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力资源计划
【教学目的】通过人力资源计划,了解人力资源部门未来要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步骤是有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本章学习,不仅要清楚人力资源计划制定的必要性,同时要学会编写人力资源计划。
【教学要求】掌握人力资源计划的含义和人力资源计划制定的原则以及基本内容。了解并能基本运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的基本方法。
【学习方法】注意在学习本章知识要点时,要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没有相关工作经历的人,应该在调查实践中加强认识。
第一节人力资源计划
一.人力资源计划的含义
人力资源计划是指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通过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状况的分析及估计、对职务编制、人员配备、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招聘和选择等内容进行的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性计划。简单地讲,人力资源计划是为了说明人力资源部门未来要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步骤。
计划根据时间的长短不同,可以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年度计划和短期计划四种。长期计划适合于大型企业,往往是5年至10年的规划;中期计划适合于大型、中型企业,一般的期限是2年至5年;年度计划适合于所有的企业,它每年进行一次,常常是企业的年度发展计划的一部分。短期计划适用于短期内企业人力资源变动加剧的情况,是一种应急计划。
需注意的是,人力资源计划与企业发展计划密切相关,它是达成企业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计划不能与企业的发展计划相背离。
有价值的人员计划必须既具有内部一致性又具有外部一致性。所谓的内部一致性,是指招募、甄选、配置、培训以及绩效评价等人员计划的设计应当是彼此配合的。例如,组织的培训计划应当能够反映组织的新员工培训计划和甄选计划的要求。所谓外部一致性,是指人员计划应当成为企业总体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因为进入(或不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建立(或不建立)新的工厂或降低现有业务活动水平等变化,都有着深刻的劳动力含义,如关系到招募、培训等。
二.人力资源计划制定的原则
在制定人力资源计划时,要注意以下三点原则:
1.充分考虑组织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
人力资源计划只有充分地考虑了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才能真正地做到为组织发展目标服务。在一个企业中,内部变化主要是指销售的变化、开发的变化、企业发展战略的变化以及公司员工流动的变化等;外部变化指社会消费市场的变化、政府有关人力资源政策的变化、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的变化等。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在人力资源计划中应该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和风险分析,最好能有面对风险的应急策略。
2.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保障
企业的人力资源保障问题是人力资源计划中应解决的核心问题。它包括人员的流入预测、流出预测、人员的内部流动预测、社会人力资源供给状况分析、人员流动的损益分析等。只有有效地保证了对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才可能去进行更深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3.使企业和员工都得到长期的利益
人力资源计划不仅是面向企业的计划,也是面向员工的计划。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是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如果只考虑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员工的发展,则会有损企业发展目标的达成。优秀的人力资源计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得到长期利益的计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计划。
三.人力资源计划的内容
从内容的性质上讲,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分为战略计划和策略计划。战略计划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和目标;策略计划则重点强调了具体每项工作的实施计划和操作步骤。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总计划
人力资源总计划阐述了人力资源计划的总原则、总方针和总目标。
2.职务编制计划
职务编制计划阐述了企业的组织结构、职务设置、职务描述和职务资格要求等内容。
3.人员配置计划
人员配置计划阐述了企业每个职位的人员数量、人员的职位变动、空缺人数等。
4.人员需求计划
通过总计划、职务编制计划、人员配置计划可以得出人员需求计划。需求计划中应阐明需求的职务名称、人员数量、希望到岗时间等。
5.人员供给计划
人员供给计划是人员需求计划的对策性计划。主要阐述了人员供给的方式、人员内部流动政策、人员外部流动政策、人员获取途径和获取实施计划等。
6.教育培训计划
包括了教育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考核等内容。
7.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调整计划
计划中明确计划期内的人力资源政策的调整原因、调整步骤和调整范围等。
8.投资预算
上述各项计划的费用预算。
四.人力资源计划的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计划正朝着灵活、高效、使用、短期等方向发展。具体的趋势为:
1.为了保证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人力资源计划将更加注重对关键环节的阐述;
2.对人力资源计划中的长期计划而言,也倾向于将计划中的关键环节明确化、细致化,并将它们提炼成具体的可执行的计划,最好明确计划的责任和要求,并且有相应的评估策略。
3.由于人力资源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变化周期增快,企业更倾向于致力于编写年度人力资源计划和短期计划;
4.企业的人力资源计划将会更加注重关键环节的数据分析和量化评估,并且将明确地限定人力资源计划的范围。
第二节 人力资源预测
企业中有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空缺职位无法从组织内部挑选到合适的人来填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小企业根本不在事先做任何打算,而只是等到一旦这类职位空缺出现之后,才想办法尽力找人来填补它。但是对于大企业来说,做一些适当的人员预测和计划就是十分必要的。
像任何好的计划一样,人员计划也当是建立在某种基本前提基础之上的,这种前提就是对未来的一种基本假设。人员预测的目的即在于确定这种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设。如果组织正在制定人员需求计划,那么通常需要做出三套预测:一套人员需求预测;一套外部候选人供给预测;一套内部候选人供给预测。
所以说,预测是对未来环境的分析。人力资源预测是指在企业评估和预言的基础上,对未来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源状况的假设。人力资源预测可分为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需求预测是指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对未来所需员工数量和种类的估算;供给预测是确定企业是否能够保证员工具有必要能力以及员工来自何处的过程。
人力资源预测是建立在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市场人力资源环境等基础之上的,所以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预测时,一定要注意分析以下问题:
1.企业人力资源政策在稳定员工上所发挥的作用
2.市场上人力资源供求状况和发展趋势
3.本行业其他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
4.本行业其他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
5.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力资源需求趋势
6.本行业的人力资源供给趋势
7.企业的人员流动率及原因
8.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状况
9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二.人力资源预测的方法
㈠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
1.经验分析法(比率分析)
这种方法也叫比率分析(ratio analysis),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具体的方法是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及劳动定额或每个人的生产能力、销售能力、管理能力等进行预测。通常情况下,是以以下两种因素的比率为依据的:⑴某些原因性因素(如销售额);⑵所需要的员工数量(如销售人员的数量)。例如,假设你发现一名销售人员每年通常能实现50万元的销售额。在过去的两年中,你每年需要10名销售人员来完成500万元的销售额。再假如你计划在下一年销售额提高到800万元,并在再下一年将销售额提高到1000万元,那么,如果销售收益和销售人员的数量仍然保持不变,你在下一年就需要增加6名新的销售人员(每年将完成50万元以上的销售额),再过一年,你就需要增加4名新的销售人员来完成要求增加的另外200万元销售额(下一年的800万元销售额和再下一年的1000万元销售额之间的差额)。
比率分析假定生产率保持不变,比如无论对销售人员如何进行激励,也不可能使每位销售人员每年的销售额超过50万元。如果销售生产率上升或下降,销售额与销售人员的比率就要改变,那么,根据历史比率所进行的人员预测就不太准确了。
所以,这种方法较为适合于稳定的小型企业的短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由于它是用以往的经验来推测未来的人员需求,而不同的管理者的预测可能会有偏差,一般可以通过多人综合预测或查阅历史记录等方法提高预测的准确读。
要注意的是,经验预测法只适合于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发展状况没有发生方向性变化的情况,对于新的职务,或者工作的方式发生了大的变化的植物,不适合使用该种方法。
2. 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确定组织中哪一种因素与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关系最大,然后找出这一因素随雇用人数的变化趋势,由此推出将来的趋势,从而得到将来的人力资源需求。
这种定量方法一般分为六个步骤:
⑴确定适当的与雇用人数有关的组织因素;
⑵用这一组织因素与劳动力数量的历史记录作出二者的关系图;
⑶借助关系图计算每年每人的平均产量(劳动生产率);
⑷确定劳动生产率的趋势;
⑸对劳动生产率的趋势进行必要的调整;
⑹对预测年度的情况进行推测。
选择与劳动力数量有关的组织因素是需求预测的关键一步。这个因素至少应该满足两个条件。第一,组织因素应该与组织的基本特性直接相关;第二,所选因素的变化必须与所需员工数量变化成比例。根据两个条件,对大学来说,适当的组织因素可能是学生的录取数;对医院来说,可能是病人的人·天数;对钢铁公司来说,则可能是钢产量。
上述步骤中的第2~5步都是为了得出一个较准确的劳动生产率。有了与雇用人数有关是组织因素和劳动生产率,就能够估计出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了。
在运用趋势分析法时,可以完全根据经验进行估计,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回归分析来作出预测。所谓回归分析,就是利用历史数据找出某一个或几个组织因素与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关系并将这一关系用一个数学模型表示出来,借助这个数学模型,就可推测将来的人力资源需求。由于这个过程比较复杂,所以要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
在企业中,通过分析企业在过去五年左右时间中的雇佣趋势,然后以此为依据来预测企业未来人员需求的技术。例如,通过综合统计企业在过去五年中每年年末的员工数量,或者这些年年末的各类人员的数量(如销售人员、生产人员、文秘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等),来确定今后有哪些趋势会继续发展下去。
趋势分析作为一种初步预测是很有价值的,但仅有它还远远不够,因为雇用水平很少会只由过去的状况决定。其他一些因素(如销售额和生产率的变化等)也将影响未来的人员需要。
3.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一种使专家们对影响组织某一领域的发展的看法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构化方法。专家的选择基于他们对影响组织的内部因素的了解程度,他们既可以是来自第一线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是高层经理;既可以是组织内的,也可以是组织外的。
德尔菲法是40年代末在美国兰德公司的“思想库”中发展起来的。该方法的目标是通过综合专家们各自的意见来预测某一领域的发展。它与一般会议最大的区别在于:专家们互不见面。因为专家彼此之间存在着身份和地位差别,面对面的集中讨论会使得一些人不愿意批评其他人而放弃自己的合理主张。这样就需要有一个中间人,如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在专家们之间穿针引线。具体地说,中间人的任务是,把在第一轮预测过程中专家门各自单独提出来的意见集中起来加以归纳后反馈给他们,然后重复这一循环,使专家们有机会修改他们的预测并说明修改的原因。一般重复3~5次,专家们的意见即趋于一致。
要使该方法奏效,应遵循下列原则:
⑴给专家充分的信息使其能作出判断。也就是说,要给专家提供已收集到的历史资料以及有关的统计分析结果。
⑵所问的问题应是一个主管人员能答复的问题。例如,不问人员需求的总的绝对数字,而问人员可能需要增加百分之多少,或者只问某些关键员工的预计增加数。
⑶不要求精确。允许专家粗估数字,并让他们说明预计数字的准确程度。
⑷使过程尽可能简化,特别是不要问那些跟预测无关因而没有必要问的问题。
⑸保证所有专家能从同一角度理解员工分类和其他定义,即在整个过程中用到的职务名称、部门名称等概念要有统一的定义和理解。
⑹向高层管理人员和专家讲明预测对组织和对下属单位的益处以及对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争取他们对德尔菲法的支持。
㈡人力资源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可以分为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人力资源供给两部分。对于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可以采用管理人员的连续规划、马尔可夫分析以及档案资料分析。
1.管理人员的连续规划
这是预测管理人员内部供给的最简单的方法。制定这一规划的过程是:
⑴确定规划范围,即确定需要制定接续规划的管理职位;
⑵确定每一个管理职位上的接替人选,所有可能的接替人选都应该考虑到;
⑶评价接替人选,主要是判断其目前的工作情况是否达到提升要求,可以根据评价的结果将接替人选分成不同的等级,例如分成可以马上接任、尚需进一步培训、问题较多三个级别。
⑷确定职业发展需要以及将个人的职业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这就是说,要根据评价的结果对接替人选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之能更快地胜任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但这种安排应尽可能与接续人员的个人目标相吻合并取得其同意。
2.马尔可夫分析
这一方法在理论上很复杂,但其应用方法却比较简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下面以一个会计公司的人事变动为例来说明(表4-1)。
分析的第一步是做一个人员变动矩阵表,表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在两个工作之间调动的员工数量的历年平均百分比(以小数表示)。一般以5~10年为周期来估计年平均百分比。周期越长,根据过去人员变动所推测的未来人员变动就越准确。
例如表4-1(A)表明,在任何一年里,平均80%的高层领导人仍留在公司内,而有20%退出。在任何一年里,大约65%的会计员仍留在原工作岗位,15%被提升为高级会计师,另有20%离职。用这些历年数据来代表每一种工作中人员变动的概率,就可以推测出未来的人员变动(供给量)情况。将规划初期每一种工作的人员数量与每一种工作的人员变动概率相乘,然后纵向相加,即得到组织内部未来劳动力的净供给量(见表4-1(B))。
表4-1 某公司人力资源供给情况的马尔可夫分析
(A)
人员调动的概率
E
M
S
Y
离职
高层领导(E)
0.80
0.20
中层领导(M)
0.10
0.70
0.20
高级会计师(S)
0.05
0.80
0.05
0.10
会计员(Y)
0.15
0.65
0.20
(B)
初期人员
数量
E
M
S
Y
离职
高层领导(E)
40
32
8
中层领导(M)
80
8
56
16
高级会计师(S)
120
6
96
6
12
会计员(Y)
160
24
104
32
预计的人员供给量
40
62
120
110
68
我们再看表4-1(B),如果下一年与上一年相同,可以预计下一年将有同样数量的高层领导人(40人),以及同样数目的高级会计师(120人),但中层领导人将减少18人,会计员将减少50人。这些人员变动的数据,与正常的人员扩大、缩减或维持不变的规划相结合,就可以用来决策怎样使预计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相匹配。
3.档案资料分析
通过对组织内部人员的档案资料进行分析,也可以预测组织内人力资源的供给情况。人员档案中通常包括了年龄、性别、工作经历、受教育经历、技能等方面的资料,更完整的档案资料还包括了员工参加过的培训课程、本人对换岗的态度、职业兴趣、业绩评估记录(包括对员工各方面成绩的评价、优点和缺点的评语)、发明创造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专利情况等信息资料。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计算机手段管理人员档案,这就为组织利用人员档案预测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供给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组织外部的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是任何一个组织获得必要的人员以补充或扩充组织员工队伍的重要途径。组织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来源主要包括失业人员、各类学校毕业生、专业退伍军人、其他组织流出人员等。企业在预测外部人力供给时,主要应考虑社会经济状况、就业观念、本企业的吸引力等因素。
第三节人力资源计划的编写步骤
一.编写人力资源计划的典型步骤
由于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编写人力资源计划的步骤也不尽相同。以下是编写人力资源计划的典型步骤,每个企业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裁减。
1.制定职务编制计划
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结合职务分析报告的内容,来制定职务编制计划。职务编制计划阐述了企业的组织结构、职务设置、职务描述和职务资格要求等内容。制定职务编制计划的目的是描述企业未来的组织职能规模和模式。
2.制定人员配置计划
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盘点报告来制定人员配置计划。人员配置计划阐述了企业每个职务的人员数量,人员的职务变动,职务人员空缺数量等。制定人员配置计划的目的是描述企业未来的人员数量和素质构成。
3.预测人员需求
根据职务编制计划和人员配置计划,使用预测方法来预测人员需求预测。人员需求中应阐明需求的职务名称、人员数量、希望到岗的时间等。最好形成一个标明有员工数量、招聘成本、技能要求、工作类别及为完成组织目标所需的管理人员数量和层次的分列表。实际上,预测人员需求是整个人力资源规划中最困难和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它要求以富有创造性、高度参与的方法处理未来经营和技术上的不确定性问题。
4.确定人员供给计划
人员供给计划是人员需求的对策性计划。主要阐述人员供给的方式(外部招聘、内部招聘等)、人员内部流动政策、人员外部流动政策、人员获取途径和获取实施计划等。通过分析劳动力过去的人数、组织结构和构成以及人员流动、年龄变化和录用等资料,就可以预测出未来某个特定时刻的供给情况。预测结果勾画出了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以及未来在流动、退休、淘汰、升职及其他相关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
5.制定培训计划
为了提升企业现有员工的素质,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培训计划中包括了培训政策、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考核等内容。
6.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调整计划
计划中明确计划期内的人力资源政策的调整原因、调整步骤和调整范围等。其中包括招聘政策、绩效考评政策、薪酬与福利政策、激励政策、职业生涯规划政策、员工管理政策等等。
7.编写人力资源部费用预算
其中主要包括招聘费用、培训费用、福利费用等费用的预算。
8.关键任务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每个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都可能遇到风险,如招聘失败、新政策引起员工不满等等,这些事件很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甚至会对公司造成致命的打击。风险分析就是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驾驭、风险监控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风险的发生。
人力资源计划编写完毕后,应积极地与各部门经理进行沟通,根据沟通的结果进行修改,最后再提交公司决策层审议通过。
二.实例介绍
下面是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编写的一个较为完善的人力资源计划实例。该计划主要分了六个部分,它们是职务设置与人员配置计划、人员招聘计划、选择方式调整计划、绩效考评调整计划、培训政策调整计划和人力资源预算。
由于人员招聘是人力资源部新年度的工作重点,所以计划中“人员招聘计划”部分最为详细。
需注意的是,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一个年度工作计划,所以对每一项工作只能言简意赅地进行描述,而不可能非常详尽。
2000年度人力资源管理计划
㈠职务设置与人员配置计划
根据公司2000年发展计划和经营目标,人力资源部协同各部门制定了公司2000年的职务设置与人员配置。在2000年,公司将划分为8个部门,其中行政副总负责行政部和人力资源部,财务总监负责财务部,营销总监负责销售一部、销售二部和产品部,技术总监负责开发一部和开发二部。具体职务设置与人员配置如下:
1.决策层(5人)
总经理1名、行政副总1名、财务总监1名、营销总监1名、技术总监1名。
2.行政部(8人)
行政部经理1名、行政助理2名、行政文员2名、司机2名、接线员1名。
3.财务部(4人)
财务部经理1名、会计1名、出纳1名、财务文员1名。
4.人力资源部(4人)
人力资源部经理1名、薪酬专员1名、招聘专员1名、培训专员1名。
5.销售一部(19人)
销售一部经理1名、销售组长3名、销售代表12名、销售助理3名。
6.销售二部(13人)
销售二部经理1名、销售组长2名、开发工程师8名、销售助理2名。
7.开发一部(19人)
开发一部经理1名、开发组长3名、开发工程师12名、技术助理3名。
8.开发二部(19人)
开发二部经理1名、开发组长3名、开发工程师12名、技术助理3名。
9.产品部(5人)
产品部经理1名、营销策划1名、公共关系2名、产品助理1名。
㈡人员招聘计划
1.招聘需求
根据2000职务设置与人员配置计划,公司人员数量应为96人,到目前为止公司只有83人,还需要补充13人,具体职务和数量如下:
开发组长2名、开发工程师7名、销售代表4名
2.招聘方式
开发组长:社会招聘和学校招聘
开发工程师:学校招聘
销售代表:社会招聘
3.招聘策略
学校招聘主要通过参加应届毕业生洽谈会、在学校举办招聘讲座、发布招聘张贴、网上招聘等四种形式。
社会招聘主要通过参加人才交流会、刊登招聘广告、网上招聘等三种形式。
4.招聘人事政策
⑴本科生:
A.待遇:转正后月工资2000元,其中基本工资1500元、住房补助200元、社会保险金300元左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试用期基本工资1000元。满半月后有住房补助;
B.考上研究生后协议书自动解除;
C.试用期三个月;
D.签定三年劳动合同;
⑵研究生:
A.待遇:转正后月工资5000元,其中基本工资4500元、住房补助200元、社会保险金300元左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试用期基本工资3000元。满半月后有住房补助;
B. 考上博士后协议书自动解除;
C.试用期三个月;
D.公司资助员工攻读在职博士;
E.签定不定期劳动合同,员工来去自由;
F.成为公司骨干员工后,可享有公司股份。
4.风险预测
⑴由于今年本市应届毕业生政策有所松动,可能会增加本科生招聘难度,但由于公司待遇较高饼干切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基本回避该风险。另外,由于优秀的本科生考研的比例很大,所以在招聘时,应该留有后选人员。
⑵由于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愿意留在本市的较少,所以研究生招聘将非常困难。如果研究生招聘比较困难,应重点通过社会招聘来填补“开发组长”空缺。
㈢选择方式调整计划
1999年开发人员选择实行了面试和笔试相结合的考查办法,取得了甲理想的结果。
在2000年首先要完善非开发人员的选择程序,并且加强非智力因素的考察,另外在招聘集中期,可以采用“合议制面试”,即总经理、主管副总、部门经理共同参与面试,以提高面试效率。
㈣绩效考评政策调整计划
1999年已经开始对公司员工进行了绩效考评,每位员工都有了考评记录。另外,在1999年对开发部进行了标准化的定量考评。
在今年,绩效考评政策将做以下调整:
⑴建立考评沟通制度,由直接上级在每月考评结束时进行考评沟通;
⑵建立总经理季度书面评语制度,让员工及时了解公司对他的评价,并感受到公司对员工的关心。
⑶在开发部试行“标准量度平均分布考核方法”,使开发人员更加明确自己在开发团队中的位置;
⑷加强考评培训,减少考评误差,提高考评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㈤培训政策调整计划
公司培训分为岗前培训、管理培训、岗位培训三部分。
岗前培训在1999年已经开始进行,管理培训和技能培训从2000年开始由人力资源部负责。
在今年,培训政策将做以下调整:
⑴加强岗前培训;
⑵管理培训与公司专职管理人员合作开展,不聘请外面的专业培训人员。该培训分成管理层和员工两个部分,重点对公司现有的管理模式、管理思路进行培训。
⑶技术培训根据相关人员申请进行。采取公司内训和聘请培训教师两种方式进行。
㈥人力资源预算
1.招聘费用预算
⑴招聘讲座费用:计划本科生和研究生各四个学校,共8次。每次费用300元,预算2400元;
⑵交流会费用:参加交流会4次,每次平均500元,共计2000元;
⑶宣传材料费用:2000元;
⑷报纸广告费:6000元;
2.培训费用
1999年实际培训费用35000元,按20%递增,预计今年培训费用约为42000元。
3.社会保险金
1999年社会保险金共交纳XXXXX元,按20%递增,预计今年社会保险金总额为XXXXX元。
人力资源部
2000/01/05
【本章小结】本章在分析人力资源计划含义、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强调了制定人力资源计划时的三项原则。同时,进一步介绍分析了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和需求预测的基本方法,最后提供了编写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计划的基本步骤。
【本章重点】
1.人力资源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基本方法;
3.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基本方法。
【关键术语】人力资源计划 人力资源预测
【参考文献】
1.李剑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必备手册》,中国言实出版社2000年版。
2.《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版,【美】加里·德勒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3.《人力资源管理》,陆国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自我测试】
一.名词解释
人力资源计划
人力资源预测
比率分析
二.选择题:
1.从内容的性质上看,人力资源计划可以分为( )。
A.短期计划和中期计划;
B.年度计划和长期计划;
C.战略计划和策略计划;
D.人力资源供给计划和需求计划;
2.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的方法,叫( )。
A.马尔可夫分析;
B.比率分析;
C.德尔菲法;
D.管理人员的连续规划;
3. 预测管理人员内部供给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A.管理人员连续规划
B.德尔菲法
C.趋势分析法
D.比率分析
4.德尔菲法的主要特征是( )。
A.专家们互不见面
B.专家们互相见面
C.跟一般会议没什么不同
D.所有专家都是外聘的
5.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的目的是( )。
A.使企业获益
B.使员工获益
C.使员工和企业获得短期利益
D.使员工和企业获得长期利益
三.简答题:
1.人力资源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
2.人力资源计划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