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地理条件
一、首先要强调,制约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因素不是地理条件,而是社会生产方式,反映
在:
(1)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大的历史阶段,完全受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所制约;
(2) 在同一历史阶段内,城市的兴衰也受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兴衰的制约。
在以上前提下,处在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城市分布和发展的状况也有差异,地理条件
在塑造这种差异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区域地理条件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不同的区域条件为那里的城市发展提供了
不同的舞台,形成了城市分布的宏观差异
(1) 城市宏观分布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更紧密,分布更规律性。
■世界百万级大城市的纬度分布:
1)集中在气温适中的中纬度地带;向低纬度方向缓慢移动;
2)在低纬度地区的大城市主要有两种区位,(1)一是高而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
(2)二是低纬度受到海洋调节的滨海低地;
3)高纬度地区的大城市都在受大西洋暖流影响的地方
■
■
■
我国基本上是中纬度国家,我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干旱和
半干旱地区很少,50万人口以上的只有包头、西宁、兰州、乌鲁木齐
50年代以来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大城市都在阳光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中国城市的分布: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平原26.3%
山前洪积冲积扇平原 21.8%
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 12 . 2%
平原中腹 10 .0%
滨海平原/丘陵 7 . 3%
三角洲平原 5. 9%
1) 平原地区多于低山丘陵,中山和高山地区极少
2) 除平原中腹和三角洲平原外,城市选择两种地形过渡或交接部位的现象非常
普遍
3) 除了平原城市要濒临江河湖海外,在丘陵山地的城市大多趋于河谷,也普遍
临水
(2) 城市宏观分布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内容更丰富,着重点是区域自然条件的空间分布与空间结合的特点,以及和经济的关
系
1) 矿产、水热、土壤、动植物等资源的丰度及其组合,实际是自然条件向经济利
用的衍生转化
地形大势、山脉走向→河流流向、特点
地质构造 交通线的走向
矿产
城市分布
气候条件 地形条件
水土资源 土地利用类型
城市分布
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要抓住主要矛盾,不是自然要素的罗列
2) 区域基础设施、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历史传统、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实
际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积累
3) 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城市与区域的密切关系反映在城市与区域的双向联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许多城
市的区域性差异,除了历史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因外,只能从区域地理背景的
差异中去寻找答案。
■
■
■
■
我国忽视区域条件的工业布局和城市发展的教训很多
三线建设之所以不成功,主要原因是脱离了区域条件
原料来自东部――脱离本地的资源优势
产品流向东部――脱离本地的消费市场
人员来自东部――脱离本地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
三、地理位置是单个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直接条件
(1) 地理位置的概念
■位置是某一地方对于它以外地方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总和
数理地理位置――赤道和本初子午线
自然地理位置――山河湖海等自然物
经济地理位置――外部存在的具有经济意义的事物空间关系
政治地理位置――与朋友和敌人的空间关系
城市地理位置是城市与它外部事物之间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
有 有利的结合与不利的结合的差别
城市地理位置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要素的内涵非常丰富;
要素的空间组合类型千变万化;
政治、经济等要素在历史上多有变化;
自然要素虽然相对稳定,也在变化,对城市的影响在历史过程中也是不同的
分析城市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它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和外部的联系;
城市地理位置的特点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和规模的特点
上海和连云港
唐山(喜峰口/山海关)---北京(南口/古北口)---石家庄(井陉、娘子关)---邯
郸(滏口陉)---济源(轵关陉)
泉州的兴衰
石家庄与正定的兴衰
侯马与曲沃的兴衰
安吉与长兴的差异
四、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从空间尺度看:大位置、中位置、小位置
从城市与其腹地的关系看:中心位置、重心位置和邻接位置、门户位置
从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
水运 航运端点 宜宾、瀑布线城市
梯级中转点 重庆、宜昌、武汉、上海
河流交汇点 镇江、扬州、南京、芜湖、九江、武汉、
岳阳 、涪陵、重庆、泸州、宜宾
河曲位置 伏尔加格勒
过河点位置 伦敦、兰州
河口位置
铁路 铁路枢纽
通过位置
端点位置
主线、支线
是否是起点站
公路 类似于铁路,
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还要看在出入口位置
航空 国际、国内、省内航线
五、地理位置分析要注意的几点:
不要忽视对自然地理位置的关注,赋予它们经济意义
分析的核心是对外交通运输条件,要给予特别的关注
为什么交通条件好的城市发展不理想呐,还和城市的腹地条件和特征,外部市场等其
他因素有关
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城市的地理位置
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加深对地理位置的理解
六、城镇发展条件的评价
评价的因子选择:因地而异,有共同因子,如交通条件、现状条件;也有不同的因子。
原则是选择对本区域城镇发展有主要影响的因子。
对因子的给分:有绝对量和相对值,量纲不同需标准化;给权重或不给权重;要尽量
考虑规划因素,如资源开发,交通建设。
由得分高低分出等级
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双等差级数法:
假如有 n 个因子,对因子的重要性进行排序,自动给出权重1,n-1/n, n-2/n,
n-3/n, ……1/n
不管有多少个地域单元,如果要分为m级(例如5级),各个级的标准分为1,1-1/m,
1-2/m, 1-3/m, 1-4/m……,(即1,0.8,0.6,0.4,0.2)
由此得到资料矩阵,例如:
因子 1 2 3 4 5 得分 等级
样本1 1 1 1 1 1 3
2 2 2 2 2 2 2.4
3 3 3 3 3 3 1.8
4 4 4 4 4 4 1.2
5 5 5 5 5 5 0.6
。。
。。
10 1 2 3 2 4 2.4
11 3 4 2 1 1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