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的主要教学内容
? 一 概述
? 二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 三 炎症经过和结局
? 四 炎症的组织学类型
? 五 影响炎症的诸多因素
一 炎症的概念
? 定义: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
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
的反应。
? 意义:损伤和抗损伤矛盾斗争;
使局限化及利于修复,又有潜在
危险性。
二 炎症的病因
? 1 物理性因子
? 2 化学性因子
? 3 机械性因子
? 4 生物性因子
? 5 免疫反应
生物性因子
? 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
螺旋体和寄生虫等。
免疫反应
? 各型变态反应均能造成组织和细
胞损伤,引起炎症。
化学性因子
? 外源性:强酸、强碱、松节油、
芥子气等;
? 内源性:坏死组织分解产物,病
理性代谢产物如:尿素等。
三 炎症基本病理变化
? (一) 变质
? (二) 渗出
? (三) 增生
变质
? 炎部组织和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
化脓灶处组
织大量坏死
渗 出
? 局部组织内血管中的液体、蛋白质和白细
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体表
或粘膜表面的过程,以血管反应的方式表
现出来。
? 具防御作用。
血管反应
? 1 细动脉短暂收缩;
? 2 血管扩张 ;
? 3 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流减慢;
? 4 白细胞附壁 。
血 管 扩 张
白
细
胞
边
流
、
附
壁
血管通透性升高
? 主要是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壁通透
性升高,水分和大量蛋白质
血管外间隙或体腔 炎性水肿
或 炎性积液,即所谓渗出液。
?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
(蛋白含量、比重、细胞数、
Rivalta试验、凝固性、透明度)
喉头水肿
胸膜腔积液
乳糜腹水
胸腔血性积液
液体渗出意义
? 有利,1)稀释毒素、带走代谢产物; 2)渗
出物含抗体、补体及备解素,利于清除、杀
灭病原体; 3)渗出的纤维素成网状,网罗限
制细胞利于吞噬和修复。
? 有害,1)渗出物量过多 压迫器官或邻近
器官(如:喉尖、脑、心包、胸腔、肺泡);
2)渗出物中纤维素过多 机化、粘连(如
肺泡、浆膜腔)。
白细胞渗出
? 概念:白细胞从血管中进入到炎症灶
组织间隙中称炎细胞浸润;
? 渗出过程:附壁、滚动和粘着、游出、
向趋化物质移动。
? 趋化作用:是指白细胞沿着浓度梯度
向化学刺激物所在部位做定向移动的
过程,这些化学刺激物称为 趋化因子 。
趋 化 因 子
? 其作用具有特异性
? 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学物质:
1)细菌产物;
2)补体系统;
3)花生四烯酸;
4)细胞因子。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脱颗粒
? 1 吞噬作用:指白细胞游出到炎症
灶,在炎症灶聚集,吞噬 病原体
及组织碎片的过程。(中性粒细
胞和巨噬细胞)
? 2 吞噬过程:包括识别和粘附、吞
入和脱颗粒、杀伤或降解。
巨噬细胞吞噬坏死组织
M,巨噬细胞 My:坏死组织
增 生
? 在致炎因子的刺激下,炎区的巨
噬细胞,内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
可增生。在某些情况下局部的 上
皮细胞 或实质细胞也可增生。
? 作用:修复损伤组织。
慢性炎症灶处可见增生的上皮细胞
三 炎症介质
? 概念:是一组参与炎症反应的化学
物质,它们在炎症发生、发展起着
关键作用(也称化学介质、生物活
性物质或通透因子)。
五 炎症的局部表现
全身反应
? 局部,红、热、肿、痛和功能障
碍;
? 全身,发热、末梢白细胞计数增
多。
炎区 (红)
炎性水肿
六 炎症的经过与结局
? 1 痊愈
?完全痊愈
?不完全痊愈
? 2 迁延不愈
? 3 蔓延扩散
?局部蔓延
?淋巴道扩散
?血道扩散
? 血道扩散:
?菌血症
?毒血症
?败血症
?脓毒血症
炎症的类型
? 炎症的病理学类型
? 炎症的临床分类
炎症的病理学类型
炎症的病理学分类主要根据其基本病理变
化进行区分,分为三类,它们分别为:
? A、变质性炎
? B、渗出性炎
? C、增生性炎
变质性炎
? 以变性或坏死为主要改变的炎症。
如:
1、病毒性肝炎:以肝细胞变性或坏死为主。
2、阿米巴性结肠炎:肠粘膜变坏为主。
渗出性炎
病理学类型,
? 1、浆液性炎症
? 2、纤维素性炎症
? 3、化脓性炎症
? 4、出血性炎
浆液性炎症
? 以血清渗出为特征,主要成分是浆液,
混少量白细胞和纤维素,浆液内含
3%~5%蛋白质;
? 好发部位:皮肤(水痘、水肿)、浆膜
(炎性积液)、粘膜(浆液性卡他);
? 此型炎症轻,易吸收,太多 压迫。
纤维素性炎症
? 以纤维蛋白原渗出并在炎症灶内形成纤维
素为主要病变特征 。多发生于浆膜、粘膜表面。
? 镜下,红染纤维素呈状网,其间混杂与中性粒
细胞及坏死细胞的碎屑。
? 肉眼,在粘膜面(咽、喉、气管)形成一层污
灰色膜,称 假膜 (如:白喉、细菌性痢疾);如
在心包浆膜面则称,绒毛心” 。
假
膜
性
炎
结肠
喉
绒
毛
心
可
见
大
量
纤
维
素
渗
出
(
箭
头
所
指
)
,
造
成
心
包
腔
的
粘
连
。
绒 毛 心
纤维素性心包炎
心
肌
膜
层
心
外
膜
层
纤
维
素
性
渗
出
层
纤维素渗出(丝网状)
? 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并
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
形成脓液为病变特征 。
? 脓液:是一种混浊凝乳状液
体,呈灰黄或黄绿色。由中
性粒细胞、脓细胞、液化坏
死的组织、渗出液和细菌等
构成 (如右图 )。
化脓性炎症
病理类型
? 表面化脓和积脓
? 脓肿
? 蜂窝织炎
表面化脓和积脓
? 指发生于粘膜、浆膜表面的化脓
性炎。如脓液在粘膜表面排出,
称 脓性卡他 ;如脓液不能排出则
称 积脓,如胆囊、输卵管、体腔
积脓。
心
包
腔
内
脓
性
渗
出
箭
头
所
指
为
积
脓
支
气
管
粘
膜
脓
性
渗
出
(
脓
性
卡
他
)
? 脓肿,为 局限性化
脓性炎症 。
? 特征:组织坏死
溶解,并形成充
满脓液的腔(脓
腔),与周围组
织分界较清。
? 病例
? 特殊表现:疖、
痈、溃疡、窦道、
瘘管(如肛瘘、
气管 — 食管瘘)
脓肿灶
脓肿灶
蜂窝织炎
? 发生于疏松组织中的弥漫性化脓性炎 。如皮
下、肌肉间隙、阑尾。
? 致病菌:常由链球菌引起。
? 透明质酸酶 降解结缔组织的透明
质酸
? 链激酶 溶解纤维素
? 病变特点:病灶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其中
坏死较不明显,但严重的也可局部形成脓肿。
出 血 性 炎,为炎灶内血管壁损伤较重时发生,见
于烈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
体病。
增生性炎
常见类型有:
? 一般慢性炎症
? 肉芽肿性炎
? 炎 性 息 肉
? 炎 性 假 瘤
慢性阑尾炎症
一般慢性炎症
? 1 浸润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浆细胞。有时也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
并形成脓液。
? 2 慢性炎症往往伴有肉芽组织增生。
? 3 慢性炎症往往伴有实质细胞增生
(如慢性肝炎、胆囊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
浆
细
胞
淋
巴
细
胞
肉芽肿性炎症
? 在炎症局部形成主
要由 巨噬细胞 增生
构成的境界清楚的
结节状病灶为特征
的慢性炎症,为特
殊类型的慢性炎症。
? 它和病因有关,有一定形态结构:
? 1) 病原微生物 — TB、梅毒、
麻风、风湿、霉菌、寄生虫、伤
寒,可根据其形态诊断病因。
? 2 )异物性肉芽肿:外科缝线、
木刺、滑石粉、油漆等。
早期结核结节
郎罕氏巨细胞
干酪样坏死
类上皮细胞
慢性异物性肉芽肿性炎
多发性结肠息肉
致炎因子长期刺激 局部粘膜上皮、腺体及肉
芽组织增生形成突出于粘膜表面的息肉样肿物,
常有蒂(鼻息肉、肠息肉、宫颈息肉)。
息肉
炎
性
假
瘤
由
组
织
炎
性
增
生
形
成
的
境
界
清
楚
的
瘤
样
团
块,
眼
眶
、
肺
等
影响炎症过程的诸因素
? 1、致病因子的因素
? 2、全身因素
? 3、局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