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四讲
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2
一、价值观
?价值观的概念
? 价值观
指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总
的评价和看法。
? 价值体系
人对各种事物,如家人、朋友、工作、金钱、权
力等的评价在心目中有轻重主次之分,这种轻重主次
的排列构成了个人的价值体系。
3
价值观的作用
价值观是决定人们的期望、态度和行为的心理
基础,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
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理想、需要、动机和行为。
4
价值体系的形成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他出生时起,在家
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渐积累形成的,父
母、老师、朋友、大众传媒、民族文化、
社会环境等都是影响价值观形成的重要
因素。
5
价值观的分类
?奥尔伯特( Allport) 的分类方法
? 理论型 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
? 经济型 强调有效和实用。
? 审美型 重视外形与和谐匀称的价值。
? 社会型 强调对人的热爱。
? 政治型 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
? 宗教型 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整合。
?奥尔伯特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作群体有不
同的价值观。
6
罗克奇的价值观调查
?终极价值观
指一种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是一个
人希望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
?工具价值观
指偏爱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的手
段。
7
罗宾斯的价值观
? 新教伦理, 努力工作、保守、对组织忠诚。
? 存在主义:重视生活质量、不从众、寻求自主、对自
己忠诚。
? 实用主义:成功、成就、雄心勃勃、努力工作、对事
业忠诚。
? X代, 灵活、对工作满意、有闲暇时间、对关系
忠诚。
8
价值观与管理
?制定企业价值观时,要考虑与企业有关的各种
群体的价值观。
?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积极树立和培植新的价
值观。
9
1、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某种对象的相对
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
态度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人、物、事
件,也可以是组织、群体或代表某种具体事物的
观念。
二、态度
10
2、态度的结构
态度有内在的心理结构,是由认知、情感与行为
倾向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
?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和评价。
?情感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喜爱或厌恶的情感体
验。
?行为倾向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是行
为的准备状态。
11
3、态度的特性
?社会性
?针对性
?协调性
?相对稳定性
?内隐性
12
态度与刺激和反应间的关系
刺激 态度 反应
外界刺激是可
以观察到的,
可以测量到的
独立变量:如
他人、情境、
社会问题、社
会团体以及其
他对象
态度是中介
因素,由三
个成分,
认知
情感
意向
反应是可以观察到的、
可以测量到的从属变量

认知反应以及观点的
言语反应
神经及内分泌腺的反应,情感的言语反应
外显行为,包括行为的语言反应
13
4、态度的作用
?态度的认知功能 某一特定态度一旦形成,成
为一定的心理结构,就会影响对后续刺激的接
受,对于后续刺激所具有的价值能够发挥判断
作用与理解作用。
?态度的情绪功能 人的某种态度决定了他的某
种期望、某种目标,与其态度相一致的事物将
会给他带来满足感;与其态度相反的事物则能
唤起失望感或不满足的情绪。
14
4、态度的作用
?态度的动机功能
( 1)调节功能 凡是能使个体实现目标,满足需要的事
物,人们就会对它持肯定态度,凡是阻碍目标实现的
事物,人们就会对其产生否定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分
别使人产生趋向或逃离该事物的行为。
( 2)自我防卫功能 态度可以使个体解决内部矛盾和冲
突,免受精神上的困扰,从而维护自己的形象。
( 3)价值表现功能 个体通过采取某些态度,可以表现
出自己的价值观和自我形象。
15
5、组织行为学所关心的态度类型
? 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指个体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
般态度。
? 工作参与 工作参与测量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对他的
工作的认同程度,认为他的绩效水平对自我价值的重
要程度。工作参与度与缺勤率和流动率呈负相关,可
以解释流动率中 16%的变异。
? 组织承诺 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
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研究表明组织承
诺与缺勤率和流动率呈负相关关系,可以解释流动率
中 34%的变异。
16
6、态度的改变
态度的改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度的改
变,如对某事物有稍微反对变为坚决反对;一是
方向的改变,对某事物有的态度原来是消极的,
后来变得积极了 。
17
-1 0 +1
1 2 3 4 5
0 50% 100%
第一项中,-1”和,+1”表示两个极端,0表示中间;第二项中,1,
2,3,4,5”表示态度的等级;第三项中,,0,50%,100%”表示
态度强弱的百分比。
7、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 1)原先的态度与要求改变的态度之间的距离
大小。
心理学中用态度的主观量表表示态度之间的距
离大小。
18
7、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 2)个体的个性特征
? 个体的能力水平对态度改变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 气质类型在态度改变的速度和幅度上有一定的影响。
灵活性及可塑性较大的多血质较易改变态度,灵活性
和可塑性较差的粘液质和抑郁质,较不易改变态度。
? 性格类型也影响态度地改变。
外倾型及顺从型的人较易改变态度;内倾型及独立型
的人较难改变态度。
? 自我防卫机制
自我防卫机制强的人特别注重坚持自己的态度,以维
持自尊,其态度难以改变。自我防卫机制弱,自尊心
不强的人则容易改变态度。
19
7、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 3)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 当个体对所属的群体具有认同感和忠诚感时,若要改变
他与群体规范一致的态度就很困难;相反,对自己所属群
体缺乏认同感和忠诚心,具有严重离心倾向的人较易接受
外部影响而改变原有的态度。
? 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也影响态度改变。个体在群体中地位
越高,越易接受群体规范,随群体态度变化而变化。
? 参与管理、参与讨论制定群体规范的个体,也容易把个人
的态度调节到群体的水平上。
20
8、态度改变的方法
( 1)说服宣传 说服宣传对态度改变的影响取决
于以下因素,
?宣传者的特点,宣传者的吸引力和权威,
?宣传的内容及组织,单面宣传与双面宣传
? 正确使用恐惧性宣传。
恐惧性 宣传能使人们的内心感到有压力与威胁,
必须听从劝告改变态度以消除心理上的负担。
?说服宣传要逐步提出要求
21
威胁强度与说服效果的关系








威胁强度
情景 1
情景 2
情景 1 情景 3
22
8、态度改变的方法
?积极参加活动
引导人们参加实践活动有助于改变原来的态度。
? 群体规定
人们都处在一定的团体中,团体中的准则规范
都可以有效地改变个人的态度。
23
9、态度改变的理论
( 1)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 1957年提出的态度
改变的理论。这个理论试图解释态度与行为之
间的联系。认知失调指个体感受到的两个或多
个态度之间或行为与态度之间的不和谐。任何
形式的不一致都是令人不舒服的,个体会力图
减少这种不协调和不舒服 。
24
解决认知失调的方法
当个体产生认知失调时,例如,一个人很喜欢抽
烟,但最近听说抽烟可导致癌症,减轻或解决失
调状态的办法主要有两个,
? 改变某一认知元素,使其与其它元素间的不协
调关系趋于协调,如决定戒烟,或, 不抽烟的人
也可能的癌症,吸烟而长寿的人也很多,,
? 增加新的认知元素,或今后决定抽焦油含量低
的烟。
25
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如果导致不协调的因素相对而言不太重要,则
改变这种不平衡的压力就较低。
?个体认为他们对认知因素的影响程度影响到他
们对不协调做出反应的方式。如果他们认为这
种不协调是一种不可控制的结果,即它们没有
选择的余地,它们就不太可能改变态度。
?奖赏也影响个体试图减少不协调的动机。当高
度的不协调伴随着高奖赏时,可以减少不协调
所产生的紧张程度,从而使态度改变的可能性
降低。
26
( 2)凯尔曼的态度变化阶段理论
★内化阶段 指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
点,从而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这就意味着人们把这
些观点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
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人的态度只有到了内化阶段才
是最稳定的。
★同化阶段 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
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一致。
★服从阶段 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
而采取的表面顺从行为称为服从。这是从表面上改变自己
的观点和态度的时期。服从行为不是自己真心真意的行为
,并且这种行为往往是暂时性的。
27
( 3)平衡理论( F ? Heider,1958)
? 心理学家海德( F?Heider) 认为,人类普遍的有一种平
衡、和谐的需要。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
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和焦虑,从而促使他
们的认知结构相平衡和谐的方向发展。
? 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主体( P) 与两个态度对象
( O和 X) 之间的三角关系。两个态度对象构成一个单
元,当认知主体对一个单元的两个对象看法一致时,
其认知体系呈平衡状态,否则就产生不平衡状态。例
如,喜欢一个人,但对他的工作表现不赞同,不平衡
的结果会引起内心的不愉快和紧张。消除不平衡的办
法时,赞同他的工作表现,或不再喜欢这个人,从而
发生了态度的转变。
?
28
+
X
– –
P O
+
X
– +
P O –
X
+ –
P O – X
+ –
P O
+
X
– +
P O
+
X
+ +
P O –
X
– –
P O –
X
+ +
P O
图 4--1 P--O--X 关系形式
判断三角关系是否平衡的依据是:若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则三角
关系是平衡的,若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三角关系是不平衡的。
P—o—X间的关系
29
10,态度与行为间的关系
( 1) A— B关系的测量
?使用具体态度和具体行为,可以增加态度与行为之间的
相关。
?社会压力。态度和行为之间的不一致可能是因为社会压
力迫使个体按照一定的行为方式行动。
?对态度的体验。如果要评价的态度针对的是个人有过体
验的事情,态度和行为之间的相关可能更大。
( 2)自我知觉理论
自我知觉理论认为态度是在事实发生之后,用来使已
经发生的事实产生意义的工具,而不是在活动之前指
导行动的工具。
30
12、态度调查
?态度调查的内容 包括两个方面:方向
与强度。
?态度的方向 指个体对客体的反应,其
内容包括喜欢或不喜欢,肯定或否定。
?态度的强度 指个体对客体的感觉强度。
31
态度调查的方法
( 1)总加量表法 总加量表法由美国心理学家李
克特( R ? A? Likert ) 提出,因此又称为李克
特量表。测量每一种态度就用一个态度量表,
态度量表针对某个态度对象而设计,它由若干
个问题组成,根据被试对每个问题的反应给予
分数,以代表该人对某个对象所持态度强弱。
测量的方法,
?设计测量态度的问题。
?被试进行自我评定。
?整理结果。
32
态度调查问卷示例
指导语,
请根据你对下面 20个问题的看法,选择相应的答案,1—完全不同意,
2—有点不同意,3—有点同意,4—完全同意。
1、职工中工作做的非常好的,其工资应即增加。
1----------2----------3------------4
2、管理人员应关心职工的工作条件。
1----------2----------3------------4
3、管理人员应在人们当中尽力造成友好的气氛。
1----------2----------3------------4
4、工作绩效高于标准的员工,应予以表扬。
1----------2----------3------------4
33
5、在管理上对人漠不关心,会伤害人的感情。
1----------2----------3------------4
6、公司退休金与补贴和职工子女的工作安排是使职工安心
工作的重要因素。
1----------2----------3------------4
7、几乎每一种工作都可以使它具有挑战性。
1----------2----------3------------4
8、许多职工都想在工作上干得非常出色。
1----------2----------3------------4
9、管理者在业余时间安排社会活动,表明对职工的关怀。
1----------2----------3------------4
10、一个人对工作感到自豪是一种重要的报酬。
1----------2----------3------------4
34
10、职工希望在工作上称得上是佼佼者。
1----------2----------3------------4
11、非正群体中的良好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1----------2----------3------------4
12、个人奖励会改进职工的工作绩效。
1----------2----------3------------4
13、职工要能和高层管理人员接触。
1----------2----------3------------4
14、职工一般喜欢自己安排工作,自作决定,不要太多
的监督。
1----------2----------3------------4
15、职工的工作要有保障。
1----------2----------3------------4
35
测试结果及意义,
1、如果你的得分在 41—60分,说明你十分了解激励对于
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运用得很好。
2、如果你的得分在 21—40分,说明你指导激励对于管理
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做得还不够。
3、如果你的得分在 0—20分,说明你不知道如何激励员
工,这是十分危险的。
36
态度调查的方法
( 2)社会距离法
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E?S ?布加达斯于 1925年创立,
用来衡量人们对某个人或事物的态度。
1,愿意和他做知己 ;
2,愿意请他参加自己所属的社团活动 ;
3,愿意和他做邻居 ;
4,愿意和他做同事 ;
5,愿意和他保持一定距离 (如限于最一般的社交 );
6,愿意和他少来往 ;
7,愿意和他绝交。
37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a ?o í? é? í? áú ?ó í? ê? ?? ?? éù à′ íù ?? ??
图 4-2 同一群体成员对甲、乙两人的社会距离
成员甲
成员乙





( %)
调查结果
38
( 3)语义差异量表
心理学家 C ? E ?奥斯古德于 1957年创立的
测量态度的方法。具体测量方法是:根
据主题设计一套相对的、两个极端的形
容词,平行列在七个等级的量表两端。
测试时,要求被测者根据自己的意愿,
在量表的某一个等级上选择,表示自己
对该对象的态度。若将被测者在每一对
形容词量表上的得分加起来,就可以反
映被测试者对该对象的总的态度。
39
语义差异量表举例,
您单位的领导是,
热情 1-----2-----3-----4-----5-----6-----7 冷淡
专制 1-----2-----3-----4-----5-----6-----7 民主
严肃 1-----2-----3-----4-----5-----6-----7 活泼
被动 1-----2-----3-----4-----5-----6-----7 主动
急躁 1-----2-----3-----4-----5-----6-----7 耐心
聪明 1-----2-----3-----4-----5-----6-----7 愚昧
马虎 1-----2-----3-----4-----5-----6-----7 认真
善良 1-----2-----3-----4-----5-----6-----7 凶狠
苛刻 1-----2-----3-----4-----5-----6-----7 宽厚
自尊 1-----2-----3-----4-----5-----6-----7 自卑
40
( 4)投射法
投射法是通过间接的方法来了解人们对某个事物
的态度。通过分析人们对某个刺激物所产生的联
想来推测其态度,这种联想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想
象、愿望、要求以及思想方法等无意识地在某个
刺激物上的反映。由于被测者事先不知道测定者
的意图,猜不出测定者想要他回答什么,因此,
难以作假,这种测量有一定的可靠性,但对其反
应进行分析时,主观性较大。
41
( 5)主体统觉测验
主体统觉测验是一种著名的投射方法,最早由
H ? A ?墨里所创。测验时向被试出示一图片,
要求他根据图片内容编一故事,被测者在看图
编故事时会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对某一事物的态
度投射进去,从而泄露出自己的真实态度。
42
造句测验是事先准备好几个有关某一事物的未完
成的句子,让被试把句子写完,从中也可以反映
出被测者的态度 。
( 6) 造句测验
43
( 7)生理反应法
生理反应法是通过检查被测者的生理状况
来测定其态度的一种方法。当人们产生某
种态度时,其态度中 情感会唤起有机体的
植物神经系统的变化,如心跳加快、呼吸
急促、血压升高、瞳孔扩大等生理反应,
因此通过生理指标的测定,可以推测人们
的态度。
44
?工作满意度的概念
个体对他的工作的一般态度。工作满意感会严
重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如缺勤率、离职率和员
工士气等。
三、工作满意度
45
工作满意度的测量方法
? 1, 单一整体评估法
单一整体评估法指要求被试回答一个问题,例如,
把所有的因素考虑在内,你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吗?
1-------2------3-------4-------5
1---非常不满意,2---较不满意,3---一般,4---比较满
意,5---非常满意。
2、工作要素总和评分法
工作要素总和评分法首先要确认工作中的关键要素,
然后询问员工对每一个要素的感受。典型的要素包括
工作性质、上级主管、目前收入、晋升机会和与同事
的关系。根据标准量表评价这些要素,然后将分数相
加就产生了工作满意度总分
46
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心理挑战性的工作
?公平的报酬
?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工作场所的物理环
境)
?融洽的同事关系(心理环境)
?人格与工作的匹配
47
表 4-1 职工工作满意度评定的主要维度
类别
一、事件或条件
1,工作
2,奖励
3.工作背景
二、人物
1,自己
2,单位内其他人
3,单位外其他人
维度
工作本身
报酬
晋升
认可
工作条件
自己
领导
同事
顾客
家人
其他
维 度 说 明
内在兴趣、活动多样、挑战性、学习机会、成
功机会、对流程控制
数量、公平性、依据合理性
机会、公平性、机会合理性
表扬、赞誉、批评等
时间长短、休息多少、设备、空间宽敞、气温
、通风、厂址等
价值观、技巧、能力
管理风格、管理技能、行政技能
权力、友好态度、合作互助、技术能力等
技术能力、友好态度等
支持、对职务的理解、对时间的要求
按职位划定,如学生、家长、选民等
48
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的表现形式
? 满意度高而工作绩效低:这种单位气象生平,人人心
宽体胖,但干活却不大起劲。
? 满意度虽低,但绩效却高:职工虽牢骚满腹,但工作
却丝毫没有松懈,因为不满归不满,不干活就拿不到
工资。
? 满意度低,绩效也低:员工不满领导所付奖酬,领导
则不满员工所做绩效。原因可能是员工干得确实差,
也可能是领导赏罚不公。
? 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都高: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实
现这种状态的关键是抓紧生产任务完成的同时,又要
不断满足员工个人多样而不断变化的需要。
49
?
满意度与工作绩效间关系的研究综述
?1955年,布雷费尔德( A.H.Brayfield)和克罗克
特 (W.H,Crockett)经研究认为,没有什么证据表
明通常士气调查所测得的职工态度与工作绩效
间,存在任何简单的、可以觉察的关系。
?1957年,赫次伯格( F,Herzberg) 和毛斯纳 (B,
Mausner) 指出,“有经验表明,人们常提到的积
极工作态度有利于提高生 产率,”
50
满意度与工作绩效间关系的研究综述
1972年,格林 (C,N,Greene)对有关争论做了评述。指出,实
际上存在三种主要观点,
1,满意感导致绩效说。 30年代的人际关系学派,持此观点。
奖酬 满意感 绩效
51
满意度与工作绩效间关系的研究综述
2,绩效导致满意感。劳勒( E.E,Lawler )和波特 (L,Porter)
认为绩效不同带来不同的奖酬,这才产生不同的满意感。
鲍文( D.Bowen)和西格尔 (J.P.Siegel)的研究数据表明,工人
的 绩效与当时表达的满意感之间的相关关系,大于此时的
满意感与随后一段时间的绩效间的相关关系 。
绩效 奖酬 满意感
52
奖酬
满意感 缺勤、离职
绩效
其他因素:领导行为、
个人经历、工作环境等
满意度与工作绩效间关系的研究综述
3、第三变量才是真正的原因性因素说(切
尔林顿 D.L.Cherrington)指出,满意感与绩
效间并无固定关系,是按绩效付给的奖酬
才导致了随后一段时间的高绩效,又诱发
了高满意感,
53
工作满意度与组织生产率
?从组织水平上看,拥有高满意度员工的
组织比那些低满意度员工的组织更有效。
?工作满意度与缺勤率
满意度与缺勤率之间存在稳定的负相关。
?工作满意度流动率
满意度与流动率呈负相关。但满意度与
流动率间的关系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54
员工如何表达他们的不满
积极性
消极性
建设性 破坏性
退出 建议
忽略 忠诚
1、退出,离开组织的行为。
2、提出改进建议:与上级讨论所面临的问题,试图改善目前的环境。
3、忠诚,消极地但是乐观地期待环境改善。
4、忽略:消极的听任事态向更糟糕的方向发展。包括长期缺勤和迟到,
降低 努力程度,增加错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