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章 复式记账
学习目标
3.1复式记账原理
3.2 借贷记账法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明确复式记账及复式记账的特点,种类;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的特点及其具体操作 。
3.1复式记账原理复式记账原理源于实践,是在会计实践中对会计记账方法的改良中形成的 。 因此,研究复式记账原理,应从记账方法研究入手 。
3.1.1记账方法所谓记账方法,是指经济业务发生后在账户中加以记录的方法 。 我们以前讲述的会计科目,
账户仅是记录经济业务类别的名称和形式,
要连续,完整,系统地记录经济业务,必须运用科学的记账方法 。
记账方法应包括以下内容:反映经济事项性质和记录方向的会计记录符号的运用;对经济事项的基本内容的反映方式和记账规则;每笔经济业务记录的基本内容在账户中的排列顺序等等 。 记账方法按其同一记录所涉及的账户数量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
1.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如用现金支付一笔费用,只记录现金的减少,不记录费用的发生。若用现金购买材料,记录现金支付,也记录材料增加,但两笔记录是各自单独进行的,账户之间无直接联系。这种记账方法较为简单,但记录结果不全面、不系统,不能反映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要素影响的全貌,及其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在单式记账法下,账户之间无直接联系,也无相互平衡的关系,不能利用平衡关系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真实性。目前,在我国会计实务中,企业单位一般不采用单式记账方法。
2.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与单式记账法相对的一种记账方法。在复式记账法下,在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以相等金额进行登记。例如,从银行提取现金 6 000元,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引起企业现金增加 6 000元,另一方面使得企业银行存款减少 6 000元。运用复式记账法记录此项经济业务,则在“现金”和“银行存款”这两个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 6 000元相等的金额同时作记录,即一方面在“现金”
账户中作增加 6 000元记录,另一方面在“银行存款”账户作减少 6 000元记录。记录结果则全面、完整地反映了上述业务引起的资产会计要素中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化和来龙去脉。
3.1.2复式记账原理概括地说,对每项经济业务做双重登记的思想,
是复式记账的本质 。 复式记账与单式记账比较,有其显著的理论特征:
1.复式记账需要建立完善的会计账户体系 。 以满足其对每项经济业务的全面反映和记录;
2.复式记账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记录,通过账户记录反映该项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化过程及全貌;
3.复式记账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以上账户中同时记录,以双重记录为基础对账户记录及结果进行试算平衡,
以验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
3.2 借贷记账法
3.2.1借贷记账法的产生及发展借贷记账法大约起源于十三、四世纪的意大利。
这个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有了发展,在商品交换中,为了适应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经营者管理的需要,逐步形成了这种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3.2.2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由于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 在我们前面讲述的会计要素中,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大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恒等关系,即会计恒等式: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这个恒等式即为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 当一个会计要素的项目发生变化时,另一个或两个会计要素的项目也随着发生变化,但无论作何变化,都保持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即保持项目之间的恒等关系 。 只有保持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在相关的账户中进行等额登记,才能保证记录经济业务的完整性 。
所以说,会计恒等式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
3.2.3记账符号和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
其记账符号在借贷记账法产生时期有其直接含义,并局限于反映债权,债务关系,,借,
表示,人欠,( 债权 ),,贷,表示,欠人,
( 债务 ) 。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的应用更为广泛,从反映债权,债务关系扩展到反映财产,物资,收益的增减变化,
这时,借,和,贷,则表示各种经济业务引起的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 。 因此,这时的
,借,,,贷,二字逐渐脱离了其自身的含义,成为单纯的记账符号 。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是:每一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为,贷方,。 如果我们在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
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
借贷记账法必须结合账户加以运用 。 在借贷记账法下,其账户按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
即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
费用类和利润类 。
综上所述,,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所表示的经济内容含义是不同的:
借字表示:资产的增加,费用成本的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收益的转销;
贷字表示:资产的减少,费用成本的转销,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益的增加 。
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指示着账户记录的方向是左边还是右边。一般来说,各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与记录增加额的一方都在同一方向,即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因此,根据账户余额所在的方向来判定账户性质,成为借贷记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3.2.4记账规则记账规则是记账方法的核心,它体现不同记账方法的本质特征。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及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的特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
按借贷相反的方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等额登记,即一个账户记借方,同时另一个(或几个)账户记贷方;或者一个账户记贷方,同时另一个(或几个)账户记借方。
其借贷金额相等、方向相反。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在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实际运用中,分为如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需要分析经济业务的内容,确定它所涉及到的要素是增加还是减少,是资产要素的变化,
还是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变化;哪些要素增加,哪些要素减少,抑或都是增加,都是减少,
等等 。
第二步,根据上述分析,确定该业务应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或贷方,以及各账户应记金额 。 凡是涉及到资产及费用成本的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收入的减少转销,都应该记入各该类账户的借方;凡是涉及到资产及费用成本的减少,
转销,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的增加,
都应该记入各该类账户的贷方 。
采用借贷记账法时,在某项经济业务发生时,
总会在有关账户之间形成应借,应贷的关系 。
我们把账户之间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叫做账户的对应关系,把形成对应关系的账户,
叫做对应账户 。 例如,用现金购买原材料这项业务,要分别在,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和
,现金,账户的贷方进行登记 。,原材料,
和,现金,这两个账户之间就发生了相互对应关系,这两个账户就互为对应账户 。
通过账户对应关系,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
检查经济业务的合理合法性 。
为了保证账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性,便于正确地记账,在将经济业务记入账户之前,应先根据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及其借贷方向和金额编制会计分录,然后根据会计分录登记有关账户 。
会计分录是指表明每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会计分录简称分录,在实际工作中是根据每项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通过编制记账凭证来确定。
会计分录有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是指由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是指由一个账户的借方与两个以上账户的贷方相对应,或者一个账户的贷方与两个以上账户的借方相对应所组成的会计分录。
3.2.5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在借贷记账法下,对每项经济业务都是按照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根据会计分录登记入账的 。 为了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到了一定时期 ( 如 1个月 ) 的期末,在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全部登记入账后,应进行试算平衡 。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对所有账户的发生额或余额的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各类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
由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按照这个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每笔会计分录借贷两方的发生额必然相等,从而将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全部登记入账后,所有账户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与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必然相等;在期末结出各账户期末余额后,所有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与贷方余额合计数也必然相等 。 因此,在借贷记账法下,
可以采用发生额平衡法或余额平衡法进行试算平衡 。
学习目标
3.1复式记账原理
3.2 借贷记账法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明确复式记账及复式记账的特点,种类;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的特点及其具体操作 。
3.1复式记账原理复式记账原理源于实践,是在会计实践中对会计记账方法的改良中形成的 。 因此,研究复式记账原理,应从记账方法研究入手 。
3.1.1记账方法所谓记账方法,是指经济业务发生后在账户中加以记录的方法 。 我们以前讲述的会计科目,
账户仅是记录经济业务类别的名称和形式,
要连续,完整,系统地记录经济业务,必须运用科学的记账方法 。
记账方法应包括以下内容:反映经济事项性质和记录方向的会计记录符号的运用;对经济事项的基本内容的反映方式和记账规则;每笔经济业务记录的基本内容在账户中的排列顺序等等 。 记账方法按其同一记录所涉及的账户数量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
1.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如用现金支付一笔费用,只记录现金的减少,不记录费用的发生。若用现金购买材料,记录现金支付,也记录材料增加,但两笔记录是各自单独进行的,账户之间无直接联系。这种记账方法较为简单,但记录结果不全面、不系统,不能反映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要素影响的全貌,及其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在单式记账法下,账户之间无直接联系,也无相互平衡的关系,不能利用平衡关系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真实性。目前,在我国会计实务中,企业单位一般不采用单式记账方法。
2.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与单式记账法相对的一种记账方法。在复式记账法下,在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以相等金额进行登记。例如,从银行提取现金 6 000元,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引起企业现金增加 6 000元,另一方面使得企业银行存款减少 6 000元。运用复式记账法记录此项经济业务,则在“现金”和“银行存款”这两个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 6 000元相等的金额同时作记录,即一方面在“现金”
账户中作增加 6 000元记录,另一方面在“银行存款”账户作减少 6 000元记录。记录结果则全面、完整地反映了上述业务引起的资产会计要素中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化和来龙去脉。
3.1.2复式记账原理概括地说,对每项经济业务做双重登记的思想,
是复式记账的本质 。 复式记账与单式记账比较,有其显著的理论特征:
1.复式记账需要建立完善的会计账户体系 。 以满足其对每项经济业务的全面反映和记录;
2.复式记账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记录,通过账户记录反映该项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化过程及全貌;
3.复式记账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以上账户中同时记录,以双重记录为基础对账户记录及结果进行试算平衡,
以验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
3.2 借贷记账法
3.2.1借贷记账法的产生及发展借贷记账法大约起源于十三、四世纪的意大利。
这个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有了发展,在商品交换中,为了适应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经营者管理的需要,逐步形成了这种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3.2.2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由于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 在我们前面讲述的会计要素中,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大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恒等关系,即会计恒等式: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这个恒等式即为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 当一个会计要素的项目发生变化时,另一个或两个会计要素的项目也随着发生变化,但无论作何变化,都保持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即保持项目之间的恒等关系 。 只有保持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在相关的账户中进行等额登记,才能保证记录经济业务的完整性 。
所以说,会计恒等式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
3.2.3记账符号和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为记账符号,
其记账符号在借贷记账法产生时期有其直接含义,并局限于反映债权,债务关系,,借,
表示,人欠,( 债权 ),,贷,表示,欠人,
( 债务 ) 。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的应用更为广泛,从反映债权,债务关系扩展到反映财产,物资,收益的增减变化,
这时,借,和,贷,则表示各种经济业务引起的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 。 因此,这时的
,借,,,贷,二字逐渐脱离了其自身的含义,成为单纯的记账符号 。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是:每一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为,贷方,。 如果我们在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
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
借贷记账法必须结合账户加以运用 。 在借贷记账法下,其账户按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
即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
费用类和利润类 。
综上所述,,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所表示的经济内容含义是不同的:
借字表示:资产的增加,费用成本的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收益的转销;
贷字表示:资产的减少,费用成本的转销,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益的增加 。
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指示着账户记录的方向是左边还是右边。一般来说,各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与记录增加额的一方都在同一方向,即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因此,根据账户余额所在的方向来判定账户性质,成为借贷记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3.2.4记账规则记账规则是记账方法的核心,它体现不同记账方法的本质特征。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及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的特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
按借贷相反的方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等额登记,即一个账户记借方,同时另一个(或几个)账户记贷方;或者一个账户记贷方,同时另一个(或几个)账户记借方。
其借贷金额相等、方向相反。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在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实际运用中,分为如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需要分析经济业务的内容,确定它所涉及到的要素是增加还是减少,是资产要素的变化,
还是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变化;哪些要素增加,哪些要素减少,抑或都是增加,都是减少,
等等 。
第二步,根据上述分析,确定该业务应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或贷方,以及各账户应记金额 。 凡是涉及到资产及费用成本的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收入的减少转销,都应该记入各该类账户的借方;凡是涉及到资产及费用成本的减少,
转销,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的增加,
都应该记入各该类账户的贷方 。
采用借贷记账法时,在某项经济业务发生时,
总会在有关账户之间形成应借,应贷的关系 。
我们把账户之间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叫做账户的对应关系,把形成对应关系的账户,
叫做对应账户 。 例如,用现金购买原材料这项业务,要分别在,原材料,账户的借方和
,现金,账户的贷方进行登记 。,原材料,
和,现金,这两个账户之间就发生了相互对应关系,这两个账户就互为对应账户 。
通过账户对应关系,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
检查经济业务的合理合法性 。
为了保证账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性,便于正确地记账,在将经济业务记入账户之前,应先根据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及其借贷方向和金额编制会计分录,然后根据会计分录登记有关账户 。
会计分录是指表明每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会计分录简称分录,在实际工作中是根据每项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通过编制记账凭证来确定。
会计分录有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是指由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是指由一个账户的借方与两个以上账户的贷方相对应,或者一个账户的贷方与两个以上账户的借方相对应所组成的会计分录。
3.2.5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在借贷记账法下,对每项经济业务都是按照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根据会计分录登记入账的 。 为了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到了一定时期 ( 如 1个月 ) 的期末,在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全部登记入账后,应进行试算平衡 。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对所有账户的发生额或余额的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各类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
由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按照这个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每笔会计分录借贷两方的发生额必然相等,从而将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全部登记入账后,所有账户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与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必然相等;在期末结出各账户期末余额后,所有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与贷方余额合计数也必然相等 。 因此,在借贷记账法下,
可以采用发生额平衡法或余额平衡法进行试算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