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四 讲(理论6学时;实训6学时)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第一节课(45分钟)
5分钟
5分钟
15分钟
理论
讲解
以提问式导课,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对以前小说中所闻的腧穴名称进行考证。
举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的案例进一步说明美容保健腧穴的运用。
理论
讲解
幻灯片1
幻灯片2
幻灯片3
幻灯片4
幻灯片5
幻灯片6
幻灯片7
幻灯片8
介绍本讲将要学习到的知识
介绍本讲的学习目标:
了解腧穴的概念和分类。
熟悉头面部常用美容保健常用腧穴的应用和操作方法。
掌握头面部常用美容保健常用腧穴的定位和美容保健功效;
腧穴概述
提问式导课
问题:您以前是否运用腧穴进行保健?所谓“死穴”、“笑穴”、“哑穴”等真正存在吗?
腧穴是穴位的统称,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于体表的部位,是内脏在体表的反应点,是美容按摩进行穴位施术的刺激部位。
腧穴——在历代文献中还有 “砭灸处”、“气穴”、“孔穴”、“穴位”等不同的名称。
穴位不是孤立于体表的一个点,而是与脏腑、组织、器官有一定内在联系,互相疏通的一些特定部位。人体的腧穴分别归属于各经络,分布于经脉循行路线上,而各经络又隶属于各脏腑,这样腧穴—经络—脏腑之间就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整体关系。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刺激这些经络腧穴,使之对人体产生调理作用,达到养生美容的目的。
使学生能更深刻和形象理解腧穴保健作用的广泛运用。(举例:在上小学时就在天天运用腧穴进行养生保健。体现在眼保健操中,会揉按或点压眼周腧穴,如太阳穴、四白穴、睛明穴等;在人晕倒时会掐人中、内关穴等)
腧穴的概念
腧穴是穴位的统称,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保健按摩中施术的部位。
分类:人体的腧穴主要有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十四经穴——凡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的腧穴统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这些经穴都是经过定位、定名、逐步由散在发展成系统,是腧穴的主要部分,应用范围最广。十四经穴的特点是:有固定的名称、位置及归经。
十四经穴的数量是由少到多,逐渐发展起来的。《黄帝内经》虽有365穴的说法,而实际仅有160穴。晋代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记录经穴349个。宋代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把经穴增加到354个。明代杨继洲著《针灸大成》记载经穴359个。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记载经穴361个,沿用至今(穴名361,穴位670个)。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5分钟
10分钟
实训
理论讲解
讲解手指同身 寸取法,以便更好的对腧穴的定位。
幻灯片9
幻灯片10
幻灯片11
幻灯片12
幻灯片13
经外奇穴——有明确的位置和穴名,未列入十四经穴系统中的腧穴,简称“奇穴”。
有的腧穴因其位置奇,有的因其取法奇,加之这类腧穴又有较好的疗效,故称奇穴。奇穴的位置虽然比较零散,但与经络系统仍有密切关系。如印堂与督脉,太阳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等。从历代针灸文献中可以看出,很多经穴就是从经外奇穴而纳入十四经的。
阿是穴——无固定的名称,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保健施术的部位点,称“阿是穴”。 “阿”有痛的意思。“是”有“这”的意思,因其按压痛处,病人会发出“啊”的声音,故名“阿是”。此名称首见于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书中以痛点取穴,快感取穴为特点。因阿是穴没有固定的位置、名称和归经,故又称“不定穴”,“天应穴”。日本人称为“扪当穴”。其名虽异,含义相同。
两个同学之间互相点压身体上的疼痛或敏感部位,寻找阿是穴。点压“内关”观察经脉的分布路线。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又称“直寸定位法”或“手指比量法”。是以顾客的手指为标准,进行测量定位的方法。常用的手指同身寸取穴法有中指同身寸取穴法、拇指同身寸取穴法、横指同身寸取穴法。
▲中指同身寸取穴法:此法简称“中指寸取穴法”。是以顾客的中指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定位一寸。可用于四肢直寸和背部横寸取穴。
▲拇指同身寸法:此法是以顾客拇指的指关节宽度定位一寸,适用于四肢的直寸取穴。
▲横指同身寸法: 又称“一夫法”。是以顾客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定位3寸。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5分钟
第二节课(45分钟)
7分钟
理论讲解
补充讲解腧穴的养生美容作用,以便更好理解腧穴与经络的关系。
复习头面部经脉的分布。以巩固上讲的知识要点。
幻灯片14
幻灯片15
局部养生美容作用
所有的腧穴均可以对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起调理作用。如眼区周围的睛明、承泣、攒竹、瞳子髎等穴均能对眼部有保健美容作用;
整体养生美容作用
腧穴的整体养生美容作用,是指在十四经所属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对该穴所在部位起保健美容作用,而且还能调理该穴所属脏腑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组织、器官的功能。如合谷不仅在手部护理中常用,还能对本经所过的颈部、头面部起保健美容作用。
特殊养生美容作用
双向调整作用: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有双向良性调理作用。例如肥胖时拔罐足三里穴可减肥降脂;消瘦时长灸足三里又可增脂增重。炎症时,白细胞升高,刮痧大椎穴有抗炎、降低白细胞的作用;而因射线病等导致的白细胞过低时,大椎穴熏灸或拔罐又能升高白细胞。天枢穴既能止泻、止痛,又能通大便,调理便秘。心动过速时,经穴按摩内关能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经穴按摩内关又可使心率恢复到正常范围。
特异作用:某些腧穴有特殊的养生美容保健作用。例如足三里为强壮穴,刺激该穴有良好的保健养生作用;内关穴有调整心功能和胃肠功能的作用;少商穴调理急性咽喉肿痛;四缝穴刮痧调理小儿疳积等。
腧穴与经络的关系
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的腧穴,因其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不仅具有主治本经病变的作用,而且能反应相应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病证。
腧穴的养生美容作用;
关系:腧穴——经络——脏腑
常用头面部美容保健腧穴
手三阳经
头面部的经络 足三阳经
(诸阳之汇)
任脉、督脉
十二经脉中分布于头面部的经脉主要是阳经。主要经脉有: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2分钟
5分钟
复习上讲内容。
理论讲解
理论讲解
幻灯片16
幻灯片17
手阳明大肠经:
复习手阳明大肠经的体表循行分布。
迎香穴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5分,当鼻唇沟中。
●功效:清热散风、洁面润肤。
●解剖:皮肤 →皮下组织 → 提上唇肌。穴区浅层有眶下神经分支;深层有面神经颊支,面动、静脉的分支分布。
●应用:面部粉刺、颜面湿疹、面痒浮肿、颜面皱纹、口唇皲裂、口唇歪肿。
【(1)鼻塞不通;(2)痤疮、口周皮炎;(3)面部养生美容。】
●操作:揉法、刮痧。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2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复习上讲内容。
理论
讲解
理论
讲解
理论
讲解
幻灯片18
幻灯片19
幻灯片20
手少阳三焦经
复习手少阳三焦经的体表循行分布。
翳风穴
●定位:在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中。
●解剖:皮肤 → 皮下组织 → 腮腺。穴区浅层有耳大神经、面神经耳支和颈外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颈外动脉分支、耳后动脉经过。
●功效:聪耳益肾、镇静安神。
●应用:头痛失眠、耳鸣耳聋。
【(1)头面部养生美容经穴;(2)耳鸣、耳聋、;(3)齿痛。】
操作:揉法、按法、刮痧。
角孙穴
●定位: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简便取穴:将耳廓前后对折,在耳尖所到的颞部。
●解剖:皮肤 → 皮下组织 → 耳上肌 → 颞肌。穴区有耳颞神经分支,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分布。
●功效:镇静安神、润容祛皱。
●应用:头痛失眠、面容憔悴。
【(1)脱发、白发、面部皱纹、颜面色斑;(2)耳鸣、目翳、齿痛、项强。】
操作:揉法、按法、刮痧。
耳门穴
●定位: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解剖:皮肤 → 皮下组织 → 腮腺。穴区有耳颞神经、面神经颞支,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分布。
●功效:通络消肿、行瘀泽面。
●应用:面部皱纹、耳鸣耳聋、口眼歪斜、面肌痉挛、牙龈肿痛。
【(1)面部五官养生美容经穴;(2)面部皱纹、颜面色斑;(3)耳鸣耳聋、齿痛。】
操作:揉法、按法、刮痧。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5分钟
理论
讲解
幻灯片21
幻灯片22
丝竹空穴
●定位:在眉梢凹陷中。
●解剖:皮肤 → 皮下组织 → 眼轮匝肌。穴区有眶上神经、面神经颧支、颞支和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分布。
●功效:清热明目、祛风止痒、洁面除皱。
●应用:目赤疼痛、眼睑跳动、眼角皱纹、额颞粉刺、黄褐斑。
【(1)面部美容经穴;(2)眼周鱼尾纹、眼袋、色斑;(3)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跳动。】
操作:揉法、按法、刮痧。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2分钟
5分钟
2分钟
第三节课(45分钟)
45分钟
复习上讲内容。
理论讲解
总结头面部手三阳经常用美容保健腧穴
实训
幻灯片23
幻灯片24
手太阳小肠经
复习手太阳小肠经的体表循行分布。
听宫穴
●定位:在耳屏前,下颌关节踝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
●解剖:皮肤 → 皮下组织 → 外耳道软骨。穴区有耳颞神经和颞浅动、静脉耳前支的分支分布。
●功效:聪耳悦面。
●应用:耳鸣不适、面肿粗糙。
【(1)养颜聪耳;(2)耳鸣、耳聋、齿痛、下颌关节肿痛。】
●操作:揉按法,摩法。
手三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迎香
手少阳三焦经:翳风穴、角孙穴、耳门穴、丝竹空穴
手太阳小肠经:听宫穴
手三阳经分布于头面部6个常用美容保健腧穴的定位、功效、应用进行实训评估。(要求定位准确,将定点连线,描画出头面部各经脉的分布情况。)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第四节课(4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复习上讲内容。
理论
讲解
理论
讲解
理论
讲解
理论
讲解
幻灯片25
幻灯片26
幻灯片27
幻灯片28
足阳明胃经
复习足阳明胃经的体表循行分布。
承泣穴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下眶边缘。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眶脂体下斜肌。穴区浅层有眶下神经的分支、面神经的颧支分布;深层有动眼神经的分支,眼动脉的分支或尾支。
●功效:清热明目、除皱润颜。
●应用:眼圈发青、眼睑跳动、眼睑皱纹、双目无神。
【(1)面部养生美容要穴之一。(2)眼周发黑、眼周眼袋、眼睑浮肿、眼睑跳动。】
操作:按揉法、抹法。
四白穴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1寸,当眶下窝凹陷中。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提上唇肌→眶下孔。穴区浅层有眶下神经分支、面神经的颧支分布;深层有眶下神经,动静脉经过。
●功效:通络消斑、润颜除皱。
●应用:颜面皱纹、黄褐斑、雀斑、眼睑跳动、面无光泽。
【(1)面部养生美容要穴之一。(2)眼周发黑、眼周眼袋、眼睑浮肿、眼睑跳动;(3)面赤痛痒、头面疼痛、眩晕。】
操作:按揉法,抹法、针灸。
巨髎穴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提口角肌。穴区有上颌神经,眶下神经,面动静脉分布。
●功效:通络消斑、润颜除皱
●应用:颜面皱纹、雀斑、面瘫、三叉神经痛。
【(1)面部养生美容三大要穴之一;(2)黑眼圈、眼袋、眼周皱纹、皮肤松弛、面色无华、痤疮、黄褐斑;(3)眼睑跳动、齿痛、唇颊肿;】
操作:揉法、按法、刮痧。
地仓穴
●定位:在口角旁开0.4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降口角肌。穴区有三叉神经的颊支和眶下支,棉动静脉的分支或尾支分布。
●功效:活血润颜、通络止涎。
●应用:口周皱纹、口角歪斜、口流清涎。
【(1)面部养生美容要穴之一。(2)口周皱纹、口唇皲裂、齿痛、流涎。】
操作:按揉法、针灸。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5分钟
5分钟
理论
讲解
理论
讲解
幻灯片29
幻灯片30
幻灯片31
颊车穴
●定位:咬牙时,当咬肌的最高隆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咬肌。穴区有耳大神经的分支、面神经下颌缘支分布。
●功效:清胃泻火、活血退斑、养颜润肤。
●应用:颊面褐斑、面色萎黄、牙龈肿痛。
【(1)面部养生美容要穴之一;(2)面颊皱纹、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口眼歪斜、颊肿、齿痛、面肌抽搐。】
操作:按揉法、刮痧、针刺。
下关穴
●定位:在耳前方,颧骨弓下缘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咬肌与颞骨颧突之间→翼外肌。穴区浅层有耳颞神经分支,面横动静脉分布。深层有上颌动静脉、面神经,下齿槽神经等分布。
●功效:益颜润肤、祛皱洁面、活络消斑、清胃解毒。
●应用:雀斑、黄褐斑、面部皱纹、颜面痤疮、粉刺。
【(1)面部养生美容要穴之一。(2)面部色素沉着、颜面皱纹、齿痛、面痛、下颌关节痛;(3)耳呜、耳聋。】
操作:按揉法、抹法。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5分钟
5分钟
第五节课
(45分钟)
45分钟
理论
讲解
理论
讲解
实训
幻灯片32
幻灯片33
头维穴
●定位:在额角发际直上0.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颞肌上缘的帽状腱膜→颅骨外膜。穴区有面神经颞支和耳颞神经分支及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分布。
●功效:祛风通络。
●应用:头晕目眩、头痛、迎风流泪、眼睑跳动。
【(1)头面部养生美容要穴之一;(2)头痛、目眩;(3)脱发、失眠、神经衰弱。】
●操作:按揉法、刮痧。
总结足阳明胃经分布于头面部常用美容保健腧穴的定位规律和腧穴名称。
足阳明胃经——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仓穴、颊车穴、下关穴、头维穴。
足阳明胃经分布头面部7个常用美容保健腧穴的定位、功效、应用进行实训评估。(要求定位准确,将定点连线,描画出头面部本经脉的分布情况。)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第六节课
(45分钟)
2分钟
5分钟
5分钟
3分钟
复习上讲内容。
理论
讲解
理论
讲解
复习上将内容
理论讲解
幻灯片34
幻灯片35
幻灯片36
足太阳膀胱经
复习足太阳膀胱经的体表循行分布。
睛明穴
●定位:闭目,目内眦上方0.1寸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上泪小管上方→内直肌与筛骨眶之间。穴区浅层有三叉神经眼支的滑车上神经和内眦动、静脉的分支分布;深层有眼神经的分支和动眼神经分支分布,并有动、静脉的分支经过。
●功效:清热明目、疏风通络、养颜除皱。
●应用:迎风流泪、目内眦发痒、黑眼圈、眼部皱纹、眼睑跳动。
【养目除皱、是视力保健以及眼周皮肤美容的要穴之一。】
●操作:按揉法。
攒竹穴
●定位:在眉毛的内侧端。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穴区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和眶上动、静脉的分支分布;深层有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分布。
●功效:祛风明目、通络。
●应用:黑眼圈、迎风流泪、眼睑下垂、上额皱纹。
【养目除皱:是视力保健及眼周皮肤美容要穴之一。】
操作:按揉法。
足少阳胆经
复习足少阳胆经的体表循行分布。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理论
讲解
理论
讲解
理论
讲解
幻灯片37
幻灯片38
幻灯片39
幻灯片40
瞳子髎穴
●定位:目外眦旁0.5寸,当眶骨外缘凹陷中。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颞筋膜→颞肌。穴区浅层有颧神经的颧面支和颧颞支分布;深层有颞深前、后和颞浅动脉分布。
●功效:清肝明目、疏经通络、除皱益颜。
●应用:迎风流泪、偏头疼痛、各类色斑、颜面痤疮、眼角鱼尾纹。
【(1)眼部养生美容常用经穴之一,养眼除皱。(2)眼角皱纹、眼圈发黑;(3)头目胀痛。】
操作:按揉法、摩法、运法、刮痧。
听会穴
●定位:在耳屏间切迹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孔。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鳃腺囊→腮腺。穴区浅层有耳颞神经、耳大神经和颞浅动脉分布。深层有面神经丛分布。
●功效:聪耳洁面、养颜除皱。
●应用:耳鸣目眩、面肤粗糙、各类色斑、面癣面黑、粉刺痤疮。
【(1)耳部养生美容常用经穴之一,益聪利耳。(2)耳鸣耳聋;(3)齿痛、头痛、面痛。】
操作:按揉法、摩法、刮痧。
上关穴
●定位:当颧弓上缘凹陷处,下关上。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颞浅筋膜→颞深筋膜→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颞肌。穴区浅层有耳颞神经、面神经颞支和颞浅动、静脉分布;深层有颞深前、后神经分布。
●功效:益颜祛皱、洁面去斑。
●应用:眼角鱼尾纹、雀斑、黄褐斑、颜面黧黑、面癣粗糙。
【(1)耳部养生美容常用经穴之一。(2)偏正头痛、耳聋耳鸣。】
操作:按揉法、摩法、刮痧。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第七节课
(45分钟)
45分钟
理论
讲解
理论
讲解
理论
讲解
实训
幻灯片41
幻灯片42
幻灯片43
阳白穴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上,在眉上一寸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穴区有眶上神经外侧支和眶上动、静脉外侧支分布。
●功效:疏经通络、洁面祛皱。
●应用:前额疼痛、头晕目眩、眼睑跳动、各类面斑、鱼尾纹。
【(1)额部养生美容常用经穴之一。(2)、眼额皱纹、前额头痛、目眩目痛;(3)眼睑下垂、面瘫。】
操作:按揉法、摩法、刮痧。
风池穴
●定位:大椎上4寸,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穴区浅层有枕小神经和枕动、静脉的分支分布;深层有枕下神经。
●功效:祛风解表,疏经通络,宁心安神,醒脑提神。
●应用:头晕头痛、头项强痛、失眠健忘、神疲乏力。
【(1)头部养生美容常用经穴之一;(2)感冒:头项强痛,发热 】
●操作:按揉法、针灸、刮痧、掐法。
总结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阳胆经分布于头面部常用美容保健腧穴的定位规律和腧穴名称。
足太阳膀胱经:—睛明穴 攒竹穴
足少阳胆经:—瞳子髎穴、听会穴、上关穴、阳白穴、风池穴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阳胆经分布头面部7个常用美容保健腧穴的定位、功效、应用进行实训评估。(要求定位准确,将定点连线,描画出头面部各经脉的分布情况。)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第八节课
(4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复习上讲内容
理论讲解
理论讲解
幻灯片44
幻灯片45
幻灯片46
督脉:
复习督脉的体表循行分布。
大椎穴
●定位:在第七颈椎棘突下。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穴区浅层有第8颈神经后支的内侧和棘突间皮下静脉丛分布;深层有第8颈神经后支和棘突间的椎外静脉丛分布。
●功效:疏风解表、宣肺散寒、疏经活络。
●应用:各类感冒、颈椎病、落枕、各类咳嗽气喘。
【(1)颜面痤疮、黄褐斑、皮肤过敏等;(2)感冒、发热、咳嗽、气喘;(3)头痛项痛、肩背痛、颈椎病、落枕、肩颈部肌肉痉挛、腰脊强痛。(4)头、颈、肩部养生美容要穴之一。】
●操作:按揉法、针灸、拔罐、刮痧。
百会穴
●定位:在头顶正中线上,当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的交点上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穴区有枕神经、额神经分支和左、右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吻合网分布。
●功效:升阳益气、宁心安神、醒脑开窍。
●应用:头晕头痛、鼻窍不通、中风不语、失眠多梦、神疲乏力。
【(1)脱发、早白、头痛眩晕、中风失语;(2)脱肛、久泻、阴挺;(3)健忘、失眠;(4)头部养生美容要穴之一,可调护面色不华、皮肤干枯、消瘦等。
】
●操作:按揉法、针灸、刮痧。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5分钟
5分钟
理论讲解
理论讲解
幻灯片47
幻灯片48
幻灯片49
神庭穴
●定位:在头正中线上,入前发际0.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腱膜下疏松组织。穴区有滑车上神经和额动、静脉的分支分布。
●功效:疏通经络、宁心安神。
●应用:头晕头痛、失眠多梦。
【(1)脱发、早白、面部浮肿、瘙痒、皮屑多;(2)头痛、眩晕、失眠;(3)头部养生美容要穴之一】
●操作:按揉法、针灸、刮痧。
水沟穴(人中)
●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点。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穴区有眶下神经面神经颊支和上唇动、静脉分布。
●功效:醒脑开窍、疏通经络。
●应用:中暑、中风、惊风、口眼歪斜、急性腰扭伤。
【(1)“昏迷急救掐水沟”;(2)面部美容常用经穴;(3)面瘫、面、肿唇皲、口歪、口周皱纹。】
●操作:按揉法、掐法。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第九节课
(45分钟)
45分钟
理论讲解
理论讲解
理论讲解
实训
幻灯片50
幻灯片51
任脉:
复习任脉的体表循行分布。
承浆穴
●定位:在颏唇沟中央。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降下唇肌→颏肌。穴区有下牙槽神经的络支颏神经和颏动静脉分布。
●功效:祛风通络、解毒止痛。
●应用:口眼歪斜、面肿牙痛、流涎龈肿。
【(1)齿龈肿痛、流涎;(2)口㖞、口干、口臭;(3)面部养生美容经穴按摩要穴之一。】
操作:按揉法、抹法、刮痧。
总结督脉与任脉分布于头面部常用美容保健腧穴的定位规律和腧穴名称。
督脉——大椎穴、百会穴、神庭穴、水沟穴(人中)
任脉——承浆穴
督脉和任脉分布头面部5个常用美容保健腧穴的定位、功效、应用进行实训评估。(要求定位准确,将定点连线,描画出头面部各经脉的分布情况。)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第十节课(45分钟)
5分钟
1
5分钟
理论
讲解
理论
讲解
幻灯片52
幻灯片53
幻灯片54
经外奇穴:
印堂穴
●定位: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解剖:皮肤 → 皮下组织 → 降眉间肌。穴区有滑车上神经,眼动脉的分支额动脉及伴行的静脉。
●功效:疏风活络。
●应用:头痛失眠、眩晕惊风、鼻衄。
【(1)头痛眩晕、眉棱骨痛、目痛;(2)面部养生美容常用经穴;(3)失眠。】
●操作:按揉法、抹法、针刺、刮痧。
鱼腰穴
●定位:在眉毛的中点。
●解剖:皮肤 → 皮下组织 → 眼轮匝肌;穴区有眶上神经,面神经颞支及额动脉分布。
●功效:清肝明目、行气止痛。
●应用:目赤肿痛、眼睑抽动、眼睑下垂、眉骨冷痛。
【眼部保健穴。】
●操作:按揉法、针刺、刮痧。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5分钟
5分钟
理论讲解
理论
讲解
幻灯片55
幻灯片56
幻灯片57
太阳穴
●定位: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
●解剖:皮肤 → 皮下组织 → 眼轮匝肌 → 颞筋膜 → 颞肌。穴区有颧面神经、面神经的颞支和下颌神经的颞支和颞浅动、静脉的分支分布。
●功效:醒脑提神、镇静催眠、洁肤除皱。
●应用:神疲乏力、失眠多梦、眼角皱纹。
【(1)面部养生美容经穴;(2)目鱼尾纹、眼周袋黑、眼睑浮肿、头痛、牙痛。】
操作:按揉法、抹法、针刺、拔罐、刮痧。
球后穴
●定位:在眶下缘外1/4点。
●解剖:皮肤 → 皮下组织 → 眼轮匝肌 → 下斜肌与眶下壁之间。穴区浅层有面神经的分支和眶下神经,眶下动、静脉的分支分布;深层有动眼神经下支,眼动、静脉的分支。
●功效:眼部保健
●应用:各类眼疾、眼周皱纹
【(1)眼部美容常用经穴。(2)目疾。】
●操作:抹法、针刺。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5分钟
20分钟
第十一节课
(45分钟)
45分钟
理论讲解
理论
讲解
实训
幻灯片58
幻灯片59
四神聪穴
●定位:头顶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2寸,共4个穴位。
●解剖:皮肤 → 皮下组织 → 帽状腱膜 →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穴区有枕大神经、眶上神经、耳颞神经分布,并有枕动脉、静脉颞浅动脉、静脉顶支和眶上动、静脉的吻合网分布。
●功效:醒脑开窍、镇静催眠。
●应用:神疲乏力、失眠头晕。
【(1)头部养生美容常用经穴;(2)须发早白、脱发早衰;(3)头痛、眩晕、失眠、健忘。】
●操作:按揉法、针灸、刮痧。
总结分布于头面部常用经外奇穴的定位规律和腧穴名称。
经外奇穴:5个——印堂穴、鱼腰穴、太阳穴、球后穴、四神聪穴
总结分布于眼周和耳周常用美容保健腧穴的名称和定位。
眼周:承泣穴、四白穴、睛明穴、印堂穴、攒竹穴、鱼腰穴、阳白穴、丝竹空穴、瞳子髎穴、太阳穴、球后穴等;
耳周: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上关穴、下关穴、翳风穴、风池穴、角孙穴等。
督脉和任脉分布头面部5个常用美容保健腧穴及眼周、耳周腧穴的定位、功效、应用进行实训评估。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第十二节课(45分钟)
5分钟
40分钟
归纳总结
理论讲解
实训
幻灯片60
幻灯片61
幻灯片62
幻灯片63
头面部美容保健常用腧穴简表
手三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1个——迎香
手少阳三焦经:4个——翳风穴、角孙穴、耳门穴、丝竹空穴
手太阳小肠经:1个——听宫穴
足三阳经:
足阳明胃经:7个——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仓穴、颊车穴、下关穴、头维穴
足太阳膀胱经:2个——睛明穴 攒竹穴
足少阳胆经:5个——瞳子髎穴、听会穴、上关穴、阳白穴、风池穴
督脉:4个——大椎穴、百会穴、神庭穴、水沟穴(人中)
任脉:1个——承浆穴
经外奇穴:5个——印堂穴、鱼腰穴、太阳穴、球后穴、四神聪穴。
眼周:11个——承泣穴、四白穴、睛明穴、印堂穴、攒竹穴、鱼腰穴、阳白穴、丝竹空穴、瞳子髎穴、太阳穴、球后穴等;
耳周:8个——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上关穴、下关穴、翳风穴、风池穴、角孙穴等。
头面部常用美容保健腧穴的定位、功效、应用进行实训评估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幻灯片64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头面部的经络与腧穴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幻灯片65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幻灯片66
时间
方式
辅助器材
阐 述
幻灯片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