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呼吸作用
( Respiration)
第一节 意义、指标与细胞定位
一、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1、历史与概念
1797年, Saussure,发现呼吸作用的气体交
换现象;
了解呼吸作用的化学性质,氧化分解,形
成了呼吸作用是单纯的异化作用。
20世纪以来,不但注意到气体交换现
象,而且对其内部所进行的生化过程与
酶的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揭露了呼
吸作用中包含的一系列复杂的中间产
物,能量的逐步释放,不只是异化过
程,认识到呼吸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中
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
20世纪六十年代后,对呼吸代谢的性质、变
化及其与其他生命活动和环境条件的关系等
进行广泛研究,有了新发展。
汤佩松先生提出的“植物呼吸代谢的多条路
线”学说:植物呼吸作用不只是一个重要的
代谢过程,还是控制并联结植物的形态结
构、生理功能及生长发育等方面的 枢纽 ;呼
吸代谢本身也受到生长发育、植物激素与外
界条件的 控制与影响,呼吸代谢处于一个联
系并调控各种生命活动的中心位置 。
1、定义:
( 1)吸收 O
2
,释放 CO
2
,
( 2)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 3)能量的转化,
( 4)食物的燃烧。
单独均不完善,汤佩松先生综合四点提
出(植物学报 1979, 21( 2): 93-106)
呼吸作用是这样一个过程:植物把贮存于其
机体内的化学能(糖、淀粉等)一部分转化
为生物功(呼吸、运输等),一部分转化为
具有更高序性的结构(负熵增加)和组合形
式(器官建成),以维护有机体的存在和功
能,在基因浅势所确定的限度内为酶所控制
的呼吸代谢作用控制着植物的形态和生理功
能,在一定范围内叶受到内因(生长发育、
激素等)和外界条件( H
2
O、 O
2
分压、温度
等)的影响和调节。
( 1)把储存物转化为功外,为其他生理功能体供
能量,物质和能量转化;
( 2)不是单纯的异化过程,异化中存在同化过
程,其中间产物和其所释放出的能量又提供植物
体内合成代谢的原料和能量;
( 3)表达了呼吸作用与其他生命活动(生理功
能)间的相互联系,突出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 4)把呼吸代谢的多样性看成是基因通过酶的一
种表达,而且也受外因(环境等)的影响 。
CH
2
O + O
2
X
1
X
2
-- CO
2
+ H
2
O + ΔG
Y
1
Y
2
2、类型:
(1)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
(2)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
3、生物学意义
二、呼吸作用的指标及其测定
1、呼吸强度(速度、活性)强弱( respiratory
intensity\ rate\activity)
定义: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单位
植物部分的氧吸收量或释放量,干物质的减少
量。
O
2
吸收量 ( Q
O
2
) /单位植物部分 /单位时间
CO
2
释放量 ( Q
CO
2
) /单位植物部分 /单位时间
μl 或微克分子 /克鲜重、克干重、豪克蛋白 / hr
干物质减少量(克、毫克) /单位植物部分 /单位时间
2、呼吸商(呼吸系数)
respiratory quotient,R.Q( coefficient),
同一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所释放的CO
2
与所
吸收的O
2
的量(体积或摩尔数)的比值。它表示
呼吸底物的性质及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
RQ=释放的CO
2
/吸收O
2
的量
(1)底物类型:RQ不同:
糖: RQ=1;
富含氢的脂肪、蛋白质:吸收的氧多, RQ<1;
棕榈酸(C
16
H
32
O
2
)转变为蔗糖时RQ=0.36;
富含氧的有机酸(氧含量高于糖): RQ>1
苹果酸(C
4
H
6
O
5
)氧化时RQ=1.33。
(2)无氧呼吸的存在情况(环境的氧供应):
如糖在无氧时发生酒精发酵,只有CO
2
产生,无
O
2
的吸收,则RQ远大于1。如不完全氧化吸收的
氧保留在中间产物中放出的 CO
2
量相对减少,
RQ会小于 1。氧分压降低,RQ增加。
( 3)与植物内部代谢有关
进行呼吸的同时,
脂肪 糖,氧化过程,使吸氧量增加,
RQ降低,反之RQ增加。
羧化反应,吸收 CO
2
,RQ降低,
脱酸反应,产生 CO
2
,RQ增大
( 4)外界条件的影响:
凡是影响 O2吸收或 CO2释放的因素均影
响 RQ。
3、测定
( 1)瓦氏呼吸计
( Warburg manometric apparatus)
( 2)气流法
( 3)红外线:利用 CO
2
对红外线的特殊专一
吸收来确定。
( 4)氧电极
三、呼吸作用在细胞中的定位(区域
化)
20世纪 30~60年代的主要研究成果,汤佩松先
生提出了呼吸代谢的多条(路线)途径的观
点。可分为两个阶段:底物的氧化降解与电
子传递途径。
呼吸作用的多条途径:
呼吸作用
无氧呼吸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有氧呼吸
糖酵解
磷酸戊糖途径
三羧酸循环
交替氧化系统
多酚氧化酶系统
糖酵解
细胞色素氧化系统
过氧化物氧化酶系统
抗坏血酸氧化酶系统
乙醇酸氧化酶系统
乙醛酸氧化酶系统
末端氧化系统
定位:
细胞质: 糖酵解与磷酸戊糖途径,
线粒体: 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与氧
化磷酸化,
乙醛酸体: 乙醛酸循环。
线粒体结构
形态与分布
光镜下,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
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哑铃形、线
状、分杈状或其它形状。一般直径 0.5~1μ m,
长 1.5~3.0μ m,数目一般数百到数千个,植物
因有叶绿体的缘故,线粒体数目相对较少;
电镜下,精细的内部结构,内外两层膜组成的
囊状体,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
功能区隔。外膜平滑,是界限膜,内膜的不同
部位向内折叠,形成隔板状或管状的脊。
在内膜内侧表面分布有许多带柄的
球状小体,即 ATP合酶复合体,该
酶的功能是催化 ATP合成。电子传
递和氧化磷酸化就发生在内膜上。
线粒体的 TEM照片
第二节 呼吸作用底物水平的代谢途径
一、糖酵解途径( EMP)
( Embden,Meyerhof,Parnas)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阶段,存在于动、植物及
微生物的所有细胞中。
糖酵解途径分三个阶段:
(1)已糖的活化(磷酸化)
(2)已糖的裂解(果糖-1,6-二磷酸裂解,2三碳
糖)
(3)丙糖的氧化(脱氢形成磷酸甘油酸)
总反应式为:
C
6
H
12
O
6
+ 2NAD
+
+ 2ADP+2Pi
2CH
3
COCOOH+2NADH+2H
+
+2ATP+2H
2
O
1、定义:
2、丙酮酸的进一步氧化
有氧氧化: 彻底氧化分解为 CO
2
和 H
2
O
无氧氧化: 不彻底的分解,产生 CO
2
合其
它未完全氧化的物质(酒精、乳
酸)
3、产能:无 O
2
, 2ATP (底物水平)
有 O
2
, 8ATP( 2+6)
4、专一性抑制剂:
碘乙酸( 1mM ),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NaF( 0.025M) ,烯醇化酶
5、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1)糖酵解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 是有氧呼吸和
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
(2)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中间产物,在不同
外界条件和生理状态下,可以通过各种代谢途
径,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在植物体内呼吸代谢
和有机物质转化中起着枢纽作用。
(3)通过糖酵解,生物体可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部
分能量。对于厌氧生物来说,糖酵解是糖分解
和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4)糖酵解途径中,除了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
、丙酮酸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以外,其余反应均
可逆转,这就为糖异生作用提供了基本途径。
二、发酵作用
1.酒精发酵
在无氧条件下, 丙酮酸脱羧生成CO
2
和乙醛,乙醛再被还原为乙醇的过
程。
2.乳酸发酵
在无氧条件下, 丙酮酸被NADH+H
+
直
接还原为乳酸的过程 。
三、三羧酸循环( TCAC)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1.概念: 指丙酮酸CO
2
在有氧条件下,通过一个
包括三羧酸和二羧酸循环而逐步 氧化分解,最终
形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的 过程,又称为柠
檬酸环或Krebs环,简称 TCAC 。
作用:EMP途径产生的丙酮酸脱羧和脱氢,最终形
成CO
2
+H
2
O的过程。
总反应式:
2CH
3
COCOOH+8NAD
+
+2FAD+2ADT+2Pi+4H
2
O
6CO
2
+8NADH+8H
+
+2FADH
2
+2ATP
1、特殊酶
( 1)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和 α-酮戊二酸脱氢
酶复合物
三种酶:脱羧酶(丙酮酸、 α-酮戊二酸)
转移酶(双氢硫辛酸转移酶乙酰基 /
琥珀酰基)
脱氢酶(双氢硫辛酸脱氢酶)
六种辅助因子:焦磷酸硫胺素( TPP)、辅酶
A、 NAD
+
、 FAD、硫辛酸和 Mg
2+
( 2)琥珀酸脱氢酶: FAD为辅基的黄蛋白
( 3)丙酮酸的彻底氧化:两个阶段
A:脱羧、脱氢,产生 3CO
2
, 4NADH, FADH
2
丙酮酸 乙酰 CoA,异柠檬酸 α-酮戊二酸
α-酮戊二酸 琥珀酰 CoA ;
苹果酸 草酰乙酸,琥珀酸 延胡羧酸
B:氢受体经呼吸电子传递链,最终把电子交
给 O
2
,形成 H
2
O。
2、产能:
ATP: (4NADHx3+FADH
2
x2) + 2ATP=15
EMP-TCAC: 1x15 +8 = 38 ATP
TCAC产生能量比 EMP多。
3、专一性抑制剂
丙二醛( 0.05M, pH4.5)抑制琥珀酸脱氢
酶,
亚砷酸钠( 0.005M) α-酮戊二酸脱氢酶 ,
αα‘- 联吡啶( 0.02% ),柠檬酸合成酶与顺
乌头酸酶。
4、生物学意义(特点)
四、磷酸戊糖途径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1.概念
指在细胞质内进行的一种 将葡萄糖直接
氧化降解的酶促反应过程 。或称为已糖
磷酸支路 ( hexose monophosphate
pathway)。简称 PPP/HMP。也称为葡萄糖
直接氧化途径。
2、磷酸戊糖途径的化学历程
脱氢反应
(1)葡萄糖氧化脱羧阶段 脱羧反应
不可逆 脱氢脱羧反应
(2)非氧化分子的重组阶段(可逆,分子
内中排)
总反应式为:
6G6P+12NADP
+
+7H
2
O 6CO
2
+12NADPH+12H
+
+5G6P+Pi
HMP途径放出的 CO
2
全部来源于 G-6-P的第一碳
3、产能:
两步氧化反应中各产生 1分子 NADPH ,产生
6CO
2
时, 12NADPH,进入呼吸链时可通过
两种方式:
(1)H交给泛醌,在行传递,泛醌 O
2
的电
子传递只产生2ATP,2x12ATP;
(2)H先转给 NAD
+
,使其还原成 NADH,
3x12ATP
减去葡萄糖磷酸化时消耗的ATP,实际35ATP
产生 ATP数量来说, HMP途径( 35)与
EMP-TCAC途经( 38)相差不大, HMP途
径的能量利用率与 EMP-TCAC途径同样有
效。但是,电子传递链的细胞色素系统接受
NADPH上 H的能力很低,因此,只能说 HMP
途径产生了 NADPH ,而不是 ATP,
( 3) NADPH主要是作为还原剂(供氢
体),用于还原性的生物合成(更实际)。
4、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 1)葡萄糖直接氧化过程,有较高的能量转化效
率。
( 2)生成的大量 NADPH可作为主要供氢体,在脂肪
酸、固醇等的生物合成、氨的同化中起重要作用。
( 3)该途径中一些中间产物使许多重要有机物质生
物合成的原料。 RuBP--核酸, E4P,PEP--莽草酸、芳
香族氨基酸、生长素、绿原酸、咖啡酸。
( 4)该途径非氧化分子重排阶段形成的丙糖、丁
糖、戊糖、己糖和庚糖的磷酸酯及酶类与光合作用卡
尔文循环中间产物和酶相同,因而磷酸戊糖途径和光
合作用可以联系起来,相互沟通。
( 5)在许多植物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植物感病和
受伤、干旱时,组织衰老时可占全部呼吸的 50%以
上
五、乙醛酸循环
1、发现: 1957年 ,Kornberg&Krebs细菌中发现,乙
酸为唯一碳源时,乙酸可经与相类似,以乙醛酸为中
间产物的特殊代谢循环而氧化分解,称为“乙醛酸循
环”,不久,Kornberg&Beevers ( 1957) 蓖麻胚乳中
有类似主要步骤存在, 1961年 ,Beevers证明此途径
是含脂肪器官的代谢特点,在植物中广泛存在。油料
种子萌发时,贮藏的脂肪会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脂
肪酸经β-氧化分解为乙酰CoA,在乙醛酸体
(glyoxysome)内生成琥珀酸、乙醛酸、苹果酸和草
酰乙酸的酶促反应称乙醛酸循环(Glyoxylic acid
cycle, GAC),素有“脂肪呼吸”之称。该途径中产
生的琥珀酸可转化为糖。
2、化学途径
3、关键酶
( 1)异柠檬酸裂解酶
( 2)苹果酸合成酶
其它酶与 TCAC完全相同
4、 GAC 与 TCAC的区别
( 1)微生物中只有当乙酸是唯一碳源时,
进行 GAC ,
( 2)分布于定位不同:
GAC 定位于乙醛酸体,
TCAC定位于线粒体
( 3)生理作用不同:
GAC 实现脂肪向糖的转化,
TCAC糖的氧化分解。
5、生理意义:
( 1)脂肪氧化分解的途径,
( 2)产生了琥珀酸,一方面进入 TCAC,
另一方面转化为糖。
适应油料种子萌发时物质转化的需要。
六、乙醇酸途径
( glycolic acid oxidation
pathway)
是水稻根系特有的糖酵解途径。
参与的关键酶是 ( glycolate
oxidase)
水稻一直生活在供氧不足的淹水条件下,当根
际土壤存在某些还原性物质时,水稻根中的部
分乙酰 CoA不进入 TCA循环,而是形成乙酸,
然后,乙酸在乙醇酸氧化酶及多种酶类催化下
依次形成乙醇酸、乙醛酸、草酸和甲酸及
CO2,并且每次氧化均形成 H
2
O
2
,而 H2O2又
在过氧化氢酶催化下分解释放氧,可氧化水稻
根系周围的各种还原性物质(如 H2S、 Fe2+
等),从而抑制土壤中还原性物质对水稻根的
毒害,以保证根系旺盛的生理机能,使水稻能
在还原条件下的水田中正常生长发育。
第三节 呼吸链与氧化磷酸化
一、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链及其结构组成
1、概念:
底物代谢的各种途径,有 H的释放
( NADH、 NADPH
2
、 FADH
2
),这些不
能直接与分子氧结合成水,经过一系列
传递体的传递,最后传给能自身氧化的
物质,将 H交给 O
2
,形成 H
2
O。
电子传递链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ETC, electron transport system
ETS),又称呼吸链( respiratory
chain),是指按一定顺序排列互相衔
接传递氢( H
+
)或电子到分子氧的一
系列呼吸传递体的总轨道。
H
+
或电子传递系统。
2、组成:
由能够进行迅速而可逆氧化还原反应的传递
系统组成,包括氢传递系统和电子传递系
统。
氢传递体: 传递 H( H
+
+e) , 主要是脱氢酶的
辅助因子, NAD+,FMN(FAD),UQ 等;
电子传递体: 传递电子,
细胞色素系统、黄素蛋白、铁硫蛋白、铁氧
还蛋白等。
( 1) NAD
+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许多
脱氢酶的辅酶, EMP-TCAC中,除琥珀酸脱氢
酶外,其它均为 NAD
+
。
( 2)黄素蛋白类 (黄酶 ):以 FAD或 FMN为辅基 ,
的酶,常写为 FP。
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MN--黄素单核苷酸;
A、按辅基分: FAD和 FMN两种,
B、按功能分:分为四种。
a、 NADH脱氢酶:以 FMN为辅基,作用是接
受 NADH脱下的 H,
b、 琥珀酸脱氢酶:以 FAD为辅基,含铁,作
用接受琥珀酸脱下的 H。
两者都含有不同数目的非血红素铁 ,与硫结合
成铁硫蛋白。
c、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和 α-酮
戊二酸脱氢酶系中的,辅基,不含铁,作用是
从二氢硫辛酸脱氢,交给 NAD
+
。
d、 传递电子的黄蛋白:辅基 FAD,不含铁,
作用是在各种蛋白与泛醌( UQ)或 Cyt.b复合
物之间传递电子。
( 3)铁 -硫蛋白类 (铁硫中心 ):是一族与蛋白
质的四个 Cys结合在一起的含铁,和对酸不稳
定的硫原子的蛋白质,亦称非血红铁蛋白。
铁 -硫中心的铁原子能够以氧化态 (Fe
3+
)或还原
态 (Fe
2+
)存在,其作用是通过 Fe的价态变化而
起到传递电子的作用。
( 4)辅酶 Q(CoQ),也称泛醌:是呼吸链上唯
一的非蛋白质成分 ,是脂溶性化合物,可以在
线粒体膜上自由移动,能在 Cyt与 Fe-S间来回
穿梭。它是一个带有长的异戊二烯侧链的醌类
化合物。不同辅酶 Q的异戊二烯侧链数不同。
辅酶 Q通过醌 /酚结构的互变传递电子。
( 5)细胞色素类: Cytochrome
是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系统,只能传递电
子。含铁的电子传递体。铁原子处于卟啉结
构的中心,构成血红素。通过辅基中 Fe
2+
、
Cu
2+
离子价可逆变化进行电子传递,都以血红
素为辅基,这类蛋白具有红色。
Cyt成分首先由 MacMunn (1885) 在动物组织中
发现,取名组织血红素,提出这类物质能参加
呼吸代谢的氧化作用。 1921年, Keilin重复研
究,证明广泛存在于需氧细胞中,改名为 Cyt,
提出还原态 Cyt在可见光部分出现四条带,有三
种化合物引起的,分别称 Cyta\b\c。
随分光光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低温差异光谱
的应用,发现 Cyt组分在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
并不完全相同,而且本身又可再分成不同的种
类,分别按其吸收峰的 nm数表示。
A、 Cyt b :一种复合物,植物线粒体中至
少有三种,不同看法,
a、 b
557
、 b
560
、 b
566
b、 b
553
、 b
557
、 b
562
B、 Cyt C:两种,
Cyt C
549
、 Cyt C
547
C、 Cyt a:两种,
Cyt a Cyt a
3
,不易分开,有两种叫法,
a、 Cyt a a
3
称为细胞色素氧化酶,
b、 Cyt a
3
称为细胞色素氧化酶。
Cyt aa
3
以复合物形式存在 , 含有两个血红素分
子和两个的铜离子 , 在 cyt a与 cyt a
3
间传递电
子,电子传递过程中铁和铜都发生价态的变
化, Fe
3+
Fe
2+
, Cu
2+
Cu
+
,
两个血红素分子的功能不同, Cyt a 与 Cyt c起
作用,而 Cyt a
3
与 O
2
起作用,整个呼吸链中除
Cyt a
3
外,其余都不能被氧分子所氧化。由于
Cyt aa
3
分子中的铁能与 CO, CN
-
, N
3
-
等结
合,而使电子传递受阻,是氧呼吸的抑制剂。
3、定位与复合体
( 1)定位:真核细胞的电子传递链位于
线粒体内膜,原核细胞的电子传递链则定
位于质膜。
( 2)复合体:
四种或五种
。
(1)复合体Ⅰ ( NADH脱氢酶或NADH-泛醌氧
化还原酶)
25种不同蛋白质 ,包含 FMN,Fe-S蛋白 ,催化电子
从 NADH到泛醌 (UQ),将 2H转移到膜间空间 。
(2)复合体Ⅱ (琥珀酸脱氢酶或琥珀酸 -泛醌氧化
还原酶)
4-5种蛋白质 ,包含 FAD为辅基的黄素蛋白 ,琥珀
酸脱氢酶, 3种 Fe-S蛋白 ,cytb560,催化电子从琥
珀酸到泛醌 .将 2H转移到 UQ生成 UQH
2
。
(3)复合体Ⅲ (泛醌-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包
含cytb,c,Fe-S蛋白,催化电子从还原型泛醌
(被复合物I和II还原的)到cytc,同时将2H
转移到膜间空间。
(4)复合体Ⅳ (细胞色素c氧化酶)
至少有13种蛋白质,包含cyta和cyta
3
,含2Cu,催
化电子从还原型cytc到O
2
,被激活的O
2
可与线
粒体基质中的氢结合生成水。
(5)复合体Ⅴ (ATP合成酶)
不是呼吸电子传递链的成员,但因定位于内
膜,主要作用是氧化磷酸化,称为复合体V,
四种复合体时,归属于复合体IV。
主要作用是氧化磷酸化,由F
0
F
1
两部分组
成,又称F
0
F
1
-ATP合酶,F
0
由4个不同亚基组
成,是复合物的“柄”。镶嵌在内膜种,内
有传递H的通道,F
1
由五种9条亚基组成,是
复合物的 “头 ”,伸入膜内的基质中,与F
0
结
合在一起,催化ATP合成。
UQ和 Cyt c 可移动, UQ脂溶性的,含量
高,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也称泛醌,一般
由 9-10异戊二烯单位组成,非蛋白的成员,
在线粒体膜内,不与蛋白质结合,能在膜
脂质内自由移动,是复合物体 I和复合物体
II与复合物体 III之间的电子载体。
Cyt c是一种外周蛋白 , 电子传递链中唯一可
移动的色素蛋白,不是膜整合蛋白复合物
的成员,通过辅基中离子价的可逆变化,
在复合体 III与 IV之间传递电子。
电子传递体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分布是严格有
序的,由各组分具有的氧化还原电位
( E°′)的大小决定的, E°′值越小,还原势
越强,供电子的能力越强, E°′值越大,氧
化势越强,接受电子的能力越强。电子总是
从低氧化还原电位流向高氧化还原电位,
NADH的 E°′ = -0.32V, O
2
E°′= +0.82V,电
子由 NADH传递到 O
2
。
二、氧化磷酸化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1、概念: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发生的磷酸化作用
称为氧化磷酸化。是需氧生物合成 ATP的主要
途径。
2、机制: P.Mitchell的化学渗透假说,跨膜的
质子动势是推动 ATP合成的原动力。
呼吸传递体在线粒体内膜上有着特定的不对称
分布,彼此相间排列,定向传递。将 H+从线粒
体内膜内侧泵至外侧。一对电子从 NADH传递
到 O2时,共泵出 6个 H+;从琥珀酸的 UQH2开
始,则共泵出 4个 H+。泵至外侧的 H+,不能自
由通过线粒体内膜而返回内侧。
3、活力指标: P/O比。
无机磷消耗量和原子氧消耗量的比值,或每消
耗一个氧原子( 1/2O
2
)与所用去的 Pi或产生
的 ATP的分子数的比值。
呼吸链四个复合体中,复合体 I、 III和 IV是
ATP的形成偶联部位,复合体 II不能偶联 ATP
的形成。
最新测定表明: NADH呼吸链的 P/O=2.5,
FADH
2
呼吸链的 P/O=1.5, EMP途径中 3-
PGAld 脱氢生成的 NADH+H+,其 P/O=1.5。
4、解偶联与抑制剂:
解偶联作用: 解除电子传递与磷酸化 (ATP形成过
程 )偶联的作用称为解偶联作用。
解偶联剂 (uncoupler):使电子传递和 ATP生成过程分
离 ,只抑制 ATP的形成过程 ,不抑制电子传递过程 , 如
2,4-二硝基苯酚 (DNP): 在酸性环境下接受质子成
为脂溶性物质 ,透过内膜 ,同时将质子 H
+
带入内膜 ,破
坏了跨膜 H
+
梯度而引起解偶联现象。植物在不良环
境如干旱、冷害、或缺钾等时也会导致氧化磷酸化
解偶联。
抑制剂 :能抑制氧的吸收利用和阻止 ATP生
成,有别于电子传递的抑制剂 .如寡霉素:
与 FoF1-ATP酶的 Fo的一个组分蛋白结
合 ,“堵塞 ”了其内的质子能道 ,阻止膜外的 H
+
回流到基质内 .
三、电子传递的多样性 :主路与支路
在生物界分布最广泛,为动、植物、
微生物所共有。主要特征:电子通过
UQ及细胞色素系统到达 O
2
。对鱼藤
酮、抗霉素 A、氰化物( KCN)、叠
氮化物( NaN
3
)、 CO都敏感。 P/O比
≤ 3 。
支路 I: 脱氢酶辅基是一种黄素蛋白( FP
2
)。
电子从 NADH脱下后经 FP
2
直接传到 UQ,不被
鱼藤酮抑制,而对抗霉素 A、氰化物敏感。 P/O
比为 2 或低于 2 。
支路 II: 脱氢酶辅基是另一种黄素蛋白
( FP
3
),其 P/O比为 2。其他与支路之一相同。
支路 III: 脱氢酶辅基是另一种黄素蛋白
( FP4),电子从 NADH脱下后经 FP4和 Cytb5
直接传给 Cytc,对鱼藤酮、抗霉素 A敏感,可
被氰化物所抑制,其 P/O 比为 1 。
支路 IV: 交替途径(抗氰呼吸链)对氰化
物不敏感,既在氰化物存在时,仍能进行
呼吸。电子自 NADH脱下后,传给 FMN、
Fe-S、 UQ、不经细胞色素电子传递系统,
而是经 FP和交替氧化酶传给氧生成水,其
电子传递过程仅能产生少量 的跨膜势能(位
于位点Ⅰ,即 NADH脱氢酶处),其 P/O比
为 1,是非磷酸化的,水杨基氧肟酸是交替
途径的专一性抑制剂。
四、末端氧化酶系统的多样性
末端氧化酶( terminal oxidase) : 指能将底物脱
下的 电子 最终传给 O
2
, 使其活化,并形成 H
2
O或
H
2
O
2
的 E类。
有的存在于线粒体内,本身就是电子传递体。
有的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其它细胞器中。
1、细胞色素氧化酶(线粒体)
植物体内最主要的末端氧化酶,与 O
2
的亲和力
极高,承担细胞内约 80%的耗氧量。该酶含 铁和
铜 , 其作用是将 Cyta
3
电子传给 O
2
,生成 H
2
O,受
氰化物、 CO抑制。
2、 交替氧化酶(线粒体):(alternative
oxidase)\抗氰氧化酶(cyanide-resistant
oxidase)
含 Fe,将电子从 UQ经 FP传给 O
2
;对氧的亲和力
较高。易受 SHAM所抑制。对氰化物不敏感。
最初是在研究天南星科植物佛焰花序开花时的产
热现象中发现的( Meeuse, 1975),呼吸高100倍以
上,是组织温度比环境高出10-20 °C。现已发现
该途径几乎存在于所有的高等植物中,在某些真
菌,原生生物中亦有存在 ( Day et al.,1995)。
放热呼吸:thermogenic respiration
抗氰呼吸在调节碳代谢和电子传递之间的平
衡以及在植物的抗逆性等过程中起重要作
用(Vanlerberghe and McIntosh,1997)。
抗氰呼吸研究成为近年来植物呼吸代谢领
域的热门课题。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
交替氧化酶的生化及分子特性,交替氧化
酶的表达及调控,抗氰呼吸的调节机制及
其生理意义等方面。
( 4) 低温胁迫,伤诱导和磷亏缺等生理条件或状
态,对交替途径均有诱导作用(梁峥和梁厚果,
1998)
(5) 代谢协同调控:
(A) 当底物和NADH过剩时,分流
电子;
(B) cyt 途径受阻时 ,保证EMP-
TCA途径、PPP正常运转。维持生命
活动各方面的需要。
3、线粒体外末端氧化酶: 参与的电子传递途径没有能量
截留和利用
对氰
化物
敏感
对O
2
亲
和力
所含
金属
分布
部位
乙醇
酸氧
化 E
Vc氧
化 E
酚氧
化 E
交替
氧化 E
细胞色
素氧化
E
线粒体 线粒体 质体 细胞质 过氧化
微体 物体
铁和铜 铁 铜 铜 无
极高 高 中等 低 极低
敏感 不敏感 敏感 敏感 不敏感
植物体内的末端氧化酶的多样性能使植物在
一定范围内适应各种外界环境。细胞色氧化
酶对 O
2
的亲和力大,所以在低氧浓度时仍能
发挥作用。酚氧化酶、黄酶对氧的亲和力较
低,故只能在高 O
2
时顺利起作用。在苹果果
肉外以酚氧化酶和黄酶为主,而内部以细胞
色素氧化酶为主。
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温度最敏感,黄酶对
温度不敏感,故低温、成熟时苹果以黄酶为
主,未成熟、气温高时以细胞色素氧化酶为
主。
第四节 呼吸作用的调节与调控
一、巴斯德效应与糖酵解调节
1、巴斯德效应( Pastuer effect)的概
念:
有氧条件下酒精发酵受抑制的现象。即O
2
可以降低糖类的分解代谢和减少EMP产物
的积累。
2、糖酵解调节
EMP两个关键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
激酶。ATP、柠檬酸、PEP为主要负效应
物,而K、Mg、Pi可提高酶活性。
二、三羧酸途径与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
1、三羧酸途径: 丙酮酸脱氢酶系:CoA和NAD
+
促进,乙酰CoA和NADH抑制;[ATP]高时该酶被磷
酸化而失活;丙酮酸浓度高时则会降低该酶的磷
酸化程度提高此酶的活性,促进TCA循环。
NADH和ATP对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
苹果酸脱氢酶等有抑制作用,NAD
+
、高比例的
NAD
+
/NADH和ADP则为其激活剂;AMP对a-酮戊二酸
脱氢酶有促进作用;反馈抑制:如a-酮戊二酸对
异柠檬酸脱氢酶的抑制,草酰乙酸对苹果酸脱氢
酶的抑制。
2、磷酸戊糖途径
受NADPH/NADP
+
调节。G6P脱氢酶为PPP
的关键酶,受NADPH抑制,NADP
+
促进
其活性;NADPH抑制6-磷酸葡萄糖酸脱
氢酶活性;降低NADPH/NADP
+
可促进
PPP进行。光照充分、供氧可促进
NADPH被利用,促进PPP;植物受旱、
受伤、衰老、种子成熟过程PPP加强。
三、腺苷酸能荷( energe charge)的
调节
能荷库:ATP,ADP,AMP.
能荷:总的腺苷酸系统中所负荷的高
能磷酸基数量,是细胞中高能磷酸状态
一种数量上的衡量,体现着细胞中腺
甘酸系统的能量状态 。
能荷的大小决定于ATP和ADP的多少。0~1,一般
为0.75~0.95。当全部腺苷酸都转化成ATP时,能
荷为1.0;全为ADP时EC=0.5;当全为AMP时
EC=0。
ATP的生成和消耗途径以及细胞内的反应是和细
胞内能量载荷状态相呼应的。能荷高时, ATP生
成过程受抑制,合成代谢增强从而促进ATP的利
用。能荷低时,减少利用ATP,增加分解代谢从而
增加产生ATP。如高浓度ATP,低水平AMP会降低柠
檬酸合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使TCA活
性降低。表明生物体内ATP的利用和形成有自我
调节与控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