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 论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本章内容提示
? 本章主要介绍
了会计的 基本理论
和 基本概念, 包括
会计和会计学的基
本概念, 会计的职
能, 对象与目标,
会计核算的前提条
件, 核算原则, 核
算方法和会计工作
组织 。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


第四节会计核算方法
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前提条
件一般原则
第二节会计对象与目标
第五节会计工作组织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的概念
会计的职能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是适应 社会生产实践 和 经济管
理的客观需要 而产生的,又是随着生产
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发展而发展的。
会计的产生
剩余产品 的出现是会计产生的前提
条件,它使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种 专门职能 。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奴隶社会 —— 封建社会的会 计,
以会计专职人员的出现和官厅会
计机构的产生为标志。
会计的发展
20世纪 50年代以后的会计,以管
理会计的形成及会计电算化的出
现为标志。
15世纪以后的会计,以借贷记账
法的产生及应用为标志。
古代会计
近代会计
现代会计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古代会计
,周礼 ·天官, 一书中 出现了, 会计, 一词。
“四柱结算法”
旧管 +新收=开除 +实在
龙门账、四脚账
西周
唐宋
明清
秦 统一度量衡,使 货币 成为会计核算的主要计量工具
马克思说:
货币一经产
生就天然的
成为会计的
工具。
会计,以参互
考日成,以月
要考月成,以
岁会考岁成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近代会计
十三、十四世纪,在意大
利的一些沿海城市,出现了以
,借,,贷, 为记账符号的记
账方法,称之为, 借贷记账
法, 。它经过大约三百年的演
变,发展成为最为先进的复式
记账方法。 1494年,意大利数
学家 卢卡 ·帕乔利 在其出版的
,算术 ·几何 ·比及比例概要,
一书中对, 借贷记账法, 进行
了详细介绍,从此, 借贷记账
法, 在世界各国传播,成为各
国普遍使用、最为先进的复式
记账方法。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的概念
管理
活动

信息
系统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它是以货
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对
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全
面、系统、连续、综合地核算和监督,并在
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
的一种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
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的经济效益
,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
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它主要处理企业价值运
动所形成的数据并产生与此有关的信息,能起
反映经济活动的职能作用;通过利用经济数据
和财务信息,又能起到监督作用。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管理活动论
会计主体,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
会计对象,会计主体可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
会计职能,核算、监督、分析、预测、控制
会计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本质,管理活动
会计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
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
取得的会计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
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
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核算职能
核算 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
记录、报告, 从数量上反映各会计主
体经济活动的发生及完成情况, 为经
济管理提供信息的功能。
会计的职能
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会计 核算应 以 合法的 会计凭证为依据
会计 核算 采用一整套科学的方法, 对
会计对象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综
合的 记录
会计监督具有经常性和连续性
会计监督 主要是进行价值监督,具有
综合性,
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目标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 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
容。会计的对象有一般对象和具体对象。
会计的一般对象,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能够用货币量度加以计量、记录的经济活
动。
会计的具体对象,会计要素。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制造企业资金运动图




固定
资金








缴纳税金
分配利润












资金投入 资金退出
资金使用


供应过程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的 总目标 是
提高经济效益 。 会
计的 具体目标 是 满
足会计信息使用者
对会计信息的需要。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包括企业管理者、
政府有关部门、投
资人和潜在投资者、
债权人、证券经纪
人 等。
会计的目标
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
国家宏观管理
企业经营管理
投资人决策
债权人决策
证券经济人决策
供应商、客户
企业职工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和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核算的前提 条件 也称 会计假设, 是指
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计量, 对
会计核算的 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 所作
的限定。 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包括,
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
会计主体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核算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人员服务的特定单位。独立经营、
自负盈亏的单位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一个法律主体
可以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一个会计主体不一定是一个法律
主体。
国有
企业




合伙
企业
公司
分公司
会计
主体
独自
立负
经盈
营亏
法律
主体
具有
独立
法人
资格
行政 \事业单位
和社会团体
具有
法人
资格
的企

具有
法人
资格
的公

行政 \事
业单位和
社会团体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主体假设限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为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立场。会计主体假
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以及全
部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B会计主体 A会计 主体 A从 B购入材料一批,款项未付
A主体 作材料 购入 核算
:材料增加,债务增加
B主体 作商品 销售 核算
:收入增加,债权增加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
未来, 其经济活动是持续正常进行的, 不
会面临破产清算 。
持续经营发展
破产
清算
某会计主体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持续经营假设明
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
范围。企业能够对资
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
本计价,按期收回应
收款,并按照自己的
承诺偿还所负担的债
务,对多期受益的费
用支出进行摊配等,
都是以持续经营为前
提的。持续经营假设
是“会计分期”假设
和实际成本原则、权
责发生制原则及配比
原则等建立的基础。
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
会计分期假设
权责发生制
配比原则
实际成本
费用的摊提
债权债务的发生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月度
季度
半年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会计分期 是指把会计主体的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过
程,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连、等间距的时间段,每一个
时间段称为一个会计期间。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
季度和月度。我国, 会计法, 规定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
年度。
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期间 会计年度
会计中期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分期假设使会计核算可以 分期结算账
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及时提供会计信息。
它使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一贯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
立成为可能。
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
本年度企业财务状
况及经营成果和现
金流量如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定期结账
编制财
务会计
报告及
时对外
报送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货币计量是
指对所有会计的
对象,采用货币
作为统一的尺度
进行计量。货币
计量这一前提条
件为会计核算指
定了计量单位。
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核算应设定记账
本位币。我国, 会计法,
规定,会计核算以 人民币
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
以 人民币以外的货币 为主
的单位,也可以选定某种
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作为记
账本位币,但向国内报送
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
为人民币反映。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
要素,也便于综合。 使 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
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货币计量假设的意义






资 产
负 债
所有者权益
收 入
费 用
利 润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是在会计核算前提条件下进行会
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是 衡量会
计核算工作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衡量
会计
信息
质量
原则
真实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
会计
要素
确认
计量
原则
权责发生制
原则
配比原则
历史成本
划分资本性支出
与收益性支出
会计
修订
原则
谨慎性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原则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违反真实性原则的两种表现形式
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的含义
真实性原则的意义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 真实性原则 又称客观性原则,要求, 会计
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虚假
经济业
务、会
计信息
会计核算
会计信息
报送 停
真实性原则的含义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违反真实性原则的两种表现形式
虚假
的经
济业

真实的
经济业

填制 登记
日记账
总 账
明细账
违反会计
制度规定 填制凭证
日记账
总 账
明细账 登记
伪造会计凭证
变造会计凭证
虚假
会计信息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真实性原则的意义
真实
会计
信息
虚假
会计信息
虚假反映,
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
如实反映,
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
正确决策
错误决策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的含义
会计信息需求者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相关性原则的含义
? 相关性原则 又称有用性原则,是
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满足
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财政、
税务、银行、投资人、债权人等各方了
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求,满
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投资者和债
权人等 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
会计
信息
企业内部的
经营管理者
其他方面,
社会公众、客户、职工
会计信息需求者
国际资金的
流动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的含义
可比性原则的意义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可比性原则 是指会计核算应当
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
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
一致,相互可比。
可比性原则的含义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可比性原则的意义及要求
海尔集团
长虹集团
两者都遵循国家统一
会计制度的规定
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
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
相互可比
? 一笔资金投
向哪里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一贯性原则的一般要求及意义
一贯性原则的相对性要求
一贯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与一贯性原则比较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一贯性原则 也称一致性原则,要求
,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
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遵循一贯性原则,可以使同一企业不
同时期的会计信息 相互可比 。
一贯性原则的一般要求及意义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一贯性原则的相对性要求
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如有必要变更,
应当将 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 等,在会
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遵循一贯性原则,
可以使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 相互可比 。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可比性原则与一贯性原则比较
可比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两者的目的都是要求会
计信息的 相互可比,不同的是,可比性原则要求不同单
位同一时期的会计信息相互可比,称为, 横向可比,,
而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单位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相互可
比,称为, 纵向可比, 。
A单位 B单位 C单位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一贯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及时性原则 是指会计核算工作要讲求时效。及
时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于经济业务发生的当期进
行,既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后。
会计核算只有及时进行,才可以保证会计信息
使用者及时有效地提供和利用会计信息。
及时性原则
×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
7月份购入材料 1000公斤,单
价 1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该
业务应在 7月份入账。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明晰性原则 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
会计报告应当 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 。
明晰性原则
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
账簿
会计报表
账簿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权责发生制举例
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的意义
会计确认的基础 ——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确认的基础 ——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
盈利单位的会计核算应当以
权责发生制 为基础。权责发生制
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它是
以权力和责任的发生与否为标准
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凡是当期已
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
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
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
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
非盈利单位的会计核
算应当以 收付实现制 为基
础。收付实现制 即 按照款
项实际收到或付出的时期
来确定收益和费用的归属
期 。 凡是当期已经收到和
支付的款项,均应确认为
本期的收入费用;凡是当
期没有收到和支付的款项,
均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
和费用。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权责发生制原则的意义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盈利单位确认和计量收
入与费用要素应应遵循的原则。采用权责发生
制可以正确反映各个期间所实现的收入和为实
现收入所应负担的费用,从而可以把各期的收
入与其相关的费用、成本相配合,加以比较,
正确定各期的经营成果。
, 企业会计制度, 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
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企业于 6月份预收货款
20000元,按合同规定,
产品于 7月份发出。
企业于 6月份预付 7月
份的房屋租赁费 4000元。
企业 7月份售出产品,
价款 10000元,款项将在 8
月份收到。
企业 7月份发生费用
5000元,款项将在 8月份
支付。
权责发生制举例
7月份收入:
20000+10000=30000
7月份费用,
4000 + 5000=9000
7月份利润,
30000-9000=21000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两种配比方式
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的含义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配比原则 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收
入应当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配合比较,以
确认当期的经营成果 。
配比原则要求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
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
期间内确认。
配比原则的含义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时间关系上的配比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收入
费用
配合
比较
对象关系上的配比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支出
配合
比较
两种配比方式
7月份,
企业取得收入 100000元
企业发生费用 60000元
7月份的利润,
100000-60000=40000
本年度,
主营业务收入,800000元
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
300000元
本年度主营业务利润,
800000 -300000=500000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历史成本原则也称实际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
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价。其后,各项财产如果
发生减值,应当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除法律、行政法规和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
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历史成本原则
按 50000元
记 入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7月购入机器设
备一台,支出
共计 50000元。
固定资产
账簿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该项支出所带来的收益
不仅与 2003年度相关,
还与以后的相关年度相
关性应作为资本性支出
划分 资本性支出 与 收益性支出 的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
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
收益仅涉及于本年度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收
益涉及于几个会计年度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该项支出所带来的收益
仅与 2003年度相关,应
作为收益性支出
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用银行存款 2000元支
付 2003年的水电费。
用银行存款 50000元
购入机器设备一台,
使用年限为 5年。
当期损益
确认为固
定资产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谨慎性原则 又
称稳健性原则或保
守性原则,要求企
业在进行会计核算
时,应当遵循谨慎
性原则的要求,不
得多计资产或收益、
少计负债或费用,
但不得计提秘密准
备。
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
的要义在于:应
当合理预计可能
发生的损失和费
用,而不应预计
可能取得的收入
和过高估计资产
的价值。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要求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
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
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法律形式
经济业务




经济实质 会计核算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重要性原则 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
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
对资产、负债和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
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
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
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
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可适当简
化处理 。
重要性原则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第四节 会计核算方法
设置账户
复式记账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登记账户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对于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取得原始凭证,并按照
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应用复式记账方法将经济业务科
学地登记在记账凭证上,对记账凭证进行再审核后,作
为登记账簿的依据,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正确。
经济
业务
会计凭
证 账 户
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
计算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原材

总成本,
1000 元 +80 元
=1080元
单位成本,
1080元 ╱ 4=270
经济业务:购入 A材料 4
件, 买价 1000元, 支付
运费 80元 。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
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
资产
银行存款 原材料 固定资产
会计核算方法
设置账户
填制审核凭证 登记账户
复式记账
财产清查
编制会计报表
财产清查是通过盘点实物、核对往来款
项来查明财产和资金实有数额,保证账
实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登记账簿是根据正确无误的会
计凭证,在账簿上系统地、连
续地、完整地顺序记录经济活
动的一种专门方法 。 成本计算
编制会计报表,就是将一定时期会计
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总括的加
以反映,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会
计信息的一种方法。 复式记账是通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
对应的账户中,双重平衡地记录发生的每一
项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
原材料
经济业务,企业
用银行存款 5000
元购买材料 。
银行存款
5000元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工作组织,从广义上讲,包括组织会计工作有
关的一切事情。从狭义上讲,会计工作组织应该包括会
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法规的制定与执
行和会计档案的保管。
会计人员
第五节 会计工作组织
会计机构
会计法规 会计档案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 计 机 构
会计机构是直接组织和从事会计工作
的职能部门,建立和健全会计机构是保证
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是落实,
会计法, 规定的需要;是履行会计职能,
完成会计任务的需要。会计机构应掌握的
内容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 会计工作的
组织形式, 会计机构岗位责任制。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机构的设置
单位特点 会计机构的设置
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
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
设置总会计师
规模大、会计工作量大且业务
复杂的单位
单独设置会计机构,并在单位内部
设置各级、各部门的会计组织
行政、事业单位及一般的企业 单独设置会计机构
规模小,业务量少的单位 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
会计主管人员
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和配备会
计人员条件的单位
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
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
会计工作
组织形式
含义 优点 适用单位
集中核算 集中核算就是把整个单位的会计工
作主要集中在会计部门进行,单位内部的
其他部门和下属单位只对发生的经济业务
填制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送交会
计部门。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由会
计部门审核,然后据以填制记账凭证,登
记有关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可减少核算层次,
精简机构,减少
会计人员
规模较小、经
济业务量少的
单位
非集中核

非集中核算又称为分散核算,就是
将会计工作分散在各有关部门进行,各会
计部门负责本单位范围内的会计工作,单
位内部会计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和下属单
位,在会计部门的指导下,对发生在本部
门和本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
有利于各部门及
时利用核算资料
进行日常考核和
分析,及时解决
生产、经营管理
上的问题
适用于要实行
内部经济核算
制,需要实行
分级管理,分
级核算 的单位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机构的岗位责任制
会计机构的岗位责任制,也称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就
是在会计机构内部按照会计工作的内容和会计人员的配备情
况,将会计机构的工作划分为若干个岗位,并为每个岗位规
定职责和要求的责任制度。
会计工作岗位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
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
会计人员主要职责
进行会计核算
实行会计监督
拟订本单位办理会计事
务的具体办法
办理其他会计事务。
会计人员的权限
有权要求本单位有关部门和
人员认真执行国家批准的计
划、预算,遵守国家财经纪
律和财务制度
有权参与本单位编制计划、
制定定额、签订经济合同,
参与有关的生产、经营管理
会议。
有权监督、检举本单位有关
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使用
和财产保管、收发、计量和
验收等。
,会计法, 规定,任何单位
或者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
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
、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
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
资料,不得对会计人员进行
打击报复,并要对忠于职守
的会计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
上的奖励。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 ——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取得
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必须符合四项基本条件: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遵守国家财经和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具
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热爱会计工作,秉公办事。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注册制度
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被单位聘用从事会计工作
时,应由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并在 30日内到发证机关进行注
册登记,注册后的持证人员作为正式会计人员管理。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年检制度
在岗会计人员应按规定向发证机关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
年检。年检工作一般每两年进行一次。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坚持准则
客观公正
参与管理
强化服务
廉洁自律
提高技能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法规
会计法
会计准则
会计制度
我国最高层次的会计法律
企业基本会计准则
企业具体会计准则
依据, 会计法, 规定的
会计工作规范
企业会计制度
其他会计制度
对会计准则的细化,是
会计核算的具体标准
会计学基础 第一章 总论
会计档案
会计档案是
指会计凭证、会
计账簿和会计报
表等会计核算专
业资料,它是记
录和反映经济业
务的重要史料和
证据。
会计档案管理要求
会计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
成部分,各单位的会计人员要按照
国家和上级关于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的规定和要求,对本单位的各种会
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财
务计划、单位预算和重要的经济合
同等会计资料,定期收集,审查核
对,整理立卷,编制目录,装订成
册,并由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或专
人保管,按照,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的规定在保管年限期满时办理销
毁。
请点击这里进入第 1 2 3 4 5 6 7 8 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