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七讲
群体行为的基础
2
本讲主要内容
?群体概述
?群体行为的静态研究
?群体行为的动态研究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3
一、群体概述
1、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群体的定义
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
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群体的特征
? 群体成员之间有经常的频繁的相互作用;
? 群体成员都认为他们是本群体中的一员;
? 其他人也认为他们属于同一群体;
? 群体有成员有共同遵守的规范;
? 群体的存在是为了应付外界环境的挑战。
4
( 1)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 假设群体或统计群体,
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
而划分出来的群体。
? 实际群体,
指实际存在的群体,这类群体成员之间有实际的
直接或间接联系。
2、群体的分类
5
( 2)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 小型群体,
凡是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的、个人间的、面对面
的接触和联系的群体,就是小型群体。
? 大型群体,
指成员之间是以间接的方式(通过群体的目标、
各层组织机构等)联系在一起的群体。
6
? 正式群体
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 1)命令型群体:由组织结构规定,由直接向某个主管
人员报告工作的下属组成。
( 2)任务型群体:指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在一起工作
的人所组成的群体。
? 非正式群体
即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以个人之间的好
感、喜爱或共同兴趣为基础而构成的群体。
( 1)利益型群体:为了实现一个共同关心的目标而组成
的群体。
( 2)友谊型群体:基于成员的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
(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7
( 4)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也叫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这种群体的标准、
目标和规范会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成为人们要努力达
到的标准。个人把自己的行为与这种群体的标准进行对
照,如果不符合这些标准,就改正自己的行为。
8
3、个人加入群体的动机
?安全需要
?地位需要
?自尊需要
?情感需要
?权力需要
?实现目标的需要。
9
4、群体发展的阶段
§ 5 阶段模型
( 1)形成阶段。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明确,群
体成员各自摸索群体可以接受的行为规范。
( 2)震荡阶段。群体成员接受了群体的存在,但对群体
加给他们的约束,仍予以抵制,对于谁可以控制这个
群体,还存在争议。
( 3)规范化阶段。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群体
开始便显出一定的凝聚力。
( 4)执行任务阶段。群体结构已经开始充分发挥作用,
并已被群体成员完全接受,群体成员的注意力已从试
图相互认识和理解转移到完成手头的任务。
( 5)终止阶段。
10
§间断 — 平衡模型
( 1)群体成员的第一次会议决定群体的发展方向;
( 2)第一阶段的群体活动以惯性运行;
( 3)在群体寿命周期的中间阶段,群体发生一次转变,
这个转变会激起群体的重大变革;
( 4)转变之后,群体的活动又以惯性进行;
( 5)群体召开最后一次会议,活动速度明显加快。
11
二、群体行为的静态研究
1、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
( 1)组织战略
( 3)正式规范
( 5)人员甄选过程
( 7)组织文化
( 2)权力结构
( 4)组织资源
( 6)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
( 8)物理工作环境
12
2、群体的规模
( 1)群体规模的上限与下限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小群体的最佳人数为 2— 7人。
有些学者认为,小群体的下限应为 3人;多数学者认为,
小群体的上限以 7人为最佳,但也有人主张 20,30甚至 40
人。
13
( 2)群体规模与生产率的关系
群体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一些学者研究了不适当的
扩大群体规模可能产生的问题,
?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群体资源的总量也增加,但这
些资源不一都是有用的资源,如群体间的不同点也增
多,因而成员各自的特长难以发挥。
?随着群体人数增多,成员参加活动的和得到奖励的机
会减少。
?群体人数越多,就越需要做大量的组织工作,以协调
成员的活动。
?随着群体人数增多,群体成员之间的冲突也会增多。
?群体成员人数越多,成员之间彼此了解的程度就会越
低。
14
群体规模与生产率的关系图示
人数




图 7-1 群体规模与人均效率之间的关系
n
15
?群体规模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群体的规模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
每个人受到关注及与其他人交流的机会减少,个人的归属感、
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降低等因素使员工的满意度降低。
? 群体规模与缺勤率的关系
国外对蓝领工人的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与缺勤率呈正相关,
但在白领管理人员的研究中没有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
? 群体规模与离职率的关系
国外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与离职率呈正比。
群体规模与工作满意度、缺勤率与离职率的关系
16
( 1)应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确定群体人数的下限,这个
下限应保证能一般地完成工作任务。
( 2)应确定群体规模的最适当人数,这个人数能保证群
体的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程度。
( 3)群体规模的上限应确定在这样的人数上,如果超过
了这个人数,群体的工作效率会急剧下降。
确定群体规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17
4,群体的结构
? 群体结构的概念和意义
群体结构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群体成员的结构可
分为不同的方面,如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
专业结构、性格结构以及观点、信念结构等。
研究群体结构对于建立合理的领导班子及其他高效的
工作群体,提高群体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8
同质指群体成员在能力、性格、年龄、知识等各
方面都比较接近;所谓异质指在上述各方面都迥
然不同。
群体结构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19
结构同质性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 在下述情况下,同质性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
( 1)工作比较单纯,不需复杂的知识和技能;
( 2)当完成一项工作需大家密切配合时,同质群体较为有
效。
( 3)如果一个工作群体成员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如流水线
上的操作工人,则同质群体较好。
? 在下述情况下,异质结构的群体会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
( 1)完成复杂的工作,以异质结构为好。
( 2)当做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结构为好。
( 3) 凡需要有创造性的工作,异质结构较为有利。
一般来说,工作组织的基层群体应为同质结构,各类组织
领导班子应为异质结构。
20
( 1)年龄结构。
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构成应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不同层次的领导班子成员年龄构成应有所区别。
第二、不同工作性质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构成应
有所区别。
( 2)知识专业结构。
从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的角度看,不仅应当有工程技
术方面的专家,还应有管理、财会、经济、人事等方
面的专家。
( 3)性格结构。
外向型性格与内向型性格的人应有合理搭配。
领导班子的结构
21
从领导班子的构成看,思维能力最具重要性。思维能
力可分为创造型、发现型和再现型三种类型。
?发现型:善于在别人看不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
?创造型:善于出谋划策,善于出主意、想办法。
?再现型:不善于发现问题,也不善于出谋划策,但
如果交待给他一定的任务,他会原原本本贯彻执行,
不会走样。
( 4)能力结构。
22
5,群体中的角色
?角色的概念
人们对在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某个职位的人所期望
的一系列行为模式。
?个体的角色获得过程
? 群体对这个角色赋予一定的期望
? 在群体其他成员与他的交往中表现出对他的这种期望
? 个体知觉到群体对他的这种期望
? 按群体的期望去实现角色行为
23
群体中的角色种类
? 从完成任务的角度看
? 发起者:对群体的目标或有关问题提出建议
? 信息搜集者:搜集解决问题的信息
? 信息提供者:从个人角度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
? 协调者:把群体内各派成员的活动协调起来
? 评价者:对建议的逻辑性、现实性做出评价
? 从维护群体关系的角度看
? 鼓舞着:表扬、赞同或接受别人的意见
? 调和者:缓和矛盾、调节冲突
? 追随者:消极被动地随大流
? 观察者:置身于群体以外,客观地评价群体的活动
24
? 角色同一性
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
? 角色知觉
一个人对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
应的认识。
? 角色期待
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
为反应。
? 角色冲突
当个体面临多种角色期待,而这些角色期待有时相互
矛盾的,就产生了角色冲突。
与角色有关的几个概念
25
?群体规范的概念
群体规范指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准则。
?群体规范的类型
( 1)正式规范:由组织明文规定的员工应遵循的规则
和程序。如企业的岗位规范、操作规程等。
( 2)非正式规范:不是由组织正式规定,而是员工在
工作与生活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
6、群体规范
26
群体规范的形成
? 正式规范
正式规范是由组织直接规定的。
? 非正式规范
非正式规范是群体成员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在模仿、暗
示、顺从的基础上形成的。
心理学家谢里夫的实验研究
( 1)让被试单独判断光点移动方向。
( 2)大家互相讨论,形成共识。
( 3)重新单独判断
27
? 探索阶段,群体成员按照自己的标准去看待和了解群体中
其他成员的行为标准或业已存在的群体规范体系,彼此之
间产生双向的接近和同化,努力寻找其中共同的因素并以
此作为建立新的群体规范的起点。
? 形成阶段,不同的行为、价值和观念体系互相融合,通过
心理和行为的互动过程,逐步形成某种公认的、可接受的、
规范群体成员行为的标准。
? 定型阶段,通过群体和个人之间、个人和个人之间行为观
念的交换、归属和服从过程,最终形成对群体所有成员具
有共同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体系。
非正式规范形成的过程
28
( 1)群体维持功能 。
( 2)行为预测功能 。
( 3)评价准则功能 。
( 4)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和行为矫正功能 。
群体规范的功能
29
6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皮尔尼克( S,Pilnick) 提出了“规
范分析法”作为改进群体工作效率的工具。这种方法包括
三项内容,
( 1)明确规范内容。了解已形成的规范,特别了解起消极
作用的规范,并听取对这些规范进行改革的意见。
( 2)制定规范剖面图。将规范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规范
进行评定,给出每类规范的评分与理想给分点,这种理想
给分点与实际得分之间的差距,就是规范差距。
( 3)进行改革。改革从最上层开始,逐级向下。根据规范
对企业效率影响的大小,确定优先改革的项目。
群体规范分析法。
30
群体规范剖面图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规范差距
规范差距
业务成绩 Ⅱ
利润 Ⅲ
合作 Ⅳ
计划性 Ⅴ
工作督导 Ⅵ
训练 Ⅶ
创造发明 Ⅷ
用户关系 Ⅸ
诚实与安全 Ⅹ
组织荣誉 Ⅰ
31
三、群体的动态研究
1,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抑制作用
? §观众效应
? 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时,工作效率会有明显提高,
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助长作用。
? 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时,工作效率不仅不会提高,
反而会大大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抑制作用。
? 当作业比较简单,而且人们熟练程度较高时,会发生
社会助长效应,否则,会发生社会抑制作用。
32
协同效应指群体活动的效果不同于个体活动效果之和,
协同效应可分为协同正效应和协同负效应。
? 协同正效应指群体整体的产出大于群体成员个人产出
的总和。
? 协同负效应又叫社会惰化,指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
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
要克服社会惰化现象,使群体工作产生协同正效应,
必须明确每个成员的工作责任,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
制度。
§ 协同效应
33
2,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
? 从众的概念
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
压力,在群体压力之下,他会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群
体标准保持一致,这种现象叫做从众或顺从。
? 群体压力经过以下几个过程使成员产生从众行为
( 1)合理辩解阶段。
( 2)劝解说服阶段。
( 3) 攻击阶段。
( 4) 心理上的隔离阶段。
34
阿希的试验
x a b c
单独判断, 错误概率 <1%
实验条件下,错误概率 =37%
35
从众行为的类型










心理上的从众
接受 拒绝
Ⅰ Ⅱ
Ⅲ Ⅳ
36
§情景因素变量
? 群体规模。
? 群体凝聚力。
? 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
? 群体的人际关系
? 群体惩罚
? 情景的明朗程度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37
? 性别因素,
? 智力因素
? 自信心
? 自尊心
? 社会赞许需要
? 情绪稳定性
? 个人的服从性和易受暗示性
? 个体已有的经验。
§个人因素变量。
38
§ 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对个人从众的影响。
?,反从众者”的作用。
? 群体成员态度改变对个人从众行为的影响。
? 群体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差距。
39
3,群体的内聚力
? 群体内聚力的概念
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它
包括群体成员与整个群体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
间的吸引力。
? 高内聚力群特特征
? 喜欢其它的群体成员
? 具有作为一个群体成员的尊严感
? 群体能帮助个人达到他单独一个人无法达到的目标
40
( 1)群体的领导方式。
心理学家勒温等( 1939)的经典实验。
( 2)外部影响。
( 3)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和目标结构。
( 4)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
( 5)加入群体的难度。
( 6)群体规模。
( 7)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
( 8)以往成功的经验。
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
41
群体内聚力与生产率关系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家沙赫特等人在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检验
了群体内聚力和对群体成员的诱导对生产率的影响。实
验的分组情况如下,
群 体 内 聚 力 高

积极
消极


高内聚力
积极
诱导
高内聚力
消极
诱导
低内聚力
积极
诱导
低内聚力
消极
诱导
42



工作时间
0
强凝聚力 +积极诱导
弱凝聚力 +积极诱导
弱凝聚力 +消极诱导
强凝聚力 +消极诱导
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绩效的关系
对照组
43
组织行为学中,测量群体内聚力的途径主要有五个,
( 1)测量群体内个人间的吸引力;
( 2)测量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
( 3)测量群体成员表示愿意留在群体内的意向;
( 4)上述几种途径的综合运用。
心理学家多伊奇( Deutsch) 提出一个计算内聚力的公式,
群体内聚力 = 成员之间相互选择的数目 群体中可能相互选择的总数
群体内聚力的测量
44
4,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的优点和缺点
?群体决策的优点
? 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避免主观片面性,提高决
策的质量。
? 有利于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决策的贯彻执行。
?群体决策的缺点
? 浪费时间。
? 从众压力。
? 少数人控制。
? 责任不清
45
? 群体思维或小集团思想( groupthink)
美国心理学家杰尼斯( J,Janis) 分析了美国历史上若干
重大决策成败的案例后,发现了一种,groupthink”现
象,指“参与一个统一群体中的人们的一种思想作风,
在这个群体中,人为追求思想一致比现实地评价各种
可能行动方案更重要”。
群体思维和群体转移
46
群体思维的表现,
( 1)决策中出现不同意见时,试图文饰自己的错误坚持
自己的观点。
( 2)对怀疑多数人共同意见的人施加压力;
( 3)持不同意见者为了与多数人一致而保持沉默,避免
意见交锋
( 4)造成一致通过的错觉,认为弃权就是赞成。
群体思维的结果
一方面会提高群体内聚力及成员满意感,另一方面降
低决策质量。
47
克服群体思维的方法,
( 1)群体领导应要求参加决策的人尽可能清晰和合乎逻
辑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认真听取和考虑其他人对自
己意见的看法,欢迎不同意见。
( 2)先把问题告诉大家,让大家独立思考和提出看法,
可以采取匿名或书面的方式提意见。
( 3)群体决策时,先以小组讨论,充分酝酿,然后把不
同意见提交大组。
( 4)讨论初期,领导应避免表现出对某种方案的偏爱。
( 5)群体领导可指派一名成员扮演“吹毛求疵”角色参
加会议。这个角色可轮流担任,主要是把一些问题作
建设性批评。
48
? 群体转移的概念
在群体决策过程中,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
初的立场或观点。有时,谨慎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
转移,更多情况下,群体容易向冒险转移。
? 冒险转移的原因
( 1)责任分摊假设;
( 2)领导人物作用假设;
( 3)社会比较作用的假设;
( 4)“文化放大”假设。
群体转移
49
? 头脑激荡法( brainstorming)
头脑激荡法最早由奥斯本( A.F,Osborn) 于 50年代提
出。指在决策过程中让人敞开思想,畅所欲言的一种
方法。 头脑激荡法一般适用于比较单一明确的问题,
如果问题复杂,则应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人解放思想,敢于大胆地想问题,
缺点是整理意见、分析意见要花较多时间,拖延决策。
群体决策的方法
50
名义群体法
? 指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
( 1)讨论之前,每个人先写下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 2)每人逐次向群体说明自己的观点,一次一个。
( 3)群体讨论和评价这些观点。
( 4)每人对所有观点进行排序。
51
? 这种方法最初由美国兰德公司和道格拉斯公司提出,
是一种集中各方面专家的意见,预测未来事件的方法 这
种方法的好处是:一方面,被调查者彼此不见面,不了解
真实性名,可避免产生相互之间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
经过几次反馈,意见比较集中,便于决策者下决心。
其缺点是:这种方法要占用大量的时间,不适于快速决策。
德尔斐法
52
电子会议法
?是名义群体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电子会议法的主要优势是:匿名、可靠、迅速。
其缺点是:打字快的人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
点;想出最好建议的人也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不如面对面沟通所能得到的信息丰富。
53
提喻法由哥顿( W.J,Gordon)提出,因此,又叫哥顿法。
其做法是邀请 5— 7人参加会议进行讨论,但讨论的问
题与即将进行的决策没有直接关系,而是运用类比的
方式进行讨论。类比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拟人类比、
象征类比、幻想类比等。通过类比,把熟悉的事情变
成陌生的事情,有助于人们摆脱框框的束缚,充分运
用想象力开拓新的思路。
提喻法
54
? 这种方法的优点,
( 1)参加讨论的专家,往往也是方案的提出者,如果不讨
论方案本身,而讨论方案的前提,能使他们客观地分析问
题。
( 2)如果参加讨论的人数较多,意见很杂,有时难以解决
意见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采取调和折衷的方案,而
不是正确方案。分析方案前提则比较容易集中正确意见,
从而得出正确方案。
( 3)由于深追方案的前提,可以对方案的论据了解得更清
楚、更深入,从而增加选择方案的把握。
方案前提分析法
55
方案前提分析法示例
某个小型机械厂今年试生产一批洗衣机,虽不十分畅销,
但都卖出去了。明年怎么办?为此提出了三个备选方 案。
第一个方案:按设计批量生产;
第二个方案:修改原设计方案,待搞出新的设计方案后再投
产;
第三个方案:不生产洗衣机,改为生产其它机械产品。
前提 1:用户对洗衣机的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会迅速提高。
前提 2:用户对洗衣机的质量和性能的需求在几年内不会有
很大变化。
前提 3:本厂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设计出满足用户的新型洗
衣机。
前提 4:本厂无力在短期内设计出新型洗衣机。
56
四、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1、群体中人际关系概述
?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 1)距离远近。
( 2)交往的频率。
( 3)态度的相似性。
( 4)需要的互补性。
57
人际关系的平衡和改变。
? 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 T.M,Newcomb) 的,A-B-X”模型。
? 影响 A,B间紧张状态程度的因素,
( 1) A喜欢 B的程度;
( 2) X对 A的重要性程度;
( 3) A,B因 X而产生相互作用的频率;
( 4) A,B两人对 X的分歧程度;
( 5) A对自己态度的自信程度。
A
B x
+ +

58
a b
c d
A
B x
A
B x
A
B x
A
B x
+ +

+ —

+ +
+


+
( 1)
( 2) ( 3)
人际关系的改变
59
? 社会测量法
社会测量( sociometry)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里诺
( J,Moreno) 于 30年代创造的一种测量群体中人际关
系的方法。这种方法采用问卷的的形式确定群体中人
们之间的好感、反感、冷淡等情绪关系,从而用图表
或数学公式表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际关系的测量
60
社会测量程序
( 1)确定标准。进行社会测量时,首先要提出让群体成员彼
此选择的问题,这些问题及社会测量的选择标
( 2)选择的数量。在社会测量中,一般最多用 5— 7个标准,
最少用 2— 3个标准。选择时可以不规定选择人数(非参量
选择),也可以规定选择人数(参量选择)。无论是参量
选择,还是非参量选择,都要确定选择的顺序。
( 3)实验的准备。通常 1— 2个星期。了解被试情况,向被试
说明实验的意义,与被试形成融洽的关系。
( 4)实施测量
( 5)社会测量图解
社会测量矩阵
社会测量图
61
( 1)让群体成员进行相互评价。
( 2)为每人准备一个大信封,将其他人对某个成员的评
价全部放在大信封内。
( 3)只让每个成员看几个人对他的评价。
( 4)通过各成员的提名,可以发现群体中那些人有威望。
参照测量法
62
社会距离尺度法
社会距离
得分
其他成员
最喜欢 较喜欢 一般 较不喜欢 最不喜欢
5 4 3 2 1
A
B
C
D
E
? ? ?
? ?
合计 5 8 3 0 1
F的社会距离平均得分 =( 5+8+3+1)÷ 5=3.4
表 7-1 成员 F对他人的社会距离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