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物质和实践
教案目的要求:使学员了解物质的根源性,把握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以及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掌握实践是人和自然、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主要内容:
一、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二、意识是物质的最高产物三、实践是世界统一和分化的基础教学重点:意识的本质第二章物质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列宁指出:“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列宁选集》第2卷,第79页)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人的实践活动作为物质世界发展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物质世界进一步分化的前提,是人和自然、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相统一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是辩证的、历史的唯物论,它认为世界的统一性是以物质为本原、以意识为最高产物、以实践为中介的多样性的统一,它坚持对世界的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把握。
第一节物质物质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尽管已经认识到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它们没有也不可能概括出科学的物质范畴,因而它们不可能真正把握世界的物质性,抵挡住唯心主义的进攻,也不可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贯穿到底,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在总结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完备的哲学物质范畴,建立起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科学世界观。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的世界。在自然界有日月星辰、雷电风雨、山川湖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和地下矿藏等;在人类社会,有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国家、政党等。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形态和性质是无限多样的,如此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世界有没有共同的本原?如果有,那么这种共同的本原又是什么?对此,不同的哲学派别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哲学上的二元论和多元论根本否认世界的统一性。它们认为,世界有着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原。哲学史上的笛卡尔和当代科学主义思潮中的波普就是两个代表。笛卡尔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原---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平行发展,既不是物质派生精神,也不是精神派生物质,只有上帝才能把两个的“本原”或“实体”联系起来、结合起来。波普则把整个世界一分为三,“客观物理世界”是“世界1”,“主观心理世界”是“世界2”,“客观知识世界”是“世界3”。这三个世界一经形成,就是各自“自主”的,它们都是“同等的客观实在”。
哲学上的一元论则坚持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万事万物有着共同的本原。在一元论中,又存在着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唯物主义一元论则与之相反,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产物和表现,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实了这一答案的正确性。
然而,“物质”本身又是什么呢?对“物质”的理解,唯物主义本身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大体说来,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代表了人类对“物质”的哲学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的三个发展阶段。
1、古代的朴素唯物论公元前六世纪在古希腊出现了第一个唯物主义学派,既伊奥尼亚学派,这个学派提出了最初的物质观,当时人们在生活的实践中已经懂得,植物种子撒到地里就会发芽,长成一株植物,动物死亡后就变成发臭的腐烂物。他们虽不了解各种转化的细节,但他们看到在变化的过程中,具有某种性质的物体消灭后,紧接着就产生了另一种性质的物体,由此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变化的过程中,是不是性质变了而某种“基质”仍保存着呢?他们认为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万物由它产生,万物毁灭之后又回到它之中,他们称这个东西为“始基”,并努力探索这个始基是什么以及如何转化成万物的。
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泰勒士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万物都是由水演化而成的,“水”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物质概念。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限”是万物的始基,它是一种混沌状态的具体物质,它没有固定的边界,没有固定的性质和固定形态,在它内部蕴藏着一种对立倾向,能生化一切,他说:“对立物蕴藏在基质之内,基质是一个无限体,从这个无限体中分离出对立物”,“对立物”就是冷和热,湿和干等等,由于这些对立物的相互作用,便产生了世界万物。另一个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的始基是无限的空气”,一切物体都是空气的变形,火是稀薄化了的空气,水是浓厚化了的空气,土和石头是更加浓厚化了的空气。伊奥尼亚学派物质观的总结者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始基,他说:“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伊奥尼亚学派的共同观点是:万物的始基是某种可感知的具体物质,万物就是这种原始物质的各种变形,这种观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但它的缺陷是把物质本身与具体物质形态混同起来了,没有达到科学的抽象,也缺乏科学的论证。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阴阳说”和“八卦说”“五行”观念。在西周初期就已出现。这五种东西就是金木水火土,“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较早的资料主要保存在《左传》《国语》《尚书。洪范》等书中。.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了“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等,这些观点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因素,“五行说”虽被后来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家神秘化,但它的合理因素,一直被保存下来,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数、医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阴阳说”,阴阳的最初意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如西周末年伯阳父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老子》一书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阴阳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易传》的作者则进一步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把阴阳交替看做宇宙的根本规律。“八卦说”,取自然界的八种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这八种东西是天(乾)地(坤)雷(震)风(巽)水(坎)火(离)山(艮)泽(兑),两两分别组合,就构成了64卦384爻。八卦说较好地解释世界的多样性。中国的“五行说”和“阴阳说”以及“八卦说”也都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来给物质下定义的,同样具有朴素的性质。
2、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形成了形而上学的物质观。19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揭示,自然界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而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已经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人们由此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被看成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就以此为根据,把当时自然科学对物质的认识照搬到哲学中来,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就是原子,原子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特性。
同朴素唯物主义相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以一定的自然科学的材料为根据,克服了自发的猜测的性质,并以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反对宗教唯心主义,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进步,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但是,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它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首先,机械性,把物质世界都看作是机械运动,霍布斯认为人就象一架机器,心脏就象上足的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等等。其次,形而上学性,认为原子是不变的,原子是物质的最终层次。第三,不彻底性。在社会历史领域里陷入了唯心主义。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既经不起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检验,又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
在人类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探索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唯物主义路线,又依据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把这一路线推向前进;把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上的唯物论与历史观上的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了科学的哲学物质范畴。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1、物质范畴的含义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对物质观作了科学的说明。他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恩选集》第3卷第556页)从而说明“物质”作为哲学范畴,它是对各种具体实物共性的概括,列宁又在新的条件下,总结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新成就,特别是原子中有原子核和电子等更小的物质微粒,电子的质量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某些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等新的发现,制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列宁在批判“原子非物质化”、“物质消失了”的错误观点时,给“物质”下了科学的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
2、物质范畴的意义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列宁的物质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列宁的物质质概念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对关系来进行定义的。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物质、规定物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定义的根本之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而且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矛盾。只有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出发,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实质。这个定义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这个定义肯定了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即物质,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同时,这一定义还表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只有在本原问题的范围内才是绝对的;超出这一范围,二者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因为意识作为物质的反映,是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的。
这一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物质是客观实在,但同时它又是人们认识的对象,它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所感知,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是说,人们能够通过意识去把握物质,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感觉感知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思维去把握世界的本质。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有许多难以感知的事物,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不可以认识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迟早必定为人们所认识。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世界上只存在着尚未认识的东西,根本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这一定义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又把它归结为某些永恒不变的具体物质的具体属性,因而经不起实践和科学发展的考验,抵挡不住唯心主义的进攻。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在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物质具体形态和具体属性中把“客观实在”作为物质的共性,在人类对物质结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坚持“客观实在”这一物质的“永恒特性”,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直观性、机械性和自我封闭性。
现代科学的发展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定义的正确性,现代科学表明,物质具有极为丰富的形态、极为复杂的结构和极为多样的特性。原子以及原子核的可破坏性和可变性早已成了最普遍的常识。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也是可变的和不可穷尽的。目前所发现的300多种基本粒子,虽然各有自已的特性,但是它们不是各不相关、互相隔绝、而是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从最基本的物质形态来看,物质不仅具有实物形态,还有非实物即场的形态。实物是以间断方式存在、具有有限静止质量的物质形态,如质子、中子、电子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原子等等,场则是以连续方式存在的物质形态,它不具有静止质量、如电磁场、核力场、引力场等等。实物和场具有不同的性质,实物粒子具有间断性、并存性,相互之间有明确的界面,场则具有连续性、叠加性,可以相互重叠,弥漫整个空间。目前发现的基本粒子都有自已的“反粒子”。如与质子相对应的“反质子”、与中子对应的“反中子”与电子对应的“正电子”。人们便由此推论,宇宙中可能会存在由反粒子组成的“反物质”以至“反宇宙”,同时宇宙中存在着能发光的物体和不发光的“暗物质”,1998年6月2日,由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携入太空的阿尔法磁谱仪对“反物质”和“暗物质”进行了大规模探测。然而,无论是“实物”还是“场”,无论是“物质”还是“反物质”,无论是“发光的物质”还是“暗物质”,都只是自然科学的具体物质结构学说,它们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确立,为科学地解决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根据。在统一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二元论、多元论、唯心论和旧唯物论有着原则的区别。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立场,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同与二元论和多元论不同,而且同旧唯物主义也有着根本的不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虽然在自然观和认识论上坚持了物质一元论,但在历史观问题上常常陷入了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不仅是自然界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统一、物质和意识的统一,而且是社会与自然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世界上除了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之外,没有任何别的东西。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辩证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立场,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变动性中的统一。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虽然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但是由于它们的直观猜测性和形而上学性质,把世界的统一理解为机械的呆板的统一,把丰富多样、生机盎然的世界理解为单调的、僵死的,有的至多只是外表的差异、量的增减和机械的变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与之相反,强调世界是物质存在多样性、变动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2、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已为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所证明,并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新的证实、丰富、深化和发展。在过去由于实践水平的低下和科学的不发展,唯心主义利用人们对自然、生命和人类的本质缺乏了解,宣扬“天上世界”和“地上世界”的对立,无机界和有机界的对立、自然和人类的对立,以兜售“天国论”、“活力论”和“神创论”,否定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后来的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化学的发展,粉碎了“天国”和“尘世”对立的神话,证明一切天体和地球上的物体一样,有着共同的物质属性和化学构成,遵循着共同的物质运动规律。天体的起源和演化理论证明:宇宙中的一切天体都有自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星云假说,恒星是由星际弥漫物质聚集成的星云,通过自身吸引和排斥的矛盾而产生的。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又进一步驳倒了企图把“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对立起来,宣扬微观粒子“有自由意志”的观点,揭示了微观世界固然不遵循动力学规律,但仍然遵循统计规律。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运动一样都是受客观规律的制约。生物学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化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也驳倒了神秘的生命“活力论”,证实了生命是由非生物转化而来,生命以核酸和蛋白体为基础,植物和动物都以细胞作为解剖学和发生学上的基本单位。特别是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成功,更使人们向最后揭示非生物向生命转化的奥秘大大前进了一步。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和人类起源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决定作用理论,以及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等的发展,则进一步驱散了人类“神创论“的迷雾,填补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鸿沟”,证明了人类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社会劳动的产物,社会与自然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之中。
现代科学的新发现和新理论,进一步从综合性与跨学科的高度证实着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现代科学证明,世界的物质形态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同源性,我们的世界,从基本粒子的“夸克”到“总星系”,从微观世界到宇观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生物界到人类世界,这些多样性的形态都有是物质自身分化和演进的结果,它们如同“大爆炸”宇宙学所证明的,都同源于物质本身。
总之,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统一又是多样的发展的统一,正是在物质的无限发展中出现了意识现象。因此,要全面了解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还要进一步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第二节实践物质是现实世界的统一基础,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了与自己既对立又统一的意识现象。显然,要科学地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就必须正确的解决意识问题。为此首先要科学地揭示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论证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且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因此就需要对意识现象作更深入的探讨。
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科学研究证明,银河系大约有150亿年的历史,地球年令大约有45亿年以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球上只存在无生命的物质,没有生命,更没有人类,因而也没有意识。只有在30亿年以前,地球上才出现了生命,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发展,才产生了人,考古发现,人是在300万年以前才诞生的,有了人,才有了人的意识。意识的产生经历了长期的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意识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性感应性意识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物质从其自身中产生出能思维的的生物,是物质的本性。正如恩格斯所说:“物质从自身中发展出了能思维的人脑,这对机械论来说,是纯粹偶然的事件,虽然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处是一步一步地决定了的,但是事实上,进一步发展出能思维的生物,是物质的本性,因而这是在具备了条件。。。。。。的任何情况下都必然要发生的”(《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86页)。
是什么力量使无机界发展出生命现象呢?是物质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列宁说“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9页)物质世界充满着矛盾,宇宙万物永远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对于作用与被作用双方都会留下“痕迹”,所以相互作用必然导致反映。如小孩玩皮球,球对地面有一个作用力,地面对球有一个反作用力;漓江风光是美景之一,是水对于日光的物理反应,日常用的铁器生锈,是铁对于水和空气的化学反应,石头的风化则是石头对空气、阳光、水分等机械的、物理的以及化学的反应水滴石穿、风化图,等等。这说明,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某种能以一定状态回答环境影响的固有属性或功能,即物质的反应特性。
无生命物质的长期发展产生了生命,出现了生物有机界,与此同时,物质的反应特性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出现了生物的特殊的反映形式。
生物反映形式在植物和原生动物那里表现为刺激感应性。所谓刺激感应性,是指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作用的应答能力。含羞草,只要受到轻微的触动,就会使它的叶子低垂。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等条件,它们的枝叶就朝着向阳的方向伸展,它的根就札向有水分的地方。向日葵就是明显的例子.变形虫游近食物,而避开酸碱等等,就是刺激感应性的表现。这种刺激感应性已不是简单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应,而是包含了的感觉的萌芽,感觉是在刺激感应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生物的反映形式也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复杂。
在原始单细胞那里只有简单的反映,以整个驱体做出反映。在多细胞动物那里,细胞已有明显的分工,有的执行感觉,有的执行运动,有的执行联系。在脊椎动物那里已产生出神经管,在两栖动物那里听觉、嗅觉、视觉器官已比较发达,在爬行动物那里,已出现了大脑皮层,在哺乳动物那里,大脑已出现了沟回,出现了感觉,在感觉基础上出现了动物心理。动物心理不仅包括感觉和简单的动机,而且包括知觉、表象和情绪,已具有初步综合和分析的能力如一个汪汪咬人的狗,看见人弯腰摸地会调头逃跑。马戏团里各种动物的表演,概属此类。动物发展越高级,所处的环境越复杂,其大脑也就越发达,而且动物心理和行为对大脑的依赖性也越大。科学实验证明,生活在丰富多彩环境中的老鼠比生活在单调环境中的老鼠大脑重量增加,脑皮质加厚,化学结构也不同,其智力变化与生理变化是相联系的。随着动物的发展,大脑越来越发达,大脑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实验证明切除大脑两半球后,青蛙的正常行为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而狗则完全变成了废物。
第三,从动物心理到人的意识动物心理还不是人的意识。意识是跟人和人类社会一同出现的。由猿进到人,产生了更为复杂的人脑,人脑比动物脑更大,构造更加复杂,大脑皮层更厚,皱折更多更深,皮层中的区域定位也更加精细,出现了动物所没有的“语言中枢”,和“前额叶”等等,人脑的出现是自然物质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从此出现了人所具有的高级反映形式-人类意识。人的意识与动物心理有质的区别。首先是物质基础不同。动物心理是动物脑的属性、机能,人的意识是人脑的属性、机能。其次是反映形式不同。动物只是通过感觉、知觉以具体形象的感性形式反映外部世界,人的意识主要的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既理性的形式反映外部世界。前者是直接的,后者是间接的,前者不需要语言,后者则离不开语言。最后是反映的内容不同。动物反映外部世界是出自本能,是适应周围环境的结果,它的感性直观的形式只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贫乏、肤浅、没有预见性,而人类反映客观世界出自改造世界的实践需要,它的理性反映形式能深入到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它具有丰富、深刻、有预见性。
总之,动物没有意识,只有人才有意识,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随着人类大脑的出现而出现的,大脑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因而意识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生物由简单到复杂,反映形式也一步步进到高级的程度。
2、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先举一例,1920年在印度的加尔各塔东北的一个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发现两个狼孩,大的7-8岁,小的约2岁,据记载,狼孩刚发现时是四肢走路,他们总是喜欢单个活动,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黎明时分引颈长嚎,他们没有感情,只知饥时觅食,饱时休息,人们花了很大力量使他们恢复人性,小女孩抚养一年后死去,大女孩2年后才会直立,6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7年学会了45个单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在最后三年中,终于学会了晚上睡觉,抚养16岁死去,但她的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狼孩的事实,说明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一开始就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首先,在从猿转化为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可以从许多方面把人和动物区别开,但从根本上说,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劳动。动物为了生存去适应环境,人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是单纯适应环境、等待大自然的恩赐,而是去改造环境,使周围环境变得适合自已的需要,生产劳动就是改变环境的基本手段和基本活动。由于劳动,需要手的解放,于是在古猿那里偶然的直立行走变为必然的、经常的现象。
其次,劳动和语言推动着猿脑变成人脑。语言也是在劳动者中产生的。在劳动中由于协同动作和交往的迫切需要,由于表达胜利的喜悦和危机时的求援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恩格斯说:“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需要产生了自已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增多,缓慢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1页)语言的产生,使大脑能够用词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活动,并使人类获得了交流思想的工具,从而推动了意识的发展。
最后,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了人脑,并随着劳动的进步而日益完善,其容量日益增大,结构日益复杂,为意识的产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人脑之所以产生意识,与人脑这块特殊的物质有关。
第一,人脑的重量大,脑与身体的比重也大。人脑的绝对量大大超过其他高等动物的脑量,黑猩猩的脑量大约400克,大猩猩的脑量大约是540克,猿人的脑量在850-1000克之间,现代人的脑量约为1500克。当然有的动物脑量比人的大的多,但脑量与身重的比例就越大。人的脑重约为体重的1/50,黑猩猩约为1/150,大猩狸则为1/500,大鲸是1/10000。
第二、脑细胞的高度分化和严密的脑组织。人脑皮层的沟回深、皱折多、面积大、神经细胞多。大脑皮层3厘米厚,面积2600平方厘米。人脑由两个半球组成,中间由胼胝体等神经束连合。动物脑两个半球功能对人体运动和感觉的管理是交叉的,左半球具有语言、抽象思维、数学计算和形成概念的能力,而右半球则具有图象感觉、几何空间作用、音乐感知等形象思维的能力。
第三、人脑具有复杂的“等级式”结构。人的大脑约由100-150亿神经元组成,神经元与人体其他细胞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基本结构,同时它又独具特征,而且核糖核酸的含量比任何其他类型的细胞都丰富的多。人脑是由神经元所组成的复杂网络,具有“等级式”的结构。简单的分析、综合和调节行为的职能,是由神经中枢的低级部分-脊髓、延髓、中脑和间脑执行。更简单的反映是由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和各器官分别作出。最复杂的心理和意识活动由大脑执行。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器官,脑科学证明,意识活动是人脑神经细胞传递生物电,处理信息的过程。客观事物和现象作用于人的感官,刺激了神经末梢,就产生了脉冲生物电,脉冲生物电信息沿神经系统传导到大脑,经过信息加工和处理,然后沿着传出神经传到相应的人体器官,这种神经细胞输入和输出信息的过程,就是人脑意识活动的基础。现代科学还证明,只有在正常的人脑神经活动过程中才出现人的正常心理和意识活动。如果大脑皮质严重受损,人就会变成白痴;如果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大脑皮层供氧中断,就会完全失去知觉,可见,没有正常的、健全的大脑,就不能进行正常的意识活动。
(2)人脑的反射活动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现代生理学研究证明,人脑产生意识的过程是在反射基础上进行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对外界环境作用的一种生而具有的反射,它是由遗传而来的本能,不需要后天的学习。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动物活动自身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是后天形成的,是学习得来的。它与无条件反射不同,不是某种特定的现实刺激物直接引起的相应的反射活动,而是动物对代表某种现实刺激物的具体“信号”的回答。例如,狗对食物有本能的反映,引起大脑中有关部分的兴奋,分泌唾液,狗对铃声也有本能的反映,引起大脑的兴奋,使之警觉。在实验条件下,每次给狗喂食都给以铃声,经过多次反复,大脑中两个兴奋点接通,铃声成为进食的“信号”。条件反射建立后,只要响铃就会引起狗的唾液的分泌。巴甫洛夫把这接受外部的具体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以外高等动物唯一的信号系统,是动物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人除了具有第一信号系统外,还有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也就是信号的信号-语言,人接受语言的刺激也能引起一系列的神经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独有的。《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望梅止渴”的故事,就是利用语言刺激的生动例子。据说曹操一次行军打仗,兵困马乏,口干舌噪,士气不振,又有追兵在后,这时曹操说,大家要振作起来,前面有一片梅林,到那里吃梅子,梅子又酸又甜,又可解渴,士兵一听有梅子吃,嘴里流出了唾液,也就不觉得渴了,这就是“望梅止渴”的故事。实际上他并没有吃到梅子,而是受了语言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冲动。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就是意识。
4、意识的本质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制造产品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来自客观世界。人只有同外界打交道,使人的大脑同外界发生联系,经过加工制作,才会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它们的意识,所以,人脑是意识的客观物质基础,而外界才是意识的源泉。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恩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2页)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并非客观世界本身,也不是客观事物直接进入意识,而是经过主观能动加工过的关于客观世界的形象、本质和关系等等,即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③正确的、科学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甚至荒唐的意识也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鲁迅说的好:“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宗教是对世界的虚幻的、歪曲的、颠倒的反映,是荒唐的意识形式。在现实世界中仍可找到它的原型。各种不同宗教的上帝、佛祖、真主、天尊等形象,以及它们的对立面-妖魔、鬼怪,都不过是人或动物形象的奇异化,美化或丑化而已。天上神的关系、秩序、制度等等,不过是人间社会关系、秩序和制度的缩影。某些神的形象是现实世界许多人和物的综合原型。外国的神与中国的神不同,中国的神象中国人的样子,外国的神象外国人的样子,这说明是人按照自已的形象造了神。一切意识现象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离开了被反映的客观世界就没有反映二、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1、意识的结构意识有两大要素,即意识到的对象和意识着的主体。意识到的对象,是意识的主要来源和内容。任何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不涉及对象的意识只能是“虚无”,离开对象谈意识,只能导致主观唯心主义。意识着的主体,则是意识的生产者。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马恩选集》第1卷,第72页),离开主体谈意识,只能导致客唯心主义和宗教神秘主义。
意识的结构,就是“意识到的对象”与“意识着的主体”之间的特定关系,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我对我的环境的关系是我的意识。”(《马恩选集》第一卷,第81页),由于这一关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意识的结构加以分析。
(1)从意识的主体分,可以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个人意识是由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实践活动决定的、对客观存在的具有个性特点的反映。如《红楼梦》里,同是大观园里居住的主子,宝玉、黛玉、宝钗在个人性格、修养和志趣上就有很大的不同。群体意识则是由特定群体的社会地位和群体实践决定的、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它又可以细分为小团体意识、职业意识、阶级意识、民族意识以至人类意识。
(2)从意识的内容(对象)分,可以区分为客体(对象)意识和主体(自我)意识。前者指向物质客体和精神客体,形成对客体的认识;后者则指向自身,形成主体的自我认识。
(3)从意识的水平分,可以区分为潜意识(无意识)和显意识、日常意识和意识形式。潜意识是没有意识到的意识。例如,本能的欲望和反映,脑海里先前的意识、非自觉的情感体验、不由自主的心理活动、模糊不清的认识和反映、未加注意和控制的情绪态度、在睡眠或梦境中自觉意识失控状态下的心理活动等,都是潜意识的不同表现。显意识则是明确意识到并受主体自觉控制的意识,如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接受一项具体工作,都是当事人明显感觉到的。日常意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处于感性阶段的意识,包括常识和社会心理,意识形式则是系统化、理论化或观念化的意识,包括科学知识和各种具体的社会意识形式。
(4)从意识的性质分,可以区分为“知”、“情”、“意”三种形式。“知”即知识,是对客体本身及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情”即情感,是人对存在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意”即意志,是服务于某种目的的执着追求和自我控制力。这三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在日常意识中往往是混沌一体的,在高级的意识形式中,则比较明晰地分化开来,并以系统化的形式表现为“真”、“美”、“善“,其统一被视为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
2、意识的功能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一经产生就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毛泽东说:“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77页)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意识赋予人的活动以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与动物不同,动物是本能的活动,是无意识的,而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总是从一定的需要出发,抱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总要预先确定活动的方案、方法和步骤。二是意识活动本身是一个能动创造性过程。动物对外界的反映是肤浅的,表面的,而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理性认识能力,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人的感性意识也与动物不同,它为理性所渗透,受理性所指导,因而,意识不仅可以“复制”现在,而且可以追溯过去、预见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三是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能动地反映现实,更重要的在于能动地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世界”(《列宁全集》第1版,第38卷,第228页)四是意识通过自身和实践活动对人本身的改造作用。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运用自已的“知”、“情”、“意”等去认识自我、体验生活、磨练自已,并在自我意识的指导下,不断强壮自已的体魄,调整自已的心理、培养自已的能力,规范自已的行为,塑造自已的品格,向着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逐步迈进。
三、意识和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顾名思义,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而模拟有结构模拟和功能模拟两种方式。人脑是一个极端复杂的系统,现代科学目前尚不可能对其进行结构模拟。人工智能,实际上只是对人脑思维的功能模拟。
由于人的思维是以人脑的生理活动为基础的一种精神活动,因而对人脑思维的功能模拟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电脑机器装置的物理运动,从功能上模拟人脑的神经细胞的生理活动。人脑的神经细胞通过神经脉冲,传递“兴奋”和“抑制”两种装态;电脑则利用电脉冲,以“接通”和“断开”两种状态,采取“1”和“0”的二进制方式对这种传递加以模拟。二是以电脑的信息过程,从功能上模拟人脑的精神活动。可以把人脑的思维过程和机器处理信息的过程分为五个相应的部分:①用机器的输入器模拟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官、接受外界的信息;②用机器的存储器模拟人脑对信息的记忆功能,把已接收的信息积累起来,以供随时使用;③用机器的运算机模拟人脑对信息加工、分析、处理的过程;④用机器的控制器模拟人脑的调节、指挥作用,以调节各方面信息,指挥各项指令正常进行;⑤用机器的输出模拟人的效应器官,用以输出信息。
人工智能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发现,它的巨大的意义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它极大地突破并弥补了人脑在意识方面的局限性,发展了人的意识活动本身的能动性、创造性。电脑具有惊人的“记忆力”、敏捷的运算速度、精确的逻辑推理能力,它克服了人脑在接受和处理信息速度上的局限性、存储和记忆上的局限性、意识活动过程中可靠性和精确性上的局限性,以及人脑思维活动在空间和功能上的生理局限性,从而有力地延伸和扩展了人脑的意识活动功能。不仅如此,它还进一步代替和超越了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使人类可以超出那些机械性的、重复性的脑力劳动,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更加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上去。第二,人工智能不仅是人类意识的扩展,而且是人类实践的器官,它极大地发展了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人工智能表明,人类已经从开始直接使用自已躯体作为劳动工具,发展到制造工具,到如今已经是开发和运用电子计算机对人脑思维的模拟了。它的出现,使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手段进入到了全盘自动化的阶段,使人类进入所谓“3C”(即通讯化、计算机化、自动控制化)和“4A”(农业自动化、工厂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家庭自动化)时代,迅速地改变着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面貌。第三,人工智能造成了人类意识的新的存在形态和进化方式,人工智能使意识脱离了狭隘的生理基础和“自然的”语言文字,“人工语言”和符号系统成了人类意识新的存在形式上。从而一方面创造了一个既不同于单纯的客观世界,也不同于单纯的主观世界的“第三世界”,或称做虚拟世界,另一方面极大地发展了人类的特有遗传方式-文化的遗传,并使用文化传递和传播的载体由实物进一步发展为“人工语言”----“符号的符号”。
我们在充分认识人工智能作用的同时,同时不要忘记,电脑毕竟不是人脑,人工智能毕竟不是真正的思维,它不过是人脑思维的模拟,“机器思维”同人的思维具有本质的区别:
第一、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类思维的心理素质。人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生理基础上的心理过程,是由人类的情感、直觉、想象、猜测等心理活动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机器思维是人们利用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气元件和线路所组成的机械的、物理的装置,并用软件方法等模拟人的思维活动,机器思维不是人类的精神活动,而是纯属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
第二、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人类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人在行动时要考虑到由此引起的这样或那样的效果,人工智能只执行特定的指令,并不探求任务本身的社会意义,不会考虑到社会后果。
第三、人工智能不具人类意识的所特有的创造性。电脑可以储存巨大的“记忆”容量,但是它不会自动地的提出问题。而且它对问题的解决是机械的,只是在逐一查对了一切可能途径之后,最后才找到正确的答案。人类思维在于能够主动提出问题,进行发明创造。人类记忆也有一个不同于机械装置的按意义去进行记忆的系统,无需回忆全部信息就可以找出所需要的答案。
第四、人工智能不具有主体性。电脑以它惊人的“记忆力”,敏捷的运算速度,精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但是,电脑只能接受人脑的“指令”,必须由人预先把思维过程加以形象化和符号化,以一定的信息输入电脑,它才能工作。二者的程序总是人脑的思维在前,电脑的功能在后。人类意识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日新月异,每当人类把新知识输入电脑时,更新的思想又会在人脑中萌发。可见,思维模拟并非思维本身,人工智能决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人的智能。
综上所述,模拟思维不可能超越被模拟的真正思维。人类把“聪明”给予智能机器,智能机器又使人类更加聪明,人类同机器的关系永远是制造与被制造、支配与被支配、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而不是相反。认为“思维机器”将会完全取代人脑甚至统治人类的论点完全是没有根据的。
第三节 在实践中把握物质世界一、实践及其构成要素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例如工人做工,农民种地,战士打仗,教师教书等活动都是实践,人们有目的考察探索客观对象的活动也是实践活动。例如天文观察、考古发掘、地质戡探等活动。总之,除了纯粹的生理本能活动和意识活动以外,人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实践活动。
2、实践的要素实践的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人在实践活动中是能动的,实践目的提出,实践手段的运用、实践客体的改造、都是由实践主体来完成的。实践主体本身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本身也是一种自然存在,因而它能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是一种现实的、感性的力量同自已的对象发生相互作用。同时,实践主体又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物,它具有自已的意识构成,实践主体不仅运用知识和经验等智力技能因素,对实践过程实施控制和调节,因而实践主体是知、情、意相统一的整体。实践主体还有自已的社会构成。在实践中,主体既要同客体发生关系,又要在主体之间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因而实践既是一种主客体关系,也包括着主体间的关系。
实践的客体是指进入实践领域、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客体与客观物质世界是有区别的,客体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客体的特点是客观性、对象性和历史性。客体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客体是指那些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那一部分,未进入实践领域的客观存在不能叫客体,最多只能叫做潜在客体。由于实践是不断变化的,人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被纳入实践范围的客体也是不断变化的。客体有三种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实践的精神客体不是泛指任何精神现象。而是特指人类精神生产的结果以物的形式存在、并成为人们实践活动的对象,如以书籍为物质载体的各种理论、学说等等。不具有物的形式、只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精神现象,它只是认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客体,不能成为实践的客体。
实践的手段则是指实践主体和客体现实地连结起来的各种工具系统及其操作、控制的程序和方法。工具既包括人的肢体的延长放大的工具,如手工工具、机器工具等,也包括人脑的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如计算机等。
3、实践的运行机制在实践中,实践的主体是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要素,是主动的一方,实践的客体是制约性的要素,是被动的一方,而实践则是连结主体和客体的条件和途径。实践就是一个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手段而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的双向相互作用,是通过实践的运行机制实现的。实践的运行过程包括四个基本环节;确立实践的目的和方案;依据实践目的,实施实践的方案,即实际进行改造客体的活动;将实践结果与原有目的、方案对照、检验和评价;运用这一检测和评价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在这一过程中,目的控制和结果反馈是两个最为重要的机制。马克思认为,有无目的性是人的实践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他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已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已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2页,这就是说,目的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超前改造,是在综合了人的需要与对象客观属性基础形成的关于理想客体的观念模型。实践目的是观念的实践结果,实践方案则是观念的过程;人们通过实践方案的实施把观念过程转化为现实过程;正是在这一现实过程中,实现着观念结果向现实结果的转化。因此,目的控制是实践的基本机制之一。然而,实践又不是“目的--结果”单向控制,它同时包含着“结果-目的”的反馈调节。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本身毕竟还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它们所包含的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不可能在主观范围内完全解决。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将实践的现实结果与原有的观念目的、方案加以对照,检验和评价实践的效果、效能和效率,并以此为基础调整、修正实践活动、实践方案以至实践目的本身。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形式
1、实践的特征第一,客观现实性实践的客观性在于,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和实践的手段,都是可以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是对象的客观变化,具有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的过程,虽然实践包含的目的、意志、情感和认识等主观因素,但这些因素都体现在活动的具体方式之中,这种方式是客观的。
第二,自觉能动性所谓自觉能动性,是指实践不同于动物盲目的本能活动,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是客观的,同时又是在人们自觉意识支配之下进行的,在这里客观规律性与主体目的性是统一的,所谓能动性,是说人不象动物那种消极地、被动的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本能的活动,人是不仅适应自然界,更重要的是改造自然界。人则通过改造客观对象使外部环境适应自已不断变化着的需要。
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社会性是说人的活动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人是社会性的人,不能脱离开社会,孤立的个人是不可能进行实践的,但这并不是说,只有集体的、群众性的活动才是实践,而是说,即使以个人为主体的实践,也总是以某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社会。如一个人单独在实验室里进行科学实验,这也是实践,但它们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因为实验设备依赖于社会,个人的生活资料必须由社会提供,而且实验的课题选择、实验的具体方式方法和个人进行实验的内在动机、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等,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实践的历史性一方面是说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进行,无论是实践主体,对象、手段,还是实践的目的、方式、结果,都要以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为前提,并受其限制;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又改变着原有的历史条件。因此,实践的历史性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2、实践的形式第一、生产的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社会实践。民以食为天,吃饭的事是最大的事。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这就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前提,因而是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第二、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践,包括社会交往、社会管理、社会变革等活动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不仅人要同自然界打交道,而且人与人也要进行交往,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形式。在社会各种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首先是调整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环节和方面。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这种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第三、科学实践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一种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是一种尝试性、探索性、学习性的实践活动。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受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制约的。科学实验是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借助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摸拟自然现象和某些社会现象,通过观察和测试、探索其内部规律性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是以认识为直接目的的实践活动,并为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服务。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科学实验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许多生产中的问题离开科学实验是无法解决的。
三、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分化
1、人类实践过程的形成及其过程意义
①人类实践过程的形成实践活动,同自然界非生物的相互作用和生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它又不是脱离物质世界而凭空出现的,它本身是统一的物质世界长期分化过程的产物。
自然界的万物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的,正是从此逐渐发展出生物的本能活动,生物的产生说明物质世界已开始发生了分化,已打破了非生物世界的一统天下。这就开始产生了生物体与周围环境的矛盾,也开始形成了生物体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矛盾,从此把非生物间的单纯客观因果性联系,发展为生物对环境的功能合目的性活动,这就为实践这一以自觉目的性为特征的活动提供了自然基础。同时,在低等生物发展到高等动物以后,特别是在类人猿那里,动物的本能活动更具有群体活动的性质,这种合群性(恩格斯称之为“社会本能”)直接为实践的社会性质造成了生物学前提。
实践正是在自然界提供的上述基础上,通过古猿的本能活动向“专属于人的劳动”这一根本 性的飞跃中产生的。这一飞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间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 使用自身肢体的本能活动;(2)偶然使用天然工具的本能式活动;(3)固定使用天然工具的萌 芽状态的劳动;(4)制造工具并使用人造工具的专属于人的劳动。其中,前两个阶段仍然属 于功能合目的性的动物本能活动;第三阶段是过渡时期,已经开始由完全自发的客观合目的性转化为半自觉的准目的性;最后则是人所特有的、自觉的主体目的性活动。以制造和使用 工具为特征的“专属于人的劳动”的产生,标志着实践的形成。正是以劳动即物质生产活动 这一最基本的形式为基础,发展出了今天既丰富多彩、又内在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系。
②实践形成的意义社会实践的产生,是物质世界发展史上翻天覆地的大事变。从此物质世界发展得丰富多彩起来,物质世界打上了人的意志的烙印,物质世界开始由自发阶段跃进到自觉阶段;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结果,又在更大的规模上推进了世界的分化,在更高的阶段上实现着多样性世界的统一。如果说物质是世界统一性的最终本原,那么实践就是人与自然、主观世界与客 观世界、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分化和统一的直接基础。
2、实践首先造成了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分化实践首先造成了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分化。人在社会劳动过程中,使猿的躯体变成了人的躯体,劳动把动物合群性的本能变成了人的社会性。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使人和人类社会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劳动促成了手足的分化,学会了用火,造成了人类劳动的专有器官。劳动促进了语言和意识的产生,造成了人类特有的交往形式和自觉的能动性,劳动发明了工具,劳动产生着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劳动形成了人与自然界不同的本质。(1)自然界是无主体的纯粹客观过程,而社会则是人的活动造成的。(2)自然界是无意识的纯粹自发过程,而社会则是由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构成的。(3)自然过程遵循单纯的客观因果性规律,而社会运动则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目的性的统一。
实践又把人和社会同自然界联系起来,人和自然、社会与自然界之间,不断通过实践特别是生产活动发生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变换、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流;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也通过实践活动相互交织,实现着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同主体目的性的统一。
3、实践进一步造成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实践进一步造成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实践不仅造成了人,而且造成了人的主观世界。不仅使人的大脑发展起来,而且造成了人的认识世界,造成了人的认识的源泉。人的意识的产生都得益于人类实践。这是因为无论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还是能动反作用,都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实践这一中间环节实现的;主观世界不是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而是通过实践为中介的间接反映。认知结构、逻辑规律是实践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内化,认识中的价值因素以实践中客观的价值关系为基础,欲求、情感、意志则直接是一种“实践精神”。客观事物只有成为实践的客体,才会成为意识活动的客体;客观世界只有纳入人的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反映到主观世界之中。意识或主观世界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客观世界。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的环节和相互转化的途径。
4、实践还造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实践还造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自在世界即天然自然,它不仅指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而且指任何特定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尚未扩展和深入到的自然界。由于自然界在广度和深度上是无限的,自在世界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人类世界则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世界,包括人化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意识。其中,人化自然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界;人类意识不仅体现在人的主观世界中,也体现在人脑之外,被社会化和物化为语言、文字、符号的精神之中。
人类世界的特点与自在世界相比,人类世界有着自已的突出的特点:(1)人类世界具有“人为性”。自在世界是天然的、自生的,是物质世界的自已运动、“自我发展”;而人类世界则生动的,到处都打上了人的意志的烙印,。(2)人类世界具有较高的“组织性”。自在世界观是有序和无序、组织性和非组织性的统一,其有序性和组织性只达到“亚有机系统”和“有机系统”的水平;而人类世界则是严格有序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是高度组织性的动物,人会按照各种各样的形式组织自已的行为,如按阶级、按集团、按社区等不同形式来组织,都是人类的组织形式。(3)人类世界具有“为人性”。自在世界是纯粹客观的、不包含目的论的色彩;人的活动则带有明显的目的性,人通过实践把主体尺度运用到自然对象上,把目的性因素注入自然界的因果链条中,驱使自然力为人的需要服务,使自然过程变为受控的过程,“自在之物”转化为“为人之物”。
人类世界与自然界处在一个和谐的生态平衡之中,一方面,人类社会通过实践不断地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另一方面,人类世界又赖于自然界,如果人化自然超出自然界允许的范围之外,自然界就要逞罚人类,就要对等的关系报复人类。当代的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就是这一矛盾的集中表现。“解铃还得系铃人”,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仍然在于人类实践和生存方式的自身发展和变革。人类要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加强社会关系的变革和人类需要层次的巨大提升,去实现人类世界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协调发展。
四、坚持实践基础上的主客观统一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特别是明确了实践在物质世界分化和统一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就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世界本质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1、旧哲学世界观的局限性在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把世界归为一种或两种现象,要么是物质。要么是精神,或者是两个都具在的东西。从本原意义上来说,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和二元论是错误的。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世界的本质能不能仅仅归结为本原?实际上,把本质归结为本原,本身是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抽象归结法,它导致这样一种片面观点:本质是固有的、不变的,过去决定现在和未来,低级阶段决定高级阶段,简单的东西决定复杂的东西。从这种片面观点出发,旧唯物论不可避免地要否定人的活动的能动性。唯心主义则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夸大了人的意识的能动性,把它说成是世界的本原,同样否定了人的活动的客观能动性。
2、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观的全面理解在世界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观点。它应包括最终本原、最高产物、中介环节三个层次。
首先,必须坚持唯物的观点。从本原上说,世界观是一元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马克思主义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丰富多彩的世界是物质分化和发展的产物,不仅自然界、自在世界是客观的,而且人的活动,人类社会、人类世界也是客观的。即使是人的主观世界,尽管其形式是主观的,但其基础、对象和内容却仍然是客观的。唯心论、二元论或多元论都是错误的。
坚持唯物的观点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想问题、办事情不要从头脑出发,而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反映事物,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夸大,不缩小。当实际情况与我们的主观愿望相矛盾时,应当正视事实,对照实际情况纠正自已的想法和认识。
其次,必须坚持辩证的观点。世界是物质的,同是又是多样的、发展的,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是人的意识,世界观分化的最高形态是主观世界,意识是物质世界的非物质产物。旧唯物论正确的肯定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机能和反映,但是忽略了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庸俗唯物论,把意识归结为物质本身,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则夸大了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把意识的能动作用夸大成为脱离了物质的绝对。而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充分肯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的反作用。
坚持辩证的观点,就要在肯定物质对意识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充分看到意识的自觉能动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辩证统一。
最后,必须坚持实践观点。实践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和形态多样性的中介,即物质世界观分化和统一的现实基础,自从有了实践,世界就分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坚持实践观点,就要用实践观点去看待客观世界的分化和统一,用实践观点去看待历史的发展。
教案目的要求:使学员了解物质的根源性,把握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以及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掌握实践是人和自然、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主要内容:
一、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二、意识是物质的最高产物三、实践是世界统一和分化的基础教学重点:意识的本质第二章物质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列宁指出:“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列宁选集》第2卷,第79页)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人的实践活动作为物质世界发展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物质世界进一步分化的前提,是人和自然、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相统一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是辩证的、历史的唯物论,它认为世界的统一性是以物质为本原、以意识为最高产物、以实践为中介的多样性的统一,它坚持对世界的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把握。
第一节物质物质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尽管已经认识到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它们没有也不可能概括出科学的物质范畴,因而它们不可能真正把握世界的物质性,抵挡住唯心主义的进攻,也不可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贯穿到底,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在总结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完备的哲学物质范畴,建立起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科学世界观。
一、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的世界。在自然界有日月星辰、雷电风雨、山川湖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和地下矿藏等;在人类社会,有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国家、政党等。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形态和性质是无限多样的,如此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世界有没有共同的本原?如果有,那么这种共同的本原又是什么?对此,不同的哲学派别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哲学上的二元论和多元论根本否认世界的统一性。它们认为,世界有着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原。哲学史上的笛卡尔和当代科学主义思潮中的波普就是两个代表。笛卡尔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原---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平行发展,既不是物质派生精神,也不是精神派生物质,只有上帝才能把两个的“本原”或“实体”联系起来、结合起来。波普则把整个世界一分为三,“客观物理世界”是“世界1”,“主观心理世界”是“世界2”,“客观知识世界”是“世界3”。这三个世界一经形成,就是各自“自主”的,它们都是“同等的客观实在”。
哲学上的一元论则坚持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万事万物有着共同的本原。在一元论中,又存在着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唯物主义一元论则与之相反,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产物和表现,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实了这一答案的正确性。
然而,“物质”本身又是什么呢?对“物质”的理解,唯物主义本身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大体说来,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代表了人类对“物质”的哲学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的三个发展阶段。
1、古代的朴素唯物论公元前六世纪在古希腊出现了第一个唯物主义学派,既伊奥尼亚学派,这个学派提出了最初的物质观,当时人们在生活的实践中已经懂得,植物种子撒到地里就会发芽,长成一株植物,动物死亡后就变成发臭的腐烂物。他们虽不了解各种转化的细节,但他们看到在变化的过程中,具有某种性质的物体消灭后,紧接着就产生了另一种性质的物体,由此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变化的过程中,是不是性质变了而某种“基质”仍保存着呢?他们认为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万物由它产生,万物毁灭之后又回到它之中,他们称这个东西为“始基”,并努力探索这个始基是什么以及如何转化成万物的。
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泰勒士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万物都是由水演化而成的,“水”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物质概念。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限”是万物的始基,它是一种混沌状态的具体物质,它没有固定的边界,没有固定的性质和固定形态,在它内部蕴藏着一种对立倾向,能生化一切,他说:“对立物蕴藏在基质之内,基质是一个无限体,从这个无限体中分离出对立物”,“对立物”就是冷和热,湿和干等等,由于这些对立物的相互作用,便产生了世界万物。另一个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的始基是无限的空气”,一切物体都是空气的变形,火是稀薄化了的空气,水是浓厚化了的空气,土和石头是更加浓厚化了的空气。伊奥尼亚学派物质观的总结者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始基,他说:“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伊奥尼亚学派的共同观点是:万物的始基是某种可感知的具体物质,万物就是这种原始物质的各种变形,这种观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但它的缺陷是把物质本身与具体物质形态混同起来了,没有达到科学的抽象,也缺乏科学的论证。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阴阳说”和“八卦说”“五行”观念。在西周初期就已出现。这五种东西就是金木水火土,“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较早的资料主要保存在《左传》《国语》《尚书。洪范》等书中。.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了“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等,这些观点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因素,“五行说”虽被后来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家神秘化,但它的合理因素,一直被保存下来,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数、医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阴阳说”,阴阳的最初意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如西周末年伯阳父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老子》一书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阴阳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易传》的作者则进一步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把阴阳交替看做宇宙的根本规律。“八卦说”,取自然界的八种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这八种东西是天(乾)地(坤)雷(震)风(巽)水(坎)火(离)山(艮)泽(兑),两两分别组合,就构成了64卦384爻。八卦说较好地解释世界的多样性。中国的“五行说”和“阴阳说”以及“八卦说”也都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来给物质下定义的,同样具有朴素的性质。
2、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形成了形而上学的物质观。19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揭示,自然界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而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已经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人们由此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被看成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就以此为根据,把当时自然科学对物质的认识照搬到哲学中来,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就是原子,原子的特性就是物质的特性。
同朴素唯物主义相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以一定的自然科学的材料为根据,克服了自发的猜测的性质,并以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反对宗教唯心主义,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进步,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但是,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它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首先,机械性,把物质世界都看作是机械运动,霍布斯认为人就象一架机器,心脏就象上足的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等等。其次,形而上学性,认为原子是不变的,原子是物质的最终层次。第三,不彻底性。在社会历史领域里陷入了唯心主义。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既经不起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检验,又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
在人类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探索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唯物主义路线,又依据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把这一路线推向前进;把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上的唯物论与历史观上的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了科学的哲学物质范畴。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1、物质范畴的含义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对物质观作了科学的说明。他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恩选集》第3卷第556页)从而说明“物质”作为哲学范畴,它是对各种具体实物共性的概括,列宁又在新的条件下,总结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新成就,特别是原子中有原子核和电子等更小的物质微粒,电子的质量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某些元素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等新的发现,制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列宁在批判“原子非物质化”、“物质消失了”的错误观点时,给“物质”下了科学的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
2、物质范畴的意义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列宁的物质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列宁的物质质概念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对关系来进行定义的。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物质、规定物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定义的根本之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而且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矛盾。只有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出发,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实质。这个定义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这个定义肯定了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即物质,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同时,这一定义还表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只有在本原问题的范围内才是绝对的;超出这一范围,二者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因为意识作为物质的反映,是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的。
这一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物质是客观实在,但同时它又是人们认识的对象,它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所感知,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是说,人们能够通过意识去把握物质,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感觉感知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思维去把握世界的本质。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有许多难以感知的事物,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不可以认识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迟早必定为人们所认识。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世界上只存在着尚未认识的东西,根本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这一定义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又把它归结为某些永恒不变的具体物质的具体属性,因而经不起实践和科学发展的考验,抵挡不住唯心主义的进攻。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在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物质具体形态和具体属性中把“客观实在”作为物质的共性,在人类对物质结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坚持“客观实在”这一物质的“永恒特性”,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概念的直观性、机械性和自我封闭性。
现代科学的发展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定义的正确性,现代科学表明,物质具有极为丰富的形态、极为复杂的结构和极为多样的特性。原子以及原子核的可破坏性和可变性早已成了最普遍的常识。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也是可变的和不可穷尽的。目前所发现的300多种基本粒子,虽然各有自已的特性,但是它们不是各不相关、互相隔绝、而是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从最基本的物质形态来看,物质不仅具有实物形态,还有非实物即场的形态。实物是以间断方式存在、具有有限静止质量的物质形态,如质子、中子、电子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原子等等,场则是以连续方式存在的物质形态,它不具有静止质量、如电磁场、核力场、引力场等等。实物和场具有不同的性质,实物粒子具有间断性、并存性,相互之间有明确的界面,场则具有连续性、叠加性,可以相互重叠,弥漫整个空间。目前发现的基本粒子都有自已的“反粒子”。如与质子相对应的“反质子”、与中子对应的“反中子”与电子对应的“正电子”。人们便由此推论,宇宙中可能会存在由反粒子组成的“反物质”以至“反宇宙”,同时宇宙中存在着能发光的物体和不发光的“暗物质”,1998年6月2日,由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携入太空的阿尔法磁谱仪对“反物质”和“暗物质”进行了大规模探测。然而,无论是“实物”还是“场”,无论是“物质”还是“反物质”,无论是“发光的物质”还是“暗物质”,都只是自然科学的具体物质结构学说,它们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确立,为科学地解决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根据。在统一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二元论、多元论、唯心论和旧唯物论有着原则的区别。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立场,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同与二元论和多元论不同,而且同旧唯物主义也有着根本的不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虽然在自然观和认识论上坚持了物质一元论,但在历史观问题上常常陷入了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不仅是自然界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统一、物质和意识的统一,而且是社会与自然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世界上除了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之外,没有任何别的东西。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辩证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立场,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变动性中的统一。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虽然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但是由于它们的直观猜测性和形而上学性质,把世界的统一理解为机械的呆板的统一,把丰富多样、生机盎然的世界理解为单调的、僵死的,有的至多只是外表的差异、量的增减和机械的变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与之相反,强调世界是物质存在多样性、变动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2、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已为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所证明,并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新的证实、丰富、深化和发展。在过去由于实践水平的低下和科学的不发展,唯心主义利用人们对自然、生命和人类的本质缺乏了解,宣扬“天上世界”和“地上世界”的对立,无机界和有机界的对立、自然和人类的对立,以兜售“天国论”、“活力论”和“神创论”,否定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后来的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化学的发展,粉碎了“天国”和“尘世”对立的神话,证明一切天体和地球上的物体一样,有着共同的物质属性和化学构成,遵循着共同的物质运动规律。天体的起源和演化理论证明:宇宙中的一切天体都有自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星云假说,恒星是由星际弥漫物质聚集成的星云,通过自身吸引和排斥的矛盾而产生的。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又进一步驳倒了企图把“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对立起来,宣扬微观粒子“有自由意志”的观点,揭示了微观世界固然不遵循动力学规律,但仍然遵循统计规律。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运动一样都是受客观规律的制约。生物学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化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也驳倒了神秘的生命“活力论”,证实了生命是由非生物转化而来,生命以核酸和蛋白体为基础,植物和动物都以细胞作为解剖学和发生学上的基本单位。特别是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成功,更使人们向最后揭示非生物向生命转化的奥秘大大前进了一步。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和人类起源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决定作用理论,以及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等的发展,则进一步驱散了人类“神创论“的迷雾,填补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鸿沟”,证明了人类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社会劳动的产物,社会与自然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之中。
现代科学的新发现和新理论,进一步从综合性与跨学科的高度证实着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现代科学证明,世界的物质形态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同源性,我们的世界,从基本粒子的“夸克”到“总星系”,从微观世界到宇观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生物界到人类世界,这些多样性的形态都有是物质自身分化和演进的结果,它们如同“大爆炸”宇宙学所证明的,都同源于物质本身。
总之,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统一又是多样的发展的统一,正是在物质的无限发展中出现了意识现象。因此,要全面了解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还要进一步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第二节实践物质是现实世界的统一基础,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了与自己既对立又统一的意识现象。显然,要科学地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就必须正确的解决意识问题。为此首先要科学地揭示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论证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且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因此就需要对意识现象作更深入的探讨。
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科学研究证明,银河系大约有150亿年的历史,地球年令大约有45亿年以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球上只存在无生命的物质,没有生命,更没有人类,因而也没有意识。只有在30亿年以前,地球上才出现了生命,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发展,才产生了人,考古发现,人是在300万年以前才诞生的,有了人,才有了人的意识。意识的产生经历了长期的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意识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性感应性意识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物质从其自身中产生出能思维的的生物,是物质的本性。正如恩格斯所说:“物质从自身中发展出了能思维的人脑,这对机械论来说,是纯粹偶然的事件,虽然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处是一步一步地决定了的,但是事实上,进一步发展出能思维的生物,是物质的本性,因而这是在具备了条件。。。。。。的任何情况下都必然要发生的”(《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86页)。
是什么力量使无机界发展出生命现象呢?是物质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列宁说“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9页)物质世界充满着矛盾,宇宙万物永远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对于作用与被作用双方都会留下“痕迹”,所以相互作用必然导致反映。如小孩玩皮球,球对地面有一个作用力,地面对球有一个反作用力;漓江风光是美景之一,是水对于日光的物理反应,日常用的铁器生锈,是铁对于水和空气的化学反应,石头的风化则是石头对空气、阳光、水分等机械的、物理的以及化学的反应水滴石穿、风化图,等等。这说明,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某种能以一定状态回答环境影响的固有属性或功能,即物质的反应特性。
无生命物质的长期发展产生了生命,出现了生物有机界,与此同时,物质的反应特性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出现了生物的特殊的反映形式。
生物反映形式在植物和原生动物那里表现为刺激感应性。所谓刺激感应性,是指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作用的应答能力。含羞草,只要受到轻微的触动,就会使它的叶子低垂。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等条件,它们的枝叶就朝着向阳的方向伸展,它的根就札向有水分的地方。向日葵就是明显的例子.变形虫游近食物,而避开酸碱等等,就是刺激感应性的表现。这种刺激感应性已不是简单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应,而是包含了的感觉的萌芽,感觉是在刺激感应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生物的反映形式也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复杂。
在原始单细胞那里只有简单的反映,以整个驱体做出反映。在多细胞动物那里,细胞已有明显的分工,有的执行感觉,有的执行运动,有的执行联系。在脊椎动物那里已产生出神经管,在两栖动物那里听觉、嗅觉、视觉器官已比较发达,在爬行动物那里,已出现了大脑皮层,在哺乳动物那里,大脑已出现了沟回,出现了感觉,在感觉基础上出现了动物心理。动物心理不仅包括感觉和简单的动机,而且包括知觉、表象和情绪,已具有初步综合和分析的能力如一个汪汪咬人的狗,看见人弯腰摸地会调头逃跑。马戏团里各种动物的表演,概属此类。动物发展越高级,所处的环境越复杂,其大脑也就越发达,而且动物心理和行为对大脑的依赖性也越大。科学实验证明,生活在丰富多彩环境中的老鼠比生活在单调环境中的老鼠大脑重量增加,脑皮质加厚,化学结构也不同,其智力变化与生理变化是相联系的。随着动物的发展,大脑越来越发达,大脑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实验证明切除大脑两半球后,青蛙的正常行为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而狗则完全变成了废物。
第三,从动物心理到人的意识动物心理还不是人的意识。意识是跟人和人类社会一同出现的。由猿进到人,产生了更为复杂的人脑,人脑比动物脑更大,构造更加复杂,大脑皮层更厚,皱折更多更深,皮层中的区域定位也更加精细,出现了动物所没有的“语言中枢”,和“前额叶”等等,人脑的出现是自然物质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从此出现了人所具有的高级反映形式-人类意识。人的意识与动物心理有质的区别。首先是物质基础不同。动物心理是动物脑的属性、机能,人的意识是人脑的属性、机能。其次是反映形式不同。动物只是通过感觉、知觉以具体形象的感性形式反映外部世界,人的意识主要的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既理性的形式反映外部世界。前者是直接的,后者是间接的,前者不需要语言,后者则离不开语言。最后是反映的内容不同。动物反映外部世界是出自本能,是适应周围环境的结果,它的感性直观的形式只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贫乏、肤浅、没有预见性,而人类反映客观世界出自改造世界的实践需要,它的理性反映形式能深入到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它具有丰富、深刻、有预见性。
总之,动物没有意识,只有人才有意识,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随着人类大脑的出现而出现的,大脑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因而意识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生物由简单到复杂,反映形式也一步步进到高级的程度。
2、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先举一例,1920年在印度的加尔各塔东北的一个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发现两个狼孩,大的7-8岁,小的约2岁,据记载,狼孩刚发现时是四肢走路,他们总是喜欢单个活动,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黎明时分引颈长嚎,他们没有感情,只知饥时觅食,饱时休息,人们花了很大力量使他们恢复人性,小女孩抚养一年后死去,大女孩2年后才会直立,6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7年学会了45个单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在最后三年中,终于学会了晚上睡觉,抚养16岁死去,但她的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狼孩的事实,说明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一开始就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首先,在从猿转化为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可以从许多方面把人和动物区别开,但从根本上说,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劳动。动物为了生存去适应环境,人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是单纯适应环境、等待大自然的恩赐,而是去改造环境,使周围环境变得适合自已的需要,生产劳动就是改变环境的基本手段和基本活动。由于劳动,需要手的解放,于是在古猿那里偶然的直立行走变为必然的、经常的现象。
其次,劳动和语言推动着猿脑变成人脑。语言也是在劳动者中产生的。在劳动中由于协同动作和交往的迫切需要,由于表达胜利的喜悦和危机时的求援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恩格斯说:“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需要产生了自已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增多,缓慢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1页)语言的产生,使大脑能够用词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活动,并使人类获得了交流思想的工具,从而推动了意识的发展。
最后,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了人脑,并随着劳动的进步而日益完善,其容量日益增大,结构日益复杂,为意识的产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人脑之所以产生意识,与人脑这块特殊的物质有关。
第一,人脑的重量大,脑与身体的比重也大。人脑的绝对量大大超过其他高等动物的脑量,黑猩猩的脑量大约400克,大猩猩的脑量大约是540克,猿人的脑量在850-1000克之间,现代人的脑量约为1500克。当然有的动物脑量比人的大的多,但脑量与身重的比例就越大。人的脑重约为体重的1/50,黑猩猩约为1/150,大猩狸则为1/500,大鲸是1/10000。
第二、脑细胞的高度分化和严密的脑组织。人脑皮层的沟回深、皱折多、面积大、神经细胞多。大脑皮层3厘米厚,面积2600平方厘米。人脑由两个半球组成,中间由胼胝体等神经束连合。动物脑两个半球功能对人体运动和感觉的管理是交叉的,左半球具有语言、抽象思维、数学计算和形成概念的能力,而右半球则具有图象感觉、几何空间作用、音乐感知等形象思维的能力。
第三、人脑具有复杂的“等级式”结构。人的大脑约由100-150亿神经元组成,神经元与人体其他细胞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基本结构,同时它又独具特征,而且核糖核酸的含量比任何其他类型的细胞都丰富的多。人脑是由神经元所组成的复杂网络,具有“等级式”的结构。简单的分析、综合和调节行为的职能,是由神经中枢的低级部分-脊髓、延髓、中脑和间脑执行。更简单的反映是由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和各器官分别作出。最复杂的心理和意识活动由大脑执行。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器官,脑科学证明,意识活动是人脑神经细胞传递生物电,处理信息的过程。客观事物和现象作用于人的感官,刺激了神经末梢,就产生了脉冲生物电,脉冲生物电信息沿神经系统传导到大脑,经过信息加工和处理,然后沿着传出神经传到相应的人体器官,这种神经细胞输入和输出信息的过程,就是人脑意识活动的基础。现代科学还证明,只有在正常的人脑神经活动过程中才出现人的正常心理和意识活动。如果大脑皮质严重受损,人就会变成白痴;如果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大脑皮层供氧中断,就会完全失去知觉,可见,没有正常的、健全的大脑,就不能进行正常的意识活动。
(2)人脑的反射活动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现代生理学研究证明,人脑产生意识的过程是在反射基础上进行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对外界环境作用的一种生而具有的反射,它是由遗传而来的本能,不需要后天的学习。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动物活动自身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是后天形成的,是学习得来的。它与无条件反射不同,不是某种特定的现实刺激物直接引起的相应的反射活动,而是动物对代表某种现实刺激物的具体“信号”的回答。例如,狗对食物有本能的反映,引起大脑中有关部分的兴奋,分泌唾液,狗对铃声也有本能的反映,引起大脑的兴奋,使之警觉。在实验条件下,每次给狗喂食都给以铃声,经过多次反复,大脑中两个兴奋点接通,铃声成为进食的“信号”。条件反射建立后,只要响铃就会引起狗的唾液的分泌。巴甫洛夫把这接受外部的具体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以外高等动物唯一的信号系统,是动物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人除了具有第一信号系统外,还有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也就是信号的信号-语言,人接受语言的刺激也能引起一系列的神经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独有的。《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望梅止渴”的故事,就是利用语言刺激的生动例子。据说曹操一次行军打仗,兵困马乏,口干舌噪,士气不振,又有追兵在后,这时曹操说,大家要振作起来,前面有一片梅林,到那里吃梅子,梅子又酸又甜,又可解渴,士兵一听有梅子吃,嘴里流出了唾液,也就不觉得渴了,这就是“望梅止渴”的故事。实际上他并没有吃到梅子,而是受了语言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冲动。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就是意识。
4、意识的本质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制造产品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来自客观世界。人只有同外界打交道,使人的大脑同外界发生联系,经过加工制作,才会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它们的意识,所以,人脑是意识的客观物质基础,而外界才是意识的源泉。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恩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2页)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并非客观世界本身,也不是客观事物直接进入意识,而是经过主观能动加工过的关于客观世界的形象、本质和关系等等,即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③正确的、科学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甚至荒唐的意识也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鲁迅说的好:“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宗教是对世界的虚幻的、歪曲的、颠倒的反映,是荒唐的意识形式。在现实世界中仍可找到它的原型。各种不同宗教的上帝、佛祖、真主、天尊等形象,以及它们的对立面-妖魔、鬼怪,都不过是人或动物形象的奇异化,美化或丑化而已。天上神的关系、秩序、制度等等,不过是人间社会关系、秩序和制度的缩影。某些神的形象是现实世界许多人和物的综合原型。外国的神与中国的神不同,中国的神象中国人的样子,外国的神象外国人的样子,这说明是人按照自已的形象造了神。一切意识现象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离开了被反映的客观世界就没有反映二、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1、意识的结构意识有两大要素,即意识到的对象和意识着的主体。意识到的对象,是意识的主要来源和内容。任何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不涉及对象的意识只能是“虚无”,离开对象谈意识,只能导致主观唯心主义。意识着的主体,则是意识的生产者。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马恩选集》第1卷,第72页),离开主体谈意识,只能导致客唯心主义和宗教神秘主义。
意识的结构,就是“意识到的对象”与“意识着的主体”之间的特定关系,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我对我的环境的关系是我的意识。”(《马恩选集》第一卷,第81页),由于这一关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意识的结构加以分析。
(1)从意识的主体分,可以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个人意识是由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实践活动决定的、对客观存在的具有个性特点的反映。如《红楼梦》里,同是大观园里居住的主子,宝玉、黛玉、宝钗在个人性格、修养和志趣上就有很大的不同。群体意识则是由特定群体的社会地位和群体实践决定的、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它又可以细分为小团体意识、职业意识、阶级意识、民族意识以至人类意识。
(2)从意识的内容(对象)分,可以区分为客体(对象)意识和主体(自我)意识。前者指向物质客体和精神客体,形成对客体的认识;后者则指向自身,形成主体的自我认识。
(3)从意识的水平分,可以区分为潜意识(无意识)和显意识、日常意识和意识形式。潜意识是没有意识到的意识。例如,本能的欲望和反映,脑海里先前的意识、非自觉的情感体验、不由自主的心理活动、模糊不清的认识和反映、未加注意和控制的情绪态度、在睡眠或梦境中自觉意识失控状态下的心理活动等,都是潜意识的不同表现。显意识则是明确意识到并受主体自觉控制的意识,如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接受一项具体工作,都是当事人明显感觉到的。日常意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处于感性阶段的意识,包括常识和社会心理,意识形式则是系统化、理论化或观念化的意识,包括科学知识和各种具体的社会意识形式。
(4)从意识的性质分,可以区分为“知”、“情”、“意”三种形式。“知”即知识,是对客体本身及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情”即情感,是人对存在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意”即意志,是服务于某种目的的执着追求和自我控制力。这三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在日常意识中往往是混沌一体的,在高级的意识形式中,则比较明晰地分化开来,并以系统化的形式表现为“真”、“美”、“善“,其统一被视为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
2、意识的功能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一经产生就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毛泽东说:“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77页)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意识赋予人的活动以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与动物不同,动物是本能的活动,是无意识的,而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总是从一定的需要出发,抱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总要预先确定活动的方案、方法和步骤。二是意识活动本身是一个能动创造性过程。动物对外界的反映是肤浅的,表面的,而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理性认识能力,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人的感性意识也与动物不同,它为理性所渗透,受理性所指导,因而,意识不仅可以“复制”现在,而且可以追溯过去、预见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三是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能动地反映现实,更重要的在于能动地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世界”(《列宁全集》第1版,第38卷,第228页)四是意识通过自身和实践活动对人本身的改造作用。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运用自已的“知”、“情”、“意”等去认识自我、体验生活、磨练自已,并在自我意识的指导下,不断强壮自已的体魄,调整自已的心理、培养自已的能力,规范自已的行为,塑造自已的品格,向着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逐步迈进。
三、意识和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顾名思义,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而模拟有结构模拟和功能模拟两种方式。人脑是一个极端复杂的系统,现代科学目前尚不可能对其进行结构模拟。人工智能,实际上只是对人脑思维的功能模拟。
由于人的思维是以人脑的生理活动为基础的一种精神活动,因而对人脑思维的功能模拟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电脑机器装置的物理运动,从功能上模拟人脑的神经细胞的生理活动。人脑的神经细胞通过神经脉冲,传递“兴奋”和“抑制”两种装态;电脑则利用电脉冲,以“接通”和“断开”两种状态,采取“1”和“0”的二进制方式对这种传递加以模拟。二是以电脑的信息过程,从功能上模拟人脑的精神活动。可以把人脑的思维过程和机器处理信息的过程分为五个相应的部分:①用机器的输入器模拟人的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官、接受外界的信息;②用机器的存储器模拟人脑对信息的记忆功能,把已接收的信息积累起来,以供随时使用;③用机器的运算机模拟人脑对信息加工、分析、处理的过程;④用机器的控制器模拟人脑的调节、指挥作用,以调节各方面信息,指挥各项指令正常进行;⑤用机器的输出模拟人的效应器官,用以输出信息。
人工智能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发现,它的巨大的意义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它极大地突破并弥补了人脑在意识方面的局限性,发展了人的意识活动本身的能动性、创造性。电脑具有惊人的“记忆力”、敏捷的运算速度、精确的逻辑推理能力,它克服了人脑在接受和处理信息速度上的局限性、存储和记忆上的局限性、意识活动过程中可靠性和精确性上的局限性,以及人脑思维活动在空间和功能上的生理局限性,从而有力地延伸和扩展了人脑的意识活动功能。不仅如此,它还进一步代替和超越了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使人类可以超出那些机械性的、重复性的脑力劳动,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更加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上去。第二,人工智能不仅是人类意识的扩展,而且是人类实践的器官,它极大地发展了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人工智能表明,人类已经从开始直接使用自已躯体作为劳动工具,发展到制造工具,到如今已经是开发和运用电子计算机对人脑思维的模拟了。它的出现,使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手段进入到了全盘自动化的阶段,使人类进入所谓“3C”(即通讯化、计算机化、自动控制化)和“4A”(农业自动化、工厂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家庭自动化)时代,迅速地改变着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面貌。第三,人工智能造成了人类意识的新的存在形态和进化方式,人工智能使意识脱离了狭隘的生理基础和“自然的”语言文字,“人工语言”和符号系统成了人类意识新的存在形式上。从而一方面创造了一个既不同于单纯的客观世界,也不同于单纯的主观世界的“第三世界”,或称做虚拟世界,另一方面极大地发展了人类的特有遗传方式-文化的遗传,并使用文化传递和传播的载体由实物进一步发展为“人工语言”----“符号的符号”。
我们在充分认识人工智能作用的同时,同时不要忘记,电脑毕竟不是人脑,人工智能毕竟不是真正的思维,它不过是人脑思维的模拟,“机器思维”同人的思维具有本质的区别:
第一、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类思维的心理素质。人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生理基础上的心理过程,是由人类的情感、直觉、想象、猜测等心理活动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机器思维是人们利用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气元件和线路所组成的机械的、物理的装置,并用软件方法等模拟人的思维活动,机器思维不是人类的精神活动,而是纯属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
第二、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人类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人在行动时要考虑到由此引起的这样或那样的效果,人工智能只执行特定的指令,并不探求任务本身的社会意义,不会考虑到社会后果。
第三、人工智能不具人类意识的所特有的创造性。电脑可以储存巨大的“记忆”容量,但是它不会自动地的提出问题。而且它对问题的解决是机械的,只是在逐一查对了一切可能途径之后,最后才找到正确的答案。人类思维在于能够主动提出问题,进行发明创造。人类记忆也有一个不同于机械装置的按意义去进行记忆的系统,无需回忆全部信息就可以找出所需要的答案。
第四、人工智能不具有主体性。电脑以它惊人的“记忆力”,敏捷的运算速度,精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但是,电脑只能接受人脑的“指令”,必须由人预先把思维过程加以形象化和符号化,以一定的信息输入电脑,它才能工作。二者的程序总是人脑的思维在前,电脑的功能在后。人类意识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日新月异,每当人类把新知识输入电脑时,更新的思想又会在人脑中萌发。可见,思维模拟并非思维本身,人工智能决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人的智能。
综上所述,模拟思维不可能超越被模拟的真正思维。人类把“聪明”给予智能机器,智能机器又使人类更加聪明,人类同机器的关系永远是制造与被制造、支配与被支配、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而不是相反。认为“思维机器”将会完全取代人脑甚至统治人类的论点完全是没有根据的。
第三节 在实践中把握物质世界一、实践及其构成要素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例如工人做工,农民种地,战士打仗,教师教书等活动都是实践,人们有目的考察探索客观对象的活动也是实践活动。例如天文观察、考古发掘、地质戡探等活动。总之,除了纯粹的生理本能活动和意识活动以外,人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实践活动。
2、实践的要素实践的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人在实践活动中是能动的,实践目的提出,实践手段的运用、实践客体的改造、都是由实践主体来完成的。实践主体本身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本身也是一种自然存在,因而它能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是一种现实的、感性的力量同自已的对象发生相互作用。同时,实践主体又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物,它具有自已的意识构成,实践主体不仅运用知识和经验等智力技能因素,对实践过程实施控制和调节,因而实践主体是知、情、意相统一的整体。实践主体还有自已的社会构成。在实践中,主体既要同客体发生关系,又要在主体之间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因而实践既是一种主客体关系,也包括着主体间的关系。
实践的客体是指进入实践领域、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客体与客观物质世界是有区别的,客体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客体的特点是客观性、对象性和历史性。客体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客体是指那些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那一部分,未进入实践领域的客观存在不能叫客体,最多只能叫做潜在客体。由于实践是不断变化的,人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被纳入实践范围的客体也是不断变化的。客体有三种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实践的精神客体不是泛指任何精神现象。而是特指人类精神生产的结果以物的形式存在、并成为人们实践活动的对象,如以书籍为物质载体的各种理论、学说等等。不具有物的形式、只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精神现象,它只是认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客体,不能成为实践的客体。
实践的手段则是指实践主体和客体现实地连结起来的各种工具系统及其操作、控制的程序和方法。工具既包括人的肢体的延长放大的工具,如手工工具、机器工具等,也包括人脑的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如计算机等。
3、实践的运行机制在实践中,实践的主体是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要素,是主动的一方,实践的客体是制约性的要素,是被动的一方,而实践则是连结主体和客体的条件和途径。实践就是一个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手段而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的双向相互作用,是通过实践的运行机制实现的。实践的运行过程包括四个基本环节;确立实践的目的和方案;依据实践目的,实施实践的方案,即实际进行改造客体的活动;将实践结果与原有目的、方案对照、检验和评价;运用这一检测和评价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在这一过程中,目的控制和结果反馈是两个最为重要的机制。马克思认为,有无目的性是人的实践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他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已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已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2页,这就是说,目的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超前改造,是在综合了人的需要与对象客观属性基础形成的关于理想客体的观念模型。实践目的是观念的实践结果,实践方案则是观念的过程;人们通过实践方案的实施把观念过程转化为现实过程;正是在这一现实过程中,实现着观念结果向现实结果的转化。因此,目的控制是实践的基本机制之一。然而,实践又不是“目的--结果”单向控制,它同时包含着“结果-目的”的反馈调节。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本身毕竟还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它们所包含的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不可能在主观范围内完全解决。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将实践的现实结果与原有的观念目的、方案加以对照,检验和评价实践的效果、效能和效率,并以此为基础调整、修正实践活动、实践方案以至实践目的本身。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形式
1、实践的特征第一,客观现实性实践的客观性在于,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和实践的手段,都是可以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是对象的客观变化,具有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的过程,虽然实践包含的目的、意志、情感和认识等主观因素,但这些因素都体现在活动的具体方式之中,这种方式是客观的。
第二,自觉能动性所谓自觉能动性,是指实践不同于动物盲目的本能活动,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是客观的,同时又是在人们自觉意识支配之下进行的,在这里客观规律性与主体目的性是统一的,所谓能动性,是说人不象动物那种消极地、被动的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本能的活动,人是不仅适应自然界,更重要的是改造自然界。人则通过改造客观对象使外部环境适应自已不断变化着的需要。
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社会性是说人的活动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人是社会性的人,不能脱离开社会,孤立的个人是不可能进行实践的,但这并不是说,只有集体的、群众性的活动才是实践,而是说,即使以个人为主体的实践,也总是以某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社会。如一个人单独在实验室里进行科学实验,这也是实践,但它们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因为实验设备依赖于社会,个人的生活资料必须由社会提供,而且实验的课题选择、实验的具体方式方法和个人进行实验的内在动机、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等,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实践的历史性一方面是说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进行,无论是实践主体,对象、手段,还是实践的目的、方式、结果,都要以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为前提,并受其限制;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又改变着原有的历史条件。因此,实践的历史性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2、实践的形式第一、生产的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社会实践。民以食为天,吃饭的事是最大的事。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这就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前提,因而是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第二、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践,包括社会交往、社会管理、社会变革等活动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不仅人要同自然界打交道,而且人与人也要进行交往,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形式。在社会各种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首先是调整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环节和方面。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这种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第三、科学实践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一种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是一种尝试性、探索性、学习性的实践活动。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受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制约的。科学实验是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借助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摸拟自然现象和某些社会现象,通过观察和测试、探索其内部规律性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是以认识为直接目的的实践活动,并为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服务。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科学实验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许多生产中的问题离开科学实验是无法解决的。
三、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分化
1、人类实践过程的形成及其过程意义
①人类实践过程的形成实践活动,同自然界非生物的相互作用和生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它又不是脱离物质世界而凭空出现的,它本身是统一的物质世界长期分化过程的产物。
自然界的万物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的,正是从此逐渐发展出生物的本能活动,生物的产生说明物质世界已开始发生了分化,已打破了非生物世界的一统天下。这就开始产生了生物体与周围环境的矛盾,也开始形成了生物体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矛盾,从此把非生物间的单纯客观因果性联系,发展为生物对环境的功能合目的性活动,这就为实践这一以自觉目的性为特征的活动提供了自然基础。同时,在低等生物发展到高等动物以后,特别是在类人猿那里,动物的本能活动更具有群体活动的性质,这种合群性(恩格斯称之为“社会本能”)直接为实践的社会性质造成了生物学前提。
实践正是在自然界提供的上述基础上,通过古猿的本能活动向“专属于人的劳动”这一根本 性的飞跃中产生的。这一飞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间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 使用自身肢体的本能活动;(2)偶然使用天然工具的本能式活动;(3)固定使用天然工具的萌 芽状态的劳动;(4)制造工具并使用人造工具的专属于人的劳动。其中,前两个阶段仍然属 于功能合目的性的动物本能活动;第三阶段是过渡时期,已经开始由完全自发的客观合目的性转化为半自觉的准目的性;最后则是人所特有的、自觉的主体目的性活动。以制造和使用 工具为特征的“专属于人的劳动”的产生,标志着实践的形成。正是以劳动即物质生产活动 这一最基本的形式为基础,发展出了今天既丰富多彩、又内在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系。
②实践形成的意义社会实践的产生,是物质世界发展史上翻天覆地的大事变。从此物质世界发展得丰富多彩起来,物质世界打上了人的意志的烙印,物质世界开始由自发阶段跃进到自觉阶段;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结果,又在更大的规模上推进了世界的分化,在更高的阶段上实现着多样性世界的统一。如果说物质是世界统一性的最终本原,那么实践就是人与自然、主观世界与客 观世界、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分化和统一的直接基础。
2、实践首先造成了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分化实践首先造成了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分化。人在社会劳动过程中,使猿的躯体变成了人的躯体,劳动把动物合群性的本能变成了人的社会性。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使人和人类社会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劳动促成了手足的分化,学会了用火,造成了人类劳动的专有器官。劳动促进了语言和意识的产生,造成了人类特有的交往形式和自觉的能动性,劳动发明了工具,劳动产生着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劳动形成了人与自然界不同的本质。(1)自然界是无主体的纯粹客观过程,而社会则是人的活动造成的。(2)自然界是无意识的纯粹自发过程,而社会则是由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构成的。(3)自然过程遵循单纯的客观因果性规律,而社会运动则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目的性的统一。
实践又把人和社会同自然界联系起来,人和自然、社会与自然界之间,不断通过实践特别是生产活动发生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变换、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流;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也通过实践活动相互交织,实现着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同主体目的性的统一。
3、实践进一步造成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实践进一步造成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实践不仅造成了人,而且造成了人的主观世界。不仅使人的大脑发展起来,而且造成了人的认识世界,造成了人的认识的源泉。人的意识的产生都得益于人类实践。这是因为无论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还是能动反作用,都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实践这一中间环节实现的;主观世界不是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而是通过实践为中介的间接反映。认知结构、逻辑规律是实践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内化,认识中的价值因素以实践中客观的价值关系为基础,欲求、情感、意志则直接是一种“实践精神”。客观事物只有成为实践的客体,才会成为意识活动的客体;客观世界只有纳入人的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反映到主观世界之中。意识或主观世界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客观世界。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的环节和相互转化的途径。
4、实践还造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实践还造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自在世界即天然自然,它不仅指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而且指任何特定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尚未扩展和深入到的自然界。由于自然界在广度和深度上是无限的,自在世界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人类世界则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世界,包括人化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意识。其中,人化自然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界;人类意识不仅体现在人的主观世界中,也体现在人脑之外,被社会化和物化为语言、文字、符号的精神之中。
人类世界的特点与自在世界相比,人类世界有着自已的突出的特点:(1)人类世界具有“人为性”。自在世界是天然的、自生的,是物质世界的自已运动、“自我发展”;而人类世界则生动的,到处都打上了人的意志的烙印,。(2)人类世界具有较高的“组织性”。自在世界观是有序和无序、组织性和非组织性的统一,其有序性和组织性只达到“亚有机系统”和“有机系统”的水平;而人类世界则是严格有序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是高度组织性的动物,人会按照各种各样的形式组织自已的行为,如按阶级、按集团、按社区等不同形式来组织,都是人类的组织形式。(3)人类世界具有“为人性”。自在世界是纯粹客观的、不包含目的论的色彩;人的活动则带有明显的目的性,人通过实践把主体尺度运用到自然对象上,把目的性因素注入自然界的因果链条中,驱使自然力为人的需要服务,使自然过程变为受控的过程,“自在之物”转化为“为人之物”。
人类世界与自然界处在一个和谐的生态平衡之中,一方面,人类社会通过实践不断地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另一方面,人类世界又赖于自然界,如果人化自然超出自然界允许的范围之外,自然界就要逞罚人类,就要对等的关系报复人类。当代的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就是这一矛盾的集中表现。“解铃还得系铃人”,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仍然在于人类实践和生存方式的自身发展和变革。人类要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加强社会关系的变革和人类需要层次的巨大提升,去实现人类世界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协调发展。
四、坚持实践基础上的主客观统一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特别是明确了实践在物质世界分化和统一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就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世界本质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1、旧哲学世界观的局限性在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把世界归为一种或两种现象,要么是物质。要么是精神,或者是两个都具在的东西。从本原意义上来说,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和二元论是错误的。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世界的本质能不能仅仅归结为本原?实际上,把本质归结为本原,本身是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抽象归结法,它导致这样一种片面观点:本质是固有的、不变的,过去决定现在和未来,低级阶段决定高级阶段,简单的东西决定复杂的东西。从这种片面观点出发,旧唯物论不可避免地要否定人的活动的能动性。唯心主义则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夸大了人的意识的能动性,把它说成是世界的本原,同样否定了人的活动的客观能动性。
2、辩证唯物主义对世界观的全面理解在世界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观点。它应包括最终本原、最高产物、中介环节三个层次。
首先,必须坚持唯物的观点。从本原上说,世界观是一元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马克思主义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丰富多彩的世界是物质分化和发展的产物,不仅自然界、自在世界是客观的,而且人的活动,人类社会、人类世界也是客观的。即使是人的主观世界,尽管其形式是主观的,但其基础、对象和内容却仍然是客观的。唯心论、二元论或多元论都是错误的。
坚持唯物的观点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想问题、办事情不要从头脑出发,而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反映事物,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夸大,不缩小。当实际情况与我们的主观愿望相矛盾时,应当正视事实,对照实际情况纠正自已的想法和认识。
其次,必须坚持辩证的观点。世界是物质的,同是又是多样的、发展的,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是人的意识,世界观分化的最高形态是主观世界,意识是物质世界的非物质产物。旧唯物论正确的肯定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机能和反映,但是忽略了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庸俗唯物论,把意识归结为物质本身,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则夸大了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把意识的能动作用夸大成为脱离了物质的绝对。而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充分肯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的反作用。
坚持辩证的观点,就要在肯定物质对意识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充分看到意识的自觉能动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辩证统一。
最后,必须坚持实践观点。实践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和形态多样性的中介,即物质世界观分化和统一的现实基础,自从有了实践,世界就分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坚持实践观点,就要用实践观点去看待客观世界的分化和统一,用实践观点去看待历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