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的产生、问题、未来
主讲人,李 曜 博士、副教授
上海财经大学
一、社会保险的三种基本财务
制度
? 1,随收随支 ( Pay-as-you-go), 即, 现收现付,
在职职工缴费, 支付退休老年人的养老金 。
?无基金积累
优点:管理方便;代际之间收入转移;同一代人之
间收入再分配
缺点:人口老龄化时, 支付危机 。
?案例,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预测表
典型国家,美国等发达国家 。
? 据预测,美国的公共养老基金在 2012年将出现
赤字,2030年破产。公共医疗基金将在 2005年
用完。
? 二, 完全积累 ( full-funded),
年轻时缴纳养老保险费, 积累起来, 供退休后
使用 。
? 优点:自我保障, 个人缴费有积极性;没有代
际冲突 。
? 缺点:没有再分配功能;基金的保值增值压力
大:通货膨胀因素等 。
? 典型国家:新加坡, 智利
? 三, 部分积累制
混合模式 —— 社会统筹部分和个人账户
部分
? 社会统筹部分 随收随支:代际转移;
收入再分配;
? 个人账户部分 完全积累:应对人口
老龄化;培养个人责任心, 提高缴费率;
提高储蓄率;
? 典型国家:中国
二、体制转变中的主要问题 ——
隐性养老金债务与转轨的筹资
个人账户:“实账”还是“空账”?
90年代初隐性养老金债务 (IPD,implicit pension debt)
三、社保基金运作的经典案例
?? 新加坡公积金制度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余额与官方储备 单位,百万新元
? 我们实现了 ‘ 居民有其屋 ’ 和医疗
保证, 但又未搞平均主义, 没有出现吃
大锅饭, 干好, 干坏一样的现象, 也没
有出现西方福利社会那种缺乏上进动力
的现象, 我们在每个环节上 ( 住房, 医
疗条件, 受教育等 ) 都试图使人们感到
既有保障, 又有差别, 因此保持上进的
激励, 这是我们的一条主要的经济思
想 。 ?
—— 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答周小川
? 1955年 7月,公积金制度诞生。
强制性储蓄;职工本人退休养老自我保障,自
存自用,没有保险。
? 名义上是自愿参加,实际上很多政府补贴以公
积金会员为条件,有强烈的优惠吸引力。启动
时,20万名会员。现在,200万名以上会员。
? 1,公积金积累, 用途扩大,养老 住房,
医疗, 个人投资 ······
账户内划分为一般账户, 医药保健账户, 特
别账户 。
2,缴费率的变化
会员公积金缴交率( 1955—— 1987)
? 年份 缴交率 % (一般账户 %、特别账户 %
雇主 雇员 医药保健账户 %) 总数 %
? 1955 5 5 10
? 1968 6.5 6.5 13
? 1970 8 8 16
? 1971 10 10 20
? 1972 14 10 24
? 1973 15 11 26
? 1974 15 15 30
? 1975 15 15 30
? 1977 15.5 15.5 30 1 31
? 1978 16.5 16.5 30 3 33
? 1979 20.5 16.5 30 7 37
? 1980 20.5 18 32 6.5 38.5
? 1981 20.5 22 38.5 4 42.5
? 1982 22 23 40 5 45
? 1983 23 23 40 6 46
? 1984 25 25 40 4 6 50
? 1985 25 25 40 4 6 50
? 1986 10 25 29 6 35
? 1987 10 25 29 6 35
? 3,管理机构:新加坡公积金管理局 —— 政
府部门;投资国债投资范围扩展;委托海
外基金管理公司
? 4,存款利率:法律规定 2.5%,实际上每年
6%。 ( 70— 80年代 ) 。 1986年开始, 每半
年根据本地银行界利率水平调整利率 。 并
规定不低于同期通胀率以上 2%。
? 5,公积金用途,—— 60年代, 会员退休,
突然死亡, 终身残疾等可取出存款 ( 自存
自用 ) ;
—— 1968年, 特准购屋计划, 建屋发展局
的普通公寓房 ( 自存自用 )
—— 1975年, 中等收入购屋计划 。 购买较
高档的公寓 ( 自存自用 )
—— 1978年, 购买新加坡公共汽车公司股
票;
—— 1981年, 特准住宅产业计划 。 购置高
级私人房产, 自住或出租; ( 自存自用 )
—— 1982年,家庭保障保险计划。 住房贷
款分期付款的保险(保险)
—— 1984年,医药保健储蓄计划。 本人
及家人的医疗开支(自存自用);
—— 1990年,健保双全计划。大病、大
手术保险(保险)
—— 1990年,优秀学生费支付计划。支付
学费让子女上重点学校。(自存自用)
新加坡模式点评:
?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社会激励作用
强;储蓄率世界第一;支持经济增长 。
? 适用性有限:家长制管理;城市国家 。
? 智利的社会保障改革
? 1981年,从随收随支改为完全积累。国
家保证最低养老保障待遇。并且采用私
营化运营。
? 1,养老基金管理公司( AFP)
1981年 12家, 1995年 21家 。 基金管理
公司家数增加, 竞争激烈 。
? 基金行业集中指数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21,6 19.4 18.0 17.1 17.9 18.2 17.8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H er
fin
dah
l 指

17.2 16.7 15.8 14.7 13.6 13.0 12.5
? 2,每人一个个人账户, 委托一家 AFP管
理, 可以在各个 AFP之间转移账户 。
? 3,基金投资:品种限制, 最低收益率,
风险防范
?4,每月最低收益率:所有基金在最近 12
个月的平均收益率减 2%,和所有基金在
最近 12个月的平均收益率的 50%,两者中
较小的 。
?5,收益波动储备:某基金当年收益率超
过业内平均收益率 2个百分点以上或 50%
的实际盈利, 以较大者构成 。 用于补足
最低收益水平 。
现金储备,相当于 1%的养老基金资
产, 由基金管理公司自有资金支付 。
国家保证,最后补足差额, 同时结
束该 AFP。
?6,基金投资的实际收益率情况
? 7、认可债券( recognition bond) 政府
解决养老金欠帐问题。
智利模式点评:
? 强调自我积累, 自我保障;养老基金
推动了智利资本市场的发展 。 认可债券
推延了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债务偿还 。
? 运营管理成本高 —— 分散管理, 基金
营销费用高, 频繁转换账户, AFP的并
购等 。
? 美国模式
? 美 国 社 会 保 障 ( OASDI,old-age,survivor,
disability insurance,HI,health insurance) 随收
随支模式, 基金积累有限 。
? 多层次的社会保障 。 主要支柱是企业 /职业 /行
业养老基金 ( pension fund) 。
例如:世界最大的基金 CalPERS( California
Public Employees Retirement System), 超过
1400亿美元 。
? 两种基本的养老基金方案
? 1、确定受益型( defined benefit)
雇主保证员工退休后按月获得固定的养
老年金。如:养老年金额 =1.75%?工作
服务期 ?最终养老工资
雇主缴费,建立信托基金,选择保管人
和投资人; ERISA法案规定所有 DB养老
计划须向美国养老保险受益担保公司
( pension benefit guaranty corporation,
PBGC) 投保
雇主缴费 方案投资收益
方案受托人监督下的信托基金 PBGC
担保的每月退休收益
退休职工
2、确定供款型( defined contribution)
缴费率事先确定,雇主承担大部分缴费。除
部分购买商业意外保险外,其余建立员工个人
投资账户。
? 某投资机构管理员工个人账户,向员工提供投
资工具(各种基金及资产组合),员工决定账
户资产的分布。账户中的积累金额为退休后收
入。
? 雇主 雇员
信托基金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基金积累值
雇员退休时领取
DB和 DC计划的比较
? 1974年,美国 ERISA法律通过。当时 DB
计划 10.3万个,DC计划 20.8万个。 1993
年时,DB计划 8.4万个,DC计划 61.9万
个。
? DB计划适用于年龄较大、经验丰富的雇
员。 DC计划适用于年轻、流动性大的雇
员。
DC计划的模拟
? 某员工进入年龄 25岁,年收入 3万元,缴
费率 5%,积累收益率为 8%。
薪金增长率 4% 7%
退休时薪资
( A)
144031 449234
账户积累额
(B)
692603 1115972
B/A 480.87% 248.42%
DB计划的模拟
? 退休金额为最后 5年平均收入的 1%乘以工
作年限。
薪金增长率 4% 7%
最后 5年平均
薪资( A)
133,369 394,177
年退休金 (B) 133,369× 1%
× 40=53,348
394,177 ×
1% ×
40=157,671
B/A 40% 40%
DB计划和 DC计划的对比
?
特征 DC计划 DB计划
积累速度 早期较快 随服务年限增加,增长速度加快
携带性 好 差
投资风险 雇员承担 雇主承担
退休金充足性 取决于缴费水
平、投资业绩
取决于雇员服务年

给付方式 一次性,或转
化为年金
年金形式
资金缺口 无 有可能
投资决策 员工选择 无
总结
? 公营机构和私营机构管理社保基金的收
益率比较
四、中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改
革 —— 五个阶段
? 第一阶段
?? 1991年 6月,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首次实行社会统筹,地方统筹 (县、地市、
省)和 行业统筹 并存;
行业统筹:交通、银行、煤炭、铁道、电
力、邮电、水利、民航、中建公司、有色金属
公司、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 11个行业
? 第二阶段
?? 1995年 3月, 国务院, 关于深化企业
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 ;社会
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各地个人账户
不一;一个地区一个办法;
? 第三阶段
?? 1997年 7月, 国务院, 关于建立统一
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
? 统一个人缴费比例:本人缴费工资的 8%;
统一个人账户规模:本人缴费工资的 11%;
统一养老金发放标准:基础养老金:当地
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 20%;个人账户
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 120。
社会统筹缴费: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
的 20%。 各省有突破 。 如:上海市 。
25.5%
? 第四阶段
?? 1998年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
门联合通知 ( [1998]6号文 ),
1998年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
行等六部门联合通知( [1998]52号文):
? 对运作中的养老保险基金,划归财政部门,存
入财政专户。
? 第五阶段
? 2000年 9月 25日,国务院正式决定成立“全国
社保基金”,并设立“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
首任理事长刘仲藜。 2003年,高西庆任副理事
长,项怀诚任第二任理事长。
? 社保基金开始探索多样化运作
? 实际社保基金并没有在全国范围达到统
筹,停留在省市级统筹。
? 全国社保基金来自于中央财政拨付资金。
本来财政就有一笔预算资金,用来补各
省统筹不足部分。(各省纷纷向中央财
政要钱)现在统一交给全国社保基金理
事会,先运作起来。
? 2001年 12月,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发布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
办法》
? 截止 2002年底,全国社保基金资产 1241.8
亿元,其中国债 273.93亿元,银行存款
938.8亿元。当年基金年收益率 2.75%。
? 当年基金权益净增加 436.8亿元,其中财
政拨入资金 415.8亿元,投资收益增加 21
亿元。
? 投资渠道单一,资产收益率低
? 拓宽投资渠道:保险、信托、海外证券市
场( QDII) …
? 第六阶段
? 2003年 10月,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关
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建立健全省级养老保险调剂基金,在完
善市级统筹基础上,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条件具备时实行基本养老金的基础部分全
国统筹。”
? 目前,现实情况,
? 京、津、沪、闽、陕 5省市实现了省级统
筹;
? 市级统筹 104个;县级统筹 1017个。
?,全国社保基金” 1330亿元( 2003年底); —
—管理规范
? 各地积累的地方养老基金 1600亿元; ——管理
混乱,“放羊状态”
? 辽宁试点:,做实个人账户”
? 个人账户资金完全由个人缴费形成;统账分别
管理,不得占用;统账分征(前者地税,后者
社保经办机构办理)。
? 账户资金少部分保证当期支付,83亿元资金购
买国债 43亿元,协议存款 40亿元,年收益率
2.5%。
未来模式讨论
? 三种基金
? 1、全国社保基金,——,游离于社保制
度之外,; 储备基金(爱尔兰、挪威
等)
? 2、统筹基金 ——各省分别投资管理,目
标实现全国统筹;
? 3、账户基金 ——并入企业年金,个人自
主选择投资。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
暂行办法》分析
? 1,信托、委托关系的复合;
? 2、招标遴选机制
? 2003年 6月 2日,签署委托投资协议(南方、博
时、华夏、鹏华、嘉实、长盛);首批入市资
金 140亿元; 2004年 10月,第二次招标,易方
达、招商、中金、国泰入选社保基金第二批管
理人。
? 单个委托人管理资产不得超过年度委托资产总
值的 20%。
? 托管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浦东发展银

? 3、投资组合:
? 银行存款、国债 >=50%;
? 企业债、金融债 <=10%;
? 基金、股票 <=40%。
? 4、管理费率 <=1.5%;托管费率 <=0.25%
? 5、风险防范
? ( 1) 第一道防波堤:管理人提取管理费的
20%;
? ( 2)第二道防波堤:理事会提取净收益的
20%;
? 6,信息披露
? 每年向社会公布基金资产、收益、现金
流量等。
? 每季度向财政部、劳动保障部提交社保
基金财务报告、投资管理报告。
社保基金投资股票( 部分,2003年底 )
?
股票名称 万股 股票名称 万股
长江电力 4216.7 邯钢转债 2429.3
中集集团 232.6 复星转债 3.8
宏源证券 50.7 山鹰转债 5.1
福耀玻璃 286.5 黄海股份 43
民丰特纸 49.6 上海建工 46.1
新潮实业 73.2 北京巴士 124.3
五、地方社保基金运行中的问

? 1、征缴比例低
部分省市 60%—70%,逃缴、不缴、隐
瞒真实员工数目
? 2、支出中存在“黑洞”
虚报、冒领退休金;提前下岗退休
? 3、基金管理中的问题
分散在各省市,多头管理
案例,财政部、审计署 1996年对企业职工养
老保险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进行的专项
财务检查。(国发 [1997]4号文)
? 1,搞基本建设投资;
? 2,参与房地产投资;
? 3,直接参股或购买股票债券;
? 4,直接投资或委托放款;
? 5,兴办经济实体;
? 6,转移基金及对外借款;
? 7,公款私存及存入非银行机构;
? 8,主管部门挤占基金管理费;
? 9,超标准提取和滥支管理费
六、社保基金管理的未来
? 1,基金规模
全国各省社保基金节余 1600亿元 。 其中
100亿元已被挪用, 挤占, 短期内无法收
回 。 大部分以国债形式存在 。
? 2,充实社保基金:
?社保基金的缴费,提高收缴率:社会保
险费 社会保险税 如:海南省 ( 税
费改革的困难? )
?通过国有股减持;
? 国有股减持 社保基金增加
+
股市资金增加 社保基金部分允许
进入股市
??变现或划拨部分国有资产;
??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
??发行特种长期国债;
?? 征收特种税 ( 如遗产税, 奢侈消费税
等 ), 或者从个人所得税, 利息税中划出
一部分;
??发行福利彩票
??推迟退休年龄
? 3、理想的社保基金资产结构
—— 第一准备金 。 高度流动性, 用于支付 3
个月以内的养老金 。 以现金和活期存款形
式持有;
—— 第二准备金 。 相当流动性 。 用于支付 3
个月以上, 1年以内的养老金 。 可投入货
币市场;
—— 第三准备金 。 应付未来老龄化支付 。
用于各种投资 。
? 世界银行对中国养老基金投资规定的建议 (单位:%)
? 资产种类 上限 下限
政府债券( 3年以上) 80 20
政府债券( 3年以下) 50 0
银行存单或存款( 3年以上) 50 20
银行存单或存款( 3年以下) 30 0
基础设施债券(担保) 20 0
公司债券(投资级以上资信) 2- 10 0
一流公司股权 2- 10 0
商业房地产 10 0
居民住房(抵押债券) 10 0
外国政府债券 /公司债券 0- 1 0
外国股权 0- 1 0
? 建议
? 投资于国债比例不低于 50%;
? 投资于股票比例不高于 30%;开始可设
定为 10%—— 15%。
? ( 如果间接入市, 则为证券投资基金 )
? 现金和银行存款不低于 10%;
? 其他投资:不动产, 国外资产, 抵押贷
款等, 控制在 10%以内 。
? 4,社保基金参与证券市场的方式
?? 社保基金与开放式基金 —— 选择开放式
基金
? 社保基金本身规模不固定, 流动性, 安全性要求高, 开
放式基金规模不固定;
? 开放式基金按净值申购, 赎回, 没有折价现象;
? 开放式基金本身有赎回压力, 为保持流动性, 资产会比
较分散, 安全;
? 开放式基金信息披露及时, 准确, 透明度高于封闭式基
金 。
?? 社保基金投资与指数化投资基金
? 指数化基金的优势,投资分散, 广泛, 有效降低非系统
风险;管理费用, 交易费用低;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能
与社会生活水平进步幅度大体一致 。
?? 直接入市? 间接入市?
? 间接入市:投资现在的证券投资基金, 委
托证券公司理财 。
? 直接入市:设立或参与发起设立专门的社
保基金管理公司, 管理社保基金 。
公共机构发起设立的基金公司, 在运作
中是否会产生, 道德风险,?
??可能的方式:
? ( 1) 公开竞争招标 ( 全国社保基金已经
采用 )
? 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主持,劳动和社
会保障部、中国证监会负责监督,选取
若干家基金公司负责社保基金管理。 基
金管理公司业绩稳定、效率较高、费用
较低
? ( 2)发起设立全国社保基金管理公司:
需要修改《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发起基金管理公司的规定。
? ? 社保基金委托管理的最低收益担保原

预先设定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的最低线,
如果投资收益低于最低线, 由基金管理人
动用储备金补足 。 储备不足, 则国家财政
预算予以支持 。
七、上海市社保基金管理的实例
? 分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 1993— 1998)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自 1993年下半年开始受
托运作上海市社会保障基金。( 1994年市
政府 63号令)
? 在 94年前,社保局管理基金时,曾交给多家银
行,后来统一归浦发后,工行、建行逐步将资
金转移。社保局自己还是有一部分资金。
? 基金法人:市社会保险委员会 —— 重大政

? 基金管理人:市社会保险局及其下属社会
保险事业管理中心; —— 编制基金预决算,
收缴、管理、支付社保基金;财务、审计、
统计等;
? 基金保管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 基金
账户设在浦发行,与其它帐目分开。
? 基金投资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社会保险
部 —— 具体投资运用。
?增值运营最低收益率:同期一年期银
行存款利率 +2%;在通货膨胀严重时
期,不低于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CPI)。
?主要投资范围:流动资金贷款、项目
投资、项目融资
浦发银行管理社保基金中的经
验教训
? 1、基金主要赢利来自贷款(流动资金贷
款为主)和息差;
? 2、基金不缴存款准备金,成本低;贷款
资金量大。
? 3、不提风险准备金,用利润冲减过坏账。
? 4、不提管理费。但是社保部在满足最低
的收益率情况下,决定基金收益率。
? 5、几个投资项目
? 房地产投资:市内主要有四块地,开发
成办公楼。原准备经营 5年以上,现在要
退出,需要寻找买家,资金量大。
? 股权投资:如阿尔卡特的光缆项目
? 项目融资:地铁二号线。市政府要求的
投资,当时建设资金不足。以地铁沿线
各区政府所属的项目公司为借款人,区
财政负责偿还。目前不赢利,未来依靠
二号线各个站点附近的地价增值,批租
土地等来偿还贷款。目前只在偿付利息
阶段。
? 坏账贷款:
? 珠海恒通的借款。 1997年 12月的 5000万
元一年期借款,以棱光实业 4400万法人
股(总股本的 29%)作为抵押。 1999年 8
月,因故未拍。 2000年 1月的拍卖,无人
举牌应价。 2000年 4月的拍卖,无人交纳
参拍保证金。三次拍卖都流拍。
? 目前正在想办法处理。
第二阶段( 1998—— 至今)
??《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
(市政府 1998年第 59号令,对 94年 63号
令的再次修订)
? 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单独的社会保障基金
市级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专项
管理,专款专用。
? 取消浦东发展银行的管理资格
浦发:要上市,还是要社保基金?
? 记入个人养老保险账户的储存额,按不低
于同期居民 1年期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
息。(取消了上浮 2个百分点,取消了不低
于 CPI)
? 浦东发展银行从 2000年开始,分 8年时间,
将已经运用出去的基金资产进行回收,交
给社保局,纳入财政专户。
? 上海市的养老社保基金,1993——1997年
收大于支,个人缴费部分没有动用。 1998
年开始一直收不抵支。
? 2000年收 200亿元,支出 220亿元,动用
基金部分 20亿元。 2001年开始收不抵支。
? 原因,?上海市人口老龄化严重,退休职
工增加;人均寿命延长; ?国企改革,下
岗职工 220万人,部分提前退休; ?和单
位签定“协保”人数 45万人,其“三金”
缴纳数额低
? 目前,个人账户账面人均 1万多元,总数
额 500多亿,实际只有基金 140亿元,还
大部分是非现金资产。
? 预计 2027年上海市养老保险支出达到高峰。
? 对策 ——
? 财政补贴;
? 退休年龄延长,如女职工从今年起,退休年龄
每 2年延长 1岁。(如美国从 2003年 —2027年,
退休金支付起始年龄从 65岁提高到 67岁。)
? 国有资产变现,从上海试点
? 目标:“统账分离”
? 现在统账混合,替代率 65%左右,统账分离后,
统筹部分替代率下降,30%以内,其余来自个
人账户
? 个人账户变为“第二支柱”,商业化运作,个
人选择投资基金,承担风险。
? 上海市社保基金的发展历程:
委托浦发银行 划归财政专户 地方拥
有自己的社保基金管理公司
? 未来的结构图( 2001年时)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
某基金管理公司 金融机构 项目公司 上海市社保基
金管理公
司 ······
八、上海市的补充养老基金(企
业年金)
? 补充养老保险,可以税前计提工资总额的
5%,好的企业可以达到 10%。
? 社保部门和总工会(互助保险)在做
? 性质:商业化的资金
? 上海市社保部门管理的企业年金在 2001年
时有 20多亿,目前委托银行、证券公司、
信托投资公司运作。 2000年的回报率 5%。
? 没有公开竞标机制,管理比较混乱,不
透明、不公开。资金的委托管理,依靠
双方第一把手之间的个人信用。
2004年:中国企业年金的开局之年
? 进入 2004年以来,一系列企业年金法规制度以
前所未有的密度出台 。
?,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 2004/5,劳动保障
部) ;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2004/5,劳动
保障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
?,企业年金管理指引》( 2004/8) ;
?,关于企业年金基金证券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
( 2004/11,劳动保障部、证监会);
?, 企业年金基金证券投资登记结算业务指南》
( 2004/11,劳动保障部、证监会);
?, 企业年金管理运营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
法,( 2005/2,劳动保障部)
? 重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对
企业年金基金的受托管理、账户管理、托
管以及投资管理进行了规范 。
? 提出:法人受托(外部)和年金理事会受
托(内部)两种模式
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
? ( 一)企业年金的发展规模迅速,发展潜力巨大
? 年金规模占 GDP的比例,由 2003年的 1%分别增
至 2012年的 10%,2020年的 15%,2030年的
20%,由此计算出 2010,2020,2030年我国企
业年金发展规模分别为 1.5万亿元,5.8万亿元、
14.5万亿元。
? ( 二)企业年金计划的覆盖范围仍相当小
? 2003年,已有近 700万人参加了企业年金计划,
但这也仅仅约相当于 2003年末 11646 万人全国基
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的 6.01%
? ( 三)企业年金运作多种模式并存
? 运作模式主要有三种,企业自行管理, 社保机构
经办 和 保险公司经办 。
? 表:我国企业年金运作模式现状
? 来源:何平,中国企业年金财税政策与运行
社保机构经
办的企业年

企业自行管
理的企业年

保险公司经
办(管理)
的团体退休
金计划
参保人数占
比( %)
30 40 30
年金资产占
比( %)
20 50 30
? 企业将年金委托给地方社保,由地方社保再委托
给部分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进行运作。 2002
年 1月,深圳市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事业法人的企
业年金专业管理机构 ——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
心,直属于深圳市社会保险管理局。截至 2004
年 4月,深圳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已建立企业账
户 710个,员工个人账户 53000个,受托管理企
业年金基金 10亿元人民币。
? 到 2004年中,上海社保局掌管的企业年金已达
到 84亿元的规模,大连则在 3亿 -4亿之间,最早
实现企业年金试点的辽宁省企业年金管理中心约
为 2,2亿元,其次是北京、成都和南京等地的
年金管理中心。
四、企业年金发展趋势
? ( 一)运营模式市场化是大势所趋
? ( 二)协调监管是保障
? ( 三)自愿建立与 保障公平 需相协调
? 在建立企业年金的动机上,对 21个企业的
问卷调查中,72.7%的企业希望借此吸引
和留住人才,54.5%的企业为了高速薪酬
结构,59.1%的企业为了改善职工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