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3 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常用材料
一,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2.刮 伤
3.咬粘(胶合)
4.疲劳剥落
1.磨粒磨损
轴表面硬轮廓峰顶刮削轴承
温升 +压力 +油膜破裂 → 焊接
润滑剂氧化 → 酸性物质 → 腐蚀
载荷反复作用 → 疲劳裂纹 → 扩展 → 剥落
5.腐蚀
硬质颗粒 → 磨料 → 研磨轴和轴承表面
二, 轴承的材料
2.青铜
—— 以锡或锑为软
基体,均夹着锑锡、铜锡硬晶粒 → 最好,但
价高、强度低 → 轴承衬。
3.灰铸铁、耐磨铸铁
4.粉未治金(含油轴承、陶质金属 )
5 非金属材料
1.轴承合金 (白合金、巴氏合金 )
—— 锡、铝、铅青铜
—— 轻载、低速
—— 塑料、尼龙、橡胶、硬木
铁(铜)粉+石墨 → 压型 → 烧结
—— 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
要求,良好的减摩性、耐磨性、抗胶合性
顺应性、磨合性、工艺性
§ 12— 4 轴 瓦 结 构
滑动轴承的 关键零件 —— 轴瓦
影响结构的因素 —— 材料、润滑等
一, 轴瓦的型式和构造
轴瓦{
整体式{
对开式{ 厚壁轴瓦 浇铸
薄壁轴瓦 轧制 }双、多层金属二, 轴瓦的定位
轴瓦定位的目的 —— 防止轴瓦相对轴承座移动
整体轴套
单、双、多层金属卷制轴套
轴瓦定位的方法:凸缘、紧定螺钉、销钉、凸耳
轴向油槽{
周向油槽 → 载荷方向变动范围超过 180° → 中部
三,油孔及油槽
开设油孔及油槽的原则:
将油导入整个摩擦表面而又不影响油膜承载能力
单轴向油槽 → 整体式 → 最大油膜厚度处
双轴向油槽 → 对开式 → 剖分面处
一,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2.刮 伤
3.咬粘(胶合)
4.疲劳剥落
1.磨粒磨损
轴表面硬轮廓峰顶刮削轴承
温升 +压力 +油膜破裂 → 焊接
润滑剂氧化 → 酸性物质 → 腐蚀
载荷反复作用 → 疲劳裂纹 → 扩展 → 剥落
5.腐蚀
硬质颗粒 → 磨料 → 研磨轴和轴承表面
二, 轴承的材料
2.青铜
—— 以锡或锑为软
基体,均夹着锑锡、铜锡硬晶粒 → 最好,但
价高、强度低 → 轴承衬。
3.灰铸铁、耐磨铸铁
4.粉未治金(含油轴承、陶质金属 )
5 非金属材料
1.轴承合金 (白合金、巴氏合金 )
—— 锡、铝、铅青铜
—— 轻载、低速
—— 塑料、尼龙、橡胶、硬木
铁(铜)粉+石墨 → 压型 → 烧结
—— 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
要求,良好的减摩性、耐磨性、抗胶合性
顺应性、磨合性、工艺性
§ 12— 4 轴 瓦 结 构
滑动轴承的 关键零件 —— 轴瓦
影响结构的因素 —— 材料、润滑等
一, 轴瓦的型式和构造
轴瓦{
整体式{
对开式{ 厚壁轴瓦 浇铸
薄壁轴瓦 轧制 }双、多层金属二, 轴瓦的定位
轴瓦定位的目的 —— 防止轴瓦相对轴承座移动
整体轴套
单、双、多层金属卷制轴套
轴瓦定位的方法:凸缘、紧定螺钉、销钉、凸耳
轴向油槽{
周向油槽 → 载荷方向变动范围超过 180° → 中部
三,油孔及油槽
开设油孔及油槽的原则:
将油导入整个摩擦表面而又不影响油膜承载能力
单轴向油槽 → 整体式 → 最大油膜厚度处
双轴向油槽 → 对开式 → 剖分面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