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Markov过程 4. 马尔可夫链状态的分类 (一) 到达与相通 定义:对给定的两个状态,若存在正整数,是的,则称从状态可到达状态,记作,反之称从状态不可到达状态。 注意:当状态不能到达状态时,对于,,因此  定义:有两个状态 和,如果由 状态可到达状态,即,且由状态也可到达状态,即,则称状态 和状态相通,记作。 定理:可到达和相通都具有传递性。即若,则;若,则。 证明:如果,则由定义,存在和,使得:  根据C-K方程,我们有:  因此,。同理可以证明相通的情形。 (二) 首达时间和首达概率: 定义:对于任意的,称:  为从状态出发首次到达(进入)状态的时间(时刻),简称首达时间。 注意:首达时间是一随机变量,它取值于。 定义:对于任意的,称:  为系统在0时从状态出发,经步首次到达状态的概率。 由定义,显然有:    定义:对于任意的,称:  为系统在0时从状态出发经过有限步转移后迟早到达状态的概率。 注意:,它表示系统在0时从状态出发,经过有限步转移后不可能到达状态的概率。 (三)首达概率的基本性质: (1)对于任意的, (2)对于任意的 及 ,有:  (3)对于任意的,。 (4)对于任意的, 证明:因为:  而  于是我们有:  因此,有:  因此:  即有:  于是结论(2)成立。 当时,,使得,取: , 则有:  因此  反之,当时,,使得,从而,得。 因此(3)成立,(4)是(3)的结果。 (四)状态的分类 定义:对于状态,如果,则称状态为常返态(返回态);如果,则称状态为非常返态(滑过态)。 令条件数学期望:  是从状态出发,到达状态的平均转移步数(时间)。 注意:特别地,若,则是从状态出发,首次返回状态的平均转移步数,称为状态的平均返回时间;对应的称为状态的返回概率;称为从状态出发,首次返回状态的概率。 定义:对于常返态 ,若,则称状态 是正常返的;否则,若,则称状态 是零常返的。 (五)常返态和非常返态的判别 状态是常返()的。 状态是非常返()的。 如果是非常返的,则对,有;。 设,则和或者都是正常返的,或者都是非常返的,或者都是零常返的。 若状态是常返的,则是零常返的 如果是零常返的,则对,有。 证明:对于序列和,分别引入其母函数为:   上面两个级数当时,都是绝对收敛的。利用公式:  我们有:  令,由上式,有:  在上式中,令,我们有:  由此可得以上结论的(1)、(2)。 另外,当是非常返态,且时,由  可得:  即 ,且  由此可得结论(3)。 若,则存在正整数,使得  因此对于任意的正整数,有:  由此可得:  因此,当是常返态时,可知也是常返态;当是非常返态时,可知也是非常返态。结论(4)成立。 注意:一个状态有限的马氏链,不可能所有状态都为非常返态。 例1 (赌徒输光问题)赌徒甲有赌资元,赌徒乙有赌资元,为不小于的正整数。两人进行一系列的赌博。每赌一局,输者给赢者元,没有和局,直赌到两人中有一人输光为止。设在每局中甲赢的概率为,输的概率为,求甲输光的概率。 解:此问题实际上就是状态空间为的一个马氏链,其中状态和状态为吸收态。甲开始处于状态,最后它要么到达状态(输光),要么到达状态(将对方赢完),然后就不赌了。求甲输光的概率,实际上就是求甲从状态首达状态的概率。理论上有一步转移概率矩阵(很容易写出)就可以求得,但这样求相当麻烦,现在用其它方法来求。 令为甲从状态出发首达状态的概率。我们要求的是。因为状态和状态为吸收态,所以,用全概率公式,我们有:  因此有:  因此有:   令,利用,可得:  代入上面的式子,有  令,,可得:  此即为所要求的结果。 当时, 当时,。 例2 设有一电脉冲,脉冲的幅度是随机的,其幅度的可取值是,且各幅度出现的概率相同。现用一电表测量其幅度,每隔一单位时间测量一次,从首次测量开始,记录其最大幅值为。(1)证明该过程为一齐次马氏链;(2)写出一步转移概率矩阵;(3)仪器记录到最大值的期望时间。 解:(1)记:是第()次记录的幅度值,则是相互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是前次记录幅度的最大值。则有:  以上用到了的相互独立性。因此:  因此此过程是齐次马氏过程。 (2)一步转移概率为  (3)设为仪器记录到最大值的首达时间,则可以看为起初在状态的首达返回时间,则: , 因此记录到最大值的期望为  由此可知,状态是正常返态。 例3 随机游动: 一维情形:状态空间为,都是相通的,因此构成一个类,任意取一个状态,则有:  考虑母函数:  从而有:  由此可知,当时,所有状态为常返状态,当时,状态为非常返状态,即链是非常返的。 二维情形:计算质点经过步后仍然回到原位置的概率。此时,质点必须与横坐标平行地向右移步,向左移步,向上移步,向下移步,并且,因此有:  由于,因此,平面上的对称随机游动也是常返的。 三维情形: 可以证明,空间上的对称随机游动是非常返的(Ploya 定理)。 习题:P113~114:13、14、1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