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区域经
济增长与发展
学习重点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其评价
第一节 区域经济
增长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
1、增长 ( growth)与发展( Development)
经济增长指一个
国家或地区生产的物
质产品或劳务的增加,
技术和财富的增长、
生产或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是指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
经济、社会和政治
结构的转换和全面
进步。包括投入-
产出结构、分配消
费结构、社会福利、
文教卫生、群众民
主程度等方面的变
化。










1966年,经济学家克劳尔
(Clower,R,W,)在, 无发展的增
长, 一书中指出,一段时间以来利比亚的
人均收入虽然有大幅增长,但这主要是由
于外国公司投资开发石油并出口到欧美造
成的。利比亚的技术水平、人力资
源何其它部门的生产并未因
此而发生任何变化。而且,
因石油出口而增加的收入
并没有提高利比亚全体人民
的生活水平,而是拉大了贫
富差距。这种收入增长显然
没有促进发展。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向世界高峰会议提交的
文件中指出,“发展是一个综合过程,面前这已为国际社会所
承认。经济增长是一种动力,但其本身并不是目的。因此除经
济增长以外,发展首先是社会性的。发展还与和平、人权、民
主管理、环境以及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
式有着密切联系。”
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财富的
增加,即各种产品和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以货币形式
表示,则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的过程。追求经济
增长是任何区域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区域经济增长实质上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它
主要受区域内外生产和消费的影响,表现为一系列经济
指标值的增加,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人均收入、就业水平、人口规模等。






狭义与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
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仅指一个区域
内社会总财富的增长。
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还包括对人口
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仅仅是产值的增长并不能说明一个
地区的生产水平总体的提高,也不能代
表这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只要把经济总量的提高、人口规模和产
品需求量的最佳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
现区域经济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大,并非意味着国民经济中每
一个产业部门或经济指标都同步增加。国民经济内
部各部门的结果必然会发生相应变化。
增长是一个地域经济总量攀升变动的长期过程。
这一过程中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不变,但会出现增
长速度或快或慢,增幅或大或小大变化。
增长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前提,又是区域经
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
增长同时出现的,是人均
收入的提高,人口的向心
迁移,城市人口的增加,
以及就业规模的扩大。








2、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








需求
供给
区内需求
区外供给
消费、储蓄、投资等
区内供给
区外需求
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等)投
入、相关生产技术、经济规模合理性、
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等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布局
区际生产要素流动:资本、劳动力、技术等
(1)需求因素的影响作用
区域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既要有投入,如土地、资本、劳
动力等生产要素,称为供给;也要有产出,即对各种物质、非
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要,称为需求。对于区域经济增长,
供给产生推力,需求产生拉力。
相对于自身市场对本区域产品和劳务的内部需求,区域以外市
场对本区域产品和劳务的外部需求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和决定性因素。区域内外的供给则难以确定其促进作用大小。
需求能力取决于投资和消费,投资是关系到区域经济总需求的
关键因素。储蓄是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储蓄率越高,潜
在的投资水平及产出水平就越高,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也就增长
越快,
(2)供给因素的影响作用
供给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机制不明显。难以
判断区域内部供给和外部供给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大小。
区域供给能力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可获得的生产要素投入量及其生产过程。其中土地、劳
动力和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拥有先进生产技术的地区,经济
发展必然块与技术落后地区。
经济规模的合理性。生产过程中内部经济规模和外部经
济规模的实现,将降低产出增加的平均费用,引起区域
经济增长。
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生产组织和服务的社会化,将即大
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3)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影响
区域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部门先进,如信息、航天、新材料
等,加上产业体系合理,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就能更好发挥。反
之,就会延缓区域经济增长。
集聚合理、疏密有致的空间结构,可以取得较大的聚集经济效益,
避免聚集不经济。产业的均匀布局以及过度聚集都不利于区域经济
增长。
劳动力和资金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双重关系。二者既可以互相替代,
又可以互相促进补充。二者之间的替代关系会促使区域经济趋于平
衡,当替代关系占支配地位时会导致区域经济长期衰退,如西欧、
北美国家;二者之间的互补关系会打破区域经济平衡,当互补关系
占支配地位时,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会有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
如发展中国家。
3、衡量增长与发展的指标
(1)GDP系列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生产的
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
在本国领土内一定时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
劳务的总和。
GNP=GDP+本国得自国外的要素
收入-外国得自本国的收入。
计算GNP、GDP的增长率,均需以
基期不变价为计算基础。
(2)综合发展指标系列
GDP指标存在着缺陷,联合国社会发
展研究所提出16项综合发展指标来衡量国
家或地区的全面经济发展程度。
这些指标包括:预期寿命、人均日消费
动物蛋白、中小学注册入学人数、职业教育
入学比例、每间居室平均居住人数、每千人
中读报人数、从事经济活动人口中十一点、
水、媒等的比例、每个男性农业工人的农业
产量、农业中成年男性劳动力的比例、人均
消费电力、人均消费钢、人均消费能源(标
准煤)、制造业占GDP比重、人均对外贸
易额、工薪收入者占整个经济活动人口的比
例。
(3)人类发展指数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了一个
“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g Index,缩
写为HDI),该指数由三项指标构成。
出生时的预期寿命;
人均收入;
社会教育水平;
1999年中国的HDI排名
为第87位,人均GDP则排名第
94位。属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国
家。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与理论








区内的需求和
区外对本区域产品
和劳务的需求,由
需求拉动生产。
原材料、资本、技术、
劳动的供给,必然会带动相
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新的
需求。例如,柑桔-柑桔汁
-饮料-果胶 ?? 等。
1、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资本、劳动和技术的投入,表现为两个方面的驱
动作用。
?投入高效率产业。经济增长就是生产要素从效率较
低的部门到效率较高部门的转移。如果一个地区将其
有效的生产要素资源集中于高效率、能起带动作用的
部门,则本地区
经济必然获得增长。
?投入高效率地区。不同产业
处于不同地区其生产效率相差
很大。如果将有效的生产要素
资源投入具有高效率的地区,
宏观经济增长将十分明显。
(2)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中间投入比重的增长是
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趋势。
中间品投入对一些部门形成
其需求市场,对另一些部门
形成其投入要素。
在工业化过程中,第二
产业的中间投入增加很快,
并随着增加中间产品的使用
量来增加经济产品的价值,
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可以
具体化为各种产业部门的
增长。在一段时期内,可
能有某一个或几个部门增
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型
产业,使区域经济获得整
体上的增长。
不同时期,区域经
济的主导产业部门会发生
变化。
纵向经济联系 是指一类企业的产品是另一类
企业原材料的这种互为产品和原材料的生产联系。
其中与后续加工过程之间的联系称为前向联系,
如轧钢、机器制造、金属加工等;与前续加工过
程之间发生的联系称为后向联系,如炼铁、炼
焦、、烧结、选矿等。
纵向联系具有自动强化的功能,可导致累积
性和连锁性反
应,强化聚集效应、
规模经济等。同时,
纵向联系还可以引发
乘数效应,形成渐渐
趋于某一活动同一方
向的进一步加速变化。











横向联系 是指围绕区域主导专门化产业部门
而形成的产业群体内各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
纵向经济联系引发区域内生产要素不断聚集
的同时,横向联系也在发展,吸引大批企业集中
布局。但是,当区域内聚集的部门和企业达到一
定程度,主导部门与非主导部门之间必然出现对
稀缺资源的争夺,
如土地、水、电、运力等。
这种争夺在短期内会导致
稀缺资源价格的上涨,加
大生产成本,从而抑制区
域经济的爆炸性增长。











(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可以表现为区域内各地区的增长。
在一定时期,可能会有一个或几个地区增长速度很快,
成为带动型的先行地区,从而使整个区域经济获得增
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
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拉
动区域,沿海地区又主要受到
三个直辖市和 5个, 新兴工业
省份, (广东、福建、浙江、
江苏、山东)的巨大拉动。
2、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1)均衡增长理论










赖宾斯坦的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区域经济增
长必须突破人口增长速度的临界点。
内尔森的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不发达地区
经济的短期增长,会被人口加速增长所抵消,
从而形成低水平均衡。
纳克斯的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低收入导致低
储蓄,低需求,由于资本不足和低购买力又导
致投资缺乏,生产率低下,进而导致新一轮的
低收入。












纳克斯的 均衡增长理论 。只有在大范围内,
各个部门平衡地进行投资,使各个部门之间
形成相互需求,才可能克服有效需求不足,
吸引投资进入。
罗森斯坦 ?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由于生
产函数、需求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部门
的增长只有相互协调,经济才有可能增长。
为此,落后地
区需要一个足够大
的外部资本进入,
才能推动经济增长。
( 2)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主张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的部门,通
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由于落后地区的资本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
部门,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个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带动
性的战略部门,创造发
展机会,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解
决资本不足的问题。
如果是政府投资,就应选择
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
造成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如果
是私人资本投资,就应投入到具
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部门。




优先得到投资的战略部门,依靠连锁效应与其他产
业联系,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前向关联效应。主导产业进行生产之前,需要有许多产
业为其提供原材料、燃料和能源。
?后向关联效应。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以后,其产品成为
许多产业的原材料、能源或生产设备。
?旁侧关联效应。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中,必须有许
多产业为其提高相关的服务,产生旁侧关联效应。




获得非均衡增长的区域经济,
前提是必须存在区域贸易。率先投
入的部门,要向带动全地区经济发
展,就必须有一定的规模经济。当
部门规模扩大以后,必须有庞大的
市场。落后地区不能满足其需要,
必须向其他地区输出。
( 3)新增长理论
当前的发达地区大多已经
跨越了工业化的初期或中期,
有的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
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出现许多新
的特点。例如:有形投资越来
越流向高技术商品生产和服务
行业;人力资源成为经济增长
的基石; R&G投入越来越多;
等等。这使得发达地区经济增
长方式发生很大变化。










阿罗、罗默、卢卡斯等认为,技术进步或生产
率提高,是资本积累的副产品,即投资带来的溢出
效应。不仅进行投资的厂商可以通过积累生产经验
而提高了低出生率,其他厂商也可以通过“学习”
而提高生产率。这样,技术进步就变成了经济增长
的内生变量。









知识本身是不断积累,不断丰富,具有自我学习、
自动更新的一种要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
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投入,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增
长。因此,由于知识的投入而带来的经济增长的收益是
不断递增的。
克鲁格曼提出经济总量增长函数由于劳动和技术的
要素,使得经济带来收益递增。这样,区域经济增长的
快慢就与这个地区的人力资本的状况有直接的关系。
Y=F(L.A)
Y---区域经济总量
L---劳动
A---技术进步







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
为,人力资本的开发是通过创新表
现出来的。但是由于有“创造性破
坏”
的存在,使得创新具有不确定性,
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就具有周期
性特点。
创新主要表现为:
?使用一种新技术
?开发一种新产品
?运用一种新工艺
?开拓新的市场
?尝试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 区域经济
的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1、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发展的全部内涵,就是
一个国家或区域的财富积累和劳务生产的增加,以及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20世纪 60年代以后,这一观点面临许多国家特别是
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这些国家的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其
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这种结构却没
有得到相应的改善,贫困、失业、两极
分化等问题仍然十分严重。正因如此,
经济学家开始重新认识、界定经济发展
的概念,并与经济增长相区别。


















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
GDP来衡量。
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包括在 GDP中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
断提高,在工业中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
集型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在第三产业中,
新兴的现代化的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
技术层次更高的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
的主要动力。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意味着
更多的民众参加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来,
由传统的农民转化为现代产业工人聚集
到城市里从事效率更高的第二、第三产
业活动,带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发展的特性
发展是一个多层次的变动过程,它不仅涉
及物质产品生产的增长,而且涉及社会和
经济制度的完善以及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动。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重视外延扩大再生产,
及经济规模的扩大,而且更强调内涵扩大
再生产,尤其是科技进步和组织管理水平
提高带来的经济效率的提高。
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变动过程,短期的经济
波动不能真正反映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发展包含了人类所采取的各种开发行动,
如各种开发方案、政策措施、以及开发的
结果。

















































2、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 34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
提出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地经过 6个阶
段。
( 1)传统社会阶段(待开发阶段)
经济活动与区域内人民的基本生存需求密切相关,处于自给自足
和对外封闭状态,劳动生产率低。
劳动力充裕,工资低。人口增长率高,基础教育落后。
区域资本供给不足,储蓄能力弱。资本稀缺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最
主要制约因素。
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居绝对地位,以粮食为代表的种植业是最
主要的经济活动内容。
工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很低,既不是当地的资源开采和加工业。
所开创的矿产资源主要输
往区外,加工工业主要是为了
满足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第三产业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
( 2)起飞阶段
区域工业化开始启动。优势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
或是自身资本积累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或是外来
资本进入,本地加工工业加速发展。工业逐渐成为
区域经济主导部门。
工业比重上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工业产品主要
不是满足区内需要,而是输往区外,加工层次和水
平不断提高。
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工业,劳动力素质不断得到提
高。经济发展为政府兴办教育提供了财力保证,工
业及其他具有较高收入的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促使人们自觉接受各种教育。
农业地位变化。农业绝对产出水平增加,相对比重
下降,农业中畜牧业、经济作物比重上升。
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供给能力增强,经济结构改
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罗斯托认为,,起飞, 就是突破经济的传
统停滞状态。实现, 起飞, 需要三个条件,
,起飞, 一旦形成,就能, 自动持续成长, 。
具有较高的资本积累能力。资本积累占国民收
入的 10%以上。资本积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
现:私人储蓄;政府发行债券;征税;出让公
有土地;国外资本输入;等等。
建立, 起飞, 的主导部门。这个主导部门应发
展速度快,既能带动其他产业,又能赚取外汇,
以便引进技术,购买外国产品。
制度上的变革。即必须建立一种能够保证, 起
飞, 的制度。相当于工业化初期的, 起飞, 阶
段大约 20- 30年时间。这段时间里不仅是经济
增长率的上升,而且意味着基本经济结构发生
变化。








( 3)成熟阶段
区域经济基本实现现代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已经由要素
投入数量的增加,转变为要素配置效力的提高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增
强。区域经济较快增长。
工业、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增长速度低于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
劳动力由物质生产部门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价格迅速上升,劳
动密集型产业逐渐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渐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
业转移。
工业基本实现自动化,对区域外输出产品主要
是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劳动生产率结接近工业,
农业产出增长主要依靠化肥、农药、农机和种子
改良等技术进步。
( 4)后工业化阶段
经济完全实现现代化,推动经济增长的
主导因素,由要素的投入转变为技术和
组织创新。
大企业集团迅速形成并不断扩大,日益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对区域以外输出技术、资本和服务。国
际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以及产品在国际
市场上的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
较大影响。
消费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追求精神享
受成为社会主流。服务于这种消费结构
变化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推进经济发
展和增长的重要力量。
向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的转变
当先进技术已经被充分吸收并被运用到大多数生产部门之后,
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就不可避免地出现, 减速
趋势, 。客观上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消费欲望随着实
际收入增加而变化,引导社会进入,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的主导部门
是汽车工业部门综合体系。除汽车工
业本身外,还包括钢铁、橡胶、石油、
住宅、高速公路等部门。推动, 高额
群众消费阶段, 经济成长的是消费者
高度的消费水平。这一阶段也不能永
远保持下去,,减速趋势, 将开辟一
个新的成长阶段。
( 5)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的主导部门是以公共服务业和私人服
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有关部门,包括公共投资的机
遇、卫生保健、住宅建筑、城市和郊区的
现代化建设、社会福利等部门。
这一阶段的主导部门不是生产有形产
品,而是提供无形的服务。社会不以有形
产品的数量来衡量成就,而是以生活质量
的增进程度作为经济成功的标志。
在这以前的阶段,政府的主要作用是
维持比较充分的就业,由私人资本来完成
满足居民需求的任务。在, 追求生活质量
阶段,,政府将把用公共支出来增进福利
作为中心任务。
第三节 区域经济
发展的理论模式
美国经济学家诺斯( D.C.North)1955年
在其著名论文, 区域理论和区域经济增长,
中首次提出输出基础理论。
他认为,区域外需求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
要原动力。因此,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主要
由该区域的输出产业来决定。外部需求的扩
大,会带动区域输出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区域的输出基础便得到加强,这将引起区域
经济成倍增长,增长的倍数是区域输出产业
与非输出产业收入之比或就业人口之比。
1、输出理论
(1)输出理论的提出
(2)对输出基础理论的评价
输出基础理论有现实基础。
输出产业的发展确实会带动与之有生产性联系的相关产业的
发展,以满足其协作配套的需要;对外输出产品和劳务,可以获
得可观的收入,构成庞大的消费市场,形成对区域服务业的市场
需求;输出产业对区域内产业的影响,存在着乘数效应,能加速
区域经济增长。
但是,将出口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唯一原动力存在一定局限
性。当区域范围足够大时,如果每个
国家或地区都积极发展对外输出,各经济
区域之间贸易额大幅上升,那么,全球经
济必定会成倍增长。但是,这时并没有地
球村对外星球的输出。因此,输出基础论
不能自圆其说
2、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循环累积英国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冈纳 〃 缪尔达
尔于 1944年提出。他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
中,某个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发另一个社会因素
的变化,而这个后发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加剧先发因素的
初始变化,使社会经济过程沿着初始变动的方向发展下
去。所以,社会经济和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
均衡或趋于均衡的,而是处于循环之中,并最终导致经
济增长呈累积上升或下降之势。
缪尔达尔在其循环累积
因果论中,强调了三个环节:
初始变化、二次强化、最终
上升或下降过程。







(2)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的运用
由于循环累积的因果作用,市场的力量通常是倾向于增加
而不是减少区域间的差距。
由于聚集效应,发达地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会处于持
续、累计的加速增长之中。在这同时产生的扩散效应和回流效
应,将引发欠发达地区
经济的进一步衰退。由于市场机
制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增长的过
程中,扩散效应比回流效应要小
得多。即:发达地区因其发达而
愈加发达,落后地区因起欠发达
而愈加落后。
3、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
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是一种非均衡发展模式,其基本涵义就
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措施,优先发
展重工业,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前苏联从 20世纪 20年代中期直到 70年代中期,均采取这一战
略方针。日本在 50年代中期至
7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以
及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也都
实行过这种发展模式。巴西、
印度等国在一定时期实行过这
种模式。
(1)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含义
(2)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经济发展目标:高速经济增长。 经济高速增长,达到赶超发达国
家的目标。前苏联就在比先进国家落后 30- 100年的情况下,提出
要在 10年内实现赶超目标。
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优先发展重工业。 列宁认为,生产资料
优先增长表现为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日本在战后选择经济起飞的
主导方向是选择了重化工业,因为重工业的发展可以为各部门提
供各种适用的钢铁、机械设备等产品,提高各部门的技术装备水
平。重工业产品附加值高,可大幅度增加国民收入,增强资本积
累,出口创汇,增强国际地位。
高速增长的源泉:高积累。 重工业为基本密集型产业。前苏联和
我国发展重工业所需资金几乎全部来自自身积累,积累率一般为
30%左右,比西方国家高出 50%~ 100%。
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前苏联和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以得到发达
国家资金和技术的援助。这一模式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地位,
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 前苏联 1917年工业总产值占世界
不到 3%,1937年占 10%,1980年升至 20%。中国 1080年于
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 17.9倍,年均增长 11.1%。日
本 1956- 1963年年均增长 8.5%,1961~ 1970年均增长超过 10
%。 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世界第 2位。
产业结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加速发展重工业,为各部
门进行技术改造、实行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的现代化提供了
条件,促使了国民经济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日本
在战前纺织、食品工业在制造业中占主体地位,到 1970年重
化工业在工业内部比重已占到 68.9%。










(4)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弊端
农业落后于轻工业,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往往不能自给。
轻工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日用消费品十分缺乏,不能满足经济
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重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发展落后,不能
适应加工工业发展需要。
正因如此,各国自 70年代以来先后进行发展战略调整,以解决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1955年- 1970年,日本
的高速经济增长使国民实际
工资增长了 1.26倍,同期企
业利润却增长了 194倍。但是,
日本至今仍是世界主要农产
品进口国之一。
4、进口替代模式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埃德伽 ·M· 胡佛在其, 区
域经济学导论, 一书中对进口替代理论作了详细阐
述。
进口替代的发展模式,就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
国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进口,以
带动其经济增长,实现国家工业化。
20世纪 60年代,进口替代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经
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发展中国家认为要改变在国际
经济关系中的不平等地位,就必须改变过去进口制
成品,出口初级品的不利局面。要建立和发展民族
工业,必须利用政权力量保护本国幼稚产业的发展。
(一)进口替代的涵义
(2)进口替代模式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发展一般的最终消费品工业,以代替这些消费品
的进口。由于需从国外进口投资品,缺乏管理经验,生产规模小,
国家均采取保护措施。这阶段往往出现成本高、质量差、产品价
格高于进口价格、外汇大量支出导致国际收支困难等现象。
第二阶段,当最终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发展到一定阶段,有关
消费品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后,即
转向国内需要的资本品、中间产品的生产。
产品生产尽量使用国产原料和投入,增
强自力更生能力。
经过由低级到高级两个阶段,进口替
代工业日趋成熟,为全面工业化,转向出
口导向模式创造了条件。
(3)进口替代模式的成效
首先,促进了种植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
其次,促进了工业化的水平提高。 实施这种模式,使制造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农业地位相对下降。在制造业内部,
重工业速度大大快于轻工业。
第三,增强了发展中国
家的经济自主性。 随着进口
替代工业的发展,一些发展
中国家的进口系数明显下降,
进口制成品占国内总供给中
所占的比重大大减少。工业
产品的自我装备能力增强,
有些产品开始向国外输出。
拉美国家实行进口替代发展模式的成效
1960~ 1973年间为拉美国家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高潮时期。工
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20%上升到 24.2%,农业有 17.96%下
降到 13.44%,重工业年均增长率为 7.4%,高于轻工业 3个百分点。
1953- 1960年间巴西的制造业年均增长率为 10.1%,墨西哥
为 8.5%。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1953~ 1980年期间,
巴西和墨西哥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6.3%和 6.5%。
资本品进口占国内总供给的比重,巴西 1949年为 63.7%,
1964年仅为 9.8%,同期耐用消费品进口占国内总供给的比重,由
64.5%下降到 1.6%,中间产品的比重由 25.9%降为 6.6%。拉美
一些大国,自 60年代开始出口汽车零部件,70年代中期已经能制
造各类汽车。
(4)进口替代模式的缺陷
造成外汇短缺和国际收支失衡,强化了对国外的依赖。
进口替代需要大量的外汇,规模越大,外汇短缺也就越严重。同
时,贸易保护和汇率政策有利于尽快,却不利于出口,难以通过初
级产品出口改善国际收支。进口和借债加大了对国外的依赖。
经济结构不合理。 鼓励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对能源、环境等基础设
施建设的忽视,农业发展缓慢,粮食进口增加。
依靠政府保护发展起来的进口替代
工业经济效益低下。
进口替代主要是技术、资本密集型
工业,未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收入分配不合理。 收入集中于城市
和少数工业部门。
5、出口导向发展模式
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就是使工业生产直接面向国际市场,
并以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
60年代中期,由于实施进口替代模式造成一系列问题,
新加坡、韩国及台湾在执行一段时期的进口替代之后,转而
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利用自身的廉价劳动力优
势,通过积极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进口国外两家的原料和
能源,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备工业,并以出口来带动经
济增长。
不久,巴西、墨西哥、菲
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
也先后程度不同地转向实行出
口导向发展模式。












(2)出口导向模式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以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劳
动密集型其工业制成品为主。主要发展由需
求决定的一般加工工业,如食品、玩具、服
装、家用电器、木材加工等。这些产品生产
技术易于掌握,投入要素容易获得。同一时
期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为此提供了国际市
场需求,出口市场潜力较大,风险较小。
第二阶段,当第一阶段出口产品市场
趋于饱和或生产条件不利时,转向技术密集
型产品出口为主。主要发展成套设备、机床、
电子仪器、机械工具、高技术产品等。这些
产品的增长主要是由供给决定的。
(3)出口导向模式的成效与缺陷
出口导向模式对推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经济发
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甚至创造了经济奇迹。
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制成品的大量出口,不仅积累了发展资
金,为提高国内投资,增加进口提供了可能,而且直接推动与出口
相关的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 20世纪 70年代经济年均增长率,韩国
9%,泰国 7.2%,香港 9.3%,新加坡为 8.5%,马来西亚为 7.8%。
进一步改变了经济结构 。 1980年制造业占 GDP比重,韩国、新加坡
为 28%,香港为 22%。
出口量迅速增加,出口结构得到改善 。 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上
打开销路,出口量迅速增长,并通过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不断
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
出口导向模式也存在一些缺陷。
第一、经济发展的对外依赖性加强。 为了发展出口贸易,
首先必须增加对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的进口,,大进大出, 。政
府一般都制定政策扶持大企业发展,为其提供贷款,甚至为其获
得国际贷款提供担保。一旦这些大企业出口受阻,整个国民经济
就受到严重威胁。 1997年度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例证。
第二、经济结构失衡。 外向型经济促进了出口加工业和与出
口相关部门的迅速发展,而为国内市场生产产品的
部门则因缺乏资源发展缓慢,甚至萎缩。
第三、经济发展脆弱。 经济结构失衡
和对国外市场的高度依赖,造成经济发展
的脆弱性,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亚洲四小龙, 从 80年代到 90年代先后发
生三次经济停滞或经济危机,就反映了这
种脆弱性。
农业的技术进步道路取决农业主要生产资源的相对稀
缺性。
在土地丰富而劳动力稀缺的国家或地区,农业技术进
步按照替代劳动的方向发展,农业机械被设计出来促进动
力和机器对劳动的替代,机械技术进步的结果是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
在土地资源稀缺而劳动力丰富的国际或地区,农业技
术进步按照替代土地的方向
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被发明出
来促进劳动和其他投入对土地的
替代。土地节约技术在发展中国
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农业发展模式












品 种 国内价格(元/吨) 国际价格(元/吨) 国内价格高出比率 (%)
小 麦 1450 1006 44.1
大 米 2260 1796 25.8
玉 米 1300 777 67.3
大 豆 2400 1523 57.6
豆 油 8400 3611 132.6
白 糖 2900 1651 75.7
棉 花 12340 10521 17.3
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国际比较 ( 1999年)
(2), 绿色革命,
60年代后期,墨西哥、菲律宾、巴基斯
坦、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农业地
区,大面积地推广和种植了新型高产小麦和
水稻品种,使粮食产量比过去大幅度增加。
使用同样的资源,发展中国家 70年代比 60年
代生产的大米多出 12%。这种以种子改良为
中心大规模提高土地生产率的活动就是, 绿
色革命, 。
,绿色革命, 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带来重大影响。粮食产量的增长依
赖于低收入者生活改善,有利于稳定粮食价
格,抑制通货膨胀。绿色革命, 还在一定程
度上缓解了农村的失业问题。
讨论题:
有人认为,中西部地区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扭曲的
价格体系使资源性产品经济效益低下。
如果资源富集的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资源产品的加
工增值,变输出原材料位输出深加工制成品,就可以改
变这种状况。
你对此观点是如何认识的?为什么?
作业题:
1、区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
展有何区别与联系?
2、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
容是什么?
3、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阶
段有哪些?
4、为什么说,对于一般落
后国家和地区而言,,工
业化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