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讲稿
经济系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第十八章 失业理论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
一、失业的数据
? 失业的定义与衡量
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
作的人即为失业者。
衡量一个经济中失业状况的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
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百分比。即:
失业率 =失业人数 /劳动力总数 × 100%
二、失业的分类
1、摩擦性失业(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 指在生产过程
中由于难以避免的由于转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失业。
与劳动力市场短期变动相联系。实际生活中,工作机会和人们
择业行为不断变动。这些人通常能找到新工作,但是由于劳
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找到新职位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总会
有一部分人处于这种“转岗之间( between the jobs)”的
失业状态。
2、结构性失业(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 指劳动力的供
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
职位空缺,失业者或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
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与劳动力市场较长期变动相联系。原因:
( 1)技术变化
( 2)消费者偏好的变化
( 3)劳动力的不流动性。
3,周期性失业 —— 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
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水平
下降造成的。
4,自愿失业 —— 指工人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 —— 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
业。
三,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自然失业率 —— 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
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
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N=E+U
N:劳动力 E:就业人数 U:失业人数
失业率= U/N
假定 N不变,
? ?
(
lf
f U l E
E N U
f U l N U
Ul
N l f
?
??
? ? ?
?
?
代 表 离 职 率, 代 表 就 职 率
劳 动 市 场 的 稳 定 状 态 条 件 )

给出了一种估计
自然失业率的方

自然就业率 —— 充分就业量除以劳动力总量所得到的比率。
一个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与自然就业率之和为 100%.
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D
D S
S
W?
o EN N? N
W
就 业 自 愿 失 业
竞争性的
劳动力供给
和需求的一
般情况。
(市场出清
的均衡状态)
E
D
D S
S
W?
o 1N N
? N
W
就 业
非 自 愿 失 业
W??
2N
E
非出清的
劳动市场分析,
说明没有伸缩
性的工资怎样
导致非自愿失
业。(假定工
资是刚性的)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一,失业的影响
? 社会影响
? 经济影响
二,奥肯定律
——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 1个百分点,实际 GDP将降低于
潜在的 GDP2个百分点。或者说,相对于潜在 GDP,实际
GDP每下降 2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就会比自然失业率上升
1个百分点。
GDP缺口 —— GDP偏离其潜在值的百分比。
奥肯定律用公式表示:
? ?
f
f
f
yy
a u u
y
y y u
ua
?
?
?
? ? ?
为 实 际 产 出, 为 潜 在 产 出, 为 实 际 失 业 率
为 自 然 失 业 率, 为 大 于 零 的 参 数 。
结论,实际 GDP必须保持与潜在 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
失业率的上升。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那么,该经济社会
的实际 GDP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 GDP的增长。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
一,通货膨胀的数据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 通货膨胀 —— 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
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 消费物价指数 (CPI)—— 在普通家庭的支出中,购买具有代
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要比过去多花多少钱。
选取一组相对固定的典型的商品或劳务,比较其在不同时
期购买所花费的支出。
CPI=一组固定水平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 /一组固定水平按
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
例,1993年购买一组商品的所花费的支出是 857元,1997年
购买同样的商品,支出是 1174元,则 1997年的消费物价指
数是 1174/ 857× 100= 137
? 生产者价格指数( PPI) —— 衡量资本品、中间投入品等的
价格变化。与消费物价指数不同,包括了中间产品和原料。
? 通货膨胀率 —— 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
分比。
1
1
1
t
t t 1
tt
t
t
t
tt
PP
P
PP
?
?
?
?
?
?
?
为 时 期 的 通 货 膨 胀 率
和 分 别 为 时 期 和 - 时 期 的 价 格 水 平
三、通货膨胀的分类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
? 温和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 10%以内。
? 严重通货膨胀,10%-100%;奔腾式的通货膨胀。
? 恶性通货膨胀,100%以上,超级通货膨胀。
2、按照对价格的不同影响区分
? 平衡型通货膨胀,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
? 非平衡型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不完全相同。
3、按照通货膨胀的预料程度区分
? 未预期型通货膨胀:价格上升的速度超乎意料之外。
? 预期型通货膨胀:物价有规律的变动。
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 每次通货膨胀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过多的钞票追逐
过少的商品”。
MV=Py
? 即货币供给量 *货币流通速度(总支出)=物价水平 *实际收
入(总收入)
? 货币流通速度,V=名义收入 /货币供给量
? 对上式取自然对数,lnM+lnV=lnP+lny
关于时间 t求微分,进一步变形:
即:通货膨胀率=货币增长率-产出增长率+流通速度变化率
? ? ?
P M V y
P M V y
m y v?
? ? ?
??则 有, =
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 即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
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 1)凯恩斯区域内,总需求
增加,不会导致价格上涨,
此时资源充足。
? 2)中间区域,总需求增加
后,价格逐渐上涨,是由
于劳动、资本等的不足,
导致成本提高。即供给瓶
颈。该区域的通货膨胀被
称为 瓶颈式通货膨胀 。
? 3)古典区域,充分就业。
总需求继续增加,只会导
致价格的上涨,收入不变。
三、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 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
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成本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
水平的持续和显著上涨。
主要是由工资的提高造成的。
?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 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
所导致的价格水平的上涨。(前提: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
? 工资-价格螺旋 —— 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
运动。
? 利润推动通货膨胀 —— 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
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前提:不完全竞争
的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少数大企业可以操纵
商品价格,定价很高,价格上涨超过成本上涨的速度。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 —— 指经济结构不平衡引起的一般价格水
平的上涨。
? 主要有供求结构、产业结构、生产率结构、开放结构的不平
衡。
? 生产率的提高方面:不同的产业部门的速度不同。现代社会
经济结构一般不允许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的部门向高生产率
部门的转移。要保护所谓的基础产业。
? 生产要素却总在要求,向更高的报酬转移,以要求“公平”
收入。即使不能转移,也通过各种渠道要求收入跟上去,向
高工资看齐。尤其是导致工资的上涨。(例,P615)
五、通货膨胀的持续
通货膨胀螺旋 —— 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预期到同样的通
货膨胀,这种预期会变成现实,使得通货膨胀产生一种惯性,
具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
? 原因:如果经济中大多数人都预期到同样的通货膨胀率,那
么,这种对通货膨胀预期就会变成经济运行的现实。
超额需求
E
超额需求
通货膨胀螺旋
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自发)
? 通货膨胀对财富的影响
– 实物资产:名义价格随通货膨胀同步提高,实际价值不变。
– 货币资产:名义价格不变,实际价值随通货膨胀降低。
– 负资产(负债):名义价格不变,实际价值随通货膨胀降低。
1.不利于依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群,如领取救济金、退
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人最显著。此外,依靠工资
生活的长期被雇佣者,工资变化缓慢。
2.依靠变动收入的人,从中收益。其货币收入与通货膨胀同步增
长,甚至要早于通货膨胀。如扩张、工资水平不断上涨的行业,
领取短期变动工资的个人。
3.对于储蓄者不利。各种形式的储蓄、存款的实际价值下降。有
闲置现金的人损失最大。
4.牺牲债权人的利益,债务人获利。发行公债的国家,获利丰厚。
二、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国民收入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而变化,有 3种情况: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产出增加。存在闲置资源、通货膨
胀未被预期且较温和的情况下:促进了产出增加。物价上
涨扩大了厂商的利润空间,促进投资扩大再生产,减少失
业。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失业,产出会不变,或下降。
假定不存在闲置资源。
3,超级通货膨胀,产出减少,经济趋于崩溃。当人们对于信
用货币失去信心时,货币的交易和储藏等作用丧失,等价
交换难以实行,投机盛行 。
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菲利普斯曲线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
? 菲利普斯使用英国 100年的历史数据证明,货币工资变化率
与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失业率与货币工资上涨率成反
向关系。
? 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
率-劳动生产增长率
? 若劳动生产增长率为零,则
通货膨胀率就与货币工资增
长率一致。经改造的菲利普
斯曲线表示了失业率与通货
膨胀率之间的替换关系。
()uu
u
?? ?
?
? ? ?
为 自 然 失 业 率
二、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 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失业率和通胀率的组合。
? 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就存在“替换关系”:通货膨胀总是可
以通过忍受较高的失业率加以解决。失业率总是可以承受较
高的通货膨胀率得到降低。
?( % )
0
1
2
3
4
1 2 3 4 u( % )
5
5
A 安全区域
1,如果该经济的
实际失业率与
通胀率组合落
在安全区域内,
决策者无效采
取任何措施调
节。
2,如果超出安全
区域,则根据
菲利普斯曲线
进行调控。
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 弗里德曼:菲利普斯曲线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
素:工人对通胀的预期。
? 企业和工人关注的不是,名义工资而是时机工资。
? 短期 —— 指从预期到需要根据通胀作出调整的时间间隔。
? ? ? ?
? ?
e
e
e
uu
uu
? ? ?
? ? ?
?
?
?
? ? ? ?
? 现 代 菲 利 普 斯 曲 线
或 附 加 预 期 的 菲 利 普 斯 曲 线
即, = - … … …
表 示 预 期 通 胀 率
重要性质,
1,当实际通胀率等于预期通胀时,失业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附
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在预期通胀水平上与自然失业率相交。
2,可以将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非加速通胀的失业率( NAIRU)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 预期通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胀率与失
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1
?2
?3
e()PC ?? 3=
e()PC ?? 2=
e()PC ?? 1=
u*u
?
o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80年代初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60年代初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7
2
*u
o
80年代初期的 7%e? ?
60年代初期的 2%e? ?
失业率
通货膨胀预期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 附加预期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预期的通胀率低于实
际通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仍存在替换关系。
? 向右下方倾斜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就是,在短期
中引起通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
失业的作用的。即,调节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是有
效的。
四、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 长期中,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
工人预期的通胀率与实际的通胀率迟早会一致,这时工人会
要求改变名义工资,以使实际工资不变,从而较高的通胀就
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
?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
不存在替换关系。而且,经济社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经济
社会的失业率将处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
6%
3%
*u
o
u1u
? LPC
A
B
2 ( 6% )ePC P ?
1 ( 3% )ePC P ?
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在长期中,不存在失业与
通胀的替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