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厂商均衡理论(一)
第一节 厂商收益和利润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价格和产量的决定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价格和产量的决定第一节 厂商收益和利润
一、厂商收益
二、利润和利润最大化原则
三、市场结构类型和利润最大化一、厂商收益
厂商进行生产的最终目的是 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利润是 收益 减去 成本 后的余额。
成本知道了,那什么是收益?
一、厂商收益
收益是指厂商出卖产品得到的货币收入,收益中既包括了成本,又包括了利润 。 这里要注意:收益并不等于利润,不是出售产品所赚的钱,而是出售产品所得到的钱。所得到的钱中,
既有用于购买各种生产要素而支出的成本费用,也有除去成本费用后所余下的利润。
总收益( TR)
TR=P·Q
平均收益( AR)
AR=TR/Q=P·Q/Q=P。
边际收益( MR)
MR=△ TR/△ Q,或 MR=dTR/dQ。
一、厂商收益
收益是产量与价格的乘积,因此:
总收益( TR)
TR=TP·P
平均收益( AR)
AR=AP·P。
边际收益( MR)
MR= MP·P
如果不考虑价格的因素,
收益就是产量。则有:
一、厂商收益
总收益( TR)
TR=TP
平均收益( AR)
AR=AP
边际收益( MR)
MR= MP?由以上可以得出,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变动规律与曲线形状和前章中所介绍的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与曲线形状是相同的。
二、利润和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 π=TR- TC。厂商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在于求得最大的利润,就是求得利润最大化。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利润最大化?
二、利润和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为什么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呢?
二、利润和利润最大化原则
如果 MR> MC,表明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这时,
对该厂商来说,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厂商增加生产还有利可图。
也就是说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
如果 MR< MC,表明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这时,
对该厂商来说,就会造成亏损,更谈不上利润最大化了,因此厂商必然要减少产量。
所以,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
MR=MC,是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二、利润和利润最大化原则
这一点还可以简要地用数学方法证明:
收益和成本均与产量存在着函数关系,即总收益为 TR( Q),总成本为 TC( Q),利润( π)
为总收益与成本之差,其公式为:
π= TR( Q)- TC( Q)
dπ/dQ=d TR/dQ- d TC/dQ
π为最大值的条件一阶条件即必要条件是,
dπ/dQ=d TR/dQ- d TC/dQ = 0
从上式可得:
d TR/dQ=dTC/dQ 即 MR=MC
但 MR=MC还只是获得最大利润的必要条件,如图 6-1中所见,MC与
MR相交于 E' 和 E两点,但只有 E点上,才达到利润最大。 这就是说,
要保证利润最大,利润对产量的二阶导数要求为负。其公式为:
d2π/dQ2=d2TR/dQ2- d2TC/dQ2<
0
d2TR/dQ2< d2TC/dQ2 即 dMR/dQ
< dMC/dQ(边际成本的增长率大于边际收益的增长率)。
因此,只有在 OQ1产量上,利润达到最大。 顺便指出,E' 是利润最小点,因为在 E' 点上,MR的斜率大于 MC的斜率。
三、市场结构类型和利润最大化
利润是超过成本的余额,但是成本函数只是表明了厂商为可能生产的各种产量所支付的最低成本,并不能说明厂商将要确定什么样的产量水平。
这是因为,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产量选择,不仅取决于它的成本条件,而且还取决于它的收益状况,或者说取决于它所面临的市场需求状况。
但是厂商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依不同的市场类型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同样,厂商的供给曲线不仅取决于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也与厂商所处的市场环境相关。因此,市场条件不同,供需曲线也不同,从而均衡条件不同。
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市场的供需曲线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了解 MR=MC这个利润最大化的一般条件基础上,还要具体分析在 不同的市场条件下 使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那么一般来说,有哪几种不同的市场类型呢?
经济学家一般把市场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 和 寡头垄断,来分别考察价格决定和厂商平衡问题。 这四种类型的市场和厂商的特点可列表如下:
市 场 结构类型厂 商数 目产 品 差别程 度个 别 厂 商 控制 价 格 程 度厂 商 进入产业 难 易现 实 中 接近 的 行 业完全竞争 很多 无差别 没有 完全自由 农业垄断竞争 很多 有些差别 有一些 比较自由 零售业寡头垄断 几个 有或没有差别相当有 有限 汽车制造业完全垄断 一个 唯一产品无替代品很大,但常受政府管制不能 公用事业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由于收益变动的规律不同,厂商对最大利润的追求要受到市场条件的限制,因此所决定的目标产量也有所不同。下几节我们把成本与收益结合起来分析在不同的条件下,厂商如何根据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来确定自己的产量,以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价格和产量的决定一、完全竞争的含义与条件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四、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一、完全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完全竞争( perfect competition)又称纯粹竞争,
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实现完全竞争的条件包括:
厂商数目很多;(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影响市场价格 )
产品同质,不存在差别; ( 不同企业之间的产品可以完全替代 )
资源完全自由流动,; ( 不存在市场进入壁垒,企业可以自由进出市场 )
市场信息是畅通的。 ; ( 有关交易的信息是充分的 )
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对整个行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整个行业产品价格就由这种需求与供给决定。
但对个别厂商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当市场价格确定之后,
对个别厂商来说,这一价格就是既定的,无论它如何增加产量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因此,市场对个别厂商产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出发的平行线。
这条需求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无限大,即在市场价格为既定时,对个别厂商产品的需求是无限的。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需求曲线,又是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三条线重合在一起,如图 6-2( b) d所示。
在各种类型的市场上,平均收益与价格都是相等的,即 AR=P。 但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个别厂商来说,平均收益、边际收益与价格才相等,即 AR=P=MR。
由于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是由市场供求情况决定的均衡价格,厂商的总收益曲线才为从原点出发的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如图 6-2( C)
所示,TR=P·Q,P为 TR曲线的不变斜率。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必要条件)
MR=MC,是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因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MR=AR=P,
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即取得最大利润的必要条件是 MC=MR=AR=P。如图
6-3所示。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三种情况)
同时,MC和 AC又相交于
AC的最低点。 但在短期,
由于有些要素不能改变,
厂商不能根据市场行情改变生产规模,也不能变换行业。 因此,MC与 MR的交点不一定就是 MC与 AC
的交点,即不一定就是 AC
的最低点,从而,短期均衡就有可能发生三种情况。
P
O Q
E
MC
AC
D(AR=MR)P1
Q1
D(AR=MR)P2
Q2
P3
Q3
D(AR=MR)
第一种情况是获正常利润。当供求平衡时,MC与 MR的交点也正好是与
AC的交点,即 MR=MC=AR =AC,此时总收益 TR= AR·Q1,总成本
TC=AC·Q1,而 AR=AC,所以 AR·Q1=
AC·Q1,即总收益 TR=总成本 TC。此时,厂商获正常利润,在成本理论中说过,正常利润是总成本的一部分。
此时现有厂商不愿意离开这个行业,
没有新的厂商愿意加入这个行业。
第二种情况是获得超额利润,即超过正常利润的利润。当一种商品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供不应求时,价格必定上涨。 MC与 MR(=AR)的交点在 MC与 AC
的交点上方,从而 AR> AC,此时总收益 TR= AR·Q2,总成本 TC=AC·Q2,
而 AR> AC,所以 AR·Q2> AC·Q2,即总收益 TR>总成本 TC,其值等于
AR·Q2- AC·Q2=( AR- AC) Q2。由于这时,新的厂商不能参加进来,老的厂商不能扩大工厂规模,因而,厂商获超额利润。
第三种情况是遭受亏损。当一种商品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供过于求时,价格必定下跌。 MC与 MR(=AR)的交点在 MC与 AC
的交点下方,从而 AR< AC,此时总收益
TR= AR·Q3,总成本 TC=AC·Q3,而 AR<
AC,所以 AR·Q3< AC·Q3,即总收益 TR<
总成本 TC,其值等于 AC·Q3- AR·Q3=
( AC- AR) Q3。这时原有厂商来不及缩小规模或退出该行业,因而,厂商发生亏损。
上述三种情况可以用一个一般公式表示:
AR·Q - AC·Q= (AR- AC) Q
即,P·Q - AC·Q= (P- AC) Q
当 (AR- AC)=0即 P=AC时获得正常利润,
当 (AR- AC)> 0即 P> AC时获得超额利润,
当 (AR- AC)< 0即 P< AC时存在亏损。
当市场价格低于平均成本时,
企业还应该产生吗?
按说,一家厂商在从事经营时至少使它的收益能弥补它的成本,否则,它将停止营业。但厂商在亏损一定限度内还会进行生产,这就要联系平均成本构成来说明。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企业停工点)
在图 6-7中,SAC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AVC为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之间的距离就等于平均固定成本。
从前一章分析中可知,边际成本曲线 SMC相交于这两条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如 A和 C点所示。当市场价格高于 OP0( =Q1A),如 Q2B
时,平均收益高于平均可变成本,
但仍小于平均成本。这时,虽然亏损发生,但厂商从事生产还是有利的,因为所得到的收益能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使得亏损额比不生产时小些。假若它停止生产,它将负担全部的固定成本损失。
当价格低于 OP0时,厂商所得的收益连可变成本也不能补偿,这样,
停止生产所受的亏损比从事生产时要小些。
当价格等于 OP0时,平均收益恰好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从事生产和不从事生产所受的亏损是一样的,其亏损额都等于固定成本。这时厂商处于营业的边际状态。因此,价格等于最低的平均可变成本这一点(图中的 A点)就叫做停止营业点。
例:假设某厂商的成本函数为,TC=2Q3- 5Q2 + 10Q + 25
( 1)当价格 P = 66时,厂商的产量和利润是多少?
( 2)当价格 P = 14时,厂商的产量和利润是多少?是否亏损?
是否停止营业?
( 1)解
MC=dTC/dQ=6Q2- 10Q + 10
6Q2- 10Q + 10 = 66
6Q2- 10Q- 56=0
( 2Q- 8)( 3Q+7) = 0
Q=4(产量)
∵ TR =P·Q =66× 4=264
TC =2Q3- 5Q2 + 10Q + 25=128- 80 +40+25=113
π=TR- TC=264- 113=151(超额利润)。
( 2)解
MC=dTC/dQ=6Q2- 10Q + 10
6Q2- 10Q + 10 = 14
6Q2- 10Q- 4=0
( 2Q- 4)( 3Q+1) = 0
Q=2(产量)
∵ TR =P·Q =14× 2=28
TC =2Q3- 5Q2 + 10Q + 25=16- 20+20+25=41
π=TR- TC=28- 41=- 13(利润为负,即亏损)。
∵ TVC=2Q3- 5Q2 + 10Q=16- 20+20=16
TR- TVC=28- 16=12(超过可变成本,仍然可以维持生产)。
(也可算出 AVC,通过 P和 AVC比较得出结论,还可通过亏损额同固定成本比较得出)
四,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各个厂商都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和生产,也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这样,整个行业供给的变动就会影响市场价格,从而影响各个厂商的均衡。
具体来说,当供给小于需求,价格高时,各厂商会扩大生产,其他厂商也会涌入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增加,
价格水平下降。
当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低时,各厂商会减少生产,有些厂商会退出该行业,从而整个行业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最终价格水平会达到使各个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各个厂商的产量也不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
在图 6-10A中,市场需求曲线 D与供给曲线 S0相交于 E0,决定均衡价格为 OP0。 在这一价格上,边际收益曲线 MR与边际成本曲线 MC相交于 e0,决定厂商均衡产量为 Oq0(如图 6-10B所示)。总收益大于总成本,厂商获得超额利润。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新厂商为了追求超额外利润陆续加入这一行业,
老厂商也纷纷扩大工业规模。结果,市场供给曲线 S0向右移到 S1,与其市场需求曲线 D相交于 E1,决定新的均衡价格为 OP1,低于 OP0。 市场价格的下降使得厂商的需求曲线从 d0移到 d1,与边际成本曲线 MC相交于 e1,决定最大利润的产量为 Oq1。在这一产量水平上,总收益与总成本相等,超额利润消失了,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下面我们进一步用图 6-10和图 6-11来描述长期均衡的调整过程。
在图 6-10A中,市场需求曲线 D与供给曲线 S0相交于 E0,决定均衡价格为 OP0。 在这一价格上,边际收益曲线 MR与边际成本曲线 MC
相交于 e0,决定厂商均衡产量为 Oq0(如图 6-10B所示)。总收益大于总成本,厂商获得超额利润。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新厂商为了追求超额外利润陆续加入这一行业,老厂商也纷纷扩大工业规模。结果,市场供给曲线 S0向右移到 S1,与其市场需求曲线 D相交于 E1,决定新的均衡价格为 OP1,低于 OP0。 市场价格的下降使得厂商的需求曲线从 d0移到 d1,与边际成本曲线 MC相交于 e1,决定最大利润的产量为 Oq1。在这一产量水平上,总收益与总成本相等,
超额利润消失了,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在上图中,最初的市场均衡价格为 OP0。 与这一价格相应的厂商需求曲线 d0与边际成本曲线 MC相交于 e0,决定厂商均衡产量为 Oq0。
在这一产量上,总收益小于总成本,亏损出出现了。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有的厂商退出这一行业,有的厂商缩小工厂规模。结果供给减少了,市场供给曲线 S0向左移到 S1,与其市场需求曲线 D相交于 E1,决定新的均衡价格为 OP1,OP1> OP0。 于是市场价格的上升使得厂商的需求曲线从 d0移到 d1,与边际成本曲线 MC相交于 e1,
决定最大利润的产量为 Oq1。在这一产量水平上,总收益与总成本相等,亏损消失了,厂商可以获得正常利润。
P P
P0 P0
P1 P1
E1
S1
S0 e1
e0
AC
MC
d1
d0
D
E0
O Q1 Q0 Q O q0 q1 q
四,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从上可见,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在短期可能获得超额利润,也可能遭受亏损,但在长期,厂商只能得到正常利润。由此,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条件是,P=MR=SMC,长期均衡的条件是,P=MR= SMC =SAC = LMC
=LAC。 它们的区别是,短期均衡不要求价格等于平均成本,但长期要求它们相等。 长期均衡条件如右图所示。在图中,厂商的需求曲线 d与四条成本曲线(两条短期、两条长期)
相切(或相交)于 e,决定长期的均衡产量为
Oq0。
实现了长期均衡时,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等。这就说明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实现成本最小化,从而也就是经济效率最高。
SMC
SAC
LMC
LAC
e0 d(MR=AR)
P
P0
O q0 q0
五、对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评价根据对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均衡的分析,经济学家们认为,在这种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可以充分发挥其,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
通过这种调节实现了:
第一,社会的供给与需求相等,从而资源得到了最优配置,生产者的生产不会有不足或过剩,消费者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第二,在长期均衡时所达到的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
这说明通过完全竞争与资源的自由流动,使生产要素的效率得到了最有效的发挥。
第三,平均成本最低决定了产品的价格也是最低的,
这对消费者是有利的。从以上来看,完全竞争市场是最理想的。
但是,也有许多经济学家指出,完全竞争市场也有其缺点,这就在于:
第一,各厂商的平均成本最低并不一定是社会成本最低。
第二,产品无差别,这样,消费者的多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第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规模都很小,这样,
他们就没有能力去实现重大的科学技术突破,从而不利于技术发展。
第四,在实际中完全竞争的情况是很少的,而且,一般来说,竞争也必然引起垄断。
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为我们对其他市场的分析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 上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一、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三、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四、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五、完全垄断的价格差别六、对完全垄断市场的评论一、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完全垄断( perfect monopoly),又称垄断,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即 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垄断企业就同完全竞争企业是一个价格接受者不同,
是价格的制定者,它可以自行决定自己的产量和销售价格,并因此使自己利润最大化。垄断企业还可以根据获取利润的需要在不同销售条件下实行不同的价格,即 实行差别价格 ( price discrimination)
形成完全垄断的原因或条件主要有:
第一,规模经济的需要 。特别是某些产品市场需求很小,只有一家厂商生产即可满足全部需求。这样,由一家大企业生产,其平均成本就会低于其他企业,从而易于排除其他企业而实行对这些产品的垄断。
第二,政府管制 。 政府借助于政权对某一行业进行完全垄断或政府特许的私人完全垄断。
第三,特殊资源或技术的控制 。 某些厂商控制了某些特殊的自然资源或矿藏,或对生产某些产品的特殊技术的控制。从而就能对用这些资源、
矿藏或技术生产的产品实行完全垄断。
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需求曲线在完全垄断情况下,一家厂商就是整个行业。因此,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也就是一家厂商的需求曲线。这时,需求曲线就是一条表明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在完全垄断下,平均收益仍等于价格,因此,
平均收益曲线 AR仍然与需求曲线 d重合。但是,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当销售量增加时,
产品的价格会下降,从而边际收益减少,边际收益曲线 MR就再也不与需求曲线重合了,
而是位于需求曲线下方,而且,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的距离越来越大,表示边际收益比价格下降得更快。
(如图 6-13所示)这样,平均收益就不会等于边际收益,(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P=AR=MR)而是 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
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仍然根据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
( MR=MC)的原则来决定产量,
这种产量决定后,在短期内,厂商对产量的调整也要受到限制,
因为在短期内,产量的调整同样要受到固定生产要素(厂房、设备等)无法调整的限制。这样,
也可能出现供大于求或供小于求的情况,当然也可能是供求相等。
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会有亏损;
在供小于求的情况下,会有超额利润;供求相等时,则只有正常利润。
图 6-16描述垄断厂商在短期内(厂房设备为既定)的均衡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和完全竞争厂商一样,为了实现最大限度利润,他将把产销量调整到这样水平:
该产量之 MR=MC。由此决定了 MR和 MC
的交点 E相应的产量 Q1。
垄断者索取的价格是 P1。这时总收益为平均收益(价格)与产量的乘积,即
OP1GQ1,总成本为平均成本与产量的乘积,即 OKFQ1,总收益大于总成本,
KP1GF为达到最大的超额利润。
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图 6-17表示,由于需求太少,销售价格很低,
以致整个需求曲线 d( AR)都在平均成本曲线
AC以下,即平均收益总是小于平均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为使亏损最小,垄断厂商也将把他提供的产销量调整到这样水平:该产量的
MR=MC,并把价格定为 P1,亏损金额为 KP1GF。
在这场合,只要 AR> AVC,垄断者开工生产不仅可以收回全部可变成本,其固定成本亦可得到部分补偿。(如果达到 AR=AC,则总收益
TR=总成本 TC,收支完全相抵,得到正常利润)。
但是假如价格太低,以致 AR< AVC,垄断者将停止生产。
这说明垄断并不保证一定能赚得利润,是否赚得利润,取决于市场需求所决定的可能的卖价和成本状况。
三、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在长期中,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节产量与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时厂商均衡的条件是:
MR=LMC和 MR=SMC,即 MR=LMC=SMC。
可以用图 6-18来说明这一点:
在图 6-18中,假设垄断厂商现有设备之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SAC1,为了赚得最大利润,他销售的产量是( MR与 SMC1相交之点相应的) Q1,销售价格为 P1。因为在产量为 Q1时,MC≠LMC,所以这样的均衡是短期均衡,而不是长期均衡。
在长期内,他将扩大其厂房设备的规模,
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为 SAC2,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SMC2与 MR相交之点相应的产销量 Q2和销售价格为 P2,这时
MR=LMC=SMC2,就实现了长期均衡。
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MR=LMC=SMC。长期均衡与短期均衡的区别是,后者不要求长期边际成本 LMC
与边际收益 MR相等,而前者则要求它们相等。
通过上述图形分析说明,在短期中,
垄断厂商无法调整全部生产要素,
因此不一定能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在长期中,厂商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因此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这时就存在垄断利润。在长期中,
垄断厂商在高价少销与低价多销中进行选择,以便使所达到的产量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作业题,
已知某垄断者的总成本函数为 TC=6Q+0.05Q2,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Q=360-20P.求
(1)利润为最大时的销售价格 \产量和利润
提示,从 AR-----MR(AR:P=a-bq,则 MR=a-2bQ)
TC-----MC
(注意 MR≠Q·P)
再算 MR=MC
(2)垄断者收支相抵时的价格和产量,
提示,收支相抵即 AR=AC或 TR=TC
五、完全垄断的价格差别
差别价格,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1.一级价格差别
2.二级价格差别
3.三级价格差别
1.一级价格差别
所谓一级价格差别或完全价格差别,
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在销售其产品时,
每个产品均以不同的价格出售以获得最大可能性收入。
按边际效用价值论的观点,商品的价格是按边际效用的大小来确定的,
这样,消费者根据其边际效用大小而愿意付出的价格总和同实际付出的价格总和之间便出现差额,这就是所谓“消费者剩余”。
一级价格差别则假定完全垄断厂商能够做到根据每一个产品对每一个消费者所产生的效用大小来取价,
从而将消费者剩余全部榨光。
2.二级价格差别
所谓二级价格差别,是指垄断者对某特定消费者,按其购买数量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以获得较大收益的一种方法。
在水、电、煤气、邮政、电信等社会公用事业中,多采用这种方法。
3.三级价格差别
所谓三级价格差别,又称市场分割的差别价格,是指垄断者对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取不同的价格,而所售出的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相同。
假定两个独立的市场,其平均收益函数或需求函数分别为 AR1(Q1),
AR2(Q2);边际收益函数分别为 MR1(Q1),MR2(Q2)。 Q1,Q2是两个市场的销售量,垄断企业的垄断产量即为 Q= Q1+Q2,其边际成本函数为 MC(Q)。
在 Q的产量水平,如果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不相同的话,即 MR1≠MR2。那么垄断者就会把产品从边际收益较低的市场转移到边际收益较高的市场出售。最终结果将会使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均等,即 MR1 = MR2。另一方面,
根据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只要边际成本 MC(Q)不等于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它都会调整自己的产量,直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样,对于市场分割的垄断者,它的均衡条件为:
MC(Q) = MR1(Q1) = MR2(Q2)
这里 Q = Q1 + Q2。把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式 *代入以上的均衡条件,得到:
P1( 1+1/e1) = P2( 1+1/e2)
P1,P2分别是两个市场的销售价; e1,e2是两个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一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另一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如 |e1|> |e2|,那么为保持上式的均衡条件成立,在( 1+1/e1) =( 1- 1/|e1|)>( 1+1/e2) =
( 1- 1/|e2|)时,价格 P1< P2。这就是说,具有较高需求弹性的市场会有较低的价格;反之,需求弹性较低的市场会有较高的价格。这就是垄断者可以在不同市场分别定价的原因。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垄断者要实现市场分割,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弹性分别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从而取得更大利润,需有两个条件:第一,垄断者能够把不同市场或市场的各个部分有效地分割开来。否则,不仅全部顾客会集中于低价市场采购,
而且低价市场的顾客很可能会将低价购得的产品转向高价市场出售。第二,各子市场或消费团体,必须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如果两个市场的需求弹性相同,差别价格就不会存在。
只有需求弹性不同时,垄断者才能在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制定较低的价格(因为定价过高,消费者就不买了);同时在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制定较高的价格(因为即使价格高些,消费者也不得不购买)。
例如,航空公司可以在一条飞机航线上,把它的乘客划分为公务乘客和旅游休假乘客,对公务乘客(需求弹性不足)就可收费高一些,而对旅游休假乘客收费可能低一些,因为对这部分需求弹性充足的乘客索取高价的结果会使需求量大幅度地下降。
三级价格差别的实例,除了航空公司对乘客进行划分外,还有一些常见实际范例。例如电力公司对普通家庭用电和工业用电这两个不同的市场分别收取不同的收费标准。再如在国际贸易方面,销售同一产品时,对本国市场与别国市场分别定不同的价格。一般来说,外国市场价格偏低,而本国市场价格偏高。
这是因为外国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通常高于国内市场的缘故。
*在完全垄断情况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说,提高价格,销售量减少,降低价格,销售量增加。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达到总收入最大呢?总收益是产品价格与产量的乘积,在产量扩大过程中,价格在下降,因而总收益是增是减,取决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即 |e|> 1时,销售总收益随价格下降而增加,
随价格上升而减少; |e|< 1时,情况则相反; |e|=1时,总收益与价格变动无关。价格变动时,总收益是增还是减,实际上是边际收益大于零还是小于零的问题,|e|> 1时,总收益随价格下降而增加,即边际收益大于零; |e|< 1时,总收益随价格下降而减少,即边际收益小于零,可见,边际收益和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有关系的。这种关系可以写成:
MR=P( 1+1/e) = P( 1- 1/|e|) 返回
六、对完全垄断市场的评论
许多经济学家根据完全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比较分析,认为完全垄断对经济是不利的。
第一,生产资源的浪费。因为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相比,平均成本与价格高,而产量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MR=AR=AC=MC,即厂商是在最低的成本情况下,保持生产均衡,因而生产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但在完全垄断条件下的长期均衡,
由 MR曲线与 MC(包括 SMC与 LMC)曲线的交点确定均衡产量。由于生产是在生产成本高于最低平均成本处保持均衡,因此资源未能得到最优配置。 (图示)
第二,社会福利损失。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即价格差别,消费者所付的价格高,
就是消费者剩余减少。这种减少是社会福利的损失。
第三,垄断造成社会分配不公平。 垄断企业可以长期维持超额利润,
而这一利润并非与投入相关 。
第四,垄断也容易引起腐败。 由于部分垄断与政府有关,垄断企业将会通过“寻租”行为来维持垄断地位
最后,垄断妨碍社会进步。( 在大多数情况下,垄断会扼杀竞争 )
但也有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对完全垄断也要作具体分析。
首先,有些完全垄断,尤其是政府对某些公用事业的垄断,并不以追求垄断利润为目的。这些公用事业往往投资大,投资周期长而利润率低,
但它又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这样的公用事业由政府进行完全垄断,会给全社会带来好处。然而也应该指出,由政府完全垄断这些公用事业,往往也会由于官僚主义而引起效率低下。
其次,也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垄断厂商因能获得垄断利润,具有更雄厚的资金与人力,从而更有能力进行新的研究,促进技术进步。 (下接)
垄断与竞争条件下定价比较
垄断市场均衡时,MR = MC
竞争市场达到均衡时,P = MC
PM
PC
P
Q0 Q
M QC
D
MR
MC垄断均衡竞争均衡回原页有关中国现阶段建立反垄断法的争论正方意见:
反垄断法是维持正常市场秩序的基本法规之一;
垄断所带来的低效率是有目共睹的;
竞争是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必由之路;
反方意见:
从国际竞争需要出发,中国应该促进大企业的发展,
而反垄断法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大企业的发展;
目前大多数垄断是国家垄断,是国家控制关键领域的需要;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厂商收益?什么是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2.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3.为研究厂商均衡理论,经济学家把市场分为哪几种类型?
4.什么是完全竞争?实现完全竞争的条件是什么?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和个别厂商的价格各是如何确定的,
需求曲线各是怎样的一条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如何?
6.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
7.什么是完全垄断,其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8.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是怎样一条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如何?
9.用图形说明在完全垄断情况下厂商的总收益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10.分析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
11.完全垄断的价格差别有哪几种?分别加以说明。