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极化理论和
区域经济政策
学习重点
第一节 极化理论
一、极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与古典的均衡理论相对立,极化理论提出了经济发展的
非均衡和趋异倾向的观点。
1、部门发展的极化








法国经济学家法朗索瓦 ?佩鲁( F,perrour )
在20世纪50年代论证,经济增长不是遵循均衡路
线,二十发源于一个“推动型单位”。“推动型单位”
区别于其他经济部门:
规模巨大
相对于其他部门具有强大优势
与其他部门有紧密联系
具有超过其他部门的强劲增长
(2)推动型单位的推动力
推动型单位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两个
方面:第一,内部节约、外部节约带来
积极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第二,创
新。
当形成了积极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
时,推动型单位的增长就会导致单位成
本的降低,扩大对于其他部门的优势,
并且提高对于投入要素和上游产品的需
求,从而把增长刺激扩展到其他经济部
门。
推动型单位的产品创新和生产过程创
新,使其保持相对于其他经济部门的领
先地位,获得垄断利润,进而使推动型
单位继续为创新进行投资。
2、区域发展的极化
在新古典理论中,经济过程
偏离了均衡会重新回到均衡状态,
瑞典经济学家谬尔达尔( G,My
rdal )和美国的赫尔希曼( A,
O,Hirschman )则认为,
最初的偏离会得到强化,随着时
间推移,这些想着积极或消极方
向的刺激会累积起来并形成固定
的发展差距,从而强化了非均衡
状态。
(1)正向和负向的反馈效应
新古典理论
极化理论
某大型纺织厂倒闭带来的反馈效应
由于失业,工资率下降,因而
使劳动力需求和纺织品价格上升。
其他纺织厂将增加产量,满足市
场需求,从而需要更多劳动力。
被解雇的工人会由于工资率下降
而在其他纺织企业和其他行业企业
找到工作。
这样,区域经济在低工资率基础上
实现了新的均衡。






假设某区域内一个大型纺织厂倒闭,上万工人被解雇,
会出现何种现象?
由于失业工人收入下降,这一区域总需求下降,对
纺织品需求随之下降;
和纺织行业相关的服务企业、相近的供应企业等也
因需求下降而解雇工人;
一些失业工人从本地区流出,导致本区域需求进一
步下降;
地方政府机构的税收将下降,结果必然减少对地方
基层设施建设的投资;





应 首先流出本地区的往往是年轻劳动
力,这就导致高技
能劳动力的减少,
区域创新过程将被
阻断,引起进一步
衰落。。
(2)循环累积过程形成区域差距的原因
生产要素具有不同性质。生产要素
各部分对于经济刺激的反应不同。例
如劳动力流动就受到教育程度、年龄、
技术水平等方面差异的影响。
区域之间资本流动的选择。聚集优
势和繁荣区域的需求增长提高人们对
未来利润的预期,吸引投资增长;停
滞区域资本流出加剧了区域差距扩大。
自由贸易条件下停滞区域在竞争中
处于不利地位,无法与以工业为主导
结构的繁荣区域对抗。
3、扩散效应与回流效应
(1)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
扩散效应(渗透效应)概括的是导致发展刺激向空间
扩散的机制。它对相邻区域形成积极的推动,把发展的
刺激在空间上向外扩散。
回流效应(吸收效应、极化效应)概括的是导致发展
刺激对它周边施加的所有
的消极影响。如吸引周边
地区资本、劳动力等生产
要素,消弱周边地区创新
潜力,破坏周边地区竞争
地位等。
(2)区域发展进程的趋向
一个区域经济体系发展过程中,
趋向于均衡还是趋向于极化,取决于
扩散效应还是回流效应占优势。
从长期发展来看,赫尔希曼认为
是趋向于均衡,缪尔达尔则认为穷国、
落后地区必然趋向于极化。
穆尔达尔认为,两种效应的相对
比重取决于交通、通讯、教育、文化、
企业发展潜力等因素。在市场经济体
制中,自由竞争的市场力量使区域经
济相不均衡方向发展是一个内在的趋
势。这种趋势越强化,农村就越穷。
4、“中心-外围”模型
(1)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心与外围
弗里德曼( J,R,P,Friedmann )认
为,区域发展是通过一个不连续的但又逐步
累积的创新过程来实现的。
发展通常起源于区域内少数“变革中
心”,创新由这些中心向外扩散,周边地区
依附于中心而获得发展。因此,发展本身就
包含着极化过程。推动根本创新的少数城市
成为中心,中心具有权威性特征。其余与地
区是外围,外围具有明显的依附性特征。
“中心-外围”模型可以存在于国家之间、
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社会群体和经济阶层
之间。
(2)中心对于外围的权威
中心之所以能够对于外围施
加影响,除了它创新活动活跃,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头外,还
具有使外围去服从和依附的权威
及权力。
优势效应:回流(吸收效应);
信息效应:
心理效应:创新成果对未来潜在
创新的示范;
现代化效应:对社会价值观、制
度机构的变化产生影响;
联动效应:创新连锁行动;
生产效应:规模经济和节约导致
成本降低;
(3)中心与外围的冲突
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从中心发源
和扩散的创新将导致权力分配上的不平等,
使中心和外围之间在文化、心理、政治等方
面的矛盾尖锐化,外围的精英争取发展过程
优势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结果是在重要决策
上外围要求更大的区域自主权,形成社会冲
突。这种冲突可能产生4种结果。
为了保持所形成的空间结构,中心对外围的
精英进行大规模镇压;
重新调整权威-依附的结构等级,外围精英
中立化;
外围精英崛起,中心精英解体;
中心精英向外围转移,形成新的权力分配体
系;
第二节
区域经济政策
1、传统体制下的中国区域发展体制
传统体制下的区域发
展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中央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
管理。地方无条件地服从
中央。地方经济发展的计
划编制、经济结构调整、
空间布局和区际贸易,均
由中央政府统一计划控制。
中央政府行政规划
集中计划配置资源
地方政府执行
一、区域经济体制
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的
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有一定的积极意
义。它有利于集中有限资源发展国民经济最为急
需的项目和行业,迅速壮大国民经济整体实力,
稳定国家地位。
计划经济体制下几乎所有的资源都用于国民经济
整体发展,因此,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存在着严
重的利益冲突。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剥夺了地方经济自主发展的













价 权利和机会,地方政府的工
作仅仅是上传下达,严重限
制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以行政区划管理代替区域
经济发展,违背了区域经济
发展的自身规律。
2、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成为区域
经济发展主体
1978年起中国开始实行分权化、渐进式
的政府体制改革。 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发
展的第一主体。
财政体制 — 财政收入和支出分权;
投资体制 — 投资和管理决策分权;
计划体制 —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分权;
开放体制 — 政策制定分权;
经过体制转换,中国地方政府发展区
域经济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地方政府的职能
已经发生重大转变,由传统体制下上传下达
的中介作用变成发展地方经济的第一主体 。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中央财政占GDP比重( %)
中央
(%)
地方
(%)
中央
(%)
地方
( %)
财政
收入
财政
支出
1982 30.6 69.4 44.7 55.3 11.7 16.6
1985 39.8 60.2 40.2 59.8 15.7 15.1
1990 36.6 63.4 35.3 64.7 11.1 11.0
1995 41.3 58.7 25.6 74.4 6.1 4.0
1999 51.1 48.9 31.5 68.5 14.0 16.1
我国中央财政控制能力的变化
3、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体制存在
的缺陷
地区经济发展趋向自给自足,国民经
济体系, 大而全,,, 小而全, 。产业
结构分割独立,缺少区域的主导产业。
经济区域内部受行政区划分割,各自
为政,形不成统一的跨地区的经济整体。
如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区等。
区域内部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相互
封锁,恶性竞争,对外难以形成竞争优
势。
政府与企业行为倒置,企业效率低下,
技术创新和扩散缓慢。
行政区划交界处基础设施薄弱
三峡经济区的行政区划分割
湖 北重 庆
四 川
4、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对区
域发展机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 1)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领导与协调机制
从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出发,在不改
变现有政府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的前提下,经
过地区政府之间的自愿协商,建立跨地区的领
导与协调机制 —— 区域管理委员会。
区域管理委员会不是现有政府机构的行政
领导,而是跨地区的综合协调机构。这一机构
经过各地方政府授权,负责经济区域内部的发
展规划、经济政策、投资融资等重大制度的制
定和执行。区域管理委员会可以从地方政府监
督部门联席会议起步,逐步完善过渡。
( 2)规划和协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
域投资环境。
经济区域基础设施管理的重点,是服务于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跨地区的骨干基础设施工
程进行规划和协调。区域基础设施的规划协调
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规划建设区域整体基础设施骨干网络,
使各地区依托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航运、光
缆等骨干通道连成一个整体,提高经济区域一
体化程度,促进, 点 — 轴式, 开发结构的形成。
二是协调区域内部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
规划,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例如跨省高速公路
沿线服务设施、收费站的设立,长江、运河等
水路运输港口的建设。
近两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兴起争建 CBD的
热潮。除了 4个中央直辖市,10个省会城
市,深圳、厦门、大连等沿海城市之外,
甚至温州、义乌等 9个地县级市也在规划或申请建设 CBD。
目前正在建设或申请建设 CBD的城市已经达到了 36个。国际
上一般认为,建设 CBD的城市应具备的条件是:
有足够的国际影响力;
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国内生产总
值超过 1000亿元;
城市基础设施完备;
处于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核
心位置;
聚集了各个方面的人才。
中国需要多少 CBD?案

从城市的经济实力来看,各个
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 CBD的城市
水平参差不齐。从国内生产总值
来看,据 2000年统计数据显示:
上海市最高达到 4099亿元,北京
为 2332亿元,无锡是 426亿元,
最少的襄樊,仅有 89亿元。从
2000年的各市财政收入看,上海是 478亿元,北京是 158亿
元,无锡为 31亿元,黄石仅为 4亿元,最高财政收入与最低
财政收入的城市相差 474亿元。从城市人口数量上比较,各
城市也有较大的差距。以 2001年的数据为例,上海市人口
数量为 1193.36万,北京是 1058.72万。相比之下,襄樊为
216万,佛山则只有 49万。
实际上,许多城市将商业区、商业中心等同于 CBD,企
图借 CBD这块牌子吸引客商。
( 3)规划协调产业结构,培育区域
一体化市场。
在各地区发展工业化,形
成优势产业的过程中,通过区
域协调,建立在国内或国际处
于领先地位的区域主导产业群。
围绕这一产业群,各地区分工
协作,建立自己的特色产业,
由此形成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
一体化产业结构。
培育区域市场,特别是区
域资本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消除地区贸易壁垒,促进资源
在区域范围内自由流动。
( 4)缩小地区差距,促进贫困地区发展。
通过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发展落后地区的基础
设施和公益事业,如卫生、教育、交通、通讯
等。
鼓励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发展,优先从农副产
品加工工业和第三产业起步。
振兴老工业基地,加速对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
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和技术改造,发挥其
在重化工业方面的传统优势。
对最落后地区进行开发式扶贫。重点解决人畜
饮水、农田基本建设、道路建设等问题。对于
无法改善其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通过移
民进行异地开发扶贫。
加强教育投资,培养技术人才,积累人力资本。
2.50
2.00
1.50
1.00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中国人均 GDP地区差异的变化
—— 东部地区 —— 中部地区 —— 西部地区

例 长三角的机场布局规划
对于相隔不过百公里的苏州、无锡,上海完全可以提供完
备的航空客运和货运服务。但是自从 2002年 10月上海虹桥
机场部分东迁浦东机场之后,由于从浦东机场到江苏比以前
要多花 2个小时的时间,增加了正常商贸客货运时间,因此,
苏、锡分别提出了兴建国
际化机场的方案。
按照国际上机场设置的通
常标准,一般是每隔 400公里
设一座干线机场,每隔 200公
里设 1座支线机场。
应如何处理这一矛盾?
二、区域经济政策
1、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
罗杰( C,Roger)认为,区域经济政策
是所有旨在改善经济活动地理分布的公共干
预。区域经济政策实际上是试图修改自由市
场经济的某些空间结果,以实现两个相关的
目标:经济增长和良好的社会分配。
区域经济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向地
方尺度的延伸,是政府机构实施其调控宏观
经济职能的行动准则。区域经济政策处理的
是区位问题,即经济发展在什么地方、如何
进行。它反映了在国家层次上处理区域问题
的要求。
(1)区域经济政策的一般目标








区域经济发展
区际关系协调
非经济目标
提高区域内现有资源的利用水平
在区域内有效地分配资源 ;
实现区域经济最佳增长 ;
在区域之间有效地在分配生产要
素,是总收入与总增长最大化 ;
区域间增长率的均等化 ;
区域间收入的均等化 ;
缓解通胀压力,缩小区域差距 ;
实现净社会效益最佳的空间布局 ;
保护和加强区域文化及个性 ;
(2)区域经济政策的特点
区域经济政策既不同于一般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也
不同于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它的特点是:
倾斜性。只有当各区域受到不同水平的政府支持或利益
让渡时区域政策才存在。
集中化。区域经济政策总是从相对宏观的角度,从整体
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这必然会出现与各个地方利益不完
全一致的现象。
权威性。这种权威性或是来自上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权限,
或是来自地方政府和企业对跨地区领导管理的主动寻求。
政府主体性。区域经济政策必须依靠各级政府执行。对
市场和企业的调控必须通过政府的管理来实现。
(3 )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区域经济政策作为有关政府机构
实施其调控宏观经济职能的行动准
则,好像“看得见的手”对不同范
围内的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以强
化宏观调控的正面作用,克服宏观
调控带来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
存在功能失灵;
区域经济要素分布在空间分布上
的不平等性;
不平等的市场竞争使区域差异扩
大不可避免
2、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 1)区域发展援助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有一部分地
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严重障碍。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之后
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经济不景气,收入增长缓慢,就业机会少,导致社会矛盾
加剧,大量人口外流。如当年的英国的英格兰,日本的北
海道,法国的布列塔尼半岛和诺曼底半岛等;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匮乏,不能有效行使职能。如俄罗斯的
西伯利亚,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和沙巴,巴西队亚马逊平原
等地区;
民族矛盾严重,甚至影响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安全。如巴基
斯坦的俾路支人,南斯拉夫的科索沃人,土耳其的库尔德
人等民族矛盾;
美国阿巴拉契亚工业区的复兴
阿巴拉契亚位于美国东部高原,面积 47.3万平方公里,人口近 2000
万。 1947年煤炭产量 4.7亿吨,占美国当年煤炭产量的 3/ 4,也是世界
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出口地之一。
20世纪 50- 60年代,由于美国的能源政策向石油、天然气倾斜,煤
矿纷纷关闭。 1960年地区煤炭产量仅 2.66亿吨,失业率高达 8.7%,高
于全美平均失业率 50%。美国近 80%的贫困县分布在这一地区,被称为
,美国的危机区, 。
20世纪 60年代,美国政府决定对阿巴拉契亚地区进行整治,重振煤
炭工业。采取的有效政策是:
建立专门机构,实施阿巴拉契亚开发法案。 1965- 1975年,政府提
供了 1092亿美元的援助款。
建设交通运输系统,打通区域内外的联系通道。总共规划建设了
5300公里的公路,5万公里铁路,内河煤炭运输能力每年 2亿吨以上,在
海岸线修建大型煤炭出口港。
调整产业结构,综合发展区域经济。通
过发展火力发电,每年有 2亿吨煤炭转化
为电能输出,占煤炭总产量的一半,减
轻了煤炭外运的压力。食品、印刷、化
工、建筑及商业的发展,改变了地区单
一的经济结构,增加了 50万人就业。
吸引外资,扩大煤炭出口。该地区煤
质好,埋藏浅。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已
有德、日、法、意和罗马尼亚等国家在
该地区投资开发。 1981年该地区出口煤
炭近亿吨,占世界当年煤炭出口总量的 1
/ 3。
治理生态环境,改善地区环境状况。
为解决煤炭开采和燃烧过程中的污染问
题,该地区先后颁布了 15个法令,设计
土地复垦、水净化、大气净化、酸雨控
制等多个方面。经过治理,该地区的环
境和生态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 2)区域均衡发展
例如,经济原本比较落
后的拉丁美洲、非洲、东南
亚地区,产业化人口向少数
地区集中的速度远远快于发
达国家。
20世纪 60年代以后,迅
速出现了一批人口接近或超
过 1000万的特大城市。如墨
西哥的墨西哥城、巴西的圣
保罗和里约热内卢、阿根廷
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菲律宾
的马尼拉、印尼的雅加达、
埃及的开罗等。
3,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
(1)调节资源配置
调节区域资源组合的形式;
调节区域资源配置的数量比例;
(2)加快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动
劳动力的区际流动;
资本的区际流动
技术的区际流动
(3)促进区际经济合作
制定区际合作战略规划
建立区际合作机制
(4)调整区域经济政策的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受到区域市场规模、区域要素供给的双重
冲制约。区域产业政策的作用,就是支持国家鼓励发展的部
门,限制要淘汰的部门,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的重点,式发展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产
业部门,克服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性。
(5)加快区域社会发展
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
前提,是增加投入。各级政府
大力投入的同时,鼓励企业和
第三方投入。这就依赖于区域
经济政策的合理安排。
4、区域经济政策手段
(1)区域财政金融政策
区域财政政策:地区税收杠杆、财
政分配手段;
区域货币政策:区域货币市场政策、
信贷政策、开发性信贷政策、区域
内外货币流动政策;
区域转移支付政策:缩小地区差距
方面的转移支付、公共服务设施建
设方面的转移支付、扶贫救济方面
的转移支付;
(2)区域产业与投资政策
产业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
策;
投资政策:投资环境建设、投资产业选择;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
建立合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加强中央调
控能力;
理顺地区利益关系,实现地区公平发展;
调整产业布局,防止区域经济水平的两极
分化;
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区域合理分工;
鼓励区域创新。政府采购创新产品、政府
资助创新项目、政府直接投资落后地区的技
术创新项目等;
作业题:
1、试论我国中西部
地区实现经济起飞的
途径和政策制定
2、分析我国区域经
济一体化面临的体制
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