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Semen Arecae
大腹皮 Pericarpium Arecae
榔干 Fructus Arecae Immaturi
? 槟榔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
中品。槟榔碱对副交感神经有兴奋作用,促进
腺体分泌,增加人体肠管的张力和蠕动,而有
轻泻作用,从而有较好的驱虫效果。
? 麻痹虫体神经,尤其是绦虫;
? 引起动物妊娠期子宫痉挛。
一、植物来源及产地,
? 棕榈科槟榔属植物槟榔 Areca catechu L.
的成熟种子、果皮和幼果 。
? 产地:主产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
尼西亚、印度等地。我国海南岛、云
南、福建、广西、台湾南部有栽培。
? 二, 采收加工,
? 果实,
? 1,未成熟
? ( 1) 槟榔幼果 ( 榔干 ) ;
? ( 2) 果皮 ( 大腹皮 ) ;
? ( 3) 种子 ( 枣儿槟 ) 。
? 2,成熟
? ( 1) 果皮 ( 大腹毛 ) ;
? ( 2) 种子 ( 槟榔 ) 。
三、性状鉴别,
? 槟榔:近圆锥形或扁圆球形,外表具稍
凹下的网状浅沟纹,常附有少量灰白色
的内果皮碎片。基底中央有一凹窝(珠
孔)近珠孔之侧有一新月形或三角形的
疤痕(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
呈棕、白色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气微,
味涩而微苦。
槟 榔
? 槟榔的炮制,
? 槟榔片:槟榔片呈圆形或类圆形的薄片,
直径 1.5-3cm,周边淡棕色至暗棕色, 具
红棕色与白色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
? 炒槟榔:与槟榔片相似, 具焦香气, 有
焦斑 。
四、显微鉴别,
(一)横切面
? 1、种皮分内外两层。外层由数列切向
延长的扁平石 细胞组成,内层为数列薄
壁细胞,含棕色物质,并散有少数维管
束。
? 2、外胚乳为数列大型切向延长的细胞,
壁较厚,内含棕黄色物质。
? 3、错入组织:大部分
棕色外胚乳组织夹带
部分种皮内层石细胞
叉入乳白色的胚乳组
织中,形成大理石状
的花纹,即为错入组
织。折合处临近种皮
的位置常有维管束组
织。
? 4、内胚乳细胞白色,
多角形,壁厚,壁孔
大,略作念珠状,细
胞中含有油滴和糊粉
粒。
? 槟榔横切
面简图
(二)粉末:红棕色至淡棕色。
? 1、内胚乳细胞碎片;
? 2、种皮石细胞;
? 3、外胚乳细胞,多充满
红棕色至深棕色物质;
? 4、糊粉粒,常含拟晶体;
? 5、内果皮细胞,呈不规
则多角形、类圆形或椭
圆形,具单纹孔。
? 6、中果皮纤维束。束周
围的细胞中常见圆簇状
硅质块。
五、化学成分,
? 1、种子含多种与鞣质结
合而存在的生物碱,以
槟榔碱( C8H13O2N) 含
量最高,是槟榔的有效
成分。
? 2、含缩合鞣质 15%;
? 3、槟榔红色素 ;
? 4、脂肪油 14-18%;
? 5,多种氨基酸等。
六、理化鉴别,
? 1、生物碱沉淀反应,
? 取粉末 0.5g,加水 3-4ml及 5%的硫酸液 1滴,
微热数分钟后过滤,取滤液滴于载玻片上,加
KBiI4试液 1滴,即显红色混浊,放置后,置显
微镜下观察,有石榴红色的球晶或方晶产生。
? 取一干切片,置载波片上,加稀盐酸 1
小滴,以湿润为度,加盖玻片,自其边
缘引入碘化铋钾试液 1滴,镜下检查,
可见红棕色小球状结晶体
2、观察荧光
? 取饮片在紫外光灯下观察,可见白
色胚乳部分有亮白色荧光。
七、含量测定,
? 醚溶性生物碱以槟榔碱( C8H13O2N) 计算,
不得少于 0.30%,。
? 每 1ml的 0.01mol/L硫酸液相当于 3.104mg的槟
榔碱。
? VH2SO4-VNaOH× 3.104/1000
? 醚溶性生物碱的含量 =---------------------------------------- × 100%
? W
大腹皮 Pericarpium Arecae
榔干 Fructus Arecae Immaturi
? 槟榔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
中品。槟榔碱对副交感神经有兴奋作用,促进
腺体分泌,增加人体肠管的张力和蠕动,而有
轻泻作用,从而有较好的驱虫效果。
? 麻痹虫体神经,尤其是绦虫;
? 引起动物妊娠期子宫痉挛。
一、植物来源及产地,
? 棕榈科槟榔属植物槟榔 Areca catechu L.
的成熟种子、果皮和幼果 。
? 产地:主产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
尼西亚、印度等地。我国海南岛、云
南、福建、广西、台湾南部有栽培。
? 二, 采收加工,
? 果实,
? 1,未成熟
? ( 1) 槟榔幼果 ( 榔干 ) ;
? ( 2) 果皮 ( 大腹皮 ) ;
? ( 3) 种子 ( 枣儿槟 ) 。
? 2,成熟
? ( 1) 果皮 ( 大腹毛 ) ;
? ( 2) 种子 ( 槟榔 ) 。
三、性状鉴别,
? 槟榔:近圆锥形或扁圆球形,外表具稍
凹下的网状浅沟纹,常附有少量灰白色
的内果皮碎片。基底中央有一凹窝(珠
孔)近珠孔之侧有一新月形或三角形的
疤痕(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
呈棕、白色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气微,
味涩而微苦。
槟 榔
? 槟榔的炮制,
? 槟榔片:槟榔片呈圆形或类圆形的薄片,
直径 1.5-3cm,周边淡棕色至暗棕色, 具
红棕色与白色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
? 炒槟榔:与槟榔片相似, 具焦香气, 有
焦斑 。
四、显微鉴别,
(一)横切面
? 1、种皮分内外两层。外层由数列切向
延长的扁平石 细胞组成,内层为数列薄
壁细胞,含棕色物质,并散有少数维管
束。
? 2、外胚乳为数列大型切向延长的细胞,
壁较厚,内含棕黄色物质。
? 3、错入组织:大部分
棕色外胚乳组织夹带
部分种皮内层石细胞
叉入乳白色的胚乳组
织中,形成大理石状
的花纹,即为错入组
织。折合处临近种皮
的位置常有维管束组
织。
? 4、内胚乳细胞白色,
多角形,壁厚,壁孔
大,略作念珠状,细
胞中含有油滴和糊粉
粒。
? 槟榔横切
面简图
(二)粉末:红棕色至淡棕色。
? 1、内胚乳细胞碎片;
? 2、种皮石细胞;
? 3、外胚乳细胞,多充满
红棕色至深棕色物质;
? 4、糊粉粒,常含拟晶体;
? 5、内果皮细胞,呈不规
则多角形、类圆形或椭
圆形,具单纹孔。
? 6、中果皮纤维束。束周
围的细胞中常见圆簇状
硅质块。
五、化学成分,
? 1、种子含多种与鞣质结
合而存在的生物碱,以
槟榔碱( C8H13O2N) 含
量最高,是槟榔的有效
成分。
? 2、含缩合鞣质 15%;
? 3、槟榔红色素 ;
? 4、脂肪油 14-18%;
? 5,多种氨基酸等。
六、理化鉴别,
? 1、生物碱沉淀反应,
? 取粉末 0.5g,加水 3-4ml及 5%的硫酸液 1滴,
微热数分钟后过滤,取滤液滴于载玻片上,加
KBiI4试液 1滴,即显红色混浊,放置后,置显
微镜下观察,有石榴红色的球晶或方晶产生。
? 取一干切片,置载波片上,加稀盐酸 1
小滴,以湿润为度,加盖玻片,自其边
缘引入碘化铋钾试液 1滴,镜下检查,
可见红棕色小球状结晶体
2、观察荧光
? 取饮片在紫外光灯下观察,可见白
色胚乳部分有亮白色荧光。
七、含量测定,
? 醚溶性生物碱以槟榔碱( C8H13O2N) 计算,
不得少于 0.30%,。
? 每 1ml的 0.01mol/L硫酸液相当于 3.104mg的槟
榔碱。
? VH2SO4-VNaOH× 3.104/1000
? 醚溶性生物碱的含量 =---------------------------------------- × 100%
?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