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蛋白质纤维蛋白质纤维:基本组成物质为蛋白质的一类物质。
第一节 蛋白质的基础知识一、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1.元素组成,C,H,O,N、( S,P,Fe,Cu,Zn,I2)
蛋白质系数 ______用于蛋白质含量的分析,每 100克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 16g,因此每克氮相当于 100/16即 6.25
克蛋白质。 6.25即称为蛋白质系数
2.蛋白质的成分第一类:以肽键形式存在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第二类:各种非氨基酸物质,与蛋白质的结合可能是共价结合,也可能是强的非共价力结合。含这类物质的蛋白质是结合蛋白质。
二、氨基酸的组成和构型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
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主要有 20种左右,除脯氨酸外都是 α -氨基酸 ( L-构型);
蛋白质分子可以看作由氨基酸之间通过- NH2和-
COOH的脱水缩合,以 肽键 连接起来的大分子
大量氨基酸以一定顺序首尾相连结形成 多肽,为 主链 ;
-NH-CHR-CO-为重复单位:氨基酸(剩、残)基三、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层次
1.蛋白质分子的一次结构(初级结构)
多肽链中各种氨基酸按一定的顺序相互连接构成蛋白质的一次结构。
2.蛋白质分子的二次结构指多肽链主链骨架中的若干肽段,
各自沿着某个轴盘旋或折叠,并以氢键维系,从而形成有规则的构象。如
α -螺旋链,β -折叠链,β -转角 等。
三、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层次
( 1) α -螺旋蛋白质多肽链的基本结构是:
立体化学原则:
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不能自由旋转
肽键是刚性平面结构
在肽键上,C= O与 N- H或两个 Cα 呈反式排列因此,多肽链主链骨架围绕螺旋中心轴一圈一圈上升,形成 螺旋式的构象,α -螺旋 构象,
其很稳定,靠氢键维持,若破坏氢键,则 α -
螺旋构象遭到破坏,成为伸展的多肽链。
( 2) β -折叠
若干条肽链平行排列,相邻主骨架之间靠氢键维系;
为了在主链骨架之间形成最多的氢键,避免相邻侧链间的空间障碍,锯齿状主链骨架必须做一定折叠,以形成一个折叠片状层。
平行 β -折叠 反平行 β -折叠(更稳定)
肽链 N-末端在同一端 肽链 N-末端按正反方向交替排列
( 3)无规线团 (球蛋白分子中存在):倾向于产生球状构象。
3.蛋白质分子的三次结构
一条多肽链中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
在二次结构的基础上,多肽链形成盘旋和折叠,从而产生特定的很不规则的球状构象。
(该定义仅适用于球状蛋白)
四、维系蛋白质分子构象的作用力
1.氢键
2.疏水键
3.范德华引力
4.离子键(盐键)
5.配位键
6.二硫健四、维系蛋白质分子构象的作用力
1.氢键
( 1)在两条多肽链之间,或一条多肽链的不同部位之间,主链骨架上 的 -C=O氧原子与 -NH-
氢原子生成氢键;
( 2) 侧链之间,如酪氨酸残基的 -OH与谷氨酸残基或天冬氨酸残基的 -COOH可以生成氢键;
( 3) 侧链与主链骨架之间 生成氢键,如酪氨酸的 -OH与主链骨架的 -C=O;
( 4)水溶液中,极性水分子与蛋白质分子中的氢供体或氢受体生成氢键;
2,疏水键是指两个疏水基团为了避开水相而群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如,肽链中的氨基酸残基上的非极性疏水侧链,在水溶液中因其疏水性有 尽量减少与水分子接触、彼此相互连接的趋向 而形成疏水键。
HC-CH3… H3C-CH
3.范德华引力:实质是静电引力。
4.离子键(盐键 )
由正负离子( -NH3+与 -COO- )之间的静电吸引所形成的化学键。
高浓度盐、过高或过低的 pH值,可以破坏离子键(如:强酸强碱可使蛋白质变性)
5.配位键是指在两个原子之间,由单 方面提供共用电子 对所形成的共价键。(金属离子和蛋白质以配位键连接)。
6.二硫健
两个硫原子之间的化学键(- S- S-)
五.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1.蛋白质两性性质和膜平衡等电点( PI),把蛋白质纤维放在溶液中,调节溶液的 pH值,
使蛋白质分子的正、负离子数目相等,此时溶液的 pH值称为等电点。
羊毛 PI= 4.2- 4.8 桑蚕丝 PI= 3.5- 5.2
pH> PI 带负电
pH= PI 呈中性
pH< PI 带正电
蛋白质纤维在水溶液中往往带负电;
在不同 pH值的介质中,蛋白质纤维内部和纤维外部(溶液)的 pH值不一致,即 H+ 和 OH-
在纤维内、外分布不均匀 —— 这种现象为
Donnan膜平衡 ;
如:将蛋白质纤维放在 HCl和 KCl共存的溶液中,使溶液 pH< pI,则表面带正电荷,纤维的表面类似半透膜;
2.蛋白质溶液的胶体性质
蛋白质颗粒大小处于胶体粒子范围,溶液呈现胶体性质;
蛋白质分子较大,不能穿过半透膜,
(透析 —— 用来提纯蛋白质);
颗粒较小,总面积大,表面吸附作用明显;
蛋白质溶液会产生凝聚作用,温度下降时会凝结成胶冻状态。
3.蛋白质的变性天然蛋白质根据其分子的几何形状分为纤型(羊毛和蚕丝)和球型(丝胶和鸡蛋白)
两类。
球型蛋白的变性:在受到热、高压、机械搅拌等物理因素或酸、碱、某些盐类和某些有机溶剂的作用,使 溶解度降低和生物活性丧失。(分子链舒展、长径比变大,
粘度增加,溶解度变小)
变性有时可逆、有时不可逆。
4.蛋白质的紫外线吸收
常测试 280nm紫外线的吸收,测定含 芳香侧基 的色氨酸与酪氨酸含量;
5,蛋白质的显色反应蛋白质及多肽是无色的,但和某种化学药剂作用后可生成有色物质,由此鉴别蛋白质及作定量分析。
第二节 羊毛纤维
平时所称的羊毛即 绵羊毛 ;
光泽柔和、富有弹性、手感柔软,不易沾污、耐磨以及有良好的吸湿性和保湿性)。
羊毛的组成原毛,从羊身上剪下的毛,实际上只是毛干部分包括,羊毛纤维,羊毛脂,羊毛汗,植物性杂质、
泥沙、水分羊毛脂,含碳 9~ 20的饱和,不饱和脂肪酸 与高级醇类等的酯类混和物,少量游离脂肪酸和醇类羊毛汗,75~ 85%的 K2CO3,其次是少量 KCl,K2SO4以及脂肪酸盐
羊毛纤维在原毛中的含量百分率为 净毛率,
一般在 40%- 70%
原毛要经过一系列初步加工才能使用,选毛,
开毛,洗毛,炭化选毛,将原毛按品质加以区别。
开毛,利用开毛机使羊毛 松散 并去除部分泥砂、尘土。
洗毛,以除去原毛中羊毛脂和羊毛汗为主,同时也可去除部分泥沙粘土等,从而获得清洁松散的洗净毛。
一.羊毛的形态结构横截面:接近圆形纵向:表面有鳞片羊毛的形态结构模型 1.鳞片层
2.皮质层
3.细胞膜复合体
( CMC)
4.髓质层羊毛的形态结构基本分三组成部分:
1.鳞片层由片状角质细胞组成,保护羊毛。
细羊毛 鳞片排列紧密,呈环状覆盖,伸出端较突出,光泽柔和。
粗羊毛 鳞片排列较疏,呈瓦片状或龟裂状覆盖,摩擦系数大,有优良的 缩绒性,鳞片面积大且光滑,光泽比细羊毛明亮。
鳞片层组成:鳞片表层、鳞片外层和鳞片内层。
(1)鳞片表层具有良好的 化学稳定 性。
鳞片表面呈整齐的类脂层排列,使羊毛有拒水性。
(2)鳞片外层结构不均匀,可分为鳞片外 A
层和鳞片外 B层,保护毛干 。
(3)鳞片内层化学稳定性较差 。
2.皮质层皮质细胞 O皮质细胞:结构疏松,含 S少,易染色,反应活性高
P皮质细胞:结构紧密,含 S较多,反应活性稍差羊毛纤维的天然卷曲
O皮质细胞和 P皮质细胞分别聚集在毛干的两半边,并且沿纤维轴向互相缠绕,O皮质细胞始终位于羊毛卷曲波形的外侧,而 P
皮质细胞始终位于卷曲波形的内侧,这种现象为 双边异构现象 。
3.细胞膜复合体( CMC)
是指两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原生质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整体。
含量 3~ 5%,是羊毛内部唯一的连续组织,对机械性能有较大影响 。
是鳞片和皮质细胞的重要 粘合剂 。
4.髓质层使羊毛的物理机械性能变差,实用性变差。
各种形状的髓质
1-死毛的髓层 2-有髓毛的髓层
3-两型毛的髓层 4,5,6,7-无髓毛二.羊毛的表观性状
1,密度( 1.32),比棉 ( 1.54),麻、粘胶和涤纶
( 1.38) 低,更蓬松保暖
2,细度,差异较大 ( 7~8μ m至 200 μ m ),越细成纱性能越好,但太细纺纱时易出现疵点。
3,长度 ( 55~90mm)
自然卷曲长度 (毛丛长度):毛丛两端的直线距离
伸直后长度二.羊毛的表观性状
4.卷曲度一般以每厘米长羊毛的卷曲个数表征。
弱卷曲、正常卷曲(适于精纺,纺制表面光洁的毛纱)、高卷曲(适于粗纺,成纱丰满,有弹性)。
5.羊毛按形态结构的特点分:细绒毛 ( R<30
μ m )、粗毛 ( R>52.5),两型毛、死毛三.羊毛的近程结构
化学组成,C,H,O,N,S
含 S量:鳞片层 > 皮质层 > 髓质层
羊毛直径越大,含 S量越少四,羊毛的远程结构
α -螺旋构象,只存在于低 S蛋白质多肽链中,高 S蛋白质的多肽链为无规卷曲。
在有水分存在时拉伸
伸长率> 20%,分子构象开始转变
伸长率> 35%,分子构象转变明显
伸长率> 70%,β -构象(肽链的伸直链构象)
放松后,分子构象产生可逆的变化,最后恢复到 α -构象。 -螺旋结构示意五.羊毛的聚集态结构
三条具有螺旋结构的低 S蛋白质的 多肽链组成 基本原纤 (直径 1- 3nm);
11根基本原纤组成 微原纤 (直径 10- 50
nm);
若干微原纤和基质组成 棒状大原纤 (直径
100- 300nm);
各种原纤包埋在基质中;
原纤与基质通过二硫链相连。
六.羊毛纤维的性能
1.吸湿性和水的作用
羊毛吸湿性很好,标准回潮率 8-14%,高于其他纺织纤维。
原因:亲水基(- OH,- NH2,- COOH,-
CONH)多;多孔性纤维,具有毛细管作用
剧烈条件下(沸水和蒸汽),水会破坏羊毛的结构:
①肽键水解;
②二硫键破坏,含硫量逐渐降低 。
2.羊毛的舒适性
( 1)适应空气湿度以吸湿 — 放湿调节湿度;
( 2)羊毛纤维导热系数小,蓬松夹持空气多;
( 3)吸湿时放热比较大,冷湿条件下保暧性好;
( 4)湿热天气里,放湿、温度下降,感觉凉爽。
不足,需要解决羊毛轻薄化,防缩,机可洗及消除刺扎感。
弹性好原因,羊毛多肽链卷曲、螺旋构象,
肽链之间存在着共价的二硫键。( 1)
受拉伸时,可转变成伸直的 β -构象,
因而具有较大的延伸性。( 2)肽链之间的交联键能阻止分子链之间的相对滑移,故有较好的回复性。
3.拉伸与回复性能
( 1)断裂强度较低,但断裂延伸度很大,断裂功也比较大;
( 2)羊毛是吸湿性很强的纤维,湿度对拉伸性能有影响:湿度升高,模量 ↓ 屈服应力 ↓ 断裂强度 ↓ 断裂延伸度 ↑ ;
( 3)温度升高,断裂强度 ↓ 断裂延伸度 ↑ ;
( 4)弹性比较好,仅次于锦纶。所以毛织物不易起皱,也较耐磨。
4.可塑性是指羊毛在湿热条件下,可使其内应力迅速衰减,并可按外力作用改变现有形态,再经冷却或烘干使形态保持下来的性能 。
羊毛的可塑性与多肽链构象的变化、肽链间次价键的 拆散和重建 密切相关。
应用:毛织物的定型 (蒸呢、煮呢、定幅烘燥);
毛料服装的熨烫。
4.可塑性
—— 几个概念
过缩,将受到拉伸应力的羊毛纤维在热水或蒸气中,处理很短时间,然后除去外力并在蒸气中任其收缩,纤维能 收缩到比原来的长度还短 。
暂定,若将受到拉伸应力的羊毛纤维在热水或蒸气中 处理稍长时间,除去外力后纤维并不回复到原来长度,但在更高温度的条件下处,纤维仍可收缩。
永定:如果将伸长的羊毛纤维在热水或蒸气中处理 更长时间如 1~ 2小时,则外力去除后,即使再经蒸气处理,也 仅能使纤维稍微 收缩 。
5.缩绒性羊毛在湿、热条件下经外力的反复作用,纤维之间相互穿插纠缠,纤维集合体逐渐收缩变紧密,
这种性能称为 缩绒性。
缩绒(缩呢)就是利用羊毛的缩绒性进行的一种加工:使毛织物长度 ↓,幅宽 ↓,厚度 ↑,表面露出一层绒毛,获得外观优美,手感柔厚丰满,
保暧性较好的效果。
缩绒 原因:羊毛表面有鳞片,纤维移动时,顺鳞片方向和逆鳞片方向的摩擦系数不同,在反复的外力作用下,每根纤维都带着与它缠结在一起的纤维向着毛根的指向缓缓蠕动,使纤维紧密纠缠毡合。
6.比电阻干净的干羊毛是电的不良导体,比电阻很大。
但羊毛纤维含有电解质(纤维本身及和毛油中的)使比电阻变化。
7.热的影响耐热性较差,散毛和毛织品的烘干湿度不宜超过 100℃ 。
8.日光的影响耐晒性能较好(在天然纤维中),但日光也会破坏羊毛。
紫外线使 -S-S-发生氧化、水解。
9.碱的作用
对碱不稳定,比对酸敏感。
①肽键水解;
②拆散肽链间的盐式键。
羊毛在不同碱液中处理 1h的溶解率 羊毛在 0.065 NNaOH溶液中处理不同时间的溶解率羊毛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随着碱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溶解率也变大。
羊毛纱经碱处理后强力变化很奇特:
羊毛纱在 NaOH中短时间处理,碱浓度 <
15%时,浓度越大,强力越低 ; 碱浓度在 >
15%时,浓度越大,强力增加,至 38%时达到最大。
原因,浓碱渗入纤维较慢,短时间处理,碱作用在表面进行,纤维被水解成胶态,经过挤压和干燥使纤维 更加紧密粘结 在一起,导致纱的强力增大。
10.酸的作用
耐酸性较好可用酸性染料在 pH=2-4下沸染,可用 H2SO4对原毛炭化。
但条件剧烈时:
①肽键水解;
②以致羧基电离并与游离的氨基结合,拆散肽链间的盐式键,使纤维的强度降低。
11.氧化剂作用
对不稳定
①肽键水解;
②肽链间的交联破坏。
含氯漂白剂不适用于羊毛,可用较缓和的过氧化氢。
12.还原剂的作用
对还原剂不稳定与二硫键的反应,在碱性的情况下,破坏反应最为剧烈
Na2S
有还原性,水解生成 NaOH
Na2S + H2O = NaOH + NaHS
CH-CH2-S-S-CH2-CH NaHS 2CH-CH2-S-
OH-
Na2S2O4(连二亚硫酸钠 )
常用作羊毛的还原漂白剂:
-S-S- -SH 空气中 -S-S-
或氧化剂( H2O2)
NaHSO3
缓和条件下可用,强烈条件,可使 -S-S-被还原。
羊毛漂白,卤素防毡缩整理中的脱氯,羊毛纤维的定型等






第三节 蚕丝纤维光泽明亮,手感平滑柔软,外观轻盈美丽,吸湿性好,穿着滑爽舒适。
一.蚕丝的形态结构
蚕茧 最外层,茧衣(茧绵)
中间,茧层 —— 长丝、生丝 不能缫丝,只做绢纺原料最内层,蛹衬
蚕丝(茧丝)的形成:由两条平行单丝组成。单丝 —— 丝素外包丝胶(水溶性蛋白质)。
第三节 蚕丝纤维一.蚕丝的形态结构
形态结构横截面:略呈三角形,三边相差不大,
角略圆钝;
纵向:光滑均匀的棒状。
桑蚕丝的截面形态二.丝素蛋白的近程结构蚕丝 丝素:占 90%以上丝胶其它组分
丝素蛋白质化学组成,C,H,O,N,几乎不含 S
分子结构桑蚕丝素的分子链 —— 多肽链,有许多-
CONH-键结构,分子链由两种类型的链段嵌段连接而成。
一部分:氨基酸的侧基较小,链段之间容易整齐而紧密排列,组成结晶区。
另一部分:侧基较大,结构复杂的氨基酸连接而成,组成无定型区。
三,丝素蛋白的远程结构构象主要有三种,在一定的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换:无规线团,α -螺旋、反平行 β -折叠。
四,丝素蛋白的聚集态结构
丝素蛋白由结晶部分和无定型部分组成,结晶度
50%~ 60% 。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无定型区。
丝素蛋白结晶区以伸直的反向平行 β -构象为基础
β -螺旋结构示意图五.蚕丝的主要性能
1.力学性能
断裂强度:蚕丝>羊毛
断裂延伸度:<羊毛
断裂功>羊毛
弹性<羊毛(中等水平)
(分子链较挺直,排列紧密,取向度较高)
2,对 热 的抵抗力较强,优于羊毛。
3,对 微生物 的稳定性较差,丝素能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养料。
五.蚕丝的主要性能
4,光氧化、光泛黄和光脆损蚕丝对光敏感,是天然纤维中耐光性最差的。
蚕丝泛黄:是波长 230-350nm的紫外线引起的氧化。
解决方法 —— 消除紫外线的影响。
如硫脲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紫外线对丝素的影响;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能延缓光氧化的进程(单宁、硫氰酸铵);但铜、
铁、锡、铅盐对光氧化有催化作用。
5,水和盐类的作用
( 1)水的作用
蚕丝吸湿性较好,R=10%;
丝胶随着水温的提高能溶解;
丝素一般只能膨化不会溶解,但如果条件剧烈,会使丝素的肽键水解,使强度受损。
( 2)盐的作用盐能使蚕丝纤维溶胀和溶解;
如蚕丝的盐缩:用浓的 CaCl2,Ca(NO3)2溶液等处理,蚕丝会急剧收缩。
6,蚕丝的两性性质丝素的等电点,pH=3,5-5,2
丝胶的等电点,pH=3,9-4,3
7,酸的作用
一般较稳定,但剧烈条件会引起肽键水解。
蚕丝的酸缩:蚕丝在浓无机酸、室温条件下处理短时间( 1~ 2min),然后立即水洗除酸,长度将发生明显收缩 —— 利用这点制作皱缩的织物。
丝鸣:弱无机酸和有机酸(醋酸和酒石酸)的稀溶液,在常温下并不损伤丝纤维,还可增进光泽、手感并赋于,丝鸣,。
蚕丝的增重:单宁酸处理蚕丝纤维能被蚕丝吸收,且难以洗去,并且不明显改变其它性质,可以用作增重剂。(单宁酸还可在染色时做为媒染剂)。
8,碱的作用
对碱要比对酸敏感,可使肽键水解。
强碱高温损伤大,弱碱室温较稳定。
若碱中有中性盐(特别是 Ca,Ba),则损伤严重。
总结,酸和碱对蚕丝的作用随 pH变化,在等电点附近的弱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中,
丝素和丝胶都稳定;在 pH= 1.75~10.5的溶液中,丝素不受损,在 pH<2.5和 pH>9的溶液中,丝胶能溶解。
9,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
对氧化剂不稳定,可氧化肽键、肽链末端具有
-NH2的氨基酸、丝素肽链上的氨基酸侧基。
强氧化剂 (如高锰酸钾)使丝素分解成低分子;
含氯氧化剂 (如漂白粉,亚氯酸钠等)具有氧化和氯化作用,使丝素强度下降,变色;
过氧化氢,缓和(但 pH过高,氧化严重)。
对还原剂较稳定常用的还原剂,如保险粉、亚硫酸钠及酸性亚硫酸盐等均可不明显损伤纤维。
10.蚕丝的染色性能酸性染料、中性染料和活性染料。
11.柞蚕丝的水渍、起毛(缺点)
水渍:织物局部着水再干燥后,着水部位显现出与未着水部位因光泽截然不同而形成的斑渍。
起毛:织物使用过程中表面呈现茸毛的现象。
六、绢丝(纱)
属于纱线,有下脚丝和不能缫丝的蚕茧、茧衣、
蚕种场的削口茧及丝织厂的回绵(回丝)等加工而成。
绢丝原料质量差,但绢丝本身是高档丝织材料。
绢丝由短纤维纺成,保温性和吸湿性好,但强力不如长丝。
七、丝素蛋白的其他用途
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生物亲和性的功能材料。
可制备凝胶、粉末、薄膜和纤维。
在食品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医药、临床诊断、环境保护、
精细化工等领域。
八、蚕蛹纤维从蚕蛹中提取蚕蛹蛋白,对其进行化学该性,制成蛋白质纺丝液,与粘胶纺丝液共混后一起纺丝,得到含有蚕蛹蛋白的粘胶纤维的长丝,就是~。
纤维性能与蚕丝相近,染色性和悬垂性好于蚕丝。
九、蜘蛛丝
目前是最细的丝
强度比钢丝大5倍
刚性和韧性都很好
耐低温性好(-40 ℃ 仍保持弹性)
第四节 其他动物纤维一、兔毛
1.兔毛的结构特征兔毛纤维都是由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组成。
鳞片的结构比羊毛复杂。
皮质层在兔毛中占的比例比细羊毛小,且纤维越粗,皮质层比例越小。兔毛的正、偏皮质细胞不均匀的混杂分布,偏皮质细胞多于正皮质细胞,是兔毛卷曲性差,可纺性差。
兔毛的髓质层在所有可纺动物纤维中最发达,影响物理机械性能。
2.兔毛的性能纤维较细卷曲少,抱合力较差,纺纱难度大。
摩擦系数小,手感滑,影响缩绒性,但可以制造出特殊的效果。
密度小,轻,保暖型好(特种动物纤维中最好的)
兔毛强度较低(卷曲少,抱合力较差)
静电现象严重。
较耐酸,不耐碱。(与羊毛类似)
染色性类似羊毛。
吸湿性好于羊毛(湿热天气易霉烂)
二、马海毛(安哥拉山羊毛,Mohair)
1.马海毛的结构特征化学结构;氨基酸长链构成的纤维状蛋白质。
由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三部分组成。鳞片密度小、
紧贴毛干,平坦光滑,具有蚕丝搬的光泽。不易毡缩。皮质层几乎都是正皮质,只有少量偏皮质包在外面,因而卷曲少,
对化学药剂敏感。
2.马海毛的性能长度和细度与羊龄有关。
呈皮芯结构,少量偏皮质细胞为芯,纤维卷曲少。
吸湿性与羊毛接近(能吸收汗液和空气中的水分,舒适性好;鳞片表层的拒水性,液态水不易沾染,衣料不会湿)
单纤维的强度和伸长在特种动物毛中最高。
耐磨性比羊毛差。
静电现象较严重。
对酸、碱的反应比羊毛敏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敏感程度与羊毛类似。
染色性好。
白度好,不易受腐蚀而发黄。
三、山羊绒( cashmere)
1.山羊绒的结构特征由鳞片层(很薄)和皮质层组成,没有髓质层。皮质细胞呈双侧分布,有卷曲。
2.山羊绒的性能卷曲数较少。
吸湿能力好于羊毛。
摩擦系数比羊毛低,但细度小,缩绒性与羊毛类似。
电阻较大,纺织加工时可通过加和毛油与提高回潮率解决。
对碱和热比细羊毛敏感,对 Cl-敏感,耐酸性好于羊毛。
染色时有低温上色的特性,但染色后长度缩短。
四、骆驼绒
1.骆驼绒的结构特征横截面为近似圆形主要由鳞片层和皮质层组成,少数有髓质层。
皮质细胞基本呈双侧结构。
2.骆驼绒的性能长度和细度差异大。
卷曲没有规则(细度不匀,皮质细胞的双侧结构不是很有规律)。
吸湿与羊毛类似。
摩擦性能与缩绒性能在特种动物纤维中最低。
抗静电性较差。
耐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的性能好,优于羊毛、羊绒、牦牛毛染色时易染花。
五、牦牛绒
1.牦牛绒的结构特征由鳞片层和皮质层组成,极少量绒有点状毛髓。
横截面为近似圆形。
皮质层较发达,由正、偏皮质细胞组成,
2.牦牛绒的性能卷曲较少。
吸湿性与羊毛类似。
易产生静电。
耐磨性比羊毛差。
缩绒性较好。
对酸有一定的抵抗力,耐碱性较差,对还原剂和氧化剂的抵抗能力好于羊绒。
第五节 大豆纤维
第一个中国人发明的纤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是再生植物蛋白纤维,采用化学、生物的方法从榨掉油脂的大豆豆渣中提取球状蛋白质,通过添加功能性助剂,与含腈基、羟基等的高分子接枝、共聚、共混,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质纺丝溶液,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经湿法纺丝而成。
这时的大豆蛋白纤维中,蛋白质与羟基和氰基高聚物并没有完全发生共聚,它具有相当的水溶性,还需经过缩醛化处理才能成为性能稳定的纤维。
大豆纤维强度与伸长率较高,耐酸耐碱性好,具有羊绒般的手感、
蚕丝般的光泽、棉纤维的吸湿和导湿性及穿着舒适性、羊毛的保暖性。
耐热性较差,本身呈米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