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短期成本构成
短期成本分为固定成本( FC) 和可变成本
( VC ):
总成本 TC = VC + FC
平均固定成本 AFC=FC/Q
平均可变成本 AVC=VC/Q
平均成本 AC= TC/Q 或 =AFC+AVC
边际成本 MC= dTC/dQ =dVC/dQ
二 -1、可变成本变动规律(函数)
假定有一成本函数为:
VC = f( Q) = Q3- 12Q2+ 60Q
AVC = TVC/Q =( Q3- 12Q2+ 60Q) /Q =
Q2- 12Q2+ 60
MC = △ TVC/△ Q =dTVC/dQ=d/dQ( Q3- 12Q2
+ 60Q) = 3 Q2- 24Q+ 60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暂时把固定成本存不论,先来单纯地考虑其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即可变成本(包括总可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的变动规律。
可变成本变动规律(图形)
可变成本 VC是产量的函数,它从原点出发,表明产量为零时,VC为零,随着产量的增加,成本也相应增加。
可变成本曲线形状主要决定于投入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也就是边际成本率。
从原点到产量为 4的区间,投入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递增,也即边际成本递减,因此,总可变成本虽增加,但渐趋缓慢,产量超过 4以后,投入要素的边际生产率递减,也即边际成本递增,因此,总可变成本增加渐趋加快。
二 -2平均可变成本变动规律
平均可变成本 AVC曲线形状为 U型,表明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增加先递减后递增。
其成 U型的原因也是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成本先递减后递增也即边际生产率先递增后递减的结果。
三 -1、短期总成本及其变动规律
总成本 TC是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其形状与可变成本曲线一样,它只不过是可变成本曲线向上平行移动一段相当于 FC大小的距离,即总成本曲线与可变成本曲线在任一产量上的垂直距离等于固定成本 FC,但 FC不影响总成本曲线的斜率,因此固定成本的大小与总成本曲线的形状无关,而只与总成本曲线的位置有关。 总成本曲线也是产量的函数,
其形状也取决于可变投入要素边际成本递增规律,也即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这一点与可变成本曲线是一致的,总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可变成本相同。 (见图 5-3)
固定成本曲线 FC是一条水平线,表明固定成本是一个既定的数量(本例为
40),它不随产量的增减而改变
总成本 TC = 固定成本
FC+可变成本 VC。
三 -2短期平均成本及其变动规律
由于平均成本( AC) 直接由平均固定成本
( AFC) + 平均可变成本 (AVC)而形成。因而短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也是由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决定的。
AC曲线开头的决定因素与 AVC曲线相同。 AC曲线的位置在 AVC曲线之上,两条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平均固定成本 AFC。
由于 AFC随产量增大而递减,因此,AC曲线与
AVC曲线垂直距离也随产量增大而渐趋缩小。
AC曲线的最低点与 AVC曲线的最低点不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前者在后者之后,这是因为
AC=AVC+AFC,AFC是单调递减的,AVC从最低点转而上升,当其增量少于 AFC的减少量时,
AC仍是呈下降趋势,只有当产量等于某一水平时,AVC的增量正好等于 AFC的减少量,这时 AC才达到最低点。
AC= TC/Q
或 =AFC+AVC
平均固定成本 AFC=FC/Q,由此形成的 AFC曲线是一条等轴双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AFC逐渐变小,
即产量越大,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的固定成本越少。
四 -1、边际成本及其和总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的关系
边际成本,如前所述,它是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边际成本也是总成本对产量的导数或总成本曲线的斜率
MC =φ' (Q) = dTC/dQ=d/dQ( Q3- 12Q2+
60Q+40) = 3 Q2- 24Q+ 60
实际上也只是 可变成本曲线的斜率
MC =φ' (Q) = dVC/dQ=d/dQ( Q3- 12Q2+
60Q) = 3 Q2- 24Q+ 60
四、边际成本和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成本的关系
它的变动规律如已在前节所述:
MC曲线也是 U型,其递减部分对应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增阶段。
在本例中,与 MC曲线最低点相对应的产量为 4,这一最低点也是 TC
曲线上的拐点。 在拐点的左侧,
TC曲线斜率递减,与之对应的 MC
曲线下降,在拐点的右侧,情况正好相反,于是拐点正好对应 MC曲线的极小值点。
四、边际成本和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的关系
由于边际成本递增规律的作用,因此
MC曲线和 AVC曲线、
AC曲线都是 U型 的,
四、边际成本和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的关系
从前节说明的 MC曲线和 AVC曲线可以看到:
开始,AVC随着 MC的下降而下降,
AVC在 MC之上,AVC> MC,且相距越来越远。 而后 MC的由下降转而上升,
但仍未到平均成本,AVC仍在 MC之上,
仍然是 AVC> MC,只是相距开始缩小。
随着 AVC的继续下降和 MC的继续上升,
AVC和 MC相交,MC = AVC,即短期边际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 在此点之后,
AVC也由下降转而上升,同时,AVC转而在 MC之下,AVC一直递增 AVC< MC,
即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
四、边际成本和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的关系
既然 MC曲线与 AVC曲线的交点在 AVC曲线的最低点上,那么十分明显,MC曲线与 AC曲线的交点也必定位于 AC曲线的最低点上。
因为 AC曲线形状的决定因素与
AVC曲线相同,AC曲线只是在
AVC曲线上加上平均固定成本
AFC。 因此 短期边际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和短期平均可变成本的关系相同 。
四、边际成本和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的关系
为了更突出和清楚起见,我们把这三条曲线画出,如图 5-5所示。该图表明: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SMC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AVC相交于 AVC的最低点 N。 在
N点上,SMC = AVC,即短期边际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 在 N点之左,
AVC在 SMC之上,AVC一直递减,
AVC> SMC,即短期边际成本小于平均可变成本。 在 N点之右,AVC在
SMC之下,AVC一直递增 AVC<
SMC,即短期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
四、边际成本和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的关系
同样,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SM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SAC相交于
SAC的最低点 M。 在 M点上,
SMC = SAC,即短期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在 M点之左,SAC
在 SMC之上,SAC一直递减 SAC
> SMC,即短期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在 M点之右,SAC在
SMC之下,SAC一直递增,
SAC< SMC,即短期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
短期成本分为固定成本( FC) 和可变成本
( VC ):
总成本 TC = VC + FC
平均固定成本 AFC=FC/Q
平均可变成本 AVC=VC/Q
平均成本 AC= TC/Q 或 =AFC+AVC
边际成本 MC= dTC/dQ =dVC/dQ
二 -1、可变成本变动规律(函数)
假定有一成本函数为:
VC = f( Q) = Q3- 12Q2+ 60Q
AVC = TVC/Q =( Q3- 12Q2+ 60Q) /Q =
Q2- 12Q2+ 60
MC = △ TVC/△ Q =dTVC/dQ=d/dQ( Q3- 12Q2
+ 60Q) = 3 Q2- 24Q+ 60
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暂时把固定成本存不论,先来单纯地考虑其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即可变成本(包括总可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的变动规律。
可变成本变动规律(图形)
可变成本 VC是产量的函数,它从原点出发,表明产量为零时,VC为零,随着产量的增加,成本也相应增加。
可变成本曲线形状主要决定于投入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也就是边际成本率。
从原点到产量为 4的区间,投入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递增,也即边际成本递减,因此,总可变成本虽增加,但渐趋缓慢,产量超过 4以后,投入要素的边际生产率递减,也即边际成本递增,因此,总可变成本增加渐趋加快。
二 -2平均可变成本变动规律
平均可变成本 AVC曲线形状为 U型,表明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增加先递减后递增。
其成 U型的原因也是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成本先递减后递增也即边际生产率先递增后递减的结果。
三 -1、短期总成本及其变动规律
总成本 TC是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其形状与可变成本曲线一样,它只不过是可变成本曲线向上平行移动一段相当于 FC大小的距离,即总成本曲线与可变成本曲线在任一产量上的垂直距离等于固定成本 FC,但 FC不影响总成本曲线的斜率,因此固定成本的大小与总成本曲线的形状无关,而只与总成本曲线的位置有关。 总成本曲线也是产量的函数,
其形状也取决于可变投入要素边际成本递增规律,也即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这一点与可变成本曲线是一致的,总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可变成本相同。 (见图 5-3)
固定成本曲线 FC是一条水平线,表明固定成本是一个既定的数量(本例为
40),它不随产量的增减而改变
总成本 TC = 固定成本
FC+可变成本 VC。
三 -2短期平均成本及其变动规律
由于平均成本( AC) 直接由平均固定成本
( AFC) + 平均可变成本 (AVC)而形成。因而短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也是由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决定的。
AC曲线开头的决定因素与 AVC曲线相同。 AC曲线的位置在 AVC曲线之上,两条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平均固定成本 AFC。
由于 AFC随产量增大而递减,因此,AC曲线与
AVC曲线垂直距离也随产量增大而渐趋缩小。
AC曲线的最低点与 AVC曲线的最低点不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前者在后者之后,这是因为
AC=AVC+AFC,AFC是单调递减的,AVC从最低点转而上升,当其增量少于 AFC的减少量时,
AC仍是呈下降趋势,只有当产量等于某一水平时,AVC的增量正好等于 AFC的减少量,这时 AC才达到最低点。
AC= TC/Q
或 =AFC+AVC
平均固定成本 AFC=FC/Q,由此形成的 AFC曲线是一条等轴双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AFC逐渐变小,
即产量越大,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的固定成本越少。
四 -1、边际成本及其和总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的关系
边际成本,如前所述,它是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边际成本也是总成本对产量的导数或总成本曲线的斜率
MC =φ' (Q) = dTC/dQ=d/dQ( Q3- 12Q2+
60Q+40) = 3 Q2- 24Q+ 60
实际上也只是 可变成本曲线的斜率
MC =φ' (Q) = dVC/dQ=d/dQ( Q3- 12Q2+
60Q) = 3 Q2- 24Q+ 60
四、边际成本和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成本的关系
它的变动规律如已在前节所述:
MC曲线也是 U型,其递减部分对应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增阶段。
在本例中,与 MC曲线最低点相对应的产量为 4,这一最低点也是 TC
曲线上的拐点。 在拐点的左侧,
TC曲线斜率递减,与之对应的 MC
曲线下降,在拐点的右侧,情况正好相反,于是拐点正好对应 MC曲线的极小值点。
四、边际成本和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的关系
由于边际成本递增规律的作用,因此
MC曲线和 AVC曲线、
AC曲线都是 U型 的,
四、边际成本和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的关系
从前节说明的 MC曲线和 AVC曲线可以看到:
开始,AVC随着 MC的下降而下降,
AVC在 MC之上,AVC> MC,且相距越来越远。 而后 MC的由下降转而上升,
但仍未到平均成本,AVC仍在 MC之上,
仍然是 AVC> MC,只是相距开始缩小。
随着 AVC的继续下降和 MC的继续上升,
AVC和 MC相交,MC = AVC,即短期边际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 在此点之后,
AVC也由下降转而上升,同时,AVC转而在 MC之下,AVC一直递增 AVC< MC,
即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
四、边际成本和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的关系
既然 MC曲线与 AVC曲线的交点在 AVC曲线的最低点上,那么十分明显,MC曲线与 AC曲线的交点也必定位于 AC曲线的最低点上。
因为 AC曲线形状的决定因素与
AVC曲线相同,AC曲线只是在
AVC曲线上加上平均固定成本
AFC。 因此 短期边际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的关系和短期平均可变成本的关系相同 。
四、边际成本和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的关系
为了更突出和清楚起见,我们把这三条曲线画出,如图 5-5所示。该图表明: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SMC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AVC相交于 AVC的最低点 N。 在
N点上,SMC = AVC,即短期边际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 在 N点之左,
AVC在 SMC之上,AVC一直递减,
AVC> SMC,即短期边际成本小于平均可变成本。 在 N点之右,AVC在
SMC之下,AVC一直递增 AVC<
SMC,即短期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
四、边际成本和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的关系
同样,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SM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SAC相交于
SAC的最低点 M。 在 M点上,
SMC = SAC,即短期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在 M点之左,SAC
在 SMC之上,SAC一直递减 SAC
> SMC,即短期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在 M点之右,SAC在
SMC之下,SAC一直递增,
SAC< SMC,即短期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