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常见心身疾病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第二节 原发性高血压
第三节 冠心病
第四节 溃疡病
第五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六节 糖尿病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心身疾病( psychosomatic diseade)
是一组由心理社会因素为主引起的躯体
疾患。介于神经症与躯体疾病之间。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发病因素:
1.生物因素包括
( 1)原生理始基:指器官病变的结构基础。
( 2)器官易罹患性:器官发生病变的难易程度。
( 3)遗传因素。
(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5)内分泌功能紊乱。
2.心理因素,心理应激源( psycho-stressor)、心理特征、
情绪反应、行为因素等。
3.社会因素,政治、经济制度;生活、学习、工作环境等。
(二)发病机制:
1.神经系统的中介作用 神经调节是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
方式,而且对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2.内分泌系统的中介作用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内
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导致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引起疾病。
3.免疫系统的中介作用 免疫力降低是心身疾病的重要诱
因,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二、心身疾病的特点与常见类型
(一)特点:
1.心身相关性。
2.具有易感素质及家族史。
3.具有明确的器质性躯体疾患,常伴有情绪障碍。
4.以心理治疗和躯体治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二)常见类型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溃疡病
甲亢
糖尿病
第二节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primary hypertension):
指病因不明,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
床表现,以全身细小动脉硬化为病变基础的全身性
疾病。常累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是常见的心
身疾病之一。
原发性高血压可分为:
1.良性高血压 ( benign hypertension):
又称为缓进型高血压。
2.恶性高血压 ( malignant hypertencion):
又称急进型高血压。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收缩压 ≥140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 ≥90mmHg
( 12.Kpa)。
一、良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发病因素:
1.心理因素 不良心理状态,情绪反应,紧张等。
2.社会因素 政治、经济、文化、人际关系等。
3.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4.其他因素 年龄、肥胖等。
(二)发病机制:
1.心理社会因素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使血管收缩作用占优势 → 外周阻力 ↑ → 血压 ↑ 。
2.分泌系统的激活
中枢神经系统 -----下丘脑 -----腺垂体 -----肾上腺皮质系统激活。
中枢神经系统 -----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
中枢神经系统 -----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激活。
( 1)中枢神经 — 下丘脑 — 腺垂体 — 肾上腺皮质系统激活
皮质醇、皮质酮、醛固酮分泌 ↑
血管收缩 肾小管对钠、水重吸收 ↑
外周阻力 ↑ 血容量 ↑
血压 ↑
( 2)中枢神经系统 — 交感 — 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
儿茶酚胺 ↑
心肌收缩力 ↑ 细小动脉收缩
心输出量 ↑ 外周阻力 ↑
血压 ↑
( 3)中枢神经系统 — 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激活
血管收缩 钠、水重吸收 ↑
外周阻力 ↑ 血容量 ↑
血压 ↑
3.多基因缺陷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收缩增强 血压
抑制 Na+- K+泵 -ATP敏活性的激素样物质
胞内 Na+,Ca2+ SMC收缩力,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增
加,血管反应性加强 血压
二、良性高血压的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病理变化可分为三期:
(一)功能障碍期,
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 血压波动性升高。
此期偶有头晕、头痛、枕部明显,活动后可缓解。
经适当休息或心理治疗,血压可恢复正常。
(二)动脉病变期:
1.细动脉硬化
此为基本病变,细动脉管壁玻璃样变性而硬化,由于细
动脉持续性痉挛收缩 管壁损伤 血浆蛋白沉积
玻变。
镜下:在内皮与中膜之间见红染、均质的玻璃样物质。




















2.小动脉硬化
内膜和中膜胶原纤维、弹性纤维,SMC大量增生 管
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
此期细小动脉硬化 血压持续性升高 心、脑、肾等轻
度病变。
( 1)心:左心室代偿性肥大
( 2)肾:轻度蛋白尿
( 3)脑: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
此期的治疗应采取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三)内脏病变期:
包括:心脏病变、脑病变、肾的病变、视网膜
病变等。
血压持续升高,引起内脏器官发生器质性
病变,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1.心脏病变
早:左心室代偿性肥大 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维持正常。
晚:左心室发生失代偿 心肌收缩力 心力衰竭。













2.脑的病变 脑出血、脑软化、高血压脑病。
( 1)脑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常见死亡的原因。
部位:基底节,内囊多见,其次是大脑白质、脑干、小脑。
机制:①脑组织中细小动脉变硬 /变脆,血压突然升高,可使
血管破裂出血。
②脑组织中细小动脉易形成微小动脉瘤,血压剧烈波
动可使动脉瘤破裂出血。
③基底节的供血血管豆纹动脉从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分
出,当中动脉血压较高时,可使已变脆变硬的豆纹
动脉破裂出血。
临床特征:
脑出血常为大出血,患者表现为突然昏迷、呼吸加深、
脉搏加快、腱反射消失、大小理失禁。严重病例出现瞳孔及
角膜反射消失,陈一施氏呼吸。若出血累及内囊,可引起对
测肢体偏瘫及感觉消失。左侧脑出血可引起失语。出血破入
侧脑室,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见2X2C
M












( 2)脑软化:缺血脑组织发生贫血性梗死,液化。坏死脑
组织由胶质细胞增生修复,因病灶较小,一般不引起严重后
果。
( 3)高血压脑病:脑内细、小动脉硬化使血压骤升。导致
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的症候群,表现为脑组织水肿
或点状出血,颅内高压,头痛、呕吐、视力障碍及意识模糊
等。
3.肾的病变 表现为原发性固缩肾。
( 1)肉眼观:双肾对称性、弥漫性病变、体积缩小、重量
减轻、质硬、表面见弥漫的细小颗粒、皮质变薄。



















( 2)镜下观:入球小动脉玻变,管腔狭窄,相应肾小管
发生萎缩、消失。健存肾单位代偿性肥大、扩张。




















4.视网膜的病变:
中央动脉的病变与原发性高血压各期变化基本一致,具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眼底镜检查发现视网膜血管痉挛、
迂曲;变硬、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受压;视网膜絮状渗出或出
血;视神经乳头水肿。
三、结局
病程长,发展缓慢,早期采取适当治疗方式可
预防器官的器质性病变,晚期可因血压过高而死于
脑出血、心力衰竭或肾功能衰竭。
第三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coronary ar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是指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引起心肌
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某些疾病、遗传因素,A
型行为等。
1.血脂异常 即高脂血症,当血浆中 LDL(主要是 SLDL)、
TG,VLDL,apoB异常增高与 HDL- C,apoA-1
的降低同时存在时,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2.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易发生,且早而严重,好发于血管分
叉,弯曲的地方。
3.吸烟 吸烟可破坏血管壁,诱导 SMC增生。
4.某些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与
LDL升高有关。
5.遗传因素 冠心病具有家庭聚集现象。
6,A型行为 这类人中血浆胆固醇含量升高、去甲肾上腺素
分泌过量、交感张力过高,致血管痉挛收缩,
引起心肌缺血。
7.其他 年龄、性别、肥胖、饮食结构等也有一定关系。
(二)发病机制:
脂质代谢异常 高脂血症
血管内膜损伤 脂质渗入内膜下增加
分泌生长因子 脂质发生氧化修
饰( OX-LDL等) 单核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迁入
内膜 吞噬 OX-LDL等形成泡沫细胞 脂纹、纤维斑
块形成 泡沫细胞坏死崩解 粥样斑块形成。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一)基本病变,
动脉内膜粥样斑块的形成。好发于大中动脉。
病变过程包括,
1.脂纹 泡沫细胞聚集于内膜下而成;肉眼观:在动脉
内膜表面可见长短不一的微隆起、黄色的条纹。镜下
观:内膜下有大量泡沫细胞、基质及少量炎症细胞浸
润。
2.纤维斑块
由大量胶原纤维为主构成纤维帽,肉眼观:
初为灰黄色斑块,突出于内膜表面,后随着表面胶原纤维增
多及玻璃样变性而转为瓷白色。镜下观:表层是一层纤维
帽,由大量胶原纤维,SMC、蛋白聚糖及弹性纤维构成,胶
原纤维可发生玻璃样变性,其下方为不等量的泡沫细胞、
SMC、细胞外脂质及炎症细胞等。
3.粥样斑块
泡沫细胞坏死释放脂质形成
肉眼观:内膜表面明显隆起的灰黄色斑块,可压迫
中膜使该处变薄。镜下观:纤维帽深部为染色呈粉红色
无定形物质,其内含大量细胞外脂质、坏死物及胆固醇
结晶,并可见钙盐沉积。

















在粥样病灶内可见大量胆固结
晶,并有钙化病变
4.复合性病变,即粥样斑块的继发改变,包括:
? 斑块内出血
? 斑块破裂
? 附壁血栓形成
? 钙化
? 动脉瘤形成
(二)冠心病
冠心病的发病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好发于左前
降支。其次为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后降支。
病变特点:斑块呈多节段性,可融合,病变处内膜呈新
月形增厚,管腔狭窄。可分为 4级,I级( ≤25%); II级
( 26~ 50%); III级( 51~ 75%); Ⅳ 级(> 76%)。
临床冠心病类型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
冠状动脉性猝死。
1.心绞痛
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剧增
使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
征。典型特点是胸骨后或心前区阵发性压榨感或紧
缩感。可放射至左肩、左臂,持续数分钟,休息或
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包括三种类型:
( 1)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此型较稳定。每次发
作的性质、强度、部位、次数、诱因等较恒定。
( 2)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一般由稳定性转化而
来。其发作的频率、性质、时限等发生进行性恶
化。
( 3)自发型变异性心绞痛:无明显诱因,可在休
息或梦醒时发作。
2.心肌梗死 是冠状动脉供血中断,引起心肌严重而持久
的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坏死。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
疼痛。休息或含服硝酸制剂不缓解。
( 1)类型: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少见,梗死灶较薄,呈多发性,可融合。
区域性心肌梗死:多见,梗死灶可累及心肌全层。病灶较大。
( 2)病理变化:
1)病变特点:病变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部位主要
位于左室前壁、心尖区、室间隔前 2/3区域。
2)肉眼观:梗死灶的颜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如下改变:
苍白色 土黄色 充血出血带 红色 灰白色


















3)镜下观:心肌纤维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心肌细
胞肿胀,或脂肪变性。

























( 3)合并症:
1)心律失常:最常见。
2)心力衰竭及休克:比较常见。
3)心脏破裂:最严重。
4)室壁瘤:可继发附壁血栓、乳头肌功能不全、心律
失常及左心衰竭。
5)急性心包炎和附壁血栓形成。
6)乳头肌功能不全。
3.心肌纤维化:
心肌慢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心肌细胞萎缩或脂肪变
性,间质反应性增生的结果。
4.冠状动脉性猝死:
较常见,多见于中年人,男女之比为 5,1,有两种情况:
一是某种诱因所致,如饮酒、劳累等。
二是夜间睡眠中发生。
第四节 溃疡病
溃疡病( ulcer disease):
也称消化性溃疡( peptic ulcer),是指胃
肠粘膜被胃液消化而形成溃疡。好发于胃及十二
指肠。后者多见。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与两大因素有关:
(一)生物理化因素, 胃肠粘膜的损伤因素与保护因素之间
的失衡是溃疡病发生的直接原因。
1.胃液的消化作用 胃粘膜屏障功能降低、胃酸分泌增多。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此菌能分泌多种酶,破坏粘膜上皮,
降低粘膜屏障功能。
3.其他因素 胆汁返流、阿斯匹林药物等也与溃疡病的发生
有关。
(二)心理、社会因素:
1.不良心理社会因素 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2.迷走神经兴奋性升高 胃酸 十二指肠溃疡。
3.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 胃蠕动或减弱 食物刺激胃
窦部作用 胃泌素分泌 胃酸 胃溃疡。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一)病理变化:
1.肉眼观 胃溃疡比十二指肠溃疡大而深。胃粘膜皱壁以
溃疡口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溃疡口形状呈圆形或椭圆
形,边缘整齐,底部平坦。


































2.镜下观
由四层构成:①渗出层:少量炎性渗出物。②坏死层。
③肉芽组织层。④瘢痕层。





































(二)病理临床联系:
1.周期性上腹部疼痛:
疼痛性质呈灼痛、锥痛或钝痛,与进食有关。
( 1)胃溃疡:疼痛一般在餐后半小时出现,胃排空后缓
解,至下次进食前消失。
即,进食 疼痛 缓解。
( 2)十二指肠溃疡:多出现在午夜或饥饿时,进食后可
缓解。
即:疼痛 进食缓解。
2.返酸,嗳气。
3.上腹饱胀感。
胃镜检查,直观、方便取材作病理学检查。
三、结局与并发症
(一)结局:大多数可痊愈。
(二)并发症:
1.出血 最常见。
2.穿孔 可引起急性腹膜炎。
3.幽门梗阻 可导致胃胀、呕吐等。
4.癌变 胃溃疡可发生,癌变率 <1%。
第五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hyperthyroidism):是指由各种
因素导致甲状腺激素过多,作用于全身
各组织所引起的一组内分泌疾病。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甲亢是在遗传基础上的心理应激所诱发的一种
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
(一)遗传因素,是生理始基。
(二)自身免疫反应,患者血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如
LATS,TSI,TGI等。
(三)心理社会因素,通过影响内分泌及免疫系统而促进甲
亢的发生。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一)病理变化:
1.肉眼观 甲状腺对称性弥漫性肿大、质软、光滑、切面
灰红,胶质较少。



















2.镜下观 滤泡上皮增生,呈立方或高柱状,滤泡腔内胶
质少而稀薄,周边可出现吸收空泡,间质血管
增生,淋巴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





























































(二)病理临床联系:
主要特点,本病好发于女性,以 20~ 40岁女性为高发
年龄段。甲状腺肿大; T3,T4增高;基础代谢率和中枢神
经兴奋性升高突眼。
主要表现,心悸、代谢增高、多汗、多食、消瘦、乏
力、潮汗、易激动、突眼等。严重者可出现心脏肥大、扩
张,心肌细胞和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纤维化及相应的
神经系统症状。
第六节 糖尿病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典型的内分
泌系统心身疾病,由胰岛素分泌相对 /绝对不足以及靶细胞
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本身结构存在缺陷而引起糖
代谢紊乱,从而继发一系列代谢障碍。
? 主要标志, 高血糖、糖尿。
? 分类:
原发性糖尿病( primary diabetes mellitus):
俗称糖尿病,多见。可分为,I型糖尿病; II型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 secomdaty diabetes mellitus):少见。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躯体因素:
1.遗传因素 I型糖尿病患者 HLA-DR3,HLA-DR4的升高是
本型发病的生理始基。 II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
2.自身免疫因素 I型患者体内有胰岛细胞抗体和细胞表面
抗体。
3.感染 I型患者血清中抗病毒抗体滴度增高。
4.其他 肥胖是 II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年龄、胰高血
糖素与发病也有关。
(二)心理社会因素,
紧张、焦虑等影响情绪,可破坏机体防御能力,胰岛功
能减退,胰岛素分泌不足。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一)病理变化:
1.胰岛病变 I型呈典型的退行性病变,β细胞明显减少,
α细胞相对增多。 II型早期 β细胞不减少,后期可见减少及
胰岛淀粉样变性。
2.动脉病变 细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大、中动脉发生粥样
硬化。动脉病变引起的合并症有:
( 1)糖尿病性肾病:肾小动脉硬化 肾小球硬化、肾盂
肾炎 肾功能衰竭。
( 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增生性视网
膜病。
3.神经系统病变 肢体疼痛,感觉障碍、神经细胞变性等。
4.糖尿病性昏迷 酮症酸中毒,高血糖所致。
5.其他:肢体坏疽 皮肤溃烂,关节肿胀等。
(二)病理临床联系:
I型,青少年多见,约占 10%,β细胞明显减少,胰岛素分泌
绝对不足,易合并酮症甚至昏迷,胰岛素治疗有效。
II型,成年人多见,约占 90%,胰岛变化不明显,少见合并
症,不依赖胰岛素治疗。
原发性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特点:多饮、多尿、多食、体
重减轻,即, 三多一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