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清人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独立于世界,必有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泉也。”.此话反映出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必须具有一种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相互凝聚和整合,便构成本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那么各种形式具有什么样的共性呢?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精神呢?这就是本章主要讨论的内容。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含义
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文化的具体表现包括器物、制度、习惯、思想、意识等层面,无不和内在的文化精神相关系。哲学大师张岱年说:“文化的基本精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由此可见,所谓文化精神,就是指导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它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推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些思想观念或文化传统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标准有二: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为他们所认同接受,成为他们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二是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受帝国主义的欺凌,由于反动统治者的腐败无能,由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人们特别注意考察中国旧有的思想意识中的消极腐朽方面,注意考察旧有思想意识中的陈腐萎靡的病态。这当然是必要的。对于这些缺点、病态,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坚决地加以改革。但是,如果中国文化仅仅是一些缺点、病态的堆积,那么,中华民族就只有衰亡一途了。中华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化又获得了新生,进入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文化能够历久不衰,虽衰而复盛的情况,证明了中国文化中一定又不少积极的具有生命力的基本内容。因此,我们应当更加注意考察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积极的健康的要素,深切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指导作用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力量。
二、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
(一)天人合一精神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统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作为一种思想观念,远在先秦时期就已提出;但作为明确命题,则是由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来的。西周时期,主张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天人关系就是神人关系,这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庄子提出了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观点,有着深刻的合理性;《易传。文言》提出了著名的“与天地合其德”的精湛的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论,主张“人副天数”,当然这是牵强附会的谬说;两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张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太虚之气,人与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是天人合一的基础。实际上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统一于物质性的气。在张载看来,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天人协调。张载之后,天人合一思想得到不同学派的进一步阐发,但在天与人之间具有统一性的问题上,彼此间有着共识。
天人合一思想的实际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这种思考对现代社会仍然有深刻的启示。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能生长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人类也不是一个超越的异己的本体,不是宰制人类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利用的客观对象。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得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自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和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了完美和谐的精神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
???(二)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
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就是要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是: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天人之间,人为主导,人为目的。这种思想在儒家学说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孔子虽然承认天命,但对鬼神采取存疑的态度。《论语》中明确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表明孔子关注的是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于人,而不是神。这种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东汉思想家仲长统说:“所贵乎用天之道者,则指星辰以授民事,顺四时而兴功业。其大略也,吉凶之样又何取焉?所取于天道者,谓四时之宜也;所一于人事者,谓治乱之实也。以此言之,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不其然与?”这就是说,人们要顺应四时自然,用天道指引人道,建功立业,而不要利用自然现象妄言人事的吉凶。天道和人道,不能混为一谈。天道和人道,前者是末,后者是本。可以说仲长统这里关于“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论述,精辟地概括了儒家人本思想的精髓。后来的进步思想家,基本上都继承、发展了这种思想。
人本思想的确立,不仅有助于人们合理地对待人与神的关系,增强人的主体意识,而且有助于抵制宗教神学。佛教传入中国后,宣传灵魂不灭、三世轮回的观念,世俗之人颇受影响,但遭到了很多进步思想家的辩驳,如南北朝时的何承天撰《达性论》,批判佛教神学,宣扬人本思想。南朝范缜也写下《神灭论》,提出形质神用、形谢神灭的观点,批驳了神不灭论,捍卫了人本主义。宋明理学也力倡并躬行人本主义 。宋明理学中有三个主要派别,即张载的气本论,朱熹的理本论和王阳明的心本论,三者都否认鬼神的存在,高扬人的主体性。
中国文化宣扬的道德的人本主义,其重要表现是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政治关系中来考察,把人个价值的实现,个体道德精神界的升华,寄托于整体关系的良性互动。这一思想对人的精神的开放,对于个体道德自我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信仰,用道德自觉抵制宗教强制,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但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人本主义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明显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只强调个人义务和道德人格的独立性,而不重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一种落后。
(三)贵和尚中精神
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贵和尚中,实际上就是追求所谓的和合精神。
和合精神,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的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过程中各元素、要素的优质成分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宇宙间一切现象都蕴涵着和合,一切思维都浸润着和合。在和合的视野中,自然、社会、人我、心灵、文明都是和合,乃至存有的追根究底,亦是和合。存有就是和合论,即是对和合经验的反思、梳理和描述。和合如何可能?和合的本质是什么?和合如何或怎样是一个真?
????和合之真,是和合关系之真,即"融突"关系之真。和合而有事物的本质,事物本质只有在和合存有,无和合亦无所谓事物本质,通过和合才能有张力。它是如何的真?可谓是差异和生之真,存相式能是和合的本质形式义,冲突融合是和合的变化超越义,汰劣择优是和合的过程真切义,烦恼和乐是和合的艺术美感义。统此五义,即"融突"关系之真的和合整合。
第一,差异与和生。天地间万事万物是依"和"或"合"而有的"和合者",外于和合而有的"在",为"非在";"非在"转换为"在",必待和合,经和合而拥有"在"的质或式。故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共名的事物是和合,殊名的一事一物亦是和合。和合就是差分,只有差分和异质,才能回应"如何与怎样和合"是可能的。??和合是差分、异质元素及多元要素和合而生生。唯有和合,才能变易、转换为新生命、新事物,故和合是新生命、新事物作为和合者之"在"或"有"的一种根据或根由。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西哲学思维的差异。西方的神创思维持一个被普遍认同和强化了的"创世记"说,天地万物最初从哪里来?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犹太教、基督教预设了一个唯一绝对的、全知全能的客体精神来创造世界万物。中国没有这样的一神创世记说,哲学家们为了回答天地万物从哪里来的问题,采取了解"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的"观"的方法,并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体认,由男女(夫妇)交合而生出新生儿,新生儿的本质即在和合中存在,由此而推及天地万物的化生:"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③这就是天地、阴阳、夫妇各种差分、异质元素的和合而生生。
??第二,存相与式能。天地间的存有都是"相",无论物相、事相、心相,还是道相、法相、名相,都是存有之相。存相分殊,分殊而有别,别即有对待。千差万别的存相,便是差异分殊,差异分殊便有冲突,冲突就需要选择,相亦是选择,由选择才能转换为式能。式能是指存相方式的种种潜能,亦指存相所涵蕴的潜能方式或潜能结构。如日月星辰、四时运行的自然存相的和谐而有秩序的潜能方式。人心身、家庭、社会、国家的存相的和睦而有序的潜能结构。潜能结构与方式在种种冲突中选择一种式能,转换或走向和谐有序。式能是即存有即活动,即方式即潜能。存相的殊途同归,便是式能展现为自然的、社会的、人际的、心灵的和合。作为方式潜能的"能",是无限的、活泼的、日新的,是天地万物存相的动力和生力。
??? ?第三,冲突与融合。冲突是指诸元素性质、特征、功能、力量、过程的差异和由差异而相互冲撞、伤害、?牾状态。冲突包含差异,是差异的激化。宇宙间没有无冲突的自然、社会、人生、心灵和文明。冲突既有原结构方式的突破、破坏;又有秩序结构的冲击、打散。由无构、无式而需要重建结构、秩序、方式或继存过程中,各自的生命潜能、力量、特质、价值均有赖于另一方的聚会、渗透、补充和支援。融合在冲突过程中实现,它标志着新结构方式或方式结构的化生。冲突是融合的前提,融合是冲突的理势。现代人类面临着种种冲突,怎样化解此种种冲突,是人类文化生命之所在和时代人文精神之精髓。这便是更高层次,即和合。和合包容了冲突和融合,作为冲突融合的和合体,它是一种提升,使原来的冲突融合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冲突只有在新的和合体中,才能继续发展和获得价值。冲突需要融合来肯定和认可,融合的正面价值,亦需要冲突来肯定和定位。冲突就是生活,融合亦是生活,融突的和合体,便是生活体。
? 第四,汰劣与择优。和合是诸多差分元素之优质成分的和合,并形成新事物或新结构方式。何为优质、劣质?这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笔者既不简单地划分彼此优劣,亦拒斥依某一时期政治权力意志的需要而定优劣。在这里仅提出判断优劣成分的价值原则,其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现实层面,即公平、正义、合理;二是超越层面,即真、善、美。优质价值原则的规定,是以预设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有优质元素、要素存在的价值判断,这是一种先定法。在历时态和共时态的时空中,吸收一些元素、要素和合成新结构方式;新事物的过程若失败,重又分解成元素、要素,于是便吸收另一些元素、要素和合成另一种新结构方式,并在时空中较稳定地生存下来,这是后定法。??以和合为汰劣择优的真切义的过程,和合就是一个不断符合真切的过程。选择说到底是主体人的选择,择优是主体人在选择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汰劣是对于差分中有符合于和合需要的元素、要素的淘汰。汰劣是冲突原则,择优是融合原则,由择优构成了新和合体。
???? 第五,烦恼与和乐。人活在世上就包含烦恼、不安、困惑、痛苦、恐惧等等,这是人的精神生活受逼迫而成。人的烦恼、焦虑、困惑、痛苦的原因千差万别,有政治的、经济的、自然的、社会的、人际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等等。烦恼、痛苦等是人类普遍的主观感受,由于人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文化观念、地位、阶层的氛围中,其主观感受亦差异。每个生命实体的心灵中都有生存意欲和生命的意识,以及追求快乐、幸福、自由、富贵、长寿等强烈愿望,便与人的必死的局限、痛苦、贫贱、短命构成相对关系。生与死的冲突,贫与富、贵与贱的冲突,哀与乐、善与恶的冲突,对人生生命构成一种精神上的压抑与紧逼,因而产生恐惧感、孤独感、疏离感、使人的精神与心理失去平衡,而有烦恼痛苦。因而有人便要求在精神生活结构方式上有所改善,以获心情的宁静、和乐。心灵不和不乐,便会唤起贪欲诈伪之心。"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和合能协调、和谐人的精神生活中的烦恼、焦虑、孤独、空虚等冲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由人和而天和,进而是人乐而天乐的天人和乐的和合心灵境界。无论是和而合,合而和,还是和合,合和,都以差异、冲突的存在为"在",而否定"一律"、独尊、独断,才能构成冲突融合或差分融合的和合体。这个和合体犹如一曲美妙的交响乐,由各种不同的乐器,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正因其不同,才能以其内在的和谐,深刻的意蕴,高超的艺术,呈现人对于自然、社会、人生、心灵的真谛的感受。即使是独奏,也是这一乐器所奏出高低、迟速、轻重等不同音律的融合。这就是"和六律以聪耳",方成一美妙动听的乐曲,给人以美的享受一心灵的愉悦,使人心理平衡,思虑静定。若只有一种声音,便"声一无听",是使人心烦意乱的噪音。
和合五义,即蕴涵着"融突"理论,即关于融合冲突关系的理论,也蕴涵着“中庸”理论,即不偏不倚,允度适中的理论。尽管这种力图使对立双方所达成的统一、平衡经久不渝,永远不超越度的“中庸”思想一度成为阻碍事物发展的保守理论。但是,贵和尚中思想,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构成部分,它的积极作用和影响作用还是主导方面。由于全民族贵和尚中观念的认同,使得中国人十分重视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使必不可少的。
(四)刚健有为的文化精神
刚健有为思想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刚健有为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中国文化最早的代表《尚书》和《诗经》中,这两部儒家典籍里充满勤勉稳健,勇猛深沉的前进气息。孔子是极力提倡有为并身体力行的思想家,他十分重视“刚”的品德,强调人有要坚定性,知识分子有要责任感和奋斗精神。儒家学派的后继者们,对“有为”和“自强”的学说进一步发挥,孟子从人格修养,扩充人性善的成分这一角度提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荀子则从天人关系角度提出“制天命而胜之”的著名论断。《易传》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作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象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天体运行无休无止,永远向上的规律,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此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便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柔静无为之说,如老庄思想、宋儒思想,但没有占上风,只是作为刚健有为思想的补充。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日新”、“革新”的观念在历史实践中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并积极促进“顺乎天而应乎人”的社会变革。《礼记》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革故鼎新的思想,后来成为不同历史时期朝野上下津津乐道的变革观念,成为有道讨伐无道的思想武器。?
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是刚健自强思想的又一重要表现。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也明确表示,生存和道义,都是可贵的,但二者不可兼得,则“舍生而取义”,他认为“大丈夫”应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这种坚持独立人格和气节,不为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的顶天立地的精神,成为烛照中华民族愤然前行的精神力量。
??????????三.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包括: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价值整合功能等。
(一)民族凝聚功能
???????? 由于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它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将一个民族的人凝聚为一体,使之同心同德地为整个民族的利益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而共同奋斗。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敌入侵时,中华民族能够万众一心地抵制外侮;而每当内乱出现时,人们往往又可以在“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基础上,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变分为合,化乱为治。
我们民族以和为贵的文化精神,滋养出了崇尚和谐统一的博大胸怀。中国长期统一与中华文化中刚健自强、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是分不开的。把家庭邻里的和谐、国家的统一看做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文化传统,对于中华一体、国家一统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对于我们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聚合作用。自西周以来,作为一种理性自觉,大一统的观念便深深扎根于中国人心中。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形成并发挥作用的思想基础,也是它的思想核心;同时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增强并推动民族凝聚力更新的精神力量。
(二)精神激励功能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还有着强烈的精神激励功能。
1、中国文化中刚健自强的精神,在两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坚持与内部的恶劣势力和外来的侵略压迫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2 、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精神,激励人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人,实现人的价值。这种价值,首先是道德价值。儒家学说特别强调主体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的重要意义,鼓励人们通过道德修养来培养高尚的情操,成就完美的人格。
????????3、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精神,激励人们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把天地人看做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并努力创造三者之间的和谐,以维护这个整体的和谐为己任,并把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利益看做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一种共同的民族心理态势,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三)整合创新功能
整合不同的价值观,使其在中华一体的文化格局中熔铸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从而有所开拓创新,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又一功能。
?????中国古代文化是在多元一体格局下发展起来的。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秦陇文化、岭南文化等等,都是古代中国人在艰苦的实践中,在特定的地域里,通过长期坚苦卓绝的努力,而创造出来的反映该地域人民发展程度的文化,这些地域文化,各有其自然环境特色和社会人文特色,反映不同的价值观念,但是,这些特色各异的地域文化,几乎都蕴涵着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都有中华一体的人同意识。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整合创新功能,根植于中国古代的哲学的理论思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