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第一节 决策分析概述
一、决策分析的涵义
二、决策分析的分类
三、决策分析程序
四、决策分析需要研究的成本特性及有关的决策成本概念一、决策分析的涵义
决策就是对未来行为的决定。 对生产经营活动或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一次性特殊问题的各种备选方案可能导致的结果,进行测算和对比分析,权衡利害得失,扬长避短,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的过程。
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就是决策二、决策的分类
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分:
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
决策规划时期的长度分:
短期决策
长期决策三、决策分析程序
明确决策目标
提出备选的可行方案
收集方案的有关资料
比较分析各备选方案
确定最优方案四、决策分析需要研究的成本特性及有关的决策成本概念
决策中,需要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经济效益的大小进行最优化选择。而影响经济效益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本的高低,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备选方案的优劣。因此,必须熟悉决策中常用的成本概念。
决策成本可按不同的成本特性进行分类,
主要有以下九种。
1.成本的可变性
是指有一部分成本总额随业务量总数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增减的特性。
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2.成本的时效性
是指不同时期发生的成本会对决策产生不同影响的特性。
可分为:沉没成本、重置成本、付现成本
沉没成本 ----那些由于过去决策所引起,并已支付过款项而发生的成本。也叫“旁置成本”。
重置成本 ----目前从市场上购买同一项原有资产所需支付的成本。(现时或现行成本)
付现成本 ----那些由于某项决策所引起的需要在将来运用现金支付的成本。
沉没成本是 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也就是对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都无影响的成本。
[例 ]企业有一台旧设备要提前报废,其原始成本为
10000元,已提折旧 8000元,折余净值为 2000元,
这 2000元 的折余价值就是沉没成本。假设处理这台旧设备有两个方案可予考虑:一是将旧设备直接出售,可获得变价收入 500元;二是经修理后再出售,则需支出修理费用 1000元,但可得 1800元。
在进行决策时,由于旧设备折余价值 2000元属于过去已经支出再无法收回的沉没成本,所以不考虑,
只将这两个方案加以比较,直接出售可得收入 500
元,而修理后可得净收入 800元( 1800-1000)显然,采用第二方案比采用第一方案可多得 300元。
所以,应将旧设备修理后再出售。
重置成本
在商品订价决策中,一般需将重置成本作为重点考虑对象。
[例 ]国华商场今年一月份购进牛仔裤 10000条,购入价 45元。五月中旬有某顾客愿意单价 50元全部买去。
若按历史成本为基础来考虑,似乎每条可获购销差价 5元,共获毛利 50000元。但按管理会计观点,要做出正确的订价决策,必须以重置成本为根据。若五月份在市场上该牛仔裤的现时成本需 52元,那么现以单价 50元出售,不仅不获利,反而每条亏损 2
元。
付现成本
[例 ]:企业计划进行 A产品的生产。现有甲设备一台,原值 50000元,已提折旧 35000元,折余净值
15000元。生产 A产品时,还需对甲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为此须追加支出 10000元。如果市场上有乙设备出售,其性能与改造后的甲设备相同,售价为 20000元。在是否改造旧设备的决策中,因为旧设备的折余净值属于沉没成本,不影响决策。
应将改造旧设备的付现成本 10000元与购买新设备的 20000元进行比较,从而作出正确的抉择:
选择改造旧设备将比购买新设备节约支出 10000
元。
三、成本的差异性
指的是不同备选方案发生的成本一般会存在差异的特性。
可分为:差量成本、边际成本
差量成本 ---广义的差量成本是指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成本的差异数。亦称差别成本或差额成本。狭义的差量成本是指由于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成本差异,亦称增量成本。
边际成本 ---指在企业的生产能量的相关范围内每增加或减少 1个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变动数额。
(小到 一个单位才有意义)
广义的差量成本
[例 ]:某公司全年需要 1200件甲零件,可以外购也可以自制。如果外购,单价为 5元;如果自制,
则单位变动成本为 3元,固定成本 500元。外购或自制决策的成本计算如表所示。
由于外购总成本比自制总成本高 1900元,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应选择自制方案。
外购 自制 差量成本采购成本 1200*5=6000
变动成本 1200*3=3600
固定成本 500
总成本 6000 4100 1900
方案项目狭义的差量成本
[例 ]某企业生产 A产品,最大生产能力为年产 10000件,正常利用率为最大生产能力的 80%,A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 3元,
年固定成本为 6000元按生产能力正常利用率可达到的产量
8000件分摊,每件单位固定成本为 0.75元。则以年产量
8000件为基础,每增加 1000件产品的生产量而追加的差异成本计算如表。
在相关范围内,产量不超过其最大生产能力 10000件时,固定成本总额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每增加生产 1000件产品而追加的成本额为变动成本 3000元。单位成本中的固定部分则呈降低的趋势。
产量 总成本 产量增加 1000件的差异成本单位成本 产量增加 1000件的差别单位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8000 6000 24000 — — 0.75 3 — —
9000 6000 27000 0 +3000 0.67 3 -0.08 0
10000 6000 30000 0 +3000 0.6 3 -0.07 0
边际成本
从 100增加到 104件时,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只是变动成本随产量变化; 104— 105超出了原来的相关范围,增加固定成本,边际成本又以固定数值 2,
在新的相关范围内随单位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产量(件) 总成本(元) 边际成本(元)
100 800 —
101 802 2
102 804 2
103 806 2
104 808 2
105 918 110
106 920 2
107 922 2
边际成本相关问题讨论
当产品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等时,平均成本最低
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企业利润最大
例:设企业的产品生产总成本函数 为:
TC( Q) =20000+12Q+0.02Q2
根据微积分原理,可知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函数的一阶导数,即:
TC’( Q) =12+0.04Q
边际成本相关问题讨论
平均成本 AC( Q) =(20000+12Q+0.02Q2)/Q
当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时,即:
(20000+12Q+0.02Q2)/Q= 12+0.04Q
Q=1000时,平均成本最低。
假设产品的单价为 24元,则企业的总收入函数为,TR( Q) =24Q
边际收入等于总收入函数的一阶导数,即:
TR ’( Q) =24
当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即,12+0.04Q=24
Q=300时,企业的总利润最大。
4.成本的排他性
指的是任何一项成本支出,用于某一方面就不能同时用于另一方面的特性。
可分为:机会成本、实支成本
机会成本 ----是指在使用资源的决策分析过程中,选取某个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丧失的
“潜在收益”。 (择机代价 )
实支成本 ----指过去和现在实际发生的现金流出,并应记入账册的成本。
机会成本
[例 ]:某公司现有一空闲的车间,既可以用于
A产品的生产,也可以用于出租。如果用来生产 A产品,其收入为 35000元,成本费用为
18000元,可获净利 17000元;用于出租则可获租金收入 12000元。
在决策中,如果选择用于生产 A产品,则出租方案必然放弃,其本来可能获得的租金收入 12000元应作为生产 A产品的机会成本由生产 A产品负担。生产 A产品将比出租多获净利 5000元。
在决策分析中考虑机会成本,才能对该方案的经济效益做出全面的、合理的评价,最后正确判断被选用的方案是否真正最优。
5.成本的可避性
指的是成本中有一部分可随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改变其数额的特性。
可分为:可避免成本、不可避免成本
可避免成本 ----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可改变其数额的成本。
不可避免成本 ----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数额的成本。
6.成本的可递延性
指的是成本中有一部分可推迟到以后会计年度再行开支的特性。
可分为:可递延成本、不可递延成本
可递延成本 ----在企业财力负担有限的情况下,对已决定选用的某一方案如推迟执行,还不致影响企业的大局。与这一方案有关的成本,即可递延成本。
不可递延成本 ----已决定选用的某一方案,即使在企业财力负担有限的情况下,也不能推迟执行,否则会影响企业的大局。与这一方案有关的成本,即不可递延成本。
7.成本的可溯性
指的是成本中有一部分可被认定归属于某些特定成本对象的特性。
可分为:专属成本、共同成本
专属成本是指可以明确归属于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
或为企业设置的某个部门而发生的固定成本。专属成本是与特定的产品或部门相联系的特定成本。例如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专用设备折旧费、保险费等。
共同成本是指为多种产品的生产或为多个部门的设置而发生的,应由这些产品或这些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如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几种产品共同的设备折旧费、辅助车间成本等,都是联合成本。
在进行方案选择时,专属成本是与决策有关的成本,
必须考虑;而联合成本则是与决策无关的成本,可以不予考虑。
8.成本的可分性
指的是在联产品或半成品成本中,有一部分可按阶段分开的特性。
可分为:可分成本、联合成本
可分成本是指联产品或半成品在进一步加工阶段所需追加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联合成本是指联产品或半成品在进一步加工前所发生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在进行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选择时,可分成本是与决策有关的成本,必须考虑;而联合成本则是与决策无关的成本,可以不予考虑。
9.成本的相关性
是指成本中,有一部分与当前或未来的决策有关的特性。
可分为:相关成本、无关成本
相关成本 ------与特定的决策方案相联系,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充分考虑的成本。如差量成本、机会成本、重置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可分成本、可避免成本、可递延成本等。
无关成本是对决策没有影响的成本,这类成本过去已经发生,或对未来决策没有影响,因而不予考虑,如沉没成本、联合成本、共同成本、
不可避免成本、不可递延成本等。
第二节生产经营决策的方法
用成本效益指标,评价方案优劣
贡献毛益分析法
差量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 ------成本平衡点分析法
线性规划法
1.差量分析法:
是根据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的比较来确定哪个方案较优的方法。
[例 ]某企业计划生产 A产品,或生产 B产品。 A,B两种产品预期的销售量分别为 200件和 100件;销售单价分别为 32元和 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15元和
24元。根据以上资料,作出生产哪种产品对企业较为有利的决策。
1、计算制造 A产品与 B产品的差量成本
差量成本 =( 15*200) -( 24*100) =600(元)
2、计算制造 A产品与 B产品的差量收入
差量收入 =( 32*200) -( 50*100) =1400(元)
3、计算差量损益
差量收益 =1400-600=800(元)
表明制造 A产品可比制造 B产品多获益 800元,所以生产 A较为有利。如果计算结果为差量损失,则选择 B产品的生产较为有利。
例:假定凤凰洗衣机厂每年需用甲零件 3600个,
如向市场购买,每个进货价包括运杂费 28元。若该厂金工车间有剩余生产能力可制造这种零件,
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 24元,并每年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 14000元,该车间生产设备如不自制,可出租给外厂使用,每月租金 1300元。在这种情况下,甲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有利?
差量成本:
自制方案:总成本( y) =a+bx=14000+( 24*3600)
=100400元舍弃外购的机会成本 =1300*12=15600元预期成本总额 =100400+15600= 116000元外购方案:预期成本总额 =28*3600= 100800元差量损失,15200元从以上计算的结果可知:外购方案比自制方案节约成本 15200元,故采用外购为宜。
注:由于自制或外购的预期收入总是相同的,故只需计算差量成本,选择成本较低的方案为优。
差量分析法
核心:用差量损益指标,评价方案优劣
步骤:
a,计算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相关成本
b,计算差量损益差量损益 =差量收入 -差量成本
c,用差量损益的正负做出方案的评价
2.贡献毛益分析法,
就是通过对比备选方案所提供的贡献毛益总额( Tcm)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专门方法 。
[例 ]某企业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是 40000个机器工时,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为 80%。
现准备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甲、乙或丙。甲、乙、丙的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分别为 2,3,4小时;单位售价 30,40,5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20,26,30元。由于现有设备加工精度不足,在生产丙产品时,
需要增加专属设备 5000元。采用贡献毛益分析法进行方案选择。
该企业现有剩余机器工时 8000小时。
根据数据编制分析表,如下表所示:
无论从贡献毛益总额(或剩余贡献毛益总额)
来判断,还是从单位工时贡献毛益来判断,均为甲产品的生产方案最优。
生产甲产品 生产乙产品 生产丙产品最大产量 (件) 8000/2=4000 8000/3=2666 8000/4=2000
单位售价(元) 30 40 50
单位变动成本(元) 20 26 30
单位贡献毛益(元) 10 14 20
专属成本(元) —— —— 5000
贡献毛益总额(元) 40000 37324 40000
剩余贡献毛益总额(元) —— —— 35000
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小时) 2 3 4
单位工时贡献毛益(元) 5 4.67 4.375
3.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
是指在该业务量水平上,两个不同方案的总成本相等,但当高于或低于该业务量水平时,不同方案就具有了不同的业务量优势区域。利用不同方案的不同业务量优势区域进行最优化方案的选择的方法。
[例 ]某厂生产 A种产品,有两种工艺方案可供选择
新方案:固定成本总额 45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 300元;
旧方案:固定成本总额 30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 400元。
确定选择新方案还是旧方案的?
1、列出两个备选方案的总成本公式:
新方案总成本( y1) =450000+300x
旧方案总成本( y2) =300000+400x
2、求成本无差别点:令 y1=y2 得 x=1500件
3、结论:
( 1)当产量 =1500件时,则新、旧两个方案的单位成本。
新,( 450000/1500) +300=600(元);
旧( 300000/1500) +400=600(元) 。即新、旧两个方案均可取。
( 2)当产量 >1500件时,假定为 1600件,则新、旧两个方案的单位成本。
新 ( 450000/1600) +300=581.25(元)
旧( 300000/1600) +400=587.5(元) 。即新方案优于旧方案。
( 3)当产量 <1500件时,假定为 800件,则新、旧两个方案的单位成本。
新( 450000/800) +300=862.5(元)旧( 300000/800)
+400=775(元) 即旧方案优于新方案。
平衡分析法
核心:以两方案中某个指标(总成本、销售额)平衡相等为支点,选择方案
步骤:
a,分析两方案的指标组成项目,如: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并列出数学关系式:
如:成本 =固定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产销量
b,寻找平衡点
4.线性规划法
是专门用来对具有线性联系的极值问题进行求解的一种方法,它能使管理者在若干约束条件下,对人、财,物等有限资源的使用做出合理安排,从而以最低化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通常有几何解法、行列式法、单纯形法三种。
例:假定华夏公司今年三季度拟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售价、成本及约束条件的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售价及成本资料 约束条件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原材料消耗定额电力消耗定额市场最大销售量甲 85元 55元 9800
元
3千克 /
件
6千瓦 /
件 无限制乙 90元 65元 4千克 /件 4千瓦 /件 500件最高用量
2400千克
3600
千瓦
要求:采用图解法作出如何安排甲、乙两种中产品的生产的决策分析。
( 1)确定问题中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设华夏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共生产甲产品 X1件,乙产品 X2件。 S表示两种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
目标函数:
S=( 85-55) X1 +( 90-65) X2=30 X1 +25 X2
约束条件:
3 X1 +4X2≤ 2400
6X1 +4X2≤ 3600
X2≤ 500
在三项约束条件下求目标函数值最大时的 X1 和 X2的值
( 2)绘制几何图形确定产品组合的可行性面积 。
( 3)求最优解。
在线性规划中,较佳的组合都处于“可行性面积”每个角的顶点上。只要比较各个角顶的目标函数值,就能找到线性规划的最优解。
甲产品 X1
乙产品 X2
L3
L1
L2
根据约束条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约束条件的直线,围成的共同区域(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产品组合的可行性面积。
各角顶提供的贡献贡献毛益总额计算:
角顶 1:位于横轴上( 600,0),贡献毛益总额,S=30 *600+25 *0=18000元角顶 2:位于 L1与 L2交点上( 400,300),贡献毛益总额,S=30 *400+25 *300=19500元角顶 3:位于 L1与 L3交点上( 133,500),贡献毛益总额,S=30 *133+25 *5000=16490元角顶 4:位于纵轴上( 0,500),贡献毛益总额,S=30 *0+25 *500=12500元角顶 5:位于原点,贡献毛益总额,S=0
结论:角顶 2目标函数值最大,生产甲产品 400件,
乙产品 300件是最优生产组合。
第三节生产经营决策分析实例
生产哪一种产品的决策
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半成品、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
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
选择不同工艺进行加工的决策
产品最优组合的决策
最优生产批量的决策生产哪一种新产品的决策
可用:差量分析法 见 173页贡献毛益分析法 见 187页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需要量确定:差量分析法 见 193页需要量不确定,本量利分析法 见 194页注意:
生产能力有富余的情况下,自制方案无须考虑固定成本;
自制时需增添专用设备,其新增的“专属固定成本”属于相关成本;
在分析时,还应该注意是否有“机会成本”
存在。(自制的生产能力可作为其他用途而带来收益)
半成品、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差量分析法 见 198页关键在于:
半成品或联产品在进一步加工后所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在进一步加工中所追加的成本。
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
贡献毛益分析法或差量分析法 见 235页关键在于,只要客户追加定货出价高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且能补偿专属固定成本和机会成本即可接受特殊定货。
注意:
生产能力有富余的情况下,接受特定定货无须考虑固定成本;
接受特定定货时需增添专用设备,其新增的
“专属固定成本”属于相关成本;
在分析时,还应该注意是否有“机会成本”存在。
(接受特定定货的生产能力可作为其他用途而带来收益)
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
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 1200件。
年初已按 100元 /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 1000件,该产品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 80元 /件(其中,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 25
元)。现有一客户要求以 70元 /件的价格追加订货。
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情况,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为企业作出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 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 200件,不追加专属成本;
( 2)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 200件,但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 1000元专属成本;
( 3)同( 1),但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
5000元;
( 4)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 300件;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 900元专属成本。
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
( 1)绝对剩余生产能力
=1200-
1000=200件
追加订货不冲击正常任务。
差别损益分析表(见右边)
因为差别损益指标为 +3000
元,所以应当接受此项追加订货,这可使企业多获得
3000元利润。
接受追加订货拒绝追加订货差异额相关收入
14000 0 14000
相关成本
11000 0 11000
其中:
增量成本
11000 0
差 别 损 益 3000
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
( 2)
接受追加订货相关收入 14000
相关成本合计 12000
其中:增量成本 11000
专属成本 1000
差 别 损 益 2000
因为差别损益指标为 +2000元所以应当接受此项追加订货,这可使企业多获得 2000元利润。
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
( 3)
接受追加订货相关收入 14000
相关成本合计 16000
其中:增量成本 11000
机会成本 5000
差 别 损 益 -2000
因为差别损益指标为 -2000元所以应当拒绝此项追加订货,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 2000元利润。
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
( 4)
接受追加订货相关收入 21000
相关成本合计 21900
其中:增量成本 11000
机会成本 10000
专属成本 900
差 别 损 益 -900
因为差别损益指标为 -900元所以应当拒绝此项追加订货,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 900元利润。
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
差量分析法 见 189页
也可用贡献毛益分析法只要亏损产品能提供贡献毛益,就不应该停产。
如转产,则转产产品所提供的贡献毛益应大于原亏损产品所提供的贡献毛益。
如亏损产品停产所腾出来的生产能力作为其他用途,如其他用途带来的收益大于亏损产品所产生的贡献毛益,则应考虑其他用途。
选择不同工艺进行加工的决策
本量利分析法 见 214页
先进的生产工艺,产量、质量大大提高,
但需要高、精、尖的设备。其单位变动成本较低而固定成本较高。
落后的生产工艺,往往只需要简陋的设备。其单位变动成本可能会较高而固定成本较低。
产品最优组合的决策
线性规划法 见 200页最优生产批量决策每批生产多少数量,全年分几批生产最为经济的问题。见 209页成本构成:
储存成本:
调整准备成本,
总成本,
最优生产批量决策
)1(
2 p
dQC
Q
AS
Q
AS
p
dQCTC ?? )1(
2
最优生产批量决策总成本的曲线,
储存成本调整准备成本
Q
成本业务量最优生产批量决策
计算公式和示例例,设某企业全年需甲零件为 36000个,专门生产甲零件的设备每天能生产 150个,每天一般领用
120个。每批调整准备成本为 300元,单位零件全年的平均储存成本为 2元。要求:为该企业作出最优生产批量的决策分析。
)1(
2
*
p
d
C
AS
Q
第三节定价决策分析
定价决策分析的范围及应当考虑的因素
定价决策分析的方法及类型
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以特殊目的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定价决策的策略定价决策分析的范围及应当考虑的因素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包括垄断价格、完全自由竞争价格和企业可控制价格三大类。
垄断价格对于个别企业具有强制性的支配效能,企业只有执行的义务,没有变更的权利。
完全自由竞争价格是在完全自由竞争条件下,
由供求规律支配所形成的价格。
企业可控制价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企业可以自主决定其水平的价格 。(管理会计对这种价格进行决策分析最有实际意义)
定价决策分析的范围及应当考虑的因素
考虑的因素:商品的价值、成本的消耗水平、
商品的质量水平、供求关系与竞争形式、价格的弹性、产品所处的寿命周期阶段、定价目标、国家的价格政策和定价的方法与策略等。
定价决策分析主要包括定价决策方法与定价决策策略两部分。
定价决策分析的方法及类型
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集中考虑如何实现成本补偿的基础上,作出定价决策的方法。
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优先考虑社会市场供求关系和消费者可能对价格的接受程度的基础上,作出定价决策的方法。
以特殊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在特殊要求前提下,作出定价决策的方法。
以成本为导向的决策方法
总成本定价法价格 =(预计总成本 +目标利润) /预计产销量成本加成定价法:
价格 =单位产品成本 +加成额
=单位产品成本 *( 1+加成率)
以成本为导向的决策方法成本加成定价法,P230页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
[加成率 =(目标利润 +非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 ]
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
[加成率
=(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
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P232
边际分析法:依据“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
即“边际利润 =0”的条件(此时利润最大)来判断最优售价。 [如确实无法找到使“边际利润 =0”的售价,则可根据“边际利润为不小于零的最小值”的条件来判定最优售价。 ]
例:某产品售价与销量的关系式为,p=60-2x;
单位变动成本与销量的关系是,b=20+0.5x,
固定成本 a=70元。求最优售价。
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依题意,建立的总收入模型为:
TR=px=(60-2x)x
=60x-2x2
MR=60-4x
总成本模型为:
TC=a+bx=70+(20+0.5x)x
=70+20x+0.5x2
MC=20+x
令 MR=MC,得最优销量 x0=8(件 )
可求得最优售价为 p0=60-2*8=44(元 /件 )
以特殊目的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保利定价法
保本定价法保本价格
=单位变动成本 +专属固定成本 /预计销量
极限定价法定价决策的策略
弹性定价策略:对弹性大的产品应调低价格,
薄利多销;弹性小的产品不应调低价格,相反,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适当调高价格。
新产品定价策略渗透策略 ---针对同类竞争产品差异性较小、
需求弹性大、易于仿制、市场前景光明的新产品撇油策略 ---针对同类竞争产品差异性较大、
能满足较大市场需求、弹性小、不易仿制的新产品单项选择
1.有关产品是否进行深加工决策中,深加工前的半成品成本属于 ( )
A估算成本 B重置成本
C机会成本 D联合成本
2.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资源损失,
即 ( )
A增量成本 B加工成本
C机会成本 D专属成本单项选择
3.企业去年生产某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 3000
元,固定成本是 1000元,假定今年其他条件不变,但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可对外出租,一年的租金收入为 ( )元时,应停产该种产品。
A2001 B3100 C1999 D2900
4.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方出价低于 ( )
A正常价格 B单位产品成本
C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D单位固定成本
5.与生产批量没有直接关系,而与批次成正比的成本是 ( )
A调整准备成本
B单位储存成本
C缺货成本
D储存成本
6.在价格决策中,某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则产品的最优售价为 ( )
A31
B32
C33
D34
销售单价
36 35 34 33 32 31
预计销量
400 440 480 520 540 570
利润增加额
280 200 120 40 -280 -210
多项选择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经营相关成本的有 ( )
A增量成本 B机会成本 C专属成本
D沉没成本 E不可避免成本
2.下列成本属于无关成本的是 ( )
A共同成本 B差量成本 C机会成本
D专属成本 E不可避免成本多项选择
3.当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不应停产的条件有该亏损产品的
( )
A变动成本率大于 1
B变动成本率小于 1
C贡献毛益大于 0
D贡献毛益率大于 0
E单位贡献毛益大于 0
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 80
元(其中单位固定性生产成本为 25元),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 1200件。年初已按 100元 /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 1000件。
现有一客户要求以 70元 /件的价格追加订货。
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情况,作出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并说明理由。
( 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 200件;
( 2)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 200件,但因有特殊要求,
企业需追加 1000元专属成本;
( 3)追加订货 200件,但剩余生产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 5000元;
( 4)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 300件,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 900元专属成本计算分析题
2.已知:某企业每年生产 1000件甲半成品,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 18元(其中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 2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 20元。企业目前已具备将 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但每深加工一件甲半成品需要追加 5元变动性加工成本。乙产成品的单价为 30元。假定乙产成品的废品率为 1%。
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情况,用差量分析法作出是否深加工甲半成品的决策分析,并说明理由。
( 1)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
( 2)深加工能力可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贡献毛益 4000元;
( 3)同( 1),如果追加投入 5000元专属成本,可使深加工能力达到 100%,并使废品率降低为零。
一、决策分析的涵义
二、决策分析的分类
三、决策分析程序
四、决策分析需要研究的成本特性及有关的决策成本概念一、决策分析的涵义
决策就是对未来行为的决定。 对生产经营活动或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一次性特殊问题的各种备选方案可能导致的结果,进行测算和对比分析,权衡利害得失,扬长避短,从中选出最优方案的过程。
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就是决策二、决策的分类
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分:
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
决策规划时期的长度分:
短期决策
长期决策三、决策分析程序
明确决策目标
提出备选的可行方案
收集方案的有关资料
比较分析各备选方案
确定最优方案四、决策分析需要研究的成本特性及有关的决策成本概念
决策中,需要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经济效益的大小进行最优化选择。而影响经济效益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本的高低,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备选方案的优劣。因此,必须熟悉决策中常用的成本概念。
决策成本可按不同的成本特性进行分类,
主要有以下九种。
1.成本的可变性
是指有一部分成本总额随业务量总数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增减的特性。
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2.成本的时效性
是指不同时期发生的成本会对决策产生不同影响的特性。
可分为:沉没成本、重置成本、付现成本
沉没成本 ----那些由于过去决策所引起,并已支付过款项而发生的成本。也叫“旁置成本”。
重置成本 ----目前从市场上购买同一项原有资产所需支付的成本。(现时或现行成本)
付现成本 ----那些由于某项决策所引起的需要在将来运用现金支付的成本。
沉没成本是 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也就是对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都无影响的成本。
[例 ]企业有一台旧设备要提前报废,其原始成本为
10000元,已提折旧 8000元,折余净值为 2000元,
这 2000元 的折余价值就是沉没成本。假设处理这台旧设备有两个方案可予考虑:一是将旧设备直接出售,可获得变价收入 500元;二是经修理后再出售,则需支出修理费用 1000元,但可得 1800元。
在进行决策时,由于旧设备折余价值 2000元属于过去已经支出再无法收回的沉没成本,所以不考虑,
只将这两个方案加以比较,直接出售可得收入 500
元,而修理后可得净收入 800元( 1800-1000)显然,采用第二方案比采用第一方案可多得 300元。
所以,应将旧设备修理后再出售。
重置成本
在商品订价决策中,一般需将重置成本作为重点考虑对象。
[例 ]国华商场今年一月份购进牛仔裤 10000条,购入价 45元。五月中旬有某顾客愿意单价 50元全部买去。
若按历史成本为基础来考虑,似乎每条可获购销差价 5元,共获毛利 50000元。但按管理会计观点,要做出正确的订价决策,必须以重置成本为根据。若五月份在市场上该牛仔裤的现时成本需 52元,那么现以单价 50元出售,不仅不获利,反而每条亏损 2
元。
付现成本
[例 ]:企业计划进行 A产品的生产。现有甲设备一台,原值 50000元,已提折旧 35000元,折余净值
15000元。生产 A产品时,还需对甲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为此须追加支出 10000元。如果市场上有乙设备出售,其性能与改造后的甲设备相同,售价为 20000元。在是否改造旧设备的决策中,因为旧设备的折余净值属于沉没成本,不影响决策。
应将改造旧设备的付现成本 10000元与购买新设备的 20000元进行比较,从而作出正确的抉择:
选择改造旧设备将比购买新设备节约支出 10000
元。
三、成本的差异性
指的是不同备选方案发生的成本一般会存在差异的特性。
可分为:差量成本、边际成本
差量成本 ---广义的差量成本是指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成本的差异数。亦称差别成本或差额成本。狭义的差量成本是指由于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成本差异,亦称增量成本。
边际成本 ---指在企业的生产能量的相关范围内每增加或减少 1个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变动数额。
(小到 一个单位才有意义)
广义的差量成本
[例 ]:某公司全年需要 1200件甲零件,可以外购也可以自制。如果外购,单价为 5元;如果自制,
则单位变动成本为 3元,固定成本 500元。外购或自制决策的成本计算如表所示。
由于外购总成本比自制总成本高 1900元,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应选择自制方案。
外购 自制 差量成本采购成本 1200*5=6000
变动成本 1200*3=3600
固定成本 500
总成本 6000 4100 1900
方案项目狭义的差量成本
[例 ]某企业生产 A产品,最大生产能力为年产 10000件,正常利用率为最大生产能力的 80%,A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 3元,
年固定成本为 6000元按生产能力正常利用率可达到的产量
8000件分摊,每件单位固定成本为 0.75元。则以年产量
8000件为基础,每增加 1000件产品的生产量而追加的差异成本计算如表。
在相关范围内,产量不超过其最大生产能力 10000件时,固定成本总额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每增加生产 1000件产品而追加的成本额为变动成本 3000元。单位成本中的固定部分则呈降低的趋势。
产量 总成本 产量增加 1000件的差异成本单位成本 产量增加 1000件的差别单位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8000 6000 24000 — — 0.75 3 — —
9000 6000 27000 0 +3000 0.67 3 -0.08 0
10000 6000 30000 0 +3000 0.6 3 -0.07 0
边际成本
从 100增加到 104件时,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只是变动成本随产量变化; 104— 105超出了原来的相关范围,增加固定成本,边际成本又以固定数值 2,
在新的相关范围内随单位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产量(件) 总成本(元) 边际成本(元)
100 800 —
101 802 2
102 804 2
103 806 2
104 808 2
105 918 110
106 920 2
107 922 2
边际成本相关问题讨论
当产品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等时,平均成本最低
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企业利润最大
例:设企业的产品生产总成本函数 为:
TC( Q) =20000+12Q+0.02Q2
根据微积分原理,可知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函数的一阶导数,即:
TC’( Q) =12+0.04Q
边际成本相关问题讨论
平均成本 AC( Q) =(20000+12Q+0.02Q2)/Q
当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时,即:
(20000+12Q+0.02Q2)/Q= 12+0.04Q
Q=1000时,平均成本最低。
假设产品的单价为 24元,则企业的总收入函数为,TR( Q) =24Q
边际收入等于总收入函数的一阶导数,即:
TR ’( Q) =24
当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即,12+0.04Q=24
Q=300时,企业的总利润最大。
4.成本的排他性
指的是任何一项成本支出,用于某一方面就不能同时用于另一方面的特性。
可分为:机会成本、实支成本
机会成本 ----是指在使用资源的决策分析过程中,选取某个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丧失的
“潜在收益”。 (择机代价 )
实支成本 ----指过去和现在实际发生的现金流出,并应记入账册的成本。
机会成本
[例 ]:某公司现有一空闲的车间,既可以用于
A产品的生产,也可以用于出租。如果用来生产 A产品,其收入为 35000元,成本费用为
18000元,可获净利 17000元;用于出租则可获租金收入 12000元。
在决策中,如果选择用于生产 A产品,则出租方案必然放弃,其本来可能获得的租金收入 12000元应作为生产 A产品的机会成本由生产 A产品负担。生产 A产品将比出租多获净利 5000元。
在决策分析中考虑机会成本,才能对该方案的经济效益做出全面的、合理的评价,最后正确判断被选用的方案是否真正最优。
5.成本的可避性
指的是成本中有一部分可随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改变其数额的特性。
可分为:可避免成本、不可避免成本
可避免成本 ----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可改变其数额的成本。
不可避免成本 ----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数额的成本。
6.成本的可递延性
指的是成本中有一部分可推迟到以后会计年度再行开支的特性。
可分为:可递延成本、不可递延成本
可递延成本 ----在企业财力负担有限的情况下,对已决定选用的某一方案如推迟执行,还不致影响企业的大局。与这一方案有关的成本,即可递延成本。
不可递延成本 ----已决定选用的某一方案,即使在企业财力负担有限的情况下,也不能推迟执行,否则会影响企业的大局。与这一方案有关的成本,即不可递延成本。
7.成本的可溯性
指的是成本中有一部分可被认定归属于某些特定成本对象的特性。
可分为:专属成本、共同成本
专属成本是指可以明确归属于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
或为企业设置的某个部门而发生的固定成本。专属成本是与特定的产品或部门相联系的特定成本。例如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专用设备折旧费、保险费等。
共同成本是指为多种产品的生产或为多个部门的设置而发生的,应由这些产品或这些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如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几种产品共同的设备折旧费、辅助车间成本等,都是联合成本。
在进行方案选择时,专属成本是与决策有关的成本,
必须考虑;而联合成本则是与决策无关的成本,可以不予考虑。
8.成本的可分性
指的是在联产品或半成品成本中,有一部分可按阶段分开的特性。
可分为:可分成本、联合成本
可分成本是指联产品或半成品在进一步加工阶段所需追加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联合成本是指联产品或半成品在进一步加工前所发生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在进行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选择时,可分成本是与决策有关的成本,必须考虑;而联合成本则是与决策无关的成本,可以不予考虑。
9.成本的相关性
是指成本中,有一部分与当前或未来的决策有关的特性。
可分为:相关成本、无关成本
相关成本 ------与特定的决策方案相联系,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充分考虑的成本。如差量成本、机会成本、重置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可分成本、可避免成本、可递延成本等。
无关成本是对决策没有影响的成本,这类成本过去已经发生,或对未来决策没有影响,因而不予考虑,如沉没成本、联合成本、共同成本、
不可避免成本、不可递延成本等。
第二节生产经营决策的方法
用成本效益指标,评价方案优劣
贡献毛益分析法
差量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 ------成本平衡点分析法
线性规划法
1.差量分析法:
是根据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的比较来确定哪个方案较优的方法。
[例 ]某企业计划生产 A产品,或生产 B产品。 A,B两种产品预期的销售量分别为 200件和 100件;销售单价分别为 32元和 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15元和
24元。根据以上资料,作出生产哪种产品对企业较为有利的决策。
1、计算制造 A产品与 B产品的差量成本
差量成本 =( 15*200) -( 24*100) =600(元)
2、计算制造 A产品与 B产品的差量收入
差量收入 =( 32*200) -( 50*100) =1400(元)
3、计算差量损益
差量收益 =1400-600=800(元)
表明制造 A产品可比制造 B产品多获益 800元,所以生产 A较为有利。如果计算结果为差量损失,则选择 B产品的生产较为有利。
例:假定凤凰洗衣机厂每年需用甲零件 3600个,
如向市场购买,每个进货价包括运杂费 28元。若该厂金工车间有剩余生产能力可制造这种零件,
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 24元,并每年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 14000元,该车间生产设备如不自制,可出租给外厂使用,每月租金 1300元。在这种情况下,甲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有利?
差量成本:
自制方案:总成本( y) =a+bx=14000+( 24*3600)
=100400元舍弃外购的机会成本 =1300*12=15600元预期成本总额 =100400+15600= 116000元外购方案:预期成本总额 =28*3600= 100800元差量损失,15200元从以上计算的结果可知:外购方案比自制方案节约成本 15200元,故采用外购为宜。
注:由于自制或外购的预期收入总是相同的,故只需计算差量成本,选择成本较低的方案为优。
差量分析法
核心:用差量损益指标,评价方案优劣
步骤:
a,计算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相关成本
b,计算差量损益差量损益 =差量收入 -差量成本
c,用差量损益的正负做出方案的评价
2.贡献毛益分析法,
就是通过对比备选方案所提供的贡献毛益总额( Tcm)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专门方法 。
[例 ]某企业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是 40000个机器工时,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为 80%。
现准备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甲、乙或丙。甲、乙、丙的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分别为 2,3,4小时;单位售价 30,40,5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20,26,30元。由于现有设备加工精度不足,在生产丙产品时,
需要增加专属设备 5000元。采用贡献毛益分析法进行方案选择。
该企业现有剩余机器工时 8000小时。
根据数据编制分析表,如下表所示:
无论从贡献毛益总额(或剩余贡献毛益总额)
来判断,还是从单位工时贡献毛益来判断,均为甲产品的生产方案最优。
生产甲产品 生产乙产品 生产丙产品最大产量 (件) 8000/2=4000 8000/3=2666 8000/4=2000
单位售价(元) 30 40 50
单位变动成本(元) 20 26 30
单位贡献毛益(元) 10 14 20
专属成本(元) —— —— 5000
贡献毛益总额(元) 40000 37324 40000
剩余贡献毛益总额(元) —— —— 35000
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小时) 2 3 4
单位工时贡献毛益(元) 5 4.67 4.375
3.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
是指在该业务量水平上,两个不同方案的总成本相等,但当高于或低于该业务量水平时,不同方案就具有了不同的业务量优势区域。利用不同方案的不同业务量优势区域进行最优化方案的选择的方法。
[例 ]某厂生产 A种产品,有两种工艺方案可供选择
新方案:固定成本总额 45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 300元;
旧方案:固定成本总额 30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 400元。
确定选择新方案还是旧方案的?
1、列出两个备选方案的总成本公式:
新方案总成本( y1) =450000+300x
旧方案总成本( y2) =300000+400x
2、求成本无差别点:令 y1=y2 得 x=1500件
3、结论:
( 1)当产量 =1500件时,则新、旧两个方案的单位成本。
新,( 450000/1500) +300=600(元);
旧( 300000/1500) +400=600(元) 。即新、旧两个方案均可取。
( 2)当产量 >1500件时,假定为 1600件,则新、旧两个方案的单位成本。
新 ( 450000/1600) +300=581.25(元)
旧( 300000/1600) +400=587.5(元) 。即新方案优于旧方案。
( 3)当产量 <1500件时,假定为 800件,则新、旧两个方案的单位成本。
新( 450000/800) +300=862.5(元)旧( 300000/800)
+400=775(元) 即旧方案优于新方案。
平衡分析法
核心:以两方案中某个指标(总成本、销售额)平衡相等为支点,选择方案
步骤:
a,分析两方案的指标组成项目,如: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并列出数学关系式:
如:成本 =固定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产销量
b,寻找平衡点
4.线性规划法
是专门用来对具有线性联系的极值问题进行求解的一种方法,它能使管理者在若干约束条件下,对人、财,物等有限资源的使用做出合理安排,从而以最低化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通常有几何解法、行列式法、单纯形法三种。
例:假定华夏公司今年三季度拟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售价、成本及约束条件的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售价及成本资料 约束条件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原材料消耗定额电力消耗定额市场最大销售量甲 85元 55元 9800
元
3千克 /
件
6千瓦 /
件 无限制乙 90元 65元 4千克 /件 4千瓦 /件 500件最高用量
2400千克
3600
千瓦
要求:采用图解法作出如何安排甲、乙两种中产品的生产的决策分析。
( 1)确定问题中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设华夏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共生产甲产品 X1件,乙产品 X2件。 S表示两种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
目标函数:
S=( 85-55) X1 +( 90-65) X2=30 X1 +25 X2
约束条件:
3 X1 +4X2≤ 2400
6X1 +4X2≤ 3600
X2≤ 500
在三项约束条件下求目标函数值最大时的 X1 和 X2的值
( 2)绘制几何图形确定产品组合的可行性面积 。
( 3)求最优解。
在线性规划中,较佳的组合都处于“可行性面积”每个角的顶点上。只要比较各个角顶的目标函数值,就能找到线性规划的最优解。
甲产品 X1
乙产品 X2
L3
L1
L2
根据约束条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约束条件的直线,围成的共同区域(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产品组合的可行性面积。
各角顶提供的贡献贡献毛益总额计算:
角顶 1:位于横轴上( 600,0),贡献毛益总额,S=30 *600+25 *0=18000元角顶 2:位于 L1与 L2交点上( 400,300),贡献毛益总额,S=30 *400+25 *300=19500元角顶 3:位于 L1与 L3交点上( 133,500),贡献毛益总额,S=30 *133+25 *5000=16490元角顶 4:位于纵轴上( 0,500),贡献毛益总额,S=30 *0+25 *500=12500元角顶 5:位于原点,贡献毛益总额,S=0
结论:角顶 2目标函数值最大,生产甲产品 400件,
乙产品 300件是最优生产组合。
第三节生产经营决策分析实例
生产哪一种产品的决策
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半成品、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
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
选择不同工艺进行加工的决策
产品最优组合的决策
最优生产批量的决策生产哪一种新产品的决策
可用:差量分析法 见 173页贡献毛益分析法 见 187页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需要量确定:差量分析法 见 193页需要量不确定,本量利分析法 见 194页注意:
生产能力有富余的情况下,自制方案无须考虑固定成本;
自制时需增添专用设备,其新增的“专属固定成本”属于相关成本;
在分析时,还应该注意是否有“机会成本”
存在。(自制的生产能力可作为其他用途而带来收益)
半成品、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差量分析法 见 198页关键在于:
半成品或联产品在进一步加工后所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在进一步加工中所追加的成本。
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
贡献毛益分析法或差量分析法 见 235页关键在于,只要客户追加定货出价高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且能补偿专属固定成本和机会成本即可接受特殊定货。
注意:
生产能力有富余的情况下,接受特定定货无须考虑固定成本;
接受特定定货时需增添专用设备,其新增的
“专属固定成本”属于相关成本;
在分析时,还应该注意是否有“机会成本”存在。
(接受特定定货的生产能力可作为其他用途而带来收益)
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
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 1200件。
年初已按 100元 /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 1000件,该产品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 80元 /件(其中,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 25
元)。现有一客户要求以 70元 /件的价格追加订货。
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情况,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为企业作出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 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 200件,不追加专属成本;
( 2)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 200件,但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 1000元专属成本;
( 3)同( 1),但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
5000元;
( 4)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 300件;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 900元专属成本。
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
( 1)绝对剩余生产能力
=1200-
1000=200件
追加订货不冲击正常任务。
差别损益分析表(见右边)
因为差别损益指标为 +3000
元,所以应当接受此项追加订货,这可使企业多获得
3000元利润。
接受追加订货拒绝追加订货差异额相关收入
14000 0 14000
相关成本
11000 0 11000
其中:
增量成本
11000 0
差 别 损 益 3000
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
( 2)
接受追加订货相关收入 14000
相关成本合计 12000
其中:增量成本 11000
专属成本 1000
差 别 损 益 2000
因为差别损益指标为 +2000元所以应当接受此项追加订货,这可使企业多获得 2000元利润。
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
( 3)
接受追加订货相关收入 14000
相关成本合计 16000
其中:增量成本 11000
机会成本 5000
差 别 损 益 -2000
因为差别损益指标为 -2000元所以应当拒绝此项追加订货,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 2000元利润。
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
( 4)
接受追加订货相关收入 21000
相关成本合计 21900
其中:增量成本 11000
机会成本 10000
专属成本 900
差 别 损 益 -900
因为差别损益指标为 -900元所以应当拒绝此项追加订货,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 900元利润。
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
差量分析法 见 189页
也可用贡献毛益分析法只要亏损产品能提供贡献毛益,就不应该停产。
如转产,则转产产品所提供的贡献毛益应大于原亏损产品所提供的贡献毛益。
如亏损产品停产所腾出来的生产能力作为其他用途,如其他用途带来的收益大于亏损产品所产生的贡献毛益,则应考虑其他用途。
选择不同工艺进行加工的决策
本量利分析法 见 214页
先进的生产工艺,产量、质量大大提高,
但需要高、精、尖的设备。其单位变动成本较低而固定成本较高。
落后的生产工艺,往往只需要简陋的设备。其单位变动成本可能会较高而固定成本较低。
产品最优组合的决策
线性规划法 见 200页最优生产批量决策每批生产多少数量,全年分几批生产最为经济的问题。见 209页成本构成:
储存成本:
调整准备成本,
总成本,
最优生产批量决策
)1(
2 p
dQC
Q
AS
Q
AS
p
dQCTC ?? )1(
2
最优生产批量决策总成本的曲线,
储存成本调整准备成本
Q
成本业务量最优生产批量决策
计算公式和示例例,设某企业全年需甲零件为 36000个,专门生产甲零件的设备每天能生产 150个,每天一般领用
120个。每批调整准备成本为 300元,单位零件全年的平均储存成本为 2元。要求:为该企业作出最优生产批量的决策分析。
)1(
2
*
p
d
C
AS
Q
第三节定价决策分析
定价决策分析的范围及应当考虑的因素
定价决策分析的方法及类型
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以特殊目的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定价决策的策略定价决策分析的范围及应当考虑的因素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包括垄断价格、完全自由竞争价格和企业可控制价格三大类。
垄断价格对于个别企业具有强制性的支配效能,企业只有执行的义务,没有变更的权利。
完全自由竞争价格是在完全自由竞争条件下,
由供求规律支配所形成的价格。
企业可控制价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企业可以自主决定其水平的价格 。(管理会计对这种价格进行决策分析最有实际意义)
定价决策分析的范围及应当考虑的因素
考虑的因素:商品的价值、成本的消耗水平、
商品的质量水平、供求关系与竞争形式、价格的弹性、产品所处的寿命周期阶段、定价目标、国家的价格政策和定价的方法与策略等。
定价决策分析主要包括定价决策方法与定价决策策略两部分。
定价决策分析的方法及类型
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集中考虑如何实现成本补偿的基础上,作出定价决策的方法。
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优先考虑社会市场供求关系和消费者可能对价格的接受程度的基础上,作出定价决策的方法。
以特殊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在特殊要求前提下,作出定价决策的方法。
以成本为导向的决策方法
总成本定价法价格 =(预计总成本 +目标利润) /预计产销量成本加成定价法:
价格 =单位产品成本 +加成额
=单位产品成本 *( 1+加成率)
以成本为导向的决策方法成本加成定价法,P230页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
[加成率 =(目标利润 +非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 ]
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
[加成率
=(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
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P232
边际分析法:依据“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
即“边际利润 =0”的条件(此时利润最大)来判断最优售价。 [如确实无法找到使“边际利润 =0”的售价,则可根据“边际利润为不小于零的最小值”的条件来判定最优售价。 ]
例:某产品售价与销量的关系式为,p=60-2x;
单位变动成本与销量的关系是,b=20+0.5x,
固定成本 a=70元。求最优售价。
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依题意,建立的总收入模型为:
TR=px=(60-2x)x
=60x-2x2
MR=60-4x
总成本模型为:
TC=a+bx=70+(20+0.5x)x
=70+20x+0.5x2
MC=20+x
令 MR=MC,得最优销量 x0=8(件 )
可求得最优售价为 p0=60-2*8=44(元 /件 )
以特殊目的为导向的定价方法
保利定价法
保本定价法保本价格
=单位变动成本 +专属固定成本 /预计销量
极限定价法定价决策的策略
弹性定价策略:对弹性大的产品应调低价格,
薄利多销;弹性小的产品不应调低价格,相反,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适当调高价格。
新产品定价策略渗透策略 ---针对同类竞争产品差异性较小、
需求弹性大、易于仿制、市场前景光明的新产品撇油策略 ---针对同类竞争产品差异性较大、
能满足较大市场需求、弹性小、不易仿制的新产品单项选择
1.有关产品是否进行深加工决策中,深加工前的半成品成本属于 ( )
A估算成本 B重置成本
C机会成本 D联合成本
2.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资源损失,
即 ( )
A增量成本 B加工成本
C机会成本 D专属成本单项选择
3.企业去年生产某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 3000
元,固定成本是 1000元,假定今年其他条件不变,但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可对外出租,一年的租金收入为 ( )元时,应停产该种产品。
A2001 B3100 C1999 D2900
4.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方出价低于 ( )
A正常价格 B单位产品成本
C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D单位固定成本
5.与生产批量没有直接关系,而与批次成正比的成本是 ( )
A调整准备成本
B单位储存成本
C缺货成本
D储存成本
6.在价格决策中,某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则产品的最优售价为 ( )
A31
B32
C33
D34
销售单价
36 35 34 33 32 31
预计销量
400 440 480 520 540 570
利润增加额
280 200 120 40 -280 -210
多项选择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经营相关成本的有 ( )
A增量成本 B机会成本 C专属成本
D沉没成本 E不可避免成本
2.下列成本属于无关成本的是 ( )
A共同成本 B差量成本 C机会成本
D专属成本 E不可避免成本多项选择
3.当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不应停产的条件有该亏损产品的
( )
A变动成本率大于 1
B变动成本率小于 1
C贡献毛益大于 0
D贡献毛益率大于 0
E单位贡献毛益大于 0
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 80
元(其中单位固定性生产成本为 25元),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 1200件。年初已按 100元 /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 1000件。
现有一客户要求以 70元 /件的价格追加订货。
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情况,作出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并说明理由。
( 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 200件;
( 2)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 200件,但因有特殊要求,
企业需追加 1000元专属成本;
( 3)追加订货 200件,但剩余生产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 5000元;
( 4)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 300件,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 900元专属成本计算分析题
2.已知:某企业每年生产 1000件甲半成品,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 18元(其中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 2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 20元。企业目前已具备将 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但每深加工一件甲半成品需要追加 5元变动性加工成本。乙产成品的单价为 30元。假定乙产成品的废品率为 1%。
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情况,用差量分析法作出是否深加工甲半成品的决策分析,并说明理由。
( 1)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
( 2)深加工能力可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贡献毛益 4000元;
( 3)同( 1),如果追加投入 5000元专属成本,可使深加工能力达到 100%,并使废品率降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