后劳动再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人”,是说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活动方式的转变是决定性的,一旦猿的本能活动转变为“专属人的劳动”,猿的个体和群体结构就发生了根本变化,猿也就变成了人。因果联系还具有时空上的相互依存性。因果联系是一种相互依存关系,但不是所有的相互依存关系都是因果联系。如两种现象都由第三种现象引起,这两种现象之间就有着依存关系,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所以不是因果联系。例如,闪电之后必然伴有雷声,但闪电不是打雷的原因,闪电和打雷都是云层中正电与负电碰撞的结果。
事物的因果联系是普遍的。事出有因,因必有果。世界上任何一种现象都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产生,任何一种现象也不可能不产生一定的结果。没有原因的结果,或没有结果的原因,在客观世界中都是根本不存在的。在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把某项不成功的工作说成是毫无结果。实际上结果还是有的,只是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世界上有些现象,人们还不知道它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但结果终究会产生的。同样,世界上有些现象,人们还不知道它产生的原因,但原因总是存在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一定会发现它的原因。
事物的因果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事物的因果联系总是客观存在的,也总是要表现出来的。俗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必然会报。除去这一谚语的宿命论的人为成份,它生动地反映了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客观的和必然的联系。
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如果我们把因果联系从普遍联系中抽取出来,单独考察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现象时,原因和结果的界限就是确定的。在这里,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两者不能混淆,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例如,地球绕太阳公转与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关系,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如果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就会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得出荒谬的结论。又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日本侵略中国是原因,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是结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炸我驻南使馆,引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同样地,李登辉搞台独引起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李登辉搞台独是原因,全国人民反对和谴责是结果。这种因果关系是绝对不容颠倒的。这就是原因和结果的对立性。
另一方面,原因和结果又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原因只有对结果而言才成为原因,结果只有对原因而言才成为结果,取消了任何一方,另一方也是不存在的。所以,因果双方是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第二,原因和结果的区别又是相对的。如果从现实世界总的普遍联系看,一切现象都处在无限的相互联系的因果链条之中,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因此也就表现出相对性。在这里,原因与结果经常互换位置: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就变成了原因。例如,在磨擦生热、热引起燃烧、燃烧导致爆炸、爆炸引起房屋倒塌等一连串因果联系的环节中,生热既是磨擦的结果,同时又是引起燃烧的原因。这就是原因和结果区分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离开因果链条的特定关系,就不知道燃烧究竟是原因还是结果。恩格斯指出:“原因和结果这两个观念,只有在应用于个别场合时才有其本来的意义;可是只要我们把这种个别场合放在它和世界整体的总联系中来考察,这两个观念就汇合在一起,融合在普遍相互作用的观念中,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所以因果联系是一个无限发展的链条,它们的区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第三,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并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互为因果。比如,热是引起燃烧的原因,但燃烧反过来又成为产生大量热的原因。生产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技术创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为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资金保障;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反过来,精神文明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等等。
3、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进行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的前提。科学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揭示事物的因果联系,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癌症对人类威胁很大,如果能找到癌症产生的真正原因,就有可能制造出治疗它的有效药物。所以,对病因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搞体制改革,就要从研究弊端入手,因为它是我们工作上不去的原因,分析这些原因,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和办法。
其次,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有利于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在一切工作中,只有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分析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在总结工作经验时,不仅要肯定成绩、发现错误,而且要找出取得成绩和产生错误的原因。这就是由果溯因。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扬已有的成绩,避免重复发生同样性质的错误。
再次,准确地把握因果联系,能增强工作中的预见性。要预见今后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后果,就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排除不利后果和严重后果产生的原因。这就是由因及果。在各项工作中,只有全面地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通过自觉的努力消除产生不利后果的原因,发挥产生有利效果的原因的作用,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有利结果。这样,良好的原因转化为有利的结果,有利的结果又转化为良好的原因,二者不断转化,就能建立起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避免恶性循环。
五、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粒子,差不多同时,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授里希特教授也发现了这种粒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有趣的巧合呢?这涉及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众所周知,科学发展史上,英国科学家牛顿和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几乎同时独立地创立了微积分;19世纪40年代,德国青年医生迈尔、英国业余物理学家焦耳、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等人,几乎同时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途径、用不同的方法发现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和博物学家华莱士几乎同时独立地提出了生物进化论;1974年,丁肇中教授发现J/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日夜交替、四季更替,新陈代谢、生老病死等,这些都是事物发展的确定不移的趋势,都具有必然性。必然性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所决定的本质的联系。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所决定的非本质的联系。例如,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寿命再长也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性,是由人体内部新陈代谢这一根本矛盾所决定的。但一个人究竟死于什么原因、什么时间,这又带有偶然性。又如新社会代替旧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的;至于某一个国家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这一历史转变,则又具有偶然性,它决定于这个国家当时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等多种因素。再如,如果一只苹果因为成熟而从树上掉下来,这是苹果自身特点和万有引力共同作用的必然性,但如果这只苹果掉下来恰好砸在某人头上,这就是一种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作为两种不同的趋势,它们在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内部的和外部的、主要的和次要的等各种原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原因,因而它在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代表着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则不同,它产生于事物次要的和外部的原因,因而在发展中一般只居于从属的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主要矛盾,正是这对矛盾规定着一定要导致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必然的;但是由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双方力量的分化和组合,国际条件的变化以及国内各种非主要矛盾的影响,又使社会主义革命在进程方式等方面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开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必然性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无论是比较单纯的还是比较复杂的现实过程,不通过偶然性只表现为纯粹的必然性的现象是根本没有的。即使表面上看来是纯粹必然性的东西,实际上也总是伴随着偶然性。比如,按照万有引力定律,太阳系诸行星好象是以纯粹必然性循环往复、始终如一地运动着,似乎找不到什么偶然性。实际上,宇宙中的无数天体由于万有引力的普遍作用,它们都会以不同方式影响到整个太阳系的运动,使诸行星绕日旋转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摄动或摆动,在必然运动中表现出过去人们难以察觉的偶然性。天体的机械运动尚且如此,更为复杂的运动,特别是社会运动就更不可能有排除偶然性及其作用的纯粹必然性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它偶然性所补偿。但是,发展的加速或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
第二,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凡是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凡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都始终受着内部必然性的支配。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绝对地摆脱必然性的支配和影响。比如,社会发展的一定时代的历史任务,总要通过一定的历史代表人物来组织实现,这是必然的。至于这些历史人物是谁,就带有极大的偶然性。而历史人物的气质、性格、品行和爱好等对社会发展的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给历史事件涂上各种各样的色彩,看来是偶然的,但在历史舞台上演出的丰富多采的活剧中又贯穿着一定的必然性。前面我们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候,就曾经讲过这种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也就是说,19世纪中叶的现实状况和时代精神,决定着一种新的理论来总结、概括、表达它,这是必然的;但是由谁来承担这个历史重任,这又带有偶然性,它决定于表达者个人的气质、性格、品行、爱好及其实践情况,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刚好具备时代精神所要求的条件,因而就成了时代精神的表达者,因此,马克思主义以及任何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理论的产生,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结合的产物。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哲学的最大代表德谟克利特曾经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来说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他说,一只老鹰在地上抓起一只乌龟,飞到空中又把乌龟扔下来,而乌龟刚好落在一个秃子的头上。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纯粹偶然的事情。但是德谟克利特却不这么看,他认为,这里面也蕴含着必然性。因为,老鹰抓到乌龟以后,往往会从高处将它扔到石头上,砸破乌龟的壳,这样才可以食用。老鹰之所以把乌龟扔到秃子的头上,是因为老鹰把秃子的光头当作了石头。这就表现了一种必然性。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又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这种转化,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生物物种的变化开始时是微小的、偶然的变异,其中有些变异因为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得到发展,逐渐巩固了下来,最后使生物机体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样,起初是个别的、偶然的生物性状最后就变成新物种的必然性状。相反,生物体原来的一些必然性状,由于越来越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最终退化掉,以至于发展成为一种偶然性的东西。比如,在人类的祖先类人猿那里,全身长毛是一种必然的现象,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全身长毛则是一种偶然的“返祖”现象。又例如,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品交换是必然的,商品交换是偶然的,但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产品交换逐渐发展为商品交换,这时商品交换就从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而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经济不稳定的条件下,原来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就会重新出现,不过这种情况从总体上看是个别的、偶然的,这又是必然性转化为偶然性的表现。
3、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反对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有力武器。形而上学机诫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偶然性不过是人们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而虚构出来的概念。在机械决定论看来,连一个豆荚中豆粒的多少,一条狗尾巴的长短等等,都是必然的。这种把必然性绝对化的观点,是把实际上的偶然性当作了必然性,从而就把必然性降低到了偶然性。显然,把诸如某一粒尘土的分布等现象当作必然性来加以研究,这无异于取消了科学。同时,如果把事物发展的一切偶然细节都说成是纯粹必然的,等于说它产生的必然链条早已在太阳系形成以前就已经确定了,这就同“天数”、“神意”、“命中注定”等宿命论和神学目的论走到了一起。与机械决定论相反,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只承认偶然性,否认必然性,把世界看作偶然现象的堆积,认为偶然性支配一切。他们甚至用某个英雄人物的偶然念头来说明某一战争的爆发。非决定论最终会导致不可知论和怀疑论。无论是机械决定论还是非决定论,都割裂了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各自走向了一个极端。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反对任何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割裂开来的错误倾向。
其次,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使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立足于客观必然性的可靠基础之上。同偶然性相比,必然性代表事物发展的本质和总趋势,处于事物发展的主导地位。因此,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就要把主要力量放在探求事物的必然规律上,力求按照客观的必然规律来规划自己的行动,使每一个行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高度的自觉性。毛泽东同志说过,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们只有认识客观必然性并根据客观必然性来确定自己的行动,才会有主动权,才会获得自由。对于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即规律性,在没有认识它之前,人们的行动总是不自觉的,难免带有盲目性。我们的任务在于,走发展的必由之路,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断地实现由必然到自由的转化,提高自觉性,避免盲目性。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如果不去努力认识客观必然性,把希望寄托在侥幸的偶然事件上,就会盲目被动,办出蠢事,得不到预期的结果。
再次,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也要重视并善于利用偶然性因素的作用。强调在实践活动中必须尊重客观必然性,决不意味着可以不重视偶然性。恰恰相反,我们不但应该充分估计到各种偶然性因素及其影响,而且要学会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性因素来推进我们的工作,并尽可能地避免和消弱有害的偶然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做好应付突然事变的准备,抓好预警、风险保障等环节,做到有备无患、应付自如。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科学研究和历史活动中对机遇作用的强调,进一步证实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所谓机遇,从广义指一切偶然性,从狭义说则是指对事物存在和发展起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人有利的偶然性。量子力学突破了把必然性与偶然性看作外在对立的经典决定论框架,把随机性引入规律之中,揭示了微观客体的运动遵循的是统计规律,即体现于大量偶然的、随机的现象总和中的规律性。分子生物学和系统科学又进一步把偶然性和随机性的思想带入了生命起源和系统演化的研究之中,认为进化并不是预先决定的,而是由一系列的偶然变异和随机涨落促成的。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能动性,特别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下必然性表现为外在的强制,偶然性或机遇在历史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经济生活中的“机会成本”、“风险利润”,社会生活中的“机会均等”,历史演化中的“发展机遇”,都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可以说,机遇已成为当代世界观和历史观中的重要范畴。
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把握了科学和历史发展中的这一动向,在运用历史机遇观点观察和处理中国发展问题的过程中,对机遇与发展、机遇与挑战、历史偶然性与历史必然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作了多方面的论述和深刻的揭示,突出强调了抓住机遇不仅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他一再提出:“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上述思想,制定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强调指出:“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过去我们抓住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也丧失过某些机遇。现在全党一定要高度自觉,牢牢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迈出新的步伐。”同样,善于抓住机遇,对于我们个人的成长、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有重要意义。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抓住机遇是充分利用有利的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性又不是脱离必然性的,“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那种认为重视机遇就是碰运气、图侥幸、冒险投机的观点是与马克思主义的机遇观根本不相容的。我们一定要从偶然性与必然性相统一的观点,正确把握机遇问题,为中国的发展和个人的进步大胆实践,努力开拓。
六、全局和局部
1、全局和局部的含义全局和局部是揭示事物联系的总体性和发展过程中内部关系的一对范畴。全局是指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局部则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方面和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全局与局部。如,太阳系作为全局,太阳和九大行星是局部。相对于全国这个全局来说,各省、市、自治区就是局部。整个军队是一个全局,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就是局部。
2、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全局和局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全局和局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数量关系看,全局大于局部。全局由局部组成,全局大于每一个局部,也大于各个局部的简单总和。马克思曾经指出,协作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力。就是说协作造成的整体力量,既大于每个人的力量,也大于各个人力量的机械相加。马克思说:“在大多数生产劳动中,单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因此,12个人在144小时的共同工作日中提供的总产品,比12个单干的劳动者每人劳动12小时或者一个劳动者连续劳动12天所提供的产品要多得多。”另一方面,从性质和作用上看,全局异于局部。全局与局部相比,在性质和作用(功能)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具有全新的整体特征。俗话说的“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就是说集中起来的集体智慧,不仅在量上大于单个人的智慧之和,在质上也发生了根本的飞跃。又譬如,一台电视机由数以千计的零部件按特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时,就会产生这些零部件本身所没有而只有电视机整体才具有的整体性质和功能:它可以接收并显示无线电视频和音频信号。同样地,大量水分子的集合,例如一杯水、一盒水、一池水等,它们具有解渴、洗涤、灭火、灌溉等功能,但是,单个的水分子是不具备这些功能的。单个的水分子与大量水分子的集合都有如此巨大的区别,更不说稍微复杂一些的事物了。
全局和局部又是相互联系的。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两者相互依赖、互为前提。全局不能脱离局部而存在,局部是全局的构成要素和存在基础;局部也不能脱离全局,局部以全局的整体结构作为自己的结合形式和存在方式。没有局部,就无法组成事物,也就无所谓全局;没有全局,事物就会解体,局部也就不再是局部。没有个人,就没有社会;但脱离了社会,个人既无法生存,也不可能成其为人。世界上已经发现的诸如狼孩、熊孩、羊孩等等,都说明了这一点。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证明,人一但断绝与外界的信息交往,首先是与社会的交往,就会陷入空幻乃至错乱之中,就会导致种种精神病变。全局与局部有机联系的思想,黑格尔曾用人手作比喻,作了形象生动的说明。他说:“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就不象原来长在身上时那样,……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
其次,全局和局部相互作用。一般说来,全局居于主导地位,对事物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局部则处在被主导、被决定的地位。所以,局部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局,有时为了全局的存在和发展,甚至需要牺牲某些局部。源于象棋游戏的格言“舍车马,保将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在1998年抗洪抢险的伟大实践中,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舍“小家”保“大家”,牺牲局部保整体,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中就包括全局意识的大发扬。全局统筹各个局部,协调各个局部朝同一方向运动发展;而局部由于自身的矛盾特点以及环境的影响,有时会偏离这一统一方向和行动。例如,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制定全国经济的发展规划,要求各省、市、各地区统一行动,如果为了局部利益而闹独立性,就可能会违背整体利益。所以,任何局部都必须服从全局。同时,局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局部有相对独立的存在条件、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在不同的事物中,局部的相对独立性也是不同的。除开机械的人工系统外,有机系统中局部的独立性最小。而在亚有机系统和超有机系统中,这种相对独立性则较大。不过前者的原因在于系统的整合程度低,后者则是系统的高度发展,为其局部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例如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为个人提供着日益增大的发展空间,其最终趋势是共产主义下的“自由人联合体”。局部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在它对全局的能动反作用上。全局支配局部,局部影响和制约着全局。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个局部成为影响全局的关键环节时,它对全局的作用可以变为决定性的。
再次,全局和局部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大事物的局部可以成为小事物的全局,反之亦然。如太阳系相对于地球是全局,相对于银河系则是局部。一事物的解体,会使某些局部转化为新事物的全局;而一事物的产生,又会使某些原有的独立事物转化为它的局部。如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解体,第三世界许多民族获得了独立,由殖民主义大帝国的局部变成了自己国家的全局。又如欧洲联盟的形成和发展,则使其成员国相对于联盟具有了局部的性质。
3、全局和局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唯物辩证法关于全局和局部辩证关系的原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它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普遍的指导原则。全局和局部是世界联系的一种普遍联系。不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意识,大到天体和星系,小到基本粒子和夸克,只要是存在的事物和过程,都有它的全局和局部。深刻理解这一原理,可以使我们坚持宏观和微观相统一的视角,运用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方法,既全面又深入地把握事物和现象,不断地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水平,推动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
其次,它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理论依据。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相对于国家利益这个全局,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局部;相对于个人利益这个局部,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是全局。既然全局高于局部,局部服从和服务于全局,就要树立全局观念,识大体、顾大局,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在必要时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保全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邓小平同志说:“要提倡顾全大局。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在当前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形势下,特别要坚决反对只顾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同时,全局又离不开局部,全局的发展也要以局部的发展为前提,局部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反作用。特别是我们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的特点就在于,通过利益驱动赋予微观经济主体以内在动力。因此,我们又要注意充分发挥各个地区、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个人和局部正当的利益追求同增进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
教 案目的要求:学习本章要求理解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基本观点;懂得联系的客观普遍性、联系形式的复杂多样性;懂得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把握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结构与功能、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全局与局部等每对范畴的科学含义及其辩证关系;懂得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的含义、特点、普遍性、条件性、多样性及其本质;时间和空间的含义、客观性、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结构与功能、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全局与局部等六对范畴的科学含义;每对范畴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章联系和发展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必须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一要回答世界的本原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二要回答世界存在的状态问题,即世界是“怎么样”地存在着。对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这两个问题做出系统和一致的回答,构成世界观的基本内容。在这两个问题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不进一步解决“怎么样”的问题,对“是什么”的理解就不深刻、不全面,就不能真正做到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世界。哲学史上,由于对第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而对第二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则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第一个问题作了辩证的唯物主义的回答,而对第二个问题作了唯物的辩证法的回答,这就不仅科学地解决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而且正确回答了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的问题,真正做到了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世界,展示出了真实的、全面的世界图景。因此,我们在学习和掌握了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以后,还需要系统地把握作为对“怎么样”问题之科学回答的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内容极其丰富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而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则是它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规律都是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本质的。本章分为四小节,主要学习和探讨以下四个大问题:一是世界的普遍联系;二是世界的运动发展;三是联系和发展的时空形式;四是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第一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整个世界无不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可以说,联系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本节我们主要学习四个问题:一是联系的普遍性与多样性;二是联系的客观性与条件性;三是世界整体性与事物的相对独立性,四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一、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1、联系的涵义什么是联系?联系就是一种关系。但是,并非所有的关系都可以叫做联系。就是说,联系是一种特定的关系。从哲学上讲,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不是事物之间个别的、暂时的现象,而是事物之间普遍的和永恒的现象。可以说,联系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物质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
对联系范畴的上述理解,包含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是一切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就是说,世界上不存在孤立存在的事物。一方面,任何事物、现象和过程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并相互转化的;另一方面,它们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并由此构成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和历史过程。换句话说,从空间上看,既不存在毫不相干、纯粹并列的事物,也不存在其小无内、毫无结构的事物;从时间上看,既不存在前后无关、无中生有的事物,也不存在有因无果、有果无因的事物。设想没有联系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一句话,物质存在于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之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之外不存在物质。猫、田鼠、雄蜂和三色堇(即蝴蝶花)彼此之间就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第二,相互作用是联系的根本内容。联系作为一种关系,并不指一般的关系,而是指那种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在这几种关系中,相互作用具有基本的和根本的性质,因为说到底,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根源于相互作用关系,相互作用导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进而形成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既是相互作用关系的结果,也是相互作用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正因为如此,恩格斯才深刻地指出:事物运动变化的“终极原因”就是物质世界本身,是物质世界所固有的永恒运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不能追溯到比对这个相互作用的认识更远的地方。”就是说,相互作用是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终极原因。否认了这一点,就否认了联系,就要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就要陷入神学目的论和宿命论的泥潭。
第三,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物质的相互作用,物质是相互作用的主体。物质世界中有多种多样的联系。
科学发现,在自然界中有四种基本的联系形式,即电磁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带电体和磁体是电磁相互作用的主体,实物是引力相互作用的主体,强子(即介子和重子)是强相互作用的主体,轻子是弱相互作用的主体。物质主体不同,相互作用的性质和形式也就不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同化与异化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人的社会关系;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人类社会的国际关系;等等。总之,联系是物质的相互作用,物质是相互作用的主体。否认相互作用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联系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和过程联系着;每一事物和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和过程,任何事物和过程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环节或阶段;孤立的、不与其它事物和过程相联系的事物和过程是不存在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由无穷无尽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构成的普遍联系的整体。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在一定的联系之中产生的,在一定的联系中存在和发展的,并在一定的联系中趋于灭亡的。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既作为个体事物而存在,又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而存在。此事物以彼事物为中介而与另一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通过大量的中介和过程统一起来,构成普遍联系的世界整体。任何事物都是世界发展链条上不同的环节,因而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万有引力定律证明了任何两个宏观物体之间都相互吸引,存在着一定的引力。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阐明了物质的各种形态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转化关系。细胞的发现和进化论的创立揭示出生物界内部以及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各种化学元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相对论向人们展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测不准关系则向人们展示了主体与客体之间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科学发现揭示出来的自然界中的大量必然联系,为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原理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和依据。
联系的普遍性已为人类的全部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所证实。在自然界中,从巨大的天体星系到细微的原子核内部的基本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无不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在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和生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每一个因素既受到周围其它因素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其它因素。在人类社会中,各类事物也是普遍联系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虽然有质的区别,但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人类的出现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而且只有在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人类社会才能存在和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无不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工业依赖农业提供粮食、原材料和市场等,农业又依赖工业提供化肥、农药、机器和日用品等。如果某一部门、某一环节发生问题,比例失调,就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别的部门和环节。又例如,生活中住房紧张,有人说,多盖点房子不就解决问题了吗?其实,问题并不这么简单。要建住房,不仅要解决地皮、下水道、天然气、暖气、用电、用水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要解决交通、服务、托儿、饮食、商店等一系列问题。可见,解决住房问题就和许多事情联系着。真可谓“牵一发而全身俱动”。社会越发展,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中普遍联系的程度就越高。当今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程度越来越高,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国际性的经济技术和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对外开放已成为每个国家必须坚持的不可逆转的基本国策。这些都是对普遍联系的最好说明。
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地把人们原来没有认识到的联系揭示出来,有力地证明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现代科学在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传统的学科界限不断被打破,完全不同的学科日益联系起来,这更进一步地揭示和证明了物质相互联系的普遍性。例如,物理化学、化学物理等学科的建立,反映了物理运动形式和化学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生物力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建立,反映了生物运动形式与机械、物理、化学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横断学科的建立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反映了多种学科之间共同的联系和规律;综合学科的建立,例如环境科学的建立,则反映了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经济学、法学、生物学、医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等等。
3、联系的多样性
(1)联系多样性的涵义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多样的。所谓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由于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也是具体的、复杂的和多样的。因此,正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一样,事物、现象和过程的普遍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联系多样性的具体表现大体说来,联系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不仅因物质主体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对事物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A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鱼”三者就是相互联系的。池塘里的水能用来灭城门上的火,这是直接联系;池塘里的鱼离不开池塘里的水,这也是直接联系。但由于灭火用去了大量的池水,最终使池塘中的鱼儿遭殃,鱼儿与城门失火最终发生了关系,这种关系就是间接联系,它是通过池水这个中间环节而发生联系的。(水(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是事物联系最普遍的形式之一。直接联系是指,不通过中间环节作用而发生的联系,即无中介的联系。间接联系是指,经过中间环节的作用而发生的联系,即有中介的联系。例如,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成语中,“火生产力”这些联系中,教育和人才、人才和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联系都是直接联系,前者发展得怎么样,直接影响后者发展的状况。而教育和生产力之间,由于要经过人才和科学技术这两个环节,因而是间接联系。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不大。事实上,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而且越来越大。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教育视为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和战略重点,都提到头等地位来看待。((科学技术((人才((一般说来,直接联系直接影响事物的发展进程,因而是较为重要的联系,其作用比较大,效果往往也比较明显;间接联系由于在时间、空间和层次上间隔较大,其联系过程较为曲折和迂回,因此对事物发展的影响不如直接联系那样显著和及时,它只有先通过中间环节才能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因而是较为次要的联系。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在有些情况下,间接联系也是很重要的。例如,在“教育中间环节即中介是形成联系的重要因素。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直接联系往往是有限的,而与众多事物的间接联系却是无限的,事物本身正是通过有限的直接联系和无限的间接联系才与众多事物联系起来,共存于普遍联系的物质世界之中的。每一个事物都以他事物为中介环节,与别的事物发生间接联系,而每一个事物又都是其他事物之间发生间接联系的中介。因此,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又互为中介,并因此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了统一的普遍联系的物质世界。可见,中介在普遍联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对此,列宁指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僵化。”
B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本质联系是指事物的内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非本质联系是指事物的外在的、偶然的和不稳定的联系。本质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非本质联系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俗话所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指瓜种与瓜、豆种与豆之间的本质联系。而一棵瓜秧结几个瓜、一个豆荚结几粒豆,则是非本质联系。科学认识的任务就是要透过事物的非本质联系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从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C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内部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外部联系是指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前者是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即内因,后者是事物发展的外在矛盾即外因。此二者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作用互不相同。对此,我们将在对立统一规律一节中详细讨论,这里暂不详述。
D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必然联系是指事物间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联系,偶然联系是指事物间的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的不确定的联系。苹果熟透了要掉在地上,这是苹果与地球之间的必然联系,但恰好掉在某人的头上,则是与某人之间的偶然联系。必然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支配作用,偶然联系对事物的发展则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二者相互之间既有区别,不可混淆;又有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总之,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而其联系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存在于事物联系形式的多样性之中,而事物联系形式的多样性,又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层次揭示和体现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二、联系的客观性与条件性
1、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客观性的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事物的联系总是客观存在的。就是说,事物之间的联系既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也不是人们随意想象出来的,而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既不能“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也不能“消灭”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只能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在正确反映的基础上整合和利用这些联系。例如,虽然地球和太阳相距1.5亿公里,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由于太阳对地球有巨大的吸引力,地球由于公转对太阳有巨大的排斥力(离心力),二者的共同作用才使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围绕太阳旋转,这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样地,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人才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想跳多高就跳多高,投掷出去的石块才不可能飞离地球,而总是要落在地球上。地球对地面物体的引力作用是客观存在的,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创造。人们只能承认它的存在,而不能否认它的存在。这是正确认识它并进而利用它的基本前提。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空间站的建造使用,就是在深刻认识地球引力作用并定量把握的基础上,对它的有效利用。在这里,地球的引力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任何国家想要成功发射卫星,就必须使它具有第一宇宙速度,即每秒7.9公里的速度,这个速度是由地球的特点和引力作用客观地决定的,它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2)承认联系客观性的重要意义承认并强调联系的客观性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批判唯心主义、反对封建迷信的基本要求。唯物辩证法强调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哲学史上,唯心主义也承认联系,但是它们却否认联系的客观性。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由人的观念和意志决定的;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客观事物的联系是某种客观精神或绝对观念联系的表现。这些观点是完全唯心主义的。其实质就是否认联系的客观性,用主观臆造的联系代替真实的客观的联系,把虚构出来的不存在的联系人为地强加给客观事物。这种唯心主义的观点虽然是根本错误的,但却是生活中封建迷信活动的思想根源和理论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所谓“慧星、地震预示国家兴衰”、“指纹、手相、生辰八字决定人的命运”,欧美国家把13与灾难和不吉利联系起来,我国很多人把8与发财联系起来,把6与顺利联系起来,等等,这些都是主观“创造”事物之间联系的表现,是主观随意性的产物,是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唯心主义表现形式。因此,只有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才能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活动。
其次,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前提和基础。既然联系是客观的,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它们之间的联系,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和客观地研究和把握事物内部的和外部的真实的、固有的联系。也就是说,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这同时也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前提和基础。爱因斯坦说:“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构造能掌握实在,要是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科学的真正任务就是揭示事物和现象之间所固有的联系,把人们通常看来似乎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发现其中的真实联系。技术的真正任务就是利用科学揭示出来的种种真实联系,为人类实现特定的目的而服务。可以说,一部科技发展史,就是一部揭示客观联系并利用客观联系的发展史。可以预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先前不被人们认识的客观联系,将不断地被人们揭示出来并利用起来。科学技术越发达,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认识得就越深刻、越清楚,也就利用得越充分、越合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因此也就越广泛、越普遍。
再次,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也是指导人们合理建立各种联系的客观要求和实践原则。联系是客观的,但是,客观自在的联系和自然存在物的直接的形态并不能满足人所特有的社会性需要,自然事物丰富的潜在属性和关系也不因为对人有用就自动展现或暴露出来。因此,要实现人类的目的,满足人类的需要,人还必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建立各种联系,创造人工自然,以此来满足人所特有的社会性需要。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需要人们去揭示;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它是人类实践活动建立起来的,是实践活动的结果。然而,人为事物的联系又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因为说到底,人不能凭空创造,也不能无中生有。人为事物的联系说到底是自在事物的潜在属性和潜在联系的显化和实现。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变潜在联系为现实联系的能动转化过程。众所周知,没有客观的电磁联系,就不会有无线电通信技术;没有原子核的裂变反应,就不会有原子能发电站;没有光、电、磁、热的自在联系和相互转化,就不会有发电、照明、取暖、录音、录像等技术发明及其综合应用。可见,正是自在事物的固有联系为人为事物的客观联系提供了根据和机制。也正因为这样,客观的联系也对人类实践活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人类的实践活动如果背离客观联系的内在要求,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实践中的“乱砍滥伐”、“掠夺式开发”、“无节制浪费”、“无计划生育”等等,都是无视联系的客观性、任意破坏事物之间正常联系的做法,它破坏了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使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这是违背联系客观性的实践活动的恶果,是人类应当警惕并加以克服的实践活动的负效应。很显然,联系的客观性既是人们赖以利用的客观基础,也是人们必须遵循的实践原则。
2、联系的条件性条件的含义。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是这一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所谓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现象和过程相联系的,并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任何一个具体事物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存在和发展,也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趋于灭亡。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化。这就是联系的条件性。例如,生命现象的产生和维持,就必须具备水、氧气、营养、适当的温度等必要条件,地球上具备了这些必要条件,生物才能够在地球上产生和存在。斯大林说得好:“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也无法理解。离开一定的条件,我们甚至连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搞不清楚。因为,久旱逢甘霖,下雨是有益的;而久涝盼天晴时,下雨就是有害的。进而言之,没有一定的条件,或者条件不充分,也构不成联系。例如战争与石头,如果没有一定的条件,就谈不上什么联系。但是,在人类的战争活动中,当人们需要用石头来修筑工事阻击敌人、掩蔽自己的时候,石头就成为战备的物资;当守卫在山头阵地上的战士弹药耗尽,需要用石头击退敌人的时候,石头就直接地成为战争的武器。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战争和石头就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把握联系的条件性十分重要,离开条件谈联系,就容易陷入诡辩论。
(2)条件的多样性我们说,一切以条件为转移,而条件又是具体的和多样的。有必要条件和非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非充分条件,决定的条件和非决定的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等等。不同的条件对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具体地全面地分析各种不同的条件,是我们弄清问题、解决矛盾的必要前提,对做好一切工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个人有错误,如果不分析他犯错误的条件,包括主观的和客观的,就不可能弄清他犯错误的性质和程度,也就找不到帮助他纠正错误的正确途径和办法。要完成一项任务,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必要条件尚不具备时就匆忙行事的人,只能是一个乱撞乱碰的鲁莽家。
条件的可变性当然,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正如具体的联系是可以改变的一样。从条件的可变性着眼,当不利条件多于有利条件时,不必灰心丧气、畏缩不前;当必要条件尚不具备时,也不要束手等待、消极无为。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即以主观条件去改变客观条件,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设实现预定任务所需的必要条件。当然,这种改变和创设条件的活动并不是任意的。须知,改变条件和创设条件也是有条件的,不了解或不具备改变条件和创设条件的条件,改变和创设的活动就会失败和落空。总之,一切具体的事物和现象都是有条件的,只有“有条件”这一点才是无条件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论同时也就是条件论。
三、世界的整体性与事物的相对独立性
1、世界的整体性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使世界具有整体性。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一般系统论建立起来了。近几十年来,系统论得到了迅速发展,系统科学因此也建立起来了。系统科学深入揭示了事物联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把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和世界整体性的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和深化了。
A系统的含义现代系统科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任何一个事物,不论其范围大小,在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所谓系统,就是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对系统概念的这种理解,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分、单元或部分。
第二,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关系,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构是系统中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总和。
第三,系统的结构使它成为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功能是系统在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或能力。
第四,功能是系统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系统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凡是与系统的组成元素发生相互作用而又不属于系统的事物,均属于系统的环境。
B系统的两大特点系统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整体性。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是其构成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由系统的整体结构决定的新的性质和功能。例如,一架飞机由数以万计的零部件按特定的结构方式组装起来时,就会产生出这些零部件本身所没有而只有飞机整体才具有的整体性质和功能。系统之所以具有其要素所不具有的全新的性质和功能,是因为系统不是组成要素的机械堆积,而是有机地组织起来的,要素之间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产生出某种协同效应,形成了特定的结构,这样就会使系统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统一性和协同性,系统因此以结构为载体表现出整体性的功能。
整体性的功能往往要比分散的要素的功能强得多。例如,正常人一双眼睛的视力就大于两只眼睛的视力之和,两只手协同动作的力量就比两只手分别动作的力量之和大得多。整体性的存在,使得把系统约化为构成要素属性之和的方法失去了合理性。因此,在考察系统时,我们一定首先要把握其整体性。可以说,整体性乃是系统之为系统的根本特点。爱因斯坦就曾注意到这一点,他举例说:“如果人体的某一部分出了毛病,那么,只有很好地了解整个复杂机体的人,才能医好它;在复杂的情况下,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正确地理解病因。”
系统的另一个特点是层次性。系统作为整体又不是绝对的,在一个层次上作为整体,在更高的层次上就成了部分;每一个部分,相对于更低的层次而言,它自身又是一个整体。所以,系统观念内在地包含有层次的观点。
系统的层次性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内在的层次。例如,生物系统就可以分为生态、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器官、组织、细胞、生物大分子等多级层次;国家既可以分为外交部、国防部、公安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事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安全部、国土资源部、信息产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许多不同的部门,也可以分为省、市、县、乡、村等不同层次的行政区;部队可以划分为军、师、旅、团、连、排、班等诸多层次;等等。其二是指,系统之间也有等级。任何一个系统的组成要素本身也往往是一个系统。而系统和它们以外的事物、系统,又通过相互作用组成更大的系统,形成纵横交错具有层次的网络。因此,系统的区分是相对的,在小的范围内是系统,在大的范围内则成为要素;反之,在大的范围内是要素,在小的范围内则成为系统。例如,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基本建设等各个部门,从它们各自的范围看,都是相对独立的系统;如果从国民经济的大范围来看,它们就成为构成国民经济大系统的具体要素。
2、世界的可分性和事物的相对独立性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使世界具有整体性;联系的多样性和主体性又表明,世界具有可分性,具体事物具有相对独立性。联系是物质的联系,物质主体不同,联系的方式、性质和作用才不相同。联系的多样性和主体性意味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意味着世界的可分性。反之,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决定并表现为联系的多样性和主体性。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意味着,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对确定的界限,都彼此有别,互不相同。“你是你,我是我;你不是我,我不是你。”事实上,任何一个事物自身的整体性,恰恰意味着它对其它事物的相对独立性。一个事物转化为其它事物,既证明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也证明着物质世界的可分性。
承认世界的可分性和事物的相对独立性是有重要意义的。一方面,世界的可分性和事物的相对独立性是物质分化和物质形态多样性存在的条件。在物质世界的发展中总会有新东西出现,如果新东西不具有相对独立性,总是与旧事物合二为一、溶为一体,那就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如果这样,整个世界就永远只能是完全相同的混沌一片。如果这样,就没有世界的分化,就不会有千姿百态、丰富多采的物质世界,就无法理解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事物本身的运动和发展。另一方面,世界的可分性和事物的相对独立性又是人们区分事物、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前提。只有承认世界的可分性和事物的相对独立性,我们才能够把事物区别开来,并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和研究。也只有事物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和质的稳定性,具有确定的形态、性质和结构,我们才能对事物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才可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再一方面,世界的可分性和事物的相对独立性也是事物普遍联系和世界整体性本身存在的条件。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存在于联系形式的多样性、事物形态的多样性和事物本身的相对独立性之中,离开联系形式的多样性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也就无所谓联系的普遍性和世界的整体性可言。普遍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多样性之中体现着普遍性;世界的整体性与世界的可分性互为前提和条件。
3、世界的整体性与可分性的关系世界的整体性与世界的可分性是辩证统一的,物质的普遍联系与事物的相对独立性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由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另一方面,任何事物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各个事物都具有自身的整体性和规定性,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对确定的界限。联系的多样性意味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体现着世界的可分性。换句话说,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与物质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证地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也是与世界的整体性和可分性辩证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使得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一方面,物质相互独立,各不相同,“你是你,我是我;你不是我,我不是你。”;另一方面,物质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能变成我,我能变成你。”生态系统内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事实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否认联系的普遍性和世界的整体性,是孤立、片面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否认事物的相对独立性和世界的可分性,则会陷入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就充分体现了世界的整体性和可分性、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对独立内在统一的观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分化和统一的中介是实践,这揭示了世界的整体性和多样性联系中的普遍性。而世界的这种整体性和联系的普遍性,又存在于相互区别、无限多样的物质形态和具体表现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正是用这种观点来研究社会现象和思维规律的。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具体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典范,他既把社会历史作为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的系统整体来研究,又严格区分社会的各个不同领域和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恩格斯在研究思维规律时,将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规定为辩证逻辑的基本原则,而这些原则恰恰体现了思维的整体性与分析性、范畴联系的普遍性与相对独立性的内在统一。毛泽东在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时,也同样坚持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深入分析中国内部和外部各种矛盾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然后综合起来从总体上把握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运动,从中引出其发展的规律性。
4、世界的一体化与多极化发展趋势当今世界,随着人类历史由区域性发展进入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在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社会化的推动下,各个国家、地区、民族的相互联系更成为一个普遍事实,世界的整体性表现得更加明显,使地球成为一个“地球村”。新科技革命使人类交通更为发达和畅通,使信息传播更为快捷和方便。信息高速公路使空间距离大为缩短,世界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巨大进步,给人类的交流带来更大的方便。现在流行的INTERNET即国际互联网,把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网上联系起来,可以打电话、购物、开会、浏览报纸等,网上信息之多、传播之快是惊人的。新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经济的国际化和一体化趋势明显增强。与此同时,这种世界联系的普遍化又带来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多样化开辟了道路。这不仅使得当今世界成为一个开放的整体,而且为每一个民族以至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和消费世界性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成果,从而为振兴民族经济、繁荣民族文化、促进个性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经济的国际化与文化的多元化、人类的一体化与个性的独立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在世界整体的战略高度上考察,看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又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坚定不移地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个人来说,则要坚持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把个人价值的追求融入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四、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懂得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就要自觉地从联系的观点出发,在相互联系中把握事物。具体地说,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在事物的全面联系中完整地把握事物。
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把个别事物从普遍联系中抽取出来,或者把事物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割开来,单独地、分别地加以研究,这是完全必要的;但在研究个别事物或其组成部分时,不能忘记它同周围有关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不能忘记它同整体以及整体中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黑格尔曾经生动地举例说:人的手只有作为人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器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手。把手割下来,使之脱离开人体,它就不再是现实的手,而且很快会腐烂。我们考察事物,只有在联系和整体中,才能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仅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认识世界、获得真理的科学方法。在数学史上,把三角形和园联系起来考察,发展出一种崭新的三角理论;在物理学上,把非连续性的粒子性与连续性的波动性联系起来考察,建立起了量子力学;在学科交叉中,把生物有机体知识与环境科学联系起来考察,产生了生态学;把通讯技术与人及动物的反馈活动联系起来考察,产生了控制论。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普遍联系的认识方法为人们提供了开放的视野,为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们充分认识并妥善处理经济、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其协调一致、互动发展。它的最大特点是把当代与后代、当前与长远的发展视为一个整体,既重视当代的发展,也重视未来的发展,并且要求当代的发展不能对后代构成威胁。走持续发展之路,是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走过的浪费资源、污染破坏环境给人类造成严重威胁的弯路中得出的正确选择。目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作出的承诺。在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问题严重存在的条件下,尤其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要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运用了“普遍联系”的观点。
2、要注意联系的特殊性,特别是要善于抓住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和必然联系。
唯物辩证法在考察事物时,当然要具体地研究事物的各种联系,包括事物的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事物的规律性,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我们要真正认识事物,做好工作,就必须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把握其规律性。抓住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和必然联系,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例如,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与社会物质生产条件距离最远,彼此之间被许多中介环节所隔开,它们之间的联系因此只是间接联系。然而,正是这种相隔最遥远、关系最间接的联系却是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如果不揭示宗教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间的联系,就不能发现宗教的秘密,也就找不到解决宗教问题的正确途径。如果在宗教的研究中,撇开它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间的间接的然而却是本质的联系,而拘泥于宗教内部的一些直接的联系,如宗教的教条、仪式和组织状况等等,就会用非本质的联系掩盖本质的联系,从而抓不到问题的实质。
3、必须摈除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在形而上学者看来,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即概念,是孤立的、应当逐个地和分别地加以考察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他们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形而上学者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似瞎子摸象,坐井观天,就难免以偏概全,把事物简单化、表面化,得出不正确的认识。例如,如果把地球孤立起来,离开它同太阳系的联系,就不能认识地球的运行,无法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和潮汐涨落等现象。如果离开微观物理系统,我们就很难对质子、中子、电子等微观客体的属性和规律有确切的理解。因此,我们必须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题,要揭示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联系,并对各种不同的联系作出具体分析,准确把握它们各自的性质、作用和规律。
第二节世界的运动发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同时也是关于永恒发展的科学。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同事物的普遍联系是紧密不可分的。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世界的运动发展,一共讲三个大问题:一是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二是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性,三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1、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这些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相互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既构成联系又导致运动。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并不是纯粹空间性的,而是在时间的进程中进行和实现的。因此,相互作用从结果上看是某种关系的确立,即相互作用构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过程上看则是某种运动的发生,即相互作用导致运动。因此,联系形式与运动形式是同一个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和不同侧面。((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联系既包括事物的内部联系,也包括事物的外部联系。恩格斯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
客观事物的现实联系,总是通过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运动。因此,只有从相互联系出发,才能理解运动、变化和发展,同样,也只有从运动、变化和发展出发,才能更深入地理解相互联系。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由此构成的运动,我们只能在认识中把它们分开,在现实中我们是无法将它们分开的。对客观事物来说,联系和运动是密切不可分的。一方面,没有联系就构不成运动。离开了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也就无从考察事物的运动,更谈不上了解运动的实质。相互联系是构成和显示运动的必要条件,单个的、孤立的物体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离开事物的运动,也不能理解事物的联系。离开了运动来考察联系,把联系看作是绝对静止的死水一潭,实际上是否认了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当然也就否认了事物的相互联系。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运动的涵义什么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世界的一般变化和一般过程的哲学范畴。恩格斯说:“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应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这就是说,哲学讲的运动有极大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是“运动一般”,不能把它归结为某种具体的运动形式。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这种理解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恩格斯指出:“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就是说,无物不在运动,无时不在运动。庞大的银河系正在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在广漠无垠的宇宙中疾驰。太阳正带领着太阳系的9大行星、66颗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其中约有七千颗已经正式编号)以及慧星和流星体等围绕银河系中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旋转一周大约需要2.5亿年。我们的地球正在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旋转。一切物体内部的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等都处在不断运动中,已发现的300多种基本粒子,也都以运动的状态存在着,转化着。生物有机体也无时无刻不在同化异化、自我更新。每一个生物体也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整个生物界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至于人类社会的变化,它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以后还要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总之,世界是运动着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着、发展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物质都不可能离开运动而存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在现实中,有些事物的运动变化十分显著,人们容易直接觉察到。唐代诗人李白的《白帝城》诗篇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对景物运动变化的描写。而唐代贺知章的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对人生长变化的描写。可是,有的事物由于变化比较缓慢,人们就不易觉察了,很多人反倒认为它是固定不变的。俗话所说的“稳如泰山”就是如此。事实上,泰山也在运动变化之中。100万年以来,它已经长高了几百米。
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即使有运动和变化,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同时,形而上学还认为,运动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一切运动变化都是由于外力推动的结果。影响并支配了近代前期科学发展的牛顿就认为:“动者恒动,静者恒静”,而要改变这种物质状态,就需要外力的推动。“外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由于顽固地持有形而上学的观点,牛顿在探讨天体运动的原因时不得不求助于“神的第一次推动”,最终陷入了宗教神学的泥潭。恩格斯指出:“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给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关于神的第一次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个时期”,使“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可见,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别的什么地方,而就在物质世界本身,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形而上学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必然有它的物质主体,从简单的机械运动到复杂的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都离不开物质主体。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物理运动的主体是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化学运动的主体是原子、离子、原子团;生物运动的主体是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以及生物种群;社会运动的主体是处于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思维运动的主体是人的大脑,等等。总之,各种运动形式的承担者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任何领域中的任何形式的运动,都以物质为其现实基础。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哲学史上,唯心主义总是想方设法抽掉运动的物质主体,把运动归结为精神的运动。主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看作是自己的思想、表象和感觉等主观意识的运动,认为只有我的感觉在交替变化,只有我的表象在消失和出现,在我之外什么也没有,仅此而已。客观唯心主义者把运动看作是“绝对精神”、“天命”、“理”、“道”之类的所谓客观精神的运动。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认为运动可以离开物质,运动是纯粹精神的活动。
MC2)和质速关系(M=(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不断揭示了物质和运动的具体联系,证实了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质能关系式(E,其中,M0是物体的静止质量,C是光速,M则是物体以V运动时的运动质量)表明,物体的质量是随着运动速度的改变而改变的。比如,当物体低速运动时,质量有微小的增加,如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公转,每公斤质量增加一亿分之五公斤。当物体高速运动时,物体的质量随之而增大,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它的质量就会是静止质量的许多倍。譬如,质量为50千克的宇航员如果乘坐一艘速度为0.999C的宇宙飞船,那么,他的体重将变化为1118千克,即增加到原来体重的22倍以上。同时,我们根据质能关系式还可以看出,每个物体,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原子,都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都蕴含有巨大的能量。原子弹和核电站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制造的,所不同的只是,前者的释放时间十分短暂,而后者的释放时间较长而已。
(2)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唯物辩证法的运动观还认为,同物质的多样性相联系,运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我们应当从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中来把握运动、变化和发展。
机械运动,即物体在空间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这样,机械论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什么是运动,而且必然产生自然界绝对不变的见解。唯物辩证法克服了这种机械的观点,肯定物质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肯定同物质不可分的运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它认为,物质的运动是“一般的变化”,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运动和过程。((形而上学机械论不理解多样性和统一性、特殊性和一般性的对立统一,把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形态归结为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态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根据当时科学达到的水平,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和复杂程度,把无限多样的运动形式划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等五种基本运动形式。在每一种基本运动形式中,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运动形式。例如,机械运动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等;物理运动包括声、光、热、电、磁、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等的运动。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对运动形式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人们对物质运动形式的分类和对物质运动的认识已有很大的发展,但恩格斯所阐述的基本思想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各种运动形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一方面,各种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特定的运动规律。例如,机械运动是物体的机械位移,它是最低级、最简单的运动形式。生命运动的物质基础是核酸和蛋白质,它是自然界中最高级、最复杂的运动形式。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不能把它们混淆起来。因此,既不能把低级运动形式拔高为高级运动形式,也不能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机械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错误,在于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另一方面,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在低级运动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以扬弃的方式保留着低级运动形式。把高级运动形式和低级运动割裂开来,看不到或否认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无法说明无限多样的运动形式之间的统一性。
各种运动形式不仅相互联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仅低级运动形式可以转化为高级运动形式,而且高级运动形式也可以转化为低级运动形式。例如,物体通过磨擦和碰撞可以生热、生电、发光,这是机械运动转化为物理运动;热运动通过热力机,电通过电动机,光通过光压的作用,都可以转化为机械运动。尽管各种运动形式可以相互转化,但运动是守恒的。任何运动都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化为乌有,而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充分证明了这个原理的正确性。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反映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也说明了物质运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静止的涵义及其表现形式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唯物辩证法在肯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并不否认物质也具有某种静止的状态和稳定的形式。不过,这只是在运动过程中的静止和稳定,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或一定状态,而不是绝对的静止或绝对的稳定。换言之,静止和稳定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唯物辩证法把静止看作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所谓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从哲学上讲,静止就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它有二种基本情形:其一是指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就是说,从一定的参考系来看,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保持一定的平衡,或者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这种情况的实质是没有发生机械运动,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而可以看作是静止的。如我们学员坐在教室中不动,是相对于地球这个参照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移这种机械运动。但我们仍然随着地球的自转,“坐地日行八万里”;并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随太阳系在银河系中旋转,随银河系在总星系中运动,“巡天遥看一千河”。同时,我们的体内也在不断进行着生命体的新陈代谢,我们的头脑也在跟着教员的讲课而进行思维的运动。其二是指没有发生质变。从事物本身来看,事物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性质,仍然处于不显著的量变阶段而没有变成别的事物,暂时显现为静止状态。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物体也进行着运动和变化,并迟早要失去原有的性质而变成别的事物。所以,在事物保持自己性质的意义下,静止也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和相对的,运动才是绝对的。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就整个物质世界来说,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任何物质都处于永无止境的运动之中,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但就物质的具体存在形态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每种物质形态都有自己确定的性质、结构和功能,都保持着自己质的规定性,因而都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是,这种稳定并不是绝对的稳定,不是绝对的静止和不变,而是绝对运动之中的稳定。就是说,它只不过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因而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粒子仅能存在10-20秒,比“一瞬间”不知要短促多少亿倍。可是,在这个难以想象的短促时间内,它并没有衰变为其它粒子,这就是它的相对静止的一面。所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们的区别又是相对的,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只是说物质运动具有这两方面的属性,它们在物质运动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绝不能由此得出只重视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止的结论。事实上,在坚持绝对运动的前提下,承认和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并充分认识其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是辩证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矛盾的双方,它们也是对立的统一。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就是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在绝对运动中包含有相对静止,在相对静止中又有着绝对运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拿光子来说,它处在永不停息的高速运动之中,连静止质量都没有,可是,在整个光的运动过程中,光子始终是光子,这就是它相对静止的一面。基本粒子可以说是瞬息万变的,它们存在的寿命极为短促。例如,
(3)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承认并肯定相对静止,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运动和静止双方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一方,也就不了解运动一方。恩格斯指出:“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我们谈到一个事物或一种运动,其基本前提是,这个事物还是这个事物,这种运动还是这种运动,即它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中。离开了相对静止来谈论事物和运动,我们就不知道是什么事物在运动、是什么形式的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性和衡量自己的尺度。另一方面,现存的任何事物,其相对静止的状态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构成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只有了解了事物相对静止的现状,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进而科学地预测它未来可能发生的运动。
第二,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就是说,静止不仅是运动的量度,而且是事物分化的条件,因而也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条件。在物质世界的发展过程中,总会有新东西不断出现。如果新东西不能稳定下来、随生随灭,新东西就不能巩固,就不能发展,因而也就没有世界的分化,没有现在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因此,不承认静止,我们就无法理解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对此,恩格斯曾经深刻地指出:“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物质之所以表现为千千万万的不同形态,正是由于相对静止为它们的生成和分化提供了条件。
第三,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事物。就是说,静止也是我们认识事物、利用事物的条件。只有承认静止,我们才能把事物区别开来,并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研究。如果没有静止,事物瞬息万变,就会变成无法区分、无法捉摸的东西,一切对事物的认识都会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利用事物了。只有事物保持自己的稳定性,具有确定的形态、性质、结构和功能,我们才能对事物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才可以认识事物和利用事物。
(4)坚持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反对两种错误观点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形而上学不变论,一种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事物的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由此得出了所谓绝对不变的天体,绝对不变的物体,绝对不变的社会制度等错误观点。我国西汉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董仲舒就认为:“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所谓道,实际上就是封建社会的道德、政治、习俗等等。他认为,天是宇宙间至高无尚的主宰,是“百神之大君”。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天创造的,天不会变化,事物也永远不会变化。董仲舒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为维护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和镇压人民革命制造理论根据。相对主义诡辩论则夸大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否认事物间存在着质的区别。比如,古希腊的哲学家克拉底鲁就认为,万物像旋风一样不可捉摸。他的老师赫拉克利特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曾讲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表达了万物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但是,克拉底鲁却认为,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一切都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和变幻不定的,人们根本不能认识事物。我国战国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庄子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他把生与死、可与不可之间的过渡和转化绝对化,完全抹杀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和质的区别,得出了“万物齐一”的错误结论。
下面我们讲一则笑话。目的是为了揭露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据说,从前有两个人,一个向另一个借了5两银子,说好一年后归还。一年期满以后,债主开始讨帐。他说:“你借我的钱,该还了。”可是借钱的人并无还银之意。他诡辩道:“一切都是变化的,借钱的那个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所以,我没有借你的钱。向你还钱的人应该是一年前的我,而不是现在的我。”听了这种回答,债主气愤极了,狠狠地揍了他一顿。借钱的人感到吃了大亏,于是就将债主告到法官那里,让法官为他讨个公道。法官问道:“你为什么要打人?”债主回答说:“一切都是变化的,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因此,我并没有打人。”借钱的人企图以诡辩赖帐,却不想反倒授人以柄,结果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4、发展是物质运动中前进的变化和进化的趋势运动和发展,是两个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范畴。一方面,运动作为一般变化和过程,包含了发展;发展只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另一方面,发展又代表了运动的一般趋势和方向,揭示着运动的本质。因此,发展就是标志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哲学范畴,是物质运动中前进的变化和进化的趋势。对发展的这种理解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前进性的运动。发展也是一种运动,但并不是所有运动都是发展。发展不是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不是事物单纯数量的变化,也不是单纯场所的变更,更不是向后倒退的变化,而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前进性的变化和过程。毛泽东同志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这是对人的发展与学习之间关系的通俗阐述。在工业生产中,不断引进和创新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适时地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社会产品,这是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进步与发展的标志;相反,如果大量重复引进落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或者很多企业一蜗峰地上同样的生产线,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这就不是工业生产的进步与发展,充其量只是一种原地踏步,实际上倒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和倒退。
第二,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上升性的运动。发展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的总趋势、总方向。物质世界存在着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等五种基本运动形式,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包含着低级运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低级运动形式和高级运动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有三种情形:一是同一水平的转化,即同一等级运动形式之间的变化,如一种社会形态内部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状况的量变过程;二是下降的转化,即从高级运动形式向低级运动形式、从复杂向简单的转化,如化合物的分解、生命体的死亡;三是上升的转化,即由低级运动形式向高级运动形式、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化,如物质世界的自组织过程、生命的出现、社会形态的更替等等。在运动形式多向性的转化中,上升的转化占据主导地位。运动形式转化的总的趋势、总的方向是上升的、前进的。这种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就是发展。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关于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史和社会发展史研究的重大成果,都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承认世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就必然要承认新陈代谢是宇宙中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自然、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总的方向和基本趋势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以上升运动为总体特征的。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所谓旧事物,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如宇宙中新的星体,生物进化中新的物种,社会发展中新的生产力和同它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都是新事物。而已经衰老的星体,陈旧的物种,落后的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等等,都是旧事物。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仅仅以产生或出现的时间先后来区分。新事物一般是新出现的事物,但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新事物,旧事物也可能在新的条件下以新的形式再现出来。新旧事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是否同客观规律、同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事物之所以能够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首先,新事物的出现,是在旧事物内部、旧事物的“母胎”里孕育成熟的。如胚芽的萌发、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种子本身、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准备好了的。新事物对于旧事物来说,当然是促使它灭亡的因素,但同时又是它赖以存在的因素。其次,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出来,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继承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因而它就比旧事物优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生物的新物种抛弃了旧物种中一切不再能适应变化了的复杂环境的消极的特性,保留了其中那些对适应新环境有积极作用的特性,又加进了一些能适应新环境的新特性,因而它就比旧物种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在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中淘汰旧物种。在无产阶级所代表的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不仅保留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起来的生产力,而且能增加为资本主义社会容纳不了的新的生产力。因此,从长远的观点看,无产阶级总是要比资产阶级强大得多,一定会战胜资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由于新事物同旧事物相比内容上比较丰富,因而它也就比较地高级和复杂。新生事物体现着事物的发展趋势,代表着发展的未来,因而旧事物向新事物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只有科学地概括了这一无比丰富而生动的发展过程,才能全面深刻而无片面性地揭示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因此,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陈代谢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二、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1、规律的涵义世界存在于运动发展之中,而事物的运动发展又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唯物辩证法关于规律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客观世界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但不是所有的联系都是本质的,都可以称之为规律。有许许多多的联系是非本质的联系,非本质的联系是不能称之为规律的。列宁指出:“规律就是关系”,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物质之间的引力相互联系,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序数之间的联系,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揭示了物质生产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联系。这些定律或规律所反映的这些关系或联系都是本质的,即体现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和发展过程。
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所揭示的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不可改变的趋势。譬如,电磁感应定律揭示了电流变化引起磁场变化、磁场变化引起电流变化的必然联系。狭义相对论揭示了物质与时间、空间和运动之间的必然联系,它表明,物质的时空特性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着必然的联系:物质运动速度愈大,物质在其运动方向上的长度就愈短;与此同时,物质在其时间进程上就进行得愈慢。这就是著名的“尺缩钟慢效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科学社会主义揭示出来的社会主义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就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联系。俗话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会打洞”也是对必然联系的生动描述。
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变动不居的现象中相对稳定和巩固的联系。规律的稳定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重复性。就是说,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只要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就必然会表现出某种特定的自然过程和规律,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定会重复出现。例如,力学中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不是只适用于个别物体的、偶然的联系,一切物体在排除空气阻力的条件下,都必然以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向地面下落,如果高度相同,必然同时落到地面,而与物体的重量和形状无关。又例如,价值规律是一切商品生产的共同规律,任何一种生产,只要它还是商品生产,商品的价值就必然地决定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规律性联系的稳定性、重复性,也表明了它的普遍性。
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它,也不管人们的主观愿望如何,它都客观地存在着并发生作用。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制造规律、消灭规律。例如,尽管历史上罗马教皇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审讯伽利略,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地球等行星绕着太阳运转的事实和规律。唯心主义者否认规律的客观性,他们或者用“神学目的论”和“绝对理念”解释现实世界的合规律现象;或者认为规律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如康德所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而不可知论者和怀疑论者甚至根本否定规律的存在,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只是偶然事件的堆积,偶然性支配一切,毫无规律可循。他们的观点,已经受到实践和科学发展的有力驳斥。
3、规律的层次性客观规律因其起作用的范围和层次不同,因而其本身又具有层次性。据此可以把规律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三种基本类型。一般规律就是普遍适用于客观世界的共同规律,例如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规律就是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就是普遍适用于客观世界某一领域、某一层次的规律,它是一般规律在特定领域、特定层次的体现,例如系统层次律、转化守恒律和循环发展律就是客观世界的特殊规律,它是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在自然界这一大领域内的具体表现;个别规律就是仅仅只适用于个别领域和个别层次的具体规律,它是特殊规律向微观方面的进一步拓展,相对于特殊规律和一般规律,它又可以叫微观规律。例如电磁感应定律、勒夏特里原理和遗传变异规律就是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的个别规律。
规律也可以根据其范围大小和层次高低区分为一级规律、二级规律、三级规律等更多的类型。例如,如果说哥白尼的“日心说”揭示了太阳系天体结构的一级规律,即正确回答了太阳系的结构“是什么”的问题(不是太阳围绕地球转而是地球围绕太阳转),那么,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就可以说是太阳系的二级规律,它正确回答了太阳系天体“怎么样”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则揭示了太阳系天体运动的三级规律,即九大行星“为什么”要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旋转的问题。同样地,如果我们把牛顿力学看作是物体运动的一级规律的话,那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关于事物运动的二级规律,因为它更深刻、更全面地反映了物质运动的本来面目。
规律的层次性表明,规律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相对的和具体的。列宁指出:“辩证逻辑教导说,‘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可以说是对规律层次性的一种说明。规律的层次性根源于物质世界的层次性,是物质世界系统层次律的必然反映。物质世界的系统层次性和规律的层次性表明,人类探索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也是具有层次的,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此必然是一个不断深化和拓展的发展过程。这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是“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
规律的层次性是科学研究多样性的内在根据,也是我们划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客观依据。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同,科学成果的性质和层次也就不同,它所反映出来的规律其普遍性程度也就不一样。一般地说,具体科学研究和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的特殊规律,哲学研究和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所谓特殊规律就是在客观世界某一范围、某一层次起作用的规律,每一门具体科学都探索并揭示各自对象领域的种种特殊规律。所谓普遍规律就是对整个客观世界起作用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就是在整个世界一切领域和层次起作用的规律,是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和思维领域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客观规律的层次性既是我们用分析的方法和综合的方法研究事物的客观基础和内在根据,也是我们批判还原主义和特创主义的方法论基础。认识史上出现的还原主义力图把高层次的规律归结为低层次的规律,而特创主义则把高层次的规律看成是突如其来的东西。二者都人为地割断了个别与一般、有限与无限、一与多的辩证关系,因而在本质上都是错误的。因此,在研究和认识中,企图用低层次的规律代替高层次的规律,用还原的、分析的方法反对综合的、系统的方法,或者恰恰相反,用高层次的规律否定低层次的规律,用综合的方法排斥和否定分析的方法,都是没有道理的,是错误的。在对待各种认识成果上,应该使关于高层次的理论与关于低层次的理论、宏观的理论和微观的理论、具体科学的理论和哲学的理论共同存在、相互补充。这才是真正科学的态度。这一点在今天更为重要。现时代是一个人类实践多样化的时代,是在科学派别林立、科学理论竞争、生活方式多样化中实现有机统一的时代。承认多种思维范畴与命题在竞争中的互补,承认真理在多样性中的统一,才能真正为人类开辟通向真理的道路。
4、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而要认识客观规律和按客观规律办事,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并相互转化。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依存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主观能动性依赖于客观规律性。列宁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没有客观规律性,就没有主观能动性可言。如果事物的运动、变化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言,人们的实践活动就无所适从,根本就无主动性可言;反之,如果人们的活动不顾客观规律,一味地任意胡为,也会碰得头破血流,只会以失败而告终。主观能动性正是表现在认识客观规律、选择客观规律、整合客观规律和利用并驾驭客观规律的实践活动中。所以,客观规律性是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但是,它并不排斥和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客观规律可以被人们的意识所认识、所利用。恩格斯指出:“自由不是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是相互转化的。首先是客观规律向主观能动性的转化。这种转化经过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在实践过程中取得感性经验,经过周密思考和研究,经过头脑的加工改造,形成理论认识,把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规律;第二步是把获得的科学规律再变成计划、方针、政策以付诸实践,发挥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作用。其次是主观能动性向客观规律的转化,也就是主体利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客观规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但并不是说在客观规律面前主体是无能为力的。恰恰相反,人们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改变条件,如果我们创造了能使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客观规律就会发生作用。而且,人们的实践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动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如果不懂规律蛮于,逆着规律拼命干,其热情越高、干劲越大,失败得越惨。事情往往要从反面得到教训,在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取得成功时,往往忽略了客观规律的作用;当违背规律受到惩罚时,才知道规律之重要。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客观规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人们要运用规律改造世界,由于受看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种种限制,更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过程,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无私无畏、一往无前,才能获得成功。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深刻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是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的科学指南。为了坚持党的总路线,实现党的总任务,我们既要严格遵循客观规律,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大胆创新精神、保持旺盛的革命干劲、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朝气蓬勃,一往无前,取得历史性的胜利。为此,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借口,不去发挥甚至压制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实际工作中缩手缩脚、墨守成规的右倾错误;另一种是片面地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置客观规律于不顾、心血来潮、忘乎所以的“左”倾错误。这两种错误倾向都曾使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蒙受重大损失。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要求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发挥主观能动性中认识客观规律和利用客观规律去有效地改造世界。
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既然世界本身是运动发展的,我们在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时候,就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于事物的发展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对于它自己的时间、地点和条件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时候,就要脚踏实地,既不能好高鹜远,也不能拔苗助长,不能不顾条件而急于求成。因此,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必须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就必须分析和弄清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成熟程度和完善程度是不同的。一个人的成长分为儿童、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其身体状况、思维能力、知识水平都是不一样的,不能企图让青年人像老年人一样沉稳,也不能要求老年人像青年人一样活泼而富有活力。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但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如果拿我们社会主义的不发达、不成熟、不完善去跟经过几百年发展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技术、比科学、比财富,就会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其实,这是极其荒唐的。因为两者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地位不同。社会主义社会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尽管开始时还不够强大,但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举世罕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举世瞩目,科学技术的发展令世人刮目相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社会主义必将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甚至高级阶段,那时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必将充分显示出来。所以,只有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的阶段和地位,把事物看作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才能科学地认识事物。
第二,要树立长远的眼光。我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现在,又要看到事物的未来。我们不能只顾眼前,而要以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新的世纪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关注的共同课题。随着人类生产的盲目扩张,生态环境失衡、有限资源浪费严重以及人口压力等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如果今日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这些代价的基础上,那么就不可能把发展持续到明天。在国际环境和发展组织的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显然,可持续发展是对未来负责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关键时刻,特别需要克服那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近视眼”和短期行为。
第三,要认清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无论发展的道路多么曲折,前进道路上出现多么大的困难,新生事物总是在新陈代谢中开辟自己的前进道路。当前人类在发展问题上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难题,但我们没有理由悲观失望。要看到随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人类是能够解决自身所遇到的各种难题的。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新矛盾,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只是前进中的困难,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只要坚定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闯不过的难关。
第四,要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静止不变的观点。由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和绝对的,因此,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反对形而上学静止不变的观点。对人、对己、对事物、对理论都不能持一成不变的观点,都不能看死,因为人和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成绩好的人如果不注意学习,也可能落后。成绩差的人,只要努力学习,也会进入先进的行列。客观事物是变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思想认识也要跟着变化。当今世界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如果我们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去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方法和解决新问题,沾沾自喜,夜郎自大,就会落伍,就会成为时代的弃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同样地,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静止地、孤立地对待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是没有出路的。恩格斯早就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列宁也曾明确地指出:“我们绝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者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 然而,形而上学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静止不动、一成不变的。基督教的圣经就宣称:“世界上没有新事物”,一切由上帝创造出来后,就永远如此,固定不变。如果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上的变更,并无质的变化。这种形而上学观点,认为一种事物永远只能产生同一种事物,而不能转化为性质不同的另一种事物,实际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是我们应当反对和防止的错误观点。
第三节联系和发展的时空形式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是一个在空间中展开的系统和在时间中延伸的过程。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时空形式。一共讲四个大问题:一是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二是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三是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四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一、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时间和空间的涵义及其特性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物质是以时间和空间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如果你想要自己播种的农作物有一个好的收成,那么就必须根据这一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规律,选择适当的土壤和播种时间,并根据土质和季节来进行施肥和管理。军队打仗也是一样,为了迅速摧毁对方的防线,就必须在发起进攻以前尽量摸清对方虚实,侦察好对方的火力配备,以确定适当的进攻时机和突破区域。这就是我国古代兵书上所强调的“天时地利”。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过去、现在、将来、长久、短暂”等词,表示的就是时间形式或时间关系;而“位置、场所、距离、体积、角度”等词,表示的则是空间形式或空间关系。人们经常说“事件、过程”,这主要是从时间特性表示对象的;而“物体、事物”等则主要是从空间特性表示对象的。
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认识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问题。古代人们仰望苍天,以为是一片皆空,便称之为“天空”。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空间就是“虚空”或“真空”。我国古代把时空叫做宇宙,所谓,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四方上下就是指空间中的四面八方,往古来今就是指时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近代也有很多人深入探讨过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但都没有做出科学的解释。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后,才对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做出了真正科学的解释。
(1)时间的涵义及特性未来”这一直线前进,并且是一去不复返的。古人常以“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样的至理名言,来说明时间的不可逆性,要人们十分珍惜时间。(现在(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如π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但还是有一个持续的过程。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运行上千次、上万次、上亿次的运算,但还是有持续的时间,谁也造不出不需要运算时间的电子计算机。1秒钟虽然短暂,但就在这一秒钟内,蜗牛可以爬行1.5毫米,马可以奔跑25米,光波可以传播30万公里,地球可以自转460米,地球可以绕太阳行驶30公里,等等。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维”这个字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完全地加以量度”,有几维就必须用几个量来量度。时间的一维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对于时间的量度只需要一个数量。任何一个时刻,都可以用一个数量完全地把它量度出来,表示出来。另一个意思是说,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时间的流逝总是沿着“过去
(2)空间的涵义及特性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且它同周围物体也总是存在着前后、左右和上下的关系。因此,要说明某一物体的空间位置,需要用三个量来表示。例如,要说明喜玛拉雅山的空间位置,就需要说明它所处的经度、纬度以及与地面的距离即(海拔)高度。物质运动的空间特性一般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是表现为一定的体积,二是表现为一定的位置。但不管是体积还是位置,都是三维的。几何学是研究空间特性的科学。在几何学中,必须用三根相互垂直并交于原点的直线建立立体坐标系,以区分和表示前后、左右和上下,这实际上是空间三维性在数学上的具体表现。在科学研究中,通常又把空间和时间联结起来统一考虑,因此,时间和空间又统称为“四维时空”,物质世界因此被称为“四维世界”。“四维世界”并不是说空间是四维的,而是说事物存在于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之中。因为,科学研究要描述宇宙天体或空中飞行物,必须由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构成的四维连续区才能描述。四维时空的概念,科学地说明了具有内在联系的时间、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的原理。
2、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但毕竟还是有时间的。微观粒子尚且如此,比微观粒子大的物质客体当然更是具有空间广延性和时间持续性了。因此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在空间、时间以外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的速度是有限的,最大的速度是真空里的光速,即每秒30万公里。只有具有无限大速度的物质运动才谈得上不需要时间,是存在于时间之外的,可是这样的物质运动是没有的。现代高速电子计算机每秒钟可以进行数亿次的运算,每次的运算时间虽然极短,但还是需要时间的,谁也制造不出来不需要运算时间的电子计算机。试想一下,如果说有一个东西,它非常之快,以致于不曾有过过去,也没有现在和将来,那么,这样的东西就根本没有存在过,也就是说,根本没有这个东西。空间之于物质的运动也是一样,根本没有在空间之外的物质运动。运动着的物质不管大小,必须在空间上有一定的位置、有一定的体积。现代科学不仅证明了微观粒子有体积,而且还测出了它们的半径。微观客体的空间位置尽管是难以精确测定的,但它决不是空间以外的对象。存在于空间之外的东西,就是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东西,因而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基本粒子尽管极其微小,但直径仍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就是说还有一定的空间。许多基本粒子的寿命极短,如
1012公里,亦即63240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就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公里)。很显然,它就是用物质在时间上的运动来度量的。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我们是4.3光年,我们的地球到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为3万光年,银河系中心的厚度约为1.2万光年,直径大约是10万光年,等等。对普遍长度的精确测量以及对微观世界内极小长度的测量,都是用电磁波或基本粒子的物质波的运动来测定的。上述事实表明,时间与空间是不可分离的,时间与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是分不开的。这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光年就是光在一年时间里所行驶的距离,即9.46(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离开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它就成为无法捉摸、神秘莫测的东西。测量时间的单位通常有年、月、日,它们都是靠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来确定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是一日。对时间的更精密、更具体的划分和测定也离不开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自古以来,测定时间的工具先后有铜壶滴漏、信香、日晷、钟表、手表等,它们无一不是如此。现代天文学、天文台测定标准时间,也是靠对天体运行的精密观测,也离不开物质在空间上的运动。即使极其精确的“原子秒”,也是根据铯-133原子在两个特定能极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周期的9192631770倍为基准制定的。空间同样也是用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度量的。我们平时用尺子测量距离,就是通过尺子的运动来确定距离长短的。对于大范围的距离,通常用光年来度量。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则指出:“在广义相对论中,空间和时间的学说,即运动学,已不再表现为同物理学的其余部分根本无关的了。物体的几何性状和时钟的运动都是同引力场有关的,而引力场本身却是由物质产生的。”
总之,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和物质运动密不可分。设想超时空的存在,只能导致唯心主义;设想无物质、无运动的时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二、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决定了它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1、时间和空间绝对性的涵义所谓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实在性,它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时空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列宁说:“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
唯心主义否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当然也就不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而把它们看作是观念的产物。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人头脑中固有的“先天形式”,人通过这种“先天形式”去感知事物,才使事物具有了时间性和空间性。马赫则断言,时间、空间仅仅是“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是“判定方位的感觉”。唯心主义的上述看法否认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既违背科学,也不符合事实,是应当批判的。
2、时间和空间相对性的涵义所谓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具体性,它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和有条件的,人们对此的时空观念也是可变的和发展的,因而又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已由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非欧几何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证实。
首先,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存在和发展,因而不同的物质形态各有自己特定的时空表现形式。几何学是反映物质空间特性的科学。不同的几何学反映着不同物质形态的空间特性。长期以来,人们把欧几里德几何学看作是揭示空间特性的绝对真理的体系,认为它的公理和定理反映着绝对不变的空间的特性。可是,非欧几何学则不承认有什么绝对不变的空间特性,提出了不同于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公理和体系,建立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其主要代表是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和黎曼几何学,二者统称非欧几何。欧氏几何认为,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非欧几何却认为不等于180度。罗氏几何认为小于180度,黎氏几何则认为大于180度。究竟哪一种几何学正确反映了空间的特性呢?科学证明,它们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空间特性的反映。欧氏几何只是近似地反映了普遍的、有限的地面空间的特性,它被人们在地面上的实践活动所证实。非欧几何则反映了天体运动的大尺度空间和微观粒子活动的小尺度空间的特性,它们的正确性被人们对天体活动的精密观察和对微观粒子的深入研究所证实。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场的时间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间的“曲率”就愈大、时间的流逝就愈慢。这些都说明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状态的,具体的空间特性是可变的,因而是相对的。
其次,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爱因期坦的狭义相对论证明,时间和空间特性会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反映这一变化的两个物理公式如下:
( ( l(t
为空间间隔)(为物体在不同惯性系中的时间间隔;l、l((式中,t、t
.(l(t(当物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物质内部变化过程的时间就会延长,沿着物体运动方向的长度就会缩短,这就是所谓的“尺缩钟慢”效应。而且,空间长度变短和时间长度变长二者在数值上还是相互补偿的,即tl
总之,科学发展的事实证明了时空特性和人们关于时空观念的可变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设想的与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绝对不变的时间和空间,只是主观的、空洞的抽象。唯心主义妄图利用人们对时空特性的可变性否定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也是完全错误的。
3、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之间是辩证的统一关系。
(1)时间、空间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区别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这一点是不变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就是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具体性,它们因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是有条件的和可变的,因而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与其客观具体性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前者主要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后者主要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时空的一般性,它与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是同等程度的哲学范畴。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具体性是时空的特殊性或个别性,它与物质结构理论或物质形态理论的具体多样性是同等程度的科学概念。我们在理解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时一定要搞清楚这一点,既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彼此等同;也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以一个去否定或代替另一个。
(2)时间、空间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联系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又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时间、空间的绝对性离不开它们的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依赖于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具体性,一般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自己和证实自己。哲学的时空一般性说到底以具体科学的时空具体性为基础,并随着科学观念的变化而发展。历史上,具体科学有什么样的时空理论,哲学就有什么样的时空观。科学发展史证明,没有近代科学就没有近代哲学,没有近代科学的绝对时空观念,就不会有近代哲学上的形而上学的时空观。自然科学时空理论的每次重大突破,总是极大地丰富着哲学的时空观。
在近代,由于受科学认识的局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物质观上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混为一谈,在时空观上把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也混为一谈。在它们看来,时间和空间是脱离具体的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它们认为,时间像一条均匀流逝的河流,物质可以在其中运动,但河流却可以不受到任何影响;空间像一个大箱子,里面可以贮存各种物质,一旦把物质从中取出,箱子依然存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就主张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把这种思想发展到了极点。在牛顿看来,“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上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任何其它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可见,形而上学虽然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但却把它们同物质运动割裂开来,其实就是把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割裂开来了,把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与客观具体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了,实质是用时空的绝对性代替和否认了时空的相对性。表面看来,形而上学抬高了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其实不然。它在把时空的客观性看成是脱离具体的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东西时,同时也架空了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这实际上是对时空客观性的歪曲和践踏,其结果必然要与唯心主义同流合污。事实也正是如此。
哲学史上,经验论也不懂得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它们只知道一小时或一米这样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而不能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耐格里就认为“我们准确地知道一小时、一米、一公斤的意思是什么,但是我们不知道时间、空间……是什么。”恩格斯在批评这种“希望看到时间、嗅到空间”的经验论时说:“经验论者深深地陷入了体会经验的习惯之中,甚至在研究抽象的东西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是在感性认识的领域内”。“仿佛时间根本不是小时而是其它某种东西!空间根本不是立方米而是其它某种东西!”经验论者由于不懂得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辩证关系,因而也不能真正理解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更不懂得时空的绝对性对它们相对性的依赖关系。
另一方面,时间、空间的相对性也离不开它们的绝对性。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具体性总是体现着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可以千姿百态、无限多样,但不管怎样,无限多样的时空形式都有自己的客观内容,都不是人们主观臆想的产物,都是其自身客观实在性的具体反映,这种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和绝对的,它构成了具体时空特性的统一基础。离开了这一点,一切具体的时空特性都将化为乌有,成为不存在。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中,无论物质的具体时空特性多么地不同,也不能得出时空特性依存于观察者主观意志的结论。唯心主义正是利用具体科学揭示出来的具体时空特性的可变性,完全否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宣称时间和空间仅仅只是意识的产物,说什么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已经不存在了,这显然是完全错误的。这既是对时间、空间绝对性的否定,也是对时间、空间相对性的唯心主义地歪曲。
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经验论相区别,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也就科学地阐明了时空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真理性。现代物理学证明,真空不空,没有物质存在的虚空是不存在的。这可以说是对时间、空间的相对性离不开其绝对性的最好证明。真空并不是空无一切的绝对虚空,真空只是一种没有实物粒子(如电子、中子、质子等)、总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场,即基态的量子场。真空具有真空涨落、真空极化、真空相变、能量和动量等一系列物质的基本特征。所以,真空不空,它仍然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存在状态。真空(场)和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方面,它们的区别是明显的。实物具有静止质量、具有不可入性,其运动速度一般较慢且因参考系的不同而不同,宏观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都产生加速度,相反,场不具有静止质量,却具有可叠加性,其运动速度恒为光速,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也不因受力而加速。另一方面,任何实物粒子都不能离开场而独立存在,任何场都是某种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场。就是说,没有一种实物其周围不存在场,也没有一种场不与实物相联系。实物和场不仅相互联系,而且相互转化。例如,电子与正电子相遇时将湮灭而转化为光子,即转化为电磁场;反之,在核场中光子的能量足够大时,光子也可以转化为正负电子对。电子与正电子都是实物,而光子却是电磁场,即真空。实物与场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表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也证明了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时间和空间不仅是绝对的和相对的,是一般与特殊的辩证统一,同时也是有限的和无限的,是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1、时间和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涵义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持续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宇宙的持续性是无始无终、无尽无休的。时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有始有终、有尽有休的。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在广延性方面的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空间的有限性是指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广延性是有穷有尽、有边有际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运动是永恒的和无限发展的,所以宇宙在时间上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点。现在,随着天体演化学、地质学等各门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对几亿年、几十亿年甚至上百亿年以前的过程进行研究,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还将追溯到更加遥远的过去,但永远不会发现宇宙的“开端”。同样,向后延续,也永远到不了“终点”。中国古代的宣夜说,主张万物是由气构成的,宇宙没有一定的形态,是无限的。《庄子?齐物论》云:“有始也者,有未始而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也就是说,如果宇宙在时间上有开始,那么在这个开始之前,还有未曾开始的开始;在这未曾开始的开始之前,一定还有未曾开始的未曾开始的开始。依此类推,以至无穷。因此,宇宙在时间上是无限的。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认为整个世界是有始有终的,不过是要给精神或上帝留下一个创造世界的根据,给非物质东西的存在寻求一块独立的地盘。
唯物辩证法同时还认为,宇宙不仅在时间上是无限的,而且在空间上也是无限的。宇宙可谓广漠无垠,其大无外。太阳虽有130万个地球那么大,但它仅仅是银河系大约1500亿颗恒星中的一个。庞大的银河系直径约为10万光年,可是它也只是人们观测到的10亿多个星系中的一个。人们现在观察到距离我们约200亿光年的遥远类星体,但这也不是宇宙的边缘。俗话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实际上就是对空间无限性和事物发展无限性的最通俗的表达。唯物主义哲学家卢克莱修在他的著名诗篇《物性论》中,曾经用绚丽的语言描述过宇宙的无限性。他说:
“整个宇宙之外再没有别物存在,
所以它没有什么外边,
因此它也没有终点。
…………
一个人无论站在任何地方,
在他周围总会有那无限的宇宙
向各方面伸展,……”
从微观世界看,宇宙可谓至小无内。原子核的直径仅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而基本粒子更小,但仍然有结构。强子由层子构成,轻子也有一定的谱系,表明也有内部结构。新的科学事实表明,这些也不是微观世界物质结构的最后层次。
整个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但物质存在的各种具体形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任何一种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及其运动都是整个世界的一个部分,都处于历史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上。它们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也都具有各自特定的形态、体积和规模,并占据着相应的位置。不论宇宙天体,还是微观粒子,甚至各种社会形态,在时间上都是有始有终的,在空间上都是有边有际的。
2、时间和空间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时空无限性的观点同物质和运动永恒性的原理是密切联系的。物质和运动是永恒存在的,它们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会永无止境地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这种永恒存在和无休止的转化过程,就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具体事物的存在有其相对静止的一面,它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有限和无限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本身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无限由有限组成,无限通过有限而存在宇宙中的每一个具体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但是,各种具体事物的数量是无限的,它们的转化、发展也是无穷的。正是无数有限的具体事物,构成了无限的物质世界;无数具体事物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构成了物质世界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总之,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是通过一个个具体事物的有限时间和空间表现出来的,离开了一个个具体事物的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是根本不存在的。
(2)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有限的事物在运动变化中通向无限。每一个有限的事物,通过自身的运动变化,打破自己存在的界限,不断地转化为他事物,在这种不断的转化过程中,事物就由有限进入了无限。其二,有限的事物本身包含着无限。一方面,事物是无限可分的。也就是说,事物从结构空间方面看,本身就是无限的,任何事物都其小无内。古人云:“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说的就是事物无限可分、有限包含着无限这个道理。另一方面,有限的事物由无限构成。三分之一是一个有限数,但也是一个无限数,即 1.4142……、(……,( ( ( ( ( ( ( ( (0.99999……、1(0.33333……。又比如说,1( 1.73205……,等等。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
(3)有限与无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021尔格的能量。这个能量相当于2万吨三硝基甲苯炸药的能量。(2万吨炸药若用载重量为4吨的汽车拉运的话,汽车排成队,可排25公里长。)在这里,质量转化成了能量,也就等于说实物转化成了场。实物与场相互转化的例子是很多的。电子与正电子相撞转化为光子就是这样。现代宇宙学中的大爆炸宇宙论和暴胀宇宙论都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即我们的实物形态的物质宇宙是在一百多亿年前由于一次大爆炸而产生的,是由完全处于能量状态的场(真空)转化而来的。宇宙中普遍发现的3K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为大爆炸宇宙论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持。这说明,我们这个有限的宇宙(即宇宙学上所说的宇宙,也叫“我们的宇宙”)是从无限的宇宙转化而来的。宇宙学的这些理论成果为哲学上论证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它表明,有限与无限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并相互转化的情况不仅在微观和宏观世界普遍存在,而且在宇观世界也是普遍存在的。(C2(1克(MC2,一定质量的物质等价于一定数量的能量,也就是说,物质与能量是相互转化的。这就是说,实物与场是相互转化的。这已为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所证实。一颗原子弹含6000克钚239,在爆炸时,只有5%的钚(即300克左右)发生裂变,其余5700克钚仅仅液化掉了。发生裂变的300克钚转化成35种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将这些同位素称量,总和仅有299克,损失了一克静止质量的钚,却得到了E(就是说,有限与无限直接相联系,脱离开无限的有限和脱离开有限的无限都是不存在的。众所周知,物质的基本存在形态是实物和场,实物是以间断方式存在的有限的物质形态,场则是以连续方式存在的无限的物质形态。实物和场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任何实物周围都有场存在,任何场都是某种实物的场。实物和场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永远联系在一起。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之下,二者还相互转化。它们相互转化的规律已经部分地为相对论的质能关系式所揭示。按照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能公式E
四、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就要树立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观点。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是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然要求。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告诉我们,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空间性和时间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地点、条件不同,物质的运动形式就不同,事物的联系就具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的发展就呈现出不同的规律。认识事物联系的特点,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必须注意物质运动的时空特点,由此出发,找出不同时空条件下事物的具体特性。只有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才能达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获得正确的认识,取得实践的成功。毛泽东在谈到战争指导规律时曾经指出:“战争情况的不同,决定着不同的战争指导规律,有时间、地域和性质的差别。从时间的条件说,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都是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有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不能呆板地移用于不同的阶段。从战争的性质看,革命战争和反革命战争,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不能呆板地互相移用。从地域的条件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特别是大国家大民族均有其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同样不能呆板地移用。”中国革命战争之所以取得最终的胜利,正在于中国共产党人从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出发,把握住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同样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即必须从今天的时代特点出发,从中国的现实国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还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善于把时间、地点和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抓住时机,当机立断,以达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结果。由于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具有客观性、绝对性,革命和建设事业总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由于时间和空间具有相对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事物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特别是在国内形势急剧变化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我们生活的地球相对缩小了,时间的节奏加快了,这就要求我们应概括新的时空特点,把时间、空间和条件综合起来考虑,克服因循守旧思想,不失时机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及人类进步事业多做贡献。现在,世界形势和时代特征所发生的新的变化,如较长时间的世界和平环境、更加开放的世界和日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世界范围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等等,都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有利契机。国内形势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子,牢牢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我国国内市场广阔,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良好;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已经形成,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已经根本改变。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国际国内这一系列有利条件所形成的大好机遇,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加快我们的发展。
第四节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论与系统论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补充。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阐明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实在内容。深刻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对于从根本上懂得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这一节中,我们讲四个大问题。一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二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三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四是矛盾分析方法。下面,我们先来讲第一个问题。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因此,对立统一规律也叫矛盾规律。要理解对立统一规律,首先要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一提到矛盾,我们很自然地想起韩非子那个“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故事说:一个在大街上卖兵器的楚国人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意思是说,他的盾坚硬无比,什么利器也刺不破它;接着他又说,他的矛锋利无比,任何东西都能刺破。这时旁边一个人说:“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结果这个楚国人哑口无言。楚国人之所以哑口无言,是因为他的话前后矛盾,不能同时成立。这就是自相矛盾。这里的矛盾,是逻辑矛盾,与我们要讲的辩证法的矛盾不是一回事。逻辑矛盾是形式逻辑所讲的矛盾,是违反形式逻辑的矛盾律所造成的逻辑错误。形式逻辑有一条规则叫做矛盾律。这条规则要求人们在思考和论证问题时,要保持首尾一贯,不能互相打架。就是说,不允许对同一事物同时作出两个完全相反的论断。如果不遵守这个规则,就要犯错误。形式逻辑的矛盾规律反映了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是正确思维必须遵守的起码规则。楚国人所犯的错误,正是形式逻辑的矛盾。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不是形式逻辑的矛盾,而是辩证逻辑的辩证矛盾。形式逻辑的矛盾存在于不正确的思维之中,是科学认识所不允许的;辩证逻辑的矛盾存在于客观事物和物质世界之中,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辩证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就是这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因素和倾向。简而言之,既对立又统一,这就是矛盾。
举例来说,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当我们说“这是一条活鱼”的时候,就不能同时又说“这是一条死鱼”。否则,就违背了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就要犯自相矛盾的错误。但在辩证法看来,在肯定“这是一条活鱼”的同时,也要承认这条鱼本身所包含的死亡的因素和倾向。可以肯定,这条鱼总是要死的。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这条活鱼会转化为死鱼。黑格尔说得好:“生命本身即包含有死亡的种子。”可见,辩证的矛盾在对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事物否定的理解,如实地反映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充满矛盾的,都是对立统一的,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这种对立的统一就是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由此可见,辩证法所说的矛盾与形式逻辑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我们一定要把它们搞清楚,且不可混淆。形式逻辑的矛盾是思维中的逻辑矛盾,是我们应当力求避免的;辩证法的矛盾是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是我们力求认识和利用的。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正相反,它的基本特征是否认矛盾。在形而上学看来,同一就是绝对的同一,其中不包含任何差异和变化;对立就是绝对的对立,它们不可能达到同一。正如恩格斯所说,形而上学“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在这里,应当注意,形而上学与形式逻辑并不是一回事。形式逻辑反映了事物相对稳定的状态,辩证法和形式逻辑的关系如同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的关系,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同一性和斗争性((2、矛盾的基本属性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称作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称作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要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就必须进一步弄清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它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说,任何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各以自己的对立方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对方,它自己也将不会存在。“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比如,一块磁铁总有南北两极,这两极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即使将它切断、打碎,它仍然是南北两极同时存在,要想得到只有南极而没有北极或者只有北极而没有南极的单磁极是不可能的。如果把它的一极磁性消除了,那么它的另一极磁性也将同时消失。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这说的正是矛盾的统一性问题。正因为是冤家,是对立面,它们才能聚集在一起,共同维持统一整体的存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生物进化中的遗传与变异、认识中的真理与谬误等等,都是这种矛盾双方同一性的表现。我国古代哲学名著《老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意思是说: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低,音与声,前与后,所有这些对立的双方,都是相互依存着的,没有甲方就没有乙方,反之亦然。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汉字“武”。这个字是两个字根构成的,即止、弋。弋即戈,是一种带长柄的兵器。“武”这个字常指武力、战争,其本意却是停止战争,求得和平。这说明,战争与和平是相统一的,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不是别的,正是战争本身。我国在解决台湾统一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力争和平解决,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为什么要这样呢?就是因为武力是求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其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这是矛盾同一性的更重要的一层含义。矛盾的相互贯通表现为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矛盾着的每一方都包含和渗透着对方的因素和属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正因为如此,在一定条件下,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你能变成我,我能变成你。事物的转化总是向着自己的他者、即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也表明对立面之间有互相贯通的性质,有内在的同一性。比如,鸡蛋转化为小鸡而不能转化为石头;战争转化为和平,和平转化为战争;成功转化为失败,失败转化为成功,如此等等。
(2)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术语来表达,如互相否定、互相反对、互相限制、互相离异、互相分化、互相批评等等,这些都是矛盾斗争性的具体形式,从不同侧面表现着矛盾着的对立面互相排斥的含义。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最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在内容上有着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在形式上则有着无限多样性。在自然界中,吸引和排斥、化合和化分、凝聚与扩散、裂变与聚变、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等等;在社会领域中,市场上的竞争、战场上的厮杀、学术上的争鸣、看法上的争议、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这一切都是斗争的表现形式,其间有对抗性斗争关系,也有非对抗性斗争关系。所以,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一样,是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同一性不限于团结合作,斗争性也不只表现为“你死我活”。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从两者在矛盾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来看,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和事物的稳定性相联系,斗争性同事物的变动性相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主要是指它的有条件性。因为,任何矛盾的统一体,以及贯穿其中的同一性的存在,受着特定条件的限制,只有当某种特定条件具备时,矛盾双方才具有同一性,才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这种特定条件消失时,矛盾双方就失去同一性,就不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所以,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体现着事物的稳定性、常住性,而事物的稳定性、常住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可变的,因而是相对的。所以,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矛盾斗争的绝对性,主要是指它的无条件性。无条件性是指矛盾斗争既存在于具体条件之中,受特定条件所限制,同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新条件。矛盾的斗争性体现着事物的变动性,而事物的变动性则是无条件的,即在任何条件下都是要贯彻下去的。矛盾的斗争性既存在于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中,也存在于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中。所以,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是,决不能把斗争性的无条件性误认为矛盾的斗争性不与任何条件相联系,而是指事物运动的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都是矛盾斗争引起的,事物运动、发展的绝对性根源于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绝对性。
另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的。任何一个矛盾总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只有同一性没有斗争性,或者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的矛盾是没有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是包含着对立的统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这就是所谓的“相反”才能“相成”。所以,同一性必然离不开斗争性。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差异、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就谈不上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其二,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也不是乱斗的,斗争只有在统一体内部才有斗争,离开统一性就不会有斗争。斗争性的存在要受到同一性的制约,斗争的形式、规模、激烈程度等,都受到同一性制约。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它们联结起来;真理与谬误由人的认识把它们联系起来,并存在于人类认识的始终。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联系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联结,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对立之中。”
a。每一个事物和它自身同一。一切都是永久不变的,太阳系、星体、有机体都是如此。”总之,把同一性与斗争性割裂开来,或者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都是片面的,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同唯物辩证法不相容的。(与辩证法相反,形而上学把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割裂开来。马克思指出,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形而上学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只见对立不见同一,不能从对立中把握同一。这种观点往往造成思想上的绝对化和片面化。另一种是只见同一不见对立,不能从同一中把握对立,把同一看作是不包含差异和对立的绝对同一。恩格斯指出:“旧形而上学意义下的同一律是旧世界观的基本原则:a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范畴不仅反映了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本质联系,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机制和动力。
1、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不断发展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从根本上说,都是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的结果。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其表现是: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是事物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的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基础。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吸取有利于自己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例如,植物和动物之间,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取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动物正好相反,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它们就是这样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的。在社会生活中,工业和农业的相互促进,学术界不同意见的争鸣以及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互借鉴等等。另外,矛盾一方的发展还会刺激或促进另一方的发展。例如,药物能消灭细菌和害虫,而细菌和害虫也会由于药物的作用,产生抗药性,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这又促使人们去研制药力更大的药物,促使药物的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矛盾双方之所以相互转化,就是因为对立的双方之间包含、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
(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斗争性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推动事物的量变。矛盾一方总是要力图限制另一方的发展并打破对方对自己的限制,由此引起双方力量的消长,使它们之间力量对比的状况不断发生变化。第二,矛盾斗争性推动事物的质变。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引起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于是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3)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结、交融在一起发生作用的。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这才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原动力。自然科学表明,非生命世界中的一切运动都是由吸引和排斥的矛盾斗争引起的。推动天体运动和演化的动力,是吸引和排斥既斗争又统一的相互作用;生命运动的发展和进化,则是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既斗争又统一的矛盾斗争;社会科学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就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既斗争又统一才不断发展的。思维的发展也证明了,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不甚深刻的认识与深刻的认识、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既斗争又统一,是推动思想前进的动力。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2、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外部条件
(1)内因与外因的含义矛盾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而且存在于事物之间。因此,对于任何事物来说,不仅存在着内部矛盾,而且存在着外部矛盾。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称为事物发展的内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称为事物发展的外因。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这是事物自我运动的源泉;同时也承认外部矛盾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作用。毛泽东同志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首先,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决定着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基本趋势和发展方向。一个事物为什么会运动变化,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变成什么样子,主要由事物的内因决定。例如,同样的营养和生活环境,有的人健康,有的人生病,这是由每个人的体质所决定的。同处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的领导干部立场坚定、一尘不染,有的则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甚至堕落为人民的罪人。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别,皆取决于内因。“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为了搞活国有企业,要推进宏观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要注重练“内功”,面向市场,完善内部机制。内部机制不转换,企业躺在国家身上,职工躺在企业身上,捧铁饭碗,吃大锅饭,外部环境再好也没有用。
其次,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些条件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依具体情况不同而不同。一般地说,外因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使事物的发展显示出特定的外貌;只能对内因施加各种影响,局部地改变事物发展的面貌。但在一定条件下,外因可以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种庄稼,种子选得好,其他条件也大体齐备,只是缺水,这时有没有水,对种子能否发芽并长成庄稼,就起决定性的作用。可是,无论如何,外因都不能成为根据,还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三国演义》里有“火烧赤壁”的故事,从这里流传出一句成语,叫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外部条件,没有东风,火烧赤壁的军事计划,就不可能实现。
再次,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对事物发展有重大作用,有时甚至能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但不管外因作用有多大,都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其作用。比如,我们常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外部条件对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现实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掌握了。再如,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事件,主要原因在这些国家内部,即它们长期实行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这些国家主要领导人对共产主义的背叛和放弃。同时也有外在原因,即西方帝国主义长期的“和平演变”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说到底,这些作用最终还是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事实也正是如此。
(3)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实行自力更生的基本政策。因为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源、资金和人力,依靠我国人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外部条件,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在当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交往日益广泛的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发展自己。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就是要在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博采天下之长,为我所用。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我们要正确理解自力更生的方针,不能把自力更生理解为闭关自守、一切自给自足。实践证明,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才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繁荣、技术进步,从而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因此,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在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既要反对目光短浅、盲目排外,也要防止不顾我国国情而盲目崇洋。历史经验一再表明,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同时也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对立统一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中的普遍现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千差万别,各有自己的特点。世界万事万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这就是说,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从空间上说,矛盾无处不在;从时间上说,矛盾无时不有。也就是说,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都存在着矛盾;同时,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内,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存在着矛盾。在自然界中,机械运动包含了连续性和间断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矛盾;化学运动包含了化合和化分、酸性和碱性、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矛盾;生命运动包含了同化与异化、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在人类社会中,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在认识领域,也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主体与客体、真理和谬误的矛盾。因此,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矛盾不仅是普遍的,而且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矛盾性质的特殊性客观物质世界矛盾运动形式是无限多样的,因而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例如,机械运动的作用与反作用的矛盾,物理运动的排斥和吸引的矛盾,化学运动的化合和化分的矛盾,生物运动的同化和异化的矛盾,社会运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等等,就各不相同。不同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性质不同,即使同一物质运动形式也各有不同性质的矛盾。如同样在社会领域内,又存在着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是各不相同的。
(2)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现实存在的矛盾都不是单一的矛盾构成的,而是极为复杂的矛盾群体。在复杂的矛盾群体中,各种矛盾之间和矛盾的各个方面之间其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们在事物发展中占有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要分析矛盾地位的特殊性,就要分析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首先,就事物发展过程而言,有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之分。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发展过程本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则是不能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例如,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并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因而是根本矛盾;但阶级矛盾就不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因为,它只存在于阶级社会之中,而不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始终的,因而是非根本矛盾。又如,生物运动中包含着物理、化学等性质的矛盾,虽然贯穿于生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但它们并不规定生命过程的本质,因而也不是生命过程的根本矛盾,而是非根本矛盾。
事物的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是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的。根本矛盾规定和制约着非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也会影响根本矛盾,加速或者延缓根本矛盾的解决,从而加速或者延缓事物的发展过程,使事物发展呈显出阶段性的特点。
其次,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两者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主要矛盾规定、制约着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影响、反作用于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为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非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为主要矛盾的解决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在用主要力量抓主要矛盾时,对次要矛盾也不能忽视,也要注意解决。就拿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说,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着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其他矛盾,如阶级矛盾、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等矛盾也存在,但它们处于从属地位,这些次要矛盾的解决,必须着眼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大前提之下。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对我国驻南使馆进行了轰炸,面对这一野蛮暴行,我们一方面要坚决地反对和控诉西方帝同主义的强权和霸道,揭露和声讨它们置国际法于不顾的野蛮行径,另一方面又要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化悲愤为动力,更加努力地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由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
再次,就每一矛盾内部对立的双方而言,又可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无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在同一个矛盾内部,对立双方的力量总是不平衡的,它们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一般说来,其中一方是主要的,另一方是次要的,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矛盾双方中起着主导作用、居支配地位的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以经济工作来说,如果成绩是主要的,那么这项工作基本就是成功的;如果错误是主要的,那么这项工作基本上就是失败的;以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来说,公有制占主体,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也构成了我国经济的有机成分,它们虽然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居于次要地位,但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评价一个人尤其是历史人物,也要看他的主要方面,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针对当时对毛泽东同志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形而上学评价,即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邓小平同志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并把毛泽东本人和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区分。他认为,在毛泽东同志的一生中,功劳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因此,既要合理地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又要毫不含糊、实事求是地批评他晚年所犯的错误。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可以说是一个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将哲学原理升华为政治智慧的光辉典范。
(3)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由于矛盾性质、地位的复杂性,也就决定了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不同质的矛盾,有不同质的解决形式。研究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是研究矛盾特殊性、差异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认识矛盾特殊性的目的和归宿,它对于指导实践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种:
一是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这是较为普遍、大量存在的形式。如生物通过自然选择,使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生存下来,不适应的物种被淘汰,这就是以优胜劣败的形式解决矛盾,实现由旧物种到新物种的质变。又如新的生产力克服旧的生产关系,革命阶级战胜反动阶级,先进势力战胜落后势力,和平压倒战争,以及真理克服错误等等,这些矛盾的解决主要地都是采取了这种形式。
二是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代替。这种矛盾解决的形式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是存在的。奴隶社会中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矛盾的最终解决就是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即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所代替。可以说,在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上所经历的几大阶级的对抗,如农民和地主、无产者和资产者等阶级的对抗,就其最终结局来说,都是以这种形式解决矛盾的。
三是有些矛盾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最后达到对立面的“融合”,即融合成一个新的事物,使矛盾得到解决。例如,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城市和乡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这类非对抗性的矛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断改革,随着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其他条件的逐渐成熟,上述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就会不断缩小,最终达到融合,形成完全新型的居民点和完全新型的劳动者;两种相反的观点,通过争论逐渐消除分歧,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如科学史上关于光的本性问题,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和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说经过了200多年反反复复的争论,直到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理论,光的本性才被证实为既非单纯的粒子性,也非单纯的波动性,而是具有波粒二象性,从而使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产生了一次飞跃。这种由对立双方差别缩小最后达到融合而使矛盾得到解决的方式,是解决某些矛盾的一种不可否认的形式,但它不是适用一切情况的唯一形式。因为这种方式本质上是对矛盾双方的一种“调和”,它适用于在根本利益一致情况下的非对抗性矛盾,而对于不可调和的对抗性矛盾,是不适用的。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具体地说,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之间是互相区别、互相对立的。矛盾的共性只是概括了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而没有包括每个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所以,共性不能完全包括个性,事物的具体特性即个性比共性要丰富多彩得多。比如,苏格拉底与人,前者是个性,后者是共性。在苏格拉底身上,包括了许多个别特征,如他是一个哲学家、他的妻子是个泼妇、他当过兵打过仗、爱辩论、不爱穿新衣服、最后被判死刑却又视死如归等等,这些特征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但作为共性的人却没有这么丰富的内容,它只是概括了所有人的一般性特点,以此将人这个类同其它类别尤其是动物区别开来。作为共性的人是从许许多多个性的人抽象概括出来的。共性的人只是人的一般,个性的人是千千万万、丰富多采的。从职业上分,有工人、农民、军人、医生、护士、教师、学生等等;从年龄上分,有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等等;从国别上分,有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英国人、法国人、俄罗斯人等等;从民族上分,有汉族、回族、藏族、壮族、苗族、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等;从时间上分,有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当代人等等;从肤色上分,有黄人、白人、黑人等等;从体形上分,有胖人、瘦人、高个子、矮个子等等;从姓别上分,有男人、女人等等;从性质上分,有好人、坏人、伟人、凡人、英雄、罪犯等等;从生理功能上分,有活人、死人等等;等等,等等。共性的人就是对千千万万个个性的人的抽象和概括,后者比前者要丰富多采得多。
第二,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又是统一的,两者互相依赖、互相联结。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是个别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一方面个性中包含着共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个性一定与共性相联结而存在。另一方面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它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例如,桃、梨、苹果、桔子、葡萄之类虽然各有特点,但它们都包含有水果的共同特性,含有果酸和糖类等有机成份;另一方面,世界上也并不存在水果这种共性的东西,而只存在着桃、梨、苹果、桔子、葡萄等等具体的水果形态,水果作为共性,它只能存在于各种具体的水果之中并通过它们表现出来。战国时期名家思想家公孙龙子的“白马非马”论之所以错误,就是因为他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没有看到作为共性的马正是寓于作为个性的白马、黑马、红马等等之中并通过它们表现出来的结果。
第三,个别和一般、个性和共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可以转化。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是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范围内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大家或许还记得“晏子使楚”的故事。齐国国相晏婴面对楚王对“齐人善盗”的讽刺,说了这么一段话:“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桔子生在淮南能够结出硕果,种在淮北,则只能长出苦涩的枸枳,这是因为淮北的水土不同于淮南的水土;同样,齐国人在齐国内可以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却成为盗贼,这也是因为齐、楚两国的水土不同罢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植物的长势,还是人的行为,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在一种环境下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种环境下则成了特殊性的东西。另一方面,从时间上看,在一定阶段上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阶段上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例如,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来说是普遍性的,但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则是特殊性的,因为阶级社会只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再如,今天被称为“毛孩”、“毛人”的罕见的“返祖”现象,在从猿到人的进化时期,却是普遍现象。人类的祖先曾经遍身长毛。可见,在今天看来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当时却具有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因其所处的不同范围或发展的不同阶段而相互转化。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毛泽东同志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是因为:任何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统一。矛盾学说的每一个原理也都贯穿着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在现实的矛盾中,也都有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脱离共性和个性、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就不能正确理解矛盾学说各个方面的内容和矛盾学说各个原理的内在联系,也就不能正确认识具体矛盾。
其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一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等。这些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原则,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原则,并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又是一个穷国,生产力不发达,人口多、底子薄,现代化建设起点低等等,就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点,即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种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绝不能照搬照抄别国模式,只能从我国实际出发,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我国国情结合起来。于是便有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一国两制”等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政方针。这些大政方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它是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的指导下制定的。因此,贯彻这个方针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以特殊性去否认普遍性,借口中国特色,否定社会主义共性,用各种形式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背离共产主义方向;另一种只抽象承认普遍性,看不到矛盾的特殊性,只讲社会主义的共性,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看成僵死的教条、抽象的公式,无视我国的基本国情,否定党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而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实践证明,这两种倾向对于我们的事业都是十分有害的,应该注意防止和克服。
再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人类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上级的指示、决议概括了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情况,是一般性的东西。而每一个地区、单位和部门既有和其他地区、单位和部门相同的共性、普遍性,又有自己的个性、特殊性。因此,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在贯彻上级指示、决议以及党的方针、政策时,必须采取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既要防止只满足于一般号召而不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陷入一般化和形式主义,又要防止只强调本单位的情况“特殊”,不认真执行上级指示而迷失方向。我们党一贯倡导的“调查研究”、“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搞试点”、“办特区”、“实行民族自治”、“干部下乡蹲点”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就是要求我们从矛盾的特殊性中发现并把握矛盾的普遍性,然后在普遍性的指导之下去认识特殊性,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认识。
四、矛盾分析方法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学说,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最一般、最本质的联系,揭示了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就从根本上阐明了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实质内容。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这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斗争的焦点,是它们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辩证法的其它规律和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揭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因此,掌握了对立统一规律,就为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和范畴提供了根本的指导原则。最后,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矛盾运动是事物的本质关系,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和把握事物本质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的根本方法。正如毛泽东所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和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2、坚持对立统一规律,掌握矛盾分析方法,具体解决实际问题坚持对立统一规律,掌握矛盾分析方法,对于我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用矛盾分析方法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呢?主要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是矛盾普遍性原理对我们的基本要求。既然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我们就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并解决矛盾。既不要害怕矛盾,回避矛盾,掩盖矛盾,也不要扩大矛盾或缩小矛盾,更不能人为地制造或抹杀矛盾。对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和两分法。因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将来有将来的两点,现在有现在的两点,各人有各人的两点。总之,是两点而不是一点。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不知其二。”既然事物都有两面,我们就必须既看到这面,又看到那面,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都是说,遇到问题要善于从两面看看,两面想想。比如对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工作取得成绩时,不能骄傲自满,还应看到存在的问题。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不顺利时,不能泄气,要看到有利因素,要树立信心,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们必须同时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使它们共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另一个是改革开放,这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同样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两个基本点”是进行经济建设的前提条件和保证,是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的,都需要长期坚持。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要说“两句话”和注意“两手抓”的思想,就是辩证法的一分为二、两点论思想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说两句话、要两手抓的思想,当然不能只是记住具体的结论,而应当注重辩证思维方法的训练,努力掌握辩证思维的实质,善于通过对立面考察事物。
第二,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所谓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就是要善于在对立面中看到统一的因素、部分和趋势,弄清它们是怎样统一的,在什么条件下互相转化,以便创造条件保持统一或促使转化。例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根本对立的,它们之间的斗争也是长期的,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仍然存在着同一的因素,存在着可以互相吸取、互相借鉴的东西。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吸取和借鉴。善于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中把握统一,这也是我们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和“一国两制”政策的理论根据之一。
所谓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就是善于在统一物中看到对立的因素、部分、方面和趋势,弄清它们是怎样对立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对立的性质和程度如何,以便采取恰当的斗争形式。有的同志不注意发现潜在的对立和斗争,一旦发生问题就感到很突然,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工作陷于被动,从方法论上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把同一性绝对化,不善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总之,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看不到统一中的对立,把统一绝对化,那么,这种统一就是凝固的、僵死的统一,没有生机和活力的统一;看不到对立中的统一,把对立绝对化,那我们就会陷入无休止的对抗和冲突之中,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第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还要善于抓重点,要使“两点论”与“重点论”恰当地结合起来。因为,一分为二中的两个方面绝不是半斤八两、主次不分的。相反,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矛盾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原则。辩证法的两点论,就是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通常我们所说的“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和“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如果只肯定其一,而忽略或否定其二,就从根本上否认了矛盾,就变成了形而上学的“一点论”。辩证法的重点论,就是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是把二者等量齐观、平等对待,“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时常所说的“打蛇要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力气要用到节骨眼儿上”、“好钢要使在刀刃儿上”等等,这些讲的都是抓重点的道理。如果不抓住重点,甚至否认重点,而把各种矛盾和矛盾的两个方面平均看待,就变成了形而上学的均衡论。一点论和均衡论在理论上都是错误的,在实践上都是有害的。在这里,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长期以来正反两方面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正确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对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科学的实际运用。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英明决策,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已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第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着重把握矛盾的特殊性,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不同质的矛盾。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一是要具体分析矛盾双方对立斗争的内容,弄清矛盾的性质是对抗性矛盾,还是非对抗性矛盾;二是要具体分析矛盾双方的不同特点;三是要具体揭示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预见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毛泽东在对抗日战争的分析中,首先揭示了中日双方矛盾斗争的性质,接着分析了中日矛盾双方的特点以及矛盾双方的地位变化,最后得出结论:抗日战争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战争是持久的,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 分析矛盾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处理和解决矛盾。毛泽东同志说:“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在解决矛盾或处理问题时,总习惯于搞“一刀切”、“一锅煮”、“一风吹”,不看时间、地点和条件,结果把事情办坏,使工作遭到失败。纠正这类错误,关键在于破除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坚持对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把钥题开一把锁”。
第五节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实现的。这些环节在唯物辩证法中被概括为一系列的哲学范畴。这些范畴反映了事物和现象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不同侧面,有着各自特殊的内容。但它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又有着本质上的共同性,这就是:它们都是客观事物和现象普遍本质的反映;各对范畴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取得的认识成果,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给人们的认识和实践以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一、现象与本质现实存在的每一个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现象和本质这对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内在实质和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唯物辩证法所有范畴的共同任务,都在于指导人们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其内在的本质。
1、现象与本质的含义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时感慨万端,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身处庐山之中却又不识庐山真面目呢?生活中轻信他人之言上当受骗的时候,人们也会感慨“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啊!这是为什么呢?这些都涉及到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
任何事物都具有现象和本质两个不同的方面。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则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例如,物体落地现象的本质是地球引力的作用,一个人的本质是通过他日常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大量地表现为真象,但假象在自然界特别是在社会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一些犯罪分子往往施展各种伎俩,制造种种假象来掩盖犯罪事实,就是以虚假的现象表现了自己的本质;在97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制造了大量的假象,用塑料、橡胶、纸壳等等做了一些坦克、飞机、导弹发射架等假军事目标,借以迷惑和耗费美国等国的军事力量,保存自己的实力。再如美国等西方国家口口声声宣扬所谓的“自由”、“人权”、“人道”,其实这是假象,背后隐藏着“强权”、“霸权”和“霸道”的真实本质。这些都可称作假象。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种客观的实际条件造成的,这同错觉有所不同。错觉是人的感觉造成的,属于主观范畴,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一事物的本质对于该事物来说就是它的特殊矛盾,而对它事物来说,就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本质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规律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就是认识事物的必然性、规律性。例如,懂得了化学运动的本质是原子的化合和化分,也就从根本上认识了化学运动的基本规律;懂得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运动是构成社会运动的本质,就从根本上理解了社会运动的发展规律。但是,也不能把本质和规律看作是完全等同的。本质的含义更广泛一些,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例如,生命的本质即蛋白体的存在方式,就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生命运动的某一规律。本质是相对于现象来说的,认识只有从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才能揭示出事物的发展规律。
2、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与本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其具体表现是:
第一,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而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例如,我们每天看见太阳东升西落,似乎太阳绕地球旋转,而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旋转;我们只能看见熟透的苹果往下落,却看不见使其下落的万有引力;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轰炸我国驻南使馆,这是看得见的事实,但其真实本质和险恶用心则需经过分析才能揭示出来;等等。
第二,现象是个别的和具体的东西,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同类现象具有共同的深刻的本质,而共同的本质则通过千差万别的个别现象表现出来。例如,苹果落地、房屋倒塌、河水流动、飞机坠落、卫星遨游、陨石降落、海潮汹涌澎湃、流星划过长空、地球绕日旋转、太阳东升西落、星系演化发展、黑洞现象形成,等等,这些表现形态可谓多姿多态、千差万别,可是它们有着共同的本质,都是引力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
再次,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平静、相对稳定。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本质是相对不变的,但它表现出来的现象则是经常变化的,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具体形态。例如,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商品价值是商品价值的本质,价格则是价值的现象,它常因商品的供求关系不同而上下波动,而价值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如古典小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时变作白发苍苍的老头,有时变作英俊潇洒的少年;有时变作一颗大树,有时又化作一股青烟……七十二般变化,可说是变化多端,但他变化招数再多,也仍然是一个伴随唐僧左右的孙猴子。水有三态,即液态、气态和固态,但这三种状态都是水的表现或现象,其本质仍然是H2O。
最后,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则比现象单纯、深刻。由于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和表面的东西,形之于外、千差万别,且多变易逝,所以它比本质丰富、生动;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深藏于事物内部且相对稳定,所以它比现象单纯、深刻。这犹如河中的流水,现象如同浮在水面的泡沫,本质则如底层的深流。
其次,现象与本质又是相互联系和辩证统一的。具体表现是:
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总是反映着本质,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脱离本质的纯粹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本质总是现象的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现象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它的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从属于本质的,脱离现象的赤裸裸的本质也是不存在的。比如,水的三种状态从不同的侧面都表现了由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元素结合成的化合物H2O。固态是水的本质在冰点以下所表现的现象;气态是它在沸点以上所表现的现象;液态则是在冰点和沸点之间所表现的现象。在这里,无论是哪一种形态都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水(H2O)的化学本质;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这一本质特征,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是通过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凋谢、枯萎等各种现象表现出来的,其中每一种现象都从不同的阶段和侧面表现了植物生长过程的本质;人的肠胃疾病是通过胃纳不佳、消化不良、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各种现象表现出来的,其中每一种现象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表现了肠胃疾患病变的本质;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总要通过他的言行表现出来。每个言行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人的思想品质。即使假象也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是事物本质的表现。例如,历史上和现在的一切侵略者往往施放“和平”的烟幕,来掩盖它好战的本质,它们叫嚷“和平、缓和、友好、亲善”等口号,其目的总是和它扩军备战的活动相配合的。这种假象恰恰是一切侵略者虚伪和狡猾本质的表现。列宁说:“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就是说,假象同本质也是同一的。总之,世界上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也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本质与现象的统一和联系,是人类科学认识所以可能并赖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3、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质与现象相互区别,现象不等于本质,本质不等于现象,由此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马克思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而本质与现象的联系和统一,又使科学认识具有可能性。如果二者只有区别没有联系的话,一切科学认识也就成为徒劳无益、白费力气的事了。
其次,它说明了科学认识的任务和途径。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而科学认识的途径和方法则是从事物的现象入手,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因而我们在认识事物时,一方面要注意现象的搜集,占有丰富而全面的感性材料;同时,又要注重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各种现象加以分析,特别是要注意识别真象和假象,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二、内容和形式
现实中的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形式和内容两个侧面,都是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体。因此,在学习了现象和本质这对范畴以后,还有必要进一步学习和探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1、内容和形式的含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或听到名不符实和弄虚作假的事情,如假烟假酒、假证明假广告、假文凭假钞票、假医生假警察等等。到底何谓真?何谓假?真东西与假东西是如何区分的呢?这就涉及到内容和形式的问题。名不符实,就是形式与内容不相符合。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外部表现形态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等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内容,也都有自己的形式,二者缺一不可。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内容。由于同一事物往往包含着许多要素,因此事物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比如水(H2O),它的内容包含了氢元素和氧元素;一个人的人格包含性格、气质、能力等内容。事物的形式有两类:一类是事物的外在形式,它是和内容不直接相关的非本质的形式,它的改变不直接涉及事物的内容。比如商品的包装、人的衣服等等,它们的改变不会引起商品质量、人的本质的改变。另一类是事物的内在形式,它和事物的内容紧密相关,是事物的本质的形式。它的改变会引起事物内容的变化。如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结合方式如果发生改变,则水的内容也会发生变化;碳原子(C)的结合方式不同,可以生成两种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物质:金刚石和石墨。
内容和形式既是普遍的,也是多样的。自然界的任何一个化合物,都以一定的化学元素作为自己的内容,又以相应的分子结构作为自己的形式。以水分子的形成过程为例,氢(H)原子和氧(O)原子是构成水分子的要素,氢和氧的存在只是提供了构成水分子的可能性,只有当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以特定方式结合起来,水分子的产生才由可能变为现实。在这里,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就是水分子的内容,而它的结构则是组成水分子的形式。氢和氧分别来看也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它们各自以不同数量的电子、质子、中子等作为自己的内容,又以不同的排列方式构成各自特有的原子结构或形式。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是组成生产力的要素,是生产方式的内容。但是,如果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不以一定的生产关系形式结合起来,便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社会生产也就无法进行。这样的生产方式只是可能的生产方式,而不是现实的生产方式。所以,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方式就是作为内容的生产力和作为形式的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体。这一切都说明,内容和形式普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一切事物之中,二者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
事物的内容是无限多样的,与此相适应,事物的形式也是无限多样的。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不同的对象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从而也都有与之相应的特定形式。事物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事物形式的多样性。就社会现象来说,社会生活具有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和艺术等十分丰富的内容,同这些内容相适应,也就产生了表现这些社会生活内容的纷繁复杂的形式。
2、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各有侧重,不可混淆;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首先,内容和形式是相互对立的。对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来说,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则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不是内容,内容不是形式,二者存在着确定的差别,这是它们对立性的表现。内容和形式的对立性是在确定的关系中而言的。就是说,在确定的关系中,内容就是内容,形式就是形式,内容不能同时又是形式,形式也不能同时又是内容。例如,对于人体来说,骨骼、肌肉、血液等是内容,人的体形、外貌、衣着是形式,不能把前者说成是形式,也不能把后者说成是内容。
其次,内容和形式又是统一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内容和一定的形式,一定的形式总要以一定的内容为基础,总是某种内容的形式;一定的内容又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形式,总是某种形式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如果没有作为人体内容的骨骼、肌肉、神经、血液等,或没有作为人体形式的体形、外貌等,人体也就不成其为人体;水分子既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作为它的内容,同时又离不开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结合形式即H-O-H。因此,不具有内容或不具有形式的事物都是不存在的。当然,形式和内容不可分离,并不是说任何特定的内容都只能具有某一种形式,或者一种形式只能体现某一种内容。实际上,同一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比如,《红楼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一个贵族家族的没落,展示了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它可以借助小说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用电影的形式展现出来,还可以通过戏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反之,同一形式也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如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莎士比亚用它来表现人文精神,陆游则用它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所采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采用,等等。
第二、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必然要求和产生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发展决定着形式或迟或早总要发生变化。这就象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一样,随着身体的不断成长,必须穿上不同尺寸的衣服,否则就会影响身体的成长;社会的发展也是一样。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就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维持生存,因而产生了原始社会的公有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剩余产品不断出现,人们不依赖集体,即使靠个人或家庭就能维持生存了,于是,出现了私人利益,私有制也就随之产生;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极其发达,生产的一体化、全球化等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在客观上要求有一种能够有效调节社会生产的生产关系,才能满足它的需要,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迟早要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另一方面,形式也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生产关系能够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落后和腐朽的生产关系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读起来津津有味,百读不厌,但一拍成电视剧,仿佛韵味大减,总觉得表达不如小说准确、生动、耐人寻味。与此相反,在教学中,政治理论课特别是哲学原理课,它们本身的抽象性、概括性和系统性等内容并没有变化,但由于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结果激发了学员的兴趣,加深了对内容本身的理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任何事物的形式反过来又作用于它的内容。
第三,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种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以成为内容,反之亦然。就是说,内容和形式的区别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超出一定的范围和确定的关系,作为一定内容的形式,也可以成为另外一种形式的内容,反之亦然。例如,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关系相对于生产力是形式,而它作为经济制度相对于经济体制来说则是内容。思维对于客观的物质世界来说是形式,但对于语言形式来说它却是内容。通讯、报道、社论等是报刊宣传常用的形式,但在新闻学这门学科中,它们就成了新闻学研究的内容;衣服对于人来说是形式,但在服装店里,却又成为内容。同样地,泥土是砖瓦的内容,砖瓦是泥土的形式;砖瓦对于房屋来说又是内容,而房屋则是砖瓦的形式;等等。
3、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内容和形式之间既相区别又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一方面,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必须首先注重事物的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反对只注意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为形式而形式,离开内容的需要追求形式,割裂了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形式主义在我们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表现诸多,流毒甚广,必须大力戒除。为此我们一定要做到:在认识活动中注重实际,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注重实干,在实践活动中注重实效。否则,“只讲究形式,没有内容,抓落实就会成空话。”另一方面,根据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的原理,我们要善于利用、发现、改造、创新有利于表现和促进内容的各种形式,反对形式虚无主义。形式虚无主义只要内容不要形式,实际上也否认了内容,又从另一极端割裂了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任何内容都要通过形式表现出来,不能认为一讲形式就是形式主义。我们部队中正规化的工作、生活制度,体现我军革命化、现代化的要求,有利于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严格按正规化的要求工作、学习和生活,决不是形式主义。
三、结构和功能结构和功能范畴是在现代科学和实践条件下形成的辩证法的新范畴。象其他范畴一样,它也是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所不同的是,它是从事物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功能过程来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
1、结构和功能的含义结构和功能是揭示事物内部构成方式和事物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哲学范畴。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方式和功能表现。所谓结构,是指事物内部各个要素的组合方式、结合方式。如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军队的编制体制就是军队的结构,不同的家庭组合方式形成不同的家庭结构,等等。
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稳定性。一个事物的结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总是趋向于保持这一结构。结构是一事物内在关系中相对不变的方面。由于结构具有稳定性,才可以用结构作依据,来划分不同类型的事物。第二,有序性。结构作为要素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是有规则的,受一定规律的支配。结构的有序性使事物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呈现出秩序,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第三,层次性。由于结构既是有序的,又是稳定的,因而结构与结构之间形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系列,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给结构分类,比如,根据运动形式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将其对应的物质结构划分为机械结构、物理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社会结构等;根据系统与环境作用关系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各种系统的结构划分为封闭结构、孤立结构、开放结构等;根据结构的活动方式不同可以把它分为平衡结构、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的发展又可分为稳定结构、超稳定结构、多元稳定结构;等等。
而所谓功能,则是一事物在对它事物的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即系统所具有的对环境作用的性质和能力。如太阳有产生热核反应、电磁波、热辐射、X射线等功能,机器有减轻人类体力支出的功能,人脑有思维、记忆的功能等。
2、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结构与功能是有差别的、对立的。结构指向要素的构成方式,功能则指向事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两者所要揭示的内容是不同的。同时,结构相对稳定,而功能则多有变化。
另一方面,结构与功能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首先,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以结构为基础。事物的结构不同,其功能也不一样。比如,动物的大脑与人脑的结构不同:人脑有两个信号系统,而动物大脑只有第一信号系统,因而,人有语言功能,能够识别语言信号,而动物则只具有简单的感觉和心理,不能识别语言信号;化学中的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和石墨,它们的化学成分相同,但结构不同,因而性质大不一样:金刚石坚硬无比,可用作切割玻璃的玻璃刀,而石墨质地松软,可用之作铅笔;军队的编制体制合理就会提高战斗力,编制体制不合理就会削弱战斗力,这也是结构决定功能的具体表现。大家也许还记得《田忌赛马》的故事:齐王要与大臣田忌赛马,各出上中下三匹马。田忌总是不敌齐王。这时,田忌的手下孙膑教给他一个必胜的战略,那就是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这样就可以以2比1战胜齐王了。我们看到,田忌用的还是先前的三匹马,只不过是改变了出场的顺序,也就是改变了系统的结构,其结果便发生了改变。这是结构决定功能、结构的变化引起功能变化的较为典型的例子。
其次,功能反作用于结构,结构也受到功能的制约和影响。一般地说,事物功能的发挥反过来也制约和影响着事物的结构,功能的发挥既可以促进结构的进化,也可以导致结构的退化。机器用久了会坏,人疲劳过度就会生病,动物误食了毒药就会丧命,等等,这是功能发挥对结构的破坏性影响。反之,机器通过维修和升级效率会更高,人通过学习会不断进步,通过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会更加健康,等等,这是功能发挥对结构的建设性影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事物在发挥功能的过程中,也就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系统从环境中吸取“负熵流”,这种负熵流增加到一定程度而超出系统自身的“熵增加”时,就会使有序性克服无序性,从而促使事物原有的结构向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反过来,当系统内部的“熵增加”超出负熵流时,系统的结构就会失稳和解体,就会出现崩溃状态。据记载,19世纪初某国有个王子,幼年时被人绑架,囚禁在一间直不起身子的黑屋子里,从未接触过人,直到17岁时被释放。释放后虽经宫庭教师尽心竭力地教育,但其智力仍然远远不及常人。死后解剖发现,他的脑沟回很简单,大脑甚至没有覆盖住小脑,连类人猿都不如。这一事例典型地说明了功能发挥对结构的反作用。
再次,结构与功能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仅事物的结构变化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新功能的产生,而且事物的功能发挥到一定的程度,也会导致事物新结构的产生。这同时也就说明,结构和功能在一定条件是相互转化的。“用进废退”是客观世界和社会运动中的普遍现象。整个世界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正是在结构与功能的不断转化中实现的。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看,人及其大脑的形成过程始于社会实践活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类人猿的前足向人手的转变是在劳动中完成的。而猿脑向人脑的转变其实质在于实践结构在脑中的内化即同构。实践结构在脑中内化的完成标志着真正人脑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静态结构是动态功能的定位凝结,动态功能是静态结构的历时展开。事实上,生物进化过程就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互制约、彼此转化和上升前进的历史过程。譬如说,由鱼类向两栖动物如青蛙的进化过程中,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鳍逐渐被淘汰,而代之以四肢,膘也逐渐被肺取代,腮也被淘汰了;在美国巨片《未来水世界》中,男主人公由于长期在水下生活,结果在耳朵后边居然长出了腮。这些都是结构与功能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实际例子。
3、结构和功能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把握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认识上看,结构与功能辩证关系的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结构方法和功能方法两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所谓结构方法就是从结构上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方法。科学中对某一事物结构认识的发展,使人类能够复制、模拟事物的结构以用于认识和改造其他事物。例如,仿生学就是以生物各种构造为对象进行工程技术模拟的科学,它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条优化的捷径,即实现了生物系统与工程技术系统的结合。但是,结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事物结构比较复杂、一时难以认识,而实践又需要利用这一事物的时候,就要采用功能方法,从事物在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功能上,去认识和利用事物的特性。所谓功能方法就是从功能过程来认识、复制和创造事物的方法。较之结构方法,功能方法目前是取得成绩最大的一种认识方法。它可以暂时撇开复杂事物的内部结构,仅仅从功能上来模拟,这就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了方便。更为重要的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和改造,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它的功能;而事物对人的价值就在于它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现代科学对人脑、黑洞、信息过程、人工智能的研究,就是采用功能模拟的方法。
从实践上看,人们掌握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可以通过优化事物的结构以达到最佳的功能。我们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结构改革、结构调整,要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更加适应,以达到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军队改革也是这样。通过改革,调整和优化军队结构,真正走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精兵之路。
四、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结果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经常要遇到的一对范畴,是事物和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形式之一。因果关系是决定论思想的逻辑依据和人类一切自觉活动不可缺少的指导原则。离开对因果关系的理解,人们就无法进行正确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之中,一种现象会引起另一种现象,而它自身也是由其他现象引起的。原因和结果是从引起和被引起这一侧面揭示事物、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原因作为他事物根源的要素,引起他事物或他现象的产生,结果则受某种事物或现象的作用而产生。世界上的任何现象都有产生的原因,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如磨擦生热,磨擦是原因,生热就是结果;风吹草动,风吹是原因,草动是结果;熟能生巧,熟是原因,巧是结果。事物或现象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因果联系的本质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因果联系往往具有时间上的顺序性,即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前因后果”。但是,并不是所有前后相继的现象都是因果联系,也就是说,“在此之后”并不等于“因此之故”。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虽然时间上前后相继,但彼此之间并没有因果联系,因为一年四季的更替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同样,白昼和黑夜也是前后相继的,彼此之间也没有因果联系,因为白昼和黑夜的交替是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因果联系不只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关系,而是以时间先后为条件、由一种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种现象的本质联系,即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因果联系也往往具有时间上的同时性。例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始终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又例如,恩格斯所说的“劳动创造了人”,在这个命题中,劳动和人就是同时产生的。并不是说先有了劳动,然后劳动再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人”,是说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活动方式的转变是决定性的,一旦猿的本能活动转变为“专属人的劳动”,猿的个体和群体结构就发生了根本变化,猿也就变成了人。因果联系还具有时空上的相互依存性。因果联系是一种相互依存关系,但不是所有的相互依存关系都是因果联系。如两种现象都由第三种现象引起,这两种现象之间就有着依存关系,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所以不是因果联系。例如,闪电之后必然伴有雷声,但闪电不是打雷的原因,闪电和打雷都是云层中正电与负电碰撞的结果。
事物的因果联系是普遍的。事出有因,因必有果。世界上任何一种现象都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产生,任何一种现象也不可能不产生一定的结果。没有原因的结果,或没有结果的原因,在客观世界中都是根本不存在的。在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把某项不成功的工作说成是毫无结果。实际上结果还是有的,只是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世界上有些现象,人们还不知道它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但结果终究会产生的。同样,世界上有些现象,人们还不知道它产生的原因,但原因总是存在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一定会发现它的原因。
事物的因果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事物的因果联系总是客观存在的,也总是要表现出来的。俗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必然会报。除去这一谚语的宿命论的人为成份,它生动地反映了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客观的和必然的联系。
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如果我们把因果联系从普遍联系中抽取出来,单独考察两个具有因果联系的现象时,原因和结果的界限就是确定的。在这里,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两者不能混淆,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例如,地球绕太阳公转与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关系,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如果倒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就会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得出荒谬的结论。又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日本侵略中国是原因,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是结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炸我驻南使馆,引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同样地,李登辉搞台独引起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李登辉搞台独是原因,全国人民反对和谴责是结果。这种因果关系是绝对不容颠倒的。这就是原因和结果的对立性。
另一方面,原因和结果又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原因只有对结果而言才成为原因,结果只有对原因而言才成为结果,取消了任何一方,另一方也是不存在的。所以,因果双方是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第二,原因和结果的区别又是相对的。如果从现实世界总的普遍联系看,一切现象都处在无限的相互联系的因果链条之中,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因此也就表现出相对性。在这里,原因与结果经常互换位置: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就变成了原因。例如,在磨擦生热、热引起燃烧、燃烧导致爆炸、爆炸引起房屋倒塌等一连串因果联系的环节中,生热既是磨擦的结果,同时又是引起燃烧的原因。这就是原因和结果区分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离开因果链条的特定关系,就不知道燃烧究竟是原因还是结果。恩格斯指出:“原因和结果这两个观念,只有在应用于个别场合时才有其本来的意义;可是只要我们把这种个别场合放在它和世界整体的总联系中来考察,这两个观念就汇合在一起,融合在普遍相互作用的观念中,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所以因果联系是一个无限发展的链条,它们的区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第三,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并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互为因果。比如,热是引起燃烧的原因,但燃烧反过来又成为产生大量热的原因。生产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技术创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为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资金保障;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反过来,精神文明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等等。
3、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进行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的前提。科学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揭示事物的因果联系,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癌症对人类威胁很大,如果能找到癌症产生的真正原因,就有可能制造出治疗它的有效药物。所以,对病因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搞体制改革,就要从研究弊端入手,因为它是我们工作上不去的原因,分析这些原因,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和办法。
其次,正确地把握因果联系有利于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在一切工作中,只有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分析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在总结工作经验时,不仅要肯定成绩、发现错误,而且要找出取得成绩和产生错误的原因。这就是由果溯因。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扬已有的成绩,避免重复发生同样性质的错误。
再次,准确地把握因果联系,能增强工作中的预见性。要预见今后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后果,就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排除不利后果和严重后果产生的原因。这就是由因及果。在各项工作中,只有全面地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通过自觉的努力消除产生不利后果的原因,发挥产生有利效果的原因的作用,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有利结果。这样,良好的原因转化为有利的结果,有利的结果又转化为良好的原因,二者不断转化,就能建立起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避免恶性循环。
五、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粒子,差不多同时,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授里希特教授也发现了这种粒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有趣的巧合呢?这涉及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众所周知,科学发展史上,英国科学家牛顿和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几乎同时独立地创立了微积分;19世纪40年代,德国青年医生迈尔、英国业余物理学家焦耳、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等人,几乎同时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途径、用不同的方法发现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和博物学家华莱士几乎同时独立地提出了生物进化论;1974年,丁肇中教授发现J/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日夜交替、四季更替,新陈代谢、生老病死等,这些都是事物发展的确定不移的趋势,都具有必然性。必然性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所决定的本质的联系。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所决定的非本质的联系。例如,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寿命再长也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性,是由人体内部新陈代谢这一根本矛盾所决定的。但一个人究竟死于什么原因、什么时间,这又带有偶然性。又如新社会代替旧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的;至于某一个国家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这一历史转变,则又具有偶然性,它决定于这个国家当时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等多种因素。再如,如果一只苹果因为成熟而从树上掉下来,这是苹果自身特点和万有引力共同作用的必然性,但如果这只苹果掉下来恰好砸在某人头上,这就是一种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作为两种不同的趋势,它们在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内部的和外部的、主要的和次要的等各种原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原因,因而它在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代表着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则不同,它产生于事物次要的和外部的原因,因而在发展中一般只居于从属的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主要矛盾,正是这对矛盾规定着一定要导致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必然的;但是由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双方力量的分化和组合,国际条件的变化以及国内各种非主要矛盾的影响,又使社会主义革命在进程方式等方面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开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必然性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无论是比较单纯的还是比较复杂的现实过程,不通过偶然性只表现为纯粹的必然性的现象是根本没有的。即使表面上看来是纯粹必然性的东西,实际上也总是伴随着偶然性。比如,按照万有引力定律,太阳系诸行星好象是以纯粹必然性循环往复、始终如一地运动着,似乎找不到什么偶然性。实际上,宇宙中的无数天体由于万有引力的普遍作用,它们都会以不同方式影响到整个太阳系的运动,使诸行星绕日旋转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摄动或摆动,在必然运动中表现出过去人们难以察觉的偶然性。天体的机械运动尚且如此,更为复杂的运动,特别是社会运动就更不可能有排除偶然性及其作用的纯粹必然性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它偶然性所补偿。但是,发展的加速或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
第二,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凡是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凡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都始终受着内部必然性的支配。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地、绝对地摆脱必然性的支配和影响。比如,社会发展的一定时代的历史任务,总要通过一定的历史代表人物来组织实现,这是必然的。至于这些历史人物是谁,就带有极大的偶然性。而历史人物的气质、性格、品行和爱好等对社会发展的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给历史事件涂上各种各样的色彩,看来是偶然的,但在历史舞台上演出的丰富多采的活剧中又贯穿着一定的必然性。前面我们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候,就曾经讲过这种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也就是说,19世纪中叶的现实状况和时代精神,决定着一种新的理论来总结、概括、表达它,这是必然的;但是由谁来承担这个历史重任,这又带有偶然性,它决定于表达者个人的气质、性格、品行、爱好及其实践情况,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刚好具备时代精神所要求的条件,因而就成了时代精神的表达者,因此,马克思主义以及任何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理论的产生,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结合的产物。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哲学的最大代表德谟克利特曾经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来说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他说,一只老鹰在地上抓起一只乌龟,飞到空中又把乌龟扔下来,而乌龟刚好落在一个秃子的头上。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纯粹偶然的事情。但是德谟克利特却不这么看,他认为,这里面也蕴含着必然性。因为,老鹰抓到乌龟以后,往往会从高处将它扔到石头上,砸破乌龟的壳,这样才可以食用。老鹰之所以把乌龟扔到秃子的头上,是因为老鹰把秃子的光头当作了石头。这就表现了一种必然性。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又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这种转化,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生物物种的变化开始时是微小的、偶然的变异,其中有些变异因为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得到发展,逐渐巩固了下来,最后使生物机体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样,起初是个别的、偶然的生物性状最后就变成新物种的必然性状。相反,生物体原来的一些必然性状,由于越来越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最终退化掉,以至于发展成为一种偶然性的东西。比如,在人类的祖先类人猿那里,全身长毛是一种必然的现象,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全身长毛则是一种偶然的“返祖”现象。又例如,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品交换是必然的,商品交换是偶然的,但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产品交换逐渐发展为商品交换,这时商品交换就从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而在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经济不稳定的条件下,原来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就会重新出现,不过这种情况从总体上看是个别的、偶然的,这又是必然性转化为偶然性的表现。
3、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反对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有力武器。形而上学机诫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偶然性不过是人们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而虚构出来的概念。在机械决定论看来,连一个豆荚中豆粒的多少,一条狗尾巴的长短等等,都是必然的。这种把必然性绝对化的观点,是把实际上的偶然性当作了必然性,从而就把必然性降低到了偶然性。显然,把诸如某一粒尘土的分布等现象当作必然性来加以研究,这无异于取消了科学。同时,如果把事物发展的一切偶然细节都说成是纯粹必然的,等于说它产生的必然链条早已在太阳系形成以前就已经确定了,这就同“天数”、“神意”、“命中注定”等宿命论和神学目的论走到了一起。与机械决定论相反,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只承认偶然性,否认必然性,把世界看作偶然现象的堆积,认为偶然性支配一切。他们甚至用某个英雄人物的偶然念头来说明某一战争的爆发。非决定论最终会导致不可知论和怀疑论。无论是机械决定论还是非决定论,都割裂了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各自走向了一个极端。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反对任何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割裂开来的错误倾向。
其次,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使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立足于客观必然性的可靠基础之上。同偶然性相比,必然性代表事物发展的本质和总趋势,处于事物发展的主导地位。因此,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就要把主要力量放在探求事物的必然规律上,力求按照客观的必然规律来规划自己的行动,使每一个行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高度的自觉性。毛泽东同志说过,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们只有认识客观必然性并根据客观必然性来确定自己的行动,才会有主动权,才会获得自由。对于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即规律性,在没有认识它之前,人们的行动总是不自觉的,难免带有盲目性。我们的任务在于,走发展的必由之路,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断地实现由必然到自由的转化,提高自觉性,避免盲目性。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如果不去努力认识客观必然性,把希望寄托在侥幸的偶然事件上,就会盲目被动,办出蠢事,得不到预期的结果。
再次,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也要重视并善于利用偶然性因素的作用。强调在实践活动中必须尊重客观必然性,决不意味着可以不重视偶然性。恰恰相反,我们不但应该充分估计到各种偶然性因素及其影响,而且要学会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性因素来推进我们的工作,并尽可能地避免和消弱有害的偶然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做好应付突然事变的准备,抓好预警、风险保障等环节,做到有备无患、应付自如。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科学研究和历史活动中对机遇作用的强调,进一步证实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所谓机遇,从广义指一切偶然性,从狭义说则是指对事物存在和发展起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人有利的偶然性。量子力学突破了把必然性与偶然性看作外在对立的经典决定论框架,把随机性引入规律之中,揭示了微观客体的运动遵循的是统计规律,即体现于大量偶然的、随机的现象总和中的规律性。分子生物学和系统科学又进一步把偶然性和随机性的思想带入了生命起源和系统演化的研究之中,认为进化并不是预先决定的,而是由一系列的偶然变异和随机涨落促成的。由于人类实践活动的能动性,特别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下必然性表现为外在的强制,偶然性或机遇在历史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经济生活中的“机会成本”、“风险利润”,社会生活中的“机会均等”,历史演化中的“发展机遇”,都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可以说,机遇已成为当代世界观和历史观中的重要范畴。
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把握了科学和历史发展中的这一动向,在运用历史机遇观点观察和处理中国发展问题的过程中,对机遇与发展、机遇与挑战、历史偶然性与历史必然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作了多方面的论述和深刻的揭示,突出强调了抓住机遇不仅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他一再提出:“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上述思想,制定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强调指出:“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过去我们抓住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也丧失过某些机遇。现在全党一定要高度自觉,牢牢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迈出新的步伐。”同样,善于抓住机遇,对于我们个人的成长、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有重要意义。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抓住机遇是充分利用有利的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性又不是脱离必然性的,“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那种认为重视机遇就是碰运气、图侥幸、冒险投机的观点是与马克思主义的机遇观根本不相容的。我们一定要从偶然性与必然性相统一的观点,正确把握机遇问题,为中国的发展和个人的进步大胆实践,努力开拓。
六、全局和局部
1、全局和局部的含义全局和局部是揭示事物联系的总体性和发展过程中内部关系的一对范畴。全局是指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局部则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方面和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全局与局部。如,太阳系作为全局,太阳和九大行星是局部。相对于全国这个全局来说,各省、市、自治区就是局部。整个军队是一个全局,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就是局部。
2、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全局和局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全局和局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数量关系看,全局大于局部。全局由局部组成,全局大于每一个局部,也大于各个局部的简单总和。马克思曾经指出,协作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力。就是说协作造成的整体力量,既大于每个人的力量,也大于各个人力量的机械相加。马克思说:“在大多数生产劳动中,单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因此,12个人在144小时的共同工作日中提供的总产品,比12个单干的劳动者每人劳动12小时或者一个劳动者连续劳动12天所提供的产品要多得多。”另一方面,从性质和作用上看,全局异于局部。全局与局部相比,在性质和作用(功能)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具有全新的整体特征。俗话说的“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就是说集中起来的集体智慧,不仅在量上大于单个人的智慧之和,在质上也发生了根本的飞跃。又譬如,一台电视机由数以千计的零部件按特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时,就会产生这些零部件本身所没有而只有电视机整体才具有的整体性质和功能:它可以接收并显示无线电视频和音频信号。同样地,大量水分子的集合,例如一杯水、一盒水、一池水等,它们具有解渴、洗涤、灭火、灌溉等功能,但是,单个的水分子是不具备这些功能的。单个的水分子与大量水分子的集合都有如此巨大的区别,更不说稍微复杂一些的事物了。
全局和局部又是相互联系的。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两者相互依赖、互为前提。全局不能脱离局部而存在,局部是全局的构成要素和存在基础;局部也不能脱离全局,局部以全局的整体结构作为自己的结合形式和存在方式。没有局部,就无法组成事物,也就无所谓全局;没有全局,事物就会解体,局部也就不再是局部。没有个人,就没有社会;但脱离了社会,个人既无法生存,也不可能成其为人。世界上已经发现的诸如狼孩、熊孩、羊孩等等,都说明了这一点。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证明,人一但断绝与外界的信息交往,首先是与社会的交往,就会陷入空幻乃至错乱之中,就会导致种种精神病变。全局与局部有机联系的思想,黑格尔曾用人手作比喻,作了形象生动的说明。他说:“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就不象原来长在身上时那样,……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
其次,全局和局部相互作用。一般说来,全局居于主导地位,对事物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局部则处在被主导、被决定的地位。所以,局部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局,有时为了全局的存在和发展,甚至需要牺牲某些局部。源于象棋游戏的格言“舍车马,保将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在1998年抗洪抢险的伟大实践中,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舍“小家”保“大家”,牺牲局部保整体,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中就包括全局意识的大发扬。全局统筹各个局部,协调各个局部朝同一方向运动发展;而局部由于自身的矛盾特点以及环境的影响,有时会偏离这一统一方向和行动。例如,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制定全国经济的发展规划,要求各省、市、各地区统一行动,如果为了局部利益而闹独立性,就可能会违背整体利益。所以,任何局部都必须服从全局。同时,局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局部有相对独立的存在条件、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在不同的事物中,局部的相对独立性也是不同的。除开机械的人工系统外,有机系统中局部的独立性最小。而在亚有机系统和超有机系统中,这种相对独立性则较大。不过前者的原因在于系统的整合程度低,后者则是系统的高度发展,为其局部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例如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为个人提供着日益增大的发展空间,其最终趋势是共产主义下的“自由人联合体”。局部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在它对全局的能动反作用上。全局支配局部,局部影响和制约着全局。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个局部成为影响全局的关键环节时,它对全局的作用可以变为决定性的。
再次,全局和局部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大事物的局部可以成为小事物的全局,反之亦然。如太阳系相对于地球是全局,相对于银河系则是局部。一事物的解体,会使某些局部转化为新事物的全局;而一事物的产生,又会使某些原有的独立事物转化为它的局部。如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解体,第三世界许多民族获得了独立,由殖民主义大帝国的局部变成了自己国家的全局。又如欧洲联盟的形成和发展,则使其成员国相对于联盟具有了局部的性质。
3、全局和局部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唯物辩证法关于全局和局部辩证关系的原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它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普遍的指导原则。全局和局部是世界联系的一种普遍联系。不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意识,大到天体和星系,小到基本粒子和夸克,只要是存在的事物和过程,都有它的全局和局部。深刻理解这一原理,可以使我们坚持宏观和微观相统一的视角,运用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方法,既全面又深入地把握事物和现象,不断地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水平,推动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
其次,它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理论依据。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相对于国家利益这个全局,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局部;相对于个人利益这个局部,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是全局。既然全局高于局部,局部服从和服务于全局,就要树立全局观念,识大体、顾大局,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在必要时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保全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邓小平同志说:“要提倡顾全大局。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在当前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形势下,特别要坚决反对只顾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同时,全局又离不开局部,全局的发展也要以局部的发展为前提,局部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反作用。特别是我们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的特点就在于,通过利益驱动赋予微观经济主体以内在动力。因此,我们又要注意充分发挥各个地区、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个人和局部正当的利益追求同增进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