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复变函数的级数
无穷级数:
一系列无穷多个数 写成
就称为无穷级数,记为 。这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相加。
这种加法是不是具有 ‘和数 ’呢?这个 ‘和数 ’的确切意义是什么
呢?
若级数 收敛于 S,也称此值 S为级数的 ‘和数 ’。
nullnull
n
uuuu ,,,
321
nullnull +++++
n
uuuu
321
∑
∞
=1n
n
u
∑
∞
=1n
n
u
为什么要研究级数?
(1) 级数可作为函数的表达式,是研究函数的工具;
(2) 常微分方程的级数解。
以下问题值得关心:
(1)级数的敛散性;
(2) 级数收敛的定义、条件、判据;
(3) 收敛级数或一致收敛级数所具有的性质等。
1. 定义 :形如
012
0
...... .....
nn
n
zzzz z
∞
=
=+++ ++
∑
的级数称为复数
项级数,其中 nn n
zaib=+
, 且
nn
ba 和
为实常数
2. 部分和:
1
012 1
0
......
n
nnk
k
szzz z z
?
?
=
=+++ + =
∑
§3.1 复数项级数
一、复数项级数
3.收敛的条件和定义
a.定义:如果当
n→∞
时,部分和
1
0
n
nk
k
sz
?
=
=
∑
有确定的极限,
即
lim
n
n
ss
→∞
=
则称级数
0
n
k
k
z
=
∑
收敛, s 称为级数和。反之,如果极限不存在,
则称级数发散。
b.收敛的必要条件:
lim 0
k
k
z
→∞
=
证明: 12 2 1 1 1
......
k k kkkkkkk
szz z z zs z zss
?? ? ?
=++ + + += +?=?
由级数收敛得:
1
lim lim lim 0
kkk
kkk
zss
?
→∞ →∞ →∞
=? =
c.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
任给
0ε >
,存在自然数
()N ε
,且当
()nNε>
时,对任
何自然数 p,如果有
1
np
k
kn
z ε
+
=+
<
∑
成立,则
0
k
k
z
∞
=
∑
收敛。
4.绝对收敛的定义及其判别法
a.定义:若
0
k
k
z
∞
=
∑
收敛,则称
0
k
k
z
∞
=
∑
绝对收敛。
b.判别法:
0
k
k
z
∞
=
∑
的每一项都是复数的模,即正实数,所以它实际
上就是正项级数,这样复数项级数绝对收敛的判别法即正项级
数的判别法。
若
1
lim ( lim
k
k
k
kk
k
z
rzr
z
→∞ →∞
?
==比值判别法)或
(根式判别法) ,则
0
k
k
z
∞
=
∑
在 r<1 时是绝对收敛,在 r>1 时发散。
注意:一个收敛的级数并不一定绝对收敛,但绝对收敛的级数
一定收敛:
11
lim lim
k
k
kk
kk
u
u
r
uu
→∞ →∞
??
≤=
5. 条件收敛级数的定义
若 收敛而 发散,则称 为条件收敛级数。
二、复变函数项级数
1.定义: 称为复变函数项级
数,其中 z 为复变数, 为复变函数。
在D上给定点 z:复变函数项级数 复数项级数
D上无数多个点 z:复变函数项级数 无限多个复数项级数
2.复变函数项级数收敛的充要条件
充要条件:对于D上 (或 L)上的点 z,任给 ,存在自然数
,当 时,有
∑
∞
=0k
k
z
∑
∞
=0k
k
z
∑
∞
=0k
k
z
nullnull ++++=
∑
∞
=
)()()()(
10
0
zwzwzwzw
k
k
k
)(zw
k
→
→
0>ε
),( zN ε ),( zNn ε>
0)(
1
<
∑
+
+=
pn
nk
k
zw
(p为任意自然数 )
则称 在点 z收敛。
对于不同的点 z,自然数 不同。
定义:若级数在D (或 L)上所有点 z收敛,则称级数在D (或 L)
上收敛, 称为级数和。
∑
∞
=0
)(
k
k
zw
),( zN ε
)()(
0
zSzw
k
k
=
∑
∞
=
3.复变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
定义: 任给
0ε >
, 存在一个与 z无关的自然数
()N ε
,
当
()nNε>
时,对 D(或 L)上 所 有 z,均有:
1
()
np
k
kn
wz ε
+
=+
<
∑
(p 为任意自然数) ,则称
0
()
k
k
wz
∞
=
∑
在 D(或 L)一致收敛。
比较收敛与一致收敛的区别!
三、一致收敛级数的判别方法
判别法 1(外尔斯特拉斯判别法)
已知正项级数收敛,若在 D(或 L)上的所有点均有
()
kk
wz m≤
,
则级数
0
()
k
k
wz
∞
=
∑
在 D(或 L)上绝对且一致收敛。
实质: 1.找一个收敛的正项级数
0
k
k
m
∞
=
∑
(收敛性比较容易判断)
2.将
()
k
wz
与 k
m
比较 (在 D 上所有点)
判别法 2
已知 u(z)在 D(或 L)上是个有界函数,若
0
()
k
k
wz
∞
=
∑
在 D(或 L)
上一致收敛,则
0
() ()
k
k
uzw z
∞
=
∑
也在 D(或 L)上一致收敛。
实质: 函数 u(z)有界 + 级数 一致收敛
00
() () () ()
kk
kk
uz wz uzwz
∞∞
==
→=→
∑∑
新级数一致收敛 。
证明:要证的是 :任给
0ε
′
>
,看是否存在 N’(N’与 z 无关 ),使
当 n>N’时, 若有
1
() ()
np
k
kn
uzw z ε
+
=+
′
<
∑
,则命题成立 。
D(或 L)上 u(z)有界
0
1
() 0,
()
k
k
np
k
kn
wz N
M
wz
M
ε
ε
ε
ε
∞
=
+
=+
′
?=>
′
<=
∑
∑
一致收敛 任给 存在 ,使当n>N时,有
现取
,N NnN nN
′′
>>?>;
所以
∑
∞
=0
)(
k
k
zw
Mzu <? )(
'
'
)()()()(
11
ε
ε
=?<=
∑∑
+
+=
+
+=
M
Mzwzuzwzu
pn
nk
k
pn
nk
k
在 D(或 L)上一致收敛∑
∞
=
?
0
)()(
k
k
zwzu
四、一致收敛级数的性质
性质 1 若级数 在 D 内一致收敛于 S(z),且其各项均为 D
内的连续函数,则 S(z)也是 D 内的连续函数。
性质 2 若级数 在曲线 L 上一致收敛于 S(z),且各项
均为 L 上的连续函数,则级数可沿 L 逐项积分:
∞
=
∑
∫∫
k
LL
k=0
s(z)dz w (z)dz
∑
∞
=0
)(
k
k
zw
)(zw
k
∑
∞
=0
)(
k
k
zw
性质 3 外尔斯特拉斯定理
若级数
0k
∞
=
∑ k
w (z)
在区域 D的边界 L 上一致收敛,且各
项
k
w (z)
在区域 D 上解析,则
(1) 级数和
0
()
k
sz
∞
=
=
∑ k
w (z)
在 D 内解析
(2) 在 D 内级数可逐项求导任意多次:
()
0
()
m
k
sz
∞
=
=
∑
(m)
k
w (z)
证明 : (1).设:
z
′
——边界 L 上任意一点,
z
—— D 中任意
一内点,构造
)'(2
1
)'(
zzi
zv
?
=
π
,则
)'(zv
在边界 L 上有界,又
0k
∞
=
′
∑ k
w(z)
在边界上一致收敛,则级数
00
1
()
2
kk
v
iπ
∞∞
==
′
′′
=
′
∑∑
k
k
w(z)
w(z)z
z-z
在边界 L 上也一致收敛。
设
0
()
k
sz
∞
=
=
∑ k
w (z)
,则级数
0
1
2
k
iπ
∞
=
′
′
∑
k
w(z)
z-z
可沿曲线 L 逐项积分
∫
∑
∫
∑
∫
?
=
?
=
?
∞
=
∞
=
L
k
k
L
k
k
L
dz
zz
zw
i
dz
zz
zw
i
dz
zz
zS
i
'
'
)'(
2
1
'
'
)'(
2
1
'
'
)'(
2
1
0
0
π
ππ
由柯西公式及 解析,有
即
上式右边在 D内对任意点 z可导 S(z)在 D内解析
)()('
'
)'(
2
1
00
zSzwdz
zz
zw
i
k
k
L
k
k
==
?
∑
∫
∑
∞
=
∞
=
π
∫
?
=
L
dz
zz
zS
i
zS '
'
)'(
2
1
)(
π
?
)(zw
k
2. 由于 S(z)在 D内解析,且
可逐项积分 交换积分和求和次序:
∫
?
=
L
dz
zz
zS
i
zS '
'
)'(
2
1
)(
π
∫
∑
∫ +
∞
=
+
?
=
?
=?
L
m
k
k
L
m
m
dz
zz
zw
i
m
dz
zz
zS
i
m
zS '
)'(
)'(
2
!
'
)'(
)'(
2
!
)(
1
0
1
)(
ππ
∑
∞
=0
)(
k
k
zw
?
∫
∑∑
∞
=
+
∞
=
=
?
=
L
k
m
k
m
k
k
m
zwdz
zz
zw
i
m
zS
0
)(
1
0
)(
)('
)'(
)'(
2
!
)(
π
3.2 幂级数
幂级数:常用的一种级数,实变函数幂级数的推广
幂级数的一般形式:
01
0
() (). ().
kk
k
azb a azb azb
∞
=
?=+ ?++ ?+
∑
(只有正幂项 )
:复常数, b :幂级数的中心, :幂级数的系数
一、幂级数的敛散性
由于发散的幂级数没有多大用处,故首先必须研究幂
级数的敛散性。
ba
k
,
k
a
1. 阿贝尔定理
若幂级数
0
()
k
k
k
azb
∞
=
?
∑
在点 0
z
收敛,则在任一闭圆
0
zb z bθ?≤ ?
)10( <<θ
内,幂级数绝对且一致收敛。
证明:级数在 点收敛,则 ,可知必定存
在正数 M,对所有 k 均有
又
0
0
zb
zb z b
zb
?
?= ?
?
∵
0
00
() ( )
kk
kk k
kk
zb zb
azb az b M M
zb zb
θ
??
∴?= ? < ≤
0
z
0)(
0
lim
=?
∞→
k
k
k
bza
Mbzabza
k
k
k
k
<?=?? )(0)(
00
而
0
k
k
Mθ
∞
=
∑
是一个收敛的正项级数。由一致收敛级数判别
法 1 可知:
0
()
k
k
k
azb
∞
=
?
∑
在闭圆
0
zb z bθ?≤ ?
内且绝对一
致收敛。
2.推论 若
0
()
k
k
k
azb
∞
=
?
∑
在点 1
zz=
发散,则级数必在圆
1
zb z b?=?
的外部发散。
证明:用反证法。设级数在圆 外的某点 收敛,
则由阿贝尔定理可知,给级数必在圆 内才收敛,
级数必在某点 收敛,与定理条件矛盾,故级数必在点
发散。
bzbz ?=?
1
bzbz ?=?
2
2
z
1
z
2
z
综合阿贝尔定理和推论,对于幂级数
0
()
k
k
k
azb
∞
=
?
∑
有:
若幂级数在某点收敛,则必在离展开中心 b 更近的点收敛。
若幂级数在某点发散,则必在离展开中心 b 更远的点发散。
——幂级数的收敛区域与发散区域不会交错出现。
结论:
必然存在一个以展开中心 b 为圆心的圆,在圆内级数收敛,
而在圆外发散。这个圆称为该幂级数的收敛圆,圆的半径 R 称
为收敛半径。
二、求收敛圆半径 R的公式
∑
∞
=
?
0
)(
k
k
k
bza
绝对收敛是指
∑
∞
=
?
0
)(
k
k
k
bza
收敛,后者
为正项级数,因此可用正项级数的比值判别法和根
式判别法确定 R。
( 1)比值判别法
1
11
1
()
lim lim
() 1
k
kk
k
r
azb a
zb r
azb a r
?
→∞ →∞
??
<?
?
=? =
?
? >
?
绝对收敛
发散
1
lim 1
k
k
k
a
zb
a
→∞
?
?<
或
1
lim
k
k
k
a
zb
a
?
→∞
?<
绝对收敛
1
lim 1
k
k
k
a
zb
a
→∞
?
?>
或
1
lim
k
k
k
a
zb
a
?
→∞
?>
发散
?
收敛半径
1
lim
k
k
k
a
R
a
?
→∞
=
(2)根式判别法
1
lim ( ) lim
1
k
kk
kk
r
azb zb a r
r
→∞ →∞
<?
?=? =
?
>
?
绝对收敛
发散
所以:
1
lim
k
k
k
zb
a
→∞
?<
绝对收敛
1
lim
k
k
k
zb
a
→∞
?>
发散
?
1
lim
k
k
k
R
a
→∞
=
注 : (1) 收敛圆周上,对于不同的级数,其收敛性也不同;
(2) R:有限值(包括零) 、无穷大。
0R =
:幂级数仅在
zb=
这一点收敛
R =∞
:幂级数在 z 平面内处绝对收敛。
例:求
1
k
k
z
k
∞
=
∑
的收敛半径
?R =
解:
1
1
1
lim lim lim 1
1
1
k
kk k
k
a k
k
R
ak
k
?
→∞ →∞ →∞
?
== ==
?
?
该级数在
1z <
绝对收敛。
在圆周
1z =
上的点 z=1:
11
111 1
1 ... ...
23
k
kk
z
kk k
∞∞
==
==+++++
∑∑
1111 11 1
(1 ) ( ) ( ... ) ( ... ) ...
2345 89 16
+++++++++ +
11 11 11 1 1 1
( ) ( ) ( ... ) ( ... ) ...
22 44 88 8 16 16
≥++++++++ ++ +
1111 1
...
2222 2
n=++++= =∞
(发散)
在圆周
1z =
上的点 z=-1:
11
(1) 1 1
1 ...
23
kk
kk
z
kk
∞∞
==
?
==?+?+
∑∑
——交错级数,满足
1
lim 0
nn
n
n
zz
z
+
→∞
? ≥
?
?
=
?
?
-------收敛
结论:收敛圆周上,对于不同的级数,其收敛性也不同
三、幂级数在收敛圆内的性质
性质 1.
0
() ( )
k
k
k
sz a z b
∞
=
=?
∑
在收敛圆内解析, 且可逐项求
导任意多次。
证明:阿贝尔定理
?
0
() ( )
k
k
k
sz a z b
∞
=
=?
∑
在比收敛圆稍
小的闭圆上一致收敛
又:级数的每一项
()
k
k
azb?
在全平面解析。
由外尔斯特拉斯定理得:
(1) S(z)在收敛圆内解析;
(2) S(z)可逐项求导任意多次。
结论:幂级数在其收敛圆内代表一个解析函数。
性质 2.
0
() ( )
k
k
k
sz a z b
∞
=
=?
∑
可沿收敛圆内任意曲线逐项积分。
证明:
0
() ( )
k
k
k
sz a z b
∞
=
=?
∑
在比收敛圆稍小的闭圆上一致收敛
? ()sz
在收敛圆内任意曲线 L 上一致收敛
又:级数每一项
()
k
k
azb?
为在 L 上的连续函数
则由一致收敛级数的性质 2,命题成立。
性质 3. 对幂级数逐项求导或逐项积分后,级数收敛半径
不变。
§3.3 泰勒级数
上节证明了:幂级数在其收敛圆内解析
本节证明其逆定理:解析函数可以展开成幂级数,且
这种展开式是唯一的
——解析函数与幂级数的密切关系
一、泰勒级数
设 f(z)在 内解析,则 f(z)可展开为泰勒级数
0
() ( )
k
k
k
fz a z b
∞
=
=?
∑
其中展开系数 称为泰勒级数:
()
1
()
!
k
k
afb
k
=
0,1...k =
Rbz <?
k
a
证明:
1. 从柯西公式出发:
其中 z 为圆
zb R?=
的某一点,
C
ρ为包含 z 的圆,
bξρ?=
(0 )Rρ<<
,
ξ
为
C
ρ
上的点。
ξ
ξ
ξ
π
ρ
d
z
f
i
zf
C
∫
?
=
)(
2
1
)(
2. 将被积函数变成级数
利用
0
1
1
k
k
t
t
∞
=
=
?
∑
(1)t <
将
1
zξ ?
展开成以 b 为中心的级数
1
00
11111 ()
()
()() ()
1
k
k
k
kk
zb zb
zb
zbzbb b b b
b
ξξ ξ ξ ξ ξ
ξ
∞∞
+
==
??
=== =
?
????? ? ? ?
?
?
∑∑
被积函数写成:
1
0
() ( )
()
()
k
k
k
fzb
f
zb
ξ
ξ
ξξ
∞
+
=
?
=
??
∑
3. 将上式沿 积分
级数
1
0
()
()
k
k
k
zb
bξ
∞
+
=
?
?
∑
在 上一致收敛 +
()f ξ
在 上有界
级数
1
0
()
()
()
k
k
k
zb
f
b
ξ
ξ
∞
+
=
?
?
∑
在 上一致收敛 逐项积分
其中
ρ
C
ρ
C
ρ
C
??
ρ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1
0
0
1
0
)(
)(
)(
2
1
)(
)(
)(
)(
2
1
)(
)(
)(
2
1
)(
k
k
k
C
k
k
k
k
C
k
k
C
k
k
bza
d
b
f
i
bz
d
b
f
bz
i
d
b
bz
f
i
zf
ρ
ρρ
ξ
ξ
ξ
π
ξ
ξ
ξ
π
ξ
ξ
ξ
π
)(
!
1
)(
)(
2
1
)(
1
bf
k
d
b
f
i
a
k
C
k
k
=
?
=
∫ +
ξ
ξ
ξ
π
ρ
4. 展开式是唯一的。
若 f(z)能展开成另一种形式:
2
01 2
() ()().fz C Cz b C z b=+ ?+ ?+
(1)令 z=b: 00
() ()fb C C fb=?=
(2)对 z 求导:
2
12 3
'( ) 2 ( ) 3 ( ) ...fz C Czb Czb=+ ?+ ?+
1
'( )fb C?=
即 1
'( )Cfb=
23
''( ) 2 3 2 ( ) ...fz C Czb=+× ?+
2
''( ) 2fb C?=
即
2
1
''( )
2
Cfb=
……
()
() !
k
k
fbkC?=
即
()
1
()
!
k
k
Cfb
k
=
()
1
()
!
k
kk
Cfba
k
?= =
——展开式唯一
由展开式的唯一性,可以用任何方便的办法来求解一个
解析函数的泰勒展开式,不必一定要用
来求 。
ξ
ξ
ξ
π
ρ
d
b
f
i
a
C
k
k
∫ +
?
=
1
)(
)(
2
1
k
a
说明:
(1)解析函数与泰勒级数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2)如果 f(z)在 D 内有一阶导数存在,则 f(z)可在 D
内每一点的邻域内展开成泰勒级数。而对于实变函
数来说, f(x)的一阶导数存在,它的二阶或高阶导
数可能不存在,因此 f(x)就不可能展开成泰勒级数。
二、将解析函数展开成泰勒级数的方法
常用四种方法:
1.直接计算展开系数
例:以 z=0为展开中心展开
解:因为 在全平面解析 (除外),所以
)(
!
1
)(
bf
k
a
k
k
=
z
ezf =)(
z
e
∞=z
null++++=
=?=?
==
∑∑
∞
=
∞
=
=
32
00
0
!3
1
!2
1
!1
1
1
!
1
)0(
!
1
!
1
zzz
z
k
zae
k
e
dz
d
k
a
k
k
k
k
k
z
z
z
k
k
k
2. 利用初等函数的泰勒级数来展开(特别是
1
,
1
z
e
t?
,三
角函数等)
例题见 P43[例 2]
3. 利用两个绝对收敛幂级数的乘积
例题见 P43-44[例 3], [例 4]
4. 在收敛圆内逐项求导或逐项积分(收敛半径不变)
例题见 P45[例 5]
§ 3.4 罗朗级数
泰勒级数 : 在一个圆域展开
收敛半径 R: R=0,函数只在该点解析; R 为有限值,
函数在某一圆内解析;
R =∞
,函数在全平面解析。
例如:
1
()
1
fz
z
=
?
只能在
1z <
展开成泰勒级数,因为 z=1
是函数的奇点,不能在全平面把它展开成泰勒级数,
但是在 区域,它又是解析的,那么能否在 的
区域把 f(z)展开成级数呢?
答案:能。但这个级数不是泰勒级数,而是罗朗级数。
这里涉及到函数在奇点附近的性质而把函数展开成幂
级数。
1>z
1>z
讨论:如果函数 f(z)在以 b 为中心的圆环区域 21
RzbR<?<
内解析,那么 f(z)能否用幂级数表示?
一、罗朗定理
设 f(z)在环形区域 21
RzbR<?<
内解析,则 f(z)可在环内展
开为罗朗级数
() ( )
k
k
k
fz a z b
∞
=?∞
∑
ξ
ξ
ξ
π
ρ
d
b
f
i
a
C
k
k
∫ +
?
=
1
)(
)(
2
1
(罗朗系数)
ρ
C :任意圆周
)(
12
RRb <<=? ρρξ
证明:设 z 的环域内任一点,取 12
,ρρ
:
22 11
RzbRρρ<<?<<
圆 及圆 围成一个闭通区域 , z 在其内。
由复通区域的柯西公式得:
:分别在 , 上取值
第一个积分:
1
ρ
C
2
ρ
C
D
ξ
ξ
ξ
π
ξ
ξ
ξ
π
ρρ
d
z
f
i
d
z
f
i
zf
CC
∫∫
?
+
?
=
21
)(
2
1)(
2
1
)(
ξ
1
ρ
C
2
ρ
C
∑
∫∫
∞
=
+
??
?
=
?
0
1
11
)(
)(
)()(
2
1
k
C
k
k
C
bzd
b
f
d
z
f
i
ρρ
ξ
ξ
ξ
ξ
ξ
ξ
π
第二个积分:
bzbξ ?<?
()
()
1
0
11 11
()()
1
n
n
n
b
b
zbzbzb
zb
zb
ξ
ξ
ξξ
∞
+
=
?
==??
?
???? ?
?
?
?
∑
(1)
b
zb
ξ ?
<
?
令- (n+1)=k,则 n=0 时: k=-1;
上式变为:
)1(
0
0
1
)(
)(
)(
2
1
)(
)(
)(
2
1)(
2
1
2
22
+?
?
∞
=
∞
=
+
??
?
=
?
?
=
?
∫
∑
∑
∫∫
n
C
n
n
n
n
n
CC
bzd
b
f
i
d
bz
b
f
i
d
z
f
i
ξ
ξ
ξ
π
ξ
ξ
ξ
π
ξ
ξ
ξ
π
ρ
ρρ
?∞=∞= kn :
k
C
k
k
C
bzd
b
f
i
d
z
f
i
)(
)(
)(
2
1)(
2
1
22
1
1
??
?
=
?
∫
∑
∫ +
?∞
?=
ξ
ξ
ξ
π
ξ
ξ
ξ
π
ρ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ρ
ρρ
ρρ
ξ
ξ
ξ
π
ξ
ξ
ξ
π
ξ
ξ
ξ
π
ξ
ξ
ξ
π
ξ
ξ
ξ
π
C
k
k
k
k
k
C
k
k
k
C
k
k
k
C
k
k
k
C
k
k
bzabzd
b
f
i
bzd
b
f
i
bzd
b
f
i
bzd
b
f
i
bzd
b
f
i
zf
)()(
)(
)(
2
1
)(
)(
)(
2
1
)(
)(
)(
2
1
)(
)(
)(
2
1
)(
)(
)(
2
1
)(
1
1
1
0
1
1
1
0
1
21
ξ
ξ
ξ
π
ρ
d
b
f
i
a
C
k
k
∫ +
?
=
1
)(
)(
2
1
其中:
说明:
(1) 罗朗级数中 积分表达式与泰勒级数 的积分表达式相
同,但罗朗级数中
()
1
()
!
k
k
afb
k
≠
。因为:高阶导数公式要求
f(z)解析才成立。而在此 f(z)仅在 21
RzbR<?<
区域内解析;
(2) 罗朗级数中有正幂部分:
0
()
k
k
k
azb
∞
=
?
∑
—— f(z)在 b 点的解析
部分,在 1
zb R?<
内收敛,负幂部分:
1
()
k
k
k
azb
?∞
=?
?
∑
—— f(z)在 b
点的主要部分,在 2
zb R?>
内收敛;
(3) f(z)的罗朗展开式唯一。
k
a
k
a
(4) 罗朗级数中含有 (z-b)的负幂项,这些项当
zb=
时都
是奇异的,但展开中心 b 点不一定是函数的奇点。
罗朗定理并未涉及展开中心 b 点是否一定是函数的奇
点的问题。
二、将环域内的解析函数展开成罗朗级数的方法
步骤:
(1)找出 f(z)的奇点;
(2)以展开中心 b 为圆心, 按奇点为界划分展开区域;
(3)分区展开 f(z)。
几种常用方法:
1.直接计算罗朗级数
——积分便于计算时用此法。
P47: [例 1]
2.将有理式分解为部分分式,再按
0
1
1
k
k
t
t
∞
=
=
?
∑
展开。
(1)t <
P48: [例 2]
3.用初等函数的泰勒展开式。
P49: [例 3]
4.利用两个绝对收敛级数的乘积。
P50: [例 4]
5.利用逐项求导或逐项积分。
ξ
ξ
ξ
π
ρ
d
b
f
i
a
C
k
k
∫ +
?
=
1
)(
)(
2
1
例:以
0z =
为中心在
1 z<<∞
展开
3
(1)
()
(1)
zz
fz
z
+
=
?
解:
2
33
()
(1) (1)
zz
fz
zz
=+
??
展开中心为
0=z
,故只需展开
3
1
(1)z?
(分子已为
1
)0( ?= zz
) 。
利用逐项求导,只需展开
1
1
?z
,区域:
∞<< z1
1
0
111 1
1
1
1
k
k
zz z
z
∞
+
=
==
?
?
∑
1
(1)
z
<
上式两边对 z 求导:
()
2 12
00
11(1)
1
kk
kk
dk
dz z z
z
∞∞
++
==
?+
?= =
?
∑∑
再次求导:
()
[][]
3 3
0
11
2(1)(2)
1
k
k
kk
z
z
∞
+
=
=?+?+
?
∑
()
3 3
0
11(1)(2)
2
1
k
k
kk
z
z
∞
+
=
++
?=
?
∑
12
00
1 ( 1)( 2) ( 1)( 2)
()
2
kk
kk
kk kk
fz
zz
∞∞
++
==
++ ++??
∴ =+
??
??
∑∑
令
'1kk=+
'' ''
'1 '2 '2 '2
1 '( ' 1) '( ' 1) 1 1(1 1) '( ' 1) '( ' 1)
()
22
kk kk
kk k k
kk kk kk kk
fz
zz zzz
∞∞ ∞∞
== ==
+?++?? ?? ?
=+=++
? ?? ?
??? ?
∑∑ ∑∑
2222
'''
'2 '2 '1 1
12 2' 1 ' '
2
kkkk
kk
k kkk
zzzz z z
∞∞∞∞
====
??
=+ =+ = =
??
??
∑∑∑∑
例子: P48[例 2]
分析:展开中心 z=0 不是 f(z)的奇点,奇点:- 1, 2
解:
2
3
()
2
z
fz
zz
=
??
的三个解析区域
2
312
()
212
z
fz
zz z z
==+
?? + ?
(1)
0
11
()
11()
k
k
z
zz
∞
=
==?
+??
∑
0
21
22
1
2
k
k
z
z
z
∞
=
??
=? =?
??
?
??
?
∑
0
1
() [(1) ]
2
kk
k
k
fz z
∞
=
?=??
∑
1z <
——无幂项(泰勒级数)
∞<<<<< 22,21,1 zz
1<z
(2)
1
00
111 1 1 (1)
()
1
1
1( )
k
k
k
kk
zz z z z
z
∞∞
+
==
?
==?=
+
??
∑∑
0
21
22
1
2
k
k
z
z
z
∞
=
??
=? =?
??
?
??
?
∑
1
0
(1)
() [ ]
2
k
k
k
k
z
fz
z
∞
+
=
?
??
?= ?
??
??
∑
12z<<
21 << z
(3)
1
00
111 1 1 (1)
()
1
1
1( )
k
k
k
kk
zz z z z
z
∞∞
+
==
?
==?=
+
??
∑∑
1
00
2212 2 2
2
2
1
kk
kk
zz zz z
z
+
∞∞
==
?? ??
== =
?? ??
?
?? ??
?
∑∑
1(1
0
() [(1) 2 ]
kk k
k
fz z
∞
+?+
=
?=?+
∑
)
2 z<<∞
∞<< z2
以 z=2 为中心展开
2
3
()
2
z
fz
zz
=
??
为幂级数。
分析: z=2 为
()fz
的奇点之一,展开中心为奇点。
解:
2
312
212
z
zz z z
=+
?? + ?
只需展开第一项
0
11111 2
(1)( )
2
1233 3 3
1
3
kk
k
z
z
zz
∞
=
?
== =?
?
+?+
+
∑
2
1
3
z?
<
0
11 2
() (1)( )
23 3
kk
k
z
fz
z
∞
=
?
?=+?
?
∑
(0 2 3)z<?<
利用逐项求导或逐项积分——不改变级数的收敛半径
例:以 z=0 为中心在
1 z<<∞
展开 3
(1)
()
(1)
zz
fz
z
+
=
?
。
解:
2
33
()
(1) (1)
zz
fz
zz
=+
??
只需展开
3
1
(1)z ?
。方法:逐项求导
1
0
111 1
1
1
1
k
k
zz z
z
∞
+
=
==
?
?
∑
上式两边对 z 求导:
()
2 12
00
11(1)
1
kk
kk
dk
dz z z
z
∞∞
++
==
?+
?= =
?
∑∑
)1
1
( <
z
再次求导:
()
[][]
3 3
0
11
2(1)(2)
1
k
k
kk
z
z
∞
+
=
=?+?+
?
∑
()
3 3
0
11(1)(2)
2
1
k
k
kk
z
z
∞
+
=
++
?=
?
∑
12
00
1 ( 1)( 2) ( 1)( 2)
()
2
kk
kk
kk kk
fz
zz
∞∞
++
==
++ ++??
∴ =+
??
??
∑∑
令
'1kk=+
'' ''
'1 '2 '2 '2
1 '( ' 1) '( ' 1) 1 1(1 1) '( ' 1) '( ' 1)
()
22
kk kk
kk k k
kk kk kk kk
fz
zz zzz
∞∞ ∞∞
== ==
+?++???? ?
=+=++
??? ?
??? ?
∑∑ ∑∑
2222
'''
'2 '2 '1 1
12 2' 1 ' '
2
kkkk
kk
k kkk
zzzz z z
∞∞∞∞
====
??
=+ =+ = =
??
??
∑∑∑∑
注: (1) 级数在收敛域内绝对收敛;在较小的闭域内一致
收敛。
一致收敛级数的性质 逐项求导或积分
(2) 逐项求导或积分不改变收敛半径(不改变
收敛区域) 。
?
§3.5 单值函数的孤立奇点
函数的奇点以及关于函数在孤立奇点邻域内的性
质的讨论在很多问题(留数理论及其应用、线性常微
分方程的解析理论)中有重要意义。
重点讨论:单值函数(或多值函数的单值分支)的孤
立奇点。
一、孤立奇点与非孤立奇点
1. 孤立奇点的定义
若 f(z)在 z=b 不解析(或没有定义) ,而在 z=b 的无
心邻域 2
0 zb R<?<
内解析,则 z=b 为 f(z)的孤立奇点。
(孤立:强调邻域内只有一个奇点)
例:
1z =
是
()
1
z
e
fz
z
=
?
的孤立奇点。
1()
0
0(
e
zfz
zb fz
?
==
?
?
?
<?<∞
?
无定义
解析
2. 非孤立奇点
若函数 f(z)在 z=b 的任意小的邻域内总有除 z=b 以外的奇点,
则 z=b 是 f(z)的非孤立奇点。
例: z=0 是
1
()
1
sin
fz
z
=
的非孤立奇点。
(1)
0z =
1
()
1
sin
fz
z
=
无定义
(2)
1
z
nπ
=
( 0, 1...)n =±
也是 f(z)的奇点。
1
:n
nπ
→∞
无限
接近 z=0 的点,即在 z=0 的任意小的邻域内总有除 z=0 以外
的奇点。感兴趣的是孤立奇点。
二、孤立奇点的分类和性质
孤立奇点包括:可去奇点、极点、本性奇点
下面从函数 f(z)在该点的极限性质与罗朗级数的
展开性质,即:
lim ( ) ?
zb
fz
→
=
?
() ( )
k
k
k
fz a zb
∞
=
=?
∑
这样两个方面对这三类孤立奇点进行分析。
名称
lim ( )
zb
fz
→
0 zb R<?<
的罗
朗级数
例子
可去奇点 有限值
0
() ( )
k
k
k
fz a zb
∞
=
=?
∑
无负幂项
sin
()
z
fz
z
=
极点 无限大
() ( )
k
k
km
fz a zb
∞
=?
∑
含有限个负幂项
3
1
()
(2)
fz
zz i
=
?
本性奇点 无定值
() ( )
k
k
k
f zazb
∞
=?∞
∑
含无限多个负幂
项
1
()
z
fz e=
对于正幂项到底含有多少项,即是无关紧要的(解析)
本质区别在于负幂项的个数(没有、有限项、无限项) ,故
负幂项部分称为级数的主要部分,它决定函数在奇点的性质。
1.可去奇点 z=0 是
sin
()
z
fz
z
=
的可去奇点
(1) 极限性质:
0
sin
lim 1
z
z
z
→
=
——有限值
(2)
21 2
00
sin 1 ( 1) ( 1)
()
(2 1)! (2 1)!
kk
kk
z
fz z z
zz k k
∞∞
+
==
??
== =
++
∑∑
不含负幂项,但它为罗朗级数(在展开中心, f(z)不解析)
(1)、 (2) z=0 是 f(z)的可去奇点
?
(3) 可去奇点的可去性
若定义奇点处函数的极限值为函数值,则得到一个解析
函数。在此重新定义一个函数:
00
sin
() 0
()
sin
lim ( ) lim 1 0
zz
z
fz z
z
gz
z
fz z
z
→→
?
=≠
?
?
=
?
?
===
?
?
则
()gz
在
0z =
就变成了一个解析函数。
2
0
(1)
()
(2 1)!
k
k
k
gz z
k
∞
=
?
=
+
∑
z <∞
——泰勒级数
2. m 阶极点 . z=0和 z=2i 是 3
1
()
(2)
fz
zz i
=
?
的极点。
(1) 极限性质:
3
0
1
lim
(2)
z
zz i
→
=∞
?
3
2
1
lim
(2)
zi
zz i
→
=∞
?
(2) z=0 是
()fz
的三阶极点
(i).在 z=0 的邻域内,
1
2zi?
是解析的,可展开成
0
k
k
k
az
∞
=
∑
0 12
34
332
0
1
( ) ...
k
k
k
a aa
fz az a az
zzzz
∞
=
?= =+++++
∑
z=0 是 f(z)的三阶极点
?
(ii) 在 z=2i 的邻域内, 3
1
z
是解析的,可展开成
0
(2)
l
l
l
bz i
∞
=
?
∑
0
12
0
1
() ( 2) ( 2) ..
22
l
l
l
b
fz bz i b bz i
zi zi
∞
=
?= ?= ++?+
??
∑
?
2zi=
是
()fz
的一阶极点
3.本性奇点 . z=0 是
1
()
z
fz e=
的本性奇点
(1) 极限性质:
1
0
lim
z
z
e
→
没有确定的极限。
(i) 当 z 沿正实轴 0时
0zx=>
11
00
lim lim
xz
zx
ee
→→
==∞
→
(ii) 当 z 沿负实轴 0时
0zx x==?<
1
1
00
lim lim 0
x
z
zx
ee
?
→→
==
(2) 罗朗展开性质
1
2
0
11 1 1
() 1 ..
!2!
k
z
k
e
kz z z
∞
=
==++
∑
含无限多个负幂项
→
三、解析函数零点与极点的关系
1. 零点的定义 :对于
()
0
()
() ( )
!
k
k
k
b
zzb
k
?
?
∞
=
=?
∑
(1) 若
()z?
在 z=b 点解析 ,且
() 0b? =
,则称 z=b 为
()z?
的零点 。
(2) 若
(1)
( ) '( ) ... ( ) 0
m
bb b?? ?
?
=== =
, 而
()
() 0
m
b? ≠
,则称
z=b 为
()z?
的 m 阶零点 。
()z?
在 m 阶零点邻域的泰勒级数为:
所以当 b 为
()z?
的 m 阶零点时,
()z?
在 b 点邻域的泰勒级
数的最低正幂为 m。这样下式所表示的泰勒级数也可作为
z=b 是 的 m 阶零点的定义:
1
1
() () ().
mm
mm
zazb azb?
+
+
=?+ ?
k
mk
k
mk
k
k
k
bz
k
b
bz
k
b
z )(
!
)(
)(
!
)(
)(
)(
0
0
)(
?=====?=
∑∑
∞
=
<
∞
=
??
?
的项为
)(z?
2. 解析函数的零点与极点的关系 :
若 b 为
()z?
的 m 阶零点,则 b 点是
1
()
()
fz
z?
=
的 m 阶极点。
证明: b 点是解析函数
()z?
的 m 阶零点
?
()z?
以 b 为中心
的泰勒级数为
1
1
( ) ( ) ( ) ...
mm
mm
zazb azb?
+
+
=?+ ?
2
12
() () ().
m
mm m
zb a a zb a zb
++
??
=? + ?+ ? +
??
在 b 点的邻域解析 在 b 点的邻域解析,且
)(z?
)()( zbz
m
Ψ?=
? )(zΨ
0
!
)(
)(
)(
≠==Ψ
m
b
ab
m
m
?
考虑 的倒函数 :在 b 点的邻域解析
在 b 点的泰勒级数:
构造新函数 f(z)
0 1
1
0
1
() .
() ()()
k
k
mmm
k
C C
Czb
zb zb zb
∞
?
=
=?=++
??
∑
f(z)的最低次幂为 b点为 f(z)的 m 阶极点。
以上:零点 极点
)(zΨ
)(
1
zΨ
)(
1
zΨ
0
)(
1
)(
)(
1
0
0
≠
Ψ
=?=
Ψ
∑
∞
=
b
CbzC
z
k
k
k
且
)()(
1
)(
1
)(
zbzz
zf
m
Ψ?
==
?
??
?m
bz )(
?
反之:若 b 点是 f(z)的 m 阶极点,则 b 点为
1
()
()
z
fz
? =
的
m 阶零点。
1 1
01
1
() .. ( ) ..
()()
mm
aa a
fz a az b
zb zb zb
??+ ?
?
=+ ++++?+
[]
1
1
( ) ...
()
mm
m
aazb
zb
??+
=+?+
?
()
()
m
Gz
zb
=
?
G(z)在 b 点的解析,且 ,于是 f(z)的
倒函数为:
11
() ( ) ( ) ()
() ()
mm
zzbzbgz
fz Gz
? ==? =?
)0(0)( ≠≠
?m
abG ∵
G(z)在 b 点解析,且
1
() 0
()
gz
Gb
=≠
,可作泰勒展开,可得:
()
0
()
()() ()
!
k
mk
k
b
zzb zb
k
?
?
∞
=
=? ?
∑
1
( )( ) '( )( ) ...
mm
gb z b g b z b
+
=?+?
b 点为
1
()
()
z
fz
? =
的 m 阶零点。 `
以上:极点 零点
总之,如果点 b 为 f(z)的一个 m 阶零点,则 b 点是
1
()fz
的
一个 m 阶极点,反之亦然。
?
?
补充:判断函数 f(z)极点阶数的简便方法
设 b 点是 f(z)的 m 阶极点,则
1 1
01
1
( ) ... ( ) ...
()()
mm
aa a
fz a az b
zb zb zb
??+ ?
?
=+ ++++?+
(非零的有限值)
即要求 b 点是 f(z)的几阶极点,可先求出新函数
()()
m
zb fz?
的极限值,由 m 的幂次判断极点的阶次。
0)()(
lim
≠=??
?
→
m
m
bz
azfbz
例:求函数 23
(1)(2)
()
(1)(3)
zz
fz
zz
??
=
++
有哪些极点,并判断极点的阶数 。
解 :
23
1(1)(3)
()
() ( 1)( 2)
zz
z
fz z z
?
++
==
??
的 m 阶零点就是 f(z)的 m 阶极点 。
(1) 的零点由其分子为零确定
23
(1)(3)0zz++=
1
zi∴=
2
zi=?
3
3z =?
(2)极点的阶数由
lim( ) ( ) 0
m
zb
zb fz
→
?≠
的有限值的 m 值确定 。
)(z?
(i)
23 3
( 1)( 2) ( 1)( 2)
lim( ) 0
( 1)( 3) 2 ( 3)
zi
zz ii
zi
zz i
→
?? ??
?=≠
++ +
为 f(z)的一阶极点。
同理: 为 f(z)的一阶极点。
又因:
3
23
3
(1)(2)
lim[ ( 3)] 2 0
(1)(3)
z
zz
z
zz
→?
??
?? = ≠
++
为 f(z)的三阶极点。
iz =?
1
iz =
1
3
3
?=? z
例:判断
( 0, 1, 2...)znnπ==±±
是
1
()
sin
fz
z
=
的几阶极点?
解法一:因
sin 0nπ =
,可知
znπ=
是 f(z)的极点。
由
()'
lim ( ) ( ) lim lim
sin (sin )'
zn zn zn
zn zn
zn fz
zz
πππ
ππ
π
→→→
??
?= =
11
lim ( 1) 0
cos cos
n
zn
zn
π
π
→
===?≠
故 是 f(z)的一阶极点。
πnz =
解法二:因
znπ=
是
() singz z=
的一阶零点,
()0,'() sin cos (1) 0
n
zn
d
gn g n z n
dz
π
ππ π
=
== =?≠
所以
znπ=
是
11
()
( ) sin
fz
gz z
==
的一阶极点。
四、函数在无穷远点的性质
讨论方法:作变换
1
z
t
=
,
1
() () ()fz f t
t
?==
则在 z 平面的
∞
点与 t 平面的 t=0 点对应,可由 在
t=0 的性质来定义
()fz
在无限远点的性质。
如果 t=0 是
()t?
的孤立奇点,则称 z 平面上的
∞
点是 f(z)
的孤立奇点。在 t=0 的邻域将 作罗朗展开:
()
k
k
k
tat?
∞
=?∞
=
∑
(1)
)(t?
)(t?
相应地有
()
k
k
k
fz bz
∞
=?∞
=
∑
(2)
其中 kk
ba
?
=
( 0, 1, 2...)k =±±
显然 f(z)中包含多少个正幂项,完全看级数 中有多少个
负幂项,因此根据有限远处孤立奇点的分类,规定:
(1) 如果展开式 (2) 中包含无穷多个 z 的正幂项,则称无限远
点为函数 f(z)的本性奇点。
(2) 如果展开式 (2) 中包含 项 (m>0),而不含 z 的更高次
项,则称无限远点为 f(z)的 m 阶极点。
)(t?
m
z
(3) 如果展开式 (2) 中不含 z 的正幂项,则称无限远点为 f(z)
的可去奇点。此时
00
lim ( )
z
fz b a
→∞
==
(因为不含正幂项)
因而可以去掉这个奇点,而说函数 f(z)在无限远点解析。
相当于重新定义一个函数,
z →∞
时的极限值 =函数值。
例题: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