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犯罪主观方面
? 内容提要:本章详细阐述犯罪主体对自
己行为及其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 重点:犯罪故意
? 犯罪过失
? 认识错误
第一节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 一、概念和意义
? 1、犯罪主观方面 —— 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
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
? 2、犯罪主观方面包括 —— 罪过、犯罪目的、
犯罪动机、无罪过事件、认识错误
? 3、罪过是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
? 4、犯罪的不同罪过形式及其意义
? 二、司法实践中查明犯罪主观方面的要求
第二节犯罪故意( 1)
?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 ㈠犯罪故意的概念
? 1、概念 ——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
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
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
? 2、犯罪故意不同于故意犯罪。
? ㈡犯罪故意的构成要素
? 1、关于故意的学说 —— 容认说
第二节犯罪故意( 2)
? 2、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 —— 明知
? A、如何理解明知的内容
? a、对行为本身的认识
? b、对行为结果的认识
? c、对其他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
? B、犯罪故意内容是否要求包含违法性
认识? —— 不要求刑事违法性认识,只
要求对行为和结果有危害性的认识
第二节犯罪故意( 3)
? C、如何理解明知自己的行为, 会发生, 危害
社会结果?
? a、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要发生危害结果
? b、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要发生危害结果
? 3、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 A、希望 —— 积极追求的心理态度
? B、放任 —— 听之任之地心理态度
? 3、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关系
第二节犯罪故意( 4)
? 二、犯罪故意的类型
? ㈠直接故意
? 1、明知 +希望 —— 明知自己的希望必然
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
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 2、明知包括两种表现形式:
? A、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希望
? B、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希望
第二节犯罪故意( 5)
? 3、希望 —— 积极追求危害结果发生
? A、目的明确
? B、态度积极
? C、意志坚决
? 4、一般对危害结果的认识并不要求很
具体
? 5、某些犯罪的故意要求行为人认识到
刑法规定的特定事实。(如:销赃罪)
第二节犯罪故意( 6)
? ㈡ 间接故意
? 1、明知 +放任 —— 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
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
心理态度。
? 2、认识因素 —— 明知可能
? A、只能是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 B、不能出现明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的情况 —— 为什么?
第二节犯罪故意( 7)
? C、设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会发生危
害社会的结果,还继续实施该行为,行为人
就是在积极追求该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心
态就是希望,不是放任。
? D,,明知必然, 与, 放任, 存在逻辑上的矛

? 3、意志因素 —— 放任
? A、放任不是希望,不是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
发生
第二节犯罪故意( 8)
? B、放任 —— 既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也不
是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又并不阻止危害结
果的发生,而是听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 C、危害结果发生与否都不违背意志
? D、对危害结果持听之任之地态度
? 4、司法实践中间接故意的三种情况:
? A,,无所谓, —— 为了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
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第二节犯罪故意( 9)
? B,,豁出去, —— 为了追求某一个犯罪目的
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
? C,,不计后果, —— 并非明确追求具体结果,
而是在瞬间的情绪冲动下,不计后果实施危
害行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 5、放任的结果本身并不是人的需要的直接产
物,而是行为人在执意实现某种行为目的的
同时,放任了另一种危害结果。
第二节犯罪故意( 10)
? ㈢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 1、从认识因素上
? A、前者明知必然或者可能
? B、后者明知可能
? 2、从意志因素上
? A、前者希望
? B、后者放任
? ㈣对二种故意分类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犯罪过失( 1)
? 一、概念:
? 1、犯罪过失 —— 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
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
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
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
? 2、犯罪过失与犯罪故意的区别
? 3、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 —
— 行为人的过失心理态度
第三节犯罪过失( 2)
? 二、犯罪过失的类型
? ㈠过于自信的过失
? 1、概念 —— 已经预见 +轻信能够避免 +以致发
生结果的心理态度
? 2、特征:
? A、认识因素 — 已经预见可能发生危害结果
? B、意志因素 — 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发生
? 3、轻信 —— 过高估计可以避免危害结果发生
的其自身的客观的有利因素,而过低估计自
己的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程度。
第三节犯罪过失( 3)
? 4、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异同
? ⑴相同点:
? A、认识因素上 —— 都预见到行为可能发生危
害社会的结果
? B、意志因素上 —— 都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 ⑵不同点:
? A、认识因素上
? a、间接故意 —— 对可能性是否会转化为现实
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
第三节犯罪过失( 4)
? b、过于自信的过失 —— 对可能性是否转化为
现实性,发生了错误的认识和估计(基于行
为人的自身能力、技术、经验和某些外部条
件的有利因素而作出的错误判断)
? B、意志因素上
? a、间接故意 —— 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都不违
背其意志,又不采取措施加以阻止
? b、过于自信的过失 —— 危害结果的发生违背
其意志,并且采取措施加以阻止
第三节犯罪过失( 5)
? ㈡ 疏忽大意的过失
? 1、概念 —— 应当预见 +能够预见 +没有预见
(由于疏忽大意)
? 2、特征 ——
? ⑴,应当预见 — 有预见的义务和预见能力
? A、注意义务:法律明确规定的注意义务,也
包括习惯上或一般道德上的注意义务
? B、预见能力 —— 以主观标准为根据,以客观
标准作为参考
第三节犯罪过失( 6)
? ⑵ 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
? 3、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的区别
? A、无认识的过失 +疏忽大意
? B、有认识的过失 +过于自信
第四节意外事件
? 一、意外事件的概念
? 1、概念 —— 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
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
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
起的,不认为是犯罪。
? 2、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 二、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异同
第五节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 1)
? 一、概念
? 1、犯罪目的 —— 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
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 2、犯罪动机 —— 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
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
? 3、联系和区别
? ⑴联系:
? A、二者都是行为人实施犯罪过程中存在的主
观心理活动
第五节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 2)
? B、犯罪目的以犯罪动机为前提和基础
? C、二者有时表现为直接的联系,即它们所反
映的需要是一致的
? ⑵区别:
? A、犯罪动机 —— 表明行为人为什么要犯罪的
内心起因,比较抽象,是更为内在的发动犯
罪的力量;犯罪目的 —— 比较具体,已经指
向外在的具体犯罪对象和客体;
第五节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 3)
? B、犯罪目的相同,犯罪动机可能不同
? C、犯罪动机相同,犯罪目的可能不同
? D、二者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有所不同,犯罪
目的偏重于影响定罪,犯罪动机偏重于影响
量刑。
? ㈢间接故意犯罪中行为人有无犯罪动机和犯
罪目的 —— 不存在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 二、意义
第六节认识错误( 1)
? 一、认识错误的概念
? 1、认识错误 ——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刑法
性质、后果和有关的事实情况不正确的认识。
法律上认识错误、事实上认识错误
? 二、法律认识错误
? 1、假想的犯罪(正当防卫)
? 2、假想的不犯罪(挑拨防卫)
? 3、对行为的罪名和罪刑轻重的误解
第六节认识错误( 2)
? 三、事实认识错误
? 1、客体的错误 —— 影响定罪
? 2、对象的错误 —— 具体分析
? ⑴具体的犯罪对象不存在,误以为存
在 —— 未遂
? ⑵误以人为兽而实施杀伤行为 —— 过失
犯罪或意外事件
? ⑶具体目标错误
第六节认识错误( 3)
? 3、行为实际性质的错误 —— 影响定罪
? 4、工具的错误 —— 犯罪未遂
? 5、因果关系的错误
? ⑴误以为已经达到预期的犯罪结果,事实上并没有发
生这种结果
? ⑵所追求的结果事实上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行为人
误认为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
? ⑶行为人的行为超出了预想的目的
? ⑷行为人实施了甲、乙两个行为,伤害结果是由乙行
为造成的,行为人却误认为是由甲行为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