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
实 习 指 导 书
张 阳 生 编
二 零 零 四 年 五 月
前 言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城市与资源学系开设时间相对较长的一门课程。从1986—1992年,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作为原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分析与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而开设。讲授72学时,不单独安排课程野外教学实习。到1993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与资源学系(原地理系)的系科建设与专业改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生了转折性变化。从1993—2002年,区域规划与原区域分析概论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区域分析与规划,并作为专业基础课分别给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环境科学三个专业开设。讲授60学时,并只给城市规划专业安排野外教学实习,其它两个专业不安排野外实习。2003年之后,随着新一轮教学计划的全面调整,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又一次分离。区域分析与规划作为专业课给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两个专业开设,并只给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安排野外实习。因此,按照新教学计划的要求,本教学实习指导书主要根据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知识衔接关系、教学环节及其相关教学要求而编写。同时,实习指导书与本课程所采用教材配套,作为学习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必备教科书使用,也可作为其它相关课程教学参考。
目 录
第一章 实习目的和意义……………………………………………………………..1
第二章 实习区域的选择……………………………………………………………...3
第三章 实习日程安排……………………………………………………………… ..5
主要实习内容简介…………………………………………………………...6
一、区域认知……………………………………………………………………...6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11
三、区域城镇体系规划…………………………………………………………..13
四、区域旅游发展规划…………………………………………………………..19
五、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2
六、渭河化肥厂…………………………………………………………………..23
第一章 实习目的和意义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门战略性、综合性、地域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好区域分析与规划这门课程,并能适应未来区域分析与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不仅需要有坚实的技术基础知识和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一定的教学实践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和极端重要的。因此,本课程的野外教学实习,对于进一步巩固、掌握和灵活运用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结合实际提高广大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习的主要目的具体为:
走出课堂,使学生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亲自感受和体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定区域,通过观察与分析区域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联关系,对实际中的一定区域有一个科学的认知,从而加深对区域概念的正确理解,并从方法论上学会对一个区域的综合描述与全面分析。
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实习区域的发展特点,有重点的选择实习内容。通过实习,使学生运用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础理论、基本理念、基本原则、技术方法等,熟悉和掌握客观实际中编制区域规划的全过程,以及区域规划编制要求提供的全部最终成果。同时,并使学生在了解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全过程中学会如何发现问题、总结提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构思规划方案、合理布局安排与组织区域内的各项社会经济活动,制定出一个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
通过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实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编制过程。并针对某一具体区域,能够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视野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给区域的未来发展确定一个科学的功能定位和目标定位,并确定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战略布局框架和战略措施等。逐步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全局观念、总体意识与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实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编制程序。并从某一实际区域出发,深刻认识城镇自身的发育发展过程,以及城镇与城镇、城镇与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类型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积极培养学生的演绎归纳、统筹兼顾与协调整合能力。
选择渭南市域旅游业发展规划为重点,通过实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基本特点与编制过程。深刻认识产业发展规划在区域规划中的重要地位,掌握区域产业布局规划的基本原理、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以及规划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环节。
通过渭河化肥厂参观实习,使学生从原料燃料地、生产地、消费市场区及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等多视觉出发,进一步掌握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和布局原理。并从微观上深入了解一个工业企业内部的布局结构、生产组织、工艺流程、总图设计及内外联系等,进而使学生掌握在区域空间上工业企业合理集聚及其工业地域生产综合体或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规划的基本原理。
通过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参观实习,使学生充分认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现代科技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其区位选择、企业聚集、生产组织、规划布局等与传统产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进一步掌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成长规律、发展特点及其规划布局原理。
第二章 实习区域的选择
野外实习是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实习区域的正确选择,是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实现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自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计划安排野外教学实习以来,先后在陕北地区、宝鸡地区和汉中地区进行过野外实习,但最终选定渭南地区作为野外教学实习区域,并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和完善,逐步稳定为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其选择主要有以下方面的考虑:
渭南市域是一片古老的区域,东临华夏母亲河—黄河,以控三秦之要道;南接中国南北之地理分界线秦岭山脉,且有西岳华山以险峻传奇而闻名天下。可谓山河壮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同时,渭南地处关中平原和著名八百里秦川的东部,地域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历来为中国富庶之地。
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以前,渭南地区凭借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越的农业自然条件优势,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区域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在整个陕西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陕西乃至全国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生产要素开始在地域空间上自由流动,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合理配置。这时渭南地区的经济虽然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全省其他地市相比则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渭南毗邻省会城市西安,即与陕西省域经济的增长极地近在咫尺,在省域经济增长极尚处于极化发展初级阶段时期,强烈的反波效应对于地处“阴影”下的渭南经济发展带来较多的是副面影响。所以,选择具有如此特殊发展经历的典型地区,对于学生深刻理解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圈层结构理论等许多基础理论十分有利。进而为编制科学的区域规划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渭南市域的中小城镇相对比较发育。许多小城镇历史悠久,商贸活跃,经济繁荣,在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始终扮演着不同层次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城镇体系相对比较发育,等级层次清楚,空间布局比较合理。同时,各级人民政府历来重视城市规划的编制及城市建设与发展。如此通过实习有利于学生对区域规划重点内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有效把握。
同时,渭南距离西安较近,交通便捷,食宿方便、节约经费;实习期间的所有政府机关、企业部门、规划设计院所、宾馆饭店等接待单位都能给予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也是实习区域选择的重要考虑。
第三章 实习日程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野外教学实习共计10天。具体日程安排如下:
第一天:实习动员;文字、图件资料、仪器设备及野外生活用品准备;
第二天:上午乘车去渭南,下午介绍渭南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第三天:介绍渭南城市总体规划,考察渭南市区城市功能布局、土地利用、道路
系统及城市主要设施布局建设情况;
第四天:上午介绍渭南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下午考察城市供水工程、渭河城市防洪工程及城市周边城乡结合部发展情况;
第五天:考察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渭河化肥厂参观实习;
第六天:沿渭南市域经济发展主轴线——108国道(渭南至韩城段)经过地带自南向北考察实习。沿途主要考察大荔县城、合阳县城、韩城市区和固市、许庄、路井等几个建制镇的发展情况;
第七天:考察韩城龙门生态工业园区、司马迁寺庙旅游区、洽川黄河湿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关中东部抽黄灌溉水利工程;
第八天:实习返程;
第九天:撰写实习报告;
第十天:撰写实习报告。
第四章 主要实习内容简介
一、区域认知
1、区位条件
渭南市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秦岭、黄龙山和乔山山脉之间,渭、洛河下游,地处东经108。52’—110。53’,北纬34。13’—35。52’之间,东西宽约149.7km,南北长约182.3km,总面积13134km2。东隔黄河与山西省运城地区相望,东南与河南省三门峡市接壤,西连西安、咸阳、铜川等市,南依秦岭与商洛地区相接,北靠黄龙、乔山山脉与延安地区接壤。
1.1 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为国家生产力重点布局地区
在国家生产力布局框架中,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渭南市虽被划为西部地带,但处于中西部的过渡区,是陕西省和西北地区的东大门,是我国北方地区联系东、西地带的交通要道之一。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中部地带的开发,以及“陇海—兰新”欧亚大陆桥经济带的建立,对渭南市的发展必将产生双向的重大影响和带动,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地缘优势十分明显。
1.2“黄河南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和有色金属基地
渭南市东临晋、豫两省,在全国确定的重点开发建设地区中,是国家山西能源基地的重点开发区——秦、晋、豫“黄河南三角”经济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积极利用“基地”开发建设的机遇,将有效促进渭南市资源的开发与经济的发展。
1.3 地处关中东部经济区, 属陕西省“一线两带”建设的重要开发区段之一
在省域范围内,渭南市位于关中东部经济区,是陕西省“一线两带”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陕西省加快“一线两带”建设的经济发展中,作为陕西省能源、原材料和农业商品生产基地,渭南市在“一线两带”建设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4 毗邻西安市,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西安是西北地区经济、文化、科研和信息中心,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经济实力雄厚,科技文化发达,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带动辐射作用。而渭南市区与西安相距仅62km,处于其辐射范围之内,加之以资源开发和加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与西安在经济上存在较强的互补性,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另外,根据城市相互作用过程中顺序性的市场搜索原理,新建企业区位的选择一般是从大中心到小中心的顺序寻找,因此渭南市凭借其位置、资源条件等优势,不可避免的成为西安工业企业向外扩散的最佳接纳城市之一。
2、自然条件
2.1 地形地貌
渭南市地貌属河流谷地类型,南北高、中间低、东西开阔,呈现“仰瓦状”,构成了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间平川物种地貌类型。北部山区为陕北高原向渭北台塬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起伏较大,形成以中低山为主的地貌,海拔在800m—1600m之间;北部台塬以黄土台塬为主,相间有少量低山和河谷川地,海拔多在500m—800m之间;中部平川为镶嵌于南北台塬之间的渭、洛河冲积平原,海拔在400m以下,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经济发达;南部台塬以黄土塬、梁、河谷阶地为主的地貌特征,海拔在500m—800m之间;南部山区属秦岭北坡的的太华段,山势高峻,河谷纵横,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海拔多在1000m—2300m之间,林草茂密,矿产丰富。
2.2 土壤条件
渭南市土壤质地良好,理想的中壤土占全区土壤的70%。但由于重用轻养,造成土壤团粒结构不良,养分降低,土地生产力水平较低。据土壤普查资料,全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0.97%,有效氮含量34.7ppm,有效磷含量7.2ppm,全区土壤缺氮面积960.8万亩,缺磷面积1051.76万亩,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0.7和55.5%,只是区域农业生产产量偏低。
2.3 气候条件
渭南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1.3。C—13.6。C,南部秦岭山地较低,平均气温为5.9。C,无霜期189—226天。全区年降水量529.5—638.0毫米,80%保证率的降水量为438.5—530.8毫米,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4月—5月上旬和6月—7月份降水量明显偏少,形成春旱和伏旱;7—9月份降水集中;9—10月份多为连阴雨。
3、资源条件
3.1 土地资源
渭南全区土地面积13134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39%。从土地类型上看,全区可分为山地、平地(包括高原和川原)两大类,山地总面积2150km2,分布于南北两端,仅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6.4%;平地10984k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3.6%,其中海拔400m以下的河川平原占全区总面积的39.6%。从土地利用方面来讲,耕地面积915.8万亩(不包括库区),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6%;林地面积为270.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3.7%,其中成片林地181万余亩,占67%,由于森林屡遭破坏,全市森林覆盖率仅为16%左右,远低于全省森理覆盖率36%的水平;草地面积236.1万亩,仅占土地面积的12.0%,其中天然草场占土地总面积的11.13%,三等以上可利用面积64.49万亩,占天然草场可利用面积的96.2%,平均亩产鲜草418.8kg,亩载畜量达7个羊单位。
3.2 水资源
渭南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8.88亿m3,地下水资源15.08亿m3,扣除重复量3.9亿m3后,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0.06亿m3,仅为全省水资源总量的4.44%。全市人均占有水量为462 m3,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1552 m3的29.8%和全国平均水平2700m3的17.1%;耕地亩均占有量为205m3,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807m3)的25.4%和全国平均水平(1800m3)的11.4%,水资源缺乏程度较为严重。
同时水资源低于分布不平衡,与土地资源协调性差。占全市土地面积52%和占全市耕地面积61%的渭北原区,地表径流量为2.48亿m3,仅为全区水资源的27.9%,属严重缺水区;而占全市土地面积仅10%的秦岭山区,地表径流量却占全市水资源的47.9%,但利用难度较大。
3.3 生物资源
渭南市现有野生植物种类2500多种,其中种子植物2000余种。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野生乔灌植物按用途可分为药用、蜜源、果浆、木本粮油、纤维、淀粉、芳香、观赏等8大类,300多种。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共计12类,235个品种,其中粮食作物17种,52个品种,主要有小麦、大麦、水稻、玉米、谷子和豆类。经济作物共40品种,主要有棉、油、麻、烤烟等。人工栽培的药材有35种。蔬菜、瓜果共计35种。全市特产有花椒、苹果、柿子、红枣、板栗等。全市野生动物有360多种,其中鸟类211种,占全省的55%以上,兽类52种,两栖爬行、鸟类近100种,较珍贵的野生动物有黑鹳、大天鹅、鸳鸯、豹、金鸡等。
3.4 矿产资源
渭南实现已探明的矿藏有36种,主要有钼、金、煤、铁、石墨、蛭石、芒硝、大理石、石膏等。钼矿石储量10.9亿吨,含钼量为96.9万吨,居全国第二;金矿石保有储量325万吨,含金量29.6吨,占全省储量的46%,是全国重点金矿区之一;煤炭地质储量255亿吨左右,占全省储量的10.9%,探明储量为50亿吨左右,占全省探明储量的4.1%,具有省级区域优势;同时全市建材矿产较为丰富,主要矿种有水泥灰岩、大理石、玻璃石英岩、水泥配料黄土、石墨、水晶、建筑石渣等,其中水泥灰岩储量较大,探明储量为1.08亿吨,占全省的5.73%。
3.5 旅游资源
渭南市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多样,知名度较高,分布相对集中。有国家、省、县(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161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4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经过多年的开发,初步形成了以华山、黄河龙门——司马迁祠墓、合阳洽川等风景名胜区为中心,以自然风景为龙头,以名胜古迹为特点,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的旅游区,有效的延伸了西安旅游东线的内容。
4、社会经济特点
4.1 人口基数大,农业劳动力比率高,文化素质偏低
2002年,渭南全市总人口达438万人,社会劳动力210.84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占84.4%;从事农业的占79.8%;从事种植业的占75%,农村劳动力富余率一般在30%左右,约有53万富余劳动力;城镇就业安置较为困难,全区实际富余劳动力约在63万人左右。适龄劳动人口中,35岁以下人数占65%以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年龄构成轻。
从劳动力文化素质上看,技术结构和文化水平较低。据统计,2002年全市每万职工中有自然科技人员911.5人,低于全省1141.7人的平均水平;高中文化程度以下(含高中)的占全市人口比例的76.7%;同时农村地区仍有40多万文盲半文盲劳动力,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和城镇建设的发展。
4.2 农业基本建设发展迅速,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
经过长期的努力,渭南市农业基本建设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农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有效推动了区域农业的发展。2002年,全市水利有效灌溉面积达41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5%;农业机械总动力102余万千瓦,其中排灌机械总动力26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658台,小型手扶拖拉机34908台;全市农业总产值11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1%,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的16%,棉花总产量占全省的66%,油料总产量为全省的28%,同时建成了一批国家或省一级的粮食、棉花、烤烟、秦川牛和渔业商品生产基地,使渭南成为陕西省重要的商品农业,特别是粮、棉生产基地。
渭南市大农业内部构成以种植业为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林牧业比重较小,仅占农业总产值的15%。在种植业内部以种植粮食为主,在人增地减和粮食单产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均水平较低,并直接影响到林、牧、副、渔业的发展。
4.3 工业门类齐全,分布较为合理,经济效益较低
渭南市工业生产能力主要是“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南部秦岭山区有色金属资源和渭北煤炭资源的开发与转化,初步奠定了渭南作为全省矿产资源开发基地的基础,同时秦电、韩电的投产运营以及20世纪九十年代初步建的一批机械、化工、轻纺、食品等工业企业使该市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工业结构。2002年,全市有工业企业1435个,其中大中型企业25个,全部工业企业全部资产原值达33亿元,固定资产净值为26亿元,工业总产值18亿元,占国民生产占值得35%。但由于工业技术含量不高,造成了工业经济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据资料显示,2002年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税仅8元,与全省平均水平14元相差较远,百元资金实现利税仅9元,亦低于全省14元的平均水平。
渭南市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重工业中能源工业有机构成较高,固定资产原值占全部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的54%。轻工业中,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但规模较小,能力较低,纺织、食品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仅占全部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5%。
由于全市工业多属“资源开发型”,受资源分布和铁路布局影响较大,故多分布于南部山区陇海铁路(西潼公路)沿线和渭北“西侯”铁路、“西禹”公路沿线的县城和城镇,并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工业走廊。
4.4 交通、通信设施建设发展迅速
目前,渭南市市域境内已构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为辅的交通网络。区内铁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3.9公里,远高于全省0.9公里的平均水平,成为全国铁路稠密地区之一。陇海电气化复线贯通南部四县市,西侯线穿过北部六县市,为该市与外部联系的东西向主干线。区内公路密布,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35公里,使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但由于全市被渭河划分为南北两块,作为主要联系通道的渭南渭河大桥通过量已超过设计能力的2倍多,堵车、拥桥现象严重,造成区内南北向联系不畅。
渭南邮电、电信事业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较快。到2002年末,全市邮电业务总量达782.54万元,邮电局总数为220处,邮路总长度达1991km,长途电话线路243路,电报电路59路,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7000门,县以下农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3193门,电话普及率达到90%。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通信手段还较为落后,农话普及率低且设备落后,仍无法满足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5 城镇数量多、规模小,缺乏中心城市,市政设施建设缓慢
渭南地区城市发展缓慢,到1984年才始设渭南、韩城两座县级市。到2002年底,全地区有建制市2个,建制镇55个,非农业人口55.5万人。就城市规模来讲,渭南、韩城均属于小城市,两市市区人口分别为11.3万人和3.1万人;55座建制镇中仅有18座城镇非农业人口在1—3万人,其余37座城镇非农业人口均小于1万人,城镇体系规格低、功能小,缺乏中心城市,未能形成全区的经济中心。
由于渭南地区城镇密度大,平均每千平方公里有4.34个,高于关中地区的平均水平(4.23个/千平方公里),因此造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散,进度缓慢。城镇供水设施落后,2002年,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日46.6公升,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公共汽车拥有量0.69辆/万人,远低于全省3.2辆/万人的平均水平;排水管线建设尚不健全,污废水排放不畅。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总体思路
以实施西部大开发为机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推动渭南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 战略方针
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总揽全局,长期奋斗,有序开发。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农业稳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旅游富市,在果业、旅游业和涉农工业上重点突破。
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加快以交通、水利、能源、网络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以改革开放和物质进步为动力,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后劲。
东引西靠,聚集各类生产要素,依托西安特大城市的辐射功能,全方位发展服务业和提高服务业水平。
提升渭南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水平。
坚持富民为本,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战略重点
强化一城一区建设(即渭南中心城市和渭南高新技术开发区),主攻三大特色产业(果业、旅游业、涉农工业),壮大四大基础产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建设五大基地(国家优质小麦基地、渭北优质果业基础、设施农业基地、沿海养殖基地、渭北花椒和秦岭北麓杂果基地),抓好六大工程(中小城市建设和改造工程、高等公路网化工程、南山支流综合治理工程、渭北旱塬综合农业开发工程、山川秀美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园工程)。
4、战略目标
总体目标
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力争使渭南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快、区域经济优势明显的城市;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力争成为西部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力争成为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强、市民综合素质高的城市;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优化城市的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力争成为西部地区适宜发展创业和生活居住的城市,建设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山川秀美的新渭南。
具体目标
表1 渭南市部分经济指标规划表
年 份
指 标
2001年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70.19
255
442
1275
第一产业(亿元)
41.97
51
65
105
第二产业(亿元)
62.32
103
194
602
第三产业(亿元)
65.9
101
183
568
人均GDP(元)
3206
4650
7823
2125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4542
7147
11510
25937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8.95
13
20
43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1489
2180
3510
9104
总人口(万人)
530.79
545
565
600
城镇人口(万人)
177
218
254
330
三、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1、城镇的发展和城镇体系的形成阶段
1.1城镇最初形式,城邦时期
2城镇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第一次繁荣
1.3城镇体系的发展的曲折时期
1.4城镇体系的恢复及基本形成
1.5中心城市的最终确定与城镇体系的最终形成
2、影响渭南城镇体系发展的因素
2.1农业条件和农业发展是城镇形成的根本因素
2.2城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因素
2.3城镇发展与社会、经济密不可分,从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起伏,产生兴衰交替。
2.4城镇发展与资源开发关系密切。
2.5交通条件对城镇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6渭南的城镇发展受中心城市西安的巨大影响。
3、城镇发展战略
3.1 城市化战略与途径
渭南市应采取积极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实施城镇化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
在城镇化途径上要实行自下而上的乡镇工业带动型和自上而下的政府政策推动型相结合。即一方面要依靠农业产业化后发展农村工业的动力带动农业向非农产业方向延伸,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岗位转移。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促进农村工业集中发展的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的劳动力政策和户籍政策,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动的政策,以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等政策,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3.2 城镇发展战略
3.2.1指导思想
城镇发展应紧密结合地区实际,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与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发
布局相协调,通过城镇发展带动全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促进和强化各级中心城镇的形成,以中心城镇为依托,点面结合,形成不同的经
区,构建分工合理,交流便捷,生产高效的城镇体系。
促进城市与境地内或周边单位的关联及与近郊城镇的融合,推动区域整体发展和
乡一体化的进程。
城镇发展要与保护资源、环境和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2.2发展战略
渭南市区城镇发展应采取完善现有城镇的功能,提高城镇质量为中心,重点建设市域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形成带动作用强的极化地区;努力培育各县县城,形成县域中心城镇;积极发展小城镇,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中心镇的建设,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城镇体系。充分发挥城镇的区域行政、经济、文化中心职能和社会经济发展载体的功能,促进全市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的优化,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全市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高。
4、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4.1 渭南市人口增长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波动增长时期(1949—1970),这一时期为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增长波动较大。
第二个时期是稳定增长时期(1971---2001),这一时期人口增长稳定,逐步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缓慢增长时期。
4.2 总人口预测
通过各类模型的预测分析,同时考虑到渭南市域人口结构及各类社会因素的影响,为给规划留有弹性,确定渭南市在规划期的总人口为:
2005年 545万
565万
600万
4.3 城镇化水平预测
(1)城镇化进程的回顾
1、迅速发展阶段(1949—1957)
2、发展波动阶段(1958—1977)
3、稳定发展阶段(1965---1977)
4、快速发展阶段(1978---2000)
(2)城镇化水平预测
2005年城镇人口:218万人,城市化水平:40%;
2010年城镇人口:254万人,城市化水平:45%;
2020年城镇人口:330万人,城市化水平:55%;
5、城镇体系规划
5.1数量与分布
通过城镇的撤并,渭南市的城镇数量减少了26个,城镇总数由现在的110个,减少到84个。城镇在地域分布上更趋集中。
5.2等级规模
规划将渭南市的城镇分为五级。第一级是渭南市,包括现中心城区,渭北工业区和华州城区,城市规模将超过60万人;第二级是韩城市和华阴市两个中等城市,两市的人口规模将达到20万人以上;第三级是8万人以上的城镇,包括新设4个小城市及潼关、合阳、白水3 个县城,及龙门---桑树坪工业镇;第四级是人口规模大于2万人的小城镇;第五级是人口规模在2万人以下的小城镇 。(见下表)
表 1 城镇规模等级一揽表
级别
规模
数量(个)
城 镇 名 称
Ⅰ
65万人
1
中心城市(40万)华州区(13万)渭
工业区(12万)
Ⅱ
≥20万人
2
韩城市(22万)华阴市(20万)
Ⅲ
8—15万人
8
蒲城市(12万)富平市(10万)澄城市(10万)大荔市(10万)合阳(9万)白水(8万)潼关(8万)龙门---桑树坪(8万)
Ⅳ
≥2 万人
23
金堆城。敷水—桃下、庄里---梅家坪、孙镇---东陈、下吉、两宜、许庄、羌白、安仁、兴镇、韦庄、固市、王村、罕井、美原、流曲、留古、交斜、阎村、高塘、莲花寺、百良、昝村
Ⅴ
<2 万人
50
略
合计
84
5.3职能结构
渭南市的职能结构,可分为如下类型:
(1)关中东部的中心城市------渭南市
渭南市为陕西关中地区东部的中心城市,也是渭南市域的中心城市。其产业发展应以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和化工工业为主。其中在中心城区应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重点建设高新产业区;渭北工业区以建设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为主;华州城区以建设化工基地为主。
(2)渭南市的副中心城市
渭南市的副中心城市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城镇的规模和经济实力,还要考虑其所处的区位条件。规划确定渭南将形成三个副中心城市,即北部区域的副中心城市韩城市、中部地区的副中心城市蒲城市和东部的副中心城市华阴市。
韩城市位于渭南市东北边界,与山西河津市隔黄河相望,区内煤炭资源丰富,又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依托边界城市可使商贸业逐步繁荣,增强其中心特性,规划作为渭南北部地区的副中心城市,将联合合阳形成渭南北部的煤炭、电力、建材和旅游产业经济区。
蒲城市位于渭南市域中部,交通方便,与周围其他县市联系紧密,且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将其作为副中心城市建设,可带动澄城、白水、富平等县市的发展建设,形成以机械、煤炭、电力、建材和唐帝王陵墓为特色的旅游区建设。
华阴位于渭南东部,为三秦第一市,其既有依托西岳华山开发旅游业的优势,又有机械、电力、医药等工业方面的基础,将其作为副中心城市开发建设,能带动潼关,形成以电力、冶金、机械、制药以及华山及黄河三角洲旅游为主的特色经济区。
(3)综合性县、市中心城镇
潼关、合阳、白水县城及大荔、富平等县级市均为综合性的县市域中心城镇。
(4)工矿城镇
这类城镇是以工业生产或矿业开发为主的专门化职能城镇,如金堆城的钼业开采加工,桐峪镇的黄金开采冶炼,龙门---桑村坪的采煤、炼焦、发电、敷水---桃下的电力、机械工业等。
(5)交通型城镇
孟塬是区内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镇。
秦东镇是以公路和河港为特色的交通型城镇。
(6)旅游城镇
是依托景区旅游开发而建设的功能单一的专门化城镇。这类城镇有合阳的洽川镇的蒲城的坡头镇。其中洽川镇是为洽川湿地风景区旅游开发服务的,而坡头镇将建设成为桥陵旅游服务的旅游镇。
(7)商贸镇
此类城镇是吸引力范围较广,又具有商业贸易的传统,现状的商业贸易较为活跃,对外联系较为方便,是物资集散地等一类城镇。如固市、下吉、赤水、党睦等一系列城镇。
(8)农贸镇
这类城镇发展水平较低,大多刚从农业型集镇转化为城镇。城镇的经济产业中以农副产品加工和农资、农产品交易为主,是联结城镇和乡村的纽带。
表 2 城镇职能结构一览表
职能类别
城镇个数(个)
城 镇 名 称
关中东部中心城市
1
渭南市(包括中心城区、渭北工业园区、华州城区)
渭南市副中心城市
3
韩城市----北部副中心城市
蒲城市----中部副中心城市
华阴市----东部副中心城市
综合性 、市域中心
6
潼关、合阳、白水、大荔、富平、澄城
旅游城镇
2
洽川镇---洽川旅游区服务中心镇
坡头镇---桥陵旅游区服务中心镇
工矿型城镇
24
桐峪镇、太要镇、莲花寺镇、金堆城镇、敷水---桃下、羌白、官池、许庄、荆姚、兴镇、孙镇---东陈、高阳、罕井、洛滨、永丰、庄里---梅家坪、杜康、西固、荛头、韦庄、和家庄、王村、昝村、龙门---桑树坪
商贸型城镇
11
赤水、下吉、固市、党睦、流曲、美原、荛禾、冯塬、安仁、两宜、黑池
交通型城镇
2
孟塬---铁路交通枢纽
秦东---公路、河港交通枢纽
农贸镇
33
从略
合 计
84
5.4 空间结构
渭南市的城镇密度较高,城镇分布较为均匀,各城镇之间又有较好的交通联系,因此有条件构建网络化的空间结构。而这种网络的空间结构是以西潼高速公路、西禹高速公路、省道201和省道202为“井”字型的主构架,再辅以次一级的网络联系,构成相互联系紧密,作用强大的高水平空间结构。
6、城镇发展重点及其时序安排
6.1 重点发展城镇
渭南市的城镇发展可分为几个层次。
(1)、优先发展城市
渭南市区及韩城、华阴、潼关三个次区副中心城市是规划中应予优先发展的城市。通过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的优先发展,形成实力较强、辐射作用大的增长极,进而推动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渭南市区包括现中心城区、拟发展的渭北工业区和华州城区。
(2)、重点发展城镇
除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以外的3 个县级市、3 个县城和敷水---桃下、龙门—桑树坪、庄里—梅家坪、孙镇—东陈等联合型城镇,以及荆姚,韦庄,故市、下吉、美原、西固、许庄、路井、朝邑、高塘、冯原、秦东、洽川等13为各级示范镇、试点镇,共规划23个重点发展的城镇。通过重点发展城镇的建设将构成渭南城镇体系的中坚力量,对提升渭南城镇体系的整体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积极发展城镇
除优先发展的4个城市、重点发展的23个城镇之外的57个城镇为积极发展的城镇。在这些城镇的发展中要积极地发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推动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建设。
6.2 城镇发展的时序安排
(1)渭南市区
2005年前重点完善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新区的发展。
2005年到2010年,开工建设渭北工业区,形成渭南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2010年后,撤消华县,设立华州区,实现渭南市一市两区三点的发展模 式。
(2)设市城市
2005年前新设蒲城、富平两市;2005的后设大荔、澄城两市。
(3)撤并城镇的时序
2005的前完成敷水---桃下、龙门---桑树坪、庄里---梅家坪、孙镇---东陈的合并,并完成西庄并入昝村,官底并入下吉等城镇的撤并。2005年----2010年完成规划的其他城镇的撤并工作。
四、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1、 主要旅游资源及评价:
1.1 人文旅游资源
人类文化遗志:“大荔人”遗志,沙苑文化遗志,龙窝遗志,仰韶文化
遗志。
寺庙名人祠庙:司马迁祠,南寺唐塔,苍颉庙,北寺宋塔,慧照寺塔
寿圣寺塔,西岳庙,九郎庙,龙门法王庙,文庙学宫。
(3)古陵墓:简陵,元陵,章陵,定陵,丰陵,桥陵,光陵,景陵,秦陵,寇准陵。
(4)古建工程:韩城党家村,文庙,魏长城遗志,秦王寨二十连城。
(5)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渭华起义旧址,韩城博物馆。
(6)古关隘:潼关,龙门,大禹口。
1.2 自然旅游资源
山岳景观:华山风景名胜区。
水体景观:洽川风景名胜区,黄河龙门——司马迁墓风景名胜区,潼关 古渡口。
园林类:韩城烈士陵园。
动植物类:三门峡水禽自然保护区。
总之,目前渭南市域有名胜古迹5459处。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3处,县级420处;革命遗志22处;古遗志580处;古墓333处;古建筑290处;石刻400处;石窟寺9处;馆藏文物20036件。有3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韩城为国家级,华阴和蒲城为省级。全市域初步四大旅游区,即华山风景旅游区、黄河龙门——司马迁祠墓风景旅游区、洽川黄河湿地风景旅游区、蒲城唐帝王陵风景旅游区。
1.3 评价:
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齐全;
旅游资源等级高、富含文化内涵;
历史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旅游资源特征突出;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映衬,紧密结合;
资金短缺,开发能力不足;
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条件差、水平低、不配套、不完善。
2、旅游规划原则
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2.2 市场导向原则;
2.3 突出特色与名牌开发原则;
2.4区域联合与网络开发原则;
2.5 产业联动与协调配套原则。
3、旅游发展战略目标
3.1 近期目标:
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富有渭南特色的新兴支柱产业,把渭南建设成为陕西乃至全国的旅游热点地区之一,强化渭南旅游业作为全省旅游业的东部支撑点地位;加强全市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抓好重点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的开发,创建一批国内名牌和省级旅游热点产品;全面开发国际、国内、省级三个层面的旅游市场;努力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提高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质量,提高旅游产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3.2 远期目标:
力争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拉动渭南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把渭南建设成为西部著名的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中心。
4、重点旅游线路规划
4.1 国内旅游线路:
郑州——洛阳——华山——西安;
北京——太原——韩城——唐陵——西安;
太原——临汾——韩城——洽川——华山——潼关——运城。
4.2 省内旅游线路:
西安——临潼——渭南——少华山——华山——潼关;
西安——临潼——华山——洽川——韩城——壶口——延安——黄帝陵——铜川;
西安——富平——蒲城——洽川——韩城;
西安——临潼——渭南——大荔——合阳——韩城;
延安——黄帝陵——仓颉庙——唐陵——洽川——华山——临潼——西安。
4.3 市内旅游线路:
渭南——石鼓山——天留山——黄狗峪——剑峪;
渭南——少华山——华山——潼关;
渭南——洽川——韩城;
渭南——蒲城——白水;
渭南——少华山——华山——潼关——洽川——韩城——蒲城——富平。
五、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88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辖区总面积31平方公里,其中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按照开发区总体规划,总体形成“三纵、三横、四区、六园、二绿环”的空间布局结构。开发区管委会为辖区最高管理机关。
开发区自设立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88——1995年为第一阶段,属初创阶段;1996——2002年为第二阶段,属巩固徘徊阶段;2003年以后为第三阶段,属发展阶段。截止2003年底,开发区已开发面积6平方公里,近期拟开发面积12平方公里。入住企业累计达到250多家。企业经济类型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科技类企业相对较少。已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医药、精细化工、机械、电子、有色金属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群。各类产业分别布局在工业园区、高科技园区、物流产业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园区、教育科技产业园区、中央商务区等六个产业园区。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众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尚处于“要素集聚”阶段,基本完成了“初创”阶段,正在向“产业主导”阶段过渡。是关中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发展速度最慢、水平最低的一个(见表5—1)。因此,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今后发展的动力将由外力为主转向内外力并举,即政府政策推动和企业市场竞争力双驱动。继续发挥政府推进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市场推进机制,实现“初创阶段”与“一次创业”共同推进。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建设工业园、高科技园、教育科技产业园、物流产业园、农副产品加工园等。针对产业规模小、产业特色不突出的主要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构建支柱产业的骨干企业,形成稳定的主导产业和具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和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依靠外部研究机构和研究型大学,提升企业R&D能力。实现高新区的发展由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向依靠技术创新转变,由企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化。
表5—1 关中主要高新区所处发展阶段一览表
西安高新区
宝鸡高新区
杨凌农业示范区
咸阳高新区
渭南高新区
发展阶段
创新突破
二次创业
创新突破
二次创业
产业主导
一次创业
产业主导
一次创业
要素集聚
初创阶段
六、渭河化肥厂
渭河化肥厂位居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渭南高新区入住最早、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国有工业企业。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陕西省“八五”期间建设的一家以烟煤为原料的大型化肥企业。主厂区占地1000亩,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46米。始建于1992年3月,1996年5月建成投产。设计年产尿素52万吨,合成氨30万吨,年利润5.5亿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渭河化肥厂于2000年7月初步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将原渭河化肥厂改为“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渭化集团公司”。目前公司拥有12个子公司、分公司和事业单位,总资产达到33亿元。在岗职工1640人。生产用煤采用甘肃华清煤。原料和产品运输以铁路为主,占到总运输量的70%以上。产品形成了以尿素为主导,以高纯气体、煤化工助剂和其它化工产品为辅助的4大系列10多个品种,年销售规模达6亿元。初步形成了产品结构上的三大系列格局,即: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的主化肥产品系列;高纯度的氧、氮、氩和年产3万吨液体二氧化碳的气液产品系列;洁净煤技术应用配套产品助熔剂等产品系列。同时还生产有硫磺、精制盐酸,并建有年产1500万条生产能力的编制袋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