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思
第一节 取材
一、材料的概念、分类与作用
(一)材料是作者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搜集起来,可用来提炼和表现文章主题的事实和观念。材料的概念十分宽泛,它可能是作者专门进行调查研究获得的,也可能是生活和工作中不经意间得来的;它可以是写入文章中的内容,也可以是没有写入文章中的资料。
1、素材
指作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尚未经过集中、提炼的原始生活材料。相对于题材,素材比较分散、杂乱,处于原生态,它主要留存在作者的记忆中或者是笔记本里。
我在课件中放了一段有关作家梁晓声的介绍。梁晓声写过很多知青题材的小说,这与他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可以说,没有这段知青生活,就没有知青作家梁晓声(他也有可能成为另一种类型的作家)。
2、题材
广义——指作品描写的领域,如工业题材、城市题材、知青题材。
狭义——指作者从客观现实生活中选择出来,用以体现文章主题的具体生活材料。
3、题材与素材关系
素材是题材的基础,题材是从素材中整理、加工、提炼出来的。
章福庆和章运水就是鲁迅小说《故乡》的素材。闰土的故事就是《故乡》的题材。我们可以看到,《故乡》的素材经过鲁迅的改造和再创造,转化成了小说的题材。
(二)材料的分类
1、事实性材料
客观存在的或者是书本提供的具体事物:人物、场景、事件、统计数据……
当代作家古华的创作谈:
在一篇创作谈里,我曾经说过一点这样的体会:“近两年我习作小说,不再象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和‘文化大革命’前那样,去编造故事,拼凑情节,而是利用生活中的现成的人和事,进行改造、提炼,努力使之典型化,省事又省力。来自生活,也就象生活本身一样朴素,真实,而且少了一些斧凿痕迹。”(《文艺报》一九八一年十六期《土壤与收获》)
文学作品,是作家在生活这块土地上培植出来的苗木(间或也有些枝干挺俊的大树)。《土地爷》、《芙蓉镇》、《爬满青藤的小屋》、《金叶木莲》、《浮屠岭》、《丝竹园歌女》等习作,就是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炼而成的。“省事又省力”这话是不尽准确的,应当说,这种对生活原型的改造、提炼,是一种煞费苦心的惨淡经营,比之先入为主地编造故事更见功力,更费心血。
事实性材料不仅是组成记叙文的重要部分,在议论文、应用文的写作中也是必需的。
2、观念性材料
又称理论材料,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并具有一定影响的人类思想成果。
A:经过科学实验证明的科学材料,主要指科学原理和公理定式。
B: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被大家公认的常理,常表现为民间的俗谚、格言、成语等。一些名人名言,由于说话人本身的权威性,也成了不证自明的公理。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在写作中的作用:
A:材料是作者提炼思想、形成观点的基础。
山东作家莫言以自己的家乡高密县为背景,创作了中篇小说《红高粱》。虽然莫言没有参加过抗日战争,但他是在自己的家乡童年生活的基础上创造出来这部作品的,这是一种生活的“第三世界”。所以他说,“我的第三世界是在我种高粱,吃高粱的基础上,是在我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喝过高粱酒后讲的高粱话的基础上,加上了我的高粱想象力胡乱捣鼓出来的。”
B:写作时,材料是表现主题、证明观点的依据。
余秋雨写的《抱愧山西》,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山西,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是富甲天下的地方,它是后来才衰落的。初读此文的时候,我也像余秋雨一样的震惊。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山西就是大寨,山西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山药蛋派”,山西就是“穷”和“土”。但是,我又是那样信服余秋雨告诉我们历史事实。因为他在这篇文章中有充足的证据,想不信都难。
二、材料的搜集
储材的现实意义:
第一、大量吸取各种信息,保证作者在写作时材料充实,使文章言之有物。
第二、搜集材料的过程,是积累写作能量、寻求写作动机的过程。
第三、触发写作冲动,增加写作热情。
搜集材料的方法:
(一)观察
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仔细地察看、了解客观事物或客观现象。观察与一般的“看”不同。因为观察不仅要求很仔细地“看”,而且在“看”的过程中,还要联想、推理、判断。
为了搜集写作材料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看”是感觉层面的动作,“观察”是知觉层面的动作。感觉层面的“看”,往往表现为走马观花、漫不经心,因而视觉所接受的外界种种色彩和图像的刺激,如潮水般涌来,也如潮水般退去,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是模糊的,而观察是一种伴有积极思维活动的行为,人在观察的时候,会像感光照片一样把观察对象“定格”在大脑皮层上,同时伴有联想、推理、判断等心理活动。
在观察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是一种目的明确的行为
2、观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3、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观察
4、要怀着兴趣去观察世界
(二)体验
体验就是主体通过实践的方式来认识周围的事物。
体验可以理解为“经验生活”,经验生活与经历生活不同。
北大教授曹文轩指出:“经验与经历是两个非常不同的概念。经验固然来自于经历,但却远远大于经历。经历是一个个的实体,但经验却是对它的抽象。一个人的经历是什么就是什么,是多少就是多少,这就像他档案中的材料一样,是不能被修改的,也是不能被随意增加与减少的。由于它是有一定数量的——即使经历再丰富的人,其经历也是有一定的数量的,而且,这数量即使再打得惊人,也不足以维持一个小说家的大肆挥霍——如果是拣最精彩的部分使用,那么这种挥霍则就更不能长久。因为同样的经历只允许在他的作品里出现一次。出现第二次,就是自我抄袭,就将成为他职业上的污点,从而就会在评价他是否是优秀的小说家时,被批评家们发难。然而,经验虽然也是有限的,但却可以反复出现。”(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2年7月版)所以,鲁迅郑重其事地指出:“作者写出创作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这里的“亲历”和“经历”,就是曹文轩所说的“经历”和“经验”。而经验,就是对生活的体验的结果。
在鲁迅的小说中,有一个“看客”的群体意象。在《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示众》等作品中,这些面目模糊的形象是小说的重要人物形象。从鲁迅的创作谈中我们知道,“看客”意象的最早生活源头是他在日本留学时看到的那张幻灯片,后来鲁迅把他对国民性的思考融入这一形象中,孕育出他笔下这一非常特殊的人物群像。所以,我们可以说,“看客”就是鲁迅的经验的产物。
体验的作用:
第一、可以直接进入创作,成为塑造形象、创造意境的艺术材料。
第二、可能成为了解和理解间接生活的依托和条件。
(三)调查采访
调查,是人们为了了解客观实际情况而进行的考察。采访,则是人们为了搜集材料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现在专指媒体记者为了搜集了解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调查活动。
两种常见的调查采访的方法
1、访谈法
访谈法,就是调查采访者通过对调查对象的访问交谈来了解情况、收集信息的方法。访谈法是相当一部分文体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报告文学等搜集写作材料的主要方法,也是文学创作和实用文体写作时搜集写作材料的重要方法。
访谈法可以分成个别访谈法和集体访谈法两种。
个别访谈法,是指调查采访者与单个的当事者或知情者会晤,通过交谈获取信息的方法。
集体访谈法,是指调查采访者采用座谈会的方式,与两个以上的当事者或知情者交谈,从而获取信息的方法。
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尊重被访谈者。
艺术地控制访谈进程。
做好访谈记录。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指调查采访者使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并选择特定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有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两种基本形式。
开放式问卷——问卷中所列问题不给出固定、规范的标准答案的问卷,调查对象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由回答。
如:
你看了电影《英雄》后,有什么感想?
封闭式问卷,是指调查者预先罗列出若干可能的答案,由调查对象选择回答。
如:
你对电影《英雄》的评价:
1、很好 2、一般 3、不怎么样 4、很差
(四)阅读
阅读就是看书看报并领会其内容。本章所说的阅读,是作者为了写作,通过看书看报(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还包括上网浏览)的方法搜集材料的方法。
阅读的方式有两种。
略读又称为泛读、浏览,它是阅读者为了节约时间,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一定阅读量的阅读方法。
精读是指一字一句反复仔细地阅读。
古人对读书非常重视,看作是写作的必要准备。读书对写作的益处,一是提高写作者的整体文化素质,二是为写作储材。
读书应该精读与略读双管齐下,既能打开眼界,又有一定深度,才与写作有益。
(五)实验
人们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或某种活动。
用实验的方法搜集写作材料,这在理工农医领域中撰写专业论文时经常使用,但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用得很少。
三、材料的剪裁
搜集写作材料,要求材料尽可能多,这样,作者在提炼主题时,能有坚实的基础,在运用材料时,也有较多的选择余地;但是,当你提笔开始写作时,在材料的选用上就要小心谨慎。材料的使用与文章的主题、文体、作者想达到的艺术效果等有关,决不能搜集到多少材料,就使用多少材料。
(一)材料应与主题相统一
文章的中心是主题,主题宛如夜空的明月,材料是围绕着明月的星星;主题宛如军队的主帅,材料是主帅统领下的士兵。与主题无关,材料就会失去意义。因此,选材的第一条标准,就是看选用的材料是否切题。凡是能够很好地表达主题、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材料,就选用之,凡是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无论它多么生动感人,无论作者如何喜欢它,也必须舍弃之。
写文章应以主题为中心,所有的材料都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而决定去留,所以曹丕强调“文以意为主”。清代王夫之也认为“诗文俱有主宾。无主之宾,谓之乌合。”鲁迅在介绍自己的创作经验时,曾这样说过:“……自然,在这中间,也不免夹杂些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的希望。但为达到这希望计,是必须与前驱者取同一的步调的,我于是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那就是后来集结起来的《呐喊》,一共有十四篇。”
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先有材料,在对材料的充分的分析综合之后,提炼出主题,这是文章写作的正道。在这样的写作中,最后写入文章的材料,应该是那些最能说明主题思想的。但是,在实际写作中,往往不能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前提下提炼主题,很多时候,主题是在作者还没有充分占有材料的时候就出来了。这种主题带有猜想的色彩。这时,寻找能证明主题的材料,更显得重要。因为,一篇文章的主题能否成立,关键是它有没有说服力,材料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大。要注意的是,万一最终材料无法证明主题,作者就应该尊重客观事实,重新调整文章的主题。
(二)材料应该具有典型性
所谓典型材料,是指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有巨大说服力的事实材料和理论依据。通过“个别”反映“一般”,通过“个性”表现“共性”,是所有文章的共同特点。当然,这“个别”不是普通的“个别”,这“个性”不是普通的“个性”,它们必须有极大的代表性和极强的说服力,才能承担如此“重任”。
用事如用人,愈多愈难。以汉高之雄略,而韩信只许其能用十万。可见部勒驱使,谈何容易。有梁溪少年作怀古诗,动辄三百韵。予笑曰:“子独不见唐人《咏蜀葵》诗乎?”其人请诵之。曰:“能共牡丹争几许?被人嫌处只缘多。”
(清)袁枚《随园诗话》
袁枚在这里强调的是写作中精炼的重要性。材料并非越多越有说服力。如果在写作中,材料选择得典型,往往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小小房间,只有六平方米大小。这房间还缺了一只角。原来下面二楼是个锅炉房。长方形的大烟囱从他的三楼房间中通过,切去了房间的六分之一。……这房间还没有桌子。六平方米的小屋,竟然空如旷野。一捆捆的稿纸从屋角两只麻袋中探头探脑地露出脸来。只有四叶暖气片的暖气上放着一只饭盒。地上还有一堆药瓶,两只暖瓶。房间里连一只矮凳都没有。怎么还有一只煤油瓶?书记发现了,原来房间里没有电灯。……
“可是,你要做工作,没有灯,你怎么做工作?听说你工作得很好。”
“哪里那里。我就在煤油灯下工作;那,一样工作。”
“桌子呢?你怎么没有桌子?”
陈景润随手把新床单连同褥子一起翻了起来,露出了床板,指着说,“这不是?这样也就可以工作了。”
摘自徐迟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
徐迟当年这篇《歌德巴赫猜想》能产生如此大的反响,不仅是他写了一个走到了数学科学前沿的中国科学家,还因为他塑造了这样一个在非常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仍然孜孜不倦努力工作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与“***”竭力丑化的知识分子多么不同啊!而徐迟借以创造这一光辉形象的,主要是报告文学中数量不多但特别有说服力的几个典型细节。
(三)材料应该真实
文章中使用的材料必须真实。所谓真实,有两重含义。在传播文体和应用文体(包括议论文)中,真实是指文章所使用的事实材料,必须实有其事,无论有什么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也绝不能任意杜撰,即使稍微修改都不行;所引用的理论材料,也必须有准确的出处,不能作随意的删改。
传播文体和实用文体的真实性非常重要,因为一虚假,就失去了说服力,就无法得到受众的信任。
审美文体创作中的真实,通常指的是艺术真实,所谓艺术真实,并不是真实的生活本身,而是对生活的“逼真”,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摘自鲁迅《祝福》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形象,你无法去查证鲁迅是否真的认识,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作家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虚构的方法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和故事,我们只要求他们是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人物和故事不违背生活的逻辑。
(四)材料应该新颖
所谓新颖,是指材料要有新鲜感,最好是别人没有使用过,至少你使用时的角度与别人不同。新颖、生动的材料,是使文章新鲜活泼的重要条件。
在写作中,材料的新颖很重要,它常常是吸引读者注意的重要手段。
据说,有一个省级负责干部到省农科院作报告,他对听众说:袁隆平搞出了一个杂交水稻,国家奖励给了他500万人民币。你们要是谁给我种出纳米来,我也奖励他500万!
这个材料要是放到一篇要求干部加强学习、与时俱进的文章中,一定会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二节 立意
一、主题的概念
1、主题,即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主题”一词,源于德国,最初是—个“音乐”的术语,意谓乐曲中最具“特征”并处于“优越”地位的那一“旋律”——即“主旋律”。它表现一个完整的“音乐思想”,是乐曲的“核心”。后来,这个术语才广泛用于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日本把这个概念译为“主题”。我们从日本翻译它时就借用了过来。由于“主题”的涵义适应性较强,所以现在在广义的“文章”写作中也常常使用它,使它取得了普遍“通用”的地位。要是我们给它下一“定义”的话,那么概言之:所谓“主题”,即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
摘自刘锡庆《基础写作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在不同的文体中,主题有不同的名称。
2、在审美文体中,主题是指作品中通过其形象体系显示出来的中心思想,又称为主题思想。
在审美文体中,主题依赖于形象体系表现出来。著名评论家秦兆阳就曾这样说过:“目前有些作者单纯注意写问题,不少人不知道、或者不能够把着重点放在写人物上,不知道着重地写人物恰好能够加重问题的份量。不少作品里的人物是为了写问题而安排的棋子,而不是通过问题(事件纠葛)来着重于写人物,特别是着重地写人物的意识形态,内心特点,因而做到更好地写了问题。这未尝不是跟十七年‘配合政策’的影响仍有关系。许多流传至今百读不厌的作品,一般都是既着重于写时代性的问题又着重于写人物的。在这些作品中,常常人物性格本身就是‘问题’。比如罗亭、奥勃洛莫夫、阿Q等等。有的作品从整个来讲是既写了人物又写了问题,但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人物。比如《红楼梦》,我们讲不出它的故事,但人物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们常说某某是林黛玉式的人物,贾宝玉式的人物。我们想起《祝福》就想起祥林嫂,想起《阿Q正传》就想起阿Q。”
3、在传播文体中,主题是通过信息体系显示出来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观念。
4、在应用文体中,主题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中心意图。
5、在议论文中,主题又可称为中心论点。
6、古人文论中没有“主题”这个概念,他们常用的是“意”。所谓“一意到底”,所谓“意多乱文”,指的就是我们所说的主题。古人很重视文章中这个“意”,把它称作是“统帅”、“灵魂”。
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辞不流。
(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
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未有主强盛而辅不飘逸者,兵卫不华赫而庄整者。四者高下圆折步骤随主所指,如乌随凤,鱼随龙,师众随汤武,腾天潜泉,横裂天下,无不如意。苟意不先立,止以文彩辞句统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念乱,如入阛闠①,纷纷然莫知其谁,暮散而已。是以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是意能遣辞,辞不能成意。大抵为文之旨如此。
① 阛闠:读如环会。阛,市区的墙;闠,市区的门。统称市区为阛闠。
杜牧:《答庄充书》
7、主题不仅在古代很受人重视,今天同样也是必须高度重视的作文要素。
魏巍说:“我们怎样来表现这一主题(指“谁是最可爱的人”)呢?首先,我希图追求着最本质的东西。在朝鲜,我脑子里经常想着一个问题:我们的战士,为什么那样英勇呢?就硬是不怕死啊!郡种高度的英雄气概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我了解到,他们由于锻炼与认识的不同,虽然有些差异,但是都有着共同的一点,即对于伟大祖国的爱,对朝鲜人民深厚的同情,和在这个思想基础上产生的革命英雄主义。于是,我了解了在毛主席和党的教育下这种伟大深厚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思想感情,就是我们战士英雄无畏的最基本的动力。我想:过不是最本质的东酉吗?这就是最本质的东西。我肯定了它。我一定要反映它。我毫不怀疑。一切其他枝节性的、片面性的、偶然性的东西,都不能改变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8、我们把主题比喻为全文的统帅和灵魂,甚至把主题看作是决定文章品位的主要因素,但并不主张主题拔得越高越好。硬性拔高主题的文章,容易给人虚假的印象。
二、主题的要求
(一)正确
所谓正确,是对文章主题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的要求,就是要求作者对生活有正确的认识,文章的观点要能够經得起实践的检验。一篇文章,总应该比较准确地反映客观现实,揭示客观世界的科学规律,从而引导人们积极向上,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
在文学史中,《水浒传》和《荡寇志》都以中国封建时代农民起义题材,前者的主题是暴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揭示“官逼民反”的现实,而后者则是发泄对农民起义的不满和仇恨。它对显示的反映也是很不准确的。
从主题的正确性来讲,不同的文体在表现上是不同的。审美文体是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主题的,所以,它要求作品具有正确的思想、健康的情感和较高的审美价值;传播文体以新闻通讯类作品为主,它要求作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真实地反映客观生活。而实用文体的写作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它的主题,来自实际工作的需要。所以,实用文体主题的正确性,主要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全面的判断,以及采取的切实可行的原则、措施。
(二)深刻
深刻,文章主题中表现出来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深度。
当我们确立文章主题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生活的表面,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深化文章的主题。
《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讲述了封建时代一个读书人科举考试的故事。范进是个穷书生,自二十岁开始应考秀才,考了三十多年,直到五十四岁时才得到广东学道(即主考官)赏识,给予他第一名,课文便由此展开,描述他中秀才回家后的情形。
范进家境贫困,中了秀才后,仍然受到丈人(岳父)胡屠户的轻视,他向丈人借钱往考乡试,反被病骂。后来范进瞒着丈人进城考试,结果中了举人第七名;捷报传到乡间,范进却因欢喜过度而疯了。回复正常后,丈人胡屠户一改常态,对他阿谀奉承,流露出势利及鄙俗的嘴脸,由此反映出科举时代社会上的人情冷暖,可怜、可鄙的丑态。
《儒林外史》在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方面,是很有深度的。
不同文体,由于主题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其主题的深刻性表现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审美文体主要依靠生动丰富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主题,所以,主题的深刻性,是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方式来展开的;而议论性文体,则可以通过作者的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用鲜明的语言表述出来;实用文体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表述主题,当然,它们往往省略论证过程;部分传播文体则介于审美文体与议论性文体之间,它们主要依靠对写作材料的选择来深化主题。
(三)鲜明
所谓鲜明,是指文章的观点要明确,作者的态度要明朗,文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也就是主题的倾向性要清晰可辨。特别是涉及到政治和思想领域中的观点,更应该立场鲜明,应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或明确的态度,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鲜明主要是指传播文体和实用文体,特别是政论文、思想评论、随笔等文体,应该观点鲜明,让人明确地知道作者的立场与态度。
虽然我们提倡文章的主题要明确,但对不同的文体,这种要求其实是有区别的。一般的传播文体、实用文体和议论性文体,如此要求完全正确,但对于审美文体,就不能这样简单要求。
主题不要把它看得太死,否则丰富的生活就容不进去了。主题,你真把它限死的话,只能把生活割开来写;割开来以后,就像我们去买肉一样,你不是买一条猪,而是买肋排、瘦肉,猪油等等。这样把生活割开来以后,不免牵强附会。再则,把主题限死,明确得只有一点,那么看了一次以后,我就不要看了!小说要耐看。《阿Q正传》我们到现在还看、今天看了仍然有启发。《阿Q正传》到底是什么主题呢?到现在也没有哪个讲得清楚,我也讲不清楚。《红楼梦》呢,到现在理论家还在研究。有人说是写“色空”,是受到批判的;文化大革命中,有人说是阶级斗争;粉碎“***”以后,又有人说是写个性解放,等等。我看,谁也说不清楚,每一种意见都有它合理的地方。
陆文夫:《由“小贩世家”等谈创作体会》
对于文学作品,不能简单地要求主题鲜明。
(四)集中
所谓集中,是指文章的主题一般要做到一文一意,不枝不蔓,突出重点。
这应该是指一般的文章,尤其是短文。至于长篇文学作品,有时候出现多主题的现象,还常常被人称道。
(五)新颖
新颖,是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作者在文章中传达的对生活的感受,要有新鲜感,要有创意,绝不能人云亦云,简单重复前人的思想和对生活的见解。
同一事物,相同材料,不同作者所作出的“判断”、所得出的“主题”不尽相同乃至大相径庭的情况,屡见不鲜。
比如以写“蜜蜂”来说吧,它既是画家的“爱物”,也是作家常写的题材。但是,不同作者对它的认识和评价,即由它所“引出”或“造出”的主题却是并不相同的。如:
不分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这是唐代罗隐所写的一首七绝《诔蜂》。其中有感慨,有寄托,隐含了对辛苦劳作而又不能尝受甘甜的“蜜蜂”们的无限同情。“诔”是哀悼的意思,罗隐对“蜜蜂”(实际是象“蜜蜂”一样的人)的命运以诗相“诔”,表现了他思想进步的一面。
衔脂窃粉笑蜂忙,只为微躯急聚粮。
念到蜜成无已份,何如花底剩余香!
这是《题画诗选》上的一首七绝《题蜂》。意思是说:可笑你“衔脂窃粉”终日忙,只为了填伤肚皮急聚粮。思念到酿成蜜后没有份,还不如少采多留剩轮香!这是一种站在“局外”的对“蜜蜂”的嘲笑和奚落,全诗透露着作者“利己主义”的立场和思想,立“意”大不如上首。
蜂为耕耘花作米,天数酿酒醉先生。
这首诗作者不详,诗也没有引全,但只从这两句诗来看,其“旨意”也很低下。这简直就是享乐主义者的醉呓!
如果我们再来看杨朔同志的散文《荔枝蜜》的话,那就大不相同了,真使人有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之感。作者写道:
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原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见《杨朔散文选》
(引自刘锡庆《基础写作学》)
杨朔的散文,在立意上,明显高出前面几首诗。可见,作文时要想做到主题出新,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三、怎样提炼主题
1、主题来源于生活。任何主题,都是作者对写作客体感知、思考、研究和论证的结果,表达的是作者对生活的见解。所以,就文章的主题来说,生活是最重要的,无论怎样的天才,一旦脱离了生活,都不可能写出好文章。
现在的青年艺术家,不愿意刻风景,但结果大概还是风景刻得较好。什么缘故呢?我看还是因为和风景熟习的缘故。至于人物,则一者因为基本练习不够(如素描及人体解剖之类),因此往往不像真或不生动,二者还是为了和他们的生活离开,不明底细。试看凡有木刻的人物,即使是群像,也都是极简单的,就为此。要救这缺点,我看一是要练习素描,二是要随时观察一切。
鲁迅《书信·致段干青》
2、任何一篇文章的主题,又都包含着作者的胆识、对生活的真知灼见乃至人格的投影。所以,要想写出具有一定深度与独创性的文章,作者必须具慧眼、善观察,而这首先应在提高自己的整体文化素质上下功夫。
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赋得革命,五言八韵”,是只能骗骗盲试官的。
鲁迅《而已集·革命文学》
3、主题也是作者吃透所掌握的材料的结果。从写作一篇文章所需要的材料中,挖掘并寻找一定的涵义,这就是主题的提炼。主题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它是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见解。提炼主题需要作者的思索。很多时候,在作品初稿完成之后,作者仍然不会停止提炼主题。文章的修改,不仅是材料、文章结构、语言的斟酌,它同样也是主题的不断深化过程。
要谈“提炼”主题,就不能离开材料。这正像冶炼金属离不开矿石,提制石油离不开原油一样。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写道:“理论的概念必须要由大规模积累的实际经验来完成。”(见《资本论》第1卷)所谓“实际经验”,就是一种现实的、具体的材料(当然,也还包括一些做法、体会);而它没有“大规模”的积累,是完不成“理论的概念”的建树的。毛泽东同志更从“认识论”的高度深刻指出:“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见《实践论》)所谓“提炼”主题,实际上正是从这些丰富、实际的“材料”中,“造出”或“引出”其中固有的正确“结论”的本领。
也就是说:“主题”是潜藏、寓含在全部材料或题材之中的,作者的任务不过是理解它、消化它、捕捉它,把它明确地“概括”出来而已。
刘锡庆《基础写作学》
搜集材料后进行主题提炼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炼主题要求作者敢于大胆质疑索解
提炼主题,首先要敢于大胆质疑
所谓主题就是作者对生活的某一方面的认识。人类出现在这个地球上已经有几十万年,有史记载的人类历史也有数千年,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人类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只要人类仍然生存在世界上,这个过程就永远不会结束。
(哥白尼与日心说的创立)
(二)提炼主题要求作者透过表象认清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本质和现象是客观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性质及此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决定于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的比较深刻、比较稳定的方面。而现象是指直接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外表形态。现象是事物的本质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现。现象是比较片面、表面和局部的,而且它多变、易逝。现象中,还有一些是假象。因此,一个作者要想写出深刻的主题,就必须分清现象与本质,练就一双能透过生活的表象看清本质的火眼金睛。
提炼主题,要摒弃表象,着力开掘事物内在的本质含义。要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及其规律性,必须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将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从感性认识进入到理性认识。我们要掌握这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在提炼主题时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反映出事物的精髓。
黄钢的《亚洲大陆的新崛起》一文主题的提炼过程,能给我们以启示。黄钢对李四光事迹的报道,从1972年积累材料,到1978年发表,有5年时间。这5 年是他收集材料,分析、比较、研究素材的过程,也即主题提炼的过程。作者对人物和事件本质意义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经历了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第一步思考是他掌握了李四光的大量材料后,觉得应反映出李四光的道路、精神和科学家的优秀品质。那么,什么是李四光的精神和品质呢?接着作者又进行了第二步纵深的思考:李四光几十年同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论作斗争的实质是什么?一是反对帝国主义对东方的侵略,二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赶超西方,扭转我国落后的状况。这两点正是李四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据此,作者又进行了第三步深入发掘,提炼出这样的主题:李四光所走的道路和新中国地质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历程表明,党的领导和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新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华民族在古代的科技方面已经有过光辉的历史,那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也一定会重新崛起。这三次思想认识的飞跃,正是作者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层层深入地认识事物本质意义的过程。
(三)提炼主题要求作者宽思路、多角度思考问题
世界是复杂的,从哲学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矛盾诸方面的各种联系的统一体,而矛盾的每个侧面又包含着多种角度。因此,我们只有拓宽思路,尝试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提炼主题,做到不因循守旧,不人云亦云,保持自己的独特立场和独特思路,特别是要学会从大家都认为正确的问题中寻找缺陷与不足,从大家都认为错误的问题中寻找合理的成分,才能写出与众不同、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
选取新颖、独特的角度,主要从这样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新的观察角度,一是新的认识角度。
采用新的观察角度,就是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写作对象,从不同的侧面开掘主题。法国作家莫泊桑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去观察它,以便能发见别人没有发见的和没有写过的特点。”(《谈“小说”》)我们写文章时,要认真观察写作对象,寻找其最佳侧面和最优部位,尽可能地开掘和表现出最大的主题价值。
选取新的认识角度,就是要尽可能表达出作者自己独到的见解。作家茹志鹃有段话说得很好,她说:“我要用我这双眼睛在大家共见的生活中,去找出单单属于我的东西,也就是与我的思想水平,我的兴趣,我的世界观和我的美学观相结合起来的东西。这也就是我对这些共见的生活的独到见解。”(《生活经验和创作风格》)作者如果没有那种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就很难提炼出新颖、独到的文章主题。这里的关键是,作者认识事物的方法和角度要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