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真核生物是多细胞体系,其遗传信息量远大于
原核生物,且大部分用于编码调控信息,结构
上,DNA以核小体为单位构建成复杂的染色质
和染色体 (一组图 ),因而表达呈现出多线性多
系统的调控体系,
本章内容
? 真核基因结构与转录活性
? 真核基因表达特点
? DNA水平的调控
? 转录水平的调控,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
因子
? 其他水平的调控,mRNA的加工,mRNA的
翻译、蛋白质加工修饰
7.1 真核基因结构与转录活性
?真核生物表达的复杂不仅由于其遗传信息
量大,也与其基因结构密切相关。真核
DNA与组蛋白构成核小体,进一步压缩成
染色质、染色体。染色体的构象、超螺旋
的松弛、活性染色质、基因的甲基化,这
些都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
真核基因的复杂性
? 真核基因组更大,大肠杆菌基因组有 4 × 106
bp,人单倍体基因组有 3× 109 bp,是其 800
倍 ;是嗜菌体基因组的 10万倍,
? 大肠杆菌有 4千个基因,人有近 10万个基因
? 原核生物基本是单倍体,真核生物是 2倍体,
? 真核生物 DNA与组蛋白等构成染色质染色
体,被包裹在核膜内 ;有核外遗传 (mtDNA)
.
真原核基因结构比较
? 原核基因按功能成串排列,组成操纵子单位,转录产物为
polycistron; 真核生物一个结构基因转录为 monocistron.
? 原核有转录与翻译的偶连,真核表达则有严格的时区间隔,
? 原核大部分基因是编码序列,而真核大部分是调控序列
? 原核为蛋白质编码的大部分是连续基因 ; 真核为蛋白质编
码的是断裂基因,在转录后经剪接去除内含子,才能翻译获
得完整的多肽,这就增加了表达的调控环节,
? 原核生物除 rDNA,tDNA外,很少有重复序列 ;真核含大量的
repetitive sequences:
high _:10-300bp,占人基因组的 20%,功能不明,重复 103
以上
moderate_:300-500bp,占基因组 10-40%,5s,tRNA,组
蛋白基因,10~103
single copy sequences:基本不重复,占 50-80%(人 65%)
大多数蛋白质的编码基因,
真核基因调控特点
? 调控 环节 更多
同原核一样,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 ;但无转录
翻译偶连,且转录翻译后有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
? 转录与染色质的结构变化有关
1,间期核染色质,
异染色质 hetrochromatin高度压缩,不转录 ;
常染色质 euchromatin,较松散 ;其中 10%为 active
chromatin.超螺旋松弛, 活性 ←→非活性
2.组蛋白能非特异性的阻遏转录, 组蛋白为碱性,
易与带负电的磷酸基结合,从而遮蔽了 DNA分子,
3.非组蛋白具细胞组织特异性,能特异的去除组蛋
白的阻遏作用,有利转录,
4.转录活跃区 DNaseⅠ 高敏位点的开放,有利于调
控蛋白的结合而促进转录
5.DNA甲基化能阻碍转录因子与 DNA特定位点的
结合,影响转录
? 以正性调控为主
真核启动子对 RNA聚合酶亲和力低,需要多种激活
蛋白的协同作用,转录调控蛋白有激活,阻遏或二者
兼有,但以激活为主
? 适应环境的瞬时调空是可逆的,而发育控制调控是
不可逆的,决定细胞生长,分化,发育的全过程
7.1.1 基因家族
? 基因家族,真核细胞中许多相关基因按功能
组合构成 gene family.有时串联聚集成基因
族,但更多分布在同一 (甚至不同 )染色体的
不同位置,具有各自不同的表达调控模式
基因家族分类
? 简单多基因家族,功能相关基因在 DNA序列中串
联分布,无间隔序列隔开,转录在同一 mRNA中
rDNA(除 5s外 )转录产物为 45s的大分子,经过 100
多处甲基化及 RNA酶切割降解为 18s,5.8s,28s
rRNA,由 RNA聚合酶 Ⅰ 催化 ; 5s rRNA作为独立转
录单位由 RNA聚合酶 Ⅲ 催化转录
? 复杂多基因家族
由几个相关基因家族构成,基因家族间有间隔序列,
分别被独立转录, 如组蛋白基因,
组蛋白基因处于一长 6000bpDNA片段中,包括
H1,H2A,H2B,H3,H4 基因,彼此被间隔序列
隔开,分别转录为单顺反子 RNA,表达产物量刚
好是组蛋白在染色体的比例,H1,2( H2A,H2B、
H3,H4)
?发育调控的复杂多基因家族
多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受到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
而形成不同的基因产物。
如血红蛋白 α2β2的亚基在胚胎期为 2δ22ε2, 婴儿
期有 2%为 2α22δ, 这是由于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基
因的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表达顺序。
不同发育阶段血红蛋白亚型
发育阶段 组成
胚胎期 (8w以前 ) 2(δε) 2(δγ) 2(αε)
胎儿期 (8~41w) 2(αγ)
婴儿期 2(αδ) 2(αβ)
7.1.2 断裂基因
interrupted gene是真核基因特征结构, 大多数真
核基因是由蛋白质编码序列和蛋白质非编码序列
两部分构成,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 exon,非编码序
列称为内含子 intron
在一个结构基因中,编码某一蛋白质不同区域的各
外显子并非连续排列在 DNA上,而是被不同的内含
子所隔离,形成镶嵌排列的断裂方式
高等真核基因 DNA序列中对应于外显子的部分
≤10%
Interrupeted gene
内含子剪接
? 外显子与内含子两端交界的较短的,高度同源的序
列称为 exon-intron junction,内含子两端序列不
能互补,在 RNA剪接加工前不能形成碱基配对的发
夹结构,
? 外显子 -内含子连接区是 RNA剪接的信号序列,前
体 RNA通过此连接区的被识别而去除掉内含子
连接区序列在高等真核生物中具高度同源性,说
明有着共同的内含子剪接机制。共同序列,
5’GT----AG3’.
? 外显子与内含子的可变调控
原始转录产物 hnRNA分子,在连接酶或 RNA自身
作用下,发生 磷酸二酯键 的断裂,内含子被切除,外
显子被拼接在一起,产生成熟的 mRNA分子,
内含子的剪接方式
成熟 mRNA分子中是没有内含子的,初始转录产
物为内含子外显子的复合物,在 mRNA成熟过程
中被剪接掉,外显子被拼接在一起 。
? 组成型剪接,一个基因的转录产物通过内含子的剪
接加工只产生一种成熟的 mRNA,编码一种多肽
? 选择性剪接,同一基因产物因不同的内含子剪接方
式而产生不同的 mRNA,并翻译成不同的多肽, 这
是由于某些基因在转录时选择了不同的启动子,
或转录产物上选择了不同的 polyA位,原始转录
产物产生不同的二级结构,影响了内含子的剪接
Alternative splicing
7.2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环节
? DNA水平,基因数量,结构
? 转录水平,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

? 转录后水平,mRNA的加工成熟
? 翻译水平,起始复合物及 mRNA稳定性
? 翻译后水平,蛋白质加工修饰
DNA水平的调控
1.开放型活性染色质与基因活性 (结构 )
真核基因以核小体组建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成高度
压缩, 转录发生前,染色质在特定区域被解旋松弛
(核小体结构改变,DNA自身结构改变、右旋型变
构为左旋型 B→Z),一方面暴露了结构基因,使启动
区 DNA易与 RNA聚合酶及其他转录调控因子结合,
从而启动转录 ;另一方面暴露了 DNA酶 Ι的超敏感
位点,使活性状态的 DNA更易于被核酸酶降解,
2.基因组的改变 (数量 )
? 染色质丢失
某些低等真核生物,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有部分染色质
断裂删除和异染色质丢失,之后才成为表达型基因,
? 基因扩增
指某基因的拷贝大量增加,如非洲爪蟾卵母细胞
rDNA的扩增,以满足受精后合成大量蛋白质的需要
? 基因重排与变换
将一个基因从远离启动子处移到启动子附近从而启
动转录称基因重排,
典型例子是 lg基因的成熟,通过染色体内 DNA重组
将相距甚远的基因片段连接起来,产生具有表达活性
的特异 lg基因
酵母细胞能通过一种”交配型转换”来完成性别交
换,即某基因复制后置换掉原有的另种基因
Sex in Drosophila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alternative
splicing
3.DNA甲基化与基因活性
? DNA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去甲基化则诱
导基因活化与表达
? DNA甲基化的主要形式,5-mC,Nб-mA,7-mG,5-
mC主要出现在 CpG序列中,这些 CpG序列常成串出
现,又称 CpG岛
? 机理,DNA甲基化导致某些区域构象变化,B→Z-
DNA.由于 Z型螺旋加深,许多与蛋白因子结合的元
件缩入大沟,抑制了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的结合效率,
甲基化 CpG的密度与启动子强度之间的平衡决定
了该启动子的转录活性,
? X染色体的甲基化与失活
? X染色体的甲基化与失活 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
内 Barr小体系胚胎早期两 X染色体之一发生随机
失活, X染色体上有一序列 Xist(X-chromosome
inactivation special transcript),该基因的表达是决
定 X染色体失活的关键元素,Xist甲基化使 X染色体
保持活性,去甲基化则转录出 XistRNA,与 Xic(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 center)作用使其易与
蛋白因子结合而表达,使得与其相连的 X染色体上
的基因失活,
Xist X染色体 其他位点
甲基化、不转录 活性 去甲基化、活性
去甲基化、转录 失活 甲基化、失活
7.3.真核基因的转录调控
转录的基本条件
? 转录模板 (转录起始点
+1---终止点 )
? 启动子 (尤其是 core
promoter)
? RNA pol Ⅱ 需与 20多
种蛋白因子结合形成转
录复合物
? 转录因子( TFⅡ )是
RNA pol Ⅱ 基础转录
所需的蛋白质因子
同原核一样,真核调控
主要发生在转录阶段,
主要是通过顺式作用元
件、反式作用因子 与
靶基因复杂的相互作用
实现的。 (重点以
mRNA的转录为例 )
7.3.1 转录因子
? TFⅡ D,A,B与
polⅡ 结合到启动子
上形成 最初级起始
复合物,开始转录
RNA,加入 F,E形
成完整的转录复合物
开始转录出长链
mRNA。 polⅡ 沿模
板滑动时,TFⅡ D、
A滞留在起始位点,
其他因子随之向模板
3端移动。( 如图 )
转录调控的关键
? 顺式作用元件
? 反式作用因子
7.3.2,顺式作用元件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能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
RNA分子所必需的 全部核苷酸序列,
?是存在与基因内部、与功能基因连锁在一起,对
其转录表达作顺式调节的特殊核苷酸序列,
?正性调控:启动子 promoter,增强子
负性调控:沉寂子 silencer
启动子
概念:启动子是基因序
列中决定转录起始的部
位。包括 3个区域:
RNA polⅡ 识别区
牢固结合区,
转录起始点。
启动子位于 (+1)及 5’端
上游 100~200b左右,
是决定转录起始点及转
录频率的关键元素
1.核心启动子,RNA polⅡ
转录起始所必须的最少的
DNA序列,作用是确定转
录起始点并产生基础水平
转录。位于 -25 ~-30处的
TATA盒 。
2.上游启动子元件 包括 -70
bp的 CAAT盒,GC盒,其他
距起始转录点更远的上游
元件。 与 TFⅡ D结合成复
合物后提高转录频率
启动子是基础水平转录所必须的
增强子
? 基因组中能增强邻近基因启动转录的序列。最早发现于
SV40的基因上游,含 2个 72bp的正向重复序列。
? 增强子特性
1.增强效应非常明显 10~200倍 。 SV40的增强子(珠蛋
白基因) 200倍,人巨大细胞病毒增强子( -)
600~1000倍
2.与其位置、取向无关(上下游、距离)
3.核心序列是重复序列,是增强效应所必须
4.有细胞组织特异性 需与特异蛋白因子作用
5.无基因特异性
6.受外界信号调控 金属硫蛋白基因上游增强子对环境锌
镉反应
顺式作用元件
Cis-acting element
7.3.3 反式作用因子 trans-acting
factor
? 概念 通过识别和结合顺式作用元件的核心序列,
而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效率的一组蛋白因子, 这
些转录因子由其他基因编码,跨域作用, 对基因
表达调控可正 (激活 )可负 (阻遏 )
? 类别 这些转录因子可作为转录复合物的一部分,
但大部分是与启动区或基因特定部位结合的调控蛋白。据其作用分为 3类
转录阶段 RNA聚合酶的亚基
转录起始终止的辅助因子
特异性调控序列结合蛋白
反式作用因子的 DNA识别结合域
螺旋 -转折 -螺旋结构 H-T-H
锌指结构的锌指区 Zinc finger
碱性 -亮氨酸拉链结构 (basic-
leucine zipper)bZIP
碱性 -螺旋 -环 -螺旋 (basic-h-l-h)bHLH
同源域蛋白 homeodomains protein
这些特殊结构都直接或间接识别 cis-acting
element中的核心序列,参与靶基因转录频率的调
控,
反式活化结构域
?真核中,并非每个转录因子都直接与 DNA结合,
完整的转录调控作用常以复合物形式完成的。
?反式活化结构域是反式作用因子的 转录活化结构
域,一般由 DNA结合结构域外的 30~100个 aa组成
?反式活化结构域的特征性结构有以下几种
富含酸性 α螺旋结构域 ( acidic α-helix domain )
富含 Gln的结构域 (glutamine-rich domain)
富含 pro结构域 (proline-rich domain)
反式活化结构域的特征性结构
1.酸性 α螺旋结构域
如哺乳动物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转录活化结
构域含 AP1家族的 JUN,GAL4,为带负电的酸性螺
旋,能与转录起始复合物结合并使其稳定
2.富含 Gln的结构域
SP1通过其锌指结构能结合到启动子 GC盒上,除
此之外还有 4个富含 Gln的转录活化结构,Gln含量
达 25%
3.富含 pro结构域
如 AP2,这种结构不易形成 α螺旋
反式因子的 DNA结合域和活化域
真核转录时,顺式元件与反式因子
的结合
2,TFIIA
? binds to
TFIID
? stabilizes
TFIID-DNA
complex
? contains at
least 3 subunits
? Counteract
the inhibitory
factors e.g,
DR1 & DR2
3,TFIIB &
RNA Pol
binding
? Binds to TFIID
? Binds to RNA
Pol with TFIIF
4.1 TFIIE binding
?Necessary for
transcription
After Pol II
binding:
5,Phosphorylation of the polymerase CTD
by TFIIH (with both helicase & kinase activity)
Formation of a processive RNA polymerase complex and
allows the RNA Pol to leave the promoter region.
7.4 真核基因转录调控的模式
? 细胞通过 DNA的复制将其固定遗传信息从
亲代传到子代,随后分裂以实现增殖繁衍,
除此之外,它们还不断的感知环境的各种变
化,并对其作出相应的应答,
? 细胞应答分为 3个阶段,
1.外界环境的感知,即由细胞膜到细胞核的
信息传递
2.染色质水平上的基因活性调控
3.特定基因的表达,即从 DNA— RNA— 蛋
白质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7.4.1 蛋白质磷酸化与信号转导
细胞表面的三类受体 (G蛋白偶连,酪氨酸蛋白
激酶偶连,离子通道偶连的受体 )与配体结合,产生
一系列磷酸化级联反应及信号转导,通过蛋白激酶
的网络信号整合系统,作用于基因调控序列和靶序
列,最终调控基因的转录表达,
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过程是生物体内广
泛存在的信息传导调空方式,蛋白激酶 PK基因多
达 2000个,还有约 1000个蛋白质去磷酸化酶基因
1.受 cAMP 调控的 A激酶 PKA
配体与受体 R结合 — R构象改变 — 结合到 GTP结合蛋白
上 — R与 G偶合 —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AC— cAMP1— 与
PKA的调节亚基 R结合 — 释放催化亚基 C使其为活性单
体 — C进入核内使 CREB,CREM等底物磷酸化 — 后者作
为转录激活因子诱发转录
2.Ca2+ 依赖的 C激酶 PKC
磷酸肌醇的胞内信使是 PIP2磷脂酰肌醇 -4,5-二磷酸的产
物肌醇 1,4,5三磷酸 IP3和二酰基甘油 DAG.I
IP3使 Ca2+↑,DAG使 Ca2+与 PKC亲和 ↑— (下类同 PKA)
3.酪氨酸激酶 PTK
许多 PTK作用底物分子中都有一叫 Src同源结构域的序
列( SH)激酶的功能区有 SH1,SH2,SH3。激酶的第
527位酪氨酸被磷酸化后能与 SH2结合而阻碍受体分子
与之结合,第 527酪氨酸去磷酸化后,SH2与膜受体结
合;第 416位酪氨酸被磷酸化后,Src获得酶活性 — (下
类同 PKA)
? 7.4.2 激素及其影响
细胞内激素受体本身是基因调控蛋白,有
多个结构域,激素结合位点,DNA结合结构域,
转录激活结构域,并有抑制蛋白复合物附着,
当 H与受体结合后,抑制蛋白复合物脱
落,DNA结合部位暴露,转录激活,
激素转录调节具有组织特异性,这是因
为靶细胞中含有大量激素受体蛋白,而非靶
细胞则很少或缺乏此类受体,
7.4.3 热激蛋白的热激应答
? 应答元件是能与某一 (类 )特异蛋白因子结合
而控制基因特异表达的 DNA上游序列
? hsf作为热激应答元件,在超过最适温度范围
的环境中,与特异转录因子作用,诱导 hsp基
因家族转录,以辅助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包
装,错误产物的降解
? HSP是作为分子伴侣 参与靶蛋白活性和功
能的调节,而不是靶蛋白的组成部分,
主要 HSP家族及功能
Hsp90家族 Hsp70家

小分子 Hsp 泛素
调节激酶磷
酸化活表达
性特异基因
参与蛋白
质代谢
多聚蛋白复
合物组装
变性蛋白质
降解
7.4.4 金属硫蛋白基因的多重调控
? 金属硫蛋白基因 MT的 5’端的调控区含多种调控元
件,如 TATA,GC区,两类似增强子序列,同时受多种
转录因子的影响
? 平时具有基因本底水平的表达,其表达产物是细
胞内多余重金属离子的螯和蛋白
? 诱导水平的表达
MT基因 5’上游 -40~-160bp含有 4个 MRE序列,-
240~-260bp的 GRE是固醇类激素受体结合位点,
这些在重金属离子,糖皮质激素的诱导下能引发
MT基因的大量表达,
转录调控举例
? 组成型转录因子,SP1 广泛存在,含 3个锌指结构域,2个富谷氨酸
的转移激活结构域,结合位点在许多看家基因的启动子处,结合到含 GC的一致序列 GGGCGG
? 激素调节:淄类激素受体 激素可激活许多转录因子,在缺乏淄类激
素时,其受体在细胞质内与抑制物结合,激素结合到受体上并从抑制物
上释放受体,这使受体二聚体化并转移到核中,淄类激素受体的 DNA结
合结构域与特异性结合序列或应答元件作用,增强靶基因的活性, 雌
激素,糖皮质激素
? 磷酸化调节,STAT蛋白 细胞表面受体在信号转导过程中有多次蛋白
质磷酸化。干扰素激活 JAK酶活性,此酶使 STAT1 磷酸化并同型二聚
体化,转移到核中激活靶基因,
? 转录延长,HIV Tat 是 HIV编码的一激活因子蛋白,为大量 HIV基因表
达所必须,其结合区 TAR位于 HIV中 RNA的 5’UTR,此区刚好在转录起
点之后,缺乏 Tat时 RNA Pol Ⅱ 转录复合物作用较差,Tat-TAR激活位于
启动子处的转录其始复合物中的 TFⅡ F,使 RNA Pol Ⅱ 羰基端结构域
磷酸化,导致聚合酶可通读 HIV的转录单位,
? 胚胎发育,同源二聚体蛋白 同源盒编码一个 DNA结合结构域,即称为
同源结构域的 HTH的 DNA结合蛋白,最初发现于果蝇同源基因编码的
转录因子,与身体各部分的正常发育相关,如同源基因 Antennapedia的
突变使得果蝇的触角发育成腿,
Examples,
(1) TFIIIA,the RNA Pol III transcription factor,with C2H2
zinc finger repeated 9 times,
(2) SP1,with 3 copies of C2H2 zinc finger.
Usually,three or more C2H2 zinc fingers are required for
DNA binding
Leucinezip和 HLH与 DNA结合方式
? The N terminal domain of each helix form a symmetrical
structure in which each basic domain lies along the
DNA in opposite directions interacting with symmetrical
DNA recognition site so that protein in effect form a
clamp around DNA
? Gene regulatory proteins that contain a leucine zipper
motif can form either homodimers(同源二聚体),in
which the two monomers(单体) are identical,or
heterodimers,in which the monomers are different
7.5 其他水平的表达调控
?mRNA的成熟
?翻译水平的调控
?蛋白质的加工
? 7.5.1,RNA (mRNA)的加工成熟
1,rDNA产物为 45s前体 rRNA,在核仁内经核
糖甲基化 (原核 rRNA为碱基甲基化 ),经核酸
酶降解为 18s,28s,5.8s rRNA
2,tRNA在质内经核苷修饰,剪接加工而成熟
3.hnRNA的加工,5’端加甲基化鸟苷 m7G
帽,3’端加 polyA尾,核苷酸甲基化修饰,内含
子切除
primary transcript
mature RNA.
Nucleus or Nucleolus
Cytoplasm
RNA
p
ro
ce
ss
in
g
Removal of nucleotides
addition of nucleotides
to the 5’- or 3’- ends
modification of certain
nucleotides
5’端帽与 3’端尾的作用
5’的 m7G帽,
? 增加 mRNA分子稳定性
? 增加蛋白质合成速率
? 有利于 hnRNA的剪接
3’端的 polyA尾,
? 增加 mRNA分子稳定性
? 增加 mRNA翻译效率
? 有利于 mRNA的出核
7.5.1.3 内含子的切除与 mRNA的剪
接方式
? 作为复杂转录单位的 hnRNA的可变剪接可产生不
同的基因产物, SR磷蛋白家族因子参与剪接体
的形成 ;不同蛋白因子与 RNA的相互作用可影响
RNA的剪接 ;
? 外显子下游的 5’剪接点可限度其上游内含子 3’端的
剪接 ;
? snRNA参与了两分子 RNA间的反式剪接 前体
mRNA与 snRNP构成剪接体
? RNA的编辑, 转录后 mRNA上的基因插入,缺失,核
苷酸的替换 C→U,可改变 (扩大 )来自 DNA的信息,
是一种适应性保护措施
成熟 mRNA分子模型
7.5.2 翻译水平调节
? mRNA分子结构,信号序列,与可溶性蛋白因
子及核糖体见的相互作用影响起始复合物
的形成,以调节翻译效率
? mRNA的稳定性与基因调控
mRNA分子中的 5’端的 GpppG 帽,3’端的
polyA尾,都有利于其分子稳定 ;mRNP中的
蛋白质可保护其免受核酸酶的降解,通过
mRNA的寿命影响其分子的时效性,从而影
响蛋白质的产量
IF,mRNA结构与翻译
翻译起始因子 IF的调节,可逆磷酸化
? eIF-4磷酸化激活蛋白质合成
? eIF-2磷酸化阻碍翻译
mRNA结构与翻译控制
? 5’-UTR
1,5’的 m7G帽增强翻译
2,起始 AUG上游的其他 AUG抑制下游 ORF 翻译
3,起始 AUG旁侧序列影响翻译速率
? 3’-UTR
1,polyA增加 mRNA稳定性
2,3’-UTR的 UA导致 mRNA不稳定
7.5.3,翻译后的调控
主要是蛋白质的加工修饰,折叠包装和转运
1,氨基酸侧链的共价修饰,乙酰化,磷酸化,糖
基化 (N-,O-)
2.蛋白质前体的切割与成熟,preprotein-
protein 如胰岛素的成熟
3,蛋白质的分泌与定位,信号肽
作为蛋白质定位的短肽序列,指导蛋白质运
输到特定区域,而后被特异的信号肽酶切除,
复习参考题
? 名词解释
断裂基因 内含子 外显子 启动子 增强子
顺式作用元件 反式作用因子 选择性剪接
基因家族 hnRNA snRNA
? 问答
1.真核基因调控特点
2.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哪些
3.mRNA的加工成熟过程
真核细胞结构
? DNA双螺旋 --7--核小
体串珠 --6--螺线管 --40-
-超螺线管 --5--染色单
体,
? 分别构成染色质的四
级结构,共压缩了
8400倍。
DNA结构
YA site
内含子剪接
?酶类型 定位 作用的基因 对 ?-鹅膏蕈碱
敏感度
RNA
Pol I
核仁 大多数 rRNA
基因
不敏感
RNA
PolⅡ
核质 蛋白质编码基
因和某些
snRNA 基因
非常敏感
RNA
Pol Ⅲ
核质 tRNAs,
5srRNA,
U6snRNA 部
分 small RNAs
中度敏感
三种真核 RNA聚合 酶
转录因子
The helix-turn-helix domain
Helix-Turn-Helix
? 两个 α螺旋,中间一短
侧链氨基酸形成“转
折”
? 近羧基端的螺旋缩入
大沟。 H-T-H修饰存在
于众多的 DNA结合蛋
白中,如 λrepressor
CAP, HSP。
back
Zinc finger
? C2H2以锌原子为中心,将
一个螺旋、一个反向平行
的 片层基部,与一对半胱
氨酸一对组氨酸以配位键
相连接。 C4锌指由 4个半
胱氨酸残基与 Zn2+结合,这
样的结构常规律成簇出现。
? 指环上突出的赖氨酸精氨
酸易与 DNA结合, C2H2 通
过 3个或更多指环结构与
DNA结合,C4以二聚体形
式结合与 DNA结合,
? 在与靶序列特异结合中,
锌指区起主导作用
The zinc finger domain
bZIP结构与调控区 DNA结合
? 蛋白质 α螺旋上每 7个残
基均有一个疏水的亮氨酸
残基,位于螺旋一侧的转角,
两个相同的单蛋白形成拉
链二聚体。
? 拉链区并不直接结合 DNA,
而是肽链 N端 20~30个富
含碱性氨基酸结构域与之
结合,但拉链区能增加碱
性区与 DNA的亲和力
back
bHLH结构
? 两个双性 α螺旋被非螺旋的环状结构隔开,
N端富含碱性氨基酸,类似于 basic-leucine
zipper。
? bHLH类蛋白只有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时
才具有足够的 DNA结合力
? 当异源二聚体中一方不含碱性区时,该二
聚体明显缺乏对靶 DNA的亲和力。 (下页图 )
HLH结构
? Hydrophobic residues on one side of the C-terminal α-
helix allow dimerization(二聚体化),
? Similar to leucine zipper,the HLH motif is often found
adjacent to a basic domain that requires dimerization for
DNA binding.
?,
? Basic HLH proteins and bZIP proteins can
form heterodimers allowing much greater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in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repertoire,
back
?.
同源域蛋白
? 是指编码多个 (60)个保守氨基酸序列的
DNA片段,它广泛存在于真核基因组中,同源
转换基因与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密切相关。
? 含同源转换区的基因能调控转录,同源域
蛋白可能参与了 DNA的结合区的形成。
? 同源域蛋白三个螺旋与 DNA的结合 (下图 )
Homeodomain bound to its
specific DNA sequence
内含子剪接过程
Targets for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1,chromatin structure;
2,interaction with TFIID
through specific TAFIIS;
3,interaction with TFIIB;
4,interaction of the
TFIIH complex
Targets for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5,modulation of the
TFIIH complex
activity leading to
differential
posphorylation of
the CTD of RNA
Pol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