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年版西安 长安大学 温洪湲浏览一下今天社会上流行的各类新闻媒体的报道,我们从人们诸多关心的话题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劳动市场上的各类问题都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下岗、失业、收入差距扩大、
员工跳槽以及大学生就业等,都令普通民众困惑。为什么我们要面临下岗和失业?为什么我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如此之大?解答这些令人困惑的问题需要理论,需要分析的工具,这时,
劳动经济学开始派上用场。
学习劳动经济学将使人们逐渐在大脑里建立一整套清晰的概念和范畴,以更科学的态度观察和认识今天的经济生活现实。
经济学存在的基本前提是:满足人们欲望的有效资源是稀缺的,如何使稀缺的有效资源能够达到最优配置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劳动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殊领域,即以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为研究的核心对象,围绕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关系展开分析、研究,进行解释。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劳动的人的学问,是一门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直接发生联系、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高度相关、与政府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密不可分的极有价值的实用学科 。它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几乎与任何人都有直接的关系。
鉴于劳动的极端重要性,世界著名的杜威图书分类法把经济学 排为 330位,
劳动经济学排为 331位,放在财政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合作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部门经济学之前,即放在各分支经济学的第一位。
在我国,进入 90年代后,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替代了劳动管理和人事管理成为一门蓬勃发展、备受关注的学科,并在大学专业调整中成为新的本科专业。
第一章 导论
相关概念解析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相关概念解析
劳动在劳动经济学界,劳动是就劳动的主体而言的,即它是指,劳动力,。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它指的是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正如英文中
labour一词,可翻译为劳动,也可翻译为劳工,即劳动力。劳动经济学使用的含义更多的是涉及劳动力,当然劳动力的行为往往与劳动过程或劳动活动相关联。
相关概念解析
劳动力对于这一范畴,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就劳动力的外延而言,传统的劳动力的概念往往与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即我们传统所说的,工人阶级,相联系。所以有人称劳动经济学也就是劳工经济学。
另外一种分类,将劳动力划分为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这种思想的产生与劳动价值论的思想和学说联系在一起。马克思认为,只有创造物质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由此,只有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才属于生产劳动者。
20世纪 90年代以后,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
信息化产业的巨大发展,现代的产业工人已摆脱传统的教育程度低、体力劳动为主的特征。技术的变动,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使用,知识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第四要素,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的差别已不表现在劳动的本质特征上。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不同工作的性质有趋同化的倾向,劳动力的范畴和概念甚至有了新的表达和说法。为了更有利于概括新的环境下的劳动力的特征,目前大量的企业,乃至于各类组织开始广泛使用,员工,这一范畴。
▲ 劳动力的特性
1、劳动力能够持续地成为商品,首先必须保证其载体 — 劳动者本身最起码的维持生活的物质条件。
(条件性)
2、劳动力与劳动力所有者不可分割。(不可分割性)劳动力在物理属性上依存于单个劳动者,将劳动力从劳动者身上剥离出来是不可能的。
3、劳动力具有生理性的特征。劳动力的日常再生产是以家庭为基础的。(生理性)
4、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起着能动性的作用。但与雇主相比,劳动者缺乏关于市场条件等方面的信息。(能动性)
相关概念解析
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稀缺的资源怎样或者应当怎样被配置的一门学问。它是回答人和自然的一种关系的理论。人们将劳动经济学视为以研究劳动力的经济活动为主题的一个经济学的分支。
*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简单的也可表述为是对劳动市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教材第 2页表述为: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劳动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与人口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研究的是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它更多地将人作为消费者来看待,研究范围包括 16以下的非劳动力人口。
劳动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劳动市场中的,劳动力,和,劳动,。它将人作为生产者而非消费者来研究,研究 16岁以上的劳动人口的劳动或者与劳动者的工作有关 的行为问题。
劳动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与劳动关系或产业关系在我国,长期以来,传统的劳动经济学就是研究劳动关系的。随着经济分析学科的日益强化,
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问题的大量出现,
劳动经济分析对劳动关系的研究无疑会提供直接的理论支持。劳动经济学更多地会越来越体现出作为一门经济分析工具的价值,而劳动关系则越来越成为一个更接近研究和解决实际的劳动问题的跨学科领域。
两者之间逐步显示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走向。
劳动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与人力资源管理传统的劳动经济学认为劳动经济也是劳动管理。 20世纪 90年代以来,我国的劳动经济学界开始接受北美的劳动学科划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学逐渐区分开来,成为一个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学术发展潜力的管理学分支。但两者的关系仍然密不可分,有着天然的本质的联系。劳动经济学不仅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一个主要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而且已开始深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内进行研究。
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 资源稀缺性资源的有限性称为资源的稀缺性,或者表述为,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此力量定义为资源的稀缺性。它始终是制约社会和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充分满足的基本因素。
*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的属性,
相对性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的,是相对的稀缺性。
绝对性 社会和个人的需要与愿望不断增长、变化,已有的需要和愿望得到了满足,
又会产生新的需要。
普遍性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从而使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普遍的属性。
* 劳动资源稀缺性的实质:
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这一属性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在追求满足其自身需要和愿望的过程中,表面上是受到资源稀缺的约束,本质上是受到支付能力、支付手段即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约束。
失业与就业不充分是社会的普遍现象,
是劳动资源闲置的典型表现。劳动资源是稀缺的,怎么还会闲置呢?根本原因在于资源稀缺的本质 — 支付能力有限。(详读教材第 4
页)
▲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社会和个人依据占有或可以使用的稀缺的资源追求某一目标,就意味着对另一目标的放弃。
这里的成本概念是指机会成本。
所谓机会成本是指将稀缺的劳动资源用以满足此种需要和愿望而放弃的彼种需要和愿望的满足。
现代劳动经济学产生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与成本的存在,其研究对象正是这种客观存在所决定的。
二,▲ 效用最大化与选择
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目标,是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企业效用最大化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仅指把利润定义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收入减去总费用的差额部分。其含义是如果这一差额是正值,则越大越好;
如果是负值,则越小越好。
选择
社会和个人需要的满足程度受到资源稀缺性的约束,追求效用最大化,人们就要对如何利用资源进行选择。
选择 ---是指主体关于如何利用资源去生产物品和消费闲暇的决策,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主体自身的需要和愿望。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说到底是由劳动资源的稀缺性而引起的选择问题,即劳动资源的配置问题。其研究对象可以定义为研究稀缺的劳动资源配置的科学。
三、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功能是通过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
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的区别表现在,首先,
劳动者及其家庭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有重大影响。其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以及就业和工资决定的机制,
受到一定的制度结构的制约。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
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来自于哲学上的实证主义,却是有差异的。它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揭示经济现实内在的构成因素及因素间的普遍联系,
归纳概括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实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建立在两个假说上,⑴ 稀缺性。这一假设所隐含的重要命题是,人们对资源的使用存在着供求问题,存在着成本,特别是机会成本的问题。⑵人是理性的。即它假设人们对有利可图的事,或者说是利益反映积极;无利可图甚至对自己有害的事,即成本反映消极。
用经济学的专业术语对以上两个假设可以表达为:在这个地球上,无论好恶,我们永远摆脱不了机会成本和机会收益的生活。
个人在追求效用最大化,即努力使自己达到幸福,尽管幸福不仅表现在货币方面,也表现在非货币方面。
※ 实证研究方法的特征:
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
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
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劳动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行为变动趋势和走向。
※ 规范研究方法
研究和分析劳动市场上实际的运行是什么,只是告诉了我们一个客观的运行状态,并没有说明这种状态是否对或错。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规范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
在劳动经济学领域,规范经济学严格地讲是一种价值判断的理论。它是,应该是什么,的理论。实证经济学告诉我们,实际是什么,,但并未告诉我们究竟是对还是错,或者说,对实际所发生的东西的价值判断,依赖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规范的价值判断分析。
※ 规范研究方法的特征
⑴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
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消极意义。
以上所提到的价值判断或价值标准严格地说,是指互惠的交换。
▲ 互惠:是从社会的角度看没有人损失的交换,即交换的结果使社会的福利不因交换而减少。
▲ 互惠的三种情况,
参与交换的各主体均受益
参与交换的部分主体受益,但无人受损
参与交换的部分主体受益,部分主体受损,
但受益大于受损。如果受损者得到补偿,此种交换即转换为第二种情况。
互惠原则也可以理解为,
市场交易行为活动涉及的所有各方均受益,
即没有人在此交易活动中遭受损失。
在市场交易活动中,有一些人获得收益,而无人遭受损失。
现实经济生活中,发生更多的可能是,有受益者,也有损失者,不过受益者收益的程度或数量超过损失者损失的程度和数量。
※ 规范研究方法的特征:
⑵ 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由于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种种障碍,使互惠的交换不能实现。主要障碍有三类:
①信息障碍。如信息缺失、信息偏误、信息不对称等。
②体制障碍。实际存在的某种惯例、政策及体制安排,阻碍互惠交换的实现。
③市场缺陷。市场自身的缺陷,或交换参与的主体由于观念或习惯的干扰无法进行交换。
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 却以价值判断为基础,但是两种研究方法不是完全对立的。劳动经济学毕竟不能等同于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它是无法摆脱规范问题,也就是无法回避价值判断问题。实践证明,规范研究方法脱离不开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的客观分析;实证研究方法也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指导。因此,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中要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第三节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说它古老,是因为古代和中世纪的思想家们,在研究哲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农学等时,已经触及到了劳动经济问题并作了很多精辟地论述;
说它年轻,如果以历史上第一本正式以劳动经济学命名的教科书 --于 1925年正式出版的布卢姆的,劳动经济学,作为现代劳动经济学的标志,今年也不过才
80年。
一、劳动经济学的形成
(一)经济学早期阶段:
重商主义的劳动经济思想
①贵金属是一国财富的主要形式,而财富源于天然的禀赋和劳动创造两方面
②立法保护本国的熟练技工,培训本国技工和吸引外国技工都可以增加国家的财富
③以高报酬刺激劳动的发展,增加国家的财富
④低利率可促使技工勤劳以及熟练度的提高,
物价上涨对固定收入者的危害最大。
(二)形成阶段:,古典学派,
亚当 ·斯密 (了解详细资料,教材 P16)
是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他的著作,国富论,
出版于 1776年,标志着经济学的诞生。他系统地奠定了劳动经济的基本理论框架。
大卫 ·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研究的中心是分配理论。与其他创立者不同,他把工资理论看作是整个分配理论的关键。这一理论成为劳动经济学关于工资运动的规律以及劳动供给决定工资观点的直接基础。
让 ·萨伊 的市场法则论对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析、微观经济学及其后劳动经济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直接的基础。
斯图亚特 ·穆勒 将工资基金学说定型,促进了劳动经济学的成熟。工资基金学说是指工资决定于人口与资本比例关系的一系列观点的综合。
(三),制度学派,
埃利 ·里查德于 1886 年出版的,美国劳工运动,一书,考察了工会运动的发展,分析了工会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劳动条件的决定方面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开创了系统地对劳动力市场现象进行制度与组织分析的先河。
布卢姆是 制度学派学者,他于 1925 年出版的,劳动经济学,
是第一本正式以劳动经济学命名的教科书。开始系统地涉及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工资、劳资关系、劳工运动、劳动立法等主要内容的分析。
制度学派主要侧重于对劳工运动的历史研究以及对当时劳工问题的调查研究。标志着该学派以制度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来解释市场运行的结果。
二、劳动经济学的发展
(一),凯恩斯学派,
凯恩斯 (英)
于 1936年发表了对经济学史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凯恩斯对就业问题在一国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高度重视。他用“有效需求不足”对资本主义国家所面临的经济萧条进行了解释,并进一步提出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凯恩斯的理论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推动充分就业目标实现的大幕。
三,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社会劳动和劳动管理活动作了全面研究,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劳动经济思想和理论。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关于价值、劳动二重性、生产价格理论;关于剩余价值的研究,关于利润、地租、工资理论和劳动与劳动力的科学区分;
关于资本积累理论的研究,关于有机构成的理论、劳动力商品的存在而产生的劳动力市场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等等,实现了对古典学派经济学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四、中国劳动经济科学的建立
20世纪 20年代,经济学界出版了相关著作,
如日本北泽新次朗的,劳动经济论,(译本),陈达的,中国劳工问题,,朱通九的,劳动经济,等。
劳动经济学被认为是研究劳动者的经济行为的科学。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建立起劳动经济学科。
1958年,在高等院校中设置了劳动经济专业,
1982年正式出版了我国自己的第一部,劳动经济学,
教科书(任扶善教授主编)。
1997年,我国调整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撤消劳动经济专业,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经济学成为该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
第一章学习要求
深刻和准确地理解劳动资源稀缺性的含义和特征
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掌握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的特征、价值判断的标准
一般性地了解劳动经济学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