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
西北政法学院逻辑学教研室
zf0906@npul.edu.cn
智慧的殿堂
欢迎大家随我走进理性思维的殿堂
……
第一章 绪论
本章教学要点和重点
?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 逻辑学的学科性质
学科知识认知的考察角度
? 概念辨析
? 历史分析
? 学科与科学分析
? 性质与功用分析
第一节 逻辑与逻辑学
一、词源和语境分析
1、词源分析
“逻辑”一词是英文 logic的音译,源于古
希腊语中的 logos一词,其意为“思想”、“理
性”、“言辞”、“规律”。
2、语境分析
逻辑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有四种含义:
( 1)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 2)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看法。
( 3)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 4)指逻辑学。 L1101
二、历史分析
1、中国逻辑的发展
,名辩之学, 的考察
2、印度, 因明, 的考察
新旧, 因明, 的认知
3、西方逻辑的发展
六阶段的了解
L1102
西方逻辑发展的六阶段
?,亚氏, 逻辑与, 工具论,
? 斯多葛学派的命题逻辑
?, 逻辑大全, 与逻辑知识的普及
? 培根的, 新工具, 及穆勒的, 求因果五法,
? 莱布尼茨的设想与数理逻辑的发展
? 20世纪逻辑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节 逻辑学的对象和体系
一、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1、逻辑学的定义认知
逻辑学是研究 思维形式结构 及其 规
律 和一些 逻辑方法 的 科学 。
? 定义理解
2、定义分析
( 1)思维科学的定位
--思维及其特点的分析
( 2)三大部分的考察
研究对象
思维形式结构 逻辑规律 逻辑方法
3.思维形式结构
( 1) 思维形式结构的来源
通过实例分析可知,思维形式结构是从不同思想内容中抽象概
括出来的共同联系形式。
( 2) 思维形式结构的形式表达
通过实例展示的刻画形式可知,我们是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刻
画的。
( 3) 思维形式结构的组成要素分析
从实例展示的刻画形式来看,虽然形式依实际的联系有所不同,
但每一形式结构都包含有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个部分。(见例 1,2、
3的形式刻画)
( 4) 思维形式结构的分析与逻辑学研究的特点
形式的分析使得逻辑学的研究暂时撇开了内容而只考察思想的
形式联系。
L1201.2.3
4、逻辑规律
逻辑基本规律包括:
※ 同一律
※ 矛盾律
※ 排中律
5、逻辑方法
? 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
? 真值表法和命题演算方法
? 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 概率、统计的方法
二、逻辑学的体系
1、教学体系安排的三点考虑
?逻辑理论与逻辑方法的结合
?逻辑知识与现实应用的结合
?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结合
2、本课程教学知识体系介绍
第三节 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
一、逻辑学的性质
1、无阶级性
2、工具性
二、逻辑学的作用
1、知识推证的工具
2、思想表证的工具 (表达三性)
3、谬误揭批的工具
L1301.2
L1303
L1101
分辨下列语境中逻辑一词的具体含义
( 1),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界发展的 逻辑 。
( 2) 有些所谓“偶像派”明星自我感觉良好,其言谈
常常不合 逻辑,这的确“非同一般”。
( 3),属相相克”就不能婚配,这是什么 逻辑 !
( 4)有人认为,抽象的东西没有用,逻辑 就是如
此。难道有的科学不是抽象的?
L1102
洧水甚大,郑之富人有溺死者,人得其死者,
富 人请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
邓析曰:,安之,人必莫之卖矣 。”
得死者患之,以告邓析。
邓析又答之曰:,安之,此必无所更买矣 。”
注意:
逻辑的最初产生在很大程度上跟辩难有关 ……
L1201
思维形式结构的例举分析 一:
宪法 是 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 是 公民权利的保证书。
宪法 是 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宪法 是 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逻辑分析:
这里,在对宪法作出判断认识时,运用到了四个语句,前三个语句是从宪
法的特征方面作出断言的,后一个语句是从宪法的本质方面作出断言的。尽
管这四个语句对宪法作出了不同的性质和特征认识,但是从逻辑的观点看,
他们却有着共同的特征,都反映了对象与其性质之间的一种关联。具体地说,
都反映了对象是有某种性质的。故而在暂时撇开语句判断的内容时,我们可
以发现,这四个语句均是用一个共同的形式联系起来的。为了便于分析认识,
我们把表示对象的语词, 宪法, 用 S 加以表示,把表示宪法的性质和
特征的语词用 P 加以表示,借助于对象与性质之间的关联词, 是, 把 S与 P联
系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共同的形式结构:
? S是 P。
L1202
思维形式结构的例举分析 二:
投资 是 指在一定时期内期望在未来能产生收益而将收益变成
资产的程。
会计 是 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管理 是 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
人一起或通过 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哲学 是 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逻辑分析,这里,尽管四个语句断定的对象与性质各不相同,但
是,从逻辑的观点看,这四个语句同样断定了对象与性质之间的一种联
系,刻画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依据与例 1一样的形式刻画方法,我们
同样可以将例 2 的四个语句的共同联结形式表示为:
S是 P。
值得注意的是:
实践中,对于认识的事物对象,我们不仅可
以通过简单的语句作出断言,而且可以通过
复合的语句作出断言;对于事物认识的不同
断言,我们总可以通过形式分析,得到语句
表达的相关思想内容的联系方式。逻辑的分
析关注的正是这种形式联系。不仅如此,逻
辑还关注从一个语句所表达的思想引申出其
他语句表达相关思想的问题,关注一系列思
想转换背后的形式结构联系 。
L1203
思维形式结构的例举分析 三:
有的 有生命的东西 是 植物;
所有的 珊瑚虫 都不是 植物,
所以, 有的 珊瑚虫 不是 有生命的东西。
有的 知识分子 是 有神论者;
所有的 唯物主义者 都不是 有神论者,
所以, 有的 唯物主义者 不是 知识分子。
逻辑分析:
例 3的两个推理内容虽然不同,但有着共同的形式结构。如果用 P,M,S
表示推理中依次出现的三个不同概念,那末他们共同具有的形式结构就可表示
为:
有的 P是 M;
所有的 S都不是 M;
所以,有的 S不是 P。
L1301
推证实例分析-- 日常思维训练
小李、小李之妹、小李之女、小李之子都是网
球选手。关于这四个人,有以下情况:
( 1)最佳选手的孪生同胞与最差选手性别不同。
( 2)最佳选手与最差选手年龄相同。
问,这四人之中谁是最佳选手?
推证实例 1 的分析要点
问题,谁是最佳选手?
材料给定条件与问题的联系:
条件 2与问题的联系是直接的;
条件 1与问题的联系是间接的。
由此分析可知,条件 2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注意:给定条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不难看出,条件 1与条件 2关注点不同,一个关注的是性
别,一个关注的是年龄。但二者却通过最佳选手与最佳选手
的孪生同胞建立起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这一最密切的联系正
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焦点。抓住这一点并结合背景条件,所有
的问题便都迎刃而解了。
L1302
推证实例分析-- 专业应用训练
村民甲( 18周岁)路过村民乙家门口时,用一块
石头向乙家所养并且卧在乙家门口的狗打去,该
狗立即扑向甲,甲因跑得快未被狗咬,狗咬伤了
甲旁边的行人丙。丙因躲避将路边丁叫卖的西瓜
踩碎三个。丙因治伤支付医疗费 80元。丁的三个
西瓜价值 36元。
问,丙、丁的损失应由谁赔偿?
推证实例 2 的分析要点
问题,丙、定的损失应由谁承担?
给定材料分析:
首先,我们须考察丙、丁的损失与谁有着联系,他们的损失是怎样引起的,与谁
有着直接的关联,与谁有者间接的关联。
其次,我们应当考察造成损失的理由是否具正当性。 从日常生活和法律的角度
看,这种理由是否应当被得到支持。如果引起损失的理由不应当得到支持,那末引起
损失者就应当承担引起的相应损失。
通过观察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下述联系:
甲 ------------乙家的狗 -------------甲(甲躲避) ------------丙(受伤) -------------丁的西瓜
(用石头打) (追咬) (狗咬) (踩坏)
通过分析我们同样可以得到下述几点认识:
1、甲的行为有过错;
2、丙的受伤与甲的行为有间接的联系,
与狗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3、丁的西瓜损失与丙有着直接联系,
与狗及甲的行为有间接的联系。
4、甲的行为不具有正当性,丙的行为
具有正当性。
5、狗虽是乙的,但乙没有失职之责。
结论,甲应承担丙、丁的损失。
进一步的认识:
推证实例 1,2的逻辑启示
? 针对问题,联系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突
破口。
? 结合背景,挖掘条件联系,进行引申思
考。
? 关注条件的联系(直接或间接)和区别,
选择求解方法。
L1303
揭批实例分析
鲁迅在, 论辩的魂灵, 一文中,这样揭露
了顽固派的诡辩手法:, 你说谎,卖国贼
是说谎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
,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
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
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