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数学模型基础
2.2 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
2.3 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
2.4 系统的结构图
2.5 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End
本章作业
1.定义,数学模型是指出系统内部物理量 ( 或变量 ) 之间动态关系的表达式 。
2.1 数学模型基础
2.5
2.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
● 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首要工作
(或基础工作)。
● 自控系统的组成可以是电气的、机械的、液压或气动的等等,
然而描述这些系统发展的模型却可以是相同的。因此,通过数学模型来研究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摆脱各种不同类型系统的外部特征,研究其内在的共性运动规律。
2.2 2.3 2.4
3.建模方法微分方程 ( 或差分方程 )
传递函数 ( 或结构图 )
频率特性状态空间表达式 ( 或状态模型 )
5.由数学模型求取系统性能指标的主要途径求解 观察线性微分方程 性能指标传递函数时间响应频率响应拉氏变换 拉氏反变换估算 估算计算傅氏变换 S=jω
频率特性
4.常用数学模型
系统辨识课研究实验法本课研究分析法
2.2.1 微分方程的列写
dticRiru 1
1
11
1 dticcu 11
rc
c uu
dt
duCR
11,得化简
2.2 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
R1
C1
i1 (t)
ur(t) uc(t)
微分方程的列写步骤
1)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变量;
2)从输入端开始,按照信号的传递顺序,根据各变量所遵循的物理定理写出各微分方程;
3)消去中间变量,写出输入、输出变量的微分方程;
4)变换成标准形式。
2.5
2.1 2.3
2.4
2.2.2 2.2.3 2.2.4
试列写质量 m在外力 F作用下位移
y(t)的运动方程。
dt
tdyftF )()(
1?
)()(2 tkytF?
)()()()( 212
2
tFtFtFdt tydm
)()()()(2
2
tFtkydt tdyfdt tydm
)()()()( tutRitudt tdiL rc
dttictu c )(1)(
)()()()(2
2
tutudt tduRCdt tudLC rccc
例 2.1 图为机械位移系统。
R L
C
i(t)
ur(t) uc(t)
F
y(t)
k
f
m
例 2.2 如图 RLC电路,试列写以 ur(t)为输入量,uc(t)为输出量的网络微分方程。
整理得,
解,阻尼器的阻尼力,
弹簧弹性力,
解,
返回
非线性 系统:用非线性微分方程描述。
)(2 tFykydtdyf
)( tFkydtdyf
)()( tFytkdtdyf
2.2.2 微分方程的类型
线性 定常 系统: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微分方程的系数是常数。
线性系统的 重要性质,满足叠加性和均匀性(齐次性)。即:
如果输入 r1(t)— >输出 y1(t),输入 r2(t)— >输出 y2(t)
则输入 a r1(t)+b r2(t) — >输出 a y1(t)+by2(t)
线性 系统: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
线性 时变 系统: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微分方程的系数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2.2.1 2.2.3 2.2.4
xdx xdfy
xx
0
)(
2
2
2
00
)(
)(
!2
1
)(
)(
0
0
x
dx
xfd
x
dx
xdf
xfyyy
xx
xx
xdx )x(df)x(fyyy
0xx
00
2.2.3 非线性元件微分方程的线性化小偏差线性化,用台劳级数展开,略去二阶以上导数项。
一,假设,x,y在平衡点( x0,y0)附近变化,即
x=x0+△ x,y=y0+△ y
二,近似处理略去高阶无穷小项
严格地说,实际控制系统的某些元件含有一定的非线性特性,而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非常困难。如果某些非线性特性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内,可以用线性系统模型近似,称为非线性模型的线性化。
三,数学方法
2.2.1 2.2.42.2.2
求解方法:经典法、拉氏变换法。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
rc
c uu
dt
duCR
11
)()()0()( 1111 sUsUuCRssUCR rccc
)()(1.0)( sUsUssU rcc
1
1.0
)1(
1)(
ssssU c
ttc eetu 1.01)(
2.2.4 线性定常微分方程的求解
R1
C1
i 1(t)
ur(t) uc(t)
例 2.3 已知 R1=1,C1=1F,uc(0)=0.1v,
ur(t)=1(t),求 uc(t)
拉氏变换法求解步骤:
1,考虑初始条件,对微分方程中的每一项分别进行拉氏变换,
得到变量 s的代数方程;
2,求出输出量拉氏变换函数的表达式;
3,对输出量拉氏变换函数求反变换,得到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即为所求微分方程的解。
解:
)s(U)s(U)s(sUCR rcc11
1sCR
1
)s(U
)s(U
11r
c
零初始条件下取拉氏变换:
2.2.1 2.2.32.2.2
2.3.1 传递函数的定义
)(
)()()(
)(
)()()(
11
1
10
11
1
10
trb
dt
tdr
b
dt
trd
b
dt
trd
b
tca
dt
tdc
a
dt
tcd
a
dt
tcd
a
mmm
m
m
m
nnn
n
n
n
nn
nn
mm
mm
asasasa
bsbsbsb
sR
sCSG
1
1
10
1
1
10
)(
)()(
)()(
)()(
1
1
10
1
1
10
sRbsbsbsb
sCasasasa
mm
mm
nn
nn
2.3 传递函数
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传递函数 。
2.52.1 2.42.2
2.3.2 2.3.3 2.3.4
试列写网络传递函数 Uc(s)/Ur(s).
)()()()(2
2
tutudt tduRCdt tudLC rccc
)()()()(2 sUsUsR C s UsUL C s rccc
1
1
)(
)()(
2 RCsL CssU
sUsG
r
c
例 2.4 如图 RLC电路,
R L
C
i(t)
ur(t) uc(t)
LsR
1/sC
I(s)
Ur(s) Uc(s)
1) 传递函数是复变量 S的有理真分式函数,分子多项式的次数
m 低于或等于分母多项的次数 n,所有系数均为实数;
2) 传递函数只取决于系统和元件的结构,与输入信号无关;
3) 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有相通性,可经简单置换而转换;
4) 传递函数的拉氏反变换是系统的脉冲响应。
5) 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定义的,它只反应系统的零状态特性;零初始条件含义要明确。
参见解,1) 零初始条件下取拉氏变换:
传递函数:
2) 变换到复频域来求。
2.3.2、传递函数的性质求零状态条件下阶跃响应 uc(t) ;
2) uc(0)=0.1v,ur(t)=1(t),求 uc(t) ; 3) 求脉冲响应 g(t)。
1
1
1
1
)(
)()(
11?
ssCRsU sUsG
r
c
)1(
1
1
)()(
sss
sUsU r
c
tc e1)t(u
(前例已得) )()()(11 sUsUssUCR rcc
rc
c uu
dt
duCR
11
)()()0()( 1111 sUsUuCRssUCR rccc
)()(1.0)( sUsUssU rcc
1
1.0
)1(
1)(
ssssU c
ttc eetu 1.01)(
te
sLsGLtg
]1
1[)]([)( 11
例 2.5 已知 R1=1,C1=1F,1)
对上式进行拉氏反变换:
3)
解,1)
2)
R1
C1
i1 (t)
ur(t) uc(t)
传递函数分子多项式与分母多项式经因式分解可写为如下形式:
n
j
j
m
i
i
n
m
ps
zs
K
pspspsa
zszszsb
sG
1
1*
210
210
)(
)(
)())((
)())((
)(
n
1j
j
m
1i
i
)sT1(s
)s1(
K)s(G
K称为传递系数或增益,在频率法中使用较多。
2.3.2 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
0
j?S平面? 零、极点分布图。
传递函数分子多项式与分母多项式也可分解为如下形式:
传递函数分子多项式的根 zi称为传递函数的零点;分母多项式的根 pj称为传递函数的极点。 K*称为传递系数或根轨迹增益。
2.3.3 2.3.42.3.1
例 2.6 具有相同极点不同零点的两个系统
,它们零初始条件下的单位阶跃响应分别为极点 决定系统响应形式(模态),零点 影响各模态在响应中所占比重。
)2)(1(
24)(
1
ss
ssG
)2)(1(
25.1)(
2
ss
ssG
tt ee
sss
sLtc 21
1 321])2)(1(
24[)(
tt ee
sss
sLtc 21
2 5.05.01])2)(1(
25.1[)(
2.3.3 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对输出的影响 2.3.2 2.3.42.3.1
比例环节,G(s)=K
积分环节,G(s)=1/s
微分环节 G(s)=s
1
1)(
TssG
1)( ssG?
22
2
22 212
1)(
nn
n
ssTssTsG
2.3.4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惯性环节,
一阶微分环节,
振荡环节,
2.3.2 2.3.32.3.1
2.4.1 结构图的组成和绘制
)s(IR)s(U)s(U 11cr
sC
)s(I)s(U
1
1
c?
2.4 系统的结构图
R(s) C(s)E(s) G(s)
H(s)
(-)
例 2.7 绘出 RC电路的结构图。
Ur(s) Uc(s)I1(s)1/R
1 1/sC1(-)
信号线,表示信号传递通路与方向。
方框,表示对信号进行的数学变换。方框中写入元件或系统的传递函数。
比较点,对两个以上的信号进行加减运算。,+”表示相加,,-”
表示相减。
引出点,表示信号引出或测量的位置。同一位置引出的信号数值和性质完全相同。
结构图由许多对信号进行单向运算的方框和一些信号流向线组成,它包括:
2.5
2.1 2.2
2.3
R1
C1
i1 (t)
ur(t) uc(t)
2.4.2 例
)]()([1)(
1
1 sUsURsI i
)()()( 21 sIsIsI c
sC
sIsU c
1
)()(?
)]()([1)(
2
2 sUsURsI o sC
sIsU
o
2
2 )()(?
例 2.8 绘出图示双 RC网络的结构图。
ui uou C2C1
ici1
R1 R2
i2
2.19
U(s) I2(s)
Uo(s)
(d)
2
1
R(-)
IC(s) U(s)
(c)
sC1
1IC(s)I1(s)
I2(s)
(-)
(b)
Ui(s) I1(s)
U(s)
(-)
(a)
1
1R
sC2
1
I2(s) Uo(s)
(e)
Ui(s) Uo(s)
I2(s)
U(s)
IC(s)
I1(s) (-)
(-)(-)
(f)
1
1
R sC1
1
sC2
1
2
1
R
返回动画演示
串联方框的简化 (等效 ):
)s(V)s(G)s(C 2?
)s(R)s(G)s(V 1?
)s(R)s(G)s(G)s(C 12?
)s(C)s(C)s(C)s(C 321
)s(R)]s(G)s(G)s(G[ 321
R(s) C(s)E(s)
G(s)
H(s)
)s(R)s(H)s(G1 )s(G)s(C
2.4.2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和简化
C(s)G
2(s)G1(s)
V(s)R(s)
(a)
(a) 变换前
R(s)
C1(s)
C3(s)
C2(s)
(-)
G1(s)
G2(s)
G3(s)
C(s)
C(s)G
2(s)G1(s)
R(s)
(b)
G1(s)+G2(s)-G3(s)
(b) 变换后
R(s) C(s)?反馈连接方框的简化(等效):
并联方框的简化(等效):
C(s)=G(s)E(s) E(s)=R(s)? H(s) C(s)
C(s)=G(s)[R(s)? H(s)C(s)]
例2.4.1
比较点和引出点的移动,
等效原则:前向通道和反馈通道传递函数都不变。
)()()(1)( sRsGsGsR?
632236 G)GG(G
4554 GGG
1
542 3 6
2 3 6 G
GG1
GG
例 2.9
G(s)R(s) C(s)
C(s)
G(s)
G(s) C(s)
C(s)R(s)
G(s)R(s) C(s)R(s)
)(
1
sG
G(s) C(s)R(s)
R(s)
G4(s)(-)
G2(s) G6(s)
(-)
C(s)R(s)
G3(s)
G5(s)
G1(s)
引出点移动,
1,引出点前移
C(s)=G(s)R(s)
2,引出点后移
1,相加点前移
)]()(1)()[( sBsGsRsG
G(s)
(-)
B(s)
C(s)R(s)
)(
1
sG
G(s)
B(s)
C(s)R(s)
(-)
C(s)R(s) G(s)
(-)
B(s)
C(s)G(s)
G(s)
R(s)
B(s) (-)
R(s)
V1(s)
V2(s)
E1(s) C(s)
(-)
V2(s)
V1(s)
(-)
C(s)R(s)
V1(s)
V2(s)
C(s)R(s)
(-)
或
相加点的移动
3,交换或合并相加点
2,相加点后移
C(s)=G(s)R(s)-B(s)
C(s)=G(s)[R(s)-B(s)]
= G(s)R(s)-G(s)B(s)
C(s)=E1(s)+V2(s)
= R(s)-V1(s)+V2(s)
= R(s)+V2(s)-V1(s)
例 2.10 结构图化简
(1) 结构图化简方案 Ⅰ
H1
H2
G1 G2 G3
G4
(-)
(-)
R Y
R
H2+G3H1
G1 G2 G3
H2
G4
(-) Y
(a)
G4
G3
H2
YR
13222
211 HGGHG GG
(b)
G4
YR
22113222
3211 HGGHGGHG GGG
(c)
返回
2.4.22.4.1
(3) 结构图化简方案 Ⅲ
(2) 结构图化简方案 Ⅱ
H1+H2/G3
H2/G3
G2G3G1
G4
(-)R Y
(a)
H2/G3
G4
R Y
13222
3211 HGGHG GGG
(b)
G1G2G
3
H1/G1
G4
R Y(-)
)1(1 132 GGH?
(a)
3
2
31
2
1
1 GHGGHGH
G4
G1G2G3
YR
(-)
(b)
原电路
1,等效为单位反馈系统
)()(1)()(1 )()()( sRsHsHsG sHsGsC
其它等价法则 R(s)
(-)
C(s)G(s)
H(s)
)(
1
sH
G(s) H(s)
(-)
C(s)R(s)
G(s)
H(s)
R(s) C(s)
-1
E(s)
C(s)R(s) G(s)
-H(s)
E(s)
2,负号可在支路上移动
E(s)=R(s)-H(s)C(s)
=R(s)+(-1)H(s)Cs)
=R(s)+[-H(s)]C(s)
例 2.11 双 RC网络的结构图简化。
Ui(s)
R1
(-)
(-)
(-)
Uo(s)
(b)
1
1R sC
1
1 21R sC21
sT111?
Ui(s) (-)
(-)
Uo(s)
R1
(c)
2
1R sC
2
1
R1C2s
sT21 1?
Ui(s) Uo(s)(-)
(e)
sT111?
返回 动画演示
2
1R
(d)
Ui(s)
R1 C2s
(-)
Uo(s)(-)
sT111? sC21
Ui(s)
(-) (-)
(-)I1(s)
IC(s)
U(s)
I2(s)
Uo(s)
(a)
1
1R
2
1R sC
2
1sC
1
1
信号流图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源节点 (输入节点):
o在源节点上,只有信号输出支路而没有信号输入的支路,
它一般代表系统的输入变量。
信号流图的 基本性质,
1) 节点 标志系统的变量,节点标志的变量是所有流向该节点信号的代数和,用,O”表示;
2) 信号 在支路上沿箭头单向传递;
3) 支路 相当于乘法器,信号流经支路时,被乘以支路增益而变成另一信号;
4) 对一个给定系统,信号流图不是唯一的。
1+R1C1s
x2 x5x4
x6
-1
x3 x7 I(s)
R21/R1
x1
2.5 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信号流图 是由节点和支路组成的一种信号传递网络。
阱节点 (输出节点):
在阱节点上,只有信号输入的支路而没有信号输出的支路,它一般代表系统的输出变量。
2.1 2.2 2.3 2.4
2.5.2例2.5.1 2.5.3
混合节点,在混合节点上,既有信号输出的支路而又有信号输入的支路 。
2.5.1 信号流图的绘制
1,由系统微分方程绘制信号流图
1) 将微分方程通过拉氏变换,得到 S的代数方程;
2)每个变量指定一个节点;
3) 将方程按照变量的因果关系排列;
4)连接各节点,并标明支路增益。
前向通路,信号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传递时,每个节点只通过一次的通路,叫前向通路。前向通路上各支路增益之乘积称 前向通路总增益,一般用 Pk表示。
回路,起点和终点在同一节点,而且信号通过每一节点不多于一次的闭合通路称回路。回路上各支路增益之乘积称 回路增益,
一般用 La表示。
不接触回路,回路之间没有公共节点时,称它们为不接触回路。
2.5.2例 2.5.3
上式拉氏变换
C1
ui
R1
R2 uo
i1
i
)t(u)t(uR)t(i io11
2o R)t(i)t(u?
dt)ii(C1R)t(i 111
)s(U)s(UR)s(I io11
2o R)s(I)s(U?
s
)0(u)]s()s([
sC
1R)s( c
1
1
11
)s(U)s(I)s(I)s(U)s(U)s(U o1oii
例 2.12
信号传递流程:
)0(uC)s()sCR1(
)s()0(uCsCR)s()s(
c1111
1c1111
Ui(s)Ui(s)-Uo(s) Uo(s)Uo(s)
uC(0)
-1
I1(s) I(s)
R21+R1C1s1/R1
-C1
1) 用小圆圈标出传递的信号,得到节点。
2) 用线段表示结构图中的方框,用传递函数代表支路增益 。
注意信号流图的节点只表示变量的相加。
G(s) C(s)R(s)
G1(s) G2(s)
H(s)
R(s) E(s)
D(s)
V(s) C(s)
(-)
(a) 结构图
(节点 )
C(s)R(s) G(s)
(节点 ) (支路 )
C(s)1R(s)
E(s)
G1(s) G2(s)
-H(s)
Y(s)
D(s)
V(s)
1
1
(b) 信号流图
2,由系统结构图绘制信号流图例 2.13 绘制结构图对应的信号流图 (1) 。
Ui(s) Uo(s)
I2(s)
U(s)
IC(s)
I1(s) (-)
(-)(-)
1
1
R sC1
1
sC2
1
2
1
R
Ui(s) Uo(s)
Uo(s)U(s) I2(s)IC(s)
-1 -1
-1
1/R1 1/C1s 1/C2s1/R2
动画演示
2.5.22.5.1 2.5.3
例 2.14 绘制结构图对应的信号流图 (2) 。
特征式,
— 所有单独回路增益之和;
— 在所有互不接触的单独回路中,每次取其中两个回路增益乘积和;
— 在所有互不接触的单独回路中,每次取其中三个回路增益的乘积之和 。
梅逊公式 为,
n
1k
KKP
1P
fedcba LLLLLL1
aL
cbLL
fed LLL
— 余因子式,即在信号流图中,把与第 K条前向通路相接触的回路去掉以后的 Δ值。K?
2.5.2 梅逊增益公式其中,n— 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之前向通路总数。
Pk— 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第 k条前向通路总增益 。
动画示例例2.5.1 2.5.3
前向通路有两条:
,没有与之不接触的回路:
,与所有回路不接触:
解,三个回路:
R G
1 G2 G3
H2 -H2
-H1
C
G4
221 HGL
2212 HGGL?
1323 HGGL
22113222a HGGHGGHG1L1
3211 GGGP?
42 GP?
11
2
4
22113222
321
n
1k
kk GHGGHGGHG1
GGGP1)s(G?
例 2.15 已知系统信号流图,求传递函数。
回路相互均接触,则:
参见
f
求传递函数 X4/X1及 X2/X1。
b c gegdL a
d e gcb LL
1,1
,,.1
21
2141
d
abc fpae fpXX
d eg1
)1()(1
2211
1
4
b cgegd
a b cfda efpp
X
X
dapXX 1,,.2 1121
d eg1
)1(1
11
1
2
b cgegd
dap
X
X
例 2.16 已知系统信号流图,
d e g1 b c gegd则解,三个回路有两个互不接触回路
1,输入信号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 (N(s)=0)
)s(H)s(G)s(G1
)s(G)s(G
)s(R
)s(C)s(
21
21
)s(H)s(G)s(G1
)s(G
)s(N
)s(C)s(
21
2
n
)s(N)s()s(R)s()s(C n
)s(N)s(H)s(G)s(G1 )s(G)s(R)s(H)s(G)s(G1 )s(G)s(G
21
2
21
21
0)s(N,)s(H)s(G)s(G1 1)s(R )s(E)s(
21
e
0)s(R,)s(H)s(G)s(G1 )s(H)s(G)s(N )s(E)s(
21
2
en
)s(N)s()s(R)s()s(E ene
2.5.3 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R(s) E(s)
N(s)
C(s)
H(s)
G2(s)G1(s)
B(s)
(-)
2,扰动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 (R(s)=0)
3,输入信号和扰动信号同时作用时,系统的输出
4,闭环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 [ 定义误差 E(s)=R(s)-B(s) ]
2.5.2例2.5.1
本 章 作 业
P88
2-3(b)
2-5(a)
2-8
2-9(a)
2-11(a)(c)
2-12(a)(b)
2-13(a)
2-14(c)(d)
2.1 数学模型基础
2.2 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
2.3 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
2.4 系统的结构图
2.5 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End
本章作业
1.定义,数学模型是指出系统内部物理量 ( 或变量 ) 之间动态关系的表达式 。
2.1 数学模型基础
2.5
2.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
● 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首要工作
(或基础工作)。
● 自控系统的组成可以是电气的、机械的、液压或气动的等等,
然而描述这些系统发展的模型却可以是相同的。因此,通过数学模型来研究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摆脱各种不同类型系统的外部特征,研究其内在的共性运动规律。
2.2 2.3 2.4
3.建模方法微分方程 ( 或差分方程 )
传递函数 ( 或结构图 )
频率特性状态空间表达式 ( 或状态模型 )
5.由数学模型求取系统性能指标的主要途径求解 观察线性微分方程 性能指标传递函数时间响应频率响应拉氏变换 拉氏反变换估算 估算计算傅氏变换 S=jω
频率特性
4.常用数学模型
系统辨识课研究实验法本课研究分析法
2.2.1 微分方程的列写
dticRiru 1
1
11
1 dticcu 11
rc
c uu
dt
duCR
11,得化简
2.2 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
R1
C1
i1 (t)
ur(t) uc(t)
微分方程的列写步骤
1)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变量;
2)从输入端开始,按照信号的传递顺序,根据各变量所遵循的物理定理写出各微分方程;
3)消去中间变量,写出输入、输出变量的微分方程;
4)变换成标准形式。
2.5
2.1 2.3
2.4
2.2.2 2.2.3 2.2.4
试列写质量 m在外力 F作用下位移
y(t)的运动方程。
dt
tdyftF )()(
1?
)()(2 tkytF?
)()()()( 212
2
tFtFtFdt tydm
)()()()(2
2
tFtkydt tdyfdt tydm
)()()()( tutRitudt tdiL rc
dttictu c )(1)(
)()()()(2
2
tutudt tduRCdt tudLC rccc
例 2.1 图为机械位移系统。
R L
C
i(t)
ur(t) uc(t)
F
y(t)
k
f
m
例 2.2 如图 RLC电路,试列写以 ur(t)为输入量,uc(t)为输出量的网络微分方程。
整理得,
解,阻尼器的阻尼力,
弹簧弹性力,
解,
返回
非线性 系统:用非线性微分方程描述。
)(2 tFykydtdyf
)( tFkydtdyf
)()( tFytkdtdyf
2.2.2 微分方程的类型
线性 定常 系统: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微分方程的系数是常数。
线性系统的 重要性质,满足叠加性和均匀性(齐次性)。即:
如果输入 r1(t)— >输出 y1(t),输入 r2(t)— >输出 y2(t)
则输入 a r1(t)+b r2(t) — >输出 a y1(t)+by2(t)
线性 系统: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
线性 时变 系统: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微分方程的系数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2.2.1 2.2.3 2.2.4
xdx xdfy
xx
0
)(
2
2
2
00
)(
)(
!2
1
)(
)(
0
0
x
dx
xfd
x
dx
xdf
xfyyy
xx
xx
xdx )x(df)x(fyyy
0xx
00
2.2.3 非线性元件微分方程的线性化小偏差线性化,用台劳级数展开,略去二阶以上导数项。
一,假设,x,y在平衡点( x0,y0)附近变化,即
x=x0+△ x,y=y0+△ y
二,近似处理略去高阶无穷小项
严格地说,实际控制系统的某些元件含有一定的非线性特性,而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非常困难。如果某些非线性特性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内,可以用线性系统模型近似,称为非线性模型的线性化。
三,数学方法
2.2.1 2.2.42.2.2
求解方法:经典法、拉氏变换法。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
rc
c uu
dt
duCR
11
)()()0()( 1111 sUsUuCRssUCR rccc
)()(1.0)( sUsUssU rcc
1
1.0
)1(
1)(
ssssU c
ttc eetu 1.01)(
2.2.4 线性定常微分方程的求解
R1
C1
i 1(t)
ur(t) uc(t)
例 2.3 已知 R1=1,C1=1F,uc(0)=0.1v,
ur(t)=1(t),求 uc(t)
拉氏变换法求解步骤:
1,考虑初始条件,对微分方程中的每一项分别进行拉氏变换,
得到变量 s的代数方程;
2,求出输出量拉氏变换函数的表达式;
3,对输出量拉氏变换函数求反变换,得到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即为所求微分方程的解。
解:
)s(U)s(U)s(sUCR rcc11
1sCR
1
)s(U
)s(U
11r
c
零初始条件下取拉氏变换:
2.2.1 2.2.32.2.2
2.3.1 传递函数的定义
)(
)()()(
)(
)()()(
11
1
10
11
1
10
trb
dt
tdr
b
dt
trd
b
dt
trd
b
tca
dt
tdc
a
dt
tcd
a
dt
tcd
a
mmm
m
m
m
nnn
n
n
n
nn
nn
mm
mm
asasasa
bsbsbsb
sR
sCSG
1
1
10
1
1
10
)(
)()(
)()(
)()(
1
1
10
1
1
10
sRbsbsbsb
sCasasasa
mm
mm
nn
nn
2.3 传递函数
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传递函数 。
2.52.1 2.42.2
2.3.2 2.3.3 2.3.4
试列写网络传递函数 Uc(s)/Ur(s).
)()()()(2
2
tutudt tduRCdt tudLC rccc
)()()()(2 sUsUsR C s UsUL C s rccc
1
1
)(
)()(
2 RCsL CssU
sUsG
r
c
例 2.4 如图 RLC电路,
R L
C
i(t)
ur(t) uc(t)
LsR
1/sC
I(s)
Ur(s) Uc(s)
1) 传递函数是复变量 S的有理真分式函数,分子多项式的次数
m 低于或等于分母多项的次数 n,所有系数均为实数;
2) 传递函数只取决于系统和元件的结构,与输入信号无关;
3) 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有相通性,可经简单置换而转换;
4) 传递函数的拉氏反变换是系统的脉冲响应。
5) 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定义的,它只反应系统的零状态特性;零初始条件含义要明确。
参见解,1) 零初始条件下取拉氏变换:
传递函数:
2) 变换到复频域来求。
2.3.2、传递函数的性质求零状态条件下阶跃响应 uc(t) ;
2) uc(0)=0.1v,ur(t)=1(t),求 uc(t) ; 3) 求脉冲响应 g(t)。
1
1
1
1
)(
)()(
11?
ssCRsU sUsG
r
c
)1(
1
1
)()(
sss
sUsU r
c
tc e1)t(u
(前例已得) )()()(11 sUsUssUCR rcc
rc
c uu
dt
duCR
11
)()()0()( 1111 sUsUuCRssUCR rccc
)()(1.0)( sUsUssU rcc
1
1.0
)1(
1)(
ssssU c
ttc eetu 1.01)(
te
sLsGLtg
]1
1[)]([)( 11
例 2.5 已知 R1=1,C1=1F,1)
对上式进行拉氏反变换:
3)
解,1)
2)
R1
C1
i1 (t)
ur(t) uc(t)
传递函数分子多项式与分母多项式经因式分解可写为如下形式:
n
j
j
m
i
i
n
m
ps
zs
K
pspspsa
zszszsb
sG
1
1*
210
210
)(
)(
)())((
)())((
)(
n
1j
j
m
1i
i
)sT1(s
)s1(
K)s(G
K称为传递系数或增益,在频率法中使用较多。
2.3.2 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
0
j?S平面? 零、极点分布图。
传递函数分子多项式与分母多项式也可分解为如下形式:
传递函数分子多项式的根 zi称为传递函数的零点;分母多项式的根 pj称为传递函数的极点。 K*称为传递系数或根轨迹增益。
2.3.3 2.3.42.3.1
例 2.6 具有相同极点不同零点的两个系统
,它们零初始条件下的单位阶跃响应分别为极点 决定系统响应形式(模态),零点 影响各模态在响应中所占比重。
)2)(1(
24)(
1
ss
ssG
)2)(1(
25.1)(
2
ss
ssG
tt ee
sss
sLtc 21
1 321])2)(1(
24[)(
tt ee
sss
sLtc 21
2 5.05.01])2)(1(
25.1[)(
2.3.3 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对输出的影响 2.3.2 2.3.42.3.1
比例环节,G(s)=K
积分环节,G(s)=1/s
微分环节 G(s)=s
1
1)(
TssG
1)( ssG?
22
2
22 212
1)(
nn
n
ssTssTsG
2.3.4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惯性环节,
一阶微分环节,
振荡环节,
2.3.2 2.3.32.3.1
2.4.1 结构图的组成和绘制
)s(IR)s(U)s(U 11cr
sC
)s(I)s(U
1
1
c?
2.4 系统的结构图
R(s) C(s)E(s) G(s)
H(s)
(-)
例 2.7 绘出 RC电路的结构图。
Ur(s) Uc(s)I1(s)1/R
1 1/sC1(-)
信号线,表示信号传递通路与方向。
方框,表示对信号进行的数学变换。方框中写入元件或系统的传递函数。
比较点,对两个以上的信号进行加减运算。,+”表示相加,,-”
表示相减。
引出点,表示信号引出或测量的位置。同一位置引出的信号数值和性质完全相同。
结构图由许多对信号进行单向运算的方框和一些信号流向线组成,它包括:
2.5
2.1 2.2
2.3
R1
C1
i1 (t)
ur(t) uc(t)
2.4.2 例
)]()([1)(
1
1 sUsURsI i
)()()( 21 sIsIsI c
sC
sIsU c
1
)()(?
)]()([1)(
2
2 sUsURsI o sC
sIsU
o
2
2 )()(?
例 2.8 绘出图示双 RC网络的结构图。
ui uou C2C1
ici1
R1 R2
i2
2.19
U(s) I2(s)
Uo(s)
(d)
2
1
R(-)
IC(s) U(s)
(c)
sC1
1IC(s)I1(s)
I2(s)
(-)
(b)
Ui(s) I1(s)
U(s)
(-)
(a)
1
1R
sC2
1
I2(s) Uo(s)
(e)
Ui(s) Uo(s)
I2(s)
U(s)
IC(s)
I1(s) (-)
(-)(-)
(f)
1
1
R sC1
1
sC2
1
2
1
R
返回动画演示
串联方框的简化 (等效 ):
)s(V)s(G)s(C 2?
)s(R)s(G)s(V 1?
)s(R)s(G)s(G)s(C 12?
)s(C)s(C)s(C)s(C 321
)s(R)]s(G)s(G)s(G[ 321
R(s) C(s)E(s)
G(s)
H(s)
)s(R)s(H)s(G1 )s(G)s(C
2.4.2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和简化
C(s)G
2(s)G1(s)
V(s)R(s)
(a)
(a) 变换前
R(s)
C1(s)
C3(s)
C2(s)
(-)
G1(s)
G2(s)
G3(s)
C(s)
C(s)G
2(s)G1(s)
R(s)
(b)
G1(s)+G2(s)-G3(s)
(b) 变换后
R(s) C(s)?反馈连接方框的简化(等效):
并联方框的简化(等效):
C(s)=G(s)E(s) E(s)=R(s)? H(s) C(s)
C(s)=G(s)[R(s)? H(s)C(s)]
例2.4.1
比较点和引出点的移动,
等效原则:前向通道和反馈通道传递函数都不变。
)()()(1)( sRsGsGsR?
632236 G)GG(G
4554 GGG
1
542 3 6
2 3 6 G
GG1
GG
例 2.9
G(s)R(s) C(s)
C(s)
G(s)
G(s) C(s)
C(s)R(s)
G(s)R(s) C(s)R(s)
)(
1
sG
G(s) C(s)R(s)
R(s)
G4(s)(-)
G2(s) G6(s)
(-)
C(s)R(s)
G3(s)
G5(s)
G1(s)
引出点移动,
1,引出点前移
C(s)=G(s)R(s)
2,引出点后移
1,相加点前移
)]()(1)()[( sBsGsRsG
G(s)
(-)
B(s)
C(s)R(s)
)(
1
sG
G(s)
B(s)
C(s)R(s)
(-)
C(s)R(s) G(s)
(-)
B(s)
C(s)G(s)
G(s)
R(s)
B(s) (-)
R(s)
V1(s)
V2(s)
E1(s) C(s)
(-)
V2(s)
V1(s)
(-)
C(s)R(s)
V1(s)
V2(s)
C(s)R(s)
(-)
或
相加点的移动
3,交换或合并相加点
2,相加点后移
C(s)=G(s)R(s)-B(s)
C(s)=G(s)[R(s)-B(s)]
= G(s)R(s)-G(s)B(s)
C(s)=E1(s)+V2(s)
= R(s)-V1(s)+V2(s)
= R(s)+V2(s)-V1(s)
例 2.10 结构图化简
(1) 结构图化简方案 Ⅰ
H1
H2
G1 G2 G3
G4
(-)
(-)
R Y
R
H2+G3H1
G1 G2 G3
H2
G4
(-) Y
(a)
G4
G3
H2
YR
13222
211 HGGHG GG
(b)
G4
YR
22113222
3211 HGGHGGHG GGG
(c)
返回
2.4.22.4.1
(3) 结构图化简方案 Ⅲ
(2) 结构图化简方案 Ⅱ
H1+H2/G3
H2/G3
G2G3G1
G4
(-)R Y
(a)
H2/G3
G4
R Y
13222
3211 HGGHG GGG
(b)
G1G2G
3
H1/G1
G4
R Y(-)
)1(1 132 GGH?
(a)
3
2
31
2
1
1 GHGGHGH
G4
G1G2G3
YR
(-)
(b)
原电路
1,等效为单位反馈系统
)()(1)()(1 )()()( sRsHsHsG sHsGsC
其它等价法则 R(s)
(-)
C(s)G(s)
H(s)
)(
1
sH
G(s) H(s)
(-)
C(s)R(s)
G(s)
H(s)
R(s) C(s)
-1
E(s)
C(s)R(s) G(s)
-H(s)
E(s)
2,负号可在支路上移动
E(s)=R(s)-H(s)C(s)
=R(s)+(-1)H(s)Cs)
=R(s)+[-H(s)]C(s)
例 2.11 双 RC网络的结构图简化。
Ui(s)
R1
(-)
(-)
(-)
Uo(s)
(b)
1
1R sC
1
1 21R sC21
sT111?
Ui(s) (-)
(-)
Uo(s)
R1
(c)
2
1R sC
2
1
R1C2s
sT21 1?
Ui(s) Uo(s)(-)
(e)
sT111?
返回 动画演示
2
1R
(d)
Ui(s)
R1 C2s
(-)
Uo(s)(-)
sT111? sC21
Ui(s)
(-) (-)
(-)I1(s)
IC(s)
U(s)
I2(s)
Uo(s)
(a)
1
1R
2
1R sC
2
1sC
1
1
信号流图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源节点 (输入节点):
o在源节点上,只有信号输出支路而没有信号输入的支路,
它一般代表系统的输入变量。
信号流图的 基本性质,
1) 节点 标志系统的变量,节点标志的变量是所有流向该节点信号的代数和,用,O”表示;
2) 信号 在支路上沿箭头单向传递;
3) 支路 相当于乘法器,信号流经支路时,被乘以支路增益而变成另一信号;
4) 对一个给定系统,信号流图不是唯一的。
1+R1C1s
x2 x5x4
x6
-1
x3 x7 I(s)
R21/R1
x1
2.5 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信号流图 是由节点和支路组成的一种信号传递网络。
阱节点 (输出节点):
在阱节点上,只有信号输入的支路而没有信号输出的支路,它一般代表系统的输出变量。
2.1 2.2 2.3 2.4
2.5.2例2.5.1 2.5.3
混合节点,在混合节点上,既有信号输出的支路而又有信号输入的支路 。
2.5.1 信号流图的绘制
1,由系统微分方程绘制信号流图
1) 将微分方程通过拉氏变换,得到 S的代数方程;
2)每个变量指定一个节点;
3) 将方程按照变量的因果关系排列;
4)连接各节点,并标明支路增益。
前向通路,信号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传递时,每个节点只通过一次的通路,叫前向通路。前向通路上各支路增益之乘积称 前向通路总增益,一般用 Pk表示。
回路,起点和终点在同一节点,而且信号通过每一节点不多于一次的闭合通路称回路。回路上各支路增益之乘积称 回路增益,
一般用 La表示。
不接触回路,回路之间没有公共节点时,称它们为不接触回路。
2.5.2例 2.5.3
上式拉氏变换
C1
ui
R1
R2 uo
i1
i
)t(u)t(uR)t(i io11
2o R)t(i)t(u?
dt)ii(C1R)t(i 111
)s(U)s(UR)s(I io11
2o R)s(I)s(U?
s
)0(u)]s()s([
sC
1R)s( c
1
1
11
)s(U)s(I)s(I)s(U)s(U)s(U o1oii
例 2.12
信号传递流程:
)0(uC)s()sCR1(
)s()0(uCsCR)s()s(
c1111
1c1111
Ui(s)Ui(s)-Uo(s) Uo(s)Uo(s)
uC(0)
-1
I1(s) I(s)
R21+R1C1s1/R1
-C1
1) 用小圆圈标出传递的信号,得到节点。
2) 用线段表示结构图中的方框,用传递函数代表支路增益 。
注意信号流图的节点只表示变量的相加。
G(s) C(s)R(s)
G1(s) G2(s)
H(s)
R(s) E(s)
D(s)
V(s) C(s)
(-)
(a) 结构图
(节点 )
C(s)R(s) G(s)
(节点 ) (支路 )
C(s)1R(s)
E(s)
G1(s) G2(s)
-H(s)
Y(s)
D(s)
V(s)
1
1
(b) 信号流图
2,由系统结构图绘制信号流图例 2.13 绘制结构图对应的信号流图 (1) 。
Ui(s) Uo(s)
I2(s)
U(s)
IC(s)
I1(s) (-)
(-)(-)
1
1
R sC1
1
sC2
1
2
1
R
Ui(s) Uo(s)
Uo(s)U(s) I2(s)IC(s)
-1 -1
-1
1/R1 1/C1s 1/C2s1/R2
动画演示
2.5.22.5.1 2.5.3
例 2.14 绘制结构图对应的信号流图 (2) 。
特征式,
— 所有单独回路增益之和;
— 在所有互不接触的单独回路中,每次取其中两个回路增益乘积和;
— 在所有互不接触的单独回路中,每次取其中三个回路增益的乘积之和 。
梅逊公式 为,
n
1k
KKP
1P
fedcba LLLLLL1
aL
cbLL
fed LLL
— 余因子式,即在信号流图中,把与第 K条前向通路相接触的回路去掉以后的 Δ值。K?
2.5.2 梅逊增益公式其中,n— 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之前向通路总数。
Pk— 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第 k条前向通路总增益 。
动画示例例2.5.1 2.5.3
前向通路有两条:
,没有与之不接触的回路:
,与所有回路不接触:
解,三个回路:
R G
1 G2 G3
H2 -H2
-H1
C
G4
221 HGL
2212 HGGL?
1323 HGGL
22113222a HGGHGGHG1L1
3211 GGGP?
42 GP?
11
2
4
22113222
321
n
1k
kk GHGGHGGHG1
GGGP1)s(G?
例 2.15 已知系统信号流图,求传递函数。
回路相互均接触,则:
参见
f
求传递函数 X4/X1及 X2/X1。
b c gegdL a
d e gcb LL
1,1
,,.1
21
2141
d
abc fpae fpXX
d eg1
)1()(1
2211
1
4
b cgegd
a b cfda efpp
X
X
dapXX 1,,.2 1121
d eg1
)1(1
11
1
2
b cgegd
dap
X
X
例 2.16 已知系统信号流图,
d e g1 b c gegd则解,三个回路有两个互不接触回路
1,输入信号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 (N(s)=0)
)s(H)s(G)s(G1
)s(G)s(G
)s(R
)s(C)s(
21
21
)s(H)s(G)s(G1
)s(G
)s(N
)s(C)s(
21
2
n
)s(N)s()s(R)s()s(C n
)s(N)s(H)s(G)s(G1 )s(G)s(R)s(H)s(G)s(G1 )s(G)s(G
21
2
21
21
0)s(N,)s(H)s(G)s(G1 1)s(R )s(E)s(
21
e
0)s(R,)s(H)s(G)s(G1 )s(H)s(G)s(N )s(E)s(
21
2
en
)s(N)s()s(R)s()s(E ene
2.5.3 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R(s) E(s)
N(s)
C(s)
H(s)
G2(s)G1(s)
B(s)
(-)
2,扰动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 (R(s)=0)
3,输入信号和扰动信号同时作用时,系统的输出
4,闭环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 [ 定义误差 E(s)=R(s)-B(s) ]
2.5.2例2.5.1
本 章 作 业
P88
2-3(b)
2-5(a)
2-8
2-9(a)
2-11(a)(c)
2-12(a)(b)
2-13(a)
2-14(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