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南北朝文学
( 420—581)
元嘉体与刘宋时期的文学 ——永明体
与萧齐时期的文学 ——,文心雕龙,,
,诗品, 与, 文选, ——宫体诗、徐
庾体与梁陈文学 ——庾信与北朝文
学 ——南北朝民歌
此一时期, 诗歌方面先后出现了元嘉体, 永
明体, 宫体 ——以题材言, 扩大了诗歌创作的
内容, 以表现技巧言, 奠定了近体诗的基础;
散文方面骈体文的盛行, 标志着美文衍化达到
了新的高峰;小说方面不仅志怪小说有了进一
步的发展, 而且诞生了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世
说新语, ;文学理论方面, 文心雕龙, 和, 诗
品, 堪称双璧, 既说明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
繁荣, 同时也标志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正
式形成和诗歌审美思想的臻于成熟;此外,
,文选,,, 玉台新咏, 等文学选集和类编的
出现, 在文学史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一, 元嘉体与刘宋时期的文学
,文心雕龙 ·明诗,, ? 宋初文咏, 体有因革 。
庄老告退, 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 争价
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 辞必穷力而追新 。
此近世之所竞也 。 ?
,诗品序,, ? 元嘉中, 有谢灵运, 才高词
盛, 富艳难踪, 固已含跨刘, 郭, 凌轹潘,
左 。 …… 谢客为元嘉之雄, 颜延年为辅 。 ?
梁萧子显, 南齐书 ·文学传论,, ? 颜, 谢并起, 乃
各擅奇休 。 鲍后出 。 咸亦标世, 朱蓝共妍, 不相祖述 。
今 ( 梁 ) 之文章作者虽众, 总而为论, 略有三体:一
则启心闲绎, 托辞华旷, 虽存巧绮, 终致迂回, 宜登
公宴, 本非准的而疏慢, 阐缓膏肓之病, 典正可采,
酷不入情, 此体之源出灵运而成也;次则缉事比类,
非对不发, 博物可嘉, 职成拘制, 或借古语, 用申今
情, 崎岖牵引, 直为偶说, 唯睹见事例, 顿失精采,
此则傅咸五经, 应璩指事, 虽不全似, 可以类从;次
则发唱惊挺, 操调险急, 雕藻淫艳, 倾炫心魂, 亦犹
五色之有红紫, 八音之有郑卫, 斯鲍照之遗烈也 。 ?
南宋严羽, 沧浪诗话 ·诗体,, ? 元嘉体, 宋年号,
鲍, 颜, 谢诸公之诗 。 ?
元嘉是宋文帝刘义隆年号 ( 424—453), 包
括三十年, 这一时期出现了谢灵运, 颜延之,
鲍照为代表的作家, 称 ? 元嘉三大家 ?, 他们
的创作体现了共同的倾向:在题材方面表现了
浓厚的山水之趣, 注重描绘山水之美;在诗歌
艺术方面, 追求笔调的细腻, 用典的繁富, 对
偶的工整和词藻的华艳, 体现 ? 俪采百字之偶,
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 辞必穷力而
追新 ? 的创作潮流 。 后世把元嘉年间出现的这
种诗风和诗体称之为 ? 元嘉体 ? 。
罗宗强,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 ? 元嘉
文学思想的新变, …… 概括起来, 它形成了如
下特点:一是山水题材大量进入诗文, 并且在
反映山水题材时追求一种写实的倾向, 正式奠
定了我国山水文学的根基;二是文学创作由哲
理化又回到感情抒发上来, 又出现了重抒还必
须的倾向;三是出现了对不同艺术风格的追求,
在一个时间段内并存着不同的艺术趣味;四是
有意于对文学的表现手段的探讨 。 ? ( P188)
( 一 ) 谢灵运与山水诗
,宋书 ·谢灵运传,, ? 谢灵运, 陈郡阳夏人 。 祖玄,
晋车骑将军 。 …… 灵运少好学, 博群书, 文章之美,
江左莫逮 。 …… 性奢豪, 车服鲜丽, 衣裳器物, 多改
旧制, 世共宗之 。 …… 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 并有故
宅及墅, 逐移籍会稽, 修营别业, 傍山带江, 尽幽居
之美 。 …… 灵运因父祖之资, 生业甚厚 。 奴僮既众,
义故门生数百, 凿山浚湖, 功役无已 。 寻山陟岭, 必
造幽峻, 岩嶂千重, 莫不备尽 。 登蹑常著木履, 上山
则去前齿, 下山去其后齿 。 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
直至临海, 从者数百人 。 临海太守王琇惊骇, 谓为山
贼, 徐知是灵运乃安 。 …… 在郡 ( 临川 ) 游牧, 不异
永嘉, 为有司所纠 。 …… 灵运执录望生, 兴兵叛逸,
遂有逆志 。 …… 有司又奏依法收治, 太祖诏于广州行
弃市刑 。 …… 时元嘉十年, 年四十九 。 ?
谢灵运 ( 385—433), 谢玄之孙, 袭封康
乐公, 故世称谢康乐, 有, 谢康乐集, 。 在中
国古代诗歌史上, 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摹写山
水的诗人 。 正式确立了山水诗的独立地位, 是
他最为突出的文学成就, 故后世以 ? 山水诗之
父 ? 目之 。 其作品的特点是,( 1) 刻画生动,
色调明朗, 境界清新自然, 时人誉之为 ? 初发
芙蓉 ? ( 鲍照 ) ; ( 2) 笔墨细腻, 工于锤炼词
句, 辞采繁富, 讲究对偶, 且多用典, 体现
? 情必极貌以写物, 辞必穷力而追新 ? 的特点;
( 3) 在诗体结构方面, 其诗往往前半写景, 后
半议理, 带有一个 ? 玄言尾巴 ? ; ( 4) 多警句
而少佳篇, 体现所谓 ? 俪采百字之偶, 争价一
句之奇 ? 的倾向也是谢诗的一个重要特点 。
谢诗的名句如 ? 林壑敛冥色,山色收夕
霏 ?, ?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琴 ?, ? 野旷
沙岸静,天高秋月明 ?, ? 白云抱幽石,绿筱
媚清涟 ?, ? 春晓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
?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 等皆可入画
( ? 池塘 ? 二句,自以为 ? 此语有神助 ? ;
? 明月 ? 一联,钟惺评曰 ? 有骨,有韵,有
色 ? ),点缀其诗中,产生了通常所说的以妙
句成佳篇的艺术效果。结构单调,雕琢太甚,
晦涩难解(用典),带有 ? 玄言尾巴 ?,是谢
诗的不足之处。
谢灵运在文学史有着重要的地位,此由一
些并称如 ? 陶谢 ?, ? 颜谢 ?, ? 鲍谢 ?,
? 大小谢 ?, ? 三谢 ? 等即可略知一斑。钟嵘
誉之为 ? 元嘉之雄 ?,并列其诗为上品。南宋
诗论家严羽亦极其推崇他的诗作,,沧浪诗
话 ·诗评, 有 ? 谢灵运之诗,无一篇不佳 ? 之
谓。
( 二 ) 颜延之及其诗文
颜延之( 384—456):字延年,瑯琊临沂
人,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有, 颜光禄集, 。他
与谢灵运、鲍照并称 ? 元嘉三大家 ?,是元嘉
体的代表作家。其诗文雕词炼句,好用典故,
人谓 ? 铺锦列绣 ?, ? 雕缋满眼 ? 。, 五君咏,
(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 P344、
,陶征士诔, 等为其诗文佳作。
(三)鲍照的乐府诗及辞赋、散文
,南史 ·鲍照传,, ? 鲍照, 字明远, 东海人,
文辞赡逸 。 尝为古乐府, 文甚遒丽 。 …… 照尝
谒义庆, 未见知, 欲贡诗言志, 人止之曰:
‘ 卿位尚卑, 不可轻忤大王 。 ’ 照勃然曰:
‘ 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 安可数哉 !
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 使兰艾不辨, 终日碌碌,
与燕雀相随乎? ’ 于是奏诗, 义庆奇之, 赐帛
二十匹, 寻擢为国侍郎, 甚见知赏 。 迁秣陵令,
文帝以为中书舍人 。 上好为文章, 自谓人莫能
及, 照悟其旨, 为文章多鄙言累句 。 咸谓照才
尽, 实不然也 。 临海王子顼为荆州, 照为前军
参军, 掌书记之任 。 子顼败, 为乱兵所杀 。 ?
鲍照 ( 414—466), 字明远, 东海 ( 江苏涟水 )
人, 官前军参军, 世称 ? 鲍参军 ?, 与谢灵运并称
? 鲍谢 ?, 后人称其诗为 ? 七言之祖 ?, 有, 鲍参军
集, 。, 拟行路难, 十八首,, 芜城赋, 为其诗文代
表作 。
鲍照诗歌大致包括,( 1) 咏怀诗 (, 拟行路难,
其四, 其六 P362) ; ( 2) 边塞诗 (, 代出自蓟北门
行, P356) ; ( 3) 讽刺诗 (, 代放歌行, P357、
,拟古, 其六 P358) ; ( 4) 爱情诗 (, 拟行路难,
其三 P361) ; ( 5) 咏物诗 (, 梅花落, P359,,拟
行路难, 其二 P361) ; ( 6) 山水诗 (, 登庐山,,
,登庐山望石门, 史 P114) 。 其中, 最为主要的内容
是表现建功立业的理想和对门阀社会的不满, 抒发愤
世嫉俗之情 。
鲍照在诗歌史上的贡献在于:( 1)大力创
作乐府诗(八十多首,近占其诗的半数);
( 2)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以七言为主的歌行
体,丰富了七言诗的内容,变逐句押韵为隔句
押韵,开始自由换韵);( 3)诗风俊逸豪迈,
笔力雄健,继承了建安文学的传统,且又自创
格调,? 开人世之未有 ? (陆时雍)。
鲍照亦为重要的辞赋、骈文和散文作家,名
篇如:
,芜城赋,,广陵城盛衰 ——对比手法 ——
文字遒丽 ——发慨惊绝 ( 姚鼐, 古文辞类纂,
评此赋,? 驱迈苍凉之气, 惊心动魄之词, 皆
赋家之绝境也 。 ? )
,登大雷岸与妹书,,写景名篇 ——长江,
庐山 ——骈文杰作
,瓜步山楬文,, ? 瓜步山者, 亦江中眇小
山也 。 徒以因迥为高, 据绝作雄, 而凌清瞰远,
擅奇含秀, 是亦居势使之然也 。 故才之多少,
不如势之多少远矣 ! ? 与左思, 咏史, ( ? 郁
郁涧底松 ? ) 同调, 实为揭露门阀制度的檄文 。
(四)刘宋时期其他诗文作家
谢惠连 ( 397—433),陈郡阳夏 ( 河南太
康 ) 人, 谢灵运族弟, 与谢灵运, 谢眺合称
? 三谢 ? 。, 雪赋, 为其名作 。
范晔 ( 398—445),字蔚宗, 顺阳 ( 河南
淅川 ) 人, 撰, 后汉书, 百二十卷,, 宦者传
论, 等文为历来传诵的作品 。
谢庄 ( 421—466),字希逸, 陈郡阳夏
( 河南太康 ) 人, 著述甚丰,, 月赋, 为咏物
写景的名作 。
(五)刘义庆, 世说新语,
1、鲁迅论志人小说兴盛之因
? 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
言,魏晋以来,乃弥以标格语言相尚,惟吐属
则流于玄虚,举止则故为疏故,与汉之惟俊伟
坚卓为重者,甚不侔矣。盖其时释教广被,颇
扬脱俗之风,而老庄之说亦大盛,其因佛而崇
老为反动,而厌离则一致,相拒而实相扇,终
乃汗漫而为清谈。渡江以后,此风弥甚,有违
言者,惟一二枭雄而已。世之所尚,因而撰集,
或者掇拾旧闻,或者记述近事,虽不过丛残小
语,而俱为人间言动,遂脱志怪之牢笼也。 ?
(, 中国小说史略, 第七篇, 世说新语与其前
后, )文学史 P194注 10
2,,世说新语, 前的志人小说
(魏)邯郸淳, 笑林,,我国最早的笑话集,原书
三卷,今佚,鲁迅, 古小说钩沉, 辑遗文二十余则,
? 长竿入城 ?, ? 鄣叶取物 ? 等故事甚有喜剧性。
鲁迅称此书为 ? 后来俳谐文字之权舆 ? 。
(东晋)葛洪, 西京杂记,,二卷(后世分为六
卷),叙西汉遗闻佚事和怪诞传说。 ? 画工弃
市 ? P494,? 相如渴死 ? P495等故事甚为传诵。
(东晋)裴启, 语林,,十卷,据, 世说新语 ·轻诋,
说,该书因记谢安语不实而废。鲁迅, 古小说钩沉,
有辑本,内容为 ? 撰汉魏以来迄于同时言语应对之
可称者 ? (鲁迅)。
(东晋)郭澄之, 郭子,,三卷,今佚,鲁迅
,古小说钩沉, 有辑本。体与, 语林, 相类。
3、刘义庆及其, 世说新语,
刘义庆( 403—444),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历
荆州刺史、江州刺史等官,,宋书, 本传言其 ? 爱好
六义 ?, ? 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 ? 。
,世说新语,,原名, 世说,,八卷,今存本为三
卷(上、中、下),为宋晏殊所删订。全书分德行、
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内容主要记载汉魏晋
宋间名士的言行和轶事。它的特点,鲁迅说,? 记言
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下至缪惑,亦资一
笑。 ? 它的艺术价值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取材
广泛,选材典型,生动地反映了汉魏晋宋之际的社会
生活和时代风尚;二是通过富有个性化的言行和饶有
趣味的细节,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名士形象,人
物性格鲜明,精神风貌跃然纸上;三是语言简洁生动,
表现力强,言约意丰,隽永传神。除文学价值外,该
书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思想、文化价值。
,世说新语, 篇目与典故、成语:?华、王
之优劣?(德行)、?登龙门?(德行)、
?管、华割席分坐?(德行)、?难兄难弟?
(德行)、?新亭对泣?(言语)、?谢道韫
咏雪?(言语)、?曹植七步成诗?(文学)、
?拾人牙慧?(文学)、?绝妙好辞?(捷
悟)、?周处灭患改过?(自新)、?陶母剪
发待宾?(贤媛,元秦简夫作, 剪发待宾, )、
?王子猷访戴?(任诞)、?一往情深?(任
诞)、?王子猷赏竹?(简傲,王维有诗曰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望梅止渴?(假谲)、?玉镜台?(假谲)、
?咄咄怪事?(黜免)、?石崇、王恺争豪?
(汰侈)、?王蓝田性急?(忿狷)等。
,世说新语, 的流传与影响
刘孝标, 世说新语注, ——后世仿作数十
种 ( 文学史 P195注 15,注 19) ——戏剧, 小
说素材 (, 玉镜台,,, 剪发待宾,,, 兰亭
会,,, 三国演义,, 参文学史注 19) ——名
士风流的 ? 教科书 ? ——笔记小说之先躯, 文
学小品之典范
二、永明体与萧齐时期的文学( 479—502)
(一)永明体与 ? 四声八病 ? 之说
,南史 ·陆厥传,, ? 吴兴沈约、陈郡谢眺、
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
约等文章皆用宫商,…… 五字之中,音韵悉异;
两句之中,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 ‘ 永
明体 ’ 。 ?
永明是齐武帝萧赜的年号( 482—493),永
明体是永明年间形成的新诗体,又叫新体或新
变体,其特点是注重声律和对仗,要求严格遵
守 ? 四声八病 ? 之说作诗,代表人物是沈约、
谢眺、王融等。永明体是由古诗到律诗的过渡
形态,为促进诗歌向近体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四声八病?是永明体的诗歌声律理论,一般
认为是由沈约提出的。四声指平、上、去、入;
八病指平头(两句间开头二字平仄相同)、上
尾(两句间结尾二字平仄相同)、蜂腰(一句
中仅中间一字为平声即仄仄平仄仄)、鹤膝
(一句中仅中间一字不仄声即平平仄平平)、
大韵(一句中前四字与后押韵的字同韵)、小
韵(一句中前四字有同韵现象)、旁纽(一句
中用双声字)、正纽(一句中用同纽字即同声
母之字)。不过,?八病?的具体解释有不同
的说法,迄今尚难定论。
(二)沈约的诗歌理论与创作
沈约( 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浙
江德清)人,博通群书,著, 宋书, 一百卷,
精晓音律,撰, 四声谱, 。与谢眺等创 ? 永明
体 ?,并提出 ? 四声八病 ? 之说。, 宋书 ·谢灵
运传论, 集中阐述了他的诗歌声律理论,? 夫
五色相宜,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
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
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互殊;两句之中,
轻重悉异。 ? 不仅发展了陆机, 文赋,,暨音
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宜 ? 的思想,而且将这
种思想实践化了,对后来律诗、绝句的确立产
生了重要影响。
在诗歌创作方面,沈约是永明新体诗的主要
实践者,但其诗的艺术价值并不高,钟嵘, 诗
品, 批评以他为代表的作品 ? 文多拘忌,伤其
真美 ?,甚为中肯。钟嵘也肯定了他的诗歌
? 长于清怨 ? 的审美特点,此主要体现在他的
山水诗和离别诗等,前者如, 登玄畅楼, (史
P123),,秋晨羁怨望海思归, (史 P123)、
,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 364,
后者如, 别范安成, P365。清人沈德潜对后一
首诗有 ? 一片真气流出,句句转,字字厚 ? 的
极高评价。
(二 )谢眺的山水诗创作与对永明体的贡献
谢眺( 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河南太康)
人,与谢灵运同族,人称 ? 小谢 ?,曾为宣城太守,
世称 ? 谢宣城 ?,有, 谢宣城集, 。
谢眺的创作以山水诗著称。其诗受谢灵运影响较大,
吸取了大谢山水诗观察细腻、描写逼真的长处。但在
思想倾向上,谢眺之诗更为突出地流露对现实世界的
不满与畏惧,写法上避免了晦涩平板的弊病,较少繁
芜词句与玄言成分,情景浑融一体,诗风清新流丽,
与谢灵运富艳精工、典丽繁缛的风格颇不相同。山水
诗至谢眺达到了比较优美完整的境界而更臻于成熟。
但小谢之诗仍存在题材较为狭窄、多佳句少佳篇的毛
病,且笔力贫弱,故, 诗品, 谓之,? 善自发诗端,
而末篇多踬,此意锐而才弱也。 ?
具言之,大小谢诗之别在于:
( 1)大谢注重言理,小谢重在抒情;
( 2)大谢情景两分,小谢融情于景;
( 3)大谢写景刻板,小谢善于剪裁;
( 4)大谢富艳典重,小谢清新流丽。
谢眺是永明新体诗的重要实践者,他的创作推进了
诗歌形体的发展。在他的诗中,出现了不少形制短小
如五言四句的小诗 (如, 玉阶怨, P366等),构思、
意境、风格等方面皆已渐趋衍变,这说明永明新体诗
在他这里不仅表现为声律的规范化,而且表现在注重
熔炼诗歌的情境、寄不尽之意于象外的特点,即尽可
能用简明的语言,将意象提炼到能包含较大意义容量
的程度,省略古诗中回环往复、淋漓尽致的感慨和议
论。?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集中概括了他对诗歌
美的新追求和新创作。这样,清丽的语言、婉约的情
致、新巧的构思以及更为讲究炼字炼句的艺术化即成
为永明体的重要标志,这种变化使我国古代诗歌向前
迈进了极富意义的一步。
(三)萧齐时期的其他作家
任昉 ( 460—508),字彦升, 乐安博昌 ( 山
东寿光 ) 人, ? 竟陵八友 ? 之一, 与沈约一长
于诗一长于文, 故有 ? 沈诗任笔 ? 之称 。
江淹 ( 444—505),字文通, 诗善拟古, 并
长于抒情小赋,, 别赋,,, 恨赋, P207为名
篇 。 有, 江文通集, 。
孔稚珪 ( 447—501) ;字德璋, 会稽山阴
( 绍兴 ) 人, 官至太子詹事, 有, 孔詹事集,,
,北山移文, P442为名作 。
三,, 文心雕龙, 和, 诗品,
1,刘勰与, 文心雕龙,
,梁书 ·刘勰传,, ? 刘勰 ( 465? —520), 字彦和,
东莞莒 ( 今山东莒县 ) 人 。 …… 勰早孤, 笃志好学,
家贫不婚娶, 依沙门僧祐 ( 著有, 弘明集, ), 与之
居处, 积十余年, 遂博通经论, 因区别部类, 录而序
之 。 今定林寺 ( 莒城西浮来山 ) 经藏, 勰所定
也 。 …… 初, 勰撰, 文心雕龙, 五十篇, 论古今文体,
引而次之 。 …… 既成, 未为时流所称 。 勰自重其文,
欲取定于沈约 ( 441—513) 。 约时贵甚, 无由自达,
乃负其书, 候约出, 干之于车前, 状若货鬻者 。 约便
取读, 大重之, 谓为深得文理, 常陈诸几案 。 然勰为
文长于佛理, 京师寺塔碑志, 必请勰制文 。 有敕与慧
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 功毕, 遂启求出家, …… 乃
于寺变服, 改名慧地, 未期而卒 。 ?
,文心雕龙, 约作于南齐未年 。 ? 文心 ? 是指 ? 为
文之用心 ?, 关于 ? 雕龙 ?, 作者自云,? 古来文章,
以雕缛成体, 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 ? 全书共五十
篇,, 原道, 等五篇为文学思想的总论,, 明诗, 等
二十篇为文体论,, 神思, 等十九篇为创作论,, 时
序, 等五篇涉及文学与时代, 作家与自然, 作家才识,
文学批评和欣赏, 文才与文德等问题, 最后一篇, 序
志, 叙著书缘起, 宗旨, 总缆前四十九篇 。 该书的重
要篇目主要有:, 原道, 篇论 ? 文之枢纽 ?, 提出
? 盖文心之作也, 本乎道, 师乎圣, 体乎经, 酌乎纬,
变乎骚 ? 的文学总纲;, 神思, 篇论艺术构思和艺术
想象, 提出 ? 神与物游 ? 的创作观;, 情采, 篇论内
容与形式, 提出 ? 情者, 文之经;辞者, 理之纬 ? 的
观点, 并有 ? 形文 ?, ? 声文 ? 与 ? 情文 ? 以及 ? 为
情造文 ? 与 ? 为文造情 ? 之说;
,知音, 篇论文学批评与欣赏, 提出 ? 缀
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
的观点;, 时序, 篇论文学与时代之关
系, 叙唐尧至萧齐十代文学, 总结了文
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即,? 时运交移,
质文代变 ? 和 ? 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
于时序 ? 。
2,钟嵘与, 诗品,
钟嵘 ( 468? —519), 字仲伟, 颖川长社
( 河南长葛 ) 人, 出身贫寒, 政治上想有所作
为, 但终限于 ? 位末名卑 ? 。 思想倾向于老庄,
史称亦 ? 明, 周易,,(, 梁书, 本传 ) 。
,南史, 卷七十二载,? 嵘尝求誉于沈约, 约
拒之 。 及约卒, 嵘品古今诗为评, 言其优劣云:
‘ …… 。 ’ 盖追宿憾以此报约也 。 ? 沈约在
,诗品, 中定为中品是公允的, 但这段材料至
少说明钟嵘在当时因其地位低下而未受时人瞩
目 。
,诗品, 成书于梁,时约在 514年(沈约 513
逝)至 516年(何逊 517逝而未收)之间。此书
的特点:一是以 ? 九品论人,七略裁士 ? 的方
式品评诗家作品,将汉至梁诗 123家( 122人)
分为上品、中品、下品,定其优劣品第;二是
推重五言,以为 ?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
有滋味者 ?,故专论五言诗家和五言诗作;三
是定, 诗经,,, 楚辞, 为两大源头,然后分
流别,溯渊源,别异同,疏理发展的脉络;四
是论诗尚滋味、尚风力、尚雅怨、尚才性、尚
丹采、尚情咏、尚自然真美,提出了 ? 文已尽
而意有余 ? 的诗歌审美思想;五是品诗语言以
精粹见长,概括准确,自由灵活,深有意味,
开 ? 点悟式 ? 评诗之先河,后世视为 ? 诗话之
祖 ? 。
四, 宫体诗, 徐庾体与梁陈时期的文学
1,梁氏父子与文学
梁武帝萧衍与其子萧统, 萧纲, 萧绎皆为文学家 。
梁衍 ( 464—549), 与沈约, 谢眺等为 ? 竟陵八友 ?,
502年代齐称帝, 在位 48年 。 工书法, 通音律, 笃信
佛教, 重用文士, 提倡文学创作, 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与发展 。 萧统 ( 501—531), 立为太子, 未即位而卒,
谥昭明, 编纂, 文选, (, 昭明文选, ) 。 萧纲
( 503—551), 武帝第三子, 父皇被侯景所囚饿死,
立为帝, 称简文帝 。 文学上主张 ? 立身之道与文章
异 ?, 提出了 ? 立身先须谨重, 文章且须放荡 ? 的重
要观点 。 萧绎 ( 508—555), 武帝第七子, 侯景杀简
文帝后在江陵即位, 称梁元帝, 后为西魏所虏被杀 。
著, 金楼子, 十五篇, 书中论及文, 笔之分, 提出
? 情灵摇荡 ? 的文学创作观 (, 立言篇下, ) 。
2,,文选, 与 ? 文选学 ?
,文选,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共收先
秦至梁八百年间 130多位作家的作品 700余篇,
全书三十卷, 分为赋, 诗, 骚, 七, 诏, 册等
三十八类 。 其编选的标准是,( 1) 不选
? 经 ?, ? 史 ?, ? 子 ? 类文章 ( 赞论除外 ),
一定程度上把文学与非文学作品加以区分;
( 2) ? 事出于沉思, 义归于藻翰 ?, 文质兼
备而注重形式美, 辞藻美, 体现丽而不浮, 典
而不野的鉴赏倾向 。 隋以后, 研治, 文选, 成
为一种专门的学问, 称 ? 文选学 ? 或 ? 选学 ? 。
唐至宋初,, 文选, 被作为诗赋取士的主要教
科书和士人必读之书, 对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
的影响 ( 杜甫曾有 ? 精熟, 文选, 理 ? 之说 ) 。
,文选, 重要的注本有 ? 李善注 ? ( 唐高
宗时李善所注, 引书达 1700多种, 侧重
语源和典故 ), ? 五臣注 ? ( 玄宗时吕
延济, 刘良, 张铣, 吕向, 李周翰五人
所注, 侧重疏通文义 ), ? 六臣注 ?
( 宋人合李善注与五臣注而成 ) 。 选学
自王安石变法以新经学选士而衰, 清代
再度光盛, 五四时期所谓 ? 选学妖孽 ?
与 ? 桐城谬种 ? 一道受到批判 。
3,宫体诗
宫体诗是南朝梁, 陈时期盛行的一种诗风和
诗体 。, 梁书 ·简文帝纪, 萧纲谓,? 余七岁有
诗癖, 长而不倦, 然伤于轻靡, 时号 ‘ 宫
体 ’ 。 ? 代表人物是萧氏父子 ( 衍, 统, 纲,
绎 ), 徐氏父子 ( 摛, 陵 ), 庾氏父子 ( 肩吾,
信 ) 等 。 诗的内容多描写女子体态和生活, 亦
有一些抒情, 咏物之作 。 总的特点是, 情调流
于轻艳, 诗风较为靡弱, 朱熹说 ? 读之使人四
肢皆懒慢不收拾 ? 。 宫体诗的影响表现在两个
方面:一是 ? 彩丽竞繁, 而兴寄都绝 ? ( 陈子
昂 ) 的诗风一直蔓延到隋代和初唐;二是形式
上比永明体更趋格律化, 对后来律诗的成熟起
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合律诗格律的已占 40﹪ ) 。
萧纲, 咏内人昼眠,
北窗聊就枕, 南檐日未斜 。
攀钩落绮障, 插捩举琵琶 。
梦笑开娇靥, 眠鬟压落花 。
簟纹生玉腕, 香汗浸红纱 。
夫婿恒相伴, 莫误是倡家 。
4,徐庾体
徐庾体是指南朝梁文学家徐摛, 徐陵和庾肩吾, 庾
信为代表的诗风和文风 。, 北史 ·庾信传, 曰,? 父子
在东宫, 出入禁闼, 恩礼莫与比隆, 既文并绮艳, 故
世号为 ‘ 徐庾体 ’ 焉 。 ? 其作品风格淫靡浮艳, 多奉
和应制之作 。 庾信后期的诗文, 内容和风格都有极大
的变化, 则另当别论 。
徐陵, 玉台新咏,,徐陵 ( 507—583), 字孝穆,
东海郯 ( 山东郯城 ) 人, 与其父徐摛为宫廷诗人, 编
,玉台新咏, 十卷,, 玉台新咏序, 为其骈文代表作 。
,玉台新咏, 收东周至梁代诗歌 769篇, 编纂宗旨是
? 选录艳歌 ?, 即主要收录男女闺情之作, 但比较重
视民歌,, 东雀东南飞, 即首见于此书 。
5,梁代其他作家
丘迟 ( 464—508),骈文作家,, 与陈伯之
书, P452为名篇 。
刘孝标 ( 462—521),, 辩命论,,, 广绝
交书, 等以抒写慷慨不平之情见长, 另有, 世说
新语注, 极受称誉 。
吴均 ( 469—520),诗文长于写景, 风格清
拔, 时人效之, 称 ? 吴均体 ? 。, 与朱元思书,
P459为其散文名作 。
何逊 (? —518? ),与阴铿作诗皆长于写景
炼句, 并称 ? 阴何 ?, 杜甫谓,? 颇学阴何苦用
心 。 ? (, 解闷, )
阴铿 ( 生卒不详 ),与何逊并称, 风格
亦近 。
陶弘景 ( 456—536),有 ? 山中宰相 ?
之称,, 答谢中书书, P450为山水名篇 。
王籍 (? —547后 ),诗学谢灵运,
,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
为名句 。
江总 ( 519—594),历梁, 陈, 隋三朝,
陈后主时, 君臣宴游后庭, 共为艳诗 。
五, 庾信与北朝文学
1,庾信的生平
,北史 ·庾信传,, ? 庾信, 字子山, 南阳新野
人, …… 父子在东宫, 出 入 禁闼, 恩 礼莫 与 比
隆 。 …… 累迁通直散骑常侍, 聘于东魏, 文章辞令,
盛为邺下所称, 还为东宫学士, 领建康令 。 侯景作
乱, …… 台城陷后, 信奔于江陵, …… 聘于西魏, 属
大军南讨, 遂留长安 。 …… ( 北周 ) 迁骠骑大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 ……, 明帝, 武帝并雅好文学, 信特蒙
恩礼 。 至于赵, 滕诸王, 周旋款至, 有若布衣之交 。
群公碑志, 多相托焉 。 唯王褒颇与信埒, 自余文人,
莫有逮者 。 信虽位望通显, 常作乡关之思, 乃作, 哀
江南赋, 以致其意 。 大象初, 以疾去职 。 隋开皇元年
卒 。 ?
2,庾信的创作分期及文学成就
庾信 ( 513—581), 字子山, 南阳新野 ( 河南新野 )
人, 在北周时官至开府仪同三司, 世称 ? 庾开府 ?,
有, 庾子集, 。 以 554年 ( 42岁 ) 以界, 庾信的一生
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为官于梁, 是宫体诗的代表
作家, 文学成就不高;后期仕于西魏和北周, 创作上
多抒写乡关之思, 亡国之哀, 笔意纵横, 沉郁顿挫 。
杜甫 ? 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健笔意纵横 ?, ? 庾信
平生最萧瑟, 暮年诗赋动江关 ? 的诗句集中概括了庾
信后期创作的艺术风格和杰出成就 。 就文学而言, 庾
信入魏是一件有积极意义的事情, 促使庾信成为集南
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 且使南北文风的融通搭起了
桥梁, 为隋唐文学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
3,庾信后期的诗歌和辞赋
庾信后期诗文的主要内容是身世之感和乡关
之思, 代表作有, 拟咏怀, 二十七首,, 小园
赋,,, 哀江南赋, 等 。 庾信之诗, 五言在声
律上已暗合后来的五律, 五绝, 七言有的在句
数, 章法, 对仗等方面皆可视为唐人七律, 七
绝的先躯 。 庾信之文, 辞赋堪称大家, 骈文有
? 四六宗匠 ? 之誉 。 情感悲愤深厚, 风格苍劲
沉郁, 用典繁密, 语言精美, 声韵和谐, 是庾
信诗文最基本的艺术特点 。
4,王褒及其诗歌
王褒(约 513—576),字子渊,早年仕于梁,
为宫廷诗人,江陵陷后,被俘掳入魏,先后仕
于西魏和北周,经历同于庾信。后期创作多写
乡关故国之思,风格质朴刚健,名作有, 渡河
北, P375,,关山月,,, 出塞, 等,其边塞
诗对唐诗发展有一定影响。
5,北地三才
北朝魏齐间三位文学家温子升、邢邵、魏收
的并称。温子升( 495—547),字鹏举,济阴
冤句(山东荷泽)人,代表作有, 捣衣诗, 。
邢邵( 496—?),字子才,河间(河北任丘)
人,思想上反对佛教,诗歌的代表作有, 思公
子, 。魏收( 506—572),字伯起,巨鹿下曲
阳(河北晋县)人,奉诏撰, 魏书,,清人列
为二十四史之一,但因其前后颠倒,贿赂成书,
故有 ? 秽史 ? 之谓。
6,郦道元, 水经注,
郦道元(? —521),字善长,范阳涿县(今属河
北)人,北魏地理学家和文学家,撰有, 水经注, 四
十卷。, 水经, 为古代地理著作(旧说为西汉桑钦所
作),郦道元为之注,篇幅二十倍于原书,凡记河流
1389条,逐一介绍其源头、支派、流向、流经、汇合、
河道等情况,并记述沿途山陵、城邑、名胜古迹、地
理沿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民风民俗等,既是一
部重要的地理文献,也是一部重要的文学著作。书中
描绘山川景物、自然风光的文字(如, 江水注 ·三峡,
P463,,河水注 ·龙门, P461),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
山水散文的杰作,郦道元亦由此被后被称之为 ? 古人
记山水手 ? 的一流作家(张岱)。清人刘熙载, 艺
概 ·文概, 谓,? 柳柳州游记,此其先导耶! ? 说明
,水经注, 对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产生了深刻影响。
7,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
杨衒之 ( 生卒不详 ), 北平 ( 今河北遵化 )
人, 仕于北魏与东魏, 撰, 洛阳伽蓝记, 。 全
书记述洛阳佛寺 ( 伽蓝 ) 七十余处, 分城内,
城东, 城南, 城西, 城北五卷 。 内容涉及佛寺
的形制规模, 兴废始末以及政治历史, 社会经
济, 商业活动, 民间艺术, 风俗人情等 。 笔法
以叙事为主, 兼以描写 。 文字为散体以主, 间
用骈偶 。 行文条理明晰, 洁净秀逸, 能状其声
色, 时或穿插传说故事, 饶有趣味 。, 永宁寺,
P466,,法云寺, (, 洛阳大市, ) P472为其
名段 。
8,颜之推, 颜氏家训,
颜之推 ( 531—590后 ), 字介, 先仕梁, 江
陵陷后被俘送长安, 再仕于齐, 周, 隋三朝,
撰, 颜氏家训, 。 此书作于隋初, 内容主要是
以儒家思想教育训导子弟, 多涉当时世态人情,
朝野风气 。 文章以说理为主, 采用散体, 亦不
废骈偶, 风格亲切平易, 且时有讽刺之笔 。 其
中,, 文章篇, 专论文学, 提出 ? 文章当以理
致为心肾, 气调为筋骨, 事义为皮肤, 华丽为
冠冕 ? 的观点, 强调内容重于形式和二者之间
的有机统一性 。
六, 南北朝民歌
1,南朝民歌
南朝民歌今存近 500首, 主要保存在郭茂倩
,乐府诗集, 的 ? 清商曲辞 ? 之中, 其中 ? 吴
歌 ? 326首, ? 西曲 ? 142首 。 此外, ? 杂曲歌
辞 ?, ? 杂歌谣辞 ? 中也有少量作品 。
南朝民歌的产生地域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的两
大区域:吴歌 ( 吴声歌 ) 产生于长江下游, 以
首都建业为中心;西曲 ( 西曲歌 ) 产生于长江
中游和汉水流域, 以江陵为中心 。 为时代论之,
前者多为晋宋时的作品, 后者则多为齐梁时的
作品 。
南朝民歌以地域来说皆为 ? 都市之歌 ?, 以
作者来说大多为商贾, 船户, 歌妓的创作, 以
内容来说主要是情歌, 是所谓 ? 郎歌妙意曲,
侬亦吐芳词 ? 的咏唱 。 如 ? 吴声歌 ? 中的, 子
夜歌, 42首,, 子夜四时歌, 75首,, 华山畿,
25首,, 读曲歌, 89首, ? 西曲歌 ? 中的, 莫
愁乐, 2首,, 那呵滩, 6首, 以及 ? 杂曲歌辞 ?
中的, 西洲曲, 等, 都是表达男女之情的 。
情诗在南朝民歌中的兴盛有其社会土壤时代
因素:首先是城市生活的产物和受到上层社会
追求声色风气的影响, 史载,? 都邑之盛, 士
女昌逸, 歌声舞节, 袨服华妆 ? (, 南史 ·循吏
传, ), ? 王侯将相, 歌妓填室;鸿商富贾,
舞女成群 ? (, 宋略, ) 。 其次与南方山川,
人文特点和男女气性有关 。 再者, 统治阶级和
贵族文人的生活趣味和享乐要求使其对民歌进
行有倾向性的采集, 选择, 往往取其风情小调,
其他则被舍弃不存 。
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是:( 1)形式短小
而灵活,多五言四句的体式,为绝句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 2)以抒情为主,感情缠绵,真率
动人;( 3)多用比兴、象征、双关等艺术手法,
使表情达意含蓄蕴藉,更耐人寻味;( 4)语言
自然晓畅,清新婉丽,体现 ? 慷慨吐清音,明
转出天然 ? 的风格。
2,北朝民歌 ( 附:南北朝民歌之比较 )
北朝民歌共 70余首, 主要保存在, 乐府诗集,
“横吹曲辞 ? 中的 ? 梁鼓角横吹曲 ?, 此外 ? 杂
曲歌辞 ? 和 ? 杂歌谣辞 ? 中亦有少数作品 。
北朝民歌多为北方氐, 羌, 鲜卑等少数民族
的民间歌曲, 风格粗犷质朴 。 译成汉语后, 句
式有长短参差的特点 。
较之南朝民歌, 北朝民歌内容更为丰富, 题
材更为广泛, 包括游牧生活 ( 牧歌 ), 征战和
尚武精神 ( 战歌 ), 婚恋情感 ( 情歌 ) 以及反
映人民疾苦, 揭露贫富对比等方面的作品 。
北朝民歌以叙事为主, 抒情则多直抒胸臆 。
体制不限于五言, 句式亦变化多样 。 以乐调而
言, 它属军乐, 武乐, 故刚健粗犷, 慷慨雄奇,
不同于南朝民歌多为佐饮而歌的女乐, 用丝竹
琴弦演奏, 声调婉曲清丽 。
3,宫体诗
萧纲, 咏内人昼眠,
北窗聊就枕, 南檐日未斜 。
攀钩落绮障, 插捩举琵琶 。
梦笑开娇靥, 眠鬟压落花 。
簟纹生玉腕, 香汗浸红纱 。
夫婿恒相伴, 莫误是倡家 。
4,徐庾体与, 玉台新咏,
徐庾体 ——徐摛, 徐陵, 庾肩吾, 庾信
徐陵, 玉台新咏, ——“选录艳歌 ? 的诗

5,梁陈其他作家作品
丘迟 ——,与陈伯之书, P452
刘孝标 ——,世说新语注,
吴均 ——,与朱元思书, P459
阴铿, 何逊 ——“颇学阴何苦用心 ?
( 杜甫, 解闷, )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P450。
王籍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
(, 入若耶溪, )
五, 庾信与北朝文学
1,庾信的生平 ( 513—581)
,北史 ·庾 信 传,, ? 庾信, 字子山, 南阳新野
人, …… 父 子在东 宫, 出 入禁闼, 恩礼 莫与 比
隆 。 …… 累迁通直散骑常侍, 聘于东魏, 文章辞令,
盛为邺下所称, 还为东宫学士, 领建康令 。 侯景作
乱, …… 台城陷后, 信奔于江陵, …… 聘于西魏, 属
大军南讨, 遂留长安 。 …… ( 北周 ) 迁骠骑大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 ……, 明帝, 武帝并雅好文学, 信特蒙
恩礼 。 至于赵, 滕诸王, 周旋款至, 有若布衣之交 。
群公碑志, 多相托焉 。 唯王褒颇与信埒, 自余文人,
莫有逮者 。 信虽位望通显, 常作乡关之思, 乃作, 哀
江南赋, 以致其意 。 大象初, 以疾去职 。 隋开皇元年
卒 。 ?
2,庾信的创作分期及文学成就
前后分期:仕梁时期和北朝为官时期
后期变化,? 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健笔
意纵横 ? ( 杜甫 )
中心主题:身世之感和乡关之思
代表作:, 拟咏怀, 27首,, 小园赋,
,哀江南赋,
地位和成就:南北朝文学之集大成者
4,北朝其他作家作品
王褒 ——,渡河北, P375
北地三才 ——温子升, 邢邵, 魏收
郦道元, 水经注, ——“柳柳州游记, 此其先

耶 ? ( 刘熙载, 艺概 ·文
概, )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 ——佛教寺院的画卷
颜之推, 颜氏家训, ——“文章当以理致为心
肾, 气调为筋骨, 义,
为皮肤, 华丽为冠冕 ?
(, 文章篇, )
六, 南北朝民歌
1,南朝民歌
今存近 500首 ——,乐府诗集,,清商
曲辞 ? ——“吴歌 ? ( 326首 ) 和 ? 西曲 ?
( 142首 ) ——“都市之歌 ? ——作者为商
贾, 船户, 歌妓 ——内容主要是情歌
( ? 郎歌妙意曲, 侬亦吐芳词 ? ) ——佐
饮而歌的女乐 ——丝竹琴弦演奏
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
( 1) 形式短小而灵活, 多五言四句的体
式, 为绝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2) 以抒情为主, 感情缠绵, 真率动人;
( 3) 多用比兴, 象征, 双关等艺术手法,
使表情达意含蓄蕴藉, 更耐人寻味;
( 4) 语言自然晓畅, 清新婉丽, 体现
? 慷
慨吐清音, 明转出天然 ? 的风格 。
2,北朝民歌
( 1) 今存 70余首, 保存在, 乐府诗集,
“横吹曲辞 ? 之 ? 梁鼓角横吹曲 ? ;
( 2) 主要是北方氐, 羌, 鲜卑等少数民族
的民歌;
( 3) 包括牧歌, 战歌, 情歌的丰富内容,
以叙事为主;
( 4) 多属军乐, 武乐, 风格刚健粗犷 。
北朝民歌(情歌)
,捉搦歌,
谁家女子能行步,反著裌襌后裙露。
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
,地驱乐歌,
驱羊入谷,白羊在前。
老女不嫁,蹋地呼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